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坐标梁宽坐标怎么?

1、混凝土施工应该根据那些规定组织实施?

答:根据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级别,环境类别,作用等级及混凝土耐久性等方面的规定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组织实施。

2、 何为混凝土的耐久性,有那些指标?

答:在一定环境作用和预期的维护与使用条件下,结构及部件在预定的期限内维持有所需的最低性能要求的能力。主要指标有抗裂性、护筋性、耐蚀性、抗冻性、耐磨性、抗碱性-骨料发应性等。

3混凝土设计使用年限级别如何划分规定的?

答:设计使用年限级别分为三级,一级使用年限100年,二级使用年限60年,三级使用年限30年。

4、 何为矿物掺和料?

答: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加入具有一定细度和活性的用于改善新拌和硬化混凝土性能的矿物产品。如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灰粉等,可单一使用,也可复合使用。

5、对现场实验室有何规定要求?

答:从事铁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建立现场实验室并应由具有规定资质等级并经计量认证的主管实验室的授权,并应通过有关方面的检查验收,其试验检验能力应与工程性质和规模适应。试验检验员经过专门培训,取得规定资格后,持证上岗。试验检验所必须的仪器设备配置齐全,其技术性能和工作状态应良好,并按规定进行检定,校验。试验检验的方法和环境条件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6、 混凝土搅拌站有何规定?

答:铁路混凝土工程应由自动化搅拌站集中搅拌方式进行施工。混凝土集中搅拌站投产前,应制定完备的质量管理制度,生产控制工艺和环境保护方案,主要工程操作人员应有上岗证书,搅拌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设置应符合要求,经管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后,方可投产。

1、 对水泥品种和混合料有何要求?

答:水泥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有充分实践证明可行的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有耐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也可选用中级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或高级抗硫酸盐水泥。不宜用早强水泥。混合材料宜为矿渣或粉煤灰。

2、 对水泥的技术要求有何规定?

答:对水泥的技术要求除应满足国家标准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下表规定。

≤350㎡/㎏(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10.0%(普通硅酸盐水泥)

≤8%氯盐环境≤10%

注:1.当骨料具有酸反应活性时,水泥的碱含量不应超过0.60%

1、 对细骨料的品质、类型有何要求?

答: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中粗河砂,也可用专门磨机机组生产的人工砂。不宜使用山砂,在不具备可靠冲洗条件的情况下不得使用海砂。

2、 细骨料粗细程度是如何分的?怎样选用?

答:是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其细度模式数分别为:

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中砂骨料。当采用粗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以满足和易性;当采用细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

3、 对使用人工砂或混合砂有何要求?

答:采用以专门机组生产的人工砂或混合砂配制混凝土时,其压碎指标值应小于25%,经亚甲蓝试验判定后,石灰含量应符合下表规定。

1、 对粗骨料的品质种类有何要求?

答: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也可采用碎卵石,不宜采用砂岩碎石。

2、 对粗骨料的最大粒径有何规定?

答: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超过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3,(在严重腐蚀环境条件下,不宜超过1/2)。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配置强度等级C50及以上混凝土时,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圆孔)不应大于25mm。

3、 对堆积密度、空隙率、吸水率有何要求?

答:粗骨料应采用二级或多级级配,其松散堆积密度应大于1500kg/m3 ,紧密空隙率宜小于40%,吸水率应小于2%(用于干湿交替或冻融循环下的混凝土应小于1%)。

4、 碎石粗骨料的强度有何规定?

答:碎石强度用岩石抗压强度表示,且岩石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等级之比不应小于1.5。碎石强度可用压碎指标值进行控制,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应符合下表规定。

混凝土强度等级岩石种类

   注:沉积岩包括石灰岩、砂岩等,变质岩包括片麻岩、石英等,深成的火成岩包括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橄榄岩等,喷出的火成岩包括玄武岩、辉绿岩等。

5、 粗骨料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有何要求?

答:有害物质的含量应符合下表要求: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

碎卵石中有机质含量(用比色法试验)

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深于时应配制成混凝土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小于0.95

6、 混凝土采用多级配粗骨料时有何要求?

答:当采用多级粗骨料时,要实行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不得混用。

7、 混凝土泥土原材料堆放有何要求规定?

答:不同混凝土原材料应有固定的堆放地点和明确的标识,标明材料名称、品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进厂(场)日期。原材料堆放时应有堆放分界标识,以免误用。骨料堆场地面应进行硬化处理,并设必要的排水设施。

8、 混凝土原材料管理台帐有何内容?

答:台帐的内容包括进货日期、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证明书”编号,“试验检验报告”编号及检验结果等。台帐填写正确,真实,项目齐全。

9、 混凝土原材料进厂(场)后是否需要验收核查?

答:应对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核查,并按有关标准规定取样复验。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1. 对外加剂有何基本要求?

答:应具有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起,能说明改善或提高耐久性且质量稳定的产品。外加剂于水泥之间应有良好的相容性,并须经铁道部鉴定或审评,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应优先选用多功能复合外加剂。

答:外加剂的性能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水泥净浆流动度(mm)

按《混凝土外加剂均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检验

按《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检验

用于配制非抗冻混凝土时

按《混凝土外加剂》(JC473)检验

按《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检验

按《混凝土泵送剂》(JC473)检验

按《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检验

相对耐久性指标(%,200次)

1、混凝土用水的品质有何要求?

答:拌和用水可用饮用水,不得用海水,需采用其它来源的水石应符合下表要求。

氯化物(以CI计)(mg/L)

硫酸盐(以SO42计)(mg/L)

碱含量(以当量Na2O计)(mg/L)

2、 用拌和用水进行初、终凝试验及抗压强度试验有何要求?

答:用拌和水与蒸馏水(或符合国标的饮用水)进行水泥净浆试验所得的水泥初凝时间差及终凝时间差均不得大于30min,其初凝时间还应符合水泥国家标准规定。用拌和用水配制的会你砂浆或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不得低于用蒸馏水(或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拌制的对应砂浆或混凝土抗压强度的90%

3、当混凝土处于氯盐环境与使用钢丝或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对拌和有何要求?

       答:处于氯盐环境时,拌和水氯离子含量应不大于200ml/L使用钢丝或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拌和水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350mg/L。

4、对养护用水有何要求?

答:养护用水除不溶物,可溶物可不作要求外,其它项目均应符合拌和用水的要求。不得采用海水养护混凝土。

1. 施工前应做好那些主要准备工作?

答: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工作:

(1)       应针对设计要求,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等因素的特点,会同设计、监理各方,共同制定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

(3)       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健全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明确质量检验方法,加强对施工过程每道工序的检验。

(4)       针对不同结构的特点和施工季节,环境条件特点,进行混凝土试浇筑,验证并完善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6)       形成一系列保证质量的措施,制度,检验方法等技术文件,以便对混凝土质量进行全面全过程的控制。

1. 对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在数量上有何要求?

2. 搅拌前对粗细骨料的含水率有何要求?

答:应严格测定含水率,准确测定含水量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比。一般每班抽测二次,雨天应随时抽测,并按测定结果及时调整施工配比。

3. 混凝土的搅拌有何要求?

答:应采用卧轴式、形星式或逆流式强制搅拌机搅拌,采用电子计量系统计量原材料。宜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水泥、矿物掺和料,搅拌均匀后加入所需用水量,等砂浆充分搅拌后在投入粗骨料,充分搅拌后投入外加剂,并搅拌均匀。每阶段搅拌时间不宜少于30s,总搅拌时间不宜少于2min,也不超过3min。

4. 冬季搅拌混凝土有何规定?

答:搅拌前应经热工计算,并经试拌确定水和骨料需预热的最高温度。预热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调整拌和物温度,但水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当加热水还不能满足要求时,也可将骨料进行均匀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应超过60℃。水泥、外加剂、矿物料不得直接加热,可在使用前运入暖棚进行自然预热。骨料中不得混有冰、雪等结成冰块及易被冻裂的矿物质。

5. 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有何要求?

答:宜采用措施控制水泥的入搅拌机温度不大于40℃,可采取在骨料堆场设遮阳棚,低温水搅拌混凝土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或尽量在傍晚或晚上搅拌混凝土。

1. 运输混凝土时对运输设备有何规定?

答:应选用能确保浇筑连续进行,运输能力与搅拌能力相匹配的运输设备。不宜采用机动翻斗车,手推车长距离运输混凝土。长距离宜采用搅拌车运输,近距离宜采用混凝土泵,混凝土斗或皮带运输。

2. 运输过程中有何具体要求?

答:应确保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当发生离析时,应在浇筑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得再次加水。

3、用吊斗运输时有何要求?

答:吊斗出口到承接面的高度不得大于2m,吊斗底部的卸料门应开启方便,并不得漏浆。

4  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有何要求?

答:运输中宜以2~4r/min的转速搅动,到达浇筑现场时,应高速旋转20~30s,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中。

  (1)泵送管路起始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15m,除出口处使用软管外,其它部份均不得采用软管。管路应用支架、吊具等加以固定,不应与模板、钢筋接触,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管路应分别用湿帘和保温材料材覆盖。

  (2)一般情况下,泵送下料口应能移动,当下料口固定时,固定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不大于3m。

  (3)向下泵送混凝土时,管路与垂线的夹角不宜小于12°;

  (4)混凝土宜在搅拌后60mim内泵送完毕,且在1/2初凝时间前入泵,全部混凝土应在初凝前浇筑完毕。

  (5)因各种原因导致停泵时间超过15min,应每隔4~5mim开泵一次,使泵机进行正反转两个方向运动,同时开动料斗搅拌器,防止料斗中混凝土离析。如停泵时间超过45min,应将管中的混凝土清除,并用压力水或其它方法洗管内残留混凝土。

   (6)泵送混凝土前,应先用水泥浆或与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粗骨料减少50%的混凝土通过管道,当用活塞泵时,受料斗内应具有足够的混凝土,并不得吸入空气。

6、用带式运输机运送混凝土时有哪些规定?

    (3)应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转载次数和运输时问,混凝土从加水搅拌到入模的最长时间,应由试验室根据水泥初凝时间及施工气温确定并符合下表规定。

    (4)混凝土倒装、分配或倾注时,应采用滑槽,串筒或漏斗等金属类器具辅助进行。用木器具时,应内衬铁皮。

 l、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哪些主要准备工作?

    答:1)应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环境条件制定浇筑方案,确定浇筑起点,进展方向,厚度和浇筑顺序。以及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措施。

    2)按要求对不同基面采用相应方法清除干净,并不得有积水。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和垫块的位置、数量及紧固程度,侧面、底面垫块至少为4个/m2,垫块绑扎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不得使用砂浆垫块,采用细石垫块时,其抗腐蚀能力和抗压强度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当采用塑料垫块时,其耐碱和抗老化性能应良好,且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

    3)仔细检查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严密性和支撑程度,数量、位置。

  答: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不宜超过30℃。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受阳光直射,控制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超过40℃。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宜控制在5~30℃。

 3、何种气温条件下应按冬季施工办理?

答: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按冬季施工办理,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

 4、在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环境下浇筑混凝土时有何要求?

  答:应采取适当的挡风及场地洒水、喷雾等,防止混凝土失水过快,应避免浇筑有较大暴露面积的混凝土构件。

 5、浇筑重要工程的混凝土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应定时测定混凝土温度及环境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根据环境参数的变化及时调整养护方式。

 6、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有哪些规定?

  答:因故间歇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胶比和外加剂类型等通过试验确定。当允许间歇超过时,应按浇筑中断处理,同时应按要求留置施工缝。并作出记录。

 7、浇筑混凝土期间对支架、模板、钢筋、预埋件等有何要求?

   答:应设专人检查是否稳固,有无松动、变形、移位,并及时处理,保证其刚度、强度稳定性符合要求。

   答:应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振捣后50~100mm深加处的温度)不宜高于28℃。

   答:应沿高度均匀分段,分层浇筑。分段数目宜减少,每段混凝土厚度应为1.5~2.0m,当横载面积在200m2以内时,分段不宜大于2段,当横载面积在300m2以内时分段不宜大于3段,且每段面积不得小于50m2。段与段间的竖向施工缝应平行于结构较小载面尺寸方向,分段浇筑时,竖向施工缝应设置模板。上下两邻层中的竖向施工缝应互相错开。

  10、在炎热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有何要求?

    答:宜将混凝土原材料进行遮盖,避免日光曝晒,并用冷却水搅拌混凝土,或采用冷却骨料,搅拌时加冰屑等方法降低入模温度,或在混凝土内设冷却管通水冷却。

 1 l、浇筑墩台混凝对基底处理有何规定?

    答:基底为非粘性土或干土时,应湿润;基面为岩石时应润湿,并铺一层厚20~30mm的水泥砂浆,在砂浆凝结前浇筑混凝土。

 12、浇筑预应力构件有何规定?

   答:浇筑先张构件时,应避免振动器撞碰预应力筋;浇筑后张结构时,应避免振动器碰撞预应力筋管道,预埋件等,以保证其位置、尺寸均符台设计要求。

  13、浇筑隧道拱圈等长筒形混凝土结构时有何要求?

   答:应视具体情况按其长度方向分节浇筑,且分节界面应与拱的纵轴垂直。当连续浇筑拱肋或拱圈时,应自两拱脚向拱顶对称浇筑,当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拱肋或拱圈的跨度在16m及以内时,应一次连续浇完。当跨度大于16m时,应沿拱的跨度方向分段浇筑,各分段的界面应与拱肋中心践垂止。两邻接浇筑段之间应预留间隔槽.待各段混凝土浇筑完,且相邻段混凝土至少硬化7d后,方可由拱脚向拱顶依次对称浇筑。尽量采用坍落度较小的混凝土。当两测间隔槽浇筑完,且已浇筑的混凝土温度接近拱的设计浇筑温度时,方可浇筑拱顶间隔中混凝土,封顶时的气温和混凝土温度应作好记录。

   答;一般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隧道周边变形速率明显下降并趋于缓和;或水平收敛(拱脚附近7d平均值)小于0.2mm/d,拱部下沉速率小于0 .15mm/d:或累计位移值已达到极限相对位移值的80%以上;或初期支护表面裂隙(观察)不再继续发展时施作。

 15.浅埋隧道与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过大或变形不收敛的隧道衬砌有何规定?

  答:浅埋隧道应及早施作二次村砌,且二次衬砌应予以加强。对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过大或变形不收敛,又难以及时衬强时,可提前施作二次衬砌,此时二次衬砌应予以加强。

 16.二次衬砌的施工顺序如何?

  答:施工的顺序是仰拱超前,(超前距离宜保持3倍以上二次衬砌循环作业长度)。墙拱整体浇筑,边墙基础高度设置的水平施工缝应避开剪应力最大的载面。仰拱底板混凝土应整体浇筑,一次成型。

l、混凝土振捣宜用哪些振捣设备?

答:宜用插入式振捣器垂直点振,也可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附着式振捣器联合振捣。及表面平板振捣器振捣。振捣时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和预埋件。

2、插入式振动器的移动间距,插入深度与模板的距离有何要求?

答:移动的距离不宜大于振动器作用半经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为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

3、振捣混凝土的基本要求和振捣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答:应按事先确定的工艺方式振捣混凝土,及时将入模的混凝土均匀振捣密实,不得随意加密振点和漏振,每点的振捣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

4、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应注意哪几方面基本要求?

   答: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水平位置时,应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不得将振动棒放在拌合物内平拖,不得用振动棒驱赶混凝土。

5、使用表面平板振动器移动距离有何要求?

 答:移动距离应能覆盖己振动部分的边缘。

6、附着式振动器设置距离有何要求?

 答:设置距离和振动能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与模板紧密接触连接。

7、混凝土浇捣完成后有何要求?

   答: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外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抹面时严禁洒水。并及时做好养护工作。

 1、混凝土养护的意义及方法有哪些?

   答:养护的意义在于提供水泥水化作用必须的适当的温度,湿度条件,以保证正常的水化作用。混凝土养护不及时,不充分,易产生收缩裂缝、降低强度,而且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其它各种性能。养护方法按其养护工艺分为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两大类。自然养护又分为浇水养护,带膜养护,太阳能养护。

 2、浇水养护有何要求?

   答:当日平均气温高于5℃时,对一般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后10~12h内(炎夏时2~3h),干硬性混凝土浇筑后1~2h内,用适当的材料对混凝土表面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一般气候条件下,(15℃左右)前3d内,白天应每隔2h洒水一次,夜间洒水2次;3d后每昼夜至少洒水4次;高温、干燥、多风的条件下,洒水次数还要增加。

  3、对不同品种的水泥施工的不同结构的混凝土及不同的气温条件下,养护的时间有何规定?

   答: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同的混凝土结构及气温环境条件,自然养护的时间也不一样。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碴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火山灰水泥混凝土不得小于14d;矾土水泥混凝土不少于3d,掺有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少于14d。不同混凝土养护的最低期限按下表规定执行。(见表9)

大气潮湿(RH≥50%),无风,无阳光直射

大气干燥(RH<50%),有风,或阳光直射

胶凝材料中掺有矿物掺和料

胶凝材料中未掺矿物掺和料

    答:可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或通蒸气等措施进行保温、保湿养护.要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至失水干燥。为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浇筑24~48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烧水养护至规定时问。

   答:应对混凝土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也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麻布,草帘等材料将混凝土暴露面覆盖或包裹,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将麻布、草帘等保湿材料包裹。并保证包裹物完好无损,彼此衔接完整。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且应尽量延长包覆保湿养护时间.

   答:淋洒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时,二者温差不得及大于15℃。

   答: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因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剧烈变化。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间的温差不宜超过20℃(载面较复杂时不宜超过1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制定严格的养护方案,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满足设计要求。

   答:应采取适当的保温(冬季)隔热(夏季)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温差应力。

    答:应在混凝土与流动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接触前采取有效的保温保湿养护措施养护14d以上,且确保混凝土获得75%以上的设计强度。养护结束后及时回填。

    答:应保证混凝土在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以前不受侵蚀,并尽可能推迟新浇混凝土与海水或盐渍土接触的龄期,一般不宜小于6周。

    12、对于严重腐蚀环境下采用大掺量粉煤灰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有何养护要求?

    答:在完成规定的养护期限后,如条件许可,在上述养护措施基础上仍应进一步适当延长潮湿养护时间。

    答:应对有代表性的结构进行温度监控,定时测量混凝土芯部、表层温度及环境气温、相对温度、风速等。并根据混凝土温度和环境参数的变化及时调整养护制度,严格控制

    答:应禁止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此时,可在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液,并采取适当的保湿措施进行保温养护。

    答:可分为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静停期间应保持环境温度不低于5'C,灌筑结束4-6h且混凝土终凝后方可升温,升温速度不宜大于 10℃/h,恒温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大不超过65℃,恒温养护时间应根据构件脱模强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况及环境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0℃/h。

    16、冬季施工用蒸汽加热法养护的混凝土,对水泥品种及养护温度有何要求?

    答:用蒸汽加热法养护的混凝土,当采用快硬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养护温度不得高于60℃

    答:当结构的表面系数小于15m-1时,养护温度不宜高于40℃:当结构的表面系数大于15m-1。时,养护温度不宜高于35℃。

    答:恒温养护结束后,表面系数等于或大于6m-1的结构,降温速度不得大于15℃/h;表面系数小于6m-1的结构,降温速度不得大于5℃/h。

4)养护过程中应观察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当表面开始干燥时,应暂停通电,并以温水湿润混凝土表面。

    答:当采用暖棚法养护混凝土时,棚内底部温度不低于5℃,且混凝土表面应保持湿润;采用燃煤加热时,应将烟气排出棚外。

    答: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3)芯模或预留孔洞的内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方可拆除。

0

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百分率(%)

    答: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以前及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时不得拆模。一般情况下,结构或构件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问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间的温差大干20℃(预应力箱梁和载面较为复杂时,温差大于15℃)时不宜拆模。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在环境温度低于0℃时不宜拆模。在炎热和大风干燥季节,应采取逐段拆模,边拆边盖的拆模工艺。

  答:混凝土已达到拆模的强度要求,并符合抗冻的强度规定后,方可拆模。

   4、冬季施工拆模时,对混凝土与环境温度有何要求?

    答:混凝土与环境温差不得大于15℃,当温差在10℃以上,但低于15℃时,拆除模板后的混凝土表面应采用临时覆盖措施。

   5、冬季用外部热源加热养护的混凝土,养护完后的环境气温仍在0℃以下时,拆模有何要求?

    答:应待混凝土冷却至5℃以下,且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大于15℃后,方可拆除模板。

  答: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

   7、拆除拱架,拱圈及跨度大干8m的梁式结构模板或特殊设计的模板有何要求?

   答:应按设计要求的程序及措施制定具体方案进行拆除。

  9、拆模后的混凝土结构承受全部设计荷载的强度有何要求?

   答:应在混凝土达到100%的设计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

    答:如表面有粗糙、不平整、蜂窝、孔洞,蔬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或不良外观时,应认真分析产生的原因,及时报告监理和业主,不得自行处理,经分析不危及结构或构件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时,可采用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技术方案进行修补处理。

  2、对混凝土表面的缺陷的修补质量有何要求?

  答:修补或填充的混凝土应与本体混凝土紧密结合,养护干燥后,所有填充物应坚固,无收缩开裂或产生鼓形区。表面平整且与相邻表面平齐,达到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应等级及标准的要求。修补后的混凝土的耐久性应不低于本体混凝土。

  3、对模板成型的混凝土表面可否粉刷?

  答:除监理工程师批准外,不允许粉刷。

    1、当混凝土拆模后表面有缺陷或不良外观时应如何处理?

    答:如表面有粗糙、不平整、蜂窝、孔洞,蔬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或不良外观时,应认真分析产生的原因,及时报告监理和业主,不得自行处理,经分析不危及结构或构件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时,可采用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技术方案进行修补处理。

  2、对混凝土表面的缺陷的修补质量有何要求?

  答:修补或填充的混凝土应与本体混凝土紧密结合,养护干燥后,所有填充物应坚固,无收缩开裂或产生鼓形区。表面平整且与相邻表面平齐,达到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应等级及标准的要求。修补后的混凝土的耐久性应不低于本体混凝土。

  3、对模板成型的混凝土表面可否粉刷?

  答:除监理工程师批准外,不允许粉刷。

五、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1、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预留预应力筋孔道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宜由浇筑在混凝土中的金属波纹管或高密度聚乙烯波纹管制成,也可采取胶管抽芯、钢管抽芯及金属伸缩套管抽芯等方法预留,

  2、预留孔道的管道质量有何要求?

  答:浇筑在混凝土中的管道不允许有漏浆现象。管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使其在混凝土的重量作用下能保持原有的形状,且能按要求传递粘结力。管道的材质不应与混凝土,预应力筋或水泥浆产生不良的化学反应。

  3、金属管道有何质量要求?

  答:金属管道宜采用镀锌材料制作,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耐磨性和绝缘性能,其性能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JG/T3013)的要求。

  4、高密度聚乙烯波纹管有何质量要求?

    答:高密度聚乙烯波纹管的制作材料和管道性能应符合规定要求。波纹管的波峰和纵向接缝处壁厚:对于内径ф<100mm的管,壁厚不小于2 .0mm;对于内径ф≥100mm的管,壁厚不小于2 .5mm。

  答:预留孔道的尺寸,位置应正确,孔道应平顺,要有可靠的定位措施,端部的预埋钢垫板应垂直孔道中心线。

  6、管道的安装定位有何要求?

  答:管道安装前,应按设计规定的管道坐标进行放样,采用定位钢筋固定法将管道牢固的固定在模板内的设计位置,确保管道在混凝土浇筑期间不产生位移。固定各种成孔管道的定位钢筋的间距,对于钢管不宜大于1m,对于波纹管不宜大于0.8m,对于胶管不宜大于0.5m,对于曲线管道宜适当加密。

    答:金属管道接头处的连接管宜采用大一个直径级别的同类管道,其长度宜为被连接管道内径的5~7倍。连接时应不使接头处产生角度变化,在混凝土浇筑期间不发生转动或移位,并应缠裹紧密,防止水泥浆渗入。高密度聚乙烯波纹管应采用专用焊接机进行焊接,或采用本身具有密封性能且带有观察管的塑料结构连接器连接-

    答:应采用同一材料、同一规格的连接头连接,连接后用密封胶封口。

    答:应采用带有排气管的密封连接器连接,其密封性能应满足真空度要求。

    答:所有管道均应设压浆孔,在最高点设排气孔,需要时还应在最低点设排水孔。压浆管、排气管和排水管应是最小内径为20mm的标准管或适宜的塑料管,与管道之间的连接应采用金属或塑料结构扣件,长度应满足从管道引出结构物以外。所有管道的压浆孔、抽气孔应设在锚座上,排气孔应设在锚具的附件上。

    12处于氯盐环境下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留管道有何规定?

    答:安装完毕后,应将其端部盖好,防止水和其它杂物进入。

 1、压浆浆体材料的配制有何要求?

    答:浆体宜用净浆,孔道空隙较大时也可采用细砂砂浆。浆体中一般应掺入适量减水剂、缓凝剂或引气剂等外加剂,也可掺入粉煤灰以提高浆体的工作性和密实性,加入钢筋阻锈剂以提高浆体的防护性能,加入微膨胀剂以保证浆体的密实性,但不得加入铝粉或含有氯化物等有害成分的外加剂。浆体的水灰比应低于本体混凝土,且不大于0.35。

    答:浆体应具有流动性好、不泌水、无收缩、可灌时间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性能。在施工环境温度下,浆体在6h内应保持可灌性,并基本不泌水。即使早期有少许泌水,在密封状态下24h内应能被浆体重新吸收。浆体终凝时问不大于24h。

    答:应测试流动度,流动度的运时变化与温度的敏感性,压力引起的最大泌水量及强度发展速率等。灌浆料的流动度应在施工前和施工中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答:将专用的试验漏斗调整放平,关上底口活门,将搅拌均匀的水泥浆倒入漏斗内,直至表面触及点测规下端。(1725mL)打开活门,让水泥浆自由流出,水泥浆全部流完时间(s),称为水泥浆的稠度,即流动度。

    答:浆体自搅拌至压入孔道的延续时间,视浆体的性质和气温情况而定,一般在30-45min范围内。应采用搅拌速度大于700r/min的高速搅拌设备,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连续对浆体进行搅拌。对于因延迟使用导致流动度降低的浆体,不得通过加水来增加其流动度。

  答:灌浆需要预应力筋穿入孔道后48h以内和张拉后24h以内完成,否则应采取专门的并经过实践验证的可靠措施,确保孔道中的预应力筋体系在完成灌浆工序前不出现锈迹。

  7、孔道压浆的工艺要求如何?

答:孔道压浆宜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对曲线孔道和竖向孔道宜从最低点的压浆孔压入,由最高点的排气孔排气或泌水。压浆宜先压注下层孔道。由下而上进行。同一管道压浆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管道出浆口应装有三通管,确认出浆浓度和进浆浓度一致时,方可封闭保压。关闭出浆口后,应保持不小于0.5MPa的一个稳压期,不少于2min时间。当孔道较长或采用一次压浆时,最大压力宜为10MPa。梁体竖向预应力筋孔道压浆的最大压力可控制在0.3~0.4MPa。压浆应达到孔道另一端饱满和出浆,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并填写好施工记录。

    答: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h内,结构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5℃,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当气温高于35℃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

    答:水泥浆试件应在压浆地点随机抽样制作。水泥浆的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对压浆后28d内需要移动的构件,应在压浆地点随机抽样制作同条件养护水泥浆试件,移动构件时,水泥浆的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水泥浆的抗压强度应大于设计强度的75%。

答:压浆结束后,应及时对需封锚的锚具进行封闭。先将锚具周围冲洗干净,并对梁端混凝土凿毛,然后设置钢筋网浇筑封锚混凝土。并严格控制封锚后的梁体长度。

  1、水下混凝土的配制强度有何要求?

  答:应同时按数种不同流动度的要求进行选定。

  3、水下混凝土对胶凝材料有何要求?

  答: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350kg/m3,胶凝材料的初凝时间不宜小于2h。

    答: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导管内径的1/4或钢筋净距的1/4(仅有单层钢筋时,不应大于钢筋净距的1/3),且不宜大干60mm。

    答:水下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180-220mm,在可能与水接触的最初阶段,坍落度可适当减小,

  6、水下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易性有何要求?

  答:水下混凝土应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和良好的和易性,且在浇筑过程中不发生离析或泌水过多等现象。

  7、对承重、水较深、浇筑面积较大的结构或混凝土强度、密度、匀质性要求较高的水下混凝土如何浇筑?

  8、当水下混凝土浇筑面积较大时,如何浇筑?

    答:浇筑面积较大时,应使用数根导管同时浇筑。导管的数量、安放位置及浇筑速度,应根据结构的具体条件确定。

  9、采用多根导管浇筑水下混凝土时,导管的作用半径有何规定?

    答:应视导管管径而定,当管径为250mm时,作用半径可为3~3.5m。当围堰内有桩或柱时,导管的作用半径宜减小。

    答:水下混凝土每小时的浇筑数量,应使每根导管均有适当的埋入深度,且不宜小于0.25m。

    答:导管不应漏水,内壁光滑。安装好的导管在使用前,应通过充水、加压的方式进行检查。

    答:浇筑水下混凝土的准备工作应充分,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始浇筑。水下混凝土的浇筑应在不受水流影响的环境中进行。开始浇筑时,导管底端与浇筑基面的距离,应能使混凝土顶着球塞或其他隔水物沿导管流入水中,同时将导管内的水、空气和球塞或其他隔水物排出管外。混凝土应在导管底端形成锥体,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内的长度不宜小于1.0m,但钻孔桩以外的水下混凝土(如封底混凝土等)埋入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为0 .8m,继续浇筑的混凝土不应再与水接触。

    答:浇筑的基面不在同一水平面而里阶梯形或斜面时,应从低洼处开始浇筑,待大致浇平后再全断面浇筑。

  14.浇筑水下混凝土时中途间歇有何规定?

    答:浇筑水下混凝土不得中途间歇。连续浇注。每根导管的间歇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宜大干30min。

    答:应随时检查混凝土的流动距离、流动坡度、导管埋入深度、浇筑速度和基坑内混凝土面升高等情况。及时作出相应调整。

    答:导管应沿竖向徐徐提升,每次提升高度应与混凝土浇筑速度相适应,且导管内应经常保持足够高度的混凝土。

  17.如何调整控制混凝土顶面的流动坡度?

    答:水下混凝土顶面的流动坡度宜在1:5以下。当流动坡度较大时,应增加导管底端在混凝土内的埋入深度,同时应加快浇筑速度,或改用流动较大的混凝土。

    答:浇筑完的水下混凝土顶面的高程可略高于设计高程,保证顶面松弱层凿除后,仍应达到设计高程。

  19.围堰封底抽水时,水下混凝土的强度有何要求?

    答:此时水下混凝土的强度应视其厚度及所需水压的大小确定,但不宜小于10MPa

  答:当设计有要求时,应从硬化后的混凝土层中铅取试件,检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匀质性及混凝土与基底的结合情况.试件的平均强度不应低于水下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当采用无损检测方法检查时,应符合相应规定-

  答:喷混凝土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必要时可采用特种水泥。

  答:喷混凝土所用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应大于2.5,其余指标应符合一般混凝土的有关规定。

    答:喷混凝土所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6mm,宜采用连续级配,其余指标应符合一般混凝土的有关规定.

    答:喷混凝土所用液体速凝剂应进行与水泥相容性和速凝效果检验,其掺量不宜超过水泥重量的5%。水泥净浆初凝时间不应大于5min,终凝时间不应大于10min。

    答:喷混凝土可按需要掺入其他外加剂,但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应对混凝土钢材无腐蚀作用,吸湿性差、易于保存、不污染环境,对人体无害。

6、喷混凝土配比设计有何规定?

答:喷混凝土的配比应满足设计强度和喷射工艺的要求,并通过试验确定。下列数据可供选择:

 7、喷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和坍落度有何规定?

 答:喷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400kg/m3,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宜为80~130mm。

 8、喷混凝土的搅拌有何要求?

  答:喷混凝土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搅拌时问不得小于1.5mm。

    答:用高压水冲洗受喷面,当受喷面遇水易潮解,泥化时,应用高压风吹净岩面。并设置控制厚度的标志。检查机具设备、风、水、电线路、并试运转正常。

  10、喷混凝土拌合物停放时间有何规定要求?

    答:喷混凝土宜随拌随用,混凝土在运输、存放过程中不得雨淋、浸水及混入杂物。混凝土拌合物的停放时间不得大于30rnin。

    答:喷混凝土应分段、分片、分层自下而上顺序喷射,每段长度不宜大于6m,当岩面有较大凹洼时,应先将凹洼处喷平。

    答:一次喷射厚度可根据喷射部位和设计要求的厚度确定。当设计无要求时,可按下表选用;(见表12)

    答:喷嘴宜与喷射面垂直,其间距宜为0.6-1.8m,喷枪应连续、缓慢作横向环形距动。喷层厚度应均匀。

    答:分层喷射时,后层应在前层混凝土终凝lh后,先用风、水清洗喷层表面后再行喷射。

    答:喷拱部时,混凝土的回弹率不应大于25%,喷边墙时,混凝土的回弹率不应大于15%,湿喷时的粉尘含量不得大于2mg/m。。

    19.当喷混凝土表面有松动,开裂下坠、滑移等现象时应如何处理?

答:当表面有松动、开裂、下坠、滑移等现象时,应及时清除重新喷射。

  答:可以用小锤敲击检查,当有空鼓,脱壳时,应及时凿除,洗净重喷或采用压浆法重喷。

    答:每喷50~100m3混凝土应制作不小于1组的强度检查试件,不足50m3时,也应制作1组试件,当材料或配比变更时,应分别制作试件。

  答:强度检查试件可采用喷大板切割法制作,不具备切割条件时,也可采用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无底试模,在现场现喷制作。试件成形的喷射方向,应与边墙相同。当对强度有怀疑时,可采用凿方切割法或铅芯取样法制作试件。

    答:喷射过程中应及时检查喷射厚度,混凝土的回弹率及实际配合比。

    答:当环境昼夜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或当地时间6时、14时、及21时室外气温的平均值)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按冬季施工办理。

    2、冬季施工期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未达到多少时不得受冻?

    答: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前均不得受冻,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未达到5MPa前,也不得受冻。浸水冻融条件下的混凝土开始受冻时。其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5%。

   答:有在养护期间不需对混凝土加热的蓄热法、掺外加剂法和综合法以及在养护期间需要利用外部热源对混凝土加热的暖棚法,蒸汽加热法,电热法和综合法两大类。

  答:骨料中不得混有冰雪,冻块及易被冻裂的矿物质。

   5、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坍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现象时应如何处理?

    答:应重新调整拌合料的加热温度。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6、冬季施工对水进行加热,搅拌时投料顺序有何不同?

   答:搅拌时应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拌均后在投入水泥。且搅拌时间较常温施工延长50%左右。

   答:搅拌设备应安装在气温不低于10℃的厂房或暖棚内,搅拌混凝土前或停止搅拌后,应用热水冲洗搅拌机鼓筒。

   9、冬季施工对模板钢筋旧混凝土的温度有何要求?

答: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及钢筋上的冰雪圬垢,当环境气温低于-10℃时,应将直径大于25rnm的钢筋和金属预埋件加热至正温。当旧混凝土面和外露钢筋(预埋件)暴露在冷空气中时,应对距新、旧混凝土施工缝l.5m范围内的旧混凝土和长度在1.0m范围内的外露筋(预埋件)进行防寒保温。

  10、混凝土不需加热养护,对非冻胀性地基或旧混凝土面有何要求?

   答:当不需加热养护,且在规定的养护期内不致冻结时,对非冻胀性地基或旧混凝土面,可直接浇筑混凝土。

  11、混凝土需要加热养护时,混凝土和其接触面有何要求?

    答:混凝土和地基接触面的温度不得低于2℃。当浇筑负温早强混凝土时,对于用冻结法开挖的或在冻结线以上且气温低于-5℃的应做隔热层。

  12、对混凝土分层浇筑的厚度有何要求?

    答:混凝土应采用分层连续的方法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小于20cm。

  13、采用加热养护的整体结构,当混凝土的养护温度高于40℃时,有何要求?

   答:应预先安排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施工缝的位置。

    答:喷混凝土作业区的环境气温和进入喷射机的材料温度不应低于5℃,己喷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5MPa前不得受冻。

    答:预应力混凝土的孔道灌浆应在正温下进行,其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受冻。

    答:应综合考虑自然条件、结构类型、工期限制,经济指标等因素,制定合理经济的施工措施。

    答:其一,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使其尽快达到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具体措施有:使用早强或超早强水泥;掺早强剂或早强型减水剂;早期保温蓄热;早期短时间加热等。其二,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排除多余游离水,掺用减水型引气剂,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能力,掺用防冻剂,降低混凝土的冰点温度。

  答:混凝土开始养护时的温度应按施工方法通过热工计算确定,但不得低于5℃细薄载面结构不宜低于l0℃。

    答:当室外气温高于-15℃时,地下工程或表面系数(冷却面积和体积之比)不大干15m3的工程应优先采用蓄热法养护。

    答:对于基坑中的混凝土,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可待顶面混凝土初凝后,采用放水淹没的方法养护,但当地下水位超出混凝土顶面的高度小于冰层厚度时,不得放水养护-

    21.整体浇筑表面系数等于或大干、小于6m3的结构,采用外部热源加热法养护,有何要求?

    答:浇筑表面系数等于或大于6m-1的结构,升温速度不得大于15℃/h;浇筑表面系数小于6m-1的结构,升温速度不得大于10℃/h。

    答:恒温养护结束后,表面系数等于或大于6m。的结构,降温速度不得大于15~℃/h;表面系数小于6m-1的结构,降温速度不得大于5℃/h。

    答:定期检测水、外加剂、骨料加入搅拌机时的温度,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时的温度及环境温度,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测4次。

    答:采用蓄热法养护,在养护期间至少每6h检测一次。

    25.采用蒸汽或电热法养护时,对混凝土的养护温度检测有何规定?

    答:应在结构的隅角、突出、迎风和细薄部位均匀留置测温孔,孔深根据养护方法及结构尺寸确定,测温孔应编号并绘图。

    27.当采用蓄热法养护和外部加热养护时,对测温孔有何要求?

    答:当采用蓄热法养护时,测温孔应设在易于散热的部位,当采用外部加热养护时,测温孔应设在离热源不同的位置,大体积结构的测温孔应在表面及内部分别设置。

    答:根据施工条件可来用热电偶、热敏电阻等预埋式温度计,测温计不应受外界气温的影响,并应在测温孔内至少留置3min。

    答:除应按规定制作标准试件外,还应根据养护、拆模、承受荷载的需要,增加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施工试件不少于2组。

}

图纸会审快速审查指南 航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第 1 页 图纸会审快速审查指南 目录 1 基本注意事项 ·················3 2 建筑施工图 ··················4 3 结构施工图 ··················7 3.1 常规混凝土框架、框剪、剪力墙结构 ········· 7 3.2 其他类型结构或专业工程 ·············· 9 4 给排水施工图 ················ 12 5 通风空调施工图 ··············· 14 6 电气施工图 ················· 16 第 2 页 图纸会审快速审查指南 1 基本注意事项 序号 审查范围 重要审查点 图纸合规 1 图纸是否为正式图纸;有无设计出图章及审图章。 性 2 签章 审核设计图纸是否有相关专业注册师签章。 设计依据中是否有作废规范,特别是新近颁布的规范,是否有当地适用的图 3 设计说明 集,与当地政府部门特殊要求是否契合。 4 特殊工艺要求:有无特殊的施工要求,技术上有无困难,能否保证安全施工 5 新材料:使用的新材料和特殊材料其规格品种能否满足。 图纸说明 标准图集: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明确,施工图中所列标准图集是否都明确 6 且适合,是否有作废版本图集。 图纸匹配 图纸专业间衔接,建筑、结构、水、电、通风及设备安装等专业之间有无重 7 度 大矛盾。 所有节点图均应考虑是否适用或便于施工,选用的节点是否容易产生质量或 8 节点详图 安全隐患。 9 数据统计 图纸中的各类汇总表数据与单项数据是否一致。 ①规划定位:建(构)筑物平面布置在建筑总图上的位置有无不明确或依据不 10 足之处,建(构)筑物平面布置与现场实际有无不符情况等。 ②先小后大:首先看平立剖小图再看大样图,核对在平立剖面图中标注的细部 11 做法与大样图的做法是否相符;所采用的标准构配件图集编号、类型、型 号与设计图纸有无矛盾;索引符号是否存在漏标;大样图是否齐全等。 ③先建筑后结构:就是先看建筑图,后看结构图;并把建筑图与结构图相互对 12 照,核对其轴线尺寸、标高是否相符,有无矛盾,核对有无遗漏尺寸,有 无构造不合理之处。 ④先一般后特殊:应先看一般的部位和要求,后看特殊的部位和要求;特殊部 13 位一般包括地基处理方法,变形缝的设置,防水处理要求和抗震、防火、 审查思路 保温、隔热、隔音、防尘、特殊装修等技术要求。 ⑤图纸与说明结合:要在看图纸时对照设计总说明和图中的细部说明,核对 14 图纸和说明有无矛盾.规定是否明确,要求是否可行,做法是否合理等。 ⑥土建与安装结合:当看安装图时,应有针对性地看一些土建图,并核对与 15 土建有关的安装图有无矛盾,预埋件、预留洞、槽的位置、尺寸是否一致, 了解安装对土建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管道坐标表示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