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拳械录答疑解惑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 &
9月12~15日.第五届中国·四川国际峨眉武术节暨第十二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套路比赛在四川省峨眉山市隆重举行,来自吉尔吉斯坦、南非、加蓬、墨西哥、智利、坦桑尼亚、中国澳门、中国香港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武术爱好者,以及国内25个省、市、自治区的武林高手.共计116支代表队、1400多人参加了此次武林盛会。
9月11日,2015年“全国武术之乡”工作会议在四川省峨眉山市举行,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张秋平。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邵世伟、陈国荣、张玉萍.四川省体育局副局长蒋显伦,峨眉山市副市长张一力等领导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各“武术之乡”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武术协会代表.以及各省、市、自治区武术管理中心的主要领导参加了会议。
在9月11日举行的2015年“全国武术之乡”工作会议上,新上任的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张秋平带领新一届领导班子首次在大型活动上集体亮相,并且发表了讲话。张秋平主任首先表达了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新一届领导班子对社会武术工作,特别是对“全国武术之乡”工作的高度重视,认为这次“全国武术之乡”工作会议对全面部署和推进“全国武术之乡”及社会武术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9月10日上午.第五届中国·四川国际峨眉武术节峨眉武术论坛在峨眉山市的大佛禅院(佛学院)讲堂召开。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国荣.峨眉山市市长袁仕伦、副市长张一力.国家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专家吴彬.温佐惠.美国武术协会主席吕小林.加蓬共和国武术协会创始人吕克·本扎.健身气功专家张明亮等出席了会议。
8月20日晚,焦作市太极体育中心太极馆流光溢彩.第八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暨2015云台山旅游节开幕式激情上演。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晓峰.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国荣、张玉萍,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笃运、河南省副省长张广智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焦作市委书记孙立坤主持。
一、规模空前,出现“爆棚”。由《中华武术》杂志和国家体育总局武管中心社会部主办的中华武术大学堂名家讲堂走过了十个春秋,不仅没有“审美疲劳”,反而规模空前,甚至出现“爆棚”现象。导师班增加到13个,学员超过560名,创历史新高。体育赛事或活动有像奥运会、环法公路自行车赛等这样的百年老店,也有昙花一现、看上去很美的”闪婚”,还有由盛到衰的”短命鬼”,短则两三年,长则七八年。
学堂庆典真开眼,心底震撼慨万千。至深至简太极拳,传统国粹世界传。各派名家展风采,世界顶级亲眼见。天下太极是一家,一家太极开百花。傅家讲堂人最旺,有幸聆听真是缘。上阵父子做真传,两位助教做示范。杨式太极丁卯教,身传口授从不烦。学员认真学风正,紧张活泼师生情。
8月30日至9月4日是《中华武术》杂志主办的第十期太极名家讲堂的日子。我是第一次参加大讲堂盛会.来到北京昌平区的训练基地.这里的住宿条件很一般,第一天早上没有热水.我也只好接受洗冷水澡的现况.由于参加人数众多.吃饭时.要与好几百学生托着铁盘子排队……
我是一名来自日本的学员,已经连续三届参加《中华武术》举办的名家大讲堂.在曾乃梁老师班接受培训。中国的朋友们都非常有活力.在中国拳友的带动下,每次的培训班都非常开心。在班上不少中国朋友都记住了我的名字,听到他们叫我的名字时,我觉得很亲切,很开心。
行云流水,是张全亮老师在中华武术名家大讲堂上展示给学员的太极境界,不仅精妙地诠释了太极真谛.而且极具艺术美感。观张老师演拳.其静.若林深虫鸣:其轻.若风举鸿毛;其柔,若三春杨柳;其松.若皮不束骨;其快.若奔雷冷炸。张全亮老师这次教授的是吴式太极拳基本八法,其间还穿插讲解了三十七式和太极推手。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团结的力量。这次我被任命为班长.我要带领全班学员珍惜分分秒秒聆听崔仲三老师的太极经典课。去年大讲堂我巧遇王友唐老师.今年.我带着师父崔仲三(岁岁太极、安心健康)和王老师(学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签名的本子,第六次参加了中华武术大学堂名家讲堂,今年又是讲堂十周年庆典,我的心情更加激动。
我练习太极拳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了,当时习练是因为身体偏弱,没想到练着练着就喜欢上了太极拳。虽然我的启蒙老师尽力教会了我这些套路.但始终觉得自己动作不够精准,没有完全悟到拳剑的内涵,迫切需要更好的老师来指点。我平时特别喜欢看陈思坦老师的教学光盘,陈老师演练的太极拳舒展大方.连绵不断,似行云流水.充满神韵:陈思坦老师演练的剑轻灵沉稳.优美大气.灵动而富有层次。
我曾参加过第六期名家讲堂刘伟老师班的学习,今年.我带着诸多疑惑再次参加大讲堂刘伟老师班的学习,受益匪浅。此次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刘伟老师的太极造诣深厚.许多拳理已经上升到了道家或佛家的层次。刘伟老师授课也独具风格.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和规范,学员们轻松地围在老师身旁.总能被老师由浅入深的太极拳哲理深深地吸引住,老师能够对套路动作中的特点及要领言传身教,对学员答疑解惑,悉心指导。
中华武术大学堂太极拳名家讲堂已经圆满举办了十期.而我接触吴式太极拳只有一年多的时间。参加刘伟老师的吴式太极拳班时,我基本上属于拳盲.只是能把招式背下来.最多也就是”照猫画虎”,而班上很多学员已经有了多年功力.听说班里甚至还有世锦赛冠军,我的心中不免忐忑。
每次来到“中华武术大学堂名家讲堂“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这里的每一个人从老师到学员都是那么友好,一见面总有说不完的心里话。日.我刚一踏进举办名家讲堂的大院.便从我身后传来亲切而熟悉的声音:”钟国好,你到了啊!“我没有回头.就听出了她的声音.她就是我们名家讲堂的“堂主”,《中华武术》杂志的主编李平老师。
8月30日,我到北京昌平参加了张全亮老师的吴式太极拳培训班。全班有五十多名学员.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日本、新加坡。—上课.张老师简单介绍了吴式太极拳的发展历史.然后就讲起太极拳的理论和文化。顿时.全班学员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张老师不但太极拳技艺精湛.而且理论上也有极高造诣。
九月的北京,秋高气爽,繁花似锦.格外美丽。恰逢中华武术大学堂名家讲堂十周年庆典暨中华武术大学堂第十期名家讲堂开班.来自全国各地的五百多名太极拳爱好者齐聚北京昌平香堂国际农业观光园.参加隆重的庆典活动和培训。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参加了庆典活动,并参加了刘伟老师的吴式太极拳培训班。通过这次学习,我不仅提高了技艺,丰富了知识,还收获了健康。
九月初的北京虽已入秋,天气转凉,但处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恰逢我国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这个终生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们也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日子一一中华武术大讲堂十周年庆典开学授课。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们欢聚一堂.来到了北京昌平香堂国际农业观光园.开始紧张的封闭式集训学习生活。
8月30日至9月4日在北京昌平举办的中华武术大学堂第十期名家讲堂上.我有幸参加了张全亮老师教授的吴式太极拳基本八法及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学习班。短短几天的学习,我与张全亮老师和师母及众多师兄弟师姐妹们一起度过了紧张而又愉快、短暂而又难忘的日子。
我是第一次参加中华武术大学堂学习,感谢《中华武术》为我们太极拳爱好者提供这么宝贵的平台.使我见到了吴彬、曾乃梁,陈小旺、傅声远、崔仲三,张全亮、韩建中、黄康辉、高佳敏、陈思坦等武术名家和世界冠军.真是一场武术盛宴。我为武术名家和世界冠军点赞,为《中华武术》为推广武术,弘扬国粹做出的不懈努力点赞.并表达我最衷心的感谢!
张全亮老师是武术界的大家.是吴式太极拳和梁式八卦掌的著名传人。我从小习武.一直希望有一天能拜访他.跟他学习,可是由于工作的原因.在时间上总有冲突。2015年.《中华武术》杂志主办的名家讲堂给了我这个机会.可是当这个机会来临的时候.我又辗转不安。张老师到底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金秋九月.在风光秀丽的北京香堂国际农业观光园的大会议室里.一群来自国内及世界各地的男女老少太极拳爱好者正聚精汇神地聆听老师的讲演和示范。学员们生怕漏掉每一句话.错过每一个动作.不时有学员挥笔疾书.记录下每一个珍贵的细节。这是什么讲堂有着如此巨大的吸引力,让学员有着这么浓厚的学习兴趣呢?
日.我参加了《中华武术》杂志在北京昌平举办的”中华武术大学堂名家讲堂”.虽然时间不长,但收获颇多.感受极深.特别是两位楷模人物——李杰、张全亮二位先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为我指明了今后的人生路。中国武协原主席李杰先生在我们的教学班里做了振奋人心的讲话。
8月30号,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七十名擒拿格斗术爱好者相聚在由《中华武术》杂志和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社会部举办的中华武术大学堂名家讲堂韩建中先生的擒拿格斗班.首次零距离亲身体会到了擒拿格斗术的奥妙,更感受到了一代武术大家严谨治学的态度。
9月9日,全国武术俱乐部联赛争先赛新闻发布会和选手称重仪式在北京星光影视园举行。据悉,争先赛录制将随后进行,届时八卦掌、五行通臂拳、少林洪门、心意六合拳和武派太极等武术流派的六家俱乐部将同台竞技,切磋武艺。这个比赛分为65kg级和70kg级两个级别。共进行两组六人争霸赛。该赛事的三百多张门票已经销售一空。
第四届中国·厦门国际武术大赛于日至31日在美丽的鹭岛福建省厦门市成功举行。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272支队伍的3000余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大赛以武术套路为主要竞赛项目,涵盖了健身气功、武术段位制考试等配套竞赛内容。经过3天8个单元的角逐.所有奖项花落各家。
梨花枪是历史文献中首次记载的古代枪名,该枪名始见于《宋史·叛臣列传中·李全上》。文中记载南宋时山东潍坊有位名叫李全的农家子弟.他弓马趫捷,能运铁枪.时号”李铁枪”.后聚众造反.娶另一起义军首领杨安儿妹杨妙真为妻。杨妙真是当时红袄军首领杨安儿之妹,人称”杨姑姑”。
18插步撩击(1)弓步合扇 身体姿势不变,快速向前合扇:目视合扇方向(图103)。(2)转身打掌 上动不停,身体左后转180°,成左顺弓步;同时左臂随转身向前打掌:目视左掌方向(图104)。(3)转身劈扇上动不停.右手扇由后经头上方朝前下劈:左臂外旋收于左腰间,掌心朝上:目视劈扇方向(图105)。
在太极拳中,如果说拳架招式是其外在形态,那么太极功夫则是其内涵:精华。只练拳架不修内功固然入不了太极之门,但离开了拳架只修太极功夫也无异于缘木求鱼。俗话说:“把式、把式,全靠架式。”在武术比赛场上拳架招式的规范性占到得分的百分之六十,可见拳架招式非常重要。
晋祠疗养 相遇恩公 1964年2月,谢文德因心脏病在北京陆军总院做了心肺大手术,1964年5月.大病初愈的谢文德到晋祠疗养院疗养。在此.他浮想联翩.他想到自己还不到30岁就得了如此大病.今后如何为社会服务、为家庭尽责7在晋祠疗养院疗养期间,谢文德以极大的毅力与锲而不舍的精神,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训练,使身体逐渐好转。
学练太极拳.就要学会放松.不会放松.就得不到太极功夫。老辈拳家说.一层松一层功夫,一层松一层体验。若是不把全身松透.就不能登堂入室,也就体验不到真正太极拳的魅力。因此.练好太极拳.必先求放松。放松是练好太极拳的前提,放松才能气血运行,放松才能贯穿,“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
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芭蕾”的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瑰宝,是武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具有柔和缓慢,轻灵连贯,圆活自然的特点,讲究“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内外三合,意动身随,刚柔内含,势正劲整,使人在心静体松思想高度集中,在呼吸均匀顺畅,动作连绵不断的运动中,达到强身健体,修心养性,陶冶情操,延年益寿之目的。
何为太极拳转关?太极拳前后两个势子,或是一个势子的前后两个动作的连接要通过节奏的快慢、内气的升降、梢节的领劲、蓄劲折叠等技法来实现,而这些太极拳技法都要有劲点,当到达劲点后,便转下一个动作。这种两个势子或两个动作之间的外形转换、内在劲道的承上启下,谓之转关。
太极拳源远流长,门派繁多,且风格特点各异。近年来.新编套路也越来越多.但不论传统套路还是新编套路.却是万变不离其宗.哪一套也没有离开太极十三总势.即阴阳、八卦、五行功法。就太极拳推手而言.有定步与活步两种。推手又有单搭手法、双搭手法和双手单推、双手并用之法。
9月4日,贺彩霞追思会在终南山下举行。贺彩霞生前好友、拳友、陕西武术界同仁、家属代表共计二百余人参加了贺彩霞追思会。贺彩霞,中国武术协会优秀骨干指导员,陕西省武术协会段位制推广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国武术六段,杨式太极拳传人,她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日23时10分在西安逝世,享年52岁。
一、日期与地点 -17日北京市石景山体育馆 二,主办单位 北京武术院、北京市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 三、承办单位 河北省王其和太极拳协会 四.比赛项目(一)学龄前儿童组(A组)(1)长拳(2)传统拳(3)器械(二)规定套路1.国际武联审定的竞赛套路(第一套、第二套)(4)长拳(5)南拳(6)刀(7)剑(8)棍(9)枪(10)南刀
山东省新泰市徐家拳,汲取南北派之长,形成了由重视实战型的防身保家卫囱,到重强身健体与养生一体的新时代特色,体现了刚健有为的精神,民族文化和人文价值、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徐家拳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入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从城乡到全国,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拳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传承保家卫国民族精神,增强国民体质。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对弘扬徐家拳法,创新徐家拳有益的探索研究。
第一步 训前要热身防拉伤。训前热身(亦称训练准备活动)是格斗训练前准备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提高受训者身体各部位肌肉的温度,促进血液循环.加大关节、韧带的活动幅度.而且使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以适应训练需要.减少训练损伤。
002288 巴喜 男 生日: 身高:165cm 体重:57kg 所练拳种:太极拳、剑 参加比赛:参加地区比赛 取得成绩:获二、三名 通讯地址:165468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克一河林业局电视电讯处。
★请详细填写“入会申请表”寄至本刊编辑部。★凡是在当地邮局订阅了2016年全年《中华武术》杂志的读者,只要将订阅20l6年全年《中华武术》杂志的“收据凭证”(复印件或原件)、一寸本人照片、填写好的申请表一并寄至《中华武术》杂志编辑部(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8号《中华武术》杂志编辑部王涛收,邮编:100061),即可成为会员。
山东省莱州坐落在美丽富饶的胶东半岛莱州市,这里是国家命名的武术之乡,是螳螂拳和吴氏太极的发源地。1992年建校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莱州中华武校已经成为占地460亩、设施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拥有4所国内分校、7所国外分校、总投资达2亿元的大型文武学校,是全国著名的武术培训基地,北京体育大学、山东省武术院实习基地。
[赛事活动](龚建新)
[第十期名家讲堂专栏]
[中华武术大学堂第十期名家讲堂学员来稿摘登](张春芳)
(冈本真由美)
[赛事活动](燕侠)
[武术史话](周伟良)
[太极世界](杨丽)
[武林人物](张世昌)
[学术版](徐勤启)
[技理技法](邓许庚)
[会员园地]
主管单位:国家体育总局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报业总社
社  长:袁大任
主  编:李平
地  址:北京崇文区体育馆路8号
邮政编码:100061
电  话:010-49835
电子邮件:
国际标准刊号:issn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293/g8
邮发代号:2-347
单  价:10.00
定  价:120.00
金月芽期刊网 2018大风号出品
初练太极拳练松、练胯、练腰、圆裆的方法
原标题:初练太极拳练松、练胯、练腰、圆裆的方法引言:中国武术种类繁多,不完全统计有完整训练体系的流派有两百多个。传统武术里有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心意拳等等,但是站桩是大多数武术采用的方法。大的门派像武当、少林寺等等,都有站桩功法。在所有的传统武术中,形意拳是其中独树一帜的拳种,其劲法凌厉,打法硬朗,难得的是上攻很快,有一年打死人之说,其体系完整,但动作简单,易学易练,深得众人的喜爱。这简单的招式后面蕴藏的了很多看不见的幸苦和练法。形意拳练的是劲,不是动作,动作知识皮毛,所以形意拳的练法,在动作的背后,是功夫,是劲力。形意拳首先是要练明劲,之后就是练暗劲。形意也罢,太极拳也罢,传统武术修炼大体需要经过四个阶段,修正身法,换劲,练劲,用劲。站桩,能解决修正身法和换劲的问题。三体式和五行拳解决练劲和用劲的问题。站桩的要领很多,但是最核心的就是身法,很多人不懂,有些人懂但是没有足够的重视。所以站桩不能出好的效果,有些人会站桩站的腰疼。初练套路,不可求多,尽量把一势学标准了再学下一势,主要还是练身法,身法定型了,学别的招式易如反掌,若贪多务全,一个月学一套,回头还得重新纠正,但学拳容易改拳难,养成错误定型改起来可就难了。学练太极拳要先练方后练圆。开始时不要追求圆顺,要把手脚肩胯肘膝等位置放对,比如一个圆形手法,先定好四角的位置,把这四个角的位置放对了,再定好八个角的位置,把这八个角的位置放对了,然后稍一圆顺,动作就到位了。肩胯肘膝也都要如此练,脚是一下子就要定到位。如此做去,很快就能上手,若一开始就圆顺,手脚往往不能准确到位,练久了就练油了,终难入门。先要松练,全身放松,一点拙力也不要用,这是去僵求柔。身法要领就按照下面说的去做,首先要虚领顶劲,也有说虚灵顶劲的,也有说顶头悬的,总之都是一个要领。头要领起,但不可过顶,过顶则脖颈僵硬,要虚虚领起,如同一根细线把头发吊起来,头要有虚灵之感。下颌微收,但不可低头,藏喉即可,即所谓的“喉头永不抛”之意。头上领起劲了,手上也要领起,有的讲中指领劲,有的讲食指领劲,有的讲十根手指都领劲,这都不错,不是主要的问题,要注意的就是手指梢也是要虚虚领起,不可过顶。上面领起劲了,下面就要沉下去了,气沉丹田是不错,但还不够,要气沉脚底才行,练久了觉得丹田有物,脚底轻灵,所以才说要气沉丹田,但初练时一定要气沉脚底才能最终达到这种效果。说气沉脚底也不是很准确,“在气则滞”,应该是意沉,从俗说是气沉。在顶劲领起的基础上全身放松了,自然就会感觉到劲沉到脚底了,所以说还是要放松,松而不懈说得好,但那只是结果,不是过程,过程就是顶劲领起,气沉脚底。顶底做好了,就该讲肩胯了,肘膝胸腰顺带着就有了。都讲沉肩坠肘,但初练不能如此,那是紧的练法,初练要松着练,要松肩垂肘。开始练就是一个松,手往高处走肩也不要耸、肘也不要架,在肩松的基础上肘尖略带找地之意既可。肩要想松胸就不能挺了,胸一挺肩肯定紧,所以胸就要微含蓄,先把胸自然挺起,然后两肩微微向前向里一抱,肩也松了,胸也含了。胯要向里缩、向下落,向里缩有时说向里抽,落胯有时说切胯,一个意思。胯的要领单讲胯不好讲,要结合腰臀和膝来讲才好讲明,胯向里缩就是要臀微微后撅上翻,膝盖微向里合,大腿上里下外地微微一拧,这样胯就缩了。胯下落就是要臀向下坐,尾骨微微向下向前翻。有人说了,这不是矛盾了吗?对,就是矛盾,在矛盾中求得平衡,就是身法了。膝盖微向里合合到什么位置呢,合到膝盖对准大脚趾和二脚趾,人的脚主要用力集中在大脚趾和二脚趾,而且这个方向脚的长度也是最长的,所以向这个方向用力是最稳的,如果是膝盖对准小脚趾,则小脚趾力又弱,脚的长度又短,相对来说自然就不稳了。这样做出来的外观就是:臀既不凸、又不缩,胯根是虚含的,腰既不后凸也不过分前凹,微微带一点向里凹的自然曲线,一点而已。腰要是完全直的也有问题,违反了人的自然间架,弹性就弱了。这些做对了,裆自然就开圆了,凸臀则前裆合而后裆大开,缩臀则前裆大开而后裆合,都不对,只有腰胯自然中正了,裆才能开圆了。想想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这种现代很多人难以理解的深邃,被肤浅的认为落后!由中医及武术,我心痛哉!很多习武的人,对传统武术莫名爱好,但却缺少明师指引,难以客观正确的认识武术,即便是自己修炼,由于中国传统武术自带文化属性,很多地方很多窍要,非指点无法突破。正因为传武的误解泛滥,急需拨乱反正,我师兄应众人邀请,提笔著书,成《传统武术答疑解惑录》一书,广传武术思想,点破修炼窍要,为光大爱好者答疑解惑,帮助光大爱好者了解武术,练习武术,其拳拳之心实为我等钦佩!师兄常说,虽水平有限,但愿做法布施,以弘武道。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有缘得见者,望惜缘!如果真喜欢武术的话,建议大家站桩,练练桩功。这是现在很多人都验证过的,比较认可的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无极桩修正身法,混元桩进行换劲,然后三体式或者太极拳套路练劲,经过进一步练劲用劲,效果非常显著。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太极中国网|||||||||||||||||
第二届中国徐州国际武术大赛:中外选手秀武艺
5月26日,第二届中国徐州国际武术大赛开幕。 王婧 摄
  中新网徐州5月26日电 (记者 王婧)2800余名中外武术选手26日齐聚第二届中国徐州国际武术大赛,在长拳、南拳、太极拳、刀、剑、棍等各类项目中交流、切磋。
  今日,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江苏省体育局、徐州人民政府主办的2017年第二届中国徐州国际武术大赛暨“丝路汉风”国际武术文化节开幕。“一带一路”沿线有关国家的驻华大使或领事也出席了开幕式。今年的开幕式表演将汉文化的雄浑与武术的精妙紧密结合,分为欢乐锣鼓、烈烈汉风、太极武韵、新星闪耀四个篇章。
参加第二届中国徐州国际武术大赛的中外选手超过2800人。 王婧 摄
  开幕式过后,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武术爱好者与中国选手展开交流。据统计,参赛总人数超过2800人。本届比赛设有长拳、南拳、太极拳等拳术类,以及刀、剑、棍、枪、双刀、双匕首、九节鞭、双节棍等器械类。此外,组委会还将在武术节期间举办“中外拳王争霸赛”。
  在比赛现场,一位就读于外交学院本科二年级的泰国女留学生告诉记者,自己五年前来到中国,除了讲一口流利的汉语,还习练一身功夫。“别看我身材瘦小,我很能打的。”这位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小姑娘每周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三至四堂武术课,完全出于兴趣爱好。
  本届武术节还积极构建“专家库”,组织武术名家走访活动,答疑解惑,普及健身常识,纠正民众的错误健身观念。武术节期间,形意拳传人张玉林、心意拳传承人李洳波、少林五祖拳名家谢建全、红拳传人p智勇、梅花桩传人韩建中等10位左右名家将陆续走访徐州多家企业、高校。(完)
责任编辑:千帆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我的位置:
纪录片《中国面临的挑战》向世界答疑解惑,讲好中国故事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君娜
摘要: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中国人,你幸福吗?中国能实现和谐吗?中国,文明依旧重要吗?中国,你富强了吗?……这部抛出了一个个直面中国崛起的尖锐问题的纪录片叫《中国面临的挑战》。
纪录片的第一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和上海新闻奖特别奖;第二季获第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并斩获美国洛杉矶地区艾美奖,出品方上海广播电视台也成为在国际上获此重要奖项的首家中国主流媒体机构。近日,《中国面临的挑战》第三季正式启动。
事实说话 雄辩论述
《中国面临的挑战》第一季和第二季是上海广播电视台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推出的重大纪录片项目。
该系列纪录片直面中国崛起难以避免的挑战,以海外存疑的尖锐问题为导向,采用外籍友人深入一线采访发问的形式,以事实说话和雄辩论述来答疑解惑,给出充满正能量的答案。
纪录片主动面对海外内外高度关注的尖锐问题,在第一季中列出“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中国人,你幸福吗?”“会制造的中国人,你会创造吗?”“中国人,你信什么?”第二季又直击“中国能实现和谐吗?”“中国能变得更美丽吗?”“中国,文明依旧重要吗?”“中国,你富强了吗?”和“中国,你怎样现代化?”。以寻访这些问题的答案为导向,摄制团队与邀自美国的主持人库恩多次前往上海、北京、广东、浙江、贵州、山东等地,深入工厂、企业、医院、民工子弟小学、养老院、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进行实地采访,并与官员、学者、百姓面对面地探讨与分析中国社会的现状与前景,真实反映了一个面临挑战但又充满希望的中国。
由于主题宏大、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对象性强,同时采用海外观众容易接受的传播方式,《中国面临的挑战》在多家海内外主流媒体相继播出,创下不俗的收视率。其中,第一季英文版(5集)自日登陆美国公共电视网加州电视台后,截至2015年1月,已经在全美189家公共电视台累计完整播出了1323集次,在中心城市诸如纽约、华盛顿、洛杉矶、芝加哥等地,覆盖率则高达76%。第二季英文版(5集)于日起在美国公共电视网播出后,截至8月中旬,已经在美国37个州117个城市的186个频道,完整播出了2456集次,在美国前十大中心城市观众触及率达到96%。
截至2016年7月,《中国面临的挑战》两季在全美210个PBS公共电视台播出,播出总次数近4000集次,目前,第二季还在美国继续播出。
《中国面临的挑战》主持人库恩博士表示,美国公共电视台对播出其他国家政府制作出来的节目要求非常高。在他看来,全美210多家电视台都愿意播出甚至重复播出该纪录片,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第一季在美国覆盖率达到了70%,第二季是80%,这取决于节目的质量和影响力。”
中国立场国际表达
在中国新闻奖的颁奖词里,对《中国面临的挑战》是这样评价:手法创新,视角独特,与美方合作共赢,取得了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
而这个系列能够连续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主要原因,首先在于节目的成功定位。2012年立项启动伊始,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王建军这样表述:“重视国际关切是做好外宣工作的逻辑起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中国话语权就必须改变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的传统思维习惯,从国际视角,回应国际关切,选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外国人最想看到的是中国一些什么样的故事?这也就是我们创作团队从开始接受项目的时候就深度思考的。”
其次,节目采用“中国立场国际表达”的模式,从大处着眼,向世界讲述中国,但片子内容又是从小处入手,选择在更加广泛的领域里具有标志性的小事。比如从一个贵州遵义留守孩子家庭开始进行深入挖掘,最终描绘出中国国内大范围的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从山东滨州有着百年草柳编传统的湾头村如何变成淘宝村、如何成为富裕的一个集体、跨入到现代社会这样的过程,展示出中国在实现经济转型中的不懈努力,中国网络经济给中国农民带来的无限生机。
《中国面临的挑战》正是通过一个个客观真实的中国老百姓的故事,诠释了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具有丰富内涵,也回应了海内外对中国梦的关注。
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王冬梅认为,《中国面临的挑战》在对外传播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成绩,给全国广电播出机构、广电综合台和专业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也让大家在对外传播方面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传播中国声音、如何塑造国家形象有了一个可以效仿的典型案例,成就了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新高度。
中国挑战 世界坐标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认为,《中国面临的挑战》既获得中国新闻奖,又获得美国洛杉矶地区艾美奖,打通了两种主流舆论场,是比较成功的案例。“受众意识和问题导向是《中国面临的挑战》的鲜明特色。《中国面临的挑战》敢于面对硬问题,敢于面对国际受众关心甚至是质疑的问题。过去我们觉得对外传播讲衣食住行、旅游文化就行了。而直面问题、回答疑问,这恰恰是《中国面临的挑战》能够被国际受众接受和关注的一个原因。节目中的和谐、美丽、文明、富强、现代这几个主题,过去我们是作为正面表达的主题,但是节目把它变成一个疑问句,然后用回答疑问的方式展现这个过程,这是一种结构制作方式的调整,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
据了解,第三季会在传播的内容和展示手法上有更多的创新和尝试,包括利用新媒体等多种平台和渠道,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于《中国面临的挑战》第三季,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建议,应该把中国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放在整个世界的坐标上去看,“因为这个坐标更有价值,更有前瞻性。不能只就现在的问题,解答现在的问题。这可能会成为这个品牌后续延伸生命力、进一步增加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图片由SMG融媒体中心外语中心提供 编辑邮箱: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第三届绿色账户微电影大赛
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推广平台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站长统计
沪公网安备 61号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武术最厉害的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