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建筑装备=装配式建筑规范装备吗?

欢迎访问河北雪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装配式建筑设备和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基地——河北雪龙
来源:企业新闻浏览:次
河北雪龙企业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拥有两大生产基地:装配式建筑设备生产基地和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基地。
1.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基地
& & & &河北雪龙企业在河北辛集市拥有10万平米房屋部品生产基地,依托自主研发高品质部品生产线及专业的生产管理团队,企业的年生产能力达10万立,产品涵盖预制混凝土构件、清华大学凹槽板部品、预支空心模系列产品等。公司建立了严谨苛刻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生产全过程实施无缝质量监控和严格的标准验收及出厂管理制度,并配备专业完善的物流体系,为客户提供集成房屋一站式解决方案。
2.装配式建筑装备生产基地
& & & & 河北雪龙企业在辛集市拥有4万平米装配式建筑设备制造基地,汇聚众多国内优秀建筑 混凝土机械设计专家,不断吸收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住宅产业化装备经验,依托国内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现状,联合德国西门子、德国SEW等世界级的合作商,率先开发出符合行业发展现状的高品质生产线,产品范围涵盖预制混凝土部品生产线、清华大学凹槽板生产线、预制空心模墙板生产线等系列高端产品,公司已获产品专利百余项,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河北省住宅产业现代化基地。
PC构件生产线-----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同步世界
& & & &XP-90000PC自动化装配式建筑设备生产线,是博采众长的现代设计,严谨精湛的生产制造工艺,人性化设计,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标准化的综合技术集成,研发与实战的紧密结合,使其成为当代至臻杰作,建筑产业化生产首选。实现了建筑行业&工厂-工地-装配&的产业化模式,助力中国建筑产业化进程,有效解决传统建筑模式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热门搜索:
友情链接:产品体系_智能PC工厂装备_装配式建筑工厂设备-中民筑友宝冶来了!雄安新区PBE2018装配式建筑及智慧工地装备展览会直击 2018-0_中国中冶(601618)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宝冶来了!雄安新区PBE2018装配式建筑及智慧工地装备展览会直击 2018-0
宝冶来了!雄安新区PBE2018装配式建筑及智慧工地装备展览会直击 上海宝冶点击上方“上海宝冶” 可以订阅哦!日至20日,由材料流通协会雄安开发委员会、德维斯国际展览共同主办的PBE2018装配式建筑及智慧工地装备展览会在雄安新区举行,上海宝冶集团受邀参加。上海宝冶在本次展会展出了包含研发、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的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建造能力和装配式混凝土、装配式钢结构、工程模块三大产品体系。具体包含基于BIM和MR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技术、PC施工及专业配套、装配式钢结构建造、装配式装修、DPTA机房施工、智慧园区平台、河道治理、污水处理、市政集中监控、城市综合管廊、直饮水系统装备等,展会第一天即迎来大量参观者。1“机房DPTA施工、智慧园区平台”展区  安装工程公司带来了他们的9人36小时DPTA机房整体施工和智慧工地、智慧园区展示内容。参观者在工作人员的解说下观看了DPTA机房的施工视频以及智慧园区的演示,参观者对宝冶速度及装配能力表示惊叹。2“MR实验室”展区  由建筑设计研究院精心准备了VR和MR体验,以更加形象和直观的方式展示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过程,并由专业设计师进行详细解释。装配式建筑设计与BIM、MR等新技术的结合应用受到参观者的大力称赞。3“健康饮水、绿色生态、智慧供热、综合管廊”展区  中冶东方展示了河道治理、污水处理、市政监控系统、综合管廊等展示内容,并带来了自己研发的直饮水系统设备,在展示等同时向参观者提供免费的清洁环保饮用水,洽谈了多个订单意向。4“PC建筑”展区  建筑工程公司带来了宝冶装配式混凝土建造过程和清水混凝土施工领域的研发等内容。客户对PC建造和清水混凝土的一些专业问题进行了深度的咨询,并对宝冶在该领域取得的成就大加赞赏。5“装配式装修”展区  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带来了他们在装配式装饰领域的技术成果。整体装修方法吸引力大量参观者,多位参观者表示希望将这种装修技术用到自家的装修中,并详细了解了费用、优劣势等诸多细节问题。6“专业配套”展区  上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带来了宝冶自主研发制造的PC施工配套组件、BY系列灌浆材料。展区吸引了诸多专业领域的参观者,并有多名参观者当场提出合作意向。7“业绩展示”展区  由建筑设计研究院牵头集中展示了宝冶装配式EPC、装配式施工、工程模块的工程业绩,同时配合平板电脑视频展示,为参观者提供了全面的了解了宝冶装配式综合实力的平台。此次展会上宝冶展台广受各界关注,我们还迎来了中冶集团以及各兄弟单位、雄县教育局、城管局等相关领导莅临展会参观并指导工作。雄安新区,千年大计。雄安新区的建设必定是绿色生态宜居的新城区,上海宝冶此次参展必定使雄安对宝冶有更深入的了解,充分彰显宝冶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品牌实力和全产业链竞争优势,使宝冶在整个展会中大放异彩。此次展会参展事宜由建筑设计研究院牵头,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工程分公司、建筑工程公司、钢结构工程公司、安装工程公司、上海宝冶建筑装饰有限公司、上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参展。END谢谢阅读
中冶调整已足够充分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三一集团跨界杀入装配式建筑 欲通吃全产业链|三一集团|装配式建筑|中国建筑_新浪财经_新浪网
相对于传统建筑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速度快、进度可控。
  三一集团跨界杀入装配式建筑,欲通吃全产业链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2期)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李永华 | 湖南报道
  3天建一栋别墅,7天盖一层楼,10天拼装一座桥;相对于传统建筑施工方式,节能70%、节水80% 、节时70%、节约用地20%、节约用材20%……10月13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在北京举行,国内各大企业纷纷参会,这一系列数据让人惊叹。
  在政策利好的形势下,多家企业发力装配式建筑市场,甚至装备制造业龙头也跨界杀入。此前已推广数十年的装配式建筑,是否真的迎来了春天?
  “蛰伏20年,等到了这个机会”
  2016年被不少企业视为装配式建筑的转折之年。
  2016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 10 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 30%。”
  北京、上海、安徽、湖南等各地方政策也密集跟进。湖南省住建厅副厅长高东山称,湖南装配式建筑产能已经达到2000多万平米,到2020年,湖南装配式建筑比例要达到30%,长株潭地区2020年要达到50%。
  政策利好激起企业的雄心。
  “三一的目标是构建从装配式建筑工艺装备、PC 部品部件、EPC 总包管理、建筑开发到地产运营的全产业链。”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三一”)总裁唐修国称。
  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远大住工”)总裁唐芬表示,“远大住工蛰伏了20年,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远大住工2016年度半年报分析,建筑工业化行业“天花板”几近消失,将迎来巨量的市场空间。
  预期爆棚,市场一片火热。《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到,不少地方政府和企业一哄而上,跑马圈地。三一筑工运营中心项目经理李哲龙透露,“目前,生产线上的班组长,平均月工资水平在一万到一万五之间,你就可以想象,人才有多么紧俏。企业甚至相互抢人,曾经有一个公司的全部生产工人几天之内就被竞争对手出更高的价格挖走。”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显而易见。《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看到,在三一筑工、远大住工,墙壁、门窗、屋顶均已在流水线上生产。在湖南明湘科技有限公司,整座桥梁均在工厂预制。
  现场施工速度快、进度可控是装配式建筑鲜明的特点。唐芬介绍,采用远大住工的叠合预制技术,长沙市劳动路的一段地下管廊项目40多米的工程,施工仅仅5天,提升了10倍的工程速度。
  质量可控是装配式建筑的另一优势。三一筑工建研中心总监马志强说,“我们按照做工程机械产品的方式去做。比如说,要看房子怎么样更防水,就做对比试验,24小时淋水,就像是挖掘机在试验场的疲劳试验一样。这样的研发体系和研发思路与以前的建筑施工是完全不同的。”
  采用这一方式,三一筑工生产的房子,建筑精度可控制在2毫米以内,表面平整度偏差小于0.1%,外墙面砖抗拉强度提高9倍。“墙体空鼓、开裂这些老问题基本上不可能出现。”马志强说。
  用工荒渐渐让传统的现浇施工方式难以为继。马志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今年,我去一个工地观察,几乎全是45岁以上的工人,而且女工的比例接近一半,这就表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极其欠缺。”但是原来100名建筑工人的活,采用工业化方式,10人就能保质保量完成。
  成本高企,装配式建筑过去20年进展缓慢
  尽管好处如此之多,当前市场似乎也达到了引爆点,装配式建筑过去20年的进展却极其缓慢。
  多年来,直接成本高昂一直是装配式建筑的致命伤。唐芬介绍,远大住工1999年开始做完整的工业化房子,成本达到3000元每平米。当年,长沙的房价仅仅1000多元每平米。“这是远大工业化建筑市场推广的一大障碍。”
  李哲龙曾在中冶集团研究住宅产业化多年。他介绍,根据中冶的项目测算,如果结构预制率达到55%,所有环节都顺利推进的话,每平米增加直接成本200~250元左右。
  除了直接成本相对较高,装配式建筑前面还有其他拦路虎。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方志认为,包括设计标准、施工规程、验收规范等缺乏全国通用标准体系,是导致新技术难以应用的大障碍。
  湖南省住建厅副厅长高东山表示,要加大示范应用,可以先建立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再上升为更高的标准。在这方面,湖南省住建厅将予以全力支持。
  另外,各地推广政策不一致、配套政策不完善、奖励政策难以落实等,也导致装配式建筑难以可持续发展。
  一项对比数据暴露出新技术的位置。作为我国装配式建筑龙头企业,远大住工2015年营业收入为17.61亿元;净利润1.7亿元。我国最大的建筑企业——(601668.SH)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8805.8亿,净利润260.6亿。两者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政府扶持,降低成本,快速规模化
  唐芬认为,只有快速实现规模化,才能大幅度降低成本,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但是,如果没有政府的扶持,光凭企业做不到这一点。
  上海,被视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标杆。自日起实施的上海《关于推进本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定,2016年起外环线以内新建民用建筑应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外环线以外超过50%。预制装配率达到40%及以上的,每平方米补贴100元。
  另一规定更给力:对自愿实施装配式建筑的项目给予不超过3%的容积率奖励。“上海的房价数万元每平米,容积率提高,可销售面积增加,开发商当然愿意采用装配式建筑。”李哲龙说。
  刺激之下,上海装配式建筑市场暴增。上海市住建委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装配式建筑落实量达到312万平方米,较2013年翻了一番;2015年落实装配式建筑近6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产能也年均增幅超过100%。
  但并非每个地方都像上海,各地政策不一,执行力度也不同。在政策外力推动之时,行业龙头也注重降低产品成本,获取市场竞争力。
  三一正在复制其工程机械领域的经验,体量急速扩大。2014年,三一收购中山快而居公司,快速进入建筑工业化装备领域,现已占据我国PC(混凝土预制件)成套装备40%以上的市场份额。2015年4月,住建部批准三一、北方工业大学与中国建筑联合建设住建部新型建筑工业化集成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6年,三一在昆山投资成立建筑工业化公司,规划总投资60亿元,远景目标是在昆山形成一个辐射长三角区域的百亿级建筑产业集群。
  唐修国称,三一在装备制造领域积淀的工业化能力已发挥作用,“三年之内,建筑工业化在质量、成本和工期三方面将可能全面超越传统建筑业。”
  马志强介绍,在三一,机械设计早已全部实现三维立体图纸,在这方面的基础非常强大。三一筑工已引入智能制造技术,全程BIM管理(建筑信息模型),从设计、生产到施工全部数字化,既降低了成本,也减少了后期施工的风险。
  在远大住工全预制拼装的远大美宅中,唐芬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远大住工的技术已发展至第六代,成本高不再是远大住工的软肋,“在高层建筑,我们的直接成本与传统工法已经持平,整体成本低于传统工法。地下工程,直接成本低了50%,因为施工快、后期维护成本低等优势带来的间接成本下降就更大。”
  唐芬透露,目前,远大已完成全产业链技术储备,以此为基础,开始对外输出能力。2015年底,远大住工发布“远大联合”产业合作计划,全面开放品牌、技术、管理等核心资源,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去做好装配式建筑。
  “至2016年9月底,‘远大联合’已落地30余座城市,覆盖京津冀、长三角、中原经济区、丝路经济带、珠三角等节点城市。”唐芬称,远大住工的目标是到2017年完成布局,总体实现1亿平米的产能,迅速形成大规模。这是其当前产能的5倍。
  对话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
  装备制造企业为什么去做建筑?
  《中国经济周刊》:不少业内企业都认为2016年是装配式建筑的转折之年,怎么看待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情况?
  唐修国:中国建筑业转型升级走工业化道路已经获得了广泛共识。发展建筑工业化需要得到三大要素的支撑,一是系统性设计,二是工业化施工,三是工厂化制造。中国近千家甲级设计院和近万家一级施工单位为工业化建筑的前两大要素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但是寥寥无几的装配式建筑制造企业成为中国发展工业化建筑的短板。对三一这样的制造企业来说,这就是机会。
  《中国经济周刊》:三一进入装配式建筑领域已经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个制造企业能否将建筑做好?
  唐修国:装配式建筑也称工业化建筑,核心是工业化,其水平取决于部品部件和模块化制造的工业化水平,从而决定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效益指标。
  三一集团在建筑装备领域经营20余年,是建筑行业里面最擅长制造、制造行业里面最理解建筑的企业。2014年,三一进入这一领域,两年就成为PC装备龙头,并且快速向上下游全产业链发展,是因为我们运用工业化的思维,复制工程装备领域的软实力,为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今后,三一集团将发挥自身特长,借鉴在装备制造业的成功经验,弥补中国在部品部件和模块化制造领域的短板,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如果我们的整个增长更多回到以人为本、注重人民的幸福体验的出发点,那么就应该更关注绿色发展的问题,改善民生的问题,上学、就医的问题。如果不把民生的保障问题解决好,GDP增长再快,人民的幸福感也提不上去。
在未来一个阶段,住宅仍然是中国长期发展的重点,但是会转移到三四五线城市,因为这些城市的人均GDP大部分都还远没有达到8000美金,发展空间还是很大。房地产行业实际上还处在盛夏,将来的路还很长,我们的好日子也才刚刚开始。
沃尔玛看重的是久攻不下的中国市场,京东那边厢则在专心应付猫狗大战。京东希望通过与沃尔玛的合作与阿里一决高下,三年内结束商超之战,沃尔玛则希望通过与京东的合作延伸在中国市场的触角。
如果房地产没有炒作,市场会出现什么结果?资金一定会流到银行或者股市里、或者民众更敢于创业,银行和资本市场资金增加,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更充足,市场也就更活跃,民众投资企业的意愿一定会倍增,对企业和就业都是有好处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装配式建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