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三国攻略后期将领要练的将领有哪些

欢迎来到欢乐人手游
关注欢乐人
您的位置: &
《卧龙吟》吴国后期武将 吴国武将完美攻略来袭
《卧龙吟》吴国后期武将 吴国武将完美攻略来袭
最近小编玩了许多的手机游戏,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是这款战争策略手机游戏!玩家们将在三国背景下进行战斗和游戏,是不是很棒?接下来给大家带来的是卧龙吟吴国后期武将吴国武将完美攻略来袭。
卧龙吟吴国后期武将
140以前不多说,玩家都见仁见智,有自己的玩法。
张任没必要顿,白张任或者潘璋凑合用,潘璋必练,170以后都有用。如果会谈到沮授田丰,果断练起,谁用谁知道。
140以后有田丰沮授的,可以直接用到木头,现在有刻文知己犒赏的加成,田丰沮授过木头完全可以,楼主就是用沮授过的木头。
南北后到丁原是最简单的几个图,不管你用孙策周瑜周泰锁奴还是田丰沮授,都不难。但是,这一段时间有几个将必须要带着练。周瑜,孙策,周泰。这几个 将不顿都可以用。石头白孙策可以过,木头白周瑜可以过。这个时候,你的食材至少也应该能顿其中一人了。但是先顿哪一个呢,下面是几个选择的利弊:
蓝周瑜;这是最常规,也最主流的玩法,蓝了之后确实可以风光很长一段时间,木头更是很容易过。但是一旦155以后出了五级兵,你会发现周瑜PK已经 没有以前给力了。那是因为五级鼓防御普遍加强,其他国家披风和盾肯定优先强化盾,因为三个国家终极策士是那个时候最给力的时候。相对而言,周瑜面对策士华 佗加策防阵,除非是大R一般没有几把火是烧不死的(尤其是魏国的华佗)。这个时候,如果你还想保持以前周瑜一把火烧光的优势,你就必须要有下面几个后续选 择:
周瑜之后,蓝孙权,蓝迷当,枭雄孩子,橙老婆,策攻知己,神皇书。如果你这样强周瑜到底,那么恭喜你依旧能烧死一大片。再配合钟会,将策士流进行到 底。但是这样的代价也会不小,当你全力堆输出的时候,你的防御势相对而言就会较弱,这样你推图的难度就会变大,有些脑残党说你可以四鼓周瑜一把火烧啊,你 给我一把火烧到180试试?但是一旦你160以后,你会发现有些图必须要战攻将才能推,但是前面蓝了这么多将,现在能蓝孙策么?蓝了孙策你的马等级够么
推荐指数★★★★★ 适合:中R,大R
蓝孙策:四鼓孙策虽然没有四鼓周瑜那么风光,但效果也还不错。周瑜能推的图,孙策都能推(木头勉强除外),但是孙策能推的周瑜不见得可以,要是有迷 当的话,孙策效果更佳。但是无论是PK还是推图,孙策在中期只能算中庸,后期显得鸡肋,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将。170以前,蓝孙策能推的图,白孙策也 可以。楼主目前170还是白孙策白甘宁。但是孙策时间用的久,适合小R或者非R。因为这些玩家肯定追不上大部队,别人周瑜风光的时候,他们肯定不行,等他 们能蓝周瑜的时候,周瑜风光的时候已近快过了,所以还不如直接选择孙策,用到老都可以,性价比很高。第一选择是孙策的话,周瑜或者陆逊都要带着练,毕竟有 些图需要策攻将客串(例如木头)
吴国武将完美攻略来袭
来说武将选择和顿悟顺序:目前我接触到的几类列举下,大家根据自己情况斟酌应用。80级以前基本大同小异,高胜,文MM开局,转裴元绍(兵种需要短戟刺客)单挑到公孙瓒很轻松。
1)凌统流:优点走的比较远可以直接用到南北图,PK也不弱。缺点过图卡点需要要潘璋配合,需求1书1马,擂台单挑弱。凌统可以直接过渡到公瑾。
裴元绍&小乔&凌统=田丰=沮授&周瑜&审配&王异&孙权&华佗
2)张任流:优点前期城战,擂台神将,过图能力不弱。缺点没有,不顿悟可以过渡到锁奴,顿悟可以过渡到公瑾。
裴元绍&小乔&张任=田丰=沮授&周瑜&审配&王异&孙权&华佗
3)虎啸流:这个有人用,但是吴国虎啸真心不给力,前期想省包子,可以过渡到锁奴。
裴元绍&小乔&锁奴&审配&周瑜&王异&孙权&华佗
关于顿悟,非R小R可以参考,毕竟材料有限。大R略过吧。
以 上三种差不多在南北都要卡,但是凌统流一般都直接用到周瑜,不用锁奴过渡的,即使过了南北后面也难,想继续推图就要等周瑜成型。张任流也可以过南北不过压 力比较大,拼RP暴击,顿了的话也可以过渡到周瑜(本人非R蓝张任过渡到周瑜,看官不要以为我在吹牛B,继续看下去),比较省顿悟材料。吴国用虎啸一般都 是准备顿悟锁奴的,锁奴真心给力,用的时间也不短,过到石头阵不会太难。
将领顿悟和训练。现在基本都是固定套路,所以我列举各将顿悟训练优先次序以及作用。
1)裴元绍:第一个要顿悟的将,又是任务需要,便宜,输出不错。不管你是超R还是非R果断顿了。不转训练到100级,可以陪你到孟获,韩玄也有机会上场。
2)小乔:顿了,用到死的武将,果断训练,满转。
3)袁术:前期RP将,同裴元绍,训练起来不转,100级就可以了。
4) 刘表:过了刘表图就招过来,训练10转出4级兵就可以了,没必要满转。属性太差。顺便提下樊氏,完全是刘表的翻版,兵力成长稍好。不过刘表3级兵出鼓的话 就用刘表,早训练嘛,省事。不出鼓就等着洗樊氏吧,据说刘表是最难出鼓的。(我就是因为没洗出来鼓,泪奔,而放弃了刘表用的樊氏。)
5)张任:只要是开区前几天玩的基本都够材料顿这货,顿了好处很多,擂台可以帮你拿2个军印,城战可以帮你拿不低的军勋,过图也不差。这个就看大家选择,不过笔者建议你用他。
6)孙权:威望将,50W威望可以招募,招了速度练吧,咱吴国的主公,有魏国羡慕的鼓号令,天命。可惜统率实在差,同样是主公差曹操不是一点半点。不过还是要满级满转优先训练。
5)王异:塔将15层出。卧龙第一大奶,出了就训练起来,顿悟不顿悟前期效果差不多,为了早日出恭谨的话不顿也行,不过可能要比顿了少卡50个令左右。训练位置不够的话10转4级兵就可以暂时不训练了。
6)审配:袁绍图,出的早用的晚,南北才用的到顿悟了可以低配过南北,不顿压力比较大。省包子蓝周瑜的就暂时别顿了,有位置就训练起来,无论非R还是大R都没必要选择本土将诸葛瑾,属性只稍微好一点。训练到10转出4级兵可以停下来了。
7)甘宁:塔将58层。出了就训练到10转4级兵,擂台甘宁就差不多可以代替张任了,过图必备不用蓝。估计也蓝不起,大吃货。
8)华佗:塔将58层。推图必备,出了赶紧10转上阵吧,蓝不蓝没所谓,蓝了耐艹。
9)周瑜:塔将78层。出了满转有包子赶紧蓝,白色跟蓝色恭谨系数差0.5,前期省的不就是为了他么,吴国标志,不需解释。
10)孙策:塔将83层。出了就10转,不建议先蓝。(我们F的大R,满转蓝了孙策,刚过了石头孩子训练好了。狗屎运出了天剑,孙策就下岗了,泪奔。)孙策真悲剧,大R顿了作用不大,小R顿不起,好鸡肋啊。
11)巩志:韩玄图。出了就训练起来南北过图必备。10转4级兵就差不多可以用了。暂时不用蓝。
12)陆抗:45W威望。有位置就训练起来过图PK都有用,目前我还没用过,10转4级兵。
13)凌操:3W2威望。跟陆抗类似都是后期需要的。不多解释了。
14)陆逊:塔73层。水军需要,推图PK都是冷板凳,稍微练下水军用吧,不练也行。
15)周泰:塔63层。吴国本土擂台终极将,会谈不出吕布擂台就靠他了。过图PK都是冷板凳。卧龙吟是一款以三国时期为背景所展开的游戏呢~作为最近热门的手机游戏之一,受到...下一篇:
《卧龙吟》吴国武将搭配
攻略图文详解 相关资讯 《....后期上这类的鼓就是悲剧,纯粹给对面积累士气坑自己的,类似郭+这个悲剧;...
《卧龙吟》吴国武将搭配
攻略图文详解 卧龙吟可是一款非常有意思的游戏...《卧龙吟》吴国威望将 吴国威望将技能大全 吴国的前中期强大时毋庸置疑的,
《卧龙吟》吴国武将搭配
攻略图文详解 卧龙吟可是一款非常有意思的游戏呢,...那么小编今天将为大家一一解析魏国的
武将,告诉大家魏国哪些
武将到了中
《卧龙吟》吴国武将搭配
攻略图文详解 《卧龙吟...想了解更多关于...比如魏国的推图主力将,曹操,典韦,夏侯淳,华佗,...上一篇:
《卧龙吟》吴国武将搭配
攻略图文... 《卧龙吟》试练塔
武将有哪些 试练塔掉落什...
想了解更多关于卧龙吟新闻信息,请关注欢乐人手游!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同类游戏推荐
友情链接:
大小:23.00MB
价格:完全免费练何将军传奇
练何将军,本属东姓后裔,唐贞观年间由唐太宗李世民赐姓练,钦封岐山侯。
自从太昊兴帝以后,号称伏羲。伏羲氏以木德[1]继天为王,其姓氏为风。天下百姓开始有姓氏,就是从伏羲氏风姓开始的。伏羲氏后裔羲仲,在帝尧时候,命他执掌东方,做青阳之令,羲仲改风姓为东方氏。东方氏相传三代乃东不訾,是帝舜七个好友之一,居太原墟,因此帝舜呼东不訾为东友,以后各代,都以东姓相传,由于居太原,所以又变其郡为太原。
东不訾第九十四代裔孙东可罗,世代居住在河北道怀州河内县赵栿里(今河南省沁阳市紫陵镇赵寨村),其先祖何时迁入此地无考,为北周府户[2]之家。东可罗自幼习武,常年随府兵作战,特创立东家拳枪之法,怀州内外威名远震。东可罗儿东恒曷,经父亲教导,勤奋读书,苦练武学,文武双全之英才,有“事亲至善”的美誉。时值北周末年,政治动荡,社会黑暗,战乱频仍,东恒曷籍东家拳法,团结邻里,筑墙建寨,保家护院,暂获一方平安。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东恒曷夫妇下一代传人出生,取名东何。
东何承先人遗风余采,体质强健,头脑聪慧,由祖、父辈教习,崇文尚武,少有所成,十余岁即在河内蜚声遐迩。赵栿里神童东何,六七岁研习诗文数百,九岁精通全套东家拳,十八般兵器娴熟无缺。东氏阖族无不为之自豪。
及至隋末,东何弱冠之年,与邻村赵氏女子婚配,遂生得一子。然群雄割据,天下纷争,时局动荡,虽新婚燕尔,后嗣有继,东何却难呈意满称心之态。东何整天潜心学文习武,研习兵法,力图伺机报国,大展鸿图,以求天下太平。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王世充洛阳称帝,李密镇守柏崖城[3]大将黄君汉献城降唐。黄君汉被拜为怀州刺史、怀州行军总管,镇守怀州。东何平素痛恨王世充行事作派,一心向唐,自感报国时机来临,乃告别父母妻儿,率丹水府数火[4]之卫士,投柏崖城黄君汉麾下。黄君汉赏识东何功夫才学,先委其为队正[5],后晋为校卫[5],负责训练兵勇,并随军作战,时年21岁。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四月,黄君汉率部进攻洛阳东城[6],与王世充太子王玄应发生激战。东何率领的分队参与先头作战,利用奇特阵法,奋勇杀敌,连破郑军数营,为黄君汉击败王玄应赢得战机。东何初战告捷,受到黄君汉嘉奖,在军中崭露头角。
同年七月,秦王李世民奉诏讨伐洛阳王世充,慈涧大捷后,驻扎于北邙山。秦王李世民派遣怀州总管黄君汉从河阴进攻回洛城[7],行军总管史万宝从宜阳据守龙门,大将军刘德威自济源攻河内,河内太守王君廓由温县至洛口切断王世充粮道,从四面蚕食洛阳。回洛城之战,东何凭着对地形和对黄河夏季水汛的了然于胸,向黄君汉献计从水路攻城。八月“甲辰,黄君汉遣校尉张夜义,以舟师袭回洛城,克之。”攻克回洛城,俘获了王世充的战将达奚善定,将河阳南桥摧毁后回师,同时迫降王世充的堡垒、村居二十多座。
围剿王世充“虎牢关之战”结束。东何回洛城阵前献计,勇猛杀敌,功勋突出,怀州总管黄君汉对其嘉奖并禀报秦王李世民封赏其仁勇校尉职[8],正九品上,代丹水折冲府兵曹参军事。[9]
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淮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舒国公辅公祏趁楚王杜伏威回长安之际,在丹阳(南京)杀死掌握军权的副手王雄诞,建立宋,称帝起兵造反。八月二十二日,唐高祖下诏任命襄州道行台仆射、赵郡王李孝恭率领水军开赴江州,李靖、李世勣、黄君汉、张镇州等数路兵马受其指挥,共同讨伐辅公祏。
怀州总管黄君汉奉诣取道谯州、亳州南下,东何随行赴江南参战。齐州总管李世勣取道淮水、泗水,与黄君汉淮北会师,齐头并进淮南。
黄君汉进至汝阴郡(今安徽阜阳),李世勣包围寿阳,与辅公袥大将陈政通展开对战。东何随黄君汉先锋东向助李世勣兵进攻,在寿阳西与陈政通援兵相遇,毫无惧色,巧设阵法,堵截叛军,奋勇厮杀,为寿阳之战赢取了时间。
李世勣攻克寿阳,进逼寿阳西北硖石一带辅公祏军水陆防线。东何随唐军协同作战,很快击溃叛军。李世勣会见东何,对其智勇之举大加赞赏,有相见恨晚之感。
武德七年(624年)三月,赵郡王李孝恭水路大军一路突破,沿长江向东逼近。李世勣、黄君汉两路大军一路追逼陈政通军队,到达丹阳。辅公祏弃城夜逃,李世勣纵马追击,在武康杀了辅公祏。江南一举平定。
黄君汉回兵怀州,唐高祖赐其使持节,总管怀、陟、恭、西济四州诸军事,授怀州剌史,封虢国公。东何晋为宣节副尉,丹水折冲府别将。[10]
唐太宗登基,大赦天下,各路功臣加官进爵。黄君汉任潞州刺史,都督潞、泽、盖、韩、辽五州诸军事。东何升任潞州总管府兵曹参军事,赴潞州就职。[11]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黄君汉任夔州都督,赴川就职。东何转任并州总管府兵曹参军事、功曹参军事,下正七品。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唐太宗皇帝李世民建南北衙,改革府兵制,调整武官人事,加强军事管理。东何擢升并州总督府录事参军,上正七品,负责督查武官得失、府兵训练等军务要事。
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是朝鲜高句(gōu)丽(lí)、百济、新罗兴起的三国时代,高句丽是三国中最为强盛的国家。唐贞观年间,东突厥被灭后,四夷威服,唯高句丽阳奉阴违,屡扰边境。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高句丽与百济合谋入侵新罗,唐太宗皇帝派人调停,被莫离支(官职名,权高于宰相)渊盖苏文拒绝。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十一月,唐太宗皇帝于洛阳诏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四万三千士卒,战船五百艘,从东莱(今山东莱州)出发,横渡黄海,直指高句丽京城平壤。又命英国公李勣(李世勣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为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步骑六万,以及兰州(今甘肃兰州)、河州(今甘肃临复)归附唐王朝的胡兵,向辽东进发。唐太宗李世民自洛阳御驾亲征。
李勣奉旨集结陆上各路军马北上幽州,东何随军参战。大军抵达辽东,经东何诸众将献策,李勣命行军总管姜行本和少府少监丘行淹,督使工匠在安萝山制造各种攻城的云梯器具,李勣一一嘉赏。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三月,唐太宗皇帝抵达定州(今河北定州)。途中,唐太宗对侍臣们说:“辽东乃我中原之地,隋炀帝三次出击,都未能取胜将领土收回。我为何要亲征高句丽呢?一是要收回领土,二是要为百姓报父兄子弟被杀之仇,三是要为高句丽民众雪洗君主被杀之耻。现天下一统,四方安泰,只有这个角落还未平定。我要以我有生之年,最后把此地征服!”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五月,李勣基本扫清了辽东的外围,率大军南下,将辽东城团团围住。此时,唐太宗皇帝也越过辽泽(今辽宁辽阳西),并遣使慰问李勣诸将官。为显示征讨辽东决心,唐太宗皇帝渡过辽河后,命随驾士卒将河桥拆掉,更激发了唐军的士气。
高句丽盖苏文急在国内征调了近十万兵卒,增援鸭绿江口至辽东一线的防守据点,其中精卒四万人,组成步骑混合集团,首先增援辽东。为此,李勣甚为忧虑。六万唐军除却据守要塞、伤病减员,围攻辽东已不足四万,如再迎击高句丽援军,未免捉襟见肘,极易使唐军陷入腹背受敌之境。唐太宗皇帝不日即要进抵辽东城下,如难速胜,后果不堪设想。
总管府录事参军东何向李勣建议说:“我军征战开始以来,克玄菟,取新城,陷盖牟,所向披靡。又皇上御驾亲征辽东,故士气激昂,军心振奋;而高句丽则丢城失地,一败再败,军心士气低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围辽东,又要击援军。高句丽援军虽众,但士气低落,且又是新征调之卒,战斗力肯定不强;同时,敌军将领定会恃仗人多,认为我军远来,已经疲惫,故多有轻敌之意。所以,我军主力继续围困辽东的任务不变,请让我带少量兵马前去抗御援军。”
李勣思忖良久,认为东何之策切实可行,乃令总管张君义、果毅都尉马文举率所部,由东何率领迎击高句丽援军。
高句丽援军自恃人多,毫无阵势由东向西蜂拥而来冲击唐军,唐军数十支方队依阵法,稳步迎击。果毅都尉马文举振臂大呼道:“快为我大唐天子扫清道路!”唐军士气高涨,直冲入高句丽军中,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地。东何亲率三百余骑兵方队直冲敌阵指挥中心,高句丽军顿时乱了阵脚。总管张君义在两军混战中,吓得不敢出击,率部后退。李勣不知战况,见张君义率众退来,不由一惊,急调唐后备兵卒组成梯队,自己一马当先,率军冲入混战之中。高句丽军尽管人多,却招架不住唐军的猛烈冲击,战不多时,即全线溃退,被唐军斩杀数千人。
唐军告捷,继续围困辽东。
唐太宗到达辽东城外后,对李勣、东何等人一一慰劳奖赏,越级提升马文举为中郎将。诏命斩张君义示众,以严明军纪。
唐太宗遂召集文臣武将共议总攻辽东之策。
辽东城位于辽河中游,乃西汉所置辽东郡治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由于历代修缮加固,该城城墙坚固,易守难攻;加之辽河支流与大梁水于城外交汇,环城而绕,真可谓城固堑深,固若金汤。高句丽占据辽东后,以其为防御大唐的桥头堡,派重兵把守,并储备有足够的军资粮秣,以对付唐军的围攻。
李勣指出,鉴于辽东城固堑深,易守难攻,须分出兵力继续南下与张亮汇合,俟机跨越鸭绿江,攻袭高句丽心腹之地,震骇盖苏文,使其屈服。因此,围攻辽东则不急于求成。而部分将领却反对李勣的意见,认为李勣如此行事会置大唐天子的安全于不顾,前段战果极有可能功亏一篑。唐太宗皇帝权衡之后,也决定必须先攻取辽东城最为妥当。
李勣重新部署围辽计划。他针对辽东城防的特点,命士卒先截断护城河水,然后使士卒从不同方向运土填平护城河,便于士卒利用云梯直攻城墙。在唐军运土填护城河之时,高句丽守军已知唐军意图,便发射弓箭,使运土的士卒不能靠前。李勣指使唐军弓箭手与其对射,以掩护填堑。唐太宗对李勣负土填堑的计划和做法非常满意,还不时到前沿视察,亲自运土,以勉励唐军士卒。
填平了辽东城四门外护城河,唐军着手进行攻城准备。高句丽军对唐军早有防备,使用蘸了油的火箭头,专射云梯,再给云梯上泼油,使云梯燃烧,增大攻城的难度。李勣又组织精于弓法的弓箭手在城外西南土山上向城墙上的守军放箭,敌人不敢轻意伸出头来。与此同时,唐军士卒继续攻城不止。
就这样攻守相持,历时十二日之久。
战况始终未能出现大的突破。唐太宗皇帝派出自己随行的精兵强将合围辽东城,将城墙围了数百层,鼓噪声,厮杀声,震天动地。到了五月十七日,辽东城突起大风,在炎炎夏日显得格外凉爽。录事参军东何此时正随驾助阵,见风势趋紧,心生一计,便前往求见唐太宗皇帝。东何讲道:“陛下,臣认为,欲破此城,宜借此时的南风用火攻城。我带领骑兵,备足火种到西南角把引火之物射入城内,火借风威,风随火势,胜似十万雄兵。然后由李勣总管兵登城,此城必破!”唐太宗皇帝听言,心中大喜,便诏令派遣精锐将士执行东何的火攻之策。
此时的南风越来越大,兵将们登上冲竿的顶端,点燃城墙的西南楼,火势立刻漫延烧到城内。倾刻间,熊熊烈火照亮战场上空,整个辽东城陷入一片火海,高句丽守城的官兵被火伤亡难以计数。唐太宗皇帝指挥各路大军奋力登城,高句丽兵竭力奋战,还是抵抗不住,遂被唐军攻克。
辽东城被攻破。唐军杀敌一万多人,俘虏一万人,获百姓男女四万口,缴获战利品无数,唐朝将士伤亡极少。唐太宗甚为欣喜,亲临战场,安抚降卒和民众,凡愿南回高句丽者,均一一放回,以显大唐天子恩泽。
李勣迎唐太宗皇帝入辽东城行宫内,又率军南下,围攻白岩城(在今辽宁辽阳东南)。唐太宗皇帝诏命改辽东城为辽州。
此役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战绩最佳的一次。时值月中之夜,满月当空,李世民登临城头,看城内城外灯火万盏、营帐林立,诗兴大发,遂咏成《辽城望月》千古佳句,此为后话。
贞观十九年(645
年),夏历九月十八日,唐太宗下旨班师。冬十月丙辰,入临渝关,皇太子李治自定州迎谒。十月戊午,至汉武台(今河北省昌黎县碣石山上的仙台顶),唐太宗诏令刻石以纪功德。对李勣等将领大加封赏,唐太宗盛赞东何“精练军戎”,赐姓练,封岐山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封三世恩荣世袭骑尉将军。
李勣赞曰拜题:“舜友贤裔,岐山侯第,贞观恩及, 赐姓启宇,诗书冠冕,诒谋济美。”
这一年,练何四十八岁,他成为天下皇封练姓第一人。
薛延陀是中国古代居于漠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由匈奴别种铁勒中的一部兼并薛族、延陀族构成,其首领夷男被唐太宗册封为珍珠毗伽可汗,成立了薛延陀汗国,成为唐在漠北的一个附属藩国。唐灭东突厥后,薛延陀趁机迅速扩大势力,拥有精兵二十万,进入了全盛时期。
贞观十九年九月,薛延陀可汗夷男病亡,正在辽东战场讨伐高句丽的唐太宗皇帝为其举哀。夷男嫡子拔灼杀庶长子曳莽,自立可汗。拔灼性格暴戾,多杀部下,群情惶惶。为了转移矛盾,拔灼趁唐太宗远在辽东,发兵进攻大唐夏州,被唐将执失思力打败,拔灼败逃,为回纥所杀。其余五六万众窜回故土,诸姓酋长相互攻杀,薛延陀内部处于极度混乱状态。
在取得辽东征讨胜利回师之后,唐太宗决定彻底歼灭薛延陀,稳定漠北局势。
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唐太宗命李道宗、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薛万彻、张俭等五位将领率所部兵马,分道并进征讨薛延陀,薛延陀大败。薛延陀部众立夷男的侄儿多摩支为可汗,敕勒九姓不服。唐太宗于是令李勣统一指挥战事,练何随同李勣出征塞外。
五月初,李勣大总管率部抵达灵州(今宁夏银川)休整,商讨攻打薛延陀多摩支的策略。
练何对李勣言道:“总管大人莫要为此事忧虑,征讨多摩支根本没必要兴师动众大兵征讨,我们只要依靠九姓的兵力在郁督军山扎营,对薛延陀形成包围,定能摧毁多摩支的士气。”
李勣问道:“练将军,何以见得?”
练何回答道:“总管大人请想,多摩支自封可汗,本就不得人心,敕勒九姓更是对多摩支有所抵触,意见很大;敕勒九姓对薛延陀的国力军情了然于胸,我们把敕勒九姓部族笼络起来,就是应付薛延陀的有生力量啊。更何况我大唐五路兵马合围漠北,多摩支必溃退投降无疑。”
李勣闻听此言,大为赞叹:“练将军无愧我大唐智勇之士啊!”
六月,李勣与练何仅率二百骑兵到达敕勒九姓部,通过九姓各部有威望的酋长,招募九姓各部健壮忠勇之士组建一支军队,在郁督军山屯兵。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薛延陀酋长梯真达官率众前来归降。多摩支带领少部兵众向南溃退,在荒谷中四处游荡,难有着落。
李勣听从练何的计策,派遣大将萧嗣业等人到荒谷中进行招降,多摩支率残部归顺大唐。
此时,还有部分薛延陀蛮犷将领犹豫不决,负隅顽抗,企图突围投靠西突厥。李勣气愤难耐,派遣蕃兵奋勇追击,斩首五千余,俘虏三万余。七月,多摩支抵达长安,受拜为右武卫大将军,薛延陀彻底灭亡。
薛延陀战事结束,练何官至总管府长史。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夏,岐山县开国侯练何至岐山巡察。岐山乃京西胜地,这里山河秀丽,水源丰富,森林茂密,聚集着无数珍禽异兽,唐太宗皇帝数度于此狩猎。练何将军受封后,为发展岐山农田水利,先后捐出两年租赋整修河谷沟渠。在凤凰山南麓卷阿旧地拜谒周公庙时,练何将军召集地方官员,发布对周公圣水泉(即宣宗敕赐润德泉)保护的指令。
太史令李淳风岐山省亲,前来会见练何,练何向李淳风询问长安城新近出现的“太白屡昼见”[13]天象。李淳风回复说:“练大人,我已向皇上奏明,请再恕斗胆直言,太白星昼见的确不是好兆头,三世之后,武姓必代李姓,大唐子孙危矣!”练何又问:“皇上如何看待此事?”李淳风答道:“皇上问疑似者尽杀之,何如?依我所见,天之所命,人不能违也。”练何听李淳风所言深有触动,向李淳风请教《乙巳占》中天文占、气象占及侯风法的内容,由此受益匪浅。
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高宗皇帝赐练何从三品云麾将军。[14]
永徽五年(654)五月,唐高宗李治率众臣前往岐州游幸,驻跸麟游县万年宫。一天夜里,山上突降暴雨,引发山洪倾泄而下,万年宫玄武门首当水击。水势凶猛,护宫人员四散逃命,值夜将军右领军郎将薛仁贵登上大门,站立门闩之上拼命呼叫,惊醒皇上与武昭仪跑出万年宫,大水即刻淹进宫殿。守宫卫士及附近居民淹死三千多人。练何与夫人赵氏在岐山练府容留宫人,悉心照顾。赵氏护驾有功,赏百金,丝绸千匹。
唐显庆二年(657年),在勋官苏敬的建议下,大唐皇帝诏令:由英国公李勣主持,苏敬等儒臣和医官二十多人集体编修《唐本草》,练何协理李勣编修。显庆四年(659年),《唐本草》全面完成,总计五十四卷,共载药物八百五十种。该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正式颁布的药典性专著,成为约束医官、药商的标准药物学著作,被大唐列为医学生的必修之书,后传入日本、朝鲜等国。《唐本草》中首次把怀州所产菊花称之为“怀菊花”,书载:“河内皆称地薇蒿。武陟菊花称怀菊花”。
唐显庆五年(660年),岐山侯练何荣归故里,回到怀州河内县赵栿里省亲。练何当年随秦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征讨高句丽辽东城献火攻策,平定薛延陀叛乱的事迹早被乡邻所传颂。练何虽已62岁高龄,然幼时尚武,后长年为国征战,晚年功力依然不减。据传,练何将军晚年曾给四方乡邻亲自传授“练家拳法”、“练家枪法”,怀州一带至今仍有尚武崇文的好传统。
唐麟德二年(665年)十月,唐高宗皇帝诏封李勣为封禅大使,率文武百官,武皇后率内外命妇,东谒泰山。扈从仪仗途径怀州河内县,练何接驾侍应,奉诏与赵氏诰命夫人随行东去。次年正月,高宗封禅礼毕,广施特恩。敕文武官三品以上赐爵一等,四品以下加一阶。诰命赵氏夫人晋爵。
唐总章元年(公元668)练何在赵栿里练府仙逝。病榻上,练何交代长子练舜麒、次子练舜麟:我族之姓,乃唐太宗皇帝钦封,荣耀无比。我故之后,应选家乡至高之地,以彰皇恩浩荡。其子遵父嘱,选择至高无上的风水宝地,葬于怀州河内赵栿里北的紫金山紫金坛上。诰命赵氏夫人一品命妇,仙逝后与练何合葬。
[1]古人五行与五德相配,木德对应的是仁,火德是礼等等。
[2]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实行的兵民合一的兵役制度,即府兵制。征镇大将依品开府,辖区内兵户之家即为府户。
[3]柏崖城,位于黄河小浪底附近隋唐重镇,扼洛阳黄河渡口重要门户,曾为怀州治所在地。
[4]隋唐府兵制的基层单位,十人为一火,首领为火长。
[5]隋唐府兵制的基层单位,五十人为一队,首领称队正队副;三百人为团,首领称校卫(尉),旅帅。
[6]洛阳东城,隋洛阳东部卫星城,偃师西一带。
[7]回洛城,河阴,洛阳孟津东及东北部黄河附近。
[8]仁勇校尉,唐武散官员,正九品上。
[9]丹水折冲府为唐代怀州的两大府军名之一,兵曹参军为折冲府掌管军防要事。
[10]宣节副尉,唐武散官名,正八品上。折冲府别将,职务与兵曹参军相近。
[11]总管府兵曹参军事,地位略高于折冲府,品阶为正七品下。
[12]岐山侯,全称岐山开国侯,从三品。骑尉将军,唐代功勋官名,为正六品。
[13]太白星在长安城白天屡次出现,民间流传武氏将取代李氏天下。
[14]云麾将军,唐武散官名,为从三品。
(作者: 赵新军,男,1970年生,河南省沁阳市山王庄镇人,大学专科学历,焦作市竹林七贤研究会会员,焦作地方史地方文化爱好者。)
Copyright &
HE-NAN.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网--河南省综合性门户网站,致力于为河南企业及网民提供信息化服务! & 搜狐地方网站联盟成员 & 通用网址:河南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蜀国后期将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