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灵圣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睹是什么意思?

你可以输入汉字、汉字的进行检索,也可以点击“部首检索”,通过部首和笔画进行检索。
部首:亻部
拼音:zuò,zuō
注音:ㄗㄨㄛ
五笔:wthf
郑码:nmID
四角号码: 28211
笔顺编号:3231211
作zuò起,兴起,现在起:振作。枪声大作。从事,做工:工作。作息。作业。举行,进行:作别(分别)。作乱。作案。作战。作报告。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作恶(?)。作弊。作梗。作祟。作态。作色。作为。作难。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当成,充当:作罢。作保。作伐(做媒人)。作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创造:创作。写作。作曲。作者。文艺方面的成品:作品。不朽之作。同“做”。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作坊。从事某种活动:作揖。作弄。作死。做息笔画数:7;部首:亻;笔顺编号:3231211
作zuō【名】作坊,手工业工场明帝方修宫室而节气不合,…而礼径至所作,不复重奏,称诏罢民。——《三国志·魏志》又如:作房(作坊);作分(作坊);木工作;油漆作;洗衣作另见zuò(除作坊外,其余都读zuò)作坊zuōfang手工业工场作zuò【动】(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同本义作,起也。——《说文》明两作。——《易·离》作其即位。——《书·无逸》与子偕作。——《诗·秦风·无衣》或作而行之。——《考工记》凡作民。——《周礼·士师》三献作止爵。——《仪礼·特牲礼》后圣有作。——《礼记·礼运》而后作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舍瑟而作。——《论语·先进》客作而辞。——《礼记·少仪》如日出时,眠者皆作。——宋·苏轼《画佛赞》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方苞《狱中杂记》又如:作止(作息;起居)起来;开始工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乐府诗集》蚤作而夜思。——唐·柳宗元《送董邵南序》往来种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田家秋作苦,邻女夜春寒。——唐·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又如:作力(出力;使力);作本(务农);作苦(耕作辛苦);作一(劳动专一);作牧(畜牧,放牧);作剧(劳作勤苦);作劳(劳作,劳动);作甚(做什么)产生,兴起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易·系辞下》周秦之际,诸子并作。——《论衡》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孟子·公孙丑下》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天油然作云。——《孟子》坚冰作于履霜,寻木起于蘖栽。——汉·张衡《东京赋》浓雾半作半止。——《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又如:作兴(兴起);作师(兴兴);作病(发生疾病,致病);作见(出现;显现);作逆(作乱,造反);作贼(造反);作缘(发生瓜葛、联系)做;创制;制作;从事某种活动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上》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后汉书·张衡传》作结绳而为罔罟。——《易·系辞下》为楚王作剑。——晋·干宝《搜神记》吾为楚王作剑。汝父为楚王作剑。作二铁板。——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又如:作茶(制茶);作治(制作。亦指制造的成品);作黍(做黍米饭);作烦(制造麻烦,添麻烦);作衅(制造事端);作景(为难,作梗);作对头(与人为敌、为难)纤纤作细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生人作死别。故作不浪计。作推敲之势。——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写作,创作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史记·屈原列传》仲尼卮而作《春秋》。——汉·司马迁《报任安书》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唐·王勃《滕王阁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作敲字佳矣。——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宋·王安石《伤仲永》令作诗。属予作文以记之。——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又如:作古作故(不依旧规,自创先例);作述(创作传述)振作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告子下》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又如:作气(振作勇气);作强(产生强劲之力)假装,装出。如:作面子(装点面子);作乔(装假,装模做样);作筏子(做样子);作张作致(装模作样);作轨(作为规范);作喜(变作笑脸,露出喜色)充当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论语》又如:做冰(做媒人);作霖(充作救旱之雨。后指降甘霖或下雨);作小(做小。与人为妾);作眼(做眼线);作甘(做救旱甘霖)当作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老大嫁作商人妇。——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又如:作傍(当作靠山;作依托);作外(当作外文,见外);作做(当作,算作)建筑将有作。——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作亭者谁。——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又如:作邑(建筑都城);作洛(另建新都);作土(积土堆垒以御敌)发出音响,演奏乐将作。——宋·王谠《唐语林·雅量》又如:作倡(演奏音乐或表演歌舞);作健(成为强者。谓奋发称雄)生出,长出来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诗·小雅·采薇》又如:作花(长出花蕾;开花);作谷(田里生长着的谷物);作肉(方言。长肉)培育,造就亦惟助宅天命,作新民。——《书·康诰》又如:作育(造就培养);作新(比喻教化百姓移风易俗);作养(培养,培育);作诲(教诲,训导)担任伯禹作司空。——《书·舜典》又如:作县(当县官);作吏(担任官职);作宾(担任太子宾客职务);作游(谓游幕。指到各地做幕僚);作邑(当县令)发生,发作冻风时作。——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作则飞沙走砾。此疫作也。——清·方苞《狱中杂记》发出,放射泠泠作响。——吴均《与朱元思书》振奋作声。——《聊斋志异·促织》有作其芒。——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百千齐作。——《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发动一夫作难而匕庙隳。——汉·贾谊《过秦论》像;似(唐宋时期出现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通“诅”(zǔ)。咒诅侯作侯祝。——《诗·大雅·荡》下作之地,上作之天。——《管子·轻重己》。俞樾云:“两作字读为诅,古字通用。”作zuò【名】作品;文章临摹旧作。——蔡元培《图画》理想派之作。又如:遗作;译作;新作事情,事业利用为大作。——《易·益》毋以小谋败大作。——《礼记·缁衣》措施;办法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后汉书》另见zuō作案zuò'àn进行犯罪活动作罢zuòbà作为罢论;不进行这件事只好作罢作伴zuòbàn做伴;当陪伴的人作保zuòbǎo做担保;充当保证人作弊zuòbì用欺骗的手段做不合法或不合规定的事他在考试中作弊作壁上观zuòbìshàngguān即袖手旁观作别zuòbié分手;告别彼与此世界作别。——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作成zuòchéng[方言]∶成全作大zuòdà摆架子作东zuòdōng做东道主作对zuòduì反对作恶zuò'è干坏事;为非作歹那些奸商却还乘机作恶作恶多端作恶多端zuò'è-duōduān所做的坏事太多在载垣等,未尝不自恃为顾命大臣,纵使作恶多端、定邀宽典。——清·薛福成《咸丰季年三奸伏诛》作法zuòfǎ做法用模子铸造金属品的作法要比有记载的历史早作文的方法制定法律旧时指道士施行法术作法自毙zuòfǎ-zìbì立法者犯了自己所立的法而为其所害怎奈此时官场中人,十居其九是吃烟的,哪一个肯建这个政策作法自毙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作废zuòfèi因失效而废弃;弃置不用过期作废作风zuòfēng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行为;文艺家或作品的风格工作作风作复zuòfù复信;答复来信中的问题久不作复,必有缘故这封来函请张秘书代为作复作梗zuògěng从中阻挠、捣乱作古zuògǔ逝世,死亡作怪zuòguài捣鬼,起坏作用离奇古怪发生性行为的讳称宝玉难道和谁作怪了不成?——《红楼梦》作合zuòhé男女结为夫妻撮合多谢你好意作合作计zuòjì打算作计何不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作计乃尔立。作家zuòjiā以写作为业者;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作假zuòjiǎ制造假冒伪劣商品;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如今作假的东西太多耍手腕;玩弄伎俩你看不出那是作假吗为人不坦率,假装客气来我这儿您可别作假,该吃该喝您随便作价zuòjià估定物品的价格;规定价格合理作价作奸犯科zuòjiān-fànkē奸诈狡猾而违犯国法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作茧自缚zuòjiǎn-zìfù春蚕吐丝为茧,将自己裹缚其中。比喻弄巧成拙,自作自受作件zuòjiàn工作中使用的物件;正在加工的机械零件作践zuòjiàn糟蹋;浪费作践五谷摧残那个被他两人作践了的年轻人又是姑爷作践姑娘不成么?——《红楼梦》作劲zuòjìn[方言]露脸;使劲;奋力作劲奔忙破车今天还真作劲,没坏在路上支持;相助那伙人后面一定有人作劲作客zuòkè寄居异地到别人处做客人拜访,访问作困兽斗zuòkùnshòudòu虽受困顿,亦要奋力相拼,抗挣不休作乐zuòlè寻求欢乐;取乐寻欢作乐作脸zuòliǎn[方言]∶争取荣耀;争气作料zuòliào烹调用的调味料作乱zuòluàn发动叛乱;暴乱作美zuòměi成全好事我们正想去郊游,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了作难zuònán为难;受窘阻挠;刁难作难zuònán作乱;闹事作孽zuòniè做坏事;造孽作弄zuònòng故意开玩笑,使人为难;耍弄;戏弄作呕zuò'ǒu恶心欲吐那气味也教人从老远闻见就要作呕比喻非常厌恶我的眼儿流泪,我的心儿作呕。——郭沫若《女神》作派zuòpài同“做派”作风;派头我看不惯他这种慢条斯理的作派作陪zuòpéi当陪客作品zuòpǐn文学艺术创造的成品作情zuòqíng[方言]敬重大家都作情他送人情以公作情是腐败现象从中裁决,代为决断他作情不公,我不能苟同装模作样大家都讨厌他作情的样子装腔作势;做作瞧他那作情劲儿的,真恶心!作曲zuòqǔ编写音乐作品用奏鸣曲的形式作曲作人zuòrén为人处世作人的学问大着哩教育人民,培植人才作人要从根本上抓起作色zuòsè脸上变色。指神情变严肃或发怒愤然作色作势zuòshì装出做某种动作的姿势作誓zuòshì盟誓,发誓并刑马作誓。——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作手zuòshǒu作家能手;行家作数zuòshù算数。多指说话能兑现作死zuòsǐ找死;自寻死路作算zuòsuàn[方言]比方;就是;即令作算你不给我报酬,我也会干好的生效;起决定作用不作算的话我不会在这儿宣布的作祟zuòsuì鬼怪妖物害人人或某种因素作怪、捣乱作态zuòtài故意作出某种姿态或表情他怀疑她在作态作痛zuòtòng感到疼痛心口阵阵作痛作威作福zuòwēi-zuòfú恃仗权势,欺凌弱小,滥施淫威作为zuòwéi所作所为;行为从他的作为可以看出他的态度人在事业中的建树与成就她不会有大的作为当作以他作为知已就人的某种身分或事物的某种性质来说作为国家干部,我们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伪zuòwěi制造假的来冒充真的(多指文物、著作等)弄虚作假作文zuòwén撰写文章学生的写作练习作物zuòwù农作物的简称。大面积栽种或大面积收获,供盈利或口粮用的植物油料作物作息zuòxī起居、劳作与歇息作息时间表偏义复词,只指劳作昼夜勤作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作学问zuòxuéwen同“做学问”作眼zuòyǎn做眼线;做抓捕犯人的向导(多见于早期白话)作痒zuòyǎng很痒;痒身上到处作痒,可能对什么东西过敏作业zuòyè教师布置的功课家庭作业为完成生产和军事训练任务等而布置的活动野外作业要求计算机完成的一个工作单元作业库做作业劳动;从事生产工作作业本zuòyèběn学生的练习本和通常辅助教材的练习册作揖zuòyī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表示向人敬礼作俑zuòyǒng古代制造陪葬用的偶像。后指创始,首开先例。多用于贬义作用zuòyòng对人或事物产生影响对人或事物产生的影响或其功能、效果积极作用用意他这话是有作用的作为;行为老先生英雄作用,固不可测。——《好逑传》做;处理看他怎生作用作缘zuòyuán结缘,结交作缘相国。——清·周容《芋老人传》作乐zuòyuè奏乐作贼心虚zuòzéi-xīnxū做了亏心事的人常怀惴惴不安之心,在疑惑、自危和惊慌中度日作战zuòzhàn军队之间的敌对和互相残杀我们在拂晓开始作战打仗英勇作战作者zuòzhě文章的写作者;艺术品的创造者创始之人作证zuòzhèng当证人;提供证据当证据可以作证的材料太少作主zuòzhǔ对某件事作出决定并负全责这件事应由我作主作准zuòzhǔn作数;算数儿准许;同意作作索索zuòzuò-suōsuō象声词。描写老鼠活动的声音有鼠作作索索。——《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号
家长帮版权所有 Copyright ©
jzb.com . All Rights Reserved同“涅”。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亦称赤水木:“此木色赤。纹理细,性稍坚且脆,极滑净。”
〈方〉水边的沙地。多用于地名,如青草塥(在安徽)。
1.山的突出的尖顶:~峦。高~。顶~。2.形状像山峰的事物:波~。驼~。单~骆驼。3.用于骆驼:一~骆驼。4.姓。
〔~灖(mǐ)〕雪霜,如“雪霜~灖(mǐ)。”
古代车箱前面和左右两面的木栏:“倚结~兮长太息,涕潺湲兮下沾轼。”
1.聚合;聚拢:~口呼。2.用簸箕等把散碎的东西收集起来:~了一簸箕土。3.用手指捏住细碎的东西拿起来:~药。~了点儿盐。4.摘取(要点):~要。5.吃:我请你上馆子~一顿。6.容量单位。10撮等于1勺。1市撮合1...
1.屈曲的干肉。2.远。3.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4.古地名。5.姓。
〔~~〕不安而想走。
1.石。2.石孔敞亮。
蒸饭,煮米半熟用箕漉出再蒸熟。
〔~?〕衣袖。
同【?】字。
见“钖”。
古同“濴”。
古代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棺~。
农作物脱粒后剩下的茎:麦~。秫~。豆~。
遇冷凝结。凝固。
代词,我,我们。
看人和物的样子。
1.干枯。2.晒干。
1.某些具有黏性的物质,用动物的皮、角等熬成或由植物分泌出来,也有人工合成的。通常用来黏合器物,如鳔胶、桃胶、万能胶,有的供食用或入药,如果胶、阿胶。2.用胶粘:~柱鼓瑟。镜框坏了,把它~上。不可~于成规。3.像胶...
1.船槳。2.划槳。3.指小船。
砖瓦窑的烟囱。
狗母鱼(日本汉字)。
鱼,身体呈梭形而侧扁,鳞圆而细小,头尖,口大。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鲐、马鲛等。
古同“梓”。
鱼,体侧扁;头部有许多棘状突起,口大,生活在近海岩礁间。种类很多。
1.帷幕:“华烛光辉深下~帏。”2.覆盖;庇护:“民之疾苦,悉赖~幪。”
同“稽首”的“稽(qǐ)”。
见“朴1”。
水流动的样子。
见“侦”。
1.光澤度極好的金屬。2.小鑿。3.古樂器鍾口的兩角。4.銑弓,弓的兩端用金裝飾者。
1.“婵”的繁体字。2.见“嬋娟”、“嬋連”。
同“舛”。
1.劝勉:勉~。鼓~。奖~。2.振奋;振作:~精图治。3.姓。
古同“敱”。
〔~~〕广阔无边,如“心~~而无所终薄兮,思悠悠而未半。”
形容醉后神志不清。
1.谷物种子壳上的芒。2.计算时间、弧和角以及经纬度的最小单位。均为一分的六十分之一。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鵱~〕见“鵱”。
火燃烧的样子。多用于人名。
见“樱”。
见“赪”。
1.浇;灌溉:引水~田。往麦地里~水。2.倒进去或装进去(多指液体、气体或颗粒状物体):~了一瓶热水。风雪呼呼地~进门来。那响亮的声音直往他耳朵里~。3.指录音:~唱片。4.姓。
水名。一说今之漳水。
树木晃动。
古同“革”,改变。
有机化合物的一类,通式 R—O—R′(R,R′代表烃基)。如乙醚就是常用的一种醚。
1.把长条形的东西盘绕起来打成结:~结。把头发~起来。2.卷(juǎn):~起袖子。
1.细葛布。2.细葛布做的衣服。3.古邑名,中国春秋时的周地,故址在今河南省沁阳县西南。4.刺绣。5.喻修饰文词。6.姓。
1.皮制的鞋(一说皮制鞋的带子)。2.竹篾:“幂用疏布,久之,系用~。”
见“乡”。
同“况”。
形容牲畜喘息的样子。
1.显著;盛大:显~。煊~。2.姓。3.赫兹的简称。1秒钟振动一次是1赫。
鸟,体色暗淡,嘴细长,腿长,趾间没有蹼。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吃小鱼、贝类、昆虫等,是候鸟。种类较多。
见“拣”。
古书上指一种像蝉的昆虫。
〔?(líng)~〕长木。
1.古代盛酒的器皿。2.同“铏”。
见“脏2”。
1.摇动:“其七十二人给大官~马酒。”2.古同“恫”,恐惧。3.方言,自上掷下。
上臂与前臂相接处向外凸起的部分:胳膊~儿。掣~(捉住其肘,喻阻挠别人做事)。~子(a.肘;b.指食品的猪腿上半部)。
1.歪;斜:~斜。身子向前~着。2.倾向:左~。右~。3.倒塌:~覆。大厦将~。4.使器物反转或歪斜,尽数倒出里面的东西:~箱倒箧。~盆大雨。5.用尽(力量):~听。~诉。~全力把工作做好。6.压倒:权~朝野。
同“瞭”。
1.水多,润泽:“既~既渥。”2.壅积。
美好的样子。
古同“贼”。
1.安排;安放:~置。手足无~。2.计划办理:筹~。
没有配置鞍辔的马。
〔螮~〕即“虹”。
见“轹”。
〔~~〕鱼摆尾跳动的样子,如“鲂鱼~~色胜银。”
1.古代制鼓的工匠:“~人为皋陶。”2.靴。
1.分开;散开:~居。条分缕~。分崩离~。2.分析:剖~。解~几何。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3.姓。
〔鼯鼠〕也叫大飞鼠。哺乳动物。前后肢间有宽而多毛的飞膜,能在树间滑翔。夜间活动。食树芽、果实等。是森林害兽。
古同“睹”。
古同“谇”。
用卵石或弧形的石块碾压或摩擦皮革、布匹等,使密实而光亮:把牛皮~光。
1.〔~密〕舒缓,如“行~密而妍详。”2.古女子人名用字。
同“臆”。
〔狴犴〕传说中的一种猛兽。古代在牢狱的大门上画着狴犴的头形,后用作监狱的代称。犴(àn)。
古同“暗”,光线不足。
脸上的黑色斑点。
〔~狫(láo)〕今作“仡佬”,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之一。
1.說出自己的理由來,否定旁人的意見:批~。~斥。~倒(dǎo)。反~。~論。~議。2.顏色不純夾雜著別的顏色:斑~。~雜。3.大批貨物用船分載轉運:~運。~船(轉運用的小船。亦作“撥船”)。
古同“钢”。
1.二水。2.水。
同“椁”。
1.从腋下到肋骨尽处的部分:~下。2.用威力恐吓人:威~。~迫。3.收拢;耸起:~肩谄笑。
“蛄”的讹字。
用水和画。
(用膝盖)顶住。
重(chóng)酿的醇酒。
短而小的船。
〔~~〕白色。
古同“跸”。
1.生火。2.烽火。
见“样”。
古同“觓”,角上方弯曲的样子。
同“钏”。
1.户。2.窗户旁的柱子。
黑中带红的颜色:“君子不以绀~饰。”
古同“陑”。
1.背脊黄色的黑马。2.马膝胫间多长毛。
1.古代妇女所穿的华丽的衣服:“振绣衣,被~裳。”2.衣袖:“理~襟,整服饰。”3.衣后襟。
田间小沟。
1.镰刀。2.用镰刀割。
同“杰”。
1.柱下的石础或木础。2.支撑。
金属元素,符号Pm(promethium)。是一种稀土元素。银白色,有放射性。用作示踪原子,也用来制荧光粉、核能电池等。
〔~~〕古同“皭皭”,洁白,清白,如“其谁能以己之~~,受人之掝掝者哉!”
船、飞机等两侧的边儿:左~。右~。~梯。
1.浍河,水名,发源于河南,流入安徽。2.浍河,水名,汾河的支流,在山西。
〔黐(chī)~〕捕鸟的器具。
鼯鼠的别称。
鱼类的运动器官,由刺状的硬骨或软骨支撑薄膜构成。按所在的部位,可分为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有调节速度、变换方向等作用。
失意;悲痛。
1.法律;规则:定~。规~。纪~。2.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3.旧诗的一种体裁:五~。七~。排~。参看〖律诗〗。4.约束:~己。~人。自~。5.姓。
土质硬,不肥沃: ~薄。
同“读”(日本汉字)。
租佃:“不许汉人~耕。”
邛崃(Qiónglái),山名,又地名,都在四川。
1.诉讼时当面对质。2.〔~然〕感动的样子。3.解。
见“坏”。
1.构造;组合:~图。~词。2.结成(用于抽象事物):虚~。~怨。3.指文艺作品:佳~。4.姓。5.构树,落叶乔木,叶子卵形,叶子和茎上有硬毛,花淡绿色,雌雄异株。树皮是制造桑皮纸和宣纸的原料。也叫楮或榖。
说大话;夸耀: 自~。
节肢动物,身体扁圆形,像臭虫,头部有一对吸盘。寄生在鱼类身体的表面。
见“涟”。
见“膑”。
1.岔(道);大路分出的(路):~途。2.不相同;不一致:~义。~视。
形如刀的小船。
同“颡”。
1.古指秋天打猎。2.杀戮。
见“躏”。
诘问:盘~。反~。~责。
1.强暴。2.古同“揭”,担负。
窥视;观测:~视。~望。~标。
1.楸树的别称。2.茶树的古称。
〔椑柿〕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果实似柿而小,色青黑,可以制柿漆。
见〖耵聍〗 。
同“软”。
〔~~〕沉重缓慢的样子,如“大车~~。”
小土堆:丘~。蚁~(蚂蚁做窝时堆在穴口的小土堆)。
〔艨艟〕也作蒙冲。古代的一种战船。
面色温和。
旧指以拉拢买卖从中取利为职业的人:市~。牙~。驵~(zǎngkuài)。
1.玉名。2.珍奇;贵重:明珠~宝。~奇(奇特)。
1.槛。2.排去。
扭转:转~点(转折点)。
见“锿”。
《廣韻》侯夾切《集韻》轄夾切,音洽。《玉篇》曲齒。
1.器物的把儿:刀~。勺~。2.植物的花、叶或果实跟茎或枝连着的部分:花~。叶~。3.比喻在言行上被人抓住的材料:话~。笑~。把~。4.执掌:~国。~政。5.权:国~。6.用于某些带把儿的东西:一~斧头。两~锄头。
同“砧”。
1.用指甲按;用拇指和另一个指头使劲捏或截断:~两下也可以止痒。不要~公园里的花儿。把豆芽菜的须子~一~。2.用手的虎口紧紧按住:一把~住。3.拇指和另一手指尖相对握着的数量:一~儿韭菜。
1.美玉。2.姓。
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根的汁液。成虫刺吸植物的汁。
1.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歪倒;反转:推~。~身。车~了。人仰马~。2.为了寻找而移动上下物体的位置:~箱倒柜。从箱子底下~出来一条旧围巾。3.推翻原来的:~供。这桩冤案终于~过来了。4.爬过;越过:~墙而过。~山越...
古代一种精美的细布。亦作“緰貲”、“緰此”。
1.瘦人看人与物的样子。2.健而无德。3.目瞢。4.顾盼不定。
1.贈給。2.遺留,留下:~害。~誤(使受到壞的影響)。~訓。~笑大方(讓內行見笑)。
1.跟隨。如:“跟從”。《論語o公冶長》:“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2.依順。如:“從命”、“服從”。《禮記o樂記》:“樂者敦和率神而從天。”3.參予。如:“從事”、“從政”。4.採取。如:“從寬處理”...
古同“豜”。
困难:~苦。~深。物力维~。
1.悬持蚕箔柱的绳索。2.蜀锦名。
《廣韻》古沃切《集韻》《韻會》姑沃切,音梏。《廣韻》治象牙。又《廣韻》《集韻》胡谷切,音縠。《玉篇》齒聲。又《集韻》《韻會》胡沃切,音鵠。又《集韻》克角切,音觳。義同。
1.《廣韻》時鴆切,去沁,禪。2.低头。
古女子人名用字。
1.戈柄下端的圆锥形金属套:“进戈者前其~。”2.古同“樽”,古代的酒杯:“狼籍盘与~。”3.古书上说的一种农具。4.姓。
见“钓”。
1.旧指某些商品的专营专卖:~茶。~税。2.商讨:商~。
古同“褙”。
也叫犎(fēng)、封牛、峰牛。一种野牛。颈上有高起二尺多的峰,形似骆驼。
(云气)旋转:“忽兮其极之远也,~兮其相逐而反也。”
1.土和水混合成的东西。2.像泥的东西:印~。枣~。
蝴蝶的简称。
1.恭顺。2.畏惧。
〔~洞(tóng)〕弥漫无边,如“运清浊之~洞(tóng)兮,正重沓而并起。”
古同“信”,诚实。
古同“泔”,淘米、洗涮锅碗等用过的水。
1.铜屑:“今半两钱法重四铢,而奸或盗摩钱质而取~。”2.器物用久渐渐磨光失去锋刃或棱:菜刀~了切不烂,剪刀~了剪不断。石磨已~了。3.古代钩鼎耳和出炉炭的器具。
见“灯”。
见“竞”。
赠送: 厚~。
同“瑶”。
1.桃树,落叶小乔木,小枝光滑,叶子长圆披针形,花单生,粉红色。果实略呈球形,表面多有短绒毛,味甜,是常见水果。核仁可入药。2.这种植物的果实。3.形状像桃儿的东西:棉~。棉花结~了。4.指核桃:~酥。5.姓。
◎ 义未详。
◎ 义未详。
田边水沟。多用于地名,如深圳、圳口(均在广东)。
倒塌:土墙~了。房~了。
见“鳆”。
1.〔渨~〕见“渨”。2.沤(恥),长时间地浸泡。
见“螨”。
〔~罴(pí)〕熊的一种。
见“鳡”。
〔烷烃〕碳原子间都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的剩余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的烃。如甲烷、乙烷、丁烷等。烷烃中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达到饱和,故又名饱和链烃。
〔貙(chū)~〕古书上说的虎一类的猛兽。
1.大:~图。~愿。~旨。现多作宏。2.扩充;光大:恢~。3.姓。
1.器。2.小矛:“(章)苟遂以~斫之,蛇便走去。”
见“鲍”。
人名用字。
毛色黑白相杂的马。
1.八卦之一。代表地。参见〔八卦〕例:乾~(天地)。2.指女性的:~表。~车。~角儿。
1.抛掷。2.匆忙地做:临时现~。3.发怒:他~儿了。
〔~蜒〕a.蛇爬行的样子;b.弯弯曲曲地延伸。
1.剖開木料、石料、鋼材等的工具。主要部分是具有許多尖齒的薄鋼片。2.古代刑具名。3.指鋸形物。4.以鋸斷物。5.指像拉鋸似地反覆拉動。6.钁類,農具名。參見“鋸欘”。7.戈戟之類兵器。
哺乳动物,外形像猴而大,种类很多,没有颊囊和尾巴,有的特征跟人类很相似。生活在森林中。如猩猩和长臂猿。
〔~?〕轻捷,如“~?燕居。”
1.河南开封的别称。2.姓。
1.地势高起的长条地方:再往前走,就是一道小山~。2.用泥土筑成的堤防:~堰。堤~。
古书上说的一种鸟。
1.穿。2.钏,镯子。
1.饲养:~料。2.饲料:打草储~。
1.鱼骨头:如~在喉。2.(鱼骨头等)卡在喉咙里。3.正直。
1.横蛮无理:“胡人有知利者,而人谓之~。”2.古同“騺”。3.马高大。
弹劾(tánhé)。
〔躴~〕见“躴”。
1.〔~栗〕悲伤;忧伤。2.停留:“~檄籴以奔邀,似将放而中匮。”
1.推委。2.饥声。
古同“锺”,古容量单位。
1.忧愁的样子。2.动。
1.禾长穗。2.禾长。
相貌丑(跟“妍”相对):不辨妍~。
同“界”。
见“鸹”。
见“绪”。
波浪冲击石头时发出的响声。
1.原来许多人家居住过而现在已经荒废了的地方:废~。2.村庄:~里。3.同“圩(xū)”。
〔~毹〕毛织的地毯,旧时演戏多用来铺在地上或台上,因此常用“氍毹”或“红氍毹”代称舞台。
〔扲~〕坚勇。
见“镆”。
1.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名。2.古同“丰”。
古书上说的一种虫。
〔懮懮〕愁苦的样子。
形容患病而精神疲乏:病~。~欲睡。
古同“陷”。
〔~漷(kuò)〕水势激荡汹涌的样子。
传说中一种形状像羊而无口的野兽。
象玉的美石。
1.看见好的食物就想吃;专爱吃好的:嘴~。2.看到喜爱的事物希望参与或得到:眼~。看见下棋他就~得慌。3.想吃(某种食物):~荔枝。
饭食:酒~。盛(shèng)~。
见〖沆瀣〗。
见“钔”。
1.刃。2.刀。
1.单衣。2.衣服上下同色。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果实似柰,红色,可以吃。
《集韻》邦加切,音巴。?齖,齒出貌。《字彙》齒不正也。又《集韻》步化切,音杷。義同。
古代一种测风仪,用鸡毛五两系于高竿顶上而成,故亦称“五两”。
见“纭”。
1.灰尘;尘土:尘~。黄~蔽天。2.长度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符号?。1埃等于10-10(一百亿分之一)米。主要用来计量微小长度。这个单位名称是为纪念瑞典物理学家埃斯特朗(Anders Jonas ?ngstr?m)而定的。
1.怜悯:其情可~。2.忧愁:~然涕下。
鱼,体侧扁,头短,口小,背部青灰色,腹部银白色。生活在淡水中,不耐低温,是珠江流域等地区的重要经济鱼类。也叫土鲮鱼。
古同“渚”。
1.家畜:~口。~畜。2.古代祭神用的牛、羊、猪等。
1.古同“镊”,镊子。2.正。
1.饰。2.未被公认的化学元素。1926年,两个意大利化学家以为他们发现了第61号元素,将其命名为鉘,后被否认。
1.相距,隔開:距~。太陽是~地球最近的恒星。2.離開,分開:分~。~別。~家。~散(sàn)。~職。~異。~間(jiàn)。支~破碎。3.缺少:辦好教育~不開教師。4.八卦之一,符號是“?”,代表火。5.古同罹,...
1.美好。2.美丽的女子。
1.奔跑或跳跃:奔~。欢~。2.升(到空中):升~。飞~。3.使空(kòng):~地方。~出时间温功课。4.用在某些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反复、连续:翻~。折~。倒~。闹~。5.姓。
见〔鞺鞳〕
古同“柚”:“(荆山)多橘~。”
古女子人名用字。
1.安静:~适。2.毫不动心;安然;不在乎:~不知耻。
1.倒酒;喝酒:对~。自斟自~。2.酒饭:便~。3.考虑;商量:~加修改。
古女子人名用字。
1.赶(牲口):~马前进。2.快跑:长~直入。并驾齐~。3.赶走:~逐。~除。~虫剂。
黄色有白点的贝。
一种烹饪方法。先把原料炸透或两面煎黄,然后放进调料及汤汁,移到文火上收干汤汁。
同“凄”。
同“戮”。
(单纯的双唇鼻音)叹词,表示疑问:~,你说什么?
见“谵”。
卵未孵出雏而坏死。
强:~敌。
1.石首鱼,即“黄鱼”。2.古同“鯮”。
1.美好。2.美女。
古代射鸟用的拴着丝绳的箭。
古代兵器,跟叉相似。
1.把东西放在通风或阴凉的地方,使干燥:~干菜。2.晒(东西):~衣服。海滩上~着渔网。3.撇在一边不理睬;冷落:他俩说个没完,把我~在一边。4.同“凉”(liàng)。5.姓。
方言,哭泣不止。
古代割去男性生殖器的酷刑。
〔~鶘〕水鳥,喜群居,捕食魚類。亦稱“伽藍鳥”、“淘河鳥”、“塘鵝”。
1.人体或物体上最高的部分:头~。屋~。山~。塔~儿。2.用头支承:~碗(杂技)。~天立地。他~着雨就走了。3.从下面拱起:种子的嫩芽把土~起来了。4.用头或角撞击:~球。这头牛时常~人。5.支撑;抵住:拿杠子~上...
古同“軑”。
1.稀疏分明。2.古同“歷”。
(眼睛)美:“美目~只。”
1.笨:弄巧成~。2.谦辞。称自己的文章、意见等:~作。~见。
见“栌”。
1.同“鹢”。2.古书上指吐绶鸟。
鸽子,鸟类。品种很多。翅膀小,善飞行,羽毛有白色、灰色、酱紫色等。分家鸽和野鸽。有的家鸽经训练可 用来传递书信。野鸽有时伤害农作物。
1.大锄:“恶金以铸鉏(锄)、夷、斤、~,试诸壤土。”2.挖:“其下常~掘,种绿豆、小豆。”3.砍:“谁将修月斧,~取一尖来。”
同“侄”。
1.温器。2.化学元素“锇”的旧译。
古同“糠”。
古地名(a.中国春秋时郑地,在今河南省郑州市南。b.中国春秋时楚地,在今河南省项城县境)。
同“继”。
[~頭]英語mark的譯音,也譯為“嚜頭”,進出口貨物包裝上的標記。
“酾1”shī的又音。
大的波浪:波~。惊~骇浪。
古同“瀸”。
1.古书上说的一种蟹。2.传说中的一种异兽,状如龟,红头白身。
〔~鶀(qí)〕猫头鹰。
古书上指白色黏土。
见“颀”。
“狂”的讹字。
1.解除约束,使自由:释~。~虎归山。把俘虏~回去。2.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学。~工。3.放纵:~任。~声高歌。~言高论。4.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牛。~羊。5.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逐。流...
1.古同“捧”。2.两手分而数。
◎ 义未详。【漢。
1.形容撒娇的声音或姿态:~声~气。2.好;优异:味道蛮~!
见“屿”。
见“鲚”。
1.画圆形的工具:圆~。两脚~。2.规则;成例:校~。革除陋~。3.劝告:~劝。~勉。4.谋划;打主意:~划。~定。5.姓。
见“鸡”。
黄色:“其谷玄~。”
淯河,也叫白河。水名,在河南西南部,流入湖北。
化学元素“钪”的旧译。
1.使东西着火:燃~。~毁。~煤取暖。2.加热或接触某些化学药品、放射性物质等使物体起变化:~水。~饭。~砖。~炭。盐酸把衣服~坏了。3.烹调方法,先用油炸,再加汤汁来炒或炖,或先煮熟再用油炸:~茄子。红~鲤鱼。~...
“屉”的讹字。
古同“辎”。
〔傣族〕中国 少数民族之一。人口103万(199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德宏、耿马、孟连等地区的河谷坝区。有本民族语言文字。多信奉小乘佛教。建有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浅白色:“色~然白。”
见“驱”。
拟声词。心跳声、脚步声等:心~~直跳。他~地一下跳到院中。
1.〔~瀤(wāi)〕(水)不平,如“峾沦~瀤(wāi)”。2.古同“窊”,低洼;凹陷。
1.秤砣。2.碾砣。3.用砣子打磨玉器:~一个玉杯。
為死者更衣入棺。《玉篇o歹部》:“殮,殯殮也。入棺也。”如:“大殮”﹑“入殮”。
1.放射性金屬元素,符號Sm。灰白色結晶,質硬,在空氣中氧化變暗,半衰期很長,能放出甲種射線而變成釹。2.姓。
古代祭坛四周的矮墙:“掌设王之社~。”
(面色)晦黑。
古书上说的一种兽。
没有过滤的酒。
天然的水池子:池~。~泽。
1.泥浆。2.半流动的:~心鸡蛋。
见 “鳓” “鱠”, 也作“脍”的异体字。
古同“僒”。 。
寒冷;凉。
鱼类的 一科。体扁平,略呈圆形、斜方形或菱形,尾延长或细长呈鞭状。生活在海洋中。有些种类身上有发电器官,能产生电流, 用于拒敌和猎食。中国产五十余种。
“踂”的讹字。
见“针”。
无妻或丧妻的:~寡孤独。~居。
同“偷”。
见“鲯”。
古同“艺”。
古同“统”。
黄腹的羊。
地名用字:黄~(在广东)。
古指蹄子。
1.稻麦等禾本科植物的花或果实聚生在茎的顶端,叫做穗:麦~儿。谷~儿。2.用丝线、布条或纸条等扎成的、挂起来往下垂的装饰品:黄~红罩的宫灯。3.广东广州的别称。4.姓。
同“圭”。
1.古代统治者一种训诫勉励的文告。2.封建帝王对臣子任命或封赠的文字。
古同“伶”,伶俐。
见“录”。
1.〔~捖(wán)〕调和,如“提挈阴阳,~捖(wán)刚柔。”2.专一。
米中小黑虫,即“米象”。
化学元素“锿”的旧译。
同“敚”。
古女子人名用字。
古同“婿”。
见〔徘徊〕
古通“距”。
见“纮”。
多草木的山。
1.使用;委派:~人唯贤。~命。2.担当或承受:~课。~劳~怨。3.职务;责任:到~。担负重~。4.介词。由着;听凭:~其自然。去哪里~你自己决定。5.连词。不论;无论:~你怎么说,我也不同意。6.量词。用于担任职...
〔倥偬〕匆忙紧张:戎马~。偬(zǒng)。
祠堂:宗~。武侯~。
见“圹”。
1.指示代词。那;那个(跟“此”相对):~时。此起~伏。由此及~。2.人称代词。对方;他:知己知~。~退我进。
〔惺~〕清醒。亦作“惺鬆”。
1.汁。說文解字:“瀋,汁也。”如:“墨瀋未乾”。元o陶宗儀《南村輟耕錄o卷二十九o墨》:“所以晉人多用凹心硯者,欲磨墨貯瀋耳。”2.中國瀋陽市的簡稱。如:“安瀋鐵路”。
1.互相:~像。~识。~距太远。不~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瞒。好言~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亲。~中。
1.看。2.窺伺;嚴密注視。3.探視。4.瞄。5.眯縫。6.看待;照看。
1.邻。2.古地名。
同“臭”。
方言,薰:~鸡。~蚊。
1.由大变小或由长变短;收缩:紧~。~短。热胀冷~。这布下水也不~。2.没伸开或伸开了又收回去;不伸出:乌龟的头老~在里面。3.后退:退~。畏~。谁也不许往后~。
见“怜”。
1.熔炼(金属):~金。2.过分的装饰;不正派的打扮:~容。妖~。
见“贼”。
见〔毷氉〕
古人名用字。
1.把固定或隐藏在其他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抽出:~草。~剑。~刺。~了一颗牙。~了祸根。2.吸出(毒气等):~毒。~火。~罐子。3.挑选(多指人才):选~。4.向高提:~嗓子。5.超出;高出:海~。出类~萃。6.夺...
鱼脑骨(可作装饰品):“宝床香重春眠觉,~窗难晓。”
悬垂在耳旁作为装饰用的玉。
1.从上挹取或择取。2.减;剥。
见“镋”。
1.密致。2.古同“免”。
1.碾壓。2.傾軋,排擠。3.指欺辱,侵凌。4.壓倒,勝過。5.競爭,較量。6.挑弄,彈奏。7.把水截住。8.指斥。9.包扎。10.踩,踏。11.委曲。參見“軋辭”。12.象聲詞。參見“軋伊”。13.見“軋盤”。1...
见“钺”。
古同“猊”。
即“马陆”,一种节肢动物。
见“邮”。
象声词,草木摇动声。
红色。例 : 两颊~红。
古代有楼的大船:~船。~舰。
〔泔水〕淘米、洗刷锅 碗等用过的水。有的地区叫潲水。
1.清酒:“破愁惟有馨~。”2.(酒)清:“醁醅寒且~”。
1.用各种纤维或金属丝拧成的条状物。2.特指木工用的墨线。引申指标准,再引申指按一定标准去制裁:~墨。~之以法。3.继续。
见〖嘱咐〗。
澶渊(Chányuān),古地名,在今河南濮阳西南。
[yīngchǐ]
英尺旧也作呎。
1.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2.同“隅”。
1.〔~~〕光明,如“赫~~而烛坤。”2.光耀:“园蘅眩红花,湖荇~黄华。”
1.向;面向。2.违背:~规越矩(违背正常的法度)。
古同“饰”。
毛发下垂的样子:“斑鬓~以承弁兮。”
见“陨”。
恰好,相宜。
1.俊。2.古同“偙”。
1.洼下去的地方:泥~。弹~。刨个~儿。一个萝卜一个~。2.地洞;地道:~道。矿~。3.古时指活埋人:~杀。焚书~儒。4.坑害:~人。她被人~了。5.姓。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果实像板栗。
见“纽”。
1.肩挑。2.背負;負載。3.承當。4.舉,戴。5.方言。拿。6.用同“耽”。參見“擔誤”、“擔擱”。7.用同“呆”。
见“讵”。
1.虫子屈曲爬行或飞:“跂行喙息~飞蠕动。”2.孑孓,蚊子的幼虫。
古同“駩”。
见“鲱”。
1.顺服的:~良。~顺。2.使之顺从:~养。~马。
1.表明家族的字:~名。贵~。2.姓是…;以…为姓:你~什么?。他~张,不~王。3.姓。
〔蚵~〕蟾蜍,即“癞蛤蟆”。
古同“襴”。
1.量词,古代计算禾束的单位,四百把为一秅。2.古书上说的一种麻属植物。3.古县名,在今中国山东省。
漆成朱红色的弓。
1.用鋼製成的磨鋼、鐵、竹、木等的工具:~刀。鋼~。扁~。2.用銼磨東西:把鐵條~細。3.古同“挫”,折傷,挫敗。
诬陷;中伤:~言。
依靠;仰赖。
高七尺的马。
方言,用于人称代词后,相当于“们”:我~。
1.古书上说的一种狗。2.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兽,像人而有翅膀。
“?”的讹字。
古同“联”。
见“伪”。
1.并列的;对偶的:~句(对偶句)。2.指夫妇:~影(称别人夫妇合影)。伉~。
1.袖子:~口。短~儿。2.藏在袖子里:~着手。~手旁观。
齿露唇外:“其妻蓬头挛耳,~唇历齿。”
古同“玠”。
见“韬”。
同“棱”。
1.揮動。2.指揮動着東西打過去。3.舉,持。4.扳指頭推算;扳。
力大的牛。
1.古同“炒”。2.熏。
1.和,和谐:“其丕能~于小民。”2.诚,诚心:“至~感神。”3.调戏。
见“怅”。
特别爱好:~好。~酒。
〔~~〕a.蚕盛多。b.会聚。
1.到某人所在的地方;到某个地方去看人(多用于所尊敬的人):~烈士墓参谒。2.(学业、技术等)所达到的程度:造~。苦心孤~。
见“铃”。
1.衣缕。2.古时妇女长袍上的装饰。
〔~水〕又作“舞水”,古河名。a.在中国河南省;b.在中国贵州省。
蛾蝶类的幼虫,似蚕,大如指。
1.丝上的疙瘩。2.缺点;毛病。
1.用力从嘴里吐出来:~一口痰。2.唾人以表示鄙斥。3.尝,小饮:“不~酒。”
同“艳”。
见“谦”。
[毂辘](gū·lu)同“轱辘”。
一种无毒的大蛇,体长可达六米,大多生活在近水的森林里,捕食小禽兽(亦称“蚺蛇”)。
1.凶恶;残忍:凶~。~毒。那家伙比豺狼还~。2.控制感情,下定决心:~着心把泪止住。3.坚决:~抓业务。4.严厉;厉害:对自己人要和,对敌人要~。~~打击各种犯罪分子。5.同“很”。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柚子一类,果实大如盂,皮很厚,可以吃。
懒(跟“勤”相对):懒~。
1.终。2.古同“遭”,周,次。3.毁。
同“刷(shuā)”。
1.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弟弟小,哥哥~着他点儿。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2.请人接受招待:~茶。把大家~进屋里。3.索取一定的代价,把财物的所有权转移给别人:出~。转~。那辆旧车~出去了。4.表示指使、容许或听任:...
〔儦儦〕行进的样子。
1.不听。2.耳病。
1.古同“酬”。2.古同“筹”,计算。
包裹或覆盖东西用 的布单:包~。
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胡子。~麻绳。
1.弓或剑的套子。2.隐藏:~光养晦。3.用兵的计谋:~略。
见“舻”。
见〖猖獗〗。
古同“往”,以往。
1.弓弩两端系弦的地方:“桑弰其末刻锲,以受弦~。”2.环子、戒指一类的东西:环~。指~。3.笔管。4.姓。
〔炻器〕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的一种器皿。如水缸等。
1.朴实:~朴。~厚。~古。~风(质朴敦厚的风气)。2.成对。3.古同“醇”,酒味厚、纯。
1.〔橲原〕在岛福县。2.日本地名用字。
1.江河的支流:~汊。2.可以停泊大船的江海口岸:商~。军~。~口。~湾。~务。3.指“香港”:~府。~币。~商。
古同“帑”。
古同“怖”。
1.深水;潭:深~。鱼跃于~。天~之别。2.深:~泉。~博。3.姓。
牛角上水。
补鞋底:~前掌。
古同“熇”,燥。
1.鲜明。2.蘸;浸湿:~笔为文(用笔蘸着墨写文章)。
见〖曲蟮〗。
1.日色。2.日照。
1.明。2.美貌。
〔髝~〕见“髝”。
古同“砬”,岩石。
并持两物。
1.急流:“抑~怒濑,以扬激波。”2.古通“惐”,悲痛:“愀怆恻~。”
1.泽中守望的高脚窝棚。2.古同“巢”,鸟窝;也指没有房屋时人的住处:“尧不诛许由,唐民不皆~处。”
古代礼服上绣的黑 白相间的花纹。
1.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物...
笨拙,迟钝,亦指笨拙的人。
古同“烨”。
1.大锄。2.砍;掘。
1.船。2.捕鸟兽的网。
1.平庸:庸~。2.繁忙:忙~。
〔~倻〕朝鲜乐器名,有些像中国的筝。
1.以金屬裝飾器物。參見“釕轡”。2.金屬元素。符號Ru。銀灰色,質硬而脆,有時是海綿狀或碎片。釕存在於鉑礦中,量極少,可用來製裝飾品、合金等。
1.主意;计谋;计策:阴~。足智多~。2.图谋;谋求:~生。~害。为人类~福利。3.商议:不~而合。4.姓。
1.搜刮;聚敛。2.挖掘。
见“嫱”。
同“癯”。
古同“漨”,水名。
含有二硫键(—S—S—)的氨基酸,广泛存在于毛、发、骨、角中。
洁白明亮的样子。
1.小筏子。2.房屋大梁上的小梁。也叫桴子。3.鼓槌:~鼓相应。“枹”
见“捞”。
韩文吏读字。
山名。在安徽。
见“颖”。
古河名,汶水支流,在今中国山东省宁阳县。
〔~约〕a.姿态柔美。b.妇人软弱的样子。
1.去角变圆。2.圆:“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沉浊而~钝。”3.削。4.损坏。
同“扛2”。
1.高。2.石。
古同“從(从)”。
晚,天色晚:~食宵衣(天晚才吃饭,天未亮就穿衣起床,多用以称谀帝王勤劳政事)。
〔髑髅〕死人的头 骨;骷髅。髅(lóu)。
古同“從”(从)。
古同“觿”。
1.不同:~途同归。2.副词。很;极:~佳。~堪告慰。3.突出;特别:~勋。4.死。“殊死”二字常连用:~死战。
〔腣~〕见“腣”。
1.感情:热~。有~。无~。温~。2.情面:人~。讲~。托~。求~。3.爱情:~书。~话。谈~。4.情欲;性欲:春~。催~。发~期。5.情形;情况:病~。军~。实~。灾~。6.情理;道理:合~合理。不~之请。
同“算”。
古河名,在今中国湖北省。
喝酒干杯。
1.一种像玉的石头。2.珍奇:~丽。~异。
同“堙”。
古代 一种掘土 用的工具。
古书上说的 一种猛禽。似鹞鹰。
1.丰富;多:富~。丰~。~有风趣。2.没有代价地增添;另外添:~头。有两人去就行了,不要把他也~在里头。3.饶恕;宽容:~他这一回。4.表示让步,跟“虽然、尽管”意思相近:~这么让着他,他还不满意。5.姓。
1.往上托;举:~手。~起头来。~价。2.共同用手或肩膀搬东西:~担架。把桌子~过来。3.指“抬杠”1:他们两人一谈到这个问题,~起来就没完。4.用于两人抬的东西:十~妆奁。
1.鸟尾部的肉:“舒雁~,不可食,为气臊可厌耳。”2.尾骶骨:“脚近~者能步,鹅鹜是也。”3.肥。
1.正。2.古人名用字。
〔~雉(zhì)〕山雉,野鸡。
贿赂:行~。受~。纳~。索~。
见“滗”。
古同“灺”。
见“缭”。
〔~頷(hàn)〕面黄饥瘦,如“长~頷(hàn)亦何伤!”
古同“丐”。
名桂花魚、鯚花魚。魚綱鮨科。體側扁,背隆起,青黃色,腹部灰白色,全身有不規則黑色斑點。大口,細鱗。生活在淡水中,是我國的特產,肉味鮮美。
1.古书上说的椐一类的小树,茎多肿节,可以做拐杖。2.古同“柜”,收藏东西用的家具。
古书上说的一种鱼。
古同“?”。
1.地名。即今中国河南省陝縣,周初為周公、召公分治的界限。2.陝西省的簡稱。如:“陝北”。3.姓。如明代有陝通。
1.車運;轉運。2.翻轉。3.輾轉。4.棄屍。5.移動。6.返回。7.轉向,改變行動的方向。8.變化;改變。9.逃避。10.搖動;飄蕩。11.按着歌聲節拍跳舞。12.轉調。13.誦,讀。14.賣;轉讓。15.傳遞;...
绕,环绕:“秋,马肥,大会~林。”
见“汇”。
1.有文彩,可以缘饰衣服等的织物。2.车马的装饰物。
古同“趄”。
饴糖,以含有淀粉的物质为原料经糖化和加工制得。饴糖含有麦芽糖、葡萄糖及糊精,味甜爽口,可供制糕点、糖果等。
〔晻(àn)~〕(天)阴沉。
同“扬”。
1.更替;蜕变。2.同“禅”(shàn)。
1.见〖尺蠖〗。2.姓。
1.宽裕:~有余裕。2.体态轻盈柔美:柔情~态。
古时佩带的玉器,半环形,有缺口。
推测;仔细考虑:~度。思~。
牙齿被腐蚀而残缺。
见“购”。
古同“聪”。
1.古乐器,一种单独悬挂的大钟。2.十二辰头铃钟。3.古代一种锄类农具。
1.日本人劳动时挽系和服长袖的带子。2.斜挂在肩上(做为标记的)布条。3.打十字结,十字图案(日本汉字)。
见〔忸怩〕
古同“赖”:“~为如来亲加被,还同枯木再生春。”
1.旧时泛指读书人:~生。~医。2.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专司礼仪的人。3.儒家:~术。4.通“懦(nuò)”。懦弱:偷~转脱。
1.怜悯:可~。~惜。同病相~。2.爱:~爱。爱~。
古同“屹”。
古同“硫”,硫黄。
1.馬槽:“老驥伏~,志在千里”。2.同“櫟”,木名。3.[~?]古時刑具,即“拶指”。
1.乳汁:“乳~有余”。2.鼓声:“~然击鼓,士忿怒”。
1.顏色的名稱。古代指淺紅色。2.多指赤色。3.泛指各種紅色。4.呈現紅色;變紅。5.借指紅色的花。6.借指紅色的布帛之類。7.指用紅色布帛或紅紙包着的禮物。8.血的婉辭。9.喜慶的事。參見“紅白”。10.象徵革命...
古同“塔”。
1.东西;事物:动~。货~。~质。~尽其用。2.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待人接~。3.内容;实质:言之有~。空洞无~。4.姓。
1.〈韓〉地名用字。2.〈韓〉人名用字。
见“铚”。
1.舀:~取。~彼注兹(从那里舀出来倒在这里头)。2.牵引;拉。
1.派遣;支使:~唤。~人去打听消息。2.使用:~拖拉机耕地。这支笔很好~。~上点肥料。3.让;叫;致使:办事~群众满意。加强质量管理,~产品合格率不断上升。4.假如。5.奉使命办事的人:~节。大~。公~。特~。学...
1.古指四齿的耙子。2.形容树根盘错。
合在一起的两块玉。
古女子人名用字。
古地名用字。
镯子,套在手腕或脚腕上的环状装饰品: 玉~。
光亮的样子:闪~。
〔蜣螂〕俗称屎壳郎。昆虫。背有坚甲,黑色。可供药用。
1.灵车:“曾子攀柩车,引~者为之止也。”2.古代行泥泞道路的一种交通工具。
见“钋”。
见“锬”。
1.不正;倾斜(跟“正”相对):~锋。太阳~西了。2.仅注重一方面或对人对事不公正:~重。~爱。兼听则明,~信则暗。~于基础理论的研究。3.辅助的;不占主要地位的:~将。~师。4.与某个标准相比有差距:体温~高。工...
同“纘”。
见“烃”。
见“掳”。
1.水波纹。2.曲岸外侧。
古书上指鲫鱼:涸辙之~。
接触:“岂比俎豆古,不为手所~。”
古书上说的一种短头狗。
见“祯”。
1.燃烧;热。2.烧。
见“谧”。
射欹令正。
1.不知。2.姓。
1.鼻息:~声。2.吃太甜太咸等食物使喉咙不舒服:~得难受。3.〈方〉副词。很;非常(多表示不满意):~咸。~热。~讨厌的。
古同“瘦”。
1.〔~蜒(yán)〕古书上说的一种兽。2.螟蛉。
见“铎”。
1.尘土。2.尘土随风扬起。
眼睛斜看。也泛指 看。
像羊肉的气味:~气。~味。腥~。
鼻梁:“口海~岳。”
〔~攄(shū)〕收敛。
益,增多。
同“徇”。
古同“虾”。
用锄锄草并翻松土地:~地。~谷子。
椫木, 也叫白理木。质坚,纹白。木材可制梳子、勺子等。
古同“欢”。
1.刁斗,古代军用炊具,三足,有柄,夜间用来敲击报更:“秋入铜~。”2.温酒器。
1.使轴与齿轮、皮带轮等连接并固定在一起的零件,一般是用钢制的长方块,装在被连接的两个机件上预先制成的键槽中。2.插门的金属棍子。3.计算机、打字机、某些乐器或其他机器上,使用时按动的部分:琴~。~盘。4.在化学结...
脚镣:~梏。
因水或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咳嗽,又突然喷出:吃饭吃~了。喝得太猛,~着了。
违背常情、事理:乖~。~谬。~戾。
1.运动着的物体跟别的物体突然接触:~杯。不小心腿在门上~了一下。2.碰见;遇到:~面。在路上~到一位熟人。3.试探:~~机会。我去~一下看,说不定他在家。
1.〔~桲〕a.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椭圆形,花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秋季成熟。b.榅桲树的果实,黄色,有香气,味甘酸,可以吃,又供药用。2.根。
古同“熁”,火气。
1.〔~翳(yìㄧˋ)〕遮蔽,如“举霓旌之~翳(yìㄧˋ)兮。”2.底:泰山之巅~。
1.白色:白发~然。2.大(腹):~其腹。
同“摄”(日本汉字)。
1.古同“混”,同;混合:“乘云阁而上下兮,纷蒙笼以~成。”2.缝纫东西滚边;缘边。
同“横”。
1.月亮:太~。2.天空有云不见阳光或星、月:~天。3.暗。4.阳光不能直接照到的地方:背~。5.不露出来的;凹进的。与“阳”相对:~沟。~文。6.不光明的;诡诈的:~谋。~险。7.跟死人或鬼神有关的:~间。8.中...
1.珠子:~宝。夜明~。2.(~儿)小的球形的东西:眼~儿。泪~儿。水~儿。滚~儿。3.姓。
曲(背);弯(腰):~着背。~下腰。
开始(做);(初次)做:~办。首~。~下规矩。~新记录。
哺乳动物。小型低等猴类。
量词。用于植物:一~桃树。两~白菜。
1.使东西从嘴里出来:~核儿(húr)。~痰。2.从口儿或缝儿里长出来或露出来:~穗儿。~絮。蚕~丝。3.说出来:谈~。~露。~字。~实情。
〔~莽〕(太阳)不明亮。
1.同“?”。察视。2.邪视。
足相踦貌。
古同“截”。
1.马鞭。2.剟。3.揣度:“北方堂奥,山东关右,~其物力,实相钧敌。”
1.顺着(江河、道路或物体的边):~墙根儿种花。~着河边走。2.依照以往的方法、规矩、式样等:~袭。相~成习。3.顺着衣物的边再镶上一条边:~鞋口。4.边(多用在名词后):边~。沟~。炕~儿。缸~儿。前~。
1.在条状物上打疙瘩或用这种方式制成物品:~绳。~网。~彩。2.条状物打成的疙瘩:打~。活~。死~。蝴蝶~。3.发生某种关系;结合:~仇。~社。~为夫妻。4.凝聚;凝结:~晶。湖面~了一层冰。5.结束;了结:~账。...
无边无际:“甘瞑于溷~之。”
1.〔~气〕倒霉(“气”读轻声)。2.〔~子〕方言,肉末或肉丁,如“羊肉~子面”。3.害羞:害~。羞~。
1.[锒铛](lángdāng)2.铁锁链:~入狱(被铁锁链锁着进监狱)。3.形容金属撞击的声音:铁索~。‖也作郎当。
同“戬”。
使害怕:~了一跳。别~着孩子。
1.视。2.两眼视线不能集中同视一物。
1.〔~~〕懒散、懈怠的样子。2.心不平。
1.〔郭~〕古书上说的一种牛。2.(牛)无角。
见“继”。
1.弹子:~丸︱泥~。2.枪弹;炮弹;炸弹。
黍稷茂盛的样子。
古同“稻”。
1.尺度。2.用秤称(今口语说yāo,写作“约”)。
1.上衣和裙裤。2.(江户时代)武士的礼服。(日本汉字)
《唐韻》《集韻》徒冬切,音彤。《說文》龜名。
1.调和;调(tiáo)配:调~。2.配制的药物:针~。冲~。麻醉~。3.指某些起化学作用或物理作用的物质:杀虫~。冷冻~。4.剂子:面~儿。做~儿。5.用于若干味药配合起来的汤药:一~药。也说服(fù)。
古同“鄡”,古县名。
智谋:“女不女,其心予,覆夫~。”
古同“忞”。
古同“懦”。
古同“畬1”。
〔~崥(bǐ)〕山脚,如“崔嵬不崩,赖彼~崥(bǐ)。”
捎带;顺便给人带(东西):~封信。~个口信儿。
某些植物的茎。例 : 麻~ 儿 。 高粱~ 儿 。
古同“併”。
◎ 公制容量单位“分升”的旧译。【
1.(车马等)飞快地跑:急~而过。2.开动(车船等):驾~。行~。~向远方。轮船因故停~。
见“阶”。
见“镠”。
同“榜”。
见“谉”。
古同“绳”。
叹词,表示招呼:~,你快看!
1.和谐:~音。~调。2.(事情)商量好;办妥(多指跟别人打交道的事情):事~之后,即可动身。3.诙谐:~谑。~戏。亦庄亦~。
1.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江~。~流。内~。运~。护城~。一条~。2.指银河系:~外星系。3.(Hé)特指黄河:~西。~套。4.姓。
古地名。春秋时,楚文王建都于郢,故址在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楚国都城屡有迁徙,凡迁至之地均称郢。
见“惯”。
古同“咩”。
同“璎”(日本汉字)。
同“躄”。
三歲的豬。亦泛指大豬,獸。
通水的管子(日本汉字)。
病痛的样子。
用以刺击的长枪。
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注视:轮到她射击,大家的眼睛都~住了靶心。也作钉。
古书上说的一种鱼,形状像银鱼,嘴像针。
把烧红的铁浸入水中淬火,今称“蘸火”。
同“碍”。
1.按照对象的类别或系统,采取表格或其他比较整齐的形式,编辑起来供参考的书:年~。食~。2.可以用来指导练习的格式或图形:画~。棋~。3.曲谱:歌~。乐~。根据这首歌的~另外配了一段词。4.就歌词配曲:把这首诗~成...
1.古同“眺”。2.古代诸侯聘问相见之礼。
1.水上交通工具,用竹木等平摆着连接起来做成,即筏子:乘木~过河。2.扎成排的竹、木,便于随水运走:放竹~。3.盾。
古同“鹼”。
同“蛇1”。
1.农村中专管饲养某些家畜的人员:羊~儿。猪~儿。2.旧时某些行业中被雇用专做某种活计的人:堂~儿。磨~儿(磨面的人)。
古同“擆”。
1.增加:~高。~强。~兵。有~无减。产量猛~。2.姓。
背叛:~贼。~匪。反~。众~亲离。离经~道。
古同“糖”。
大气中一种光的现象,天空中的小水珠经日光照射发生折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弧形彩带,由外圈至内圈呈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出现在和太阳相对着的方向。也叫彩虹。
用刀割脖子:自~。
〔鶗~〕见“鶗”。
同“鷎”。
〔狰狞〕面目凶恶的样子。
〔?~〕大砖。
肩头:“即床而奠,当~,用吉器。”
古同“号”,号哭。
寒冷的样子。
1.带嚼子的马笼头。2.收住缰绳不让骡马等前进:悬崖~马。3.强制;逼迫:~令。~派。~索。4.统率:亲~六军。5.姓。6.雕刻:~石。~碑。7.勒克斯的简称。1流(流明)的光通量均匀地照在1平方米面积上时的光照度...
1.平和;和缓:温~。柔~。~颜悦色。2.和谐;和睦:~衷共济。弟兄不~。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媾~。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弄得百姓不得安生。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棋。~局。末了一盘~了。5.姓。...
见“鹁”。
1.围裙。2.褯子。
用当代的话解释 古代文 献词语的意义: 训~。 释~。
〔~猔(zòng)〕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为吐蕃的一个部落,后进入云南。
“?”的讹字。
古同“腊”:“残~生春序,愁霖逼岁昏。”
见“苏”。
古同“锈”。
古女子人名用字。
古女子人名用字。
古同“咄”。
古同“蹯”。
1.抬起;举起;翘起:~首高视。2.同“矫1”3.(jiǎo)。4.同“矫3”(jiǎo)。
1.柜子,存放东西的家具:衣~。书~。文件~。2.商店售货台。
棺材:灵~。
1.古代有足的圆形的食物托盘。2.以绳转轴裁木为器。
〔瑊玏〕像玉的石头。
1.猛兽。2.同“暴(bào)”。暴虐。
1.古同“窟”,洞穴。2.穿穴:“(舜)以其徒属~地财,取水利……然后免于冻馁之患。”3.冲起:“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堁扬尘。”
1.停留:~留。~延。2.考核:~查。无~之谈。3.计较:反唇相~。
1.“鹲”的繁体字。2.古時一種水鳥。《說文解字》:“鸏,水鳥名。”
古同“碾”,轧。
音译用字。
断;断取。
古书上说的一种鸟。
1.不正当,不正派:~恶(è)。~念。~说。2.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寒~。风~。3.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中(zhòng)~。4.妖异怪诞:~魔。~术。5.古同“斜”。
同“埼”。
〔陾陾〕形容众多。
同“熹”。
〔佌佌〕小;地位低微。
同“哗1”。
火光;烧。
1.使水或其他东西分散地落下:~水。~扫。~泪。2.东西散落:粮食~了。3.姓。
同“潸”。
1.嗓子哑,不能出声;失音:~哑。2.缄默,不做声:万马齐~。
烙饼用的平底锅:饼~。
〈方〉洗;涮。江淮官话、吴语、闽语。
古同“缸”。
把丝、帛煮制得柔软洁白。
1.淹没:~死。2.沉迷不悟;过分:沉~。~爱。
〔~~〕a.石貌。b.动。
见“柠”。
◎ 义未详。
1.认得:~字。相~。2.知识:常~。学~。3.见解;辨别力:很有见~。远见卓~。
同“鞠”。
洧川(Wěichuān),地名,在河南。
1.缝隙;裂缝:墙~。门~。云~。2.(地区、时间)空闲:~地。空~。农~(农闲)。3.漏洞;机会:无~可乘。4.(感情上的)裂痕:嫌~。有~。
见“眬”。
1.塗飾金泥。2.姓。
1.鸟兽的嘴。2.借指人的嘴:百~莫辩。无庸置~(无须插嘴)。
1.水流会合的地方。2.急流:“龙潭下奔~。”3.水声:“有声~然。”
圆顶的石碑:残碑断~。墓~。
古同“睿”。
侵蚀;蚕食。
1.床前几。2.一种树,木材像杉木而比较硬:“旧怜杉~碧,新喜荔枝红。”3.把丝梳理成经线的工具。
敏捷;快。
1.丧失:“国家灭亡,~失社稷。”2.发声。3.古通“陨”,坠落。
1.〔森~〕(树木)高耸的样子,如“林箫蔓荆,森~柞朴。”2.古代的一种捕鱼器具:“~密鱼虽暖,巢危鹤更阴。”
1.扶。2.挺:“~白刃以万舞。”
1.达到(美好的境地):渐~佳境。交通工具日~便利。2.来到:百福并~。3.姓。
译音用字。人名。地名。
1.鶗鵳鸟,即“鹞”。2.鸡。
(牛)反刍。
〔~?(liáng)〕明。
1.灌溉;浇:~田。如汤~雪。2.(土地)肥:肥~。~土。~野。肥田~地。3.姓。
见〔榅桲〕
见“脑”。
1.垫在柱下的石礅:~石。2.事物的基底,根基:基~。
忽然;突然:~然。~逝(称人突然去世)。
1.古同“夺”,强取:“百姓既相抄~,敬儿至江陵诛攸之亲党。”2.姓。
流下:~水。~汗。~眼泪。
古地名。在今山东。
阻挡;阻碍:~止。拦~。劝~。畅行无~。
栲树,常绿乔木,叶子长椭圆形,壳斗近球形,表面有短刺。木材致密,供建筑等用,树皮、壳斗含鞣酸,可以制染料和栲胶。
1.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跃。~水。~荡。~跶。~高。~远。~舞。弹(tán)~。暴~如雷。~梁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2.越过:~班。~棋。~槽。3.一起一伏地动:心~。眼~。心惊肉~。
1.郓城(Yùnchéng),地名,在山东。2.姓。
1.常绿乔木,叶子椭圆形或长披针形,表面光滑,背面有软毛,花小,绿色,浆果蓝黑色。木材是贵重的建筑材料,也可供造船用。生长在贵州、四川等地。2.这种植物的木材。
〔~~〕马行进的样子。亦作“彭彭”。
臣民朝 见君主或宗教徒朝拜圣地: ~ 见。 朝~。
露出,没有遮盖:~露。~体。半~。赤~~。~着身子。
1.古同“梓”,一种落叶乔木。2.加工木材。3.木工。
同“抻”。
水流,水势。
《唐韻》以諸切《集韻》羊朱切,音余。《說文》水也。一曰水搖蕩貌。
山的样子。
古同“霞”,彩霞。
1.山势高陡:~立。~壁。2.比喻严厉:~直(严峻刚直)。
1.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跟“坏”相对):~人。~东西。~事情。~脾气。庄稼长得很~。2.合宜;妥当:初次见面,不知跟他说些什么~。3.用在动词前,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看。~听。~吃。4.友爱;和睦:友~...
祆教。参见〔拜火教〕
有机化合物的一类,是含有相邻的两个羰基的化合物和两个分子苯肼缩水而成的衍生物。[英osazone]
见“赒”。
见“错”。
1.古同“彤”。2.古同“赨”。
同“颊”。
穴舟虫(日本汉字)。
古同“涧”:“磊磊~中石。”
〔~蹋(tà)〕同“糟蹋”。a.作践,不爱惜,如“米粮来之不易,不可任意~蹋(tà)”;b.欺凌,侮辱,如“何苦留些骨肉叫人家去~蹋(tà)。”
1.古代一种轻便的车:“驰深鼓利檝,趋险惊蜚~。”2.轻:“德~如毛,民鲜克举之。”
〔~县〕村镇名,在中国北京市通县。
毛发、枝条等细长的样子:~下垂。柳枝~。
兽足:熊 ~(熊掌)。
1.睡眠:失~。安~。长~(指死亡)。2.某些动物的一种生理现象,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不动不吃:冬~。蚕三~了。
象声词,喉中哽塞所出声。
1.小心:警~。2.害怕:怵(chù)~。
古同“?”。古代祭天的一种仪式。
见〔玳瑁〕
〔~鱼〕同“章鱼”。
1.剜;挑取。2.盆、瓮底部的孔。3.小割而深。4.曲剪;曲刀。
有皱纹的纱。
见“斓”。
见“讶”。
用掸子或别的东西轻轻地抽或拂,去掉灰尘等:~掉衣服上的雪。墙壁和天花板都~得很干净。“担”
仓促:“况以三军之众,赴水火而不还踵乎,虽~合刃于天下,谁敢在其上者?”
〔~鱼〕体呈纺槌形,背部蓝褐色,腹部银白色。生活于海洋,春夏游回近岸。
金属元素,符号Ti,原子序数22。银灰色,质软,有延展性。自然界储藏量较多。钛的合金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 用于航空工业、宇宙航行及制造航海设备等。
金属元素,符号Na,原子序数11。银白色,质软,在空气中容易氧化,遇水猛烈反应而起火。平常保存在煤油中。 用作有机合成的还原剂,熔融金属钠在增殖反应堆中可作热交换剂。
1.空虚:~腹从公(饿着肚子办理公务)。2.纺织品稀而薄:~薄。
古同“颖”。
〔琉璃〕 、
见“鲪”。
1.姨母,称母亲的姐妹。也用来尊称母亲一辈的女子。2.妻子的姐妹:大~。小~。
一种人造放射性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109,符号为Mt。
帛制的便帽。
〔皑皑〕形容洁白(多 用于雪): 白雪~。
古书上说的一种黑色的鱼。
1.直。2.絓緈。
1.同“锻 ”。2.煅烧。
1.改变(多指态度或感情):始终不~。坚贞不~。2.重庆的别称。3.姓。
同“膵”。
化学音译用字。如 呋喃。
古同“桥”。
1.(口)张开:“公孙龙口~而不合。”2.卧息。
1.口干想喝水:解~。又~又饿。临~掘井。2.迫切地:~望。~念。3.姓。
1.评论;批评:短~。书~。获得好~。~一部电影。2.评判:~分儿。~选。~一~谁写得好。3.姓。
1.〔~鑪〕箭名。2.化学元素“铍”的旧译。
同“冢”。
1.缺乏;短少:~人。~材料。庄稼~肥~水就长不好。2.残破;残缺:~口。完满无~。这本书~了两页。3.该到而未到:~勤。~课。~席。4.旧时指官职的空额,也泛指一般职务的空额:出~。肥~。补一个~。
1.猴的一种。2.小蜃。
(鸟)疾飞的样子:“~彼晨风,郁彼北林。”
1.〔~隅〕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称鱼,如“~隅跃清池。”2.〔~觜〕星名,十二星次之一,如“岁在~觜之口。”
1.古同“磴”,台阶或楼梯的层级。2.小坎。3.排水道:“二十里中作十二~,~相去三百步。”
指猪羊等家畜圈里积的粪便:猪~。鸡~。
1.原指传奇中的一个段落,同杂剧中的“折”相近。2.见“出”。
古代祭祀时把酒洒在地上。
分割;截断。
〔兜~〕不静。
1.牛胫骨。2.古通“顅”,颈长。
1.磋磨骨角铜铁等使之光滑的工具:“磋以~鐋。”2.磨治;打磨:“更铸为小钱,不磨~。”3.磨练(思想品行):“大其虑,躬自~。”4.姓。
〔~拘〕山名。
同“嗥”。
1.黄毛黑唇的黄牛。2.七尺牛。
1.打结:“心结~兮折摧。”2.结不解。
古山名。在楚国南部。
◎ 日本地名用字。
见“缂”。
〔蝼~〕蝼蛄。
1.语未定的样子。2.气逆。
擦;抹:~汗。把桌子~干净。
不能说话。
古同“捃”,拾取:“舍吾言革思者,是犹舍获而~粟也。”
1.穿铜钱用的绳子。2.用于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钱三百~。
1.古代釜一类的熬胶器皿。2.刀柄。3.化学元素“钚”的旧译。
古同“功”。
古同“联”。
见“硖”。
古女子人名用字。
1.两腿尽量弯曲,像坐的样子,但臀部不着地:两人在地头~着谈话。2.比喻待(dāi)着或闲居:他整天~在家里不出门。
1.两手替换着把线或绳子拉回或绕好:把风筝~下来。我撑着线,请你帮我~一~。2.两脚交替着迈出:爸爸走得快,孩子小腿儿紧~都跟不上。3.追究:~老账。这件事儿已经~出头儿来了。
1.火光。2.气。
1.充满。2.符合:“宜蒙纳许,以~海内欣戴之望。”
复貌:“~~乎莫得其门。”
古同“裸”:“臣~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
(又音hǎilǐ)旧表示长度单位用字。1977年7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标准计量局通知,淘汰“浬”,改用“海里”。
像玉的石头。
吮吸:小孩儿~奶。~柿子。
古代中国黄河一渡口名。
比綢子厚實而粗糙的紡織品,用絲做經,用棉線做緯: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蒙古灵圣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招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