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器匹配过程匹配如何求

当前位置: >
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匹配性能的调整
&&& 和柴油机是两种工作原理各不相同的机械,具有明显不同的工作特性,它们的联合运行,就存在一个匹配和调整的问题。
&&& 一、匹配的主要要求
&&& 1.柴油机每个工作循环内所提供的空气增压比和流量,均能满足柴油机进气的需要;
&&& 2.柴油机排气所提供的能量能满足涡轮带动压气机的需要;
&&& 3.柴油机进气特性曲线与压气机运行特性曲线相匹配,尽可能落在压气机特性曲线的高效率区域内,并远离喘振边界线。
&&& 这样,才能达到满意的运用效果。选配时,通常按标定工况确定的主要设计参数,然后根据厂方提供的技术资料和特性曲线图,选定增压器的型号。选定后即做配机试验,以求全面满足增压器与柴油机联合运行时的性能要求。
&&& 与柴油机的匹配还应满足各种工况运行时的良好配合。良好的配合主要表现在:(1)在整个运行范围内能正常工作,不出现喘振、超速、排气温度超限等;(2)柴油机运行线处于压气机的高效率区内。
&&& 是专业厂批量生产的系列产品,生产厂为了使增压器能适应不同用途、不同输出功率、不同增压系统和不同安装位置的柴油机需要,均按组合式结构进行设计,提供通用特性曲线,并备有大量通用零部件供选用。同一型号的增压器在壳体和叶轮直径不变的情况下,变更少量通流元件,如压气机叶轮、涡轮叶片、喷嘴环和扩压器等,就能在较宽广的流量和增压比范围内保持高的综合效率,满足匹配柴油机的要求。并在按标定工况确定的主要设计参数,并选定型号后,配机试验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通流元件,以适应匹配要求。
&&& 二、匹配性能的调整
&&& 在匹配试验或运行中,可能出现如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进行调整:
&&& 1.运行线太靠近喘振线甚至穿入喘振区
&&& 调整时首先弄清产生喘振的原因,然后采取适当措施:
&& (1)改用小一号的增压器。小一号增压器的喘振线大致平行于原压气机的喘振线并移向流量小的一边,这样运行线就可脱离喘振区。但须注意,选用新型号后,柴油机的运行线已不是原来的曲线,可能也略向流量小的方向移动,故要重新做配套试验。
&& (2)适当缩小压气机通流截面。这时压气机叶轮和扩压器的截面都要相应缩小,因此它的特性线将大致平行原特性线并向流量小的方向偏移。
&& (3)减小压气机进口处直径。如果能判断喘振是在导风轮中发生,则可减小叶轮的进口直径,使特性线向小流量方向偏移。
&& (4)减小扩压器进口角。当运行线偏离喘振线太远时,可采用与上述措施相反的调整措施,使运行线位于压气机高效率区。
&&& 改变喷嘴喉部截面积是改变运行线位置的有效方法。增大截面积时,涡轮的通流能力增加了,如果增压压力不变,则通过增压系统的流量增加,压气机的流量也增加,因此运行线离开喘振线向流量大的方向移动。但是在增压压力不变的条件下,要达到涡轮机与压气机功率平衡,柴油机排气温度将要提高,增压压力上升,是调整增压压力的有效措施。
&&& 增压器引起喘振原因很多,如进气管联接的气缸数目较少,管道容积过小,使气流脉动大而引起喘振,而且脉动振幅愈大、频率愈低,则喘振线愈往流量大的方向偏移;高原地区由于环境压力低,空气密度小,压气机中气流的雷诺数下降,气流粘性影响明显增加,容易产生喘振。
&&& 2.增压器转速和增压压力的调整
&&& 增压比近似与增压器转速的平方成正比,故两者的调整措施是一致的。常用的方法是调整喷嘴环截面积,增大时,废气能量降低,增压器转速下降,增压压力随之下降,反之亦然。
&&& 3.涡轮进口温度的调整
&&& 涡轮进口温度不仅直接影响涡轮运行的可靠性,同时它也表征柴油机热负荷的大小。影响排气温度的因素很多,适当调整供油系统各参数,如循环供油量、供油提前角、改善雾化混合性能等均可降低排气温度;适当增大气门重叠角,加强扫气能力,提高充量系数,改善气缸热负荷,降低排温,同时也改善了燃烧条件,降低了耗油率。在增压柴油机中,排气温度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进气温度高引起的。进气温度每升高1℃,柴油机排气温度一般升高2~3℃。柴油机进气温度主要决定于增压比和压气机效率,增压比愈高,压气机效率愈低,则进气温度愈高。因此使运行线位于压气机高效率区也是降低涡轮进口温度的办法。
&&& 由于压气机特性决定了高效率区只存在于一个相当狭窄的范围,所以在与拖拉机、汽车用柴油机配套时,应该按柴油机的使用工况加以考虑。一般使压气机最高效率区相当于柴油机最大扭矩处,即60%~70%标定转速处,而使标定工况处的增压器效率稍微低些。
?上一文章:
?下一文章:
&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7,843.75000 毫秒涡轮增压汽油机匹配计算及性能预测--《汽车技术》2012年10期
涡轮增压汽油机匹配计算及性能预测
【摘要】:应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某1.5 VCT发动机一维仿真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标定。根据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设计要求估算了涡轮增压器的性能参数值,从而选择了一款涡轮增压器。建立了加装涡轮增压器之后的发动机模型,增加了放气阀装置,并分别进行了平原、高原环境下的发动机的匹配计算和性能预测。结果表明,在平原、高原环境下发动机匹配情况均良好。
【作者单位】:
【分类号】:U464.17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红雨,任传胜;[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11期
孟维明,郭庆祝,翁烈胜,黄连中;[J];世界海运;2005年04期
杜爱民,田永祥,任洪娟;[J];内燃机工程;2005年03期
刘素花,陈德元;[J];山东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周兴利,陆家祥;[J];山东内燃机;2001年04期
王承禹,刘镇,常汉宝;[J];船海工程;2001年S2期
高文志,赵明,贾贵起,贺兆欣;[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04年06期
张志远,王书义;[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学东;[D];吉林大学;2004年
常汉宝;[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刘云岗;[D];山东大学;2006年
雷艳;[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余红东;[D];广西大学;2002年
李可顺;[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王春强;[D];广西大学;2004年
牛志明;[D];吉林大学;2004年
赵佳佳;[D];吉林大学;2004年
杨宝田;[D];天津大学;2004年
邢海军;[D];天津大学;2003年
张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帅英梅;[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杨健敏;[D];山东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然治,任继文,綦天;[J];车用发动机;1997年03期
陈勤学,崔可润,朱国伟;[J];车用发动机;2002年03期
王恩华,周明,李建秋,欧阳明高,王戈一;[J];车用发动机;2003年04期
孙勇,王燕军,王建昕,帅石金;[J];内燃机;2002年01期
张翠平;[J];农业机械学报;2000年05期
苏岩,李理光,肖敏,曾朝阳;[J];汽车技术;2000年10期
秦静;谢辉;张岩;陈韬;何邦全;赵华;;[J];天津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朱会田,彭生辉,戴启清;[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0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海波;[D];山东大学;2005年
宗立君;[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杜兴华;[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汽车零部件;2010年07期
华溪;;[J];汽车与安全;2011年09期
张灏;;[J];技术与市场;2011年07期
刘杨;;[J];汽车商业评论;2011年07期
王翠表;王青;田晓;;[J];汽车零部件;2009年07期
丁宁;高卫民;;[J];上海汽车;2011年07期
张国锋;;[J];汽车零部件;2009年07期
曾宪龙;何志龙;邢子文;;[J];流体机械;2011年08期
李西秦;蔡仁华;曹淼龙;刘冰;;[J];汽车技术;2011年08期
;[J];汽车零部件;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晓;李生华;许世海;姚如杰;刘治中;;[A];重庆汽车摩托车、焊接、涂装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姚春德;吉庆;李琦;程传辉;王艳霞;于浩波;;[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11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刘锦;;[A];重庆汽车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赵安;;[A];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三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陈;文宝忠;陆红雨;;[A];'96四川汽车净化排气污染防电磁干扰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1996年
李文哲;;[A];第十一次全国农机维修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秦松涛;;[A];重庆汽车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姚如杰;徐小红;刘泉山;周旭光;;[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白书战;李国祥;毛华永;王建昕;肖建华;;[A];山东汽车工程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杨帆;徐锦锋;朱爱军;高军;;[A];2011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欣文;[N];中国汽车报;2002年
姚福泰;[N];中国汽车报;2004年
岳琳;[N];中国汽车报;2000年
张鹏;[N];中国消费者报;2011年
王昌文;[N];中国工业报;2010年
李大刚;[N];中国石油报;2006年
张树云;[N];广东建设报;2009年
胡嫚;[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本报记者  管学军;[N];中国工业报;2006年
杨勇;[N];宁波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姚顽强;[D];长安大学;2003年
王莉;[D];天津大学;2004年
颜伏伍;[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于吉超;[D];天津大学;2007年
张翠平;[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姚佳岩;[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李碧琼;[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谭德荣;[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黄涛;[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郭宏志;[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强添纲;[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顾洁;[D];浙江大学;2003年
白华;[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杜宝杰;[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周非;[D];西华大学;2006年
许建民;[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孟庆双;[D];吉林大学;2005年
张志永;[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裴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赵磊;[D];天津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周热销排行
用户评论(0)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的匹配与调整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的匹配与调整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某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的匹配研究
目前,发动机增压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增压已成为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水平的有效措施。在汽车发动机领域,涡轮增压技术已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小排量的汽油发动机,在国内外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论述了涡轮增压系统的各部分结构,以及各部分的作用和工作原理;研究了增压器的匹配方法和原理。其次通过具体的分析计算,剖析了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的匹配过程;总结了已知发动机基本参数来选配增压器的计算方法、选配过程,以及发动机增压时各参数的设定规范。最后结合海马的YG112发动机,运用GT-power软件对发动机的增压匹配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计算分析和发动机台架试验验证表明发动机达到了预定的功率,扭矩和油耗等目标,为增压直喷发动机的增压器匹配方法积累了经验和数据。&
(本文共74页)
权威出处:
本文通过研究和比较几种国内外涡轮增压器的匹配方 1、德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理论加实际相结合的匹配方法。并在某个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开发项目中,对这 (fr j套匹配方法和过程的实用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涡轮増压器匹配研究的总体思路 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有所借鉴,有所心得:比如,相对于发动机来说,涡轮增压器本身即是一个独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郭林福、马朝臣等立的运作部件,有其自身特有的性能特点。增压器的 人建立了在稳态工况下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VGT和发型号有很多,且每个增压器的特性又有所不同。首先 动机匹配的数学模型,讨论了建模中的几个关键问要了解增压器的性能,再把发动机特性结合到涡轮增 题。在此基础上,利用simulink建立了VGT与发动机压器特性中,观察涡轮增压特性能否满足发动机性能 匹配的模拟模型。通过大量的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要求,即两者联合工作是否达到预想的要求。由不同 证,结果表明模型的建立是正确的,应用该...&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1.前言 现代柴油机的涡轮增压器必须满足设计上的许多要求。在这些要求中,较为重要的是高效能、使用可靠、易于维修以及可燃用重油。要提供这些特性(以及其他特性),其成本必须为柴油机制造厂商所能接受。 设计上首要的要求是不断地使涡轮增压器具有较高的性能。平均有效压力的不断增加,要求涡轮增压器具有较高的增压比,同时也要求提高曲轴的转速,从而也就提高了旋转部件的应力。为求得低油耗、低排气温度和使用重油,就要求涡轮增压器具有高的热效率。借助于先进的空气动力学和机械设计技术就能设计具有必要性能和强度的涡轮部件。但是,新部件的设计和制造都存在一些问题。从设计角度说,使用先进的分析方法,使新的设计周期较之以前较为简单的、单凭经验的设计周期要长。从制造角度说,要使压气机和涡轮机的流道表面具有更为复杂的形状,就要增加在机床上的加工工时。这些初床较为复杂,投资也高。这样,产品的成本将会提高,这就违反了上述的一条主要的设计准则。本文作者所在公司的方针是使...&
(本文共8页)
权威出处:
涡轮增压器是利用发动机的排气能量驱动涡轮机,进而带动压气机提高进气压力,使发动机的功率增大的装置。在车用柴油机上,虽然很早就已开始使用,但由于初期的涡轮增压器效率低、加速性差,加之发动机耐久性方面的种种问题,迟迟没能普及。 最近,由于涡轮增压器性能的不断提高,由于小型高效增压器的廉价供应,使用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一、涡轮增压器的结构 车用小型涡轮增压器,由径流离心式压气机和径流向心式涡轮机组成,二者构造上十分相似。图1为涡轮增压器系统图,图2为日本三种涡轮增压器的外形图及装涡轮增压器发动机.的外貌图〔三菱6D20AT发动机)。图3是最新型的涡轮增压器的剖面图。压气机润轮增压器润轮和进气一一排气图1涡轮增压系统用图2三羡施维策(Sehwitzer)SMF、4LF、3LM 型涡轮增压器外形图及装涡轮增压器发 动机的外貌图(三羡6D20AT发动机) 图3的左侧是压气机,右侧是涡轮机。涡轮叶轮是超耐热合金的精密铸件,它与轴熔焊在一起。...&
(本文共10页)
权威出处:
涡轮增压器通过涡轮把柴油机排出的废气能量转变为转子回转的机械能,从而带动压气机高速旋转。压气机将新鲜空气压缩进入柴油机的气缸,增加了柴油机的充气量,供更多的柴油完全燃烧,这样便提高了柴油机的功率。 要保证涡轮增压器可靠运转,使发动机正常工作,提供相应的功率,就应在了解其构造和工作原理的同时,正确地保养和维护。 1.保持增压器的清洁。为防止其零部件被污染或磨粒侵入其内部,要注意清除表面的灰尘及油泥。 2.消除进、排气部分的漏气、漏油现象。进、排气管路密封不好,会加剧零件磨损和造成柴油机功率下降,因此要防止漏气。由于增压器转子高速旋转,因漏油引起的润滑油压力不足或缺油等现象,可能造成烧坏轴承等故障。 3.检查各处连接螺钉是否松动。 4.检查增压器转子的径向间隙及轴向游动量。在拆开检查时,用手转动转子能回转一圈以上则表示正常;如果很快就停止转动,就说明轴承部分可能过度磨损,或转动件与固定件之间有碰擦或卡死等现象。此时需分析故障原因,设...&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1前言涡轮增压器作为大功率柴油机的一个重要部件,对干柴油机的正常可靠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增加功率,减少油耗和降低排放.由于增压器是在高温、高速下工作,工作条件恶劣,而且近年来随着柴油机强化度的不断提高,对增压器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VTR354增压器是由瑞士ABB公司生产的轴流式涡轮增压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2VTR354增压器对机油的要求VTR354增压器的轴承润滑采用封闭式润滑系统,带真空泵和油污分离器.压气机装有油封防止机油泄漏,涡轮端有带气封的迷宫式密封装置,阻止燃气漏入轴承油腔及轴承机油的泄出,还可起到冷却涡轮端轴承和转轴的作用.ABB公司规定增压器轴承机油的粘度级别为ISO-VG68,粘度范围50C时为30-55。’/S,使用中机油粘度的增加不得超过20K,中和值不得超过ZmgKOH/g,否则就需予更换.轴承机油的更换时间,主要取决于机油的品质、增压器的工作负荷、机油的工作温度.由于柴油机机油含有大量的添加剂(特...&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xuewen.cnki.net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涡轮增压器的匹配过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