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魔一念之间图片壁纸,人与魔区别的最高三原则

热门推荐: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212425阅读
发表于 21:15
为什么证罗汉果位时都要哭泣?每一位修道者,在证得阿罗汉果时,常常忍不住掩面悲啼,因为他透过“宿命通”的观察,过去所杀过、吃过的无数生命,竟然都是自己以前的父母、兄弟、姊妹……吃素有益健康,早经医学的证实,不信请看:台视隔壁的台湾疗养院,凡是送院的病人,一律要吃素。根据统计,吃素的病人引发的并发症少,死亡率低。而且出院的病人,如果能继续吃素,那以后回院“报到”的次数少,相距时间也长。过去,台大医学院教授陈瑞今,也曾经为许多台湾的比丘、比丘尼作健康检查。结果发现由于素食,所以他们罹患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的比率最低,而这些疾病正是肉食者最常见到的。  依照人体的构造来看:人跟一般草食动物,像牛、羊等有相同的特征──肠子很长、犬牙退化……等等;而老虎、狮子等肉食动物,不但有尖锐的犬牙,而且肠子很短──这是避免肉食在消化过程中耗时太久,而引起食物腐败。(见:“佛教新闻”70期,第42期──“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  吃素并不致于体力不继,而且更具有耐力。不信请看跟人一样同属草食动物的牛、马、骆驼,不但能负重而且能行远;反观老虎、狮子等肉食动物,追逐猎物通常跑不到一百公尺,就气喘如牛了。  “梵网经”说:“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素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慈悲心”。在动物界中,草食动物较温和;而肉食动物则凶残成性。  人与其他动物,虽然在外表上不同,但是在“佛性”上平等。所以古人说:“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为别形躯。”人有亲情、友爱;动物也有,不但“慈乌失其母”,会“哑哑吐哀音”;带领小鸡的母鸡,在老鹰来袭时,也会拼死保护孩子。  佛家认为生命是循环不止的(轮回),所以百千万亿劫以来,所有的生物都曾经是自己的六亲眷属(骨肉亲人)。因此杀生害命,只为饱腹,却变成了悲惨的“骨肉相残”,这是天伦的悲剧。  每一位修道者,在证得阿罗汉果时,常常忍不住掩面悲啼,因为他透过“宿命通”的观察,过去所杀过、吃过的无数生命,竟然都是自己以前的父母、兄弟、姊妹……,岂不悲哉!  愿德禅师有一首劝人戒杀素食的诗:“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指出的就是:一幅冤冤相报的悲惨世间图。  再举一则有关动物的亲情故事,来劝告大家不要杀生吃肉:  联合报副刊曾经登过一篇韩国和尚的自述,谈到自己未出家前是猎人──专门捕捉海獭。有一次,他一出门就抓到一只大海獭。等剖下珍贵的毛皮后,就把尚未断气的海獭藏在草丛里。  傍晚时,猎人回到原来的地方,却遍寻不着这只海獭。再仔细察看,才发现草地上依稀沾著血迹,一直延伸到附近小洞穴。  猎人探头往洞里瞧瞧,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这只海獭忍着脱皮之痛,挣扎回到自己的窝。为什么这么做呢?等猎人拖出这只早已气绝的海獭时,才发觉有两只尚未睁眼的小海獭,正紧紧吸吮着死去母亲干瘪的乳头。  于是,这位猎人放下屠刀,出家修行去了。(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14613.htm)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21:19
因果报应——蛇复仇
2005年8月阎某驱车往海军402医院,路上见有一老一少两条蛇,车开过并没有压死它们,他不甘心,倒车回去,把两条蛇活活的压死了!    几天后他带着怀孕九个月的妻子又从此路经过,突然车门无故敞开,他的妻子猛的栽了下去,妻子当场死亡!未出生的孩子也死在肚子里了。    当时行车速度很慢!出事的地方正是两条蛇被压死的地方!    有人问:那为什么饲养蛇的人杀了那么多蛇也没见报应 ?   人有三六九等,动物亦然。动物中有胡黄白柳,狐仙(狐狸)、黄仙(黄鼠狼)、白仙(刺猬)、柳仙(蛇),这四类动物有善于导引吐纳拜月者,在每类中,也只有少数的才修炼道术。修炼即是锻炼精神,使心念集中,万法不出一定字。    蛇类众生,其中柳仙指修炼者,《白蛇传》中白蛇青蛇即属柳仙,所谓柳仙,唯修定力,不持戒律也,所以贪爱不除,于是演绎一段情怨。凡柳仙往往是嗔心未除的修道者堕落在畜生道使然,此等众生因能回忆前世为人时修道,所以时时想与人结缘,此民间巫婆灵媒能量来源也。    我们上边提到的蛇就是属于柳仙。而饲养的蛇因为是饭来张口,环境糟杂,与猪羊牛相同,是标准的畜生,哪来什么定力。所以屠杀胡黄白柳报应迅速,屠杀畜生的报应慢些。   众生的生命有精神和身体,精神为正报,身体为依报。身体是精神的影子工具,众生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精神与精神的关系,心与心的关系,灵与灵的关系。    佛法第一戒“不杀生”,即揭示了法界所有生命之间的和谐关系法则,是最高的真理和智慧。屠杀畜生的报应很慢并不是没有报应,杀生者必偿命。报应慢,是因为被杀者心力能量比杀生者弱,但众生心力是在消长变化的,一旦被杀者的心力涨过杀生者,报应就会来临!    如果被杀者心力增长速度很慢,一般就会寄居于杀生者的体内细胞内,使基因发生变异,这就是癌症。   冤怨相报何时了?如何消除业障?   灾难可以避免,也可以化解。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可以超度冤死的众生,使他们往生善道。冤亲债主们不再来报仇了,业障也就消除了。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21:34
我什么也不是,
最多算是连着宇宙的一粒微尘,正在宇宙空间内翻腾着, 越翻越平缓.
要想了解宇宙的宽广,看任何一方都可以.
但是、如果你---
真的想看到宇宙的辽阔,你需要自己走过去.
尘埃翻腾事非忙,风吹雨打梦一场.
不经一番风雨打,哪得清风扑鼻香.
------禅行 茫茫人海、繁华世界,怎样才能够在当下活得如白云般 自在、似流水般随意、又怎样才能追求心灵当下的觉悟、 幸福、快乐的心境呢?
我们看过很多教人去除烦恼、追求幸福、快乐的日志. 好多都只是在旱地上教他人游泳,看完日志依旧还是不会游 泳.所以在这里我想和大家一起学游泳.在旱地上又怎样学游泳呢?
哪就是要开启我们心灵的世界.如同游泳一样,如果你自 己不亲自下水、那么、你永远只在岸边、到达不了彼岸.所 以只有在纯净的水中荡涤自己的心灵.用清净的心来包容这 个世界.心是万物之本、美是心所产生的幻象,只要能悟到 这一点、就不会执着于世间之有无得失,就能够摆脱人世间 一切烦恼,.凡事都得靠自己,"快乐靠自己寻找,烦恼靠自己 去抛.心灵靠自己主宰,生活靠自己来调.心境靠自己营造, 幸福靠自己修好,业灾靠自己去了,人生靠自己来描. 世事如梦,人生世上,遭受到惊涛骇浪的危险,感觉到人 生渺茫,功名富贵转瞬即逝."人生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 上萍."无常一到,才知本是梦里人,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 身."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万 缘无须强求.你以为,自己是人生的主人.假如,你仅仅是个 过客呢? 你以为,自己看到的都是真相.假如,你仅仅是被眼 睛和心欺骗了呢? 你以为,自己的需要都是合理的.假如,你 仅仅是用别人的价值观来衡量自己呢? 佛说:一切众生皆具 如来德相,唯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 智.如果你自己不亲自下水、那么、你永远只在岸边、到达 不了彼岸.
要想了解宇宙的宽广,看任何一方都可以.
但是、如果你---
真的想看到宇宙的辽阔,你需要自己走过去.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21:41
生命就是一场孤独的跋涉
一直以来,喜欢寂寞,也习惯孤独。在喧闹的人群中,我经常想着的总是逃离。一个人的安静,真的很好。寂寞是一种美丽,孤独是一种情调。比张扬的色调和空虚的喧嚣更真实,也更牢靠。&&其实生命原本就不过是一场孤独的跋涉。我们在自己的哭喊声中孤独地降落,又将在别人的哭喊声中孤独地离去。生命始终只不过是一场孤独的跋涉。每一步都在生与死的界定之间穿行。&&&一路之上,我们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人。不同的阶段与我们擦肩而过或是并肩同行。弯弯小路,清清溪流,疏影横斜间会有暗香盈袖。温暖我们,或是让我们暗自忧伤。柔情缱绻,低吟浅唱,在生命中划过深浅不一的印痕。&&& & 年少时总希望可以和一些人一生相随,希望那些爱和温暖可以一路相伴。长大后却终究明白,繁花会凋零,盛宴会收场,当繁华落尽,曲终人散,留下的唯有一地苍凉。人世间原本没有什么可以是永恒。所谓永不凋落的玫瑰其实只不过是一种虚假的摆设。美丽却终归了无生机。&&&渴望梦的流浪,喜欢心的漂泊。想在遥远的异乡的夜色中独行,一盏盏细数江边的渔火。也想在遥远的异乡的街头伫立,一任寒凉的夜风渐渐地穿透身心。想在雪域高原上飞旋,深情仰望那圣洁肃穆的千年雪山。也想在南国的夜色下临海而坐,感受海浪逐波的缱绻。 一些悠远的记忆,一些渐远的足音,一些温暖又苍凉的思念会在那个时候填满我的落寞,抚慰那一份淡淡的思亲的哀怨。那种感觉虽然忧伤,但却真的很美。一生之中,我们需要远行,需要怀揣一些回想。& & &很小的时候,不得不开始独自的成长。很多年之后,已爱上了寂寞,习惯了孤独。喜欢在很深的夜里,独自欢喜或忧戚,独自微笑或流泪。独自思念,梳理心绪,也独自抚平心底那不断涌起的稠密的忧伤。像夜风中那朵轻颤的白莲,淡然安静地绽放。寂寞又妖娆。在清风中诉说自己千年的心愿。
&生命是一场孤独的跋涉。相聚之后会分手,遇见之后将告别。陪伴我们的不一定能相知,温暖我们的不一定能相伴。所有的爱恨悲欢,聚散离合就像繁花,也像盛宴,都将随着季节的远去,随着时光的流失而凋落散场,空留下繁华之后的苍凉。抚慰我们的只有音乐,文字,还有我们的梦想。 &&&以为可以生死相随的人也许半路会迷失,以为可以一生不变的誓言也许最先会跌落。以为自己放不下的东西其实并不重,重的只是我们太在意的心。以为自己一生不忘的爱其实很轻,轻的会在某一个起风的黄昏,悄悄地随风飘落。很多时候,我们爱上的只是一个幻影,爱着的也只不过是我们梦想中的爱情。爱情很远,但思念很真。&&&生活在别处。这句话的诞生和我的年岁一样长。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这句话。梦想在远方。这是我看到这句话之后所想到的。生命是一场孤独的跋涉。纵观一生,我们其实都不过是一个人在行走。苍凉又悲壮。但还是要执著地走下去。因为,生活在别处,梦想在远方。飞吧!继续飞吧!心存希望,怀揣梦想。即使艰难,即使勉强。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21:53
相遇错过都是缘 什么是缘分?有人问隐士。隐士想了一会说:缘是命,命是缘。   此人听的糊涂,去问高僧。   高僧说:缘是前生的修炼。 这人不解自己的前生如何,就问佛祖。   佛不语,用手指天边的云。   这人看去,云起云落,随风东西,于是顿悟:缘不可求的,缘如风,风不定。云聚是缘,云散也是缘。   感情也如云,万千变化,云起时汹涌澎湃,云落时落寞舒缓。感情的事如云聚云散,缘分是可遇不可求的风。   世上有很多事可以求,唯缘分难求。茫茫人海,浮华世界,多少人真正能寻觅到自己最完美的归属,又有多少人在擦肩而过中错失了最好的机缘。或者又有多少人有正确的选择却站在了错误的时间和地点。   有时缘去缘留只在人一念之间。   人无法更改自己的血缘,骨子里的东西根深蒂固的难以改变,即使后天的影响可以让人有无穷的变化空间,最终影响人作出影响自己一生的重大决定之时,人的先天感觉会左右他的进退取舍,这或许方是命运的本来意义。   特别类如感情事,为情所困在所难免,去留聚散真的也许就在一念之间。毕竟这更是两人的彼此命运性格的交互感应,落花可有意,流水可无情,缘分更如风一样无状无形,无可把握。   天下性情中人,世间痴男怨女,为得佳缘,苦尽岁月,又在得失踌躇中感叹,匆匆一生,  何为有缘?   其实缘即如风,来也是缘,去也是缘。已得是缘,未得亦是缘。   不管你曾经有多美的梦想,放弃是懒惰,强求也不是手段。   昨夜告诉一个感伤快乐时光流失太快的朋友,原本在一起的那些挚友已不再来了,与其伤感,不如转念放宽。   相遇是缘,错过也是缘!   缘来缘去,不必强求![ 本帖最后由 hanjl88 于
13:37 编辑 ]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21:56
打开佛学的钥匙==领悟之{随缘}该发生的事情,一定会在某个时候某个地方发生,谁也无法阻挡,我们唯有活好当下,才能把握好自己,才能不被世事所束缚 快乐是一种心态,很多人之缺少快乐,是因为缺少一种快乐的心态,其实,人生处处有快乐,只要我们有一种随时快乐的心态,哪怕从一件小事也能找到快乐 很多时候,痛苦悲伤也无事于补,倒不如坦然面对 随遇而安,任一切顺其自然,不是玩世不恭和自暴自弃,而是人生中的一种洒脱和成熟.无论走到哪里,只有适应周围的环境,一切顺其自然,才能更好的生存 善良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之一,善良的人可能会在某些时候失去一些什么,也可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是事情,但最终会得到更多,总会把事情圆满的解决,因为善良的人会得到善报 在爱情的道路,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会遭到失恋,既然失恋了,也不应该过于悲伤,因为失恋也就是失去一个人了而已,只要心中有爱,就没有失去爱 时间最珍贵的东西就是把握现在的幸福,得不到的东西永远也不可能会属于你.而你如果把握现在的幸福,即使将来你会失去它,也不会;留下遗憾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碰面不相逢.能在芸芸众生中走到一起就是缘,夫妻之间应该珍惜这份缘------互敬互爱,互谅互解 什么是缘分?谁也说不清.但你要是相信缘分的存在,就应该明白,缘分是可遇不可求的,是你的,早晚会是你的"不是你的,怎么努力也无法得到的,是聚是散应随缘 在情感与理智应该如何决断?在忠贞与背叛应该如何取舍?没有肯定的答案,唯一的答案只在自己的心中 孜孜以求的缘,或许终其一生也的不到,而你不曾期盼的缘反而会在你淡泊宁静中不其而志,有缘分的人是幸福:没缘分的人是一种美丽的无奈,爱一个人不一定非要得到他,想他念他祝福他,就已经足够.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21:58
打开佛学的智慧==领悟平常心每个人都有一颗平常心,但很少有人能体会真正的平常心,所以平常心是很难得的,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平常心呢?心无杂念的心才是平常心,一个人只有心无杂念,把功名利看开,才能拥有一颗真正的平常心
做什么事都不是张口说说的容易,一个人的习气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要想把一见事情做好,除了全身心投入之外,别无他法,所以,在没有全身心投入之前,最好不要轻言就行,以免无法达成,留下笑柄
人生有时就是很奇怪,很对事情在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结局,这完全是当时的一念之间的认识所造成的,所以,在遇到决定的命运的大事时,不要仓促做决定,应该多想想 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固然是见好事,但不可以只追求表面上形式的改变,应该要先改变自己的心态.只有改变了自己的心态,才能真正有拥有改变自己的命运,否则只能是越改变越糟
我们常常总是对以失去的事物,对以成为过去的美好的情感念念不忘,对比眼前,往往会暗然神伤,既然以失去,既然以成为过去,我们是无法挽回的,何不重新去寻找美好呢
在这个世界上,若想要有所收获,必须要付出努力,同时还要学会坚持学会等待,在很多时候,再坚持片刻就会有所收获, 遗憾的是,很多人却提前放弃了,成功和幸福往往就这样和他们擦肩而过了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尽如意的时候,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会发现,我们什么也不缺,我们最值得羡慕的应该是自己
茶杯只有低于茶壶,才能被注入香茗,只有谦虚才能使智增值,而自负则使才智贬值,做人做事也是这样,很多时候必须放低姿态,才能够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我们在不断的得到一些东西,同时也在不断的失去一些东西,对于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学会珍惜,如果不懂得珍惜,就会轻易的失去所得,而这轻易的是失去的东西,往往就是我们最珍贵的东西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春光灿烂,或者寒风禀列,花调叶落,在佛的眼里这都是我们的心理的作用结果,是我们内心感受向外界事物的一种投射,因此,保持一颗平常心,真正的做到不以物喜,不以物悲,才会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
人生中总有酸甜苦辣,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喜怒哀乐,因此,我们应顺其自然,遇到快乐的事情就应该开心快乐,而如果遇到不幸的是事,叫叫苦,抱抱怨也是应该的,人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隐瞒,只会让快乐失去意义让痛苦更加痛苦
我们不但要经常打扫尘埃,更应该经常打扫自己的心灵,只有将自己心灵的枯叶一片一片的捡起,才会保持内心的洁净
无论是参禅悟道还是做其他事情,只勤奋用功往往收益不大,之所以会这样,最主要的原因是忘却了平常心,所以,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我们应以平常心去待人接物,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处理好各种事情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遵循着生灭,无常的道理在运行,人生也是如此,有些事情是我们无法避免,比如生.老.病.死.这些都是很自然的事,既然无法避免,就应该让一切顺其自然.
人的是生命很短暂,只在一呼一吸之间,所以,我们比应懒散,而应好好把握人生的分分秒秒,勤奋进取.努力拼搏,当然,也要懂得生命带给我们的快乐
人生中难免有不快和忧愁,当新的一天来临,我们都是一个崭新的人,因为昨天的我们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忘记不快和忧愁,因为那已经成为昨天的是过去就应该让它成为过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谦虚礼让是应该的,但如果过了头,反而成了虚假的客套,让人觉得不真诚,因此,应该删除那些多余的繁琐的形式,以坦城的心待人,在简简单单中更能体会到人间的在真诚
一个外表貌若天仙心肠却蛇蝎的女人,我们能说她美吗?不能!一个外表丑陋却心地善良的 女人,我们能说她不美吗?当然也不能!随意,看一个人是否美丽,重要的是看其心灵而不是外貌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弱国对于自己无关的是事情过于关心,就会分散自己的精力,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在主要的事情上,集中精力去做,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天堂和地狱只是一种感觉.当你心怀不满.怨恨.或者因为某种不幸的遭遇而痛苦时,那么,你就陷入了地狱,而如果你感到幸福,快乐或者因实现了某个目标而志得满意时,你就升了天堂,所以,天堂和地狱并不是某个具体的地方,而是在每个人的心中
我们为什么生活的不快乐?是因为我们的人生缺少必须要有的东西----理想,信念.和责任,我们所有的行为应该为理想,信念和责任服务,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活的快乐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22:00
打开佛学的钥匙---佛心是什么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担忧未来,不执着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很多时候很多事求之不得,不如放下.放下是一种坦然,不是无奈,更不是放弃.放下是一种大度,是一种彻悟,是一种灵性,惟有放下,才能得到自由快乐,才能真正得解脱.佛心是宽容宽容是一种豁达,也是一种理解,一种尊重,一种激励.宽容是一种坦荡,可以无私无谓,无拘无束,无尘无染.当然,宽容不是无原则地放纵,也不是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宽容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君子之风,是智慧人持有的一种忍耐.佛说:要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佛心是智慧佛说:"智慧犹如一盏明灯,它轻易地就能照亮千年烦恼的暗室"!佛心中的智慧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是大彻大悟-------洞砌过去
未来佛心是无欲人是应该有欲望的,佛说的无欲,并不是让我们抛弃一切的欲望,而是指要抛弃那些让我们迷失自己的欲望,不如贪婪.莫要放纵自己的欲望.因为纵欲是一种罪.无欲则刚,无欲才能快乐,无欲才能得大解脱佛心是平常心佛说:平常是道.何谓平常心?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之心.我们只有心无杂念,将功名利看穿,将毁誉得失看破,将胜负成败看透,才能获得平常心.世事无常,在各种磨难面前,在各种诱惑和欲望面前,我们若能保持 一颗平常心,那么就能成佛得道佛心是慈悲凡事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别人着想,广积善德,便是慈悲,佛与魔的区别不在于法力的高低,而在于是否有一颗慈悲的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世上善恶有报,在世上行恶必遭恶报,心怀慈悲行商必有善报,常怀有慈悲之心,才能度己度人佛心是力量佛除了教我们向善,还教我们怎样获得成功-------怎样成佛得道,怎样改变命运.佛说:凡事需坚持,凡事需忍耐,凡事需付出,凡事需尽力------佛不仅是智慧的化身,还是力量的化身.佛心有一种巨大的积极的感召力,指引着我们一路前行佛心是随缘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短短今生的一面镜子,前世多少香火缘.牵手是有一种缘,回眸是一种缘,擦肩是有一种缘,生命是有一种缘,亲情是一种缘,假如还有来生,来生也是一种缘.....组成人生的,就是那无数个缘,让你去结,去解...惜缘,随缘,才能以佛心看缘起缘落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22:03
做你的爱人(爱情金句)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深情是我担不起的重担,情话只是偶然兑现的谎言。 我爱你,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放弃一切--包括你。   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   世上最凄绝的距离是两个人本来距离很远,互不相识,忽然有一天,他们相识,相爱,距离变得很近。 然后有一天,不再相爱了,本来很近的两个人,变得很远,甚至比以前更远。   爱情使人忘记时间,时间也使人忘记爱情。   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的那一刻开始。   喜欢一个人,是不会有痛苦的。爱一个人,也许有绵长的痛苦,但他给我的快乐,也是世上最大的快乐。   两个人一起是为了快乐,分手是为了减轻痛苦,你无法再令我快乐,我也唯有离开,我离开的时候,也很痛苦,只是,你肯定比我痛苦,因为我首先说再见,首先追求快乐的是我。   狗不会瘦,因为它不会思念。人会瘦,因为他思念着别人。人总是被思念折磨,在思念里做一头可怜的流浪狗。   凡事皆有代价,快乐的代价便是痛苦。   开始的时侯,我们就知道,总会有终结。   爱情还没有来到,日子是无忧无虑的;最痛苦的,也不过是测验和考试。当时觉得很大压力,后来回望,不过是多么的微小。   有些人注定是等待别人的,有些人是注定被人等的。   缘起缘灭,缘浓缘淡,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在因缘际会的时侯好好的珍惜那短暂的时光。   曾经相遇,总胜过从未碰头。   为什么要那么痛苦地忘记一个人,时间自然会使你忘记。如果时间不可以让你忘记不应该记住的人,我们失去的岁月又有甚么意义?   我以为爱情可以克服一切,谁知道她有时毫无力量。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阴晴圆缺,在一段爱情中不断重演。换一个人,都不会天色常蓝。   爱情要完结的时候自会完结,到时候,你不想画上句号也不行。   同一个人,是没法给你相同的痛苦的。 当他重复地伤害你,那个伤口已经习惯了,感觉已经麻木了,无论在给他伤害多少次,也远远不如第一次受的伤那么痛了。   爱情,原来是含笑饮毒酒。   爱一个人很难,放弃自己心爱的人更难。   当爱情来临,当然也是快乐的。但是,这种快乐是要付出的,也要学习去接受失望,伤痛和离别。从此,人生不再纯粹。   我们也许可以同时爱两个人,又被两个人所爱。遗憾的是,我们只能跟其中一个厮守到老。   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总会有点害怕,怕得到他;怕失掉他。   你曾经不被人所爱,你才会珍惜将来那个爱你的人。   不能见面的时候,他们互相思念。可是一旦能够见面,一旦再走在一起,他们又会互相折磨。   只想找一个在我失意时可以承受我的眼泪,在我快乐时,可以让我咬一口的肩膊。   如果我不爱你,我就不会思念你,我就不会妒忌你身边的异性,我也不会失去自信心和斗志,我更不会痛苦。如果我能够不爱你,那该多好。   别离,是为了重聚。   爱火,还是不应该重燃的,重燃了,从前那些美丽的回忆也会化为乌有。如果我们没有重聚,也许我僣带着他深深的思念洽着,直到肉体衰朽;可是,这一刻,我却恨他。所有的美好日子,已经远远一去不回了。   追求和渴望,才有快乐,也有沮丧和失望。经过了沮丧和失望,我们才学会珍惜。你曾经不被人所爱,你才会珍惜将来那个爱你的人。   如果情感和岁月也能轻轻撕碎,扔到海中,那么,我愿意从此就在海底沉默。你的言语,我爱听,却不懂得,我的沉默,你愿见,却不明白。   爱情本来并不复杂,来来去去不过三个字,不是我爱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吗?对不起。 相爱却不能相恋,相恋却不相爱。   我也相信爱可以排除万难;只是,万难之后,又有万难。这是我更相信的。   你的心就是我的海角和天涯,我不能去得更远。我们此生共赴天涯海角,不是游走半个地球,而是人间相伴。   你爱我吗,已经爱到危险的程度了。危险到什么程度。已经不能一个人生活。   相逢,不是恨晚,便是恨早。   爱情是风花雪月的事,失意的人是玩不起的。   无法厮守终生的爱情,不过是人在长途旅程中,来去匆匆的转机站,无论停留多久,始终要离去坐另一班机。   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爱情不是避难所,想进去避难的话,是会被赶出来的。   如果没法忘记他,就不要忘记好了。真正的忘记,是不需要努力的。   在爱情的世界里,总有一些近乎荒谬的事情发生,当一个人以为可以还清悔疚, 无愧地生活的时候,偏偏已到了结局,如此不堪的不只是爱情,而是人生。   爱一个人,你是会自爱的。   承诺本来就是男人与女人的一场角力,有时皆大欢喜,大部份的情况却两败俱伤。   爱情不是避难所,想进去避难的话,是会被赶出来的。   最厉害的病毒,是爱和谎言。   我们害怕岁月,却不知道活着是多么的可喜。我们认为生存已经没意思,许多人却正在生死之间挣扎。甚么时候,我们才肯为自己拥有的一切满怀感激?   忘掉岁月,忘掉痛苦,忘掉你的坏,我们永不永不说再见。   人生的大部份时间里,承诺同义词是束缚,奈何我们向往束缚。   爱火,还是不应该重燃的。重燃了,从前那些美丽的回忆也会化为乌有。如果我们没有重聚,也许我会带着他深深的思念活着,直到肉体衰朽;可是,这一刻,我却恨他。所有的美好日子,已经远远一去不回了。   爱情从希望开始,也由绝望结束。死心了,便是不再存在着任何我曾经对你有过的希望。   爱上了你,我才领略思念的滋味、分离的愁苦和妒忌的煎熬,还有那无休止的占有欲。为什么你的一举一动都让我心潮起伏?为什么我总害怕时光飞逝而无法与你终生厮守?   为什么要那么痛苦地忘记一个人,时间自然会使你忘记。如果时间不可以让你忘记不应该记住的人,我们失去的岁月又有甚么意义?   明知会失去自由,明知这是一生一世的合约,为了得到对方,为了令对方快乐,也甘愿作出承诺。恋爱旳一个追求不自由的过程,当你埋怨太不自由了的时候,就是你不爱他的时候。   人生的大部份时间里,承诺同义词是束缚,奈何我们向往束缚。   爱情,是自身的圆满,我不再缺少些甚么了。   爱情也是一种发明,需要不断改良。只是,这种发明跟其他发明不一样,它没有专利权,随时会给人抢走。   暗恋最伟大的行为,是成全。你不爱我,但是我成全你。真正的暗恋,是一生的事业,不因他远离你而放弃。没有这种情操,不要轻言暗恋。   爱,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不曾被离弃,不曾受伤害,怎懂得爱人? 爱,原来是一种经历,但愿人长久你喜欢那些呢?有什么感悟呢?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22:14
禅话求人不如求己
佛印了元禅师与苏东坡,一起在郊外散步时,途中看到一座马头观音的石像,佛印立即合掌礼拜观音。
苏东坡看到这种情形不解地问:‘观音本来是我们要礼拜的对象,为何他的手上与我们同样挂着念珠而合掌念佛,观音到底在念谁呢?’
佛印禅师:‘这要问你自己。’
苏东坡:‘我怎知观音手持念珠念谁?’
佛印:‘求人不如求己。’
学佛,其实就是学自己,完成自己。禅者有绝对的自尊,大都有放眼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所谓‘自修自悟’、‘自食其力’,那就是禅者的榜样。 吾人不知道自己拥有无尽的宝藏,不求诸己,但求诸人,希求别人的关爱,别人的提携,稍有不能满足所求,即灰心失望。一个没有力量的人,怎能担负责任?一个经常流泪的人,怎么把欢喜给人?儒家说:‘不患无位,患所以不立。’只要自己条件具备,不求而有。观音菩萨手拿念珠,称念自己名号,不就是说明这个意思吗? 八风吹不动
宋朝苏东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注:八风是指吾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的情绪,故形容为风。)
禅师从书僮手中接看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的批示,一看,只见上面写著「放屁’两个字,不禁无名火起,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地说:‘骂你什么呀?’
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呵呵大笑说:‘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
苏东坡惭愧不已。
修行,不是口上说的,行到才是功夫。 像牛粪
宋代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打坐参禅,苏东坡觉得身心通畅,于是问禅师道:‘禅师!你看我坐的样子怎么样?’ ‘好庄严,像一尊佛!’
苏东坡听了非常高兴。佛印禅师接着问苏东坡道:‘学士!你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样?’ 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马上回答说:‘像一堆牛粪!’ 佛印禅师听了也很高兴!苏东坡将禅师被自己喻为牛粪,竟无以为答,心中以为赢了佛印禅师,于是逢人便说:‘我今天赢了!’
消息传到他妹妹苏小妹的耳中,妹妹就问道:‘哥哥!你究竟是怎么赢了禅师的?’苏东坡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地如实叙述了一遍。苏小妹天资超人,才华出众,她听了苏东坡得意的叙述之后,正色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中如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 苏东坡哑然,方知自己禅功不及佛印禅师。
禅,不是知识,是悟性;禅,不是巧辩,是灵慧。不要以为禅师们的机锋锐利,有时沉默不语,不通过语言文字,同样有震耳欲聋的法音。[ 本帖最后由 hanjl88 于
23:41 编辑 ]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22:20
花开花落随风去缘来缘去缘如水
人生偶遇,转瞬即逝,凡是来者,皆有缘分,凡是去者,皆是缘分散尽。有缘千里来相逢,无缘对面不相识。有缘的你,不用寻觅,自会随风而来。无缘的你,纵使肝肠寸断,也只能对着茫茫的夜空暗自伤神。
何为缘?何为分?何为缘分?在你找不到任何理由去解释冥冥之中的安排的时候,你就会去想到它。有人说是逃避,是借口,是一种对生活的妥协。可是,当你用尽力气与命运抗衡却不能摆脱命运摆布的时候,你不信吗?当你一次次的与某个人错过的时候,你不信吗?当你寻寻觅觅多年,再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不信吗?
有时自己也总是问自己,缘分是那么的缥缈虚幻,为什么自己还是相信?对未来的不可知,对命运的不可知,对已经错过的东西的不可知,我们没办法解释,却又需要一种慰籍,相对于我们极其无奈的生命,缘起缘灭最能阐述彼此之间的联系,也是最好的解释。
朋友也好,爱人也罢,如果无缘,再怎样强求,他都会象水蒸气一样,挥发而去。有些人注定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客,或许你们有缘相识,却无缘成为永久的朋友或爱人。
或许,有些人,在某一天,还会有相逢的时候,那是未尽的缘。可是,即便是身边经年累月而来的朋友之中,能够保持一份醇厚绵长友谊的,又有几人?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哞,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那惊鸿一瞥的偶遇,是我们前世修了多长时间的缘啊。有时,为了一段情,为了一位相交至深的朋友,我们刻意的,努力的维持过,可最后却不堪重负,无疾而终。这是不是我们的缘分不深?我们还要回眸多少次,才能在来世再相遇相知相守?
天空有鸟经过,阶下落英缤纷,所有的眷恋与疼痛,都只能证明彼此有缘或无缘。何必那么执着?何必那样耿耿于怀?缘分,就象一阵风,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缘是一种很难说的清楚的东西,也很难说的清楚是怎样的缘份指引我们走过岁月的千山万水。在生命的际遇里相识相知,人的一生该有多少意想不到,在记忆的天空里像一朵淡淡的云,来时坦然,去时从容。这就是缘份:缘份如水,来去自由。
我是一个相信缘份的人,缘来时坦然地接受,缘去时也从不强留,于是我便在这份顺其自然的心境里寻到了一份难得的淡然和恬静,因为我知道万事皆随缘而来,随缘而去,正所谓不要苛求和挽留,人生在世,万事随缘;终于我学会了:缘来,不狂喜;缘去,不悲泣。
其实生命中有很多无法解释的东西,因为无法解释,也就充满了无限玄机,给人以遐思。世间的事仿佛早已安排好了似的,你在生命的驿站遇见哪些人,碰见哪些事,像命运早已设计好了的情节似的,仿佛冥冥中已有定数。
缘份像一个网,将人的万千情怀,一一网尽;“命中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学会淡然地看待一切,以平静的心态接受生活公平或不公平的待遇,接受生活随心或不随心的安排。没有爱情你还有友情,没有了友情你还有亲情,没有了亲情你还有生命,命运垂青于任何一个经得起考验的人,人间的真情会在你孤立无助的时候释放光彩。世间的一切情缘在聚散中谱写几多悲欢几多愁,离离合合本是生命中按捺不住的跳动的音符,又何必泪湿衣襟。它像快乐和幸福一样,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无法去解释,也解释不了。
缘来了,缘散了,留下一些美好也留下一些遗憾,正如生命中的每一个故事,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终归不属于你。万事随缘,错过的就让它错过,该来的还要冷静的面对,珍惜你所拥有的。最好顺其自然,如果它微笑着翩翩而至,来到你的身边,它会永远属于你,如果它无意降临,你又何必死抓住不放,那么就请潇洒地松手。过多的在意和企盼充其量只是一种无望的负担。
生命如潮涨潮落,时光的流水终要带来些什么也带走些什么,带来的欣然接受,带走的不做无谓的挽留。学会在自己的情绪里寻求解脱,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对天边的流云说一声“再见”;也可以潇洒地把一切恩怨化作岁月的云烟,在行程里轻松地追逐梦想和信念,只要能坦然面对人生的得失,又何必在乎缘份的深浅和长短?
计较得太多就成了一种羁绊,迷失得太久便成了一种负担。不必太在意,拥有时珍惜,失去后不说遗憾;过多的在乎将人生的乐趣减半,看淡了一切也就多了生命的释然。
有缘无份或有份无缘,都只不过是生命中一段不圆满的缺憾,它不应成为你人生征途上走不出的困惑和茫然。只是世间总有那么多的人执迷不悟,缘来的时候不知如何面对,缘去的时候才开始追悔和报怨,所以得不到心爱的人便疯狂地报复和记恨,在错过的友情里消融激情和意志,以至于被无穷的愁情烦事所累,失去了活着的乐趣,在痛苦的深渊里无力自拔,日子过得黯淡而苍白。
何必如此呢?漫漫的寒夜终会过去,怀揣一份轻松和坦然,生活便会少一些烦恼和忧愁,该珍惜的就珍惜,该放手时就放手,如果将一切都看淡了,那么人世间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让你耿耿于怀的事了。
当然,万事随缘并不是看破红尘后的一切无所谓,更不是在无所追求中的游戏人生,而是在培养一种宽容博大的淡泊情怀,拥有了一份可贵的平静,即便我们人生不能纯美如月,也依然会有一个开阔的精神家园。“缘来缘去缘如水”,覆水难收,更何况缘份呢?生命在手的日子,不必苛求轰轰烈烈,但求恬淡如诗,不做刻意的挽留和守候,万事随缘[ 本帖最后由 hanjl88 于
23:37 编辑 ]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22:22
人生是否需要信仰 人生渺渺,世事茫茫,何去何从,很难确定,原因是个人的力量有限,对人生的认识亦不够,对人生世界所发生的许多复杂问题实在不易解决,所以应有一个信仰的对象,那么面对现实社会,会更理智更有信心,不致于傍徨歧路,不知如何是好。  有些人认为人生不需要有什么信仰,只要信仰自己就好;那些信仰神灵,求神问卜,信仰宗教唯神是赖,小看了自己都是不对的。  说这些话的人,有没有理由?理由是有的,他们只是太看重自己,没有看到自己以外的道理与宗教,想法未免过于偏激或偏差了一点!试问自己五官所接触到的、所知道的事物有多少?五官所接触不到和不知道的事物还有很多,所以信仰自己或尊重自己本无有错,只是自己所知所见的力量有限,对于一切未知未见的东西,都解决不了,成了问题。因此,要对人生的各种问题有透视的认识,信仰宗教还是需要的,尤其是佛教。  佛教虽然亦属于宗教,但有别于其他几类宗教。佛教不是教人信一全知全能的神,以为人生都在痛苦之中,唯有信仰全知全能的神,才能得救;佛教则不然,它是教人先信仰自己,信仰人生一切的痛苦都源自自己过去所造的业因,既是自己做出来的,须要自己负责自救,不是专仰赖一神来解救。自己不救自己, 也是解救不了的。因为自己所作的罪业自己不负责,把它推给神来负责,那是极不合理的。佛教虽然和其他宗教一样很重信仰,但更重视理智;因佛教有自力教和他力教,自力教是靠自己的力量,他力教是靠佛菩萨的力量加被。在自力教方面,佛教根据轮回的因果律,说明善因善果,恶因恶果,皆由自己造成,自己造了善因,自然感受善果;造了恶因呢,自然也逃不了恶果的,纵使要求佛力加被,佛力也只能指示做法,要你自已去改造。自己如不肯改造,佛也无法帮你的。如老师教导学生读书,并指示好的方法,如果学生自己不努力,即使老师教导得怎么好,甚至尽力提携,也起不了作用;佛教既注重自力教,什么都要靠自己努力,自己不努力,佛也无从帮忙的。所以叫我们拜佛、念佛,多是一种他力助缘吧了,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够勇猛精进,努力不懈,那么,最后必定会获得成功。  有人说:如佛教说人生是苦的、空的、无常的、无我的,教人不贪恋这个世界,不是厌世吗?人人厌世,世界上的事情谁来做?世界上的事无人做,世界岂不是不会进步,反会趋于毁灭吗?  佛教说苦、空、无常、无我,是教人认识人生的事实真相。人生有生老病死,怨亲会离,不是苦的吗?几千年人世光阴,转瞬即寂,不是空的吗?一切事物的新陈代谢,刹那生灭,不是无常的吗?万法因缘所成,缘会则聚,缘散则灭,那里有我可得,不是无我的吗?佛教作这样说法,要人看破世情,不贪有相,减少争执,和乐相处,并不叫我们去厌世自杀,是要我们知道人生苦空无常无我之后,进求不苦、不空、常住、真实的所在,才能究竟离苦得乐。你看释迦牟尼佛,先观人生苦空无常无我之后,证到出世的真理,然后出入行化,入世度生,做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伟业。这不正是证明了佛教究竟的精神在救世而非厌世的吗?亦有人误会佛教的礼佛、烧香、燃灯、供水等等,觉得这样做没什么意义,而且是迷信的。  宗教都有仪式,这是佛教的仪式。礼佛不是拜偶像,偶像是代表我们所尊敬的对象,如子女对祖先礼拜、军人敬奉长官、学生敬重老师。佛陀修养高贵,人格伟大,精神不死,影响后世无量众生,使之舍恶行善,不值得我们尊敬吗?有什么迷信!烧香是清除浊气,表示敬信;燃灯象征光明,代表智慧,表示学佛为求智慧,破除人生的愚暗;供水以示清净,水可洗涤外界秽污,表示以佛法的圣水,洗掉我们的心垢,成为纯洁的人生。研究起来,这礼佛、烧香、燃灯、供水,那里有半点迷信的气氛呢?  还有些人以为佛教叫人念佛诵经,烧纸求财,不但迷信而且是浪费金钱,它的好那里呢?  念佛是教人除妄念,妄念除则定慧现前,自然会断惑证真。诵经使人从文入观,触发智慧,这有什么迷信?至于烧金银纸扎,及拜神求财,原是中国民间的习惯,为道教所提倡的作法,被人搬入佛门,就把这笔账记在佛教身上,其实与佛教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据说以前有个贪心的财主,怕死后没有钱用,所以临死时异想天开,派人去买了一大堆黄纸,在这些纸面印上了金钱模型,同时吩咐儿女在他死后把这些纸钱焚化,以便给他在阴司地府享用,于是造成烧金银纸扎的风俗,一代一代的传下来。其实在所有佛经中,都没有这种伪造金钱的记载。反之,这却与道教提倡符 打醮,烧红绿纸有关,这种荒谬不正确的传说,与佛教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佛教的教义,既重信仰,又重智慧,故不盲目崇拜,亦不感情用事。佛经说:“有智无信增我慢,有信无智长愚痴。”可见佛教是一个智信并重,福慧双修的宗教,其真理给予人生莫大的启示,其修养给予人生莫大的裨益。所以我们不信宗教则已,若要信仰宗教,那么应选择佛教的信仰,是十分正确和需要的。  因此,人生应有一个信仰,确立自己事业的目标,决定自己的志行,做起事来,精神贯注,不会散漫无章,才有所成就。这还是对信仰普通学问而说。一个人若是信仰宗教,则会更实际,因对宗教有真诚的信仰,可保证这个人是好人而不是坏人,因宗教都是劝人舍恶向善的;若在宗教中选择佛教的信仰,那更是自己一生幸福的胜算,甚至来世可得到一个踏实的、永恒的、清净庄严的归宿.[ 本帖最后由 hanjl88 于
22:25 编辑 ]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22:27
忘记是为了重生.
某年某月某日某酒吧.一男一女,双双落座,四目相对,眼神流露爱的音符.
今年今日今时某酒吧,一个女人,靠窗而坐,眼神满是寂寥落寞.
相同的地点,音乐里唱的不再是往日的情歌.物是人非,心境也不同.她表面上语言活泼幽默,犀利痛快,然而情感上只是点到即止,轻描淡写.她说,她不想为某些人而活,是的,她一直是这样做的,她就是她,一个有个性的女人.全然是历经"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她懂了,沧桑过后的平淡,泼澜不起,生活还要继续.
开始的开始总是甜蜜的.她炫耀,终于找到了真爱.在生命所有的前半生中的快乐都抵不过这刹那的美丽.她愿意将手交给这个让她一见钟情,痴迷不已的他,就这样沉醉下去.她觉得幸福就在以后每个有他的日子里肆意绽放.
后来的后来,她决定为他而改变自己,做他所喜欢的事,穿他所喜欢的衣服,一切的一切都以他为中心.她说,她很幸福.只是偶尔会发点牢骚.她自信,他们的爱是至高无上,不可亵渎.
而他,从不主动关心她,只是在他想她时,才发一最多不超过十个字的问候,甚至连约会都变成一种奢侈,她想做一次骄傲的公主,可他从不给她这样的机会,已至于每次约会的迟到,她都替他想好了说词,每次想他时,按了一遍又一遍的号码最后又默默的收回,她想,会不会打扰了工作,又或者扫了他们全家团圆的兴,忍着吧,我们很快会见面的,这样安慰着,她心里又塌实了许多,接下来是她傻傻的,痴痴的等,又迟到了,她怕他尴尬,忙抢先一句,"我也刚到,这么巧,"他只是憨憨一笑,不做任何解释,因为经常这样,她已习惯顺理成章的接受,就因为这笑,已把她深深的,积压已久的所有不快埋葬了.
本来,她也是下了决心的,要彻底遗忘他,一切重新开始,可是,他不合适宜的一个电话,她象着魔一样奔向他,冷却的心又沸腾起来,想收手都难.她说,他太完美,所以要向他看齐,才能陪的上他,什么逻辑,当初自己的承诺全部抛掷脑后,不管不顾,执迷不悟要为他而活!纵然将来会伤的体无完肤,爱的千疮百孔,她也觉得无所畏惧.为了他,她愿意改变原来所有的生活轨迹.而他的有些东西总是让她琢磨不透,她也怕琢磨,明知道天荒地老本身就是个谎言,更何况他从没给她承诺过,天可以为她荒地可以为她老.
虽然她只是想要的是柏拉图式的爱,而今那种爱对她来说也遥不可及.
是该结束了,累的不仅是她的心,还有她为此而付出的没有回报的爱,情到深处人孤独,品着没加糖的咖啡,想着自己的情爱心事,"如果不能爱你,要心有什么用?"这是她必须知道的真相,她以为把爱装的满满的都给了他,却原来从一开始就被谎言蒙蔽了双眼.
爱,用一种绝美的姿势坠落后重生,就让它在如水的流年中,把想念变成想起,把过去变成回忆,一点点懂得爱的牺牲和成全吧,也许多年后会明白,不是所有的爱付出了就要有回报,有些距离,是为了爱才心甘情愿的去拉开.
忘记是为了重生.[ 本帖最后由 hanjl88 于
22:30 编辑 ]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22:40
春节来临,很多人会去寺院烧香拜佛,祈求新年平安、健康、旺财。在这美好的祈愿当中,常见有太多的信众,烧大把的香,点最大的烛,其实佛菩萨不是贪官,一个人命运的转变全来自于平时的为人处事之道。心诚则灵,心香一柱最可贵。去寺院一般在大雄宝殿门口敬三柱香礼拜四方即可。把不必要浪费的香烛钱布施到各殿的功德箱中,为自己广种福田才是正道。那么如何才是正确的上香礼敬三宝呢?请记得以下这些简要步骤:① 将香点燃后, (如火大不要用嘴吹,用手轻轻挥灭即可)②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大拇指顶着香的尾部, ③安置胸前,香头平对菩萨圣像, ④再举香齐眉, ⑤之后,放下如第三动作, ⑥开始用左手分插。第一支香插中央,插时默念: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插时默念“供养法“第三支香插左边,念:“供养僧。”   插完香,合掌,心中默念:“愿此香花云,直达三宝所(或念:“直达诸佛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 如果是上环香,就要以点燃之处向佛,两手像持长香的方式一样,举香时,只要口中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愿此香花云直达三宝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即可。[ 本帖最后由 hanjl88 于
22:48 编辑 ]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23:52
佛家对事事不如意的智慧分析《一》我们做事为什么会事事不如意呢?因为有冤亲债主障碍我们。下面是佛家的智慧分析:
什么是冤亲债主
人人都有冤亲债主。。杀生,吃肉,今生,前世,前前世。。。以下11条,任何一条都曾在我最亲近的家人身上一一得到过展现,字字句句真实不虚。望引起世人警惕,早日化解。。
在今生前世或长久以来,我们与众生有了不同的牵缠和纠葛关系。有的是互为彼此的关心、照顾、帮助而形成的善缘。有的是彼此争执、抢夺、侵犯、伤害、凌辱、杀吃等种种形式而形成了的恶缘。这就形成了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的关系。彼此的各种因缘,缠结得愈深,不论是良善的或不良善的,彼此就愈容易在来世的轮回中再次相遇。属于情感引起的业缘,这次就用情感的形式解决,物质或生命引起的业缘,这次就以同等的形式偿付。六道轮回的根本实质,就是众生与众生之间,怨怨相报,相互还债,无有边际,没完没了。。
许多人觉得我是好人,心地好,从来没害人之心,为何会有冤亲债主?其实,无量劫来,我们身、口、意三业,造作了太多的贪瞋痴、杀盗淫等恶业,跟无量无边的众生结了不少怨仇。别的恶业暂且勿论,单是杀生吃肉,就跟他们结下深厚的怨仇。
印光大师说:“凡属危险大病,多由宿世现生杀业而得。”一碗之肉,冤魂缠绕,一念杀心,罪债难逃。动物被我们杀害时产生无量的痛苦,这个怨恨就像无形枷锁,把它们的痛苦牢牢的锁住,让它们无时无刻不在痛苦的折磨中,而不得开解。它们痛苦如此之大,难怪今世遇到杀害它们的人,就迫不及待的要讨债, 讨回一个公道。我们看到人临终时的痛苦现象,看起来都不忍心。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这都是大家的冤亲债主来算帐。大家不懂这些道理,只知道一味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不懂自己累劫来的冤亲债主,大部份都是被自己吃来的!
当今世界,人们缺乏因果观念,广造恶业,广泛地杀、吃动物,这些累生累世被害动物的怨灵,执着地附着在人们的身上,伺机报仇,不肯离去。由于这些怨灵充满仇恨,形成的磁场充满了破坏力,在人体中造成障碍,形成了各种当今世界无法解决的病症,如癌症、白血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由于世界范围内广泛的杀业,导致了各种顽疾大量爆发,普遍存在,难以根除。
冤亲债主的纠缠是阴阳皆苦的果报,他们被我们伤害吃杀后,附着在我们的身上,时时刻刻影响干扰我们,身体不好、运势不好、事业不顺、夫妻不和、子女乖违、精神抑郁、失眠焦虑、甚至于修行的诸多障碍,几乎全部因为冤亲债主得不到超拔而欲索债所引起。
为什么会有冤亲债主?
1、盛怒结冤,言语伤人
谚语常说:“暴怒伤人伤己。”我们在盛怒之下发脾气、伤害别人,往往言语的伤害结下的怨仇,生生世世都不能够消灭,对方必然等待机会来报复。他报复的时候,我们又会逞怨恨心。我们不会甘心,于是就造成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这个非常可怕,非常恐怖。
世出世间圣人都教导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不要跟人结怨仇,跟人结怨仇是决定的错误,这个苦难有得受了,绝对不是这一生。世间人不知道这个道理,不晓得事实真相,随顺自己烦恼习气,造这种恶业太多太多了。所以修行菩提道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障碍?我们常讲“魔障”。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魔障?都是自己造作的,跟一些众生结的怨。
2、有意无意,得罪鬼神
有形的是我们跟一切人结怨,无形的是我们跟鬼神结怨。鬼神是凡夫,不是佛菩萨,他有喜怒哀乐,得罪鬼神没有好处,鬼神也等待机会来报复。这些事情,我们从古人笔记小说里看得很多很多,这叫冤亲债主。到我们运衰的时候,他就来了。我们在走运时,他回避我们;我们运衰时,他就来了。我们也常常听到,有一些人有时候有东西附身,神智失常,严重的都住进精神病院。他不是本身的病,是一些冤亲债主附身,他自己做不了主,完全受冤亲债主的摆布,苦不堪言,真正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原因就是有意无意跟这一切众生结怨,这是自己找的麻烦。 3、结冤讨债,成一家人
佛经上告诉我们,人与人的关系是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这四种关系最亲密的就变成一家人。所以家里的小孩,有时是讨债来、报怨来的,那就是过去生中,我们所结下的冤仇。投胎做我们的儿孙寻求报复,把这个家毁掉!这类事实在古今中外都很多。
所以千万不能与人结怨!结了之后,他来世投胎到我们家里,做一家人,这怎么办?我们的敌人不在外面,在我们家里头。所以怨决定不能结!跟众生结下冤仇,一来是损害自己性德,一来招惹冤冤相报,没完没了!生生世世他都不饶过我们,都在等待机会报复,这是大麻烦!
4、预谋杀害,积怨尤深
许多人喜欢吃海鲜,到临命终时得的果报完全应验了。连杀动物,动物都还要来报仇,杀人还得了?人的那个怨恨心比动物还要强烈。有些动物我们杀它的时候,它预先不知道,不知道我们要杀它。如果知道我们要杀它的时候,那个怨恨就重了;不知道突然被杀的时候,那个怨恨轻。如果我们对一个人处心积虑有预谋要来杀他,对方他也知道,他也防御,到最后还是没有办法抵御,还是被我们杀了,这个仇恨深,深仇大恨。不是说死了什么都完了,麻烦在后头。
古人也干这个事情,实在讲他不是不相信,他也相信,信心不深。也就是相信因果报应,相信六道轮回,有这个事情,毕竟这个事情不是在自己身上发生的,印象很薄,所以他还是敢造,还是敢杀人。
5、气衰病重,冤业干扰
我们学佛的人都知道,自己无量劫来冤亲债主很多,这些在我们周边无形的一种压力,我们自己走运、气旺的时候,他不敢动,他潜伏在那里,没有消失;等到我们的运衰了的时候,他就来干扰了。我们在《地藏经》上读到,特别是在病重垂危之时,冤亲债主都现前了,善恶的业力这个时候统统都出现了。这些大部分都是冤亲债主,说实在的话,他要跟我们没有关系,那连边都沾不上,凡是能够沾到身的,跟我们过去生中必定有关系。
《地藏经》上讲梦恶鬼,家亲眷属;家亲就是过去的、死了,已经过世的这些家亲眷属。或梦到危险的地方,再遇到这些魇鬼,这些都是与冤亲债主有关系,所以是冤业病。凡是有这种现象,我们一定要认真努力,断恶修善,改过自新,老实念佛,为什么?有这些事情就是我们的运很衰、气不旺,如果我们走好运,气很旺,这些恶鬼恶神他会避我们。纵然过去有过不去的事情,他也不敢在这时候来找麻烦,他会回避,一定等我们气运衰的时候他来了。所以遇到这个事情,晓得我们这个时候气运很衰,一定要努力好好的修学。
6、欠命还命,欠钱还钱
吃众生肉,不要以为这很平常,社会上大家都吃。佛经上讲得很清楚,我们吃它八两,将来要还它半斤,不是说吃了就没事,吃了很麻烦。我们这一生吃了多少动物的肉,我们要多少生才能还得尽。所以“人身难得而易失”,失掉人身,再得人身不容易。讲个最简单的,这一生吃了多少众生肉,来生再变畜生,生生世世变畜生还债,统统还完了,这才能再得人身。我们去想想,这个事情多麻烦!
如果我们要是细心微密观察,我们会看到果报真的就在现前,正是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他杀生吃肉,所以说他正在行好运的时候,这些冤亲债主没离开他,在他四周围不碰他,等待机缘,等待我们的好运享尽,他就来找麻烦。在什么时候?我们特别留意,他在临命终之前,我们看他现的果报,杀猪的,他的动作、声音就像猪,杀鸡的,动作、音声就像鸡,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
世间人不知道这个利害,佛菩萨知道,真正修行人知道,不跟众生结怨仇。不跟任何人有债务上的纠纷,别人欠我的不要了,这个好;要,我们还要去讨债,我们来生还要去跟他碰头;不要了,账了了。欠别人的要赶快还,还得很痛快,我们菩提道上就没有障碍,往生就走得潇洒、走得自在,冤亲债主不会来刁难,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 本帖最后由 hanjl88 于
00:39 编辑 ]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23:54
7、嫌弃讨厌,伤害生命
刀兵劫的因是什么?食众生肉。佛说得很清楚,要想免除世间的刀兵劫,除非众生不食肉,这个刀兵劫才能够化解。年轻的时候无知,不吃它,也杀害它。我们看到很多人,自己也造过这个罪业。蚂蚁爬到家来,讨厌,烧一锅开水一下就把它烫死。许多人这样做,我们也曾经做过,对这些小动物任意的杀害。以前不知道,这才晓得自己犯下了重大的过错。佛教我们“发露忏悔”,我们今天明白了,知道自己做了错事,认真修行,每一天念诵、供养、修学一切功德,回向这些冤亲债主。这个功德我们自己不敢享受,希望把这些冤结统统化解,我们在菩提道上一帆风顺没有障碍。否则的话,常常说到业障现前,业障怎么会不现前?这些被我们伤害的众生,如何能够轻易饶过我们?不可能。
8、贪爱肉食,病从口入
我们宿世今生伤害众生太多了。尤其是吃众生的肉,我们杀它,还吃它的肉,它能甘心吗?它能情愿吗?它不甘心、不情愿,当然有报复的念头,也许它有报复的行为。所以许多人得不治之病,像现在许多得癌症的,多半都是冤亲债主找上门来了。
9、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因果通三世”,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他来侮辱我、毁谤我、陷害我,必定是有原因。什么原因?总是我过去生中对不起他,我也曾经害过他、毁谤他、侮辱他,今天他这样对我,这是报应。懂得这是报应,我们就欢喜接受,不再有报复心了,这个账到此就了结。美国卡西也说,全世界的人,无论再微细的一桩事,都不是偶然发生的。
10、自私自利,恶多善少
我们在世间,说实在的话,因为我们一生造作的恶业多过善业,我们处事待人接物,我们的恶念多过善念,我们自私自利念头行为多过利他,于是冤亲债主就太多了。虽然佛菩萨教导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可是我们有意无意、不知不觉中与众生结下了许多的冤仇。这些冤结,我们起心动念想化解,这是我们真正觉悟了。
11、修行得力,障碍考验
为什么愈修行障碍愈多?我们的冤亲债主太多了。我们欠人的命还没有还命,我们欠人的钱还没有还债,所以我们修行,这些冤亲债主来找麻烦。我们跑掉之后,他讨不到债,他讨不到命,他不能报复了,所以他都来了。如何排除障碍?把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给他们。我不是为我自己修的,我是为他们修的,他们知道,他们会欢喜。我代他们修行,他们们不修,我代他们修,冤亲债主就很高兴了,不障碍我们了。我们自己修,我们想跑掉、我们想赖账、我们想侥幸躲避,他们统统不会饶我们,魔障是这么来的。我们生生世世跟多少众生结冤仇,有过节,所以欠命的要还命,欠钱的要还钱。我们在这个世间,人家骗我们、坑我们,欺诈我们,我们很欢喜。为什么?债还掉了。纵然不是讨债,他是真的欺骗我们,我们随他,我们也不要了,我们要,我们出不了三界。所以别人欠我的,我统统不要了;我欠别人的,我尽量的还,我们才能走得了!有丝毫留恋,我们就离不开六道轮回,那个麻烦才大!所以,一切要舍,一切要放下,真正要了解“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连自己身体都不能保住,何况身外之物!有什么好牵挂的,有很好,没有也很好,有很快乐、没有也很快乐,决定不为这些事情操心,真的得大自在。
实例1——嬉皮氏
吉姆森(BRYAN JAMEISON)医生累积30年研究经验,在其《寻找前世:探索轮回的秘密与前世疗法的神奇功效》(The Search for Past Lives: exploring reincarnations's mysteries & the amazing healing power of past-life therapy)的报导中提到,美国七十年代嬉皮士之风盛行。此类青少年不孝父母,扰乱治安。在吉姆森医生回溯治疗中发现,他们有许多过去世原为印第安人。早期因遭到美国白人的杀害,今生投胎到白人家庭报复。而前世杀害他们的白人正是其今世父母。
实例2——印第安人
史蒂芬森教授科研中也有一实例:查尔斯?波特先生于1907年出生在美国阿拉斯加,是印第安人血统。波特小时候常常说,他前世在印第安人的一次氏族战争中被矛刺死。他还能说出凶手的名字,与当时被杀害的地点,以及他自己前世的名字(叫特灵吉特)。而刺死他的人正是他这一生的舅公。这些事实已被氏族历史的死亡记录所证实。
实例3——慈禧太后
诸位读清朝的历史,清朝亡在慈禧太后(咸丰皇帝的妃子)手上。慈禧太后出身于叶赫那拉氏。清朝开国时,灭了叶赫那拉氏全族,于是这一族的酋长立下毒誓:“我这一族即使仅剩下一位女子,将来也要把我们大清国灭掉”。这桩事,当时清朝皇室都知道。所以清朝有一条律令——不准与那拉氏通婚。然而,到咸丰皇帝时,纳的妃子是那拉氏,把清朝灭掉。愿力不可思议!在佛法因果上看,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有历史可以做依据的,确实如他当年所发的愿。
实例4——方孝孺
方孝儒,字希直,一字希古,明初浙江海宁人。他是一代名儒宋濂的得意门生,是当时的大儒。博学强记,通晓经史,文章盖世。洪武二十五年被蜀献王特聘为世子之师,并为其读书处题额“正学”,时人遂尊称其为“方正学”。
明建文帝即位后,将方孝儒招至南京,委以翰林侍讲学士之职。建文帝年纪尚轻,缺乏治国治军的本领。因方孝儒是他的老师,更受到百般信赖和倚重。方孝儒对建文帝赤胆忠心,全力扶持。建文帝害怕他的叔叔们王权过大,拥兵为患,就采用齐秦、黄子澄的削藩建议,但遭到以燕王朱棣为首的诸王的反对。方孝儒替建文帝起草了一系列征讨燕王的诏书和檄文。
朱棣在攻下南京后,篡得大明皇位。迫令方孝儒为他起草即位昭书。方孝儒反对朱棣篡权,宁死不从,掷笔于地说:“死即死耳,诏书不草!”燕王大声说:“诏不草,灭汝九族!”方孝儒针锋相对地说:“莫说九族,十族何妨!”朱棣又反复劝说方孝儒:“不要自找苦吃,我欲效法周公辅佐成王。”方孝孺依然还是不屈服,从地上拾起笔来,大书四字“燕贼篡位”。
朱棣大怒,下令把方孝孺在午门内凌迟处死。之后,仍不解心头之恨,下令灭他十族。方孝孺的九族加上他的朋友、门生也算作一族,共873人,全部处死,行刑就达7日之久。
历史上记载,方孝孺的曾祖父,为父亲修坟,选定了一个好风水的墓穴。在下葬之前3天,连续梦到有位穿红衣服的老人向他哀求,请把下葬的时间延缓几天。红衣老人说,他全家族800多口,住在这个穴里,请给他一点时间搬家。3天连续做同样的梦,方孝孺的曾祖父还是不太相信,决定依照原定时间下葬。结果一挖下去,下面全是蛇,8、9百条全部都被杀死。
方孝孺出生时,舌头是开岔的,证明他确实是蛇来投胎报仇的。
实例5——悟达国师
悟达国师,生于唐朝,四川湄洲人,俗姓陈,7岁出家法名为知玄,14岁时即为皇帝、大臣、文武百官一万人等讲解《涅槃经》,人称“陈菩萨”。诗人李商隐和悟达国师的交情甚笃,他曾经写一首诗赞叹悟达国师:“十四沙弥解讲经,似师年纪秖携瓶;沙弥说法沙门听,不在年高在性灵。”
知玄法师年少时有次参访丛林,在长安京都某寺挂单,遇到了一位僧人。这位僧人生了一种“迦摩罗”的恶疾,全身生疮,发出冲鼻难闻的秽气,谁都厌恶和他来往,知玄住于他隔壁寮房,怜愍他的病苦,常常自动去照顾他,连一点讨厌躲避的脸色都没有。后来僧人的病愈,感激知玄的德风道义,就对他说:“谢谢你的照顾,今后你如有难解之事,可以到四川彭州九陇山来找我。山上有两棵大松树为标志,我叫迦诺迦。”[ 本帖最后由 hanjl88 于
23:56 编辑 ]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00:05
蜜胜的前世今生 从前,舍卫城中有一个富翁,名叫师质,信奉佛教。有一天,他准备了美好的饮食,虔诚地供养佛陀与僧众。佛陀受过供养,又开示一番,就领着众僧回到精舍。归来的半途,佛与僧众在河边的大树底下休息的时候,从树上跳下一只猿猴,求借佛陀的钵具。猿猴接过佛钵后,速去速来,并且在钵中又盛满了甜蜜,双手恭敬奉给佛陀。佛陀接受后,又把它分施给众僧,令猿猴多得福报。猿猴看了,欢喜跳跃。过了不久,猿猴死了,转世为人,生于师质的家中。出生的时候,家里所有的食具,都满装蜜糖。师质夫妇觉得奇异,就此把他起名,叫做蜜胜。光阴如箭,岁月奔驰,一转眼,溜过了几年,蜜胜已长大了,他厌烦尘俗,要求父母,允许他出家,父母高兴地答应了。得到父母的赞许后,蜜胜到祇园精舍,投佛出家。因为他前世的善因,很快的证了果。有一次,他与同修比丘们出外度化的途中,感到热渴异常,大家都想有一杯饮料。这时蜜胜比丘,将空钵向空中一掷,然后,双手去接时,钵中已盛满着佳蜜,送给众僧解渴。回到精舍时,有一位比丘,就向佛陀请教道:“蜜胜比丘,过去修的是什么福?为什么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能够方便求得蜜糖?”佛陀答道:“你们记得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猿猴,求借钵具,装了佳蜜,来供养佛和僧众吗?由于他的喜心施舍,死后就转生为人;由于他的诚心,供佛佳蜜,因此今生随时随地都能够得到蜜。”佛陀说过以后,比丘又问道:“佛陀!蜜胜的前世,又是什么因缘,才堕生为猿猴呢?”这时佛陀的四周,已围绕着很多弟子,佛陀看了看他们后,才说道:“蜜胜会堕为猿猴,那已是500生以前的事,也就是迦叶如来,在世的时候,有一位青年比丘,在偶然间,看见另一位比丘,跳过一条小溪,就笑他的姿态,如猿猴一样,因此犯了恶语的罪。因此他堕落为猿猴,后来他知道自己的错,曾向那比丘求忏悔,免堕地狱受苦,并因此胜缘,猿猴能遇佛得度,今生也很快的证了罗汉果。”佛陀讲完以后,诸比丘们都知道了,一句恶言,就能招来苦报,因此,大家再也不敢有戏言与恶口。因为因果是不会饶过人的。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00:07
[转] 说说我家世代从渔的悲惨命运……痛切忏悔!我祖上世居海边,捕鱼为业。听爷爷说,往上数四代皆从渔,杀生无数,我家的果报也是极其酷烈的。
曾祖父壮年早逝,撇下曾祖母和爷爷,孤儿寡母凄风冷雨一生。爷爷年轻时,即患镰疮腿,两腿下肢尽烂,可怕的痛苦伴随了一生。我至今难忘他每夜的凄惨呻吟、辗转挣扎……
我父亲是渔业公司远洋船长,为人忠厚,诚实无欺。但却中年丧子、临老丧妻,病魔缠身,家财败尽,每每自言“生不如死”。
想想他一生中铺水盖浪,指挥一对机械渔船,杀害生命无量无边,造下亘古未闻之恶业,实令人后背生凉、不寒而栗!我为其子,其责何逃!
母亲辛勤一生,受尽人世凄风苦雨。刚过六十,即患癌症,两年后去世。
二弟,性情温顺,英俊无比,闻名乡里,却业报所驱,先做水貂养殖技术员,后做冷库工人。二十一岁那年,患恶性脑瘤,折磨八个月后,在令人不忍耳闻的惨叫声中去世……让全家人痛不欲生!
三弟,生来即是兔唇,为人懦弱,时至今日,全家也为其操心不已……
我本人出生在六八年,小时略有善根,每闻家里屠猪宰鸡,即啼哭不已,三日不食。
未上学前,就能识字数千,小有聪慧虚名。可惜淫、杀习气,随年龄长大而炽盛。最后,只考上一不如意的平庸市属大专,大失亲友所望,从此郁郁不得志。
结婚生子后,为养家糊口,鬼使神差,又继祖业做起了海鲜生意。
于是,从鸭绿江畔到南方浙广市场,十年辛苦,日夜奔波,只赚得千金散尽、两手空空、噩梦一场。颠沛流离,愁思忧苦,其间辛酸,不堪与人言。
且与我爸一样,至今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有严重的自杀倾向。
更离奇的是,我爸的兄弟姐妹多人,事杀业者均遭恶报,唯二叔不做杀业,即为房产开发公司副老总,儿女兴旺,事业有成。
而我父的同行,渔业公司那几位远洋船长,几乎家家有子女横死、眷属暴亡之事。
如此种种,岂能以“偶然”解释之!
我人近中年,方遇佛法,了知因果,痛悔无极!誓愿吾家世代杀业自我而止。思及以往,愧悔逼心,故缀文一篇,以劝同业,无有虚言。
海边的故乡海边的家,让我流泪让我心伤......
小时候,爷爷说,孩子,走到天边也比不过东老滩。咱这儿是天下最好的地方。
长大了,知因果,故乡却成了心里深深的痛殇!
腥风血雨的故乡啊杀业深重的父,我欲哭无泪欲救不得欲说还休......
秋夜里静静流淌的碧流河啊,难道千年里未曾闻听过佛子慈悲的吟唱?
汹涌浑浊的黄海水啊,何时才能不做相杀相吞的杀戮场。
这里是举世闻名的“东方蚬库”,年销活蛤蜊几百万吨。
这里是有千年传统国内最大的水貂养殖场,年产紫貂原皮几十万张。
这里出产的螃蟹章鱼出口日韩,这里的辽参鲍鱼京港名扬......
那堆堆横陈的不是兄弟姐妹的眮体?
那忙于血腥屠戮的正是蒙昧爷娘。
那是桅帆林立渔火点点,还是磨牙吮血冤鬼魄丧?
这是渔舟唱晚渔获满舱?不,分明是众生走向地狱镬汤!
华美的貂皮大衣,美眉们最爱,那皮子就来自于水貂工场。
那貂皮如何变成华服?听完了你会心惊肉跳、痛断肝肠!
可怜的小东西,个个被活活折颈窒息晕死啊,半死半活中,残忍剥下它唯一的衣裳!......
我厌倦了故乡的大海了吗?怎么会呢,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大海边我出生,海风中成长。
我厌恨故乡的父老乡亲了吗?
不不,可怜的他们都是我的父母姐妹兄长。
只是如今啊,每见渔帆点点便黯然神伤,每见虾跳鱼跃,便暗将佛语浅吟低唱!
如今,我的故乡很大很大,三千大千虚空法界是我的故乡。
如今,我的眷属很多很多,一切有情是我的父母兄长。
如今,我唯一的梦想就是:有一天,故乡变成了极乐莲邦!
替一切眷属、一切众生忏悔杀业!
愿一切众生化解仇怨,永断杀业,世界和平,人民安宁;离苦得乐,早成佛道!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00:34
李嘉诚的金玉良言:“我是学佛的,越做慈善 越有钱!” 人们发现,在这个世界,谁布施的越多,谁的财富就越广大!
谁捐献了自己的财富,便得到了全世界回馈的财富:比尔盖茨捐献了90%的财富,巴菲特捐献了92%的财富,李嘉诚捐献了70%的财富……
这些数据,正说明了“布施得财富”的真实因果,世界顶级的首富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洛克菲勒、卡耐基、陈光标等等,他们的现身说法,难道还不足以触动您的心吗?
李嘉诚先生少年经历忧患,12岁便辍学到社会谋生,深深体会健康和知识的重要,同时认为对无助的人给予帮助是世上最有意义的事情,教育及医疗两者更是国家富强之本,他也认识到个人力量到底有限,惟有事业成功,才能对社会和国家作更大的贡献。
所以,早年随着事业进展、行有余力的时候,李先生便热心公益,支持内地及本港的教育医疗事业,于1980年成立了李嘉诚基金会,藉以对教育、医疗、文化、公益事业作更有系统的资助。
历年来,捐款累积逾港币50亿元,其中约占70%透过李嘉诚基金会统筹资助,其余30%则在李先生推动下由旗下企业集团捐出。2006年,向世界宣布将捐出自己资产的70%——大约350亿元股权!
李嘉诚先生是香港首富,也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富豪之一。他掌控着香港的经济命脉;经营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垄断着面向中国内地的输电线;享有着来自顶级地产商和零售商的美誉;以及拥有着最大的移动手机运营商的头衔……他大概是香港市场诸巨人中少有的出身贫寒者,少有的长青树,在市场和管理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都成功过的佼佼者。 
事业辉煌的李嘉诚夫妇,是众所周知大慈善家和学佛居士。他曾捐资三千几百万港币建立“李嘉诚护理安老院”,该院规模宏大,设备齐全,占地约一千五百平方米,可收容几百名老人在此接受护理和安养。在该院建设过程中,李先生特委派李嘉诚基金会的高级职员、计划经理、办公室经理、高级秘书等专职筹划,使该院在短时间内建成启用,许多老人在此安度晚年。 
李先生在香港和内地也广种福田,常常捐助上亿元的巨资,用来做造佛像、修寺庙、造桥铺路、兴办教育、支援医疗、赞助科研、弘扬文化、赈济灾民等等慈善布施。号称世界第一的香港大屿山大佛,李先生是一大功德主。 
他的夫人也虔诚信佛,临终遗嘱,后事按佛制办理,李先生及家人一一遵嘱,助其往生。 
请记住李嘉诚先生的座右铭:“人生在世,能够在自己能力所逮的时候,对社会有所贡献,同时为无助的人寻求及建立较好的生活,我会感到很有意义,并视此为终生不渝的职志。”
李嘉诚所关心的,并不是自己能挣多少钱,而是关心他手下的员工每一个家庭能生活得好。 
李先生的富豪佛教家庭,在港台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深信三世因果,深信布施和富贵的内在必然联系,深知慈悲喜舍的精神和举止是佛菩萨的特色。
事实也证明,唯有如此,才能得天时、地利、人和;唯有如此,事业才能兴旺,社会才会祥和。 
李嘉诚,身居华人首富的位置,他总是非常坦然地告诉别人:我是学佛的人。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00:39
佛家对事事不如意的智慧分析《二》
在唐武宗会昌法难之后,佛教遭遇空前浩劫,至唐懿宗登基时极欲振兴佛教,遂迎请知玄法师与外道众徒辩论,彻底粉碎一切外道邪见,佛教因此再度振兴,知玄也因此成为全国佛教界的领袖。
知玄和尚因为德行高深,故赢得唐懿宗的尊崇,在咸通十年(公元869年),懿宗皇帝亲临安国寺,求教佛法,赐给知玄讲经宝座,座高二丈,以檀香为材,用金丝镶成龙凤花纹,并封其为悟达国师。国师升堂讲经时,以一念骄慢心生起,于座上看见一珠飞入左膝盖,旋即生出一个人面疮来,有眉有眼,有口有齿,与人面一样,每天需要饮食喂他,疮像人一样开口啖食。知玄和尚痛苦万状,虽召请了各地名医,但皆摇手逊称无药可医。
就在百医束手莫策,疮疾日烈时,国师突然记起当年在京都与那位病僧临别所说的话,于是前往西蜀入九陇山去寻找。一日,傍晚时分,山路难行,正不知如何是好时,忽然遥见在山腰之处两松并立,高耸入云,心中大喜,快步走向前去,只见广阔的殿堂,金碧辉煌,那位僧人已含笑站在寺门前,引之入寺,两人相见万分欣喜,国师顶礼毕述说其苦。僧人告之翌日岩下泉水洗濯,即能痊愈。
翌日清晨,僧人命一孩童带路,引领国师到岩下清泉之畔。国师刚欲以“慈悲三昧法水”准备洗膝上人面疮时,不料人面疮竟忽然出声开口说:“不要洗!不要洗!您曾否读过西汉史书,袁盎与晁错传?”国师回答:“曾读过。”人面疮就讥讽地说:“您既然读过了,可知袁盎杀晁错之事?往昔的袁盎就是你,而晁错是我。当吴楚七国造反时,您在帝前谗我,致使我腰斩于东市,这深仇大恨,我总想寻求机会报复,可是您10世为僧,认真修行,持戒十分精严,冥冥中有护法在旁保护,使我无法近身报复。如今由于您受皇上的恩宠,而生傲慢之心,使我有机可乘。今蒙迦诺迦尊者的慈悲,调解我们的仇怨,赐我三昧法水令我解脱,所以我们之间的夙冤也告终结,从今以后我不再和您为难作对。”
国师听了连忙掬水洗疮,痛入骨髓,晕绝在地,不省人事。复苏后觉得左腿已安然无恙,人面疮已不知去向。乃知那位僧人是位圣僧,国师欲回寺礼谢尊者,但金碧辉煌的崇楼宝殿,已杳无踪影。
悟达国师因蒙迦诺迦尊者垂慈,为他解了多生宿冤,为报答此广大恩德,于是在该处结庐,朝夕礼诵,所作的忏法即今之“慈悲三昧水忏”。
化解冤亲债主的方法:
家中争斗,家宅不安,眷属分离,冤家相遇等都属于冤家讨债
一、要化解时的必要认知
许多人觉得我是好人,心地好,从来没害人之心,为何会有冤亲债主?其实,无量劫来,我们身、口、意三业,造作了太多的贪瞋痴、杀盗淫等恶业,跟无量无边的众生结了不少怨仇。别的恶业暂且勿论,单是杀生吃肉,就跟他们结下深厚的怨仇。
印光大师说:“凡属危险大病,多由宿世现生杀业而得。”一碗之肉,冤魂缠绕,一念杀心,罪债难逃。它们被我们杀害时产生无量的痛苦,这个怨恨就像无形枷锁,把它们的痛苦牢牢的锁住,让它们无时无刻不在痛苦的折磨中,而不得开解。它们痛苦如此之大,难怪今世遇到杀害它们的人,就迫不及待的要讨债──讨回一个公道。我们看到人临终时的痛苦现象,看起来都不忍心。为什么会有那些现象?这都是他的冤亲债主来找他算帐。他不懂这些道理,只知道跟众生结罪缘,不懂自己累劫来的冤亲债主,大部份都是被自己吃来的!
不仅是病苦,就连日常生活中许多不如意、不顺遂的事,也常常是受到冤亲债主干扰而不自知。《地藏经》中提到:“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这些临命终时现身的恶道鬼神,也都是冤亲债主变现来诱骗我们前往三恶道受苦的。因此,当我们遇到重大病苦或诸多不顺时,理应依照佛法的教导来正确面对,而非到处求神问卜,藉卜卦改运来化解灾难,这种做法即使花再多的钱,终究也是徒然!印光大师说:“世人有病及危险灾难等,不知念佛修善,妄欲祈求鬼神,遂致杀害生命,业上加业,实为可怜。人生世间,凡有境缘,多由宿业。既有病苦,念佛修善,忏悔宿业,业消则病愈。彼鬼神自己尚在业海之中,何能令人消业?即有大威力之正神,其威力若比佛菩萨之威力,直同萤火之比日光。佛弟子不向佛菩萨祈祷,向鬼神祈祷,即为邪见,即为违背佛教,不可不知。”
疾病的种类:病有三种。
第一种病是生理的疾病。饮食不当或寒暑不留意招惹的病,比如说感冒,发烧了,怎么办呢?赶快上医院打针吃药,绝对不能耽误。因为身体发烧之后恐出现并发症,引起其它别的病变,耽误不得,赶快去打针吃药,几天后也就好了。
第二种是业障病。凡是到医院能检查出来的病就叫业障病。你要肯真心念佛,就能消这个业障。大陆一位居士的肺门上长了一个比鸡蛋还大的肿瘤,发病时大口地吐血。大夫一看没治了,发出死亡通知书。他母亲是学佛人,学得相当好就告诉他:“儿子,咱们不治了,咱找个高明的大夫吧。”找谁呢?大医王。“儿子,你就念佛吧,死呢,咱就死到阿弥陀佛那里去!”就这样他念佛求往生。念了两个月的佛,回家后就往外吐血、吐烂肉,吐了四次不吐了,后来再到医院检查,肿瘤没有了。
这就是由自己业力所感得的业障病(例如癌症、糖尿病、脑血栓、冠心病等等这些病症较重、患者痛苦、不易治愈的疾病都可以归纳到业障病之内,尤其是我们学佛修行之后,很多人业障现前反而得了重病,这些都是障碍我们修学的业障病)。业障病怎么去除呢?自己的业力还得自己消。他没烧金元宝,也没烧黄纸钱,就是死心塌地地念佛,最后肿瘤没有了。普贤菩萨在十大愿王中教给我们“忏悔业障”,诚心的忏悔才是消除修学路上众多业障的主要方法。
业障病需要不需要吃药呢?也需要吃药。但要明白吃药是助缘,助你好得快,能治业障病的主因是清净心、忏悔心,诵经念佛来祈求佛菩萨加持的恭敬心。心里没有贪、瞋、痴三毒,外边的毒素就不会感染,再用客观因素的助缘吃点药,病就好得快。
第三种病不好治。什么病呢?冤亲债主的病。什么是冤亲债主的病?到医院检查不出来因,但是自我感觉身体又确实有病。病源是什么?冤亲债主,所谓冤鬼附身。 医生没法医治,药物对他不起作用。这一类病如何治?佛法的超度诵经、解冤释结对这类病有效。超度,用现代话来讲,就是调解、劝导。因为过去做错了事,希望求谅解。诵经、拜忏的目的就是调解,如果对方接受了,他离开,病就会好起来。 现代人被冤亲债主附身的很多,神智失常、胡言乱语,严重的就送精神病院去治疗,结果愈治疗愈糟糕。
冤亲债主这个病最好找高僧大德从中调解化解。可到哪里去找高僧大德?高僧大德是可遇而不可求。找不到怎么办?在佛前忏悔业障,自己去调解,要天天忏悔,这就需要诵《地藏经》,念地藏王菩萨,然后把功德回向给这些冤亲债主。今天他不饶你,明天、后天还这样做,直到能够感动他们为止。
为什么不念“阿弥陀佛”?因为这句佛号功德不可思议,登地菩萨尚不能知其少分功德,何况是在六道轮回中的鬼神界众生!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提到:“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印光大师也提到:“净土法门,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登地菩萨,不能知其少分。” “法无高下,应机则妙;药无贵贱,对症则良”。在《地藏经》中,释迦牟尼佛将他灭度后、弥勒佛未出世之前的娑婆世界众生,嘱咐地藏菩萨代为照顾与救度,换言之,佛不在世,地藏菩萨为代理佛。
不明理的人,不知道解冤释结要从化解冤亲债主内心的仇恨着手,反而利用“大鬼赶小鬼”的打压方式,仗着他们所拜的鬼神或符咒,去驱赶冤亲债主,强迫他们离开。此举不但成效不彰,还会把冤亲债主给惹毛,虽然可能暂时屈服于大鬼的势力,暂时离开不来讨债,但等到过阵子因缘又具足时,就会变本加厉来算这笔帐。犹如欠债人对待讨债人,不但无还债之诚心,反而以强蛮手段对待讨债人,导致仇上加仇,所以冤冤相报,苦不堪言。
明理的人,了解凡事皆有因缘,“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为彻底解冤释结,帮助对方离苦得乐,理应以慈悲心、真诚心念佛诵经来回向给冤亲债主。藉由自己真诚忏悔的心力与佛菩萨大慈大悲的法力,来化解冤亲债主内心的仇恨、解除他们身心的痛苦、并帮助他们超生善道或往生到极乐世界,这样才能真正解开往昔纠缠不清、冤冤相报的恶缘。
二、每日固定的修行功课
要知道我们累劫的冤亲债主在恶道里没有能力解脱,完全靠我们以真诚心、清净心、慈悲心修行,来帮助他们离苦得乐。但要化解冤亲债主心中的仇恨,不是短时间可以办到的事情,必须要发长远心为冤亲债主永脱恶道来修行,来让冤亲债主感受到我们真诚忏悔的诚意。这些诚意如同心灵甘露,不但能清洗我们的贪瞋痴慢,也可浇熄冤亲债主心中的怒火,化怨恨成宽容,再藉由佛力加持,来帮助他们离苦得乐。
为了解冤释结,我们要发愿在固定时间内专门为他读多少部经,数量要多。例如发愿念一百部经或一千部经,而这一百部经或这一千部经,是专门为他而念的。这个有功德,而且力量很大。就像《地藏经》上所说的,七分功德,念的人得六分,他得一分。但是这种为超度而诵经、念佛,一定要有期限。比如说在一年内念完一千部经。不能说念一千部,遥遥无期,想到就念,没想到就不念,那是没用的。
1、昭告:每天做功课时,在问讯前,先净身口意,在佛前说明此次做功课的目的。
“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弟子为代○○○及他的累劫冤亲债主忏悔所有的业障,特持诵《地藏经》一卷、往生咒21遍、阿弥陀佛圣号一千声。企盼○○○与他累劫冤亲债主的业障能早日消除,深信净土念佛法门,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然后问讯、三拜。
2、诵《地藏经》,往生咒21遍,合掌念“阿弥陀佛”一千声。
3、诵经持咒念佛后,站起来代冤亲债主忏悔、皈依三宝与发愿。
○○○的累劫冤亲债主,您们多生以来因业障重,故轮回六道不得解脱。今天我代您们在佛前发露罪愆,您们要志诚恳切,随我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念一次拜一次,重复三次)
○○○的累劫冤亲债主,您们累劫以来不闻三宝之名,不解皈依之义,所以受轮回之苦。我现在在佛前代您们皈依三宝,我念一遍,您们跟着我念一遍(下列皈依词每段念一遍后,心中再默念一遍):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一拜)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自今而后决不皈依外道天魔;皈依法,自今而后决不皈依外道邪说;皈依僧,自今而后决不皈依外道徒众。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一拜)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生生世世永不堕地狱;皈依法,生生世世永不堕饿鬼;皈依僧,生生世世永不堕畜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一拜)
○○○的累劫冤亲债主,您们既然已经皈依三宝成为佛弟子,我现在再代您们在佛前发四弘誓愿,令您们听闻来依愿修行,汝今谛听: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念一次拜一次,重复三次。)
4、结束语:
○○○的累劫冤亲债主,○○○长久劫来轮回生死,因为无明迷惑造业而伤害你们,致使你们在六道轮回中遭受无量的痛苦与烦恼。○○○深深感到罪障深重,深感后悔,实在非常对不起您们。我刚才代你们读诵《地藏经》一卷、往生咒21遍、阿弥陀佛圣号一千声,又代您们在佛前忏悔业障、皈依三宝及发四弘誓愿,这所有的功德全部回向给你们,希望能藉由佛力加持,来化解您们心中的怨恨、解除您们身心的痛苦,并帮助您们离苦得乐。也希望你们能够原谅○○○,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不要来障碍他,赶快找个好地方好好修行,破迷开悟,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也代您们将此堂功课所有功德,回向给十法界一切众生,愿法界众生同生净土、同圆种智。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
发表于 00:41
5、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六祖慧能大师传授无相忏悔讲解作者:宣化上人主讲
文章来源:摘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忏悔品第六》
六祖慧能大师: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
[宣化上人白话讲解]我现在传授你们无相忏悔,什么叫“忏”呢?即忏其前愆,什么叫“悔”呢?即悔其后罪。忏悔可以灭三世罪,现在世、过去世、未来世的罪都可以灭的。但你要清净其心而来忏悔,使你们的身、口、意三业都能清净。
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与魔一念之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