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6分钟左右新时代新征程主题征文广西主题的经典诵读稿,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华经典诵读 >> 我读经典演讲稿
我读经典演讲稿
来源: 时间:
【我读经典】《我读经典》(一) 易中天:我读先秦诸子这是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经典,没有它,我们的文化会黯然失色。这又是中华民族的基石,没有它,我们的思想会索然无味。几千年来,先秦诸子以其恒久的生命力存活于人间,影响和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穿越几千年的历史时空,这些古老的文字,对现代人还管用吗?我们为什么称它为“经典”?为什么要读经典?这些经典的魅力何在?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百家讲坛》推出一个新的系列,就是由《百家讲坛》的若干主讲人一起来讲《我读经典》,准确地说,读先秦诸子。这就产生了三个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要读?第二,我们读什么?第三,怎么读?   先说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读经典?为什么要读先秦诸子?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什么叫经典呢?经典就是一个民族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中国文化当中经典非常多,为什么我们这个系列要讲先秦诸子呢?因为先秦诸子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经典的经典、精华的精华。先秦诸子产生的年代,我们通常称之为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是一个什么样时代呢?是我们民族的黄金时代,也是人类闻名的黄金时代。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社会矛盾激化,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礼崩乐坏。就在这个时期,一批新的社会力量应运而生。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虽然社会地位较低,但很多都是有思想和有才能的人。由于出身不同、立场不同,他们著书立说,各成一家之言,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百家争鸣”的局面,行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学派,后世称他们为先秦诸子。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和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时期是我们民族思想发展的黄金时代。  这样一个黄金时代,被德国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称之为“轴心时代”。“轴心时代”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轴心时代”大概是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300年这样一个时。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北纬30度上下,也就是北纬25度到北纬35度这样一个区间。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不同的民族同时产生了他们的精神领袖和精神导师。比方说古印度的释迦牟尼,比方说以色列的犹太先知,比方说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比方说我们中国的老子、孔子等等,这些人是几乎同时产生在地球的这样一个区间。这个时代称之为“轴心时代”。在这样一个“轴心时代”,在世界各大民族、各大文明当中都产生出了这样一批非常优秀、杰出,甚至可以说伟大的思想家。我们的先秦诸子就产生于这样一个时代,因此它是我们民族的黄金时代,也是人类文明黄金时代。这样一类文明的黄金时代里留下的宝贵遗产,我们应该知道,应该了解,应该阅读。只是第一点。  第二点,说这样久远的一种思想,几千年了,它还管用吗?我们现代社会已经发展到今天了,我们还读那些老古董,还有用吗?有。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关心的问题是永恒的问题,这些思想家关心的问题是不会过时的。他们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呢?比方说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永恒”?这样一些问题,永远回答不完。现在我们还会问这样的问题,没有终极答案。历史上不停地有哲学家、思想家做出回答,然后大家不满意,然后再追问,然后再回答,再追问,再回答。为什么呢?因为人永远是个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不是属于哪个家、哪个学、哪个派的,它是属于每个人的。每个人都会问这个问题――人生是什么?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到,我们去看看我们的先哲、我们的先贤、我们的先人们说了些什么,经典上是怎么说的,我们会抱着这样的一个目的去阅读经典。实际我现在也就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我也回答了我们读什么。读什么呢?读人,读人生,读人生智慧。  * 千百年来,关于人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们不停地在追问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却永远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所以,有人迷茫,有人困惑。易中天先生认为,我们的先贤已经给出了答案,这些答案就在先秦诸子当中,读先秦诸子其实就是读人、读人生、读人生智慧。那么在先秦诸子中,我们我们能读出什么样的人生智慧呢?易中天先生读出了什么呢?我从孔子那里,读到了一颗爱心,这颗爱心就叫做“仁”。什么是“仁”?孔子没有下定义。我们打开《论语》会发现孔子对“仁”的很多解释,但是有一条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樊迟向孔子问仁,孔子说“爱人”。所以“仁”就是“爱”,而且这种爱是什么呢?这种爱是一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爱。它不简单是我爱你,它是要怎么样呢?正反两方面:正面的,你的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成立,也让别人成立,自己想通畅,也让别人通畅,就是自己想追求幸福也让别人幸福,这是正面的积极的方面去做;反面的,或者说从消极的方面是什么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己不想的东西,你也不要强加给别人,你自己不想饿肚子你不要罚人家饿饭。所以这是一种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的心理能力,这就是孔子的“仁”。所以孔子的理想,我觉得可以为这样几话――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让世界充满爱,从而怎么样呢?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这就是孔子的理想。所以我从孔子那里读到了一颗爱心,或者说我从孔子那里读到了――“一颗爱心,构建和谐”。  那么在那里呢?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了一股正气。我们通常说“孔孟之道”,其实孔和孟是不一样的。孟子和孔子有很大的区别,区别在什么地方呢?孔子讲仁,孟子讲义。仁和义有什么区别呢?仁者爱人,“仁”是一种爱;“义”是什么呢?羞恶之心。“羞”是什么?就是自己感到羞愧;“恶”呢?就是憎恶别人。所以“仁”是肯定的,“义”是否定的。“义”是带有批判性的。所以在孟子这个地方,他有一股子气。因为“义”他是要批判,既要批判自己,让自己感到羞愧,我做了不道德的事情我羞愧;另外他还要批判别人,别人做了不道德的事情他还批判。所以“义”它需要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持,而且这个精神力量要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这个东西在孟子那里就叫做“浩然之气”。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他有了浩然之气以后他就有了势,有气他就有势,有势他就有力,所以孟子说话咄咄逼人,很不客气的。我们去读《孟子》这本书,你打开来第一章,《梁惠王上》说什么呢?说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说:就是老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利于吾国乎?”老头儿,你这么大老远地跑来,对我们国家有什么好处啊?孟子怎么说:“王,何必曰利?亦仁义而已。”大王,怎么开口闭口就讲好处啊?讲讲仁义嘛。他一下给你顶回去,然后滔滔不绝地讲为什么要讲仁义、不要讲利害。所以孟子说话他是直通通的,孟子他是这样的一个人。我说读孔和读孟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读《论语》如沐春风,读《孟子》如闻战鼓。读了《孟子》以后你就振奋,你老想站起来做点什么事,实在没事儿找个人争辩也行,找个人辩论也行,孟子很好辩的。所以读《孟子》我是读到――“一股正气,平治天下”。下面讲墨子。墨子这个人呢,孟子是不喜欢的,孟子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他把墨子是骂做禽兽的。其实我们看,孟子和墨子其实有很多相通的地方。相通在什么地方呢?四个字,“行侠仗义”。如果要比较一下,孟子“仗义”,墨子“行侠”。孟子喜欢仗义执言,刚才我们举过例子了;墨子自己做,大家都知道墨子救宋的故事。说这个公输般,也叫鲁班,因为鲁班地位太高了,我们一般就不用鲁班这个名字,叫公输般。公输般为楚国造了一种攻城的器械云梯,要去攻打宋国。墨子得到消息以后,赶了十天十夜的路,有说是从齐国,有说是从鲁国,赶到楚国的郢都去制止这场战争。墨子他为什么要管这个事儿?当然这场战争墨子是制止了。墨子先说服公输般和楚王,看他说不服,然后实地地演练,解衣带做城墙,拿一个扳子做模拟,和这公输般来过招。公输般用九种攻城的办法,墨子用九种守城的办法。最后公输般没有办法了,墨子的办法还没用完。公输般就说,我有一个办法,我不说。墨子说,我知道你是什么办法,我也不说。楚王说,你们说说嘛,什么办法?墨子说,公输般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把臣杀了嘛,把我杀了不是没人帮助宋国了吗?但是我告诉你,我的弟子三百人已经带了我的办法和我的工具,守在宋城之上了,单等楚兵来送死!楚王就只好不打了。问题是,墨子他为什么要管这个闲事?有人说墨子是宋国人。因为墨子的出生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宋国人,一种说是鲁国人。但是根据这段记载我们知道,墨子当时不在宋国,他要么在齐国要么在鲁国,赶了十天十夜的路赶到了郢都的。而且墨子救了宋国以后,他离开楚国回国的路上,经过宋城的时候,天上下大雨,宋国人还不让他进去避雨。所以墨子是跟宋国没有利害关系,他完全是行侠仗义。所以我读墨子,我是读到了――“一腔热血,救助苦难”。  墨子是一腔热血,韩非呢?韩非是“一双冷眼”。这个性格,韩非和墨子又是相反的。墨子讲的是“兼爱”,就是所有人他平等地爱。这就跟儒家不一样,儒家的这个“仁爱”是有等级的,先最爱自己的亲人,然后再爱不太亲的,再爱不太亲的。而墨子是天下所有人平等的爱,所以他是一腔热血。而韩非子呢?韩非子说,世界上没有爱,世界上哪有什么爱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算计嘛。他说有一个人是开马车铺的,卖马车;还有一个人是开棺材铺的,卖棺材。这个开马车铺的人天天祈祷说,我愿天下人升官发财。那个开棺材铺的天天祈祷说,我愿天下人早点得病去死。韩非说,难道是开马车铺的人仁慈吗?不是的,因为只有你升官发财,他马车才卖得出去,他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韩非说有一个做生意的人,夫妻两个晚上都祷告,向神祷告。老婆就天天祷告说,神啊,保佑我老公吧,让他平安无事,让他每天挣100块钱。这个祷告多了以后,老公就奇怪,说你反正是祷告嘛,你不能多要一点吗?老婆说什么,哼,100块钱够了啊,挣多了你包二奶。所以韩非啊,他是“直面惨淡的人生”,他是冷冰冰的、赤裸裸的、血淋淋的,把这个人世间的利害冲突、人与人之间的算计,他都无情地给你揭露出来,一点面子都不讲。因此他认为,这个社会要建设得好,没有别的办法好。什么仁爱啊,仁义啊,什么礼让啊,没有用。有用的只有两个东西,一个是刑法,一个是权术,严刑峻法、阴谋诡计这两条管用。  大家可能要问,这个东西你也把他当作精华来讲啦,什么导向?我告诉大家,即便是韩非的这种思想,他也是有价值的。先秦诸子的所以思想都有价值。它是和儒家相反,区别在什么地方呢?儒家是理想主义的,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让世界充满爱。很理想,很美好。做得到吗?做到了吗?所以儒家思想它是个双刃剑,它有两个作用: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可以激励人生,鼓励我们向善,鼓励我们做一个好人,我们做一个好人我们应该讲仁义;但是他也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粉饰太平。一旦儒家的学说被统治阶级用来粉饰太平的时候,韩非的思想就有用了。有什么用呢?揭露黑暗。所以历史上很多革命者、批判者,是爱读韩非的;当然历史上那些野心家、阴谋家,也是爱读韩非的。革命者、批判者从韩非那里拿到了思想武器,去揭露那些反动统治的欺骗性,使我们不再麻醉于瞒和骗的艺术。阴谋家、野心家从韩非那拿到一些办法,来搞他的阴谋诡计。所以它是双刃剑。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前面四位:就是我们在孔子那里读到了“一颗爱心,构建和谐”,在孟子那里读到“一身正气,平治天下”,在墨子这里读到“一腔热血,救助苦难”,在韩非这里读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这四条加起来,四个字总结――人生态度。  * 读孔得“仁”,读孟得“义”,读墨得“力行”,读韩非得“直面”。在对自己人生的感悟和体验中,易中天先生得出了儒、墨、法家的经典要义,他用“人生态度”概括儒家、墨家、法家对人生问题的解答。那么,在其他的经典著作里,易中天先生又读出了关于人的什么智慧呢?   在孔、孟、墨、韩那里,我读到了人生态度。在老子、庄子、荀子那里,我读到了人生智慧。什么样的人生智慧呢?   我们来说老子。老子和韩非又有相通之处,我们有的哲学家就是把孙子、老子、韩非子合在一起讲的,认为从《孙子兵法》到《老子》到《韩非子》,一脉相承。在这个问题上,我倾向于同意李泽厚先生的观点,就是老子哲学来源于军事辩证法。《老子》这本书是可以当兵书来读的,它里面有很多兵道;但是这个军事辩证法在老子这里变成了政治辩证法,讲治国,比如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又从政治辩证法变成了哲学辨正法;最后在我们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变成了生活辩证法。实际上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讲,读《老子》主要是读生活辩证法。那么老子讲的生活辩证法是什么呢?是弱能胜强,柔能克刚,无为则无不为。老子讲,世界上最柔弱的东西是什么?水。最不可战胜的东西是什么?还是水。水能功坚,水能胜强,水滴石穿,大水漫过来什么都没有了,谁能斗得过水?但水是最柔弱的。强难道永远是强吗?弱难道永远是弱吗?“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坏事里面就蕴涵了好事的因素,好事里面也蕴涵了坏事的前兆。所以你成功了不要得意,你处于弱势你不要丧气啊。弱是可能变成强的,一个人想要成功他的办法就是不争,不要去争。老子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就是老子的生活辨正法,这个生活辩证法对中国的影响是很大的。中国很多的俗话、许多民间俗语都是老子的思想转化过来的,比方说“出头的椽子先烂”、“抢打出头鸟”,这是老子的思想,“不为天下先”嘛,这些思想都是从老子那来的。所以老子这个思想也很有意思,就是它可以用在不同的领域,得出不同的结果来。在老子那里,我读到“生活辩证法”;在庄子这里,我读到“艺术人生观”。为什么这样讲呢?老子讲无为,是假无为,实际上是无不为,至少也是有所为,只不过为了有所为我先得无所为,无所为才有所为。叫做有所不为有所为,他还是要有所为。庄子是真不为,他就是不做。大家可能都熟悉一个故事,就是楚国曾经想请庄子去做它的卿相。庄子在濮水旁边钓鱼,楚国来了两位大夫,说我们国君想麻烦您老人家了。庄子说是啊,听说你们楚国有一种神龟,它已经死了三千年了,你们楚王宝贝得不得了,把它放在盒子里面,上面盖着丝巾,恭恭敬敬地供在庙堂上。请问作为一个乌龟,它是愿意死了以后留下骨头被供奉起来呢,还是愿意活着拖着个尾巴在泥巴里面打滚呢?这两位大夫就说,那当然还是宁愿活着在泥巴里打滚。庄子说那对不起了,二位可以回去了,我就是准备拖着尾巴在泥巴里打滚。一般人把这个故事解释为庄子的清高,其实不是,我认为表现的是庄子的透彻,根本就不是什么清高,他看透了人生。在庄子看来一个人最可宝贵的是自己的生命,而生命的价值在于自由。这才讲宁肯是拖着尾巴在泥巴里打滚,我也要这个生命,我也要这份自由。为了这个自由庄子宁肯什么都不做,宁肯自己没有名,宁可自己没有利、没有用,宁肯自己没有用。庄子甚至借老子的口说,我叫什么不重要,你们叫我是牛我就是牛,你们叫我是马我就是马,这个名不重要。用也不重要,他说一棵树,有用的都砍了,没用的长得倍儿大,要用干什么?自由自在地活着就好。所以这是一种艺术人生观,是一种诗意地看待自己的人生。所以庄子的思想在后世就发展为中国人的艺术人生观,而且对中国美学、中国艺术的影响非常之大。先秦诸子当中,对中国美学艺术影响最大的是庄子,而且直接下承禅宗。就是以一种自然的心态去看待社会,把人与社会全部看作自然,认为最自然的、最顺其自然的就是最好的。  那么这种思想就遭到了荀子的批判。荀子有一篇文章叫《解蔽篇》,“解蔽”就是纠正方法论上的片面性。荀子总结了他以前的思想家,认为他以前的思想家,除了孔子以外,他不敢说孔子,除了孔子以外都有片面性。庄子的片面性在什么地方呢?“蔽于天而不知人”,只知道自然,不知道人类社会。其实儒家也有片面性,就是“蔽于人而不知天”。孔孟不讲天,庄子不讲人。真正讲人又讲天的是荀子,而且荀子讲天人关系,讲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关系是什么呢?荀子说就是各有各的规律,“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就是自然界有自己的客观规律,不因为你现在的君主是尧舜就怎么怎么样,也不因为你现在的君主是桀纣就怎么怎么样,人类社会的变化不会影响到自然界,自然界的变化也不会影响人类社会。荀子说,天会因为人们怕冷就没有冬天了吗?地会因为人们怕远就不再广阔了吗?君子难道因为有些小人在旁边唧唧喳喳说三道四就不干自己的事儿了吗?不会的。所以荀子的观点就是,该干什么你干什么,天塌不下来,紧张什么呀?所以他说:“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这样一种精神、这样一种思想发展到《易传》里面,――《易传》是《周易》的一个组成部分,《周易》是两本书,一本《易经》一本《易传》,《易传》是战国末年秦汉之际产生的一本书,受荀子的影响很大。――荀子的这样一种思想发展到《易传》里面就行成了一句一直激励着我们中国人的一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荀子的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所以从荀子这里我读到了――“科学进取心”。以上,就是我对先秦诸子的一点,再声明一遍――仅为个人。这些心得是不全面的,不系统的,不完整的,挂一漏万再所难免。比方说,对诸子当中的某些负面影响我就基本上没有说,这也是很可能引起某些人不满的地方,这里要说明一下。我觉得作为文化的传播者,首先要清理我们古代典籍、先秦诸子当中那些积极的正面的东西,把它们传播出去,以增强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批判的工作还是留给专家去做为好。第二点,作为一般读者,用不着全面、系统、完整地把握先秦诸子。完全可以求仁得仁,求智得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取所需,只要我们有所领悟、有所感觉就好。第三点,我们读先秦诸子,我们读经典,对于一般人来说,他的目的就是获得人生智慧。人生智慧从哪里来?从人生体验来。人生体验从哪里来?从每个人的生活来。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人生,每个人都只有一种体验。每个人的人生都必须自己去体验,每个人的人生智慧也必须自己去获得,任何人都无法替代。我们整个系列节目给大家呈现的,就是我们《百家讲坛》若干主讲人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来阅读先秦诸子,得出的他们的思考,得出的他们的结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些思考、这样一些结论,引起大家对先秦诸子的兴趣,或者说和大家一起去体验人生,思考人生。谢谢!
《我读经典》(二) 王立群:强势由人《孟子》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书中的许多名言警句激励人心,至今仍被人们铭记。在诸子百家中,王立群教授独独偏爱《孟子》一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王立群教授对《孟子》有着什么的特殊的感悟呢?孟子对于现代人究竟还有什么价值?今天我来讲读《孟子》。因为在先秦儒家的经典中间,《论语》和《孟子》是并列的,人们后世都并称为“论孟”。但是我觉得,“论孟”虽然并称,《孟子》比《论语》更有个性,就我个人而言,对我的影响也更大。那么《孟子》的魅力究竟在哪里?我们应当怎么样来读《孟子》?我想谈谈我的一些看法。我觉得《孟子》这本书它最核心的观点是三点:第一点是《孟子》的心性学说,也就是孟子主张人性善。孟子讲过一段非常有名的话,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他说人的这个善良的本性啊,就像这个水从高处往低处流,所以人没有不善的,水也没有不往低处流的。这是《孟子》这个书,这一部书最核心的一个观点。孟子是性善论者,就是孟子认为人的本心是善良的。孟子这个话没有错,但是先秦诸子还有一个荀子,荀子主张人性恶,人性本来是恶的。所以孟子的人性善有它的道理,也有它的缺陷。我们现在单就它有道理的这一面来讲,它的缺陷由将来讲荀子的老师来做补充。如果把人性善跟人性恶结合起来,应当说对人性的把握就更深刻了。但是孟子至少说他发觉了人性善良的一面。  第二点是孟子的仁政学说。孟子因为主张人性善,所以他主张仁者无敌,就是只有实行仁政才能无敌于天下,这是孟子的政治学说。  第三点就是孟子强调的强势人格。这一点,在先秦诸子中间,只有孟子最强调强势人格。孟子所强调的强势人格最集中的表现在两段话里边。一段话就是孟子讲的大丈夫,这是孟子非常有名的话。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汉代的赵歧为《孟子》为注的时候,他对孟子这句话做了一个很经典的解释,他说什么叫“淫”呢?淫就是说乱其心也,这就叫淫;说不能淫就是说不能够搅乱他的本心,这叫不能淫。什么叫“移”呢?移叫移其性也,不能移就是不能改变他的行为。至于那个不能屈,“屈”,赵歧的注解就是不能屈其节,就是不能改变他的节操。《孟子》的赵歧注是最经典的注释,赵歧是汉代人,所以赵歧就认为《孟子》所讲的大丈夫是这样来理解的。我很认同赵歧的这个讲解,所谓大丈夫精神是孟子非常提倡的一种精神。另外《孟子》还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话,它说当生和义相比较的时候,要舍生取义,这是先秦诸子中间谁都没有讲过的。孟子讲的“大丈夫精神”,还有他讲的“舍生取义”,这就构成了《孟子》强势人格中间最核心的内容,而且对后世影响最大,也最积极。所以《孟子》的强势人格,应当说是我们这个民族民族精神中间最核心的部分。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有一个最核心的民族精神,就是自强不息。所以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它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孟子》的强势人格的精神对我们这个民族精神的形成,贡献是非常之大的。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白《孟子》这本书主要讲的这三点。在《孟子》的三大核心观点中,大多数人对人性善和仁政的观点印象深刻,但是王立群教授感触最深的却是强势人格。王立群教授为什么会有这种独特的感受呢?这和他的个人经历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我觉得在《孟子》的学说中间,最重要的、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应当是强势人格。《孟子》的强势人格就我个人的理解有三个层次。其中第一个层次,也就是最低的一个层次,叫自强不息,这是《孟子》强势人格的第一个层面。所谓自强不息,就是说你必须自己去奋斗,找出来你自己的人生之路。对一个人,对一个民族都是如此。  我的一生最痛苦的是两次失学,两次失学不是因为我考得不好,都是高分失学。第一次是1958年,那一年我 13岁,小学毕业。因为我在小学的成绩非常好,当时是五分制,我这么六年来所有成绩是全五分,所以当时这个小学就给我保送到一个重点初中去。结果,别的同学都拿到录取通知书,我没有拿到。其实等我最后拿到的时候,已经是其它公立开学了。我们没有拿到,最后我接到的是一个报纸糊的一个信封,里面有一个油印的通知书,写上我的名字,被录取到一所叫新新中学,新旧的“新”。这个学校就是一个小巷里的两处民宅,学校的校舍非常简陋。这个学校是一所私立学校,就是民办学校,我们所有去的学生都是当时因为家庭出身有问题的另类学生到这个学校去了。  到学校的第一件任务,分班,现在我们都知道考上学校要分班,但是当时分班不是按成绩分班,按个头分班。我当时13岁已经是一米七多了,所以我就很幸运地被分到大个儿班。这个大个班的任务非常简单:一个星期六天,三天打工,三天上学。所以我从13岁上,到14岁的,这两年时间基本上是打了一年多的工,上了大的学。打工干了很多的活,搬砖,提泥,到厂里面去挖土方,到钢厂去砸矿石,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拉砖。我们开封市的北郊,离城市十里地有一个砖厂,我们就到那个砖厂去拉砖。白天上了一天课,晚上要拉砖的。拉车的话呢,一般的拉车前面有一个皮带是架在牲口的脖子上的,但是我们没有牲口啊,再加上我的个儿大,又是班长,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我充当那个牲口,当时叫驾辕。我当时只有13岁,那个车几千斤重,架不住,我们怎么办呢?就在车的梁上绑一个横的抬杠,把那个抬杜绑上去,两边各站一个有力气的男同学,叫帮辕。就是这样拉,一个晚上拉两趟,第一趟拉还可以,还不太困,第二次是最辛苦的了,下半夜,人困得很,走着走着就睡了。因为它是一个驾辕的,两个帮辕的,其他的同学都用绳子绑到车上这样用肩膀拉,走着走着大家是边走边睡,边睡边走,摇摇晃晃。这个时候最危险的就是这个车碰到土坎,上坎的时候大家一用劲儿就过来了;下坎的时候,车头就往下一栽,这是最危险的时候。这一栽,如果我撑不住的话,这个车就一下子就把我压到车下面,这个几千斤重的砖车就可能从我身上轧过去。我们差不多每一天晚上都会碰到,后半夜都会碰到这种事情,每当遇到这个情况的时候都是那个帮辕的同学喊,然后其他同学都帮着把车把掀起来,让车的后帮落地,后帮一落地我就解救了。我们一个晚上拉两趟,然后到早上再把这个车还给人家工厂。就这样,我们差不多就是拉了两年。所有的钱都给了学校,因为学校要用这个钱来支付电费、水费,甚至于粉笔、的工资全在这里面。到的时候稍微好了一点,我们学校就并到一个公立中学去了,并到一个公立中学去了以后这个情况就稍微好一点。当然这样我们就度过了艰难的初中阶段。高中我考的是开封市的一中,当时还是一个很不错的学校,我在学校高中成绩非常好,高中的三年六个学期,我每一学期的总平均分没有低过97分,成绩非常好。一直到1965年毕业,我当时报考的是清华,是土木建筑。我毕业考试考了五门一百,高考的成绩也非常好,但是后来的成绩单也是来得很迟,到后来比我平均分低了将近30分的同学都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就知道又失学了,所以1965年我第二次失学了。  失学以后,就到我们当地的一个工厂的一个厂办学校,去做叫临时工,每半年签一次合同。我在这个学校教了十四年,其中教了七年小学,七年中学,从小学开始教起,一直教到高二(毕业班)。到1977年恢复高考,我又没有赶上机会。1977年恢复高考我就一门心思想考学,但那个时候我已经32岁了,当时国家有个规定,30岁以上的考生只允许 66、67、68届的高中生,我是65届。当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隐瞒届别,一种是放弃。我最终选择是放弃。但是第二年就赶上了,1978年开始招研究生,这就有机会了,所以我从1978年到1979年准备了一年的时间,所以1979年考研,这是我上学中间唯一的一次很顺利的。因为这一年考试的时候不再讲成份,不讲家庭出身,就讲成绩,所以那一年我考得很顺利。我们初试的几十个学生到复试剩了四个人,复试完这四个人录取了两个人,我就1979年很幸运地被录取了。  所以在我这个过程中间,包括我在上初中的时候,其中我当时并不懂《孟子》,没有读《孟子》,我不知道《孟子》提倡的这个强势人格。而是后来我读到《孟子》的时候,当我读到《孟子》讲的这一段话的时候,对我触动很大,有一种共鸣。所以我自己到,经典常常不是你读懂的,经典其实是你的人生经历和经典相碰撞,相共鸣以后你感悟出来的。靠读,只靠读,往往理解得并不深。我想讲一个比较轻松的一个事情,讲一个发生在美国的一件事情。说有一年的一个圣诞节,圣诞节的前夜,有一个鞋店的老板,他就隔着玻璃窗看见外面有一个小男孩,瞪着眼睛看着橱窗里面的鞋。然后这个老板就出去问这个小男孩,就问他说圣诞快乐,我能帮你什么吗?这个小男孩就盯着那个橱窗里面的皮鞋,他说我想要一双鞋,你能不能告诉上帝,让他赐给我这双鞋?这个老板就把这个小男孩请到鞋店里面去,然后让他坐下来,打了一盆热水,把他那脏兮兮的鞋子给他脱掉,然后给他洗了洗脚,拿了一双袜子,跟他说了一番话。他说上帝说了,他不能赐给你一双鞋,他只能给你一双袜子。这个小男孩就非常失望。然后这个老板就告诉他说,每个人都希望上帝赐给他最想要的东西,上帝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上帝所能够做到的是什么呢?就是说,当你需要种地的时候,他可能给你一粒种子,然后你自己去耕耘,通过你的辛勤耕耘,最后庄稼丰收了,才是你收获的时候。所以你想要一双鞋,上帝不给你,上帝说给你一双袜子,你穿着这双袜子,你去寻找最适合你人生的鞋。而且上帝让我告诉你,他将来给你的回报最丰厚,但是你要坚持不懈地下去。这个小男孩就穿着袜子走了。过三十多年,有一天又在一个圣诞的前夜,这个店老板突然间接到了一封陌生的来信。他打开信一看呢,这个信写得非常客气,说尊敬的先生和善良的太太,你们还记得三十多年前在圣诞之夜找你们要鞋的那个小男孩吗?他非常感谢你赠送给他的那双袜子和比黄金还要珍贵的那些赠言,他穿着这个袜子经过了三十多年,他找到最适合他的鞋,这个鞋是什么呢?这个鞋就是美坚合众国的的总统,署名林肯。  这个故事的话很感人,我读过以后我一直不忘记这个故事,我觉得这里边,并不是林肯很伟大,这里面最聪明、最智慧、最伟大的是那个店老板。当一个小男孩需要自己的东西的时候,他并没有恩赐给他、施舍给他,他给他的是袜子,同时又给了他一个争取适合自己鞋子的一个希望。其实,经典所教给我们的东西,都是需要我们自己努力去奋斗才能够得到的东西,经典并不能赐给你直接需要的东西。那个店老板他其实讲那个话很经典,他就告诉这个小男孩怎么样去奋斗,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不一样,但是无论你走什么路,你只要勤奋,你只要自强不息,你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寻找适合你的东西,你最终都能够实现你的愿望,这就是那个店老板非常高明的地方。  我说的这两个事情,一个发生在东方我的身上,一个发生在西方。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很大,但是我们发现,那个店老板绝没有读《孟子》,他绝不知道《孟子》讲的那个大丈夫的精神,但是人类这些最朴素的道理,东西方都是相通的,人们都懂得通过自强不息,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我觉得《孟子》倡导的强势人格中间,第一个也是最核心的一个观点就是自强不息,这一点对我来说感受很深,这是我读《孟子》感受最深的一点。所以我觉得,当一个气球能够升起来的时候,是因为气球里面充满了氢气;当一个人他能够得到提供的时候,是因为他内心里有一个自强不息的信念。所以呢,这个自强不息的信念,它并不是表现在一个人外在的强悍和霸道;而这个自强不息的精神,它内化为一个人几十年持之以恒的坚持,而同时又化我为这个人不显山露水的一副傲骨,这才是自强不息,改变自己命运的一个方面。王立群教授提出,强势人格中最基本的是自强不息,而他特殊的人生经历更是印证了自强不息、刚毅进取是人生昂扬向上的力量源泉。但是在复杂的社会中,人很容易就会迷失了,忘记了最初的坚持。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持这以恒的自强不息呢?面对生活中的诱惑,人们如何才能走出迷途呢?   强势人格的第二个方面是坚守本心,这个本心就是善心。孟子讲人都有善心,但是善心在生活中间会迷失掉的。善心会丢失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社会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善心;再一个是人自我的异化,这两个方面的因素都可能导致你的善心被丧失掉。所以,我们学习和提倡强势人格的第二方面,就是要坚守本心。你必须要用一个超常的意志去抵抗这个社会对你的侵蚀,你才能保持这个善心,因为这是很难的。你比如我们在生活中间看到一些人,他有所成就,但是他的存在让你感到压力,他的行为让你感到自卑,他的语言让你感到渺小,他的存在让感到无处可藏,这不叫强势人格,这叫以强凌弱。这不叫强势人格,真正的强势人格,并不是表现在那么强悍地去剥夺别人、侵蚀别人,那不叫强势人格。  所以我们应当学会坚守自己的本心,我们讲的这个坚守本心,其实跟我在读《史记》中间讲的“大隐”是一回事。你想想我们中国历来讲“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大隐为什么能隐于朝呢?因为大隐他是不需要环境对他的,他是不需要考虑环境的;那个小隐他需要有个环境。大隐由于他能坚守自己的本心,环境对他的束缚、侵蚀已经微乎其微了,所以他即使在朝,他也能坚守他的本心,这就是大隐的高明之处。其实大隐就已经达到一个什么层次呢?就是我所说的强势人格的第二个层次,就是坚守本心,这就是大隐。所以大隐达到的这个层次也是不容易的。  那么我们还要再讲一讲,我们怎么样才能坚守自己的本心。既然人都有善心,人都有这个本心,我们怎么样坚守?我觉得我们坚守本心,最起码要做到两点:第一,要不断地清除内心中间的恶。人心都有恶的一面,所以我们经常说一个人,他既是天使又是魔鬼,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实际上都是如此,我们要不断地清除内心恶的一面,这就是你坚守本心很重要的一面。再一个,你要防止本心的退化。人的这个善心啊,它是可以退化的,人在社会中间他存在一个竞争,在这个竞争中间,我们的善心、我们的本心可能会丢失。但是我们值得庆幸的是,人类和兽类不同的一点,就是人类有文明,人类文明中间最能够防止我们本心丢失的是两样东西:一是法律,二是道德,法律跟道德可以强制和感召从两个方面防止我们本心的丢失。最后一个层次,强势人格的一个最高的一个层次就是包容化育。这一个层次和前两个层次不一样,前两个层次,你的自强不息或者说你的坚守本心,你需要依靠你内心的定力去抗拒外在的世界的诱惑。现在有一句很时髦的话,说除了诱惑以外,我什么都能抗拒。废话,除了诱惑我什么都能抗拒,废话,其实人在生活中间有很多诱惑,这些诱惑你要抗拒它是非常艰难的。那么到了第三个阶段,因为你要抗拒诱惑,你必须用自己内心的定力去抵御外界的诱惑。这个强势人格的最高境界就是包容化育的这个境界,这个境界的时候你不需要用你的力量去抗拒外在,而你能够理解,你能够包容,这是一个很高的层次。  我这一生中间还没有遇到过达到这个层次的圣人,但是我在生活中间,我见到过很多平凡的人,他们在不同的场合,在不同的情况下,都体现了一种包容化育的境界。你比如说我平生中间也见到了一些人,当他们面对社会的不公,面对生活种种的困难,他并没有沮丧,没有愤怒,而是莞尔一笑,这个笑就是包容的笑,就是善良的笑,是一种发自本心的笑,这是很了不得的。所以我们常常感到,圣人其实并不是在经典之中,圣人其实就是活在我们千千万万的百姓之中,只不过每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的并不是很集中而已,如果把我们千千万万的人身上的东西集中起来,一定可以超过经典所说的那些圣人。  * 不同的经历造就不同的认知,王立群教授以自己坎坷的经历在《孟子》中读懂了强势人格。那么王立群教授又是如何去读其他的经典呢?在他看来,怎样才是读经典的最佳方法呢?  我先谈谈我对经典的理解,什么叫经典?经典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流行,流行的东西才能是经典。比如今年,我们看春节联欢晚会,“你真有才”,现在就成了经典了;当年邓丽君的情歌我们今天看起来,经典歌曲;我们看到很多电影,当然很流行,现在叫经典电影。所以经典的第一特点,流行。第二,经典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认可,它得到了了一代一代人的认可,当时能够流行,后来又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被一代一代人认可,这就是经典。所以经典一点都没有神秘的地方,经典一点都不神秘。我们今天读的《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这些东西,在先秦都是再普通不过的,诸子百家中间的一家而已;后人认可了它,不断地在阐释它,提升它,捧它,它成经典了。所以经典我们首先应当明白,不神秘,很普通很普通,丝毫没有什么深奥地地方,这是我们对经典的看法。既然我们明白了这一点,我们读经,其实是两种方法,就我个人而言,两种方法最有效。第一种,读经应当和你的人生相结合。我刚才讲过,我当时在中学里边,我们拉砖的时候那么辛苦,好多次都差点丧命,咬着牙过来。不是《孟子》给我们的力量,而是生活迫使我们那样做。但是那样做了以后,后来我读到《孟子》以后,引起我很强烈的共鸣。所以读经,你不是靠读书就能读懂的,你有了生活,你再读了经典,这中间有共鸣的地方,这是你读经很重要的一个方法,一定要把读经和你的人生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方法。再一点,大家知道,我们读书都有一个,凡是热爱读书的人都有一个常识,就知道那个书越读越薄,任何一本书越读越薄。这个书,你反复地读反复地读,读到最后就非常薄,为什么?因为你读懂了,所以读经典也是如此。比如我上高中的时候,当时我是主席,学生工作非常忙,但是我的书读得非常好,我是怎么读呢?我有一个读书方法,叫累积记忆法,就是我从上高一开始,第一周的星期日,我把这一周的功课我整个复习一遍,记忆一遍,复习记忆,到第二周我把前两周的复习记忆一遍,到第一个月把这一个月,第一个学期,然后第一年,第二年,等到高三毕业的时候,我已经把高中六个学期的功课全部复习记忆在脑子里面去了。这样,书就变得非常薄了。所以读经典就是读书,你平时怎么读书,你就怎么读经典。那么我是怎么读书的呢?我觉得读书最根本的是要读它的核心,读它的本质。我一开始讲《孟子》这部书,它核心的就讲了三条:第一是性善,第二是仁政,第三是强势人格。你把这三点抓住了,整个《孟子》你就抓住了。所以读书,我们应该抓的是它最核心的东西。  这里边我有两个介绍一下,一个叫“道”,道德的道;一个叫“器”,器物的器。读书都有一个道和器的问题。什么叫道呢?道就是这个书的核心,就是它的本质。器就是这个书中间的那个直接的东西。所以道跟器相比起来,我们当然要掌握这个道,道是最核心的。要说得玄一点,道是形而上,器是形而下;道是整体,器是局部;道是本质,器是表层;道是主干,器是枝叶。所以我们读经其实要掌握的就是那个道,你把那个道掌握住了,它的器你就掌握住了。所以读经最根本的方法,读懂一本经书,你读懂没有,其实就看你掌握这个书的核心没有。当然我这样强调道,那是不是器没有用呢?器是小道理,道是大道理。你看《孟子》这部书那么厚,它的大道理非常简单;它的小道理,好多条都有小道理。大道理是管小道理的,所以我们读经要抓它的大道理。实际我们说的一部书也好,一个人也好,一个民族也好,一个国家也好,他都有一个最核心的东西、最本质的东西、一个灵魂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道,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个东西,就抓住了经典的核心。谢谢大家! 《我读经典》(三) 钱文忠:独特的启蒙钱文忠教授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代,并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接触到了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经典?又有着一个什么样的奇遇?这个奇遇是怎样改变了一个少年的生活?钱文忠教授出身于江苏无锡的读书世家,按照家庭传统,应该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启蒙,背诵四书五经。但钱文忠却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代,家庭的动荡、社会的变迁,使少年钱文忠感受到了许多困惑。在一次被父亲责骂之后,他意外地发现了一本残破的古籍,从此一个少年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这是一本什么书,为什么会让一个孩子产生了兴趣?它又是怎样影响了钱文忠的人生呢?三十年过去了,钱文忠教授为什么还每天晚上抄写其中的内容?敬请关注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我读经典》系列节目中讲述“独特的启蒙”。  钱文忠  请大家原谅我,作为一个大学的历史教师的职业习惯和偏好,在我个人看来,《我读经典》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历史意味的题目。我首先要弄清楚的是,“经典”这样一个神圣的名词,究竟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和我个人的生命发生关联的?也就是说,经典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寻着什么样的途径,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入我一个很渺小的生命?  我出生在1966年,小时候,我生活在烟雨江南一个中等的城市里,我的家族是一个早已衰弱的一个读书世家,在无锡。小巷古老而幽深,墙角长满了厚厚的青苔,我所居住的院子里,我和我的祖母、我的母亲,我父亲那时候不在无锡工作。在我所居住的院子里有一口非常古老的井,还有一棵同样古老的无花果树,井水的甘冽和无花果的清香至今依然在我的齿间荡漾,只要不走出去,那么这一切是非常宁静的。但是只要一出门,我小时候居住的那个院子,正好在今天无锡的市中心,当时出门的广场,现在改回原名叫五爱广场,当年叫工农兵广场,满耳都是语录歌,都是高亢的口号声,满眼都是大字报,一片鲜红鲜红的颜色。童年是喜欢热闹的,但是我很不喜欢走出去。童年是否快乐,我不知道,我也无法回答我的孩子现在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  我住的房子后面是一条同样非常古老非常清澈的小河,我的母亲经常在河边洗衣弄菜。我曾经亲眼看到过,一条被我母亲剖开了膛的鱼居然还能够游水逃去。那个时候当然我才几岁,我还清晰地记着跟我的母亲一起,开始是非常惊讶,后来是两个人一起很难得的哈哈大笑,这么说是快乐的;但是我同样也有别的记忆,我的母亲和我去送我父亲到火车站,遇见几个带红袖箍的人,凶神恶煞一般,抢过我父亲手上的皮箱,去翻找什么。回忆这些在我看来是题中应有之意,我的目的只不过是想说明,首先,经典进入我生命的时间是相当晚的,起码不会像在传统的读书世家那样在四五岁就开蒙,就去背诵那些古籍、经典;其次,经典进入我生命的途径和方式是非常独特的。  * 钱文忠教授出身于一个读书世家,江苏无锡的钱家曾出过钱穆、钱钟书等大家,但钱文忠教授出生在一个特殊的时代。在那种环境之中,已经不可能有传统文化经典对他进行启蒙教育了。那么在这个特殊年代长大的少年钱文忠,是如何与经典相遇的呢?   那么今天我们大家公认的,被大家一致认同的那些经典,究竟是怎么样进入我的个人生命的?我第一次开始阅读今天这个意义上的经典,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下?在什么样的时间?这我有清晰的回忆,我也为此感到庆幸。那是在1976年,我刚刚十岁,那时候我已经回到上海去读我的小学。我们这些孩子刚刚不久前还在高唱儿歌,这个儿歌据说是我们自己编写的,实际上还是老师改动的,反击右倾翻案风;转眼之间呢,又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高喊揭批“四人帮的”的口号,这都发生在1976年。那时候我有一个英语老师,他用英语教我们口号,要打倒“四人帮”,我记得很清楚,他教了我们一句英语,叫Smash the four men。我当然很高兴,小学生嘛,回去就要卖弄一番,就鹦鹉学舌一样把这个口号叫给我父亲听。谁料不仅没有讨好,被我父亲大骂了一顿。那我当然很莫名其妙了,我刚刚学业到一句英语口号,回来喊给您老人家听,您老人家把我暴骂一顿,我心里当然很冤。后来稍微大了一点以后我才问起我父亲,为什么你那时候会发火?我父亲是“文革”前毕业于英语系的,他是读英国语言文学的,他没有对我做详细的解释。但是随着后来自己年龄越来越长,我理解了,因为我父亲肯定不会对“四人帮”有任何好感,但是作为一个受过很好的英国语言文学教育的这么一个知识分子,他肯定对这句洋泾浜的英语感到匪夷所思,这是一句很奇怪的英语,不知道老师怎么会教我的,他肯定对当时学校英语教育水平的下降十分愤慨。但是,由于他饱受传统经典的教育,所以他不能当着我这个孩子的面来指责我的老师,所以他也很郁闷,于是就只能拿我撒火。  那个时候我们已经住在一个大概在应该是二十世纪初吧,一九零几年由英国人建造的一个很古老的大楼里面,这个房子非常的黑暗,非常灰暗的这种房子。我父亲跟我发完火以后,我也很无趣,我就躲到房间里,那我父亲也不来理我。房子很杂乱,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那么在这个房间里,经常是会有些奇遇的。  * 钱文忠的父亲有许多藏书,虽然经过查抄,但也还是留下了一些残破的古籍。10岁的少年正是对什么都感到好奇的年龄,钱文忠经常会在这间灰暗的房间里翻捡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在这一天的下午,我就顺到了一本书。就顺到了一本很残破的线装书,一本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这本残书后来跟了我很长时间,一直跟我到北京大学,一直跟我远渡重洋到德国留学。我现在特别想找到它,这样我就可以带来请大家看一下。但是经过努力我也找不到,我想屡经搬迁,我不知道它是否还在我的书房里,因为我书房里有几万册书,堆得到处都是。或许我更宁愿相信,它已经完成了对一个懵懂的少年经典启蒙的这个功能,安静地藏身在书深不知处,这也未可知。我当然希望的是后者。总之我记得非常清楚,我父亲不来理我,那么我就一个人待在这个很黑暗的房子里,翻这本偶尔抽出来的残破的书。  虽然是残了,而且残得很厉害,但是大家知道,《四书章句集注》它起首就是《大学》《中庸》,而《大学》《中庸》的篇幅是相当相当短的。所以这本书尽管残,但恰恰《大学》《中庸》完整的在那里。我就开始了没有老师指导的阅读,自己在那里也没事。这是我接触的第一部标准意义上的古籍。直行的,但它不是从左到右,直行;当然是繁体字;而且还有双行的夹注,有注。有太多的字不认识,那个时候我才小学的这样一个阶段,太多的字不认识,读不出来,也点不断,这完全读不断。但是这反而增加了我这种探险般的乐趣,激发了我这种犟劲,我小时候很倔强。那时候父母都要工作,我独自一个人,在做完了远远比今天的小学生要简单多了要轻松多了的作业,就自己几次三番地就跟这本破书在那儿较劲。用了一句前一段很流行的话,这叫无知者无畏,当时反正也不懂,就一个一个字往下看,当时也没什么娱乐,我们小时候没什么娱乐,没有电视节目可看,没有游戏机可打,也没有什么太多东西可以看,独学。古人讲“独学”,独自学习的甘苦,至今记忆犹新。一个10岁的小学生,在完全没有古汉语基础的情况下,是怎么读懂一本残破的古籍的呢?而这种阅读又给一个少年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钱文忠教授对这件事会记忆犹新?  我觉得最奇怪的是这样一样东西,比如我经常看见一些里面多字不认识,但是有些更奇怪的字后面会有一些注。比如在《大学》里面,澳洲的“澳”,今天澳门的“澳”,下面会有一个小注,叫“於六反”;比如喧闹的“喧”,当时我不知道这个字读喧,它下面会有字叫“况晚反”。这当时琢磨不透,死活都琢磨不透,也不会去问,而且那时候父母也很忙。突然有一天我看见肥硕的“硕”,也就是硕士博士的“硕”,底下注着叫“时若反”,时间的“时”,“若”就是那个若要怎么样怎么样的若。我一下明白了,这不就是拼音吗,用上面一个字的声母,用下面一个字的韵母,快读“时若”,读得快就是“硕”字。而那个时候这种快乐,虽然是已经在30年前,我现在都能感受到当时的激动心情,觉得自己好像是突然发现了一样宝贝,这个宝贝怎么我能发现,自己怎么那么聪明,那时候觉得。其实这是个常识,到后来这才知道这是个太简单的常识,如果没有这一场“文化大革命”,恐怕我应该提前五年知道这个,家里就会有老人教我。  像后来我还看到过一个字,胖子的“胖”。在《大学》里有这么一段话,后面我会提到,它叫“步丹反”,那这个字应该读pán,它不读pàng?后来我才知道,它也跟今天的胖瘦毫无关系。这下好了,很多困难的字,对于少年的我来讲,最难的时候我连它的部首都不知道,那我根本没法查字典,我不知道它的读音,也不知道它的部首,我怎么会查字典呢?但是由于发现了这“反切”,自己这一下误打误撞地摸明白了,我就能揣测出它大致的音,然后去翻字典。当然不一定是一次就能翻准的,当然慢慢慢慢地也就克服了这样的困难,自己摸索着阅读,慢慢地悟到了一种阅读和独学的乐趣。就这样,短短的两部书,《大学》和《中庸》,其实只不过是两篇从篇幅来讲非常简短的文章,这本来就是《礼记》里的两篇文章。花了多少时间,我已经记不住了,总算自己慢慢地把它啃了下来。而且还学到了一种其他的本事,比如非常独特地去判断古音,去查字典的做法,书面的意思是清楚。  当时对这种正心诚意、修齐治平、格物致知这样的大道理,我当然没有太大的兴趣,也不懂,当时不懂。但对有一些字,当时觉得很好玩,也是一知半解,似通似不通的。比如说:“富润屋,德润身。”用最普通的解释方法吧,就是你富裕了,你可以叫你的屋子呀家庭怎么样过得很滋润;你道德修养得好,你可以使自己的身心很滋润。接下来有四个字,按今天的读法,我们按现在普通话的读法,叫“心广体胖(pàng)”。那时候似懂不懂,就经常跟一些亲戚长辈开玩笑,因为一九七几年吧,一些情况已经开始好转,那么有些亲戚心情也比较舒畅,的确也胖了起来,那时候心广体胖。这个时候有一位长辈指点了我一下,说这个字不是这么读的。咦,我说这不是心广体胖,胖子的“胖”我怎么不认识?他说不是。这一下他又翻回了那条我注意过的注,“胖,步丹反”,其实应该读“心广体胖(pán)”,不能读pàng。也就是说什么呢?心广,心胸开阔。体胖,“胖”是什么呢?安舒也,你就会安然,舒服。不是胖瘦的意思。  这四个字见于《大学》,见于一部过去读书人启蒙都要读的最简单的经典,而在今天已经讹变成什么?心宽体胖。这四个字当中首先就错了一个,“广”不知道怎么变成了“宽”,这个“胖(pàng)”就这么念了。这也可以折射出经典在现当代中国的命运,也可以折射出我们和经典的距离已经逐渐在拉远。这是常识,在过去一个童子就应该知道,这个字读心广体胖(pán),而不能念心广体胖(pàng)。那我自己现在在学校里教书,忝为教师,也经常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来跟我讲心广体胖(pàng),那我就会很得意洋洋的指点他,我在十岁以前就搞清楚了,这个字叫心广体胖(pán)啊,不叫心广体胖(pàng),但是还是太多的人在念心广体胖(pàng)。这是一个我个人经历当中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到今天都记得,三十年了。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是在阅读《大学》和《中庸》。如果说,就这项阅读而言我还有什么长进的话,那就是:我在当时认为我已经读懂了,这么短短的两篇文章我已经读懂了,我当时还不懂得在世界上有必须用一生的时间和整个生命去阅读和理解的书籍,而这类书籍就叫“经典”。这个跨越了三十年,而且注定还会延续下去的阅读活动教会了我,有些书不是读过了就可以放在一边的,有些书是弥读弥新的。换句话说,少年时代的我认为,《大学》和《中庸》无非只是两部用繁体字印成的古典而已;而今天的我则认为,《大学》《中庸》是当之无愧的经典。  * 《大学》和《中庸》正是四书五经之首的两部经典,一本残破的《四书章句集注》使少年钱文忠接触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钱文忠教授对于《大学》和《中庸》这两部经典又有着什么新的理解呢?   后来,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读的书也比过去多了,就了解到研究儒家传统学问的经学是中国特有的一门学问。纵观两千多年的经学史,大儒名家层出不穷,学派学说百家争艳。但是却也正因为如此,经学史上的很多问题,有些是非常根本性的问题,比如经学史所要研究的经典究竟包括哪些?这些经典的产生、传承、分合、演变究竟是什么样子?至今仍然在争论当中,看不到学术界会在近期形成一致意见的任何希望。  从历史上看,四书什么时候才成为中国读书人人人必读的,也就是对中国读书人精神世界产生过无法逃避的最为深刻影响的,到底在什么时候发生呢?因为什么而发生的呢?因为四书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功令,也就是说科举考试必须读四书,而这个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呢?不是在汉族的统治时期,而是在蒙古族统治的元朝,从元朝开始四书被选为科举的功令。那么读书人为了科举,为了十年寒窗一旦搏得功名,他必须去把四书滚瓜烂熟地记诵下来。一直到很不久以前,我的老师是季羡林先生,今年已经97高寿了,在他再上一辈的老师里边,比如陈寅格先生,是十三经基本都能背诵,不光是背诵本文,连注和疏都能背出来,我的很多长辈再长的古籍都能背诵,有的还能倒背。所谓倒背如流不是一句空泛的形容的一句空话,是真的有很多老学者是倒背的,把整个一部经书倒过去背,再正过来背。老一辈的很多著名学者,有的学者我还有幸听过他们的课,都患有很严重的口吃病,他们是非常著名的学者,但是并不是非常好的教师,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法讲课,在课堂上他们是严重的口吃。  * 钱文忠教授发现,许多能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的老学者都患有严重的口吃,这是为什么呢?四书五经曾经对中国社会有着什么样的深远影响?   我问过几个老先生,其中也包括我家里的长辈,是从小被打的。小时候当然家里都很宠爱他,但是为了让他背经典,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抱在一个椅子上,看着贴在书柜上的,长辈或者老师会把经典的句子用比较大的字抄在一个长条的宣纸上,贴在书柜上,让孩子站在这里看着它背,背不出来打。过去的学校门口经常贴着一张条子,叫溺爱免送,这是规矩,你太溺爱你的子女,就不要送来读书,即使在家庭的私塾里面也是这样背的。所以好多老先生从小年时候就开始背经书,但是因为背不出,怕被打,从小就慢慢形成了一种口吃,很严重的口吃病,很多著名学者都是这样。  那么从四书被选为科举的功令以后,当然它对中国的文化史也好,对中国读书人的精神史也好,就产生了无法抹去的影响。它影响之深之大,是怎么评价都不会过分的。《论语》和《孟子》大家比较熟悉,而恰恰《大学》和《中庸》,原来排在它前面的两部非常简短的经典,大家可能会感觉比较生疏。《大学》和《中庸》原本只不过是《礼记》,也就是五经里的一种,《礼记》的两篇文章而已,并没有特别尊崇的地位。《中庸》在汉代已经出现了单行本,也就是从《礼记》里边抽出来的,单独抄写单独印本,有单独本。而且历来相传《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作品,这个历来就有这个说法。至于排在四书第一的《大学》,情况就很有意思了,《大学》也是《礼记》的一篇,但是宋朝以前不仅没有什么单行本,它都是搁在《礼记》里头的,不单独称其为一部书;而且连作者是谁都不知道,一直到宋朝以前,一直到了司马光时候,才开始出现单行本。  * 《大学》和《中庸》为什么会单独立册,并封为四书之首呢?在这两部书中都讲了些什么道理?这些道理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现代人还能有所启迪吗?现在我有一个习惯,每天睡觉前,我会用毛笔抄书,每天两百字不间断的,我翻来覆去地就是抄《大学》和《中庸》。我每天晚上到现在还是这样,去抄《大学》和《中庸》。《大学》讲述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一段话是“修、齐、治、平”最有名的话,它接着把这个话倒过来又讲了一遍:“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像这样的一段话,它要描述什么一个概念呢?你一个人,要去追求你的知识,要去格物致知,去世间万物,去追求知识。完了以后你要诚意,你的意会诚,你的心会正。然后你可以修身,你把你个人的一己之身,无论从道德上各方面去修养它,去培育它,去维护它。每个人修身了,家就好了,齐家,你这个家庭就会很健康、很和睦、很正常,到今天可以说很正常也很重要了。然后你把这套经验再扩大开去,你可以去治理一个国家,但这个“国家”千万记住,不是今天这个概念上的国家,而是古代带有血缘关系的这种邦国。现在很多人批评它的学说,认为这个学说“修齐治平”,把个人行为直接上升到一个社会或者政治学的国家行为,这是他误解了经典里“国”的意思,这个“国”不是今天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而是当时孔子这个时代的小邦国。这个大概面积一般也不会超过一个县,除非有大国那是例外,彼此间都有血缘关系,彼此都认识。你每一个邦国都好了,都得到治理了,天下太平。这个“天下”也不是今天的天下的概念,也不是今天全球的概念,而是当时已知的这些诸多的邦国所构成的一个文明范围的概念。像这样的话难道在今天没有意义吗?我绝对不认为。如果因为由于对它的误读,而对这些话产生了完全不正确的理解,而认为它的意义已经不适合于现代,那只能说这个阅读者还没有进入到经典的生命里,或者说经典还没有进入到阅读者的生命里,两者并没有交融为一。  * 对于经典,从古至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钱文忠教授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也有人对经典产生了误解。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来理解经典中的话呢? 当然,里边也有很多话被现在有些人来用做别的解释,比如里边有句话叫:“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我看间过有些房地产商人,就把这个“有土此有财”来作为自己行为的经典解释,我有土此有财,我先得圈地,拿完地以后我就赚钱,赚了钱以后我就大大的有用。这种说法有意思吗?是真正理解了经典吗?不是,因为他忘了,紧接着这后面就有这么几段话:“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后面紧接着就这个话,在“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后面紧接着就是“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紧接着就是非常明白的话。而且后面更有一段话,叫:“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你的话如果是很不讲道理的“悖”,诳悖的,不对的,很不好的,你如果是这样出口的话,亦悖而入,什么意思呢?我们把这个做最宽泛的解释,不是按照严格训诂意义上的解释,就是你如果这样随便地把那种很不礼貌的出口的话,很粗鲁的出口的话,那么它也一定会很不礼貌地再让你听到。那么下面紧接着一句是:“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什么意思呢?你的钱财,如果是不从正道而来的,一定也会以非常不安稳的不顺利的情况而离开你。所以现在任何的对经典的断章取义的解释,都是无损于经典价值的一厘一毫的,因为它有上下文。一旦当你有一种心里不安的行为,你突然在经典当中找到了一句话似乎可以让你自己心安的话,那么请你再往下读一到两行,马上就会击破这种幻想和误解。至于《中庸》所提倡的“中”,就是儒家本体论的核心,从喜怒哀乐未发的“中”,到发而皆中节的“和”,中和。你喜怒哀乐,它要求达到一种“中”,有一种比较不要太走极端;然后发出来要“和”,要注意到和谐,注意到圆融。由此追求“天地位,万物育”的境界。虽然听起来非常的玄妙不近人世,却是有着同样重要的道理在。中庸之道绝对不是意味着保守而不进取,它在根本上提醒我们这些身处竞争空前激烈的现代社会里的人,必须有节取中。你在任何时候你要有节,有节制,有控制,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去想。取中,取一个中和的一个态度,做一个中和的选择,追求一种圆融而和谐的简捷。  《大学》《中庸》的经义,当然不是一场讲演就可以完全讲明白的,这需要我们大家用毕生去体悟、去实践。我相信,我们去阅读这些经典的时候,我们同时也是在领受经典的慷慨赐予,这也意味着我们同时在度过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经典人生。谢谢大家!《我读经典》(四) 孙丹林:无形中的指引老子的著作玄妙精深,不容易为现代人所理解,但老子的哲学思想却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无论是没有读过老子书的年轻人,还是普通的劳动者,为什么会在他们的行为中无形地践行着老子的思想呢?孙丹林教授年轻时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得知,自己在事业上的一次成功竟然是依据了老子的思想,但那时他根本就没有读过老子的书。孙丹林在阅读老子的《道德经》后发现,老子是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他为什么不如孔子那样为大众所熟知呢?也许是因为他的思想玄妙精深,令现代人难以解读。但其实,老子的哲学思想一直在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准则。说起来,老子的名望没有孔子的名望大,什么原因呢?方方面面的,这样的原因、那样的原因,刨除开外,其中有一条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老子的《道德经》比较难懂,比较艰深。究竟怎样才能够尽量地让我们读懂老子,尽量地读懂他的《道德经》呢?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我自己亲历的故事。  1975年,我十分荣幸地担任了省第九届专业文艺调演的评论员。我高兴啊,我荣幸啊!当时我很年轻,20多岁嘛。在省调研评论组当中我年纪最小,资历最浅,最不引人注意。可就因为我当时的年轻和单纯,我就并没有因为那些资深的老师们、前辈们,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文艺圈里的“大腕儿”,我并没有因为这些大腕儿没看得上我,没觉得我的存在,而感到自卑和惶恐。相反的,是我对一切都感到非常新鲜,对一切都十分感兴趣。我最感兴趣的是喜欢听这些老同志在一块儿谈话,哪怕他们是在聊天,我也愿意听,能学东西。调演正式开始以后不久,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某市的歌舞团在赴省城的途中,天降大雨,出现了意外的事故。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这个文工团的演出效果。第二天上午,评论组在一块儿就得开会吧,讨论,评价昨天晚上的演出情况。在场的十几位主要评委纷纷,纷纷批评和指责昨天晚上的演出。这就意味着评价出来了,主要评价意见出来了。那么这期的《评论简报》谁写呀?一提到这个问题,没人吱声了,谁也不愿意写,怎么办呢?评论组长这时候就冲我笑了,小孙啊,那么就你写吧!我知道这些前辈、这些资深的老师们不写的原因。由于他们是名人,所以在全省范围内熟人很多,演出还不成功,你意见、批评提得大多吧,得罪人;你少提、多凑合点好话吧,他自个儿还觉着有点丢面子,所以他们都不愿意写。可我是初生牛犊啊,我没有怕,我没有害怕,我也没有什么别的顾忌,谁知道我是谁啊?因此,我是啥也没想,啥也没说,就把这个任务应承下来了。  我记得我当时是以一个普通观众的心态对前一天晚上的演出进行评论。他们演出是自己创编的一出话剧,所以我就从这个剧的名字到导演的构思,从演员的表演到舞美设计,当时我是以真诚、热情而客观地态度对这部戏进行了多方面的肯定,当然,也十委婉地提出了这部戏还有哪些尚显不足、尚需改进的建设性意见。我写的简报交上去时间不久,评论组长就兴冲冲地来找我,见到我面劈头就说,行啊小伙子,你写的简报上面表扬了。从此,评论组的同志们对我就开始刮目相看了。这是我一生当中,印象最深的第一次露脸,所以我记忆犹新啊。  更使我难忘的是当时有一个和我住在同一宿舍的老剧作家赵峰先生跟我说的一句话,他说,你真是一个专气致柔的好婴儿啊!我也不懂这啥意见,我没理解这话。其实这话是老子说的,我不懂,我就以为这赵先生是拿我逗闷子呢,故意取笑我。我就说赵老师,你说这话啥意见啊?赵老师还真笑了,他一看这小孩真是,嘛也不懂这是,人家笑了,说行行行,这样吧,等你有机会读一读《老子》。这大家知道,当时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年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要想找到老子的《道德经》,那是很不容易的。因此我只能是在七十年代的末期才开始正式地、系统地读了老子的《道德经》。那位老剧作家为什么会把一位年轻人比作“专气致柔的好婴儿”?而读了《道德经》的孙丹林,是不是懂得了这句话的含义?《道德经》又给孙丹林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呢?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之所以敢于接受写《评论简报》的任务,主要是因为心底清静,没有杂念。诚如老子在强调个人修养的时候曾经说的那样,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老子这是在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要想做好任何一件事,必须像小孩那样,消除杂念,内心清静。人一旦有了杂念,他就容易出现这个和那个想法,就容易思前想后,就容易前怕狼后怕虎,就容易:哎呀,让我写这我能行吗?咱啥水平啊?那老些前辈老师们人家都不写,领导让咱写,啥意思啊?咱要万一写不好整砸了咋整啊?而且我要接受下来,那些老师将来得咋看我呀?如果当时我要想了这些,肯定不敢接受这个任务;即使是硬着头皮接下来了,勉强去写,肯定写得是一塌糊涂。那也许就没有也许了呗。所以,我通过这件事给我的认识就是,一个人的修养一定要真正地像老子所提出的那样,除去杂念,无欲无求,这才能无私无畏。剔除杂念,洗清心境,做到水浊心清,这才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面对着种种形形色色的诱惑而头脑清醒,方寸不乱,才能够真正地去走自己的路。这是我当时学了《老子》之后,回忆起当时的事件,对老子思想的感悟之意。从老子的书中得到了自己的行为依据,孙丹林开始对老子感兴趣了,他开始研读老子的书。但老子玄妙的道学、难懂的古文,确实有一定的阅读难度,怎样才能领会老子的思想呢?   由于听了剧作家赵老师的话,我就开始读《道德经》。一开始读就给我读糊涂了。因为《道德经》开篇第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这啥话呢?“道可道,非常道”,怎么回事呢?这个时候就需要沉静下来,别着急,别不耐烦。静下心来,仔细一看,噢,“非常道”这三个字当中的“非常”其实在古代汉语当中是俩词,这个两个词,不是现代汉语当中“非常好”的“非常”,不是;那个“非常道”的“非常”是两个词,非是非,常是常。那么“非常道”就变成了“不是常道”;“常”又有永久和永恒的意思,这一下,这几个字、这一个句子基本明白了。老子的意思是说,道如果能用语言说出来的话,那么它就不是永恒的道了。基本上把这个句子从字面上翻译下来了,但是那“道”到底是什么呢?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别着急,咱们接着往下读。老子在《道德经》二十一章当中又这样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这一大堆什么意思呢?是老子进一步对道进行了描述。老子在这里几乎是用诗一样的语言告诉我们,你别看那道无法用语言表达,但是,你发现没有,在恍恍惚惚之中道是有形象的,是有实质的,是有精气的,而且从古至今从没有离开过。什么原因?因为它是万物滋生的源头。老子继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读到这里,我们有一点儿柳暗花明的感觉了,恍恍惚惚的道,原来它是有形象,有信度,是万物之源,为什么?因为老子说“道生一”,道是唯一的,是惟此为大的,是道生下了一个混沌的整体,为“道生一”;“一生二”,这个混沌的整体又滋生了阴阳;又因为阴阳的调和才滋生了万物,太深刻了。现在回想起来,天地、男女、雌雄、正负,整个世界万物不都是由这阴阳滋生出来的吗?老子的伟大、老子思想哲学的伟大,正是在于用阴阳囊括和诠释了宇宙的发展规律。老子继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为世界万物都是由道派生而来,所以道只能够去法从于自身存在,那种自身存在是自然的。我们读到这里其实对道真是有了比较清晰地了解和理解,原来所谓的道,就是顺其自然的规律。  * 老子的道学听起来有些玄妙艰深,其实,他的基本理念已经融入在中国人的道德行为观念之中了,即使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可以感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这些影响都表现在哪里呢?老百姓当中有一句俗语,叫知足者常乐。这话咱们常听,我也偶尔说说,但是我说实在的话,我以前没有真正理解“知足常乐”这句话的最现实、最深刻的意义,直到我读了老子的“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我们只有看到了老子把不知足和知足两相对照,我们才如梦方醒,原来,人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其实还真要知足。不知足怎么办,怎么样呢?不知足只能引来祸灾,坠入那欲壑难填的无限深渊。  有一次,我准备坐那个三轮车去办事,碰巧这两位蹬三轮的师傅在那里闲聊呢。其中有一位师傅说,今儿咱得早点收车啊,弄点猪头肉,再整一袋白酒,晚上好好整两盅。这个酒和菜,真是太简单不过了,太低廉不过了,就是猪头肉,就是用塑料袋装的那个最低价最普通的那种白酒。可是这个师傅在说这句话的当时脸上却洋溢着无比幸福的笑容。我心头一震,我有点受不了。为啥?我马上我就想起,我们有多少人包括我在内,在豪华大酒店,吃着这个山珍海味,喝着琼浆玉液的时候,到底有谁能有满足、幸福那种感觉呢?基本没有。如果说有,恐怕只是心安理得,只是矜矜自喜,或者是夸张的炫耀,咱们!五粮液,得甓豢诰疲纫豢诓耍K裾飧龅湃质Ω嫡庋。穸墼绲闶眨淮拙疲砩虾煤谜街选P腋#成系囱盼薇刃腋5男θ荨H肥凳歉腋写ゼ睿撬侨梦依斫饬耍蛘咚凳侵匦吕斫饬诵腋J鞘裁矗腋6匀魏稳死此刀际且恢指惺堋4耸贝丝蹋杂谡饬轿坏湃值氖Ω道此担褪且恢种愣@值男腋!  * 这两位普通的劳动者也许根本没有读过老子的《道德经》,但他们懂得老子知足常乐的思想理论。看来,无论是儒家的思想还是道家的理论,千百年来不仅仅留存于书本之中,还深深地刻印在中国人的行为观念中。那么老子还有哪些精辟的理论呢?   本来不知《道德经》为何物的普通百姓,他们却用自己的生活的实际行动和感受诠释了老子的知足常乐的深刻思想。是老子和懂得运用老子思想去生活的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百姓,教给我们要知足常乐。是两位蹬三轮的师傅让我真正懂得,一个男人只有恪守本分,为了养家糊口,不怕辛苦,不怕鄙视,用自己辛勤汗水去换得知足常乐的的幸福的男人才是真正的好丈夫,是真正的大丈夫,是真正的生活中的强者。老子还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是我们伟大的老子论道的最高境界了。开始我对这句话理解不好,第一句话好理解,“为学日益”,那就是对于学习,对于做学问来说,知识一天天增加。可是“为道日损”呢,为道日损是什么意思?是在为道的过程中,一天一天地,一点一点地,把自己身上的杂念、私欲、毛病等全都抛弃,最后心如静水。只有这样,才能够十分执着、十分坚定地去做某一件事,做好某一件事。  那么哪些东西是影响道的正常运转的私欲、杂念?我再讲一个我亲历的生活小事儿。有一次我坐出租车办事,车在行驶过程中,从胡同里突然斜插了一辆三轮车。这司机毫无准备,猝不及防,所以猛地来个急刹车,结果把车后摆的一些东西哗地洒了,甩了一车。这司机他能不生气吗?司机就开始大骂,车倒没停,一边开车一边大骂。开始我没吱声,骂着骂着,这司机说出这样一个话,说就你这个低素质的人,你活该受穷。这话就过分了,什么话,这就过了,我一看,我说兄弟啊,小兄弟拉倒吧,整两句得了,别整太多了不好。我知道你不容易,他也不容易,他的车是三个轮子,你只比他多一个轮子,你俩工作不都一样嘛,你俩目的不都是养家糊口嘛,如果他要有钱或者能借着钱的话人家也能买你这个车,你俩不是一样吗?你别说这司机,还挺通气,挺给脸,不但不骂了,还说,哎呀老大哥呀,你这个话说得挺好啊,这么的吧,就冲你这话,今儿这趟我就白拉了,您也不用给我钱了。其实,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特别需要的是包容,是宽容,是理解和谅解,只有这样才和谐吧,才阴阳调和了吧,才能继续发展吧! 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生活中,难免有人心焦气躁,如果有更多的人能够做到宽容和理解,我们的社会就多一些和谐与安定。但现实社会中充满了矛盾,老子的哲学思想影响深远,我们该怎样和解决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呢?   那么,我们究意怎样避免或者解决我们在工作或者是生活当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呢?老子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什么意思?老子说,你看你要踮起脚来,想便自己看得更高,站得更高一些,没用,你站不住,你根基不牢。这就启发和告诫我们,我们为人做事首先必须扎扎实实,必须打好基础。老子又说了,“跨者不行”,大步地你想走得快一些,尽早地达到目的,不行,这不急功近利吗?这不就是欲速而不达吗?老子又说了:“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什么意思?自伐,“伐”就是夸耀,你看有的人经常夸耀自己,自我肥大,自我感觉总是那么好,这样的人成功几率相当少,为啥?老百姓都知道,你说他舞舞喧喧,知道俩说仨,有的时候这种人即使办了一件好事,人们都不相信他,为啥?整景儿呢那是,那不作秀呢吗?他是有所图啊。所以“自伐者无功”,“伐”,夸耀。“自矜者不长”,舍我其谁那样的人,恃才傲物的人,总觉得离了我你就不行的人,他也长不了,老百姓不买你的帐。所以,还是心存敬虚,有若稚童,使我们的心清静一点,私欲少一点,真正地按自然或者某一事情的发展规律去做,我们就完全可以达到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上层境界。当然这里所说的无为,绝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去做影响那道正常运转的,从私利、私欲出发的,影响道运转的一些事。今天我跟大家谈我自己学习老子的体会,其实也意在能够和大家一起把我们的心由浮躁沉静下来。让我们怀着一颗沉静的心去走向老子,去认真地去体会、学习和领悟老子的高深思想,从而完成我们每一个人修身立德的目的,从而达到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好的这样一个共同的目标。谢谢各位!《我读经典》(五) 马 骏:有用与无用一部影响中华文明两千多年的百代谈兵之祖,一部享誉世界军事理论界的中华兵书瑰宝。《孙子兵法》究竟只是神机妙算的兵家韬略,还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穿越人类两千年的战争黑洞,今天的我们将如何学习《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为春秋时期齐国人孙武所著,是中国兵学的奠基之作。《孙子兵法》内容博大精深,思想内涵丰富,逻辑缜密严谨,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曾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传播,成为享誉世界的兵学经典。在今天的社会中,《孙子兵法》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其他领域。  那么,我们现代人又将如何来学习《孙子兵法》,使它能够发挥新的价值呢?国防大学马骏博士,一位研究世界军事史的军事历史学家,现任中国二战史研究会副会长,研读《孙子兵法》二十年。他将带领我们运用比较的方法,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用历史的角度看战争,一同走进兵学经典《孙子兵法》。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学习《孙子兵法》的体会。《孙子兵法》共十三篇,五千九百多个字。这个书的名字本身可是说大家非常熟悉了,有些词句可以说是脍炙人口,比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兵者,诡道也。”像这些句子大家耳熟能详,非常熟悉。但是,很少有人能把这部书全部读完,包括军人,读完并且能弄懂的更是凤毛麟角了。为什么呢?因为这部书有些文字,到今天来讲已经是死的了,不好懂,所以看不懂就不愿意看了,是不是啊。什么是兵法呢?兵法是有关作战的方法和技巧。西方人想象思维可能比东方人丰富一点,把兵法叫做战争艺术,“The Art of War”,叫做战争艺术。那么不管叫什么,兵法撰写者的初衷,是写给军人看的,是要打仗的。我认识孙子这个人,知道历史上还有孙子这么个事儿,是从《吴宫教战》这个故事开始的,看小人书认识了,这是我知道孙子这么个人。那么真正看这部兵法还是“文革”之后恢复大学高考,我是第一批上大学的,恢复高考之后。那个时候报专业不像现在,我喜欢中文,想报中文系,可是我妈妈不干,于是就报历史系了。历史系有一门课叫历史要籍,是基本课,其中就有《孙子兵法》。坦率地说,我是学世界史的,那个时候对《孙子兵法》不感兴趣,能背几段也是应付老师的考试而已。在大学的时候我真不知道《孙子兵法》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有关战略的军事哲学著作,同时它也是一种用兵之妙、存乎一心的作战指导思想,不知道它是兵书中的经典。用《四库全书》这个书总目的话来讲,那时候真不知道它是“百代谈兵之祖”,兵法的祖宗。那么后来是什么事使我对《孙子兵法》感兴趣的呢?真正使我感兴趣的两件事。一个是我喜欢蒙哥马利,看了很多蒙哥马利传,后来我看到蒙哥马利曾经三次到中国,他是二战名将唯一到过中国的,在第二次,毛泽东在武汉东湖和蒙哥马利会见了,两人谈了许久。在会谈的时候蒙哥马利说,我建议世界军事院校都应该将《孙子兵法》作为教科书。你看,这么一个名将,这么能征善战的,能够打败“老狐狸”隆美尔这么一个将军,对《孙子兵法》却情有独钟,所以使得我对《孙子兵法》真正地感兴趣了。另外一个就是1987年,美国一个海军中将来国防大学讲学,到国防大学讲学的时候,他用了《孙子兵法》的奇正之术。他说什么呢?“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当时我在大礼堂听完之后我都有点惊诧,因为这句话出在《孙子兵法》的《势篇》,《孙子兵法》的《势篇》是十三篇里最难懂的,而“奇正”是《势篇》中最难的。“奇”英文叫indirect,“正”是direct,他讲这个而且用得恰到好处。所以这两件事使得我对中国兵学文化的经典《孙子兵法》的兴趣一下子提高起来了,我就开始认真阅读,一读读了二十年。那么我读《孙子兵法》第一个强烈的印象,《孙子兵法》是一部农民军事理论家写给农耕民族军队的兵法。为什么这么讲呢?这是我看《孙子兵法》,看这部兵法本身认识上阐述上的矛盾,至少表面上的矛盾而产生的一个问题。《孙子兵法?计篇》是它的第一篇,开篇就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这守,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句话摆明的是说战争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人民的生死、民族的兴衰啊。于是,孙子认为要打赢战争就别客气,你想方设法要对付敌人,要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也就是说,他主张在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发动攻击,在敌人没有意料的时间采取行动,他认为这是军事家指挥奥妙与精髓之所在。可是再往下看,孙子讲了半天,转而又讲,讲什么呢?“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 孙子说,善于用兵打仗的人不通过战争就能使敌人屈服,不通过攻城就使敌城投降,摧毁敌国不需长期作战。那么既然孙子强调打赢才是硬道理,为什么却提出攻谋最好的方法是不用兵呢?马骏博士又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我是研究世界军事史的,这个问题直到我在比较农耕民族、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生产环境与他的作战行动、军事思想产生的特点,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孙子兵法》最初初衷是写给农耕民族的军队的。那么为什么这么讲呢?农耕民族是以农业为本的人类集团,农业是他生产的基础,农业是生产方式决定他肯定要需要一个安宁、和平的环境,不能动他不能乱,否则你误地一时它误了你一年。农民又是在地垄沟刨食的,他没有粮食他得饿死。但是在战争问题上,农耕民族是充满了矛盾,既需要又厌恶。说其需要,是由于农耕社会经济生活秩序一旦失控,王朝的更迭,他需要战争来解决摆平这些事情。那么对周边游牧民族、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入侵,他又需要反侵略战争获得一个稳定的和平环境,这是他需要。那么同时另外一层,他心里就是厌恶,因为什么呢?因为无论是内生的还是外来的战争,大量的人员伤亡,财产大量损失,田园荒芜,黎民涂炭,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极大的灾难。那么这种既需要又厌恶的心理冲突,就使得农耕民族在战争问题上,既想需要战争,同时要将战争对社会财产、人的生命的破坏降低到最低的程度,于是,他在战争理念上,他追求不战争而屈人之兵。这是农耕民族最高的战争理念。所以孙子讲:“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只有农耕民族才有,游牧民族没有这个。  * 马骏博士认为,由于地缘环境及民族文化的差异,与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和富于冒险的海洋民族相比,靠天吃饭、渴望安定的农耕民族对于战争具有一种本能的抵抗,所谓的“战争需要”往往迫不得已。中华民族是典型的农耕民族,我们不希望战争,但我们却需要兵法。那么《孙子兵法》究竟教给我们什么呢?第二个体会,就是《孙子兵法》的实用性特别强。《孙子兵法》它是给军人写的一本书,战争不是好玩的东西,《孙子兵法》不是教人如何去做人,而是教人去打仗的,还要打胜仗,这点是很重要的。《孙子兵法》最吸引外国人眼球并且要竭力达到这一境界的就是那句话:“不战争而屈人之兵”,现代国际关系许多概念,威慑、预防性外交、合作等等,目的都在实现这一境界。我举个例子,上个世界九十年代,海湾战争之后美国出现了一批新生代的军事理论家,其中有一个人叫戴维?德普图拉,他是个上校。他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叫做基于效果型作战理论,英文叫Effect-Based,基于效果型作战。那么对此国际、国内军事理论界对它评价非常高,说这个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的军事思维,从原来的线性到非线性,评价非常高。我听完之后不以为然,为什么?因为这个东西我们老祖宗孙子原来就讲得非常清清楚楚,不战争而屈人之兵就是追求这个基于效果型作战的目的。通俗一点,就是用尽量少的时间和尽量少的投入达到最大的战略效果。孙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讲得非常清清楚楚了。  问题不只在这儿,接着就是孙子在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自己的这种理想,这种战争的最好的理想境界的时候,他一点都不虚伪。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现实主义战争观,他明白无误地说,我用兵主要就是诡,诡诈,诡诈的方法,而只有依靠诡诈多变才能取得作战的胜利。就是他自己讲,兵者诡道也,兵以诈力,一点都不虚伪。可是最初我看这两句话,我心里不舒服,我心理想,那这孙子啊他不是个东西,怎么能够教人诡计多端,他不教人学好啊!一开始我就看这个兵者诡道也,这个诡计,诡计多端我们形容谁?形容诡计多端嘛,形容好人没有这么形容的。后来我明白了,在你死我活的战争中,你不能用道德去衡量人的行为,要想打得赢,就要想方设法地骗对方,同时不让敌人、不让对方了解自己的真实企图,这叫隐真示假,骗。骗得对方越厉害,你取得胜利的把握就越大。战争可不是像踢球似的,体育运动有个裁判,判定你一个,犯规没犯规,什么招能用什么招不能用;逼急了能用的招他都用。有一些武器装备的发烧友问我,马教授,什么样的杀手锏最厉害?我笑了,我告诉他,去学学孙子的诡道,吃透了“诡道”你就会知道最厉害的杀手锏、最厉害的武器就是敌人想不到的武器。所以有人讲,战争的唯一规则就是没有规则。  * 无论是“基于效果型作战”还是“无规则之规则”,在今日被视为准则的现代军事学理,论却早已在两千年前被孙子言简意赅地道破其本质。马骏博士认为,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一切方法都将为目的所服务。孙子教给人的“诡计”是基于战争的需要,并不属于道德讨论的范畴。那么孙子教人作战的谋略是否就是说孙子就是一个好战的人?孙子的战争观又是怎样的呢?我教德国军事思想,经常要提一个人,这就是赫尔穆特?毛奇,在世界军事史上、世界军事学术史上这个人的地位很高,总参谋部就是这个创立的,这个人文笔很好,写文章非常漂亮。他其中有一句话:先计算,后冒险,也就是说先筹划好了再打仗。我在歌德学院的时候,德国汉堡国防军哈默博士讲学来了,他多次引用了毛奇“先计算后冒险”的话,并说老毛奇这个观点已经成为各国军事理论界的圭臬、原则。当时他跟我说了,我下课我就说这没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孙子比贵国的老毛奇提出得早了。但是我不好用“祖师爷”这个话,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西新时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