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团在和田团结广场吗

央视热播剧《沙海老兵》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和田这段历史 90%的人都不知道央视热播剧《沙海老兵》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和田这段历史 90%的人都不知道宠爱有你百家号随着《沙海老兵》在央视热播,关于和田的一段历史也被大家熟悉和了解。《沙海老兵》以和田为背景讲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新疆建设兵团的动人事迹。这次小编给大家从不同的视角去看一下这个电视剧。在剧中我们看到的土城墙是这样的:而在和田我们大家看到的只有在团结广场旁边和玉泉湖公园有一段,已经用砖头围砌保护起来的城墙了。小编也问过老一辈的和田人,他们说最早的和田就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土城,并没有电视中的那么豪华,毕竟电视剧来源于生活要高于生活的。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在市中心玉泉湖公园旁边一段土城墙。土城墙是历史的见证。在《沙海老兵》电视剧当中的解放军部队英雄团,小编查阅了一下资料,片中的英雄团就是咱现在所说的四十七团。四十七团前身是闻名的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七一九团。解放战争时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1949年10月,二军五师十五团随王震将军由甘肃酒泉向新疆进军,同年12月5日,十五团奉命从阿克苏日夜兼程15天,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行军1580里,12月22日和平解放了和田城。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政委习仲勋致十五团嘉勉电:“你们进驻和田,冒天寒地冻、荒漠原野、风餐露宿,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进军纪录,特向我艰苦奋斗胜利进军的光荣战士致敬!”在完成解放和田的任务后,1953年,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建立新的地方政权,部队留下了一个营就地转业,开展屯田生产、减租反霸和土改工作,将4万亩开垦出的良田捐给地方政府,这支部队在昆仑山下屯垦戍边60余载,在几代军垦人的努力下,发展成了今天的兵团第十四师四十七团。这支部队为和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图为:四十七团纪念馆王陆华于2012年4月发表的一首诗,字里行间讲述了咱和田四十七团历史:········································一九四九那一年十万大军越天山;二军五师十五团横穿沙海不畏难;乌云散尽艳阳天五星红旗耀和田;为减当地民负担屯垦戍边大漠缘;弹指一挥六十年四十七团赛江南;结构调整枣满园经济效益翻两番;北京援建昆京苑团场职工把梦圆;老兵精神代代传激励我辈永向前。············································四十七团纪念馆↓曾经用过的拖拉机↓曾经解放和田的武器已经陈列在了纪念馆里↓如今的四十七团↓四十七团和田玉枣大丰收↓这个视频大家可以看一下是由第十四师广播电视台珍贵的资料片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个四十七团小故事:《最后一笔党费》四十七团已去世的老战士周元,开垦的地宽300米、长800米,战士们称它为“三八线”。表明自己上前线的决心,四十七团每位去世的战士都安葬在这里。“三八线”静静地躺着一位无儿无女的老战士,叫季玉亭。多年前,他得了严重的肺心病。他1990年去世。临终前,他对老伴嘱咐了3件事:第一件,替他向党交最后一笔党费;第二件,把欠医院的医药费还了;第三件,团里现在还很困难,不要向组织提任何要求。老伴点头应允,季雨亭安详地合上双眼。季玉亭和妻子。《生死在一起》马鹤亭也是沙海老兵之一,老伴叫李春萍。1952年从山东昌乐县入伍进疆。那年她17岁,在生产中,李春萍与长她10岁的马鹤亭相识,他像亲哥哥般照顾她。他俩日久生情,原本打算回山东的李春萍,为了和马鹤亭在一起留了下来。1955年早春,连队开渠浇地,突然渠口子垮了,马鹤亭跳进冰冷彻骨的渠水,用身体去堵渠口。李春萍也跟着跳下去,两人臂挽着臂,紧紧连在一起堵渠口。那天李春萍来例假了,上岸后高烧不止,马鹤亭赶紧背她去医院。3个月后李春萍出院了,医生告诉她不能生育了。当时,她听后嚎啕大哭,悄悄离开了连队。1个月后,马鹤亭找回李春萍。次日,两人喜结连理。那天,马鹤亭为李春萍擦去泪水,告诉她,不要难过,我们一辈子都在一起,把荒漠开垦成绿洲,将来这一片片“绿洲”就是我们的孩子!沙海老兵特写。报告司令员1999年国庆节,兵团党委安排老兵到乌鲁木齐、石河子参观。在王震铜像前,老战士列好队,集体敬礼。领队的是李炳清,他代表大家汇报:“报告司令员,我们是一野二军五师十五团的战士,胜利完成了你交给的屯垦戍边任务,你要求我们扎根边疆,子子孙孙建设边疆,我们做到了,没有离开塔克拉玛干,儿女也都留在了新疆。司令员,你听,我们为你唱首歌吧!《走,跟着毛泽东走》预备唱!”大家一起唱了起来。这首歌,他们在为新中国扛枪打仗时唱过,在徒步穿越“死亡之海”时唱过,在戈壁滩上开荒时唱过,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他们依然唱着。旁边围满了人,一个劲儿地为他们鼓掌,好多人都哭了。杨世福的转业证。沙海老兵杨世福随身携带着一张转业证,他说:“老兵们军装脱了,可军魂未丢;人走了,但军魂未走!大家把骨头埋在了大漠,把忠诚献给了祖国,我们无怨无悔!因为我们曾经是军人,作为军人就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要对党绝对忠诚。”现在,健在的沙海老兵寥寥无几,1803名沙海老兵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忠诚。红色地标: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碑输入图片描述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宠爱有你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分享最萌最有趣的猫猫萌宠物图片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电影《奔袭和田》要开机了! 它讲述的是这个英雄传奇...
“我们通过这部影片拍摄发行,是想给人们传递正能量,弘扬‘沙海精神’,激励人们奋进。”11月5日下午,《奔袭和田》影片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商道联盟俱乐部副主席于江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商道联盟俱乐部副主席于江(活动主办方供图)
《奔袭和田》是一部反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发展的一部题材影片,它揭示了兵团人不怕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精神。
“始终不能忘了老一辈人的奉献!”商道联盟俱乐部副主席常海滨也说道,希望通过《奔袭和田》这部红色经典作品来激励当代的青年人不忘初心、铭记历史,这样才能更好地创造未来。
商道联盟俱乐部副主席王雷的父亲是一名军人,他自己也曾经在火箭军亚洲第一旅服役。王雷告诉记者,从小在父亲的教育和部队的环境熏陶下,让他更加坚定了要为弘扬社会正能量而助力的信念。
“我感觉这样题材的片子非常有内涵,在当下这个时代尤其需要这样的红色经典电影,我喜欢这种类型的片子,而且我身边也有很多人都比较喜欢这样的片子。”号友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甘信平说道。
11月5日下午,《奔袭和田》影片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
(活动主办方供图)
据了解,本次启动仪式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宣传部和北京援疆和田指挥部指导,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主办,中森旅游文化有限公司承办。另外,合作单位还有号友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商道联盟俱乐部、北京宏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据介绍,商道联盟俱乐部是由中森旅游文化有限公司,爱他爱她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河北你好鸭科技等各家企业联合发起的商业俱乐部。影视文化项目的孵化、投资等方向一直是俱乐部平台关注的方向。
号友会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一个商业信息平台,是由手机尾号为三连号及四连号以上的人士组成的社交群体。 |来源:未来网|
编 辑丨吐松阿依 责 编丨李保鹏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正在加载...
举报视频:
举报原因(必填):
请说明举报原因(300字以内):
请输入您的反馈
举报理由需要输入300字以内
感谢您的反馈~
请勿重复举报~
请刷新重试~
收藏成功,可进入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方式1:用手机看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当前播放时间:
方式2: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正在检测客户端...
您尚未安装客户端,正在为您下载...安装完成后点击按钮即可下载
30秒后自动关闭
沙海老兵 栗峰重回和田英雄团
请选择打赏金额:
播放量12.7万
播放量数据:快去看看谁在和你一起看视频吧~
更多数据:
热门短视频推荐
Copyright (C)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正在为您下载爱奇艺客户端安装后即可快速下载海量视频
正在为您下载爱奇艺客户端安装后即可免费观看1080P视频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剧集:
后才可以领取积分哦~
{{if data.viewCount && data.viewCount != "0" && data.viewCount != "1" && data.viewCount != "2"
访问泡泡首页
+{{data.rewardScore}}分
{{if data.rewardCount && data.rewardCount != 0 && data.getRewardDayCount != 0}}1{{else}}0{{/if}}/1
{{if data.rewardCount && data.rewardCount != 0 && data.getRewardDayCount != 0}}
+{{data.signScore}}分
{{data.signCount}}/1
{{if data.signCount && data.signCount != 0}}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战士的名字叫忠诚——谨以此文献给解放和田、建设和田的 四十七团老战士 -图片 -太搞笑
战士的名字叫忠诚——谨以此文献给解放和田、建设和田的 四十七团老战士
23:36:369804340
他们是中国军人。59年前,他们挺进新疆,穿越沙漠,解放和田;他们是兵团战士,1954年,他们集体转业,铸剑为犁,屯垦戍边,建设和田。他们一生都没有脱下过黄军装。他们的信条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们最爱唱的歌是《走,跟着毛泽东走……》,因为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就是家——解放和田篇挺进新疆电视连续剧《亮剑》主人公李云龙的一句台词,最能形象地描述1949年中国解放战争各大战场的情形:“去晚了,别说吃肉,连汤都喝不着了。”西北战场也是如此。第一野战军以风卷残云、秋风扫落叶之势,自1949年7月扶眉战役后,长驱挺进,从关中入隆西,从甘南到青海,翻越飞鸟难逾的风雪祁连山,直插河西走廊。老战士司永来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形容:“国民党的残兵败将像棋子一样撒了一路,汽车丢了一路。我们边打边捡,吃得好痛快呀。”9月25日酒泉解放,我一兵团十万大军集结与此,等待挺进新疆的命令。同日,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新疆省政府主席鲍尔汉通电起义。解放后的小城酒泉天空瓦蓝瓦蓝,几个月的乘胜追击战虽然打得痛快淋漓;解放了一城又一城虽然让十万大军振奋,但这种“在运动中追歼残敌”的战争也大量消耗了部队指战员的体力。沉浸在解放喜悦中的酒泉城此时是平静的,是个休整的好地方。但十万大军并没有喘息,他们又投入到不亚于战争的战前动员中。新疆这块占祖国六分之一的土地对大多战士来说是陌生的,于是,二军和六军分别针对进军新疆作了具体的政治动员。两军师以上干部聆听了陶峙岳将军关于新疆情况的报告;一兵团在部队中印发了以下几种介绍新疆的材料:1、进军新疆参考材料(野司编印);2、新疆介绍;3、新疆调查;4、新疆起义部队兵力驻地之通报;5、戈壁(沙漠)行军之特征。上述材料使部队指战员对新疆地理、气候、人文等方面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在精神上有了充分的准备,对进军新疆确有帮助。但一兵团在1950年8月的一份入疆总结中也指出,这些材料也有欠妥之处,如,夸大了新疆地理、环境之恶劣,使小部分人员产生恐惧心理和顾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担心到新疆去路太远,将来回不了家;二是担心戈壁滩太大,汽车抛了锚没有办法;由于听说新疆太冷,三是担心像传说那样冻掉鼻子、耳朵;传说新疆风大,四是担心汽车被刮翻;五是担心到了新疆找不到老婆。尽管有这种顾虑的人是少数,但仍然引起部队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针对这些问题,部队请去过新疆的人作报告,介绍新疆的实际情况。经过政治动员,部队的情绪十分高涨,都盼望着早日挺进新疆。十五团的战士表示,汽车抛锚,我们就用“11”号汽车,新疆500万人民不怕冷,我们还怕什么,新疆是离家远,我们是党的军队,党指向哪里,就打向哪里,就在哪安家。在御寒物资方面,一兵团也作了充分准备:每人发皮大衣、棉衣各一件、毡筒一双、皮帽一顶、水壶一个、皮手套一双。1949年10月,一兵团六军、二军十万大军分别从空中、陆地向新疆挺进。六军1万余人分乘苏联飞机抵达迪化,二军官兵则乘400余辆汽车浩浩荡荡地从酒泉出发。我军用飞机、汽车长距离运输一个兵团,这在中国战争史上还是首次。五师十五团是二军挺进新疆的前卫部队。由于运输汽车大部分是缴获国民党的陈旧车子,汽车质量差,加之人多车少,只好往返倒运,而沿途保养修理材料缺乏,油料供应困难,汽车越走越少。因此,十五团抵进焉耆后只得徒步向阿克苏进发,以腾出汽车运输后续部队。11月28日十五团抵达阿克苏。此时的白水之城成了白雪之城,整个小城被白雪裹了个严严实实,小城沸腾了,全城人民都沉浸在解放军到来的喜悦之中。南疆重镇阿克苏隔着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南疆另一重镇和田遥遥相望。早在酒泉时,二军军部就确定了由五师十五团进驻和田。所以,十五团抵达阿克苏的第二天,二军军长郭鹏、政委王恩茂就风尘仆仆来到团部。团长蒋玉和、政委黄诚笔直地站在作战室门前,等到军首长走到跟前时,“啪”地一声行了个军礼。王恩茂亲切地望着两位部下,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说:“你们辛苦了,部队在这100多天里,走了近万里路,现在又是严冬,部队本该进行必要的休整,但不行呀,和田的反动势力不甘心自己的灭亡,在美帝国主义间谍的策划下,组织叛乱,企图负隅顽抗。现在军部命令你们,短时休整后,十五团迅速向和田进发,进驻和田,结束那里的反动统治,解放和田人民。”说毕,王政委严肃地望着蒋玉和、黄诚。两人交换了一下目光,齐声回答:“保证完成任务。”军长郭鹏比在酒泉时明显瘦了一圈,下巴上的伤疤十分显眼。他接过政委的话茬说:“和田在历史上是个名城,也是个多事之地。我军攻克兰州之前,一些反革命分子和反动军人从兰州、西宁、迪化各地逃亡至此,有的从此越境逃往国外,有的与当地反动分子勾结,阴谋利用这片边远、闭塞之地进行割据,长期与我对抗。和田经济调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十五团的任务是,迅速制止反动暴乱,切断顽固势力外逃之路,接管中印防务,稳定和田局势,解放和田!”蒋玉和团长坚定地回答:“请军首长放心,我们尽快拿出行军路线方案,以最快的速度进驻和田。”摆在十五团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找到去和田的路。早在酒泉时,十五团的干部战士就学习、了解了新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少战士还学会了几句维吾尔问候语。所以从酒泉到阿克苏,这一路上,部队每到一地,首先是帮助少数民族村民打扫庭院,夜晚宁肯露宿荒野,也不打扰群众。有的班排饭锅不够用,也不向群众借炊具,而是轮着用。每到一地,各连都在野地挖临时厕所,第二天拔营前掩埋干净。这是纪律。“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解放军亚克西。”新疆少数民族对解放军的评价像有翅膀的鸟一样,随着大军一路从哈密飞到吐鲁番,又飞到焉耆、阿克苏。很快,十五团从阿克苏群众那里了解到了以下信息:从阿克苏到和田,有三条道路可行。一条是沿公路经喀什、莎车到和田,这是一条弧线,全长998公里;一条是过巴楚顺叶尔羌河到莎车,再转走和田,这是一条曲线;第三条道路则是沿着和田河,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直奔和田,这是一条直线,全长792.5公里。三条路相比,只有第三条是直线,比第一条近了205.5公里。由于运输汽车均返回酒泉,这就意味着这次行军必须是徒步。走前两条路,乃通衢大道,沿途有水有人家,行军自然方便,但要多走200多公里。接日均行百里的速度计算,也就是要多用四到五天的时间。蒋玉和、黄诚为了进一步了解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情况,又找来了一些当地跑运输的维吾尔族小商贩,小商贩向他们讲述了当地几代人流传的一个传说。古时候,塔克拉玛干南部大沙漠里,有一座金壁辉煌、高耸云霄的城堡,城堡的周围有茂密的胡杨林,有清澈弯曲的河流,还有一块块青草地。城堡的四周散住着小户人家,他们日子殷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儿养女,好一派田园牧歌的景象。也不知哪一年,突然刮起大黑风,这一刮就是十天十夜。城堡、田园、河流、树林……都被沙粒埋掉了。田园牧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每天夜里,还能听到沙丘下人喊马啸、鸡鸣狗吠。如有人走进这个城堡,会看到到处都是金银财宝,你若想拿走,城门马上就会自动关闭,你如放下那些东西,城门会立即自动打开。所以,当地维吾尔人叫“塔克拉玛干”,意思是“进去出不来”。传说虽然是个虚构的故事,但也绝非空穴来风。在酒泉时,在介绍新疆的材料中,两位团领导就看到这样一段传说故事。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来到新疆的麦盖提,雄心勃勃要征服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成为穿越大沙漠的独行者、抵达和田河的前行者。不料,穿越沙漠的险象比他想像的要可怕得多,骆驼毙命,同伴渴死。他是靠一只乌鸦鼓舞了自己的勇气才终于爬到了和田河边。救他命的那坑水,被后来探险界称为“赫定的水池”。后来,他在探险日记里写道:“可怕,这不是生物所能插足的地方,而是死亡之海,可怕的死亡之海”。作为身经百战的指挥员,蒋玉和、黄诚在选择行军路线上不谋而合,因为和田的局势恶化,和田几十万人民等待解放,要求他们必须选择一条近路,他们要和时间赛跑。近,莫过于直,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解放和田的最佳选择。但他俩和其他团领导并没有急于下命令,而是把形势讲给战士,让战士选择。这的确是一个智慧的决定,十五团指挥员战前动员的水平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第一兵团在入疆总结中曾这样写到,“十五团由阿克苏进军和田时,采用了民主方法,让战士看地图进行讨论。”当时讨论气氛之热烈,至今仍清晰留在四十七团老战士的记忆中,几乎每个被采访的老战士都滔滔不绝地向我们讲述当时的情景。“什么进去出不来,我们是人民解放军,既然进得去,就能出得来。”“不能让和田人民多受一天苦,我们要抢时间,早日解放和田。”“这是最后一次长征,我争取再立一次功,回家去见80岁老母亲。”二营机枪连战士梁道清喊到。“徒步进和田,红旗插上昆仑山。”战士郭光贵在决心书上写道:“为了解放祖国大西北最后一块国土,哪怕两条腿杆子走断了,我爬也要爬到和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群情激昂,一致选择第三条行军路线——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团党委乘势召开党委扩大会,全团营以上干部参加,接着各营召开会议,连以上干部参加,随后,各连召开会议,副班长以上参加,最后是各班召开会议。一时间,请战书、决心书像雪片一样在营地张贴得到处都是,有的战士干脆把决心书贴在枪炮和背包上。“坚决征服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能进去就一定能出来”成为全团的行动口号。为了及早控制和田局势,解放和田,军部决定兵分两路向和田进发。一路由政委黄诚、副团长贡子云同志率领1800余人的大部队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直抵和田;一路由团长蒋玉和同志和政治处主任刘月率领一支80人的先遣队,乘三辆汽车沿公路前进,以小部队快速突击的行动,首先占领和田,稳住和田局势。12月5日,天随人意。解放后的阿克苏小城又是一个睛朗的天。十五团司号长司永来回忆到:那天上午,我的心情格外高兴,太阳金黄金黄的,像个金盘子就挂在白杨树梢上。我吹响了出发号令。那号声激越而又透着金属般的声音。接着,车辚辚,马啸啸,我们出发了。阿克苏百姓倾城而动,成千上万的各族群众,载歌载舞,欢送部队出征。历史将记载这一天,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军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史无前例的大穿越十五团政委黄诚是这次大军穿越的一号首长,是领军人物,他在15年后撰写的《踏平瀚海千里浪》一文中,对1800余名官兵作出了这样的评价:“我们的战士是多么可敬可爱呀,他们的那种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以及革命乐观主义和集体英雄主义的崇高品质,在这次行军中处处闪耀着动人的光辉。”如果说黄诚的评价是高度概括,那么在四十七团众多老战士给我们讲述的故事则是对以上评价的具体诠释。故事一:行军难,沙漠行军更难。一进入沙漠,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沙粒灌进鞋。别小看小小的沙粒,一旦灌进鞋里,走不了多远,满脚都会打起“高射炮”——战士对血泡、水泡的戏称。所以,行军的第一天,不少战士的脚上都打起了“高射炮”。少则一两个,多则七八个,严重的连脚趾缝里都是水泡。当天夜里,战士用热水烫过脚,用火针和马尾挑过泡后,不少班就召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会议,专题研究如何防止脚上打泡。这次会议总结出不少经验,归纳有以下几条:走路鞋要大,袜子底要填平,落脚要稳,切忌小跳小蹦,在袜子上再裹一层布,防止沙子进入。十五团还独创了“沙漠行军法”,有效地防止了沙子灌鞋和战士体力过度消耗。大军是武装行军,每名战士都肩负一支步枪、一把刺刀、40发子弹、4颗手榴弹、一把圆锹,外加5公斤炒面和一个背包。正如战士所说,“兵不兵,身上背着七十斤”。沙漠里的沙层松软,不能承受压力。纵队行军,前面的战士走过留下一个小小的沙坑,后面的战士再踏上去,沙坑会越来越大,战士的脚越陷越深,每挪动一步都很吃力,有时甚至是走一步退半步。所以,十五团的战士改变了习惯的行军队形,不是纵队,而是五花八门的,有整连整排成方队向前走的,有一字排开横着向前走的,这样走人人走的是新路,不会出现沙坑,省力省劲。战士行军中还可以相互说笑话讲故事。穿越沙漠,指挥部共设了十五个宿营站点,这些站点主要是缘水而设。和田河是条季节河,只有夏季大洪水期时河里才有流动的水,春秋冬季整个河床是干涸的。而一些坑坑洼洼的地方会积一些水,这就是大军的水源。凡是有积水的地方,部队就在那里宿营,这些信息主要是常走“阿和小道”的维吾尔族商贩提供的(即从阿克苏到和田,过去维吾尔族商贩常走这条小道贩运桑皮纸,故称“阿和小道”)。几乎每个被采访的老战士都说到这样一件事,虽然讲述的详略不同,内容也有出入,但都说到一个关键性的细节:一是那天(记不清是第几天)宿营点没水,战士们忍着饥渴日行180里(90公里)才走到有水的宿营点。那一天的经历在他们的脑海里装了整整半个多世纪。大概是行军的第七天。这一天大军在夜里三点钟就拔营了,一直走了12个小时还没找到水源。战士们在大太阳下艰难地往前走着,由于干渴,嘴唇干裂,眼珠发涩,一张嘴,嘴唇嘴角就拉开一道血口子。这时,部队中一些战士身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症状:身上起小黑疙瘩,皮肤发青,眼窝深陷,有几个战士由于支持不住,昏倒在地。如果不能及时找到水,大军的处境就十分危险。黄诚政委与副团长贡子云紧急商量后,决定由贡子云带队继续前进,而黄诚则带着老向导阿不都拉和警卫员骑马去寻找水源。在飞奔的马背上,黄诚让阿不都拉仔细回忆一下,哪里有水源(他曾走过“阿和小道”)。阿不都拉自信地用马鞭往前一指,说:“前面!早些年我在那里住过,不过水不太好喝。”假如能找到这个“不太好喝”的水潭,近两千人的生命就有了希望。黄诚心中一阵喜悦,策马向前奔去。到了地方后,河床中间确有一个大坑,但坑中已干得龟裂,一滴水都没有了。阿不都拉一屁股坐在河床上,不住地说:“这是怎么回事,这里原来是有水的。”警卫员跳下马,掏出随身携带的铁锹在大坑里挖起来,黄诚也跳下去挖,可越挖土越干,他们彻底失望了。于是,三人又跳上马继续寻找,路上,只要碰到有草的地方或有坑的地方,他们都要跳下马挖一阵。天已黄昏,仍然没有找到水。黄诚的心情越来越沉重。为了大部队,惟一的希望就在前方,找,三人继续策马前行。终于,一个水潭出现在眼前,上面已结冰。阿不都拉最先跳下马,凿开冰,掬一捧水喝了一口,马上吐了出来。原来水已变质,有一股腥臭味。就在这时,前面燃起一堆篝火,原来这是前方侦察排向大部队发出找到水源的信号。这一天,大军忍饥挨渴,身负重荷,竟然步行走了180里(90公里)。老战士还给我们讲了遇到沙尘暴的事。当然,那时不叫沙尘暴,他们都说大风暴。在沙漠腹地遇到大风暴,那是最可怕的事。风暴一来,黄沙随风暴滚滚而来,遮天蔽日,沙砾打在人的脸上就像用一张沙纸在搓,生痛。这时,空气好像被沙子挤压走了,人们呼吸都困难。大风暴一来,驼队总要炸群,骆驼、骡子、马匹在风中狂奔乱跑,拽都拽都不住,它们背上的炊具有时就被风刮得无影无踪。行军的第十天,大军遇到了最大的一次风暴。部队通过电台向师部请示,师首长回答是:情况紧急,不能停留。于是,1800余名指战员手挽着手在风中前进。一营二连有一位排长名叫李明,他患有严重的胃病。本来团里决定他随蒋玉和团长坐汽车到和田,但他坚决不同意。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我不能丢下我的战士。”行军途中,他强忍着胃痛,不是帮战士背枪,就是给大家讲长征的故事。有些战士脚上起泡走不动时,一听到长征的故事,便忘了疼痛,拼命赶上去。其实他的胃病已经很严重了,他尽量忍着,不让战士看出来。晚上,他胃痛得睡不着觉,就悄悄起来往战士取暖的火堆里加柴,给战士的水壶添满水,把战士穿破的袜子补好洗净烤干后,放在战士的被子下面……大风那天,他在风中指挥着战士“一个拉着一个前进”,而他自己却是孤零零一人站在风沙中。这时,他的胃一阵刀割般地疼起来,他弓着腰,双手紧紧地捂着。他拄着一根红柳棍子继续往前一步步挪着,不一会儿,他就倒在沙漠里,再也没有起来。李明是这次穿越大沙漠中惟一牺牲的人。黄诚政委带着几名战士将李明尸体就地掩埋。事后黄诚回忆说:“当时没有办法在李明墓前竖碑,但我们已经在心中为他树了一尊永远不倒的英雄碑。”故事二:与斯文赫定探险之旅的沉寂、绝望、恐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军在穿越大沙漠的15天中,始终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黄诚在动员大会上说:“这是一条艰险、困难的道路,但也是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因为是通向胜利的道路,所以战士才乐观;因为是走在艰险的大沙漠中,困难重重,所以只有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才能战胜困难。以下的故事也形象地再现了革命乐观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内涵。如今住在四十七团老干所的张远发,在穿越沙漠中是一名机枪手,这挺机枪连同子弹背包等足有四五十公斤,他将这挺机枪从阿克苏一直扛到和田,从没换过人。至今他仍穿着一身黄军装,他说,他最喜欢黄军装。在他身上,你能很容易地看出当年部队的革命乐观主义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这位被誉为战士歌手的人,只要谈起过去,只要有领导来看望,他都会忍不住唱起过去的军歌,一首接一首还不重样。问他到底还记得多少首?他总是说百十首吧。歌军,军歌声不但能鼓舞士气和斗志,而且有时还能成为迷路人的路标。这不是想像,这就是十五团在大沙漠行军中发生的真事。有个战士叫宋宏道,他在一次大风暴中抢救老乡(驼工),追赶惊跑的骆驼时迷路了。他在一道沙梁下走了一天一夜,后来听到了队伍的歌声,顺声追赶,找到了部队。张远发说:“在这次行军中,战士最爱唱的歌是《走,跟着毛泽东走……》”除了唱歌,战士中还经常讲故事。在创造了“沙漠行军法后”,讲故事和听故事的人越来越多了。因为以前是纵队行军,前面一人讲,三四人后面就听不见了。现在是一字排开行军,整连、整排方阵行军,一人讲,百人听,效果极佳。《杨家将》《三国演义》《金鞭记》《南泥湾》和《长征》都是最受战士欢迎的故事。有一天,黄诚政委和战士边行军,边做游戏“碰碰球”,按规定(战士们定的)谁输谁讲故事。恰巧政委输了,于是战士一阵大笑,罚政委讲故事。政委一时没有准备,不知讲什么好。他用眼扫了一下四周,笑着说:“同志们,这一片荒地好不好。”战士的视线被引到一片杂草丛生的荒野上(这是在和田河边上,往里走就是寸草不生的大沙漠)。战士们纷纷感叹到:“自古以来,这里就不长一棵庄稼,就没有一户人家。”黄诚顺着话茬说:“不,我们解放军来了,这里的荒滩就有了生命,不信等着瞧吧,要不了几年,我们一定要在塔里木安家落户,种上庄稼,把荒原变成良田。”这时,战士的情绪振奋了,纷纷表示:要在塔里木建工厂,盖学校,修公路……你别以为文学产生于典雅之堂。在沙漠中照样能产生文学,而且是原汁原味的文学。大军行进在大沙漠中,常常会遇到海市蜃楼,正饥渴时,突然发现前方有山有水,还有房屋,走不多远,山水、房屋渐渐消失了,这是大自然在逗你玩哩,正灰心时,路边突然站出一战士,头上围着条花头巾,鼻子里塞两股棉花捻子,随手打起了快板:同志们,快加油,要喝开水别发愁,我这没有前边有,咱们还是快点走。战士一阵哄笑,一时饥渴全忘了。战地标语都是往墙上贴,在大沙漠中行军,如何贴战地标语,这难不倒十五团宣传股的同志。他们写好标语后用石头压在路旁,战士边走边看边念:“加油”“鼓足干劲”“胜利完成行军任务,解放和田”。有时还用这些标语作路标或提示牌,如“前方50里是宿营地”,“宿营地无柴”。看到后,战士在行军时遇到柴火随手捡上。十五团发明的战地报纸就是一块黑板,每连都有一份这样的“报纸”,宿营吃饭时,“报纸”会挂在帐篷上,上面刊登连队一天发生的新闻。新闻短小、易懂、新闻要素俱全,又具有贴近性,极符合传播规律。如,部队到了第六宿营地后,一连队当天的“报纸”刊发三条新闻:一、“炊事班长大老刘,年岁已过四十头,骨瘦如柴干劲足,不提老来赛青年,每天挑担不误点。一条担子七十斤,再加柴火一起挑,还背一口炒菜锅,走起路来快如飞,为大家做饭尽力气,值得大家学习”。二、“石生玉今天主动为大家背行李,晚上又为战士烧洗脚水、盖被子”。三、“司号员艾德华,平时行军走在前,到了营地就坐下,吃完饭后就玩耍。这次行军大变样,主动要求搞收容,见了体弱就帮助,到了营地就烧水,这样行动真可贵,贵在自己主动变”。除了战地报纸外,不少有文化的干部战士还记战地日记。如一位名叫张鸿雄的指导员,用记日记的形式将15天穿越行动记录下来,成为今天珍贵的历史资料。诗歌最能明志,所以,喜欢舞文弄墨的战士总喜欢晚饭后,热水泡过脚后,趴在小小的油灯下写两句诗。二连一战士写道:我的鞋子好又好,别人看见哈哈笑,烂鞋本是无价宝,大沙漠里买不到;我的鞋子破又破,穿在脚上不打泡,别看鞋子小又小,“长征”路上立功劳。战士薛仲文写的那首《行军歌》,抒发了1800余名官兵的心声,也真实记录了穿越大沙漠时的场景。走进大沙漠,听我表一番;沙漠宽又大,黄沙漫无边。解放大军沙中走,人喊马叫闹喧天,军旗飘飘金光闪,歌声小调唱得欢,脚上打泡坚持走,带病也要向前赶,为了穷人得解放,人民战士不怕难。在战士的眼中,什么都能为行军服务,为革命服务,自然就有了色彩,就有了情调。如骆驼在战士的眼中就是战友:骆驼大来骆驼高,骆驼本领真不小,为了和田得解放,帮助我们驮油包,驮了军粮驮油料,帐篷锅桶驮俱全,沙漠路线虽然长,昂道迈步直向前。这是那个激情燃烧年代的特有现象,战士对革命信念坚定无移,对革命充满了理想,所以,那时战士最爱唱的歌是《走,跟着毛泽东走……》,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党指到哪,就打到哪”。决不犹豫、傍徨,是铁了心跟党走。我们在采访中不只一次地问过老战士,你们穿越大沙漠,真的没有动摇过、退缩过吗。他们都说:“没有,我们相信党,解放军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战士一定能走过大沙漠,我们一定要解放和田。我想,只有这样的人,在那种恶劣的险象环生的大沙漠中,才能表现出如此激情,才能迸发出如此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因为他们心中有理想,有目标。无言的帐篷,在战士的眼中富有了浪漫的情调:我们的帐篷圆又圆,好像一顶大雨伞,撑起帐篷睡沙漠,说说笑笑好喜欢。小小帐篷圆又圆,你把我们送和田,白天把你驮上走,夜间用你避风寒。枪是战士的生命,是战士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对枪自然充满了情感。战士子善这样写道:七九步枪灵又巧,扛在肩上心喜欢,你与我们作同伴,没人敢把你小看,革命枪杆人民拿,保卫人民坐江山。故事三,在穿越大沙漠中,老战士张远发是机枪手,刘来宝、郭学成是炊事员,他们并没有为我们讲多少自己的故事,却给我们讲了不少战友们的故事,尽管这些故事是零零散散的。背着70斤(35公斤)的负荷穿越沙漠其困难可想而知,而在队伍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事,人稍不留神,你的枪、你的背包就会被别人“抢“了去。全团上下团结一致,到处是一片互助声。有个战士叫李惠敏,脚上打了四个血泡,他一直保密不告诉别人,坚持给体弱的同志扛枪、背背包。由于人们常见他的肩上扛着两支枪,所以落下一个“双枪将”的美名。和张远发一样,李春贵也是一名机枪手。在行军的第六天,他两眼肿得像核桃,脚上打了十一个水泡。别人想帮他扛会机枪,他说啥也不让。所以,战友只好瞅机会“抢枪”。有一次,他的绑带松开了,战友认为机会来了,你总要腾出手来扎绑带吧。战友在一旁等着。李春贵精明得很,早从战友那眼神中看出了“玄机”,所以,他不紧不慢坐在沙滩上,然后从肩上抽下机枪,端在手里看了看,似乎在想应该放在哪里。他一会把枪放在左侧的沙滩上,一会又把枪放在右侧的沙滩上,反复折腾后,脸上露出一丝狡狤的笑容,最后把枪往裆里一塞,双腿紧紧地夹住。这才腾出手去扎绑带。战友们这才反应过来,说李春贵精得很。老战士郭学成的耳朵在战争年代被震坏了,采访他时我们几乎用喊在提问题,老人已经糊涂了。女儿介绍说,爸爸在部队是炊事员,一口大锅从阿克苏背到和田。女儿接着说:“爸爸糊涂得连家都找不着,有一次他在野地里乱转,我公公发现后,把他送回家来。过去的事都记不得了。”我们喊着问他是哪支部队的。不曾想,老人的两眼一下闪出亮光,用报到的口气高声喊道:“十五团二营三连战士”。我们被他这报到式的回答给震住了,接着是一阵喜悦:老人的记忆闸门终于打开了,谁知,老人又犯糊涂了,凭你怎么问,他都茫然地望着你。“除了部队番号”,我们一无所得。我当时心里就这么想。临走时,我们提出为老人照张像。老人不知我们在说什么?没有丝毫反应。他女儿凑到爸爸的耳前,喊到:“记者同志为你照像。”不料,老人走了。女儿也跟着出去了。不一会,老人进来了,是穿着一身黄军装进来了。我们再也忍不住了,泪水一下涌出眼眶。在回团招待所的路上,我们的心仍然平静不下来。一个连家都记不得的老人,一个糊涂得几乎没有记忆的老人,却能将自己的部队番号记得那样牢,部队番号就是他的命,就是他的家,就是他为之而生,为之而死的家呀。什么是军人,郭学成是真正的军人。我们在炊事员郭学成那里没有采访到故事,但四十七团其他老战士却为我们讲述了另一个炊事员刘兴的故事。刘兴是炊事班的班长,战士们都亲切地叫他“我们的火头军”。刘兴四十开外,精瘦,脸上已失去年青人的血色光彩,看上去像是有病似的。别看他是这副身架,行起军来赛过小伙子。一些小伙子背地里说刘兴是“中吃不中看的胡椒面”。老刘寡言少语,可一但行军,他就像变了一个人,话也多了,像个“活宝”。那根桑木扁担是刘兴的武器,挑着两大篓清油,足有四五十公斤。走起来像阵风。他走到哪里,那里准是一片笑声。“咳,小伙子,快走哇,咋还不如咱这老火头军呢!”要是你不留意,你的步枪或机枪,准会被他抢走。不到休息时,休想从他手里夺回来。他每天行军,早上是一副油担。上午,担子上就增加了步枪、机枪;下午,就杂七杂八挑得更多了,有挎包、背包、干粮袋、水壶什么的。担子越重他越快活,常常一边走,一连喊:“货郎来喽,便宜货喽,只图本钱喽,谁要谁开腔喽,得不到别后悔喽。”有谁真要去帮他一下忙,他会一闪,扁担一忽悠,飞也似的跑到前面去了。然后甩过一句“别把月亮当烧饼吃喽”。有一回,战地报纸发表了一首快板:“老刘老刘,处处带头,吃苦在先,享福在后。”老刘看后生气了,找到写快板的那个战士说:“你水平太低了。全团有多少模范事迹、模范人物,你没写快板,可偏偏把我写进快板里,我那点小事值得写?”那战士说,老刘,你不仅是我们的火头军,还是我们的火车头啊。在行军部队中,炊事员是最辛苦的。老战士刘来宝向我们介绍说:“炊事员都是早起晚睡,部队到了宿营地后,我们早把开水、洗脸水准备好了,战士们吃完饭就可以休息了,而我们一直要等到涮锅洗碗后才能捞到休息。每天还要早起,忙完了早饭就忙着拆锅扒灶。行军路上,我们的负荷都比别人重。比别人累,比别人背得负荷重,是一种光荣。人人都比这个,见不到偷奸耍滑的。”和张远发一样,张二虎也是部队的大力士。从阿克苏出发时,排长说:“这两颗炮弹挺沉的(10公斤),还是大家轮流背吧。”谁知张二虎眼明手快,一把就把炮弹抢过去,搂在怀里说:“从今起,这炮弹姓张了,谁也别想背,我把这两宝贝背到和田。”张二虎力大如牛,谁敢从老虎嘴里拔牙呀。所以,别人只有看的份。每天晚上,张二虎都要把两颗炮弹放在枕头底下,他说这样才睡得踏实,省得别人惦记。早上行军,他又背起炮弹走了,弹不离身,别人也无从下手。有一天机会来了。夜里,战士郭海站完了深夜最后一班哨,回到帐篷,见张二虎正枕着两颗炮弹呼呼大睡,他悄悄地走到张二虎跟前,轻轻地从枕下取出那两颗炮弹。为了不使张二虎发觉,又给他的枕头底下塞了两根红柳棒子。郭海偷偷取来张二虎的炮弹后,高兴得不知放在哪里好。要是被张二虎发现了,三个郭海也不是对手。想来想去,还是把炮弹打在背包里保险。背包打好了,起床号也响了。张二虎发现“宝贝蛋”没了,气得呼呼直喘粗气。郭海一边打着绑带,一边说:“算了,算了,两颗炮弹丢了就丢了,别着急上火的,身体是革命本钱呀。”这时,开饭的哨子响了。只听排长在外面喊:“张二虎,快点,你磨蹭什么?”张二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东看看,西瞅瞅,就是找不见,无奈,撅着嘴只好去吃饭。这一天行军,郭海背着那格外大、格外沉的背包,走得特别有劲,因为他终于有机会背得比张二虎还沉的背包了。沙漠两头是绿洲“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的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这句话是毛泽东说的。阿克苏、和田中间隔着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沙漠两头是绿洲,两地的人民就是绿洲。就是人民军队赖于生存的绿洲。“没有阿和两地少数民族在物资上的大力支持,这次穿越不可能成功。”事隔14年后,黄诚在一次回忆中感慨地说。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一兵团五师十五团1800余人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日子。那天出发的场景热闹非凡,至今四十七团的老战士还记忆犹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阿克苏、温宿、阿瓦提、柯坪等地的维吾尔族老百姓在得知部队要穿越大沙漠的消息后,连夜准备,把自家的骆驼、马、驴都支援了解放军。在二军的一份入疆总结资料中(现存喀什档案馆),我们看到这样一份清单:为支援十五团穿越沙漠去解放和田,阿克苏等地群众为部队送来了4.5万斤面粉、2万斤大米、5万斤马料、10万斤苜蓿草,普通饲草12万斤,柴火20多万斤。还有100多顶帐篷、300多峰骆驼、200多匹马和毛驴(头)。200多人报名为部队作驼工。军民携手,创造了中国军队史无前例的行军记录。那天,成千上万的维吾尔族群众跳起麦西来甫为解放军送行。不少人拿来了煮熟的鸡蛋硬往战士手中塞。有人看到解放军的水壶小,就拿来自家的水葫芦。场面十分感人。巧的是,1895年,也就是十五团穿越大沙漠的54年前——日,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组织的探险队就要从麦盖提出发了,目的地也是和田。那天一早,也有不少人来了,都是看热闹的,人们不但站满了他寄居的院落,也挤到街巷里及屋顶上。不少人望着斯文赫定的探险队不停地摇头,似乎在说:“这些人有去无回。”两幅画面,天壤之别。阿克苏、和田的少数民族群众,不仅在大部队行军前在物资上给予无私的支援,而加入行军队伍的驼工对部队胜利穿越作出了巨大贡献。部队战士都是内地人,在穿越前尽管学习了如何支帐篷,各班还进行比赛,但那毕竟是在阿克苏城。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特别是在有大风暴的大沙漠里,支帐篷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最困难是帐篷支不起来,支起来的帐篷也会像吹得过胀的气球般地破裂,而露天宿营,人又有被狂风刮走的危险。多亏了200多名少数民族驼工,他们用一种“连环式”的办法,把帐篷稳稳地支了起来。在大沙漠里行军,水就是生命,没有比水更宝贵的了。部队是12月份进入沙漠的,天气寒冷。有一天,宿营时炮兵连的值班战士挑着桶去水源地打水,好半天才提回一点点冰渣子。指导员梁焕清一看急了,大家也犯了愁,行军一天,晚上总要喝口热水,吃口热饭吧。这时,拉骆驼的沙吾提说:“新疆冬天吃水不用水桶,要用抬把子抬。”于是同志们拿着背包绳和十字镐、扁担,由沙吾提领着到有冰的地方,大家在沙吾提的指挥下,先把冰刨出一大块,然后在中间再打个洞,穿上背包带,抬回来,化成水。此后,战士们每到一地,都要拿抬把、绳子去找水。排长刘玉书风趣地说:“谁说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在新疆,我们用绳子也能打来水。”行军到第7天,计划中的水源地水潭干涸,这时部队已走了八九个小时了,不少战士出现昏迷症状。驼工阿不拉也不知从哪里找来一种植物,撕开茎秆让战士咀嚼。汁虽然苦涩,却能解渴。那几位战士就是靠这种不知名的植物救了命。阿不拉告诉战士,发现这种植物后,顺着植物根系往下挖,就会挖到像小孩胳膊粗细的根。事后,战士们把这种植物的根称为救命根。救过战士命的还不只是阿不拉。有一天突然刮起大风,沙漠里的这种风没有风向,把沙漠搅得飞沙走石,沙粒暴雨一般打在战士的身上、脸上,人们东倒西歪,头昏眼花。骆驼、马群在风中狂奔乱跑,身上的垛子被摔得到处都是。就在这一片慌乱中,战士李三旺的马惊了,一眨眼就窜入迷雾般的沙尘中。李三旺身体有病,连长安排他骑马,可他并不会骑马,如果从马上摔下来,脚再套在马蹬上,后果不堪设想。这时,只见驼工托乎提箭一般地向惊马追去。不一会,他将惊马和李三旺都找了回来。这些驼工大多40多岁,有些是走过“阿和小道”贩桑皮纸的商贩,有些则是地主巴依的牧工。他们一加入行军队伍,部队就要求战士做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的模范。一路上各连队的司务长、文书、卫生员由于和他们来往密切,他们都成了朋友。炮兵连的运输任务重,团里给他们拨了20峰骆驼,还有4匹马。团里还为他们分来9位驼工。连长杜秀全非常重视军民团结,专门组织了一个小组,每天早晨和驼工一起把骆驼放倒,一起把炮盘、炮架、炮身捆好、驮上,每到宿营地,他们又一起把东西卸下来。为了让驼工能休息好,战士把帐篷让给他们,并担负起夜间喂牲口、看牲口的任务。卫生队的东西也不少,还收容了不少全团的病号,所以团里分配给他们的驼工较多。白村华医生每当得知哪位驼工有病,也不顾行军的疲劳,立即赶去诊断治疗。有次有个驼工脚崴了,白医生给他推拿按摩,用樟脑酒擦洗,使这位驼工的脚很快好了。跟随一营机枪连的老乡托乎地,由于受凉突然上吐下泻。连队文书侯永祯,立即找来卫生员给他看病,找来开水给他喂药。他脚上打了泡,战士们用热水为他洗脚,用火针挑泡。看到解放军这样对待他,托乎地哭了。他说:“解放军太好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的军队,像兄弟一样关心、爱护我们,如果是给国民党军队支差,你死了他们也不会管的。”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亲又亲。军队的实际行动教育了群众,而群众对子弟兵的支援更加积极热情,对解放军的感情更加深厚。卫生队一位医生身体不好,走路跟不上队,又不肯骑马,硬是坚持自己走,结果还是掉了队。随同的驼工主动要求去找,结果返回五六公里才看到这位医生正拄着拐仗艰难地往前走着。驼工将这位医生扶上马,牵着马赶上了部队。战士们看到这种情景,无不为之感动。一营二连在阿克苏休整时,维吾尔族青年买买提常常来部队,他对解放军的一切都很好奇。几天后,他找到连长,他说他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看到解放军纪律严明,爱护老百姓,想参加解放军。当时连长考虑他是少数民族,参军后生活不方便,所以也就没有答应。买买提是个犟性子人,他每天都来连队炊事班帮忙,为穿越大沙漠做准备。他为连队每个战士烤了15个馕,战士还是第一次吃馕。谁知,部队出发那天,买买提也背着水葫芦、干馕来到了连队队伍中,任凭连长怎么劝,他就是不回。无奈,连长只得同意他在炊事班帮厨。一路上,烧水、劈柴他什么都干。有一天他和战士到团部领回大米和羊肉后,提意给大家做顿抓饭。当时大家别说没吃过抓饭,连见也没见过。于是,连里的不少战士都来到炊事班看着、等着。不一会,抓饭熟了,大家边吃边议论,这个说“只听说新疆抓饭好吃,果然名不虚传呀!”那个说“戈壁滩上抓饭香,买买提的手艺顶呱呱。”买买提晚上住在连部,文书王世林就向他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教他学汉字。就这样,买买提跟随部队到了和田,团领导经过研究,批准买买提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与买买提不同的是,买买江依里要幸运得多。买买江依里原本是哈密人,因与当地地主巴依抗争,被官府抓起来投入阿克苏大狱。他摇铁窗,高声喊冤。解放军进入阿克苏后,把他从大狱里解救出来。当部队了解到他是哈密人时,给他路费让他回家。可买买江依里说,是解放军把我从牢里救出来的,解放军就是我的亲人,解放军部队就是我的家,从今天起,我哪也不去了,你们走到哪,我就跟到哪。我要像你们一样,为天下穷苦人报仇。买买江依里终于如愿以偿,在部队出发前,正式参了军。大漠行军,困难重重。不少战士一进沙漠就对干燥的气候不适应。买买江依里替他们扛枪,扛背包。炊事班长病了,他去炊事班挖灶、烧火、做饭,行军时又把大锅背在身上。连长拉痢疾,宿营时,他悄悄地把连长的衣裤洗净烤干。进入沙漠腹地时,他看到战友嘴唇干裂,就申请前去找水。一路上,他既是炊事员,又是通信员,还是向导和翻译(他会一点汉语,战士通过他与驼工交流)。他是十五团在穿越大沙漠时惟一的维吾尔族解放军战士。在部队穿越大沙漠前,阿克苏与和田两地的人民就商量好了。由阿克苏人民将大部队护送到贝迪力克库都克(这是阿克苏、和田的交界处),而后由和田人民负责在贝迪力克库都克迎接大军。部队进入沙漠的第八天,战士随身所带的水早已用完,部队已断水两天了。这时,干渴已严重地威胁着战士的生命。部队正饥渴难耐时,侦察排发现前方有一大片小黑点。这时的战士多少也有些沙漠行军经验了,不再上“海市蜃楼”的当了,都认为那又是“骗人的幻影”。再往前走了一段,感觉不对,那小黑点渐渐显出骆驼、毛驴、骡子的影子,还有不少人跳着欢快的舞蹈。这时,战士们也兴奋起来,因为这确确实实不是幻影。“解放军同志,我们是来迎接你们的。”和田人民派出的代表拜地拜克、阿吾提拜克领着几十个维吾尔族驼工向大部队跑来。在采访中,老战士们只是说和田人民为部队送来了很多很多牲畜和粮食,可他们无法知道具体的数字。为了真实记录这一军民团场的典型事例,我们从历史资料中找到了这一组数字,现公布如下:和田人民派出自己的代表拜地拜克、阿吾提拜克等170人,他们带来了450头毛驴、80匹马、11峰骆驼、180只宰好的羊、4500公斤清油、4500棵白菜、225公斤食盐、430双鞋子、130双袜子。为了使解放军有柴烧,和田出动100多人打柴火,并将柴火堆放在每一个宿营点上。一位战士在当天的日记里这样写道:和田人民还为我们带来了葡萄干、杏干、桃干、石榴、苹果、甜瓜,还为我们带来了一葫芦一葫芦装满昆仑山下的甜水,这是和田人民给我们送来的“生命水”呀。我看到这些水,就仿佛看到和田各族人民对待解放军犹如和田玉般的心。和田各族人民对解放军的亲切关怀,极大地鼓舞了全体指战员。当晚,我们架起篝火,举行了一个军民联欢晚会,部队战士和来自阿克苏、和田两地的群众代表一同跳起了“麦西来甫”。第二天一早,阿克苏200多名驼工赶着牲畜返回阿克苏。和田局势骤变话分两头说。现在再回过头来说说十五团团长蒋玉和和他的先遣队。黄诚率领大部队向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挺进的第二天,也就是日,团长蒋玉和、政治处主任刘月率领的80人组成的先遣队也出发。四十七团老战士马鹤亭介绍说,四十七团的老战士中共有7人参加了先遣队,现在只剩下他一人了。先遣队每人配备了五十响的冲锋枪、卡宾,另外还有两挺机枪、两门迫击炮。分乘两辆美式大道奇、一辆美式吉普救护车。蒋玉和的先遣队于12日上午抵达和田。国民党和田专员安筱山、副专员王肇智、和田警察局局长米杰假惺惺地前来迎接。到和田后,国民党起义部队(驻和田骑兵连)连长向我解放军交出防务,并介绍了和田当时的情况。他说,和田的社会情况比较复杂,隐藏于此的国民党特务和外国敌对势力的间谍,一直在暗中进行活动。蒋玉和团长说,你们骑兵连虽然交出了和田防务,但不要撤离和田,必要时,需要你们协防。同时要求他们送来几箱手榴弹、子弹。当晚,先遣队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对和田的局势进行了分析,认为和田各族人民是欢迎解放军的,是盼望解放的,但由于敌人的造谣和诽谤,人民群众还有顾虑,还不敢接近解放军。只要我们做好宣传,多为他们做好事,就会得到人民的支持,这样,我们就能站稳脚跟。会议还就具体任务进行布置,一是一部分人上街宣传我党我军的民族政策,广泛与群众接触,二是做国民党上层人物的工作,尽量争取他们。和田的反动势力见解放军只来了80人先遣队,便开始蠢蠢欲动。他们表面上表示欢迎解放军,拥护起义,暗地里却加紧阴谋策划暴动。14日晚,安筱山等人出面召开欢迎会,邀请先遣队全体出席。当时不少人就指出,这不是欢迎会,这分明是“鸿门宴”,是阴谋,我们决不能去。蒋玉和是位长征过来的干部,具有丰富的对敌经验,他知道,这是在与敌人进行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如不去,敌人会认为解放军心虚,会更加嚣张,去,这分明是个陷阱。经过周密分析后,蒋玉和决定:由他带领全副武装的40人前去参加晚会,另40人(包括蒋玉和的爱人宋爱珍和黄诚的爱人杨桂英)留在营房准备接应。晚饭后,蒋玉和带着队伍高声唱着军歌来到俱乐部。他们发现会场内外已布满了荷枪实弹的国民党警察,不少便衣在会场中窜来窜去。安筱山、王肇智等人在前排就坐,中间是留给蒋团长的位子,而后面又坐着国民党警察。看到这种情况,蒋玉和沉着冷静,高声命令解放军战士在俱乐部的前后门担任警戒(站上双岗),并在会场内外布置了流动哨。解放军战士一个个胸前挂着五十响冲锋枪,腰间是一排手榴弹,他们目光严厉,双手握枪,枪口对着前排国民党要员,手中冲锋枪的保险已打开,手指就在扳机上。蒋玉和这一安排就是要让安筱山、王肇智等人知道,解放军已经识破他们的阴谋,我们是有准备而来。那场晚会演出拖了很长时间才开始。会场上不时有便衣警察走来走去,等待主子下手的命令。可安筱山等人就是不敢下这个令。他们完全被解放军的威严给震慑住了。晚会进行到一半时,有名解放军战士小声向蒋团长报告,会场内外秩序混乱,情况异常。蒋玉和当机决定,立即回营房。他不慌不忙站起来,对安筱山、王肇智说:“时间太晚了,我们要回营房休息了。”说完,大步走出俱乐部。接着,内外岗哨也撤出俱乐部回到营房。第二天晚上,一位维吾尔族青年从院墙的一破洞里钻进营房,向蒋团长报告了一个重要情报:由于敌人的鸿门宴阴谋没有得逞,他们又秘密策划暴动,警察局已把库存的武器发下去,并准备了3000根“大头棒”,成则实行割据,败则进行杀光、烧光、抢光,然后逃往印度。得到情报后,先遣队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认为情报可信。当即决定从国民党骑兵连调来两匹马,派见习参谋陈跃俭带上蒋团长写给黄诚政委的信件和向导进入沙漠送信。同时,营房加强戒备,要求所有战斗人员做好战斗准备,同时分头找反动头目谈话,防止他们串通。会后,蒋玉和带人上到城墙上,查看了地形,给每个战士都安排了具体任务。蒋玉和命令道:敌人暴乱后,小分队要固守待援,万一守不住,冲出城后向沙漠的主力部队靠拢。为了卡断敌人的退路,蒋玉和通过和田电报局向边卡驻军(属国民党起义部队)发报,命令封锁通向国外的出口,任何人不准出境。现在我们再回到穿越沙漠的大部队这来。大部队已在大沙漠中行进了十二天,总算走出了沙漠的中心地带,到了有水有柴的肖尔库勒(阔什拉什)。大家不觉松了一口气——总算走过了最艰险的那一段。战士们在一片说笑声中忙着支帐篷,炊事员见到了甜水地也情绪高涨,就要擀顿面条,让大家吃碗捞面条。战士体力消耗极大,黄诚政委、贡子云副团长、白纯史参谋长研究是否休整一天。就在这时,黄诚突然听到帐篷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忙走出一看,见几名战士正扶着一人摇摇晃晃向他走来,仔细一瞧,这不是蒋玉和团长先遣队的陈参谋吗?黄诚的心一下揪了起来:和田那边有情况。陈参谋叫了一声政委,从胸上掏出那份信后,就一屁股坐到地上。看了蒋团长的信,听了陈参谋的汇报后,黄诚像得到了十万火急的命令,立即召开团党委会,研究支援蒋团长的计划。此地距和田还有200公里,部队就是强行军,最快也得3天。再说,大部队在沙漠中已经行军十多天了,体力消耗极大,病号也越走越多,如再强行军,会把部队拖垮的,反而会影响战斗力。再说,和田那里情况十分紧急,如果3天后才赶到,恐怕已经迟了。怎么办?这时,参谋高焕昌提出一个方案:将部队所有驮马集中起来,挑选精干干部战士组成一个小分队,昼夜兼程,驰援和田。会议同意了高参谋的计划。会议同时决定,大部队19日走150里赶到伊斯拉木阿瓦提。假使情况紧,就留一个营在伊斯拉木阿瓦提,其余两个营和炮兵连轻装前进,20日一天走二百五十里赶到和田。战士们听说和田的情况后,个个气愤填膺,有的战士气愤地喊道:四天的路程我们一天赶到,坚决消灭暴乱的敌人。“不消灭反动派,不算毛主席的好战士。”大家纷纷报名,要求参加小分队。由于马匹有限,只能组成40人的加强排。情况紧急,马蹄生风。这支临时组成的骑兵加强排,没有辜负全团干部战士的期望,一天一夜就赶到了和田。高焕昌战斗经验丰富,他没有立即下令骑兵排入城,而是带着骑兵排在城墙外放蹄疾飞绕城三周。一时间,人喊马嘶,蹄声震天,烟尘飞扬。和田城内的反动势力做梦也没想到,解放军的骑兵大军会这么快来到和田。一天后,大部队来到和田城外待命。团部通知每个战士要做四件事:一是理发,二是擦澡,三是擦枪,四是补衣服。总之,战士要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威风凛凛进和田。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公元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全体指战员经过792.5公里的沙漠穿行后,迈着整齐的步伐,排成一列列方阵,走进和田城。和田城沸腾了,几万人民涌到街头欢迎解放军。12月25,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政委习仲勋向十五团发来嘉勉电,全文如下:“你们进驻和田,冒天寒地冻,漠原荒野,风餐露宿,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进军纪录,特向我艰苦奋斗胜利进军的光荣战士致敬。”建设和田篇十五团的三大任务十五团是日进驻和田的。12月27日,十五团就从国民党起义部队的手中接管了边卡防务,从此,喀喇昆仑山上空第一次升起五星红旗。这时的部队已是极度疲劳,1949年下半年部队共徒步行军5000公里,部队没有休整,没有喘息,战士们甚至没睡一个囫囵觉,新的任务又来了——建设和田。对一个身经百战的十五团来说,这的确是一个新的任务,一个从来没有执行过的任务。在《四十七团志》的大事记中是这样记载的:1950年:十五团遵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发布的新产字1号令,成立生产委员会,一营驻于田县,并派一个排驻民丰县;二营驻洛浦县;三营驻墨玉县;警卫连驻皮山县;团机关、团直单位、特务连、炮兵连驻和田,开展大生产运动。1950年:为做好解放西藏的准备,十五团接到修筑进藏公路的命令,十五团集中一营400多人上昆仑山修路。路线是从于田普鲁沿克里雅河,翻越昆仑山的克兰木达坂,通往藏北的改则。1950年:为了使和田人民在政治上彻底翻身,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根据上级指示,部队进驻和田后抽调30名骨干派往各县担任军代表、县委书记、副县长、公安局长、税务局长等职务,建立各级人民政府。发动群众剿匪反特,维持社会秩序,恢复生产,巩固人民政权。由于微信公众平台只能发20000字,大家要看余下的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关注:3470粉丝:2416文章:9313
创意生活DIY手工制作编织 折纸 改造 美食 妙招 来源:烩设计 ID:multidesign来自法国南特(Nantes)的Guillaume Kurkdjian插画师擅长...562245039 大批摄影记者已经在此等候,携带智能手机的路人和民众也费尽心思,想拍到玄松月的照片.韩联社报道称,尽管韩国民众对于朝鲜发...986264073 曝光终极海报 师徒四人长风破浪 醉心女儿国满园春色由郑保瑞执... 长按图片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观影优惠最新电影资讯影片排期查询优...175181064 (CRS)和神经毒性的发生率(Yescarta 基于ZUMA-1的临床结果... (Axi-cel)单药治疗的DLBCL患者比较治疗效果. JCAR014联合...660203074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进山入林哪些事情不能做?来看看这部动漫短片提醒你!《森林防火动漫短...914143079
《山果》38x48cm《住的是工棚,建的是高楼大厦》只画了一位放工后去打水的民工,穿着汗衫短裤,趿拉着拖鞋,手提空水桶,大步...273136080 全部90后价格另议,7人以上另议同车费.2、用餐:5早4正(不含酒水),早餐酒店含,不吃则不退 ,10人1桌计算,若人数减少则...225143026
国家公园pp岛向右滑动更精彩一个深受阳光眷宠的地方盛产皮... A. Muang,Phuket 83000 TEL:076-319-789 或Royal Thai Herb ...731143079 961144092
这个妹子真可爱!哆啦A梦一周的表情...伴娘都等着急了,怎么还没有人上来?精选内涵段子 1.女:老公,我要和朋友去丽江. 男:男...853156086
为您定制个性化内容
随时发现和创建新内容
Locking专辑为您提供最全的locking dan...
今日最热◆本周最热◆本月最热◆
3954阅读|1文章
186阅读|1文章
8554阅读|1文章
3645阅读|1文章
7796阅读|1文章
826阅读|2文章
猜猜您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和田224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