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千克花生里还含有什么物质 ?如果有,有多少千克?

【题目】1t花生可以榨出450kg的花生油,平均每千克花生可以榨出多少千克的花生油?

1t=1000千克 每千克花生:450÷(千克)

答:平均每千克花生可以榨出0.45千克的花生油。

}

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实践总结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 000克。

  3.使学生了解用秤称物品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自主选择合适的秤称物品。

  4.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品质量的意识。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两袋糖各500克,一袋盐1千克,弹簧秤,电子秤,天平一袋苹果1 050克等。

  (学生用)六人一组:一个2分硬币约1克、两颗花生米1克、两袋糖各500克、一袋盐1千克、天平等。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 000克。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1.指名抱一抱老师,抱一抱同学,说说有什么感受?

  2.猜一猜师出示一包盐,一包糖,猜猜是糖重,盐重,还是一样重?(生猜)有什么好办法?

  生:可以用手掂一掂,用秤称,看包装袋。出示包装袋上的质量。

  3.学生汇报课外调查的质量情况,师随机板书。请小朋友观察板书,发现了什么?

  生1:都有关克与千克的。生2:还有g、kg的。

  二、出示课题“克与千克”

  1.师说明g和kg分别是克与千克的国际单位符号。

  2.请小朋友用手掂一掂文具盒与数学书的质量,谁重?有什么方法?

  生:用秤称。师出示课件“各式各样的秤”说说在那里见过这些秤?要判断文具盒与数学书的轻重,选哪种秤比较合适?

  3.出示天平。师简介天平的构造及使用,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

  二、动手操作,初步建立质量观念

  (一)感知1克的质量

  1.设疑:你知道1克大约有多重吗?

  (生:其实我们用的一个2分硬币就大约重1克。)

  2.动手掂掂:说说自己有什么感觉?(学生动手掂量硬币,感觉1克很轻。)

  3.合作找找:在各组的商品中,有大约重1克的物品吗?

  生l:一小块橡皮。

  4.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找到的'?

  师:同学们真棒!举了这么多例子。大家桌上有一些物品,请同学们先掂一掂、估一估有多重,然后用天平称一称。

  (二)感受“几克”、“几十克”等重量。

  1.师:老师想称一下物品。(把游标拨回到“0”)游标不够用,等会儿我们用砝码来称。(出示鸡蛋)鸡蛋放在这边,大家先猜猜看,鸡蛋大约有多重?可以拿起来掂一掂。

  2.生猜:10克。师:这是一个10克的砝码,放上去,怎样?(肯定不止10克)生再猜……(不断调试)50克。差不多了。我们可以说一个鸡蛋大约重50克。

  3.其实,我们身边很多物品都有把它的重量标出来。今天,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件物品,下面请大家轮流当小考官,把自己的物品让组里的小朋友掂一掂、猜一猜,比一比看谁猜得最准确。

  (三)感受1千克的重量

  1.师: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拿出一袋盐,掂一掂、估一估一袋盐有多重?

  生2:比300克多,好象是350克。

  到底是多少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质量标注:500克。

  师:一袋盐重500克,那两袋呢?

  生:1000克。(板书)

  师:请同学们再来掂一掂1000克重的盐。(学生掂量)

  师:如果我们再来称一称这两袋盐的重量,用天平合适吗?

  师:今天我们还带来了电子秤,谁知道电子秤的用法?

  师:来!放进方便袋里称一称,看看!有多重?

  生:1千克。(板书)

  师:还是这两袋盐,计算得到的是1000克,用秤称是1千克,你发现了什么?得出:1000克=1千克

  2.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3.练一练1,第88页 1、2 。

  学了今天的新知识,你想说些什么?

杨莺莺 水头镇第一小学

《克与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没有实物的衬托是很难进行感知的。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我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重量,如:一包盐、一瓶沐浴露等。随后请同学们汇报他们收集到的信息,并从中挑选了重约1克和重约1千克的物品。紧接着运用积累的感受去找约1克、1千克的物品;最后再出示某些物品,让学生进行估计重量,当学生的估计相差甚远时,另外的学生会用类化了的思想加以反驳,如:一生说1个鸡蛋重约50千克,则有学生会反驳说鸡蛋比1个苹果都小,哪来50千克?事实胜于雄辩。学生充分享受了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教学,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真实有效的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引入的生活情景中,主动的分析、推理、想象、整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知识,逐步让自己获取

【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实践总结】相关文章:

}

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如果数出积的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添上0补足。

例1:列竖式计算,并且验算。

例2:判断下列各式的积是几位小数。

例3:下面各题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例4:计算下面各题,说说积与因数的关系。

分别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1.你能说出下列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吗?

2.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任选两题写出验算过程。

3.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2)0.432×3.6的积有()位小数。

(3)甲乙两数的积是 6.28,如果两个因数的小数点都向左移动一位,积是(),如果第一个因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要使积不变,第二个因数的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花生含有什么营养元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