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塞宫位于巴黎西和约》中哪里有说要建立国际联盟?是“赔款委员会”吗?国际联盟是规定做什么的??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①结合中国近代史谈谈对《凡尔塞和约》的认识?②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有什么联系?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巴黎和会为了重新占领世界,日,协约国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巴黎和会,当时操纵巴黎和会的国家是英国、美国、法国三国,到日协约国同德国签订了.2.凡尔赛体系 1919---1920年协约国列强相继同奥地利等国签订了和约,这些和约同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其作用是确定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3.国际联盟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成立于1920年1月,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到1946年联合国成立后就宣告解散,国联的本质是帝国主义列强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4.华盛顿会议A.为了协调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美国的倡议下,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了会议,这次会议起主要作用的国家是美国、英国、日本三国代表,此次会分别签订了三个条约:、、,其中是九国代表于1922年签订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这条约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B.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作用是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通过这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协约国签订一系列的条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这一统治秩序就是帝国主义列强确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6.如何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只是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但是,这一秩序是不巩固的,因为它不可能削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间的矛盾,因此也就不能长期维持下去.第二题、(1)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2)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证明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3)中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 的五四爱国运动,北洋政府的作表拒绝在对德“和 约”上签字.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恩仇史 上 患难之交 - 简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恩仇史 上 患难之交
字数 110659
德国和苏联,两个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的国家。十月革命和希特勒的执政,各自建立了两个传奇的国家。前一个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围追堵截下成功崛起,成为了第一个立在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后一个在一战和经济危机中遭受了严重的打击,本来该一蹶不振的它因为一个演说家、天才、魔鬼而成功挺过了危机,从而在走上了日耳曼民族复兴的道路,打开了世界战争的潘多拉魔盒,逐渐掀起一股伴随着血雨腥风的波澜。年,是德国最辉煌的年份。在这几年里,德国的钢铁雄狮几乎横扫了整个中欧、西欧和北欧,波兰在英法的静坐战下三周覆亡,丹麦不战而降,挪威在英国的帮助下也难逃被击碎的命运。甚至连自称“世界第一陆军国家”,坐拥百万大军和坚固的马其诺防线的法国在德军的凌厉攻势下,被迫在20年前自己曾经为之自豪的福熙车厢上签署了耻辱的停战协定。英国在德军的狂轰滥炸下险些覆亡,命运一次次地捉弄了这些曾经不可一世的西欧国家,德国接下来侵略的矛锋又将指向何处?当法西斯德国的钢铁军队横扫欧洲大陆的时候,苏联这个东方的巨人正在默默地进行战争的准备。然而德国凌厉的攻势、日本忽明忽暗的态度和对远东的威胁又让苏联感到了些许压力,不愿过早地卷入战争。德国在实现侵略野心的来图上,选择波兰作为自己的最初的目标,其后就是通过闪电般的大规模袭击,一举摧毁法国,再乘胜追击,横扫整个欧洲,甚至打过英吉利海峡。要实现这个冒险计划,就必须稳定自己的后方,使苏联不会加入战局,并且最好能够提供战争所需的能源和物资。而苏联在日本和德国的夹缝中,迫切需要找到一种和平,一种稳定的局势。苏联还尚不成熟,不足以加入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刚刚经历了大清洗,许多部队还没有装备完全,还不具备实力去与希特勒这么一个狡猾的战争狂人争夺欧洲的利益。双方一拍即合,两个专制的政治家“摒弃”了自己的矛盾,握手言和。世界上两个大国是否要联合?世界格局是否会改变?还是双方各有阴谋?日3:15,一切猜测、一切阴谋、一切期待,都被瞬间打了个粉碎…目录上:患难之交已经被撕碎的合约
与敌人做朋友
阴谋互相握手
无后顾之忧相对和平
和平时期恶魔的眼睛转向东方
军事还是政治
21号训令瞒天过海
希特勒的表演
斯大林错误判断
金凤已动蝉不觉
危险近在咫尺
千钧一发黑暗降临
斯大林如梦初醒战争还是屠杀
决不后退明斯克惨败
明斯克的惨剧
叛国者还是替罪羊胜利还是失败
失去主动的防御
错舞矛锋Freunde in der not患 难 之 交 испытанны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波兰战役与敌人做朋友德国占领莱茵非军事区;英法的态度;“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闹剧;苏联德国互相靠拢。 1936年,希特勒派出了1000多名骑兵进入莱茵非军事区。这是希特勒对凡尔赛体系的一种试探,希特勒告诫德国军官,如果法军发起进攻,你们立刻撤退。但是当这1000多名德军进入莱茵区之后,对面法军拥有23个师,不过法国军队没有做出任何举动。法军出乎意料的冷静让包括德国、英国、美国和苏联在内全世界好奇,曾经自称欧陆霸主的法国为何会如此软弱,任凭在《凡尔赛和约》中被划归为军事区的莱茵兰被德国吞并。法国的退让也使希特勒底气十足,希特勒开始了下一步的行动,德国正式吞并了奥地利。法国的“软弱”,德国的吞并,世界的好奇,一切的一切,都要从20年前说起……1918年11月,德国首都柏林发生了起义,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只能带着家眷逃往荷兰。1919年,在法国凡尔赛宫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德国遭到了一系列的制裁。根据条约的规定,德国需要向法国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但是长时间的战争已经耗尽了德国的国力,德国根本无力支付数额如此巨大的赔款。当时法国人的行为没有给自己留一点后路,法国出动军队占领了德国西部的工业区。根据法国人自己的解释,这样的目的是为了用工厂代替那些赔款。除此以外,德国海外的殖民地全部被各国瓜分。法国对德国如此的苛刻,让德国人在心里种下了仇恨的种子。福熙元帅听到《凡尔赛和约》签署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在整个20年代,德国的经济一直十分低迷。1929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击垮了德国,德国本就残破的经济下降了65%。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国经济倒退到了1895年的水平。德国民众的生活进一步下降。德国失业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在德国经济凋敝的情况下,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开始迅速崛起,这个政党后来被称为纳粹党。1933年,纳粹党获得了德国国会中的多数票。根据德国法律的规定,政党的党魁将获得组阁权。就这样,希特勒正式成为德国总理。由于德国总统兴登堡年老多病,希特勒负责处理德国的日常事务。兴登堡去世以后,希特勒正式总理兼总统,被称为国家元首。在此之后,希特勒开始了一系列扩军行动。原来的10万陆军扩大到了50万,空军得以重建,海军的力量也大大加强。1936年,希特勒做出了对凡尔赛体系的第一次试探。他派出了1000多名德军骑兵进入了莱茵河非军事区,在当年的合约中,明确规定这一地区不得驻军。在部队临行前,希特勒告诫统军军官:“如果法国人采取行动,你们立刻撤退。”但是这些德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时,对面的法军没有任何举动。不是法军的兵力少,法军拥有足足23个师。不过没有上级的命令,这些法军不敢轻举妄动。正是由于法国的退让,让希特勒看破了这一体系的脆弱性。在此之后,希特勒在德国军队进一步扩大到了200万,这极大的震慑了法国。德军在莱茵的军事行动异常的顺利,在此之后,希特勒决定进行下一步计划,他准备吞并奥地利。法国虽然是一战的战胜国,但是战争却主要在法国境内进行,法国的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在战后,虽然法国的经济有了一定的恢复,但是一直未能恢复到1913年战前的水平。那场规模浩大的经济危机同样重创了法国,法国的经济下降了23%。在30年代初期,法国的经济情况一塌糊涂。面对开始重新崛起的德国,法国开始恐惧,法国明白之前的一系列行为激怒了德国。法国人修建那条著名的马奇诺防线正是整个原因,在德国进一步扩充战备之后,法国越来越担心自己的处境。虽然德军重新进入莱茵地区是对凡尔赛和约的践踏,但和约本身就是屈辱的,根本没有任何合法性可言。法国希望息事宁人,此时的法国已经没有了打败德国的把握。而作为法国坚实的后盾的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中也遭受了重大的打击,经济霸主和金融中心的地位已经转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手里。英国不愿意再冒一次险,根据英法的盟约,法国若是因为德国的非法占领而向德国发起攻击的话,英国必定要参战,英国苦心经营的欧陆和平局势将再次被打破。美国肯定会从他们的战争中再次获利,为了不损己利人,英国和法国准备一再妥协,用“和平的方式”解决这次争端。,希特勒在演说中说德国将“无条件尊重”凡尔塞和约关于莱茵非军事区的条款,“支持和履行由于洛迦诺公约而产生的一切义务”。在此之前,5月2日德军就得到命令,准备占领莱茵非军事区。11月21日,希特勒接见法国驻德大使弗朗索瓦·庞塞时,对法国在3月间同苏联签订互助协定表示不满,并对苏联进行攻击。到36年初,希特勒认为时机成熟,公开冲破凡尔塞和约剩下的最后一点对德限制,3月2日命令三营部队越过莱茵河,向亚琛、特里尔和萨布鲁根挺进,接着只用1个师的后援兵力占领了整个莱茵区(图中1)。德军进驻莱茵震动了法国。法国萨罗内阁在3月7日至9日连续开会,研究对策。一部分阁员强烈要求采取一次“警察行动”来回击德国另一部分阁员则顽固反对实行对德制裁。内阁的决议最后是:在国联未作出决定之前,法国不采取任何行动。萨罗一面在广播演说中声称:我们不准备把斯特拉斯堡暴露在德国大炮炮口底下。一面却叫人们“保持平静”。军方的态度也很暧昧当时,德军人数和装备都不如法国。法国不用英国援助,只靠自己的军队就能把德军赶出莱茵区。事实上,进入莱茵区的德军奉有密令,一遭法军采取敌对行动就立即撤回。希特勒后来自己也说:“进军莱茵区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开进莱茵区,我们就只好夹着尾巴撤退。因为我们手中可利用的那一点点军事力量,即使是用来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够的。”可是,法国却未采取任何军事行动,只是将此诉诸国联,要求洛迦诺公约各签字国磋商行动,并建议实行经济制裁。最后取得的不过是一纸口头“谴责”的空文。法国实际上已向希特勒的冒险挑战屈服。德军进军莱茵区对法国来说是直接的威胁,为此,法军调动13个师的兵力加强马其诺防线,但没有根据条约要求进入莱茵区赶走德军的3个营。法国在莱茵区重新军事化问题上表现出来的软弱大大削弱了法国的军事防御地位,加速了其同盟体系的分崩离析,同时也大大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德国开始在西部边界修筑齐格菲防线,加紧扩军备战活动。莱茵区重新军事化后,法国在对外政策方面开始日益唯英国马首是瞻,表现出越来越浓重的妥协和绥靖色彩。英国公开宣传说,“德国人终究不过是进入他们自己的后援而已”。英国政府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德国这个举动是根本多余的、不必要的。因为德国打开了一扇即使不这样也会对它开放的大门。”英法的绥靖政策和妥协退让苏联感到有些紧张,20世纪30年代德国和日本两个法西斯国家相继展开行动,苏联恰好处在这两台战争机器的夹缝里。斯大林在谈话中曾表示“共产国际现在要看清楚现在的国际形势,要看看下一步如何保证革命成果的安全”,斯大林后来也放出信号,表示如果英法不敌视苏联,苏联愿意与英法“建立一个反对法西斯的联盟”,后来苏联作出了表态,日,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争取集体安全的决议,决议强调,“为了防止战争,保卫和平,苏联考虑参加国际联盟,并和欧洲国家缔结区域性的防御协定”但是英法方面的回复不冷不热,只是稍微提及了一下建议,后来经过苏联不断努力终于签订了《苏法互助条约》和《苏捷互助条约》,希特勒对这两个条约的签订暴跳如雷,因为这个可恶的“布尔什维克下等人国家”和德国的老对头法国走到了一块。此外,苏联还与西班牙、比利时、卢森堡、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还与罗马尼亚、土耳其等国家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给自己筑起了一道防波堤。希特勒当然不愿意苏联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形成,如果形成了,那将会是一场灾难,德国的军事和政治还不够成熟,无法应对苏联和法国的两面围攻,所以说必须采取行动来制止这一体系的形成。希特勒决定从英法这里下手,法国加入“欧洲集体安全体系”时的不情愿和张伯伦的演说给了他灵感,他意识到,英法其实不愿意加入这个“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而苏联确实是真心实意的,但是双方还都保持有距离,斯大林一直在怀疑,西方是否有意愿和自己合作,西方能否摒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与苏联真正地合作。希特勒决定试探一下西方的态度,于是派兵进入了莱茵兰。西方不冷不热的反应恰好证实了他的推断,英法不愿意与苏联一起对付德国!加入这个组织其实是无奈之举,总之,西方国家不会为苏联两肋插刀,向德国宣战的。英法这边也闹的沸沸扬扬,法国内阁对此事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保守派认为,法国不应该为了一个非军事区再次挑起世界大战,根据《英法互助条约》英国必然会参战的,但是苏联呢?所谓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可能仅仅是一纸空文。若是英法对德宣战而苏联不履行条约坐山观虎斗甚至大卖军火走美国的后路,成为欧陆霸主呢?激进党认为,如果不采取“有威慑性的军事行动”,洛迦诺公约实际上就不起什么作用了,应该维护洛迦诺公约。但是法国的部队受最高层的控制,而法国其实与力排众议的张伯伦是一个想法:不作出实际的抗议。英法的绥靖政策初见端倪,日后的历史证明,英法这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有趣的是,这个软弱的举动在苏联和英法本来就摇摇欲坠的关系上又补了一刀。斯大林听说此事后说:“西方国家还是靠不住。”而希特勒也指出:“英法是软弱的,我们要加紧统一德意志民族的步伐,此外要努力拉近苏联,要找到一个可靠的盟友。”阴谋互相握手希特勒搬开绊脚石;大清洗;苏台德事件;慕尼黑阴谋;苏联有所动作;肢解捷克斯洛伐克;向波兰下手;德国的战争准备;德意日的靠拢;哈拉哈河战役;阴谋最终握手。日,希特勒在军事会议中宣称要使用武力攻击捷克斯洛伐克,这着实让他的将军们吓了一大跳,他们认为,捷克斯洛伐克有着《法捷互助条约》和《英法互助条约》的保护,而奥地利的独立受到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保护,侵犯他们必然会导致英法等国的不满,德国也会被卷入到危险之中。反对和质疑在威廉总理府的会议中就已经存在,这给希特勒敲响了警钟,他于是迅速采取行动,掌握住军事和政治的主权,以实现他的侵略计划。德国的外交部长冯·牛赖特是一个随遇而安、自得其乐和道义观念薄弱的人,他听到希特勒的计划后心慌意乱到犯了几次心脏病。他立即去找冯·弗立契将军,计划他们两个先后向希特勒施压,指出他的计划会使德国再次陷入战争的境地。1938年1月,牛赖特设法见到了希特勒,因为之前弗立契将军会见希特勒时惹得希特勒很不满,拒绝接见牛赖特。于是他托人见到了希特勒,他劝说希特勒说:“这个计划会引起世界大战的,我请元首注意将军们的警告,一旦引起战争,德国将没有取胜的希望……我不愿意与您发生争吵,您只能另找一位外交部长了。”以为这样能够威胁到希特勒的牛赖特却不知道,这正好中了希特勒的意,很快就选中了油嘴滑舌、阿谀奉承的里宾特洛甫来取代牛赖特。希特勒用这个办法把一堆将军从宝座上拉下来,消灭了自己实现侵略计划的绊脚石。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对希特勒颇有微词的将军“退休”后,军中就再也没有向希特勒提意见的人了,将军们在政治方面对希特勒言听计从,政治军事的大权落在了这个奥地利流浪汉、巴伐利亚下士的身上了。1934年1月,是一个普通的月份,联共(布)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总书记斯大林作了“中央工作总结报告”,通过了新的党章。大会指出了社会主义获得了决定意义胜利的事实。所以,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被称为“胜利者代表大会”。以上是《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官方说法,然而这个所谓的“胜利者代表大会”还有些不为人知的内幕。1956年赫鲁晓夫执政以后,关于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内幕逐渐露出水面。其中在大会期间曾召开一次非正式的会议,对国家情况特别是对农业担忧的代表们出席了这次会议,在举行秘密投票时,斯大林的名字被勾掉的次数之多,超过了其他任何人……有的人甚至说,斯大林根本没有当选,只是在最后决定增加中央委员的名额时,他才勉强当上中央委员。在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最受代表欢迎的中央领导人是基洛夫,在他发言结束的时候,代表们向他鼓掌欢呼,掌声和“列宁格勒无产阶级万岁”等口号声持续了数分钟之久。值得深思的是,日下午,基洛夫在列宁格勒斯莫尔尼宫遭到枪击,当即殒命。凶手是一个被开除党籍的叛徒,当他向基洛夫开枪时,基洛夫的警卫队长远远地落在基洛夫后面。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基洛夫的警卫队长和被当场抓获暗杀基洛夫的凶手在用车送去审问的路途中,车子出了“车祸”,基洛夫的警卫队长因“车祸”死亡。后来,两个押送警卫队长的内务人民委员会工作人员也被杀掉了。此案发生后,连一个简单的调查报告都没有公布,凶手和49个所谓同谋就被处决了。这样,关于基洛夫被暗杀一事的直接见证人都死去了,“基洛夫案件”成了疑案:究竟是谁指使刺客暗杀了基洛夫?基洛夫被暗杀的当天,斯大林在没有经过政治局讨论和批准的情况下,对苏联刑法作了如下修改:第一、各司法机关应加速审理被控告犯有策划或采取恐怖行动的罪行的犯人。侦察恐怖活动案件不得超过十天。第二、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不会考虑这类罪犯要求赦免的申请。判决一经作出,不得上诉,不得赦免。第三、内务人民委员会应在这类罪犯被判处死刑以后立即予以执行。这几项修改,使得斯大林有着极大的权力,可以随意作出判决,目的是“消灭威胁党和国家的反叛人员”。于是,浩浩荡荡的,堪比中国文革的大清洗运动开始了。从日至1935年,这是大肃反运动的前期,这一段时间大肃反的对象还仅仅是“谋杀基洛夫的凶手”,被清洗的“谋杀基洛夫的凶手”据有关资料透露达50多万人。1936年最出名的事件是第一次“莫斯科审判”。肃反运动中,曾在莫斯科进行过三次审判,受审的主要角色都是党和政府前领导人。这三次审判被后人称为“莫斯科审判”。日,斯大林和日丹诺夫指示政治局委员:“绝对迫切需要任命叶若夫同志为内务人民委员。”叶若夫主持了大肃反运动后,清洗、镇压的规模迅速扩大。1937年初至1938年底,是苏联最黑暗的时期。第二次“莫斯科审判”,15人被枪决。月苏共举行中央全会,斯大林提出了“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发展,阶级斗争会日益激化”的论点。大力鼓吹进行阶级斗争,清洗反叛人员。全会闭幕不久,内务人民委员会就将矛头首先对准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和选出的中央委员,据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和日《真理报》透露,“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选出的13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中,共有98人,即70%,在年被逮捕和处决;“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1996名代表有1108人因“反革命活动”而遭逮捕。矛头紧接着对准军队。日,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和其它一批高级将领被枪决,他们被指控为是“反苏军事中心”。由于图哈切夫斯基是这批高级军官中最有名的一个,所以史称为“图哈切夫斯基案件”。图哈切夫斯基是苏联红军中最有才干和威望的元帅,德国对其又恨又怕,纳粹德国盖世太保的二号头目海德里希熟知苏联大肃反内幕,他亲自指导行动伪造了一份文件,借斯大林之手除掉图哈切夫斯基。苏德签订《拉巴洛条约》后,图哈切夫斯基这被派往德国。1937年海德里希伪造一封图哈切夫斯基给一位德国军官的信,信的内容是计划推翻斯大林。德国的盖世太保将这封信通过捷克政府的秘密渠道转交给了斯大林。斯大林并没有上当。海因里希日后谈起这件事的时候洋洋自得,说苏联军事力量的削弱有他的一份功劳。斯大林当然没有这么笨,但是图哈切夫斯基在军队和党内的权力太大了,是斯大林必须要除掉的一批人。在审讯时,这封信只字未提,而是在事后才作为档案里的佐证。图哈切夫斯基被捕后,全国各地开始大规模逮捕军队其他领导人,这个行动对苏联的军队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一大批有才干的将军被处决,连第一批授予元帅军衔的人都被处死一半。叶若夫大肆逮捕和处决他认为是敌人的人,以至于他的侦察员的文件袋中藏有卡冈诺维奇、安德列耶夫、米高扬、伏罗希洛夫、加里宁等人从事敌对活动的证据,在中央内暂未算作“敌人”的只有斯大林和莫洛托夫本人。此事被贝利亚知道,他虽是叶诺夫的副手,但此时却立刻从梯比利斯飞向莫斯科,向斯大林作了汇报。叶若夫的政治生命从此完结。1938年12月,叶若夫本人也被处决,他的职务由贝利亚继任。这时,大肃反运动已经扩大到漫无边际的地步,连加里宁、莫洛托夫的夫人,卡冈诺维奇的兄弟以及斯大林的大部分亲戚都遭到了逮捕或处决。大肃反运动对整个社会主义建设造成的损失丝毫不亚于文化大革命。通过以下数据可以看出来。领导十月革命的2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中,有15人被处决;列宁建立的第一届政府的人员15人,其中有8人被处决或死于狱中,1人在国外被暗杀,4人在大肃反开始前就已经病故,1人下落不明,唯一活下来的只是斯大林一人。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选出的71名中央委员中,除了基洛夫被暗杀外,只有19人活下来,其余均被处决或自杀。出席1939年“十八大”的代表中,曾参加“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人数不到2%;1935年党员人数是235.8万人,尽管补充了新党员,但1938年还是减到192万人,减少44.5万人。在大肃反运动中遭到清洗的不仅包括党和军队的干部,而且还包括工业专家、科学家、艺术家、厂长等;据估计,企业中上层管理人员中有50%-75%的人遭到清洗;工业界中,军事工业、化学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所遭受的打击特别惨重。经过一套绚丽夺目的大清洗过后,斯大林“高兴”地发现,苏联没有人了。中央被迫提拔一些人来担任空缺的重要职务,这里头有英雄,也有狗熊,例如一个名叫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的工程师在三年内便当上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州委书记;一个名叫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的小厂长当上了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副总理;一个名叫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库兹涅佐夫的巡洋舰舰长成为苏联海军司令;坦克团团长朱可夫成了基辅特别军区司令员,晋升大将;红军汽车坦克装甲兵总监巴甫洛夫担任西部特别军区司令员,晋升大将。大清洗对苏联的损失是无可估量的,苏联的红军现在不堪一击,斯大林开始担心德国会乘人所难进攻苏联。的确,苏联还没有遭受过这么大的“突发”事件,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稳定局势,尽量避免战争。日,希特勒从柏林出发,去意大利征求他的盟友墨索里尼的意见,关于在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的350万日耳曼人的命运。在圣保罗火车站,意大利国王维克多·爱麦虞埃来迎接这位独裁者,晚餐和住地都很糟糕。希特勒怏怏不乐,他想与墨索里尼直接会谈。第二天,在罗马的威尼斯宫,希特勒发表了一篇有力的演讲,齐亚诺评价说:“这篇演讲非常成功,将他周围的冰雪全都融化了。”这次讲话是到意大利以来的最有政治意义的第一个事件。后来里宾特洛甫向齐亚诺递交了一份建议结盟的条约草案。齐亚诺没有表态,但其实他是希望缔结这个草案的,因为他并不相信西方的民主。意大利好像不能拒绝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的“建议”,所以墨索里尼表示支持希特勒的想法,希特勒的盟友走出了第一步,墨索里尼放弃了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保护,但是还有英国和法国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互助条约,当然还有苏联的那个他称为“两个劣等民族的条约”的《苏捷互助条约》,此外,苏联与一系列中欧国家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也让他很难找到两个盟友。希特勒随即命令国防军对捷克斯洛伐克采取“武力威慑”,调集部队重兵压境,捷克政府请求英法的帮助,殊不知,张伯伦在3月就发表了声明,宣称“放弃对捷克斯洛伐克保护的念头”,还在4月飞往法国劝说他的老朋友达拉第,劝他“不要为捷克斯洛伐克而丧失了法国的利益”,英法这边已经准备好迎接希特勒的荒谬言论了,张伯伦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捷克斯洛伐克怎么样,英国都不会作出实质性的举动。他更希望看到德国在消灭捷克斯洛伐克以后,把矛头对准苏联,而不是他自己。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日耳曼人欢欣鼓舞,许多日耳曼人走上街头,挥舞着纳粹党旗,要求并入德国,很多人在喊着“嗨!希特勒!”,在苏台的地区的日耳曼人要求施行“民族自治”“脱离捷克”,这正合希特勒的心意,他发表演讲,公开为他们叫屈,他说:“在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里,有数百万无家可归、遭受虐待的日耳曼人,而捷克政府不仅拒绝对其提供帮助,而且还剥夺了其自治的权利,为了这几百万日耳曼人的利益,就是打一场世界大战也在所不辞!”,在英国,张伯伦赶快发表声明,建议“和平解决问题”,建议举行一场会谈,解决双方的实质性问题。希特勒对这个“友好的建议”表示支持,建议到慕尼黑进行会谈。希特勒暗自高兴,因为他已经意识到,英法根本不想引发战争,他们关心的只有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德国的国境线。而他的战争讹诈的手法,几乎是一剂灵丹妙药,只要无关英法的利益,什么都是好办的。德奥合并对于推翻均势所产生的影响好像1796年法国入侵意大利一样,扩张中的大国征服小国是逐步累积的,征服了一个,下一个便更容易更有把握了,如此一个又一个直到大国之间的真空地带全部填满为止,在十八个月内,苏联也签署了它的条约。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后使自己循多瑙河而下,同匈牙利和南斯拉夫都有了共同边界。捷克各省五分之四的边界已被包围。希持勒并不是一直打算先征服奥地利然后再征服捷克斯洛伐克的,五个月以前他声称有必要同时征服这两个国家;在4月21日,维也纳失陷后五个星期,在这个被征服的首都自杀的浪潮尚未减退,恐怖统治才开始成为常规时,希特勒便开始详细考虑对捷克斯洛伐克的进攻。三天以后,亨莱因在捷克斯洛伐克内部举起了叛乱的旗帜,他在卡罗维发利发表了演说,这一回不象1936年在赫布的那次演说那样有保留了,他在取得胜利的德意志帝国全部威望的支持下,要求德意志民族集团的行政自治权和法律上的人格尊严,要求他们有权“宣布接受德国国籍和德国政治哲学”,即在德意志人地区建立纳粹极权主义政权来肢解这个民主共和国。他还要求“修改捷克斯洛伐克的外交政策,这种政策曾经把国家引导到德意志民族的敌人的行列”。5月20日深夜,贝奈斯鉴于德国军队集结的报道,下令实行部分动员。这就激怒了希特勒,促使他提前实施他的计划,5月30日他写道:“在最近的将来以军事行动摧毁捷克斯洛伐克是我的决不更改的决定”。力量均势的破坏不但改变了小国与德国的关系,也改变了小国之间的关系。“狗腿子”改善了它们的地位,指望分到一些赃物。波兰计划军事占领立陶宛,以抵销德奥合并的影响;可是它却在3月17日送去一份最后通牒,要求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俄国警告波兰,如果波兰武装进攻立陶宛,俄国保留采取行动的权利。因为德国胜利地摧毁的和约所规定的限制不能迫使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再遵守了。保加利亚于7月31日在萨洛尼卡与巴尔干协约集团签订了互不侵犯公约,公约承认保加利亚在军备方面的平等地位,承认它对自己国境内的充分主权,但它并未加入巴尔干协约集团,也未放弃修改和约的主张。8月22日,匈牙利和小协约国也在布莱德签订了一项相似的协定。如果保加利亚不象十年前当意大利的附庸国那样当今天德国的附庸国,如果匈牙利不是被迫在政治上,经济上部分转变成为“同等地位的辅助力量”的话,这些协定本来是可以具有小国联合起来对抗德国威胁的性质的。德奥合并激励了匈牙利国内的德裔和匈牙利裔纳粹党人,增强了德国的压力和宣传;1938年5月霍尔蒂以伊姆雷迪替代达兰伊,以遏制匈牙利的国家社会主义。但是象陶尔斐斯、卡罗尔和斯托亚迪诺维奇一样,伊姆雷迪所能执行的政策只能是效法形成威胁的病害,其效果并不是使人具有免疫力,而是为真正的病害铺平道路。当夏季捷克斯洛伐克危机日益高涨时,小协约国生命力的唯一迹象是许多南斯拉夫青年到捷克使馆和领事馆去申请,愿意在发生战争时服役。他们是7月来到布拉格参加全国体育组织“索科尔”最后一次盛大联欢节日的最热烈的来宾。他们向马萨里克的国家提供援助,正如过去欧洲走向毁灭时,马萨里克在阿格拉姆审判中赞助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的事业一样,但是最后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的还是那些大国,而不是一些小国,所有这一类危机几乎都是如此。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搭救张伯伦、达拉第,分别给希特勒和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写了两封信,呼吁继续谈判,以使“和平地、公正地解决争论问题”,同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给意大利墨索里尼一封秘件中,请他“帮助双方继续努力,以求用谈判或其他和平手段就争论问题达成协议,而不诉诸武力”。日清晨,法国驻德大使晋见希特勒,献计说:“当你的主要要求能不需要战争而得到满足时,为什么你要冒那种风险呢?”这正合希特勒之意,他也正准备放出“和平”的信号。当天下午希特勒便决定向英法意三国发出请帖,要他们第二天到慕尼黑开会,协商解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大国的专断决定是压倒一切的。9月29日,两个轴心国家和两个西方国家的首脑在慕尼黑会见,他们商定瓜分捷克斯洛伐克,瓜分的方案与希特勒在戈德斯贝格提出的要求相差无几。当天晚上通过第二次英法最后通蝶,以不寻常的蛮横态度,将这个方案强加于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如果波兰人处于这样的绝境,被所有的盟国所遗弃,面临边界各方面的敌人,他们可能还要战斗下去。捷克人则比较审慎小心,能够克制,他们屈服了。贝奈斯的决定是以冷静的估计为基础的,不但估计到捷克斯洛伐克敌人的实力,而且也估计到国家内部的力量对比。因为对陆军和农民党——主要的政党——的领导人说来,苏台德区的丧失同借盟军之名的红军干涉相比之下,前者还只是一个较小的祸害。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无视慕尼黑国家而进行武装抵抗,它势必只能依靠苏联的援助。这样就会使它在这场布尔什维克国家与西方国家的思想意识斗争中同苏联结合在一起,正好应验了以纳粹德国为首所宣传的那一套说法,也许就会断送西方国家最后的任何援助。尽管捷克人在传统上有着斯拉夫文化优越论,然而马萨里克和贝奈斯的捷克斯洛伐克(正如普什米塞家族和卢森堡王朝的波希米亚一样)是一个西方式国家而不是拜占庭式国家,1918年它是在西方国家的赞助下重新建国的。西方国家已经背弃了它,俄国单独提供援助是肯定无疑的,然而是危险的,全国一半人民拒绝这种援助;因此捷克斯洛伐克只能被迫寄最后希望于小国,希望由于顺从它的邻国而赢得一个差可忍受的中立。但是人们总会去推测,如果当时捷克斯洛伐克进行抵抗,是不是会加速大国之间的战争爆发,这些大国又是不是会采取不同的联合。张伯伦则对自己的外交策略非常自信,9月15日,他飞抵慕尼黑,与德国进行会谈,在会上,英法同意了德国的所有条款,双方界定了边界线,规定了捷克斯洛伐克撤出苏台德地区的时间,意大利也表示赞同双方的决定,但是在参加会议的国家中,唯独没有当事国捷克斯洛伐克,一直到会议结束,两名焦急的捷克代表才被带到会议室,如同犯人一样听从判决,张伯伦长篇大论了一通,达拉第就把协议书递给了捷克代表,一个捷克人哭了,但是他们也只能签署这项协议,因为张伯伦已经事先告诉了贝奈斯,如果捷克不“按照规定进行”,英法将没有义务履行对捷克的互助条约。缺席了的捷克斯洛伐克被判了死刑,捷克的防线完整地落入德军手中,捷克斯洛伐克成了一只待宰的羔羊。慕尼黑解决方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它预示了这次大战的许多重要后果。慕尼黑会议有三个值得注意的缺席者: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俄国,每一个国家的缺席都有其各不相同的重要意义。这个解决方案是由于一种倾向而产生,即在欧洲建立一个大国指导中心,任意处置小国的领土及其利益,这是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在1933年就曾共同制止的。这次会议标志着意大利要求成为一个大国的不真实的鼎盛时期,以墨索里尼为欧洲的调解人与和平缔造者;同时也标志着波兰妄想成为大国的告终,对贝克的仗势欺人的政策的初步评说便是没有请他参加慕尼黑会议。俄国也没有被邀请参加,它这一次又被排斥在东欧之外虽然只不过延续了十一个月,却大大加强了它对西方国家的敌视,而且还影响它以后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慕尼黑协定不仅标志着法国联盟体系的解体,也标志着这种联盟体系作为其最近表现的法国在东欧的历史悠久的影响消失。法国在东欧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四个世纪以前法兰西斯一世和奥斯曼帝国在帕维亚之后建立的协议,甚至还可以追溯到波兰和匈牙利的安茹王朝和伯罗奔尼撒人,以及这个王朝对拜占庭的图谋,还可追溯到教皇的政策变革,在十三世纪使圣路易的兄弟登上西西里的王位。慕尼黑协定标志着英国在东欧的影响——除希腊和土耳其的半岛前哨基地外,也开始趋向结束;1939年对波兰和罗马尼亚提供的保证未能挽回英国的影响,最后于1945年在雅尔塔签订的并无成效的协定则使英国在东欧的影响完全消失。慕尼黑协定也标志着捷克斯洛伐克作为欧洲中心部分唯一的西方议会制国家的完蛋。它被西方国家背弃了,沦为纳粹德国的卫星国,以后成为它的保护国,十年以后又走上另一条路,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余波,成为完全依附于俄国的国家,此种依附地位正是它在1938年9月拒绝接受的。不仅是德国,英法、波兰、苏联和巴尔干国家都想从中捞取点利益。《慕尼黑协定》签署以后,欧洲的局势更加紧张,在中欧的各个国家都有所动作,首当其冲的是波兰。1938年9月至11月第一次瓜分捷克斯洛伐克是一次没有进行战斗的战争的结果,它推翻了凡尔赛解决方案并使德国成为无可争辩的东欧主宰。这次危机对东欧国家的政策(对西方大国的政策也是这样)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为一年后爆发真正战争的各种力量提供了可资选择的模式。决定性因素是西方国家的政策,它们的决心可以使法-捷联盟不起作用,因此东欧的命运又一次要取决于东欧以外的力量;然而其次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在东欧内部,即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自己的政策。波兰的政策纯粹是机会主义的,贝克天真地称之为“独立的”政策。在外表上,波兰的政策是基于既怕德国又怕俄国,所以在1938年9月又妄想在德国和俄国之间玩弄中立集团的把戏,这一次还想扩大为“赫尔辛基-布加勒斯特轴心”,好象波兰站上一张椅子就能俨然成为大国似的。但随着战争的迫近,可以看得清的是,波兰在德国和俄国之间并不是保持平衡的,在两者之间德国对波兰虽然是更为直接的危险,但波兰却倾向于德国,它对俄国的敌对态度更露骨。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在起作用,即波兰渴望马上获得领土利益。如果德国单独与捷克斯洛伐克作战,波兰会协同德国一起击败并肢解捷克斯洛伐克,尽管波兰的军事措施并不与德国怎样协调,而且它还可能认为自己是可以独立作战的。即便法国履行它与捷克斯洛伐克联盟的义务,波兰也不愿向法国驻波兰大使诺埃尔保证遵守中立。从这里也可以看到,法国联盟体系最后是要陷于自身内部的重重矛盾之中的。同法国订有主要是针对德国的同盟条约的波兰,竟会加入德国一起去进攻法国的另一盟国捷克斯洛伐克,即便在法国为保卫捷克斯洛伐克而同德国交战时,它也会这样干。波兰人对此所阐明的论据是:捷克斯洛伐克反正免不了要瓦解,波兰从中可以收复它被夺去的领土,这是波兰的利益所在,让波兰这样增强并扩大而成为介于德俄之间的东欧中立集团的领袖,这是法国的利益所在。此种需要、贪婪、误断加在一起的论据就成了不坚持原则的非常充分的理由了。但是最重要的因素也许还是波兰不喜欢捷克斯洛伐克的盟国苏联。站在捷克斯洛伐克一边对德国作战几乎肯定地意味着站在俄国一边对德作战,这就带来了要让苏联陆军和空军过境的危险,而对此波兰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同意的。最后,波兰在德国和俄国之间决非不偏不倚,它可与德国合作共同反对俄国,但决不与俄国合作去反对德国,这和捷克斯洛伐克同这两国的关系正好相反。波兰本身对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要求限于切欣。但是它支持南边的匈牙利,而匈牙利要想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欲望仅次于德国。波兰还支持罗马尼亚,因为罗马尼亚介于捷克斯洛伐克和俄国之间,对捷克斯洛伐克的防务关系重大。波兰与罗马尼亚有共同边界,与匈牙利的共同边界还有待产生。在波兰的中立集团计划中,争取波兰与匈牙利接壤是现实和成就的小核心,其部分目的是扩大德国和俄国之间的屏障。实现的办法便是匈牙利扩大其边界,恢复它昔日在喀尔巴阡山脊一度有过的边界,那就要把它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的修改和约的要求全部实现,不仅要和同民族统一主义的马扎尔人再度合并,而且还要把卢西尼亚甚至连斯洛伐克也都包括在内。对波兰来说,它所注意的只是要消灭作为潜在的乌克兰民族主义中心的卢西尼亚,如果该省为匈牙利收复,就可以凭后者去根除隐患。但是这就意味着小协约国的瓦解,意味着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也就不会去援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曾谋求放弃它对南斯拉夫的要求以换取后者的保证中立,它也曾谋求墨索里尼保证进攻南斯拉夫,如果后者袭击匈牙利的话。看来,以上两项正式保证它一项也没有得到。斯托亚迪诺维奇是谨慎的,他在1938年1月访问柏林时对希特勒,以及后来对法国人,他都重申南斯拉夫对小协约国承担的义务。德奥合并大概使南斯拉夫的政策有几分倾向轴心国。当捷克斯洛伐克危机在整个夏季点燃并煽起时,南斯拉夫告诉意大利人说,南斯拉夫不干预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冲突,如果匈牙利让德国率先去发动侵略,或者表面上好象是捷克斯洛伐克挑起的。意大利也不表态:如果南斯拉夫与轴心国关系良好,南斯拉夫不会去进攻匈牙利。因为意大利正想把南斯拉夫拉进罗马集团,甚至想悄悄把意大利的势力向北一直延伸到华沙。墨索里尼于日在的里雅斯特的演说第一次公开把苏台德区的争端扩大到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匈牙利和波兰少数民族,并于危机高潮时在他巡视意大利北方所发表的演说中,大肆炫耀地支持这些附带要求。在小协约国之中,罗马尼亚是唯一同轴心国没有共同边界的国家,也是唯一同俄国有共同边界的国家,这就使它的政策在对待德国关系上有较大的独立性。而且它同小协约国的切身利害关系也超过捷克斯洛伐克,超过南斯拉夫,因为它的匈牙利少数民族比那两个国家多。可是罗马尼亚既怕德国成为侵略国,又怕俄国成为盟国,此种双重恐惧使它的政策陷于瘫痪状态。同德国结成联盟的匈牙利对捷克斯洛伐克的进攻,不同于十七年前组成小协约国时所要对付的和约修正主义者的匈牙利了,现在的匈牙利可以领着德国军队穿过匈牙利国土直达罗马尼亚边界。俄国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援助如果不用苏联陆军,则一定是由苏联的空军飞越罗马尼亚的领空,那末罗马尼亚就会成为德国和俄国的战场,而且战争结束后苏军是否会再次退回到比萨拉比亚边界线后面去,这是没有把握的。所以,罗马尼亚对法-捷-苏联盟存在着缺口的战略链条上的这类重大问题只好支吾搪塞或到时再说了。1938年3月李维诺夫在回答这方面的问题时说过这一类的话:“如果反侵略国家认真对待这个问题,是可以找到解决办法的……‘有决心就会有办法’”;他的话被解释为俄国在必要时将侵犯波兰和罗马尼亚的领土,以便到达捷克斯洛伐克。但苏联的政策显然仍希望采取集体行动。日,李维诺夫向法国驻莫斯科代办建议,迈斯基也向丘吉尔建议转达英国外交部,应该通过国联的行政院按照国联盟约第十一条克服罗马尼亚的犹豫不决。由于英国和法国对国际联盟和集体行动有反感,才没有让罗马尼亚蒙受不接受这个建议的坏名声。它现在可以躲在尚未完工的布科维纳-特兰西瓦尼亚铁路后面挖掘战略壕沟,这就使苏军不可能在三个星期之内赶到波希米亚前线,而在法律上,又可以凭波兰-罗马尼亚联盟的条款为依据,它必须与波兰协调其对俄国的政策。因此,波兰就用它的左手约束罗马尼亚,使它难以进行自卫,同时又用右手招呼匈牙利发动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的自卫抗德计划乃是假定在西方有与法国的结盟,在东方也可说有与俄国的结盟,如果同时遭到匈牙利的攻击,则也有与小协约国的更早的联盟关系。捷克斯洛伐克总参谋部估计他们可以顶住德国人三个月到六个月,必要时甚至还可以顶住匈牙利人,这样便能争得时间让俄国支援部队取道罗马尼亚及时到达,让法国进攻莱茵兰。法国背叛了自己承担的义务,这个计划的基础便被破坏了。希特勒于1938年6月写道:“可是,正如占领非武装区并进入奥地利一样,只有在我确信法国不会进军而英国也因此不会干预的时候,我才会决定对捷克斯洛伐克采取行动。”然而以调解人自居的英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盟国法国,却不站在捷克斯洛伐克一边去干预,反而站到德国那一边去了,它们向捷克斯洛伐克发出最后通牒,从而在精神上破坏了后者抗敌的士气。9月21日发出的第一个最后通牒宣称,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拒绝英法的计划,即按张伯伦于9月15-16日防问贝希特斯加登的结果将苏台德区割让,英国和法国将不再过问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贝奈斯接受了英法的计划,希望赢得时间收买正在沿捷克斯洛伐克边界集中军队的波兰和匈牙利。他说:“我已经作出应付各种事变的计划”。在9月21日同一天,波兰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波兰少数民族问题应立即按解决苏台德区德意志人的同样方式处理,同时宣布废除1925年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订立的少数民族条约。9月22日,匈牙利为匈牙利少数民族提出了同样要求,在华沙举行了要求建立波兰和匈牙利的共同边界的游行示威。同一天希特勒在戈德斯贝格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西方国家的态度因而在表面上强硬起来了,捷克斯洛伐克在9月23日宣布动员,这使捷克人暂时解除了四大国的压力,看来似乎最终有可能形成反对德国的联盟。当时在日内瓦出席国联大会的李维诺夫在9月21日和23日两次重申苏联在国联盟约集体安全的体制内,以履行法捷条约为条件,承担它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义务。9月23日,俄国警告波兰,如果波兰进攻捷克斯洛伐克,它将废弃《苏波互不侵犯条约》。在这种情况下,贝奈斯收买波兰的计划付诸实施。9月22日,他写给波兰总统莫希齐茨基一封私人信,原则上接受波兰的要求,同意立即开始进行谈判;这封信是在9月25日发出的。贝克拒绝了这个建议,他想要使捷克斯洛伐克受到公开的屈辱。贝奈斯后来说,这是他不顾俄国的支持而向德国投降的“最后的决定性原因”。在波兰依旧采取粗暴和掠夺性的政策的同时,小协约国却在看风使舵。它们的目的是保持中立,很明显,在西方大国表态之前,也就是说在大战开始之前,它们也决不表态。9月23日,罗马尼亚驻罗马公使告知齐亚诺,罗马尼亚正在拒绝并将继续拒绝苏联关于苏军自由假道的要求;他说罗马尼亚赞成将捷克斯洛伐克纯马扎尔人的那部分归还给匈牙利,不过它反对匈牙利关于斯洛伐克的要求,如果俄国和波兰交战,它将支持波兰,它和波兰的联盟将被置于它对布拉格所承担的义务之上。9月24日,南斯拉夫政府禁止公众集会,企图取缔不仅支持捷克斯洛伐克而且反对斯托亚迪诺维奇的群众游行。第二天,斯托亚迪诺维奇在原则上同意罗马尼亚提出的一项建议,由南罗两国向匈牙利政府发表口头联合声明,两国可以同意捷-匈边界线作有利于匈牙利的修改,但仅限于马扎尔居民占多数的地区,它们对匈牙利兼并斯洛伐克则不能置之不顾。在柏林要求下,这一步骤并未实行;这一步骤的计划是小协约国的最后挣扎。瓜分捷克斯洛伐克的工作进行得又顺利又迅速。德国占领苏台德区是在10月1日至10日之间进行的;设在柏林的由四个慕尼黑国家和名义上的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国际委员会于10月13日决定在割让区不再举行公民投票,这个委员会的成立不过是为这场交易蒙上一层遮羞布,它对德国的要求总是惟命是从的。11月20日的德-捷议定书便划定了最后的边界线。边界线的划分大致上是按照希特勒在戈德斯贝格提出的要求,主要以民族考虑为依据,但也给德国以战略上的便利,使捷克的残余各州听凭德国摆布。波希米亚就这样在历史上第一次被分割,就在亨莱因的追随者欢庆他们与一个他们及其祖先从未隶属过的帝国团聚的同时,捷克斯洛伐克的南北边界却都在向境内缩进。历史又倒退到年,当时捷克斯洛伐克所获得的领土又从它手中被夺走了。当波兰看清捷克斯洛伐克已被遗弃而屈服时,便立即于9月30日提出最后通牒,要求交出切欣区,这是捷克斯洛伐克在1920年乘波兰无力兼顾时吞并切欣区的历史重演,捷克斯洛伐克于10月1日让步,在10月2日至12日之间波兰占领的那一块领土,据捷克估计,那儿的捷克人占百分之五十三点五,波兰人只占百分之三十三点五。匈牙利于10月1日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关于举行修改边界的谈判。自10月9日至13日由斯洛伐克人和匈牙利人举行的谈判是在科马尔诺(科马罗姆)进行的,因匈牙利人提出的要求过高而告破裂。匈牙利在10月12日便已采取军事行动,在东斯洛伐克和卢西尼亚进行了几个星期的小规模非正规战争,这又是1919年的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战争的重演。同1919年一样,冲突并不是由于两个小国之间的直接问题而要打出一个结果来,两个小国之一在军事上占优势,另一个则有大国的支持,取得胜利的乃是后者。在经过进一步无结果的直接谈判之后,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和匈牙利政府将争端提请德国和意大利仲裁,因此里宾特洛甫和齐亚诺于11月2日在维也纳的贝尔维德雷宫划出了新的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边界线,完成了对捷克斯洛伐克的瓜分。为了矫正过去把百分之六的马扎尔民族并入捷克斯洛伐克的不公正行为,现在将百分之二十的斯洛伐克民族并入了匈牙利。和在维也纳和在慕尼黑一样,都有重要的缺席者,最显著的缺席者是慕尼黑会议的两个西方国家,这和慕尼黑协定附件的规定是相违背的,附件规定由四国来解决波兰和匈牙利提出的要求。现在将英、法排除于东欧之外是在外交上第一次出现。匈牙利曾要求波兰和德国、意大利一同作为仲裁者,捷克斯洛伐克则提出,如果有波兰,也应有罗马尼亚作为仲裁者。因此小国又一次被排除在外,而波兰也又一次成为小国之一。维也纳议定书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是否要建立波兰和匈牙利的共同边界,和1919年一样,这再一次意味着要处理卢西尼亚。匈牙利和波兰的目的是由匈牙利恢复昔日的喀尔巴阡山边界,并作有利于波兰的小小修正,它们两国得到意大利的支持,罗马集团的政策和波兰集团的政策携起手来了。波兰想拉罗马尼亚一起瓜分卢西尼亚,可是罗马尼亚却有顾虑,深怕匈牙利的修改和约的主张下一回便要轮到特兰西瓦尼亚了,这是当初建立小协约国的共同利益的最后一次消极表现。卫星国的加强联合又一次出现了相互矛盾:对德国说来,波兰和匈牙利的共同边界可以加强一个从属于德国政策的反苏集团,但这一集团的主要动机或许也是反德的,因为它拦住了德国向东发展的道路。维也纳会议暴露了轴心国家内部的潜在矛盾,意大利支持匈牙利,德国则支持斯洛伐克,但德国具有更大的发言权。维匹纳议定书对斯洛伐克和卢西尼亚的宰割较之分割波希米亚更武断,但是还保存了一部分残余的卢西尼亚,正如它依然是其一部分的剩余的捷克斯洛伐克那样,作为德国实现其目的的工具。德国建立了一个言听计从的仆从国: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此外,还在原来斯洛伐克政府的基础上建立了斯洛伐克共和国,同样受到德国的保护。后者正是被捷克中央政府解散的地方政府,原因正是由于亲德。希特勒则以此为由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3月,苏联共产党第18次代表大会上,万人会场非常安静,只能听到一个响亮的声音在回荡,那是斯大林的口音。他正在宣读的长长的文件是苏共十八大的工作报告,这份报告原来是中央机关起草的,但是斯大林很不满意,他几乎将报告重写了一遍,特别加入了十七大以来党内反对内部敌人和奸细(指图哈切夫斯基等)所取得的胜利,以及现在非常严峻的国际形势——世界性的、有可能将苏联卷入其中的战争将在几年内不可避免地到来。应该说斯大林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他对当时的国际形势的判断非常正确,他在发言中提出:“我们要继续寻求防止发生战争爆发或者是至少最大限度地推迟战争爆发时间的和平手段,在贯彻苏联的欧洲集体安全计划方面做一些新的尝试。绝不容许建立广泛的反苏统一战线。遇事要慎之又慎,要充分分析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的关系和矛盾,不受敌人的挑拨和利用。同时,采取一切必要的,甚至非常的措施来加速使国家做好防御准备的工作,把增强红军和红海军战斗力放在首位……”报告中,斯大林不时加强语气,然后停下来,会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有时是连续几分钟暴风雨般的掌声。这正是斯大林最满意的,或者说是他所要求的党内团结一致的气氛。这项报告总结了他一直到苏德战争爆发时的思想。当时的欧洲,《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就被德国撕毁,肢解了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也分得了一部分领土。英法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打算祸水东引,让苏联再次面临战争,以维护自己建立在沙子上的和平大厦。斯大林叹了一口气,现在的世界,即使是社会主义国家,要想在这个时代生存过去,也必须要和几个帝国主义国家搞搞关系。必须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寻找到盟友,哪怕是一只老虎,也比孤单一人好得多。但是所谓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已经证明了与英法合作根本不可靠,同英法的接触中,斯大林清楚明确地感觉到了资本主义强国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蔑视,还有对工人阶级领导的共产主义运动的恐惧。英法和自己结盟,只是想利用自己牵制德国,那样只会和德国这个老虎过早地树敌,让我们打架,英法坐山观虎斗吗?肯定不行。还有远东的日本,万一它腾出空来,进攻远东怎么办?那么,好像可靠的就只有德国了,德国肯定不会再冒两线作战的风险了,这样看来德国没有与英法缓和的意思,是不是要与我们搞好关系呢?这是最好的情况,让帝国主义们先去互相残杀,我们再来个放冷枪。就像当年的美国,这是最好的状况。其实德国也并不是那么危险,至少他们在消灭英法之前不会对我们下手的,我们还有几年的时间来加强自己,这是最好的……斯大林感觉自己更难下决定了,他又想到,十月革命及苏联建立后,以英国、法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苏联的矛盾激化。到20世纪30年代末,英、法的主要战略对手是苏联,而在东欧地区的问题上又与纳粹德国发生冲突。而纳粹德国向来仇视共产主义,要向苏联采取军事行动,也必须经过东欧。阿道夫·希特勒一面声称要消灭社会主义苏联,一面又加紧准备向西方侵略扩张。面对德国咄咄逼人之势,英、法一味退让,推行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流”。苏联与英法签订同盟条约足足拖了好几年,而慕尼黑条约完全使我们的努力化为泡影,英法不是想拉拢德国,一起对付苏联吗?我们也可以,我们有的是办法。斯大林决定放弃与英法缔结“盟约”的想法,决定转而协调德国的关系,争取更多的时间。无独有偶,在20年前,新生的苏俄政权和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在布列斯特签订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当时列宁的思路与斯大林的如出一辙,两个人都是想保护苏维埃政权,被迫采取的暂时妥协性行动。但是斯大林拥有更大的选择余地,毕竟现在的苏联已经没有当时那么弱了。斯大林想到1917年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局部和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的全部割让给德国并赔款30亿卢布的苛刻条件,这引起了布尔什维克党内严重的分歧。列宁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签订和约,为新生政权争得喘息机会,季维诺也夫、索柯里尼柯夫、斯大林、阿尔乔姆、斯塔索娃、斯维尔德洛夫等六名中央委员支持列宁;布哈林为代表的“左派共产主义者”反对签订和约,主张对帝国主义继续世界大战,中央委员布勃诺夫、乌里茨基、洛莫夫支持布哈林;托洛茨基则主张停战,复员军队,但不与德国签约,即不战不和。现在的状况和当时也差不多,确实,和德国签订一项和平条约确实是最好的办法,现在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了,跟这个赌徒合作肯定没有什么利益可图,但是至少可以为我们赢得一段时间。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使希特勒更加大胆,他下一步的计划是占领波兰。波兰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面的捷克斯洛伐克,北临波罗的海,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冶金、化学、机器、造船工业都很发达。如果德国占领了波兰,不仅可以消除进攻西欧的后顾之忧,还可以把波兰作为入侵苏联的军事基地。但是波兰却毫无戒备,波兰陆军崇尚进攻,并没有在面向德国的地区构筑防线。波兰还留有大量的骑兵军,部队人数也少于德国,对于希特勒来说,波兰就是一个仍然停留在一战的国家。英国张伯伦政府对德国撕毁《慕尼黑协定》、肢解捷克斯洛伐克一事极为震惊,这一行为严重损害了英国的利益。张伯伦立即遭到一片唾骂,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张伯伦才发表了强烈指责希特勒的演说,宣布全力支持并保护波兰的独立。波兰不肯屈服,而英法又宣布保护波兰的独立。希特勒于日下达命令,要三军做好9月1日以后任何时间进攻波兰的准备。5月22日,德国和意大利签署了军事同盟条约,结成了“钢铁同盟”,条约规定,在任何一方受到攻击时,另一方必须利用自己的一切资源、部队给予另一方援助。这样两个法西斯国家就被绑在了一个战车上了。4月16日,苏联外长李维诺夫在莫斯科会见了英国大使,并且正式建议英国和法国同苏联缔结三方条约。这个条约还要缔结一项军事条约让这个条约有实质性作用,如果可能的话,加上波兰。这个条约对所有可能遭到德国袭击的中欧国家做出了保证。但是张伯伦一心想把苏联排斥在大国之外,所以他拒绝了这项条约,就像在慕尼黑一样。这件事更加深了苏联与德国结盟的意向。希特勒也指出,这个时候“必须与苏联结盟,避免两线作战”,与此同时,他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准备向波兰开战了。在进攻波兰以前,希特勒向波兰提出“关于但泽走廊的归属”的问题,但泽走廊本来是属于古代波兰的领土,普鲁士、俄罗斯、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的时候但泽走廊所在的地区被归还给波兰。在凡尔赛和约提出的时候德国就拒绝接受这一条款,虽然德国承认了在西部地区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在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签署的时候德国都拒绝承认但泽走廊归属波兰。但泽走廊其实就是普鲁士的波美拉尼亚省,其中格但斯克是重要的海港。但泽实际上由国际联盟管辖。波兰人为什么要求拥有但泽走廊呢?原来在凡尔赛和约签署的时候,波兰人就要求将德国的波美拉尼亚省划归波兰,因为波兰人认为,如果新独立的波兰没有延伸至波罗的海的海岸线,她便会在经济、以至政治上依赖德国。英国与法国都希望借着波兰来制衡德国,所以如果想让波兰获得出海口的话,将德国原来从波兰夺取的但泽走廊交还给波兰是最好不过的了,而且在道理上也说得通。让波兰拥有海岸线正是美国总统伍德罗o威尔逊的理论之一,他的十四点和平原则中一点就是重建独立的、拥有出海口的波兰国家,并以国际条约保证波兰的政治、经济独立和领土完整。重要海港有但泽,但居民大多是德国人,而国际联盟在没有准许公投之下,把该港变为受保护的但泽自由市。为了减少对但泽的依赖,波兰在附近建立了新的海港格丁尼亚。波兰走廊是狭长的领土,属于现在波兰的波美拉尼亚省。它把东普鲁士与德国其他领土分开。在北部地区,走廊的宽度仅仅有40公里长。由于德国领土被一分为二,东普鲁士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1922年,德国运输部为此成立航海服务连接两地,减少依赖陆路交通。英法两国明白德国对这一条约的仇恨心理,于是与波兰很早就缔结了联盟条约,即《法波互助条约》,这个条约同《英法互助条约》一起构成了西方英法两国对波兰的保护,在希特勒看来这就是对德国的包围和敌视。德国本来想像对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和英法那样,向波兰进行战争讹诈,但是波兰的态度比较坚定。希特勒发表演说猛烈抨击波兰人,他说波兰“正在对日耳曼人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波兰政府“拒绝接受德国的和平建议”,并且“侮辱我们的外交政策”,“我们的和平建议被他们否决了”,“波兰准备用武力来反对我们的和平”、波兰大使则在第二天回复说“波兰愿意与德国进行非原则问题的谈判,维护欧洲的和平”,但是希特勒并没有作出回应,而是在大肆宣传但泽走廊内的日耳曼人是如何被“迫害”的。英法也作出回应说“英法同意德国人的建议,但是不能违反《洛迦诺公约》的规定,德国必须遵守双方的约定,否则英法就会根据《法波互助条约》《英波互助条约》对德国采取相应的制裁”,希特勒没有理会英法的这一番言辞。他相信,一贯想维护和平的英法是不会对德国有什么实质性的行动的,英法的绥靖政策将会“弃波兰于不顾”。希特勒决定再次使用自己的外交手段,他再次访问波兰。但是波兰人有意敷衍元首,他们为希特勒准备了豪华的宴席,波兰的名菜和伏特加成功的让希特勒无从开口。宴会结束后,希特勒迫不及待地要探明波兰的态度,他先向波兰说明了德国和波兰之间的友好关系,给波兰画了一个美丽的奶油蛋糕,如果波兰交出但泽,德国就会和波兰达成“真正的谅解”,德国将会和波兰签订更有益于两国发展的条约,德国和波兰将会在中欧建立一个“真正强大的联盟”,还有共同反对苏联等等。但是波兰外长贝克并不是这么认为的,贝克一战时加入毕苏斯基的军队,波兰独立后,他成为炮兵上校,1926年他帮助毕苏斯基发动独裁政变,负责军事部,1932年以后任外交部长。尽管有“最狡狯莫测的政治家”的“美誉”,约瑟夫·贝克却从来没有什么前瞻性。他与大多数波兰人一样是激烈反俄的,但他的另一个特点是也非常不喜欢法国人,在这个年代里,波兰同法国关系的削弱,除了波兰人的背叛,当然也还有更深的理由。尽管法国还是欧洲秩序名义上的主导者,但在20—30年代欧洲经济的高速成长中,法国已经被德国、苏联这样的国家越来越远的抛在了后面,而且法国连边境附近的莱茵兰非军事区都无法保护,又如何能维护千里之外波兰国家的安全?贝克着重发展和德国的关系,慕尼黑会议的时候,希特勒就邀请波兰来作为“特邀嘉宾”加入会谈,波兰对此表示高兴,但是这个会议的账单总是要客人来付的。20年代波兰以战争未能夺取的捷克斯洛伐克煤炭丰富的特申地区(约650平方公里),在慕尼黑会议后,被德国元首大度的赐予了波兰。但是几个月过后,正是那个将特申地区友好地赠送给波兰的元首,对这位波兰大使提出了但泽的领土要求,还提出修建有治外法权的公路和铁路经波兰走廊把德国本土把但泽和东普鲁士连接起来。作为回报,德国将把波德条约从10年延长到20年,并且担保波兰的边界完整。贝克明白,波兰将是下一个被瓜分的国家,捷克的命运他不敢想象,波兰现在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英法,贝克慌忙给英法传口信,说明了波兰现在的危险情况,要求英法立即履行条约的条款,对德国施压,不然“欧洲将会再消失一个国家”。希特勒一直是想要夺取波兰的,首选方式是和平解决问题,但是波兰不吃这一套,还回应说“如果德国满足波兰对西里西亚地区的领土要求,波兰将会归还但泽”,这让希特勒火冒三丈,一个二等国家竟然想夺取德国的工业区,希特勒在党代会上反复强调波兰的威胁,提出要“尽快解决”波兰。希特勒为这一战争蓄谋已久。1933年希特勒上台开始,德国的扩军计划就已经开始进行。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撤销总参谋部,禁止拥有空军,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仅有轻型舰只等。为了打破凡尔赛条约的束缚,重整德国的军备,1926年,陆军曾拟定代号为“A”的扩军计划,要求以1934年为期,把德国7个步兵师秘密扩充到21个师。但是在凡尔赛体系的约束下,德国无法获得足够的武器装备,1932年陆军只得修改计划,把完成A计划的期限推迟到1938年3月。1932年2月国际联盟召开国际裁军会议上,德国提出“军备平等”的要求,遭到法国的反对。希特勒上台后,继续参加第二阶段国际裁军会议,要求各大国给予德国“军备平等”的权利。英国政府试图调和各方面的要求,提出“麦克唐纳计划”,建议5年内法、意、波的陆军兵力削减到20万,德国则可扩充到20万。该计划意味着德国、法国、意大利、波兰等国将拥有同等规模的军队,也说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裁军义务将被取代。但是自称“欧陆霸主”的法国不愿意执行这一计划,因为法国更直接地受到德国的压力。波兰则要求维护自己的独立。意大利没有做出回应。基于《凡尔赛和约》的条款考虑,德国表示原则接受。然而,纳粹党在国内实施“一体化”行动,尤其是反犹暴行,日益引起世界舆论和各国政府的反对。法国趁机要求修改“麦克唐纳计划”,将5年限期延长到8年,前4年为试行期,其间德国将以短期兵役代替长期兵役,并建立起军备监督制度和制裁制度;第五年开始正式裁军或扩军。该建议得到其它大国的赞同,但纳粹政权以德国不能容忍差别对待为由加以拒绝。日德国宣布退出裁军会议,19日宣布退出国际联盟,从而摆脱了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的束缚。这是希特勒毁约扩军的第一个冒险行动。1933年12月,勃洛姆贝格主持拟订新的扩军计划,规定未来德军在和平时期总兵力为30万人,战时扩充到63个师,其中野战部队33个师。该计划原定1938年完成,但希特勒下令提前到1934年秋完成。由于当时尚未实行义务兵役制,兵源缺乏,只得将原来三个三营建制步兵团和一个三营建制炮兵团组成的步兵师,改为二个四营建制步兵团和一个二营建制炮兵团组成。1935年3月,法国政府把恢复2年服役期限并把服役年龄从21岁降到20岁法令提交议会。希特勒决定抓住这一时机,进行第二次冒险,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的军事条款。日,纳粹政府航空部长戈林对英国记者宣称,德国已解除了凡尔赛条约关于不得建立空军的义务。以此探测各国的态度。然而各国并未作出强烈反应,希特勒勇气倍增。3月16日德国正式颁布《普遍义务兵役法》,规定国防军的志愿兵制改为义务兵役制,和平时期德国陆军由12个军36个师共50万人组成。5月21日,纳粹政府又制定《国家防御法》,该法令授权希特勒可在国内实行戒严、总动员和宣战等问题上作出个人决定。并规定改组武装力量,国防军改称武装部队,由陆、海、空三军组成,希特勒担任最高统帅;国防部改组成军事部,前国防部长勃洛姆贝格改任军事部长兼武装部队总司令;三军设有各自的总司令和参谋总部,陆军总参谋部名称被恢复,原用的“军队管理局”名称被废除。这一法令奠定了纳粹德国扩军备战的基石。从此德国加快了扩军备战的速度。1936年8月,德国陆军当局提出了“八月计划”,规定以1939年10月为期,和平时期总兵力要达到83万人,战时扩大到462万人,其中野战部队102个师。为了实施这个计划,陆军的财政拨款增加到每年近90亿马克,比1935年增加2倍多。军事工厂日夜赶工,制造部队所需的武器弹药。由于凡尔赛条约禁止德国拥有空军,因而纳粹党执政前国防军内只有550名飞行员和180名飞行观察员,10余架军用飞机。航空工业也十分薄弱,1931年仅生产13架飞机。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立即任命戈林为航空专员,4月28日又增设航空部,由戈林任部长。同年4月,希特勒委托蒂森召开航空会议,确定大规模发展军用飞机的方针。5月,国防军的空中防卫办公室并入航空部,军用和民用航空统一归戈林掌管,当月戈林就组织人员进行大规模发展空军的研究。纳粹德国的空军发展计划不断更新,指标数成倍增长。1933年底,希特勒曾要求在1935年10月以前把德国空军第一线飞机增加到1600架,翌年1月的“莱茵兰规则”又把这一数字扩大到3715架,同年7月再追加到4021架。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这些追加的指标实际上无法达到,1935年戈林正式对外宣布德国已拥有空军时,德国实际上只有2500架飞机,其中作战飞机800架。为了加快扩充空军,纳粹政府优先向航空工业供应所需的原料和资金。到1939年9月,德国已拥有第一线飞机4093架。海军建设虽排在陆空军之后,但发展速度也很快。1935年6月签订英德海军协定时,德国军舰的总排水量为11万吨,1939年战争爆发时增至35万吨。德国重点发展远洋战术,主要是发展U型潜艇,一旦英国与德国开战,德国可以用潜艇打击英国的运输补给线,至少可以打击英国人的士气。然而,德国在扩军备战中遇到了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包括兵源和武器装备严重不足,缺乏足够数量受过专业训练的军官等。因而直到1939年,它在军事上并没有完全准备好对西方国家的战争,它的优势在于较早地确定了“总体战”战略和“闪击战”战术,并在临战准备方面比西方国家先行了一步。希特勒明白,德国是一个中欧的小国家,殖民地被瓜分和海军被削弱后,德国遭受经济封锁的可能性倍增,希特勒上台之初就许诺民众要恢复德国的经济,其实他的真正目的是想要保证战争时期经济的运转,为此德国展开了一系列行动。纳粹党执政后,开始对德国国民经济进行控制和改组,逐渐建立起战争经济体制。改组工作的指导思想,既是为即将来临的战争提供经济保证,又是履行所谓纳粹主义的经济原则。由于纳粹主义理论本身就把发动战争置于主要位置,因而纳粹经济体制的主导面是战争经济体制。希特勒就任总理时,德国经济已走出了危机的谷底,但是失业人数仍高达600万之多。为了稳定社会秩序,纳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解决就业问题。1933年6月和9月,政府先后发布了《第一项莱因哈特纲领》和《第二项莱因哈特纲领》,用强制手段减少失业人数。首先,政府拨款10亿马克,并发行短期的劳动国库券,筹措到50亿马克的资金,用于实施国家就业纲领。其次,政府兴办公共工程和军事工程,修筑道路和高速公路,改良农田土壤,兴建飞机场,建造兵营,用于刺激需求,增加就业岗位。纳粹政府曾规定,在工程建设中尽量以人力代替机器操作,替换下的旧机器必须销毁,以免被变相使用。再次,限制已婚妇女就业,鼓励妇女离职专营家务。1933年6月,政府规定向年轻夫妇提供婚姻贷款,只要女方保证婚后不就业,生满4个孩子后,贷款便毋须归还。第四,大力扩充国家和纳粹党的官僚机构,实行劳动义务制,规定男女青年必须服劳役半至一年,以吸收剩余劳动力。在这些措施的推动下,1933年底德国失业人数减少了1/3,1935年3月起实行义务兵役制后,军队又吸收了数十万劳动力,这样,在义务兵役制和充分就业的影响下,德国政府通过就业改革和兵役吸收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1936年德国实现了充分就业。在解决失业问题的同时,希特勒政府开始着手组建法西斯经济控制体系。日,政府成立了“德国经济总会”,作为全国经济决策机构,负责指导国家经济政策和制定经济法令。该机构由克虏伯、西门子、蒂森等12名大垄断资本的代表和5名纳粹分子主管,以下控制着7个全国性经济团体,23个经济协会,100个工商协会和70个手工业协会。同年11月27日,政府颁布了“德国经济总会”起草的《德国经济有机结构条例》,用以加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民经济军事化。德国加强垄断经济,大力发展军事生产,利用垄断公司的力量为自己的扩军行动保驾护航。战后的资料证明,德国占领区的大部分工厂都基本被德国的垄断公司掌握了。垄断公司和德国互相依靠,互相扶持,德国通过占领来为垄断公司提供劳动力、资源、土地、厂房。垄断公司则插手国家事务。克虏伯等公司曾经为德国研制坦克、装甲车、火炮等。西门子曾经为德国的犹太人集中营制造清点犹太人的机器。此外,条例规定德国原有的企业联合会或地方商会成为国家机构,所有的企业主必须加入,在此基础上,设立按部门和地区两条系统的经济调节机构,用以控制全国的企业。部门调节机构的组织形式是4级经济集团,最高一级为工业、商业、银行、保险业、动力经济和手工业6个最高集团,下属44个经济集团,350个部门集团,640个专业集团;地区调节机构为18个省经济厅及其下属市、区分支机构。两类调节机构都具有政府机构的权力,负责人由上级任命,统一归中央经济部下设的“全德经济院”管辖,在有关的中央专业管理局的协同下,同时对国民经济实行自上而下的双重交叉控制。控制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原料分配、订货和劳动力分配干预企业的生产。纳粹政府还通过强制实行卡特尔化来加强对企业的控制。1933年7月,政府颁布法令,强令尚未实行卡特尔制度的中小企业加入义务共同体,组织新的卡特尔,或同大企业签订保证合同,以此来促进企业合并。法令还规定卡特尔有权合并其他企业和禁止建立新企业。1937年10月,政府又颁布《股份公司改革法》,规定凡资本不足10万马克的股份公司应予淘汰,并禁止创办资本在50万马克以下的新公司。这样,绝大部分中小股份公司相继倒闭,垄断组织控制着全国70%的工业。日,政府又颁布《国民劳动秩序法》,将行政领导原则应用于经济企业内部,对工人实行法西斯控制。条例规定德国企业主是企业的法定领袖,是所辖企业的最高上司,有全权决定企业的上下班时间、奖金的种类及发放时间、罚款的数额和种类,规定工人是企业领袖的法定下属,必须对其保持基于生产利益一致的忠诚,不得过问企业事务。1935年2月起,德国又开始实行“工作簿制度”,规定每个工人必须具备一本记载其种族、技能和职业经历的工作簿,作为寻求职业的基本条件。这样,雇主或政府当局就可以通过扣押工作簿阻止工人离职。1938年6月起,当局禁止军工企业的工人离职,1939年2月全国实行强制劳动服役制,规定工人必须到官方就业处指定的岗位工作。德国粮食总会和《农田继承法》日,德国成立了“德国粮食总会”,作为政府控制农业的一种手段。该机构的任务是对全国农业实行法西斯控制,保证德国粮食自给,稳定农产品的价格,以保护农民的利益。由纳粹农民领袖、德国食品与农业部长达雷主管。粮食总会下辖劳力总管理处,农场总管理处和市场总管理处。通过地区性和职能性下属机构,控制农业生产者、加工者和销售者,它有权颁布法令,调节农业的生产和分配,规定工资和价格,以及采取其认为必要的一切措施。同年9月29日,达雷颁布了一项关于土地继承问题的《农田继承法》。该法令规定,凡占地7.5—125公顷的农户地产均为“世袭地产”,该地产必须保持完整,不得出售、分割或抵押,也不得因债务无力清偿而被没收;世袭地产的户主称为“农民”,其它家庭成员不能获得这一荣誉称号,只能称作“农人”或“农业经营者”;户主死后,世袭地产必须按当地习惯传给长子或幼子,如户主无直系后代,亦可传给最近的男性亲属,但继承人必须具有1800年以来的纯德意志或同种血统。当时德国约有60万户此类农户,拥有的土地占耕地总数的40%。通过该法令,德国的富农阶级得到稳定,成为纳粹政权在农村的政治经济支柱;不能继承农田的富农子弟成了“缺少空间的人”,成为军队的后备力量,他们在“东进”宣传的影响下,幻想到东欧各国去占据新的“生存空间”。当时德国粮食不能完全自给,1932年全国“食品热量”的自给率只达75%。为了节省进口粮食所需的外汇,并建成“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纳粹政权除了扶植大农业外,还通过其它措施来提高农业产量。其一,利用价格杠杆。较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同时大量降低化肥价格,减少农业税收,降低农业贷款的利息,以促进和扩大农业生产。从1933年1月至1934年12月,德国谷物收购价提高了19.9%,牲畜收购价提高22.3%,牛奶、鸡蛋和奶油的收购价提高22%,饲料收购价提高23%,蔬菜收购价提高26.2%。其二,稳定和扩大农业人口。1934年5月,纳粹政府颁布法令,限制农业生产劳动力流入非农业性企业;翌年2月,政府又强迫凡从事过农业生产的人都回到农业中去。此外,政府还推行“移住计划”。其中的“区域整理计划”是在各邦内设置“垦区”,配合以“德意志人民到农村去”,“与大自然亲近”等宣传,鼓励民众“移住”人口较少的农业地区。“郊外移住”则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在小城市周围设立“田园城市”,鼓励城市过剩人口到那里建造廉价住宅并耕种田地,二是实行“助耕制”,由劳动部门指派2—3人为一组的失业工人到郊外农场“助耕”,由农场主负责供给膳宿,并鼓励助耕者与农场主的儿女们通婚,定居郊外。各种措施实行后,农产品总产量有所增加,食品自给率从1936年的81%上升到1939年的83%。德国经济纳入战争轨道纳粹政府把经济纳入战争轨道的工作大致分二个阶段,年是为准备战争而全面改组德国经济的阶段,年是为直接进行战争而强制发展战争经济的阶段。为了筹措更多的经费发展军事经济,1935年德国开始使用由沙赫特设计的“梅福票”。该票的全称是“冶金研究股份公司期票”,由发行公司支付给军火承包商和军火生产商,最后由国家银行保证到时贴现。从1935年至1939年9月,全国共发行“梅福票”约120亿马克,占同期军费开支的1/5。在一般情况下,梅福票在5年后开始贴现,这样就能暂时缓解战前预算支出的负担。与此同时,国家还发行其它长期或短期公债。1933年国家负内债129亿马克,1938年上升到315亿马克。政府还用控制民众消费和干预投资的办法来推动军事经济的发展。经济危机期间,魏玛政府为了推行通货紧缩政策,大量开征新税,纳粹政权不仅沿袭了高额税收政策,还进一步提高税额。结果,全国税收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从1932年的25.4%提高到1938年的29.5%。这样,尽管由于实现充分就业和延长劳动时间,全国工资总额大幅度上升,从1933年的136亿马克上升到1939年的294亿马克,但通过税收调节,一部分工资收入退出了消费市场。为了迫使企业将盈利用于再投资,政府规定利润的分配限制在6%以下。1934年以后,为了限制私人资本投入政府不希望扩大的领域,规定组建重要工业企业和扩大原企业均需获得国家批准,同时还通过管制原料分配和劳动力加以干预。结果,全国的工业投资从1933年的55.7亿马克增至1939年的443.2亿马克,其中投入生产资料部门的比例从53.5%上升到81.1%,消费品生产尽管未作大幅度削减,但发展速度远远低于重工业。日,纳粹政府颁布《国家防御法》,其中规定设立“军事经济全权总办”一职,由沙赫特担任。军事经济全权总办受命主管除军事工业以外的经济事务,负责和平时期的备战工作和战争时期动员“一切经济力量为战争服务”。由于1934年和1935年农业歉收,政府被迫耗费大量外汇进口粮食。1936年,其军事工业又严重缺乏原料,影响了战备工作的顺利进行。希特勒为了解脱困境,于1936年4月指示戈林组建班子,着手研究改善原料和外贸状况的办法。同年8月,他向戈林提出备忘录,要求其班子制订新的计划,保证“德国军队必须在四年内做好战争准备,德国经济必须在四年内做到能够应付战争”。戈林属下以弗立茨·勒布为首的研究班子根据希特勒的指令制订了第一个“四年计划”。9月,纳粹党在纽伦堡全国党代会上宣布了该计划,为了隐瞒了其真实意图,会上只宣称“在四年之内,德国必须摆脱对所有外国原料的依赖,这些能由德国的才能、我们的化学和机器工业以及我们的矿山来提供。”计划的重点是发展军工生产,改组经济结构,争取达到经济“自给自足”。计划大力发展冶金、人造橡胶、矿产开采和研究可以利用的代替材料。戈林受命担任“四年计划全权总办”,他有权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协调各机构的工作,统一管理全国的经济资源。“四年计划中央办公室”下辖天然原料和合成原料生产和分配办公室、农业生产办公室、劳工办公室、价格管理办公室和外贸办公室等。在实际运行中,“四年计划全权总办”和“军事经济全权总办”常为争夺经济控制权而发生争执,由于戈林在纳粹党内身居高位,在争夺中日占上风,至1939年12月,“军事经济全权总办”仅有权插手有关经济部和国家银行的事务,全权总办办公室也被撤销。为了达到所谓的“自给自足”,纳粹政府重点着手解决矿产品和战略物资短缺的难题,利用掌握的财政权力,拨出巨额款项,开采和提炼贫矿,生产合成原料,挖掘国内潜力。1937年7月建立的“赫尔曼·戈林国家工厂”既是纳粹党党棍成为新财阀的典型,也是纳粹政权组织“自给自足”经济的代表性产物。该企业公司原是为了开采萨尔茨吉特的贫铁矿而建立的,70%的股票由政府收买,其余由资本家认购。在德国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它的实力急剧膨胀,下辖企业划分为3个康采恩,即冶金业康采恩、军火业康采恩、机器制造业及内河航运业康采恩,原本部机构改为中央控股公司。到1942年,它在德国本土和占领区共拥有177家工厂,69个采矿和冶金企业,156个贸易公司,46个运输企业,15个建筑企业和几十个其它企业。经营着煤铁矿、冶炼工场、武器和广播器材厂、化学工厂、轮船运输公司、饲料批发商店和不动产公司。总资本额从1938年的4亿马克增至1943年的60亿马克。对外贸易也被纳入战备的轨道。1934年9月,纳粹政府发布所谓的“新计划”,规定对全部进出口贸易实行监督与控制。在纳粹当局的严密控制下,对外贸易的重要变化之一是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变化。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例不断上升,进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和农产品的份额不断下降,战略物资的份额上升。变化之二是外贸对象改变,同德国邻近的北欧和东南欧国家所占的比重愈益增大,到二次大战全面爆发时,德国已经完全统治了东南欧国家的市场。由于外汇储备有限,为了扩大外贸额,纳粹政权从30年代中期起大力推行被英语国家指责为“沙赫特主义”的双边结算协议,绕过外汇市场同别国开展贸易活动。借助该手段,德国向东南欧各小国大肆购货,而且一再要求以新的交货作为对积累债务进行部分结算的前提,使自己成为这些国家最大的供应者和主顾,也使这些债权国在经济和政治上逐渐依附于德国。德国进行的经济改革主要是用强制法令和经济计划来控制全国的经济,扶持垄断公司,建立专一的高度集中的国家经济,充分利用全国的人力资源,将政府认为的“没有必要”的岗位取消,例如小企业、小商人等在年纷纷破产或者是倒闭,这些“节约下来的劳动力”被分配到各个岗位,例如农业、军工厂、矿场、军队,以加强德国的战争潜力,同时通过《国民劳动秩序法》变相削弱全国的人权,以达到最大限度动员战争经济的作用。同时大幅度加强德国的军事工业,以满足德国迅速扩军的需求。希特勒还担心的是德国的军事能力。《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国拥有主力舰、坦克、飞机等现代战争中不可缺少的武器,而且德国的军事生产也在英法等国的严密监视下,首要任务就是打破这个封锁局面。《拉巴洛条约》规定德国可以在苏联试验最新的“军事装备”,德国兵器局于是在喀山建立了一个“装甲车辆试验场”,集中试验新研究出来的坦克、装甲车和火炮,德国的一号坦克就是在此实验。同时,克虏伯等垄断公司利用在国外的公司研发新的武器,我们耳熟能详的88毫米高射炮就是由克虏伯在瑞士的子公司设计的。古德里安等人则专注于装甲车辆的研发和运用,在1937年古德里安写了一本名叫《注意!坦克!》的书,着重介绍了装甲车的历史,强调装甲部队的重要性。早在1933年,德国军械署要求亨舍尔、曼、莱茵麦塔、克虏伯、戴姆勒-奔驰五家公司分别制造三辆样车,官方设计书所列出的名称为“Kleintraktor”(轻型拖拉机),以掩盖本次研制的真正目标。其中克虏伯公司研制出的6吨重的LKA1被选中,逐渐发展成现在的1号坦克。配备大致为:两挺7.92mmMG13机枪,可乘坐两人。由于装甲和火力都不是很强,用于抗衡英法的重型坦克显得力量不足,但是在初期的波兰和法国战役中确实起到了支援步兵进攻、突破防线的作用。在德国初期的装甲部队中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训练了很多优秀的装甲士兵。1934年,武器局希望有一种重量10吨以下、拥有一门20毫米机关炮和一挺7.92毫米机枪的轻型坦克。根据这些要求向MAN、克虏伯、亨舍尔发出了设计邀请。同年三家公司都拿出了样车。改进后的坦克被称为2号坦克,配备了20mm机关炮,火力有了一些提升,但仍属于轻型坦克,前装甲为30mm,侧装甲为16mm,仍无法与英法等国的坦克抗衡。但是这些坦克在战争初期确实给德国带来了胜利,但是德国也暴露出了其一些缺点,装甲部队有发展,但还不够强,还不能与英法的重型坦克抗衡。也缺少主战坦克和重型坦克,火力还不够强。在遇到英法的重型坦克时,要不是有无线电协调通讯,德国坦克兵熟练的技术,灵活的战术,德军的轻型坦克部队根本无法与英法的重型坦克抗衡。德国也意识到了这个缺点,也加快了主战坦克和重型坦克的研发速度,但是德国发展坦克的时间仍然太短,耗费了许多时间,导致德军的重型坦克一直没有在需要时出现,给德国初期的战争带来了许多困难。后来,在日,德国的主战坦克——3号坦克成功投入生产。之前古德里安将坦克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分别为携带高初速炮用以反装甲作战的的战斗坦克,以及携带大口径炮射击高爆弹药的支援型坦克,并规画一坦克连的组合比例为三个连的战斗坦克以及一个连的支援型坦克。根据这种观念,古德里安要求陆军部开发一种最大重量为23吨,以及最高行进速度为35公里/小时的中型坦克,以配合德国公路桥梁的载重限制,并打算将之作为德国装甲师的主力坦克,以用作摧毁敌坦克。而德国的戴姆勒-奔驰公司、克虏伯公司、MAN公司及莱茵金属公司以此生产了试验型的坦克,并于1936年及1937年进行测试,最后戴姆勒-奔驰公司的产品获得取用。第一辆三号坦克在1937年5月竣工,以及其余9辆都在同年完成生产。最先的A、B、C、D型均为发展阶段,只小规模生产并多被用于测试目的,直到1939年E型三号坦克出现后才开始正式量产,量产由数家厂商共同负责。3号坦克装备了37mm火炮和两门MG34机枪后改装为坦克,后期改装为50毫米与75毫米火炮。前部装甲大约在10-57mm,侧装甲在10-37mm。德国的坦克虽然在装甲、火力上与英法等国的坦克还有差距,但是由于古德里安在研发和训练时就着重强调提高坦克的协同作战能力,德国的大部分坦克都装备了无线电装置,驾驶员也有着充分的训练,使得德军一次次化险为夷。而且古德里安首次提出“装甲突击”战术,也就是后来被称为“闪电战”的让各国闻风丧胆的快速战术。为了配合闪电战的要求,希特勒也强调空军的重要性,强调要大力发展空军,由戈林全权负责这一事物,由于戈林在纳粹党中的权力,德国空军迅速发展。首要任务是发展轰炸机和战斗机。第一架原型机He111V1,在日第一次试飞成功。He111在服役初期一直假装用作为民用运输机生产为掩人耳目,事实该机种有意加入德国空军成为轰炸机并且开始着手改良装备。虽然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凡尔塞第一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