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证明澄清石灰水是否变质?

某同学为了检验家中的一瓶补铁药(成分为FeSO4)是否变质,查阅了有关资料,得知Fe2+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结合已学的知识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药片除去糖衣研细后,溶解过滤,取滤液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在一支试管中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在另一支试管中滴入KSCN溶液.请你填出该同学实验中出现以下现象时应得出的结论:
(1)若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褪色,滴入KSCN溶液后不变红,结论是______.
(2)若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不褪色,滴入KSCN溶液变红,结论是______.
(3)若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褪色,滴入KSCN溶液变红,结论是______.
(4)能不能将KMnO4和KSCN滴入到同一试管中进行验证,为什么?试进行解释______.

题型:未知 难度:其他题型

加KMnO4溶液只要褪色就说明含有Fe2+,而加入KSCN溶液变红则说明含有Fe3+
(1)根据实验现象分析,高锰酸钾褪色说明有Fe2+;KSCN溶液不变红,说明没有Fe3+;从而确定药品没有被氧化.
故答案为:没有被氧化.
(2)根据实验现象分析,高锰酸钾不褪色说明没有Fe2+;KSCN溶液变红,说明有Fe3+;从而确定药品完全被氧化.
故答案为:完全被氧化.
(3)根据实验现象分析,高锰酸钾褪色说明有Fe2+;KSCN溶液变红,说明有Fe3+;从而确定药品部分被氧化.
故答案为:部分被氧化.
(4)KMnO4溶液呈紫色,Fe(SCN)3是红色,所以影响观察Fe(SCN)3的红色;KSCN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被KMnO4氧化,影响Fe2+的检验.
故答案为:不能,原因是KMnO4溶液呈紫红色,影响Fe3+的检验;KSCN具有还原性,影响Fe2+的检验

据易学啦专家说,试题“某同学为了检验家中的一瓶补铁药(成分为F.....”主要考查你对 [ ]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知识点整理如下:

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固体,可能是铵盐,检验的方法是(  )
A.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B.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
D.加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剂
成熟的苹果中含有淀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某课外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证明某些成份的存在,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
(1)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①操作步骤(3)中若不能出现预期的现象,推测可能的原因______.
②操作步骤(3)中所加的试剂还可选用______.
氯仿可用作全身麻醉剂,但在光照条件下,易被氧化成生成剧毒的光气(COCl2)2CHCl3+O2 2HCl+2COCl2 为防止发生医疗事故,在使用前要先检查是否变质.下列那种试剂用于检验效果最好(  )
有三瓶标签脱落的无色透明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稀硫酸和稀硝酸.请你帮助实验老师设计两种方法鉴别它们,并贴上标签.
向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使溶液呈碱性,又有白色沉淀生成,再过滤后又向滤液中加入Na2C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
初高中各科视频快速导航
(1)将已成熟的苹果切块,用榨汁机榨成苹果汁,用表面皿取一小部分露置于空气中. 苹果汁由浅绿变成黄褐色. 苹果的无机盐中肯定含有______离子.
(2)用小试管取少量的苹果汁,加入______.
(3)用小试管取少量的苹果汁,加入______,并加热.
}

化学属于理科中的文科,初三上学期所学知识基本理论和理化性质较多,需要同学们不断反复地加以巩固,部分知识点比较相近,容易出现纰漏,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以下思路及时查正。

一、常见物质的俗称、主要成分、化学式

二、化学中的几类不同的对比

1.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 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3.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 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 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 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三、化学符号周围小数字的含义

1.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同乘异加)

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其原子个数)】之和。

2. 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元素质量比=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其原子个数)】之比。

3. 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1. CO2(CO) : 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网

1. 镁条燃烧:剧烈燃烧,耀眼白光。

2. 红磷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3. 铜丝加热:红色固体变为黑色固体。

4.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5.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产生白光、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6. 硫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放热、有刺激味气体生成。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

8. 白磷燃烧: 剧烈燃烧、大量白烟。

9 甲烷燃烧: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

10. 铁钉放入稀硫酸:有少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溶液变成浅绿色。

11. 镁条放入稀盐酸: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迅速溶解,放出热量。

12. CO还原氧化铁 :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3. CCuO高温加热: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4. 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变红。

16. 大理石与稀盐酸: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7. 铁丝放入CuSO4溶液中: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

18. 铜丝放入AgNO3溶液中: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无色溶液变成蓝色。

.重点实验的注意事项

1. 各类实验中水的作用:

铁丝燃烧: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试管底部。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降低温度,吸收白烟。

燃烧条件的探究:隔绝空气。提供热量。

2. 空气中氧气的测定:

试剂选择的标准:在空气中只与氧气反应,且产物为固态-------故选用红磷。

实验成功的关键:(也是引起误差偏小的主要原因)

ⅱ. 装置气密性良好;

ⅲ. 冷却至室温再打开止水夹。

3. 氧气的实验室制备:

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高锰酸钾制氧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氯酸钾制氧气时,不能混有可燃物,否则会发生爆炸;

排水集气法时,应待气泡均匀冐出时才收集;

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最后先把导气管从水槽移出,后熄灭酒精灯。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

通入直流电,正极相连的一端生成氧气,另一端为氢气。

生成物的体积比为氢气:氧气==21

生成物的质量比为氢气:氧气==18

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氧气的检验: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氢气的检验:点燃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

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加热前选通一氧化碳------赶出试管内的空气,防止爆炸。

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断续通入一氧化碳至冷却,防止倒吸和被还原的金属再次被氧化。

一氧化碳有毒,需要尾气处理装置,处理方法----燃烧或收集。

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6.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

所选试剂是大理石和稀盐酸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为了减慢反应速率,选用大理石作为原料。

稀盐酸不可以换成硫酸,硫酸钙微溶于水,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

长颈漏斗的使用:下端口应伸到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避免气体逸出。

分液漏斗的优点:不用液封,反应随开随停。

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所以不能选用排水法来收集二氧化碳 。

7. 铁生锈和燃烧的反应条件的探究实验

有现象的实验组与无明显现象的实验组进行对照,不同之处即为需要探究的条件。

注重对比方法的应用。

中考化学知识点:静水流深选编

1.酸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红

2.酸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1.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蓝,酚酞变红

2.【可溶性】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可溶性】碱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碳酸钠晶体带十个结晶水(十水碳酸钠),其水溶液呈碱性

钾钙钠铵盐都溶于水,盐酸盐只有氯化银不溶于水,硫酸盐只有硫酸钡不溶于水。钾钙钠钡的碱可溶于水。

4.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加【足量】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氯化银不溶于水或酸),则证明有氯离子

5.检验溶液中硫酸根离子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加【足量】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硫酸钡不溶于水或酸),则证明有硫酸根离子

区别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要用钡离子,不能用银离子(硫酸银微溶于水),若要检验同种溶液里的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要先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并除去硫酸根离子,再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氯离子

6.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1.〔酸〕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则变质。

2.〔碱〕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3.〔盐〕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检验氢氧根离子时先除去碳酸根离子〕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加足量的钡盐或钙盐,产生白色沉淀(碳酸根离子除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部分变质。不变红则全部变质。

7.除去氢氧化钠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适量】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过滤,取滤液即可。贴士:适量是指恰好完全反应,要做到很难,说说很简单…产生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钙或碳酸钡。

8.用一种物质鉴别其他物质

1.水 溶解性、(溶解时)温度、(溶解后)颜色

2.指示剂(可鉴别酸碱)

3.酸(可鉴别金属等)

4.碱(可鉴别非金属氧化物等)

5.碳酸盐(可鉴别酸,因为会有二氧化碳产生)

1.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2.金属1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盐和金属2(金属1比金属2活动性强)

3.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不包括一切化学反应):分解反应(一个变多个)、化合反应(多个变一个)、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与化合物)、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的阴阳离子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的化合物)

10.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取样,加【足量】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碳酸根离子

1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生成物中必须有水或气体或沉淀,反应物必须能溶于水或酸

12.金属与酸反应的条件

金属要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里氢的前面,酸必须是盐酸或稀硫酸,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否则会产生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

13.金属与【可溶性】盐反应条件

金属不能是钾、钙、钠等活泼金属,它们将先与水反应生成碱,不会先与盐反应

14.常见的颜色与状态

铜离子蓝色,亚铁离子【浅】绿色,铁离子黄色,氧化铜黑色固体粉末,氢氧化铁红褐色絮状沉淀,氢氧化铜蓝色絮状沉淀,氢气火焰淡蓝色(天蓝色),碳酸钠白色固体粉末,氢氧化钙白色固体粉末

检验物质时,常用的物理性质有:颜色 气味 状态 溶解性 导电性 磁性等

除气体杂质:用固体或液体

例:二氧化碳中有氯化氢气体,可用硝酸银溶液(变为氯化银沉淀)或【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掉氯化氢产生二氧化碳)去除

例:氯化钠中有碳酸钙,可加水溶解,过滤后蒸发结晶;铜粉中有锌粉,可用铜盐溶液(置换)或酸(反应);氧化铜中有碳粉,可直接灼烧(C变为CO2)

除液体杂质:将杂质转化为水或气体或沉淀

例:氯化钠溶液中有硫酸铜,可加【适量】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钡和氢氧化铜是沉淀)

1.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抓住“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及“一个可能改变”,即:

2.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现象的一般步骤为:

(1)说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该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

(3)与题目中实验现象相联系,说明原因。

3.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

(1)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而不能解释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只强调“质量守恒”不包括分子个数、体积等方面的守恒

(3)“质量守恒”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 写: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2) 配:配平化学方程式

(3) 注:注明反应条件

(4) 标:如果反应物中无气体(或固体)参加,反应后生成物中有气体(或 固体),在气体(或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标出“↑”(或“↓”). 若有气体(或固体) 参加反应,则此时生成的气体(或固体)均不标箭头,即有气生气不标“↑”,有固生固不标“↓”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1) 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2) 方:正确书写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3) 关:找出已知物、待求物的质量关系

(4) 比:列出比例式,求解

(5) 答:简要的写出答案

3、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用公式

4、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要领可以归纳为: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需将纯量代方程;

量的单位可直接用,上下单位应相同;

遇到有两个已知量,应找不足来进行;

遇到多步的反应时,关系式法有捷径。

应熟练掌握本部分常用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公式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公式二:溶液的稀释与浓缩

=(M浓+增加的溶剂质量)×b%稀

公式三:相对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

公式四: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

=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11.设某化合物化学式为AmBn

=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②A元素与B元素的质量比

=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A的相对原子质量×m /AmBn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1 某种含有MgBr2和MgO的混合物,经分析测得Mg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4%,求溴(Br)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析:在混合物中,元素的正价总数=元素的负价总数,因此,Mg原子数×Mg元素的化合价数值=Br原子数×Br元素的化合价数值+O原子数×O元素的化合价数值。

解:设混合物的质量为100克,其中Br元素的质量为a克,

例2 将w克由NaHCO3和NH4HCO3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热,排出气体后质量变为w/2克,求混合物中NaHCO3和NH4HCO3的质量比。

例3 取3.5克某二价金属的单质投入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的稀盐酸中,反应结束后,金属仍有剩余;若2.5克该金属投入与上述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等反应结束后,加入该金属还可以反应。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解析: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0克×18.25%=9.125克,9.125克盐酸溶质最多产生H2的质量为 =0.25克。

由题意知,产生1克H2需金属的平均质量小于3.5克×4=14克,大于2.5克×4=10克,又知该金属为二价金属,故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28,大于20。

例4 取100克胆矾,需加入多少克水才能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硫酸铜溶液?

解:设加水(溶质质量分数可看成0%)的质量为x,则

欢本文的亲们,请在页尾点赞哦~

}

①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

②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酸或碱的化

学性质;③检验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法;④酸、碱、盐的鉴别方法;⑤氢

氧化钠、氧化钙、氢氧化钙的变质问题。

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一般情况下没有明显的外观现象。

探究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以

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观察到红色逐渐消

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

液,同时多次测定混合溶液的

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

果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在一定体积的

的盐酸,反应中溶液的温度与加入盐酸的体积变化如下图所

由图中可知,随盐酸量增加,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增大,溶液

温度上升。当反应结束,过量盐酸起冷却降温作用,温度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澄清石灰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