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猎人追随者战壕追猎者怎么抓

战壕兄贵会 @ 法拉希姆 - 英雄榜 - 魔兽世界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2685|回复: 22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30积分172精华0UID帖子金钱1908 威望0
Lv.3, 积分 1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10 草
我刚才在潘达利亚找到它了,但是没有猎人印记他会跑啊,一走出照明弹范围它就消失了呀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30积分172精华0UID帖子金钱1908 威望0
Lv.3, 积分 1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10 草
现在兽王的猎人印记又没了
Lv.5, 积分 20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1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你不会射一箭再抓?
Lv.5, 积分 20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1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冰冻陷阱也可以~~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30积分172精华0UID帖子金钱1908 威望0
Lv.3, 积分 1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10 草
引用 疯狂的追猪 回复
你不会射一箭再抓?射箭没用,他不理我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30积分172精华0UID帖子金钱1908 威望0
Lv.3, 积分 1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10 草
引用 疯狂的追猪 回复
冰冻陷阱也可以~~我等下试试冰冻陷阱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40积分775精华0UID5253821帖子金钱13351 威望0
Lv.4, 积分 7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5 积分
UID5253821帖子威望0 多玩草310 草
放个冰冻陷阱就行了,我就是这样抓到麒麟的
大坑我来了
Lv.4, 积分 6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9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扰乱射击,应该能拉住仇恨吧
颓废的叼丝
Lv.6, 积分 373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70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什么射一箭,扰乱射击都没用,它不吃仇恨,只能照出来用冰冻陷阱,然后驯服!别无他法!
【外部图片】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40积分557精华0UID帖子金钱3732 威望0
Lv.4, 积分 5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3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我了个去,全是扯淡的,第一个照明弹照出来然后往前走几步,第二个照明弹丢在他行走路径前面等着,一出现直接开抓(记得插雕文),我的脚印BB全是这样抓的,攻击它没用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40积分557精华0UID帖子金钱3732 威望0
Lv.4, 积分 5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3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另外我想说这个模型遍地都是的吧,昆莱山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50积分1186精华0UID帖子金钱10965 威望0
Lv.5, 积分 11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14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我当时就是第一个照明看到位置了~第二个照明扔好预判直接就抓走了~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30积分180精华0UID帖子金钱1450 威望0
Lv.3, 积分 1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0 草
先在怪的前方用照明照出来,照出来打他几下,这样可以延迟他进入影身的时间,打了几下就直接抓,就抓的住的,别不好意思打他,别打死就行了。基本上哪些什么冰冻有个鸟用,怪直接无视,
新人欢迎积分0 阅读权限30积分148精华0UID1379039帖子金钱596 威望0
Lv.3, 积分 1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2 积分
UID1379039帖子威望0 多玩草10 草
所以说 没有了猎人印记的猎人还叫猎人吗
新人欢迎积分1 阅读权限30积分172精华0UID帖子金钱1908 威望0
Lv.3, 积分 1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 积分
UID帖子威望0 多玩草10 草
我已经抓好了,是用冰冻抓的,因为没插雕文
需要金钱:1100
手机盒子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Powered by“追猎者”坦克歼击车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是基于38(t)坦克的底盘上研制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研制的最后一种坦克歼击车。古德里安于1943年3月提出研制轻型坦克歼击车的建议,以弥补德军反坦克能力的不足。德国陆军兵器局采纳了他的建议,于1943年12月下令研制&战斗全重为13t的38(t)轻型突击炮&,并且明确规定,这种轻型突击炮和38(t)坦克零部件的通用性要达到80%,由捷克的BMM公司负责研制。BMM公司仅用1个月的时间就生产出第一辆样车,随着一系列车体改装工作的进行,&80%通用性&这一指标便无法实现了。日,有20种新型坦克歼击车参加了希特勒生日进行的兵器展示,希特勒大喜过望。同年6月19日,这种坦克歼击车被命名为&追猎者&坦克歼击车。&追猎者&坦克歼击车从1944年4月到1945年5月一共生产了2584辆。&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的外部特征很明显,它的一直到顶的车体首上甲板及两侧的斜甲板,突出的火炮防盾和火炮轴线明显偏右,人们可以很容易地将它认出。&追猎者&的主要武器是一门75mm的火炮,炮弹有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车内还有冲锋枪一挺,手榴弹50枚,用于进行近战。& 虽然德军装备了两千余辆&追猎者&坦克歼击车,但是由于它是轻型反坦克炮,又是战争后期才投入使用的,根本无法阻挡如潮水一般涌向德国本土的苏军和盟军坦克集群,所以&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 二战期间瑞士军队就在38(t)的基础上研制过自行反坦克炮,二战结束以后,从年,瑞士又从捷克进口了158辆由&追猎者&改装的坦克歼击车`,定名为G13自行反坦克炮,它在瑞士陆军中一直服役到1970年。38式或许是二战时德国最出名的装甲战斗车辆之一。大多数人都被它充分倾斜的装甲构成的流畅外型所吸引。战后许多坦克战专家认为它正是纳粹德国应对潮水一样涌来的盟军谢尔曼坦克和红军T-34坦克的唯一办法。评价38式驱逐坦克的战斗力时,最重要的因素是充分倾斜的前装甲和威力强大的主炮。& 事实上,最初研制38式驱逐战车的目的还是定位于一款&传统&的突击炮。由此引发了纳粹官僚之间的争权。谁也不愿意放手一种可以带来大量骑士章得主的武器。炮兵总监宣布它是新型突击炮(Sturmgeschutz neuer art)或者38(t)型突击炮,这样就可名正言顺的将它划归炮兵部队管辖。而作为装甲部队总监的古德里安,并没有调动突击炮部队的权限,所以他下令把此新型武器称为基于38(t)底盘的轻型反坦克歼击车(Leichte Panzerjager auf 38(t))。& 最后古德里安在所有权之争中胜出,所以38式驱逐战车的官方称呼是:Panzerjaer 38 fur 7.5cm Pak39(L/48),Sd.Kfz.138/2。44年9月11日,改名为38式驱逐坦克(Jagdpanzer38),废除了后面的(t), 其编号仍为Sd.Kfz.138/2。& 习惯上我们总称呼38式驱逐战车为&Hetzer&, 事实上这个称谓是给计划中的E-10轻型驱逐战车(纳粹纸上计划之一,计划中的E-10配备400马力的引擎,最高时速为70公里,当然它的命运和纳粹大多数纸上计划一样,仅仅停留在蓝图阶段)。为什么&Hetzer&会成为38式驱逐坦克的外号至今是个谜。可追溯的首次记录是 Wa Puf 6 处在一次与BMM厂的概念设计会上,显然捷克人误解了军方的措辞,把自家产品的竞争者的名字当作了自己产品的官方称谓。国防军军属第743自行反坦克营于44年7月31日首次抵达华沙镇压起义时,他们最初的兵力报表提到他们拥有28辆Hetzer , 预计8月3日还有14辆Hetzer划归其下属第三连。在8月3日上递的兵力报表,&Hetzer&就被改称为le.Pz.jg.38t。古德里安在12月4日上递给希特勒的简报中,想当然的把Hetzer解释为部队给38式驱逐战车的呢称。此后将错就错,Hetzer成为了38式驱逐战车的代号。& 设计发展& 一开始德国军方并没打算在38t的底盘上生产突击炮,它的诞生和四号突击炮一样,是应急措施:43年11月26日盟军在三号突击炮的总装工厂阿尔凯特(Alkett)大约投掷了1424吨高爆燃烧弹,这一天的轰炸使阿尔凯特厂失去了1/3的生产能力。陆军最高指挥部(OKH)开始寻求在BMM厂生产突击炮的可能, 另一个举措是把已生产好的三号突击炮车身放到四号坦克底盘上,拼凑出四号突击炮(在此之前,德军并没有三号突击炮的称呼,只有Sturmgeschutz这一种称谓,此后为了区分2种底盘的突击炮,才有三号突击炮和四号突击炮这一叫法)。最高指挥部在43年12月6日报告希特勒,BMM厂没有大型 的起重装备和空间来组装24吨级的四号突击炮。希特勒批准了调查BMM厂有无组装轻型反坦克歼击车的可能。最初计划的轻型自行反坦克歼击车全重13吨,最高时速在55到60公里之间,正面装甲只有60毫米,但有足够的倾斜角度,侧面装甲只需抵御火炮的破片杀伤即可。& 设计工作进展非常快,12月17日就拿出了基于38(t)坦克底盘的轻型反坦克歼击车改装线图,希特勒批准了这一设计,并认为这是最BMM厂生产能力的最佳利用方案。全尺寸木制模型在44年1月24日和26日分别送交希特勒和兵器局过目,此时的模型已经具有38式驱逐战车的最大特点:低矮的轮廓。最终选定的主炮是用在四号驱逐战车的 7.5厘米Pak39, Thomale上校立刻预定了3辆38t反坦克歼击车,要求在在44年3月前送部队测试。& 38式驱逐战车项目进展快的甚至有些匆忙,从提出概念到量产不到4个月。因为所有的行走部分基于早已服役的38(t)坦克,所以没有必要再进行小批量生产以做进一步测试,战局吃紧也是一个原因。& 44年1月28日,希特勒强调陆军在44年最紧要的任务是尽快大规模生产38式轻型突击炮。其实就在设计图递交希特勒审阅的第二天,1月18日,兵器局已经决定生产1000辆38式轻型反坦克歼击车(注意此处的称谓混乱,并非是疏忽大意,而是当年纳粹德国的管理就是如此混乱)。兵器局已经做出一个雄心勃勃的生产规划,预计在45年3月时月产量要到1000辆(可与后文的实际产量表做对比,)。见附表1:& 工厂 44年4月 44年5月 44年6月 44年7月 44年8月 44年9月 44年10月 44年11月 44年12月 45年1月 45年2月 45年3月& BMM 20 50 100 200 250 300 350 400 400 400 450 500& Skoda 0 0 0 0 10 100 150 200 300 400 450 500& 附表1:38式轻型反坦克歼击车计划产量表& 这个生产规划过于乐观,捷克的这两家工厂各自的月产量从没超过300辆,实践证明对BMM厂生产能力的估计比较准确,但此时的BMM厂最高产量为每月151辆,Skoda则除了几辆原型车外就没为德军制造过一辆全履带装甲车辆。一共有4家厂商得到了38式轻型反坦克歼击车的相关生产合同,位于Pilsen的Skoda, BMM, 布雷斯劳的Linke Hoffman和科马托的Poldihutte。& BMM的定单很快增加到2000辆,底盘流水号为Fgst.Nr.Serie 3000。维修型和Starr型底盘也在此序号内。Skoda的流水号则是5000。计划中BMM完成头2000辆后将从3235001继续生产2000辆。& BMM厂44年3月生产的最初3辆38式轻型反坦克歼击车于4月送交兵器局。随后在希特勒50岁生日前(44年4月20日)造出了头20辆以供展示,展示结束后立刻把这20辆拉回工厂,因为这20辆尚未组装完毕,部分装甲部件仍未安装。BMM厂在5月和6月都达到了计划的产量数,50和100辆。在7月由于炮座没能及时运递造成产量降低。BMM厂虽然宣称这些坦克已经组装完毕,也通过了兵器局的审查,其实并非如此,这些坦克仍未装配防漏垫圈,空气过滤器,化油器,火花塞,2个车内油箱连线上的阀门和配线(governor and layout of the)等装置。& 兵器局无奈之下降低了对BMM厂在8月到12月间的产量要求,让工厂有时间组装出可操作的38式轻型反坦克歼击车。Skoda厂按计划在6月完成了头10辆的生产,由于缺乏有经验的技术工人,Skoda厂的产量此后一直上不去,月产量最高不过153辆,这与计划相去甚远。& 44年10月,盟军两次空袭Skoda厂区,投掷了大约417吨,Skoda以此作为未能完成10月生产配额的理由,逃过兵器局的责难。随后在11月,BMM和Skoda的总产量跃升为403辆,12月3次总计约375吨的高爆燃烧弹轰炸使总产量略有下降。生产在45年1月达到顶峰时也不过生产了434辆,这与计划中的800辆产量相去甚远。Skoda厂根本不可能达到兵器局要求的月产500辆。1月以后的定单数有所下降,只追加了2100辆38式驱逐战车(此时已正式更名为38式驱逐战车)。鉴于实际生产能力和需求的脱钩,兵器局为此计划在45年6月开始生产38式驱逐战车D型,使用柴油引擎的简化型以求增加产量。从2月起,产量持续下降,这和布拉格被轰炸不无关系,而3月和4月生产更是雪上加霜,不仅电力供应和零配件短缺,BMM厂也首次遭到大规模空袭,3月25日一共378吨高爆燃烧弹投到了BMM厂区。& 为了应付日益严重的空袭,总装工作不得不迁移到别的厂区进行,如日发自milowitz的报告:因为需要在milowitz重新安置加工钢铸件的机器和运送85个捷克工人,虽然有48辆38式驱逐战车从BMM在布拉格的厂区运抵milowitz,但其中只有9辆38式驱逐战车和2辆38式维修车完成了总装和通过验收。预期他们能在4月18日开始运转,通过12到14小时轮班制,在24号以前剩下的39辆38式驱逐战车应该能完成总装。BMM在布拉格厂区的生产已经大为降低,预计24号前只能完成10辆。除此以外,位于schlan厂区的组装线应该能完成15辆的组装工作,这样布拉格一带的总产量可以达到62辆。而Skoda在Pilsen的工厂在14号之前只发出24辆,而预计它能在24号前完成50到60辆的总装。最大的问题是Pak39主炮的总装滞后(位于德国的厂区被轰炸)。& 号的报告显示,自4月15号以后,已有103辆38式驱逐战车投送部队,预计月底还再有20辆下线。5月的生产计划未能确定,因为只有15门Pak39可用,而且其中部分还缺乏观瞄设备和方向机(Traversing gear)。为此打算拆卸milowitz学校的8辆Starr型上的观瞄设备和方向机。为了应付Pak39的短缺,BMM开始计划在38式驱逐战车底盘上安装7.5厘米Stuk40。Stuk40由Skoda组装,因此不存在短缺的问题。计划5月中完成生产线改造,在5月底完成90辆搭载Stuk40的38式驱逐战车。& Skoda厂也遭到重创,500吨在4月24日投到了厂区,因此5月初只生产了很少的38式驱逐战车,但生产记录未能保存下来,具体数目不详。& 无论如何,总共超过2800辆38式驱逐战车在战争的最后一年走下生产线(见表2)& 月 兵器局计划生产数 兵器局验收数 BMM产量 Skoda产量& 44年3月 0 0 3 0& 44年4月 20 23 20 0& 44年5月 50 50 50 0& 44年6月 100 100 100 0& 44年7月 175 100 100 10& 44年8月 175 171 150 20& 44年9月 250 124 190 30& 44年10月 330 290 133 57& 44年11月 350 403 298 89& 44年12月 380 327 223 104& 45年1月 430 434 289 145& 45年2月 350 398 273 125& 45年3月 350 301 148 153& 45年4/5月 250 不详 70 47& 总数 超过2047(包括各种变形车) 超过780& 技术特征& 基本特征38式驱逐战车被设计成低投影轮廓,其高度只有1.845米(加上顶置机枪也不过2.1米),不算侧裙宽度为2.526米,加上侧裙也不过2.63米。不算炮管车长4.766米(加炮管6.27米)。开火高度离地仅1.402米。& 上前装甲厚度60毫米,垂直角度60度;下前装甲厚60毫米,垂直角度40度,采用镶嵌式焊接上下装甲板以增加强度。前装甲板的布氏硬度为265-309之间,采取E22同样的特化处理;后装甲板是低合金SM(Siemens-Marteneit)钢,布氏硬度为220-265之间。上侧装甲为垂直角度40度,下侧装甲和尾装甲都为15度,顶装甲和引擎盖是8毫米轧制钢板,底部装甲厚度为10毫米。& Pak39 主炮被固定在上前装甲上的炮座里,偏离中心线靠右侧,这使得主炮只能向左转5度,右转11度,而不能象别的Pak39一样可左右转向15度。偏右放置的主炮也导致右边的悬挂比左边多承重55公斤。& 辅助武器包括一门顶置的全方位(Rundumsfeuer)遥控机枪,由装填手通过车内的潜望镜(3倍倍率,8度视野)和扳机控制,但因为机枪不是弹链供弹,装填手更换弹药就要打开舱门,为保护装填手增加的护板还要兼顾对视野无阻。& 车内空间十分狭小,驾驶员,炮长,装填手/无线电手 都位于车体左边,他们唯一的逃生出口就是装填手后的舱门。因为Pak39原先的设计是中置式火炮,所有的开关和保险,包括装填手的位置,都在右侧。因此在实战中,38式驱逐战车的装填手得从左边装填,然后挤到右车身,关掉保险,越过recoil path取回弹药。而车长被后坐guard和别的乘员分割开来。& 38式驱逐战车由于空间狭小,乘员必须使用潜望镜观察战地情况,因此视野十分有限,驾驶员有两具潜望镜,炮手使用的是主炮上的Sfl.Z.F.1a潜望镜,装填手为遥控机枪使用的潜望镜固定在9点种方向,车长的潜望镜是SF14Z剪刀式潜望镜。一旦关上舱门,其乘员就不再能观察到右侧视野。& 38式驱逐战车的发动机是6缸,当转速为2600转/分时出力可达150马力,排气量为7,754升。变速器是Praga威利森行星式半自动变速器,5个前进档,1个后退档。惰轮和驱动轮都取自38(t)。 负重轮则直径增大,改为一个托带轮,这两项改进与38(t)改型相同。38式驱逐战车战斗全重超过16顿,而履带宽不过350毫米,接地长度为3.02米。这样接地压就达到了0.76公斤/平方厘米。油箱满载时可在公路上行驶180公里或野地130公里。最高时速不到40公里,这几项指标远远没有达到设计指标(设计全重13吨,最高时速在55到60公里间)。车载工具位置如下:千斤顶和割线器放在右挡泥板上;牵引杆放在左挡泥板上;2个S型牵引钩放在左后挡泥板上的工具箱里;8节备用履带和顶针都固定在后引擎盖上;6节备用履带和牵引缆固定在后车身上。& 生产中的改进& 38式驱逐战车战斗全重比预计全重重了3吨,导致传动装置过载。由于炮身前置,重心前移,38式驱逐战车&头重脚轻&,前车身比后车身低了10厘米。44年7月25日以下改进引入生产线以解决上述问题:1. 改变装甲的配重;2. 引入新型驱动器;3. 引入更厚的叶片弹簧抵消重心分布不均以改良行驶性能。& 考虑到38式驱逐战车从设计到投产都很匆忙,因此上述问题并不算多。以下列出投产后引如的各项改进,包括外观和行驶性能的改进:& 44年4月& 废除角式牵引孔,改为在车身装甲板前伸部分上钻孔。减小炮盾的尺寸大小以减轻重量。废除驱动轮齿外环上钻孔这道工序以缩短生产时间。顶置机枪防盾的尺寸缩小以改善主炮视野。& 44年5/6月& 在引擎盖上引入3个小型舱门,这样不必打开整个引擎盖就可维修发动机:& 为车长增加一个后启式舱门,2,在右下方增加一个水箱舱门,3,在左下方增加一个进油口。为便于进行主炮,引擎,动力部分的维修而在天花板上增加3个pilsen,以便2吨起重机吊起。废除消音器上的防烫网。& 44年8月& 引入轻量化炮盾,节省了200公斤的重量。使用中心轮盘更大,外环缩小的负重轮,最开始负重轮上有32个螺钉,但经常只安装了16个。为节约生产时间,8月起引入新设计的惰轮:改为6孔惰轮;或者改为8孔惰轮/补强辐条;6孔惰轮加强筋;6孔无补强惰轮;4孔无补强惰轮。为便于驾驶员逃脱在车内追加了两个把手。& 44年9月& 侧裙末向内折叠,以防穿越灌木丛时被挂掉。用16片9毫米厚叶片弹簧替代原先的16片7毫米叶片弹簧,以降低因配重不均引起的机械损耗。& 44年10月& 由于出现穿甲弹正面击中时发生跳弹,结果打穿驾驶员的观测窗的情况。因此废除了原先凸出装甲板的观测窗基座,改为把观测窗平埋入前装甲板,再装上一个薄皮雨档以改善驾驶员视界。引入铆接的新型负重轮,取代先前的栓结固定负重轮。 引入新型消焰排气管取代老式的圆筒状消声器以消除引擎起火和夜间行进时的光芒。引入弹平衡机以辅助主炮提升,这是因为滚珠厂被轰炸,结果滚珠轴承短缺,不得不在炮座上安装滚柱轴承。为便于更快的补充燃料而引入大型化的燃料注入口和加油口防激溅罩(溢出pan)。车长舱增加防撞软垫。以Solex手泵取代故障频发的电动加油泵。& 44年11月& 把观瞄仪支架箱移动到车长的右侧,这样可获得额外5发弹药的储存空间。替换了一个工作时间更长的抽水机。改变了防火墙后的通风孔分布,保证战斗室的温度。安装了一块加热板以防车载电池被冻住。& 45年1月& 由于非中轴安置引起的主炮转动角度有限,38式驱逐战车有时需要靠整车转向来瞄准目标,但38式驱逐战车头部太重,又比设计重量重了3吨,这导致了终传动经常劳损,从45年1月中起,齿轮齿数比为10:80的6.75型终传动取代了老式的6.75型终传动(齿轮齿数比为12:88)。& 45年3月& 自3月19日起,由于燃料紧缺,古德里安命令38式驱逐战车立即改装柴油机。但这个命令并未得到执行。陆军兵器局1月的一项研究证明:38式驱逐战车换装柴油机后,只有前装甲板,负重轮和堕轮无须更换,这无疑会使生产停顿。& 45年引入的其他改进:& 在车体焊接上小把手以安插伪装物;原先的牵引孔被废除,车身装甲板前伸部分上钻孔得到的牵引孔得到焊接补强,或是在下车身上焊接U型支架。& 38式驱逐战车指挥型& 配发到连部和营厂的38式驱逐战车安装了额外的通讯器材以支持远距通信:Fu8无线电和30瓦特发报机,附带星型天线。星型天线位于左后侧。 Fu8(30瓦特发报机和中波接受机)的操作频宽为0.83到3兆赫,静止时语音传输可达50公里,电报传输可达120公里,而运动中有效语音传输降至15公里,电报传输为50公里。这套器材固定在战斗室左侧墙上,GG400发电机固定在地板上& 38式驱逐战车三大性能& 火力& 火力的有效性取决于主炮的穿甲能力,命中率和观瞄设备的性能以及快速获取目标的能力。& 穿甲能力的统计一般用击穿30度垂直角的装甲板厚度来表示。7.5厘米口径Pak39 L /48所使用的三种主要弹药具体穿甲能力见表3:& Pzgr.39 Pzgr.40 Gr.38 HL/C& 弹重 6.8公斤 4.1公斤 5.0公斤& 初速 750米/秒 930米/秒 450米/秒& 距离 & 100米 106毫米 143毫米 100毫米& 500米 96毫米 120毫米 100毫米& 1000米 85毫米 97毫米 100毫米& 1500米 74毫米 77毫米 100毫米& 2000米 64毫米 100毫米& 表3:穿甲能力对比& 在38式驱逐战车携带的41发弹药中,推荐配置为至少35%的Pzgr.39(armour piercing capped, ballistic capped with explosive filler and tracer to fight with tanks and the rest as Sprgr. High explosive shells) 有条件时配备Pzgr.40用于对付苏军的重型坦克和重型坦克歼击车。由于Pzgr.40没有象Pzgr.39一样配备爆炸性装药(Explosive filler charge),所以其穿甲后的杀伤力低于Pzgr.39。1/4的弹药为空心装药的Gr.38 HL/C高爆弹。Gr.38 HL/C高爆弹在远距离的杀伤力和准确率都不如Pzgr.39, 但是Gr.38 HL/C高爆弹 could be carried in place of high-explosive shells,可同时对付装甲目标和软目标。& Pak39在1000米距离上首发的命中率相当高,如表4所示,击中一个高2米,2.5米宽,代表目标坦克的命中率。下列数据是基于假设距离是准确已知,并且瞄准点精确在靶心的条件列出的。第一组数据中的命中率(以百分比方式显示)来自完全受控射击试验中取得的数据,来展示散布率的特征,(the first number shows the accuracy in percentage that was obtained during the controlled test firing of the gun to determine the pattern of dispersion),第二组数据则是通过计算来自完全受控射击试验中取得的数据的双倍散布,来展示散布率的特征(the second number in parentheses was calculated by doubling dispersion obtained from the controlled test firing of the gun to determine the pattern of dispersion),德国军方认为通过双倍散布计算部队的测试命中率得到的结果,非常接近实战中冷静的部队的实际命中率。& Pzgr.39 Pzgr.40 Gr.38 HL/C& 距离 % & 100米 100(100) 100(100) 100(100)& 500米 100(99) 100(98) 100(100)& 1000米 99(71) 95(58) 82(45)& 1500米 77(33) 66(24) 42(15)& 2000米 48(15) 21(6) 20(6)& 2500米 30(8) & 3000米 17(4) & 表4:Pak39的命中率& 需要注意的是此表并不是反映实战中的命中率,由于错误的估算距离和其他的原因,实战中首发命中率要远低于表4所列数据。但大多数炮手在调整后都能取得后一组数据中的命中率。38式驱逐战车主炮所配置的观瞄设备是Sfl.Z.F.1a潜望镜,位于主炮左侧,伸出顶部。瞄准镜分划板上有7个三角形箭头,间隔4密位 根据目标尺寸,炮手不需要判距和装定表尺,用相应的瞄准线卡住目标就可射击根据不同的弹药选择不同的射程表尺,Pzgr.39、Pzgr.40、Gr.38 HL/C和Sprgr.34的表尺射程分别为、米,分划间距100米。& 机动力& 38式驱逐战车的地形穿越能力比大多数盟军坦克都好。如表5所示:& 最大时速 40公里& 最大持续速度 20~30公里& 平均越野时速 15公里& 公里有效行程 180公里& 野地有效行程 130公里& 越沟高 1.3米& 涉水高 0.9米& 爬高 0.65米& 爬坡角度 25度& 车底距地高 0.38米& 单位地面压 0. 76kg/cm3& 出力比 9.4千马力/吨& 变速比 1.28& 表5:行驶性能表& 防护力& 38式驱逐战车最有用的地方除了威力不小的主炮外,就是其厚实的前装甲了,当然它的侧,后装甲仍只能抵御小火器和机枪子弹。如下的击穿距离列表来自44年10月5日Wa Pruf 1的报告,列出了其主要对手击毁38式驱逐战车的能力和38式驱逐战车的主要缺陷。击毁射程的计算是基于炮弹入射角与坦克成30度这样一个假设。& 38式驱逐战车(7.5厘米Pak39)击毁克仑威尔的距离 克仑威尔(75毫米M3)击毁38式驱逐战车的距离 38式驱逐战车(7.5厘米Pak39)击毁丘吉尔的距离 丘吉尔(75毫米M3)击毁38式驱逐战车的距离& 前方 & 炮塔 1000米 & 1700米 && 炮盾 1600米 0米 1400米 0米& 驾驶员前装甲板 1800米 0米 1300米 0米& 前端 1400米 0米 1100米 0米& 侧面 & 炮塔 1800米 & 1700米 & super 3000米 3000米 3000米 2600米& 车体 1800米 3500米以上 3000米 3500米& 后部 & 炮塔 2100米 & 2600米 && 车体 3500米以上 3500米以上 3500米以上 3400& 38式驱逐战车(7.5厘米Pak39)击毁谢尔曼A2的距离 谢尔曼A2(75毫米M3)击毁38式驱逐战车的距离 38式驱逐战车(7.5厘米Pak39)击毁谢尔曼A4的距离 谢尔曼A4(75毫米M3)击毁38式驱逐战车的距离& 前方 & 炮塔 1000米 & 1700米 && 炮盾 100米 0米 100米 0米& 驾驶员前装甲板 0米 0米 0米 0米& 前端 1300米 0米 1300米 0米& 侧面 & 炮塔 3000米 & 3000米 & super 3500米以上 3000米 3500米以上 3500米以上& 车体 3500米以上 3500米以上 3500米以上 3500米以上& 后部 & 炮塔 3000米 & 3000米 && 车体 3500米以上 3500米以上 3500米以上 3400米& 38式驱逐战车(7.5厘米Pak39)击毁T-34/85的距离 T-34/85(85毫米S53)击毁38式驱逐战车的距离 38式驱逐战车(7.5厘米Pak39)击毁JS122的距离 JS122(122毫米A19)击毁38式驱逐战车的距离& 前方 & 炮塔 700米 & 1700米 && 炮盾 100米 100米 0米 500米& 驾驶员前装甲板 0米 0米 0米 0米& 前端 0米 400米 100米 1200米& 侧面 & 炮塔 1300米 & 300米 & super 1400米以上 3500米以上 200米 3500米以上& 车体 3200米以上 3500米以上 500米 3500米以上& 后部 & 炮塔 1800米 & 0米 && 车体 1000米以上 3500米以上 100米 3500米& 38式驱逐战车作战& 战斗中的胜利来自每个乘员冷静有效的完成他们的职责。下面的文字来自44年11月一份名为火力控制的训练文档,由在Milowitz的训练营受训的一位38式驱逐战车车长所保存,详细描述了38式驱逐战车的作战流程:& 车长:& 观察战场,识别目标。在暗夜条件下,谛听战场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手段,熄灭战斗室内灯光,闪光弹的射角要低于水平10度。当位于隐蔽良好或部分伪装的火力位置时只能使用降落伞照明弹。用探照灯照亮目标地带的时间保持在3到5秒间。把探照灯转向一侧或是盖上探照灯,因为即使熄灭了探照灯,它仍能发出一阵时间的光亮,这很容易暴露自己。选择目标,命令驾驶员驶向指定火力点:驾驶员,灌木丛边缘,2点钟方向,藏在土墙后,出发!& 炮长:& 解开内部行军锁,搜寻目标并向车长汇报。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无须命令就开火摧毁目标(比如近距离的反坦克炮)。在车辆发动前关上内部行军锁。持续检查主炮,开火开关(Firing contact), 清洁主炮视界,固定视界。在尘土飞扬地带或夜间作战时打开探照灯,Sprgr.34的表尺装定到400米(set the sights on the Sprgr.range drum to 400 metres.)& 装填手:& 作好准备,擦拭炮弹以防堵塞,有可能的话观察战场情况,尤其是侧方和后方的情况。& 驾驶员:& 观察战场,搜寻目标,目测距离。思考可行的行军路线和下一个发射位置。对38式驱逐战车而言,最好的发射位置是一个上升的斜坡的坡脊处,暴露出的车身最好能隐蔽在灌木或阴影下。在这样的地点停车,意味着炮长可从坡脊处开火。& 车长:& 通过时钟制和地形特征的描述对目标进行定位,最好精确到30分钟(表盘)内。比如 :11:30方向!在夜间作战时,打开夜间探照灯前要提前告之别的乘员以防止眩目。& 炮长:& 停车后解开行军锁,调整观瞄设备。& 装填手:& 打开炮尾。& 驾驶员:& 转向直到目标位于正前方,停车,注意观察周围,& 车长:& 通过拖音,明确的说明选中的弹种。比如:P-a-nzergranate, N-e-belgranate。& 炮长:& 选择射程表尺。& 装填手:& 从炮弹架中移出指定炮弹,用拇指去掉保险螺丝上的多余油脂,擦拭清洁炮弹。双手把炮弹装填入炮尾,用拳头把炮弹通过摇架推进去,立即把保险转到发射位并告之:装填完毕!& 车长:& 以百米为单位表明目标距离。& 炮长:& 右手把射程表尺转到选定距离,左手转动平衡机改变炮口水平位,开始瞄准。& 车长:& 再次表明目标及其方位,状态(前方,接近中,脱离中)比如: shed右侧, 左侧千分之15寸, T-34侧方!& 炮长:& 转动平衡机改变炮口以瞄准目标,当目标出现在视野内时用镜内的V刻度顶瞄准。& 车长:& 如果目标在移动中,以千分之寸告之炮长:从右方接近,千分之6寸!& 炮长:& 把主泡向右移动千分之6寸,用镜内较小的V刻度瞄准& 车长:& 在曳光弹打出后命令:开火!& 炮长:& 只能在瞄准调整后,车长下令开火才能发射炮弹。& 车长:& 观察弹道,并报告结果。比如:脱靶,完毕,结束;或者:命中。因为没有炮口烟雾的干扰,负责掩护的别的车组车长或许能更好的观察命中情况。& 炮长和驾驶员:& 同样观察情况,如果不同意车长的结论,立刻报告。& 车长:& 告诉炮长修正后的数据,比如:右侧千分之五寸,增加四百,目标左侧,射距不变。& 炮长:& 移动瞄准仪,重新设定射程表尺。接到命令后开火。& 车长:& 一旦命中,目标会立刻起火燃烧。为节省弹药,报告每个目标消耗的弹药,指挥炮长换下一个目标。如果所有目标都被击毁,立即移动到下一个发射位,命令驾驶员离开此发射位(通常是位于后方):驾驶员,后退!& 炮长:& 迅速关上行军锁& 装填手:& 尽可能观察周遭。& 训练精良的车组在发现目标后不到15秒就能开火,但在44年后,战争已经消耗了大多数的老兵,此时只有极少数的车组能达到这个效率,因为大多数车组从受训到上前线间隔不到一周时间。& 简略战史& 计划中38式驱逐战车在44年8月就应该以坦克歼击连的方式(每连14辆)配备集训或前线的步兵师。由于一些小缺陷,44年4月完成的第一批20辆38式驱逐战车直到5月28日才运抵布雷斯劳的军械库,比原计划推迟了大约4到5周。其中的14辆立刻转运Wa Pruf 2(2辆去Hillerslebenm ,2辆去bergen,1辆去wunsdorf,5辆去kummersdorf, 3辆去berka,1辆去putlos),测试它的主炮和行驶性能,寒冷气候下的作战能力以及编撰操作手册。至少有7辆送到米劳(Mielau)的坦克歼击车训练学校,在6月20到7月25日间还有38辆送到预备役部队供部队训练用。& 在生产开始后3个月,即44年7月4日到13日间,第一个38式驱逐战车营,国防军第731坦克歼击营在东线成军,归属北方集团军,下辖45辆38式驱逐战车。此后第743坦克歼击营于7月18日到20日间运抵东线,归属中央集团军。按照编制装备表KStN.1149,每个坦克歼击营下辖3个连,每连14辆38式驱逐战车,营部3辆。每连的连长座车和营部的两辆都配备Fu8远程通讯电台作为指挥车。此外,731营还配备了4辆维修型38式驱逐战车。& 除此以外只有3个坦克歼击营全数装备了38式驱逐战车:44年9月成立的741营;45年2月成立的561营和45年3月成立的744营。值得一提的是,741营的一连在东线作战,而2,3连从成立后不久(44年9月22日)就参加了安恒之战。& 之所以全数装备38式驱逐战车的独立营只有5个,是因为38式驱逐战车的目的并非如此,而是为步兵师提供反坦克火力,保证每个步兵师都有自己的坦克歼击车部队。这些步兵师属坦克歼击车主要用于反击敌军的突破和支援步兵进攻。所以大多数38式驱逐战车都配发到步兵师,猎兵师,掷弹兵师,骑兵师和国民掷弹兵师下的坦克歼击连。各连下辖14辆。从45年2月起,为配发更多的作战单位,山穷水尽的德国军方把每连的38式驱逐战车数减到了10辆。& 阿登之战前,总计18个38式驱逐战车连和741营,共计295辆38式驱逐战车秘密来到了阿登前线。打到12月30日时,B集团军报告尚有16个38式驱逐战车连,计190辆38式驱逐战车,其中131辆还能作战;而741营还剩2个连,67辆38式驱逐战车,其中38辆可动。考虑到西线德军面对的盟军的制空权和如潮般的盟军装甲部队,这是个相当高的数字了。这多少反映了38式驱逐战车强大的战场生存力。& 由于其他装甲战斗车辆的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干扰,下列单位直接装备了38式驱逐坦克。& 第16SS装甲掷弹兵师 (暂时补缺四号驱逐坦克)& Juterbog和Schlesien反坦克歼击营(代替四号坦克/70 (V));& 统帅堂FHH装甲师和装甲掷弹兵师(代替四号坦克/70 (V));& 236突击炮旅(代替三号突击炮);& 除了自己装备外,为了所谓的装备共享和交换稀缺物资,德国也把包括38式驱逐坦克在内的各型坦克装甲车辆出卖或赠于仆从国。1944年时计划在7月和8月各运15辆38式驱逐坦克到罗马尼亚,但由于那时的产量尚不能满足自家需求,所以罗马尼亚没有得到一辆38式驱逐坦克。9月时又计划运送一批38式驱逐坦克到匈牙利,最终这个计划虽有延迟,但共计75辆38式驱逐坦克经铁路运抵匈牙利。12月7日发出的25辆于12月9日抵达匈牙利,12月10日发出的25辆于12月12日抵达匈牙利,最后25辆于45年1月12日发出,14日抵达。这75辆38式驱逐坦克全数配发匈牙利的突击炮营,在南方集团军指挥下和苏军作战。& 日,德国陆军开始测试一种新型建制,组建第104反坦克歼击旅(前第104坦克旅),下列单位都是这种新建制(各营下属2个反坦克歼击连,每连14辆38式驱逐坦克,另配备一个侦察连,配备16辆半履带装甲车,其中Sd.kfz251/3 1辆,Sd.kfz250/1 5辆,Sd.kfz250/3 5辆,Sd.kfz251/21 5辆):& 第104反坦克歼击旅,& 第1反坦克歼击营,& 第2反坦克歼击营,& 第3反坦克歼击营,& 第4反坦克歼击营,& 第5反坦克歼击营,& 第6反坦克歼击营,& Krampnitz 装甲侦察连& 第111突击炮教导旅,& 第115装甲侦察营,& 慕尼黑装甲侦察营& 但第1反坦克歼击营却是3个反坦克歼击连,其中2个连装备四号突击炮,剩下的一个装备38式驱逐坦克,另配备一个侦察连,这4个连分别来自第21,129,203,542,547和551步兵师,3个训练连Personal Einheiten( 6a,6b,9b),以及2个新组建的反坦克歼击连(第510反坦克歼击营下2,3连)& 第104反坦克歼击旅划归l维斯图拉集团军群(Heeres Gruppe Weichse),45年1,2月间参加东线作战。104反坦克歼击旅不再作为步兵支援或是反击的角色出现,而是派出其侦察连搜寻苏军装甲部队,然后以反坦克歼击连和苏军作战,假如104旅能作为一只部队整体投入战斗,那它一定是一只强劲的坦克歼击部队,遗憾的是,和以往一样,它的各个连被拆散,充当了东线的救火队。& 45年3月15日,东线的51个反坦克歼击连报告它们仍有529辆38式驱逐坦克,其中359辆可动。而西线的26个反坦克歼击连报告它们仍有236辆38式驱逐坦克,其中137辆可动。意大利战线的4个反坦克歼击连则报告它们仍有56辆38式驱逐坦克,其中49辆可动。4月10日,在最后一次兵力报告中,东线仍有661辆38式驱逐坦克,其中489辆可动。而西线仍有101辆38式驱逐坦克,其中79辆可动。意大利战线有76辆38式驱逐坦克,其中64辆可动。这两份报告并不准确,因为此时很多单位的数据未能送到后方,但它们显示出38式驱逐坦克相当高的出勤率,testifies 38式驱逐坦克的可靠性和生存能力。& 下列的文字都来自保存到战后的当年德军原始作战记录,记载了38式驱逐战车实战中的情况,都来自其乘员作战结束后的战斗报告,这些报告包括了前线作战单位所遭遇的各种问题,38式驱逐战车的猎杀战术等信息,可算珍贵的第一手资料。遗憾的是,盟军作战单位并不能区分突击炮,反坦克歼击车,驱逐战车的差别,只是简单地一概称之为&自行火炮&。所以,不能从英军和美军的战斗报告中得到关于38式驱逐战车作战效能的信息。& 第一个装备&38式轻型坦克歼击车&的单位的作战经验记录在44年10月的一份装甲部队通讯(Nachrichtenblatt Der Panzertruppen)中:& &&&&38式轻型坦克歼击车&的性能已经在实战中得到检验,其乘员为它感到自豪,跟随作战的步兵也相信它的能力。尤其是其顶置的机枪(Rundumsfeuer)更是大受称赞,强大的火炮,低矮的外型,流畅的斜面装甲保证了它既能与敌军作战又能很好的支援步兵进攻和防守&&&。& &&&在很短的时间内,一个连就摧毁了20辆敌军坦克,而自身没有任何损失。有一个营摧毁了57辆坦克,其中包括在800以上摧毁了2辆JS-122。没有一辆38式驱逐战车被敌方火力击穿,这个营为了到达指定地点,一天之内运动了160公里而没有一辆战车出现机械故障&&。&& &&&在行军和集结地带,最好的伪装方式是在车身上插一堆灌木,这样车身能很好和地形融为一体。不过树枝要能在数秒内得到清除,以免妨碍观察和作战&&&& &&&在反坦克作战中,38式驱逐战车依靠其低矮外型得以迅速开火和变换位置,埋伏在有效射程内攻击敌人&&&& &&&其前装甲可有效的抵御苏军7.62厘米口径的火炮,目前为止只有在侧,后方被击穿的记录,因此要强调只以正面接敌&&&& &&&当对敌坦克反击作战或面对大量敌步兵冲锋时,至少要有一个排的38式驱逐战车,要安排在非常接近第一线的地方以防止开始前的敌火炮覆盖,象村庄内,交叉路口这些极易被敌火炮攻击的地点要回避,当敌人突破后立刻反击往往能痛击敌人并且打退进攻&&&& &&&值得注意的是,38式驱逐战车并不是设计为支援沿沼泽地带公路进攻的战车,它很容易陷入沼泽(因为履带过窄?)。而停在公路上的话,它左右转角又有限,不利应对侧面的敌人,最后,它的侧面装甲过于薄弱,很容易被埋伏在侧面的敌反坦克炮击毁&&&& &38式驱逐战车在机械化部队或侦察部队中表现不好,因为它的机械性能不能满足上述单位要求的快速移动能力,这样只能造成机械故障从而带来无谓的损失&&&& &&&由于它的机械灵活性和顶置机枪,它在华沙起义中的巷战发挥了极大作用,美中不足的是装填手为顶置机枪补充弹药时还是得打开舱门,把半个身子暴露在外,这样必须要由另一辆38式驱逐战车提供掩护&&&& 第一个装备38式驱逐战车的是军属第731坦克歼击营,从44年6月末直到二战结束都在东线作战,在获得最初的45辆后,又分别在11月和12月得到10辆和20辆的补充,根据其作战报告,9月1日时共有33辆,其中30辆可动;10月1日时共有25辆,其中18辆可动;12月1日时共有26辆,其中11辆可动;45年1月1日时共有22辆,其中120辆可动;2月1日时共有41辆,其中27辆可动;3月1日时共有28辆,其中13辆可动。& 731营长于45年1月21日递交的作战报告提到:& &下列报告涵盖的时间为44年12月1日到45年1月21日。这其间俄军发动了第3次库兰战役(3.Kurlandschlacht), 俄军发动了长达3小时的炮击覆盖以消灭我有生力量。敌军的火力范围甚至打到了师指挥部,而敌轰炸机和攻击机范围更是到了军指挥部,在摧毁了前线部队后,俄军一度打到了旅指挥所(command post),但并不能完全占领所视范围。在步兵冲锋后,俄军坦克缓慢地,成群地率先拥了过来。&& &&&在牵引式反坦克炮的阵地后(都已在炮击中损失殆尽),是由突击炮,反坦克歼击车,驱逐战车构成的防线。战斗开始时731营是军属预备队,其下属的一个连配备给201步兵师作师属预备队,当指挥部发现俄军突破位置后,剩下的2个连也各自划归一个师。由于天气和地形的原因,在开战的第一天里,各连都只有60%即7辆38式驱逐战车可动。&& &&&第2天,第3连下属的4辆38式驱逐战车被命令重占适合作为制高点的Balki村,伴随步兵就跟随在在第3连50米后的低洼地里,敌军的主要火力点位于 Balki村东北方向,而村南端则有2个机枪据点,出于集中火力的原则,首先对敌东北方向战壕(dig-in position)发起进攻,每辆驱逐战车后有4名步兵提供掩护,其余15名步兵慢慢爬到一处灌木。随着车长打出白色信号弹, 他们发起了冲锋,而4辆驱逐战车也从侧翼发起进攻。俄军开始撤退,但被高爆弹痛击,战斗中步兵攻占了战壕,南端的机枪据点也在近战中被消灭, 这场小规模的反击让我们再次获得了制高点,当日争夺制高点的战斗此后又重复了2次。&& &&&下午18:40,随着步兵冲锋,敌军又一次发起了反击。第2连的3辆38式驱逐战车直接运动到了步兵线后。20:00左右,敌军再次发起了突袭,大约两,三个连的敌人成功攻入了我步兵线,俄军俘获了一个轻型榴弹炮连,甚至几乎攻到附近的营部。第三次俄步兵冲锋时,这3辆38式驱逐战车从其右侧压制俄军,一遍混乱中俄军撤退了。&& & &&第3连的4辆38式驱逐战车与1辆JS122在1200米上交火,JS122对在上坡位置的指挥车发射了10发炮弹,这10发炮弹都未能击中,在大约100米远处落地,连长立刻命令一辆驱逐战车向右沿着一个低洼地从侧翼发起进攻。第6发炮弹终于击穿了JS122并且立刻起火燃烧,这场战斗再次证明了以往的经验:38式驱逐战车绝对要避免单车作战。因为开火后的烟雾完全挡住了车长的剪刀式潜望镜的视野,同时也严重阻碍了炮长的视野。而另一辆38式驱逐战车此时就可观察弹迹并通过无线电通知战友修正,从而快速歼敌。&& &&&38式驱逐战车的消焰型排气管在实战中并不实用,它的巨大噪音在很远都可听到。因此在集结地带启动就意味着暴露自己并随之而来的就是敌军的炮火覆盖。&& &&&38式驱逐战车是一种快速的坦克歼击车和优良的步兵支援武器,第一天的战斗打响不到2小时,731营就摧毁了一辆JS122,一辆T-34,一门7.62厘米反坦克炮,8挺机枪和3门迫击炮,歼敌60名,俘虏了4挺机枪和2名敌军。&& 当然德军不可能永远如上述记载这么顺风顺水,当时德军面临的窘境是不得不把半吊子装甲兵和权宜之计的38式驱逐战车送上前线。& 总之,38式驱逐战车数量太少,面世时间太晚,根本不可能扭转德军二战末期的困境。Jagdpanzer 38(t) &Hetzer&
Jagdpanzer 38(t) &Hetzer& mit 7,5 cm KwK 42 L/70Jagdpanzer 38(d) &Hetzer&
&&最后修改于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魔兽世界猎人必抓宝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