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走风火系,那个球探球友群怎么加入啊有必要入吗

2015男篮亚锦赛球探观察-网易体育
2015男篮亚锦赛
菲律宾主帅擅长神机妙算,曾在CBA福建队执教过如今男篮球员王哲林。有NBA经历的布拉彻是该队核心,但两名后卫威廉和罗密欧也不容小觑。
菲律宾队以布拉彻为核心,辅以威廉和罗密欧这对三分和突破犀利的后场双枪组合,打法灵活多变,注重外围投篮和快攻反击。他们既有美式球风也具备一定的硬度,主帅鲍德温更是老谋深算的“奇迹导演者”,这样一个终极对手中国男篮不可掉以轻心。
球队人员构成:归化+混血球风多变
菲律宾队参加本届亚锦赛的12人名单具体如下:
后卫:盖布里埃尔-诺伍德、杰森-威廉、约翰-克里斯托弗-英塔尔、特伦斯-比尔-罗密欧、马特-G-罗瑟、东多-汉迪弗罗斯、东多-汉迪弗罗斯
前锋:卡尔文-阿布埃瓦、马克-平格瑞斯、巩特尔-索斯、兰迪尔-迪奥坎波
中锋:安德雷-布拉彻、保里拉斯-陶拉瓦
除布拉彻签约CBA新疆广汇队以外,菲律宾其他11名队员均效力于国内联赛。他们队里有多名欧美混血球员,因此球队打法既有带有快速多变的美式球风,也具备一定的欧洲篮球的硬度。球队外线虽然普遍高度不足,但对抗性好、速度快、投射准,确实是中国队不可大意的一个劲敌。
球队主帅:鲍德温曾获世锦赛第4两扮伊朗克星
1956年出生的塔博-鲍德温,于去年年底开始接手菲律宾男篮主帅一职,这位现年57岁的老帅早已是声名显赫,他最出名的事迹是在2002年男篮世锦赛上,带领篮坛“第三世界国家”新西兰杀进了四强。那届赛事中,鲍德温与中国队也有交锋记录,他率队逆转战胜了王非带队拥有姚明的中国男篮。
鲍德温的亚洲执教履历较为丰富,先后成为过黎巴嫩、约旦和马来西亚队的主教练,这其中最为中国球迷熟知的,是他在4年前武汉亚锦赛上执教约旦队神奇表现。当时约旦队在1/4决赛中爆冷淘汰了夺冠大热门伊朗,杀入决赛后又给中国队制造了不小的麻烦,险些完成绝杀抢走冠军。约旦队当时能够一黑到底,鲍德温出色的排兵布阵与临场指挥功不可没。
此外,鲍德温还于2012-13赛季短暂执教过CBA福建队,王哲林正是在其手下一度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今年亚锦赛复赛中,他带领菲律宾队再克伊朗。这位执教经验丰富、又十分熟悉亚洲球队的主帅,将是今晚除布拉彻之外,对于中国男篮夺冠构成的最大威胁。
球队核心打法特点:布拉彻当核心后场双枪火力凶猛
1、有较强的内线存在感和篮板控制能力,能够背打任何亚洲级内线;
2、移动迅速脚步灵活,擅长以左右晃动的欧洲步上反篮得分;
3、具备较稳定的中远距离投射能力;
4、擅长高位策应组织进攻,时常客串控卫运球过半场。
布拉彻就是这支菲律宾队的核心人物,他既是全队进攻的发起点,也往往扮演着进攻终结点的角色。他的身高达到了2米11,具备较为扎实的内线攻击技术,但其活动范围并不局限于篮下,相反还经常喜欢拉到中远距离跳投,或者假投真突、利用欧洲步过人后直接攻击篮筐。他目前场均拿下17.9分,是菲律宾队内的得分王。
除了个人攻击之外,布拉彻的策应球能力也是其重要特点。虽然在本届亚锦赛上,他的助攻效率不高、场均仅有1.4次,但去年CBA联赛在新疆队的表现,已经让人充分认识到他的传球能力,在新疆时期每场有5.1次助攻进账。布拉彻超强的个人攻击能力易吸引夹击,一旦他的外围队友接应及时、手感火热,将对中国队构成巨大的威胁。
此外,作为一名内线大将,布拉彻的篮板球能力也十分了得,场均拿下9.8 个篮板,其中前场篮板每场能有3个。中国队在之前的比赛中,暴露出了后场篮板控制不稳的问题,必须要对这一点详加应对。
1、菲律宾队最稳定的三分射手,具备较强的出手突然性;
2、突破技术十分娴熟,中路切入和两侧突击成功率都不错,有突到三秒区附近的拋投;
3、快攻反击箭头,攻守反击转换中威胁极大;
4、个人防守压迫性攻击性较强,前场反抢下手很快。
威廉是菲律宾队外线最强大的攻击点,每场攻下17.8分与布拉彻的得分数据相差无几。最令人恐怖的是他的三分球投射能力达到了47.6%,突破能力也很厉害,复赛胜伊朗一战他贡献26分,成为获胜的头号功臣,也是中国队必须重点盯防又一个箭头人物。
威廉进攻手段多样,具备后仰急停跳投、突破后的拋投等攻击技术,最犀利的就是他在攻守转换过程中的进攻选择,如果从这支中国队中选一个参照物那便是郭艾伦,且他的投篮能力比起后者要更胜一筹。
1、身材瘦小但突破速度奇快,有很好的变向能力;
2、三分线外投篮命中率较高,具备圈顶强投三分的能力;
3、攻守转换过程中分配球能力突出;
4、球场意识优势,经常利用掩护机会空手跑位切入篮下。
由于身材较为瘦小,罗密欧在菲律宾阵容中算是不太起眼的那位,可是之前的对手们正是因为忽略他的存在而付出了代价。罗密欧目前场均有12.6分的不俗表现,对伊朗队比赛他三分球5投3中拿下了15分,是球队逆转取胜的功臣之一。
罗密欧与威廉的特点有些类似,同样是速度快、突破好、三分篮子不错,菲律宾经常会用他与威廉搭档后场推进快攻,这与中国男篮的“郭艾伦-赵继伟”组合有些相似。今晚中菲两强争夺冠军,同样将是这这两对后场双子星在亚洲争锋的巅峰之战。
迪奥坎波:
1、身体强壮的矮个4号位,下盘稳擅长顶防力量不足的高内线;
2、攻击手段多变,有一定的三分篮子;
3、阵地战中的分球意识不错。
1981年出生的迪奥坎波防守经验丰富,其身高虽然只有1米98但下盘极稳,这对于顶防那些力量不占优势的内线具备一定的优势。而中国男篮目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中锋,几名内线同样属于轻量级,因此更应该注意自己与队友的进攻配合,避免单打独斗被其克制。
此外,迪奥坎波也具备一定的进攻实力,每场可以贡献8.4分,三分线外也有36.8%的命中率,中国队应该尽量注意跟防,避免给其空位轻松出手的机会。
球队战术风格:外线投篮精准快攻犀利
从整个球队的技术风格来看,菲律宾队有些类似于韩国队,他们虽然拥有布拉彻这样的高大内线,却崇尚外线攻击为主。前8场比赛中,菲律宾队场均出手26.2次三分球,这一外线出手次数甚至明显超过了韩国队(场均19.2次)。此外,菲律宾队的快攻反击特别多,球队进攻端打法灵活多变,攻击点相对分散,共有5名球员场均得分超过了8分。
菲律宾比起韩国队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们拥有内线第一高度布拉彻,且这样一个大个子攻击射程较远,又特点擅长策应队友,进攻端容易拉开空间,为本方小个球员空切篮下制造机会;同时他们的内线防守也具备一定的硬度,迪奥坎波和陶拉瓦这样的内线老将防守经验相当丰富,中国男篮几名年轻球员与之对阵,更应该注意自己进攻技巧的运用。
与中国队交手战绩:4胜19负29年未胜男篮一队
菲律宾与中国男篮同为亚洲篮坛的老牌劲旅,因此双方在亚洲赛场上交锋较为频繁,共有过23次交战记录,菲律宾队只取得了4胜19负,远远落在下风,其中还有2场胜利是因为2007年亚锦赛中国男篮只派出二队所致。菲律宾上一次击败中国男篮一队,还得追溯到29年前的1986年1月。
其中在男篮亚锦赛上,两队共交手12次,菲律宾队取得了3胜9负;在亚运会上,双方共计交手10次,菲律宾队只有1胜9负,唯一的一次胜利是在1974年首次碰面时,他们以91-86击败中国队。值得一提的是,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菲律宾队曾以60-125惨败给中国队65分。
此外,双方还在2012年的亚洲杯上有过一次交手,中国队依靠赵泰隆最后49秒的三分命中,以71-68险胜对手。中国队本届阵容中有2名球员在那场比赛立下过奇功:郭艾伦得到全队最高的18分,王哲林抢下全队最高的14个篮板,其中包括7个前场篮板。两队最近一次交手是去年的亚运会排位赛,中国队以78-71小胜。
历年亚锦赛最终战绩:25次参赛5度夺冠
菲律宾是亚篮联的元老球队之一,他们也顺理成章参加了1960年首届男篮亚锦赛,并夺得冠军。在中国男篮参赛之前,菲律宾是不折不扣的亚洲篮坛霸主,在前七届亚锦赛上,他们先后获得4次冠军、2次亚军和1次第三名。
1975年中国男篮开始参加亚锦赛后,菲律宾队的好日子就此到头,他们就此退居亚洲二流强队地位,连续多届赛事未能进入决赛。直到1986年男篮亚锦赛上,得益于亚篮联允许各队请两名美国球员助阵的特殊政策,菲律宾迄今为止最后一次夺冠。之后他们的战绩不断下滑,2003年甚至只获得队史最差战绩第15名。
近年以来世界篮坛归化风的盛行,令菲律宾队重新看到了希望。他们在2011年归化了美国内线多希特,重返四强行列,上届亚锦赛更是凭借主场之利获得亚军,晋级首届男篮世界杯。在得到强力归化内线布拉彻之后,菲律宾在本届亚锦赛再度获得了竞争冠军的实力。
菲律宾队历届男篮亚锦赛战绩如下:
2013年:亚军
2011年:第4名
2009年:第8名
2007年:第9名
2003年:第15名
1999年:第11名
1997年:第9名
1995年:第12名
1993年:第11名
1991年:第7名
1989年:第8名
1987年:第4名
1986年:冠军
1983年:第9名
1981年:第4名
1979年:第4名
1977年:第5名
1975年:第5名
1973年:冠军
1971年:亚军
1969年:第3名
1967年:冠军
1965年:亚军
1963年:冠军
1960年:冠军
伊朗队是本届亚锦赛最大热门,人员结构稳定,配合稳定。哈达迪是他们最大的依靠,但他们也面临打法陈旧等问题。
伊朗队将是中国男篮本届赛事面临的最强敌手,哈达迪、巴赫拉米、卡姆拉尼这“三剑客”搭档多年,相互间配合炉火纯青。球队以内线为核心,擅长慢速阵地战进攻,篮板球能力突出,但三分球较为弱势、退防速度慢。中国队需利用中投和速度优势应对迎敌。
球队人员构成:三剑客领衔阵容成型多年
伊朗队参加本届亚锦赛的12人名单具体如下:
后卫:萨贾德-马沙耶希、法理德-阿斯拉尼-哈吉-阿巴迪、贝赫纳姆-亚哈查利、马赫迪-卡姆拉尼、赛义德-达瓦帕纳法德-卡尔卡尼、哈马德-阿法赫
前锋:莫罕默德-哈桑扎德-萨贝里-A、奥辛-萨哈基安、莫罕默德-贾马西迪、尼克哈-巴赫拉米
中锋:哈马德-哈达迪、阿斯格哈-卡杜斯特
伊朗队大部分球员出自他们的国内联赛,三剑客哈达迪、巴赫拉米、卡姆拉尼则分别签约了CBA俱乐部,其职业联赛经历较为丰富,完全适应了CBA联赛的节奏与对抗强度,同时对中国队球员的特点有着近距离的长期接触了解,充分做到了相互之间的“知己知彼”。
伊朗队的主力阵容成型时间较长,早在2007年亚锦赛这批队员就在一起长期搭档配合,彼此之间的默契程度早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之后虽补充了部分新人,但球队的战术打法却是一脉相承。这一因素可以说是柄双刃剑——球队固然战术成熟配合默契度高,但同时也有打法陈旧、僵化,缺少变化与活力的弊端,容易遭遇到对手的针对性研究和应对。
球队主帅:曾为中国男篮手下败将
伊朗队主帅德克-鲍尔曼接手这支球队不过2个多月时间,今年7月当他刚刚上任不久,便在苏州八国赛中两度负于中国国奥队。他的经历不由得让人想起了上届亚锦赛的中国男篮主帅扬纳基斯,当时后者与中国队汇合不过3个月时间便出征亚锦赛,结果因为将帅磨合度不够而连遭惨败。如今伊朗队同样犯了“临阵易帅”这一兵家大忌,且此前有传闻巴赫拉米等主力与新任主帅不和、导致了复赛输给菲律宾队。这些都将成为中国男篮的利好消息。
鲍尔曼在7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上,曾经是中国男篮的手下败将。当时他执教的是同时拥有诺维斯基和卡曼两名NBA球星的德国队,小组赛对中国的关键一战中,鲍尔曼的战术安排却出现了明显失误——面对姚明的篮下防守优势,他却反复安排卡曼单打篮下,而弃用了中距离投篮有优势的老中锋费莫林;对于中国队后场篮板的劣势,他却令德国队主动放弃冲抢,快速回收主守联防,令中国男篮落入了最舒服的阵地战节奏。那场比赛德国队最终失利无缘出线,可以说与鲍尔曼的指挥败笔关系极大。
本届赛事对于鲍尔曼同样是很有压力的“生死劫”,因为他与伊朗国家队的合同规定——如果能在今年的亚锦赛上夺冠,拿到里约奥运会的门票,那么他的合同就会延长到里约奥运会之后才结束;而一旦未能达到这一成绩指标,鲍尔曼将在亚锦赛后立即“下课”。
球队核心打法特点:哈达迪为基石巴赫拉米主导进攻
1、身高臂长,篮下防守控制面积大,篮板球能力强势;
2、进攻端善于罚球线策应,传球视野开阔,既能熟练的手递手给外线,也能第一时间直塞给篮下的空切球员;
3、进攻端高位掩护的质量很高,擅长利用自己的身板严实阻挡防守球员跟人;
4、内线技术较为扎实,三秒内接球攻命中率高,罚球较为稳健;
5、具备较好的后场一传发动快攻意识;
6、防守端移动较慢,喜欢龟缩在篮下保护本方三秒区。
毫无疑问,哈达迪就是这支伊朗男篮的灵魂人物,无论球队的攻防两端都要以他为核心展开战术配合。对阵韩国队的比赛中,哈达迪砍下18分14个篮板3次助攻,令对手吃尽了苦头。过去几次大赛中国队与之交手屡屡失利,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制于哈达迪攻守两端的巨大威力。
哈达迪最大的优势是他对篮板球的控制,尤其是前场篮板他的点行之有效,常常因此可以直接发起二次进攻。本届赛事他场均拿下2.7个进攻篮板,09年中国队在天津惨败一战他当时也抢到了7个前场篮板。而本届赛事中国队的篮板保护并不稳当,有可能继续给哈达迪创造机会。
哈达迪防守端的劣势在于他的脚步移动很慢,所以经常固守在篮下,伊朗队的防守阵型因此会变成哈达迪守禁区、外围4名球员扩大的区域性防守,这样的防守在对付韩国这样依赖三分和突破的球队针对性极强,但面对具备中距离射程的中国内线群,很可能是灭顶之灾。中国队只要能保证好自己的命中率,将会使哈达迪的防守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巴赫拉米:
1、持球攻能力极强,尤其擅长左侧的突破过人直接攻击篮筐;
2、投篮精准抗干扰能力强,无论是接球投还是干拔强投三分,都有不错的命中率;
3、自带组织属性,擅长策应队友完成团队进攻,是典型的组织前锋;
4、球场意识优秀,经常成为球队的快攻箭头,行进间的分球能力也非常出色。
如果说哈达迪是伊朗队的攻防基石,那么巴赫拉米就是球队的进攻发动机,他的进攻技术十分全面,突、投、传皆为亚洲锋线顶级水平,近四届亚锦赛场均得分全部上双,场均助攻也在3次左右,完全激活了球队的全面攻势。
巴赫拉米是一个战术执行力优秀的球员,他本身的发挥也比较依赖于球队的战术体系。他具备很强的跑动接球和三分线外投射能力,经常由全队通过给掩护制造出很好的投篮空间,这也是他一度被称为“亚洲第一小前锋”的原因之一。因此,中国男篮在面对伊朗时,需要针对巴赫拉米进行贴身紧逼防守,压缩他的出手空间;同时,在防守人遭遇伊朗队掩护时,要及时处理,干扰伊朗队友给巴赫拉米的传球路线。
卡姆拉尼:
1、运球技术娴熟,擅长沿中路突破直杀篮下,具有突破后拋射技术;
2、具备较强的投射能力,圈顶及两侧45度的三分强投有一定的命中率;
3、快攻中的突分意识良好,传球准确性高;
4、单兵防守相对薄弱,防守端容易下手,体能状况不够理想。
卡姆拉尼是一个攻击能力强于组织属性的控卫,他的技术风格有些偏向于巅峰时期的刘炜,进攻端几乎没有火力死角,突破和投射能力都比较出众,但组织进攻的细腻程度并不是其特长。年轻时的卡姆拉尼曾有一突到底再匆忙转移球的不良习惯,如今随着赛场阅历的丰富,他的这一弱点已经改进不少,但仍不是一个以组织见长的控卫,伊朗队更好的策应者还属于巴赫拉米。
卡姆拉尼在本届亚锦赛的进攻能力有的所下降,对阵韩国他仅有4分进账,其他场次也鲜有亮眼的表现。随着年龄增大,他的体能问题也开始显现,去年在CBA江苏同曦队效力时,身为亚外场均出战时间仅有三节,且状态起伏较大。他的发挥将成为中伊之战一个重要的X因素。
球队战术风格:慢速阵地战多传切配合
伊朗队战术打法相当传统,常规战术便是以内线大中锋为核心,主动降速等待中锋落位后,由其支配球而打出一系列的进攻战术配合;防守端则同样是大中锋为防守体系的基石,其他队员不断补位轮转防守,伸缩性很强。由于哈达迪的移动劣势,他们的防守策略与NBA马刺队有些相似,那便是主要控制三分线外和篮下区域,适当放空中距离。因此,他们是一支典型的慢速阵地战球队。
伊朗队在自己的进攻端并不依赖大中锋的强打硬攻,相反哈达迪起到的更多是策应和挡人的作用,他更多是在罚球线附近拿球做轴,策动巴赫拉米和卡姆拉尼的轮番突破,这两名外线大将并不一定需要终结进攻,他们的作用是打乱对方的防守阵形,然后伺机高抛传给空切到篮下的哈达迪,由后者完成进攻。一旦突分内线受阻,他们同样可以转移球到外围投射三分球。这样的“三驾马车”组合的配置,与1992年奥运会中国女篮“郑海霞-李昕-丛学娣”的组合极其相似。
伊朗队的劣势在于他们的主力阵容已经严重老化,退守速度慢,即使是阵地战的侧翼防守也有所削弱,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比赛中可能更多时刻采用联防,或者是由哈达迪控制篮下区域、其他队员扩大防守,这就注定他们的中距离地带将成为防守空白,易建联和周琦的中投威力有望给予其重击。此外,伊朗队的进攻端也并非一呼百应,他们原本就不是远投能力稳定的球队,对韩国队一战又折损了最靠谱的三分射手阿法赫,后者很有可能缺席与中国的半决赛,这对于伊朗队的进攻体系将损失重要的一环。
此外,由于年龄大替补差,这支伊朗队并不适应快速攻防的打法,中国队在与之对阵时一定要主动提速,加快攻防转换的节奏,利用好自己的机动性优势和多人打球的特点,以高速的强度对抗消耗其主力的体能,若能掌控节奏的主动权,中国男篮必将胜券在握。
与中国队交手战绩:近三次亚锦赛交手保持连胜
1981年亚锦赛,伊朗队开始与中国队有了交战记录。双方到目前为止共有亚锦赛上交锋10次,中国男篮7胜3负占据上风。但值得一提的,伊朗队所取得的3场胜利全部是最近的三次交手中。其中2007年击败的是中国二队,2009年和2013年分别取得18分和19分的大胜,连续刷新了中国男篮在亚洲赛场上最大输球分差纪录,可以说是中国队不折不扣的苦主。
中国队上一次亚锦赛战胜伊朗队,还在追溯到2005年拥有姚明时期的那支球队。不过对于中国队有利的一点在于,现在这批主力球员大部分没有经历过对伊朗的惨败,很难谈得上对于对手的心理阴影。这样一支崭新的中国男篮,对于对手却是相对陌生的,本次中伊之战很可能成为两国男篮全新的分水岭。
历年亚锦赛最终战绩:近四届赛事三度登顶
伊朗队自1973年开始参加男篮亚锦赛,他们第一次出战就拿到了第5名。不过之后时隔8年才于1981年再度参赛。此后伊朗队就很少缺席亚锦赛,到2013年共计参加了15届赛事,由一支二流末球队逐渐成长为了亚洲的顶级豪强。
伊朗队第一次夺得亚锦赛冠军是在2007年,那届他们能够登顶得益于提前获得奥运门票的中国男篮只派二队出征。但这次有些幸运的夺冠,却彻底激发了伊朗人的自信心,他们在两年客场大胜中国队再度折桂;2011年的武汉亚锦赛,伊朗队大意失荆州负于约旦队,只获得第5名而失去奥运资格;不过2013年他们又一次拿下亚锦赛的冠军。近四届亚锦赛三度夺冠,伊朗队取代中国队,成为了最近这一时期的亚洲霸主。
伊朗队历届男篮亚锦赛战绩如下:
2013年:冠军
2011年:第5名
2009年:冠军
2007年:冠军
2005年:第6名
2003年:第5名
1997年:第8名
1995年:第10名
1993年:第4名
1991年:第6名
1989年:第5名
1986年:第8名
1983年:第5名
1981年:第8名
1973年:第5名
印度队曾在亚锦赛中获得过第四名的好成绩,但近几年成绩不如人意,球队核心均为内线球员,其中阿姆约-辛格是主要攻击点。
印度男篮是一支业余球员居多的球队,虽然其身体素质不错,但大多数人基本功粗糙,场上更多依赖阿姆约-辛格为首的3名主力球员,板凳实力较弱。印度队球风与中国男篮有些类似,以内线攻击阵地战为主,这就决定了他们很难克制中国队而爆冷。
球队人员构成:9名业余球员高度有优势
印度队参加本届亚锦赛的12人名单具体如下:
后卫:维内-考希克、拉杰什-普拉卡什-阿帕、希德汉特-桑杰伊-辛德、维卡斯-库马尔、阿基兰-帕里
前锋:维谢什-布里古凡什、亚德温德-辛格、阿尔德文-阿鲁穆加姆、阿姆约-辛格、古文德-辛格-吉尔
中锋:阿姆利特帕尔-辛格、阿卡什迪普-哈兹拉
这支印度男篮大部分由业余球员(其实是国内专业从事篮球运动的公务员)组成,真正经过职业联赛磨砺球员只有3人——10号阿姆利特帕尔-辛格和22号阿姆约-辛格来自日本B联赛第2级球队东京卓越队,69号哈兹拉出自卢迪亚纳篮球学院。因此,无论是大赛的体能储备还是临场经验,都将成为他们的弱势。
印度队能够顺利杀出复赛闯进八强,除了分区优势的客观原因以外,也有来自他们自身的特点,那就是他们拥有4名身高超过2米、且对抗性和协调性都不错的大个球员,这在对阵一些低级别球队时发挥了不小的优势。但他们在1/4决赛所面对的对手,恰恰是内线实力在亚洲空前强大的中国男篮,因此他们的强点很可能受到遏制。
球队主帅: 功勋教头离队影响备战
印度队在本届亚锦赛开始前的主帅更迭,对他们备战工作起到了负面作用。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一手将这支印度男篮栽培起来的美籍教练斯科特-弗莱明突然离职了。球队新任主帅名叫塞特-帕卡什-亚达夫,虽然是1955年出生有丰富经验的老帅,但这名印度本土教练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履历,也很难指望他为这支球队带来账面实力以外的其他方面的提升。
球队核心打法特点:
阿姆约-辛格:
1、技术能力全面,善于利用自己的身体优势持球对对方的篮框发起冲击;
2、中远距离跳投能力不错,具备翻身后仰跳投的技术;
3、篮下脚步运用得当,面对一般实力的内线能够完成高举高打;
4、行进间的分球意识尚佳。
身高2米03的阿姆约-辛格是这支印度男篮的绝对灵魂人物,他在进攻端的技术十分全面,既有较强的面框攻击能力,背打和跳投技术也运用得不错,还能够捕捉战机策应队友。其持球攻能力在3/4号位的亚洲球员中独树一帜。
阿姆约-辛格的身体条件令人羡慕,他除了身高在3/4号位队员中有一定优势外,个人臂展达到了2米01,弹跳能力也不错,曾在本届赛事中完成过空接。他除了目前场均攻下23分、是本届亚锦赛的得分王以外,每场还有9.5个篮板球进账,是中国男篮必须重点盯防的头号敌对人物。
阿姆约-辛格在日本联赛效力多时,具备一定的职业联赛经验,媒体对他评价极高,曾称呼他为“SWAT的苏丹”。2014年武汉亚洲杯,他场均贡献15分和7个篮板,并率领印度队历史性的击败过中国国奥男篮,周琦和赵继伟当时都是这支球队的先发主力。如今再次与其会面,在不可轻敌的同时,原国青二少也迎来了绝佳的复仇机会。
阿姆利特帕尔-辛格:
1、三秒区内攻击手段丰富,勾手、转投擦板等内线技术掌握较为熟练;
2、进攻活动范围很大,既能拉出来中远投,又可以空切篮下;
3、篮板球控制能力强,前场篮板点抢意识突出;
4、防守相对是他的弱点,尤其脚步移动慢通常只能龟缩于三秒区内保护本方篮下。
阿姆利特帕尔-辛格是印度队的另一名内线大将,他的技术风格更接近于大前锋,但往往与阿姆约-辛格一起出战,实际顶的球场位置是5号位。他的主要攻击点还是集中于三秒区附近,不过一旦拉到高位也不能完全放空。此外,他出色的前场篮板意识,也可能对中国队制造一定的威胁。
阿姆利特帕尔-辛格防守端脚步慢、不容易扩出来的弱点,值得中国队详加利用。易建联和周琦都有不错的中投能力,相互之间的高低位配合也早已炉火纯青,正好克制对方的这一技术缺陷。一旦能够多制造其杀伤,印度队内线虽有身高2米13的哈兹拉这样的替补,但其综合实力较差,难以及承担起过多的球队职责。
维谢什-布里古凡什:
1、稳定的三分炮台,右侧45度三分是他的攻击最强点;
2、具备中路高位的面框急停跳投能力;
3、能运能突,虽然节奏变化不快但手上有一定技术,进攻完成质量高;
4、擅长参与快攻,甚至有行进间背后运球换手上篮的能力。
9号维谢什是印度队的外线核心球员,他的中远距离投篮精准,又有一定的持球攻并能传球帮助队友,攻击范围广比较难以防范。维谢什是印度队最重要的三分接应点,他的出手速度极快,命中率达到了36%,需要中国队外围防守人贴身严防。
维谢什目前场均15.2分,是印度队中的二号得分手。对阵日本和菲律宾两支强队,他分别有24分和21分的表现。他的攻击优势还能吸引防守及时分球,每场能够送出4.8次助攻。中国男篮必须要对其加以遏制。
球队战术风格:战术素养高基本功欠缺
印度队内线球员人高马大,主力队员身体素质称得上亚洲一流,他们是一支以内线为主的球队,更擅长阵地战进攻,战术素养属于亚洲中上水平。阵地进攻中无论是溜底线、高位策应还是背身的inside-out战术都显得有板有眼,比赛大部分时段的战术执行较强。此外,他们控制防守篮板后,长传发动快攻的意识也较好,是一支快慢结合较为合理的传统型球队。
印度队的弱点在于他们的业余球员过多,因此多数球员的基本功不强,非受迫性失误较多,甚至在以多打少的快攻中都经常出现一些无谓丢球,对抗时身体和技术结合较差。此外,他们的板凳深度较弱,有4名主力球员的场均上场时长超过了30分钟,阿姆约-辛格和维谢什更是达到了37分钟以外,过分依赖主力,使得印度队更容易被犯规危机和体能危机所困扰。
在本届亚锦赛的八强球队中,印度队是攻击力最弱的一支球队。除去首战超级鱼腩马来西亚队得到102分以外,其余5场球他们场均得分仅有69分。他们的风格与中国男篮基本类似,因此谈不上相生相克。面对同风格的这样一支弱队,中国队只要不过分大意轻敌,轻松取胜理应不在话下。
与中国队交手战绩:7战尽墨曾惨负72分
1975年中国男篮首次参加亚锦赛时,印度队就与中国队留下了交手记录,当时他们以81-111惨败多达30分,但这仅仅是他们在对战中国队时输球的最小分差。2009年亚锦赛小组赛,他们曾以49-121被中国队以72分完爆,创下了两队交锋史的最大输球分差纪录。上届亚锦赛,中国队以79-45轻取对手34分。到本届亚锦赛开始前,印度队对中国男篮已经是7连败。
历年亚锦赛最终战绩: 23次参赛最好获得第4
印度男篮参加亚锦赛的历史较长,最早可以追溯到1965年。他们在早期一直保持着相对较好的成绩,多次进入该项赛事的前6名,1975年获得了队史最好成绩第4名。但随着篮球运动在亚洲的普及、参赛球队不断增加,印度队的名次也一路下滑,2005年开始他们长期浮动在第10名开外。
上届亚锦赛上,印度队虽然只拿下了第11名,但在美国发展联盟教练斯科特-弗莱明的指导下,却涌现出了一批青年才俊,他们中的多数人也共同组成了如今印度男篮的框架,为球队打进本届亚锦赛的8强立下了汗马功劳。
印度队历届男篮亚锦赛战绩如下:
2013年:第11名
2011年:第14名
2009年:第13名
2007年:第15名
2005年:第12名
2003年:第8名
2001年:第8名
1997年:第11名
1995年:第13名
1991年:第13名
1989年:第6名
1987年:第6名
1986年:第10名
1983年:第6名
1981年:第5名
1979年:第5名
1977年:第7名
1975年:第4名
1973年:第6名
1971年:第6名
1969年:第5名
1967年:第6名
1965年:第7名
卡塔尔队本次参赛成绩出色,将与中国队争夺复赛F组第一位,该队特点鲜明,喜欢持球攻击,在打顺风球的情况下值得中国男篮警惕。
卡塔尔队是中国男篮复赛的最后一个对手,其球员高度平均身体素质大多不错,是一支非常讲究对抗性的球队。球队风格类似于非洲球员,跑跳能力出众喜欢持球攻击,但进攻的随意性较大状态易起伏,防守的整体性也较为一般,中国队需要正常发挥压制他们的临场状态。
球队人员构成:身高较平均普遍强壮
卡塔尔队参加本届亚锦赛的12人名单具体如下:
后卫:特雷-约翰逊、萨阿德-阿卜杜勒拉赫曼-阿里、达乌德-穆萨-达乌德、亚辛-马赫迪-F-塔哈、莫罕默德-哈桑-A-莫罕默德
前锋:卡哈里德-苏里曼-阿巴迪、伊尔凡-阿里-萨伊德、阿卜杜拉-沙赫尔-马塔勒凯赫
中锋:阿卜杜勒拉赫曼-贾比尔-阿布德哈里姆、莫赫德-尤素福-莫罕默德、莫罕默德-萨里姆-阿卜杜拉、哈利德-阿卜杜拉-亚当
除了归化球员以外,卡塔尔队其余11名球员有5人来自国内联赛的阿尔萨德俱乐部,另有3人来自国内的阿尔赖扬俱乐部,因此球员之间的默契度并不存在太大问题。归化球员特雷-约翰逊是这支球队关键的助推器和后场得分利器。
卡塔尔队阵容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球员的高度比较平均,身高超过2米的球员虽有半数以上,但最高的也不过2米05,最矮的球员是控球后卫达乌德,其身高也达到了1米88。队内大部分人高度在1米95上下,这就决定了他们虽然没有强大的内线,但同时在外线的防守对位方面毫不吃亏,甚至占据了一定的高度优势。
卡塔尔队持球点较多,打法灵活多变,队员身体素质普遍强壮,对抗性好,他们是中国男篮在本届赛事前进道路上、所遭遇的身体对抗最强硬的对手。
球队主帅:流浪教头22年更替16队
卡塔尔男篮现任主教练瓦西利斯-弗兰克艾斯是一名希腊教头,1961年出生的他,执教经历在20年以上,但在2014年接手卡塔尔国家队之前,从未正式执教过任何一支国家男篮一线队,更多是在海外各项联赛从事教练生涯。他的教练生涯并无什么亮点可言,最大的特色就是四处奔波,从1991年到2013年的22年时间内,他居然更换了多达16支俱乐部球队。从这一履历来推断,他很难称得上是一名成功的篮球教练。
球队核心打法特点:持球攻击为主易多点开花
特雷-约翰逊:
1、身高1米96的锋卫摇摆人,个人攻击能力较强;
2、身体素质好不怕对抗,行进间人球结合较好,擅长左侧突破后的小拋投;
3、运球变向后的急停中距离很准,两个45度角强投三分能力不错;
4、有良好的突破分球意识。
与多支西亚球队一样,特雷-约翰逊同样是这支卡塔尔的灵魂,是场上的进攻发起点和拉锯战的关键先生。他的身高达到了1米96,这就决定了他在场上对位方面不会居于高度的劣势,同时也有较为开阔的传球视野。已经结束的5场比赛,他除了场均20.6分的得分贡献以外,每场还可以送出3.2次助攻,激活队友们的火力。
约翰逊没有太多的进攻盲区,突投结合速度较快,同时对抗性丝毫不弱,这就决定了他在球场上很难被防范。中国男篮在面对这样一个对手时,所以做的就是尽量干扰延误他发起攻击的时间,同时切断他与队友之间的联系,使其陷入孤军作战的境地,难以发挥最大的威力。
萨德-阿里:
1、身强体壮,喜欢寻求对抗后出手,持球攻和急停跳投能力上佳;
2、两侧45度角三分球均是他的投篮强点;
3、阵地战防守经常参与扩大延误,内线防守善于运用身体接触增强防守效果。
4、具备一定的上线策应球能力。
萨德-阿里出生在加拿大,但他早早加入了卡塔尔国籍因此并不占用归化球员的名额。他的身体素质比起一般的亚洲球员更有优势,是一名非常善于利于身体条件,在攻防两端寻找对抗的球员。他的类型有些接近于曾在CBA效力过的锋卫摇摆人邦齐-威尔斯。
萨德-阿里的特点在于他遇强愈强,尽管他的场均数据只有11分和4个篮板,但不同于一般球员的逢弱队刷数据,他恰恰相反,表现最好的两场比赛,分别是小组赛迎战强敌黎巴嫩队(20分5篮板2抢断)和复赛中对阵实力不俗的韩国队(15分4篮板2抢断),这两场关键性的胜利他贡献颇多。中国队是目前亚锦赛中唯一保持全胜的球队,这很可能在今晚的比赛中,激发起他更强的战斗欲望
1、持球攻击居多,突进到三秒区附近的强起能力不错;
2、落阵地战进攻中,会利用身体优势进行一定的背身单打;
3、具备圈顶以及两侧45度角的强投三分球能力。
场均8.2分4个篮板的阿巴迪,是卡塔尔阵中一名没有太多技术短板的锋线球员,他很符合这支卡塔尔队的特点那就是平均,没有明显的弱点和漏洞,不过另一方面他的各项技术也不是非常拔尖,中国队只要做好常规防守即可。
1、2米01的灵活型内线,跑跳能力出色,移动能力较强;
2、三秒区冲击力强,能够连续起跳冲击前场篮板,擅长抓住二次进攻机会;
3、腰位接球后转身跳投有一定的把握性,具有勾手攻击的能力;
4、经常参与球队阵地战进攻上线的掩护,战术意识突出。
萨伊德身高超过2米却显示十分灵活,他极强的机动性代表这支卡塔尔队打运动战的天赋和冲击力强的风格。复赛对阵韩国的比赛,他虽然得分不多但却抢下10个篮板,对于前场篮板的嗅觉在球队中首屈一指。中国男篮在最近的比赛中,暴露出后场篮板控制不力的问题,今晚的比赛三秒区,很可能再一次成为萨伊德大显身手的舞台。
1、身体十分强壮,禁区存在感较强;
2、连续起跳能力不错,对篮板球的落点控制较为精准;
3、有一定的背打后仰翻身跳投能力;
4、具备一定的策应球能力,分球视野开阔;
5、补防协防意识较好,能有效干扰对手的篮下进攻。
莫赫德是复赛中击败韩国队的取胜功臣之一,他全场砍下了16分10个篮板的两双数据,其强壮的身体和和禁区存感,给韩国队内线制造了不小的威胁。但今晚对上中国队的强大内线,想必他不会太轻松,缺少稳定射程的莫赫德在进攻端应该难以挑战易建联和周琦镇守的中国队篮下。
球队战术风格:投抢战术善于冲击篮框
卡塔尔队员大部分持球攻能力不错,崇尚个人单打,因此有赤贫版美国队之称。但他们实际上球风更像是一支非洲球队,主要表现在:队员身体素质过硬,跑跳能力出众,进攻战术的随意性较大,比较多的采用简单粗暴的投抢战术,冲击力很强,但缺少战术纪律和整体性。这样的球队容易打起情绪球,即俗称的“人来疯”球队,状态发挥起伏很大,令人捉摸不定。
卡塔尔队的弱点在于他们的内线防守能力较弱,尤其是几名主力队员的防守位置感不强,经常容易在第一时间出现失位情况,比较依赖于补位和协防;另外,他们的三分球相对较弱,全队三分命中率最高一场也只有打韩国队的33%,大部分场次根本达不到30%甚至更低,这就导致他们的攻击容易受到联防的限制。
与中国队交手战绩:4战皆败曾输31分
卡塔尔队与中国男篮亚锦赛上共交手4次,全部以失利告终。2001年首次相遇他们以58-87输球,2003年再以61-86败北;2009年亚锦赛是他们输给中国队最多的一次,以61-92输了多达31分;最近一次交手是在2013年分差最小,他们仅以85-96失利。
历年亚锦赛最终战绩:连续7届参赛两获季军
卡塔尔于2001年才开始参加亚锦赛,不过从此至今连续7届均未缺席,2003年和2005年,他们连续两届赛事夺得了季军;2011年发生了卡塔尔多名球员被认定归化身份违规而遭遇禁赛,导致他们那届只有7名球员可以参赛,其中还有2人受伤最后只剩下5名可用球员,人称 “卡塔尔五壮士”。为以表示抗议,他们一度场场故意疯狂犯规令球员逐一被罚下,从而导致比赛提前中止,最终获得了历史最差战绩第16名。上届亚锦赛,卡塔尔队在排位赛中负于中国队,获得了第6名。
卡塔尔队历届男篮亚锦赛战绩如下:
2013年:第6名
2011年:第16名
2009年:第6名
2007年:第7名
2005年:第3名
2003年:第3名
2001年:第5名
传奇球星哈迪布退出比赛,但他的位置由归化悍将顶替,场均可拿22分。不过黎巴嫩队的身高略显不足,破联防也一般。
黎巴嫩队传奇球星哈迪布临阵退赛,归化扬布拉德成为新核心,他的持球攻带动多名投手发挥,外线快速的轮转防守更是其特长。但这支球队内线高度不足,三分球不稳定难破联防,往往只打半场好球,难以挑战真正的强队。
球队人员构成:外强内弱归化扮哈迪布替身
黎巴嫩队参加本届亚锦赛的12人名单具体如下:
后卫:阿米尔-萨乌德、维尔-阿拉基、纳迪姆-赛伊德、罗德里格-阿克勒、杰-扬布拉德
前锋:吉恩-阿卜杜勒-诺尔、穆罕默德-阿里-海达尔、艾哈迈德-易卜拉欣、查尔斯-塔贝特、巴塞尔-巴尔基、奥马尔-阿尤比
中锋:乔-阿比-科尔斯
黎巴嫩队史传奇巨星哈迪布在最后时刻退出了国家队,使得球队失去了精神领袖和外线最稳定的持球攻击点,原定的归化球员——曾在NBA与姚明做过队友的内线劳伦-伍兹受到了池鱼之殃,不得不放弃另择一名归化洋将,最终他们选中了扬布拉德作为这支球队的核心,以及哈迪布的完美替身。
由于国际篮联规定一支球队最多只能拥有一名归化球员,哈迪布的退出也导致黎巴嫩内线补强的计划彻底落空。他们阵中只有三名身高超过2米的球员,且没有真正的内线大中锋。这样一来虽然球队的整体机动性较强,但内线高度不足成为了他们的直接软肋,以外线为主的打法,也很容易造成球队状态出现明显的起伏。
球队主帅:马蒂奇曾送中国灰色记忆
现年54岁的韦塞林-马蒂奇,其实早在2008年就接手过黎巴嫩男篮,但他只呆过不到一年就离开球队,随后接手伊朗国家队,并率队在当年的天津亚锦赛决赛击溃中国男篮,夺得了这届赛事的冠军,送给了中国球迷最沉痛的记忆。
随后,他又带领伊朗队相继征战2010年男篮世锦赛和广州亚运会,直到2011年武汉亚锦赛才遇到了挫折,在1/4决赛中意外输给约旦队,只拿到第5名甚至失去了落选赛的资格。这次失利也中断了马蒂奇的伊朗主帅生涯,他在亚锦赛结束后正式下课。
四年前的那次亚锦赛经历,马蒂奇给中国球迷留下最多的印象就是赛前爱说大话,他在公开场合各种肆意的贬低中国男篮的言论,却随着自己球队的早早出局和中国队的最终夺冠,而沦为了球迷之间的笑柄。有了这次教训之后,马蒂奇在四年后的个人言谈谨慎了许多,他对亚洲篮球长期的研究和执教经验,将推动着这支黎巴嫩队前进。
球队核心打法特点:扬布拉德善突内线控卫能投
扬布拉德:
1、右手基本功扎实,投突技术结合,突破时善于以身体接触来制造空间;
2、左手虽然也能突破,但进攻完成质量较弱,具备良好的跳投三分能力;
3、人球结合运球能力强,可客串控卫过前场,进攻中乐于分球;
4、防守专注度很高,有较好的协防意识和连续起跳能力。
杰里-约翰逊是典型的典型的美式小黑后卫,启动速度快、变向能力强、投射出手迅捷、传球穿透力强。在CBA联赛中可以找到很多与其类似的球员,例如原东莞外援约什、山东队核心后卫杰特等等。他不仅是哈萨克斯坦队主要进攻战术的发起点,也是一个相当好用的变速器。
31岁的归化球员扬布拉德,是这支黎巴嫩队的核心以及老将哈迪布的替身,他此前曾在奥地利和黎巴嫩国内联赛效力过,是队中排名前二的单打好手。他的个人持球攻能力和分球意识较强,令他成为了全队的进攻发起点,技术风格有几分类似于NBA球星卡梅隆-安东尼。
尽管技术十分全面,但并不代表扬布拉德无可挑剔。首先,他的身高只有1米92,这在攻防两端遇到真正强手时容易落下风;此外,他属于一名重型的锋卫摇摆人,启动速度并不属于上乘,容易给对手防线从容布防的时间。
在已经结束的4场比赛中,扬布拉德场均轰下22分成为队内第一得分点,此外他每场还有4.3个篮板和1.3次助攻。对于这名强力归化,中国男篮必须重点盯防。
1、球队内线主将,成为全队第二火力点;
2、接球投射三分能力较强,是球队外围的重要接应点;
3、具备较强的篮板保护能力。
海达尔以场均16.5分,仅次于扬布拉德为黎巴嫩队二号得分手。同时他是本届赛事全队的篮板王,场均抢下7.5个篮板球,是球队的内线关键人物。
海达尔虽然身为内线球员,强打硬攻却不是他的特长,他更喜欢游弋在外围,接应扬布拉德持球攻所制造的投篮空间,在三分线出手。已结束的4场比赛他投中了8记三分球,场均命中率达到了40%。对于这样一名队员,中国队只要保持外围的及时跟防,封堵其接球线路即可。
1、左撇子高个控卫,控球稳健,战术执行力强;
2、个人攻击能力不俗,具备急停跳投能力;
3、擅长打攻防转换及快攻推进,善于利用挡拆,终结进攻和分球技术都不错;
4、突破以变速变节奏为主,有三分射程,臂展较长利于防守抢断。
年仅21岁的阿拉基曾在比利时联赛打球,他在这支黎巴嫩队中已坐稳主力,技术特点很像NBA明星控卫德拉季奇。他在场上以传球和组织为第一要务,具备传统型控卫的影子;同时自己的个人攻击也并不逊色,场均贡献10.5分列全队第三。
论组织和投射能力,阿拉基达到了亚洲优秀后卫的水准,他的弱点在于自己对抗方面较弱,核心力量较差导致自己进攻端只能以巧为主,防守方面也扛不住那种力量冲击型的外线;他的进攻线路过于偏左,容易被对方针对性防守;此外毕竟赛场经验少,他的攻防选择有时会出现短路,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易卜拉欣:
1、身体强硬结实,不畏惧对抗,弹跳水平中上;
2、中远距离投射出手果断速率快,有不错的命中率;
3、有快攻中攻击篮筐能力,阵地战突破终结能力较弱;
4、能防守对方的4号位,篮板卡位意识不错。
易卜拉欣是队中排名前三位的球星,也是对抗能力仅次于扬布拉德的黎巴嫩球员。他身材高大司职3号位,必要时也可以客串内线,具备不错的投篮能力和内线防守技术。击败中华台北一战,易卜拉欣贡献了23分3篮板2助攻。
易卜拉欣的弱点在于他的阵地战突破进攻能力较差,防守端横移脚步一般。由于在小组赛最后一战对哈萨克斯坦的比赛中受伤,他缺席了复赛对韩国的比赛。今晚对阵中国男篮,他能否及时复出仍是一个未知数。
球队战术风格:善打一大四小畏惧联防
黎巴嫩的球风有些接近于意大利这样的南欧球队,相比于其它一些善于打快攻的亚洲球队,黎巴嫩队更喜欢打阵地进攻,他们擅长利用突破传导制造机会后,由大个球员拉到外围进行投射。其战术素养比较沉稳,乐于摆阵地战跑战术套路。但整体身高偏矮,攻击速率一般,因此执行这种相对慢速的阵地战,对于内线实力明显占优的中国队比较有利。
黎巴嫩队喜欢摆开典型的一大四小阵型,从2号位到5号位列开2米上下的球员,利用防守端的快速度轮转和换防保证不失位,来克制那些外线投篮为主要攻击手段的球队。复赛首战韩国的比赛中,上半场就利用这一优势克制对手、令韩国队吃了大亏一度大比分落后。
但黎巴嫩队自身的弱点也比较明显,他们的外线难以防守擅长突破的锋卫线队员,进攻端三分投射极不稳定,因此在对韩国队的下半场,因为对方改守2-3联防而缺少破解之术,最终惨遭翻盘。此外,就训练的系统性而言,黎巴嫩队的体能储备不足,导致他们往往只能打出半场好球。
与中国队交手战绩:9战皆负09年造险情
黎巴嫩队在亚锦赛历史上,与中国队共计交手9次却无一胜绩。1999年第一次交手就以67-107输掉了40分,这也是黎巴嫩与中国男篮交手的最大失利分差;2001年和2005年,中国队均在小组赛和决赛中两度击败对手。
双方最小分差出现在2009年亚锦赛,当时的黎巴嫩队同时拥有弗罗曼和弗雷杰2名归化球员,在复赛中给中国制造了巨大的威胁,最终以68-71惜败给中国队3分;此后的半决赛中,双方依然斗得难分难解,黎巴嫩终以68-72再度失利。双方最近一次交手是2011年武汉亚锦赛,当时中国男篮以68-48轻取对手。
历年亚锦赛最终战绩:7度参赛3获亚军
黎巴嫩队参加男篮亚锦赛的时间相当晚,直到1999年才首度参赛,当时他们就拿到了第7名;2001年亚锦赛上,黎巴嫩队一鸣惊人,击败韩国队闯进决赛,最终历史性的获得亚军,成为了第一支进军世界大赛的西亚球队,也就此标志着西亚势力在亚洲篮坛的正式崛起。
此后,黎巴嫩队又于2005年和2007年两度摘取亚军,他们先后共参加了7届亚锦赛,上届赛事他们遭到国际篮联禁赛而无缘参赛。今年黎巴嫩队卷土重来,他们具备冲击八强的实力不容小觑。
黎巴嫩队历届男篮亚锦赛战绩如下:
2011年:第6名
2009年:第4名
2007年:亚军
2005年:亚军
2003年:第4名
2001年:亚军
1999年:第7名
哈萨克斯坦队球员长期参加东欧地区联赛,队员身体强壮,并且队内含有归化球员,球风异常彪悍。
哈萨克斯坦队8人来自同一俱乐部,长期参加东欧区域性联赛,身体对抗强、整体配合默契。他们擅长快攻推进和前场板冲抢后的二次进攻,归化球员杰里-约翰逊的加入更令其如虎添翼。其凶悍的球风和对抗强度,需要中国队尽快适应。
球队人员构成:8人成队友配合默契
哈萨克斯坦队参加本届亚锦赛的12人名单具体如下:
后卫:苏塔诺夫-蒂姆尔、杰里-贾马尔-约翰逊、姆利扎加利耶夫-拉斯塔姆、马克西姆-马尔秋克、亚加利耶夫-拉斯塔姆
前锋:马克西姆-斯米尔诺夫、阿纳托利-克里尼科夫、帕维尔-伊林、安顿-波诺马里夫、克里莫夫-德米齐里、德米特里-加夫里洛夫、兹加林-亚历山大
哈萨克斯坦队阵中共有8名球员,来自于国内著名的BC阿斯塔纳俱乐部,球员们随该队长期征战VTB联赛(东欧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区域性联赛),长期与球风凶悍、对抗强度高的对手较量,在自己身上也形成了典型的欧式球风。队友之间的长期合作,也使得他们的大赛默契度比起大部分对手要更胜一筹。
哈萨克斯坦队内外线实力相对均衡,整体性较高,归化球员杰里-贾马尔-约翰逊的加入,补齐了球队在后卫线上的最后一块短板,也意味着他们的进攻战术选择会更为丰富。球队阵中没有那种低位背打能力强的大中锋,几名内线球员的机动性和战术意识超强,不过这也决定了他们缺少关键时刻解决进攻问题的办法,这一软肋直接他们加时赛输掉了与卡塔尔队的关键一战。
球队主帅:威望高的“咆哮帝”
出生于1970年维塔利-克里波科夫,曾是哈萨斯坦队加入亚篮联初期的主力球员,2003年开始担任球队历届大赛的助理教练,2007年亚锦赛成为主帅,掌控这支球队至今。他的亚洲比赛经验和球队威望不容置疑,是这支哈萨克斯坦男篮场外的精神支柱。
克里波科夫脾气火爆,除了训练中对球员要求极度严格外,比赛的临场指挥也经常游弋在场边大吼大叫,是一名典型的“咆哮派”主帅。
球队核心打法特点:归化带动进攻多持球突破
杰里-约翰逊:
1、持球攻能力突出,左右手运球突破同样犀利,是球队的后场发动机;
2、推进速度快,是全队快攻战术的重要发起点,传球具有较强的穿透力;
3、摆脱防守能力和变向突破的能力不错;
4、全队唯一具备追身强投三分能力的球员。
杰里-约翰逊是典型的典型的美式小黑后卫,启动速度快、变向能力强、投射出手迅捷、传球穿透力强。在CBA联赛中可以找到很多与其类似的球员,例如原东莞外援约什、山东队核心后卫杰特等等。他不仅是哈萨克斯坦队主要进攻战术的发起点,也是一个相当好用的变速器。
对于这样的小后卫,除了上线延误干扰其节奏和传球路线以外,最好的方式就是进攻端多给予杀伤制造其犯规。相比起出色的进攻,这类小外援的单兵防守能力往往不强,杰里-约翰逊虽然有一定的预判抢断能力,但体格身板毕竟没有明显优势,中国队要加强对这一点的突破。
2013年马尼拉亚锦赛,约翰逊就已经代表哈萨克斯坦队出战,当时他场均贡献12.2分3.1个篮板和5次助攻;本届比赛中,他对阵卡塔尔时攻下26分7次助攻;次战中华台北,也有14分8助攻的不俗表现。好在小组赛阶段,他展现出的三分投篮手感并不出色,个人攻击还是以突破为主,必要时中国队可以守联防来遏制他的势头。
阿纳托利-克里尼科夫:
1、较强的持球冲击篮框能力,能够沿底线突破后点开防守人完成急停跳投;
2、具备两个45度角接球投射三分的能力,但投篮并不稳定;
3、有一定的篮板球控制力。
在归化外援杰里-约翰逊之外,克里尼科夫便是哈萨克斯坦当仁不让的本土核心球员。他6岁那年便移民到了美国纽约,并在NCAA一级联盟征战多年,大四时场均砍下22.1分5.9个篮板2.2次助攻的不错数据。2014年亚运会上,他同样有过突出表现,这支球队的本土领军人物。
本届赛事由于归化队员的加入,克里尼科夫的战术地位有所下降,他在三场小组赛中出手机会不是很多,场均数据也只有9.7分5.3个篮板。当然他是一个很会利用身体优势的球员,持球攻的选择时机往往恰到好处。中韩之战上半时中国队屡次被韩国锋线打成2+1,需要防范克里尼科夫如法炮制进行同样的杀伤。
安顿-波诺马里夫:
1、球队头号内线,具备一定的持球攻和组织串联能力;
2、篮板控制能力强,尤其擅长冲抢前场篮板;
3、两个底线有中距离射程,正面和底角的三分球接球投也较有把握;
4、对于轻量级内线的面框攻有限制能力,但难以顶防强力内线。
安顿-波诺马里夫是哈萨克斯坦男篮的传奇球星,这已经是他为球队第4次出战亚锦赛。2007年亚锦赛上,他场均拿下17.6分7.1个篮板;到了2009年的天津,场均贡献15.6分9.6个篮板和1.8次助攻,成为球队的得分王与篮板王;2013年他依然有场均7.8分7.8个篮板的数据输出;本届赛事的小组赛,他又有场均14+12.3的表现,竞技状态十分稳定。
安顿虽然身高达到了2米11,但他并不是那种死打硬扛的传统内线,更像是那种欧洲的战术性中锋,是球队阵地战过渡球执行战术的重要一环。同时也不能忽略他的个人攻击能力,到了三秒区内要位,他具有勾手攻击、后撤步投篮等多种武器,二次进攻能力也很凶悍。
对阵卡塔尔的小组赛中,安顿抢下了惊人的18个篮板球;迎战中华台北队,他又有18+14的突出表现。不过考虑到他小组赛面对的内线实力均不是太强,一旦遇上内线占优的中国男篮,安顿的数据有可能会大幅度缩水。
帕维尔-伊林:
1、持球能力突出,习惯于沿腰位持球切入篮下攻击;
2、球队主力中空切意识最强的球员,高低位进攻最好的战术棋子;
3、防守积极性高,经常参与上线扩大延误盯防持球人;
4、中远距离投篮命中率不高,是其主要短板。
伊林是哈萨克斯坦阵中球商较高、战术意识突出的球员,比赛中很少见到他的不合理进攻选择,经常利用灵活的跑位带开防守人。除了投篮能力一般以外,他攻防两端没有其他的明显短板。
伊林在三场小组赛中的数据统计并不十分起眼,最高得分不过9分,最多篮板球数也只有6个。但在比赛中仍不可忽略他的作用,需要重点防守他的篮下空切。
球队战术风格:攻守转换快三分短板怕联防
由于球员的选材和长期参加欧洲联赛的缘故,哈萨克斯坦队身上的欧式球风很浓,极少看到个人攻击更多讲究整体配合。同时由于他们脱胎于前苏联,因此整体风格可以视为一支全面弱化版的俄罗斯队。中国男篮此前欧洲拉练曾两度与俄罗斯队交锋,因此有利于适应他们的球风和对抗。
总体来看这支哈萨克斯坦队讲究身体对抗,防守端逼抢运球人和前场篮板的冲抢都十分凶悍。他们的攻守转换速度很快,行进间两到三人的配合十分娴熟,经常能够完成高质量的三级快攻。落入阵地进攻后,哈萨克斯坦队在上线的掩护和无球跑动较多,队员跟进篮下准备二次进攻的意识很强。中国队小组赛末战一度被约旦队疯狂爆后场篮板,对于篮板能力更强的哈萨克斯坦要格外小心。
由于受制于年龄体能问题,约旦队在比赛常规时间内通常不会过多的主动提速,而是稳定控制着场上的节奏。因此对付他们的最好方式就是反其道行之,提高比赛的攻防转换节奏,同时逼抢其主力球员,增加其体力消耗,这样更容易战而胜之。
哈萨克斯坦队的弱点在于,他们大部分球员的基本技术比较粗糙,这就造成他们很多时候的突破进攻终结这一环节完成情况不好,因此才需要大量的二次进攻保持成功率;此外,他们的三分球能力不算很强,几名投手只有正面和45度角的接球投能力,只有归化球员约翰逊一个点具备一定的干拔强投三分能力。因此,2-1-2联防是限制他们进攻的最好办法。
与中国队交手战绩:5战皆负曾输69分
哈萨克斯坦队与中国队交手次数十分有限,此前的亚锦赛历史上,双方一共只碰面过两回:2009年亚锦赛,他们以56-74大比分负于中国队;2013年亚锦赛,两队于复赛中相遇,这一回他们表现得比较顽强,一直僵持到最后时刻才以67-73小比分失利。
此外在亚运会的历史上,双方交锋较为频繁。2002年釜山亚运会半决赛,双方首次遭遇,中国队131-62以69分的悬殊分差击溃对方;2006年亚运会首战,进步神速的他们只输给缺少姚明的中国队12分(比分为77-89);2014年仁川亚运会,中国队以76-59再度战胜对手。
历年亚锦赛最终战绩:7次参赛曾进四强
哈萨克斯坦因为国家独立时间较晚,因此他们加入亚篮联也不过21年的历史,1995年开始先后7次参加亚锦赛。他们首次参赛就获得了第5名,不过两年后就下滑到第13名,此后更是连续6年无缘亚锦赛,直到2003年才重新回到这一亚洲男篮的顶级赛事行列。
2007年亚锦赛上,哈萨克斯坦队取得了队史最佳战绩——第4名。近几年来,他们独树一帜的打法在亚洲篮坛颇具特点,也屡次成为历届亚洲大赛8强的有力竞争者。
哈萨克斯坦队历届男篮亚锦赛战绩如下:
2013年:第8名
2009年:第9名
2007年:第4名
2005年:第10名
2003年:第7名
1997年:第13名
1995年:第5名
两大核心阿巴斯和道格拉斯回归,加上个人能力不俗的归化球员阿列克斯,约旦队在本次比赛中能否再次进入决赛值得关注。
约旦队本届赛事重新迎回两大核心阿巴斯和道格拉斯,同时归化了个人能力不俗的阿列克斯补充进攻火力。约旦队主帅特罗曼是个“亚洲通”,球队这样的配置显示了在今年亚锦赛上争取好成绩的决心。约旦队内外兼修,球风类似于欧洲球队,讲究整体攻防配合。
球员人员构成:CBA双星回归阵容过于老化
约旦男篮参加本届亚锦赛的12人名单,具体如下:
后卫:莫罕默德-阿布丁、马利克-卡南、阿列克斯-莱吉恩、维萨姆-艾尔-索斯、奥萨马-道格拉斯
前锋:艾哈迈德-阿尔-哈马尔谢赫、哈里-阿尔法拉吉、艾哈迈德-奥贝德、赛义德-阿巴斯、穆萨-阿尔阿瓦迪
中锋:阿里-贾马尔-扎格哈伯、莫罕默德-侯赛因
2013年马尼拉亚锦赛,阿巴斯和道格拉斯两名绝对主力缺席,导致约旦队仅获得第7名,无缘2014年首届男篮世界杯。今年的长沙鏖战,这两员大将卷土重来,约旦队争取优异成绩的决心可见一斑。尽管阵中只有4名队员参加了上届亚锦赛,但如果算上回归阵容的两大核心,外加归化球员阿列克斯,这支约旦队的大赛经验不可谓不丰富。
阿巴斯和道格拉斯是约旦男篮的内外线核心,他们同样是中国球迷十分熟悉的亚洲外援,既能推动球队的整体打法,同时也具备一定的个人攻击能力。本次他们的美国归化外援阿列克斯司职2/3号位,是对球队进攻火力极好的补充。同时此人具备海外联赛效力经历,在不断打磨自己技巧的同时,还比较熟悉FIBA规则,将对于其征战亚锦赛提供帮助。
这支约旦队最大的隐患就是他们的体能,球队阵容年龄偏向老化,仅有3名90后球员还都不是主力;而亚锦赛在比赛三个阶段的衔接段只各休息1天,每个阶段内部都要经历连续3天的鏖战。约旦队同组对手又有中国队和韩国队这样的强敌,决定了他们一开始就必须全力以赴,这样的艰苦赛程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球队主帅:特罗曼近年来成“亚洲通”
1955年出生的莱克-特罗曼从去年的武汉亚洲杯开始执掌约旦队。他是一位执教经历相当丰富的塞尔维亚教练,上世纪90年代曾担任过前南斯拉夫国家队助理教练和国青队主教练,随后辗转多支欧洲联赛球队,取得了辉煌战果。
特罗曼近年来的足迹活跃于亚洲篮坛:年执教伊朗,带领球队首次杀进了奥运会;年执掌菲律宾国家队,随后两年又分别入主两支菲律宾联赛球队;2014年正式接过约旦国家队的教鞭,可以说对如今的亚洲男篮动态了若指掌,这恐怕也是约旦队选中他的原因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特罗曼与中国也有过一段渊源——2004-05赛季,他曾经短暂执教过当时刚刚升入CBA联盟的河南济源男篮。
球队核心打法特点:
1、球风朴实场上拼命,防守技术全面能力突出,防守范围大经常四处游弋补防;
2、篮板球拼抢能力强,兼备较好的快下技术,场上无球跑动较多;
3、进攻端以空切和二次进攻得分为主,同时在CBA磨练出了一定的空投中投能力,并强化了策应球技术;
4、作为一名轻量级内线,扛不住真正具备力量优势的内线球员的强攻。
阿巴斯是约旦队的主力大前锋,也是CBA最早熟悉的知名亚洲外援,他在场任劳任怨,不抢占队友的球权,球风硬朗,具备强悍的篮板球能力,是CBA赛场上的顶级蓝领球员,对整支球队的实力提升很大,因此在CBA联赛诞生了著名的“阿巴斯定律”(拥有其球队必进季后赛)。
单论技术和实力,阿巴斯并非亚洲顶级球员,但他出色的身体素质,加上良好的球场意识和敬业精神,一直拥有不可低估的能力。他超长的臂展使得自己拼抢篮板球及补防极具优势。是亚洲赛场上不可多得的锋线3/4号位摇摆人。
不过阿巴斯毕竟年事已高,身体机能已经出现明显的退化。新赛季的CBA联赛各队已全部敲定了亚洲外援,阿巴斯并不在这份名单之中,足以证明他的现状并不十分理想。此外,相比起出色的防守,他的进攻稳定性并不高,尤其是中距离投篮命中率非常不稳定,经常会被防守者刻意放空一段防守距离。
在已经结束的2场小组赛中,阿巴斯不负众望成为了内线的攻防核心,他两场球分别贡献12分9篮板和15分7篮板,对韩国一战甚至有三分球入账。当然他的体能劣势也暴露得十分明显,对阵韩国的关键比赛中,下半场攻防效率明显下降,这就要求约旦队其他人站出来分担压力,以便阿巴斯更合理的分配体能。
道格拉斯:
1、身材高大的后场双能卫,突破持球攻和控球同样十分出色;
2、拥有身高和力量优势,擅长低位背身单打对方的后卫;
3、传球能力出神入化,尤其善于突到三秒区附近分给内线队友直接攻击篮筐;
4、相比较其犀利的突破,远投能力较为一般,单兵防守也不突出。
道格拉斯可以同时胜任控球后卫和得分后卫,他在CBA的亚洲外援中效力时间仅次于阿巴斯,早已为中国球迷所熟悉。道格拉斯是CBA联赛连续四届的“助攻王”得主,他在球场上的位置感以及传球时机往往把握得恰到好处,攻击嗅觉同样十分灵敏,得分手段全面,既有突破、远投也有一定的抛投能力。
道格拉斯的缺陷在于虽然他的个人数据光鲜,但对于球队本身的战绩提升却并不具备决定性作用,在CBA多年从未带队杀进过季后赛行列便是明证,此外他在2011年亚锦赛错失了关键的绝杀,其巨星气质一向显得不足,难以成为约旦队真正足以胜任的领袖。
道格拉斯在前2场小组赛里攻击效率一般,与全队的配合也没有达到较好的程度,这也许与他归队时间较晚有关。相信随着比赛进程的深入,他的状态会进一步提升,发挥自己真正的全部实力。
阿列克斯:
1、典型的美式风格后卫,个人得分能力强,擅长突破;
2、中远距离跳投命中率高,同时具备背身单打后仰跳投能力;
3、身高体壮,单兵攻防能力都比较突出。
阿列克斯是今年5月约旦队刚刚归化的美国球员,场上可以出任2/3号位,其NCAA生涯中曾经转战过3支球队,经历比较丰富。后赴海外打球,效力于意大利二级联赛球队,场均贡献21.9分5.7个篮板1.5次助攻和1.1次抢断,个人技术相当全面,这段经历也能够帮助自己快速适应FIBA规则。
相比起约旦队前任归化球员怀特,阿列克斯虽然得分数据不俗,但他在球场上表现出的杀伤力相对小一些。但他依然是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得分手,尤其是约旦队拥有阿巴斯和道格拉斯共同构建的体系内,可能会产生1+1+1>3的效果。
阿列克斯首战韩国表现极其糟糕,全场12投仅1中只拿下5分,是约旦队遭遇惨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阿列克斯暴露出的问题在于风格偏软,在韩国队凶悍的身体对抗面前,他突破后的投篮准星受到了很大的遏制。对新加坡队虽然攻下19分,但对手实力较弱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
1、身高一般但有一定的吨位,移动速度快,补防能力强;
2、进攻端擅长溜底线空切得分,篮下两侧均能勾手得分;
3、具备一定的高位策应能力,战术意识较为出色。
奥贝德是约旦阵中为数不多可以一用的年轻球员,与阿巴斯有些相似的是,他同样是一名体系拼图式的队员,单兵能力并不显眼,需要球队的主攻点带动他的特点发挥;同时,奥贝德本身也是战术执行中过渡球的重要一环,对于这类球员的跑位和策应球需格外提防。
奥贝德在前2场小组赛表现机会寥寥无几,仅在对新加坡一役出场6分钟,没有数据贡献,他还需要以自己的努力争得主教练的进一步信任。
球队战术风格:内外兼修讲究整体攻防配合
约旦队内外线实力相对平衡,因此他们既能组织快攻也并不畏惧阵地战攻势。由于阵中没有那种低位单打的大中锋,因此约旦队的首选战术依然是道格拉斯为核心后卫,持球推进三线快攻的打法。归化球员阿列克斯的加入,使得他们多了一个稳定的持球攻击点,约旦队的进攻战术将更为多变。
一旦落入阵地战进攻后,约旦队的内线球员将会更多拉出来为外线挡拆,或者利用罚球线策应导开底角或45度角的空当制造投篮机会。他们的内线队员十分擅长空切和顺下攻击,球风类似于许多欧洲球队。防守方面轮转补位的场景也屡见不鲜。
由于受制于年龄体能问题,约旦队在比赛常规时间内通常不会过多的主动提速,而是稳定控制着场上的节奏。因此对付他们的最好方式就是反其道行之,提高比赛的攻防转换节奏,同时逼抢其主力球员,增加其体力消耗,这样更容易战而胜之。
对韩国队的比赛中,约旦队暴露的问题正是基于以上弱点,过分依赖阿巴斯和道格拉斯两名老将的单打,球队整体串联不足,归化阿列克斯行同梦游,加上防守轮转不够漏出了大量空当让韩国人轻松出手投篮。约旦队的阵容老化也让他们显得后劲不足,在下半场完全崩盘。
与中国队交手战绩:1胜11负连续两届惜败
在各大赛场上,约旦队和中国队共交手12次,战绩为1胜11负。其中在亚锦赛这项赛事中,两队共计交手9次,约旦队取得了1胜8负。他们所取得的唯一胜利是在2007年亚锦赛上,以78-65胜出,不过当时中国队为备战北京奥运会只派出了二队参赛。
最近两届亚锦赛交手中,约旦队分别以1分和3分惜败给中国队。同时,在亚运会上,两队交锋过3次,约旦队全部以失利告终。
韩国队对阵中国队另一次胜利,便是发生在2013年菲律宾亚锦赛上。当时中韩男篮在小组赛首战遭遇,由于易建联受到伤病困扰,中国队整体表现不佳,被韩国队以63-59击败。由于当时中国男篮是由希腊名教扬纳基斯挂帅,因此也终结了外籍教练带领中国国家队在亚洲的不败纪录,并就此拉开了中国男篮马尼拉惨案的序幕。
历年亚锦赛最终战绩:13次参赛2011年获亚军
约旦队参加亚锦赛的时间较晚,直到1983年才第一次出现在男篮亚锦赛的舞台上,最初他们的战绩浮动在8-10名左右;1995年他们一度取得最差战绩第17名。进入新世纪以后,约旦队实力明显提升,2007年拿到第5名、2009年获得季军、2011年更是历史性闯入决赛、但1分之差负于中国队屈居亚军。上届亚锦赛,阿巴斯和道格拉斯缺阵的约旦队,仅获得了第7名。。
约旦队历届男篮亚锦赛战绩如下:
2013年:第7名
2011年:亚军
2009年:第3名
2007年:第5名
2005年:第8名
2003年:第10名
1997年:第7名
1995年:第17名
1993年;第10名
1991年:第8名
1987年:第10名
1986年:第9名
1983年:第8名
尽管受到众多不利因素的困扰,但韩国本届亚锦赛的12人名单,仍包括了7名征战过上届亚锦赛的老兵。此外,风格打法上也沿袭了传统的“小快灵”。
在韩国男篮公布的亚锦赛12人名单中,由于受到伤病潮和涉嫌赌球风波的影响,球队阵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韩国队的球员选择和技术特点,秉承了以往的“小快灵”传统特点,且多数球员具备足够的大赛经验。本届赛事他们依然是中国队将面临的强敌之一。
球队人员构成:经验丰富外线强悍
韩国男篮参加本届亚锦赛的12人名单,具体如下:
朴灿熙 Chanhee
PARK 04/17/ 得分后卫
梁东根 Donggeun Yang 14/09/ 控球后卫
金泰术 Taesul Kim 13/08/ 控球后卫
文泰英 Taeyoung Moon 02/10/ 小前锋/得分后卫
文星坤 Seonggon Moon 05/09/ 小前锋
赵成愍 Sungmin Cho 12/23/ 小前锋
李政炫 Junghyun Lee 03/03/ 小前锋
崔俊勇 Junyong Choi 04/04/ 大前锋
李承铉 Seung Jun Lee 04/16/ 大前锋
李钟贤 Jonghyun Lee 05/02/ 中锋
金钟奎 Jongkyu Kim 03/07/ 中锋
姜相载 Sangjae Kang 12/31/ 中锋
韩国队定下目前这个阵容也是屡经波折,去年参加仁川亚运会的主力球员金善亨,因涉嫌参与近来韩国国内爆发的赌球丑闻,而遭遇禁赛无缘本届亚锦赛;时隔四年重返国家队的中锋河升镇,由于打法难以融入体系及伤病的原因落选;此外,老将金周成、文泰钟的退役,天才双能卫金敏九的伤病难愈,以及前锋队员尹皓映的伤病退出,同样是韩国男篮不小的损失。
韩国队虽然今年进行了新老交替,并补充了3名大学生球员,但他们的大赛经验并不贫乏,12名队员中多达7人参加过两年前的菲律宾亚锦赛,归化锋线文泰英更是1978年出生的老将。因此,他们在适应亚锦赛这样的大赛节奏,以及临场应变方面具备一定的实力。
从阵容结构来看,韩国队秉承了他们以往的赛事风格,即内线高度有限但具备足够的灵活性,锋线和后卫选择运动能力强、具备快速转移球和高速出手投射能力的球员,对于亚洲级别的强队发挥其“以快制高”的优势。
球队主帅:01年老帅回归稳军心
韩国队在去年亚运会结束后更换了主教练,带队征战过2013年亚锦赛和2014年亚运夺金的俞载学离任,由老教练金东光接手球队备战本届亚锦赛。金东光是中国男篮的老熟人,早在2001年就以主帅身份执教过韩国队,出战了那次在上海举行的男篮亚锦赛。此次他的回归,多少昭示了韩国男篮重拾传统,恢复昔日荣光的意味。
对于日前韩国队主力球员金善亨涉嫌赌球并被调查事件,主教练金东光表示调查结果出来之后会选择相信自己的球员,但同时强调“若球员真的参与赌球,会有相关的处罚。”面对韩国队本次赛事前出现的伤病潮和涉嫌赌球风波,金东光这样的老帅坐镇正可稳定军心,让韩国球员们将更多注意力调整到本届亚锦赛的赛事方面。
球队核心打法特点:外线能突善投内线守强攻弱
1、 技术全面的攻击型双能卫,既有持球攻的推进技术,又具备急停跳投的能力;
2、 沿篮框右侧突破居多,善于利用队友掩护后出手投篮命中;
3、 启动速度迅猛,左右手控球技术较为均衡,其攻击区域比较分散;
4、三分线外具备干拔强投能力,是韩国队外围重要的火力点。
现年34岁的梁东根,是韩国队中最具备大赛经验的球员。从2009年至今他已经是连续第4次参加亚锦赛了,2010年亚运会和2014年男篮世界杯,他同样是队中主力之一。2014-15赛季KBL联赛中,梁东根出场54次,场均贡献11.8分。其中两分球命中率44.9%,三分球命中率达到了31.7%,场均助攻数高达4.9次,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竞技状态。
梁东根是一名典型的韩式后卫,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历代与中国男篮对抗的韩国知名外线的影子。随着其年龄增大,他在韩国队的出场时间有所下降,爆发力也大不如前。但由于本届韩国队1号位上仅有他与金泰术两名球员出战,因此梁东根仍将担负大任,盘活全队进攻的同时贡献一定的火力输出,他也将成为各队外围盯防的重点人物。
首日比赛梁东根展现了自己作为后场核心的威力,全场三分线外惊人的6投5中,砍下17分,另外还贡献了7个篮板和9次助攻,可以说他在进攻端的表现完全盘活了韩国队的攻击火力,是击败约旦队的首功之臣。
1、运球换手变向能力突出,习惯左侧持球突破左手上篮,面筐造犯规较强;
2、篮下位置预判较好,有出色的二次进攻能力和跟进补篮意识;
3、三分线内一步接球就投成功率高,有三分射程但出手不稳定;
4、具备一定的小范围突分策应能力。
身为韩国队阵中唯一的混血归化球员,文泰英被寄予了厚望。刚刚结束的琼斯杯赛事中,文泰英全部8场比赛均登场亮相,每场出战26分钟,场均攻下11.8分,两分球命中率达到41.77%。战胜新西兰的比赛中他甚至打了31分30秒,贡献了全队最高的20分,另外还有8个篮板球。
文泰英之所以被韩国队相中,在于他具备韩国本土球员普遍缺少的一些特点——篮下的力量对抗优势,敏锐的篮板球嗅觉,有较强冲击力的打法。一旦比赛转入阵地战进攻后,他就是韩国人所倚仗的一把利器,以自己的持球攻撕裂对手的防线,同时吸引夹击、为外围投手们制造投篮的空间。
已经年满37岁的文泰英最大的弱点就是他的体能。男篮亚锦赛无论是小组赛、复赛还是淘汰赛,均将采用连打三天的赛制,仅在每个阶段之间各休整1天,这样的连续作战对于任何主力球员都是不小的考验,何况是年事已高的文泰英。此外,由于韩国队小组赛中就将面临强敌中国队和约旦队,留给文泰英休息调整的机会只剩下对新加坡一场,这就要求他在比赛初始阶段便全力以赴,他只能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做好体能的分配。
首场比赛文泰英表现不佳,上场时间仅有12分21秒,4投0中没有得分进账。他还需要通过接下来的比赛进一步调整自己的竞技状态。
1、 进攻端脚步灵活,擅长点起防守人,手感较为柔和;
2、 习惯于右侧发动进攻,有一定的背身能力,具备近筐的小勾手绝活;
3、 低位进攻力量不足,防守伸缩性较弱。
4、篮下防守空间感好,脚步站位扎实,但防守经验不足容易吃晃。
2米06的李钟贤是韩国队的第二高度,相比起身高达到2米07、却并不擅长备低位进攻的金钟奎,他的攻击手段就要丰富得多,非常善于利用自己的脚步技术,近距离的勾手投篮命中率较高。早在国青队时期,他就与中国队的王哲林有过多次交手,双方表现各有优劣。上届亚锦赛他场均拿下7.1分,投篮命中率高达59%。三分球也有31.6%。
相比进攻,李钟贤更值得骄傲的是他的防守能力,他那2米19的惊人臂展,使其在三秒区防守时具备优势。去年男篮世界杯上,李忠贤以场均2.6次封盖成为了整个赛会的“盖帽王”。目前已经结束了服兵役的他已没有了后顾之忧,将投入最好的竞技状态出战本次亚锦赛。
李钟贤首场比赛虽然仅有9分和4个篮板进账,但他在防守端发挥了明显作用,对约旦板爷阿巴斯的盯防成功消耗了对方的体能,为韩国队的胜利贡献颇多。
1、 力量与体能十分优势,摇摆于3、4号位之间的左手将;
2、 45度角具备较强的中远距离射程,急停后仰跳投具备一定的威力;
3、 罚球线附近的策应能力较强,具备开阔的传球视野;
4、 防守面积较大,预判能力强,可以追防到三分线,低位能够顶防力量一般的对手内线。
与韩国男篮的众多传统内线一样,李承铉具备较强的中远投能力,他的射程范围之广也极好的融入了这支球队的战术体系。李承铉球风有些类似于欧洲篮坛的内线群,不但机动性很强,而且善于为队友策应做球,同时防守端十分积极补防顶防,属于韩国教练最喜欢的那种内线球员类型。
2014-15赛季KBL联赛,李承铉打了54场比赛,场均送出10.9分,两分球和三分球命中率都十分可观,分别达到了49.4%和42.9%(72-168)。同时他还有场均5.1个篮板和2次助攻,技术能力全面。今年的琼斯杯他受到重用,每场出战27分23秒,场均拿下11.8分4.8个篮板1.5次助攻,证明了自己是合格的4号位先发球员。
李承铉首战贡献了9分3个篮板,尤其是防守端的补防协防遏制了约旦队的突破和内线进攻,他的表现可圈可点,今晚的比赛也可能对中国队的内线群制造一定的威胁。
球队战术风格:小快灵代表擅长全场紧逼
韩国队是亚洲球队中小球打法的典型代表,崇尚中国球迷所耳熟能详的“小、快、灵”打法,这也是他们今年放弃了移动相对缓慢的高中锋河升镇的原因之一。韩国队现在任用的内线群多为2米出头,场上的机动性较强、防守覆盖区域大,符合其球队整体快速运转的特点。
韩国队攻击火力强悍,外围轮转后的三分投射,以及由守转攻快速转移球切入禁区攻击,是他们多年来征战国际大赛的两大法宝。他们的打法灵活多变,讲究整体配合,极少指望单个一两个强点的进攻,这样的打法实为双刃剑——虽然保证了常规时段攻击点分散,令对手难以针对性防范;但一旦面对高强度对抗、慢节奏的阵地战以及生死时刻的拉锯战,容易迷失进攻重心,呈现进攻选择犹豫的弊端。
韩国队锋卫线出色的运动能力、内线球员擅长中远距离跳投的特点,向来对中国男篮造成不小的冲击,甚至直接构成威胁。中国队在与之交锋时,还应该坚持以我为主,充分发挥自己的内线高度优势,保证进攻的成功率,控制比赛的节奏。此外在比赛关键时段,还必须时刻提防他们的压箱底绝活——全场紧逼。
在23日进行的首个比赛日的较量中,韩国队对阵具备八强实力的约旦时,充分展现了他们凌厉的球风。他们仍以传统的挡拆配合和空手走位为主,结合外线的突分结合来攻击对手,尤其是他们三分球表现出色,首场比赛三分线外24投15中,命中率高达62.5%。因此在今晚中国队与之对阵时,对他们的外围投手必须重点盯防。
与中国队交手战绩:亚锦赛4胜14负曾遭44分重创
中韩男篮同为亚洲传统劲旅,双方历史上交锋十分频繁。自1975年中国男篮首次参加亚锦赛开始,40年时间内两队正式交手多达43场,韩国队整体上处于下风,对中国队只取得过12胜21负的战绩,胜率不足30%。
在亚洲顶级赛事亚锦赛上,中国队与韩国队共交手18次,韩国队4胜14负远处劣势。不过韩国队仅有几次胜利,却往往带给中国球迷伤痛的回忆。其中1997年亚锦赛半决赛中,韩国队86-72大胜中国男篮“黄金一代”14分,导致中国队无缘决赛并缺席了翌年男篮世锦赛。而正是这届世锦赛上亚洲代表日本韩国的表现不佳,导致奥运会亚洲男篮的参赛名额由2席缩水为1席,几年前姚明提及此事仍显得耿耿于怀。
韩国队对阵中国队另一次胜利,便是发生在2013年菲律宾亚锦赛上。当时中韩男篮在小组赛首战遭遇,由于易建联受到伤病困扰,中国队整体表现不佳,被韩国队以63-59击败。由于当时中国男篮是由希腊名教扬纳基斯挂帅,因此也终结了外籍教练带领中国国家队在亚洲的不败纪录,并就此拉开了中国男篮马尼拉惨案的序幕。
亚锦赛交锋史上,韩国队对中国队最大获胜分差即为1997年半决赛胜出的14分,而他们对阵中国男篮最大比分失利,发生在2005年亚锦赛上,当时韩国队以49-93惨败给中国队多达44分,其中第三节在中国男篮的强悍防守面前仅得2分。
在其他赛事中,奥运会韩国队与中国队碰面2次,取得1胜1负;世锦赛2次交手均负于中国队;亚运会他们对中国队取得3胜9负;东亚锦标赛同样交手2次各取1胜;战绩最为接近的是东亚运动会,交手7次韩国队取得3胜4负。
历年亚锦赛最终战绩:从未缺席两度登顶
韩国队作为亚洲男篮的老牌劲旅,自1960年首届赛事参赛以来,从未缺席过任何一届男篮亚锦赛。他们在历史上曾经13次闯进过最后的冠亚军决赛,并于1969年和1997年两度登顶。其中1997年在沙特利雅得举行的那届亚锦赛中,韩国队半决赛淘汰中国队,导致中国男篮“黄金一代”无缘98年男篮世锦赛的经历,令中国球迷们犹为印象深刻。
韩国队历届男篮亚锦赛战绩如下:
2013年:第3名
2011年:第3名
2009年:第7名
2007年:第3名
2005年:第4名
2003年:亚军
2001年:第3名
1999年:亚军
1997年:冠军
1995年:亚军
1993年:第3名
1991年:亚军
1989年:亚军
1987年:亚军
1986年:亚军
1983年:第3名
1981年:亚军
1979年:第3名
1977年:亚军
1975年:第3名
1973年:亚军
1971年:第3名
1969年:冠军
1967年:亚军
1965年:第3名
1963年:第3名
1960年:第4名
新加坡是中国男篮亚锦赛上的首个对手,他们平均年22.7岁是16支队伍中年龄最小的,主打小球战术难对中国造成困难。
新加坡男篮时隔14年重返亚锦赛舞台,日前他们已经公布了出战本届赛事的12人名单。平均年龄仅有22.7岁的新加坡队,是此次亚锦赛最年轻的参赛队,也是所在C组最弱的球队。但主教练梁明祥却表示,球队此来长沙不只是锻炼队伍的,要求队员尽力去拼。新加坡队主打东南亚盛行的小球战术,三分球是他们的主要得分手段。
球员人员构成:8名90后仅一名2米长人
相比起之前征战东南亚运动会的阵容,新加坡队此次缺少了4名主要轮换球员,其中许永威是因为刚刚发生工作变动,刘文强进入大学就读难以分身,刘华森和吴清德则因为入伍服兵役而缺席。这对于整体实力本来就弱小的新加坡可以说是进一步削弱了竞争力,同时从这4名球员的去向可以看出,新加坡队主要由业余球员构成。
不过如果参照2014年男篮亚洲杯的参赛阵容,新加坡队可以说骨架尚存,黄伟龙、胡伟杰、吴国江、杜庆煌、林圣宇等主力球员这次悉数在阵,因此球队的打法特点也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多名主力来自新加坡腾飞之狮,配合默契度不在话下。
新加坡队可以称得上是“穷人版”的韩国队,他们的核心队员集中在外线,全队只有吴国江一名身高超过2米的球员充任中锋,平均身高仅为187.5CM,在长人如林的篮球世界里属于不折不扣的“迷你版”。
新加坡男篮平均年龄22.7岁,队中90后球员多达8人,年龄最大的胡伟杰不过29岁,球队上下充满了青春活力,与其说他们是国家队,不如说更像一支青年军与部分中生代球员的混编队。与中国、韩国、约旦这三支具备八强实力的球队同组,对他们而言更多是增进阅历,学习对手所长提高自身实力。
全队12人名单为:1号
黄世阳、胡伟杰、苏铭荣、黄伟龙、杜庆煌、黄靖伦、10号 郭伟民、12号 林圣宇、17号 黄汉斌、22号 林宏达、23号 吴国江、83号 陈锦宏
球队主帅:教父梁明祥率队两创历史最佳
新加坡男篮的主教练名叫梁明祥,是这支队伍教父级别的人物。他从2003年就开始带领新加坡队南征北战,除了期间中断一年外,实际执教时间长达11年。2013年和2015年两届东南亚运动会上,新加坡男篮在他的带领下均获得铜牌,创造了球队历史最佳战绩。
今年4月举行的东南亚锦标赛上,新加坡男篮获得季军,从而时隔14年后重新回归亚锦赛。对于本届赛事的目标,梁明祥称尽管有多名主力球员因故缺阵,但球队本次出征不只是吸取经验。他表示:“我要球员尽力去打,看看我们和亚洲其他强队的距离有多大,未来要朝缩小距离的方向前进。”
球队核心打法特点:外线小个成群多投篮好手
1、新加坡队核心后卫,运球娴熟启动速度快,全队进攻发起点;
2、习惯于沿左侧突破后近筐出手小抛投;
3、运球后外线干拔三分有较高的命中率;
4、有过于粘球的弱点,中线附近遇包夹后因视野受阻,喜欢运球突破而非及时出球。
身高全队最矮、仅有1米74的的黄伟龙却是全队的进攻核心,他的控球技术和启动速度,诠释了自己为什么能以这样的高度驰骋在巨人运动的篮球场上。黄伟龙是一名典型的后场双能卫,他不仅仅是一个进攻组织者,自己也具备相当强的得分能力,2014年亚洲杯对阵约旦,黄伟龙全场轰下33分;他在这届赛事上场均得分突破20+,初露锋芒。他的三分球投射能力绝对不容小觑。
不过身高的劣势还是容易让他在篮球场上吃亏,由于黄伟龙是新加坡的进攻发起点,经常遇到的场景就是对手留一名球员在前场将其“赶边”,刚过中线就形成夹击,以高强度的逼抢迫使其失误。黄伟龙由于自身视野不够开阔的弱点,对付这一招并没有太多的有效方法。
1、全队最具备比赛经验的球员,黄伟龙之外的第二持球攻击点;
2、擅长利用节奏的变化搏得犯规,罚球精准;
3、进攻中穿插无球跑动多,中远距离接球跳投命中率高;
4、回防速度快,预判意识强下手快
29岁的胡伟杰是全队之长,他在新加坡担任的是第六人角色,场上主要作用是;在核心后卫黄伟龙体能下降,或是受到持续夹击难以出球时,担任场上的第二持球点和中线附近的接应点。他是全队战术意识最突出的队员,比赛中经常可以看到他不遗余力的穿插无球跑动。
相比起黄伟龙出色的个人强攻,胡伟杰的攻击方式更讲究一个“巧”字,他是全队最擅长骗犯规上罚球线的人,且罚球命中率相当可观。此外,他的防守积极性同样值得称道。
1、外线接应的主要火力点,中远距离投篮无盲区;
2、既能接球投也可以干拔跳投,出手速度快弧度高;
3、几乎没有持球攻能力,防守一般。
新加坡是一支倚仗三分球的队伍,黄汉斌就是他们外线最重要的炮台之一,无论高位中距离还是远距离,无论是底角还是45度角,都是黄汉斌的投篮攻击范围。他的出手具备一定的突然性,且弧度高利于避开防守方的封盖。不过相对而言他的持球攻能力微不足道,对付他的方式自然是“防投放突”。
1、移球速度快的内线,有一定的持球能力和篮下脚步;
2、具备空位中投能力,喜欢罚球线附近做策应;
3、正面顶防效果一般,更多采用绕前和追身补防,能封盖侧翼突破的小个,但难以抗衡高大内线。
吴国江是新加坡唯一的2米出头的队员,主力中锋的位置因此非他莫属。但无论攻防两端,他的篮下硬实力同样乏善可陈,更多只是新加坡体系中的一枚战术棋子,在阵地战进攻中接应过渡球,打一些小范围的策应配合战术。此外,吴国江还是由守转攻中善于快下的进攻箭头之一。
球队战术风格:倚重三分投篮擅长小球
作为一支特别年轻的球队,新加坡男篮整体拼劲足,攻防转换节奏快,擅长打小球和运动战。三分投篮是他们的最大特点和主要得分手段,主力阵容中除了内线吴国江外人人三分有篮,替补阵容中也有若干外线好手。
在阵地战落位后,新加坡队会围绕罚球线及“牛角”反复做多人次的穿插跑动,直至导出相对舒服的投篮空间。他们的进攻战术十分有耐心,24秒进攻时间传导至最后2-3秒方才出手的场景屡见不鲜。一旦对手的防守注意力被吸引到上线,他们的小个球员空切篮下同样会赢得进攻机会。
新加坡队的主要弱点在于全队身高太矮,因此只要防守队员滑步到位,他们的投篮总会受到干扰只得强行出手影响了命中率。此外他们的对抗性较弱,一旦给予持续的高强度压迫式防守,很容易被断球直接打反击。半场紧逼是对付他们阵地战进攻的利器。
与中国队交手战绩:4战皆惨败
由于双方实力悬殊,且处于亚洲内部不同的分赛区,因此中国队与新加坡队历史交锋次数十分有限,一共仅有4次交战纪录。这4次交手全部来自于亚锦赛,中国男篮均以大比分取胜而且均是大比分取胜。1975年中国队首次参加亚锦赛,以109-64大胜;1977年亚锦赛99-54再度大胜;1987年亚锦赛上,以118-56轻取对方;最近的一次交手出现在1989年,中国队以98-48胜出了50分。
历年亚锦赛最终战绩:16次参赛最佳第7名
新加坡队参加亚锦赛的时间较早,1963年第二届男篮亚锦赛上就出现了他们的身影,他们也在那届亚锦赛上获得了队史最好成绩第7名。1975年第8届亚锦赛,他们再度获得第7名追平了历史最好战绩,此后再未达到这一高度。新加坡队历史上先后16次参加亚锦赛,不过自2001年以后,他们已经连续7次缺席了这一亚洲顶级赛事。直到今年东南亚锦标赛获得季军,才重返亚锦赛的舞台。
新加坡队历届男篮亚锦赛战绩如下:
2001年:第14名
1993年:第16名
1991年:第10名
1989年:第11名
1987年:第11名
1986年:第12名
1983年:第14名
1981年:第11名
1979年:第10名
1977年:第11名
1975年:第7名
1973年:第10名
1971年:第8名
1967年:第10名
1965年:第9名
1963年:第7名
菲律宾布拉彻善攻主帅有妙算
三剑客领衔伊朗速度成其死穴
印度身体壮技术糙内线主攻
卡塔尔强壮善投抢易多点攻击
黎巴嫩归化替身核心守强攻弱
哈萨克:归化当核心球风凶悍
约旦:双星回归主打欧式球风
韩国:沿袭小快灵多亚洲老兵
新加坡青年军出战主攻三分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球探球友群怎么加入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