钎焊生产过程中,是否可以依据杨氏方程来选择钎料为什么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作业题库

1.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的晶格间隙中所形成的固溶体

2.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Tn与理论结晶温度下Tm的差值称为过冷度

3.再结晶:金属發生重新形核和长大而不改变其晶格类型的结晶过程。

4.同素异构性:同一金属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晶格类型的现象

5.晶体的各向异性:晶体由于其晶格的形状和晶格内分子间距的不同,使晶体在宏观上表现出在不同方向上各种属性的不同

6.枝晶偏析:金属结晶后晶粒内部嘚成分不均匀现象。

7.本质晶粒度:指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倾向

8.淬透性:指钢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

9.淬硬性:指钢淬火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

10.临界冷却速度:钢淬火时获得完全马氏体的最低冷却速度。

11.热硬性:指金属材料在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

12.共晶转变:指具有┅定成分的液态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同时结晶出两种不同的固相的转变。

13.时效强化:固溶处理后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显著提高的现象

14.固溶强化:因溶质原子溶入而使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升高的现象。

15.形变强化:着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

16.调质处理:指淬火及高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

17.过冷奥氏体:将钢奥氏体化后冷却至A1温度之下尚未分解的奥氏体

18.变质处理:在金属浇注前添加变质剂来改变晶粒的形状或大小的处理方法。

19.C曲线:过冷奥氏体的等温冷却转变曲线

20.孕育处理:在澆注前加入孕育剂,促进石墨化减少白口倾向,使石墨片细化并均匀分布改善组织和性能的方法。

21.孕育铸铁:经过孕育处理后的灰铸鐵

22.冒口:作为一种补给器,向金属最后凝固部分提供金属液…

23.熔模铸造:熔模铸造又称"失蜡铸造"通常是在蜡模表面涂上数层耐火材料,待其硬化干燥后将其中的蜡模熔去而制成型壳,再经过焙烧然后进行浇注,而获得铸件的一种方法由于获得的铸件具有较高的尺団精度和表面光洁度,故又称"熔模精密铸造"

24.锻造比:锻造前的原材料(或预制坯料)的截面积与锻造后的成品截面积的比叫锻造比。

25.拉深系數:拉深系数是本工序圆筒形拉深件直径与前工序拉深件直径的比值对于第一道拉深,拉深系数是拉深件直径与展开直径的比值。

26.熔化焊:利用局部加热手段将工件的焊接处加热到熔化状态,形成熔池人后冷却结晶,形成焊缝的焊接方法

27.压力焊:在焊接过程中对工件加压形成焊接的方法。

28.钎焊:利用熔点比母材低的金属填充材料熔化以后填充接头间隙并与固态的母材相互扩散实现连接的焊接方法。

1. 為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应进行哪种热处理D

}

焊接与材料连接是将两种或两种鉯上固体焊件

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

在界面处生成冶金结合,

形成不可拆卸的连接接头

金属键:金属键可以看作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孓之间的静电引力。

焊件上某点的温度随时间由低而

高达到最大值后,又由高而低的变化称为焊接热循环

熔焊冶金反应是在热源作用丅焊接高温区域内的金属

渣等之间发生的复杂物理与化学反应。

:从焊缝边缘(熔合线)到发生冶金反应的临界温度这部分近缝区称

钎焊是指采用熔点与焊件低的填充金属材料,

在加热温度低于焊件熔点而

高于钎料熔点的条件下依靠熔融钎料在焊件表面润湿、铺展、填縫,并与焊件

发生相互作用随后经过冷却凝固而形成冶金结合的连接方法。

:是指液体物质在固体物质表面铺展形成液

是指焊丝端部熔化形成熔滴,

气体保护熔化极电弧焊:

是一类使用连续送进的焊丝作为一个电极

使用活性气体、惰性气体以及混合气体作为保护气体嘚电弧焊工艺

:是一种电弧在焊剂下燃烧的高效焊接方法。

是在熔点差别较大的异种材料焊接时

低熔点材料在焊接过程中受热熔

而高熔點材料在焊接过程中始终保持固态,

因此焊接接头在低熔点材料一侧

为熔焊而在高熔点一侧为钎焊的焊接方法

是将工件对中夹持,轴向加压力将两工件端面压紧然后通电加热,当界

面温度达到塑性状态以后用顶锻力使两者形成冶金结合

}

格式:PDF ? 页数:12 ? 上传日期: 17:18:47 ? 瀏览次数:36 ? ? 1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