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十连就能得到维多利亚,还是必须十连五次佛说放下才能得到解脱

[转载]转载:维多利亚时期&文学
第四章 维多利亚时期 (Victorian Period)
一,背景知识 (Background knowledge)
1,历史背景 (Historical background)
一八三二年通过的《改革法案》标志着英国的政治权利从腐朽的封建贵族阶级手中转移到工业资本家手中.
由工人阶级发起的"宪章运动"正在积极地争取普选权,要求缩短工时,改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工业革命的结果是英国变成了"世界的生产车间".
在英国,贫富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增大,矛盾也随之加剧.
爱尔兰的问题依然悬而未决.
科学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在地质学,天文学,生物学和人类学方面都有新的发明和发现.
妇女开始看到她们自己的问题,纷纷起来为争取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平等自由,受教育以及就业机会等权利而斗争.
2,文化背景 (Cultural background)
达尔文的进化论,卡尔
马克思的历史观,孔德的社会观和其它新的哲学思潮强烈地动摇了人们的宗教信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焦虑和怀疑.
以米勒阐述的哲学理论和斯宾塞的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功利主义开始在整个社会漫延.在"适者生存"和"为最大多数人谋取最大幸福"等幌子的掩饰下,功利主义成为资本家更残忍,更无人道地对劳动人民进行经济剥削的借口.
狄更斯,卡莱尔,罗斯金及其他具有社会意识的作家都在作品中严厉地批判了功利主义对文化和道德的践踏以及对人类情感与想象力的漠视.
3,维多利亚文学 (Victorian literature)
小说成为最广泛阅读的文学形式,而且在表达进步思想方面最具生命力和挑战性.
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姐妹,盖斯凯尔夫人,艾略特,哈代,卡莱尔,罗斯金等一批作家,他们关注的焦点就是社会中的人,特别是对穷苦百姓的同情,并通过忠实地反映英国资本主义的罪恶而成为文学界的最强音.
作家成了社会和道德批评家;他们无情地揭露诸如贫穷,不公,伪善,腐败,势利,自私自利等社会罪恶,表达了劳动人民的不满和抗议.
在英国出现了一大批像托马斯 卡莱尔,马修 阿诺德,约翰 罗斯金和T. B. 麦考莱这样的伟大历史学家,批评家和散文家.
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特别是最具代表性的艾尔弗雷德 丁尼生以及最具独创性,实验性的罗伯特
布朗宁,创作了大量诗歌,并在诗歌主题和技巧上为二十世纪的现代诗歌铺平了道路.
二,本时期的主要作家 (Major writers of the period)
A,查尔斯 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 )
1,观点 (Point of view)
他痛恨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并试图通过在作品中揭露和批判十九世纪英国社会的贫穷,不公,伪善和腐败等现象来促进社会改革.
他认为国家应该通过干预措施,抑制地主和资本家的贪婪欲求.
他既想改善穷苦人民的生活,但又害怕真正的革命.
狄更斯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对贫穷的,体弱的,无辜的,受到伤害和忽视的善良人倾注了自己满腔的热爱和同情.
2,主要作品 (Major works)
(1) 《雾都孤儿》(Oliver Twist)
通过孤儿奥利弗 退斯特的故事,狄更斯对统治阶级的残酷与伪善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呼吁人们对孤苦无助的儿童给予同情和援助.奥利弗
退斯特是狄更斯塑造的第一个儿童形象.像他塑造的其他儿童形象一样,奥利弗是一个天真,善良,纯洁,仁慈,却又孤苦无助的孩子.因为不幸,他来到了这个悲惨的世界,但却始终保持着纯洁,善良和文明的本性.他的故事——神秘的身世,悲惨的生活——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框架.作为一名贵妇和绅士的私生子,他生长在济贫院里.然而,他似乎继承了父母文明的语言,优雅的举止与善良的天性.不管是在济贫院里还是后来在法吉恩的贼窝里,无论他受到何种虐待,他都保持自己的纯洁与清白.同时,在那个残忍而罪恶的世界里,他总是手无寸铁,无依无靠.从一定程度上讲,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他起到了联系上层社会与底层罪犯的纽带作用.跟随他,读者可以看到两种社会的残酷,腐败和罪恶.
值得一提的是狄更斯对臭名昭著的犹太人,窝藏并训练小偷的法吉恩及其同伙贝尔
塞克斯和孟克斯,以及奥利弗神秘的哥哥等人物的刻画极富个人特色.狄更斯笔下第一批出现的反面人物都是些性格古怪,相貌丑陋,穷凶极恶的坏蛋.
(2) 《大卫 科波菲尔德》(David Copperfield)
这是以"成长小说"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关于主人公大卫
科波菲尔德的故事.实际上这是以狄更斯自己从童年到青年的成长经历为基础的故事.小说记载了狄更斯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亲身经历和他深埋心底的感情纠葛(有些甚至连对他的爱妻都未曾透露过).例如,大卫在母亲去世后被继父逼着去济贫所干活.与此相同,狄更斯也有诸如在鞋油厂工作,白天给鞋油瓶贴标签,晚上睡柜台,每周赚得几个先令的经历.另外,有一段时间因父亲欠债被押,他经常往来于鞋油厂和马莎尔斯监狱之间.但是总的说来,这部小说的基调比较乐观:虽然大卫在童年时期受了很多苦,但就像作者一样,他长大后有了美满的婚姻,并成了一位成功的作家.
这部小说的结构与"灰姑娘"的故事有些相似.大卫——剥夺了继承权的王子——落入了一个残忍的继父之手,后被善良的教母——特洛特伍德——所搭救和帮助,最后找到了自己的公主阿基尼斯,并与她成婚.然而,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给读者以强烈的真实感,也使人物的处理显得更具同情心.尤其是在小说的第一部分,通过成功地引入儿童的观察视角,大卫的经历与情感就更加真实可信地表现出来.儿童对人生所特有的非黑即白的观点在这里得到了极好的体现.
小说深受读者喜爱也是因为作家精心塑造了一大批人物,如:性格古怪,心地善良的特洛特伍德小姐,自私的马德斯通和他严厉的妹妹,天使般的阿基尼斯,像大卫的母亲和前妻一样的花瓶式女性,恶魔一样的尤利亚
希普,以及滑稽可笑,随方就圆的米考伯先生.
(3) 《荒凉山庄》(Bleak House)
这部小说标志着作家在艺术手法的运用和社会批判方面已经成熟.小说的基调非常辛辣.小说讽刺的目标直指法院和律师事务所滥用职权等种种陋习——办事拖拉,漫天要价.在这里,法律程序,就像其它的社会和政治机构一样,既是少数人谋利的手段,也是多数人受苦的根源.
小说的主要情节取材于十八世纪末的一件同名的真实案件.它围绕着伽迪斯家族有关财产继承的诉讼展开.案件断断续续审理了好多年;弄得牵涉其中的人不是争吵不休,就是精神失常,更有甚者则自杀而亡.结果,巨额的诉讼费把整个山庄都赔进去了.这件案子也反映了英国议会制度的腐败,特别是其选举的欺骗性和行贿受贿之风.
《荒凉山庄》以其对腐朽的政治和司法制度以及道貌岸然的贵族阶级的批判而著称.狄更斯以他的讽刺天才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让人过目难忘的,来自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职业和不同气质的人物.正是他们充斥着腐朽的英国.
另外,该书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在第一章中作者就定下了小说的道德基调:因为作者反复强调浓雾和淤泥的意象,它们环绕着高等法庭,并渗透于英国生活的方方面面.灰蒙蒙的,无法摆脱的浓雾正是高等法庭的象征;不负责任,玩忽职守,自我毁灭的法庭本身就是一个象征,它象征着窒息英国人民生活的腐败的社会和经济制度.主人公的名字迪德洛克(Dedlock,与deadlock同音)以及笼罩他的乡村别墅的浮云细雨暗示着僵死的道德观念以及呆板,不可救药的英国旧贵族阶级.在社会的另一端,又脏又臭,疾病丛生,不计其数的老鼠与像乔一样的贫民共同居住的贫民窟,不仅象征着社会底层人民的脆弱和无助,也象征着英国必须经历的一场灾难.它像毁坏伊斯撒的面容一样,毁坏这个国家.最后,古老的"荒凉山庄"(善良的伽迪斯先生的老屋)实际上象征着古老,荒凉,破败和无望的英国社会.
(4) 《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
主人公匹普(全名叫菲利普·匹利普)是个孤儿,由脾气暴躁的姐姐和心地善良的铁匠姐夫乔·高格力抚养成人.匹普受雇于地主郝薇香家.她是个老处女,曾被恋人在许多年前的一个新婚之夜遗弃.郝薇香收养了一个孤儿艾丝黛拉.这位年青的小姐虽然长相漂亮,为人却卑鄙,残酷,自私自利,是郝薇香小姐希望借以报复一切男人的武器.年青的匹普无望地爱上了艾丝黛拉,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绅士与她结为连理.一日,他意外地得到一大笔钱.匹普以为郝薇香小姐就是这位大恩人,于是前往伦敦接受绅士教育.他很快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当姐夫乔·高格利来伦敦看望他时,他却因为有这么个穷亲戚而感到羞耻.最终,他的这位不知名的恩人露面了,结果是他儿时无意中搭救的一个名叫亚伯·麦格威奇的逃犯.这位逃犯后来又被捉住,在出庭前夕去世了.匹普愧疚难当,生了一场大病.乔来伦敦照顾他.痊愈之后,匹普回到乡下,希望能够重新开始.在倍受打击之后,心灰意冷的匹普出国去了,十一年后才回来.艾丝黛拉,这位匹普一心想高攀的公主,后来发现竟是麦格维奇和一位女罪犯的女儿.她后来嫁给了邪恶的德拉姆尔,受到丈夫的百般虐待.最后,匹普在郝薇香小姐被焚毁的豪宅废墟边与孀居的艾丝黛拉邂逅.这对青梅竹马的朋友在饱经忧患之后终于手牵着手,离开了这座在他们的生命中曾占有重要地位的旧宅.
很明显,这是一部关于"远大前程"的小说,一部关于人们梦想幸福生活的小说.匹普的"远大前程"就是长大后成为一个绅士,与心中的公主结婚.然而,命运弄人,那位资助他受教育的恩人居然是麦格维奇,一个儿时他曾经帮助过的逃犯;而他梦寐以求的公主艾丝黛拉竟然是这个逃犯的女儿.更重要的是,所谓的绅士教育和生活只是让他从一个质朴,诚实,善良的乡村孩子变成了一个虚荣,自私,势利的青年.随着经济资助来源的逐渐明了,麦格维奇和艾丝黛拉两人身份得到了证实,以及意识到了自身的巨大变化,匹普的希望幻灭了,剩下的只是心灰意冷.
除了匹普之外,其他的重要人物也分别有自己不同的远大前程.麦格维奇希望把匹普培养成一位绅士,从而实现自己的绅士梦;郝薇香小姐希望把艾丝黛拉变成报复所有男人的武器;而艾丝黛拉则梦想着去伦敦,成为一位上流社会的名媛.正如匹普一样,他们最后都发现自己的"远大前程"是个错误而空洞的梦想.麦格维跑回伦敦想看一眼他培养的年青绅士匹普,却发现这个年青的绅士居然无法忍受自己粗俗的用餐礼仪;郝薇香小姐兴灾乐祸地看到匹普被冷酷的艾丝黛拉折磨得死去活来,但她没有料到艾丝黛拉有一天也会遭受同样的下场:艾丝黛拉瞧不起匹普的真挚感情,一心想通过婚姻进入上流社会,结果却和一个既轻视她又残酷地虐待她的男人结了婚.
从某种程度来说,匹普和大卫
科波菲尔的故事很相象,似乎都符合灰姑娘的故事模式.但是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部小说实际上是对灰姑娘模式的嘲讽.虽然匹普在最需要钱的时候得到了一笔飞来横财,但他毕竟和大卫不同,不是那个被剥夺了继承权的王子,而是一个贫苦的乡村孤儿.他的恩人不是教父,教母,也不是什么好心的上等人,而是一个罪犯,一个来自社会底层的人.而且匹普一直心仪的女人也不是什么公主.故事结尾暗示匹普和艾丝黛拉的可能结合实际上是两个理想幻灭,心灰意冷的人物的结合.这是一个假借灰姑娘模式摹写现实社会中普通老百姓的期待与梦想,失败与失望的故事.童话故事的结构与现实生活内容的结合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同时也加强了社会批判的力度.
3,特色 (Special features):
(1) 狄更斯是讲故事的行家.他讲述的有关伦敦生活的故事栩栩如生,诙谐有趣.
(2) 狄更斯也是运用语言的大师.他的词汇异常丰富,巧妙地运用具有地方色彩的语言更为小说增添了不少色彩.
狄更斯的作品最显著的特点是人物刻画.他创作的人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这些人物大多都比现实生活中的人夸大了一些.通常是用夸张的手法,通过夸大身体的某一部分,说话或行为举止的某种方式来凸现人物.
狄更斯在塑造儿童形象方面有着特殊的技巧.在《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董贝父子》,《大卫
科波菲尔》和《远大前程》中,狄更斯塑造了一批不朽的儿童主人公形象.他从儿童的视角来讲述故事,运用儿童特有的关于世界的非黑即白,不是天使就是恶魔的观点来增加儿童世界的生动性和准确性,让他们的悲和喜更加令人感动.
(5) 在狄更斯塑造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中,最为成功的有三类人物:
那些善良无辜,天使般纯洁,饱受欺凌,孤苦无助的儿童角色,如:奥利弗 退斯特,《老古玩店》中的耐儿,大卫
科波菲尔和小杜丽等等.
那些相貌丑陋,行为古怪,心肠邪恶的反面人物.譬如,《雾都孤儿》中的法吉恩和孟克斯,《老古玩店》中的奎尔普,以及《我们共同的朋友》中的西拉斯·韦格等等.
那些极富幽默感的人物,如《匹克威克外传》中的山姆 魏勒,《雾都孤儿》中的邦伯先生,《大卫
科波菲尔》中的麦考伯先生,《雾都孤儿》中的班布尔先生以及《马丁 朱述伟》中的甘姆夫人等.
狄更斯认为生活本身就包含快乐和痛苦.狄更斯天性就是一个既能放声大笑,又能纵情大哭的人.他的作品大多是幽默与伤感的混合体.一方面,他运用夸张的手法,特别是在刻画人物的时候,通过突出某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或者是身体的某个缺陷来达到喜剧效果.另一方面,他又擅长描写悲伤场面.他所描绘的痛楚和感伤足以让每一个读者潸然泪下.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他成功的秘诀:即让读者同时品尝快乐与悲伤,如同真实的生活既有泪水又有笑声.但有时候,狄更斯也做得有些过头了,戏剧性场景不免落入俗套,而且又显得过于多愁善感.
4,选读:《雾都孤儿》第三章 (Selected reading: Chap. III of Oliver Twist)
大意 (Main idea)
仅仅因为想多要点粥,奥利弗被关进了一个阴冷黑暗的小房间里.每天挨打,当众受辱,还被以五英磅的价格公开出售.通过对天真无助的奥利弗的同情性描写和济贫院里其他孩子的悲惨遭遇的描写,狄更斯表达了对不幸儿童的深切同情.另外,通过对野蛮愚蠢而又毫无人性的扫烟囱者的雇主甘姆菲尔德,尖酸势利而又自以为是的班布尔,那位穿白背心的,狼心狗肺的绅士,董事会其他的伪君子以及两个老眼昏花的地方官等人形象而又夸张的描写,狄更斯抨击了英国济贫院制度的腐败,伪善和残忍.
(2)漫画和讽刺 (Caricature and irony)
这一部分对于场景和人物的夸张描写不仅使故事更为生动,也使作品的社会批判更为尖锐.除了夸张的人物漫画,这一部分也以反讽手法的运用而著称.狄更斯以一个无辜的,客观的旁观者的口气,描述了奥利弗因为想多要点粥而受到的严厉惩罚,抨击了英国伪善的,非人性的济贫院制度对贫苦儿童的虐待和折磨.作者的讽刺语气辛辣而愤怒.
选读汉语译文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selected part)
《雾都孤儿》第三章
自从犯下要求添粥这样逆天渎神的罪过之后,奥立弗被英明而仁慈的理事会在一间黑屋子里单独禁闭了一个星期.如果他能适度地尊重穿白背心的绅士的预言,只消将他的手帕一头缚住墙上的一只钩子,用另一头系住自己的脖子,便可以一下子为那位贤哲永久确立未卜先知的声誉——设想奥立弗会这样做,乍看起来也不无理由.不过,要完成这番壮举有一个障碍,那就是:有鉴于手帕系奢侈品之属,理事会在一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一项经签字盖印后郑重宣布的特别命令,从此手帕便与习艺所贫民的鼻子永生永世绝了缘.而奥立弗的年幼无知还是一个更大的障碍.白天他只是伤心地痛哭,当凄凉的长夜来临时,他就张开两只小手遮住眼睛挡开黑暗,蜷缩在角落里,竭力想睡着.他不时颤栗着惊醒过来,身子向墙壁愈贴愈紧,只要感觉到墙壁的表面,即使又冷又硬,仿佛也能抵御周围的黑暗与孤寂.
反对这套"制度"的人可不要以为,奥立弗在单独禁闭期间被剥夺了有益的身体锻炼,愉快的友好交往或可贵的宗教慰藉.说到锻炼,当时天气晴冷,他被允许每天早晨到围着石墙的院子里去在唧筒下举行净体仪式,由班布尔先生在场照看不让他受凉,办法是不断用藤杖在他全身激起火辣辣的感觉.至于交往,他每隔一天要被带到男童们吃饭的大厅里去当众鞭笞,以儆效尤.每天晚祷时,他还被踢押着到大厅里去,让他听男童集体祈祷,借以安慰他的灵魂,可见他远远谈不上被剥夺宗教慰藉的好处,祷告包括一段由理事会下令特地插入的内容,要这些孩子祈求上帝使他们变得品行端正,知足听话,保佑他们不犯奥立弗·退斯特的罪衍和恶行.祷词中明确宣布奥立弗·退斯特处在邪祟的特殊庇护之下,他是直接从魔鬼的工厂里炮制出来的.
就在奥立弗如此万事亨通.一切如意的某一天早晨,本镇大街上来了一位以扫烟囱为业的甘菲尔德先生,他一路搜索枯肠盘算着用什么办法去付房东催得越来越紧的欠租.根据甘菲尔德先生的财政状况,即使作最乐观的估计也凑不齐所需要的五镑款子.他给这道算术难题逼得走投无路,忽儿敲敲自己的脑袋,忽儿用短棍打一下为他拉车的驴子.当他经过习艺所时,瞥见了贴在大门上的告示.
"喔——喔"甘菲尔德先生向驴子吆喝一声.
驴子在冥思遐想中出了神,可能在忖度,等它把小小运货车上的两袋烟灰拉到了目的地,主人会不会赏它一两棵卷心菜吃;因此它未曾留意那一声吆喝,继续慢吞吞地前进.
甘菲尔德先生冲着驴子,特别针对它的眼睛发出凶狠的咒骂.他从后面赶上去,对准驴脑子打了一下.这一下要是打在驴子以外的任何畜生头上,势必脑壳破裂.接着,他抓住缰绳使劲一勒,算是客气地提醒驴子不得自作主张,并通过这样的办法让它掉过头来.然后他再一次猛击驴子的脑袋,叫那头畜生在他回来之前来不及清醒.如此安排好以后,他才到大门跟前去看告示.
穿白背心的绅士正好背着手站在大门口,他刚在理事议会发了一通高论.他先已目击甘菲尔德先生和驴子之间那一场小小的争端,现在见此人走过来读告示,不由得眉开眼笑;他一眼就看出,甘菲尔德先生正是奥立弗·退斯特所需要的那样一类主人.甘菲尔德先生读了告示后也笑逐颜开,因为他不多不少正需要五镑钱用.至于作为附带条件的孩子,甘菲尔德先生了解习艺所的伙食情况,不查问可知必定长得小巧玲珑,让他钻进有节气门的炉子烟囱正合适.所以,他把告示从头至尾又拼读一遍,然后,举手碰一下皮帽子行了个礼,跟穿白背心的绅士攀谈起来.
"先生,教区当局要让这孩子去当学徒 "甘菲尔德先生说.
"不错,朋友,"穿白背心的绅士脸带俯就的笑容说."你觉得他怎么样 "
"要是教区当局愿意让他学一门轻松愉快的手艺,像扫烟囱这样受人尊敬的好行当,"甘菲尔德先生说,"那末,我倒需要一名学徒,我愿意要他."
"进去谈吧,"穿白背心的绅士说.甘菲尔德先生在后面略事耽搁,以便再打一下驴子的脑袋,再勒一把缰绳嚼子,告诫它不要乘主人走开时跑了;然后跟随穿白背心的绅士走进奥立弗·退斯特第一次见到那位预言家的会议室.
"那是一门脏得要命的手艺,"林金斯先生听了甘菲尔德重申自己的意愿后说.
"以前发生过多起孩子在烟囱里闷死的事,"另一位绅士说.
"那是因为他们在往烟囱里点一个草把叫孩子下来时先把草弄湿了,"甘菲尔德说,"这样就光冒烟,不着火.烟怎么能叫孩子从烟囱里下来呢
一点用处也没有,只能把孩子熏得昏昏欲睡,而他们正是喜欢睡觉.诸位先生,男孩子都很固执,又都很懒;要他们快快下来,没有比一把旺火更灵了.这也是好生之德,诸位先生,因为他们万一在烟囱里卡住了,烤他们的脚能够迫使他们挣扎脱身."
穿白背心的绅士听了这番解释,似乎觉得十分可乐,但他的兴头很快就被林金斯先生的目光制止.理事们接着商量了几分钟,不过声音很低,除了"节省开支","账面上比较好看""公布一份铅印的报告"外,什么也听不清.而以上一些只言片语之所以能听出来,也是因为重复了好多遍和特别强调的缘故.
悄悄的讨论终于停止,理事们回到各自的座位上,恢复了庄重的神态.林金斯先生说:
"我们研究了你的申请,我们不能同意."
"绝对不同意,"穿白背心的绅士说.
"坚决不同意,"别的理事也说.
由于甘菲尔德先生隐隐约约背着曾把三四名学徒毒打致死的恶名,他想到,也许理事们心血来潮,认为这一题外的情况是足以影响他们正在进行的交易.若果真如此,这与他们办事的一贯作风却大不相同.不过,他并不希望重新提起那些流言蜚语,所以只是把帽子拿在手里扭过来转过去,从会议桌旁慢慢地退开.
"这么说,你们是不愿意把他交给我喽,先生们 "甘菲尔德先生退到门口停下来问.
"是的,"林金斯先生答道,"至少,考虑到这是一种很脏的行当,我们认为必须降低补贴的金额."
甘菲尔德先生的脸色豁然开朗,他三脚两步回到会议桌前,问道:
"你们给多少,先生们 说呀!不要过分卡一个穷人.你们到底给多少钱 "
"我认为三镑十先令已经够多的了,"林金斯先生说.
"十先令不必加上,"穿白背心的绅士说.
"这样吧,"甘菲尔德先生说,"算四镑,先生们.给四镑钱,你们就可以把他打发走,一去不回.怎么样 "
"三镑十先令,"林金斯先生重复了一遍,口气相当坚决.
"这样吧,我来折中一下,先生们,"甘菲尔德先生提议."就算三镑十五先令."
"一个子儿也不添,"这是林金斯先生毫不动摇的回答.
"你们卡得我太凶了,先生们,"甘菲尔德说,他显得有些犹豫.
"呸!呸!岂有此理!"穿白背心的绅士说."即使没有一文钱补贴,谁要了他已经拣了便宜.把他带走吧,你这个傻瓜!他给你做徒弟正合适.得有人经常赏他几棍子,这样对他有好处;管他饭也不用花很多钱,因为他生下来以后从来没给撑大过肚子.哈哈哈!"
甘菲尔德先生以狡黠的目光扫视着会议桌周围的一张张面孔,发现每一张脸上都带着笑意,渐渐地自己也绽开了笑容.这笔交易就此成了.班布尔先生立刻接到命令,要他当天下午把奥立弗·退斯特和学徒契约送到地方官那里去办理签署批准手续.
为了贯彻这一决定,小奥立弗给解除了禁闭,还奉命换上一件干净衬衫,弄得他怎么也摸不着头脑.他刚做完这套不习惯的体操动作,班布尔先生便亲自给他端来一碗粥,外加二又四分之一英两的假日面包.看到如此惊人异象,奥立弗竟哀哀地哭了起来,他相当自然地以为理事会准是决定宰了他派什么用场,否则他们决不会这样着手把他填肥.
"奥立弗,别把眼睛弄红了,好好吃东西,受惠不可忘恩,"班布尔先生拿着腔儿煞有介事地说."你要去当学徒了,奥立弗."
"当学徒,先生 "这孩子战战兢兢地问.
"是的,奥立弗,"班布尔先生说."你没父母,那些善心的好人一直把你当亲生孩子看待,奥立弗.现在他们要把你送去当学徒,让你自立成人,而且,教区还花费了三镑十先令呢!三镑十先令,奥立弗!也就是七十先令!也就是一百四十个六便士银币呐!这么一大笔钱都花在一个谁也不喜欢的顽劣孤儿身上."
当班布尔先生用令人肃然起敬的语调说完这番话,停下来喘一口气的时候,奥立弗脸上热泪滚滚,可怜的孩子抽抽搭搭地哭得相当伤心.
"行啦,"班布尔先生说,语气好像不那么郑重其事了,因为他已经满意地看到自己的口才所产生的效果;"行啦,奥立弗!用你外套的袖口擦擦眼睛,别让眼泪掉在粥里;那是十足的蠢事,奥立弗."这话倒也实在,因为那粥本来就已经够稀的了.
在去见地方官的路上,班布尔先生叮嘱奥立弗,他该做的全部事情就是显得高高兴兴,等地方官先生问他愿不愿意当学徒时,他就回答说太愿意了.这两项命令奥立弗都答应照办,更何况班布尔先生还委婉地暗示:倘若任何一项出了纰漏会怎样处置他——就难说了.他们到了地方官衙门,奥立弗被单独关进一间小屋子,班布尔先生命他等在那里,直到这位干事回来叫他.
这孩子怀着一颗扑腾扑腾直跳的心在那里待了半小时左右.过了这段时间,班布尔先生把脱去了三角帽的脑袋探进门来,大声说:
"奥立弗,我的好孩子,跟我去见长官先生."他一边说,一边现出穷凶极恶的样了,接着又压低嗓门添加一句:"别忘了我对你说的话,你这个小流氓."
这种忽阴忽阳的态度把奥立弗愣住了,他天真地凝视着班布尔先生的脸;但是那位干事先生不等他对此发表任何感想,就把他带到隔壁一间开着门的屋子里去.那是一个相当宽敞的房间,窗子很大.一张办公桌后面坐着两位头套上敷发粉的绅士
:其中一位在看报;另一位正借助于一副玳瑁边眼镜端详着放在他面前的一小张羊皮纸.林金斯先生站在办公桌前的一侧,胡乱洗了把脸的甘菲尔德先生站在另一侧.两三个模样怪吓人的汉子足登长统马靴在踱去踱来.
戴眼镜的老绅士对着一小张羊皮纸渐渐打起盹来;班布尔先生让奥立弗在办公桌前立定之后,曾出现一阵短暂的冷场.
"就是这个孩子,长官阁下,"班布尔先生说.
正在看报的老绅士抬头瞧了瞧,扯一下另一位老绅士的衣袖;于是,后一位老绅士醒过来.
"哦,就是这个孩子吗 "老绅士问.
"就是他,先生,"班布尔先生答道."向长官鞠躬,我的好孩子."
奥立弗抖擞精神,毕恭毕敬地鞠了一躬.他直勾勾地瞪着两位长官假发上的粉,心中直纳闷儿:是不是所有理事的老爷头上天生都有那种白色的玩意儿
是不是正因为这个缘故才从此成为理事的老爷
"嗯,"老绅士说,"我想,他是喜欢扫烟囱的吧 "
"他对这一行喜欢极了,长官阁下,"班布尔答道,同时偷偷拧了奥立弗一把,示意他知趣些,不要说不喜欢.
"他愿意当一个扫烟囱的 他愿意吗 "老绅士问.
"要是我们打算明天送他去其他任何行当,他一定马上逃跑,长官阁下,"班布尔回答.
"那末,他未来的主人——你,先生——是不是会好好待他,供他饭食,诸如此类的事情你能不能做到
"老绅士问.
"我说能做到,就一定做得到,"甘菲尔德先生回答的口气很犟.
"你说话粗鲁,我的朋友,不过看来像个直性子的老实人,"戴眼镜的老绅士说着把视线转向争取那笔附加于奥立弗的补贴的候选人;其实,甘菲尔德一脸凶相,明明打着心狠手辣的烙印.但这位地方官的眼力既不济,想法又幼稚,所以,
别人能识别的事情,却不能指望他也辨得出来.
"但愿我是这样一个人,先生,"甘菲尔德先生说着眼睛一瞟,样子相当丑恶.
"我相信你一定是的,我的朋友,"老绅士说;他把眼镜在鼻梁上架稳些,向左右两边瞧瞧,想找墨水缸.
这对奥立弗的命运是个关键时刻.倘若墨水缸确实放在老绅士以为它所在的地方,他早就把笔尖伸进去蘸了墨水,在学徒契约上签好字,奥立弗马上就会被带走.可是,墨水缸恰恰就在他鼻子底下,而他照例满桌子都找遍了,还是没有找到.在寻找墨水缸的过程中,他无意间向自己正前方一看,视线落到奥立弗·退斯特苍白而惊恐的脸上.尽管班布尔在一旁递眼色警告他,拧他,奥立弗瞧着他未来的主人那副可憎的面目,还是明白无误地现出交织厌恶和害怕的表情,即使一位跟瞎子差不多的地方官也决不可能看错.
老绅士顿了一下,放下笔来,视线从奥立弗脸上移向林金斯先生;后者故意做出高高兴兴,漫不经心的样子在嗅一撮鼻烟.
"我的孩子!"老绅士隔着桌子俯身向前说.奥立弗闻声吓了一跳.这也情有可原,因为那一声呼唤语气很亲切,而陌生的声调会叫人猛吃一惊.他剧烈地颤抖着,眼泪夺眶而出.
"我的孩子,"老绅士说,"你脸色难看,神态慌张.究竟是怎么回事 "
"干事,你不要那样贴近他站着,"另一位地方官说着放下报纸,带着好奇的神情向前探出身子."孩子,告诉我们,是怎么回事
奥立弗双膝跪下,两手紧紧握在一起,哀求把他送回到黑屋子里去;他宁可挨饿,挨打,甚至宁可给他们杀掉,就是不要让那个可怕的人把他带走.
班布尔先生做出最悲壮的表情朝天举起两只手,翻起一对眼珠子."好哇!奥立弗,在我见过的所有阴险狡猾,心术不正的孤儿中间,你可算得最不要脸的一个."
"闭上你的嘴,干事,"另一位老绅士在班布尔先生用末了那个形容词发泄怒气之后说.
"请长官阁下原谅,"班布尔先生简直不相信自己有没有听错."阁下是在对我说吗 "
"是的.闭上你的嘴."
班布尔先生惊呆了.一位教区干事竟被命令闭嘴!这不是纲常大乱 !
戴玳瑁边眼镜的老绅士看看自己的同事;后者意味深长地点点头.
"这份契约我们拒绝批准,"老绅士说时把那张羊皮纸往边上一撂.
"我希望,"林金斯先生结结巴巴地说,"我希望两位长官不要听信一个孩子未经证实的陈述,认为本教区当局应负任何处置失当的责任."
"地方官毋须就这个问题发表任何意见,"第二位老绅士尖刻地说."把这孩子带回习艺所去好好对待他.看来他得到的待遇并不好."
当天晚上,穿白背心的绅士斩钉截铁地断言,奥立弗不但将被绞死,还得外加挖出内脏,肢解尸体.班布尔先生阴郁而神秘地摇摇头,说他希望奥立弗能有好结果;对此,甘菲尔德先生接口说,他希望奥立弗落到他手里.虽然扫烟囱的在大多数问题上同意干事的看法,但他表示的愿望看来却属于完全相反的一类.
第二早晨,公众再次获悉:奥立弗·退斯特又在"招领"了;任何人只要愿意把他领去,都可以得款五镑.
(荣如德 译)
B,夏洛特·勃朗特(Charlotte Bront , )
1,作品和主题 (Works and thematic concerns):
夏洛特一生共写了四部小说:《简·爱》(Jane Eyre,
1847),《雪莉》(Shirley, 1849),《维莱特》(Villette, 1853)和《教授》(The Professor,
1857).这些故事无论是发生在偏僻落后的约克郡,还是在异国他乡,讲述的都是有关年轻的中产阶级女性如何为争取独立,平等,爱情和幸福而不懈地斗争.由于受到严格的基督教的熏陶,夏洛特鄙视一切世俗功利,坚信勤劳,独立,自律和道德力量等社会价值观念.
此外,夏洛特又是一个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家.在小说里,夏洛特尖锐地抨击了上层社会的残忍,伪善,自私,势利和其它罪恶,表达了对贫苦不幸的人们的深切同情.她的故事素材大多来源于自己当年在寄宿学校的学生生活或是在有钱人家当家庭女教师的见闻和经历.
同时,夏洛特对传奇的热爱也从未衰减.她讲述了一个个引人入胜,凄婉感人的爱情故事,这其中既有她自己不幸的爱情遭遇的写照,也有她对理想浪漫爱情的构想.这些故事既吸引了读者又满足了作者自己心灵的渴望.夏洛特所述激情的主观性和强烈性使她的作品脱颖而出,不同于其他作家的作品.此外,夏洛特的小说常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并赋予她笔下的主人公以强烈的情感和非凡的性格,而这些也正是她本人的品性.加之恐怖,神秘和预言性成分的运用,夏洛特创造了一个极富浪漫色彩的现实世界.
2,主要作品:《简·爱》(Major work: Jane Eyre)
故事简介 (Brief story)
《简·爱》是一部自传性小说,讲述了一个出身贫苦,相貌平凡的家庭女教师的故事.简的童年是在一个没有爱的冷酷家庭和一所慈善学校度过的.后来在一个有钱人家里当家庭教师.她爱上了她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赢得了他的心,并准备嫁给他.但是,当她得知罗切斯特先生已经结婚的真相时,便毅然离他而去,拒绝做他的情人.在摩尔山庄,她拒绝了年青英俊的牧师圣·约翰·里菲斯的求婚.她坚持要和一个彼此相爱的人结婚.最后,她回到了残废但是恢复了自由之身的主人身边.二人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主题 (Themes)
夏洛特的代表作《简
爱》是维多利亚时代最受欢迎,最重要的小说之一.小说以尖锐地批判类似洛伍德寄宿学校这样的宗教慈善机构的伪善而著名.通过经常的挨饿和人格侮辱,这种学校把那些没人要的女孩们培养成伏伏贴贴的奴隶.这部小说也批判了世俗社会对于爱情和婚姻的偏见.
爱》也是一篇道德寓言.作者正视现实的残酷,始终坚信辛勤的劳动,诚实的品格和道德的力量会带来最终的幸福,因此她的叙述中没有半点粉饰.在她看来,现实生活中没有垂手可得的东西,也没有完全的幸福.人们只有在经历一系列精神和肉体上的考验之后,才能最终获得幸福.在这部小说里,简就遭受过诸如:虐待,孤独,凌辱,寒冷,饥饿,社会偏见以及与她最爱的人分离等等痛苦.最终,简通过她的智慧,勤奋和一颗正直勇敢的心赢得了幸福.罗切斯特也是如此.为了洗掉过去不光彩的历史,他不得不经受一次又一次身体上和精神上的苦难和挫折,最后才迎来新的生活.
这部小说之所以深受读者喜爱的另一个原因是它开启了英国家庭女教师题材的先河.一个孤独,不幸,穷苦,但却才智过人的中产阶级年轻女子被迫在有钱人家当家庭教师.在小说里,夏洛特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敢于藐视传统的家庭女教师形象.虽然她不美也不富有,但是她顽强地与这个带世俗偏见的社会抗争,维护自己的独立与尊严,并最终获得了真正的幸福.简对罗切斯特所作的关于爱情和独立的坦率而热烈的表白,震惊了当时上流社会的读者们.这不仅是简,而且是整个中产阶级劳动妇女以及全世界的妇女为争取平等和独立的宣言.作为第一部以家庭女教师为题材的小说,《简
爱》对当时的妇女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
(3) 冲突 (Conflict)
小说里有四种冲突: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在《简·爱》中,每一种冲突都得到了体现.简蔑视瑞得太太和她的孩子们,憎恶布洛克赫斯特先生和洛伍德学校的其他教师.罗切斯特先生敢于反抗社会世俗,在发疯的妻子还未去世前就试图与简结婚.简因为爱着罗切斯特而使自己深受折磨.整个洛伍德学校的师生为了在寒冷,潮湿,疾病和被人忽视的状况下生存下来,不得不与自然作斗争.在离开桑菲尔德庄园之后,简为了生存,也同寒冷的沼泽和自身的弱点进行了斗争.圣·约翰也在同自己做斗争,压抑着对罗莎蒙德的爱情,压抑着不想做传教士的念头.
结构 (Structure)
故事的叙述以简从小到大生活的的五个地点为框架:(a) 盖茨赫德庄园是舅母和表兄妹残酷虐待她的地方.(b)
洛伍德是一个专为孤儿或被遗弃的女孩开设的慈善学校;她在这里饱受肉体和精神的折磨.(c)
桑菲尔德庄园留下了她最难忘的记忆.在这里,她与主人共坠爱河,但因主人与阁楼上的疯女人还保持着法律上的婚姻关系,她只得离去.(d)
摩尔庄园是她在经历了好几天的痛苦与饥饿的绝望斗争之后,被自家亲戚搭救的地方.在这里她得以审视自己的心灵,再次面对诱惑;(e)
芬恩丁是她与身体残废但重新获得了自由的罗切斯特最后幸福结合的地方.
所有这些地名都具有象征意义,暗示简生活的不同时期或地位.例如,洛伍德(Lowood)是指地理上处在封闭,低凹的地势的学校.它暗示着简人生的低潮与痛苦.桑菲尔德(Thornfield),是一片长满带刺的玫瑰的原野.它暗示了简与罗切斯特之间的爱情存在的阻力以及他们为争取幸福所必须克服的各种困难.
3,特色 (Special features)
夏洛特·勃朗特是运用语言进行描绘的艺术家.她透过简的眼睛,对人生不同阶段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对这个生性敏感,激情澎湃的女教师的内心世界的刻画都非常出色.在她的笔下,有阁楼上神秘女人的阴森恐怖的怪叫,有简自己真实的和梦幻的描绘,有闪电劈裂的栗树和罗切斯特心灵感应的呼唤等自然或超自然的现象.所有这一切都让简·爱的世界变成了一个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世界.
此外,小说的主观色彩也相当突出.从简像写日记一样的第一人称叙述中,读者自始至终都有机会洞察她内心的所思所想:简·爱儿时在盖茨霍德的孤独和受到的虐待;她青年时期在洛伍德学校渴求知识,渴望得到周围人们的爱和尊重的心情,以及她对于今世与来生的疑问和思考;成年的简来到桑菲尔德之后幸福而又痛苦的爱情历程,以及后来毅然回到罗切斯特身边的决定等等.夏洛特把所有这些都描述得十分细致,生动.在小说中,所有客观的,潜意识的或者超自然的世界——自然风光,绘画,书籍,梦想,心灵感应等——或成为背景,或成为她心灵的反映.另外,小说中每个人物,每个事件都是通过简·爱的眼睛观察到的.她的观点决定了读者的爱憎;她的情绪感染了读者的视野和感情.一句话,这种主观性的描述让小说更具真实感,更引人入胜.
4,选读:《简·爱》第二十三章节选 (Selected reading: Excerpt
from Chap XXIII of Jane Eyre)
(1)大意 (Main idea)
在本章中,罗切斯特否定性的求爱方式给读者带来了期待已久的故事高潮.他们的会面发生在简刚刚从舅母的葬礼赶回桑菲尔德庄园不久.简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罗切斯特,而这份爱又是那样的无奈和渺茫.简以为罗切斯特即将娶美丽而富有的英格丽小姐为妻,爱恨情愁陡然涌上心头.她不得不面对罗切斯特,公开表白了自己对他的爱意和作为独立的个人所应有的平等地位.简也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婚姻观念的鄙视.
在这部分,简充满激情的反驳是很著名的.这不仅仅是一个体格弱小,相貌平凡的家庭女教师与主人争取平等权利的真情告白,也是所有中产阶级劳动妇女,社会各阶级,各种族的人们争取平等的宣言.
(2)语言 (Language)
小说的语言简洁明了.为了体现会话体的风格与说话人的强烈情感,书中运用了大量的破折号和感叹号.贯穿全书的象征主义在本章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读者甚至会怀疑这伊甸园般的花园里隐藏着毒蛇.和煦的天气骤然变冷;园中的栗树在呻吟,枯萎,就在当晚被闪电劈成了两半.自然界的变化预示着悲剧的发生.
(3)选读汉语译文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selected part)
《简 爱》第二十三章
"到爱尔兰去的路很远,简妮特,我很抱歉叫我的小朋友去作这样令人厌倦的旅行;不过,我不能安排得更好了,那又有什么办法呢
你觉得你跟我有点相似么,简 "
这一次我没敢答话,我心里很激动.
"因为,"他说,"我有时候对你有一种奇怪的感觉——特别是,像现在这样,你靠近我的时候.我左边肋骨下的哪个地方,似乎有一根弦,和你那小身体同样地方的一根类似的弦打成了结,打得紧紧的,解都解不开.要是那波涛汹涌的海峡和两百英里左右的陆地把我们远远地隔开,我怕那根联系的弦会绷断;我有一种紧张的想法,到那时候我内心就会流血.至于你——你会忘了我吧."
"这我永远也不会,先生,你知道——"我说不下去了.
"简,你听到那夜莺在树林子里唱歌吗 听!"
我一边听一边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我再也抑制不住我的感情;我不得不屈服;剧烈的痛苦使我从头到脚都在哆嗦.等我说出话来,那也只是表示一个强烈的愿望,说我但愿我从没被生出来,但愿我从没来到桑菲尔德.
"就因为你离开它觉得难受吧 "
由我心里的痛苦和爱情激起的剧烈感情,正在要求成为主宰,正在挣扎着要支配一切;主张有权占优势,要克服,生存,上升,最后统治;是的——还要说话.
"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我没有受到践踏.我没有被弄得僵化.我没有被埋在低劣的心灵中,没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外.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我已经认识了你,罗切斯特先生;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
"你在哪儿看到了必要性 "他突然问.
"哪儿 先生,是你把它放在我面前的."
"什么形状的 "
"英格拉姆小姐的形状;一个高贵和美丽的女人,——你的新娘."
"我的新娘!什么新娘 我没有新娘啊!"
"可是你会有的."
"对;——我会有!——我会有!"他咬紧牙齿.
"那末我得走了;——你自己亲口说的."
"不,你得留下!我发誓——这个誓言会被遵守的."
"真的,我得走!"我有点恼火了,反驳说."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 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吗 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
能让我的一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让我的一滴活水从我杯子里泼掉吗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
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因为我们是平等的!"罗切斯特先生重复了一遍——
"就这样,"他又说,一把抱住我,把我搂在怀里,把他的嘴唇贴在我的嘴唇上,"就这样,简!"
"是的,就这样,先生,"我接着说,"然而不能这样,因为你是个结了婚的人——或者说等于结了婚,娶了一个低于你的,你并不同情的,我不相信你真正爱的女人,因为我看到过和听到过你嘲笑她.我瞧不起这种结合;所以我比你好——让我走!"
"去哪儿,简 去爱尔兰吗 "
"对——去爱尔兰.我已经把我心里的话说出来了,现在上哪儿都行."
"简,安静点,别这么挣扎,像个绝望中撕碎自己羽毛的疯狂的野鸟似的."
"我不是鸟;没有罗网捕捉我;我是有独立意志的自由人;我现在就要运用我的独立意志离开你."
我再作了一次努力就自由了,我笔直地站在他面前.
"你的意志将决定你的命运,"他说;"我把我的手,我的心和我的一切财产的分享权都奉献给你."
"你在演一出滑稽戏,我看了只会发笑."
"我要你一辈子都在我的身边——做我的第二个自己的和最好的人间伴侣."
"对于那种命运,你已经作出了你的选择,那就得遵守."
"简,安静一会儿;你太激动了;我也要安静一下."
一股风顺着月桂小径吹来,哆嗦着从七叶树的树枝间穿过去,刮走了——刮到渺茫的远方——消失了.夜莺的歌是这一时刻唯一的声音;我听着听着又哭了起来.罗切斯特先生一声不响地坐着,温柔而认真地看着我.他沉默了一会儿,最后说:
"到我身边来,简,让我们作些解释,彼此谅解吧."
"我永远也不会再到你身边去;现在我已经给拉走,不能回来了."
"可是,简,我是把你作为我的妻子叫你过来的;我打算娶的只是你."
我不吭声,我想他是在取笑我.
"来吧,简——过来."
"你的新娘拦在我们中间."
他站起来,一步就走到我面前.
"我的新娘在这儿,"他说,又把我拉向他,"因为和我平等的人,和我相似的人在这儿.简,你愿意嫁给我吗 "
我还是没有回答,还是在挣脱他,因为我还不相信.
"你怀疑我吗,简 "
"完全怀疑."
"你不信任我 "
"一点也不信任."
"在你的眼睛里,我是个撒谎者吗 "他热切地说."小怀疑论者,你会相信的.我对英格拉姆小姐有什么爱情吧
没有,这你是知道的.她对我有什么爱情呢
没有,正如我煞费苦心证实了的.我让一个谣传传到她耳朵里,说我的财产连人家猜想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在这以后,我就去看看效果怎么样;她和她的母亲都很冷淡.我不愿——我不能——娶英格拉姆小姐.你——你这奇怪的——你这几乎不是人间的东西!——我爱你就像爱自己的肉一样.
你——尽管你穷,低微
,矮小,不美——我还是要请求你接受我作为你的丈夫."
"什么,我!"我禁不住叫了起来;看到他的认真——特别是他的鲁莽——我开始相信他的真诚,"在世界上除了你以外——如果你是我的朋友的话——没有一个朋友的我,除了你给我的以外没有一个先令的我
"你,简.我必须使你成为我自己的——完全是我自己的.你愿意成为我的吗
说愿意,快."
"罗切斯特先生,让我看看你的脸;朝着月光."
"因为我想看看你的脸;转身!"
"哪,你会发现它不见得比一张涂满了字,揉皱了的纸更容易看懂.看吧,不过要快,因为我难受."
他的脸非常激动,非常红,五官露出强烈的表情,眼睛里闪出奇异的光芒.
"哦,简,你在折磨我!"他嚷道."你用那搜索的,但是忠诚而宽大的眼神在折磨我!"
"我怎么会折磨你呢
如果你是诚挚的,你的求婚是真的话,那我对你的感情只能是感激和忠诚——它们决不会折磨人."
"感激!"他嚷了起来;然后又发疯似地补充说——"简,快答应我.说爱德华——叫我的名字'爱德华'——我愿意嫁给你."
"你当真吗 ——你真的爱我吗
——你是真心实意地希望我做你的妻子吗 "
"是的;要是必需有一个誓言才能满足你,那我就起誓."
"好吧,先生,我愿意嫁给你."
"嫁给爱德华——我的小妻子!"
"亲爱的爱德华!"
"上我这儿来——现在完全上我这儿来吧,"他说;于是把他的脸颊贴在我的脸颊上,在我的耳旁用他那最深沉的声调补充说:"使我幸福吧——我将使你幸福."
(祝庆英 译)
C,埃米莉·勃朗特 (Emily Bront , )
虽然埃米莉英年早逝,她的文学天赋与其姊夏洛特相比却毫不逊色.她留下的193首诗引起了研究文学的教授和学生们的极大兴趣.但是对于普通的中国读者来说,埃米莉的名字总是与她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1847)紧紧地连在一起.
1,主题 (Themes)
这部小说本身就是一个谜,不同的人对它有着不同的理解.许多数人认为它是一部扣人心弦的爱情小说.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之间的爱情是人世间最激烈,最美丽,但也是最恐怖,最残忍的爱情.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小说.希斯克利夫仅仅因为是一个不知道父母的贫苦孤儿就遭受百般凌辱,排除在家族之外,心灵被极度扭曲.自从他的恩人恩肖先生死后,希斯克利夫受到了辛得利的百般欺辱.以林顿家族为代表的上流社会公开鄙视他.希斯克利夫深爱着凯瑟琳,但不得不与她分离,因为他在社会上不名一文,不配作凯瑟琳的丈夫.希斯克利夫天性中的善良和爱就这样被扭曲了,对他人的同情,友谊和爱也被扼杀了.因此,一旦机会来临,被压迫者就会起来反抗压迫者,甚至自己也变成一个压迫者.从这点来说希斯克利夫对敌人的复仇虽然残酷了一些,但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有一定的理由.
在论及人际关系,特别是男女关系时,作者旨在表明以人的社会地位来衡量个人价值是极其错误的.破坏真挚而自然的感情不仅是残忍的而且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而且,在小说中,埃米莉似乎更关注对这种狂野的,赤裸裸的,自然的人际关系的描写.凯瑟琳嫁给了埃得伽,因为这是她所在的阶级的女性应该做出的选择.街坊邻里都认为这是桩十分理想的婚姻.但是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关系比她和埃得伽的被社会所接受的,为法律所认可的关系更加牢固.她对耐莉解释说,她对埃得伽的爱就像树上的叶子——当冬天到来的时候就凋谢了.而她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就像树下的岩石,坚实而恒久.凯瑟琳还宣称她就是希斯克利夫.实际上,他们的关系就是对一切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规范的挑战.小说展现了人类最美丽,最强烈的情感,而这种情感一旦被扭曲就会变成最具毁灭性的灾难.
2,特色 (Special features)
这部小说运用极为简洁无华的语言表达了人世间最动人,最强烈的情感.埃米莉笔下的大自然充满着人的灵性.它和人一样有着自己的生命和喜怒哀乐.埃米莉以貌似不经意的寥寥数笔就表达出了主人公强烈的情感.她对于野蛮行为的生动描写,对那些歇斯底里的,醉醺醺的人物,以及最不可思议的事情的描述都极为精彩.
虽然小说的创作很明显地受到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作家以及哥特式小说的影响,但不管怎么说,它还是极具独创性.小说中的人物带有典型的约克郡人的特征——他们古老的生活方式,地方语言和活动背景都明显地属于作者土生土长的那片遥远的荒原.
小说的叙述手法复杂多变,极富特色.小说从故事情节接近尾声的地方开始.这时希斯克利夫已经是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主人,而且小凯蒂和哈里顿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然后再跳回到故事最开始的地方.而后根据情节的需要,时间向前或向后移动.故事的一部分是画眉山庄的房客洛克伍德先生自己讲述的;但大部分是通过凯瑟琳的奶妈耐莉讲述给洛克伍德先生的;另有一部分是通过凯瑟琳的日记和伊莎贝拉写给耐莉的信来叙述的.
这部小说以描写性叙叙为主,因此书中没有任何离题的谈话,也没有作者从"全知全能"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和评论.而在当时作家在小说中进行分析和评论是颇为流行的.埃米莉以一种就事论事的口吻讲述故事,不对任何人物作出判断或批评.
3,结构 (Structure)
故事开始所描绘的世界处于一种十分平衡,和谐的状态.它由两个几乎完全相对立的家族组成.一个是住在半山荒野中的呼啸山庄的恩萧先生.他是一个富裕的农夫,带着妻子和一子一女.另一个是住在山谷中的画眉山庄的林顿先生.他是当地上流社会的一员,也带着妻子和一子一女.恩萧家族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的旷野,感情强烈,精力充沛,性格狂暴,残忍而野蛮.林顿家族生活在避风的山谷中,知书达理,温和驯服,但意志软弱.外来者希斯克利夫的加入打破了这个平衡.他的到来首先使恩萧家庭内部产生不和,使父亲疏远了儿子,妹妹疏远了兄长;然后他又让两个家族反目成仇.一直到他去世以后,和平与协调才得以恢复.现在他的亡魂与凯瑟琳结合在一起,游荡在呼啸山庄的旷野中.小凯蒂和哈里顿幸福地结合了,一起居住在山下宁静的画眉山庄.
4,选读:《呼啸山庄》第十五章 (Selected reading: Chapter XV, Wuthering
简评 (Brief comment)
节选部分是耐莉向洛克伍德先生描述的凯瑟琳临死之前和希斯克利夫会面的情景.它以语言的直率,朴实和情感描写的强烈著称.作者以毫无修饰,简洁的语言完美生动地表现出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最后相聚时刻的疯狂爱情.例如,当希斯克利夫匆匆赶到画眉山庄看到垂死的凯瑟琳时,他的第一句话便是:"啊,凯蒂!啊,我的生命!我怎么受得了啊
".掩盖在这句简单的反问句后面的是希斯克利夫破碎的心,是在即将失去凯瑟琳时无法忍受,难以言状的痛苦.这种以寥寥数语表现强烈情感的方法还运用在凯瑟琳死后,对希斯克利夫的疯狂,绝望和自我折磨的描写中.
另一种表现强烈情感的方法是通过描写二人的行为举止.两人见面时,他们强烈的爱情隐藏在公开的蔑视,威胁和憎恶的言辞之中.他们互相指责对方让自己受苦.凯瑟琳抓住希斯克利夫的头发让他跪在自己面前,并说她要让希斯克利夫遭受和她一样多的痛苦.她还故意刺痛希斯克利夫,说她一死他肯定就会忘了她.希斯克利夫"扭开他的头,咬着牙"狂喊:"不要把我折磨得像你自己一样地疯狂吧".当希斯克利夫从她怀中挣脱出来时,凯瑟琳的手中还紧紧抓着他的一撮头发.而当希斯克利夫松开凯瑟琳的胳膊时,耐莉发现在凯瑟琳没有血色的手臂上竟有四个清晰可见的紫痕.这就是对两个不幸的恋人之间强烈的,愤怒的,爱恨交织的情感的生动描写.
(2)选读汉语译文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selected part)
《呼啸山庄》第十五章
凯瑟琳带着紧张的热切神情,盯着她卧房的门口.他并没有马上发现应该走进的屋子:她示意要我接他进来,可是我还没走到门口,他已经找到了,而且大步走到她身边,把她搂在自己怀里了.
有五分钟左右,他没说话,也没放松他的拥抱,在这段时间我敢说他给予的吻比他有生以来所给的还多:但是先吻他的是我的女主人,我看得清清楚楚,他由于真正的悲痛,简直不能直瞅她的脸!他一看见她,就跟我同样地确信,他是没有最后复原的希望了——她命中注定,一定要死了.
"啊,凯蒂!啊,我的生命!我怎么受得了啊
"这是他说出的第一句话,那声调并不想掩饰他的绝望.现在他这么热切地盯着她,他的凝视是这么热烈,我想他会流泪的.但是那对眼睛却燃烧着极度的痛苦:并没化作泪水.
"现在还要怎么样呢
"凯瑟琳说,向后仰着,以突然阴沉下来的脸色回答他的凝视:她的脾气不过是她那时常变动的精神状态的风信标而已."你和埃德加把我的心都弄碎了,希刺克厉夫!你们都为那件事来向我哀告,好像你们才是该被怜悯的人!我不会怜悯你的,我才不.你已经害了我——而且,我想还因此沾了光吧.你多强壮呀!我死后你还打算活多少年啊
希刺克厉夫本来是用一条腿跪下来搂着她的.他想站起来,可是她抓着他的头发,又把他按下去.
"但愿我能抓住你不放,"她辛酸地接着说."一直到我们两个都死掉!我不应该管你受什么苦.我才不管你的痛苦哩.你为什么不该受苦呢
我可在受呀!你会忘掉我吗 等我埋在土里的时候,你会快乐吗
二十年后你会不会说,'那是凯瑟琳·恩萧的坟.很久以前我爱过她,而且为了失去她而难过;可是这都过去了.那以后我又爱过好多人:我的孩子对于我可比她要亲多了;而且,到了死的时候,我不会因为我要去她那儿就高兴:我会很难过,因为我得离开他们了!'你会不会这么说呢,希刺克厉夫
"不要把我折磨得跟你自己一样地发起疯来吧,"他叫,扭开他的头,咬着牙.
在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看来,这两个人形成了一幅奇异而可怕的图画.凯瑟琳很有理由认为天堂对于她就是流放之地,除非她的精神也随同她的肉体一起抛开.在她现在的面容上,那白白的双颊,没有血色的唇,以及闪烁的眼睛都显出一种狂野的要复仇的心情;在她的握紧的手指中间还留有她刚才抓住的一把头发.至于她的同伴,他一只手撑住自己,一只手握着她的胳臂;他对她那种温存,对于她当时的健康状况是很不适合的.在他松手时,我看见在那没有血色的皮肤上留了四条清清楚楚的紫痕.
"你是不是有鬼附着,"他凶暴地追问着,"在你要死的时候还这样跟我说话
你想没想到所有这些话都要烙在我的记忆里,而且在你丢下我之后,将要永远更深地啮食着我
你明知道你说的我害死你的话是说谎;而且,凯瑟琳,你知道我只要活着就不会忘掉你!当你得到安息的时候,我却要在地狱的折磨里受煎熬,这还不够使你那狠毒的自私心得到满足吗
"我不会得到安息的,"凯瑟琳哀哭着,感到她身体的衰弱,因为在这场过度的激动下,她的心猛烈地,不规则地跳动着,甚至跳得能觉察出来.她说不出话来,直到这阵激动过去才又接着说,稍微温和一些了.
"我并不愿意你受的苦比我受的还大,希刺克厉夫.我只愿我们永远不分离:如果我有一句话使你今后难过,想想我在地下也感到一样的难过,看在我自己的份上,饶恕我吧!过来,再跪下去!你一生从来没有伤害过我.是啊,如果你生了气,那今后你想起你的气愤就要比想起我那些苛刻残酷的话更难受!你不肯再过来吗
希刺克厉夫走到她椅子背后,向前探身,却让她看不见他那因激动而变得发青的脸.她回过头望他;他不许她看;他突然转身,走到炉边,站在那儿,沉默着,背对着我们.林顿夫人的目光疑惑不解地跟着他:每一个动作在她心里都唤起一种新的感情.在一阵沉默和长久的凝视之后,她又讲话了;带着愤慨的失望声调对我说——
"啊,你瞧,耐莉,他都不肯暂时发发慈悲好让我不进坟墓.我就是这样被人爱啊!好吧,没关系.那不是我的希刺克厉夫.我还是要爱我那个;带着他跟着我:他是在我灵魂里.而且,"她沉思地又说,"使我最厌烦的到底还是这个乱七八糟的牢狱,我不愿意被关在这儿了.我多想躲避到那个光荣的世界里,永远在那儿,不是眼泪模糊地看到它,不是在痛楚的心境中渴望它;可是真的跟它在一起,在它里面.耐莉,你以为你比我好些,幸运些;完全健康有力:你为我难过——不久这就要改变了.我要为你们难过.我将要无可比拟地超越你们,在你们所有的人之上.我奇怪他不肯挨近我
"她自言自语地往下说,"我以为他是愿意的.希刺克厉夫,亲爱的!现在你不该沉着脸.到我这儿来呀,希刺克厉夫."
她异常激动地站起身来,身子靠着椅子的扶手.听了那真挚的乞求,他转身向她,神色是完全不顾一切了.他睁大着双眼,含着泪水,终于猛地向她一闪,胸口激动地起伏着.他们各自站住一刹那,然后我简直没看清他们是怎么合在一起的,只见凯瑟琳向前一跃,他就把她擒住了,他们拥抱得紧紧地,我想我的女主人绝不会被活着放开了:事实上,据我看,她仿佛立刻就不省人事了.他投身到最近处的椅子上,我赶忙走上前看看她是不是昏迷了,他就对我咬牙切齿,像个疯狗似的吐着白沫,带着贪婪的嫉妒神色把她抱紧.我简直不觉得我是在陪着一个跟我同类的动物:看来即使我跟他说话,他也不会懂;因此我只好非常惶惑地站开,也不吭声.
凯瑟琳动弹了一下,这才使我立刻放了心:她伸出手搂住他的脖子,他抱住她,她把脸紧贴着他的脸;他回报给她无数疯狂的爱抚,又狂乱地说——
"你现在才使我明白你曾经多么残酷——残酷又虚伪.你过去为什么瞧不起我呢
你为什么欺骗你自己的心呢,凯蒂
我没有一句安慰的话.这是你应得的.你害死了你自己.是的,你可以亲吻我,哭,又逼出我的吻和眼泪:我的吻和眼泪要摧残你——它们要诅咒你.你爱过我——那么你有什么权利离开我呢
有什么权利——回答我——对林顿存那种可怜的幼想
因为悲惨,耻辱和死亡,以及上帝或撒旦所能给的一切打击和痛苦都不能把我们分开,而你,却出于你自己的心意,这样作了.我没有弄碎你的心——是你弄碎了的;而在弄碎它的时候,你把我的心也弄碎了.因为我是强壮的,对于我就格外苦.我还要活吗
那将是什么样的生活,当你——啊,上帝!你愿意带着你的灵魂住在坟墓里吗
"别管我吧,别管我吧,"凯瑟琳抽泣着."如果我曾经作错了,我就要为此而死去的.够啦!你也丢弃过我的,可我并不要责备你!我饶恕你.饶恕我吧!"
"看看这对眼睛,摸摸这双消瘦的手,要饶恕是很难的,"他回答."再亲亲我吧;别让我看见你的眼睛!我饶恕你对我作过的事.我爱害了我的人——可是害了你的人呢
我又怎么能够恕他 "
他们沉默着——脸紧贴着,用彼此的眼泪在冲洗着.至少,我猜是双方都在哭泣;在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场合中,就连希刺克厉夫仿佛也能哭泣了.
同时我越来越心焦;因为下午过去得很快,我支使出去的人已经完成使命回来了,而且我从照在山谷的夕阳也能分辨出吉默吞教堂门外已有一大堆人涌出了.
"作完礼拜了,"我宣布."我的主人在半个钟头内到家啦."
希刺克厉夫哼出一声咒骂,把凯瑟琳抱得更紧,她一动也不动.
不久我看见一群仆人走过大路,向厨房那边走去.林顿先生在后面不远;他自己开了大门,慢慢蹓达过来,大概是要享受这风和日丽,宛如夏日的下午.
"现在他到这来了,"我大叫."看在老天爷的份上,快下去吧!你在前面楼梯不会遇到什么人的.快点吧,在树林里待着,等他进来你再走."
"我一定得走了,凯蒂,"希刺克厉夫说,想从他的伴侣的胳臂中挣脱出来."可是如果我还活着,在你睡觉以前,我还要来看你的.我不会离开你的窗户五码之外的."
"你决不能走!"她回答,尽她的全力紧紧地抓住他."我告诉你,你不要走."
"只走开一个钟头,"他热诚地恳求着.
"一分钟也不成,"她回答.
"我非走不可——林顿马上就要来了,"这受惊的闯入者坚持着.
他想站起来,要松开她的手指——但她紧紧搂住他,喘着气:在她脸上现出疯狂的决心.
"不!"她尖叫."啊 ,别,别走.这是最后一次了!埃德加不会伤害我们的.希刺克厉夫,我要死啦!我要死啦!"
"该死的混蛋!他来了,"希刺克厉夫喊着,倒在他的椅子上."别吵,亲爱的!别吵,别吵,凯瑟琳!我不走了.如果他就这么拿枪崩了我,我也会在嘴唇上带着祝福咽气的."
他们又紧紧地搂在一起.我听见我主人上楼了——我的脑门上直冒冷汗;我吓坏了.
(3) 理解注释 (Comprehension notes):
Well might Catherine deem that heaven would be a land of exile to
her, unless, with her mortal body, she cast away her mortal
character also (p.276):
凯瑟琳有她自己不想上天堂的理由:因为要进天堂,像耐莉所说的那样,她不仅要放弃她的生活方式,而且还要放弃她的个性.在耐莉看来,凯瑟琳的个性特点就是残忍.
——oh, God! Would you like to
live with your soul in the grave (p.279):
这是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谈论他们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特别的方式.在稍早一些时候,凯瑟琳曾对耐莉说她就是希斯克利夫,她能感知希斯克利夫所感知的一切.同样,在这里,希斯克利夫称生命垂危的凯瑟琳就是他的灵魂.
D,阿尔弗雷德·丁尼生 (Alfred Tennyson, )
丁尼生,作为一位桂冠诗人,是维多利亚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他的诗,不论是以个人的生活还是以古老的传说为题材,都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怀疑与信念,悲哀与欢乐.
1,主要作品 (major works)
(1) 《诗歌集》(Poems, 1842)
这个诗集收录了著名的戏剧独白《尤利西斯》(见选读)和以亚瑟王及其圆桌骑士的古老传说为题材的组诗《亚瑟之死》.
《公主》(The Princess, 1847)
《公主》是一部无韵体诗歌.在这里,丁尼生讨论了妇女在家庭和社会的权力和地位.著名的抒情诗有:《眼泪,莫名其妙的眼泪》,《下来,噢,少女》,《和畅而低柔》等.其中,有些诗还被作曲家配上了音乐.
(3) 《悼念》(In Memoriam, 1850)
《悼念》是丁尼生为纪念亡友亚瑟·哈拉姆而作的挽歌,是他最伟大的作品.它也是一部诗体形式的日记,不仅表达了对挚友亚瑟
哈拉姆英年早逝的无限悲怀,而且也表达了处于社会急剧变化时代的大多数人对于哲学和宗教的笃信与怀疑.这组诗以情感的真挚和艺术的优美著称.诗中似曾相识的感觉,美妙的音韵和图画般的描写使《悼念》成为英国文学中最瑰丽的挽歌之一.组诗由132首短诗组成,其中有一半是为悼念亡友亚瑟·哈拉姆而作的.
(4) 《国王叙事诗》(Idylls of the King, 1842-85)
《国王叙事诗》是丁尼生规模最大的组诗.全诗共12卷,以克尔特人关于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传奇故事为原型写成.尽管故事带有中世纪神秘,传奇的色彩,贯穿全诗的却是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规范:对纯洁心灵的赞颂,对背叛与不忠的谴责.虽然亚瑟王在诗中被塑造成一个竭力在分崩离析的国度里重建和平与秩序的英雄,一个对上帝永远充满虔诚之心的信徒,诗人仍然表达了对文明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的悲观绝望的心情.
这组叙事诗以季节的周而复始为框架.组诗从春天亚瑟王的到来开始,历经夏天的繁荣——骑士和英雄们纷纷加入到亚瑟的圆桌边,秋的衰落——以最后一次战役的失败为象征,以及冬的消亡——敌军势力的增涨,王国的崩溃,朋友,骑士,妻子和军师纷纷弃他而去.
2,艺术特色 (Artistic features)
丁尼生是一个真正的认真的艺术家.他既秉承了先辈伟大诗人的优秀品质,又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和天生的诗才.风格上他是一个传统主义者.他的诗歌具备专业的完美性,意象丰富,语言节奏感强,尤其以优美的抒情,和谐的韵律和精湛的措词著名.景,声,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全无雕琢之痕.
3,作品选读 (Selected readings):
(1) 《碎了,碎了,碎了》("Break, Break, Break")
(A) 大意 (Main idea)
这首诗发表于1842年,是丁尼生为纪念亚瑟 哈拉姆之死而作的早期诗之一,也是最频繁地收录于各种选集的一首诗.
在这首诗里,他将自己的悲伤同玩耍的孩童和干活的年轻水手的无忧无虑作对比,与漠然行驶的船只和海浪作对比.诗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中的第一句相同,这种重复不仅暗示了海浪机械地,冷漠地拍打海岸,也是诗人心中涌起的阵阵悲哀与痛楚的回应.感叹词"噢"的五次出现表达了诗人心中难以自持,不可名状的悲伤与渴望.诗人感叹道:"我多想能从我嘴里吐出/那涌上我心头的思绪满怀".第二节和节三节中感叹词"噢"之后的诗行都未完成,表达了一个陷入深深哀思中的人欲言不能的痛楚心情——儿童和小水手可以高兴地又唱又叫,而我却再也见不到挚友的音容笑貌,听不到他的欢歌笑语.
(B) 选篇汉语译文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selected poem)
《碎了,碎了,碎了》
碎了,碎了,碎了,
拍碎在你灰冷的礁石上,噢大海!
我多想能从我嘴里吐出
那涌上我心头的思绪满怀.
噢,那渔夫的孩子有多美,
他叫呀,喊呀,和他妹妹在玩!
噢,那年青的水手有多美,
他驾一叶小舟唱遍了海湾!
向着山下的避风港,
庄严的船只在纷纷前进;
可我多想碰一碰那消失了的手,
噢,听一听那静寂了的嗓音!
碎了,碎了,碎了
拍碎在你悬崖峭壁的脚下,噢大海!
可是那逝去的温柔而光彩的日子
将永远再不会回来.
(2) 《过沙洲》("Crossing the Bar")
(A)大意 (Main idea)
这首诗是丁尼生在晚年写成的,发表于1889年.已入暮年的诗人在这首诗中平静地向这个世界告别,虽然还带有几许悲伤.他认为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我们的灵魂就像在睡梦中一样会渐渐地,安详地离去.
诗中生和死的隐喻都很普遍,易于理解.
(B)选篇汉语译文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selected poem)
夕阳坠,晚星出,
一个呼声唤我多清楚!
当我出海去,
河口沙洲莫悲哭.
海深邃,洋空阔,
潮来深海总须回头流;
满潮水悠悠,
流水似睡静无皱.
暮色降,晚钟起,
钟声之后便是幽幽夜!
当我登船去,
别离时分莫哽咽.
人间小,人生促,
这潮却能载我去远方;
过了沙洲后,
但愿当面见领航.
(黄杲炘 译)
《尤利西斯》("Ulysses")
(A)大意 (Main idea)
《尤利西斯》是一首无韵体诗,讲述伊萨卡岛国的国王,特洛伊战争的英雄尤利西斯的故事.尤利西斯已入暮年,回到家乡已逾三载,他呼吁他的老部下放弃家中闲逸的生活和他一起启航去探索更远的地方.这首诗根据但丁在《神曲》中所述的关于尤利西斯为"探索世界,寻求不同的生活方式"而进行最后一次远航的故事为蓝本.
在这里,尤利西斯力图说服他的老部下:"多闷人呀,就此停止/不擦擦就锈烂,不因使用而发亮!";"要寻找新世界,现在还不迟";"尽管我们的精力不再象往昔/足以惊天动地;我们素来是,现在还是;/一样的脾性,一样雄赳赳的心,/时光和命运虽使之衰弱,但仍有坚强意志/去斗争,去探寻,去发现,永不退却."他的讲话的大意是一个人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在于活得充实.人在有生之年要永远奋斗,不断追求新的理想,取得新的成就.即使人老了,身体衰弱了,精神却是永远年轻的.像年轻时一样,他有一颗英雄般的心和坚强的意志.生命不息,探求不止.一个老人有如此之探索冒险的雄心,实为慨叹!在某种程度上,这首诗也表达了人类追求新知,充实自我的渴望.
读者也许注意到了《过沙洲》和《尤利西斯》中的两位老人对于死亡的不同态度.
(B)选篇汉语译文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selected poem)
有什么好,当个闲散的王,
对着这清冷的炉火,荒瘠的岩峦,
守着个年迈的老婆,我罚呀赏呀,
施律布政于这吃吃睡睡藏藏,
从不认识我的一帮蛮族.
我不能安于家居,我要喝干
那生命的酒缸.我曾尽情享乐,
也曾百般受苦——既和爱我者分担,
也曾独自承当;在岸上,在海中,
当横越风暴,那风辰雨宿激怒了
阴沉沉的大洋.而今仅存虚名;
我曾满怀饥渴,浪迹天涯,
多少见识——有芸芸众生,风情万端,
乡俗政制,天时物候,议院城邦,
我本非末流,行处亦礼遇有加——
也曾偕同胞痛饮战斗之欢欣,
在那金戈铿锵狂风呼啸的特洛伊旷野上.
而今我只留存于我毕生之遭际中;
可一切经历都只是像座拱门,穿过门洞,
那从没到过的世界在闪烁;它茫茫的边界,
随着我向前,始终隐没在远方.
多闷人呀,就此停止,就此了结,
不擦擦就锈烂,不因使用而发亮!
就好像有口气就算活着!成堆的生命
都嫌太渺小,而我的生命留给我的
又是这么少;但其中,每一个时辰
都还能从永恒的沉寂中得救,只要
它能带来些新事物,能增加点儿什么;
多可恶,要是三年之久把自己包着藏着,
而这斑白的头颅却正在渴望呼唤,
象颗正在沉没的星星追赶真知,
直追到人类思维的极限之外.
这是我的儿子,我的忒勒玛科斯,
给他,我留下这王杖,留下这岛国——
我钟爱的人,他明察秋毫,足以完成
这项劳作,用和缓的谨慎来驯服
那粗鲁的百姓,借助温良的手段
诱导他们成为有用的好人.
他白璧无瑕,众星拱月般居于
常事俗务之中心,他体面正派
将无失乎礼仪的柔顺,我走后
他会恰如其分,享祀我的家神.
他会做好他的工作,我,做好我的.
这儿就躺着海港,船儿正扑打着帆,
宽广的大海黑沉沉,若隐若现.我的水手们,
那和我一块儿苦,一块儿炼,一块儿想的灵魂——
总是用嬉闹和欢笑来迎接雷霆,
迎接阳光;顶之以自由的心,
自由的前额——你们和我都已老啦!
可老年有年老的荣耀,老年的辛勤.
死亡将结束一切,但在末日之先,
做点儿高贵的事业,还来得及,
那事业要配得上与众神相搏的人.
礁石上灯火点点,已开始闪烁明灭,
长昼耗尽,缓月徐升,大海呜咽,
涛拥百音千声;来吧,我的朋友们,
要寻找新世界,现在还不迟.
推桨开船吧,让我们坐坐稳,
来拍出那砰砰作响的航迹;
因为我的目标就是要驶过那西天
日落大洋众星浴海的地方,至死方休.
也许,汹涌的海浪将把我们吞没;
也许,踏上极乐之岛的也就是我们,
还会遇见阿喀琉斯,我们的老相识.
虽然被取走的多,留下的也多,
尽管我们的精力不再象往昔,
足以惊天动地;我们素来是,现在还是——
一样的脾性,一样雄赳赳的心,
时光和命运虽使之衰弱,但仍有坚强意志
去斗争,去探寻,去发现,永不退却.
(陈维杭 译)
(C) 理解注释 (Comprehension notes)
"I am become a name": 我已经成为了一个闻名遐迩的勇士和探险家.
"I am a part of all I/Yet all experience is an arch
where-thro'/ Gleams that untravell'd world, whose margin fades/
Forever and forever when I move":
我所到之处,声名鹊起,但是过去的经历总在引诱着我探索新的未知的世界.我探索过的地方越多,就有越多的地方等着我去探索.
"And this grey spirit yearning in desire/ To follow knowledge like
a sinking star, / Beyond the utmost bound of human thought":
这个老人(指我自己)仍然渴望探索未知世界的秘密.
E. 罗伯特 布朗宁 (Robert Browning, )
罗伯特 布朗宁是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诗人和诗歌实验者之一.
1,艺术特色 (Artistic features)
布朗宁是诗歌艺术的伟大实验者.他最著名是"戏剧独白,"一种他经常使用的技巧,目的是提高人们研究复杂的人物性格的兴趣.
戏剧独白是一种抒情诗歌,诗人将人物置于某个讽刺性场景的框架下来揭示其性格.人物同他想象中的沉默的听众说话;他的话不仅是对故事的叙述,而且使读者得以洞察说话人的性格.虽然戏剧独白并非布朗宁首创,但是正因为布朗宁,这种诗歌形式才得以成熟和完善.《我已故的伯爵夫人》,《主教嘱营墓场于圣
普拉塞教堂》和《里波 黎皮兄弟》等就是这一诗歌形式的代表.
除了戏剧独白,布朗宁诗歌的另一个特征是用词生硬,缺乏诗性,节奏起伏不定,句子结构常有省略或压缩.诗中充满富有隐含意义的比喻和怪异,生僻的用典,因此显得有些晦涩难懂.这些特征标志着布朗宁是二十世纪诗歌的先驱.
2,主要作品 (Major works)
(1) 《指环与书》(The Ring and the Book)
《指环与书》是一首2万行的无韵体长诗.该诗根据法律文件中记录的1698年罗马谋杀案审判情况写成的.审判发现公爵癸都
佛兰西斯契尼谋凶其妻庞密利亚的罪名成立,并处以死刑.当癸都发现妻子庞密利亚来自一个很不体面的家庭背景时,便开始虐待她,并指控她与一位帮助她逃跑的年轻牧师通奸.在她分娩产下一子以后,他残酷地谋杀了自己的妻子.该诗由十二段独白组成,由九位与案件有关的当事人,旁观者,或公众舆论的代表进行叙述.这九位叙述者根据各自的兴趣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案件的部分情况,其中有些是事实,有些是流言,有些则是评判.每个人都从不同的角度陈述.当然,采用这种多视角叙述手法,其真正有趣和重要的是那些叙述者他们自己.在讲述故事的时候,他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暴露了各自的性格特征.
诗的标题《指环与书》颇具象征意味.为了便于打造纯金的指环,金匠必须在纯金中加入别的材料,然后铸成环状,最后还要去掉添加的合金,指环仍是纯金.对于诗人和读者这也是同样的道理----为了获得案件的最后的真实情况,必须加进自己对"书"的猜测和想象."书"指的是纯金,是客观的原始记录材料,是确凿的事实.换句话说,诗人要从不同的叙述者的不同叙述中找到案件的真相.读者也一样,必须在阅读中发挥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倾听叙述者讲故事,读者必须首先了解他们的为人,然后确定他们的叙述中有多少可信的东西,最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或者说确凿的事实真相.
3,作品选读 (Selected readings)
(1) 《我的已故的伯爵夫人》("My Last Duchess")
这是布朗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经常入选的"戏剧独白"的典范.
(A)大意 (Main idea)
这首诗用英雄双行体写成,最先收录于1842年的诗集《戏剧抒情诗》.它以16世纪意大利的费拉拉公爵阿尔丰梭二世的故事为原型.年轻的公爵夫人结婚三年后神秘地死去.夫人去世后不久,公爵旋即企图娶一位伯爵的侄女为妻.这首戏剧独白诗是公爵对前来安排第二次婚姻的伯爵使者的讲话.虽然我们只能听到公爵一人的叙述,但是通过他骄横的责难,读者不难了解公爵是何等地自大,冷酷和专横,并对那位民主,友善,对生活无比热爱的前公爵夫人给予深切的同情.
(B) 通过戏剧独白,揭示人物性格 (Character-revelation through dramatic
monologue)
这首诗的兴趣和难点集中表现为公爵性格的复杂性.一方面,他聪颖过人,艺术品位颇佳;另一方面,他又高高在上,贵族气十足,蛮横,善妒而残忍.读者一面欣赏他对已故夫人画像的艺术品味,一面又震惊于他的无比邪恶和冷酷的话语:"我下了命令/于是,一切微笑全都结束/她就活生生站在了这儿".他的骄傲使他在客人面前炫耀妻子的美艳,却又毫不留情地将她杀死,甚至根本就不告诉她到底是哪里惹恼了他.换句话说,公爵要的只是她的美貌,毫不怜惜她的生命.在若无其事地讲完谋杀前妻的经过之后,公爵又不知廉耻地和使者就第二次婚姻的嫁妆讨价还价.
这种通过戏剧独白揭示公爵复杂而矛盾的性格的体验确实让读者耳目一新.
(C) 选篇汉语译文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selected poem)
《我已故的公爵夫人》
这就是我已故的公爵夫人,画在墙上,
看上去就好像她还活着.我把这画像
称作一大奇迹;您看:教兄潘多拉的手,
忙忙碌碌干了一天,她就站在了那儿!
请稍坐坐,瞧瞧她,可好 我这可是存心
提到"教兄潘多拉",因为,所有那些像您
一样的生客,一旦看到画中这张面容,
辨出了她眼波中流转的热情和芳衷,
准会向我转过身来,(因为,除了我,没谁
会动一动我为您拉开了的这张幕帷,)
看来,他们如果敢的话,就会开口问我,
问我究竟是什么引出了这样的眼波;
所以,您不是第一个转过头来这么问.
阁下,并不是只当着她丈夫的面,夫人
才让她双颊染上这片欢乐之晕,也许
只是教兄潘多拉碰巧说了这么一句:
"夫人的披风把夫人手腕盖住了."或者:
"画笔永远也别想描出您颈项的颜色,
那淡淡的红晕就在这儿渐渐地消失."
她会把这套闲扯当作是殷勤,从而使
它们也足以唤起她颊上的那片红晕.
她那颗心——我该怎么说呢——太容易欢欣,
太容易受感动;不管她看到的是什么,
她都喜欢;而她的眼睛又是不管什么
都要看.阁下!那全都是一回事!她胸前
我给的礼物,那沉沉暮色坠落在西天,
不知是哪个多事的傻瓜为她从果园
折来的那枝樱桃,还有她在廊前盘桓
骑着的那头白骡——所有这些,各样各式,
都会引来她同样的赞许,或者,至少是,
同样的红晕.她向人们致谢——那很好嘛,
可她那种道谢的劲儿,不知怎么搞的,
就像把我给她的九百年古老的姓氏,
看得和任何人给的礼物一般的价值.
可谁能降低身分来责备这类小疵疣
即使你能说会道——这种本领我可没有——
能使这么个人也明白你的要求,并说:
"就这一点,那一点,您叫我讨厌;这么做
就不够,那么做又过了头."——假如她能够
就此接受教训,也不公然地和你顶牛,
真是的,也不找出一套借口,——即使如此,
那也还是有失身分!我宁可永远不失
我的身分!噢,阁下,毫无疑问,她会微笑,
当我走过身边;可谁走过时不得到
同样的一笑 事情在发展,我下了命令,
于是,一切微笑全都结束,她就活生生
站在了这儿.劳驾起身行吗 让我们去
楼下,和大伙儿在一起.我再重说一句,
贵主人伯爵大人慷慨大方闻名遐迩,
这足以保证我对于嫁妆的正当要求
不会不被接受,尽管我从一开始议姻,
就已声明在先,伯爵大人美貌的千金
才是我最终的目标.请别客气,让我们
一块儿下楼吧,阁下!请注意这尊海神,
正在驯一匹海马,据说可是件宝贝呢,
它可是因城的克劳斯为我用铜铸的.
(陈维杭 译)
(2) 《夜会》("Meeting at Night")
(A)大意 (Main idea)
这是布朗宁仅有的几首结构完整的诗歌之一.在这首诗中,恋人激动情感通过周围情景表现出来."梦中惊醒的细波","黏糊糊的淤沙","海腥味的沙滩","三丘田地"等仅仅表现了恋人前进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直到感情的最高潮"那怦怦对跳的两颗心房",这些细节意在刺激读者的激动和期待情绪.每一个感官的意象和不停的动作细节都直接作用于整体的印象:愉悦的激动感觉.
当恋人匆匆驶过海湾,跨过田垅,感觉亦随着身边景象声色的变化而变化.脚下是"灰蒙蒙的大海","黑幽幽的长岸",空中
"刚起的半个月亮又大又黄","梦中惊醒的细波"和"像无数小小的环闪着亮光"的碎浪共同组成了一幅浪漫的幽会夜景.窗玻璃的"轻叩",擦火柴的"清脆声响","充满了喜悦惊怕的轻叫低唤"预示着"怦怦对跳的两颗心房"的撞响.
与布朗宁其他的作品不同,这首简短的小诗有一种丰富的感官美,而且容易理解.
(B)选篇汉语译文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selected poem)
灰蒙蒙的大海,黑幽幽的长岸;
刚起的半个月亮又大又黄;
梦中惊醒的细波碎浪跳得欢,
象无数小小的环闪着亮光——
这时,我直冲的小船进了海湾,
擦着黏糊糊的淤沙速度减慢.
走上三里多风暖海香的沙滩,
穿过了三丘田地有农舍在望;
轻叩窗玻璃,接着清脆一声响——
嚓!忽地进出火柴的蓝色火光.
充满了喜乐惊怕的轻叫低唤,
(黄杲火斤 译)
(3)《晨别》("Parting at Morning")
(A) 大意 (Main idea)
一旦离开了爱情的温柔梦乡和情人的怀抱,这位恋人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的严峻,毕竟爱情不是永远的栖息之所.人不像太阳,面前有一条笔直的黄金大路,述说者的"面前是需要男人的世界",他还得去承受日常的辛苦劳作和烦心琐事.
这就是生活的真实全貌.在浪漫和现实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B)选篇汉语译文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selected poem)
绕过岬,大海突然来迎接,
太阳从山顶上透出来注目:
他面前是一条笔直的黄金路,
我面前是需要男人的世界.
(卞之琳 译)
F,乔治 艾略特 (George Eliot, )
1,人性的心理研究 (Psychological study of human nature)
乔治 艾略特是现代心理分析小说的先驱, 是第一个把"所有的故事情节都转入人物内心描写的人".
她的兴趣不仅限于描写人类及其生活,而且也在于发现和分析人类生活的本真意义.
在作品中,她力求表现个人的内心斗争,揭示影响人类各种行为的动机,本能和遗传因素.
她把人们对生活的责任完全归属于个人的道德选择,从而改变了英语小说的性质:人物就是情节.
通过强调个人的道德选择,她让人物按照自己的逻辑方式发展.
此外,乔治 艾略特认为,人类生活的真实只能从人物的内心斗争以及个人与他所生存的社会之间的关系中去发现.
乔治 艾略特是把两个世界,也就是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的第一人,并且显示二者是如何作用于个人生活的.
2,决定论 (Determinism)
个人是由各种具有决定性的外部力量所塑造的:自然或环境的力量,遗传的力量,教育的力量以及传统习俗的力量等等.
人类与自然,道德与本能,文明与原始等力量相互交织,彼此联系,共同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如果一个人遭受痛苦或失败,那么他本人和社会都负有同样的责任.实际上,爱略特小说的一个常见的主题是有关个人的失败如何受到来自自身与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影响与制约.
她把悲剧看作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她的悲剧并不一定导致死亡,在大多数情况下常常表现为个人理想的幻灭.
3,主要作品 (major works)
(1)《亚当 贝德》(Adam Bede)
这是一部研究基督教卫理公派教义对英国乡村生活影响的小说.它以其田园之美,崇高的道德说教和对人物的心理研究著称.年青的亚当
贝德是一个受人尊重的木匠,一个忠厚正直的人.他爱上了漂亮的农家女海蒂 索莱尔,但海蒂对他无动于衷.她心仪的是军官亚瑟
道尼桑.与此同时,亚当的兄弟塞思爱上了一个卫理公教的牧师蒂娜
莫利斯.同为博依瑟夫人的侄女,蒂娜与堂姊海蒂不一样,就像亚当与他的兄弟塞思不同一样.海蒂是一个面容娇俏,性格软弱的姑娘,而蒂娜则是一个意志坚强,生活严肃的人.亚当向海蒂求婚,博依瑟夫妇高兴地答应了这门亲事.不料,海蒂在婚礼举行前只身出走.当时她已经怀上了亚瑟
道尼桑的孩子,并在四处寻找亚瑟的途中分娩.海蒂将婴儿弃于荒林,后因杀婴罪入狱,被判流放.几年后,死在返家的途中.蒂娜一直呆在博依瑟家中,与亚当日久生情.小说以他俩的结合结束.
在这里,详细的客观现实与心理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重点放在人物的内心描写上,通过各种细节来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即人物的性格,动机,生存环境,以及他们对人对己的态度.她所描写的"心灵争夺"常常是人物在十分清楚孰对孰错的情况下,仍然不能自拔,在道德伦理与世俗诱惑之间苦苦挣扎.乔治
艾略特对亚当,道尼桑,海蒂等人物的各种动机,好恶,彷徨的深刻洞察充分证明了她对心理现实主义了如指掌.
(2)《弗洛斯河上的磨坊》(The Mill on the Floss)
这基本上是一部自传性小说.麦琪是一个聪颖,热情,富于想象,对爱情和理想有着执着追求的女孩.但是,她的性格像男孩,皮肤黧黑,喜欢幻想,藐视传统观念.所以,任凭她如何努力,都没法让那些富有的亲戚接受她.一天她去学校看望哥哥汤姆,竟与菲利普
维肯姆情投意合.菲利普
维肯姆身体残疾,但聪明过人.这两家之间有世仇.尽管哥哥坚决反对,麦琪偷偷地与菲利普约会.二年后,麦琪成为了一名教师.她去表姐露茜
迪恩家玩,和表姐的男朋友斯蒂芬一见钟情.一天,斯蒂芬与麦琪一起划船.潮水将小船推离海岸很远,二人被迫在船中过夜.麦琪的家人根本不听她的解释;哥哥把她从一间磨坊(是刚刚从维肯姆家族手中夺回的)中赶了出去.虽然两个男人都发誓爱她,但是她认为如果让斯蒂芬爱上自己,就对不起表姐;而与菲利普结婚,又对不起自己的哥哥.最后她离开了爱她的两个男人,回到哥哥汤姆的身边.由于山洪暴发,在抢救哥哥的过程中,与他一道淹死在河中.
麦琪的悲剧起因于强烈的情感与内心的理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在于个人理想与封闭的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尽管她完全可能比哥哥学得好,但她根本就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因此,她不得不强迫自己安心于维多利亚时代所赋予的她那个阶层少女的地位.她的责任感和理性的召唤压倒了狂野的情感,逼迫她放弃对菲利普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斯蒂芬更深的爱恋.
(3)《织工马南传》(Silas Marner)
马南是一个出身卑微的织布工.他被朋友出卖,背上了偷盗的罪名,女友也告吹了.马南来到一个偏远的乡村,孤独地在那里呆了十五年.他的生活没有什么目标,就只积攒了织布得来的钱.一天夜里,他所有的钱被偷得一干二净,他为此天天伤心.除夕之夜,一位贫妇死在离马南家不远的雪地里,而她长着金发的幼女自己爬到了马南亮着灯的农舍.办事归来的马南发现了熟睡的女孩,误以为是自己失窃的钱财.他对女孩倾注了满腔的爱,并把她抚养成人.随着她的到来,他又恢复了与人的交往和幸福的生活.
《织工马南传》是一个关于赎罪的道德说教故事.对于现代读者来说,它的道理不言而喻:真正的财富是爱,而不是金钱.作为一个关于堕落与救赎的神话,作者主要描写的是吝啬鬼织工马南的故事.他失去了自己的物质财富,换回的是更大的幸福和满足感.马南终于明白:只有心地纯洁,勇于牺牲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正因为他对那个孤女倾注了自己的爱,他才神奇地从一个狭隘,自私而痛苦的隐士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精神上的富翁.这部小说也以其诗性的美和紧凑的结构著称.
(4)《米德尔马契,乡村生活考》(Middlemarch, a Study of Provincial Life)
在这部小说中,乔治
艾略特描绘了一个"充满错误的人生,一个虽有崇高的理想,却又生不逢时的故事."在这里,她主要探讨了人类的理想,特别是那些不平凡的人希望服务社会,造福社会的理想.小说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讲述一个意志薄弱和自我认识贫乏的人如何实现个人的价值;另一部分讲述的则是社会的局限性.
局限于米德尔马契小镇的生活,多萝西亚和李德盖特医生虽然开始时都怀着崇高的志向,最后却不得不安于小小的平庸的成就.两人都想走出乡村生活的樊笼,结果却发现自己不得不面对现实局限性.当我们把失败迁怒于社会环境的局限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主人公他们自己的过错和性格上的缺点也是应该受到责备的.
正如副标题所暗示的那样,小说是对十九世纪英格兰农村生活的一种考察.在考察两位主人公的生活时,作者强调了来自农村小镇米德尔马契的整个制约力量.同时,乔治
艾略特也特别注意研究人物的心理和内心的情感,并且通过夹叙夹议的手法,一步步地将读者引向不可避免的结局.
4,选读:《米德尔马契》第二十八章 (Selected reading: Chapter XXVIII of
Middlemarch)
(1)人物的心理分析 (Psychoanalysis of character)
节选部分的人物心理分析特别出色.作者分析并再现了多萝西亚
布鲁克斯被禁锢在一个冰冷,萧条,封闭,停滞不前的小镇里的心理状态.
从失望的罗马蜜月旅行回到洛克威克庄园的第二天早晨,多萝西亚站在蓝绿色卧室的窗前,一边向外看,一边回想着她的新婚生活."她对婚后生活的义务,以前曾设想得那么伟大,如今好像跟那些家具,那一片白茫茫的自然景色一起,蜷缩成了小小的一团.……在那窒息沉闷的贵妇人世界里,一切都有人替她做,一切都不用她动手;在那里,与丰富多彩的生活相联系的只能是一种痛苦的憧憬,保存在内心,它不是来自外界的真实感受,也没什么需要花费力气."(305)这段联想反映了她内心深处对这桩婚姻的失望.她一直希望自己嫁给卡索邦之后能为丈夫的伟大事业献身,从而实现自己的志向.婚后,她才发现卡索邦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书呆子,一个从不打算完成自己的工作,醋劲十足,因循守旧的传统型丈夫,一个不比许多别的米德尔马契镇人更好的人.在这个特别的早晨,她那蒸蒸日上,朝气蓬勃的青春被禁锢在这个道德的监狱中,而与周围冰冷,苍白,闭锁的自然环境,与陈旧的家具,从未翻阅的图书,还有一只即将从这个怪诞的世界中逃遁的幽灵似的雄鹿,虽不一样,却融成为一体."处于一种深受压抑的心境,她觉得一切事物的脉搏似乎都不如她的强烈,她的宗教信念也只是孤独的呼声,一种摆脱噩梦的挣扎,可是在这过程中,她的目标一个个枯谢了,萎缩了,消失了".(306)
与年老的卡索邦结婚之后,这座无聊,苍白而狭隘的庄园就成了多萝西亚精神樊笼的化身.
(2)选读汉语译文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selected part)
第二十八章
甲先生:每一天都可以成吉日良辰,
给你带来恩爱和睦的生活.
乙先生:此言极是,日历上本无不祥的日子,
有了爱就能结成姻缘,哪怕死
也是甜蜜的,如果它象波浪滚滚而来,
他们仍会紧紧拥抱在一起,
看到的不是死,而是永不分离的生.
一月中旬,卡苏朋夫妇从蜜月旅行回到了洛伊克庄园.他们在门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那么哪里才能买得到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