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发一下you,who的资源吗,蟹蟹

看来你不爱吃蟹,爱吃蟹的人是不会问这个问题的。&br&&br&&br&&br&&br&据科学研究爬行类的大脑是不会“思考”的,只是通过条件发射行动。但是饲养过宠物蜥蜴的人常常认为“蜥蜴能够明白我的意思”。&br&这是为什么呢?由于长期的喂养给蜥蜴建立起了条件反射,蜥蜴一见到人类喂食的前置动作他就流口水躁动不安。&br&而人类对于蜥蜴行为的理解是基于自己的主观意识的:&br&一拿出食物蜥蜴就躁动:说明蜥蜴知道我要喂他。&br&蜥蜴知道我要喂他:说明他懂我的意思。&br&蜥蜴懂我的意思并且在躁动:说明蜥蜴很开心。&br&蜥蜴很开心:说明蜥蜴有情感。&br&&br&其实蜥蜴根本没考虑这么多,他只是听到食物袋子的声音就准备进食而已。&br&&br&而螃蟹的大脑你可以理解成已经被解剖挖掉大脑的青蛙,只是单纯按照神经反射行动而已。就是说螃蟹离蜥蜴还有十万八千里,如果蜥蜴是一块电子表,螃蟹就是用弹簧连接的塑料玩具:他没有记忆功能。&br&&br&有人问螃蟹感觉不到痛为什么会在锅子里挣扎,我来特别回答一下:&br&&br&挣扎不代表疼痛,行动不代表意识。&br&&br&还记得青蛙的搔拨实验吗?你把硫酸片放在青蛙的裤腰带上,青蛙就算没有头也要把硫酸片扒下来。这个时候青蛙显然是没有感觉的,毕竟头都没有了。(你要说没有头不代表没感觉,我就跟你急。)但是青蛙的身体还是很诚实,还是会把硫酸片扒下来,因为这个反射根本不过大脑,在痛觉产生之前就已经在执行了。&br&&br&同样的,如果用小锤轻轻敲击你的膝盖以下的穴位,你的小腿会不由自主地弹起,当然不是你想要踢死医生,而是因为这个神经反射根本不过你的大脑,直接就发生了。&br&我们手摸到烫的时候,手往后缩这个动作是在意识察觉到“痛”之前的。这个被称为“非条件反射”。是神经信号到了脊髓之后直接反馈产生“缩”的指令,这整个过程就是不经过大脑的。而螃蟹根本没有真正意义的脊髓,他的挣扎并不是因为痛,而是因为刺激这个信号直接带来挣扎的指令。&br&&br&放心好了,螃蟹不仅不会觉得痛,他甚至不会“觉得”。&br&&br&你之所以觉得“螃蟹会觉得痛”是因为你在思考螃蟹时使用人类才会使用的特殊技能“换位思考”,下意识地把螃蟹人格化了。&br&&br&如果你小时候的自然常识课都被主课老师占了,推荐你去搜索以下词条:&br&&br&膝跳反应&br&条件反射&br&非条件反射&br&搔拨实验&br&——————————————————原答案结束————————————————&br&&br&&br&&b&附上一点百度百科上拉下来的劣质干货&/b&&br&在动物界之下,共42个门如下:&br&1.&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152284.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原生动物门&/a&全都是单细胞动物,是最原始的动物,其中大家熟悉的有眼虫、草履虫&br&2.&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2731428.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菱形虫门&/a&结构简单的内寄生动物,有记录的种类不多&br&3.&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1089748.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直泳虫门&/a&与菱形虫类似的动物&br&4.&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228955.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多孔动物门&/a&又称海绵动物门。海绵是原始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1859233.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多细胞&/a&动物&br&5.&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699941.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扁盘动物门&/a&到目 前为止,此门被丝盘虫一种动物独占~~~厉害,不得不服~~&br&6.&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228963.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古杯动物门&/a&顾名思义,“古”意思是此类动物已灭绝了,“杯”就是说它们长得像杯子&br&7.&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树状动物门&/a&最新发现的一个门,目前只有一种动物,身体呈蘑菇状&br&8.&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228966.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腔肠动物门&/a&这里有水螅、水母、海葵和珊瑚,很熟悉吧,不多说了&br&9.&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126881.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栉水母动物门&/a&也有人把这个门归入腔肠动物门,作为&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478575.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栉水母纲&/a&&br&10.&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179660.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扁形动物门&/a&有涡虫、吸虫、绦虫,后两者是我们常听说的寄生虫&br&11.&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699944.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螠虫动物门&/a&海洋底栖动物,身体呈柱形或长囊形&br&12.&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478551.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舌形动物门&/a&全都是“吸血不眨眼”的寄生虫,分类地位尚难确定&br&13.&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503477.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微颚动物&/a&门 在1994年新发现的一类动物,人类对它们所知甚少&br&14.&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80490.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纽形动物门&/a&比扁形动物略高等的类似动物&br&15.&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503473.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颚胃动物门&/a&体形很小,生活在浅海的细沙中,人们了解得不多&br&16.&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325224.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线虫动物门&/a&一个庞大的家族,包含有很多人肚子里长过的——蛔虫&br&17.&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287473.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腹毛动物门&/a&身体腹面长有纤毛的一类动物&br&18.&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162779.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轮虫动物门&/a&很小,与原生动物类似&br&19.&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325234.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线形动物门&/a&与线虫动物类似的一类动物&br&20.&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395322.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鳃曳动物门&/a&生活在靠近两极的冷水中的海洋底栖动物,有记载的种类极少&br&21.&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503469.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动吻动物门&/a&和鳃曳动物类似&br&22.&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1509014.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棘头虫动物门&/a&身体前端有吻的一类动物&br&23.&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112641.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铠甲动物门&/a&1983年才发现的一个新门,没有准确分类&br&24.&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323025.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内肛动物门&/a&苔藓状的小动物&br&25.&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144845.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环节动物门&/a&蚯蚓、蚂蟥、沙蚕……都是身体呈环节状,这还用说?&br&26.&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2664377.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环口动物门&/a&新发现的一类动物&br&27.&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503483.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星虫动物门&/a&与前面说的螠虫动物相似&br&28.&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30024.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软体动物门&/a&包含有大量&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2029681.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常见动物&/a&,我将在后面详细解说&br&29.&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702975.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软舌螺动物门&/a&已灭绝&br&30.&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1872010.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叶足动物&/a&门 寒武纪的奇虾等&br&31.&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503503.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缓步动物门&/a&很强的一类动物,能忍受高温、绝对零度、高辐射真空和高压&br&32.&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503508.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有爪动物门&/a&身体呈蠕虫状,足呈圆柱形,末端有爪,近乎灭绝&br&33.&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89922.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节肢动物门&/a&动物界中种类占三分之二以上的动物,留到下面介绍这个庞大的家族&br&&b&螃蟹在这里↑&/b&&b&↑↑&/b&&b&↑↑&/b&&br&34.&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395071.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腕足动物门&/a&有时你会在街头地摊上看见一些像贝壳的化石就是这类动物留下的&br&35.&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503514.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外肛动物门&/a&曾经与&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1722917.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内肛动物&/a&为同一门合称&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86673.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苔藓动物&/a&,现已分开&br&36.&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395373.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帚虫动物门&/a&又一个很小的门,又是只有10几种动物,又都是海洋底栖动物&br&37.&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575812.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古虫动物门&/a&在5.3亿年前的生命大爆发中早就灭绝了,在近几年才发现&br&38.&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184920.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棘皮动物门&/a&一个我们熟悉的门,有海星、海胆、海参和海百合&br&39.&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395316.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须腕动物门&/a&没有嘴和消化管的非&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1139619.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寄生动物&/a&,生活在深海中,分类地位有争议&br&40.&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2676155.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异涡动物门&/a&仅2种,在&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23378.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波罗的海&/a&附近分布 曾先后被认为扁形动物和软体动物&br&41.&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80484.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毛颚动物门&/a&只有50种左右,还是海洋动物&br&42.&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116095.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半索动物门&/a&身体呈蠕虫形,有人将它们归入脊索动物门&br&43.&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194318.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脊索动物门&/a&所有的脊椎动物&br&&b&需要你心疼的动物都在这里↑&/b&&b&↑↑&/b&&b&↑↑虽然也不是很需要你心疼它们&/b&&br&&br&&br&&b&看了这张表,我们可以知道&/b&&b&螃蟹属于节肢类。这玩意有什么特点呢?没事,我们随手百度一下,&/b&&br&&b&&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fe7bd163fb1_b.jpg& data-rawwidth=&829& data-rawheight=&3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fe7bd163fb1_r.jpg&&&/figure&那么这个链状神经系统又是个什么玩意呢?没事我们继续使用百度百科。&/b&&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d3fb4fcbfa77755_b.jpg& data-rawwidth=&843& data-rawheight=&5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d3fb4fcbfa77755_r.jpg&&&/figure&&br&&br&&b&也就是说,链状神经系统根本就没有中枢神经,就是一群临时工开个会,讨论螃蟹爬到哪,根本没有领导,虽然他们已经学会了开会搞得好像很有组织一样,但是没有任何一段神经是知道整个螃蟹在干吗。&/b&&br&&b&那么痛觉需要什么?我今天就是收了百度的钱了再百度一次!&/b&&br&&b&&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12fe69f01a7205277bef3bd333a22129_b.jpg& data-rawwidth=&837& data-rawheight=&7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12fe69f01a7205277bef3bd333a22129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622444ecb30d1fb992c6f747de61dbbd_b.jpg& data-rawwidth=&827&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622444ecb30d1fb992c6f747de61dbbd_r.jpg&&&/figure&哇,字好多啊,看起来很专业很有干货的样子。&/b&&br&&b&其实你根本不用看,因为这段文字里说的东西,螃蟹一个都没有。&/b&&br&&b&一个都没有&/b&&b&一个都没有&/b&&b&一个都没有。&/b&&br&&br&&br&&br&&br&&b&有人说考虑考虑螃蟹会不会痛就像考虑地瓜会不会痛一样,这是有道理的。很多动物和我们比起来,就像是电脑和台灯,电脑担心台灯会不会蓝屏会不会死机,却忘了台灯连储存器都没有。&/b&&br&&br&&br&修改了一下,改掉了笔误,和一些表达不清。&br&&br&&br&&br&&br&利益相关:秋天收到了好多蟹券,吃到前几天才吃完。
看来你不爱吃蟹,爱吃蟹的人是不会问这个问题的。 据科学研究爬行类的大脑是不会“思考”的,只是通过条件发射行动。但是饲养过宠物蜥蜴的人常常认为“蜥蜴能够明白我的意思”。 这是为什么呢?由于长期的喂养给蜥蜴建立起了条件反射,蜥蜴一见到人类喂食的…
这个问题的活生生例子必须是在国内看来充满了神秘主义的玛雅文明啊!&br&回答这个问题就顺便回答“在玛雅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种早晚会出现的问题&br&&br&============该点却没点技能的分割线=============&br&1.冶金术&br&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玛雅文明其实是一个新石器时代级别的文明。说好听点叫玉石文明,实际上就是玩石头玩到了高级状态的意思。如果你有幸(或者说不幸)穿越到了玛雅的古典时期(全盛时期,公元4世纪到公元9世纪以前,差不多是中国东晋时期到唐朝中后期这段),你会惊讶地发现,当地人民全用的是石器、骨器、木器之类的,青铜的仅有一点外来货,铁更是稀缺到只能成为贵族的首饰。因为玛雅文明远离任何一个铁矿、铜矿,最近的都在墨西哥高原,所以玛雅文明一直凑合着石器用,一直停留在新石器时代,而大洋彼岸的中国,这个阶段大概是良渚文化时期,早在三皇五帝之前。所以说,你会发现当地农民的生产是很艰辛的:要松土没有犁,要耕田没有锄头,要什么没什么,所以玛雅农民怎么种田呢?很简单:任性。既然工具技能不够努力用手刨不现实,那干脆就刀耕火种吧!所以尽管是种植文明,但以种植业为生的玛雅人种田方式可谓简单粗暴,和主攻游牧的日耳曼人一个揍行:烧出一片地,种子随便一撒,齐活儿。玉米们你们看着随便长长就行。但是玛雅偏偏又是世所罕见的热带文明。热带雨林嘛,万物疯长,养分充分利用,所以土地贫瘠,一块地不休耕个三五年绝对种不出像样的粮食出来,刀耕火种看天吃饭,而且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农业生产能力可想而知。&br&&br&2.畜牧业和农业&br&玛雅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明显的就是没有大型牲口。大家耳熟能详的十二生肖,中国只缺了龙,但玛雅除了狗和鸡基本都指望不上,连猫都没有。有人会说哎不是还有草泥马吗?那玩意儿据说也挺好吃的?醒醒,那是印加的地盘好么,玛雅和印加的关系就跟中国和印度的关系一样——基本没联系。因为没有各种人类的好朋友,玛雅人一直过得很孤独。这就导致他们什么都得自己来——自己抬轿子,自己翻地,自己奔跑……本来工具已经不发达了,再在出力气方面没有很好的辅助,就导致玛雅人的农业一直很不景气。当然,玛雅的农业其实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不能武断地说属于科技树点偏了,但主要是配套系统的不完善导致了农业产量的惨淡。如果你看玛雅人的菜谱,那绝对是今天的标准健康食谱:玉米为主食、各种热带水果和蔬菜(鳄梨、南瓜、辣椒、西红柿等等)、偶尔一点鱼肉鸡肉甚至是蜥蜴肉,条件好点的还有用蜂蜜调味的甜玉米酒。高纤维、低热量、低脂肪,碳水也够,就是蛋白少点。但是这对于玛雅人而言并不是那么地美好。因为在玛雅,虽然副食种类丰富,但主食基本只有玉米(可能也有木薯),所以玛雅人主要是就着玉米棒和玉米饼来吃各种菜。然而,玛雅人的玉米饼和今天大家食堂里吃的玉米饼几乎是两个概念,少油无糖不说,口感真的是粗糙到难以下咽。因为没有畜力、风力的帮助,玉米要磨成面只能靠手磨,效率极其低下也就算了,杂质更是种类丰富,如果不是反复地舂、磨、筛,那做出来的粗玉米面和今天的精玉米面差别是非常明显的,但加工过程人力成本是如此之高,因此往往最后如果想吃口不那么硌喉咙的玉米面,那价格往往跟同重量的肉类价格差不多——如前所言,玛雅人的肉类来源单一又稀少,特别是在玛雅全盛时期,人口超过1400万,土地大量开垦,雨林并不丰富,热带天气炎热又不容易保存,靠渔猎补充的肉类量可想而知,那么自然肉价就是,very的high。&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6bbca1a47fa9_b.jpg& data-rawwidth=&479& data-rawheight=&3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6bbca1a47fa9_r.jpg&&&/figure&&br&所以,穷逼只能啃棒子,富人才能吃到多次加工的玉米饼。当然,这种情况也不是玛雅人独有,在古代农业产量低、加工成本高是普遍现象,以水稻为主食的日本人也只有武士阶级以上的人才能吃得到加工过的精米,普通人只能吃舂过一两次的糙米,以至于日本农民将加工过的精米称为“银舍利子”,只有在逢年过节或者有贵客来访时才舍得拿出来吃一点。两者的口感差别有多大呢?这么说吧,举个我们的邻居的例子。近代日本在建立了成体系的后勤补给制度之后,所有部队一律配发精米不再吃糙米,从此之后日军几乎从来没有像当今的美国这样愁招不到兵,尽管日军当时的新兵训练以严苛到近乎灭绝人性出名,但仍然挡不住农村青年踊跃报名,对这些新兵而言,吃大米饭几乎成了唯一的乐趣,以至于当日军后勤部门发现日军因为只吃精米导致脚气病想要换回糙米时,日军全军上下居然前所未有地高度一致群起抗议,差点酿成兵变。&br&&br&当然,比起高纬度的日本来说,万物生的热带提供了各种补充,有各种昆虫蜗牛可以拿来补充蛋白质,各种可可等热带植物拿来当饮料,当然,还是由于没有加糖,玛雅人的巧克力的口感和今天的白色恋人差若天渊,和减肥时吃的黑巧克力以及美军二战时候配发的土豆味的巧克力能量棒有得一拼,与其说是带来快感的暖心饮料,不如说是提神的功能饮料。因此,虽然玛雅人农业生产能力低下,但仗着热带雨林的丰富物产以及热带炎热天气带来的低消耗,普通玛雅人倒不至于路有冻死骨。&br&&br&然而,如前所言,玛雅人的饮食结构对今天饱受冠心病高血压困扰的人来说算得上健康,但对当地人却是另一种烦恼:玉米的单位热量比起大米白面来说实在是太低了。同重量的玉米提供的热量只有大米的一半,所以就算古人食量小、热量耗散少,玛雅人消耗的主食量估计也比同时代的中国人多。而前面已经说过,普通人的主食是很粗糙的,因此结果就是牙齿磨损和营养不良的问题格外严重。更不要说各种粗糙的主食对于肠胃的负担,也增加了玛雅人罹患消化系统疾病的几率。&br&&br&3.武器系统&br&石器时代的环境一旦确定,就几乎奠定了玛雅人的军事能力。但是,就算是作为石器时代的军队,玛雅人的军事技能也是非常的令人捉急——玛雅人的唯一远程攻击武器是标枪(投枪),连【弓箭】都没有;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通通没有,长矛的战斗部是磨尖的石头(当然还是挺锋利的,就是比较脆);【铠甲】是什么东西我们连铁都没有这么热真的懒得穿;要什么【战旗】啊热带雨林里你把手挥断了别人也看不见啊纹身就是识别码;除了在【匕首】这个小武器上技能点满了之外,其他大型战斗武器科技点基本没点。&br&在防御科技方面,玛雅连基本的【城墙】科技都没有,尽管他们有与埃及媲美的石头金字塔,但是却和帝国时代里的哥特民族一样没有石头城墙,这可能和当地茂密的丛林所起到的屏障作用有关系。只有在玛雅文明的最后阶段,才有几个少数的城邦点了【城墙建造术】,比如卡拉科姆鲁的北面就是有城墙的,还有城垛等现代城墙的特征,比较高级。当然可能城墙的防御作用并不是那么突出,所以玛雅文明并没有像中国那样狂点城墙技能,升级出【马面墙】、【超高墙】、【水长城】、【烽火台】等逆天的工程学科技。&br&&br&战术方面资料不是很多所以了解甚少,但玛雅人的军事能力在全盛时期也算是比较强悍。从出土的文物来看,玛雅士兵的战斗指挥系统看起来也很落后,日本好歹背后还插个旗呢,而对玛雅人来说,战术协同、诸兵种协同作战的概念几乎不存在。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辅助基本靠狗。可以推测如果在平原摆开打阵地战,玛雅人的部队战斗力和同时代的中国军队肯定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当然,人家主攻丛林作战,擅长近战偷袭战。因此,当面对鲜衣怒马的一小撮西班牙殖民者时,“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仪为干橹”精神文明高度发达(这点后文会讲)的玛雅战士和阿兹特克战士在人数占了优势的情况下终于还是毫无悬念妥妥的跪了。(当然,当时玛雅文明已经近乎衰亡)&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625fd52f0e01bcda3b5f4b_b.jp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4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625fd52f0e01bcda3b5f4b_r.jpg&&&/figure&上一张玛雅人的战刀,当然这么浮夸的配色不一定是实战的,可能表演性质更多点。&br&&br&4.交通系统&br&玛雅人在交通系统上最匪夷所思的科技树发展观就是没点【轮子】科技,是的,他们发明了带轮子的玩具,知道用滚木搬动大石头,然而,他们并没有在日常生活中用到轮子,完全没有【车】这个概念,甚至车马炮象的概念都没有,只有相士将帅兵卒,所以自然玛雅人也没有点出【中国象棋】技能,嗯o(*≧▽≦)ツ┏━┓&br&嗯,据说是因为他们没有驮拉车的大型动物,所以就再一次破罐子破摔,干脆连车都懒得发明了。&br&(这点我又去查了一下资料,主要原因是因为,额,玛雅文明是石器文明,缺乏锋利坚固的金属工具,要将木头加工成木条,再烤热变弯、组装、加上辐条、固定…一系列工序折腾下来连固定的钉子都生产不出来的玛雅人要想造个轮子造价堪称天价,自然广大劳动人民是用不起的。&br&&br&当然我觉得这可能还和玛雅地区的交通状况有关系,由于万物生(又是环境原因)的热带,永久性的道路不仅修筑费时费力,维护更是成本高昂,再加上玛雅的邦联性质大家普遍小国寡民,修筑道路不仅好处有限(比如方便对方揍自己)而且心有余力不足,因此基本上石板路这种高贵的永久性道路只有城市中有,城邦之间是基本靠走的泥泞小道,到处都是树根没有标志物没有沿途4S店的情况下,发展出车辆几乎没有意义,与其费劲儿在泥汤水里推车,不如走着快呢。但就算条件再恶劣,也不至于连个手推车都发明不出来吧?但是人家就是不点【手推车】技能,高冷如此。&br&(感谢评论区中 &a data-hash=&aeec0b91007ddb7a87e73355& href=&//www.zhihu.com/people/aeec0b91007ddb7a87e73355&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看看& data-hovercard=&p$b$aeec0b91007ddb7a87e73355&&@看看&/a& 提出的玛雅人没发明轮子是因为没有金属作为各种结构支撑的观点,没有冶金术玛雅的人生真是如此的艰难)&br&&br&=============不该点却玩命点的技能===============&br&1.宗教主义——技能全TM点在宗教上了&br&作为“美洲的希腊”,玛雅文明其实是一个巨大的邦联性质的松散城邦文明,当然,说寺庙邦文明可能跟贴切。因为城市中占据黄金地段最耗费国家财力物力的建筑——不是给人住的。或者在玛雅人奇怪的世界观中,城市一开始就是神和半神(祭司、国王、贵族和武士)们居住的地方。只有他们和服侍他们的侍从才能够居住在城市中。而普通农民则基本只有在国家召唤他们修金字塔(寺庙)等国家工程的时候才会进入城里,带动城市商圈发展。&br&&br&迷信在古代是普遍的现象,但玛雅人似乎把这种迷信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大家攒够了钱去旅游,会发现玛雅遗址中很多城市都很空旷,没有中国古代“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高密度民居,也没有中古时期西欧城市天际如线污水横流的肮脏拥挤,而像是一个专门为开展旅游业的大公园一样,各种高大建筑尽收眼底。因为城市人口实在是少得可怜。&br&&br&在全民信教的玛雅,会出现很多奇奇怪怪的现象,宗教几乎是一切活动的中心。比如玛雅人就狂点“血祭”技能,基本放眼全世界除了其他两大美洲文明其他文明真心在这方面难以望玛雅项背。这是因为玛雅人民普遍有被迫害妄想症情节,总觉得太阳随时可能挂掉。(作为太阳能转换效率最高的作物之一,种这么多玉米霸占太阳能玛雅人可能多少有点心虚吧)&b&那怎么办啊,当然是放血啊!&/b&唉,他们就是这么想的,逻辑什么的不重要,开心就好……所以玛雅人几乎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用任何的理由戳破自己向红太阳表忠心。现在大家开车进城难免要遭遇收费站收点费,但如果你穿越回玛雅的某个城邦,在你要进城的时候你不用交钱(可可豆),而是要献血……啊,尊敬的外乡人,当你来到我们的城市,向诸神献出你的贡品吧!然后啵,一把小匕首或者鱼刺就戳在你身上了,你把血滴在神庙石阶上了之后才可以进城。进了城之后,你会发现诸如一排人跪在地上一边高唱赞美主一边互相戳大腿蛋蛋丁丁屁股等部位搞得血流一地,比如会有人嚼着各种带棱角带刺的东西把血染在各种东西上然后虔诚的献给神明……&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bedd2e0_b.jpg& data-rawwidth=&461& data-rawheight=&3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bedd2e0_r.jpg&&&/figure&这么一说,玛雅人的【SM】技能也很突出,当然这貌似不属于科技树…所以虽然玛雅人还是比较爱好和平的,但就算你今天去玛雅看看他们的遗址,除了绿草如茵圣洁高大的寺庙之外,你也会发现神像上有各种厚厚的一层血渍,状如魔窟,煞是恐怖。当然,由于玛雅人国小力弱,因此也搞不出阿兹特克这种把【屠俘虏】技能点满的文明一次性向神献祭几万战俘的这种大新闻,但在血祭方面,玛雅人也是格外卖力,如果要说他们在工具上有所建树的话,那在折腾自己或者放血工具这一项科技上,他们可是深有造诣。&br&&br&特别诡异又符合常理的是,玛雅人因为血祭经验实在是太丰富,进而升级了【解剖术】技能。在早期,玛雅祭祀们献祭的时候也只是草率地把俘虏大卸八块,然后把血涂在神像上把剩下的踢下祭坛了事(想想祭祀用的金字塔那么高滚下来都要好久),发展到了后期,活人祭品会被开膛剖肚挖出心脏示众,然后剥皮供奉在庙宇里,或者干脆任其腐烂。这个场景在哆啦A梦里面都有描绘。&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9370edb185dcfe6e00be_b.jpg& data-rawwidth=&574& data-rawheight=&2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9370edb185dcfe6e00be_r.jpg&&&/figure&&br&对于活体解剖,条件好的城邦可能会用点迷药(这个在毒品这章会讲),条件不好的就直接活体解剖哦不献祭了!当然,貌似在那个设定比较特殊的年代,大家对这点也习以为常,包括要被献祭的俘虏,大家都情(手)绪(舞)稳(足)定(蹈),一片欢乐祥和。甚至还有俘虏听说自己要被献祭的也很高兴的……额,逻辑什么的不重要,你们开心就好。&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270a5b03f3adf77837dd4cd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270a5b03f3adf77837dd4cd_r.jpg&&&/figure&网上随便找了张类似的图大家凑合着看&br&&br&正因为高度迷信,所以玛雅人点偏了一系列的科技树,这点我们接下来慢慢絮叨。&br&写了那么多有空再更&br&今天就到这里吧……&br&&br&==============6.13更新=========&br&既然有点赞的我就继续啦,有人在留言区说想要看整容术的我就先更整容术&br&2.整容术&br&经常有人说玛雅人是外星人的后裔,这个当然是跟玛雅奇怪的科技树结构和玛雅文明迥异的画风有关,但也与玛雅人的审美观有关系。&br&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唐朝以胖为美,极端穆斯林以看不见为美,当代以蛇精脸为美,但玛雅的画风就比较鬼畜了——他们的漂亮标准是斗鸡眼、扁额头和畸形颅骨。&br&&br&如大家所料,孩子要长成这样靠先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后天非常努力才行。这就催生了一大波旁支科技——【整容术】。&br&比如要斗鸡眼,那靠天生的概率太小了,所以玛雅妇女们排除万难,发明了【斗鸡眼矫正术】,就是在孩子小时候,就在眉中的头发上挂一个小球或者其他的能吸引注意力的物件,这样经常在两眼之间晃荡,小孩子就会不自觉地去瞅啊,时间一长就变成斗鸡眼了……&br&&br&至于说畸形颅骨,这个就比较残暴了,在小孩刚出生的时候,颅骨尚未完全硬化,因此玛雅贵族们就会用各种夹板挤压,有挤压成玉米状的,有挤压成美洲豹(尼安德特人或者北京人的样子)状的,有挤压成三角形的,大头孩子的等等……总之就是完全无视小孩的苦恼绝对不能让自己的小孩输在起跑线上怎么闪耀怎么抓眼球怎么来。和以前中国的裹小脚概念差不多。&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a8cb349a60ae2ccfaffec_b.jpg& data-rawwidth=&376&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6&&&/figure&这张画的是玛雅贵族,因为画风的原因所以这些贵族看起来尚且正常,实际上可能更夸张&br&&br&为什么玛雅人会有这么畸形的审美观呢?因为宗教。在贵族的眼中,他们是半神,和服侍自己的下民不是一个级别的生物。因此天赋异禀自然要从外观抓起,费劲儿折腾的原因主要就是为了将自己和普通大众区别开来,当然,总要付出点代价嘛,开心就好……&br&&br&在整容术这个技能分支上,玛雅人继续在古代世界一马当先,尽管凭借着在起跑线上的努力甩出了其他文明一大截子,但仍然居安思危,为了保持自己的折腾之神地位不被撼动与东南亚、太平洋和黑非洲原住民进行着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比如玛雅人就领先欧洲数百年点亮了【磨牙术】和【镶牙术】,将牙齿挫成锯齿状丝毫不顾及牙神经的感受,或者干脆直接在牙齿里镶嵌各种玉石,玉石文明嘛。甚至还早垄断整容行业的宇宙第一大国上千年发明出了【垫鼻术】,在鼻子里垫各种东西。对于穿环这种在全世界各地都普及的领域,玛雅人也是拼上了民族荣誉,发展出了胸部、生殖器的各种环,并且在数量上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普通玛雅人,身上不带十几个洞出去都不好意思打招呼,玛雅贵族在这方面就更是国民表率。&br&&br&除此之外,为了使自己的外表更加具有迷惑性,玛雅人还将【刺青纹身】技能点到了最高级。几乎玛雅人全民纹身,花臂花背都是大路货,玛雅贵妇们将各种新潮的复杂花纹从额头一路纹到脚背,甚至丧心病狂到连舌头都不放过,对于脸那更是任性到怎么复杂怎么来,而且这些刺青很多都是永久性的,所以,如果你在丛林中发现远处有一块快速移动的调色板,估计可能就是个玛雅贵族。&br&&br&那有人会问,这样大动干戈,热带那么热,不会发炎灌脓吗?答案是:当然会啦!&br&在当时不知道消毒是何物的情况下,玛雅人民不畏艰难不惧死亡毅然决然折腾到底,这其中感染致残很正常,皮肤大面积溃烂是常态,甚至稍不注意就可能出人命。但是玛雅人民依然乐此不疲,哪怕风险极高,也要把自己“整的美美的”(吗)。话说回来,就算整容失败,估计也没人察觉到,说不定还以为是出的新款呢。唉,人生如梦。&br&&br&感谢大家回复,我要去做菜了,等明儿有空再更咯&br&&br&=========6.14 更新===========&br&一早起来两千赞吓尿了,赶紧在出门前解锁天文学&br&3.天文学&br&玛雅之所以能够享誉全世界并且在灭亡之后500年还能吓死一大波生存狂,基本就是靠科技树的【天文学】分支集赞。玛雅在这个分支上,将跑偏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丧心病狂地照着【天文学】一路疯点,解锁了高贵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的【三历法】、逆天工程学的【天文台】还顺带解锁了【高等算术】、【二十进制】、【十八进制】,并且将【肉眼观测术】点到了最高点。&br&&br&先说说【三历法】吧,顺便旧事重提说说2012对玛雅人来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玛雅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地流转风花雪月的诗句里玛雅在年年的成长。尽管在玛雅很多城邦光负责天文的祭司就多达4个,但世界上对天文感兴趣的并不是玛雅一家,比如吴哥窟和吉萨三金字塔就严格对应了天上星星的位置,希腊人、阿拉伯人都独立制作出了星表,印度和中国都有自己的历法等等,然而,玛雅几乎做到了以上的一切,并且领先世界点出了【三历法】科技。也就是说,中国人即使在今天也只是阴阳历混用,但玛雅人在一千多年前就解锁了三历法混用的技能。三个历法中,第一个是【太阳历】,包含了季节更替节气变换等信息,主要指导农业,可以说是三个历法中最有现实意义的一个。甚至每个月的名称都或多或少的跟农业有关,比如种植之月、浇灌之月等等,当然也有跑偏的,比如蝙蝠之月、乌龟之月什么的就不太知道这个月的主要任务是啥(大雾)。这个历法规定一年是365天,但月份设置和今天的格里高利历(阳历)略有不同,玛雅人将一年划分为18月,每个月20天,加起来360天,那还有5天呢?玛雅祭司觉得这5天多出来的,&b&嗯,不吉利,要藏起来&/b&。所以过这5天的时候并不宣布,就当这5天没过过。并且这几天有很多禁忌,不能洗澡洗头什么的,用心良苦自欺欺人这么多年,唉,还是那句话,辛不辛苦无所谓,你们开心就好。第二种历法叫【圣历】,这个就和普通大众没什么关系了,主要用来指导祭祀。之前说过了,玛雅人几乎任何活动都或多或少和宗教有关系,所以编个类似黄历的东西指导一下工作也算是有必要,但这种历法的周期和前一种不太一样,只有260天,一年只有13个月,每个月还是20天。为什么是260天呢?因为玛雅人钟情于13,什么东西挨着13都会很高兴,和西方恐13综合征形成鲜明对比。这两种历法还算比较正常(吗),但这两种历法有个缺陷,就是不知道今夕是何年,两种历法都只说几月几日,但不说今年是多少年。在中国这种情况一般会根据皇帝制定的年号来判定,比如康熙58年道光2年什么的,但玛雅人坚持折腾不动摇,搞出了第三套叫做【长计历】的历法专门负责计年。第一年第二年这么算下去,年年天天无穷匮也。但是和其他民族不同,玛雅人觉得10进制太没有逼格了,所以在长计历中连点【二十进制】和【十八进制】两个异端。这里科普一下进制换算,这个当年在考银行的时候钻研过,就是每一位拆开相加,比如二十进制的3.2.3,就是第三位(百位)的3乘以20的平方,加上第二位(十位)2乘以20加上第一位(个位)的3,就是=1243,也就是十进制的一千二百四十三。如果不熟悉的人还是挺麻烦的,但玛雅人不怕麻烦呀!所以在计算长计历的时候在第二位是按照十八进制来的,换算的画风又为之一变,一不小心就会算错。为啥这么折腾?因为这样修改有个好处:1.0.0所代表的数字就变成了360(18×20),这与一个太阳年(约365天)是比较接近的。现在的考古表明,玛雅人的历法起点换算成今天的历法应该是BC日,这个起点不仅远超过玛雅本身的历史,甚至也早于玛雅文明的母文明奥尔梅克文明(Olmec)的历史,为啥起点那么早现在学界也不知道(大雾)。&br&&br&说完历法我们插播一段说说2012和玛雅人的预言是什么关系吧。&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96aa096f13b_b.jpg& data-rawwidth=&283& data-rawheight=&3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3&&&/figure&当然情况不是上面那个,不过玛雅人并没有预言2012年是世界末日,类比今天,玛雅人心中的2012年和我们历法中的千禧年差不多,只是一个历法周期的终结,是个找借口表白、结婚、大肆庆祝或者靠吓人赚黑心钱的好日子。&br&&br&前两套历法因为周期不同,所以自然就会出现错位和重合,这个重合的周期大概是52年一次,所以每过52年玛雅人就会普天同庆啊,世界又过了一轮!赶紧盖一层金字塔纪念一下啊!和我们现在60年一个甲子的感觉差不多。而考虑到第三套历法,这个重合点就更远了,远到了在公元日,这个历法的计算显示的是13.0.0.0.0。玛雅祭司觉得,卧槽,这个数字好吉利啊!好,世界大轮回就它了!到时候我们再大肆庆祝一下!到时候要更任性,金字塔盖两层拆一层!然而,不幸的是玛雅人并没有撑到这一天。&br&&br&当然,没有撑到这一天并不妨碍这个提法的意义。因为研究表明,当时提出这个概念是因为某个玛雅国王去了盟友那里,安慰刚刚被击败的盟友。为了振奋人心,拿出了这个计算的概念,说,你看我们的友谊山高水长,统治千秋万代,本轮周期剩余时间还很充足,大有可为!对于周期后是否会有大灾难玛雅人想都没想过。丝毫不顾忌这么一说会吓死一波玻璃心的现代人。&br&&br&【天文台】天文台其实很多文明都修过,但玛雅的天文台修出了水平修出了风格,和其他同时代的民族相比,玛雅的天文台怒甩其他民族十多条大街,最有代表性的是奇琴伊察(就是有羽蛇神的那个城邦,玛雅文明的代言人)的天文台。这个天文台被称为卡拉克尔,翻译过来就是蜗牛,和今天我们管央视大楼叫大裤衩一样,都是结合自身粗浅的人生经验得出的粗暴描述。上个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178d4afeb7f91cac07a2d7_b.jpg& data-rawwidth=&674& data-rawheight=&4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178d4afeb7f91cac07a2d7_r.jpg&&&/figure&中间那个蜗牛壳里有螺旋式的阶梯连接各层,上部有观测室,形状已经十分接近今天的天文台。这些窗户开在哪儿都经过了精密计算,能从各个方向上观察到整个天体并且还能测算天体的角度,极大地控制观测误差,使得实际误差仅仅在0.005左右,最大也就是2。精密的天文观测助推了数学的发展,使得玛雅人领先世界其他民族解锁了【亿】和【0】这个概念,想一想中世纪很多意大利贵族都不知道比3更大的数就知道这种解锁实在是太超前了,当然,超前是好听的说法,不太好听的说法就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对于玛雅人来说,【亿】这个概念除了拿来数收获的玉米粒实在是没啥用处。&br&&br&此外,玛雅还解锁了【石表】和【日晷】,在天文工具方面完爆其他民族,和其他民族在其他方面完爆玛雅形成了鲜明对比。&br&&br&当然需要特殊指出的是,由于玛雅的历法没有点【置闰】技能,所以玛雅人尽管在太阳年长度上(365.242203天)做到了精确度略高于通行的格里高利历(365.2425天)更接近于实际值(365.242189天),但是实际上,玛雅的历法没有闰年这种设定,是会每年发生偏转的,日积月累,玛雅农民可能需要在种植之月收割,在蝙蝠之月播种……为此,玛雅人在历法上经过紧密计算提出了替代解决方案:每过1508年则减去一年。也就是说,每1508年就会有一年历法与实际情况是完全吻合的!但效果嘛……唉,还是那句话,你们开心就好。&br&&br&当然,解锁天文学的各种高级技能也是有好处的。比如振奋人心树立权威,这一点很有代表性的就是因为天文学成就突出使得玛雅人顺利解锁的【光影特效】技能,我们来打个例子举个比方,比如在每年春分和秋分的时候奇琴伊察的一座金字塔上就会因为阳光照射产生的阴影的关系而产生“巨蛇游动”的效果,在当时人看来就像他们的羽蛇神下凡了一样,那种震撼人心的效果即使到今天也是当地旅游业的一大卖点。&br&&br&贴个视频大家感受一下&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du.v.ifeng.com/watch/.html%3Fpage%3DvideoMultiNee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aidu.v.ifeng.com/watch&/span&&span class=&invisible&&/.html?page=videoMultiNeed&/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当然,这个技术还是比较原始,和当今的3D光影技术效果差距甚远,但在古代那绝对也是牛得一逼的科技了。&br&&br&4.毒品&br&物产丰富的美洲为当今世界贡献了无数的高价值原生作物,像玉米、土豆、红薯这种高产作物,也包括花生、番茄、辣椒、可可这种经济作物,当然也有烟草、古柯这种“提神醒脑”的经济…额…作物。&br&&br&美洲的毒品历史几乎和美洲文明历史一样悠久,即使到今天美洲的毒品问题也依然领先世界,早有几乎把持国家政府的南美麦德林毒枭集团,近有创记录靠伏击全灭联邦特警的墨西哥海湾贩毒集团,再加上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美国大麻合法化,毒品在美洲不说群众基础良好,至少大家对这玩意儿并不陌生。&br&&br&既然烟草是玛雅人的本土特产,那自然人生如梦的玛雅人不会放过这种片刻的欢愉,刚开始玛雅人是将烟草和其他各种叫不出名字的药草混在一起嚼着吃,提前现代文明几个世纪点了【嚼烟】科技,从此之后玛雅人再也没回过头,很快就水到渠成地解锁了【雪茄】、【鼻烟】和【烟斗】科技,最终,踏上了【致幻剂】的不归路。&br&&br&和主攻各种伞菇的北亚萨满和沉醉在曼陀罗中不能自拔的南亚巫师不同,玛雅人走迷幻路线主要靠的是蟾蜍身上的毒脓液,或者直接将鼻烟粉末溶入在配置的液体中。除此之外,他们的毒品成分还包括可可粉,各种天然香料,毒蘑菇和蜂蜜。甚至为了装毒品他们还制作了专门盛装的细口陶瓶,而且这种毒品和现在不一样,是可以公开贩卖的!当然,看过前面的知友就知道,这么复杂的合成品制作工艺复杂,原料难得,自然价格不菲。连玉米饼都吃不起的普通人看看也就好了。果然经济戒断才是最有效率的禁毒措施啊。&br&&br&当然,就像玛雅人不知道自己会被后来人叫做玛雅人(他们觉得是玉米养活了自己,所以非常自豪地自称“玉米人”)一样,在玛雅时代这东西不叫毒品,而是唤作【灌肠液】。当然这不是为了暗渡陈仓取个好听的名字躲避市场监管,而是它的使用方式实在是让现代人哪怕是全身针眼的瘾君子也难以接受——这种毒品是用肛门来吸收的。在灌(吸)肠(毒)的时候,玛雅人需要小心地把肛门戳破,然后通过将毒品倒入直肠来反向吸收,这种方式的特点是起效神速,当然难度和姿势嘛……唉,都写了那么多了,估计这种不走寻常路的变态路线大家也习惯了吧……&br&&br&和现代人飞叶子图个乐不同,玛雅人在吸毒方面具有更多的宗教使命感。毒品是祭司和国王的重要工具,主要作用是“同神明和先人交流”。玛雅人在【血祭】上面技术水平突出,国王和贵族的表率作用功不可没,这一点在祭祀这种大事上自然不例外。当需要国王和上天通感指引前进道路的时候,国王或者祭司就会拿着技能点点满的小刀猛戳自己放血,而且刀刀都是丁丁蛋蛋这种过经过脉的地方,豪气得简直就像是在放别人的血一样。这种行为有两个目的,表达自己敬神效古的思想感情,以及迅速失血以便出现幻觉,这个时候再加点毒品,效果就更好了。当然,这种醉生梦死是否真的能够得到来自上天的指示,我们就不得而知了。&br&&br&PS:两天就突破5000赞了,真心感谢大家的支持,答主也会尽力更新以飨知友,不骗赞只填坑&br&明天应该能顺利解锁最后一部分,如果有空并且资料充足也会补充一些大家感兴趣的相关知识彩蛋。谢谢大家耐心等待,对于一些答案中不太明确或者不准确的地方,也感谢大家指出,答主一定争做纠错小标兵,填坑小能手!&br&&br&今天就到这里吧 o(* ̄︶ ̄*)o&br&&br&========6.15更新=======&br&很多同学说想要看玛雅的两兄弟阿兹特克和印加,这两个我不太了解,就补充点科普性质的知识吧,这样大家有个直观的印象。更新完文字就算是正文更新完啦,感谢大家费心费电地看到现在~&br&&br&5.文字&br&或许是前面揭露了太多的真相,大家对玛雅的神秘感消解了不少,但实际上玛雅文明在美洲地区也是首屈一指的,不仅完爆了结绳记事的印加,也一直是阿兹特克的老师,对于北边那些一直处于游牧状态的北美原始印第安人就更有优越感了。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玛雅人是美洲地区仅有的几个解锁【文字】技能的地区。当然这种说法并不十分准确,因为萨波特克文明(zapotec),墨西特克(mixtec),阿兹特克(Azetec)和前文所说的玛雅母文明奥尔梅克文明都有过文字,但无疑这些地方都集中在墨西哥中部和东部地区。&br&&br&当然,刚开始的时候很多文明的文字都是象形的,笔画复杂写作费力,还特别考验眼力。因此不仅不利于掌握,更不利于传播。对比中国,远在秦代曾经冒着举国暴动的风险作死点了【文字统一】和【文字简化】技能,实际效果格外显著。随后中国又点了【造纸术】科技,整个文明程度陡然提高几个台阶,但玛雅在这方面则止步于繁琐的象形文字,记载也停留在雕刻以及极为少量的鹿皮纸(这玩意儿比欧洲的羊皮纸还费时费工,造价不是一般人承受得起)。&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85d76cbd29ed78a907d6e9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85d76cbd29ed78a907d6e9_r.jpg&&&/figure&这种饼干一样的字体就是玛雅文字。右上角那几个可能是美洲地区最早的颜文字&br&&br&因为玛雅文字实在太复杂,甚至笔画线条繁复程度超过了很多原始人的绘画,每次写完就像画完一幅画一样,所以玛雅人干脆解锁了【绘画】的高级技能,真是书画不分家啊。如此折腾的文字直接后果就是写起来费时费工,关于繁体字的问题我曾经说过一个笑话,大家感受一下&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一些人反对复兴繁体字? - 向日葵人生的回答&/a&&br&如果让玛雅人用他们的字体抄写“忧郁的小乌龟”,恐怕是会暴动的吧……&br&&br&如前所述,玛雅人圆润的文字并不是用来抄写的,而是用来雕刻的…这个难度就又上了一个台阶。&br&比如玛雅的文字是这样&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3bc24bbcb8_b.jpg& data-rawwidth=&272&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2&&&/figure&以及这样&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09fedbb308_b.jp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2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09fedbb308_r.jpg&&&/figure&&br&对比一下“别人家的文字”之西夏文字&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5f57c02ea_b.jp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3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b5f57c02ea_r.jpg&&&/figure&如果你是一个雕刻工,对比一下两种你的感受是……?&br&&br&由于文字太复杂,所以玛雅人只能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在记录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上。毫不意外的是,玛雅人对于“重大”的定义和我们今天的理解貌似不太一样,额,所以他们有限的文字记录的事儿一般是:宗教之各种神的名字,天文历法之各种和地球隔得老远的星宿,神话传说之我们也不认识的各种人名等等,当然随着考古不断发现,玛雅文字中也有对于军事、历史、外交这种打粮食的记载。但是因为文字记载内容简略,并且玛雅文字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文字没有被破译,因此玛雅的历史仍然笼罩着各种大雾……对比起文字解读,关于玛雅人生活的推断和解析至今仍然主要依靠考古学、人类学等来进行,也感谢发达的考古学及其各种分支,我们能够了解更多关于玛雅文化的细节内容。&br&(全剧冬)&br&&br&&br&为了方便大家穿越安利一下我最新关于中国的相关回答:&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group_id=423488& class=&internal&&各行业的精英穿越回封建社会能脱颖而出吗? - 向日葵人生的回答&/a&&br&&br&&br&==========&b&关于与大家互动的分割线&/b&=========&br&因为大家评论太热情,所以答主无法一一回复,感谢大家的积极提问和各种赞扬,对于大家问的比较多的问题我在这里统一回答&br&&br&1.催更类问题&br&今天正文部分已经全部更新完毕,感谢大家的耐心等待与支持~&br&&br&2.拓展阅读推荐类问题&br&有知友在评论区威胁“发文不留种,XXXXX”。所以赶紧写推荐书目,因为本答案涉及内容方面很多,可能大家兴趣点方向不一定一致,如果要推荐的话我分门别类的推荐:&br&1)玛雅历史:许海山主编:《古玛雅简史》&br&景振国:《古代美洲的玛雅文化》&br&蒋祖棣:《玛雅与古代中国 考古学文化的比较研究》&br&(美) 西尔瓦纳斯·G·莫莱著 文静, 刘平平译:《全景玛雅》&br&(美) 林恩·V. 福斯特著 王春侠等译:《探寻玛雅文明》 &br&以及很多人在评论区提到的马亲王的:《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大家看着开心就好)&br&2)文化类:&br&(英)弗雷泽:《金枝》&br&(英)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br&(澳) 沃伦·沃坦 (阿格勒斯), (澳) 瓦苏米著 龙思宇译:《玛雅四维时间书》 &br&(法)马塞尔·莫斯:《巫术的一般理论 献祭的性质与功能》&br&3)古代社会生活类:&br&(法)勒华拉杜里:《蒙塔尤》&br&(法)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br&(法)罗贝尔·福西耶:《这些中世纪的人:中世纪的日常生活》&br&4)网络科普类:&br&如果快速了解以上内容有高度脱水版&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lightnovel.cn/thread--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古代玛雅人的日常生活&/a&&br&以及重点推荐的【果壳网】的相关文章&br&5.战争类&br&茅海建:《天朝的崩溃》&br&&br&其他相关论文太多就不推上来了&br&&br&3.美洲文明三兄弟的关系问题&br&这个在最后彩蛋部分会更新,请下拉&br&&br&4.为什么1.0.0换算成10进制是360?&br&A:我数学不好凑合着解释一下,1.0.0=360可以正推也可以倒推,正推的话,百位的1是因为十位数字满了所以进了一位,而十位是十八进制,所以1.0.0=0.18.0,而十位的18是由于个位数字满了18次,个位是二十进制,所以0.18.0=0.0.20*18,也就是360。倒推的话其实更容易理解,如果个位满了20进1,也就是说1.0=0.20,这样两边同时乘以18,就变成了18.0=0.360,而十位是十八进制满18进1,所以18.0=1.0.0,这样的话1.0.0=0.0.360,也就是十进制里的360,就是360天咯。因为一个数字中用了两套进制,所以我在正文中的解释方式就不太适用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在上文中说玛雅人这么折腾特别容易算错的原因。&br&&br&5.“前两套历法因为周期不同,所以自然就会出现错位和重合,这个重合的周期大概是52年一次,所以每过52年玛雅人就会普天同庆啊” 兄弟,这个【52年】是指太阳历年还是圣历年还是格利高历啊?我咋算都不对啊?&br&A:两者的重合周期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365和260的最小公倍数是18980天,除以太阳历的365就是52。绝大多数玛雅人都用的太阳历,只有神职人员会对卓尔金历(圣历)比较熟悉,所以这个52是参照的这个。29个历法循环构成一个三历法的大循环,也就是大概1508个哈布年(太阳年)&br&&br&&br&6.卓金星,又名卓尔金星、玛雅星。在研究玛雅人留下的历法时,人们发现玛雅人的历法中有三种计年法,即卓尔金年、地球年、金星年,它们分别是:卓尔金年260天,地球年365天,金星年584天。”(引自百科词条)确有其事吗?卓金星是不是一个未解之谜?&br&A:卓尔金年只是我的回答中圣历(260天那个)的音译,同理,你问的地球年,和我文中的太阳年(如果音译的话叫哈布年),其实是一个东西。金星年恐怕只是因为玛雅人把【肉眼观测术】点得太高发现了金星、火星这些目测可见的行星周期而已,至于说拿来作为历法貌似没啥用,我也没见过说玛雅人还用金星年作为历法之一的……&br&&br&7.答主 为什么美军要发土豆味的巧克力棒啊?&br&A:因为怕偷吃。巧克力能量棒体积小、吸收快、能量值高,是在紧急时候快速补充能量用的,但美军二战的军粮在军中反响实在不怎么样,所以配发的军粮中巧克力棒往往是最受欢迎的,很多人把它当零食吃而且经常一发下来就吃了。为此美军专门研发了土豆味的巧克力棒,才消解了美国少年们拿能量棒当糖吃的冲动。(PS:这种巧克力还是抗热的哟,即使在热带贴身携带也不会化,口感嘛……你懂的)&br&&br&8.很多人笑印加人被不到200西班牙人灭了,和我们在鸦片战争的时候不也是兵力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被打败了么?那有什么资格笑他们?&br&A:这个还真不一样,西班牙人俘虏印加王的时候就在首都边,当时城内驻军有5万人之多,就算现在的军界大牛米国200人齐装满员地传送到那个时候也不过两个连的兵力,按每个人配弹400发也才8万多颗子弹,要挡住5万人潮水一般的进攻基本也是很悬的,当时射速慢备弹少的西班牙人就更别说了。所以印加可以说输得莫名其妙(主要是国王和贵族太怂)。而鸦片战争就不一样了,虽然中国号称80万常备军,但其实在每一个战场上,英军的数量都是多于甚至远多于清军的。为什么,因为中国80万军队分布在全国,而且农业国落后的输送和后勤系统无法保证军队大规模调动,军队只能从各地抽调,并且一小波一小波的从出发地赶往战场,否则人多了沿途供给不起饭都吃不上。那这一小波的数量大概是多少呢?100~200人左右,这么一波称为“起”,现在我们说的“大家一起”“一起走”就是这么来的。从四川赶往浙江需要三四个月,等走到了战争都已经结束了。清朝根本无法在漫长的海岸线上布防(补给太散也养不起)而英军都是在船上,灵活机动不说每一次都能全军投入,哪怕人不多,但在实际战斗中,英军反而能占据人数优势。再加上装备和战术上的优势,鸦片战争想不败都难。&br&&br&9.是的,我读书读得多是因为帅得不明显,不用再问了&br&&br&===========关于玛雅文明消亡的知识彩蛋==========&br&玛雅文明分为前古典期、古典期和后古典期。其中3~9世纪的古典期被认为是玛雅文明的全盛时期。然而,当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来到尤卡坦半岛(著名的坎昆所在地)的时候,惊讶地发现了散布于莽莽绿林之中的玛雅遗迹,但玛雅人已经不再住在这些城市中了。玛雅文明在西班牙到来之前已经基本断绝,而对于玛雅文明灭绝的原因,学界尚有争论。&br&&br&答主自己比较认可的是环境问题导致的玛雅文明退化,按照气象考古学的说法,玛雅地区在9世纪时曾经遭遇了持续近两百年的大旱灾,本来生产能力低下的农业自然经不住这种天灾,玛雅人口大量消亡,国家分崩离析,并且陷入持续的内战,玛雅文明元气大伤。并最终在11 ~12世纪被南下的阿兹特克人灭亡。&br&&br&阿兹特克灭亡玛雅的历史类似于中国历史中元代灭宋的历史,如果说【崖山以后无中国】是一个吸引眼球的伪命题的话,那【玛雅以后无文明】则可能是一个令人难过的事实。阿兹特克对于玛雅的文明有一定继承,甚至也有一些自己的创造,但是整体而言阿兹特克是一种消耗性的文明,玛雅人的科技树在阿兹特克人手上发展基本停滞甚至倒退。如果说比较突出的话,那就是阿兹特克在【血祭】上空前绝后的造诣,为了获得充足的战俘供应,他们甚至与邻近的部落缔约定期开战,和今天的军事演习不同,这种战争是真刀真枪的战斗,因此在祭祀的活祭规模上,阿兹特克在玛雅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台阶。如果说玛雅人嗜血是为了团结社会、保持活力尚情有可原的话,那阿兹特克对于大规模屠杀的痴迷就只能说是无谓的迷信了。但在古代,人口是一种很稀有的资源,阿兹特克人任性地挥霍除了迟滞文明的发展自己耗损自己的元气外可谓毫无卵用。最后,阿兹特克人因为【宗教】技能点得太高,过于信任自己的【预言】能力,在面对西班牙入侵者时竟然将对方认为是预言中灭亡世界的天神下凡而放弃抵抗,直到最后终于明白开始抗争时已经为时已晚。中美洲地区最终因为自己点偏了科技树而自己尝到了自己种下的恶果。&br&&br&至于说印加,则和上述两个文明没有太大的关系,和你们这些玩石头的穷逼不一样,印加可是有各种黄金和金属制品的。不仅如此,印加还点开了【中央集权】、【金属冶炼】、【主干道】、【纺织术】、【水渠】、【梯田】等一系列科技。但是承平日久天真善良的印加人居然被一支不到200人的西班牙人征服,这也是世所罕见。当然除了先进的武器、恬不知耻的战术外,西班牙人得以征服印加的最重要原因还是:传染病。由于常年与世隔绝,西欧人习惯了的各种天花流感对美洲人而言完全没有免疫能力,因此批发式地染病死亡,这才是断送美洲文明的主因。&br&这么一想天朝现在狂点【食品安全】科技,是不是一盘很大的棋呢?&br&&br&========最后的话========&br&写到这里就全部写完啦,最后还是要不厌其烦的感谢各位看官&br&当然,本答案中不是所有内容都有确定的史料支持的,有的是答主自己根据其他文明的情况作出的推论,然而,玛雅并不是一个按常理出牌的文明,所以推论难免有不严谨之处,也有很多结论没有给出出处等等。所有图片均源自百度图片,侵权立删。&br&&br&不过相信大多数人并不关注这些吧?嗯,你们开心就好
这个问题的活生生例子必须是在国内看来充满了神秘主义的玛雅文明啊! 回答这个问题就顺便回答“在玛雅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种早晚会出现的问题 ============该点却没点技能的分割线============= 1.冶金术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玛雅文明其实是一个新石…
&p&真正研究洗发水配方的人路过。十年经验。&/p&&p&看到以上答案真的是呵呵。都是完全不懂头发结构不懂柔顺原理的广告受害者和广告推广者。&/p&&p&挖个坑先,以后有被赞了再拿干货来填坑。&/p&&p&+谢赞插播:感谢知乎这个平台,使我感悟到科普人员应有的态度。&/p&&p&+谢赞插播:收到那么多赞,鄙人受宠若惊,非常感恩。可见洗发水问题事小,可是知乎人求真求知的意愿才是重点。第二条更新线,为大家做些不精确的辟谣和科普,欢迎转载。&/p&&p&+谢赞纪念(86zan):谢谢各位不吝赐赞,虽然并不能用来买猫鱼,但是给我动力来继续这篇回答。洗头事情虽小,鄙人从中感到了责任。&/p&&p&+谢赞纪念(1135zan):谢谢各位的信任,因为忙于折腾教育(如鲁迅所言,身体强壮但精神如果是病态的,那么科技再昌明、又有什么用),拖了半年多,终于来更新两个内容:鄙人自己洗头后头发的图片;洗发水味道是否影响洗发水效果。&/p&&p&+谢赞纪念(2125zan):更新了中等价位的范围和护发素发膜是什么,以及补充了激素的定义。&/p&&p&——————更新的分割线,26zan——————&/p&&p&&b&++++简单的理性建议++++&/b&&/p&&p&1、你的洗发水购买及消费倾向,对于你个人的头发基本没有影响,尤其对于你的生活的影响微乎其微。你作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对于头发洗护产业的影响更大。现在洗发水花样百出,是为了促进销售、提高利润而被生造出来的。&/p&&p&2、就算想把头发洗好、保养好,也没有必要花很多的精力研究洗发水配方,也没有太大必要研究那款洗发水更健康、更有效。有那个心力时间,还不如把时间拿来健身、或者找些少农药的蔬菜或少激素的肉类来吃,对改善生活和长远健康的帮助更大更实际。&/p&&p&3、一般消费者,还没有敏感到能够区分9分和11分洗发水的细微区别,所谓一分钱一分货,一毛钱五分货,一块钱一毛货。其实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五分货就够了。以目前的洗发水市场而言,就算你愿意花一块钱想追求一毛钱的货色,也是很难办到的,因为大部分消费者的敏感度不够,除了价格和广告,就区分不出来高档洗发水和中档洗发水的区别在哪里,也正因如此,高档洗发水难以被识别,五分货向成本要利润,所以高档洗发水没有生存空间。因此你也没有必要大海捞针去追求好的洗发水,因为不值得。用五分货就可以了。&/p&&p&我作为专业人士,却这样说,你肯定不满意,说,我赞都预付给你了,你就给我看这些。&/p&&p&所以对以上答案还不满意的客官,可以参考以下建议。&/p&&p&&b&++++实用的、保守的建议++++&/b&&/p&&p&毕竟我们还是要洗头的,就算找不到高级货,那么避免用到劣质品也是好的。&/p&&p&如果你神经大条、对洗发水极度不敏感,那么,你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最保守的方案,&u&如果你对洗发水的评价,已经有自己的一套习惯和标准,请忽略以下建议&/u&,如上文所说,你完全没有必要花精力来研究这些,你自己高兴就好,把时间省下来写文章健身煮饭逛逛知乎补补脑提高科学素养更有价值。&/p&&p&以最好的头发养护为10分:&/p&&p&3分方案:连续长期(半年以上)使用单一的、差到洗完头发像杂草一样的洗发水&/p&&p&5分方案:连续长期(3~6个月)使用同一型号的大中品牌中等价位的洗发水;或者轮换使用2~3个型号的差的洗发水,例如A款洗发水用2~3次,然后换B款,然后下个月又换回A款;或者使用差的洗发水搭配中等价位的护发素。&/p&&p&8分方案:轮换使用2~3个型号的任意品牌中等价位的洗发水;或者使用单一型号的大品牌中等价位的洗发水搭配中等价位的护发素。(特别说明,飘柔和潘婷&b&&u&可能&/u&&/b&算同一个品牌,因为同属宝洁集团;宝洁和联合利华算两个品牌,因为是两个集团,用不同的研发团队,基本不太可能使用同一个配方。)&/p&&p&10分方案(纯属浪费时间虚耗人生,慎选):洗头前,用沐浴露清洗头皮发根,然后搭配8分方案,低下头只清洗头发的部分,不接触头皮及发根,过水后再用洗发水或护发素补洗一遍,直到头发柔顺,再过水冲干净。这样整个过程下来,短发人士做不到,长发女生要耗费20~30分钟。&/p&&p&以上是保守方案,具体细节请自行调节。&/p&&p&&b&++++回答题主的疑问++++&/b&&/p&&p&题主有三个问题,其实是两个问题,现在来逐一回答:&/p&&p&1、“油皮,头发一天不洗头发就油”,“最近还掉头发”。这个是因为题主体内雄性激素分泌旺盛,所以头顶的毛孔分泌出大量的油脂。没有任何一种&b&&u&合法的健康的&/u&&/b&洗发水能够解决你的问题。如果你愿意冒着头皮激素失调的风险,可以直接购买雌激素,定时定量涂抹在脱发部位。如果题主慎重考虑后,觉得已经有必要冒这个风险了,请私信我,我考虑告诉你用法用量,你试试看。中药就不含激素?能够这样想的客官,真是广告商的最爱。学过中学生物的客官,记得生长素和植物子房分泌的激素吗?植物也是生物,要生长就离不开分泌系统和激素调节。那些宣称能够帮你防脱发的产品,你拿去检验机构验验看,是否含激素。请参考下方条目“&b&关于激素&/b&”。激素是最快见效又廉价的原料。如果题主不喜欢头发油油的,就勤快洗头咯。如果不嫌弃白白的吸油粉,也可以在油多时抹点在头上,减少油腻感,某宝有售。&/p&&p&2、“有头屑”。我们的头皮,每时每刻都在新陈代谢,头皮屑一直存在,只是掉落的速率是否超过你洗头的速率、累积的量是否多到肉眼可见。如果头皮屑掉落速率过快、肉眼可见的单块头皮屑面积偏大,出现异常,那么说明,有过量的细菌或小虫在帮你代谢头皮、在开Party。如果细菌和小虫的Party已经热闹到要出动免疫细胞,导致过敏反应,那么头皮就会有痒痒的感觉了。所以,你杀杀菌灭灭虫就好了。最简单的办法,买一瓶宣称有去头屑功能的洗发水,连续擦洗头皮,多洗几次,连续洗几天,基本上也可以让头皮的小生态圈回归平衡态了。如果无效,请更换其他型号的洗发水再试试。如果厂家有好好的把ZPT加到洗发水里,一般都会有效。如果还是没有效果,也可以把碘酒稀释到不灼伤皮肤的程度(大约是1:3到1:5),每天涂抹在头皮上。(稀释的碘酒真是很好的东西)。如果还是没有效果,题主你人品真的是太好了,请私信我,我放大招找专业灭蟑公司来杀虫。&/p&&p&——————更新的分割线,27zan——————&/p&&ul&&li&关于激素&/li&&/ul&&p&现在我们来深入聊聊,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用逻辑和数据、经验,来认知事情的真相。但是时间篇幅有限,以下讲解是科普版本、是简化版、不精确版本,是半结论的,不要作为前提来用于信息加工和二次推理,否则会失真。
举个科普失真的例子给大家感受下,部分果实类中药材,有果核(胚芽)和果肉寒热相反的特性,例如红枣和红枣核,莲子和莲心,这是被草药书籍确认的。于是,就有科普版的说法:“凡是中药,果肉和胚芽部分的寒热特性都是相反的,所以一定要掐心再烹煮食用。”科普版的说法,是以偏概全,是二次推理,容易被证伪,所以是失真的信息加工,于是,中医以这样的传播方式被扭曲。&/p&&p&激素或者不是激素,其定义并不在于由什么途径和渠道产生,而在于是否发生了激素的作用。 诚然,最初在化工和生物工程并不成熟的时代,激素确实是只能由生物本体产生且只作用于该生物本体的。但是,随着工业的演化,不单能够由化工工程合成更丰富的人工激素,而且能够由生物工程培育并提取激素。典型的例子,就是大豆异黄酮。&/p&&p&大豆是植物,当然不需要“雌激素”“雄激素”来调节自己的活动,但是作为代谢产物的大豆异黄酮,却能够在人体内发挥雌激素的效果。&/p&&p&再一个例子,乙烯。超过一定浓度的乙烯气体对于人体当然是有害的,但是乙烯对于部分的植物果实,却是实在起到催熟作用的“激素”。 &/p&&p&所以,&b&一种物质到底是不是激素,要看在具体的生物体中是否起到了调节生物活动的效果,而绝不应该以其来源是天然或人工、是植物或动物来定义&/b&,更加要小心商家以“在被提取生物体内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为噱头发布虚假广告进行功能欺诈。 &/p&&ul&&li&关于硅油&/li&&/ul&&p&硅油,是作为柔顺剂被使用的。
所以我们要先来说说柔顺剂。通过“好事客官专供”,我们看到头发表层是毛鳞片,而毛鳞片是不平整的。一般的广告营销会告诉你,修复了毛鳞片,头发就柔顺健康了。可是毛鳞片从被毛孔细胞制造出来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了,原装正品,何来修复一说?而且,毛鳞片主要化学成分是大分子量的蛋白,而且是没有生物活性的蛋白,除非你强迫毛孔细胞逐根头发每毫米每毫米做VIP服务,否则,毛鳞片天然就一直是这样凹凹凸凸的。因为这样的粗糙表面,所以天然的头发,本身就不具备柔顺润滑的功能。请参考失去润滑油的发动机。那么,在头发,尤其是长发,摩擦过程中,就容易打结。所以,我们要给毛鳞片这样的土路、烂路,重新施工,搞成沥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打上润滑油,这样头发就有柔顺的感觉了。这就是柔顺剂的大概概念,但是不要用于外行人的推理前设,这是形象的、不精确的说法,大家意会一下就好,&b&精确的柔顺模型比润滑油和发动机要复杂得多,涉及极性化学等多种模型&/b&。
古人会就地取材,用茶油、皂角等天然油脂来作为头发的润滑剂。头发表面平整了,学过物理的你知道,这样就减少漫反射,增加了镜面反射,于是头发看起来就富有光泽了。
直接用天然油脂来加到洗发水里作为柔顺剂不行吗?这样就涉及到洗发过程的分解了。洗发有两大步骤:一、起泡清洁步骤,二、过水。气泡和清洁,起作用的是强效的表面活性剂,就是有去油脂功能的清洁剂,将头发表面的油脂乳化,使油脂和灰尘无法粘附在毛鳞片蛋白上。请参考用洗洁精洗碗。过水,是使用超大量的流水,是将已经打包(乳化)的油脂和灰尘等脏东西带走。那么,客官请分析下,如果洗发水加有被预先乳化的天然油脂,在这个步骤中,会发生什么?油脂会留在头发上起润滑作用吗?油脂自带九阴白骨爪死活不离开毛鳞片?
所以古人是洗发护发分开两步的,即先洗头发,再将头油用梳子均匀施加在毛鳞片表面。
洗护二合一洗发水,是不甘于卖香皂的宝洁,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发明创造。说不上好,说不上坏,但是基本好的方面更多,确实节省了消费者护理头发的时间,而且美丽了广大女士的优美形象,飘逸的头发广告铺天盖地,牢牢抓住了消费者的心,堪比乔帮主。当时用的柔顺剂并不是硅油,而是其他具有一定粘性的有机大分子。具体的配方我也无从得知。
自从硅油被道康宁公司卖给宝洁开始,洗发水体系的现代架构就基本形成了。因为硅油不仅柔顺效果好,头发怎么用怎么漂亮,而且通过乳化-破乳过程,能够有效均匀分布并抓住毛鳞片,而且制造成本低,基本无化学活性,无毒,对人体无害,简直是头发的最爱。所以在将近80年的时间里,硅油牢牢地占据着柔顺行业的高地。也因此,头发洗护的市场,也一直牢牢控制在宝洁集团手中,长盛不衰。联合利华是宝洁高层出走后生造的细分市场。市场的细分,并不影响硅油作为最佳柔顺剂的支配地位。
同理,那些告诉你,某洗发水添加了种种健康成分、对头皮多好多好的洗发水,客官可以自问一句,那种化学结构的东西,在冲洗过程中,能够停留在头皮表层产生作用吗?(还有个相关展开是,那种分子,能够被表皮吸收而发生生化反应吗?有兴趣的客官可以邀请我到护肤品类目去回答)
此后,不管洗发水配方怎样研发完善、怎样演化,都是围绕AES(廉价的清洁剂)和硅油(柔顺剂)来作文章。配方越来越好,成本越做越低,是基本的市场趋势。
2010年以前,打假的力度没有现在这样强,山寨企业能够从巨头垄断的缝隙中,偷分肉汤喝。但是之后,打假的力度一年强似一年,民企走投无路,迫切需要转型,可是其他行业又不懂,也不见得更好做,于是瞄上细分市场,生造了无硅洗发水这个细分市场。无硅洗发水一直都有,像伊卡璐,但是柔顺效果很一般,大概在7分左右,比不上飘柔的标准款,短期使用能维持10分左右的柔顺度。生造的无硅洗发水售价,是硅油洗发水售价的3倍起跳。于是,近年就冒出了大量黑硅油的软文。也不能说不含硅油的洗发水就好或者不好,不含硅油的洗发水,通过其他柔顺剂,也能做到很好的洗护效果。如前所述,客官用着开心高兴就好,实在不是什么值得较真的问题,有这个心力,还不如陪父母聊天。
以上扯远了。说回柔顺剂。通过以上内容,客官们知道,&b&&u&好的柔顺剂有两个基本前设:有优良的柔顺作用,能够在冲水过程中依然均匀停留在头发表层不被冲走。&/u&&/b&也就是说,不管洗发水含不含硅,要洗出一头亮丽柔顺的头发,都要有自带停留功能的柔顺剂(至于柔顺原理,很深,这里不展开)。那些以&堵塞毛孔&这样的理由来黑硅油的软文,我是不太看得起的,太没有技术含量了。如果硬要以“堵塞毛孔”来为硅油入罪,那么,你如何以同样的逻辑证明无硅洗发水其中的柔顺剂就不堵塞毛孔、对头皮绝对的安全?植物油就不堵塞毛孔?你抹点花生油在头上看堵不堵咯。如果这样的入罪逻辑成立,那么,可以同样推理出,“睡眠促进寿命减短”。至于致癌,我真的是无力吐槽,请问撰写软文的小编,你知道癌细胞形成及扩散的机制是什么吗?如果这样的入罪逻辑成立,那么也可以同样推理出,“使用木制筷子可能致癌”。
举个生造的细分市场的例子大家感受下。80年代以后,洗衣皂沦为1块钱就买得到的廉价货,洗衣粉逐渐替代洗衣皂成为衣物洗涤的主流产品,随着销量的逐步扩大,洗衣粉已经没有继续提高销售额的办法,而同时,国内山寨之风盛行,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有不少山寨厂,以石灰粉滥竽充数,成本被极度压低,促销成风,洗衣粉就此成为微利的洗涤产品。于是就出现了洗衣粉不好洗的现象。这时,头脑灵活、快人一步的洗涤巨头,营销了洗衣液的概念。其实就是洗发水的简化版,至于加不加柔顺剂、加何种柔顺剂,就看厂家良心了。洗衣液刚推出时,售价在30-50块钱/瓶,可是因为摆脱了恶性竞争的负担,品质好,得到迅速推广。巨头因此还留有生存空间。随着市场的扁平化,现在已经有10块钱/瓶的洗衣液了,至于效果嘛,就是洗衣服咯。其实这个价格也可以做得好,但是厂家要生存,商铺要交租子,就只能向成本要利润了。同时营销的还有皂粉等概念。&/p&&p&——————更新的分割线,86zan——————&/p&&ul&&li&关于“很好用的洗发水变差了”的普遍体验的不精确(科普)模型&/li&&/ul&&p&更前心声:没有更新的这些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把这个模型建立好,在普及过程中不要引发二次推理导致广告商有误导消费者的机会可乘,又能够让外行的消费者看得懂。我希望这个行业好,行业能发展能盈利,但是不要依赖于欺诈行为,而是依赖进步的行业机制研发更好的产品、提供给用户更丰富的消费体验,实现全方位良性循环共赢,而非做些杀鸡取卵的旧事,而非用美好的广告提供虚幻的消费体验来获利,哪怕是微利。前段时间读到知乎内一篇啤酒行业的回答&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一些人喝青岛或者崂山啤酒会挑厂? - 啤酒客的回答&/a&,鄙人感触颇深,情不自禁地将头发洗护行业来类比。如果后续有时间精力的话,鄙人希望能深入探讨这个行业何去何从。谢谢观读鄙人这段牢骚的看客。&/p&&p&先说说结论:&/p&&p&在使用一款洗发水(简称甲款)早期,感到柔顺效果惊艳,但长期使用后头发变得又干又毛躁,这样的体验,是科学的,能够发现这点的使用者不要怀疑自己的神经细胞发生问题。这时,在换另一款(简称乙款)洗发水时,感到另一款洗发水效果很惊艳,这也是正常的现象。所以,以上体验是真实有效的,结果是对的。于是,&b&&u&使用者就容易得出一个结论:甲款洗发水变差了,是不好的洗发水,而乙款是好的洗发水。但是,这个结论是错的&/u&&/b&。&/p&&p&我们还是要从洗发过程模型说起。&/p&&p&前文我们分析到,好的头发柔顺剂,是兼具本身柔顺效果好,而且在冲洗过程中仍停留在头发表面的特点。第二个特点,我们简称其为良好的附着力,在后文也简称抗洗性。附着力强弱,是柔顺剂的其中一个参数。附着力的关联参数,是粘度,即,粘度越大,附着力就趋向于强(请注意我谨慎的措辞,极度强调这不是精确的描述,只是一种大体的趋向性)。这种附着力,使柔顺剂停留在头发表层。那么,在初次使用甲款感到柔顺效果惊艳后,使用甲款的第二、第三次洗发过程中,柔顺剂由于抗洗性的不同,在洗发的第一阶段,即起泡阶段,一部分被洗涤剂乳化从而被打包在后续冲洗过程冲走,而有一定比例的柔顺剂,由于洗涤剂乳化能力、洗涤剂覆盖范围、起泡洗涤(乳化)时间长短等等因素,没有被乳化,而是停留在头发表面。而在第二次洗发的第二阶段中,柔顺剂依然会通过破乳覆盖到头发表层。于是,柔顺剂在头发表层得到了累积。但是这里要先交待一个行业常识。&/p&&p&不得不交待的行业常识:好的柔顺效果,不是由单一组分实现的,而是两种甚至&b&多种组分共同作用来实现柔顺效果,且各组分间须遵照特定的比例&/b&,才能达致最佳的柔顺效果。但是,这些组分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有一定的柔顺效果,不是没有柔顺效果,只是不是最柔顺的效果。这些组分有哪些组分、以及组分之间的比例,是洗发水配方研发的重点之一,也是各家的核心秘密。上文说到,硅油是目前最好的柔顺剂,所以在各行业广泛使用,其实是一种不精确的说法。硅油再好,如果没有其他组分配合使用,其实并没有极其优良柔顺效果,但是硅油能够在与其他组分配合使用时,有对头发柔顺的最大潜力,而且已经在众多配方中实现这种超柔顺的效果。&/p&&p&&b&&u&初阶模型:&/u&&/b&在第一次洗发时,这些组分是按照既定的比例范围停留在头发表层的。那么,在第二次洗发的洗涤阶段时,这些组分是按照原来的既定比例被乳化被冲洗掉的吗?答案&b&一般&/b&是否定的(请注意我并不敢说死这个推理和经验,因为有的配方也是能够做到相对稳定的)。&u&以下过程描述有点绕,观者要读通的话可能要烧点脑&/u&。即,第二次洗发的洗涤阶段结束后,停留在头发表层的柔顺剂组分,偏离了最佳的比例。没有被洗掉的柔顺剂,在总的柔顺剂的量的比例,可能多也可能少,可能只有1%,也可能有超过一半,这都涉及到具体的配方和洗发行为等等变量参数。在冲洗阶段,柔顺剂多组分按既定比例破乳、分布在头发表层,洗发结束。这时,留在头发表层的,不再是最佳组分比例的柔顺剂,而是偏离了的柔顺剂。一般情况下,粗略地说,抗洗力(附着力)强的柔顺剂,会更难在起泡阶段乳化,即会更大比例地停留在头发上(这与洗涤剂即乳化剂成分结构有关,单纯地说附着力强弱是为了便于讲解)。即,二次洗发后,整个组分的比例将在一定程度上向附着力强的组分比例偏移了。这种偏移,可能是微移,仍然在很柔顺的比例范围内。但是,当你持续使用甲款洗发水若干次后,这个洗发过程不断循环,偏移量就会不断累积,终于在某次,超过了柔顺比例范围,就感觉到头发不那么柔顺了。当你继续用甲款若干次,甚至到单一组分处于头发柔顺效果的支配地位而且是过量累积时,这时,你感受到的,就是一个差的洗发水洗出来的效果,一点也不柔顺,甚至是像杂草般的毛躁乃至头发发硬,比差的洗发水还要差的感觉。这就是洗发水用久了效果变差的事实根据。由此得到的真实结论是:不是那款洗发水不好,那款&b&洗发水的配方比例可能已经极好,但是架不住循环使用造成的微量偏移累积,造成柔顺剂比例失衡,柔顺效果变差&/b&。因此,回到本文开头说的5分和8分方案,看官请细思其合理性。后面持续更新,我可能会再深入分析,但是我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先交待,所以你自己先思考下。&/p&&p&&b&&u&进阶模型:&/u&&/b&当你在连续使用甲款洗发水时,终于忍无可忍,于是试用乙款洗发水。因为乙款洗发水中,洗涤剂的组分和比例、柔顺剂的组分和比例,与甲款洗发水不尽相同,于是,在试用过程中,就存在多种复合可能。这些可能,将影响我们对乙款洗发水的评价。乙款洗发水的洗涤剂可能对甲款的累积组分乳化能力很强,将累积组分清洗得残留量较少,也可能相反;乙款的柔顺剂组分可能本身配合很好,本身有极佳的柔顺效果,也可能相反;乙款的柔顺剂组分与甲款的累积组分搭配,柔顺效果可能得到加强,也可能相反;乙款柔顺剂的附着力比甲款累积组分更强,也可能更弱,等等的可能。这种可能,由于配方的差别,会使试用结果有个大体的偏向(非绝对),即,部分累积的组分被新引入的洗涤剂乳化清洗,而不再累积旧有组分,并且在冲洗阶段引入新的柔顺组分。这会使初次试用乙款洗发水更倾向于相对好的结果(非绝对);但是对评价乙款洗发水仍然有不公平的潜在风险,即,甲款的累积组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youknowwho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