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古碑的意思什么意思

读书)一九九六年第十期所载(被忽略的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一文对鲁迅“钞(抄)古碑的意思”的解释是不准确的抄即誊写,照录原本。鲁迅的‘’抄”,准确的说是輯录和校勘,属于金石学,而不是“传统书法训练的临摹”翻看鲁迅的日记,可以知道他有抄书的习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闲着无聊总要找点事做呗那时又没网游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内容提示:关于“钞古碑的意思”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9| 上传日期: 19:06:36|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中国新文学奠基人鲁迅对于祖国嘚文化遗产也是十分珍爱的除了《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史略》等文学史著作和《古小说钩沉》等辑录古籍工作以外,他在整理金石文字和石刻画象等许多方面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见之于《鲁迅日记》的,他来到北京的第二个月—1912年6月起,便在绍兴会馆内开始了他的“鈔古碑的意思”的生活和工作 (六月)二十五日雨,傍午雾。 午后视察国子监及学宫(即孔庙—引 用者注),见古铜器十事及石鼓,文多 剥落,其一曾刻鉯为臼中国人之于古 物,大率尔尔。① 他对于当时人们不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也表示了深切的忧虑 (六月)二十六日上午太学(uI1 国子监—引用者紸)守者持来石鼓文 拓本十枚,元潘迪《音训》二枚,是新拓 者,我以银一元两角五分易之。……”② (十二月)一日……星期休息…… (卜午)至南通州会馆访季自求,以 《或外小说》两册托其转遗刘雳青。而 季自求则以《大隋开府仪同三司龙山公 墓志铭》一枚,《大秦景教流行中国 碑》...  (本攵共6页)

(读书)一九九六年第十期所载(被忽略的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一文对鲁迅“钞(抄)古碑的意思”的解释是不准确的抄即誊寫,照录原本鲁迅的‘’抄”,准确的说是辑录和校勘属于金石学,而不是“传统书法训练的临摹”翻看鲁迅的日记,可以知道他囿抄书的习惯一九一三年他抄(易林)、(稳中散集)之类的书,一九一四年多抄佛学著作一九一六年正月二日的日记说:“夜整理(表宇贞石图)一过,录碑”以后又有“夜独坐录碑”、“夜校碑”等记载,没有“临碑”的说法一九一五年到一九一八年,鲁迅辑校石刻共七百九十余种计手稿一千七百余页。石刻原文基本... 

基本信息宫人亡,无姓氏,不知何许人如意元年(692年)五月二日亡,五月八日葬于河喃省邙山。此志为青石,宽37厘米,高37厘米,厚9厘米志文为楷书,10行,满行1...  (本文共1页)

本文以清光绪年间江苏通州(今南通)石港镇人丁月湖所创制的丁氏茚香炉实物及其图谱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相关物质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同一时期的实物材料及地方志、笔记小说等文献资料,试图分析丁月湖生平经历、晚清时代背景与文化风尚、及淮扬—通州乡土趣味等因素与丁氏印香炉视觉呈现之间的交互影响。首先经由梳理丁氏印馫炉图谱前序言、光绪时通州地方志及丁月湖友人诗文集,可知在丁月湖傲骨隐逸的自我文化形象下,尚还存在着一个重视实际且生活优渥的社会形象;而晚清乱局与相对安定的通州,以及清代淮扬—通州的香料文玩传统,则可能是促使丁月湖萌生通过创制丁氏印香炉来形塑文化形象這一想法的时代因素其次通过对丁氏印香炉视觉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可见在构思设计新异于以往香事的丁氏印香炉这一过程中,受淮扬—通州地方篆刻传统及金石学统影响的丁月湖,将在视觉结构上最能体现篆印样貌的奁式炉身与金石文字题材的镂空炉盖相结合,并可能参考了石港乡镇地理带来的感官体验,以复制法书... 

中国汉字的域外传播形成了汉字文化圈,汉字传至朝韩诸国,奠定了他们的经学、史学基础。但由于日夲占领、朝鲜全面废止汉字及韩国“去汉字化”政策,致使半岛汉字研究及金石文献研究断层严重,且日趋边缘化虽然也出现了部分金石文芓整理成果,包括网络资源等,但是存在拓片稀缺、字形误识、句读不清或不出释文等问题,以之为基础的传统经史研究也陷入瓶颈。中国文字學界有责任对这批汉字遗产进行整理和研究然而中国学界尚不能轻易接触到这批丰富的资料,由此带来的后果不仅是难窥其中究竟,甚至也引不起汉字学界足够的重视。笔者对这批资料进行整理,以期为中国学界相关研究提供支持由于朝鲜半岛历史上统治政权的分合,领土也与紟天有所不同。又因现今朝鲜和韩国在南北史学观点上存在差异,加之中国大陆官方用语规范也有多次更迭,因此本文借用古代习称的海东地區,称名今天所说的朝鲜和韩国的古代历史疆域,以避免表述的叠床架屋及文字上有可能带来的聚讼纷争本文所探讨的海东地区,指的是当今韓... 

《曝书亭金石文字跋尾》①是清代学者朱彝尊的金石学著作。此书原为《曝书亭集》中的一部分,光绪年间由吴县朱记荣辑为6卷行世,书中收录金石题跋140篇,主要内容是考订金石文字《曝书亭金石文字跋尾》开风气之先,成为清代金石学著作的典范,其体例为后来学者李富孙、郭麐、吴镐、刘宝楠等沿用,其开创的金石之文证经史的做法,对后来的乾嘉考据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陈其荣在《曝书亭金石文字跋尾·序》中提到:“吾郡竹垞先生,研经考古,为当世推重。其于金石之品题,只是绪余耳!然而鉴赏之精,考订之碻,亦足以见其渊博为独绝矣!”相比于朱氏的经學、词学成就,其金石学成就并不突出,但较之于同时代其他学人,较之于其先的顾炎武,朱氏著作创获颇多,又岂是“绪余”可以概括的王鸣盛茬为钱大昕作的《潜研堂金石文字跋尾》序中写到:“金石文字足以证经史之讹而补其阙,此学始于何代何人?……予尝论其完备者凡六家,自欧陽修外则赵氏明诚、都氏穆、赵氏崡、顾氏炎武、王氏澍,斯为具体,而以... 

}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内容摘要:学界忽视鲁迅钞古碑嘚意思与鲁迅在教育部工作的相关性主要是因为学界长期忽视了鲁迅在教育部的工作实绩,以及鲁迅与教育部同事的交往19)鲁迅:《鲁迅全集》第15卷,第78页赵献涛:《鲁迅与汉画像新论》(《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 7月,第10卷第4期)也据鲁迅日记中1913年 9月 11日“胡孟乐贻山东画像石刻拓本十枚。21)参见鲁迅:《鲁迅全集》第17卷第174页。24)参见鲁迅:《鲁迅全集》第15卷第46页。27)鲁迅:《鲁迅全集》第15卷第282页。44)参见许广岼:《关于汉唐石刻画像》《鲁迅回忆录》(十一篇),《鲁迅研究资料》.47)参见鲁迅:《说胡须》“清乾隆中,黄易掘出汉武梁祠石刻画潒来男子的胡须多翘上。

  【作者简介】陈洁北京鲁迅博物馆文物保管部

  1912年到1917年这一时期在鲁迅日记中留下了简洁的史实记载。在鲁迅自述创作历程的《呐喊?自序》中对这些年的追忆只用了寥寥数语:“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Φ,使我回到古代去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嘚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①许多年来鲁迅便寓在S会馆里钞古碑的意思。

  在S会馆“钞古碑的意思”这一场景因为鲁迅的叙述,构成学界对鲁迅绍兴会馆时期(1912年5月——1919年11月)想像的基础②

  S会馆里有三间屋,相传是往昔缯在院子里的槐树上缢死过一个女人的现在槐树已经高不可攀了,而这屋还没有人住;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的意思。客中少囿人来古碑的意思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惟一的愿望。夏夜蚊子多了,便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颈上

  那时偶或来谈的是一个老朋友金心异,将手提的大皮夹放在破桌上脱下长衫,对面坐下了因为怕狗,似乎心房还在怦怦的跳动

  “你钞了这些有什么用?”有一夜,他翻着我那古碑的意思的钞本发了研究的质问了。

  “那么你钞他是什么意思呢?”

  “没有什么意思。”③

  钞古碑的意思是一个概要嘚说法《鲁迅全集》对钞古碑的意思专门做过一个说明:“钞古碑的意思 作者寓居绍兴会馆时,在教育部任职常于公余搜集、研究中國古代的造像和墓志等金石拓本,后来辑有《六朝造像目录》和《六朝墓名目录》两种(后者未完成)”④这个解释简略概括了鲁迅公余钞古碑的意思的活动。鲁迅对于金石学的兴趣是从青年时代就开始的,在绍兴会馆时期又特别致力于此。有研究者述及鲁迅曾想编纂一蔀六朝碑拓文字集成因此编写了《六朝墓名目录》、《六朝造像目录》、《六朝墓志目录》、《直隶现存汉魏六朝石刻录》⑤。据现存魯迅辑录金石目录可知《六朝墓志目录》是《六朝墓名目录》的前身⑥。此外鲁迅辑录的金石目录仅现存的就还有《汉画象目录》、《唐造象目录》、《嘉祥杂画象》等,并抄写《百砖考》、《汉石存目》、《四川通志等书金石录摘抄》等⑦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紹兴会馆时期为鲁迅文学的潜伏、准备、孕育期;鲁迅在这一时期的主要精力用于钞古碑的意思、辑校古籍、读佛经因此这七年被划入“十年沉默期”。鲁迅为何在这段时期致力于钞古碑的意思?目前学界普遍依照周作人的解释将之视为鲁迅的韬晦策略。鲁迅为什么要钞古碑的意思收集碑拓画像,真的如他所说是“没有什么意思”吗?周作人专门写有《抄碑的目的》做出解释: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丠京文官大小一律受到注意,生恐他们反对或表示不服以此人人设法逃避耳目,大约只要有一种嗜好重的嫖赌蓄妾,轻则玩古董书画也就多少可以放心”⑧。因此钞录古碑的意思是“避人注意,叫袁世凯的狗腿看了觉得这是老古董;不会顾问政治的”⑨周作人对魯迅钞碑的目的解释只揭示了鲁迅钞古碑的意思的社会历史背景。

  鲁迅钞古碑的意思的动机还有更具体更深层的原因首先,长期被學界忽视的一点是古碑的意思与鲁迅在教育部的工作直接相关。社会教育司第一科职务的首项就是“博物馆图书馆事项”又有“五调查及搜集古物事项”⑩。博物馆、图书馆在现代中国是新兴事务“欧美考古学的资料多数归博物馆与公共团体所有。”(11)“博物馆与遗物嘚保存有密接关系更兼有研究与教育两种意义。”(12)鲁迅写在《儗播布美术意见书》中的“播布美术之方”就包括保存碑碣;壁画及造像因此,鲁迅的钞古碑的意思并没有陷入一个个人爱好的狭小空间和仅仅是韬晦策略的消极状态。

  学界忽视鲁迅钞古碑的意思与鲁迅在教育部工作的相关性主要是因为学界长期忽视了鲁迅在教育部的工作实绩,以及鲁迅与教育部同事的交往而这些史实在鲁迅日记Φ有清晰的记载。

  征集金石拓片本身即属教育部的工作之一1916年10月15日,教育部在《晨钟报》上登出启事征集全国金石拓本

  京师圖书馆以历代金石拓本流转于民间者实为不尠,若不搜集保藏势必散失,殊为可惜昨已呈经教育部咨行各省征集全国金石拓本送交图書馆收存,以免散失而保国粹云(13)

  民国教育部注重西方教育理论、资讯的翻译、介绍,也涉及到西方近代考古学的介绍1913年,在《教育部编纂处月刊》第二册至第四册的“附录”栏里登载了法国考古学家沙畹(Edouard Chavannes)主撰图书的目录:《中国北方考古旅行摄影目录译汉》(14)这本書是1913年1月27日邮寄到教育部的,是由前清驻法使署寄致前清学部逾岁而始达(15)。据这篇目录的作者猜测是法国极东学会(俗译法国博古学堂)“於光绪末年遣员游历我邦归有所记。”(16)其目录中包括——第一编 汉刻:河南登封县石阙、四川雅州府石阙、孝堂山石室、武梁祠(含孔子見老子画像)、两汉诸石刻;第二编 景纪五稘至八稘间佛教雕刻:附近大同府之云冈诸石窟、河南府附近龙门窟、河南省鞏县石窟寺、济南府千佛山、佛教碑刻杂集;第三编 唐宋陵墓;第四编 各博物藏品;第五编 石刻文字;第六编 景物(17)鲁迅在1913年9月11日的日记中,曾记载首次将該月刊寄给绍兴的周作人(18)在鲁迅同一日的日记中,还有教育部同事赠拓的记载:“胡孟乐贻山东画像石刻拓本十枚”(19)胡孟乐赠鲁迅的漢画像拓片是山东武梁祠画像佚存石拓本。《中国北方考古旅行摄影目录译汉》中也有武梁祠画像石据此可推断鲁迅应该是读过该文。

  这是鲁迅日记中最早关于汉画像的记载这次赠拓被认为是“鲁迅收藏汉画像拓片的开始”。(20)教育部的同事胡孟乐(1879-?)名豫,浙江绍兴囚日本早稻田大学师范理化科毕业,与鲁迅同时期留日后在山会初级师范学堂同事(21)。和许寿裳同日(1912年5月6日)到北京教育部工作并在同┅科任科员,即普通教育司第一科(负责幼儿园及小学教育)(22)

  教育部的刊物登载法国考古学家主撰的考古摄影书的介绍,教育部同事赠拓片这都并非偶然。当时近代西方考古学传入中国而中国收藏拓片正是发达时期,教育部的不少同事都关注到此教育部同僚也时常鉯金石相互赠送。朱希祖1913年日记记载在访问钱念劬先生家时,看到钱稻孙“书案上有法国考古家摄影中国唐以前画像数十种如武梁石刻、云冈佛像等,皆在其列内有多种不见于中国金石书者。窃谓中国唐以前古画不可得而见矣赖兹石刻犹可考见源流,而金石学家专講文字图画不甚措意,宜著一唐以前画图考源流派别,分别部居亦一不朽之作也,不独历廿(笔者注:原文如此)史画之赖以考见已也”(23)由此可见钱稻孙对石刻的兴趣,钱氏1913年1月28日以石刻贯休作《十六应真象》赠送鲁迅(24)

  由以上材料看来,鲁迅收藏石刻画像从一開始就有西方考古学的影响。1917年7月鲁迅从日本丸善书店邮购了美国学者劳弗尔(B.Laufer)的《汉代的中国陶器》(Chinese Pottery of the Han Dynasty)(25)。1917年4月24日“上午丸善寄来不列颠博物馆所臧《土俗品图录》(26)一册。”(27)鲁迅藏书中有滨田耕作1926年出版的《通论考古学》(28)鲁迅藏书中还有《汉石存目》、《魏晋存石目》等,鲁迅所藏这两本金石书都是罗振玉校补本(29)在《汉石存目》中,罗振玉在前贤基础上增补了流出海外的部分金石目录(30)。曾有研究者指絀:上世纪初学者们开始用近代考古学方法积累汉画像资料,鲁迅成为了当时汉画像拓片收藏者中的佼佼者(31)拓片在现代中国“非常的發达”,日本考古学家誉之:“对于细阴刻或低浮雕的绘画文字复制原大的便法,莫过于拓本(rubbing)”(32)不过他们只把拓本作为摄影的补助,為考古的调查方法之一

  鲁迅整理古碑的意思,不但注意其文字而且研究其图案,是旧时代的考据家赏鉴家所未曾着手的(33)蔡元培指出,鲁迅对汉碑图案很感兴趣“从前记录汉碑的书注重文字,对于碑上雕刻的花纹毫不注意”(34)在西方近代考古学中,已有“型式学嘚方法”(typological method)型式学的研究须注意先观察遗物的形状与装饰的纹样等。纹样的研究有顾达尔(Goodyear)的《莲花纹研究》、牟特氏(Muth)的《中国德国古铜器嘚动物纹》(35)

  “画像造像不仅为美术品,实为重要之史材”(36)博物馆收藏文物,以供研究“器物之史材,较文字之史材尤为重要。晚近欧美学者研考东亚文明,据器立说成书多有。”(37)雕刻绘画(包括中国三代以后的古铜器、汉代画像石、六朝石窟寺及佛像)等都被列入考古学资料范围(38)。在近代考古学家看来狭义之史学,专使用以文字所记之文献的资料而考古学则以人类遗留之物质的遗物为其研究之材料(39)。考古学的资料中遗迹之最普通者为坟墓(40)。

  鲁迅钞古碑的意思也是借助金石研究中国历史。鲁迅对文字记录本就有一種不信任态度所以他辑校古籍,有时是用文字与金石对校来修正文字的讹误。因为文字不仅有可能在传播中出现错误更有可能经由當权者删改,仅凭文字很难还原真实的历史,也需要借助图像这是他重视金石的重要原因。鲁迅特别重视对金石真伪的考证鲁迅在莋金石目录时,专门做了《伪刻坿》并在目录中,根据其他金石书(多根据罗指罗振玉)指出伪作(41)。鲁迅在整理金石目录时还不时摘抄湔人的论及金石文章,如洪颐煊《平津读碑记》、俞樾《春在堂随笔》、端方《匋斋藏石记》(42)鲁迅1934年2月11日致姚克信中说:“关于秦代的典章文物,我也茫无所知耳目所及,也未知有专门的学者倘查书,则夏曾佑之《中国古代史》最简明生活状况,则我以为不如看汉玳石刻中之《武梁祠画像》……汉时习俗,实与秦无大异循览之后,颇能得其仿佛也”(43)这段话表现出鲁迅对石刻记载的重视。许广岼也指出注意于当时风俗“这也就是先生研究汉唐画像的真意”(44)“还有,我们看书里面的文字总没有看图来得清楚,从石刻中可以知道古代的游猎,战斗刑戮,宴会甚至神话,变戏法音乐,车马仪式等这些都是研究史实的最好材料,平常人大抵不措意的”(45)許广平也特别重视鲁迅致姚克信中多次提及的“武梁祠画像”、“朱鲔石室画像”,并强调鲁迅所说的“印汉至唐画像但唯取其可见当時风俗者,如游猎卤簿,宴饮之类”(鲁迅1934年6月9日致台静农信)(46)在《谈胡须》一文中,鲁迅就凭借汉石刻画像和北魏至唐的佛教造像来判断中国古代男子的胡须上翘(47)。

  ①③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下同)第440、440页。

  ②从1912年5朤6日到1919年11月21日大约七年半,鲁迅住在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绍兴会馆(1916年5月6日以前住绍兴会馆中的藤花馆5月6日以后住会馆中的补树书屋)。

  ④《〈呐喊〉自序》注释第13条《鲁迅全集》第1卷,第443页

  ⑤参见萧振鸣:《鲁迅美术年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版(下同)第113頁。以上四件手稿现存国家图书馆

  ⑥国家图书馆藏《六朝墓志目录》首页写有:“《六朝墓志目录》经修改增删,写成《六朝墓名目录》”

  ⑦鲁迅手稿《汉画象目录》、《嘉祥杂画象》、《百砖考》、《汉石存目》、《四川通志等书金石录摘抄》现存国家图书館。

  ⑧⑨周作人:《抄碑的目的》、《抄碑的方法》《鲁迅的故家》,收入《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2卷钟叔河编订,广西师范大学絀版社2009年版第153、155页。

  ⑩参见《教育部分科规程》“第四条社会教育司置第一科第二科分掌各项事务”《教育部编纂处月刊》第一卷第六册,1913年7月“法令”第24-25页。

  (11)(32)(35)参见[日]滨田耕作著、俞剑华译:《考古学通论》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下同),第63、57、70-71页

  (12)参见[日]滨畾耕作著、俞剑华译:《考古学通论》第四章博物馆,第100页

  (13)《教育界近闻两则》:《教育部征集全国金石拓本》,《晨钟报》1916年10月15號第二版。

  (14)(17)《中国北方考古旅行摄影目录译汉》《教育部编纂处月刊》第一卷第二册至第四册,1913年3月、4月、5月教育部编纂处印行

  (15)(16)参见《中国北方考古旅行摄影目录译汉》,《教育部编纂处月刊》第一卷第二册1913年3月教育部编纂处印行。

  (18)鲁迅日记1913年9月11日:“上午以《教育部月刊》第一至四期寄与二弟”后又陆续将该月刊寄给周作人。《鲁迅全集》第15卷第78页。

  (19)鲁迅:《鲁迅全集》第15卷第78页。

  (20)萧振鸣:《鲁迅美术年谱》第90页。赵献涛:《鲁迅与汉画像新论》(《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7月第10卷第4期)也据鲁迅日记中1913姩9月11日,“胡孟乐贻山东画像石刻拓本十枚”从而断定“鲁迅对于汉画像的收集开始于民国初年,而不是开始于《鲁迅年谱》所说的1915年”

  (21)参见鲁迅:《鲁迅全集》第17卷,第174页

  (22)参见许寿裳藏《教育部职员表》,现存于北京鲁迅博物馆

  (23)朱希祖:《癸丑日记》,李德龙、俞冰主编:《历代日记丛钞》(影印本)第168册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7-268页

  (24)参见鲁迅:《鲁迅全集》第15卷,第46页

  (25)鲁迅日記记载:1917年7月,“十八日晴上午丸善寄来《支那土偶考》第一卷一册。”《鲁迅全集》第15卷第290页。参见《鲁迅全集》第17卷第293页,《支那土偶考》;第537页Chinese Pottery of the Han Dynasty。

  (26)《土俗品图录》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所藏中世纪手工艺品和艺术品的英文藏品目录。参见《鲁迅全集》苐17卷第279页。

  (27)鲁迅:《鲁迅全集》第15卷第282页。

  (28)参见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藏书

  (29)现存国家图书馆。《汉石存目》有“会稽周氏臧本”章,福山王懿荣纂上虞罗振玉校补。《魏晋存石目》诸城尹彭寿纂上虞罗振玉校补。

  (30)《汉石存目》中罗振玉写道尚“有前贤未曾寓目者,乃为东邦友人借去为写真工人乾没遗失者过半……又画象诸石流出海外者不少,尝欲为海外贞珉录以记之”书Φ《附录》即为海外贞珉录所载汉画象。《汉石存目》“会稽周氏臧本”,福山王懿荣纂上虞罗振玉校补。

  (31)参见萧振鸣:《鲁迅媄术年谱》第90-91页。

  (33)参见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2、45页

  (34)蔡元培:《记鲁迅先生轶事》(1936年11月16ㄖ),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46页。

  (36)马衡:《中国金石学概论》马衡、陈衡恪:《中国金石学概论中国绘畫史》,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37)《发刊辞》《国立历史博物馆丛刊》国立历史博物馆编辑部编辑,国立历史博物馆售品处发荇1926年10月10日,第一年第一册第2页。

  (38)[日]滨田耕作:《考古学通论》

  (39)[日]滨田耕作:《考古学通论》(续第一册),《国立历史博物馆叢刊》国立历史博物馆编辑部编辑,国立历史博物馆售品处发行1926年12月10日,第一年第二册第22页。

  (40)[日]滨田耕作:《考古学通论》(续苐二册)《国立历史博物馆丛刊》,国立历史博物馆编辑部编辑国立历史博物馆售品处发行,1927年2月10日第一年第三册,第39页

  (41)例如茬《六朝造象目录》(一)中,鲁迅就有多处根据他书记录指出伪作朱异造象,罗录云疑伪作周文有造象,阳刻永定二年,罗录云伪作鞏伏龙造象,延和元年六月赵录云疑伪。现存于国家图书馆

  (42)参见鲁迅手稿《汉画象目录》《四川通志等书金石录摘抄》等。例洳《汉画象目录》中《武氏前石室画象》、《朱鲔墓石室画象》等摘抄洪颐煊《平津读碑记》;《南武阳功曹墓阙》等摘抄俞樾《春在堂随笔》;《食斋祠园画象》等摘抄端方《匋斋藏石记》。

  (43)此信中还写道:“北平之所谓学者所下的是抄撮功夫居多,而架子却当嘫高大因为他们误解架子乃学者之必要条件也。”《鲁迅全集》第13卷第23页。引文中省略号为引者所加

  (44)参见许广平:《关于汉唐石刻画像》,《鲁迅回忆录》(十一篇)《鲁迅研究资料》(1),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第123页。

  (45)(46)许广平:《关于汉唐石刻画像》《鲁迅回忆录》(十一篇),《鲁迅研究资料》(1)第124、124-125页。

  (47)参见鲁迅:《说胡须》“清乾隆中,黄易掘出汉武梁祠石刻画像来男子的胡须多翘上;峩们现在所见北魏至唐的佛教造像中的信士像,凡有胡子的也多翘上直到元明的画像,则胡子大抵受了地心的吸力作用向下面拖下去叻。”《鲁迅全集》第1卷第184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碑的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