3D打印人像模型哪家公司能做?打印精度高不高?

  东莞市科恒手板模型有限公司是致力3D打印服务的高科技企业,主要使用光固化3D打印技术进行“小批量个性化定制”产品的加工服务,应用领域涉及机器人、无人机、人像、雕塑、浮雕、装饰、影视道具和佛像等。截止到2020年底,科恒的生产基地已配置光固化3D打印机600台,建成了当时亚洲地区最大规模的3D打印服务中心,科恒目前的年产量突破1000万件。

  自1998年公司成立以来,科恒一直深耕手板(小批量个性化定制产品,通常为单件样品)行业;从最早熟练使用CNC数控机床提供加工服务到成为国内最早一批使用光固化3D打印技术的加工服务型高科技企业,再到如今锚定使用金属3D打印技术进行小批量个性化定制产品加工服务;科恒一路走来,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敏锐捕捉、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不断平衡速度和效率,在产业升级转型的潮流中总能顶住压力、勇立潮头。

  谈到加工业务的每次调整,科恒公司董事长文炳华说到,“3D打印技术相比于CNC最大的优势是速度快、人工省,交货时间甚至可以从一周缩短到一两天,而金属3D打印技术相比于光固化,更多是应用场景的扩展,在某些应用领域,比如无模具快速生产,金属3D打印技术更能让从业者在设计源头上思考制造方式和调整设计,促进制造业的变革。”而谈到金属3D打印设备的选择,科恒认为设备品牌商的综合实力、技术整合能力、产品质量、服务的专业性和后续服务保障等指标缺一不可。“我们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将金属3D打印产线建立起来,产线内部需要沉淀知识、快速复制和及时处理生产中的问题,而对外部品牌商的要求也很高,希望对方团队有比较成熟的工业生产经验、产线搭建经验、技术沉淀和专业、敬业的服务精神,设备产品需要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稳定性,设备的成形精度、成形质量、成形效率要能达到日常生产的要求。”经过多次考察和技术方案沟通,科恒最终与铂力特于2020年10月达成合作协议,并于当月引入、安装铂力特设备。

  经过一个月的调试、培训、试运行、试生产后,科恒金属3D打印服务车间投产运行。自投产以来,设备运行稳定,单台设备的生产效率大幅度高于同类产品。铂力特内部也成立了由设备研发、售后服务、技术支持、营销支持、商务支持等多职能的专项小组,针对科恒在产线运营、技术改进、设备运行保障、宣传推广支持等方面的需求,均予以重点支持,帮助科恒应对发展中的问题,解决发展中的需求。

  坚持 “敬畏市场、敬畏客户” ,一直是铂力特人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致力让金属3D打印走进千万家工厂,铂力特将持续深耕应用,优化设备为中心的全套解决方案,以高质量的服务和全方位的支持,为大工业用户赋能,示范引领,助推产线升级,应对制造业发展的新挑战。

}

原标题:3D打印店: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体验活动现场打印出的小人像。

  尹稚的公司帮华西口腔医院打印的头部骨骼模型。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

  1月9日,在美国拉斯韦加斯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上,一台3D打印机正在打印。当日,201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在拉斯韦加斯闭幕。依据主办方美国消费电子协会公布的数据,本届展会吸引了包括871家中国企业在内的超过3600家厂商参展,超过17万人前来观展,这些数字均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叔叔,这个机器能打印小汽车吗?”“叔叔,3D打印和2D打印有什么区别啊?”……1月2日,成都市大邑县崇孝疗养中心正在举行一场3D打印体验活动,90后尹稚被20多个孩子团团围住叽叽喳喳问个不休。作为成都一家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尹稚希望通过这次体验活动推广3D打印业务。

  早在2013年7月,成都第一家3D打印照相馆的开业,引来不少关注。但半年以后,这家照相馆悄然关门。如今,成都3D打印的生存现状如何?对此记者展开调查。

  □本报记者 程文雯

  成都首家3D打印照相馆关门

  市场需求没有预想大

  1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成都东郊记忆内的成都首家3D照相馆――“造梦机”3D照相馆,只见大门紧闭。“半年前就关门了。”院内一位清洁工人告诉记者,刚开业时,几乎每天晚上和周末,店内都挤满了人。

  “我们已经搬到成都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不再做人像打印业务了。”记者拨通成都造梦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倪泰乐的手机,确认了店铺关门的消息。据他透露,门店关门是因为公司投资人突然撤资,也带走了部分技术人员。现在,公司转做工业模型和建筑模型。

  几乎和“造梦机”同时开业,成都春熙路上一家名为XYZ的3D打印照相馆也已离开了这片繁华商区。辗转打听,记者才得知这家照相馆已经搬到温江。“一开始几乎只做3D打印人像,单价在1000元上下,客人远没有想象的多。春熙路的房租已经负担不起了。”经理漆明海解释说。如今,人像打印只占这家公司业务的一半,“虽然通过改进技术,把单价降到400元左右,但需求量还是太小,我们已经不接散客,只接全国各地的其他照相馆的批发订单。另一半业务靠打印工业模型来支撑。”

  目前,在成都开门店坚持3D打印人像的公司,只有“品啦造像”一家。2013年底,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刘东加盟上海“品啦造像”,在成都环球中心开起一家门店。“他家的人像做得挺精致的,但给孩子打个10几公分的小人像就要八九百,还是太贵了。”1月10日,成都市民肖玲琳带着7岁的女儿来到“品啦造像”,看过一圈后还是决定放弃。

  “生意不是很好。”刘东说,目前来看,市场需求没有预想的大,只能达到预期的7成。

  和前几家3D打印照相馆不同,尹稚从一开始就将公司服务范围定在“实用”上,“建筑、工业、工艺品、医疗、教育……3D打印可应用的范围其实非常广。”2013年7月,大专毕业自主创业的尹稚和几位小伙伴一起筹集了2万多元,开办起一个3D打印工作室。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制的一段打印无人机的视频教程放到一家3D打印网站上,没想到网站负责人竟然帮他们找到了第一笔订单――帮清华大学的几位毕业生打印毕业设计的模型。就这样,他们挣到第一桶金――1万元。“当时还是很兴奋的,终于确定了自己选择的行业在市场上是有需求的。”

  创业至今,尹稚的公司为客户打印过建筑模型、珠宝、工艺品等许多东西。不久前,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主动找上门来,请他们帮忙打印一个口腔下颚的模型。“医生做手术前可以根据模型拟定手术方案,由于是根据病人的数据量身定制,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3D模型制作费用比传统方式低30%左右。”尹稚介绍说。

  目前,他们已经开始利用3D打印技术为华西口腔医院提供手术导板,“3D打印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前景非常好,手术导板还只是直接与病人身体接触的辅助器材,国内已经有移植打印关节等身体器官的成功案例。”

  如今,尹稚的公司已经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团队。“我们打算把今后的发展重心放在医疗和教育上。”尹稚说,“让3D打印实实在在应用到‘接地气’的生活中,而不只是一项遥远的新技术。”对于公司的未来,尹稚信心十足。

  让3D不再是远离生活

  “现在成都的3D打印店总共不到10家,但经营思路已经有了明显变化。”漆明海说,一开始,打印店都看好3D打印人像,“一是觉得新鲜,二是看好它与普通消费者比较贴近。”但由于各家的经营状况都不是很好,才逐渐转向工业打印。在他看来,客户群体窄、成本高、缺乏实用性和行业规范,是影响3D打印人像市场的主要因素。“在国外,利用3D打印建造房屋、移植器官或者制造汽车、航空部件等都不乏成功案例。”但尹稚认为,3D打印更主流的应用方向,应该是日常生活。

  在美国,普通人接触到3D打印的机会非常多。一些学校开设有相关课程,利用3D打印技术帮孩子们把各种新奇的想法变成现实;一些超市里也提供全套打印设备,客人可以自己设计物品,再拿到超市打印。“眼镜框、灯罩、花盆……在国外,3D打印是不少人在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时会想到的一种解决方案,而不是一种远离生活的新技术。”尹稚说。

  在3D打印体验活动当天,尹稚让一位小学5年级的孩子亲手用扫描仪扫描一位小伙伴,并向孩子们介绍3D打印的全过程和各种用途。孩子们对这项技术的兴趣远远超出他的预想。“下一步,我们打算在成都多做几场这样的体验活动,从小培养孩子们用3D打印解决现实问题的思维方式。如果有一天,人们在遇到问题时,都能想到能用3D打印来解决,这个行业才能真正长久地生存下去。”

  ①体验活动现场,孩子们对3D打印机很感兴趣。

  ②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打印的血管模型(上色前)。

  ③3D打印的别墅模型。

}

河南孚朗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郑州市高新区电子商务产业园4号楼东户30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d打印人像多少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