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地图的详细过程是(从爆发到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具体过程(分集介绍)【中世纪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4,773贴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具体过程(分集介绍)
第一集:萨拉热窝事件萨拉热窝事件就是日在萨拉热窝(波黑首府)这个城市,当地的几个青年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和他夫人。 波黑地区之前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征服和统治了几百年。到1878年俄土战争,俄国打败土耳其。英法德奥等大国来调停俄土。最后把土耳其帝国和奥匈帝国边境地区的波黑暂时交给奥匈帝国代为管理。但波黑主权不属于奥匈帝国,而且是有一定自治。 波黑地区有三个民族:塞尔维亚人 穆斯林 克罗地亚人。 塞尔维亚1811年早已从土耳其实质独立,只是名义上作为土耳其属国。 到1878年此时,塞尔维亚获得完全独立,靠的就是俄国此时打败土耳其。 俄国是塞尔维亚的保护者。塞尔维亚对把波黑地区交给奥地利代为管理,很不满,但暂时忍了。塞尔维亚认为波黑地区居民很多也是塞尔维亚人,应该把波黑和塞尔维亚合并。
波黑这个局面维持了几十年。到1908年发生重大变化。 这年 奥匈帝国居然宣布吞并波黑,波黑成为奥匈帝国领土。 这个遭到塞尔维亚 土耳其 俄国的抗议。尤其是塞尔维亚非常愤怒。他们还想和波黑合并呢。本来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早已结怨了。这次两国彻底成为死敌。到了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爆发了。 6月28日是塞尔维亚的国耻日。日决定性的科索沃战役,塞尔维亚被土耳其击败,塞尔维亚由此被土耳其统治了几百年。 奥匈帝国太子 费迪南大公去波黑首府萨拉热窝检阅当地奥匈帝国军队,居然故意选在这一天,这明显是挑衅和侮辱塞尔维亚人。 萨拉热窝市几个当地痛恨奥匈帝国统治的青年(有塞尔维亚人,也有穆斯林)一起决定刺杀费迪南大公。他们受到了塞尔维亚国的黑手社的怂恿和支持。 黑手社是塞尔维亚一个政治秘密团体,极端民族主义,反奥匈帝国。这一天,费迪南大公和他们的夫人来萨拉热窝检阅军队和接见当地头面人物,坐汽车在市里游行时,那几个青年出来刺杀他。 第一次刺杀失败了,一个青年扔了炸弹,没击中。 这个青年随后吞毒药自杀。 费迪南大公故作镇静,痛斥了当地负责治安的官员后,仍然不改变游行计划,继续在热闹的欢迎人群中游行。结果 普林西普这个青年开枪刺杀了大公夫妇。他也被当场抓,随后他的刺杀同伙也先后被捕。
刺杀发生后,奥匈帝国皇帝听说皇储被刺杀后,说死的好。 皇储费迪南大公是皇帝的侄子,皇帝没有儿子,就不得已让费迪南大公当了继承者。 费迪南大公当年没有按传统娶别国公主或大贵族小姐,居然娶了一个侍女。皇帝很愤怒,所以和费迪南彻底闹翻了。 再加上两个政治路线有分歧,其实两个势成水火。再说那几年青年刺杀者被捕了。奥匈帝国方面不认为这是简单的几个青年刺杀事件,背后肯定是塞尔维亚指使的。 其实奥匈帝国要的就是借口,就算不是塞尔维亚指使的,奥匈帝国也要以此为借口趁机消灭塞尔维亚。不过奥匈帝国有些犹豫,它到不是怕塞尔维亚。他自认为他能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消灭塞尔维亚(其实不是,一战开战后塞尔维亚反而两次击败奥匈帝国)。 它怕的是塞尔维亚的后台——俄国。
第一集到此结束,欢迎各位吧友点评
一战爆发之第二集 :
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奥匈帝国想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消灭塞尔维亚。又害怕塞尔维亚的后台——俄国。 所以奥匈帝国需要德国的支持。 1876年德国和奥匈帝国就结成了同盟,针对的就是俄国。为此奥匈帝国询问了德国的态度。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说,他无条件支持奥匈帝国。支持对塞尔维亚采取强硬态度。 有了德国的保证,奥匈帝国放心了。 后来丘吉尔评价德皇这个保证,就是拿德国的一切做担保,给奥匈帝国开了一张可以由奥匈帝国随便填写的空头支票。 德皇很脑残。仗着德国的全力支持,奥匈帝国底气十足,给塞尔维亚开出了十分苛刻的最后通牒,限令塞尔维亚在48小时内接受。不然奥匈帝国就将对塞尔维亚宣战。
看看奥匈帝国给塞尔维亚开出的这个史无前例的苛刻的最后通牒,它严重伤害和侮辱塞尔维亚的利益和尊严最后通牒的具体内容:一.查封任何引起对奥地利皇室憎恨和藐视的刊物;二.马上取缔民族自卫组织 (Narodna Odbrana) ,并取缔其他作反奥匈宣传的组织;三.即时从教育团体及教学方法中,删除任何会或可能会煽动反奥匈之宣传的教学内容;四.革除军部或行政部中被指进行反奥匈宣传的官员,而此等官员的名单由奥匈政府提供;五.接受与奥匈政府有关部门合作,在塞尔维亚镇压企图颠覆奥匈帝国领土完整的活动;六.在奥国政府指定的有关部门之协助与指示下,采取法律行动,惩罚策划和执行6月28日的刺杀事件,而现在于塞尔维亚领土的人士;七.即时逮捕奥匈初步调查所认定的两名人士;八.保持合作,以有效措施遏制其境内的军火走私;九.向奥匈解释对其怀有敌意、在塞尔维亚境内或境外的塞尔维亚高级官员之言论;十.马上采取以上措施,并告知奥匈帝国。最后除了第五条和第六条条款,塞国政府接受了其他条款。原因是该两条违反塞尔维亚的宪法和破坏主权。
奥匈帝国在7月23日向塞尔维亚发出了这个最后通牒。限令塞尔维亚在48小时内接受,不然就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当欧洲各国看到这个异常苛刻的最后通牒时,大都认为塞尔维亚肯定不会接受。 但出乎各国意料,塞尔维亚居然几乎全部接受了,只有两条没有接受。原因就是俄国这次又忍了。 俄国还是害怕德国和奥匈帝国的联盟实力,不想为了塞尔维亚卷入一场大战。所以俄国又一次出卖了塞尔维亚(已经第四次了,之前是、1912年)。俄国本以为塞尔维亚屈服,奥匈帝国就会罢休了。但俄国低估了奥匈帝国的野心,奥匈帝国这次要彻底解决塞尔维亚。果然奥匈帝国以塞尔维亚没有全部接受最后通牒为借口,于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拉开了序幕。
一战爆发之第二集结束,欢迎各位吧友点评:
安德拉西伯爵埋下的炸弹终于让情敌国破家亡,祖国什么的更是浮云。我的伊丽莎白赛高!
塞尔维亚已经接受所谓最后通牒 奥匈事情做得很绝了,非要把塞尔维亚吞了 更可笑的在于奥地利也不算下自己能力,真有打败塞尔维亚的实力吗? 即使俄国不出兵,只要在物资上对塞尔维亚支持,奥地利就在军事上无能为力的
一战爆发之第三集: 矛盾 焦虑和 被部下欺骗的威廉二世大家看了上面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觉得德国怎么回事,就没阻拦奥匈帝国宣战吗?这个问题问得好,这个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原因是德国的普鲁士军官团早想打仗了,他们也想奥匈帝国利用这个有利借口引发战争。这就要看德国当时政治了。 德国是由普鲁士统一的。“普鲁士不是一个有军队的国家,而是一支有国家的军队”,普鲁士这个国家的一切都是为军队服务的,是一个标准的军国主义国家。德皇虽然是最高君主,但整个普鲁士军官团的权力超过了德皇。 普鲁士军官团的军官都是几百年来形成的军事贵族,父子世袭,各个家族盘根错节。我们先回国头来看,当奥匈帝国刚发出最后通牒,德国看到最后通牒时的表情。以及接下来德国的整个细节。当奥匈帝国在7月23日星期四晚6点发出了对塞尔维亚最后通牒。德国首相和外交大臣看到这个最后通牒文本后,对它的内容感到非常震惊。德国也没想到奥匈帝国竟然提出了这么苛刻的最后通牒。但德国外交部并没有撤销或改变已发出的指导德国驻伦敦、巴黎和圣彼得堡的大使的传阅文件。该文件宣称奥地利的要求是”适度和恰当“。德国太纵容奥地利了。紧接着的8天对德国的历史是太重大和太刻骨铭心了。 塞尔维亚的答复于25日星期六下午6点钟交给奥匈帝国驻塞尔维亚大使吉斯尔男爵。答复的顺从性质星期日上午全世界都知道了。它的实际全文不是由官方电报发布的。它是在27日星期一早晨邮寄到伦敦、巴黎和柏林的。塞尔维亚驻德国公使上午把它交给德国外交部。中午时分已到达德国外交部长的手中。。但27日下午,德皇召开御前会议,外交部长没有把塞尔维亚的答复文本交给德皇。德皇仍不知情。27日晚,德国外交部给德国制作了这个答复文本的副本。然后晚上9点30分有专使送给18英里外的波茨坦皇宫。德皇直到28日上午10点以后才开始阅读这个文本。
德皇阅读塞尔维亚的答复后,德皇犹豫了。他以前一直认为塞尔维亚会拒绝最后通牒,战争几乎不可避免。他坚决支持奥匈帝国,不惜开战。但这几天德皇为英国的态度感到很不安。现在塞尔维亚的屈服让威廉二世感到宽慰和高兴。威廉二世在文本空白处写道:“仅给48小时的时限真是杰作。维也纳的一大精神胜利。有了屈服以后,战争的一切理由均随之消失了。因此我绝不下令动员。”现在威廉二世人他已经得到了他最想要的东西——一枪不发就取得一个重大的外交胜利。沙皇再度受挫。刺杀奥大公的塞尔维亚在各大国默许下受到惩戒。德皇立刻给外交部长写信,写到塞尔维亚的屈服让战争的一切理由均随之消除。如果这写于12小时之前,无疑会阻止这次战争的爆发。但现在太晚了。同一天上午11点钟(28日星期二),几乎就在德皇正在 写备忘录和庆幸危险已经过去的同时,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了宣战的电报。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普鲁士军官团和它主导的德国外交部早就决心让奥地利和塞尔维亚处于交战状态。他们旨在使英法俄三国协约必须面对为协约打仗或协约瓦解的局面。他们相信,这三国会退缩,选择后者。他们也为最坏情况做好了准备,相信即使爆发战争,德国也会胜利。
他们知道德皇冲动又犹豫的性格,他们知道德皇惧怕战争。他们在知道塞尔维亚屈服后,故意瞒着德皇,不给德皇退缩回去的机会。因此才出现在柏林莫名其妙的延误。一直到塞尔维亚屈服的答复文本发出近60个小时后,威廉二世这个决策关系到全世界的人才读到塞尔维亚的答复。而在它能对它采取行动之前,奥地利的宣战书已经发出。
怎么没有了?
一战爆发之第四集:俄国对奥匈帝国和德国的愤怒我们再回头看看俄国。俄国其实对奥匈帝国和德国忍耐很多次了。1878年俄土战争,俄国取得决定性胜利,兵临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城下。迫使土耳其签署《圣斯特法诺条约》。《圣斯特法诺条约》内容是1、土耳其承认塞尔维亚和 门的内哥罗(黑山)完全独立;2、俄国获得比萨拉比亚西南部以及阿达罕、卡尔斯、巴统、巴雅西特;3、建立大保加利亚公国,其版图北起多瑙河,南至爱琴海;东起黑海、西至奥赫里德湖,并包括几乎全部的马其顿。它名义上隶属于土耳其苏丹,由俄军占领2年。4、允许俄国海军通过黑海海峡。但奥匈帝国认为这严重损害了自己在巴尔干的利益。自己也想瓜分土耳其和在巴尔干扩张。英国则认对俄国海军可以通过黑海海峡很是不满。德国支持奥匈。最后奥匈帝国 英国 德国联合对俄国施压,在柏林召开会议,重新签署《柏林条约》,废除《圣斯特法诺条约》。相比《圣斯特法诺条约》,《柏林条约》让俄国失去了很多重大利益。俄国仍然不能通过黑海海峡。
波黑地区则由奥匈帝国治理,但法理上属于土耳其。
俄国死伤几十万大军,但获得利益不多。而奥匈帝国不费一兵一弹,就取得了波黑的统治权。让俄国极为愤恨。但迫于德国撑腰,俄国这次忍了。 而塞尔维亚本希望自己能和波黑合并,这次让奥匈帝国统治波黑,塞尔维亚痛恨奥匈帝国。1908年奥匈帝国宣布波黑直接成为奥匈帝国领土。这违反了柏林条约,遭到土耳其和塞尔维亚的强烈抗议。这也等于打俄国一耳光,俄国这次也忍了。但俄国国内舆论严重谴责俄国外交部长的他妥协退让。1912年巴尔干战争结束后,本来土耳其的阿尔巴尼亚地区要交给战胜国塞尔维亚。但奥匈帝国害怕塞尔维亚获得出海口和实力大增,强加干涉,让阿尔巴尼亚独立。塞尔维亚没能获得出海口。这让塞尔维亚更加痛恨。俄国本来是支持塞尔维亚的,但迫于德国和奥匈帝国,这次俄国还是忍了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后,俄国在一开始还是忍了,让塞尔维亚接受苛刻的最后通牒,等于出卖了塞尔维亚。这在俄国国内遭到舆论的强烈谴责。到奥匈帝国无视塞尔维亚的屈服,直接对塞尔维亚宣战后,俄国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如火山般猛烈,严厉谴责俄国外交部长的软弱和妥协。此时俄国政府单迫于国内舆论,也不可能无视了。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具体过程以及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具体过程以及意义行摄军百家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英语: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简称WWI或WW1)简称一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1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 、具体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相互争夺相互勾结,最终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3 、两大敌对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4 、导火线:1914年6月,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 、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 、结束: 德国投降  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它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新式武器的使用,造成了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客观上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为对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亚检阅部队,在萨拉热窝遇刺。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俄国根据有关条约,为支持塞尔维亚,于7月30日宣布军事总动员。8月1日,德国对俄宣战。8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大战由此全面展开。在欧洲大陆首先点燃的战火,迅速蔓延到中近东、远东和非洲一些地区。其中欧洲战场是主要战场,由西线战场、东线战场、巴尔干战场以及意大利战场组成。参战国还进行了多次海战,并把空军第一次用于实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按战争进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14年,双方速决战计划破产,西线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大战爆发后,德军担任主攻的部队和担任牵制任务的部队按计划行动。8月21-25日,德军同法军和英国远征军在法国东北边境进行多次交战,即“1914年边境之战”。德军突破法军防御,向法心脏地区进军。9月,法军组织了反击德军的“马恩河战役”,迫使贸然南进的德军撤退,瓦解了德军的速决战略。至此,西线大部地段的军事行动开始形成阵地战。但9—10月,在法国北部地区,德军和英法联军相互迂回对方翼侧而实施连续机动作战。在东线,东普鲁士德军挫败了俄国优势兵力进攻,迫使俄军退守涅曼河和鲍勃尔河一带。但俄军在加里西亚打败了奥匈帝国的军队。德国为援助奥匈,对俄军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德军失利。德国对东线战争规模的扩大使其陷入了两线同时作战的不利境地。日本在远东地区趁火打劫,于1914年8月宣布对德宣战,乘机夺取德国在华利益,出现了远东战场。土耳其于1914年11月宣布加入同盟国作战,在近东开辟了新战场。战局更趋复杂。此外,英法德在北非的争夺也非常激烈。在这一阶段,英德海军的海上军事行动,主要是8月和11月在北海的两次黑尔戈兰海战和12月在南大西洋的福克兰群岛海战。双方围绕着封锁与反封锁,进行了一系列规模不等的海上战役。1915年,战争重心转到东线,东部战场进入了对峙状态战争使双方人力物力消耗巨 大,军队的后备兵员和后勤补给发生严重困难,迫使各国加紧国民经济的总动员。英法 在西线基本上转入战略防御,以便养精蓄锐,恢复元气。为了减轻德军对西线的压力, 它们要求俄国在东线加紧进攻。德国改变了战略方针,在稳定西线战局的情况下,集中 兵力进攻俄国,企图一举击垮俄国,尔后打败英法。月,俄军对德奥联军发 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冬季攻势,均遭惨败。德国抓住战机,集中优势兵力于5月初对俄国 战线中部发动了著名的戈尔采战役,迫使俄军全线溃退,损失惨重。德军乘胜深入俄境, 企图迫使俄国退出战争。同年5月,原同盟国成员意大利转而对奥匈帝国宣战,在奥匈 东南部开辟了新战区。9—10月,整个东线也从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同年10月,保加利 亚参加同盟国作战,德奥保联军以优势兵力占领了塞尔维亚。  这一年,西线战局相对平静。英法联军利用德军兵力东调之机,发起了几次规模不 大的进攻战役,企图牵制德军,减轻俄国战线的压力。德军也发动过数次局部反击。其 中在4—5月的伊珀尔战役中,德军首次大量使用毒气。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伤。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比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的总体战、 闪击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等各种军事理论的出现,都是从不同角度总结大战经 验的结果。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行摄军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我是军事领域的自媒体人。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_百度知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战争的过程【西面战线】施里芬计划在战争爆发之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计划: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六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沙俄。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了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17号计划。但战事的发展却出乎这些军事家意料,使得这两个计划皆不可行。 德军进攻日,德军出兵中立国卢森堡,以取得卢森堡的铁路网。8月3日,德军对比利时不宣而战。至8月9日,德军成功攻占比利时全境,并在驱逐在比利时境内的法军回法国境内。8月21日,德军分兵五路攻向法国北部,法军失守,被迫后撤。9月3日,德军已进逼巴黎,法国政府被迫撤退至波尔多。9月5日—9月12日,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近郊马恩河至凡尔登一线爆发马恩河战役,结果两败俱伤,德军只得转入战略防御,固守安纳河一线,战斗开变演变为阵地战。接着,双方爆发了奔向海边的运动战,结果英法联军被大败。德军成功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但始终不能截断英法两国的运输线。随后双方再爆发佛兰德会战,但双方均无重大成果,结果战事进入胶着对峙状态。战事僵持1915年春,英法联军趁德军主力集中在东面战线,发动了香巴尼和阿杜瓦两轮攻势。但因为沿用旧战术,而且欠缺强大火力掩护,结果被德军成功抵挡,己方反而伤亡惨重。该年4月德军反击,并首次使用毒气,使双方的损失更为惨重。结果1915年的西面战线,英法联军死伤百万人,德军亦死伤 61万人,但战事仍然胶着。 1916年2月,东面战线的压力稍为降低,德军主力再次移师西线,与法军爆发凡尔登会战。结果在激战7个多月后,德军仍不能攻取凡尔登。而英法联军为了制衡德军,在该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与德军爆发索姆河战役,战况更为惨烈。英军虽然在这场战争里首次使用坦克,但双方在伤亡共约 120万人后,战事仍未有重大突破,并持续至该年11月,西线再次变为胶着对峙状态,不过协约国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美国参战日,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收到齐默曼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将协助把美国西南部还给墨西哥,于是美国以此为借口,在该年4月6日向德国宣战。1917年4月,法军于西线开展春季攻势,与德军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进行会战,历时共一个月,但法军在伤亡10万人后却仍未有进展,引起了法国士兵的骚动。战事再度胶着,而法军因内部骚动,无力防御,只得由英军负责西线防御。在该年下半年,美国提供的装备到达欧洲,英军于是再在西线猛攻,但在损失100多万人后,仍无法改变战事的胶着状态。 最后进攻1917年,东线因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并退出战争而结束,德军立即集中于西线,意图在美军到达欧洲之前,于1918年夏季打败英法两国,以扭转局势。1918年3月—7月,德军接连于西线发动5次大规模的攻势,头两次攻势在损兵14万后仍无所获。而美军则已到达欧洲,使协约国兵力大增。该年5月底,德军发动第三次攻势,这次成功突破法军的防线进逼至距巴黎仅37公里之地,但并不能歼灭英法联军的主力,而已方则损失13万人。在6月9日 - 6月13日这5天,德军发动第四次攻势,企图将德军在亚眠和马恩河的两个突出点接连起来,以集中兵力攻击巴黎,但并未能成功。7月15日,德军死心不惜,发动第五次攻势,但在损失15个师后,因无所获,己方军力反而消耗殆尽,只得撤退至兴登堡防线,从此只能作消极防御。 【东面战线】俄国动员日,奥匈帝国因为德国向其开出“空头支票”,因此信心大增,与塞尔维亚断交并对其宣战。俄国则宣布全国总动员,以支持塞尔维亚,这引起德国的不满。8月1日,德国以俄国拒绝停止全国总动员为借口向俄国宣战,并同时在西线进侵比利时。8月4日,英国因比利时为其自身安全的关键,因此对德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 德俄交战俄军乘德军在开战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线之际,在东线向德军发起进攻。8月下旬,俄军进入东普鲁士,并逼向德国的心脏地带,德军被逼从西线线调兵回援。德国援军行动迅速,很快便抵达东线,并于科穆辛森林附近消灭数万名俄军,使得东线战局发展受到德国控制。9月11日,俄国的第一集团军再度被击败,德军进逼至俄国境内,俄军损失共25万余人。在南线方面,俄军开始时在加里西亚和布柯维纳屡次击败奥匈帝国的军队,但德国随后对奥匈帝国提供支持,结果到12月中旬,东线战事亦进入胶着状态。 1915年,德军因为西线的马恩河会战失败,决定先集中兵力击溃俄国,逼使俄国停战,从而结束东线战事,并且避免继续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局,东线于是变成主要战场。1915年5月,德奥联军以18个师和2000余门大炮,分兵两路进击俄军,并计划将俄军逼至“波兰口袋”内歼灭。双方交战8个多月,德军攻占普热米什尔、莱姆堡、伊凡哥罗德、华沙、布雷斯特、维尔诺及里加,并逼使俄军撤退至从里加湾到德涅斯特河一线,俄军共损失170多万人。德军虽然大胜,但已方损失亦极大,而且并未消灭俄军主力,结果逼不到俄国投降。 土耳其参战德国为了牵制俄国,于是答应向奥斯曼土耳其提供一亿法郎的贷款,以换取其参战。于是土耳其于日正式参战。并与俄国在高加索发生战斗。俄军初时作战不利,但于1915年1月发动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团军被歼灭,共损失约7万多人。 意大利转投协约国1915年5月,意大利因为英法答应在战后分得阜姆和达尔马提亚,于是投向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宣战。意军虽然实力较弱,交战初期即损失近30万人,但却成功拖住了奥匈帝国40个师的兵力,缓减了俄法的压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并出兵30万,配合德奥联军攻击塞尔维亚,结果同盟国很快便占领塞尔维亚全境,塞尔维亚政府及军队被逼撤退至希腊的克基拉岛。 俄军反击1916年春,俄国调集3个方面军共200万人向德奥联军发动反攻,在激战一轮后,双方各损失百万兵力,但俄军兵力较多,因此逼退德奥联军,并乘胜攻进加里西亚东部地区。罗马尼亚亦于该年8月向同盟国宣战。德奥联军于是决定攻取罗马尼亚,以夺取石油和粮食补给。结果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奥军队占领大部分罗马尼亚国土。 进攻君士坦丁堡协约国军队为了解除俄国在高加索被奥斯曼土耳其牵制的困局,于是决定联合进攻奥斯曼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战爆发。协约国先后有50万士兵远渡重洋来到加里波利半岛。在靠近十一个月的战斗后,共约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伤,结果被迫撤退。这场战役是一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当时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十月革命俄国本身为农奴制的经济体系,经不起东线持续的战事,结果其国内经济崩溃,工厂倒闭,失业率骤增,军火补给极度困难,士兵极度厌战。1916年冬,俄国内部各种矛盾加剧,首都莫斯科的罢工人数更达至百万人以上,结果在1917年3月(俄历2月)二月革命爆发,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组成的克伦斯基临时政府仍然继续战争,但又再被德奥联军击败。结果俄国工人及农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历10月),由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领导了一场武装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的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史称“十月革命”。列宁其后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并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它拥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它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始。 盟国败阵虽然俄国退出战争,但德国的各盟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及奥匈帝国却因持续作战,致使经济崩溃,国内各民族发生起义,结果无力再战,相继向协约国求和。最后德国内部亦发生政变,并向协约国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海上战争虽然英德两国在战前争建无畏舰,但在整次第一次世界大战却只有一次大规模的舰队主力决战,就是日德兰海战。这场战役的结果比较特别:一方面,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大洋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另一方面,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英国主力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而另一方面,在战争初期,德国主要依靠潜艇战阻止他国对英国的物资援助,但因为美国抗议而一度中止。但当英德军情势越来越差,国内的经济亦日趋恶化时,德国在1917年1月决定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即凡是在英国水域的船只,不论是敌方或是中立国的,都有可能被德国潜艇击沈,这大大影响了美国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国商船被击沉的纪录,因此德美关系恶化,美国开始有对德宣战意欲,在齐默曼电报事件后,美国正式对德宣战。结果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反而招致了最强大的敌人 - 美国的参战。 日本出兵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投向协约国,向德国宣战,以获得德国在中国的山东的权益,并出兵占领青岛。日本的这种举动结果引起了中国民众的不满,并于其后导致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其他国家参战在美国参战后,拉丁美洲各国亦跟随美国向同盟国宣战,结果使这场战争的范围再度扩大。但这些国家大多在名义上参战,并未实际投入战争。 中国参战在要不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宣战这个问题上,北洋政府内部意见不一,斗争激烈。 为了达到主战的目的,段祺瑞将其手下的十几个督军叫到北京,组成“督军团”,对黎元洪施加压力,但未获成功;后来段祺瑞又叫人写了对德宣战书要总统盖印,黎元洪为了平息风波,勉强在文件上盖了章。即使这样,段祺瑞仍不满足,在国会开会讨论时,又大肆干涉,终于触动了众怒。 恰在这时,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日,黎元洪瞅准时机在这时下令撤销了他的总理职务,段祺瑞愤然离京去津,并且指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不承认黎的免职令。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所以它们间的争斗被称为“府院之争”。之后黎元洪请督军团团长张勋于6月14日入京调解。张勋入京后,拥立宣统复辟。事件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于事后辞去总统职,总统改由冯国璋担任。府院之争告一段落。 段祺瑞统治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参加了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 德国革命 1918年8月—9月,德军再损失15万人、大炮2000余门及机枪13000余挺。不断传来的军事失败的消息使德国国内的矛盾加剧。9月,兴登堡建议在德国议会提出要“结束战争”。但德军的最高统帅部却仍死心不息,意图用剩余的海军舰只与英国海军进行最后决战。结果德国水兵因不愿送死,在基尔港发生起义,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海军及全国。11月9日,德国首都柏林亦发生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并逃至荷兰,德国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国。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采纳率:43%
1914年奥地利皇储斐迪南大公访问萨拉热窝,在乘马车回往住处途中,被一位激进的塞族青年开枪刺杀,成为打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此后英法俄结成协约国与德奥土耳其结成的同盟国爆发战争,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来随着战争的进程,意大利与美国也先后向同盟国宣战,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国家也随之增多。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三场规模较大,意义深远的大战役,即凡尔登、索姆河和马恩河战役,其中凡尔登战役异常惨烈,被历史学家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人类首次使用了飞机、坦克和毒气弹这些新式武器,也造成更为惨重的伤亡。 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军队中出现了许多日后显赫一时的大人物,如美国的马歇尔和年轻的艾森豪威尔、意大利的大独裁者墨索里尼、德国纳粹首脑希特勒。 谈到希特勒还有段趣闻,一位英国士兵正在战壕中担任警戒任务,突然见远处走来一名德国伤兵,他本能的举起枪瞄准了这位德军伤病,但绅士传统不允许他向手无寸铁的人开枪,最终他放下了枪,而那名伤兵感激的向他点了点头,便远去了,可这位英国士兵做梦也没想到,由于他的一时仁慈,竟会为后来的世界带来一场空前的灾难,因为他放走的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希特勒。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到1916年,当时的中国北洋政府也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但战后成为战胜国的中国却没得到任何好处,反而被国联逼迫,将胶州湾化给了日本,直接导致54已运动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促使了1917年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次世界大战 过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