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全世界知道我爱你都惊叹,感谢新西兰人,这个世界真的不能没有

西方人喜欢哪些动物_百度知道
西方人喜欢哪些动物
我有更好的答案
美国人:蛇
德国人:狗其实大部分西方人是喜欢狗的,但不太喜欢蛇,因为蛇教唆使人类偷吃了禁果,看看圣经就明白了~
采纳率:88%
来自团队:
不同国家喜欢不同的动物显然,根据综合资料的判断,在不同国家中受欢迎的动物也不同,发现不同国籍的人经常搜索的动物也不同。美国人:狗美国人更喜欢搜索有狗的兽交色情片。而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在性搜索方面引用得最多的动物也是狗。英国人:马英国人更喜欢搜索有马在内的色情片。在兽交色情片中,马是全世界人民搜索得第二多的动物。埃及人:骆驼埃及人喜欢的动物很符合他们国家的国情。新西兰人:羊新西兰人是对羊最感兴趣的人类。没错,关于新西兰人的笑话是真的。
狮子,老虎,大象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西方人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全球最友好国家 加拿大排名远出乎意料
试想下,你去一个地方,当地人非常的热情好客,加之当地的美景和美食,多么美妙的旅行。那么全球最友好国家有哪些,一起来认识一下。
德国人一般很友好,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他们对客人非常友好,并带游客参观,如果你知道一两个德语单词,那么你的旅途会更丰富多彩,是全球最友好国家之一。
西班牙的人民友好、热情和好客,众所周知,来这里,你一定会玩得很开心,你甚至可以和当地人一起跳舞,有许多美妙的旅行,是全球最友好国家之一。
据说每年来葡萄牙旅游的人有1300万,这个国家有许多的迷人的景色,迷人的海滩,中世纪的城堡,当地人也很热情,邀请你参加当地的舞蹈节日,是全球最友好国家之一。
爱尔兰人的特征是友好礼貌,乐于助人,来这里旅游,如果你需要什么,不要犹豫,请求当地的帮助。爱尔兰的啤酒也是很不错的,如果你在路上遇到什么事故,他们愿意提供帮助,是全球最友好国家之一。
6.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有着迷人的海滩,还有各种美食,来这里,你会感到人生的精彩,试着在留宿2天,你会发现更多的惊喜,是全球最友好国家之一。
来马其顿度假是个不错的选择,在旅行中体会到全新的体验,独特的文化景点和古代遗迹,和当地人一起徒步旅行,他们会给你最好的建议,是全球最友好国家之一。
友好的意大利人会告诉你如何享受生活,他们和陌生人一起享受美酒,与熟人聊天,和新朋友聚会,是全球最友好国家之一,在街头漫步也是不错的选择,还能结交更多的朋友。
无论你是游客还是移民,加拿大人民都非常的欢迎您,是全球最友好国家之一。你可以在城市里漫步,永远不会感到无聊,去咖啡店和当地人交流,在酒吧里喝点酒,结交更多的朋友。
除了友好之外,新西兰人也有很强的幽默感,新西兰人民很欢迎游客,美味的食物,充满活力的城市,你会沉浸友好的人们的真实的微笑中,是全球最友好国家之一。
冰岛可能是世界上最冷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最友好国家之一,去探索这个国家令人惊叹的风景。冰岛的当地人更愿意坐下来和游客聊天,或者喝一两杯。
来源:一点排行网http://www.zswxy.cn/articles/14943.html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感谢新西兰人!
感谢新西兰人!
三鹿毒奶粉事件发生后,本想说点什么,但什么也说不出,因为类食品不安全这样的事,中国发生过多次,如前些年的大头娃;现在还处在争议中的“日本冻水饺”;还有若干年之前的金华火腿。这样多的食品安全隐患,还能让人说什么?说了还有什么用?只能忍着。因为,人不可能不吃东西,不吃东西肯定要饿死,吃了虽然也可能会像那三个可怜的小孩死去,但毕竟还有可能活着。
但在新西兰总理介绍了事件“经过”之后,感觉有话要说了---谢谢,新西兰人!可能新西兰人的多事,最终揭露出了“三鹿毒奶粉”,才让那些喝着“三鹿毒奶粉事件”的孩子们不再继续吃“毒”。&
新西兰总理克拉克9月16日告诉新西兰电视台的《早餐》节目,拥有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43%股份的纽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Fonterra)“尝试了几个星期”要求中方回收有问题的三鹿产品,但不得要领:“中国的地方当局拒绝这么做。”克拉克说,她本月5日得知此事,三天后,她就下令纽西兰官员越过河北地方当局,知会北京有关部门。
这是非常尴尬的,中国的食品含毒要有外国人“告御状”,才能让毒奶粉暴光。但无论多么尴尬,只要能够保护了生命的安全,正义得到了伸张,生命得到了尊重,我们就不再尴尬。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新西兰人“知情不报”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1、事件继续得到掩饰,毒奶粉继续毒害那些孩子们,更多的生命提前走到尽头,更多的机体受到毒品侵害;
2、河北的国家机器在某一天突然良心发现,查处毒奶粉。
3、河北的国家机器一直发现不了毒奶粉,但毒奶粉造成的危害太大,震惊了国家机器,最终使毒奶粉遇到查处。
恐怕还有若干可能,本人不能再一一例举了。现在看,最好的结果就是新西兰人“告御状”,这是目前最为快速的手段,也是损失最小的手段。所以,真诚地感谢新西兰人。
感谢新西兰人,并不是感谢他们要求“召回”问题奶粉,而是他们“告御状”。问题奶粉要“召回”,这是做人的基本规则。国外,汽车生产过程中,也会发现有安全隐患,他们都采取“召回”的方式,有的“召回”的产品缺陷被消费者发现,有的根本没有发现,他们“召回”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尊重。中国人明知道奶粉有毒,却不召回,那是没有做人的基本原则,甚至是图财害命的动物。
谢谢新西兰人,谢谢善良的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新西兰人如何做大乳品产业?|新西兰|奶粉|奶农合作社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新西兰人如何做大乳品产业?
  文/新浪财经新西兰特约观察员 张政业
  国土面积只有27万平方公里的新西兰,却是世界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国,乳制品出口总量占全世界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新西兰人是如何把乳品产业做成大产业的?
  新西兰四面环海,山峦起伏,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适宜的气候,充沛的雨水,既为牛羊提供了丰富的青草,又为牛羊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新西兰偏处南太平洋深处,人口450万,国土面积只有27万平方公里。这么一个小小的国家却是世界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国,乳制品出口总量占全世界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巨额外汇收入的乳制品产业也被人誉为新西兰的“白金产业”。
  1814年,英国传教士塞密尔马斯登从英国买了一头公牛和两头母牛,万里迢迢用轮船运到了新西兰,新西兰的丰美草地上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奶牛的身影。塞密尔先生当初怎么也不会想到,二百年以后,这个美丽的小岛国已经拥有一万多个奶牛场,每个奶牛场平均有366头奶牛,奶牛总量几乎赶上这个国家的人口总数。
  新西兰乳制品究竟好在哪里?新西兰人是如何把乳品产业做成大产业的?打开这些问号,对于烦恼缠身的中国乳制品产业或许不无益处。
  奶源:得天独厚 严格监管
  来新西兰旅游,除了满眼优美的自然风光,见到最多的就是徜徉在草地上的牛群羊群了。经常听到游客感叹:新西兰的牛羊生活真幸福呀。
  新西兰牛羊的生活和大多数国家的牛羊的确是有不同。大多数国家的牛羊都是圈养喂饲料,新西兰的牛羊则是终生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天然大草场上,不用吃饲料,只吃优质的牧草。
  新西兰四面环海,山峦起伏,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适宜的气候,充沛的雨水,既为牛羊提供了丰富的青草,又为牛羊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由于新西兰没有工业污染,牛羊们喝的是纯净的有严格标准的水,呼吸的是有天然氧吧之美誉的纯净空气,吃的是优质无污染的牧草,没有抗生素、激素、致癌物残留之虞,加上新西兰是国际公认的没有疯牛病、没有羊瘙痒症、没有口蹄疫的国家,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造就了新西兰国际公认的高质量的乳制品。
  新西兰政府并没有满足于乳制品优越的先天条件,他们又制订了世界上最为严格的奶制品质量监管制度。新西兰食品安全局除了监管新西兰11600多个牧场外,还对全国所有乳品运输和储存商、乳品出口商、46个乳品实验室以及252个乳品风险管理评估机构实行严格监管,实行从农场到餐桌全程一条龙管理。
  比如说,为奶制品把第一道安全关的是乳品加工厂的收奶司机。每天穿梭于牧场之间的奶罐车,配有先进的保温设备和先进的自动检测设备。奶罐车到达牧场的第一件事,是对鲜奶进行检测,并向牧场出具检测报告。各项指标检测合格的牛奶才能入罐拉走。
  和很多国家政府管理、政府检测的制度不同,新西兰采用的是更为公正、有效的第三方检测评估制度。
  食品安全局根据质量安全管理的规定和标准,对奶牛场实行风险管理制度。所有的评估和检测都是委托有论证资格的第三方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和风险评估机构进行。第三方机构独立于奶场和乳品企业,职责是进行产品抽检,以及按照风险管理制度每年对每个奶牛场进行至少一次的独立的检测评估。
  风险评估不只是看生产结果,评估内容包括奶牛场选址、奶牛饲养管理及健康状况、饲料和兽药使用、饲养环境和饮水质量、牛奶的冷却和营养成分等。食品安全局对生鲜乳的生产实行抽检制度,一旦发现某个奶牛场出现质量问题,奶牛场除了要承担当批一般为30吨的生鲜乳报废的经济责任,还要接受每天至少一次检测费用自负的跟踪检测。
  从产奶到运输,到加工厂,再到成品出厂,每一道程序都有清晰的管理制度,各道关口各司其职,加上政府的严格监测,真正保证了优质奶源转化成优质奶制品。
  今年初曝出所谓的恒天然“双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时,新西兰总理和第一产业部长都信心满满,宣称新西兰奶粉肯定没问题。这种自信源于他们对新西兰产品的了解,他们相信新西兰的牧场,相信新西兰的乳品企业,更相信新西兰严格的监管制度。
  政府:服好务 当配角
  新西兰乳制品行业的蓬勃发展受益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新西兰经济改革。1984年,新西兰政府实行经济改革,取消各种补贴,资源配置一切决定于市场。改革的内容包括:物资供应完全取决于市场,取消生产配额;政府不干预采购和公共储备;取消出口退税;取消对农民的直接补贴等。
  尽管这种将农牧业完全推向市场的改革一开始给新西兰的农牧业带来很大的挑战,但经济改革推行几年之后,这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农业发展开始重现生机。
  新西兰政府并没有提供市场价格支持或其他行政干预以支持或稳定奶牛场收入。因此,牧场主不得不依靠自己采取措施来管理价格和收入波动。
  在他们看来,农牧业是和其他商业企业没什么两样,风险应当尽可能由自身承担。政府的方法是:政府提供服务,不干预企业和市场,同时保证政策框架到位,以鼓励乳品行业的竞争和创新,同时确保信息透明。
  在新西兰政府指导下建立的新西兰乳业协会(Dairy NZ)是乳制品行业最主要的行业组织。乳业协会完全独立于政府领导,由牧场主出资、授权管理委员会管理,同一些大学和咨询机构开展合作研究,致力于提升奶牛场的生产效率、可持续性和竞争力。乳业协会对每一位农场主股东负责,进行经营改进、产品和设施开发、对政府和相关利益主体施加影响、防范乳品行业威胁等工作。
  新西兰政府资助大批奶业研究机构和培训机构,为行业提供创新研究和生产技能培训。比如,新西兰家畜改良公司还拥有该国唯一的“国家奶牛信息数据库”,记录着1984年以来3000多万头奶牛的信息。现在,新西兰几乎所有奶牛在这个数据库里都有完整而详细的记录,相当于每头牛都上了“户口”。
  政府还鼓励奶农积极创新,开拓新的市场,新西兰奶农注重创新和技术,并将两者视为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追求进步的思想渗透到新西兰乳业从农场的原料奶生产、处理、深加工到市场销售的各个环节。
  新西兰奶业的稳定发展正是得益于没有干预的政府指导服务,得益于成熟的科技研发和推广体系。
  经营:乳业共同体独步天下
  在中国,农民、牧民是最苦最累、总体收入不高的弱势群体。和中国相反,在新西兰,农民和牧民是最富有的阶层。严格意义上讲,他们不应该叫农民或者牧民,应该叫农场主或牧场主,他们拥有土地少则几百亩,多则上万亩的土地。由于新西兰土地私有,产权永久属于个人,随着近年土地的升值,这些地主们所拥有的资产也升值到千万甚至上亿不等。
  由于牧场都是私人拥有,牧场主会根据原奶价格和气候因素调整牧场生产。原奶价格高时,牧场主会增加投入购买更多的草地和奶牛,提高生产能力。同样,当牛奶预期回报不好时,一些牧场会减少投入,或将产能转向肉牛和绵羊。
  真正让新西兰乳制品独步天下的是新西兰高度一体化的合作社式的经营模式。
  这些由牧场主、乳制品加工商、销售组织等共同参与管理和分配的乳业共同体一般有三个层级:最低一级是农场主,上面一级是奶农合作社,最上面一级是乳业委员会。农场主拥有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又拥有乳业委员会股份。农场主把生产出来的牛奶卖给合作社,合作社又把奶卖给乳业委员会,乳业委员会通过全球营销网络把这些乳制品销往海外。加工企业一旦从乳业委员会得到销售收入,就按照奶农向公司提供的牛奶固形物的多少把钱支付给奶农。这种付款制度鼓励奶农增加牛奶产量。
  (本文作者介绍:曾任济南日报编辑、济南时报新闻部主任、山东商报副总编辑。现居新西兰。)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简介:
曾任济南日报编辑、济南时报新闻部主任、山东商报副总编辑。现居新西兰。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爱因斯坦说“没有蜜蜂人类只能活4年”?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爱因斯坦说“没有蜜蜂人类只能活4年”?
爱因斯坦说过“没有蜜蜂人类只能活4年”吗?
本文作者:馒头家的花卷
爱因斯坦或许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可他真不是外星人,也没当过职业篮球运动员或是总统。他肯定也不是生物学家、昆虫学家、生态学家。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几乎所有人在提及蜜蜂大量死亡的现象时,都会引述一句据说是爱因斯坦的话:“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将只能再存活4年。没有蜜蜂,没有授粉,没有植物,没有动物,也就没有人类。”
流言: 最近各大媒体和网络上疯狂流传一条据称是爱因斯坦所说的话:
“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将只能再存活4年。没有蜜蜂,没有授粉,没有植物,没有动物,也就没有人类。”——爱因斯坦
真相: “没有蜜蜂人类只能活4年”,听上去很惊人吧?不过爱因斯坦很可能根本就从来没说过这样的话。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爱因斯坦资料馆馆长Roni Grosz博士[1]表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或写下过这样的言论。”他说,要证伪一段名人名言真的很难,但“在爱因斯坦的著作中确实没有找到任何与蜜蜂有关的说法”。
爱因斯坦对生态学、昆虫学以及蜜蜂没有任何研究,甚至没有一点兴趣。”——Roni Grosz,爱因斯坦资料馆
当然,以下可能确实存在——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某天晚上跟一个朋友在小酒馆喝酒的时候无意中真的说过这个话题。然后,他的这个朋友记下了这句话。不过,我们还是非常坚定地认为,它就像传话游戏一样,随着不断的转载慢慢变了样。(我们也尝试联系了一些在文章中引用过这段话的作者,不过他们都没有给我们任何答复。)
幸好我们还有伟大的互联网来帮我们查找蛛丝马迹。通过Boing Boing的一个文章[2]链接,我们在辟谣论坛Snopes上找到了线索[3]。这段话居然可以追溯到1994年1月美联社记者Paul Ames的一篇报道,内容是关于养蜂业者对欧盟农业部长会议进行的抗议活动。
Ames指出,这段话是来自抗议活动中由法国养蜂业联合会(UNAF)[4]散发的一份传单。在《苏格兰人报》和《卫报》对这一抗议活动的相关报道中,也提到了这份传单。我们通过电子邮件联系UNAF,希望确认这份传说中的传单是否真实存在,但没有得到答复。通过进一步在图书馆和互联网数据库中搜索关于爱因斯坦与蜜蜂有关的资料,我们发现这段话从未出现在任何1994年1月之前的报道中。
而从1994年开始,爱因斯坦的这段话开始频繁见诸各大知名报刊,包括美国的《华盛顿邮报》、德国的《明镜周刊》[5]、英国的《独立报》[6],以及美国的《国际先驱论坛报》[7]。我们注意到蜜蜂神秘死亡这一现象早就存在。它被称为“蜂群崩溃混乱症(Colony Collapse Disorder)”[8]。在媒体开始关注蜂群崩溃混乱症之后,爱因斯坦的这段话才开始跟着风传。
即便这段话真的是1994年法国那份不靠谱的小册子杜撰出来的,但蜜蜂消失会对造成人类毁灭的观点却并非绝对的荒诞。当然,没人知道如果蜜蜂真的消失了到底会发生什么,“爱因斯坦”提出的那个4年的大限听起来也有点夸张,但如果明天所有的蜜蜂真的都消失了,那必将是对人类农业的一场重大打击。
“爱因斯坦”所说的“没有蜜蜂,没有授粉,没有植物,没有动物,也就没有人类”这一观点并非空穴来风。来自新西兰一个养蜂和蜂蜜生产组织BeesOnline[9]的Maureen Maxwell表示:“如果没有蜜蜂授粉,这个世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蜜蜂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大部分粮食和有花作物,没有蜜蜂,我们必须显著增加化肥的使用,这将导致大面积的水体污染,最终污染我们的食物和生存环境。”
最近纽约时报上一篇关于蜂群崩溃混乱症的报道[10]称(还好他们没有再把爱因斯坦给搬出来),2006年10月美国国家科学院指出美国农业可能过度依赖于蜜蜂授粉。另一篇路透社的报道称,美国每年依靠蜜蜂授粉的农产品产值达150亿美元,差不多相当于美国食品年消耗量的三分之一。蜜蜂灭绝将引发一场谁都不愿看到的危机,虽然那还算不上是世界末日。
不过,爱因斯坦的那段话依然健在,最近甚至还成了脱口秀节目Real Time with Bill Maher的话题。这段话不断出现在各类新闻当中。那些记者、评论家,还有养蜂业者们,他们究竟是吃错了什么药,非要不遗余力地把这种小昆虫——以及它们现在的确很悲催的处境——跟一个“对生态学、昆虫学以及蜜蜂没有任何研究,甚至没有一点兴趣(Grosz博士语)”的人给扯在一起呢?
我们觉得最靠谱的可能性是,那些人希望通过和一个名人扯上关系,来让自己的故事、观点或者成果更有说服力。Grosz博士说:“不仅仅是蜜蜂,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捏造、歪曲或是翻译失真的言论与爱因斯坦有关。不幸的是,互联网使得这些错误信息无节制地以光速传播。”(我们认为互联网的存在同时也让我们可以更加容易地纠正这些错误。)当然,对于“被发言”的这种遭遇,爱因斯坦肯定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以爱因斯坦这段话的风格,我们觉得那个记者还应该加上下面这条:
“如果华尔街不能有效控制金融风险,美国必将迎来一场金融危机。”——迈克尔o杰克逊(编者按:原文为"If the Attorney General does not tell the truth to the Judiciary Committee, then the President and Vice-President shall be removed within six months."—Mahatma Gandhi “如果总检察长不向司法委员会报告真相,总统和副总统会在半年之内被弹劾。”——圣雄甘地。)
然后我们就搬个小板凳看好戏吧!
“蜂群崩溃混乱症”原因初探
对于蜂群崩溃混乱症发生原因的怀疑:有全球变暖说;有手机信号干扰说;有学者认为罪魁祸首是广泛使用的杀虫剂吡虫啉;一种更加骇人听闻的戏剧版是,恐怖大亨本o拉登正在通过杀死蜜蜂来摧毁美国的农业。还有一个欢乐的是,“上帝把蜜蜂们召唤到天堂去了;
对于蜂群崩溃混乱症的科学研究:日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11],第一次锁定了嫌疑犯;一种名为以色列急性麻痹病毒(IAPV)的昆虫病毒。以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的考克斯夫斯特(Diana Cox-Foster)为首的30多位科学家进行了5个多月的大规模排查,分析了蜜蜂几乎所有已知的致病细菌、真菌和病毒。最终发现,如果一个蜂群中检测到了IAPV,那么这群蜂有96%的概率发生CCD。
当然,科学家们也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他们表示,IAPV病毒也可能是在蜜蜂处于免疫力低下的状态时感染了它们。论文合著者佩蒂(Jeffery Pettis)表示,CCD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它体现的是病毒、寄生虫以及一些外部压力(如农药、搬运过程中的颠簸)的累积效果。
延伸阅读:科学松鼠瘦驼的文章
参考资料:
Diana L. Cox-Foster, et al. Science 318, 283 (2007)
你可能感兴趣
引用文章内容:他说,要证伪一段名人名言真的很难真的很难吗?
你以为造名人的谣只是为增加说服力吗?我就曾因为语文考试卷上一道悲催的试题“举出2条与时间有关的名人名言”而捏造了大量伪造名言和伪造名人(给我同样悲催的同学们)。如果将来这些打着对勾的东西流传下来了,又成了新的谣言……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33)
海洋生物学硕士
被觀點……
新华社记者,资深科幻迷
此图甚可爱!
动物学硕士,猫咪控
小小的蜜蜂也影响甚大~
碎碎念:世界是建构的,新闻的自反性刚刚在看新闻类的专业书,我第一次用我们专业的角度思考问题了...
果壳网主编,科学松鼠会成员
嗯,是什么专业啊?引用 xrr 的回应:碎碎念:世界是建构的,新闻的自反性刚刚在看新闻类的专业书,我第一次用我们专业的角度思考问题了...
自花授粉:大麦、小麦、豌豆、蕃茄、花生;异花授粉:木兰、甜菜、玉米、莴苣、荞麦、亚麻、桃、梨、苹果、葡萄;风媒花:玉米、小麦、水稻、杨树、柳树、板栗;虫媒花:兰花、梨花、苹果花、马兜铃、鼠尾草、豌豆、扁豆、蚕豆等等【原文】注意,这是不太靠谱的百度知道。————————【中子豆曰】人类最依赖的食物,是风媒花,所以主粮能够保证。没了虫媒花食物,人类还能存活——且不说蜜蜂是不是唯一的虫媒。当前,固然蜜蜂占了绝对优势。可如果蜜蜂全部消失的话,很可能会有别的虫子兴起。
世界时循环体,缺一不可啊
引用 xrr 的回应:碎碎念:世界是建构的,新闻的自反性刚刚在看新闻类的专业书,我第一次用我们专业的角度思考问题了...同学,我和你一个专业啊。。。。。新闻系= =
这倒不如说成任何一种在地球上频繁出现的生物一旦灭绝,都可能产生某些影响。但蜜蜂应该没有重要到这一地步。它灭绝了还有别的昆虫会充当他的角色。
而且要是我们的主粮需要蜜蜂的话,那得要多少小蜜蜂,它们真够忙的 引用 中子豆 的回应:自花授粉:大麦、小麦、豌豆、蕃茄、花生;异花授粉:木兰、甜菜、玉米、莴苣、荞麦、亚麻、桃、梨、苹果、葡萄;风媒花:玉米、小麦、水稻、杨树、柳树、板栗;虫媒花:兰花、梨花、苹果花、马兜铃、鼠尾草、豌豆、......
达尔文曾曰“除了蚯蚓粪,别无沃土”?
为什么要传成是爱因斯坦说的?传成是法布尔说的可信度要高出好多倍。
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门课叫做《农业基础知识》,猪圈要建在避风向阳地势略高的地方,这个常识就是那个课本上说的,那个课本还说,植物授粉分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类,自花授粉不借助任何外力即可完成,异花授粉的主要途径是风力传播,辅助途径是虫类接触传播,蜜蜂在虫类当中只占不到3%的比例,其他97%是不下40种其它蜂种和大约1700种蝶类。当然也许我记得不确切了,毕竟那是1980年的事。听信谣言当然是因为我们所知不多,但造谣的人居然也一样无知,不得不佩服人家胆子大。
你说的那啥尔不出名啊引用 土星冰环 的回应:为什么要传成是爱因斯坦说的?传成是法布尔说的可信度要高出好多倍。
引用 妥妥的 的回应:你说的那啥尔不出名啊引用 土星冰环 的回应:为什么要传成是爱因斯坦说的?传成是法布尔说的可信度要高出好多倍。囧,《昆虫记》早就是学生必读书籍了吧……那么出名
你以为造名人的谣只是为增加说服力吗?我就曾因为语文考试卷上一道悲催的试题“举出2条与时间有关的名人名言”而捏造了大量伪造名言和伪造名人(给我同样悲催的同学们)。如果将来这些打着对勾的东西流传下来了,又成了新的谣言……
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本科生,数学本科生
没了蜜蜂,空出来的niche自然有其它物种来填吧
心理学硕士
“爱因斯坦”所说的“没有蜜蜂,没有授粉,没有植物,没有动物,也就没有人类”这一观点并非空穴来风空穴来风,我国古代成语,原意为“消息和传说是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由于词义的演变导致用法的改变。现在该词既可以用来形容有根据,也可以用来形容没有根据。也有名为《空穴来风》的图书。但在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上,“空穴来风”一词的意思是原意,所以考试如果出现,应该按原意去理解。
心理学硕士
穴:洞、孔;来:招致。有了洞穴才进风(语出宋玉《风赋》)。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战国·楚·宋玉《风赋》: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然而银行当事人,安能逃避责任,空穴来风,理有固然。 (清·梁启超《续论市民与银行》)鉴于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而这一词汇的意思正在往截然相反的方向上转变,建议避免使用它,以免出现歧义
Grosz博士说:“不仅仅是蜜蜂,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捏造、歪曲或是翻译失真的言论与爱因斯坦有关。不幸的是,互联网使得这些错误信息无节制地以光速传播。”(我们认为互联网的存在同时也让我们可以更加容易地纠正这些错误。)原文地址: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果壳网。
非常同意!~引用科学家种太阳的回应:穴:洞、孔;来:招致。有了洞穴才进风(语出宋玉《风赋》)。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战国·楚·宋玉《风赋》: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然而银行当事人,安能逃避责任,空穴来风,理有固然。 (清·梁启超《续论市民与银行》)鉴于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而这一词汇的意思正在往截然相反的方向上转变,建议避免使用它,以免出现歧义
“如果华尔街不能有效控制金融风险,美国必将迎来一场金融危机。”——迈克尔o杰克逊这句不会也流传下来吧。不过搞不好MJ真的说过类似的话,传说他什么都会啊,美术、建筑设计、投资理财。
技术图书译者,音乐人
的回应:“如果华尔街不能有效控制金融风险,美国必将迎来一场金融危机。”——迈克尔o杰克逊这句不会也流传下来吧。不过搞不好MJ真的说过类似的话,传说他什么都会啊,美术、建筑设计、投资理财。真没说过,这句是我编的
“空穴来风”一次词义用错了……请LZ认真查字典。空穴来风=事出有因。源于科学。
记不记得The Doctor咋说的...蜜蜂们是外星人啊...
我保证爱恩斯坦没说过——鲁迅
引用文章内容:他说,要证伪一段名人名言真的很难真的很难吗?
一句话就影响世界的大师级人物啊。
说实话伪造“名人名言”真正的很简单,因为这些玩意儿向来无据可究······插播一条:爱因斯坦从小学习不好,考试甚至考过一分。网络辟谣:德国是五分制,倒着算,1分才是最高。······这条是真的不?不了解,求果壳证实或谣粉。哎,这世上有什么才能做到绝对的有据可究的呢的说······
其实说出这个道理爱因斯坦不用是生物学家、昆虫学家。这么浅显的道理任何一个通晓了“道”的人都说得出。哪怕他是一个通过“修鞋”、“种田”通晓了“道”的人。万物一体。白暨豚灭绝了了,我们人类比白暨豚、蜜蜂更适应环境么?爱人、爱生命、珍惜万物就是珍惜自己和自己的后代...
显示所有评论
(C)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让全世界知道我爱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