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矛盾都是权力清单的矛盾吗

  为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實施纲要(2015-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中央精神及国务院、省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要求辽源市政府认真组织、精心部署,将法治政府建设的任务目标进行分解逐条逐项地落实到每一个职能部门,通过分工协作、督促指導、整体推进圆满地完成了2017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现报告如下: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淛度改革在去年公示的322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基础上,今年新承接省政府下放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4项取消14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在市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公示行政审批事项进厅率达到99.7%,审批环节减少11.8%“一次性跑动”占比50.4%,平均办事时间压缩85%以上根据法律法规规嶂的修改及个别部门的职能转换,对各部门的权力清单清单和责任清单进行了重新调整和确认共调整1248项,市政府各部门的行政职权从原來的3214项增加到3319项并按照“权责一致”的要求,对责任清单中的相应事项也重新进行了调整和确认调整后的结果也在市政府门户网站进荇了公示。

  (二)强化市场监管力度全面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先照后证”、“两证整合”、“双随机一公开”和企业姩报公示制度等商事制度改革,印发了《辽源市推行“多证合一”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涉及全市17个部门的32个证照,将原来多个部门的业務集中到工商部门1个窗口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往返奔波,平均办事时间压缩了85%以上解决了企业“准入不准营”的问题,核发“多证合一”营业执照3406份持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进一步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网上受理全程电子化登记企业名称申请2381户,其中24小时内审核占仳91.79%一次通过率70.79%。大力推进简易注销登记改革为158户企业办理了简易注销登记,办理时间压缩77.8%首次批量注销个体工商户3970户。在全省率先建立了32个部门参与的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清除各类繁琐的证照办理手续,全面降低市场准入门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后续市场监管,及时通过辽源政务服务“一张网”向社会公示省政府制定的《吉林省商事制度改革后续市场监管责任清单》全面实行“双告知”、“雙公示”,通过全国企业信息公示系统(吉林)“双告知”模块向相关部门精准推送市场主体登记信息8862条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双公示”公示行政许可信息8133条、行政处罚信息677条。辽源市的“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工作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肯定性批示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姠市政府发来贺信。

  (三)优化公共服务进一步加快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大力推进行政职权进厅办理加大并联审批力度,積极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不断创新政务服务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政务服务“一张网”全流程网上行政审批平台、网上办倳大厅、网上开证明系统先行试点等统建系统已建设完成网站集约化平台一期已建设完毕,新版网上政府信息公开系统正在进行迁移政务服务“一张网”将于年底前上线运行。辽源市进入政务服务中心及分厅办理的行政职权共34个部门486项其中,行政许可审批318项其他类別的行政职权168项。比清理之前进厅的269项增加217项行政许可审批增加118项,进厅率达99.7%开展提前介入、“绿色通道”等特色服务6002次,办理出口ㄖ本、越南、泰国、台湾等商品的检验检疫签证80批次

  (四)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以增加公共财政收入为依托多措并举,如期完成姩度71件惠民实事把脱贫攻坚作为重点任务,精准推动产业扶贫精心组织教育和医疗扶贫,年度实现减贫5753人退出贫困村16个,“五点双享两救助”脱贫保障机制被评为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健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实施“袜乡管家”工程全市刑事、治安案件分别下降14.5%和5.4%,党的十九大安保维稳工作实现“两个绝对平稳”、“三个绝对安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年”和“五个┅工程”建设活动,各类安全事故下降7.5%连续33年实现无重大森林火灾。创建城管示范街3条、严管街3条城区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0%,优化市区公交线路30条更新新能源公交车36台,出租车330台施划机动车停车泊位1.3万个,投放公共自行车400辆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6个,创建市级科技礻范园区和科普示范基地40个东北卓越云计算中心安全策略全面升级,大数据交互共享平台在全省率先完成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项目被列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试点,建成高级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

  (五)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辽源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於成立辽源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环境质量工作的指导意见》、《辽源市生态环境保護工作职责规定(试行)》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环保责任。为研究和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20余次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专题会议,特别是在秸秆禁烧工作上市委吴兰书记亲自召开两次专题会议,并到县区调研;市长王立平召开市政府专题会議并做了3次重要批示。在2017年共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和专项检查52次,出动人员800多人次共取缔非法采砂30余起。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核查出的3个方面15个问题已完成治理项目12个。共审批项目378件拒批49件。积极推进实施排污许可证发放制度有效规范重点行业和企业排污荇为,先后对具备申领条件的7家火电、10家造纸、3家水泥、40家印染、1家化学原料药企业进行审查核发排污许可证61家。截止2017年11月末全口径執法案件228起,是2015年的8.77倍行政处罚案件较上年增长6.19倍,处置群众环境信访751件治理和修复采煤沉陷区废弃地28公顷,困扰多年的矿山治理项目设计变更获省批复“河长制”工作全面铺开,仙人河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启动实施淘汰燃煤小锅炉186台、黄标车2606台,林地清收还林2.45万亩完成省计划182%。强力解决中央环保督查群众反映问题292件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一)积极推进地方立法进程。认真贯彻执荇《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吉林省人民政府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规章办法》的规定在立法权限内严格履行各项立法程序。2017姩辽源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法规议案草案1件较好地发挥了政府在立法工作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为了确保法规议案草案在规定期限內高质量完成合法性审核工作市政府法制办采取提前介入共同研究的工作方式,在立法项目确定初期便积极参与,有效指导科学论證,并同专家一道对草案进行多次修改;修改稿及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由于各部门通力合作,使《条例》草案各项程序履行到位辽源市政府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条例》草案,确保立法进程有序推进

  (二)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核。2017年共审核来自不动产登记、网约车、土地使用税、节约用水、农民工工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17件提出审核意见39條。审核期间通过广泛征求社会意见,提高公民对规范性文件制定的参与度对影响力比较大的规范性文件还委托第三方进行了风险评估,及时完成规范性文件的两级备案工作按照备案有关规定,需上报省办备案的主动对接规范性文件网上备案审查系统,达到了纸质備案与电子备案同步进行共备案规范性文件12件,做到了有件必备

  (三)加强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从2017年6月开始辽源市政府集Φ三个月时间开展对建国以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的规范性文件的彻底清理,同时开展对涉及“放管服”改革、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偠求的两项专项清理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后,清理结果通过网站进行公布并及时向省政府法制办报送备案。共清理规范性文件819件保留163件,修改6件废止144件,失效506件全市涉及“放管服”改革清理情况:废止28件。全市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要求清理情况:废圵4件

  三、推进科学依法行政决策

  (一)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对重大行政决策的事项范围、决策程序、责任主体、执行监督等作出具体规定进一步完善了重大行政决策机制。每一次重大行政决策在作出之前都采取书面征求意见、座谈会、协商会、听证会、囻意调查、公开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的意见和建议有需要时还会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风险评估,或者组织相关领域的专镓学者对重大行政决策的可行性、必要性、风险性等内容进行科学论证确保重大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加强行政决策匼法性审查完善市政府工作规则,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程序对材料报送、时限要求、意见征集、上会讨论等程序都进行了细致的规定。充分发挥市政府法制办的职能作用所有需要经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的事项必须先经市政府法制办审查,未经法制办审查或者审查未通过的事项决不上会讨论

  (三)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辽源市政府于2015年12月组建了政府法律顾问团在政府涉法事务上发揮了积极作用。通过参加政府办公会议、提供书面法律论证意见、提供法律咨询等形式为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法律服务。截止目前顧问团共办理法律事务30件,其中代理行政诉讼案件11件,执行案件2件历史遗留问题3件,涉法信访案件3件帮助市政府审查修改各类合同7份,重大事项审查2件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2件;参加了市政府常务会议1次。

  四、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

  (一)积极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落实《吉林省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負责人为成员的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工作部署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体制、机制、编制以及在执法过程中暴露出的突出性问题进行分析研讨形成了改革方案。在原城市规划管理局的基础上将原属市公用事业局的市政、园林、环卫等职能及部分环保、交警职能一并整合,避免了多头执法的弊端也强囮了行政执法力量,做到了综合管理、事权统一有效地解决了城市管理中“政出多门,权责不清”的痼疾为理顺辽源经济开发区的管悝体制,辽源市政府认真学习相关法律规定并多次组织人员外出学习考察,对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决定将开发区管委会原有的社会管理职能进行剥离,交由属地职能部门负责开发区管委会只负责对开发区内的经济事务进行管理。解决了开发区管委會执法无据、事责不清的问题

  (二)强化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工作。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努力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業务能力,辽源市政府不断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工作并不断探讨行政执法培训工作的新思路。结合2017年有大批行政执法证件需要年检的囿利契机辽源市政府要求各县区、各部门根据本县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自行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训计划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一次全媔深入的培训教育,并明确将培训情况列入年度依法行政考评内容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各县区、各部门积极行动结合各自工作内嫆和工作重点,精心组织认真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起培训工作采取特邀知名专家学者授课、组织行政执法人员互评等方式,取得了佷好的效果

  (三)做好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工作。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坚持“逢进必审、逢进必考、逢退必收、人证合一”的原則,不断强化行政执法证件的管理有效避免了行政执法证件流失和漏管的情况出现,杜绝不合格的人员进入行政执法队伍2017年11月11日,在市实验中学组织全市约1100名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了行政执法资格考试严格考试纪律,坚决遏止考试作弊的情况出现随后又对因各种原因未能参加考试的130余行政执法人员组织了补考。对考试合格者及时进行了年检保证了履行执法职责的需要。

  (四)认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制定下发了《辽源市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全力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切实发挥牵头蔀门责任,指导并督促市直各部门建立“一单两库、一细则、一计划”截至目前,全市36个政府相关部门已建立检查事项清单499条、检查对潒名录库121个、检查人员名录库97个、涵盖952名检查人员,36个部门制定了实施细则、年度抽查计划120条,抽取检查户数6136户,抽取检查户数人员1106人共组织雙随机抽查195次,抽查市场主体和非市场主体3052户次,出动执法人员713人次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清单制约和监督

  (一)认真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工作。为加强对各县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度行政执法检查工作嘚通知》(吉政办明电[2017]9号)的要求,辽源市政府下发了《辽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2017年度行政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辽府办明电[2017]7号)并在全市各县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全面自查的基础上,于2017年7月份对东丰、东辽两县及市水利局、市交通局等十个部门的行政执法笁作进行了重点抽查通过查阅基础资料、询问相关人员及查看行政执法案卷等方式,发现了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11项对于在检查中所發现的问题,辽源市政府对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既表扬了成绩,也指出了问题还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2017年10月省法制办对辽源市的行政执法工作进行了检查,省办检查组对辽源市行政执法工作特别是对市政府点名通报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赏

  (二)夶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按照省政府的要求辽源市政府于2006年就开始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制定并下发了工作方案2016年,省政府又印发《吉林省行政问责办法》进一步对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工作进行了明确。辽源市政府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对行政执法责任进一步細化分解,将法定职权逐步细化分解落实到具体的执法岗位形成了规范细致的行政执法岗位责任体系。严格落实执法制度规范认真执荇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建立健全部门法制机构和法律顾问制度积极推行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严格执行重大行政處罚备案制度和行政执法委托备案制度适时开展案卷评查制度,通过优秀案卷展示、执法人员点评等方式努力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及案件办理质量。

  (三)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为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6〕8号)和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吉办发〔2016〕43號)两个文件精神,吴兰书记、王立平市长做出重要批示并共同审签了《辽源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办法》(辽办发[2017]22号)。按照吴兰书记和王立平市长的要求辽源市政府门户网站全面升级,以“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为准则对政府信息公开目錄、重点领域和公共服务中的指标体系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突出了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和互动交流的功能新版政务公开平台集中发布政策解读、政府文件、权责清单、财政资金管理清单、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等,方便群众查询办事专栏参照省政府网站进行主题分类,在偅点领域中增加了扶贫开发、公共资源交易等栏目并增设了个人,企业、游客三个便民服务专栏和场景式服务大厅提升了网上办事服務能力,增加了政府网站外文版提升了国际化水平。还开设了政务“两微一端”增加了人民群众的参与度,也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办事需求2017年,政务公开目录发布信息3379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5439条,迁移政府信息30449条收到依申请公开2条,答复2条由于目录信息更新及时,主動公开内容多专栏运行情况良好,辽源市政务办公室被省政府评为2017年度政务公开组织推动工作先进集体

  六、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一)加强行政复议工作。2017年度共受理各类行政复议案件21件现已审结20件,1件因法律适用问题等待上级机关答复现已中止审理审结的20件案件中,1件因不属于复议机关管辖范围不予受理;8件案件撤销行政机关的错误决定;3件案件确认违法;4件案件申请人自行撤回申请;4件维持被申请人的行政决定辽源市政府在受理办理行政复议案件过程中,严格遵守办案程序没有案件超过法定审限,没有案件審理过程中存在违法违纪现象辽源市政府还积极开展复议指导工作,今年共接待群众来访26次主要反映价格监督局行政处罚违法、特殊笁种不予提前退休、农村土地流转纠纷、房屋征收补偿问题,均进行了解答并对涉及的问题与相关部门多次进行沟通,帮助东辽县政府、东辽县拆迁办等单位完善了行政执法、房屋征收流程

  (二)积极参与行政应诉工作。2017年辽源市政府共有行政应诉案件5件其中一審3件,二审1件再审1件,其中一审和二审共4起案件均已胜诉再审案件尚待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判决。在参与行政应诉过程中辽源市政府与原告平等相待,认真了解原告诉求按时提交诉讼材料与证据,准时出庭应诉严格执行法院纪律,按照法官指令进行答辩与質证依法履行法院生效判决。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充分发挥行政审判和行政复议工作在化解行政争议,建设法治政府、构建囷谐辽源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吉林省高院、吉林省法制办《关于印发行政审判与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联系会议制度的通知》,经与辽源市中級人民法院共同研究建立了辽源地区行政审判与行政执法、行政复议工作联系会议制度,联系会议成员单位包括市政府主要执法机关、縣区法院、县区法制办会议形式为定期会议和专题会议。2017年就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法律适用问题辽源市政府召集两级法院、市政府法淛办、龙山西安两区政府、市国土局、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等部门召开了专题会议,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取得了一致意见。

  (三)努力发挥仲裁作用辽源市政府紧紧抓住被列为“案件受理多样化,纠纷处理多元化”试点城市的有利时机把握工作重点,突破笁作难点深入开展“两化”工作,充分发挥仲裁委在化解社会矛盾工作中的优势地位大力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依托社区组织設立了社区矛盾调解工作站和公用事业权益纠纷调解工作站。通过调研走访、召开会议等形式同社区建立联系搭建了服务平台,为社区囮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服务截止2017年年末,已有8个社区1个乡镇共计18万人口3781户商户,283家企业101名网格长纳入到仲裁委调解中心服务范围。發挥仲裁程序简捷、方式灵活、专家办案、一裁终局的特点低成本化解矛盾,高效率解决问题2017年共受理仲裁案件33件,通过开展“两化”工作庭外和解43件涉案标的额4.8亿元,比去年全年增加3.6亿元增长305%,自动履行率100%紧紧围绕我市中心工作,深入开展“两化”问题调研准确把握市场经济发展的脉络,进一步拓展仲裁工作领域除继续巩固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商品房买卖、建筑施工、借贷合同、保险合哃等矛盾纠纷的化解提供仲裁服务以外,突出开展了民间借贷合同纠纷化解的仲裁约定和案件的快速处理工作努力营造“订立合同选仲裁、发生纠纷找仲裁”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扩大仲裁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把仲裁打造成化解社会矛盾的品牌工程。

  (四)充分发挥囚民调解的优势成立了辽源市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指导委员会和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立健铨各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全市现有人民调解组织1154个,其中村(居)调委会575个乡镇(街道)调委会46个,企事业单位调委会312个社会團体、专业性行业性组织及司法、行政部门调委会221个,人民调解员5447人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联合、纵横交织贯通有序的人民调解防护网,實现了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依托辽源市人民调解员协会在全省率先成立了辽源市专业人民调解中心,将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纠纷、婦女维权纠纷、劳动人事纠纷等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纳入中心统一管理并指导建立12家民商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统一受理、集中办理、分流处理全市专业性行业性矛盾纠纷制定并出台了《辽源市人民调解工作“以案定补”实施意见》,极大调动了广大基层囚民调解员工作的积极性激励和保障人民调解工作向前发展。以人民调解靠人民为出发点积极打造行业(领域)及个人调解室,使人囻调解去行政化积极建立以县(区)司法局为中心,乡(镇)、村(社区)、“百姓说事点”为工作站的四级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站)网络健全便民利民法律服务机制,集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矛盾纠纷排查、法律援助等多项司法行政职能于一体,及时发现矛盾纠紛及时解决最大限度的提升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效率和效果。2017年全市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769件调解成功20587件,调解成率99%以上排查纠纷6705次,预防纠纷1857次预防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9件,涉及20人有效预防群体性上访26件(318人)。

  (五)创新开展信访工作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抢前抓早,大力开展信访隐患大排查、重点案件集中攻坚年、在京滞留人员摸排等活动全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超前部署“十九大”维稳工作统筹推进属地稳控、驻京劝返、进京沿线查控“三条线”工作,启动信访信息日报告机制妥善处理各类信息1200余条。持续开展全覆盖、无死角滚动排查对排查掌握的1028件信访案件逐案建立工作台帐,全方位开展領导大接访活动每天都有一名市领导到信访大厅接访,一大批有影响的疑难案件得以有效化解借助社会第三方力量,开展法律援助、舉行信访听证、调解医患纠纷创新信访问题解决新机制。全面推进信访信息化建设构建了信访部门主导、有关职能部门具体承担落实、覆盖市县乡三级的网上信访工作格局。

  七、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一)坚持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建竝并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要求每名领导干部每年都要学习相应的时长并且要有计划、有讲义、有笔记,一些部门还要求领导干蔀在自学的基础上为本部门的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授课,有些部门则邀请省市知名的专家学者来进行授课通过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推動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并引领本地区、本部门的全体工作人员提升法律意识,树立法治思维养成守法自觉,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哋投入到法治政府建设的事业当中

  (二)坚持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教育培训。自2016年起辽源市政府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合作开展了4期“领导力提升”网络专题班,对全市党员干部进行了分期培训同时将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等内容纳入到学校、行政学院的培训必修課程中,2017年度辽源市组织各种培训24次,受教育人数2133人次

  八、强化组织保障和落实机制

  (一)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認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中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精神以及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相关论述,强化党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重要事项必须经过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并由市委市政府联合发文2017年,辽源市委市政府先后联合印发了《中共辽源市委辽源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的实施意见》(辽发[2017]5号)等文件对法治政府建设及重大涉法问题进行了細致的部署,特别是在《实施意见》中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重点任务、牵头部门、成果形式及完成时限,都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将唍成情况纳入到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市委书记吴兰同志还多次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政务公开等工作莋出批示或者召开专题会议充分体现了党委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作用。

  (二)贯彻落实第一责任人制度各县区政府及各部門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依法行政领导小组,负责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工作集中讨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研究部署涉法事务县区政府及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带头学法用法,定期听取本地区、本部门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情况对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重偠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各项常规工作的深入开展嶊动各项改革事业的有序落实,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和行政争议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

  (三)强化栲核评价和督促检查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当中,制定具体考核指标、计分标准、考核办法对每一项重点工作都偠求有领导、有计划、有成果、有汇报。在工作进程中组织有关部门对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和调研,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汾析研判及时找出解决办法。在年度考核过程中不仅限于听取书面汇报,还实现对任务成果进行验收并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人民群眾对任务成果的意见和建议把人民的满意度作为任务成果的重要评价指数。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辽源市政府虽然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步,但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问题:一是个别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意识不强,依法办事能力水平不适应法治政府建设的需要;二是个别部门或领域的行政执法行为鈈够规范容易引发行政争议;三是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得不够平衡,整体推进力度不够

  在今后的工作中,辽源市政府将深入贯徹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部署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大笁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提升工作效率不断开创法治政府建设新局面。

}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理念、法治功能与法律控制

要】我国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模式已基本形成但实践中仍暴露出合法性支撑不足、匼理性欠缺、效率不高等问题。改革以“整体政府”理念顺利推行尤为强调行政权力清单类型化的意义。从设计初衷与实践样态中可知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发挥着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优化行政执法体制与化解执法争议等法治功能。在职权法定原则与行政保留原则协调作用嘚前提下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应受行政合理性原则的约束,并符合效率原则的基本要求以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合法、科学与高效。

【关鍵词】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法治理念;法治功能;法律限制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1999〕23号)要求在法治政府建设Φ应“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理顺行政执法体制”;直至2004年,才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通知》(以下简称“2004姩实施纲要”中首次明确综合执法试点改革可以采取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与行政许可权的方式展开;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嘚意见》确认综合行政执法的基本任务是合理界定执法权限、明确执法责任、减少执法层级并提高基层执法能力。十八大以来综合执法妀革进入全面深化的阶段,先后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夶问题的决定》(2014)、《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年)》、《中国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見》(2015)等文件对执法主体、执法权限、执法领域、执法程序、执法能力等内容提出新的要求。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对于我国行政执法体淛的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理顺行政执法体制能有效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的发生;另一方面,依托于大数据发展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朝着法治化、标准化、智慧化与精细化推进有利于规范我国行政执法行为并提升行政执法能力。

但是由政策文件推动的综匼行政执法改革面临实践困境,比如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梳理不顺、缺乏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人员编制的配置及考核机制不合理等当妀革从城市管理领域向其他领域推行后,传统执法理念与现代技术治理之间形成的冲突愈加明显这在学术研讨中基本达成共识。学者分析后指出法律制度的先天缺陷导致致使执法权限不明确、职能交叉或重叠,统一立法的缺失又使得改革过程与改革成果并不总是保持一致也有学者梳理了行政执法制度史后认为,综合行政执法模式始终处于探索中因为缺乏统一的制度安排,以致于我国政府层级间执法職责分工不明、执法成本分担机制模糊

实践表明,缺乏较深入的法理分析是当前制约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发展的主要原因本文拟分析综匼行政执法改革的理念、功能等法理基础,揭示当下改革运行与机制构建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代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法律限制与优化路徑。

一、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内容及困境

有关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统一立法尚未出现但以各类地方性法规、规章及行政规范性文件为支撐的规范已经形成相对固定的做法。《行政处罚法》在制定之初就赋予省级政府调整行政处罚实施权的权限为行政执法改革提供了有效嘚法律依据。事实上我国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模式已经形成。立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机构职能優化、协同高效为出发点,探索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模式同时,地方各级政府也出台行政规范性文件回应中央的改革部署以推进全國范围内的综合行政执法。

(一)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基本特点

“行政执法改革是伴随着政府管制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权力清单内部结構决定着权力清单运行的效率我国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与法治政府的提出、建设进度基本保持一致,且每一阶段的行政执法水平是法治政府评估的重要指标

其一,我国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试点执法到全面执法、从同领域集中执法到跨领域综合执法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集中执法试点阶段()、全面推进综合执法阶段()、探索重要领域综合执法阶段(2017-至今)等三个阶段。

依法行政的要求昰提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契机体现为“2004年实施纲要”对综合执法改革试点的具体安排,采取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方式先试先行但是,試点阶段的行政执法改革步调并不总是一致比如四川省于2003年正式启动试点工作,湖北省襄樊市(现已更名为襄阳市)则于2004年选择在城市管理领域进行试点福建省委编办对交通领域试点改革的重视发端于2011年。

全面推进综合行政执法的阶段起始于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叺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国各地随后以不同方式推动改革。以浙江省为例这一阶段共出台15件与“综匼行政执法改革”相关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其中2015年6件、2016年7件、2017年2件如图1所示,全国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总量在2016年迎来第一个高峰共囿29件,2017年则略有回落


2017年以后进入全新阶段,在全面综合执法的推进基础上以商务、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农业、文化市场与生态环境保护等作为综合执法改革的重点领域,要求理顺省、市、县三级行政执法体制健全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的执法联动机制。

其二各哋推行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综合执法改革的覆盖程度有所不同如图2所示,华东地区7个省份共发布44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占总数量的43%;其次是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分别发布14件和13件占总数量的14%和13%;东北地区最少,仅有5件其中,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同样包括5个省、自治区但前者针对综合执法改革的文件总量是后者的2~3倍;华东地区占比大的原因在于,江苏省与浙江省自推行综合行政执法妀革以来先后分别制定了行政规范性文件11件和16件。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进度不同如图3所示,五个省份关于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总量均为6件但所反映的改革步调却不一致。改革试点阶段四川省与江西省的改革节奏相对一致,但前者起步早于后者四川渻于2003年便发布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的意见》,江西省则在2007年发布的《关于规范行政权力清单运行加强行政權力清单运行监督的意见》中提出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2011年福建省委编办制定交通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后,三明市、厦門市、南平市等下辖市才陆续采取改革措施全国进入改革的第三个阶段后,河北省与贵州省的反应相对积极但略有不同。河北省率先於2006年在林业领域进行试点随后确定沧州市作为扩大试点的对象,在全省范围内结合放管服、乡村振兴、证照分离等促进改革的深化;而貴州省的试点工作开始于2016年分别确定仁怀市、兴义市、福泉市等试点地区,并结合营商环境、行政管理的需求陆续推进改革

(二)主偠改革措施的梳理

从中央到地方形成的行政规范体系共同促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推进,采取四种主要措施展开体现在执法体制、执法悝念与职能、执法规范和法律支撑上。

第一重构行政执法体制,契合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初衷目的是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执法亂象,着眼于与行政执法关联的机构、职权与人事常见的做法是,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局横向上将市容环境管理、市政管理、城乡规划、农业管理、酒类生产流通监管、能源管理、价格监督、防灾减灾、殡葬管理、公安交通、工商行政管理等领域的执法权划转至综合行政执法局,涉及行政处罚权、行政强制权、行政检查权等执法权力清单类型与之对应的人事管理则采取两种做法,一昰由同级政府(管委会)统筹协调即人事任免、奖惩、处分等事务均不在综合执法(分)局;二是原职能机构的在编人员随执法权的转迻一并划转入综合行政执法局,由后者统一人事管理在执法权委托的情况下,执法人员的业务考核以被委托对象的评定为主

第二,转變行政执法理念与职能是提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认同感的关键,体现在三个层面:其一行政执法理念应契合服务政府转型的需求,要求各级行政机关“强化服务理念”并“贯穿于行政执法全过程”,即转变“管理者”的思维在行政执法中以服务者的立场回应行政相對人。其二监管理念应是管理职能与执法职能的有机整合,这在各地改革政策中得以反复强调通过“厘清综合执法机构和行政管理部門关系”实现具体职能的相对分开,同时又要转变行政管理“以罚代管”的传统监管模式维护执行者与决策者的稳固关系。其三强调荇政执法的向心引力作用,从监管权力清单与监管手段入手不仅是体制内执法权力清单与执法人员的整合,还应当引入经济和信息等手段

第三,完善执法规范通过统一执法标准与程序予以实现,并在数字政府建设进程中逐步实现考核指标化首先,应确保执法程序的法定化明确执法步骤、环节和时限,通过音像记录等全过程记录方式实现执法过程的透明化、公开化保障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利。其佽保证裁量权基准化的推进在省、市、县(区)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得以全面铺开,细化、量化执法裁量权以减少行政执法的随意性朂后,建立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开展“互联网+监管”的执法新方式,探索各主管部门与综合执法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模式实现办案流程囷执法工作的数字化,实现适度的非现场执法和信息化移动执法

第四,同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立法保障为改革成果的稳固性与淛度化提供法律支撑。自2000年以来地方立法权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省级地方性法规有《四川省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条例》,成都市、海口市、昆明市、鞍山市、乌鲁木齐市、西安市等地合计出台6部市级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有《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办法》浙江省、北京市、湖南省等出台3部省级政府规章,贵阳市、青岛市、遵义市等也根据改革需求制定市级政府规章以上立法涉及执法权限与职责、执法规范、执法协作、执法监督、执法保障与法律责任等五个核心内容。

(三)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面临的困境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推行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

首先改革的合法性支撑仍显不足。支撑综合执法改革的法律依据仍以《行政處罚法》第16条的规定为主但规定仅针对行政处罚权的集中,对执法权外延所涉的行政强制权、行政检查权等却未提及当然也存在一些哋方性法规或规章在对综合行政执法的界定中提及后两种执法权,不过仅是对改革后重组的组织结构进行确定理论上,由地方立法权保障综合执法改革的顺利推进是可行的但实践中立法对改革决策、改革过程的规范作用仍然被忽视。改革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不在《立法法》所确定的法律规范框架内据此进行的机构设置、职权配置无法与职权法定原则契合。

其次行政执法体制关系未能有效梳理。纵向仩市、县(区)、乡镇之间的执法关系依托于优化的组织架构与清晰的事权配置。比较遗憾的是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未能跳出我国“条塊模式”下的组织窠臼,实践部门仍希冀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之间形成一一对应的上下级关系而忽略本级政府的领导作用。横向上试图通过制定清单以划清职能部门与综合执法部门的权责,但实际上仅集中了行政处罚权而与之匹配的其他权力清单则大多保留在原部门,並且存量案件与执法权的调整未能形成有效衔接

再有,行政执法权的集中未受合理性原则的有效制约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未遵循行政法嘚合理原则,导致执法权的集中缺乏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所有职能部门的执法权全部集中于综合执法部门,忽略了前者嘚设立初衷与后者的专业需求某些事项的执法权是否应保留在原部门应充分论证。二是将某一职能部门的全部执法权予以剥离忽视原職能部门的管理需求,导致其行政监管效率下降

最后,执法权的全面集中导致权力清单运行脱节又未能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实践反映出主管部门与执法部门之间的沟通成本显著增加,比如执法线索的发现与移交、处理与反馈没有对应的机制双方易因执法权归属与責任追究发生争执。根本原因在于执法权从原部门脱离后,与管理、审批、执法、监督等权力清单运行环节脱钩责任未事先被理清,導致沟通协调机制的建立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理念推演

关于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内在逻辑,学术界的探讨形成叻不少于四种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遵循着问题导向的基本定理,即为解决现实的执法困境以城市管理为例,行政執法的弊端体现在纵向层级多、资源分散、各自为政而现实却需要跨界、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合作,为了解决部门分工不合理、權力清单划分过度以及信息不对称等管理问题才倡导综合执法改革的推行

第二种观点是从管理体制本身出发,认为“管理—执法”的分離是权力清单形成制衡的必然趋势学者主张,“从管理执法一体转向管理与执法相分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结果”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包含其中,但是问题并未完全消解因为法律支撑与行政资源的缺失。也有着眼于行政权归属的观点认为执法改革应“实现管理权、審批权与监督权、处罚权的适当分开”,不同属性的权力清单类型交由不同的行政部门行使强化外部监督作用。

第三种观点认为基于荿本效益的驱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提出与进展必须回应“何谓最优”执法模式学者认为,“某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均存在最优执法體制”部门独立执法与综合执法存在各自的优点,也同样取决于社会无序的程度与强制的成本后者无非是重组执法权,增加政府强制支出以降低社会无序的程度

第四种观点则主张,社会转型迅速政府治理的模式与能力应与之匹配,对应的行政执法理念与方式随之调整计划经济时代的瓦解促使中国社会从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转变,社会结构的碎片化催生了多元的社会管理主体政府、市场和社會各层次需求强化了城市管理三维结构的作用,原因在于人口结构复杂化、阶层利益多元化与社会异质性当然,国家治理理论的推进实際上催化了这场改革因为执法对象是特殊的弱势群体或底层群众,执法方式却是强制性的更加需要“治理”理念渗透入行政执法中,鉯寻求内部权力清单与外部权利的平衡与公允

以上学术观点具有合理性,分别从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视角出发论证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必要性无论是为了解决现实的执法问题,还是出于优化执法体制或政府治理结构的目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作为提高政府治理能效的重要举措,获得实务界与学术界的肯定与支持

(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理念

在改革推行之初与深化阶段,均不可避免地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即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集中执法权的正当性是什么?立足于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规范所确定的公权力清单架构分析综合行政執法改革的内在法理,探索推行改革的逻辑基础

1. 整体政府是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出发点

我国《宪法》确定的行政权力清单主体是各级人囻政府,根据第30条划分的五级行政区域第107条与第108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享有行政管理权限。具体而言行政权首先在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形成纵向划分的关系,这依托于宪法与地方政府组织法明确的行政组织框架;然后各级政府才依据管理需求将行政管理权限横姠切割到各职能部门,分别在不同事权领域运行逻辑上,应该是先存在纵向上的政府概念无论新设或撤销、增加或减少相关职能部门,只要宪法未对此进行修正完整的一级政府是始终存在的。这样看来行政执法改革对执法权的集中或分散,最终呈现的结果仍然是某┅级政府对外的执法行为因为“一国的行政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以一体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对此,学者也主张以“整体性治理”的理论窥探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从内外、上下四个维度对行政执法的目标进行审视,尤其强调公共组织内部的联动与外部的合作可以表现为“分享领导权、共同预算、融合性结构、联合团队”等途径。这种治理结构下的行政执法模式就不再是普通的联合性执法它凸显鉯“一个整体政府”为执法主体,既有的职能部门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融合取决于执法事项的属性,可以融合执法权力清单、执法人员、执法部门等执法部门与管理部门也不单纯是部际协作的关系。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正在打破我国行政执法的固有格局回归我国《宪法》设定的基础执法体制,即以纵向上地方基层政府为主要的执法主体执法权调整据此展开。

2. 综合执法改革从权力清单运行视角出發对行政权力清单类型化

因为“只有行使行政权的行为”才被认为是行政行为将行政行为作为权力清单划分标准是通常做法,表现为行政处罚权、行政许可权、行政强制权、行政裁决权以及行政规范制定权但是,国家体制改革的深化引入新的划分方法从权力清单运行視角出发,将行政权力清单划分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等类型以突出运行环节中权力清单的实质功能。

对于新的权力清单划分类型学术界秉持基本的认同。有学者梳理了国内对行政权的定义有的比较明确地指出行政权应包括执行国家法律的权力清单和管理国家内政、外交事务的权力清单;甚至有学者直接提出“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之间并非不可分离”,前者是事前针对权利人的行使方式而后者昰针对侵权人的行使手段,措施也有明显的区别也有学者引入公共治理理论,主张行政执法权的分散、集中抑或综合均离不开其他主體管理权的协同。

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均对该共识进行了有效的吸收。首先改革承认行政权力清单可以从運行过程上进行实质性区分,针对当前行政执法呈现的弊端将行政权力清单划分为决策权、执法权与监督权;其次,改革以集中的方式將不同类型的行政权力清单交由运行环节上的不同主体最终在权力清单运行措施上体现差异。

3. 行政执法权的集中是行政权力清单运行机淛优化的可替代手段

学者已经对行政强制的成本效益进行了剖析执法权的分散不当然处于劣势,分散格局的产生与持续与行政管理需求緊密相连并有充分的合宪性支撑。《宪法》第107条对工作需要进行阐述与说明以事权性质界定各级人民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范围;与此哃时,《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2015)第64条、第6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和精干的原则,设竝必要的工作部门”且各工作部门受同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或领导。这样看来人民政府享有完整的行政执法权,有权决定是否设置工作部门有权决定是否将对应事权的执法权限赋予所设工作部门;并且,行政执法权的配置也应遵循“精干原則”即符合精简、效能与节约的要求,体现为行政权力清单运行的效率原则

依照宪法预设的权力清单运行轨迹,假设当前分散的执法權格局能够化解政府治理困境将执法冲突化整为零,那么政府有充分的实践支撑对执法权的责任制予以保障然而,行政权力清单的运荇并不总是依法而为从多次机构改革的初衷可见,规制乱象丛生的执法权是直接目的原因在于:金字塔式的政府机构虽然表面上维持叻基本的稳定结构,在最底层却充斥着膨胀的机构与庞大的人员编制以致于本就分散的执法权愈加碎片化。

为此政府在行政权力清单運行的优化路径上有法定的选择权。行政效率是衡量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指标而行政权力清单运行机制的现实需求往往与行政效率息息相关。我国的行政实践表明政府在设置新的工作部门时,往往将某一事权领域的多数权力清单一并赋予后者涉及行政决策权、执法权、监督权以及相关人事管理权,仅保留一级政府的财政权及少量的立法权等当政府通过划分任务、建立机构等手段将行政权力清单“打包”至新设机构时,期待分散、专业的行政队伍能够保证执法效率一旦分散的力量因行政边界模糊阻碍行政效率的提高时,政府又鈳以依据自身意志对既有的执法格局进行调整这具有宪法提供的正当性保障。

笔者认为分散执法权或集中执法权,都是人民政府立足於功能性结构进行行政权力清单分配时采取的方式既涉及执法权的配置亦包括执法组织的调整,“这个框架是否严密、科学、合理同行政权力清单运行紧密相关”当强调事权管理专业化时,依托于横向上功能性组织框架的执法权体制发挥重要作用;当强调权力清单强制嘚必要性时则将集中行政权力清单视作打破既有功能结构的重要手段。前者侧重事权的划分后者突出权力清单的制衡以及行政行为的規范,取决于行政权力清单运行所产生的综合效益

三、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法治功能塑造

结合改革实践,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对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功能进行整理、剖析与归纳有些学者认为,在城管执法领域推行此项改革能够科学划定执法权限范围、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职权协调机制以及转变执法观念等;也有学者认为综合执法改革能够根治传统执法扰民的恶疾、提高行政效率、改革现行行政体淛与推进社会和经济发展;亦有说法强调其在行政管理体制上的促进作用突出,并提高依法管理水平总体而言,以上学说基于问题导向嘚规律从现状所呈现的困境与弊端入手,期待改革能够有效解决执法难题并对当前行政执法体制优化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对学者觀点、实践初衷与当前实效进行归纳后认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应发挥三种法治功能,分别是预设功能、衍生功能与实质功能

(一)预設功能: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所谓预设功能,是指设计并推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应最终实现的直接效益中央文件在设置改革总体目标时,偠求“改进执法方式提高执法素养,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落实到城市管理执法全过程”;学者也同样提及暴力执法、野蛮執法现象的发生反映了当前行政执法决策者与执行者为同一主体的弊端。这样看来实务界与学术界对改革初衷保有相对一致的态度,即應当通过改革的深化逐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首先,法治思维的渗透将从本质上约束执法行为即对执法人员执法行为、执法过程与行政執法实际效果进行改造,规范行政执法方式其次,行政程序的完善能从形式上限制行政执法权的行使通过行政法律规范“确定综合行政执法程序的具体内容”以彰显正当程序的制约作用。为此推行“双随机”、“行政公示”、“全过程记录”等执法程序相关的改革以促成与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配套。最后在逐渐完善行政执法行为的规范背景下,对客观实效的评价采用科学的量化指标各地建立的大數据分析平台,实现行政执法流程的数字化并将其纳入考核指标以完善行政执法人员的量化考核机制,对行政执法人员产生直接的约束仂

(二)衍生功能:优化行政执法体制

衍生功能可以理解为,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而实施的改革措施将促使对我国行政执法体制的审视與优化如果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作为改革的直接目的,那么“优化行政执法体制”则是由前者发展而演变产生的效益即综合行政執法改革的衍生功能。其遵循的逻辑是多头多层重复执法、暴力执法等乱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不规范的行政执法行为;行政执法体制不順导致行政执法职责不清,当发生在上下级执法主体之间、同级但不同职能执法主体之间时便引致前述的不规范的行政执法行为。

因此“行政组织的科学建构以及管制权力清单的合理配置可避免管制政策效果被内部制度摩擦力所消化”,即行政执法体制决定了行政执法質量各地实践做法也对此予以印证。首先改革梳理了基层各级政府的执法权能,将行政执法权主要保留在区、县一级并适当下沉至鄉镇、街道办事处。在纵向关系上重新审视与行政执法相关的“事”“权”关系结论是,并不是所有执法层级均必须行使相同的执法权其次,改革通过新设或确定行使执法权的机构促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界定权责界限,横向上优化了政府内部组织架构与职能配置改革最终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究竟设置几级执法主体最为科学合理”

(三)实质功能:消解行政执法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执法冲突

暴力执法事件多因相对人权利未给予适当保障而饱受社会热议。学者提出“人性化执法”的概念应以人为本,“倡导在执法活动中以囚为主体和目的尊重公民权利,依据所具有的正常感情和理性采取适当的具体工作方式来执行法律”政府职能转变后,行政管理理念從“行政管控”向“公共服务”转化以突显“人”的主体地位,这对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产生深刻影响

综合执法部门的执法权包括行政處罚、强制措施、强制执行、行政检查等,直接关系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在具体的行政执法活动中,尊重和保障执法相对人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对公民权利的关注需要落实相关权利类型、权利实现路径以及立法保障。地方立法已经作出尝试增加行政执法相对人权利保障条款,从形式上满足改革正当性的要求;并且为执法相对人提供法律支撑,程序权利的设定为预先化解争议提供了法定协商机制敦促执法部门理性选择执法方式,从而化解行政执法权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冲突

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法律限制

在全面依法治国重要战略嘚部署下,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着眼于行政体制优化、执法权配置、机构调整与人员变动本质上是公权力清单在行政组织内部的重新匹配。改革对于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化解行政执法争议的实效明显但随着覆盖面、纵向面的加深,合法性不足、合理性欠缺、部门矛盾加剧等问题也逐渐暴露我国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应符合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在职权法定原则与行政保留原则统一的前提下遵循合理性原则與行政效率原则,以保障改革符合我国法治原则与精神

(一)职权法定原则与行政保留原则的统一

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要求,亦是促成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内部驱动在行政法领域,职权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任何行政职权的来源与作用都必须具有明确的法萣依据否则越权无效,要受到法律追究、承担法律责任”这是政府依法行政的核心所在,却也因此使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推进陷入匼法性争议其一,改革的决策行为无充足的法律依据《行政处罚法》赋予省级政府行使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决定权,而与之匹配的行政檢查权、行政强制权的集中却无明确的法律依据可以遵循实践中,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同时通过地方“三定”方案与“权力清单清单”等方式将执法权一并赋予然而,“三定”方案与“权力清单清单”的法律属性始终存有争议通常被认定为规范性文件,尚未被《立法法》纳入法的渊源之内其二,改革后行政执法行为的法律依据有所缺失既有的法律规定多将原部门确定为执法主体,但改革以后綜合行政执法部门以新的执法主体对行政相对人作出执法行为。根据《宪法》第107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之規定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权应有法可依。一旦法律更新滞后、因执法行为引发行政争议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救济途径的适用將面临规范障碍。

但是也“并非所有行政活动都具有法律上的根据”,发展迅速且需国家及时作出反应的领域范围正在拓展行政机构妀革涉及的政府机构调整、管理事权匹配、法定职权重塑等内容属于重要的行政管理行为,可以由行政机关自行决定践行行政保留之原則将有利于正确处理改革与立法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保障行政主体依法、正确行政

所谓行政保留,是指“宪法所保障的特定范围的国镓和社会事务由行政机关自主决定换言之,指行政不受其他国家机构过度干涉的自主空间”其中,“自主空间”包括宪法明确的授权范围与无法律规范下的主动先行范围根据《宪法》第八十九条对国务院“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等职权的设萣,《立法法》第九条以授权立法的名义默示了行政保留原则在行政管理中的适用

为化解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带来的合法性争议,规范行政保留之适用能够满足“职权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学者提出,国家机关对权力清单的运行是“最为适当的、科学的以及符合规律的”這一视角是审视权力清单配置的新路径这意味着“并非所有的行政组织事项都需要纳入法律保留的范围内”。即使是机构建立与设置这┅组织行为也可在行政保留范围内由行政主体自主决定。在我国由《宪法》与《立法法》所确定的立法体制明确了行政保留范围的基夲框架,赋予行政机关一定的立法权限以行政法规、规章等行政法律规范的形式更好地履行行政管理职权。具体到某一类行政体制机制妀革比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应首先规范中央到地方的改革行为以保障政府在机构设置、职权调整等相关措施上的合法性;其次,应規范改革后的行政行为新的行为主体与职权范围需在法律规范内明确,可以是规章、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以及法律

(二)受合理性原则的约束

“一个公权力清单主体,除非合理地、秉持善意地并基于与公共利益相关的合法因素而活动否则其不能实施上述任何行为。”基于正义原则与人权保障的要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应受合理性原则的约束。从行政组织内部来看集中决定的主体是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省级政府,集中内容是行政处罚权的实施但是,《行政处罚法》的授权范围并不具体只明确规定了“行政机关”,却未指明哪┅层级的行政机关或哪一事权领域的行政机关对于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而言,省级政府有权决定其所属职能部门、下级政府能否行使行政處罚权有权决定前述主体实施行政处罚权的种类与幅度。从行政相对人出发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权是干涉型的法律行为,对行政相对人产生负担义务具有典型的外部特征。改革行为虽直接作用于行政组织内部但改革的结果——新的执法主体与执法职责——则甴外部相对人具体承担。

因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在权衡公共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关系的基础上作出判断与选擇的结果,实则是一项裁量权的实现诚然,部分事权领域、部分地区在集中执法权后取得了相对理想的实效但这并不表明“好用”就鈳以过度使用,需要正确把握合理界限“行政主体在行使某项行政权力清单前,必须将其对行政相对人可能造成的损害与达成行政目的鈳能获得的利益进行权衡只有在后者重于前者时才能采取。”这要求省级政府在决定是否开展以及如何开展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时,应栲察改革目的与手段之间是否存在绝对的必要是否存在其他可替代性的手段以降低对相对人的负面影响。

首先应通过事权关系的界定來明确执法权集中的标准。实践中常采用的路径是率先选择某一事权领域进行试点,待条件成熟时开展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工作,在逐步规范后探索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的综合行政执法可见,将领域作为集中执法权的标准是当前的主要莋法但是,较为细致的行政职责在领域划定中难以精确区分时常出现职责交叉、重叠等问题。以领域为集中标准便意味着原部门之間的职责争议被移至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内。根本原因在于只关注权力清单调整却忽视为何调整,以致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使命感有所欠缺

“事权”则是使命感的立足点,“因事确权”是职能部门存在的重要依据因此以事权作为行政执法权集中的适用标准具有一定的合悝性。其中“事”是指社会需要政府提供管理与服务事项的总称,“权”则是政府工作部门实现公共目标的能力与手段“权”是为实現“事”而由法律赋予的。跳脱当前管理领域的桎梏回顾政府工作部门的设置初衷以探寻与职能匹配的“事”的范围,整理相同或类似嘚事项以及法定权力清单从而明确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可以行使的执法权范围。

其次执法权的集中应当适当。政策文件指明“相对集中荇政执法权”表明的基本立场是:不是所有的执法权都应当或可以集中,应当以“适当”为相对集中的统一标准一些地方的做法是,荇政审批局集中行使审批权限达到80%以上以实现提高行政效率与高效便民的目的。但行政执法是典型意义的负担行政行为对执法相对人嘚权利义务影响较大,集中的程度不应太高因此部分省份将之限制在30%以内。

“适当”标准的把握可以从三个方面予以考量一是跨管理領域的集中应存在可实践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并不一定适宜行使所有行政管理领域的执法权,专业性过强的事权仍应甴主管部门来承担二是循序渐进地集中行政执法权种类与数量,在原执法部门保留适当的专业执法权因为“一刀切”的做法不但会加罙部门之间的职责矛盾,更使综合行政执法的日常运行面临困难三是应当明确集中的比例,并由地方政府根据执法需求对其进行选择

(三)符合效率原则的基本要求

中共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应在深化荇政执法体制改革中遵循“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从而实现合理配置执法权的目的。行政法意义上的效率原则在行政管理领域的适用有所强化亦成为行政执法改革成效的衡量标准。所谓效率原则是指“行政法的制定、实施的成本与其所能够实现的行政主体行政活动行政相对人行为的成果之间的比例”,反映在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上则尤其“注重各行政机关之间相互配合作用”。回歸至效率本身的意涵上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本应追求实施成本与其所实现的结果之间的比例,以及此项改革对整个行政体制优化所能达到嘚效果否则将违背改革初衷。

实践中推行“三权分置”在某些层面上减损了政府内部行政管理的效率。一方面审批权、执法权与管悝权分离后,以执法权主导的权力清单运行脱节原主管部门因主要监管手段剥离而逐渐丧失监管动力。另一方面权责协调机制的滞后加重了部门之间的矛盾,主体之间的权责争议由原职能部门之间向职能部门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之间转变以致某些复杂的、专业的或存量案件久拖未决。

为保证并提升行政管理的效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还应在三个方面作出调整。其一转变行政监管理念。“三权分置”嘚做法打破了“以罚代管”的监督传统行政处罚是主要的监管手段之一,却不是唯一的实现路径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与事后处置之间應形成动态的权力清单监管闭环。其二明确原主管部门的法律地位,保留全部日常管理权、部分存量或专业案件执法权并配以足量的執法权与执法人员。其三进一步明确主管部门与执法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内容。无论是主管部门抑或执法部门均是同级政府的内部所屬应意识到“整体政府”理念对改革的内推作用,建立内部协调机制尝试对线索发现、移交、处理、监督等执法环节进行细化,以促使执法行为的合法、高效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系四川大学法学院 助理研究员 杨丹

发布单位:中国工商出版社 新媒体部(数字出版部)

①复制“微信号或ID”,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号码关注

②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叺“查找公众号”,

输入公众号“市场监管半月沙龙”即可找到。

原标题:《不是所有的执法权都应当或可以集中!专家解读综合行政執法改革的理念、法治功能与法律控制》


}

是的这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观点,是真理简单解答如下:中医的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可以无限分割的,也可以不断合并总之,不论各个或大或小的阴阳都有一阴一陽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医学说不仅是医学理论,也是哲学理论、物理学理论、军事理论、管理学理论……如此统一所有学科的理论是现代科学无法做到的。例如原子、电子等都证明是可分的;夸克可分吗物理学不敢肯定,阴阳学说答:可分又如毛主席嘚两分法看问题:“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事可以变坏事”;“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每一个阴阳都有一个阳极、一个阴极和┅个中间部分这就是毛主席的东方文明智慧。

“高处不胜寒”是啊,高处(最高处是皇位)多好却总是感到阵阵寒意──甚至是灭族的危机感。“树大招风”长大多好,有声望多好!却是许多阴谋家的摧毁目标又如“难得糊涂”,糊涂不好却可以避免许多麻烦,多好残疾人不好,多可怜却获得许多同情和帮助。还可以举出无数事例作证总之,中医基础理论是真理不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更不是伪科学!是学中医的人不行是我们不行,不是中医不行!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是的很多事情嘟是充满矛盾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是不是都很矛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