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玩pk10跨度怎么看看精确,能告诉我一下吗?

我想问一下有高手可以帮我解答一下是什么问题吗?电脑看一会视频或者玩一下游戏就会死机?belong_0651硬件有问题,或有木马更多回答霜晨月思想这种情况大部分是硬件温度过热或老化和病毒的原因,检查硬件散热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就是病毒或老化问题。病毒问题造成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系统盘重装,一般的重装软件几乎不能解决。硬件老化只能更换硬件了。热门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Sina Visitor System查看课程评论
发表的课程评论如下
内容课程ip评论时间
1为什么要沟通?1沟通是为了更好的相处与交流;2获取信息,情感分享;3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4沟通能力决定一个人的优胜劣败;5沟通是生活中必备的工具;6沟通是互通双方的想法和意图;7沟通就是寻求问题的解答。沟通的四大原则1尊重:在沟通的过程中尊重对方的地位、年龄、身份,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法。2真诚:以诚恳的态度与人交往,实事求是的表达,不加防御性伪装,不戴假面具,表里如一。3自信:自己相信自己。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接受不同的观点。4主动: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并及时反馈对方传递的信息。沟通的技巧说的艺术:说话是沟通的主要方式,要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坦诚的自由的和对方进行交流。但是在不同情景中或背景下,需要含蓄、幽默的表达,或者是直接或间接的沟通。自然地运用肢体语言,表情达意。含蓄:耐人寻味的委婉表达,不把意思全部说出来。使用弦外之音引起对方的思考,还可以使双方都有回旋的余地而不至于尴尬。暗示、双关都是含蓄的手法。幽默:用有趣或可笑的语言表达意味深长的内容。让对方放松神经,产生愉悦,易于接收。要自然得体,不故弄玄虚,庸俗卖弄。直接:简单直接的表达会给对方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间接:间接的沟通是一种迂回的手段,不受时空限制,但信息可能失真。比方留言、写信、发短消息。None 17:12:44
2时间管理策略与技巧:第一锁定目标焦点。第二分清轻重缓急。第三坚持记写日志。第四坚持一事一毕。第五避免透支时间。第六克服拖拉习惯。第七学会化整为零。第八培养快速节奏。第九善用省时工具。None 16:39:27
3什么是日常事务:答:所谓日常事务是指发生在自然或生活情景中的事情。日常事务能力的主要内容:答:接人待物的能力、与人友好相处的能力、应付紧急事件的能力、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解决和处理冲突的能力、拒绝不当要求的能力、生活自理的能力、外出购物的能力等等。如何提高孩子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答: 1、让孩子在做中学2、让孩子在情景中学3、让孩子在合作中学4、让孩子在问题中学5、让孩子学会5W1H法合作能力很强的孩子在解决问题的时侯可能会有如下表现:(1)共同界定问题。(2)与他人共同商讨解决方案。(3)在情境中扮演主动角色。(4)遇到的问题与合作者共商解决方案。(5)积极主动的参与行动。什么是5W1H?What:发生了什么事情?When:事情什么时候发生的?Where:在哪里发生的事情?Why: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原因何在?Which:与那些人相关?How:事情是如何演变的?我们应如何解决?None 16:15:42
4你的孩子有表达权吗? 虽然我自己没有孩子,但对于我教的孩子很我将来的孩子,我都会给他们充分的表达权,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 ,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等
你的孩子的隐私是如何受到保护的?
我会尊重孩子的隐私,不会轻易的翻动他们的物品,特别是“私人”物品,给他们该有的个人空间。
你的孩子有权管理和分配自己的物品吗?
孩子自己的物品一定要孩子自己去管理和分配,这样能够锻炼他们生活的自理能力。
你有过干涉孩子交友的行为吗?
孩子交友应该有所选择,在孩子交友方法我会给予指导,让孩子学会选择朋友。如果孩子和不好的人交上了朋友,我一定会干涉的!None 13:28:21
5指导孩子合理消费坚持几条原则:以身作则的原则
量入为出的原则优先消费的原则
价廉物美的原则指导孩子合理消费、学会理财,可以考虑如下方法:1、家庭理财一本帐
2、个人消费一张表
3、家庭奖励一基金
4、投资理财一账号
5、废物利用一方案废物利用一方案,对孩子有很多好处:一是养成节俭习惯,珍惜资源;
二是学会对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
三是养成动脑动手习惯,学会独立设计、构思与制作。None 13:07:23
6作为孩子来说,他们的成长过程必然要走弯路,如果他很多经验都没有尝试到,有些孩子犯的错误没有犯过,也没有挫败,那么这样的孩子实际上是没有能力的,孩子的成长需要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就象养分一样,其实,孩子是必须要犯错误的,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必须允许他犯他那个年龄的错误。作为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孩子的错误。None 18:04:47
7“缺乏父爱综合征”是由于父爱缺失,也即因父母离异、父亲长年不在家或者虽然在家,但是极少关注孩子,致使他缺乏父爱而带来的一种分离性焦虑,这种分离性焦虑的表现多种多样,轻度的表现为胆小、焦虑等情绪性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出心悸、头晕,甚至昏厥等生理性症状。【父亲作用】
1.父亲是孩子最重要的游戏伙伴,也是儿童积极情感的满足者。
父亲会更多地与孩子玩兴奋、刺激、变化多样的游戏,而不像母亲那样与孩子做一些传统、安静、缺少变化的游戏。所以,孩子更喜欢与父亲玩。研究表明,有自由选择游戏对象时,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孩子把父亲作为第一游戏伙伴来选择。
2.父爱有助于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一般来说,父亲具有独立、自信、自主、坚毅、勇敢、果断、坚强、敢于冒险、勇于克服困难、富有进取心、合作、热情、外向、开朗、大方、宽厚等个性特征。孩子在与父亲的交往中,一方面潜移默化地感受着父爱,模仿、学习父亲的言谈举止;另一方面,父亲已自觉不自觉地要求孩子具有以上个性特征,尤其是对男孩要求更为严格。
3.正常的父爱能促进儿童扮演好自己的性别角色。
男孩能模仿、学习男子汉的“阳刚之气”,从而形成良好的角色心理认同。如果男孩缺乏“父爱”或与父亲交往过少,容易导致“女性化”倾向。对女孩来说,通过对父母性格特征的识别,会更加强化自己的性别意识,掌握性别角色标准。国外一些研究发现,在随单亲母亲长大的女孩中,成年后往往拒绝做母亲或妻子,在取得满意的两性关系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4.父爱更易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None 17:25:54
8孩子需要爱,孩子需要关怀。其实物质和经济的丰厚并不会导致人的道德的伦伤,相反,它应该促进伦理的进步。为人父母者,当你的心压抑时、当暴力向你召唤时,想想孩子吧。夫妻之间相互克制和谦让,也是一种美德。父母应以身作则,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None 14:52:33
9【家教类型】
专制型:这种教养方式容易导致儿童的不安全感、忧虑、退缩、怀疑、冲动、反抗和敌对倾向。
溺爱型:这种教养方式造成儿童情绪不稳、交往困难、任性,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好逸恶劳。
放任型:这种教养方式是抱着“树大自然直”的观念任其发展,放任自流,结果导致孩子“任意”发展成非常态的状态。体现出父母教育上的无能为力和无威信感。孩子变得难于管教。
忽视型:这种教养方式不重视的亲子关系的构建和维护,要么不会教育而不教育,要么忙事业没工作而没时间教育。这会使孩子变得孤僻冷漠、敏感、多疑、缺乏同情心,感到压抑、自卑、消极等。None 16:58:04
10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未成年阶段是人的品德、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孩子聪明伶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都非常强,但若一味予以物欲上的满足,甚至放纵其行为,只会平添他们的娇气、自私和霸道。在平时的说教中,要让“理”制约“情”,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护短、溺爱、娇纵、不管、不教,或滥用亲子骨肉之情和家长的权威,要求过高,责之过严,甚至打骂孩子,都违背家庭德育的规律和特点。所以家长要明白:你的孩子并不是你,你可以给他爱,却不能复制你的思想,因为他有他的思想;更不要因心切而作出不适合孩子程度的要求;不要因怀疑孩子的能力而事事代劳。None 16:14:14
1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家庭教育中,追求教育的成功,追求孩子日趋完美的成长本是无可厚非,但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有完美主义倾向,则会使家庭教育走上穷途末路。追求完美和害怕不完美这两种动机相互加强,形成强大的内在驱力。在这种内在驱力的作用下,家长对孩子要求苛刻、不考虑孩子成长的实际,往往造成孩子人格的扭曲,使孩子形成焦虑、抑郁、强迫等人格特质,给孩子的一生带来不良的影响。如果发展严重,就会造成孩子也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真正的完美教育是建立在尊重、宽容、等待、微笑、掌声、鼓励和温和惩罚基础之上的,建立在把孩子当做一个大写的“人”的基础之上的。None 19:40:31
12在“我好”这个范围里,只有能看到“你也好”,才是健康的心态。如果只有“我好”而看不到“你也好”,这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非常赞成鼓励孩子,但是,我不赞成“告诉孩子你真棒”,我更喜欢“告诉孩子,你做得真棒!”没有人能对所做事情的结果做出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是,我们可以把握我们的行动,告诉孩子,你做得真棒!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行动上,即使是做不好也没关系,改进行为继续努力就可能更好。同时也教会了孩子怎样看待别人,在别人做得好的时候,关注他们的行动而不是人,可以更好地接受别人。如果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到了“人”上,在孩子没有做好的时候,就会否定了“人”,这种否定造成的不安全感,就会引发内心的焦虑。None 13:31:21
13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很缠人的小宝宝吗?比如,你只离开一会儿,他都要哭得不行,吵着不让你走,那个样子好象是妈妈再也不回来了。如此缠人,是正常行为吗?给焦虑妈妈的“处方”:  1.重新审视自己的宝宝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2.认识到:宝宝正处于“我——社会”关系的发展阶段,爸妈的拥抱与微笑是他最能领会并接收的力量。  3.爸妈的离开或有离开的可能最容易导致宝宝焦虑情绪产生。  4.接受宝宝的这些行为吧!把它们看成是宝宝表示“需要”的途径,给他适当的关心与拥抱。  5.在宝宝比较满足的时候,试着让他在离爸妈比较近的距离内自己玩耍并随时关心他,再慢慢将距离拉大。这样的话,相信宝宝也会尝试渐渐地离开妈妈,玩他自己的了。  6.在这段时期内,最好能对宝宝好的行为给予鼓励,尽量不要对他不对的行为给予惩罚。让宝宝感受到足够的亲情。None 11:23:13
14当孩子渐渐长大以后,他的思想认识也越来越丰富。父母会明显地感觉到: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不但要打造他们的行为,还要理顺他们的思想认识。这样,纠正孩子偏执的、非合理的、情绪化的认知成为父母需要掌握的一个家教策略。合理情绪疏导的一般步骤合理情绪疏导是行为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合理情绪疏导的一般程序和技术技巧如下:1.识别自动化思想2.识别认知错误3.加强自我言语行为,给予替代性思想4.去中心化几种调节情绪的方法1.遗忘调控法2.转移调控法3.宣泄调控法4.升华调控法5.音乐调控法6.合理情绪疗法属于自己的是独特的,也是奇妙的。不仅仅是孩子,大人也应该学会这样疏解自己的情绪None 15:11:24
15每个孩子都会有一定的情绪状态,如恐惧、喜悦、悲哀、愤怒等。与大人能够有理智地控制情绪不同,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弱,有了负面的情绪就会当场发泄出来。由于孩子的年纪尚小,与人交往、沟通的经验尚浅,并且对自己产生的情绪认识不清,因此在出现负面情绪时不知该如何表达,只好自己寻找方式来进行宣泄。一般来说,孩子产生不良宣泄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为到达到目的  当愿望或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想通过极端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如果孩子是因不合理的要求被拒绝而发脾气,你可以温柔地指出不合理性,然后通过语言或外界事物,巧妙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从糟糕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停止不良的宣泄行为。  2.摆脱压力  当孩子被责骂、受到挫折时,通过不良宣泄来摆脱压力,安抚自己。如果孩子因为做不好某事而发脾气,轻声告诉他不要着急,然后示范给他看,再让他自己做一次,在他成功后稍加奖励。  3.消极感受  当孩子有消极感受如恐惧、愤怒时,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而只能借助不当方式来宣泄。家长需要做的: 不良情绪的疏导  第一步:拥抱抚慰。第二步:对症下药。 第三步:合理宣泄。None 14:03:38
16面对自己难以承受的痛苦时,我们的情绪表达和情绪表达后别人的接受方式是我们选择生还是死的真正原因。特别是在我们不能回避的压力面前。当孩子不能善于通过情绪的释放来缓解自己的压力时,家长或老师也难以从孩子清冽的情绪表达中看出孩子的问题。当孩子原来善于通过情绪来表达自己的问题而被家长以种种理由压制或忽视时,孩子的情绪表达也难以坚持。None 11:57:17
17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分离焦虑的缘起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来分析:?  从内因上讲,分离焦虑源自幼儿的依恋情绪。幼儿由于一直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保护,对家长以及成人有着很深的依恋情绪,往往还会出现恋母或恋父情结。这样在独自进入托儿所、幼儿园后,幼儿初次独自接触社会,自然会产生焦虑。?  从外因上看,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过分娇惯幼儿,影响其自理能力的发展;过多限制幼儿的活动,影响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影响其创造力的发展。这些能力的欠缺直接影响幼儿自信心的发展,使他们在面对一个新环境时,比别的孩子产生更大的心理恐惧和分离焦虑。在某些国家,幼儿在幼儿园大班早期就开始独立地上幼儿园了。而在我国,不少孩子上小学还得由成人接送,过分呵护或限制儿童接触外界事物,会影响孩子自理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发展,进一步则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容易使孩子形成胆小、怕事、不独立的人格倾向。当他们遇到一个新环境以后,往往束手无策,很容易产生分离焦虑。None 11:01:48
18为什么有的孩子一到陌生场合怕生呢?胆小退缩呢?为什么有的孩子就大胆呢?
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所以,大家经常看到有的孩子善于交往,有的孩子喜欢独处,有的孩子刚到新环境就如鱼得水,而有的孩子则需要时间来适应。孩子表现出来的这些差异,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孩子天生的气质,另外是后天的经验。
气质是人出现最早的心理特征,与人的生理特点直接联系,有很大的稳定性,从出生孩子就表现出自己独特的特点。 胆怯的孩子一般都不愿意与别人主动交往,下面这两个技巧可以提供帮助:
1.从小范围活动开始
2.与小一些的孩子玩耍
3.与活泼开朗的孩子玩耍
4.用游戏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表现力
5.正确对待孩子的退缩行为None 13:26:54
19如何克服孩子的恐惧,使他勇敢、积极的去面对事物呢?以下一些方法可以协助孩子:
1.了解原因
要协助孩子克服害怕的心理,应先了解他害怕的真正根源。
2.借故事理清真相
如果大人发现孩子有害怕“鬼”的倾向,却无法得知他害怕的是什么,可以尝试使用说故事的方式,一边说给孩子听,一边让他说说他的感觉,以理清他所害怕的是什么。
3.保持明亮光线
发现孩子所恐惧的是“黑暗”,就为他点一盏小夜灯,或是在孩子活动的每个角落,都保持明亮的光线。硬是强迫孩子勇敢面对他不会处理的恐惧,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他觉得更加害怕。
4.给予情感保证
如果孩子说的“鬼”,是一种黑影或是找不出来源的声响,父母可以陪他一起去发现,那些令人恐惧的物和声,究竟是哪儿来的。如果孩子年纪还小,说不清他害怕的鬼是什么,父母不妨给予他情感上的保证,让他知道有人陪伴他,他不会被丢在黑暗中。
5.多拥抱或爱抚
父母甜蜜温馨的拥抱、爱抚,不仅可以增加亲子感情,这份“爱的感觉”会使他觉得无论处在任何环境下,都是温馨与安全的,对于未知的事物,又有何惧?父母付出更多的耐心来陪伴孩子,随时观察他的情绪和动向,以最实际的行动了解孩子,支持孩子。
6.利用语言互动、沟通
少数孩子怕“鬼”的原因是害怕死亡,或是无意间听说人去世后会变成“鬼”,“鬼”会取走人的性命等。像这种情况都会导致他害怕“鬼”,这时大人就得费一番工夫,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和他沟通,向他解释死亡的问题,并协助他去寻找能使他安心的方式。
7.慎选电视节目
为了孩子,父母应慎选电视节目,尽量避免让孩子看那些妖魔鬼怪的节目,或是一些凶杀、弃尸的新闻,这样会让孩子加深对鬼怪的恐惧感。此外在睡觉前,切勿让孩子一起和大人观看恐怖电影,影响睡眠质量,导致晚上经常做噩梦。
8.当作是防卫机制
除了了解孩子害怕的原因,克服心理障碍外,害怕真是一件不好的事吗?其实也可以把它当成是一种防卫措施,如果人的心理少了害怕,就会降低对周遭环境里潜在危险的警觉性,比较容易使自己暴露在危险当中。所以当我们在协助孩子克服害怕心理的同时,也不应该忘了提醒孩子,害怕某些事物有时是正确的、健康的表现, 所以大人千万不要在孩子害怕时,说他是“胆小鬼”或是“不勇敢”,否则,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真的很没用而退缩,或是认为天不怕地不怕,才是好事情,好孩子。None 14:01:32
20在现实生活中,确有许多孩子存在着对自己缺乏信心、瞧不起自己、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无法赶上他人等自卑感。孩子的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会使自己沮丧、孤僻,以至悲观、失望。
无疑,自卑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将会产生负面影响,更对一个人的身心两方面的正常成长起消极作用。当家长的须关注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一旦发现,应尽早帮助克服和纠正,以避免随年龄的增长最终形成自卑性格。
1.改变形象。心理自卑的孩子,通常具备说话吞吞吐吐,走路畏缩等特点。从说话的音量,走路的姿势入手,便可改变他们的心态。昂首阔步的举止以及整洁大方的打扮也能提高自己的信心。对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应特别注意教育他们改变自己的形象;穿着整洁大方的服装,讲话爽快,走路昴首阔步等。
2.预演胜利法。每当孩子遇到困难,不敢接受挑战时,就要求他们先在头脑中想象完成任务时的胜利情景。这种白曰梦式的预演胜利法,对于帮助孩子战胜恐惧心理,愉快地接受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3.发挥长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如果用其所短,而舍其所长,就连天才也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相反,一个人若能扬长避短,强化自己的长处,就是有残疾的人也能充满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因此,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势,并为他们提供发挥长处的机会和条件,这也是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关键。
4.洗刷阴影。失败的阴影是产生自卑的温床。有自卑心理的孩子遇到的挫折与失败比一般孩子要多得多,及时洗刷失败的阴影是克服自卑,保持自信的重要手段。洗刷失败阴影的方法很多,较为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家长要帮助孩子将失败当作学习的机遇,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从失败中学习和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二是彻底遗忘,家长要帮助孩子有意将那些不愉快的、痛苦的事彻底地忘记,或是用成功的经历去抵消失败的阴影。
5.降低追求。一位哲人说过:“追求越高,才能的发挥就越充分。”对于后进孩子来说,与其空谈立志,还不如让这些孩子适当降低追求,让大的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做到一学期、一个月、甚至一个星期都有目标可寻。目标变得小而具体,就易于实现,这样一来孩子会经常拥有成功感,可以更快地进步。None 13:07:10
21愤怒是个人的欲求和意图遭到妨碍时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许多小学生,由于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冲动性较为明显,因此常常在不该发脾气的时候发脾气,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会相互打起来,因为父母的某些做法不够合理而冲他们大喊大叫……但小学生的愤怒来得急,去得也快,比如有的小学生可能今天因为发生一些矛盾而大发雷霆,而明天两个人就可能一块儿做游戏,这一点在小学低年级表现尤其明显。在日常生活中,引起愤怒的原因很多,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愤怒的情绪体验。愤怒是一种有害的情绪状态,常常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如同学关系疏远,师生关系紧张,而且长期、持续的愤怒对个体的健康损害也是极大的。经常发怒的人,容易患高血压、冠心病,而且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愤怒可使食欲降低,影响消化,经常发怒可使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愤怒还会影响人体腺体的分泌功能。过度的愤怒甚至还会使人丧失理智,引发犯罪或其他后果,因此控制愤怒的情绪十分重要。None 22:35:14
22健康的性格和意志品质仍然是需要细心培养的。孩子在慢慢长大,他会逐渐听懂并领悟你的教诲:
1.要做一个友善的孩子,团结小伙伴儿,乐于助人,吃亏是福。
2.要做一个宽容的孩子,心胸豁达,能正视别人的优势和自己的不足。
3.要做一个谦虚的孩子,不做动画片里“骄傲的大公鸡”。
4.要做一个好学的孩子,积极进取,学习别人的长处。
5.要做一个快乐的孩子,因为生命是值得感激的,每个点滴都是值得快乐的进步。None 18:59:49
23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家里的每个大人总希望能竭尽自己所能,为孩子铺垫一条平坦的大路,没有崎岖,不会摔跤。不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越是没有经历过挫折,长大后的生活应变能力就会越差,从小无微不至的呵护,反倒可能成为未来的隐患。挫折教育四部曲 1.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很多家长无条件地保护孩子,无意中会让孩子觉得他在家庭中是第一位的,这对于以后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家长应该让孩子感受到他与其他的成员都是平等的,慢慢培养一种家庭责任感,学会独立去面对、解决问题。2.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当孩子可以站立、行走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他自己独立去完成,不要总是抱着或者帮他迈步等。孩子动作发展的同时也是心理的不断发展完善。孩子稍大后,可以让他试着料理自己的生活,在自理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并迁移到以后的生活和交往中去。3.培养孩子心理的独立性  平时我们总会教育孩子要助人为乐,并且也在身体力行地帮助孩子。然而有时候需要孩子独立完成的事情,给予过多帮助的话,反而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只要是孩子有兴趣的事情就鼓励他独立去做。4.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步入课堂后,传统的教育重视数理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但这仅仅是学习的一个层面,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的求知欲,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孩子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这就是他在思考问题的表现,此时,家长应该耐心解答,即使是自己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也不要怕丢面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书籍、进行试验来探讨。None 17:53:03
24改变做事慢措施
1.玩“快”的游戏。
孩子动作慢,可以通过游戏来加以改变。
2.比赛法。孩子可以和自己比赛,父母帮孩子设计一张“比赛”成绩表,记下最初的时间,然后,每天记录实际完成的时间,如果比以前有进步,就给予奖励,如果没有进步,保持原状,或者退步,就不给予奖励。
3.记数法。父母可以采用记数法来督促孩子抓紧时间来完成某件事情。
4.硬性规定法。如果给孩子表扬的方法没有效果,就可以使用硬性规定的办法来达到改变动作慢的目的。
5.安排时间法。还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时间的办法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在孩子效率提高的同时,父母也要告诉孩子动作快不等于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而是要把事情做好,如果再快一点就更好了。
孩子做事慢是个家长普通反映的问题,学员在今后的咨询指导中,很可能会经常遇到。很多家长会向你要方法,显得很焦虑。这个时候,学员要做的是:先向家长和孩子了解孩子为什么“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往往,孩子的慢,有孩子方面的原因,更有家长方面的原因。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而给家长提供方法时,合理地制定方案,可以多提供几种方案供家长选择,由家长去制定方案实施,可能的话可以跟踪指导。None 16:58:29
25被动攻击,是因为孩子无权作主
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孩子去做选择,他们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做选择。案例中的孩子,他们的父母的问题在哪儿? 答:这些父母有三个共同点:
1.对孩子的控制欲望非常高,他们生怕孩子遇到任何挫折,于是希望尽可能完美地安排孩子的一切;  2.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很高;  3.他们不允许孩子表达对父母的不满,他们认为,孩子最好的优点就是“听话”。None 18:47:45
26其实,顶嘴也有好处。除了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有主见,能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而促进沟通以外,还有一点就是,可以锻炼孩子的口才。家庭成员间不同意见,不同观点是正常的,孩子认为父母不对的,可以反驳、顶嘴,父母也可以回驳、回嘴,在这种舌战中,孩子的思辩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应变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无疑,孩子的口才也大大提高。当真理成为权威而不是“家长”这个身份成为权威的时候,那么,孩子是幸运的,家长是明智的。美国心理学家利伯特有一项实验表明,反抗性强的孩子有主见,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None 14:42:15
27家长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输赢?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 1.修正错误的得失观念 2.培养重视过程的心态 3.安抚挫败的情绪 4.倾听与理性的分析 5.引导孩子重新肯定自己培养重视过程的心态 “得”与“失”都是成长的必要经验,对孩子有着正面且重要的意义。因此,建议父母在鼓励孩子争取荣誉时,重点放在努力的过程,而不只是结果。父母若能培养孩子在过程中“努力、尽力、专注的投入并完成工作的“态度”,欣赏他在过程中所作的努力,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达到特定的目标,这样的引导过程,将会让孩子更乐于挑战新事物,且能产生无畏惧挫败的勇气!在过程中成长,在过程中成熟,体验过程的快乐,也是非常重要的。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给孩子从小就建立起这样的观念:失败也是一种经历,失败更是一种财富!None 10:09:47
28帮助孩子改掉写作业慢的有效方法方法一: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二:帮助孩子养成认真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温馨提示——孩子自己能够完成的事情,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完成;——让孩子们在一起快乐的玩;——让孩子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选择性的进行一些专项练习;——父母不要给孩子做主,让孩子自己做计划,家长不要给孩子写作业的时间,睡眠的时间都订好,看能不能引导他让他自己去定。别催促、别抱怨、别定格,少批评多鼓励,给孩子安全感!None 09:55:56
29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说:“给人类带来进步的伟大发现,与其说由于科学家们的教养或者他们的知识,毋宁说是由于完全聚精会神的能力。由于他们的智慧能够埋头于他们感到兴趣的工作。”
注意力是一切学习能力的根本,提高孩子注意力水平已成为孩子学习成绩能否提高的最关键因素,而打、骂、逼、压这些惩罚性的手段却根本带来不了任何帮助。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把注意力比喻为“一扇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如果这扇门半开半闭或者没有开启,外界的东西也就只能够进来一部分,甚至一点都没有进来。这样就一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所以若能按正确方式教养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给予良好刺激,给予正确的行为控制与相应的专控力训练,他们将会逐渐改善其多动、不专注的行为的。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指出“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注意力的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心田。”None 11:28:11
30孩子为什么会有攻击性行为
1、模仿与观察
孩子都看到过攻击行为,虽然没有亲自体验,但仍然学会了这种行为。即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观察模仿的结果。攻击行为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获得的:一是观察学习,二是直接学习。其中观察学习是孩子行为获得的最主要来源,也就是说孩子是在各种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行为后果所受的强化,间接地习得攻击性行为的。因此,社会因素是诱发孩子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2、教养方式
有的家长怕孩子吃亏,不但告诉孩子吃东西时好的多吃,分水果时要大的,还教孩子攻击行为“打架时别人打你,你就打他,打不过你就抓他。”父母的诱导,强化了攻击行为,另外家长对孩子溺爱,过度保护,姑息迁就,百依百顺,久而久之导致孩子产生“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成为一个不懂尊重别人和不能与别人共享幸福的利己者。一旦满足不了他的“关门称王”的欲望,便产生攻击行为促使孩子在家中成为高度攻击者,并习以为常。当感到攻击会被允许,会受到支持的时候,也会表现出高度的攻击性。面对孩子攻击性行为怎么办1、创造良好的环境环境是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三大要素之一,良好的环境会给孩子提供好的刺激,产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办法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和谐、文明、互相尊重、敬老爱幼等等都能给孩子良好的影响,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办法二:与孩子平等相处。办法三:选择良好的条件刺激。办法四:多让孩子与同伴交往办法二:严格区分攻击的动机界限。2、坚持正面教育孩子天真幼稚,对大千世界的食物、现象认识尚属萌芽时期,他们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差,对各种影响容易接受和模仿,因此需要成人从正面加以引导。办法一:严格要求,不要溺爱孩子。办法二:利用榜样来影响孩子。3、正确对待攻击行为  孩子有了攻击行为,不能用体罚的方法,因为体罚容易造成孩子的焦虑、忧郁等精神疾病。有的孩子还会因此在攻击行为上再加上说谎,采取隐蔽的、嫁祸于人的办法攻击他人。较好的处理办法是:办法一:分清是非,正面引导。None 10:58:57
31所谓“有个性”,是指有自己的主见,在碰到问题时,能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与合理行为,不违心屈从,不随风摇摆。个性表现的方面很多:有善良、勇敢、诚实、守信等。任性虽然也表现为坚持自己的想法与行为,却是无理取闹,所坚持的不是合理的观点和行为。解决孩子任性的九大方法
(一)教育任性孩子应注意问题
当孩子已有任性表现时,家长应该认真分析原因,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绝不可死板教条、千篇一律的采取措施。根据我们的观察、分析,家长在教育任性孩子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任性是有程度上的区别的,在正常生长发育的情况下,只要不影响别人,适度保留孩子性格中的霸气,还是有必要的,这能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二是任性的孩子不代表学习能力差,有的可能对某个领域有特殊的爱好甚至有所贡献。
三是孩子的任性不是人格的表征,是对外界环境的正常反应。
四是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个性,要积极向好的方面去引导,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把孩子教成小绵羊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二)教育孩子任性的基本方法
一是习惯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任性。家长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处处按要求做,孩子就能自觉地和大人保持一致。
二是预防法。孩子的任性发作一般都是有规律的,当可能诱发孩子任性的条件临近时,要事先预测好,做好预防工作。
三是严格法。孩子任性往往是抓到了家长的弱点。家长越怕孩子哭,孩子越哭个没完;家长越怕孩子满地打滚,孩子就偏在地上滚个没玩。
四是转移法。
五是理解法。在情绪上表示理解,但在行为上要坚持对他的约束。如吃饭的时候,孩子忽然想起爱吃的菜今天没有,就生气地拒绝吃饭。
六是回避法。
七是交往法。
八是激将法。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
九是惩罚法。  
对任性孩子教育的菜单:不溺爱,处理孩子的事三思再行,不当孩子面表示自己没办法,也不显露自己的着急。不让孩子发脾气得逞,夸奖别的听话的孩子。不轻易许诺,可以适当惩罚,可以给孩子许多选择,让孩子自己决定,要坚定,不因孩子大哭改变注意。别把孩子的独立当任性,分清任性与韧性,别把孩子的任性当个性。要耐心不要简单,要温和不要粗暴,要理智不要恼怒。None 15:49:46
32家庭教育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是可以驾驭的。任性的孩子,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孩子,用不同方法对待。孩子形成任性的三大因素(一)遗传因素。(二)心理反抗期(生长发育特点)。(三)后天养成。任性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与人的神经类型有关。但是,关键还是后天的教育和影响。None 11:03:00
33纠正孩子偷拿行为五大方法
(一)培养是非观念,增强判断能力
孩子偷拿行为绝大多数是因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开始的。因此,对这类孩子进行矫治,必须先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是非感开始。
(二)建立起自信心,保护好自尊心
有偷拿行为的孩子是否有自尊心呢?很多人认为,这些孩子屡教不改,根本没有自尊心,其实不然,要求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人的基本要求,这类孩于当然也不例外。家长时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努力把他们从歧途上拉回来,否则他们会是非不分,破罐破摔。
(三)创造醒悟机会,促进心理转变
一个犯错误孩子,在经过教育之后,认识错误,并愿意改正错误,称之为醒悟。家长应为有偷拿行为的孩子提供醒悟的机会。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加强诱导。一旦发现孩子有改正的苗子,家长要及时抓紧给予出肯定,使之转变。
(四)增强抗诱惑力,巩固好的习惯
有偷拿行为的孩于,在接受教育后,有时会有所改变。当新的行为尚未巩固时,旧的行为在短期内仍会影响他们。因此,在相当时期内,适当地控制外部条件,帮助他们避开某些直接诱因是十分重要的。并要通过教育,使他们坚定与错误作斗争的信心与决心。当孩子有进步时,家长及时表扬、鼓励、赞赏。当孩子出观反复时,家长切不可急躁,既要批评,又要耐心说服,他孩子受到震动,感列内疚,自觉改了。
(五)关注情感需要,培养良好性格
孩子出现这类问题一般都与孩子的情商培养不够有关系。其实,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情感和关注,而不是某件东西。另一方面要细心观察并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及时给予教育。这个时候最需要家长注意的就是粗暴地辱骂他或严厉地惩罚孩子,或者限制孩子一切行动,冷淡、厌弃孩子,不去细致地了解孩子所以产生偷拿行为的内在理由。有时严厉惩罚可能会使孩子的偷拿行为消失,但引起偷拿行为的某种因素如他人注意的需要仍然存在,孩子就可能产生别的行为问题。
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而不能简单的对待孩子的“偷拿”行为。None 17:35:27
34儿童偷拿是一种不良行为,发展到后来会违法犯罪,所以是家长们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偷拿行为在孩子中并非少见,但情节轻重不同,轻者严格地说,可以不算偷;重者已形成偷拿的恶习。偷拿的情况因年龄或原因不同,表现方式也不尽相同。
发现孩子的偷拿行为,家长一定不要惊慌,耐心的询问孩子偷拿的原因,孩子经过教育,一般都能跟家长好好沟通。
避免孩子出现偷拿行为,家长首先要尊重孩子,和孩子商定零花钱的数量,并教会孩子合理支配钱财;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不轻易给孩子扣上偷的帽子;多给孩子一些关爱,了解孩子的需求,帮助孩子解决困难。None 16:24:08
35如何处理早恋现象
青春期异性交往具有四大功能:第一,愉悦身心增进健康。第二,有助完成心理断乳。第三,释放焦虑,缓解烦恼。第四,促进学习,共同进步。
1、正确看待
歌德曾说过“哪个少男不善钟情,那个少女不善怀春”,两心相悦的男女之恋是每个人生理发育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实际上,孩子们处于青春发育期,出现早恋是最初的性萌动,是十分正常的。倒是我们对待早恋的态度有点不正常了。
(1)让孩子学会与异性正常交往
(2)看待早恋应当一分为二
在这个特殊的年龄,在这个特殊的阶段,早恋是一种正常现象,不必惊惶失措,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关怀,只要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心灵,相信他们不会陷入早恋的误区或会更早地从早恋误区中走出来,品尝青春的快乐。
(3)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青春期的孩子对同伴的情感有强烈的需求,特别对于异性的情感充满好奇。我们要认识到:第一孩子长大了,进入了青春期,有对异性的情感萌动是正常的。二是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孩子喜欢的人也一定是很优秀的。三是提醒了我们:孩子的内心的爱有一部分缺少了,他会在他同龄的伙伴或异性中去寻找寄托和安慰,这就需要我们家长要给孩子更多的爱和呵护,更多的支持和理解,更多的欣赏和感激。如果爱的情感充满在孩子的心中,他的内心就装不下别的异性了,或者在面对异性的时候,他就不会狭隘地理解为:这就是爱情。
(4)正确解读孩子的心事   2、正确对待
(1)充分尊重
面对早恋的孩子,多数家长和教师往往采用“堵”的办法,运用强制手段迫使他们放弃有关想法或行为,结果却事倍功半。教师应和家长充分信任和尊重他们,在得到他们的信任后,再进行引导,这样他们就很容易“就范”了。
(2)以疏代堵
(3)弄清楚原因
要尊重学生的纯真情感,不要轻易贴“早恋”的标签。 弄清楚喜欢在一起(即“恋”)的原因是首要的:也许是一次雨中送伞留下的温馨;也许是对解答难题高手的崇拜;或许是高大帅气男子汉的丈义(或是漂亮乖巧的女孩儿的清醇)的吸引……这些都是十分纯真、纯洁、可爱的,要尊重信和任学生的纯真情感,不要轻易否定。
(4)粗暴打骂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3、正确期待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对异性的爱恋,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心态是最重要的。家长可以尝试以下方式与孩子沟通:
(1)孩子恭喜你,你长大了。妈妈(爸爸)很高兴你现在已经不是小男孩了,我的孩子已经长成一个小伙子了,原谅爸爸妈妈忽略了这一点。长大就意味着成熟了,更有能力,更有责任感了,也更会处理和异性之间的关系了。
(2)妈妈(爸爸)很高兴地知道有女孩喜欢我孩子了,这说明我的孩子很棒,很有魅力,也说明喜欢我孩子的女孩也很有眼光,也很不错。妈妈(爸爸)绝对相信我孩子喜欢的女孩也一定很优秀,我孩子那么出色,怎么会喜欢一个表现平平的女孩呢?
(3)我们的孩子长大了,相信我孩子一定会处理好与异性之间的关系,一定会处理好学习和情感之间的关系。
(4)出现这样的事情,让爸爸妈妈意识到,我们是不是平时忙于工作和家务,忽略了对你的关注,忽略了你更需要爸爸妈妈的爱,以后我们会拿出更多的时间陪伴你,和你一起渡过这个特殊的时期。
(注意:家长必须明白,孩子是没有错的,情感是没有错的,朦胧的好感也是没有错的。孩子需要的不要是谴责和批评,而是家长的正确引导。)
(5)让孩子明白:青春期的恋情是掺杂着好奇、好感、神秘等错中复杂因素的情感体验,只是异性相互吸引的正常现象,但是也不要过于打击孩子的这种感情。要告诉孩子,同学之间的好感,对异性的喜欢,都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的现象,这不是爱情,真正的爱情是很少发生在中学生之间的,基本上是没有成功的可能的,往往今后结婚的不是他喜欢的第一个人,让孩子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6)做父母的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也可以把自己的经历给孩子说说,让孩子知道他们的父母也是这样过来的。总之要和孩子交心,和孩子真诚沟通。None 13:15:18
36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貌若天仙,还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头来,快乐会使你变得可爱——人人都喜欢的那种可爱。 给父母的建议家教名言:指责是逆反的开始,接纳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交流的基础,满足是自私的诱因、欣赏是成长的土壤。思考:我爱的是孩子的本身,还是孩子的表现?1、接纳:教育的基础
2、呵护:心灵的鸡汤3、真爱:成功的动力
4、环境:身教的力量5、尊重:交流的基础给孩子的建议目标:一生的梦想
细节:成功的开始勤奋:后天的聪明
吃苦:人生的需要兴趣:永恒的动力
方法:一生的智慧失败:成长的代价
学习:成长的人生None 12:32:01
37美国作家梅尔曾说过:“所有的人说的谎——小谎、大谎、善良的谎——都是为了确保社会安宁、心理舒适采取的必要手段。我们需要以谎言掩饰我们对生与死,对许许多多我们不能理解、不能控制的事物的恐惧和焦虑。”因此,面对学生说谎,正面引导,树立榜样同时应给予理解、尊重和帮助,才能照亮他那一时迷失的心路,从而有效地纠正说谎的不良行为。课后思考题:一个学生说作业或考卷不签名的原因是家长没空,但老师和家长联络后发现是孩子说谎。请您诊断学生说谎的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是属于什么性质的说谎?(答案:担心遭到家长的责骂,所以不给家长签名。属于有意识性逃避说谎。)孩子考试不让家长签字,主要原因是考试成绩没有达到家长的预期。在我周围学习好的和学习差的孩子都有不让家长签字的经历。有时孩子考了95分也不让家长签字,因为家长的预期是97分!还有一次孩子考了99分,也没让家长签字!因为第一名是100分,而她是第二名。有一次孩子考得不错,我问他:为什么不让家长签字?他的回答是:妈妈并不会很高兴,她会给我提出更高的要求,我怕达不到!老师我真的已经很累了!
望着孩子的眼睛,我的心里酸溜溜的!
对于孩子的期望家长真的是“欲壑难平”呀!这样家长累,孩子也累,家里会永远失去快乐!None 20:32:07
38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青春期是人生中生长发育过程的最后阶段,也是最长的阶段,把这个时期也称为“心理断乳期”意味着渴望独立。儿童少年通过青春期的生长突增及性发育过渡到成人,在身体向成人过渡的同时,心理也在向成人过渡。表现欲望高,喜欢标新立异,遇事总想发表独特的见解,做出异乎寻常的举动,以期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示其独立的个性。渴望独立甩开家长的手是必然的第一步,同时这时候也是自我身份确认期,刚开始想到的方法不一定周全,不过这也正好是自我锻炼的好机会。
美国街舞被孩子们津津乐道;日本动画片让孩子们百看不厌;韩国漫画更是让孩子们爱不释手;想了解性知识偷偷摸摸访问黄色网站;要体验异性交往到聊天室去寻找伙伴等等。这一切刺激的是孩子们的神经,影响的是孩子们的思维,改变的是孩子们的行为。尽管他们的超前让大人们看不惯、想不通、接受不了,但它们毕竟是一种带有鲜明时代色彩的潮流,堵不住、压不服,惟有疏导才是上上策。None 19:48:28
39沈斐然的转变告诉我们什么?答:面对千万少年,当人们更愿意把他们归咎于社会、家庭、教育的过错,归咎于游戏本身,归咎于游戏的开发商,归咎于网吧的经营者时,抱怨、指责有用吗?与其在责问“谁在制造“网瘾少年”?不如在“为什么”的冷静分析之后客观地去面对!孩子沉溺与网络有种种原因,但当我们合理去引导时,孩子大多会远离或是从网瘾中走出来。 当我们的孩子沉溺与网络时,我们的家长不要过于紧张,应该先分析一下孩子这样的原因。找到根源,对症下药。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迷恋网络呢?1、一分为二的心态
网络时代,地球已变成了村,人们正通过网络与世界亲密的接触着,网络资源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这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是无法拒绝和阻挡的,网络它不是洪水猛兽,所以要正确区分上网的必要性和网瘾之间的区别,认真对待上网。2、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
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好父母是学出来的,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没有天生的成功的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每个孩子都是可塑的。 学会和孩子平等交流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基石。只有做到平等才可以给孩子一个健全的心理、平等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3、科学的引导方式
参与法: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玩网络游戏,取得信任和共同语言。不仅能有效地控制他的游戏时间,还能了解他的交友情况。  转移法:中国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根源在于没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大都背负着沉重的课业压力苦不堪言地攀爬华山独路。作为家长,有义务因势利导地转移孩子的兴奋点,比如练书法、画画、登山、打篮球或者踢足球等等。
限制法:未成年人的玩心重,家长还是要适当地限制一下他。如果能和孩子达成协议最好。限制玩游戏的时间,每天晚饭后一个半小时,周六、周日三个小时。
设置法:电脑一定不能放在孩子的卧室。最好放在客厅或者父母的房间。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限制他的上网时间。
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与潮流刺激的事孩子们的神经,影响的是孩子们的思维,改变的是孩子们的行为尽管他们的超前,让父母和老师们看不惯,想不通,接受不了,但他们毕竟是一种带有鲜明时代色彩的潮流,堵不住压不服,唯有疏导是上上策。只有正确引导孩子,让网络为我所用,这才是作为家长和老师应当考虑的。None 19:38:44
40娇惯溺爱型是过多的爱,父母给予太多,淹没了孩子;
忽视冷落型是过少的爱,父母给予太少,疏远了孩子;
专制严厉型是苛刻的爱,父母给予不当,破坏了关系;
民主权威型是适当的爱,父母给予恰当,亲密了关系。
多一点民主意识,少一点权威管制;
多一点平等交流,少一点居高临下;
多一点朋友意识,少一点支配指挥;
多一点认真倾听,少一点说教口气;
多一点信任孩子,少一点凡事打听;
多一点放手成长,少一点事事操心。
孩子在人生的航道上前行,我们也要踩着孩子的成长节奏前行。只有这样,我们的权威才能在孩子的心中不褪色,我们的民主才能在教育中发挥作用。None 17:51:35
41父母是孩子成长环境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通过父母的影响和指导,孩子获得了最初的生活经验、社会知识和行为规范。父母的教养行为直接对孩子的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教养行为,形成了不同心理、行为、人格的孩子。
在教育中保持好权威与民主之间的平衡以及权威与关爱的关系。还真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教育经验,方可有所成效。None 17:42:03
42家庭教育的无意性,让家长无意中制造出负面榜样;
家庭教育的随意性,让家长忘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
家庭教育的渗透性,让家长忘记了细节其实是榜样。
父母的坏习惯,是最糟糕的榜样。你要求孩子不说粗话,自己却出言不逊;你从不染书香,却要求孩子多看名著;你要求孩子学习不贪玩,孩子说你天天打麻将可以玩通宵,为什么我不能出去玩一下子?你要求孩子养成帮助别人的好习惯,结果自己去自私自利,有难不帮。当父母埋怨孩子毛病多,坏习惯多时,请反省一下自身,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坏习惯,或者没有好习惯?自己做不到,要求孩子去做,所以,语言永远比不上行动更有说服力。因为“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习惯如此的重要,就需要父母们在生活中自己要克服坏习惯,给孩子树立好的习惯榜样。如果只要求孩子改变坏习惯,而自己不改,多半没用。
榜样的作用有正负两个方面,没有威信的父母不能起到正面的榜样作用是一定的,反面的作用呢?对于不能起到好的榜样作用的家长,孩子不认同,在孩子心目中没有威信反道是件好事情。None 17:32:02
43界限是一种规则的制定,让大家共同遵守;
界限是一种利益的保护,维护自己的主权;
界限是一种秩序的维护,让世界变得有序;
界限是一种责任的表现,让他为自己负责;
界限是一种关系的界定,让彼此互相尊重。
没有信任的爱是难以相处的爱,孩子会放弃沟通;
没有民主的爱是专制霸道的爱,孩子会捍卫反抗;
没有宽容的爱是窒息生命的爱,孩子会逃离家庭;
没有理解的爱是冷漠无情的爱,孩子会心灵孤独;
没有尊重的爱是践踏尊严的爱,孩子会失去自由。None 14:09:23
441、如果你的孩子因为你没给他买巧克力饼干而大哭不止。甲告诉你,打一顿;乙告诉你,哄他;而丙告诉你,不理睬。你打算听谁的?答 :我一般不会听上面的意见 ,因为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有自己的特点,我会根据自己的孩子,来选择处理的方法。我会和孩子商量,或者采用一些迂回的手段,比如分散他的注意力或是转移他的注意了等。最好的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就养成他不要太任性的习惯,不是用大哭大闹就能达到目的的,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None 11:32:43
45有控制行为家长的常用句式:1、你不……你就是不……2、你要是……我就……3、你必须……否则的话……4、我们多……你可要……\我对孩子说过:你不按时做完作业你就不要出去玩!你不好好学习,你就不要吃饭!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你必须先做完作业,否则的话,电视不能看。None 20:22:19
46课后作业 唠叨,是一种不良的说教行为。唠叨,有四种类型:呵护式唠叨、批评式唠叨、命令式唠叨、不满式唠叨。请仔细看下面的唠叨用语,是哪类唠叨,请对号入座。 1、“宝贝,出门衣服要多穿,天冷”“晚上睡觉要盖好被子,盖不好会感冒的”“吃饭不要边看电视边吃”“放学了不要在学校逗留,早些回来啊!” 呵护式唠叨 2、“该做作业啦!听见没有!”“到睡觉时间了,该上床啦!”“不要在外面玩得太久,8点前要回家!” 命令式唠叨
3、“你怎么又做错了,怎么这么粗心!”“不懂的问题你不会问老师呀?”“这次怎么才考88分呀,平时就知道玩,说了多少次了,要专心听课,心思跑到哪儿去了?!”批评式唠叨 4、“你看你,怎么就这么笨!人家某某都比你考得好!怎么就这么不争气!气死我了!”“生你怎么就这么没出息呢?” 不满式唠叨None 16:13:11
47课后作业
1、请您列出孩子身上的优点。越多越好。有可能的话,最好请孩子配合,让孩子也列出您的优点。答:爱问题 ,爱模仿,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 应变能力强,爱好体育 动作敏捷 会替他人着想
容易帮助别人 !
2、请您列出孩子身上你认为的“缺点”,并从缺点中尽可能找出积极的因素。答:倔强
独立性不太强
感情过于敏感
!None 15:55:57
48学了三类投射行为,请大家思考以下是哪种类型的投射行为?1、你不喜欢吃香蕉,你经常想不到要为孩子买香蕉吃。
是如恶型投射行为。2、看到孩子胆小,老实,你着急又难受,经常告诉他要放开来。
是担忧型。3、你讨厌逢年过节走亲戚,孩子也失去了接触更多人、锻炼交往能力的机会。
是好恶型。4、你给孩子一下子报了五个兴趣班。孩子天天也叫累。你虽然心疼孩子,但你还是让孩子咬牙坚持。
是补偿型。5、你不喜欢太女性化,你穿着打扮有男性化倾向,你给女儿买衣服也总爱买男孩子穿的衣服。
是好恶型。6、3岁的孩子一离开你就哇哇大哭。你很生气,并训斥他:“我一会儿就回来了,怎么这么黏人!”
是担忧型。7、你的孩子上高中了,你总在担心她会谈恋爱。因为你上高中时就谈过。
担忧型。8、你经常为孩子买书,不管他是否喜欢,你都买给他。
补偿型。9、你整天让孩子在外面疯玩,同事说你怎么这样放任不管?你说你小时候父母管教太严,没有玩够。
补偿型。10、你的孩子太野了,每天在外面可以疯玩一天,象你小时候差不多。多耽学习呀。于是你对他管教很严,限制他玩的时间。
担忧型+补偿型。None 11:57:01
49课后作业
孩子做作业过程中,很磨蹭,小动作多,人家一小时做完的,他要两个多小时。学了你如何用“化批评为建议”的方法来教育孩子?解决方法:步骤一:寻问或描述你所看到的。 步骤二:查找根源。 步骤三:尽可能找出孩子问题行为中合理的成分。 步骤四:向孩子表达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意见,并主动谈自己的感受和希望。 步骤五:询问孩子你该怎么做或用商讨的办法请孩子一起面对并找出解决的办法。
“化批评为建议”
:孩子你是一个做事情很有方法的人,你觉得怎么做作业会更好、更快呢?我们来一起想一想,好吗?让孩子自己先说说他的想法和看法,在找出他说的不足之处,进行建议和交流,如何和孩子一起做出计划,并在其中加入一些“奖惩措施”,这样会更好些!None 18:06:00
50课堂思考:以下孩子需要比较多的表扬,请思考为什么。1、 学校里的后进生,令老师头疼的孩子。2、 自卑感强、缺乏自信的孩子。3、 老师不喜欢的、同学不欢迎的孩子。4、 有生理缺陷的孩子。5、 有内向倾向的孩子。6、 胆小、怕羞的孩子。7、 很少被表扬、赏识的孩子。8、 学年龄前的孩子。9、 缺少集体关爱和家庭温暖的孩子。表扬,是强化孩子良好行为、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教育手段。
表扬,是增强孩子自信心、鼓励孩子进步的催化剂。
表扬,是引导孩子积极向上、激发孩子成长动力的发动机。
表扬,是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的方法。
表扬,它象阳光一样照亮孩子,象甘霖一样滋润孩子,给孩子心灵以滋养,但是如果阳光过于强烈,或过于吝啬;如果雨水不分时机随意浇灌,孩子也会长势不好,影响他的生命质量。
表扬是一门艺术,家长需要去了解表扬的艺术真谛,这样才能表扬到位,才能起到激励作用。这9类都是因为缺乏表扬才导致如上这些“症状”,就像缺乏“阳光、雨露”的小苗,不可能“茁壮成长”。所以只要我们改变教育方式,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表扬,相应的问题就会解决!None 17:56:07
51我曾经指导过一个孩子
学习成绩较差 原因就是一直被老师误会 受老师打击 我指导他的时间为一个学期 在这段时间里 他从对我不信任 到慢慢认可 最后完全相信我。 我用的就是“预期行为”
,当希望他学习某种知识时 并不直接提要求,而是通过语言暗示他:你不是喜欢打篮球吗,学会这些东西对你打篮球一定有用,不信按我说的方法下次打篮球你试试!(讲的是二次函数的知识) 孩子在不经意间试了 没过几天兴高采烈的跑来告诉我说:“老师,真的有用唉!”
当他有时不听话时,我会给他讲一些故事,有些是我自己成长经历过程的故事,目的是告诉他,家长和老师对他的一些教诲对他的成长都是有好处的。每次听完故事他都会陷入思考,最会会对我说:“老师,我明白了!” 而当他做错一些事情时,我并不会直言批评,而是让他先说,然后给他一些时候思考,最后会问他一些问题,例如:有一次,我问他:“你认为一个男子汉应该是什么样的?”他回答:“应该,勇敢、坚强、敢作敢当、言出必行.......&当说到这时,他突然停住了话语,脸一下子红了,因为他意识到了答应我的事情没有做到,没有做到说话算数。他低下了头,小声的对我说:”老师,对不起!&
看他如此,我欣慰的笑了。None 14:27:50
52在日常生活中 我几乎不太都孩子用否定的词语
对自己的爱人倒是有一些 应该多多改进!None 13:16:51
53自我防御法
自我防御法,主要是孩子或者家长因自我内心因受到威胁而产生紧张和焦虑的时候,对于应付和抵抗压力的一种本能对抗手段。借此将具有威胁性或痛苦的念头与感情排除以外,来克服压抑。将不愉快的实践当作没有发生,以求得心理平衡,或者是用其他方式弥补自己的过失与内疚等等方法进行自我防御。
自我防御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常见的方法有多种,象否认、压抑、合理化、移置、反向形成、认同等等。指导者尽量启发和教授家长用积极的方法,帮助孩子学会运用自我防御方法,来克服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
自我防御法对于预防未成年人自杀、自残、社交障碍等有积极作用。None 11:39:23
54超限效应
马克·吐温的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
【启示】这个效应启示我们,在批评或表扬学生时,应掌握一个“度”。“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
【应用】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我遇到的家长多是如此: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所以,我经常告诫家长,不要跨越孩子对唠叨的极限,如果超越了,甚至会引发“恶性事件”!None 16:45:11
优点:比较直观全面的了解家庭结构、教养重点和方式方法等。解决问题比较直接、有效。
不足:彼此成本较高。
适合:疑难、特殊、紧急案例。
对指导师要求:亲和力、沟通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公益心。
面询谈话技巧:
1、当事人尽可能全部同时到场,指导师要有亲和力,让家长和孩子都感到自己被重视;同时要立场中立,让家长和孩子感受到公平和公正。
2、设问:家长和孩子分别询问,可以先分别咨询,再一起进一步咨询,便于掌握客观有效资讯。
3、解决方法操作具体指导None 18:36:09
56所谓转折期,就是指婴幼儿在某个时期的认知或者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和变化。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通常一个人从出生到成熟(即0—18岁)要经历六个关键的转折时期①新生儿0—1个月;②1岁左右;③3岁左右;④6岁左右;⑤女孩的 11—12岁和男孩的13—14岁;⑥17—18岁。如果在这些关键的转折期里的主要问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解决,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所谓反抗期,是指幼儿为了追求自主而与家长的限制管教之间发生的必然冲突。如果这个时期的家长能够引导、训练幼儿守规矩、给予活动的空间、适时肯定孩子的表现的话,那么,孩子将会成为一个积极、自信、开朗的人;反之,如果家长经常粗暴的对孩子进行否定,或者不让甚至代替孩子从事某些事情时,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无能的、不行的,形成自卑和害羞的心理,处世行事都比较消极和低能。各个转折期的特点要求:新生儿0~1个月,孩子应有觅食、吸吮、握持、拥抱等能力,注意观察,及时就医。生理反抗期2~3岁,现象:任性,情绪失控,固执、心急。特点:凡是要求自己做。指导:设立规则,鼓励孩子自己做。自我意识反抗期3~5岁,家长对孩子的哭闹行为要冷静分析,不能硬碰硬,公正的看待孩子的行为,如孩子要去厨房玩,家长要理解好奇心,转移注意力,买一套迷你厨房玩具。心理反抗期11~12岁,指导建议:尊重、商讨,不能家务全包,要培养孩子自立意识,责任心。榜样示范,这个时期的孩子最希望得到肯定和鼓励,从而建立自己的责任心,要耐心开导。处理好亲子关系。None 18:16:53
57人一生旅途,有顺境有逆境,有直径有岔路口,但是,最关键的就那么几步,它会对人生产生影响,甚至决定着人一生的命运。1、智力发育关键期(0—3岁)2、语言、个性养成关键期(3—4岁)3、记忆力发展关键期(4—5岁)4、数学能力养成关键期(5岁左右)5、综合语言关键期(5—6岁)6、创造力发展关键期(6岁左右)7、抽象思维发展关键期(7岁)8、思维发展关键期(8岁左右)9、系统思维能力关键期(9—12岁左右)None 17:25:53
58学龄期,是指孩子入小学学习阶段,时间跨度为6—10岁。这一时期的孩子,求知欲望强烈,对于社交活动参与度也大大增强,自我肯定和自我能力有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同时这个时期,要加强家校结合教育工作,让孩子的成长环境和谐统一。青春期主要特点
1、不平衡性:生理上发展迅速成熟,有些孩子已经成人了。通常人们把青春期与儿童期加以明显区分,区分的界限是性的成熟。对于男性来说,性成熟的标志是射精,女孩是月经初潮。但是,现实中,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往往要滞后于生理的发展水平。
2、动荡性:主要表现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好奇、好胜、片面的虚荣心理和贬低自己的自卑心理;②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满心理和是非曲直的模糊心理;③不成熟的恋爱心理和性神秘、性冲动心理。
3、角色混乱:常常要表现自己,又常常会怀疑和否定自己。认知混乱、人格模糊。由限制责任行为能力人向公民发展。物质上依赖父母。精神上追求独立。None 15:40:34
59幼儿期教养重点:
1、户外活动加强,亲子游戏向同伴游戏过渡
2、智能综合发展,智力和非智力要同时增强
3、制定家庭公约,家长榜样示范来引导孩子
儿童期教养重点
1、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具体要求是五个会,即会穿、会睡、会吃、会走、会做。
2、培养孩子交往能力,具体要求是四个会,即会玩、会说、会看、会救。
3、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具体要求是二个会,即会问和会学。
这个时期的儿童容易见异思迁,家长既要培养孩子的毅力和坚持力,又要允许孩子多尝试新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从中发现孩子的天赋潜能和培养孩子的能力。None 14:07:52
60制定一则个人成长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答:个人成长规划:1、不断提升自己综合业务能力和水平。2、与自己的工作、生活、家庭相结合,将家庭教育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规划和实施。3、把自己的所学所长回馈和服务于社会,并且利用自己职业的优势,进行相应的个案分析工作。具体实施方案:1、根据自身条件和工作的环境自我定位先从顾问型指导者做起,随着经验的积累逐渐发展成为学习型指导。2、工作时,不做控制着,不做指挥者,要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个案研究与分析规划。3、先选择那些“切口小,立足快,拓展宽”的课题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4、调动和提高家长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教育能力,使家长或者孩子由被动接受指导服务到主动思考解决问题。
指导者要时常提醒自己不要做:
虽说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会有一个问题的家庭。但是,并不意味着每一个问题家庭的成员,特别是担当教育孩子责任的家长都要因此受到指导师的批评和评判。
对于家长的执迷不悟、问而不做,指导者也不要一味的进行指责,毕竟每个家长的素养是不一样的。对此,指导者可以多关心孩子,或者直接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辅导,特别是对于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孩子,更可以如此作为。用孩子的进步来感召和启发家长的觉悟。
指导者不要当控制者,我们要充分相信家长的学习力和育儿的能力。因为,爱,便是一切。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家长更爱自己的孩子了。因此,为了爱,家长是愿意和能够付出自己的智慧和才干的。
往往依靠的背后是软弱,因为依靠别人久了后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心理,于是久而久之自己就失去了斗争的毅力。指导者要让家长学会信赖而不依赖,只是将指导师作为航标灯或者红绿灯,人生的方向盘应该交还给家长或者孩子自己掌控。因为,命运只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有意义。None 18:11:57
61您认为家庭教育指导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答:家庭教育指导者应该具备基本素养有:一、一种态度:有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具体表现为:(一)好的态度
(二)好的信念
(三)好的习贯
(四)好的影响 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表现在于获取多少财富,更多的是在于能够影响多少人。
二、三大能力:思维力、行动力和沟通力
三、四个基础:心理、业务、阅历和开拓(一)良好的心理素质(二)扎实的业务基础
1、专业知识和技能
2、丰富的社交经验
(1)指导者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就需要指导者不断的进行一线服务工作,从中积累经验
(2)指导者要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善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特别是要擅长处理人际冲突。(三)丰富的社会阅历
(四)不断的开拓精神None 18:05:31
621、家庭教育个案指导意义是什么?答:一、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家长常常面对孩子成长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比如孩子怕生、哭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厌学;孩子说谎、喜欢和不良少年少女交往孩子沉湎于网络;孩子早恋等等问题感到束手无策。 二、发现规律总结经验 (一)成长有规律,规律需要去发现和挖掘 1、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有助于家长培养出健康的孩子,锦上添花。 2、失败的家庭教育警示,有助于帮助家长找到问题的根源,亡羊补牢。 (二)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支持,形成有效的保护机制 三、提升指导综合能力 家庭教育是重在实际运用,所以离开实践工作,家庭教育犹如“象牙塔”里的珠宝,贵重但是缺少实用价值,长期以往,自然理论脱离实践。 2、请您谈谈,家庭教育个案指导一般原则有哪些内容?答:一、良好关系原则
二、成长发展原则
三、辩证认知原则
四、启发引导原则
五、平等尊重原则
六、育人核心原则None 13:16:10
63提升自制能力
1、家长要稳定自己的情绪。
2、家长要保持乐观的心情。
3、家长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4、家长要有应对危机能力。
5、家长要有良好人品修养。因为我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孩子中
由于以上问题没做好 导致的原因居多!None 11:40:02
64有人说:“很少有不教育孩子的家长,但是很少有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好孩子的家长。”中国父母之所以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不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教养子女的方法不当,导致亲子心理疏离、情绪对立,效果不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延承于原生家庭中的自然教法最多,其次是得益于家长成长心得、舆论导向、朋友交流以及家庭教育系统知识的学习。我周围的家长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教育孩子的方法问题:有的要求过高 ,有的过于放纵,有些过于严厉,有些不闻不问......家长如果愿意改变 地位就会改变!None 11:04:09
65抓住孩子的闪光点,作为成长的支点,加以巩固和撬动。
孩子成人成材离不开天赋、环境和教育。其中环境和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随着孩子的长大,逐步从家庭通过学校走向社会,所以家长当从孩子小的时候,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适宜的成长环境。而当孩子进入幼儿园或者学校学习的时候,当加强家园和家校结合工作,当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学习时候,还需加强家社结合,从而为孩子打造一个统一的健康和谐成长环境。None 15:12:44
66咨询指导原则
(一)良好关系原则:指导者要先与来访家长建立信赖关系,因为没有良好的、互相信赖的家长—指导者关系,家庭教育咨询指导要想取得好的成效是很难的。良好的家长—指导者关系能够帮助指导者快速、准确、全面的得到家长详尽的咨讯资料,同时也是化解家长心理障碍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本身具有一种魔力足以减轻家长的困惑,缓和焦虑,激发家长的希望和信心。
温馨提示:信赖和真诚是打开沟通大门的钥匙。指导师要有亲和力和职业道德精神,让家长充分信任。
(二)辩证认知原则:指导者要力图使前来咨询的家长通过沟通交流,能够认识到自己原来认知中的偏差和不足,学会辩证地看待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学会直面困难和挫折,与孩子一起共同学习和提高。
温馨提示:帮助家长找到内在动力源,激发潜能。指导者给予家长增能辅导,而不是替代成长。
(三)平等尊重原则:指导者要尊重家长的价值观,同时也要启发家长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价值观。指导者只是以第三方公正的客观的分析和提出建议,而不将自己的好恶强加于家长,让家长听从自己。
温馨提示:人有与生俱来的价值和尊严。指导者要温和、彬彬有礼。
(四)客观规律原则:指导者要让家长明白孩子成长有规律、教导有法则,指导家长要遵循孩子成长规律,根据孩子的特质,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加以培养,要关注孩子心灵成长,让孩子顺利成人成材。
温馨提示:成长需要多元化视角和手段,才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指导者更多的是给予实例启迪,而不是说教指责。
(五)育人核心原则:指导者帮助的主体是家长,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育儿观和方法论,因为家长的认知正确与否,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着孩子成长顺利与否。
温馨提示:提升家长育儿的素养是解决家庭教育的核心问题。指导者更多的是要授予家长现状家庭教育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让家长遵照规律办事,真正做到科学育儿、人性化教育和管理,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None 14:47:44
67我在工作中遇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个孩子学习能力没有问题,但考试总是成绩不好!平时你让她给其他同学讲题,她也都能帮助别人解决难题。而当考试遇到她给别的孩子讲过的难题时,受到她帮助的孩子做对了难题,她却不会了!经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她有“考试综合症”!一考试就紧张,有时甚至紧张到掐自己的大腿。考试中遇到一道不会的题就没有信心在做下面的题了,就会给自己一个暗示“我不行,我不会”!就会全面放弃。结果考试成绩总是“一塌糊涂”,而不考试题目大都会做,甚至能解出一些老师和同学都认为的难题!(通过了解找到了这孩子问题的根源,问题正在解决中)None 13:06:06
68多动症患儿的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少食含酷氨酸的食物,如挂面、糕点等。少食含甲基水杨酸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桔子等。饮食中不要加入辛辣的调味品,如胡椒之类,也不宜使用酒石黄色素,如贝类、大红柿、柑榄等食物。
2、应多食含锌丰富的食物。因为锌是人体内的微量无素,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密切有关。锌缺管常使儿童食欲不振,发育迟缓,智力减退。研究发现,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大多数头发中锌含量较高。所以,常吃含锌丰富的食物,如蛋类、肝脏、豆类、花生等对提高智力有一定帮助。
3、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因为铁是造血的原料,缺铁会使大脑的功能紊乱,影响儿童的情绪,加重多动症状。因此多动症孩子,应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脏、禽血、瘦血等。
4、应少食含铅食物。因为铅可使孩子视觉运动、记忆感觉、形象思维、行为等发生改变,出现多动,所以多动症患儿应少食含铅的皮蛋、贝类等食品。
5、应少食含铝食物。因为铝是一种威胁人体健康的金属。食铝过多可致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多动症患儿应少吃油条,因为制作油条需要在面粉中加入明矾,而明矾的化学成分为硫酸钾铝。因此,吃油条对小儿的智力发育不利。None 12:32:58
691、家长认知偏差。
——传统思想。
——学业最重。
指导菜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在此,我们需要指出的是,家长首先要对劳动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家长要以劳动为光荣,以自食其力为骄傲,那么,相信这样的家长不仅自己强壮,而且子孙孝敬和有才。
2、家长教养偏差。
——过多包办。
——缺乏能力。
指导菜单: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内容
①自我服务。
②家务劳动。
③公益劳动。
——生活自理能力方法:
⑴耐心辅导。
⑵循序渐进。
⑶榜样示范。
⑷调动情绪。
⑸赋予责任。
⑹肯定鼓励。
⑺感受快乐。
⑻犯错机会。
⑼持之以恒。
⑽养成习惯。
⑾“管”“放”结合。
3、孩子缺乏锻炼。
——缺乏意识。
——缺乏能力。
——缺乏品质。
指导菜单:培养孩子责任心方法
⑴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⑵让孩子在挫折中学会承担。
⑶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⑷让孩子共同参与家庭事务。
⑸不要让孩子逃避推卸责任。
⑹要求孩子做事须有始有终。
⑺对孩子教育重过程轻结果。None 12:05:16
70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具体地讲就是人与人相互提供产品或服务。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1、促进深化自我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结合自我评价,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2、促进社会化的进程:通过人际交往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网络关系以及自己所担当的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让自己成为社会的一分子。因此,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青少年社会化的起点,是将来在社会立足的生存需要,也是为社会做贡献的本领。
3、实现人生价值桥梁: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人际交往是我们奉献的桥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让我们掌握更多社会的信息,了解社会的需求,从而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None 17:04:15
71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基本内容是:激发动机、培养兴趣、调控情感、锻炼意志、增强信心、塑造性格等。具体方法如下:
1、激发动机
——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
——培养独立进取的个性。
——调整学习动机的水平。
——设定恰当的学习目标。
——培养良好的集体氛围。
2、培养兴趣
——启发和引导孩子的求知欲。
——从游戏中开发孩子的兴趣。
——家长要学会鼓励引导孩子。
——把间接兴趣转为直接兴趣。
——教给孩子高效的学习方法。
3、调控情感
——学会识别和描述情绪情感。
——满足孩子对父母情感需要。
——让孩子学会感恩以及回报。
——培养孩子应对挫折的情感。
4、锻炼意志
——从具体事情入手开始。
——从培养良好习惯出发。
——培养勇对困难的品质。
——父母要榜样示范引领。
5、增强信心
——多赞美。
——不比较。
——笑面对。
6、塑造性格
——密切同孩子之间的感情。
——给孩子提供决策的权利。
——教会孩子调整心理状态。
——限制孩子的物质占有欲。
——培养孩子广泛兴趣爱好。
——保持家庭生活美满和谐。None 16:17:25
72成长环境:是否有固定的居所和稳定的生活保障;是否有良好的家风?家人是否团结和睦、父母恩爱?对孩子是否关怀呵护?亲子关系是否良好?
指导菜单:
1、营造宜人成长环境,有利于培养出良好性格的孩子
①物质生活,基本保障。
②精神世界,充实丰富。
③家人团结,互敬互爱。
2、温馨家庭良好家风,有利于培养出德馨双全的孩子
①家人坦诚,互帮互助。
②家庭事务,共同承担。
③赋予责任,提高能力。
④为人大方,尊重礼貌。
⑤用己之长,服务大家。 家长能力:家长是否注重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是否鼓励孩子创新动脑动手?以此来提高孩子的自信性和自主性。
指导菜单:
1、注重能力培养,有利于孩子成人成材
①重学习,更重能力。
②重成绩,更重成材。
③重知识,更重品行。
2、给予成长机会,有利于孩子自信自主
①给孩子一点成长空间。
②让孩子一点生活自主。
③放孩子一点理想追求。None 14:06:51
73性格行为习惯养成:其对于孩子终身健康发展和才尽其用具有影响作用。
对此内容,我们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
指导菜单:
1、形成积极正向思维
①树立信心;
②找到亮点;
③选择目标;
④制定计划;
⑤克服困难;
⑥取得成绩。
2、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①制定生活与学习计划;
②每天自觉执行该计划;
③家长善用正向强化法;
④家长善用榜样引导法;
⑤坚持不懈、不时督查。
3、学会解决问题方法
①直面问题不回避;
②积极动脑想办法;
③事先请教准备足;
④执行坚决不动摇;
⑤问题解决勤总结;
⑥情商逆商齐进步。None 11:57:31
74优化管理 强化队伍 完善指导 结构多元 创新机制 齐抓共管 硕果累累
利国利民 再创辉煌None 20:52:18
75优化管理
再创辉煌None 20:50:19
76功不可没 反响强烈None 20:45:09
77形式多样
“四位一体”
参与积极None 20:43:02
78家庭教育贵在落实,循序渐进 重点突出 效果显著None 20:39:12
79学习先进经验None 11:04:36
80反向链锁法——正反训练总相宜使用原则:1、确定行为的整套步骤。反向链锁反应技术的精神实质在于步骤的细目化,即把一项复杂行为予以分解,分解的每一步骤都很简单,容易学习,没有挫折感,然后从最后一步骤开始,采用逆向后退,逐步学习。2、正向分解行为:整个行为→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 最后一步。3、反向训练行为:最后一步 → ……步骤3 → 步骤2 → 步骤1 →整个行为。4、一个步骤熟练以后才可进行下一步骤。就整体而言,每个环节彼此都有密切关系,只有每一个环节都很牢固时,整个链锁反应才会牢固。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不牢固的话,整个行为的训练就会发生问题。5、每次要重复以前教过的步骤。儿童学习,不管是知识还是技能,过一段时间后,必然有一部分会遗忘,因此要重复学习,才能经久不忘。反向链锁反应的逆向训练就符合复习的精神,让儿童在接触新的学习之前,尽量反复练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6、在训练早期,对每一步骤的正确反应都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随着熟练程度的增强,可以逐渐减少,并减少每一步训练中的额外帮助,比如言语指导或动作指导。支持提醒法 :
在改变或培养习惯的努力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的要素,那便是他人的支持和提醒。特别是事前的提醒就好比打预防针,既不伤孩子的自尊,又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权利剥夺法,也叫权利限制法。实际上也是惩罚的一种。行为心理上称之为反应代价或行为代价,是指在行为发生后使行为者失去自己所拥有的部分强化物的一种行为干预方法。None 10:23:12
81行为契约是作为一种教育方法或手段意义上的“君子协议”,即使它并不像法律条文那样严格、正规,但对亲子都具有约束力,避免了口说无凭和随意更改,体现了亲子之间讲诚信、相互尊重和平等的人格关系。
采用润物细无声方式,慢慢退出原则,这种行为改变技术称为“渐隐法”,这一方法与“系统脱敏法”有许多相似之处。这里需要注意,必须是上一步骤孩子已经稳固适应后才进行下一步的训练,而且步骤之间的过渡不能太突然,要符合孩子的接受能力,让孩子的不良习惯在无痛苦知觉中隐退。 运用惩罚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答: 运用惩罚的方式是改正孩子不良行为的一个有效手段。但是,惩罚如果使用不当,不仅达不到改变行为的目的,还可能有副作用。如有许多家长喜欢用正惩罚打骂和批评做了错事的孩子,结果孩子可能会学会用同样的暴力手段惩罚别的孩子。因此,在使用惩罚时也要注意:
(1)要惩罚的行为必须具体、明确。这样能避免惩罚了优良行为;同时,要惩罚的行为必须是不良行为或应该惩罚的行为。如故事里的妈妈就明确的告知孩子吃零食会遭到不能看电视的惩罚。
(2)惩罚要及时,在不良行为出现时马上就惩罚。下例惩罚就是不恰当的:妈妈早上在做家务,可是孩子在捣乱。妈妈说:“等你爸回家时,让你爸揍你。”晚上爸爸回来了,妈妈把孩子捣乱的事情讲给爸爸,爸爸就动手打了正在好好玩耍的孩子。孩子早就忘了早上的事,被莫名其妙的打了两巴掌,觉得十分委屈,这样的结果自然是事与愿违,没有效果。
(3)惩罚物和惩罚的力度要恰当。惩罚物不恰当,力度不恰当是很难起到惩罚作用的。惩罚物的选用非常有讲究。家长在选择惩罚物时,一定要因人而异,因行为而异。例如,在故事里妈妈用“不许看电视”作为惩罚物来限制孩子吃零食的坏习惯;用“关禁闭”作为惩罚物来约束孩子的“耍赖行为”。
(4)把惩罚和其他方法结合起来。在惩罚不良行为时,与正强化结合起来,找出孩子的闪光点。多用负惩罚、负强化、正强化,三者交差使用,尽量避免使用正惩罚,防止惩罚的副作用的发生。None 10:17:29
82“正强化”与我们日常所说的“表扬”“奖赏”“鼓励”的意义相近。是指个体在某一情境下做了某件事(即某种行为),如果获得满意的结果或肯定的答复,下次遇到相同情境时做这件事的可能性就会提高。使用“正强化”时的注意事项★正强化物必须紧随着好行为出现之后,间隔越长,效果越差。★ 正强化实施之前,把计划告诉孩子,以取得他的积极配合。★ 给予正强化物要适可而止,以免孩子产生“饱餍”的心理或者损害身心健康的现象。★ 多种正强化物最好配合使用,花样变换灵活。★ 行为养成后,有形的强化物要逐渐减少,社会性增强物逐渐增加。★“正强化”对简单行为的形成初期比较见效,对于复杂行为或者行为相对稳固以后,宜选用其他方法。行为习惯培养法二:间歇强化——不必每次进步都表扬区别强化的一般程序是:(1)确定最终行为目标。本案例的最终行为目标是逐渐减少玩游戏的时间,直到每天控制在不影响学习和健康的半小时以内。(2)确定基准线。如张栋每阶段减少玩游戏的时间至少是半个小时。(3)划分阶段。本案例划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行为达标以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训练。(4)选择强化物。如双休日的玩游戏权利,双休日不上学,这对张栋是很有效的强化物。(5)安排后果。严格执行规定,如有违反,取消强化物。(6)评估效果。对前四项进行评估,收效不良要及时调整。区别强化有两类:低次数区别强化和零次数区别强化。上述案例采用的是低次数区别强化。即以减少不适宜行为为目的的区别强化,适用条件有两个:①这种行为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容忍的;②这种行为越少越好。此类强化程序还可以用于下列不良行为习惯:  ① 改变儿童整天看电视的习惯。  ② 减少儿童总是在大人说话时插嘴的习惯。  ③ 改变儿童吃零食过多的习惯。  ④ 改变儿童写作业过快或者潦草、马虎的习惯。  ⑤ 改变儿童爱咬指头的坏习惯。None 11:08:30
83习惯培养法一:消退法【实施步骤】消退法实施的步骤简单方便。它可以广泛地运用于家庭日常生活中,用以消退儿童某些不良行为,尤其是在有些孩子有非分要求、无理取闹和放纵任性时。提示:不良行为一般都很难通过一次消退就会停止发生,通常需要经过几次,发生的频率才会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消退,因此家长在实施时必须把握好使用的尺度。习惯培养法二:计时隔离法【实施步骤】  第一步:预先警告。在实施暂时隔离之前,父母要先给孩子一个自我补救的机会,或者给孩子一种受到惩罚的心理准备,从而减轻孩子的心理恐惧感。  第二步:实施隔离把孩子带往特定的隔离地点,使其与父母相对分开。  第三步:隔离后进行交流一定要和孩子就隔离的过程进行讨论。None 09:57:25
84孩子动作慢,做父母的可以尝试这样去做:
建议一:改善评价角度,少说“慢”。
建议二:利用“速度测定法”,感受“我可以快”。
建议三: 具体查找慢的“慢”的原因。
建议四:合理安排时间,认识“快得值得”。代币制操作程序
(1)明确目标行为。
(2)建立基数。
(3)确定代币。
(4)确定奖励。
很好的故事 值得分享: 亚历山大帝国图书馆遭焚时,有一本并不贵重的书幸免。有一个稍能阅读的穷人花了几个铜板买下了这本书,打开一看,在这本书里藏着一样非常有趣的东西——一张薄薄的羊皮纸,上面写着点石成金的秘密,是指有一块小圆石头能把任何普通的金属变成纯金。羊皮纸上记载着:这块奇石在黑海岸边,可以找到,它与千千万万的石头外观上没有两样,主要是普通石头摸起来是凉的,它却是温的。于是这个穷人变卖了所有的家当,带着简单的行囊,露宿黑海岸边,开始了摸石头。为了避免重复摸石头,他每拾一块就丢到海里,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地过去,他仍然坚持着。突然有一天他拾到一块石头是温的,他竟然习惯性地扔到大海里。因为这个动作太根深蒂固了,以至当他梦寐以求的宝贝出现时,他竟麻木不仁,无知无觉。由此可见,“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是一种不假思索的多次重复而形成的潜意识行为。None 17:38:30
85五步改变坏习惯
这种方法对成人也很有效,特别是对根深蒂固的恶习效果更好。改变的前提是:
①必须确信有些事情或行为得改变,也就是对现状强烈不满;
②你要相信自己可以推动改变,改变之门的钥匙掌握在你手中;
③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
改变步骤:
步骤1:明确最大的障碍
步骤2:找出改变的杠杆
步骤3:终止旧有的行为模式
步骤4:找出新行为代替旧习惯
步骤5:不断强化新行为并调整原则:改变时要遵循以下原则——1、每周改变一个,然后再循环;
2、保持改变的详细记录及原因分析,不断检视、反省;
3、贵在坚持,充分通过想象和自我暗示,利用潜意识反复刺激加强;
4、每天早晚50次强烈暗示,并根据暗示去行动,建立好习惯;
5、要试着远离原先旧习惯的不良环境,避免被引诱。
改变不良习惯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对孩子是这样,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梁的跨度怎么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