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院还有没有比北京规模更大的都市?

北京有没有文化? | 理想城市|城市|文化|胡同_新浪网
北京有没有文化? | 理想城市
北京有没有文化? | 理想城市
丨编者按城市是什么?主政者、规划者,建设者,居住者,迁徙的异乡者,游览的观光客……相信答案五花八门。无论答案是什么,有一点可以肯定,城市是承载许多人生活与梦想的所在。这里面,有快乐,有希冀,有追求,有梦想,有苦痛,有委屈,有遗憾,也许你在城市生活多年,可是你真的认识你的城市吗?或者说,你看见了城市的一部分,而城市更多的面孔是你所未曾看见的。就像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所说:“城市就像一块海绵,吸汲着这些不断涌流的记忆的潮水,并且随之膨胀着。……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手纹一样藏起来,它被写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护栏、楼梯的扶手、避雷的天线和旗杆上,每一道印记都是抓挠、锯锉、刻凿、猛击留下的痕迹。”2017年,“城市”正在发生剧烈变化,科技让城市迈向“智慧”,互联网金融让城市出现“无现金”,雾霾成为主政者必须面对的考验,一场大雨拷问城市“看海”……就以首都为例,北京的城市总规划千呼万唤始出来,雄安新区横空出世,通州副中心热火朝天,“折叠”也成为北京的另一种现实。临近岁末,凤凰网评论部推出“看不见的城市”系列评论,为现实的城市把脉,为理想的城市发声。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北京有没有文化?有一个问题是,城市管理方式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又对北京的文化土壤有何影响?学者许纪霖曾经论述,中国的双城记是上海与北京,上海比北京文明,北京比上海有文化,上海太过洋气,而北京兼容并蓄,文化创造力超过上海、广州。其实,北京本来可以很有文化,但文化土壤被翻来翻去,现在的文化生态,已可用“贫瘠”二字形容。有人类之前的北京一带,气候温暖,植被丰茂,动物种类丰富,还发现过鸵鸟的骨骼。后来春秋战国时期建城,史书称为“苦寒之地”,再往后一直是军事要塞,农业文明和草原文明争夺的前沿阵地,直到金、元建都,才逐渐成为一座伟大的都城。在近千年的建都史里,北京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政治角色,胡马南下,汉人北伐,一个个王朝策马入城,又匆匆遁入大漠,或于兵火之中消失。我们开始讨论北京的文化问题,得从明清时期开始。明清两朝,北京拥有世界上最壮丽的城池,煌煌的紫禁城、南北中轴线、皇帝的祭坛、皇家的园林以及更远一点的夏宫。那时候的北京胡同,基本是围绕皇城而生,从胡同名字就可看出,各自有着明确的分工。皇家文化一直是北京的主色调。而在前门楼子以南,是与皇家文化相对的民间文化,大栅栏有活跃的商业区,天桥一带是穷人的娱乐场,会馆林立,镖局发达,进京赶考的读书人,是南城最受欢迎的“北漂”。《卧虎藏龙》里的李慕白大战碧眼狐狸,选在西郊的元大都遗址,玉娇龙为母亲舍身跳崖,要去更西边的妙峰山,那里有当时北京最热闹的庙会。北城是高大谨严的皇家文化,而南城所代表的,是普通百姓创造的活泼流动的民间文化,是三教九流、车船店脚牙形成的江湖,合起来就是最具独特性的二元文化的北京,双峰并峙,二水分流,同为一座伟大都城的魂魄。它与商业文化的上海、市民文化的广州大为不同,要丰富、厚重得多。直到民国时期的北平,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老舍笔下的胡同生活、林海音《城南旧事》里的西绒线胡同、鲁迅暂住过的绍兴会馆、北漂青年沈从文蜗居过的小房,都是古代北京二元文化的延续,是皇家文化衰微之后民间文化兴盛的映像。如果没有战乱频仍,没有社会动荡,老北京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将会结出惊人的文化果实。此后,北京再无城南旧事,再往后,随着大规模的拆迁,老胡同生态系统崩溃,也没了胡同文化。我们所能看到的北京文化,只有“异军突起”的王朔、姜文、叶京代表的大院文化这一新枝,还相当营养不良。回溯了这么多往事,拉回到现实,则是两个无可回避的事实:一、曾经的南城文化依然没有繁衍的空间。二、北京仍然是一座权力主宰的城市。被拆掉了筋骨、摘除了魂魄的文化,至今没有找到它的栖息之地。我们看这座现代的大城,有国家体育场,有高耸的写字楼,有气势逼人的大剧院,有能横着跑百米的大街,可它的民间在哪里?关掉胡同里开墙打洞的小店、禁止地铁商业区的卖艺、取缔批发市场和菜市场。你会发现消失的是民间的地盘,显示的是权力的边界。地盘没了,文化也就没了。18、19世纪的世界都市是伦敦、巴黎,20世纪的世界都市是纽约,而21世纪的世界都市是北京。评判这些大都市的标准,体量、经济、人口当然是重要指标,而有没有开放的博物馆,能不能产生群星闪耀的作家,是否诞生了杰出的艺术作品,有没有五花八门的街头艺人,能不能包容多样的生活方式,有没有丰富的亚文化群落,能不能让全世界的人所向往,有没有胸怀拥抱疲惫的和穷苦的渴望呼吸自由的人们,则是更为重要的评判标准。没有这些,北京就与伦敦、巴黎、纽约这样的世界都市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一座有文化的城市里,自由才是文化最好的土壤。理想城市1|熟悉的人情味让城市更温暖潘采夫,资深媒体人。(转载自凤凰评论)新美学孤独星球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北京与国际大都市人口发展比较研究.doc 6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北京与国际大都市人口发展比较研究.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北京与国际大都市人口发展比较研究
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人口城市化是人口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联合国人口司发布的《世界人口城市化展望2009》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世界城市人口达到34.86亿,占全世界人口的50.46%。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预测,世界人口还将继续城市化,到2050年世界城市人口将达到62.86亿,占全世界人口的68.70%。北京人口在过去的几十年内也在不断的增长,北京市常住人口在1978年只有871.5万,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1961.2万,城市人口的比重从1978年的54.96%上升到2010年的85.96%。北京快速的人口增长以及伴随而来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交通等问题,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道巨大难题。因此,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对北京的人口状况做出全面的分析。
作为中国的首都和人口规模接近2000万的特大城市,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对外开放的深化,以及中国加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快步迈进,北京正在日益向发达国家的国际大都市看齐。然而,由于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北京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和自然、社会、经济、制度背景和基础,北京在很多方面必然与其他国际大都市之间既存在着差异,也存在着差距,这是不言而喻的,目前也有很多关于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与其他发达国际大都市的比较研究。我们在这里所关注的是,北京在人口方面与国际大都市之间都存在哪些异同?尤其是国外国际大都市的人口规模增长是否存在一定规律?北京的人口规模增长和城市人口发展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是否遵循国际大都市的发展轨迹?未来的人口走势将会怎样?国外大都市人口调控都有什么样的经验可供借鉴?这些都是亟待研究探索的重要问题。然而,目前这样系统的全面的深入分析还不是很多。
当前正值第六次人口普查后的第一年,这给我们研究上述问题提供了最好的契机和条件。因此本研究将在充分结合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展开系统的深入地分析。加强北京与其他国际大都市的比较研究,了解北京以及国际大都市人口的发展过程和阶段,分析北京和国际大都市的人口发展现状,预测北京市未来人口变动趋势,借鉴国际大都市调控人口经验,提出北京市应对人口压力的对策建议,不仅可以在理论上丰富北京市和国际大都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在实践上对北京市如何调控人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通过比较北京与国际大都市人口发展的过程与阶段,了解北京市的人口发展阶段、规模、速度以及未来发展走势;(2)通过对北京与国际大都市人口发展的现状比较研究,了解北京市的人口空间分布、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以及迁移等多方面与国际大都市的异同以及存在的差距,并探索原因;(3)通过对比分析北京以及国际大都市的人口调控经验做法,总结分析北京人口调控存在的问题。
二、本课题采用的主要方法和资料来源
本研究在充分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在方法上主要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在具体的研究中,将综合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结合进行。定性分析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描述分析法对人口发展的相关资料进行充分挖掘,定量研究主要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此外,对于北京市人口未来发展趋势还将采用人口预测模型。
本课题使用的数据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北京市的数据,其中北京市的数据包括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市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北京市历年变动抽样调查数据;另外一部分是其他国际大都市的数据,国外大都市数据主要是各国统计年鉴数据和各国人口普查数据,国际大都市数据主要包括:1)纽约统计局的历年《纽约统计年鉴》;2)美国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3)美国全国教育统计数据中心网站提供的教育数据;4)纽约市心理卫生和健康处公布的数据;5)中国国家统计局的《中国统计年鉴2010》;6)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局公布的香港统计资料;7)日本统计局的《日本统计年鉴2007》;8)东京都政府网站公布的《东京统计年鉴2009》;9)伦敦统计局公布的《伦敦统计年鉴2009》和《伦敦统计年鉴2010》;10)还有部分数据引自已经发表的文献。
三、相关概念以及国际大都市的选择依据
国际化大都市概念最早是从世界城市的概念中演化而来的。苏格兰城市规划家帕特里克·格迪斯(Patrick Geddesd)于1915年最早提出了世界城市的概念,将世界城市定义为世界商务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城市。1982年,美国学者G.沃尔夫(G.Wolff)和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提出,世界城市的本质特征是拥有全球经济控制能力,其标准是: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地;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主要制造业中心;全球交通和通讯的重要枢纽;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赵希玮:北京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吗?——首都的未来与生存 
我的图书馆
赵希玮:北京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吗?——首都的未来与生存 
赵希玮:北京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吗?——首都的未来与生存&&&&
要点:中国的13亿人口,如果十分之一都到北京来生活,那就是一亿三千万人,1949年以后北京的历史就是一部盲目发展史,一部拆迁史,也是一部人口的增长史。每一届的北京市政府都是投资发展型的政府,却没有一届是环保型政府。资本的不断注入才是引发北京人口暴涨的根源。投资发展,人口增长,再投资发展,人口再增长,循环往复没有止境。在一些人特别是一些领导的思想里,首都也应该是首富之都,并不停地用北京与国际上的大都市进行盲目攀比。——我们在走伦敦、巴黎、东京等城市的老路,重复着这些城市的种种问题,今后北京的问题可能会比它们的麻烦多的多!北京的盲目扩大与发展,挤占了首都在北京继续存在的空间,是最终驱逐首都迁离的一个渐进过程。而一旦首都迁出北京,对北京来说将是灭顶之灾。减少城市人口最有效的方式是削减投资和抑制高收入,北京的人均收入应该维持在全国的中等水平为宜。世界上真的会有一亿人口的超级城市吗?如果有的话,会是北京吗?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尽管官方公布北京2012年底常住人口为2069万,流动人口800万,但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而且还在不断地快速增长之中。 北京为什么成为首都——历史与机遇首都一般为国家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北京,从它确定作为新中国的首都那天起,这座城市对于这个国家就有了特殊的意义。供人类居住地区的首要条件是要有水源。北京不是一个依靠较大的和较稳定的江河湖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城市,不同于上海、广州、天津、南京、重庆等城市,也不同于国外的伦敦、巴黎、东京,这些城市都有一条大河穿城而过。而北京的水资源极度缺乏,自然条件不尽人意。由于靠近蒙古高原,气候干燥少雨,较多风沙天气。客观来说,北京并不是一个适宜建都的城市。历史上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建都北京,其中有四个是少数民族政权,唯一的汉族建立的明朝还同时存在有北京和南京两个都城。从辽、金、元、清四朝的版图来看北京位置处在中心或偏南。对于处于极北苦寒之地的契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来说,北京已经算是天堂仙境了。至于民国的建都,当时北洋军阀和袁世凯不可能将首都建在革命党活跃的南方城市。1949年共和国建立时,我们需要背靠苏联,依托东北的资源和工业,将首都建立在地方政权相对巩固的北方地区。因为当时中国的南方属于相对不稳定的地区,所以北京就成为建都的首选。从那时起,北京不但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还成为了经济中心,搞起了厂矿企业,从过去一座纯消费城市变成能够自给自足的新兴工业化城市。这些都是我们曾经广泛宣传和引以自豪的。 世界各国的首都——对比与借鉴世界各国的首都的设立都有其历史的和特殊的原因。大致类型有:1. 传统型首都 代表:英国的首都伦敦;法国的首都巴黎;日本的首都东京等。北京也属于这种类型。这类首都属于多年发展起来的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和经济发达、人口相对较多。但是都有着空间受限、资源匮乏、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的诸多通病,也是目前很难克服的问题。国土面积不大的,人口在一亿以下的国家还可以接受这种模式。(韩国的行政迁都也说明有些国家已经开始无法容忍了。)2. 多首都型代表:荷兰的两个首都。南非的四个首都等。此类首都多为该国国情所致,不适合中国效仿。3. 单一功能型首都:代表: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等。这类首都只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机关所在地。没有商业金融、文化中心,没有工业污染,当然也不可能提供多少就业机会。&&&&&
中国的特殊国情—— 一些需要关注的数字中国是一个大国,有13亿以上人口,而且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目前只有一个首都——北京,按照中国目前的国情,中国不可能存在两个以上的首都。我们可以打个比方:一个500万人口的国家,如果该国人口都到首都所在的城市来生活,这个城市只有500万人。一个1000万人口的国家,如果该国人口的一半都到首都所在的城市来生活,这个城市也只有500万人。一个5000万人口的国家,如果该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到首都所在的城市来生活,这个城市也是只有500万人。中国的13亿人口,如果十分之一都到北京来生活,那就是一亿三千万人,北京也就彻底瘫痪了。所以说,英国,法国可以允许全国五分之一的人口在伦敦和巴黎生活,日本可以允许九分之一的人口在东京生活,而北京不可以效仿这些国家,否则会出现一座巨型的人口过亿的超级大城市。 不断发展 人满为患——资本对北京的破坏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所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口的的流动,是随着资本的流动而流动的,每一个到北京生活的外来人口,他们并不是来享受北京的皇家园林,香山美景,也不是为景仰天安门的庄严,城市建筑的宏伟。他们是带着一个挣钱的、淘金的、与他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梦而来的。他们千里迢迢、背井离乡,涌向长三角、珠三角、北上广,就是为挣钱的。挣钱多、有发展是大多数国人对北京的共识。在他们的心目中,北京就是一个挣钱之都、机遇之都、欲望之都、利益之都。计划经济时代作为首都的北京获得了很多资源和优势,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又将这些优势进一步扩大。因此许多中国人愿意来北京生活也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不能指责大量涌入北京的外来人口,每一个人都有在这座城市生存和谋生的权利。他们为北京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大家想挣钱想发展的想法和行为也无可指摘,只有资本才能创造这样的机会,投资是拉动人口增长的原动力,资金的大量不停注入是引发北京人口暴涨的根源。但是,我们不能低估人口增长的的负能量,国家推行了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曾经有效的降低了我们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而一个地区或一座城市的人口快速增长对该地区的资源和经济也会产生抵消作用。北京现在除了户口和高考录取(听说最近也要逐步开放)等少数几项之外,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已经向全国开放。市政府在开放问题上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就目前开放的状况很难满足而且几乎永远无法满足全国人民日益增长的有关公平的需求。可以作个比喻:一辆只能装载50人的公交汽车,已经上来了100个乘客,严重拥挤超载。车外还有几百位正在拼命往上挤的人,司机劝大家不要上了,可是车外的人们还是一边挤一边叫喊着:“凭什么不让我们上车,这不公平!”期望公平无可厚非,但是对于目前的首都北京来说,公平就是一个无底洞。然而,北京的自然资源、空气污染、交通拥堵、人口密度等指标早已经见了底了。近年来,北京市政府为减少市中心的人口做了一些努力,可只是将市中心的人口转移到郊区,人口总量不但没减少,而且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堵,空气越来越差——雾霾笼罩, PM2.5浓度已达到700微克/立方米以上)。所以不能一边高喊减少人口,一边还在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加大建设投资发展。胡锦涛同志提出要有科学发展观,北京的发展要搞科学发展,不能盲目发展。在这方面我们过去有过许多的教训。解放初期拆除部分古建,(甚至在保留还是拆除故宫的问题上还有过激烈的争论。)50年代在北京搞大规模工业建设,招收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60年代拆除北京城墙。80年代至90年代向外扩建三环、四环、五环。大建楼堂馆所,大搞房地产项目,拆迁胡同民居。2000年后无限制的全面开放出售住房。2005年后无限制的狂卖汽车。大建CBD和建金融街,建设工业园区。大量吸引资金、吸引人才(实际上几乎每一个外地人才进京都要带来老少三代及三亲六故,其创造的产值与其消耗基本抵消)。1949年以后北京的历史就是一部盲目发展史,一部拆迁史,也是一部人口的增长史。每一届的北京政府都是投资发展型的政府,却没有一届是环保型政府。在一些人特别是一些领导的思想里,首都也应该是首富之都,并不停地用北京与国际一流的大都市如纽约、巴黎、东京、香港等进行盲目攀比。所制定的每一个决策我们都自认为是无比正确的,可事实证明许多决策都有问题。其实,有一些发展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我们曾经大力发展北京的工业,造成城市的严重污染;我们拆了北京的城墙、古建、四合院,破坏了古城的风貌;我们无限制的出售北京住房,助长了房地产的投机,抬高了北京的房价,中国的有钱人都到北京买房置业,北京的房地产变成了全国富豪和贪官的饕餮盛宴,房叔、房姐比比皆是;我们无限制的出售汽车,造成现在交通的拥堵;我们不断地加大投资的规模,造成今天人口的暴增;我们不断创造就业机会,促使更多的外来人口的涌入,因为这种机会基本上是被外来就业者所占有。也就是说,北京市每创造100个就业机会,人口就会增加八、九十个。还可以预见的是:改革户籍制度,导致外地人口更大量的涌入北京;取消异地高考,使北京成为全国高考录取率最低的城市;由于外地老年人口大量进入北京(投靠子女、在京购房及较好的养老服务等原因)使北京成为全国人口老龄化之首,……。此外,我们不停地要为无限增长的北京人口:-修建住房;-安排就业;-扩建公共道路,地铁线路,停车场、增加公交线路;修建立交桥、过街桥、地下通道;-扩大城市供水、供气,供暖、供电;-扩建排水、防洪、污水处理、道路照明设施;-增加治安、消防、交通警力;-增加公园,绿地、公厕,-增建幼儿园,中小学,医院,卫生院,福利院、养老院、殡仪馆、墓地;-扩建商业网点,饭店、旅馆、超市、商场、餐饮、菜市场、副食店…等等。用句时髦的话来说:现在北京不断增长的人口,除了带来GDP、财政收入和就业的增加之外,其它如资源、环境、交通、生活质量等等全部都是负能量的。资本,使人口猛增、使车辆拥堵、使空气污染、使高楼林立、使租金猛涨、使一房难求——。投资发展,人口增长,再投资发展,人口再增长,循环往复没有止境。我们陷入了一个投资发展,人口暴增,过度扩张的怪圈而无法自拔。多年来只求发展,不求环境。只讲生产,不顾民生。只求税收财政增长,不顾竭泽而渔。似乎众人拾柴火焰高,似乎车到山前必有路,似乎只能以投资发展为己任,似乎无为而治方为上治。今天我们的北京千疮百孔,我们的首都人满为患,我们的交通拥堵不堪。北京既要做政治中心,也要做经济中心,又要做文化中心,还要做宜居城市。结果却变成了一座混乱、拥挤、污染严重的大都市。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已知明日,为何今天。直到现在,当我们呼吸着污浊的空气的时候,当我们忍受着拥堵的交通的时候,当我们为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而忧心忡忡的时候,当我们的生活质量逐步下降的时候。我们的政府还在大力提倡鼓励无限制的投资,制定大规模全市投资布局。明天我们就会为这种盲目投资的经济扩张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事实证明:限制购房、限制购车、限制排废—–不如去限制人口,不限制人口,其它的都难以限制。作为首都的北京,不顾实际的过度发展就是在毁灭这座城市,总有一天,这座城市会资源枯竭,人满为患,不堪重负。我们在走伦敦、巴黎、东京等城市的老路,重复着这些城市的种种问题,现在伦敦、巴黎、东京等城市早已不再盲目扩大投资,而北京仍然还在奢谈发展,招商引资,大兴土木。今后北京的问题可能会比它们的麻烦多的多!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寻找一个人口增长的平衡点,期望届时北京的人口将不再增长或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量。世界上发达国家的首都也大都经历了这个过程。一般来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其首都如果也作为经济中心的话,该城市人口极有可能超过1000万,占该国人口的十分之一时,才能接近人口增长的平衡点。伦敦,巴黎和东京都超过这个比例达到1/6甚至1/5。作为13亿人口的首都北京,其人口增长到多少才能接近或达到这个平衡点呢?恐怕会与我们的期望值相去甚远吧!这里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经验:同样是大国首都,美国人为什么不涌向华盛顿?况且美国人还可以不受户籍限制的自由迁徙。华盛顿的城区人口只有60万,仅以行政职能为主,管理国家是华盛顿的主要工作。它不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建设;不搞金融、房地产、高科技等开发项目;不创造多余的工作机会 ;不招商引资;不开展以商业为中心的活动;从不举办奥运会、世博会、园博会、交易会等。想来华盛顿来发展的人找不到工作,挣不到钱,待下去没有机会和希望,自然就会敬而远之。北京还能继续作中国的首都吗?——迁都对北京的影响首都会迁离北京吗?如果会的话,那就是因为北京的人口太多了!现在3000万人可以不迁,5000万人怎么办?8000万怎么办呢?按现在的政策和发展趋势,北京市有能力控制人口使其不再增长吗?还有那个从计划经济时代开始的,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没有的而中国特有的户籍管理制度,今后取消了怎么办?最近一个时期,网上流传一些有关首都要迁出北京的话题,且不论这些言论所述的真实与否,由于北京的过度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问题,的确会对中央政府的去留与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人说:迁都又怎样,中央政府迁走北京一样行!为此,我曾问过若干在京投资的商业人士,如果首都迁出北京,他们将如何打算?为什么?回答是:如果北京不再是首都,他们将把资金投到上海、广州或新首都去,因为中央政府、中央银行、各大商业银行总部、各大央企、外企总部、中央电视台、中央各大媒体都要迁走,北京就没有什么优势了,目前中国的经济还是政治性经济,靠近中央好办事还是很多经商者的思维模式。“不是首都,我来这里干啥?”由于地理和自然条件所限,北京自辽宋以前,并不是一座繁华都市,也并非宜居城市。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北京的繁荣都得益于其都城的地位。北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经济环境绝对无法与上海所处的“长三角”和广州所处的“珠三角”相比。北京附近除天津、唐山外,没有几个有实力的城市,而且周边还存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地区(竟有二十几个国家级的贫困县)。有人戏称:上海、广州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繁荣,而北京的发展则吸干了周边地区的血液。电网入京,西气东送,南水北调——等等,每一件惠及北京的工程的投资和建设都得益于首都的存在,这些耗费成百上千亿资金的工程足可建设一座新的首都。如果首都迁走了,北京还会被如此厚待吗?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迁都都将意味着旧都的衰落,西安、洛阳、开封等皆是如此。就近代来说仅举一例: 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后,北京(改称北平)的经济遭受严重打击而元气大伤,曾经繁荣数百年的京华古都,逐渐百业萧条,远远落后于南京所处的长江下游地区,反之,共和国建都北京后,南京的衰落也在意料之中。可以设想一下,首都迁出北京后,北京的金融业、房地产业、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等的繁荣还能维持多久?大概除文化、教育之外,其它都要走下坡了。有人认为两个曾经的首都,巴西和澳大利亚的旧都里约热内卢、墨尔本两城市发展一直不错,我以为这两座城市与北京不同,其一,它们都处在自然资源和环境较好的地区;其二,它们都是该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其三,它们的周边地区经济比较繁荣;其四,他们国家的国情与我国不同,人口也比我国少得多。北京的盲目扩大与发展,挤占了首都在北京继续存在的空间,是最终驱逐首都迁离的一个渐进过程。而一旦首都迁出北京,对北京来说将是灭顶之灾。届时会有大量的资本和人口快速流出北京,房屋大量闲置,人员大批失业,城市将濒临破产。2003年闹“非典”之时,数日之内外来人口多数逃离北京,城市的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北京能够快速脱险很大程度得益于其首都的地位,如果首都迁离北京,再遇如地震、瘟疫、洪水等灾害导致人去城空,还会有那么幸运吗?所以维持或使中央政府在北京的长期存在,才是北京繁荣的根基。今后北京怎么办?——选择与建议人口的问题终归要解决,早解决总要比晚解决好。如果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定位好北京的发展方向,着手解决人口问题,现在也不会面临如此严重的压力(可能人口会控制在一千万出头)。当前摆在北京面前只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盲目投资发展,10年之后,让北京的人口再翻一番,等待中央政府迁出北京;二是减少投资,科学规划,10年之后,将北京的人口减半。并继续长期作为中国的首都。是为达到5000万人口的超级城市而加油,还是为1000万人口的现代首都而努力。是摆在每一位北京市领导面前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有关北京发展的建议:1.注重中国的13亿人口特殊国情,在进行城市经济规划时就应该考虑周全,一定要考虑人口容纳空间,不能放任经济发展而导致人口暴增。从根本上改变北京添柴加火式的发展模式,找到一条适合北京建设发展的道路。2.建立一个市政府领导的人口管理机构,以解决北京市日益增长的人口问题。减少人口应是北京未来的中心任务,要下决心改变北京多年来只进不出的人口政策。争取在10-20年将北京人口减半。对于目前日趋增长的北京人口现状,北京的领导要有危机感,紧迫感。3.适当控制外地人才引进,在一个相当的时期内,有必要再提高社保、购车、购房门槛。要明确一点:目前北京迫在眉睫要解决的不是公平与否的问题,而是首都未来的生存问题。4.“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蓝天,”“不能简单以GDP增长率来论英雄”,北京的发展速度不要以高于国家平均发展速度为荣,而应该适当低于国家的平均发展速度,并逐步压缩投资规模,停建大型的公共类和商业类项目,尤其是类似CBD、金融街等一类的项目。停止商业性土地拍卖,停建大部分房地产项目,如有必要房地产开发可休眠一段时间。(假如没有源源不断的外来人口的涌入,北京的现有住房完全够用。一旦首都迁走,房子将会大量剩余)5.减少城市人口最有效的方法是削减投资和抑制高收入,北京的人均收入现在位居全国前列,人口只会越来越多。建议北京的人均收入应该维持在全国的中等水平为宜。(试想一下:如果郑州的人均收入水平高于北京,大量的河南人民还会来京谋生吗?)改变全国人民心目中北京的挣钱之都、利益之都、首富之都的形象,并适当压缩就业,使北京的人口逐渐外流。直至取消北京的户籍限制。不建议以高房价,高房租,高生活成本的挤压方式来降低人口数量,如此方法会使北京逐渐变为富人的城市,这实际是最大的不公平。6.适当向外省迁出一些著名高校、医院等。或在外省市多办些分院。并使北京的医保、养老等各项社会服务也保持在全国中等水平。7.北京市政府要牺牲自身的一些利益,顾全大局,少一些财政收入,降低GDP指标,放弃眼前的一些既得利益,(如果舍不得这个,北京就将永无宁日,除非首都迁走)为首都多一些奉献,为全国做出榜样。也可申请一部分中央政府的财政补贴。可以借鉴华盛顿、堪培拉等城市的发展经验,还中国一个整洁、环保、高效、美丽的首都北京。参考:一些国家的人口和首都人口:法国:人口6500万;&&&&& 首都巴黎:人口216万,都会区1206万。(5:1)德国:人口8200万;&&&&& 首都柏林:人口340万 都会区 426万。 (20:1)英国:人口6100万;&&&&& 首都伦敦:人口827万,都会区1400万。(4:1)日本:人口1亿2千万;&& 首都东京:人口1300万。(9:1)美国:人口3亿;&&&&&&&& 首都华盛顿:城市人口 60.17万,都会区550万。(60:1)巴西:人口1亿9千万;&& 首都:巴西利亚:人口205万。(100:1)印度:人口12亿;&&&&&&& 首都:新德里:人口1280万。(90:1)中国:人口13亿4千万;& 首都北京:人口2800万以上。(45:1)中国人为什么愿意在北京生活,因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美国人为什么不愿在华盛顿生活,因为华盛顿是美国的首都。北京是目前中国唯一的首都。2013年11月于北京。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最大的大都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