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3游戏场景测试题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测试方式

最近有个游戏原画的面试,游戏公司让我那天一早去做测试……我是新手我该注意些什么!?_百度知道
最近有个游戏原画的面试,游戏公司让我那天一早去做测试……我是新手我该注意些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学生时期参加过两场游戏原画职位的面试,是这样的题目:第一场:让我现场画一个Q版的糖果店的场景,时间15分钟。第二场:在面试前有个笔试,3个角色题目和3个场景题目,画一个带着去面试,面试的时候又让我画6个人物表情。这是我的真实经验,原画注重的还是实力,只要画技好,在态度上又平稳,一般没问题的。而且面试的时间宝贵,不会有太复杂的题目的~正常发挥~祝成功~
采纳率:63%
主要是语言,只要谈吐好,第一印象就ok了,然后介绍自己就好了,别紧张再是礼貌。↖(^ω^)↗哥们挺你。
当然鉴于最近的这些公司都很功利没有爱……所以说仅仅是一般职场要求就够了……如果硬要的话……带上你自己的几张原创吧……还有……要热情……
任何面试都一样,但是你的是技术的,给你点建议1、保持口气清新,到公司前吃口香糖,然后到公司门口吐掉或吞下2、服装得体,游戏公司不喜欢穿西装的,因为西装很死板,创作的都希望自由发挥3、谦虚谨慎,哪怕此项技术仅有你一人会4、多微笑5、回答问题简单明了6、保持平常心,否则技术发挥不了。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游戏原画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数码频道 & 游戏前沿 & 正文
媲美单机画质 《大宋》U3级场景新曝光
  曾几何时,电影级3D画面只是单机游戏的专利。在Unreal3、Cry、Dunia、MW3等引擎的支持下,单机不断创造出超高画质的神作,战争机器、细胞分裂、孤岛惊魂、使命召唤8等大作的逼真场景与画面历历在目。  对3D网络游戏而言,细腻的材质贴图、绚丽的色彩、动态光影特效,不仅带来了更强的视觉冲击,也对电脑配置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能同时兼顾画面特效与大量玩家同屏承载的网游屈指可数。而《大宋》的核心技术不但解决了同屏承载问题,更将游戏画面优化到极致,可与U3级引擎下的单机游戏神作相媲美!《大宋》水上轻功展示城东老街线框与实景对比图  在《大宋》里,无论是落英缤纷、烟熏细雨,还是湖光水色、古道垂柳,无不透露出浓郁的东方气息。加之飘逸的轻功步法,朴实的武功招式,拳拳到肉的打击感,让你无论是走马观花跑任务,还是城防决战,又或是探索百年不遇的机缘事件,都不再是看风景,而是在亦真亦幻的江湖中体验侠士的生活。吊桥劫镖:运镖者被击飞击倒运镖队伍城前合影  当然,画面效果真是《大宋》的其中一个特色。在开启技术测试前,我们还将陆续公布《大宋》的“零”职业概念、武功、机缘事件、扮演系统等特色玩法。在广大玩家的支持下,我们永不停止追求完美的脚步。相信在即将到来的游戏测试时,大家定能体验到一款高品质的游戏佳作。城中一景:桃花树下
推荐微博: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大豫网官博
随手拍身边事
新闻排行图片网评河南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
09:00:49&&&&
编辑:鲲鹏[])
【前言:入门级平台能玩啥游戏】
提到入门平台,相信十个人中有九个都会称之为&垃圾&、&鸡肋&,另外一个表示我不玩游戏,管它是集显独显的。诚然,入门平台所带显卡,要考虑到成本、体积、发热以及功耗等多方面的因素,性能自然不会强到哪里去,但从集显出现至今,市场占有率方便却在不断地飙升之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集成显卡发展至今已经从集成在主板上成功过渡到了集成在CPU内部,两年前,Intel第一代i3处理器的推出开创了CPU集成显示核心的先河,随后去年SNB处理器的推出将其发扬光大,无论是入门级的奔腾/赛扬还是最高端的i7系列,无一例外全部集成了显示核心。而AMD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却逐渐有了后来者居上的态势。原因在于AMD在去年年初推出的Fusion APU平台自上市之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6月份的发布的Llano APU深受广大玩家好评。Llano APU摘掉了此前集成显卡性能孱弱的帽子,做到了CPU与集成GPU性能的相对平衡。
尽管高端游戏玩家对于集成显卡是深恶痛绝的,但集成显卡的存在也有它特殊的意义。对于入门级用户来说,平时看看电影、打打小游戏完全用不到太强的显卡。此时集成显卡就展现了它独特的魅力,低廉的价格、较低的功耗与发热等等成为了日常家庭影音的首选产品。在入门级DIY市场上占据着很大的地位。但是话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入门级集显到底能用来玩什么样的游戏?能不能够满足普通单机游戏与热门网游的需求呢?为此我们特意找到了目前入门级集显的两大代表作品&&A4-3400以及奔腾G840处理器,二者都在CPU内部集成了显示核心,售价都在500元左右,正是入门级用户选购CPU的理想价位。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用这两颗处理器内部的集成显示核心实战热门单机游戏以及部分国产网络游戏,为入门级用户选购集显提供一份参考。
【集显玩游戏还真不是梦】
早期的集成显卡是指芯片组集成了显示芯片,使用这种芯片组的主板就可以不需要独立显卡实现普通的显示功能,以满足一般的家庭娱乐和商业应用,节省用户购买显卡的开支。集成了显卡的芯片组也常常叫做整合型芯片,这样的主板也常常被称之为整合型主板。Nforce2系列主让大家开始集成显卡还真有那么点用,开始真正走入公众的视线。
虽然当时Nforce2芯片组集成显卡的性能算得上是鸡肋中的鸡肋,玩《CS》都爆卡,但它毕竟提供了独立的视频输出功能,对显卡性能没有需求的用户完全可以省去独立显卡的开支,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这也为随后C61芯片组主板的热卖埋下了伏笔。Intel的GMA系列集成显卡随后也开始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之中,低廉的成本成为集显发展的最大助力,被许多入门级用户所接受。
在随后的纪念中,AMD收购了ATI,开始推出自家的整合性芯片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690G、785G以及880G等一系列大家耳熟能详的型号。而且由于技术层次方面的原因(既有芯片组技术,又有成熟的显卡技术),AMD的集成显卡在三大集显之中(AMD、Intel、NVIDA)一直都处于领先地位。直到SNB处理器的出现这一地位才被撼动,SNB不锁倍频型号以及移动版所集成的HD Graphics 3000显示核心在性能方面已经能够与880G所集成的HD 4250所比肩,而后者满足日常影音以及大部分的网游需求已经没有任何的压力了,集成显卡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但SNB低端型号奔腾以及赛扬系列处理器的集成显卡规格Intel一直都是含糊其辞,官方只是简单的将其称为HD Graphics,并没有给出我们具体的规格,我们即将测试的奔腾G840便属于其中之一。
最后,也就是在2011年,万众瞩目的APU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集成显卡性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从我们以往的测试中来看,APU顶级型号所集成的HD 6530D融合单显性能已经能够接近500元价位的入门级独显,再低画质下满足一些大型3D游戏也不是什么难事了。而我们今天所要测试A4-3400属于Llano APU的入门级型号,集成了160个流处理器,性能方面自然无法与集成400个流处理器的顶级型号所比肩,它能够满足那些类型的游戏,我们在下文中为大家揭晓。
【测试平台配置】
测试平台配置
Llano APU A4-3400
Intel 奔腾G840
昂达A75魔固版
华擎H61M-S3U3
金士顿骇客神条DDR3 1600 2GB&2
Radeon HD 6410D
Intel HD Graphics
超频三青石750豪华版
原装散热器
Microsoft Windows 7 64bit中文版
3DMark Vantage
《星际争霸2》
《生化危机5》
《街头霸王4》
《诛仙前传》
《剑侠情缘网络版》
高清播放测试
AMD 显卡催化剂12.1a For Win7 64bit
Intel集成显卡驱动程序8.15.10.2559
软硬件安装完成以后,正确的测试方法是:开机进入到桌面上以后,待系统准备就绪后,才开始运行测试(关闭UAC、屏幕保护程序、系统还原、自动更新等对测试得分有干扰的系统任务)。所有测试项目都运行三遍,在测试成绩稳定、可靠的情况下,我们以其中最好的一次成绩为准。
需要特别说明是,由于APU平台原生支持DDR3-1600内存而奔腾G840仅支持DDR3-1333,因此在测试中我们并没有统一内存频率,APU采用了原生1600内存,而奔腾G840平台则将内存频率设定为DDR3-1333。
A4-3400处理器,核心电压识别有误
内存搭配DDR3-1600
融合单显HD 6410D
奔腾G840处理器
内存为DDR3-1333
对于奔腾G840的集成显示核心,GPU-Z表示我什么都不知道,就连Intel官方也对其含糊其辞,并没有给出具体规格。
【DX11理论性能测试:3DMark 11】
3DMark 11是Futuremark在DX11显卡全面上市一年之后才推出的DX11显卡性能测试工具。3DMark 11基于原生DX11引擎,全面使用DX11 API的所有新特性,包括曲面细分、计算着色器、多线程。3DMark 11继承并改良了3DMark Vantage的统计方式,尤其是去掉了较少用户使用的高端级(H),其他三种也有了新的变化:
- 极限级(X):分辨率固定为全高清的&1080,支持极高负载,适用于高端游戏PC,尤其是Radeon HD 5970、GeForce GTX 580这种顶级显卡,并且按照设计在未来几年内也不会辱没&显卡杀手&的荣誉。
- 性能级(P):分辨率固定为高清的720p ,支持中等级别负载,适用于绝大多数主流游戏PC,比如Radeon HD 5770、GeForce GTX 460之类的显卡,不过发布初期仍然需要高端卡才能跑出流畅的帧率。很显然,这个级别在今后将依然是我们最常见的评定标准。
- 入门级(E):分辨率固定为标清的,支持低负载,适用于大多数笔记本和上网本,特别是集成显卡。
结果如下:
没什么好说的,奔腾G840的集显并不支持DX11,因此无法运行3DMark 11测试,而A4-3400融合单显HD 6410D在E模式中可以取得947分,表现接近于HD 6000的入门独显HD 6450。
【DX10理论性能测试:3DMark Vantage】
作为业界第一套基于DX10 的综合性基准测试工具,3DMark Vantage在发布前就早早地让众人翘首期盼了,因为它标志着DX10在游戏领域的宏大演出正式拉开帷幕。3DMark Vantage是当前唯一一款显卡DX10性能基准测试工具,它能全面发挥多核心处理器、多路显卡的优势,能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满足PC系统游戏性能测试的需求。3DMark Vantage是专门为DX10显卡量身打造的。它包括两个图形测试项目、两个处理器测试项目、六个特性测试项目。借助于DX10 API的新技术和高效能,它为玩家带来了一场绚丽逼真的视觉特效盛宴。并且,3DMark Vantage还特别加入了对人工智能(AI)和物理加速的专门测试。
结果如下:
3DMark Vantage E模式测试中,A4-3400可以取得7921分,领先奔腾G840接近46%。这还是在Intel在驱动程序中专门为3DMark Vantage做出优化的缘故,如果在实际游戏测试中,这种差距将会更大。
【DX9游戏性能测试:《魔兽争霸3》】
《魔兽争霸Ⅲ》(WarcraftⅢ)(玩家简称War3)是一款即时战略游戏,暴雪公司出品的《魔兽争霸》系列第三代作品,于2002年正式发行,从发布至今已历经了从v1.00到v1.26共27个版本。冰封王座系War3的资料片,2003年发行,版本从1.07开始。需要有War主程序才能运行。测试中我们使用《魔兽争霸3:冰封王座》的Dota地图进行测试。
测试方法:播放录像,用Fraps记录交战激烈1分钟内的平均帧数。
测试选项:,最高画质。
测试成绩如下:
虽然并没有开启垂直同步,但游戏似乎将最高帧数限定在了60帧。在最高画质下,A4-3400可以轻松取得60帧,而奔腾G840只有49帧,不过二者基本上都能够保证游戏画面流畅运行。
【DX9游戏性能测试:《星际争霸2》】
《星际争霸2》历经数次跳票,终于来到大家面前。作为《星际争霸》的续篇,3D化的《星际争霸2》继续讲述了人族、星灵和异虫三族的故事,将以三部曲的形式推出,即Wings of Liberty(自由之翼)、Heart of the Swarm(虫群之心)和Legacy of the Void(虚空之遗),目前,Wings of Liberty(自由之翼)已经正式发售。虽然仅基于DX9技术,但《星际争霸2》在高画质下的画面效果依然相当出色,并且对硬件的要求也不算太高。
测试方法:播放录像,利用Fraps记录激烈片段200秒片段内的平均帧数。
测试设置:分辨率设定为,低画质,关闭垂直同步。结果如下:
在分辨率以及低画质下,A4-3400也只能取得37.5帧,而奔腾G840表现更为可怜,仅为16.6帧。二者都不能够保证画面的流畅度。
【DX9游戏性能测试:《街头霸王4》】
在期待已久之后,Capcom公司的格斗游戏名作《街头霸王》系列的最新续作《街头霸王4》终于向玩家们显露出他的真实面貌。本作中,游戏中的角色是3D多边形建模的,而战斗形式则依然是玩家们所熟悉的2D风格,游戏画面的表现效果相当惊人。
PC版除了支持高解析度画面输出之外,还为玩家提供了画面渲染风格选择的功能,除与家用机版一样的&普通&模式外,还有&水彩&、&海报&和&烟灰墨&这三种追加的渲染风格。玩家在游戏的设定选项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显示效果进行调解。
测试工具:官方benchmark。
测试选项:画质设置为中等,分辨率。
《街头霸王4》测试中,A4-3400可以取得38.3帧,勉强保证画面能玩,而奔腾G840只有17.7帧,画面犹如幻灯片。
【DX11游戏性能测试:《尘埃3》】
《Dirt 3》是刚刚发布不久DX11游戏的典型作品,基本涵盖了DX11的各种代表性技术,如硬件曲面细分、多线程、高清环境光遮蔽以及计算着色器等。但其DX11技术应用大多都点到为止,应用范围也仅限于画面中的少部分元素,因此对DX11显卡的要求并不算太高,但是略高于《Dirt2》。
测试方法:游戏内建测试程序。
测试选项:分辨率为800x600,0AA,所有画质均设置最低,DX11模式。结果如下:
虽然A4-3400融合单显HD 6410D支持DX11,但目前所有的DX11游戏要求均较高,HD 6410D在最低画质下表现也十分吃力,体验的意义更大一些。
【网游测试:《天下3》】
《天下3》是网易自主研发的首款全模式3D玄幻网游,集网易十年开发运营之大成。游戏以东方上古玄幻神话为背景,展现了一个雄奇壮丽、异彩纷呈的逼真虚拟世界。在继承传统RPG游戏丰富玩法系统的同时,《天下3》突破传统网游战斗为王的理念,开放式的为玩家提供了多种终极追求,并给予玩家个性化定制成长方式的自由,让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精彩。来《天下3》,不仅可以体验到自建城池、自创技能等创新玩法,还可以在各式战斗中,感受酷炫连招、震屏击飞等强劲打击感,让玩家的游戏体验倍感畅爽!
测试选项:,最高画质
测试方法:利用Fraps记录游戏画面帧数,尽力保证两次测试场景一致性。
国产网游对显卡的要求一向不高,《天下3》作为网易准备已久的大作基本上代表了目前国内网游的最高水平。A4-3400处理器能够在高负载的场景中取得40.3帧,领先奔腾G850超过10帧。
【网游测试:《诛仙前传》】
诛仙系统网游正统续作《诛仙前传》,取材于同名热门网络小说,提炼其精华,追寻诛仙原著故事的起源之谜,完美的还原了一个奇幻修真世界。作为国内出现较早的3D网游,《诛仙》系列游戏一直以来就拥有不小的玩家群体,上市不久的《诛仙前传》在游戏画面上相对于前作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战斗画面十分绚丽。
测试选项:,最高画质
测试方法:利用Fraps记录游戏画面帧数,尽力保证两次测试场景一致性。
《诛仙前传》测试中,A4-3400表现依然给力,最终取得了55.1帧的成绩,在最高画质下运行依然流畅自如。
【网游测试:《剑侠情缘网络版》】
剑侠情缘网络版是金山公司继剑侠情缘单机系列后出品的一款网游,广义是指剑侠情缘1、剑侠世界、剑侠情缘2、剑侠情缘3的统称,狭义是指以剑侠情缘1、剑侠世界等以剑侠情缘1为模板的网络游戏。首部曲采用了风格细腻的2D画面。从绿树成荫的小村到喧闹繁华的城市,从庄严肃静的皇家宫殿到令人心醉的迷人风景,再从阳光灿烂的山林到阴森肃穆的地下世界,《剑侠情缘Online》带您一一经历游戏世界的别样风情。
测试选项:,最高画质
测试方法:利用Fraps记录游戏画面帧数,尽力保证两次测试场景一致性。
《剑侠情缘网络版》算得上是要求最高的国产网游了,A4-3400也只能够取得36.7帧,不过从实际体验来看,游戏画面还是比较流畅的,没有出现明显的卡顿。
【基础性能测试:PCMark 7】
我们使用PCMark 7来测试系统的综合应用性能。PCMark是业界公认的最权威的电脑综合应用性能基准测试软件,它集易用性和专业性于一身,与3DMark系列软件师出同门。PCMark着重考察系统的综合应用性能,支持多线程。它通过模拟方式,使电脑运行于不同工作任务之下,分别考察其性能表现,再根据这些不同的工作任务在电脑实际应用中的比重加权累计,得出一个总分,以此来评定电脑的综合应用性能。PCMark评分的依据有:系统的文件处理能力、网络浏览能力、3D性能、多媒体处理能力、磁盘内存CPU性能等。
结果如下:
PCMark成绩对于CPU的性能较为敏感,奔腾G840得益于其SNB架构展现出了较为强悍的实力,在整机性能方面领先A4-3400平台不少。
【高清播放测试】
Radeon HD 6000系列独立显卡都配备了UVD3引擎,能够实现多种视频编码格式的全程硬件解码,大大减轻CPU负担,节省系统能源。片源方面,我们选择了主流的三种高清格式视频,具体参数如下。
影片简介:H.264格式的影片是《阿凡达》,1080P分辨率,平均码率18.2Mbps,最大码率为48Mbps,音频编码为杜比AC-3 192K。VC-1影片试机碟,码率37.6Mbps,1080P分辨率,音频为杜比AC-3 640K。MPEG-2 TS影片是一段MV,1080P,平均码率16.66Mbps,音频AC-2 384K。播放器方面我们选择了完美解码,同时打开Windows 7性能监视器,实时监控高清视频播放时的CPU占用率,最后记录下平均值。
H.264编码《阿凡达》
MEPG-2编码
VC-1编码影片
两款处理器在高清播放时候差距不大,三种主流格式的高清影片CPU占用率均在20%左右,即使在看片时候也能够进行一些其它的操作,而不至于使机器整体太过卡顿。
【A4 APU:入门最强性价比】
从以上测试成绩来看,除个别游戏中相差较小之外,在大部分测试项目中A4-3400均大幅度的领先于奔腾G840,领先程度在50%-100%不等。这说明了在家庭影音娱乐方面,A4-3400的表现要强于比它贵了100多元的奔腾G840。
在入门级市场上,性能的平衡是尤为重要的。对于入门级平台来说无疑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价格低;2.性能够用;3.功耗温度表现良好。首先在第一个条件上,A4与奔腾G840售价都不算昂贵,A4-3400价格450元左右,而奔腾G840售价为570左右,对于入门级用户来说都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价位,相比较而言还是A4-3400的售价更加亲民一些。在性能方面,奔腾G840的CPU性能强于A4-3400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A4-3400也完全够用了,显示核心性能方面A4-3400扳回一局,表现明显好于奔腾G840的集成显示核心,基本上能够满足日常影音以及大部分网络游戏的需求。最后在温度与功耗的控制方面,二者同样都采用了成熟的32nm制造技术,差距不大。在三项基本要素之中A4-3400M赢了一半,谁更适合入门级游戏用户我们自然就一目了然了。
最后再来看看平台的成本方面的因素:A4-3400所搭配主板为A75/A55,而奔腾G840则可以搭配Intel全部6系主板,其中最便宜的就是H61了。在主板价格方面,我们略去H67、P67以及Z68不提,因为他们定位过高,售价也不是入门级用户能够负担的。价位方面A75与H61价格相差不大,目前一线厂商的产品都集中在500元左右,价格因素相同,可以忽略不计,但在规格方面,A75主板就要强出H61很多。首先,A75主板支持原生USB 3.0以及SATA 6Gbps接口,而H61并没有这些功能,需要在主板上安装第三方芯片才能提供USB 3.0以及SATA 6Gbps接口,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成本,而这些成本最终是需要消费者来埋单的。其次,A75主板支持CPU以及内存超频,而H61主板并不支持;虽然对于入门级用户来说超频很少用得到,但聊胜于无,至少频率更高的内存对融合单显的性能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追求性价比的入门级用户来说,A4-3400+A75主板的搭配是一个较为完美的解决方案。性能方面完全能够满足入门级用户的需求,扩展能力相对于H61平台来说也明显强出一个档次,而且整体价位更低。此外,A4-3400还可以AMD入门级独显HD 6450进行交火,达到更加的图形性能,丝毫不造成浪费,而奔腾G850如果升级独显的话,集显就无法使用,直接造成了浪费。综上所述,对于入门级游戏用户来说,A4-3400处理器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让平民都能玩游戏,才是最好的。
阅读更多:
相关阅读:
文章观点支持
为文章报道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真·福利之作 死或生5:最后一战硬件评测
1《死或生5:最后一战》游戏简介|硬件需求  【PConline 游戏评测】《死或生》是日系游戏大厂Koei Tecmo(光荣脱裤魔)旗下卖肉格斗系列游戏,游戏以众多香艳妹纸为格斗角色,火辣的身材加上诱人的衣着深受无数宅男们的喜爱,而游戏中的&乳摇&引擎也是一大特色。本作《死或生5:最后一战》首次登陆PC平台,定必为众多玩家带来许多福利以及惊喜。&&《死或生5:最后一战》游戏介绍:&  《死或生5:最后一战》是一款由日本游戏厂商光荣特库摩发行的动作格斗游戏,本作最大的特色就属游戏中登场的角色大多都是身材姣好的女性格斗高手,玩家除了能在对战中找到高手对招的乐趣外,同时还能大饱眼福,享受美少女们在战斗中所散发出的青春与汗水。  本作的格斗部分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真实感细节,加入精心打造的击打动作,每一位格斗家都将有属于自己的巅峰时刻。  游戏的动态互动关卡再一次带领玩家领略世界各地风情,并将加入更多破坏区域、更多致命的危险地带和更高级的策略选择,帮助玩家取得每次挑战的胜利。《死或生5:最后一战》游戏平台性能需求最低配置需求表CPUCore i7 870或更高内存2GB显卡显存1GB以上、支持DirectX 9.0c或更高硬盘10GB 可用空间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7/8/8.1 (32bit/64bit)推荐配置需求表CPUCore i7 2600或更高内存4GB显卡显存1GB以上、支持DirectX 9.0c或更高硬盘10GB 可用空间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7/8/8.1 (32bit/64bit)部分性能需求分析:  从官方给出的配置需求来看,《死或生5:最后一战》对处理器的性能要求还是挺高的。最低配置需要也需要第一代四核的 870,而推荐配置则更是要求第二代四核的酷睿,看来四核心是游戏的最低标准,不过游戏实际的处理器需求则要看测试结果了。部分性能需求分析:  显卡部分的性能要求方面则是相当含糊,可以看到官方只给出&显存1GB以上、支持 9.0c或更高&的显卡,小编预测游戏对显卡的入门门槛不算太高,但必须主流的才能满足流畅的运行效果。存储及其他系统需求:  作为一款从主机移植过来,首次登陆PC平台的格斗游戏,《死或生5:最后一战》实际上游戏大小不足10GB。游戏也不兼容XP系统,但支持32位或者64位的Windows Vista、、Windows 8系统。2《死或生5:最后一战》画质|分辨率对比《死或生5:最后一战》游戏测试平台简介测试平台配件表CPUIntel:Core i7 4770KCore i5 4670KCore i3 4130Pentium G3220主板技嘉GA-Z97X-SOC Force内存DDR3 1600 16GB显卡AMD系列显卡:AMD R9 280AMD R9 270XAMD R9 260XNVIDIA系列显卡:NVIIDA GTX 760NVIDIA GTX 750TiNVIDIA GTX 750游戏设定表测试游戏《死或生5:最后一战》操作系统Windows 7 64bit 旗舰版 SP1测试分辨率分辨率测试画质设定最高画质特效显卡驱动AMD系列显卡驱动:14.12(omega)FOR Windows 7 64bitNVIDIA系列显卡驱动:347.25 FOR Windows 7 64bit  在性能测试中,独立部分测试采用
4770K搭配Z97主板作为测试基准硬件平台,处理器部分测试采用各处理器支持搭配R9 280显卡作为测试基准平台。  测试中各类显卡的性能定位将以PConline显卡产品天梯图中标注所属性能定位区域作为定位参考。《死或生5:最后一战》游戏画质及分辨率设置&  《死或生5:最后一战》画质设置菜单还是比较详细的。视频选项里包含了:全屏、分辨率、阴影、阴影解析度、抗锯齿。至于命中效果、脏污特效、流汗与浸湿特效都有开关设定,而最受玩家关注的&乳摇引擎&也提供不同的程度选择。&《死或生5:最后一战》游戏场景画质对比  在我们测试的高、中、低三档画质特效中,最明显画质差距的就是阴影以及游戏场景贴图效果的精细度。可以见到,从高画质过渡至中画质时,游戏场景贴图效果的精细度开始削减,阴影的解析度也略微降低。中画质过渡至低画质时,阴影特效消失,场景贴图效果进一步弱化,锯齿感也更加明显。《死或生5:最后一战》游戏场景分辨率对比  在分辨率对比测试部分,我们选择了3个经典的分辨率比例进行测试,通过对比来呈现出不同分辨率比例对画面视野的影响。通过上图的对比可以看到,当分辨率比例由到再到4:3变化时,游戏画面并没有出现任何的画面削减,并且为了保持不同分辨率比例下画面呈现效果的一致性,在游戏画面上下两侧增加了黑色边框。所以建议大家还是选择宽屏来游戏。3《死或生5:最后一战》PC平台性能测试《死或生5:最后一战》测试场景介绍  由于《死或生5:最后一战》中并没有提供任何的Benchmark测试软件或测试选项,所以游戏测试方式采用手动测试方式,游戏测试场景采用单人对战模式的实时战斗场景进行测试。  测试包括测试和显卡测试,所有测试均采用最高画质特效,同时也会采用Frps软件对游戏场景画面帧率进行监测并统计出画面平均帧率以及最高最低画面帧率等数据,测试时间约为50秒。《死或生5:最后一战》性能测试:处理器性能部分  在测试部分照旧选择了&Haswell&家族处理器进行测试,从测试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双核四线程的与和i7相差不大,而低端的双核双线程奔腾G3220由于核心数以及线程数的劣势,最低帧数成绩与Core i系列的处理器相差了几帧,但实际游戏中没有明显差别。总体来说,游戏对处理器的性能需求不算高,无必要追求四核心处理器,主流的双核心处理器基本可以达到要求。《死或生5:最后一战》硬件性能测:性能部分  从显卡的测试成绩可以看到,A卡的整体表现要比N卡好一点,而《死或生5:最后一战》PC版至少要满足60帧才能获得流畅的游戏运行。像GTX750以及R7 260X这样的中端主流显卡平均帧数虽然达到50帧左右,游戏虽不卡顿,但流畅度欠奉,建议玩家至少采用与R9 270X相同级别或以上的显卡。4《死或生5:最后一战》试玩体验|配置推荐《死或生5:最后一战》试玩体验总结《死或生5:最后一战》游戏音效评测:【体验评分:8.5/10】  本作完美传承了该系列格斗游戏一如既往的劲爆激烈,具有强烈的运动快感,很有早年置身于街机厅的感觉,角色配音只有英语和日语两种,听起来非常自然,早已没了早期日式游戏英语配音的生硬单调,而且随着玩家的深入游戏,可以解锁不同角色的不同语音,这是一个不小的惊喜。  打击音效继承了日式格斗游戏的优良传统,一招一式的发声都恰到好处,节奏把握非常准确,如鼓点般清晰,基本做到了&拳拳到肉&。特别是在发动&爆裂攻击&和破坏游戏场景的时候,音效更为激烈爆燃。《死或生5:最后一战》游戏视觉评测:【体验评分:8/10】  《死或生5:最后一战》游戏的3D场景效果和人物模型可以说都达到了其系列作品目前的最高水平。特别是人物建模方面,头发、衣服的动态物理效果相当自然,而且还加入脏污、流汗与浸湿特效,使得游戏角色的颜值相当高。不过可惜的是,PC版比起PS4版本少了大众喜闻乐见的爆衣系统。  另外,PC版的《死或生5:最后一战》中,并不支持&柔软引擎&,这意味着死或生的一个招牌,乳摇系统将大大失色。不过,虽然柔软引擎没有了,游戏中随着角色的动作,胸部的起伏其实还是挺可观的,而且玩家可以在游戏中调节胸部的运动幅度。《死或生5:最后一战》游戏操作评测:【体验评分:7/10】  《死或生5:最后一战》操作对于新手玩家来说可谓相当虐心,由主机移植过来电脑平台却缺少自定义按键功能设置,在目前的版本,操作的话,是不能修改自定义按键的,手柄则可以自由设置,不过官方也承诺会在后续的更新中追加,也就只能耐心等待了。  本作基本操作分为拳、脚、防、投四种,并且反击技的使用相当重要,而本作遵循的一个基本的规则是打克投,投克反,反克打。这样猜拳式的格斗规则是本游戏的核心,虽然也有很多衍生。并且在战斗之中各种特效和火化的效果也会令战斗显得十分带感,虽然看视频的时候会感觉有些晃眼,不过自己玩的时候还是相当不错的体验。&《死或生5:最后一战》游戏平台配置推荐:推荐配置类型品牌型号参考单价CPUIntel 酷睿i3-4160769元散热器盒装自带-主板华硕B85M GAMER549元内存芝奇 DDR3 1600 4G179元机械硬盘希捷Barracuda 1TB339元固态硬盘饥饿鲨 Arc 100苍穹系列 120G399元显卡影驰GTX960黑将1499元机箱游戏悍将 终结者核武器U3特供版129元电源安钛克 VP 450P259元总价:4122元性能需求总结:  总体来说,《死或生5:最后一战》对的性能要求不算太高。游戏对的性能要求不高,没必要上四核心,主流双核基本满足游戏的需求。显卡方面也是相对亲民,建议玩家至少采用与R9 270X相同级别或以上的显卡。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戏场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