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和省级期刊区别第四个与第四个国家级和省级期刊区别的区别

陕西公布西咸新区规划 第四个国家级新区今诞生_新闻中心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陕西公布西咸新区规划 第四个国家级新区今诞生
  本报讯 (记者 李博海) 今早,北京,国新办新闻发布厅――“西咸新区规划”新闻发布会正式举行。此举标志着我国按国家战略打造的又一个城市新区正式诞生。十年磨一剑,西咸新区――第四个“国家级新区”呼之欲出。
来源:东方卫视《东方新闻》
&&& 西咸新区
  再造大西安的破题之笔
  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2010年2月,陕西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在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设立西咸新区;
  2010年12月,《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西咸新区为国家重点开发区之一,西咸新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陕西省委、省政府把西咸新区作为再造大西安的破题之笔,举全省之力建设西咸新区,坚持高起点定位、大手笔谋划、全方位推进,将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一脉相连、高端产业集群化发展、人居环境适宜优美、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均等、服务全国联通世界的城市特色功能新区,促使其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之后的又一个“国家级新区”。
  天人合一
  建设“现代田园城市”
  据了解,西咸新区规划范围西起茂陵及涝河入渭口,东至包茂高速,北至规划中的西咸环线,南至京昆高速,规划控制区总面积88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272平方公里。
  在西咸新区的规划中,基于现代城市生活的需求和人们亲近自然的要求,着眼新区城镇、村落、耕地、水系、文物古迹相互交融的基地特质,回顾古代先哲“天人合一”的理念,延伸和发展国外城市规划的经典理论,形成“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理念。
  新区按照布局由泾河新城、空港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和沣东新城五个新城组成,打破过往由行政区划所致“西安沣渭新区、咸阳泾渭新区”格局。
  据了解,省政府已决定设立西咸新区管委会,以统筹整合目前两市若干开发区。西咸新区管委会主任将由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江泽林兼任,目前相关人事配备已基本就位。
  建设大西安
  带动大关中 引领大西北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核心,西咸一体化是建设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途径,西咸新区建设是西咸一体化的关键。
  西咸新区不仅是西咸一体化和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关键所在,也必然成为西部大开发特别是西北大开发的战略中枢,承担着“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重大使命。
  据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西咸新区办公室主任李忙全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西咸新区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主城功能区,而不是副城区,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开发区。西咸新区有五个战略定位:一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二是引领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建设的国家级新区;三是彰显秦汉文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历史文化基地;四是统筹科技资源的新兴产业集聚区;五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体化建设示范区。
  新闻背景
  “西咸”十年路&
  西安、咸阳,两座近在咫尺的千年古都,由于地域上的空间关系,自古以来就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依相存、相互促进,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西咸一体化不是现代人的首创,而是两座古老的城市曾经造就了一段辉煌灿烂的历史,也曾演示了一体化给各自发展带来的兴旺与发达。所以,在历史和现实中,西安和咸阳都存在着全国独一无二的唇齿相依、水乳交融的特殊关联。
  回顾近十年,两地间融合的脚步从未停歇。
  2002年
陕西提出了“西咸一体化”的构想。
  2003年
西咸两地对开公交线路。
  2006年9月
西咸两地电信并网。
  2008年
地铁一号线设计线路通至咸阳。
  2009年6月
国务院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陕西省推进西咸新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暨西安沣渭新区、咸阳泾渭新区管委会挂牌成立,标志着西咸新区建设正式启动。
  2010年12月
《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和西咸新区建设”,西咸新区建设自此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日上午
陕西省城乡规划委员会在西安召开全体会议,部署全省城乡规划工作,审议并原则通过《西咸新区总体规划》。西咸新区以新面孔呈现出来,此外,省政府决定设立西咸新区管委会。
  日前,陕西省决定,在行政区划不变的前提下,将过去协调性质的推进西咸新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改为西咸新区管委会,由分管省领导兼任主任。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减少重复建设,有效合理地配置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将对新区各组团进行统一规划、同步建设、错位发展、整体推进。
  历经十年,今日在京新闻发布会的召开,将为西咸一体化揭开新的篇章。
| (编辑:SN026)
更多关于&&的新闻
  21:57
  17:07
  02:17
  01:51
  16:08中国第四个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_【高铁网】_航空_国际航空,航空枢纽,航空城,航空发展
当前位置: >>
日 &nbsp 新闻来源: &nbsp 编辑发布: (点击QQ仅限投稿)
内容提要:14日上午,2015世界机场城市大会(亚太)在成都正式开幕。大会现场,最快将于年底开工的成都新机场,被国家民航局副局长周来振多次点赞――“成都正在以勃勃的生机,良好的发展态势,从西安、重庆、昆明、武汉等机场中脱颖而出,不久的将来,就能成为与北上广并肩的第一方阵航空城。”...
  14日上午,2015世界机场城市大会(亚太)在成都正式开幕。大会现场,最快将于年底开工的成都新机场,被国家民航局副局长周来振多次点赞――“成都正在以勃勃的生机,良好的发展态势,从西安、重庆、昆明、武汉等机场中脱颖而出,不久的将来,就能成为与北上广并肩的第一方阵航空城。”    成都打造“航空大都市”的机遇与挑战在哪?临空经济与“一带一路”战略如何对接?“一市两场”将为成都带......(点击“新闻来源”可阅读原文)
出发城市:
& 到达城市:
??????????
新闻通讯投稿邮 ,QQ:
声明:本站新闻来源处如未特别标注“来源:高铁网”,均系转载自官方媒体或其他网站,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站转载旨在使信息更广泛地传播以更好地发挥其价值,但并不代表本站完全认同其观点,请读者独立思考辨别,本站不承担因此文产生的任何责任。若发现站内有不合法律规范或侵权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核实处理。另:本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高铁网。
高铁城市资讯
高铁线路资讯舟山群岛新区成第四个国家级新区 给浙江带来什么?--浙江在线-浙江新闻
传播学评论
天天房交会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  |  |  |  |  |  |  |  |  |  |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舟山群岛新区成第四个国家级新区 给浙江带来什么?
  昨日,国务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北京宣布国务院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和重庆两江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未来的舟山即将是一座新兴的海港城市,目标是成为现在的香港。这一消息牵动了浙江几千万人的心。
  李维是舟山岱山县人,在杭州某单位做会计三四年,一直犹豫着留在杭州还是回家创业,现在她终于做了决定,安安心心做她的回乡梦。
  一个新区给了舟山人一个美梦,也给浙江的经济飞跃、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在过去的三十年,浙江在陆地上实现了经济社会领域质的飞跃。在未来,蓝色海洋将成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极。
  “我们把海洋经济发展作为浙江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极和新的发展空间,这样的发展空间的增长极离不开浙江的突出优势,就是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舟山作为新区,有什么优势?新区会给舟山带来什么新兴的产业?会给浙江的经济发展带来什么新的机遇?
  【官方说法】
  为什么是舟山,有什么优势?
  听到消息的那一刻,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会选择舟山?舟山到底有怎样的优势?”
  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给出了答案。
  第一是区位条件的优势。舟山群岛正处于我国东部沿海的中间,北可以到山东胶州湾、渤海湾,南可以到福建、广东,西边是长江入海口和杭州湾,沿长江等可以到达中国的内地。舟山群岛向东直接面向大洋,是我们国家沿海省份直接进入大洋最近的一个群岛。这个区位优势对我们提出海洋经济发展具有独特的优越条件。
  第二个优势,海洋资源优势。海洋资源优势范围比较广,舟山群岛最大的比较优势是两个:一个是岸线的优势,一个是海岛的优势。岸线的优势刚才讲了,我们舟山群岛有良好的海域深海岸线,大概280公里,占全国的18.4%,特别是水深20米以上岸线超过100公里,所以这是建设两港的优越地区。二是海岛优势,浙江总共有海岛近3000个,大概占了全国海岛的40%。这就是我们进入大洋的桥头堡,这个优势在我们沿海,我们国家沿海省份当中是特有的。
  第三个优势,舟山现有的海洋产业基础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比如刚才讲的,海洋经济占了舟山经济总量的68%,比如港湾物流、临港产业、海洋旅游、海洋渔业都有相当的比较优势。特别是舟山的港域和宁波港融为一体,我们实施了多年的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宁波舟山港已经成了全球吞吐量最大的港,去年吞吐量达到了6亿3千万吨。
  未来舟山会成什么样?
  那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设立以后,未来的舟山会有怎样的变化?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业做了解答。
  未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发展目标,目前初步定了几方面:
  第一,建成我国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
  第二,建成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通过扩大开放,努力把新区建设成为我国东部地区参与全球合作和对外交流的国际门户。
  第三,建成我国海洋海岛科学保护开发示范区。合理确定岛屿、海域的主体功能,积极探索海洋海岛开发与保护新模式,为全国海洋开发保护提供示范。
  第四,建成我国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通过改造提升传统海洋产业,引导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优势主导海洋产业,加快形成以港航物流、船舶制造、海洋新能源等为特色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
  第五,建成我国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
  浙江省海洋经济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张善坤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对于“探索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主要可归纳为“三基地一城市”,即建设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海洋科教基地和建设群岛型花园城市。打造舟山群岛新区的战略是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国家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规划是分不开的。
  海洋产业涵盖了众多领域,舟山提出的目标包括:努力建成国内重要的造船基地、船舶修理基地和船舶工业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国际佛教文化旅游胜地和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打造全国领先的远洋渔业基地。综合开发风能、潮汐能、波浪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成为我国海洋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等。同时舟山还将扶持建设一批海洋科研基地和孵化器。
  张善坤说,浙江亿的海洋经济产值里,绝大多数是民营经济。“包括舟山群岛新区开发建设在内,浙江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不会存在民营经济进入门槛问题,到宁波舟山走一走,大型造船厂都是民营企业。”
  【专家视角】
  舟山二十年后,可能赶上香港
  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史晋川
  199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浦东新区;后来又陆续设立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现在,舟山群岛新区也获得批准。那么,“新区模式”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到底有哪些意义。
  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史晋川认为,“新区从概念上理解,可以认为与特区差不多,首先可以享受政策先行先试,其次新区规划提升到副省级规划的定位,同国家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目前蓝色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所以舟山群岛新区的设建,吹响了海洋经济的号角,对推动中国海洋经济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舟山群岛新区的设建,会带来什么样的投资机会是大部分人都关心的问题。史晋川提醒投资者可以关注几大板块。
  首先是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特指专业从事电子买卖交易套保的大宗类商品批发市场,又被称为现货市场。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是投资行业的一个新兴门类,有别于期货,它是以现货交割为目的,具有独立的仓储系统和物流系统,通过电子网络进行交易的运营模式也可进行提前交割,只赚取价格差价的利润。
  其次是港航物流体系,规划中未来将充分利用舟山的海岛及深水岸线优势,建设一批深水泊位、航道和锚地,规划建设临城港航服务集聚区和一批大型港口物流项目,打造全国重点的铁矿砂中转贸易、煤炭中转加工配送、油品中转贸易储存、粮食中转加工配送、化工品中转储运加工、集装箱中转运输六大基地。
  还有配合现代港航物流体系的服务业、金融业等。
  舟山群岛新区因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经常有人拿香港来做对比。对于这一点,史晋川也有自己的看法。“舟山要与香港相比,起码需要20年以上。但是因为发展的方向并不一样,未来的舟山会有自己独到的特色。”
  【投资者观点】
  机会很大,但还要关注政策细则
  2010年7月,中国银行全资附属公司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与浙江省政府出资方浙江省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了浙商产业投资基金,一期基金规模为50亿元人民币。中银投资浙商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裘政表示,作为浙江省首只产业投资基金,同时也是浙江省内单体规模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他们十分关注产业的专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的产业项目就是他们关注的重中之重。
  “在2010年,基金成立大会上,我们就与舟山市政府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建立了考察团队,对舟山进行深度调研。在与舟山政府和企业的反复沟通中,我们的舟山投资布局渐渐明朗起来。我们已投资进入舟山港项目,项目发展形势非常好。其他诸多项目正在洽谈中。”裘政表示,“多年来,新区发展示范效应突显。现在,舟山群岛新区设立了,其海洋经济发展特色非常鲜明,浙江省内外投资海洋经济的企业机会无限。”
  “舟山海洋资源得天独厚,在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海洋医药、海洋渔业等海洋经济产业方面优势明显。浙江地区的人力、财力、物力又十分充裕,现在新区设立,等投资细则明朗后,肯定会有大发展。”浙江叁农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国辉对投资海洋经济较为理智,“机会很大,但机会发展到优势,是有个积累过程的,而这个过程包括很多方面,最关键是人的因素,人的能动性非常大,需要做很好地整合。所以,我们还要关注政府出台的投资政策细则,比如土地政策、税收政策、农业政策等等,再做决定。”
  舟山概念股成为热点板块
  早在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获批的消息公布之前,相关概念股已经在周二、周三相继强势涨停。
  “对于近期的这次加息,大家早有预期。我们认为三季度政策风险较低,投资者可进入股市,把握震荡机会。自周二的市场传言,舟山群岛新区近期将上升为国家级新区,受此政策预期的推动,舟山概念股有所异动,金鹰股份、中昌海运、如意集团、澳洋顺昌、宁波富邦等相关概念股强势涨停。短期内,舟山概念股成为热点板块,投资者可以关注。”国信证券首席投资顾问蒋登波表示,“但政府对新区投资进度是个长期过程,短期效应明显,但长期效应不足,所以我不建议投资者追涨舟山概念股。”
  “舟山群岛新区会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有力增长点,这个发展将带动长三角经济的转型,就是从‘黄色(陆地)经济’到‘蓝色(海洋)经济’的转型。”19楼名股博博主“泰山大雨”表示,“注册于舟山的上市公司目前仅有金鹰股份一家(不包括ST个股),但是由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包含的范围很广,宁波、台州等地的上市公司也将受此政策影响,投资者视野要大一点。首先获益的是基建企业,大家可关注浙江基本建设和公用设施板块的股票,比如宁波热电、浙江水利。还有,以经营海洋设备为主业的公司,比如振华重工。而与海洋国防和海洋旅游业相关的企业也会从中获益,可持续关注这些板块的股票。
胡鸿 蒋倩倩 方君 俞毓斐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后发表评论。
&民生帮帮帮新闻办就第四个国家宪法日活动安排等举行发布会
国新办就12月4日第四个国家宪法日活动安排及全民普法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国网 宗超 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日(星期四)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司法部部长、全国普法办主任张军,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介绍12月4日第四个国家宪法日活动安排及全民普法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主持人 胡凯红]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再过几天,12月4号,就是国家宪法日,今年还是“七五”普法的第二年,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了司法部部长、全国普法办主任张军先生,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先生,请他们介绍12月4号第四个国家宪法日活动安排和全民普法的工作情况,并回答大家提问。下面先请张部长作介绍。
司法部部长、全国普法办主任张军。中国网 宗超 摄
[司法部部长、全国普法办主任 张军]各位记者好,我先简要的介绍两方面的情况。大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尽量简短。
一、关于第四个国家宪法日活动安排
日前,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决定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为主题,从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开展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有以下五项安排。
1、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会同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于12月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座谈会。大家期待。
2、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会同中央电视台评选2017年度法治人物,12月4日晚将在央视播出“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专题节目。
3、教育部、司法部将组织开展大中小学“宪法晨读”、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等活动。
4、全国普法办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在12月中旬组织普法责任制部际联席会议成员等领导干部,旁听一次法院庭审。相信大家也会瞩目。
5、组织推动各地各部门因地制宜开展各具特色的宪法宣传和法律惠民活动。
这是第一个方面,宪法日我们的一些重要工作安排。
第二,关于今年全民普法工作
今年是“七五”普法的第二年。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法理念,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加大了全民普法力度。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主题实践活动。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为重点,我们会同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3场法治讲座,2000多人现场参加。与中组部、中宣部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学习宣传的通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尊崇党章,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还以公众关注的民法重点问题为导向,举办了民法总则网上系列谈,有200多万人次参与,引发了社会关注,效果非常好。
二是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今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这是全民普法工作的重要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目前已有18个省(区、市)和 8个中央国家机关分别出台了实施办法,推动把普法融入到执法过程。
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我们注重发挥法治文化的价值引领和熏陶作用,潜移默化。全国已有以法治为主题的公园3500多个,北京就有,我们都去过。大家在游园的过程当中很自然地了解到有关法治方面的文化,广场有12000多个,我们还开办了《名家谈·中华法文化》的微视频法治公开课,累计有350多万人在线观看,时间很短,大家稍微花一点时间就有了一个法治文化方面的知识。
最后是以创新求实精神研究形成推进“七五”普法的新思路、新措施,我们一会儿就会涉及到这个主题,会讲到。我简单向大家作这么一个介绍。
新闻办新闻发言人胡凯红主持发布会。中国网 宗超 摄
[胡凯红]谢谢张部长的简单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之前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中央电视台记者]我们注意到在十九大报告里,提到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司法行政改革,我想请问一下张部长,在司法行政改革方面有什么考虑?谢谢。
[张军]谢谢央视的记者,司法行政改革,我相信在座的记者们都不会太熟悉。因为司法行政工作我们自己讲点多、线长、面广、事杂,但又是整个司法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司法改革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司法部一个时期以来重点抓了这样几项司法改革,也是我们的司法行政改革的任务。中心是围绕着以人民为中心,体现我们的司法行政职能,就是公共法律服务。公共法律服务就能够体会理解是普惠的、为全民的。
首先我们的律师制度改革,大家知道律师的维权、律师的惩戒是一个时期以来社会都很关注的问题,有些还涉及到了案件,无论是维权还是在惩戒方面,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做的还是不够的。因此在深化改革当中,注意这个问题,加大了在律师执业中维护它的合法权益的工作力度。我们和公安、检察、法院建立起了联席会议制度。维权主要是在诉讼活动当中律师的合法权益在有些情况下没有被特别尊重,涉及到具体的基层的司法机关,在中央公检法机关这里引起高度重视,联席会议解决了许多这样的具体问题。律师朋友们认为这些工作都是非常奏效的。还有一个惩戒,律师一样有违规违纪办案的问题,涉及到收费、涉及到取证不规范等等。我们强调把全国律协的作用充分发挥,极少数律师违纪违规违法,按律协章程受到了处理,还有极个别受到了司法部的行政处罚,仅仅处罚还不够,我们在网上公开,有的是训诫,有的是让老百姓了解一些律师这样的违规行为要付出的代价。广大律师对这样两项措施包括严肃惩戒给以点赞支持。
同时,我们对律师作用的发挥高度重视,最高人民法院就律师参与调解活动和刑事辩护律师全覆盖工作,在部分省市开展试点,这一项改革涉及到对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就是对人权的保护。大家都知道,30%的案件有辩护人,那70%通过这样的试点来解决。今后我们要总结经验,加以推开,就全部的得到了保障。律师参与民商事和财产性案件的调解,不仅方便了老百姓,减少了讼累,还直接减少了诉至法院的案件,案多人少的问题就会得到缓解。公证工作,记者朋友们应该了解,今年8月份我们推出一项行政体制的公证机构改制为事业单位的措施,预计年底完成,结果我们在11月中旬889家行政体制的公证机构完全改制。这一项改制的目的就是让公证机构、公证人员不要躺在公务员的铁交椅上、铁饭碗上,踏下心来为老百姓更好地服务,让更多的人提出公证事项,满足公证要求,也直接促进了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公民有秩序地参与经济开展生活。
司法鉴定工作,严格准入、严格管理的文件刚刚下发,基础就是中央关于司法鉴定统一管理的深改意见出台以后,我们加大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解决一个时期以来司法鉴定不够规范的问题。特别是四川的天价鉴定费这个热点问题出来以后,6月底全国所有省市的司法鉴定收费完全得到规范,我们正在检查落实情况,现在来看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人民调解我们正在规范,强化专业调解和行业调解,解决医院、交通肇事、食品卫生以及教育领域发生的纠纷案件,强化专业调解、律师参与,传统的人民调解、“老娘舅式”的调解也要升级,要更加规范。因为在前面30几年普法的基础上,普通居民的法律意识也有所提高,还是过去的调解方式也不够用了,要升级。
再有是监狱体制改革,主要是把我们已经做得很不错的底线安全观提升为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治本安全观。这是我们下一步改革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正在采取措施,准备在17个省用20个示范监狱总结经验,并在全国推开。总体来说,深化司法行政体制改革,就是要在巩固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深化,把十九大“改革永远在路上,不能停歇”的精神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把我们的公共法律服务最大限度地落实,务实地向前推进。
[中新社记者]刚才张部长提到,围绕今年的国家宪法日,教育部也部署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想请田部长介绍一下具体有哪些活动,以及是怎样安排的?
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中国网 宗超 摄
[教育部副部长 田学军]谢谢你的提问。2014年国家宪法日设立以来,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国家宪法日的主题教育活动,着力普及宪法知识,并通过营造仪式感、庄重感来培养学生对宪法的尊崇感,来弘扬宪法的精神。围绕今年国家宪法日,教育部主要安排部署了三方面的活动。一是宪法晨读活动,二是组织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三是开展宪法教育周活动。
关于宪法晨读活动,12月4号教育部将在北京设立主会场,通过网络与各地分会场还有广大学校来连接互动,由教育部的部领导带领现场和参与网络直播的师生一同诵读宪法。去年的活动,从都市到乡村,我们统计了一下,可能有13万多学校,几千万学生在线参加,共读宪法,效果非常好。今年,估计会有更多的学校参加。
关于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的活动,这个活动以普及宪法知识为根本,活动期间,登录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学习宪法的学生累计达到4千多万人次,同时我们还以理解宪法精神,讲出宪法故事为载体,组织了多层次的宪法的演讲比赛活动,参加的学生达到20多万人次,实现了大中小学生各阶段的全覆盖,实现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内各地学生的全覆盖,在全国教育系统形成了宪法学习的热潮。我本人也参加了全国学宪法、讲宪法大赛的总决赛,并且为获得一等奖的学生颁奖。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奖的优秀学生,将在国家宪法日利用网络为全国学生作宪法主题演讲的展示。
关于宪法教育周的活动,主要是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12月3日到8日,我们部署全国学校安排时间,统一收看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播出的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的团体总决赛。二是组织学生利用青少年普法网参与宪法的学习,撰写宪法学习感言,拓展宪法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凤凰卫视记者]我们都知道司法部目前正在推进关于案例库的建设,案例库对于普法有怎样的作用,对于以案释法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谢谢。
[张军]谢谢这位记者能够关注到这么专业的问题,也是一个比较新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公检法都有案例,司法行政工作的案例更加丰富。监狱,有对监狱内犯罪侦查处理的案例;社区矫正也有不服从矫正纪律被撤销缓刑,撤销假释送回监狱的案例;还有大量的律师辩护的案例、出庭代理的案例,包括我们不那么熟悉的非诉案件的案例;还包括公证的案例,还有人民调解的案例,以及司法考试、司法鉴定工作案例;大量的涉及到当事人权益的处分、处罚的案例。这些案例以前就默默无闻了。最近,我们做出决定,要把这些案例加以总结,把它归纳分类,然后运用互联网,向社会推出,再有类似的情况可以在网上找出参照案例,帮助老百姓解决自己遇到的相关问题。司法行政工作范围广,同时不断有缺乏大量专门法治训练的新人参与工作,案例库可以给他们提供比较规范的参考性的做法指引。这项工作下半年部署,现在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以后这项工作会持续下去。
[路透社记者]我利用这个机会问一下田副部长一个问题,关于红黄蓝幼儿园的事件,虽然公安部门的调查说没有性侵孩子的事件,但是这些孩子的家庭都说确实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现在在其他地方也有幼儿的家长,出来说在他们的幼儿园有类似的事件,请问你们怎么看?
[田学军]谢谢你的提问。对于这个事情,北京警方已经公布了红黄蓝幼儿园事件最新的情况。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理应得到更多、更好的关爱和帮助,所以对于近期发生的幼儿园虐童的事情,我们深感痛心,这也暴露出一些地方和幼儿园仍然存在管理不善,制度不落实,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事情发生后,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立即下发了紧急通知,部署各地开展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的专项督察,并且派出了督察组分赴不同的地方,开展抽查。重点检查师德师风建设等情况,要求对于发现的问题立整立改,采取实而又实,严而又严的举措,坚决防止幼儿园伤害幼儿的事件发生,切实保障幼儿安全健康。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大家知道从2010年开始,教育部已经连续实施了两期学前教育的行动计划,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50.9%提高到了现在的77.4%,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绝大部分幼儿园的老师们都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孩子的快乐成长辛勤付出,但也发生了极个别的虐童这样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件。
幼儿园发生的这样一些事情,我认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民群众刚性入园需求与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存在的矛盾。下一步,教育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办好学前教育的要求,力争在幼有所育上能够取得新的进展,准备采取五方面的措施。
一是坚持发展与质量并重,扎实推进各地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着力化解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二是进一步制定强有力的监管措施,压实监管责任,加大督察力度,督促各地严格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督促各类幼儿园依法依规办园,切实提高保教质量。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四是要明确教师的行为规范。我们正在考虑制定教师的行为规范,加强教师法治教育,提高教师法治意识和底线意识。五是积极推进学前教育立法,我们正在就学前教育立法进行调研,已经启动程序,为学前教育依法办园、规范管理提供法治保障。
[南方都市报记者]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张部长,您刚才提到12月中旬将组织领导干部去旁听一次行政案件的庭审,想问一下考虑这么做的初衷是什么?接下来有怎么样的计划安排?谢谢。
[张军]领导干部参加法庭的庭审活动,早就有这样的一种建议、这样一种提倡。我们许多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本单位遇到了具体案件的时候,有些作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出庭,有些是以不同的身份去旁听相关的案件,可以说是直接受到生动的、具体的、现实的法治教育。我们这次组织普法责任制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16个部级领导干部,参加最高法院安排的这次活动,就是让我们这些有重要执法权单位的相关领导干部,通过旁听直观地了解一场诉讼庭审活动是怎样开展的,以案释法,更好地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如果这场庭审活动非常成功,学来参考,回去之后本单位系统“谁执法、谁普法”活动怎样去做,就有了一场生动的受教育的、借鉴的机会。如果做的不是很成功,我们下来要点评的,应该怎么做,如何去做好。这些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他们直接听、直接受教育、直接点评,回头落实部署好自己系统领域的工作不就成了带头人了嘛,这就是初衷。接下来这样的活动就会成为一个以上率下的典范、样板,相关部门、地方各级普法单位就要参照去组织,通过多种方式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加大全民普法的力度,把十九大这样一项非常明确的要求落到实处。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接着张部长的问题,再补充问一下,今年上半年中办和国办印发了《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 ”普法责任制的意见》,请问文件中提到的“谁执法、谁普法”和过去的普法有什么区别?谢谢。
[张军]谢谢。能关注这样的问题,中国日报非常好,感谢你。“谁执法、谁普法”是“七五”普法和“六五”普法、过去30年普法完全不同的一个特点。也是加大全民普法力度的一个重要顶层设计,它的特点和要求有以下三个“变”。
一是变执法、普法两张皮为普法与执法相融合。以前主要是普法办在抓,全民普法主要还是学宪法,学老百姓遇到的相关法律,相关执法部门会碰到的法律问题,有一定的作用。进一步深化中央决定,采取“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加在了执法单位,原来执法过程当中,往往是最简单的胜诉、败诉,讲出事实,引上法律,判决如下,裁定如下,处罚决定如下,理由很简单,以案释法很难真正落实,导致上诉的案件多,改判的案件少,无谓的上诉多了;行政处罚申请复议的多,真正发回、纠正、变更的少,无谓的复议多,既影响当事人权益的切实维护,也浪费了大量的司法和行政资源。现在强调“谁执法、谁普法”,你做出裁判、做出决定,你就有普法的责任。而且具体案件、具体事项的普法效果毫无疑问是最生动的、最深入人心的。一些热点案件,会在全社会引起关注。刚才有一位外国记者提到的红黄蓝这个典型案例,如果把坏事变成普法的“好”事,今后把田部长讲的这些落实下去,效果就会深入人心,这就是典型事件、典型案例普法的效果。
二是变普法部门的“独唱”为各职能机关、部门、单位的“合唱”。原来的普法主要是几个主管部门去抓,被抓的都很被动,采取的一些措施,比如要考试甚至晋级提拔之前要考试,突击背几条自己平常背不到的宪法知识,普法效果并不理想。现在普法部门负责协调组织,就像全国普法办设立了联席会议,主管部门就由一个变成了现在的16个联席单位,实际上数十个执法单位都会参照。在立法、司法、执法环节,怎样把普法工作落实到位,变成了自己的责任,你在制定法规、部门规章的时候征求意见,也是一个普法过程。老百姓关注的问题,你在执法的时候就重点去解释吧,这是大家的责任。
三是变普法软任务为硬指标。我举一个具体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司法部也是一个执法单位,刚才我们讲到行政诉讼涉及到对律师的处分,涉及到对司法鉴定机构和人员的处分,涉及到公证违规违法给予处罚。我做了特别的了解,行政处罚以后,申请复议到部里的案件数量不小,但是确实错了、需要变更重新进行处分的,数量又很少,我就问主管的司局,你们以前管没管,地方的司法厅局处分这些案件,执法中普法的工作做得怎么样?如果给予行政处罚以后,你把道理、相关的案例,复议以后会发生什么效果都能讲清楚,这些案件是不是会减少,当事人的权益是不是就能得到更好的维护,不用再去奔波、再去等或者在网上发表一些不愉快的意见?我们司局的工作不就会减轻压力了吗,不就能在大事上更多去谋划,为基层更好服务吗?有了这项“谁执法、谁普法”这样一个顶层设计的重大变革,我们现在就开始发生转变。这样的转变,联席会议的各单位将来还会推动,没有参加联席会议的相关执法单位也要这样去做。诉讼、复议的指标都是明确的,比方说复议发改率,如果高,说明下面没做好,如果不高,也是我们的普法没做好。“谁执法、谁普法”也包括对自己内部的执法人员、司法人员普法。通过各项具体的考虑安排,把“谁执法、谁普法”的总体要求能够落到实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司法机关、执法机关的责任大大加重了,怎么样务实地去落实好,是我们下一步要进一步做好的工作。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我们现在都非常关注青少年的成长,而青少年也是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我想请问一下,关于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方面有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效果?谢谢。
[田学军]谢谢你的提问。你刚才说的非常好,的确青少年是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部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把做好青少年法治教育作为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的举措,统筹的来规划、来推进,我们主要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做好顶层设计,与司法部联合发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大纲根据青少年认知的特点和认知的规律,科学的规划教学内容,形成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全覆盖,并且有机衔接的学校法治教育的体系。
第二,用好课堂主渠道,设置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我们将中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等课程统一改为《道德与法治》,并且在小学六年级上册和初中八年级下册设置了以宪法为主要内容的《法治》课,发挥课程教育在青少年法治教育里面的主渠道的作用。同时,我们加大对法治教育师资的培养和培训工作。
第三,统筹各方面的资源,建立线上线下两个普法平台。一是开通了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线上资源中心和支撑平台,目前普法网访问量大约是12亿人次。二是设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手段来寓教于乐,提高教育的针对性、趣味性、实效性。
第四,丰富教育的形式,办好全国性的普法活动,举办包括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的活动,还有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还有青少年法治教育优秀课件征集活动、宪法晨读活动,这些活动已经逐渐成为教育系统开展法治教育的品牌活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教育系统营造了遵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取得实效。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的精神,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扎实做好工作,努力开创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局面。
[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记者]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越来越关注文化生活。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请问司法部将出台哪些举措来增强群众对法治文化的获得感?谢谢。
[张军]非常感谢大公报记者提的这个问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基础的应该是文化自信。全民普法关键还得有文化的土壤、有文化的氛围才能够为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坚定不移的自信提供一个基础,提供一个氛围。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样需要有法治文化的影响熏陶。我们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学校的教育,刚才田部长介绍了,许多内容没有标上文化的标签,实际上也是文化教育,我们在部署的时候,教师在传播、传输的时候,都得有一个文化教育潜移默化的意识。社会的教育,我们的核心价值观里面讲到的法治就是文化,里面讲到的公平也是文化。还有各种媒体都在运用自己的工具、手段传播法治文化。可以说法治文化教育是全党在抓,全国在抓,也是全民高度重视,自己在抓的同时,也在受这方面的教育。
全国普法办对此更加重视,作为职责去普及、抓落实。刚才我们讲到在城市、农村设立法治文化广场等法治教育基地,比方说浙江杭州的“五四宪法”教育基地,就是法治文化的基地,我们要予以命名。还有其他一些地方,像文化遗产等,要经过评定、命名,确定成为法治文化教育基地。这些地方,有文化的基因、内涵,更多法治文化的信息被释放出来,促进公民深化对法治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类似这些活动还是有很多的,像司法部最近专题组织的微视频中华法文化这样一个主题的宣讲、介绍活动,请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制史老专家张晋藩主讲,每一集就是3、5分钟,连续播出,350多万人线上观看,日常生活当中随时拿起手机,好奇的点一下,那些法治小故事就深入人心了。比方说“法疑则不予定罪”,中国古典法文化早就有这方面明确的规范,早于西方法学家的思想,需要我们挖掘出来。中华法文化绝不是没有自己的根基,我们连绵不断五千年的中华文化里,法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要一谈起法律就好像是西方的。路透社的记者朋友,建议您了解了解中华法文化的故事,非常有意思,就像我们的人民调解,我说的“老娘舅”你可能不知道,他们的调解有些是不讲“理”的,就凭着自己年深、长辈,晚辈也就不再说话了,忍了,事儿也就过去了。有美国的法学家总结,说东方有一种迷人的文化,就是诉讼调解,这种调解现在反过来西方做的也很不错,叫做ADR(非诉替代解决机制),替代什么,替代诉讼,根源来自于东方中国。我们现在规范的学习,要向加拿大包括英国、美国这些做的很不错的国家我们要借鉴,加大规范的力度。刚才我们讲到的人民调解、行业调解、专业调解,要规范抓好这些工作。我们讲了这些,我想在座的记者们也会有这个意识,要增强我们的自信,把我们自己的路走好。按照习总书记讲的,在法治建设上也有、肯定会有中国方案。谢谢大公报记者。
[胡凯红]时间关系,最后一个提问。
[法制日报记者]我们关注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请问司法部将采取哪些措施予以落实。此外,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还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请问成立领导小组的意义有哪些,普法工作与成立领导小组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谢谢。
[张军]在中国,有这样一个自己的特色,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全民高度的动员性。普法工作也是这样。中央要求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我理解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公务员队伍85%是党员,处以上领导干部95%是党员,党员能够尊法学法,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社会管理工作当中守法用法就成为自然,无论是普法还是强化法治建设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此我们强调,要在“关键少数”上发挥作用,采取措施,刚才讲到的“谁执法、谁普法”就是一方面。一些地方采取的不定期的组织法治考试、法治知识竞赛,就是考察党政领导干部日常学法用法做得如何。还有一些党组织基层单位,在晋级晋职的时候,作为一种测验、一种考核,也要评价他的法治知识,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加大自觉尊学守用的力度。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成立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毫无疑问是对全面依法治国做出的一项重大的顶层决策安排,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整体部署、落实,将会起到督导促进、抓紧抓实的作用。全面依法治国不是某一个部门、某一个领域、某一个时期的事情,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起到重要保障作用的就是依法治国,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提升依法治理的水平。要使我们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离不开全面依法治国。“谁执法、谁普法”这项工作会在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的顶层设计部署安排下,抓好日常工作落实,来服务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各项工作,同时,通过落实依法治国的新的重大举措,来推进、促进执法、普法工作更加扎实地贯彻落实好。谢谢法制日报的记者。
[胡凯红]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张部长、谢谢田部长,谢谢各位记者朋友。
责任编辑:于士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四批国家级众创空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