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趣安卓8.0适配机型适配Z17s了,有人体验吗

一名日常中度手机使用者眼中的一加手机3,轻且有趣_值友评测_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
一名日常中度手机使用者眼中的一加手机3,轻且有趣
调皮的蛋子
前方友情提示:全文无视频自动播放,流量党可放心浏览。-----------------------------------突然想来一道分割线----------------------------作为一名经常每月仅1G流量逛原创的值友,经常一不留神就发现视频自动播放,吓的宝宝狂点返回,苦不堪言。在此先强烈请求大妈不要让文章中的视频自动播放!所以这次评测秉承着良心和友善,保证不率先使用视频攻击。&-----------------------------------正文分割线----------------------------我做了那么多改变,只是为了我心中不变,默默地深爱着你无论相见不相见我做了那么多改变,只是为了我心中不变,我多想你看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杨宗纬《我变了,我没变》鸽王一首京东的主题曲想不到还挺适合这次评测的一加手机3。说到一加,从一开始打着“不将就”的宣传口号,一加开售到现在一共推出了四款手机,除开主打低端的一加X,市场整体反馈1代是惊艳,2代受骁龙810Soc的拖累表现平平,这次的3代则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变。全金属机身,唯一的64GROM和6GRAM的配置,骁龙820的Soc,指纹,快充,NFC,2.5D玻璃屏幕,光学防抖镜头,不可更换后盖是这次一加3的主要特征。虽然咱张大妈宣告了抢先首发众测,然而敌不过京东的急速送达,在众测开始前已经有不少值友对新到手的一加3手机进行了开箱晒单和使用评测,既然如此本次撸主的行文可能节奏有点怪异,希望值友们不要打脸打的太狠~~~集合之前值友们对一加3评论的焦点,最为关注的问题有三个,1是三星的Amoled屏幕在实际观看中是否效果比较差?2是手机的续航是否很差?3是拍照的效果是不是国产手机中的第一梯队?带着这三个核心的问题,通过本篇评测,希望为广大准备入手的值友带来一篇真实的,切合实际需求和日常使用的手机测评,这里没有情怀,只有最真实的个人感受。ps.一名普通值友毕竟不是专业机构,如果文中有不妥的地方请见谅一:急速开箱张大妈特别包裹,双层保护掀开保护膜,正面数字3采用了传统刻字手法中的阴刻来作为第一手触觉,两侧的一加LOGO则是烫银处理背部大红底也是一加的标志性颜色了天地盒开启手机,仪式感十足,就是阻尼大了点&摇了好多下才摇下来手机+充电套装+取卡针+说明书和质保卡+贴纸+刘作虎本人感言就是全部内容看见贴纸的那一刻不知为何想起了水果手机中的贴纸二:外观当真正拿一加3真机的时候我的心里变化是这样的,先是惊喜,然后是遗憾,最后是肯定。惊喜来自于整体的金属质感,一加从1代的镀铬到2代的金属中框,3代则完全抛弃了以往的设计改为了全金属机身,正面一整块的黑屏在视觉上带来的观感是愉悦的。在最近一两年,国产手机首发机型大多数选择了白色作为首发,比如MI5,ZUK2,PRO6这些机型,然而我个人还是喜欢黑色的手机,所以一加这次用黑色作为首发机型倒是真惊喜。正面HOME键依然延续了2代的不可按压式结构,材质选用了工业上硬度极高的二氧化锆,受限于上代材质和工艺的限制,2代的HOME键当时有很多用户反应的边框因为采用水渡上色导致掉漆问题在这一代的一加上应该得到了改善。并且二氧化锆硬度极高,几乎不存在刮花的可能,唯一的影响就是颜色无法做到纯黑色。加上正面也不是纯黑,在整体观感上还是有一点那么小遗憾。2.5D康宁玻璃面板手感干净利落,整个弧度贴线与手掌的契合度也是非常的舒适,中框与外屏之间还多加了一层屏框,虽然视觉上有点多余,好在整个处理比较有层次,好处就是减少了一些外部的冲击力,进一步减少屏碎的风险。背部采用的整块阳极氧化铝,通过纳米注塑实现信号溢出,虽然粗一看背部被吐槽一副公模脸,但在这个手机设计趋同的今天,无论正面还是背面,可以操作的空间越来越少。一加大概出于设计成本的考虑采用了主流的三段设计,也算是不过不失吧。此处我个人觉得魅族的信号溢出做的挺好,配合机身底部做一个弧形变化在视觉上确实比这种三段式的更美观。中框位置做了一定的弧度收窄,加上整体的金属喷砂,刘作虎说手感真TM的爽,还会产生生理反应&个人觉得只能说还不错,不至于上了天的感觉。上部天线T型交界处做了一个小黑孔应该是收集环境音的降噪孔,可以提高嘈杂环境下的通话质量。背部摄像头采用的索尼IMX298传感器集成光学防抖模块,加上相较于上代的瘦身导致镜头激凸的比较明显,考虑到比一加2更薄的厚度,有突出也算可以理解,凸起的高度几乎和三星的S6E一个水平。镜头四周做了金属倒角并且略微高于镜面,还是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为了顶部的整洁,一加选择把开孔都留在了底部,外放孔,TYPE-C接口、mic孔和3.5MM耳机接口均在此处,从图片中可见开孔金属部分都做了倒角和打磨,没有毛刺和做工上的问题。手机左侧音量大小按键回弹有力,特有的三段式开关可以快速的在静音和勿扰之中切换,并且状态栏并排显示在按键一侧,给与交互者良好的互动回馈,好评。右侧电源键和SIM卡插槽,因为指纹可以暗屏解锁,使用率并不高,这段时间很少用到。SIM卡的话支持两张NANO卡,全网通盲插,双待单通,不支持TF卡拓展。三:屏幕一加3这次的屏幕选择的是三星的Amoled屏,并且是三星特供的Optic Amoled 5.5寸1080P屏,像素采用Pentile排列,这就让有很多朋友对屏幕产生了不少质疑,P排的屏幕是不是颗粒感明显?特供屏幕是不是边角料?这里就稍微谈一下个人看法。相信用过三星手机或者身边有三星手机的朋友,一定对三星的Amoled屏幕留下过或多或少的印象,在早期的三星手机中,三星对屏幕的调教是存在一定问题的,集中反映在屏幕的色温不准,亮度偏低,颜色过于艳丽的感觉。AMOLED有Pentile和RGB两种排列方式,P排的优势是像素寿命长,RGB则是显示效果细腻,低分辨率时代,大家都用什么WVGA,最高480P的时候R排是有优势的,然而在1080P屏幕甚至2K或者以后会普及的4K屏来说P排成为了主流选择。三星从NOTE3开始屏幕的调教越发出色和稳定,并且全是P排像素,再加上Amoled的结构简单,可塑性强,功耗更低等优点,AMOLED大有成为未来主流显示技术的趋势,并且网上也有消息称iPhone未来也将采用Amoled屏。这样来想这次一加放弃过往成熟的LCD而选择Amoled的屏幕就不觉得意外了,毕竟以后屏幕分辨率越来越高,在电池技术无法突破瓶颈的情况下,Amoled可以说是现有市场选择的最佳方案,前有S6E的曲面屏获得的巨大成功在前,未来如果说屏幕形状和交互还有更进一步的变化,LCD基本上已经走到了极限。所以如果能通过这代一加3收获屏幕调教经验,为一加4或者后面的机型做准备的话,就可以理解一加的选择。选择AMOLED屏幕可以理解,那这次一加的屏幕调教水平如何,我们还是通过实拍样张来看看。+1可视角度左右两个角度可视范围和亮度均保持良好,上下两个角度可视范围一致,亮度略微下降,无偏色+2亮度最低亮度非常的低,加上系统自带有护眼模式,在黑暗的环境中使用带给眼睛的刺激度是相对比较低的,作为一个经常晚上抱着IPAD看视频的人来说,带来的相对舒适度提升很大。根据官方的说法Optic Amoled就是特别提升了屏幕在强光下的可看性,在实测中户外强光下确实还是保持了可看性。+3色彩还原这里采用屏摄方式对比设备为DELL2515H默认的电影模式,手机将色温调低,是自我感觉比较舒服的颜色,相机色温5000K。从图片上来看这次的一加在屏幕调节上颜色走的是艳丽向,颜色与原图差距较大,如果说需要手机完成专业相片处理的,这个色准表现是无法满足专业需求的。OTA升级到0630版本后,可以打开SRGB模式,实际效果如下图&色彩上大幅度向原色靠拢,个人感觉是降低了R通道的明度,虽然照片上不明显,与我显示器较色后对比,色准大幅度提升,虽然2515H不是什么高端显示器,还是达到了99 %的sRGB覆盖率,且deltaE & 3。在打开了SRGB图像后,提升明显,建议保持常开。+4颗粒?模糊?网上有说不少人说一加这次的屏幕颗粒感明显,随手找来一部荣耀6来对比,左边为LCD,右边是一加。从颜色来讲Amoled确实比LCD展示出了更浓郁的颜色风格,右下角的图通过拉伸曝光能看出Amoled自发光材料在黑色这块真的是很强。实拍图片放大10倍,图片压缩可能看不清楚,经个人仔细观察,会有一种模糊的感觉。通过对比发现,一加这次屏幕发色在红色这块没有控制的特别好,本来底色就相对红一点,文字的边缘部分像素过渡与背景有一个像素的色彩重叠导致文字边缘在观看下有重影发虚,所以说颗粒或者模糊不是没有根据。当然这种模糊感是我在放大10倍的情况下反复对比才看的出来,至于日常中使用,个人没有觉得这块问题是个致命的问题,并且整体屏幕整体通透,艳丽,能接受底色稍微偏红的屏幕调教,那么屏幕效果是不会阻碍成为购买的理由,对于有裸眼看到大果粒的朋友,在下表示佩服&+5Amoled对比来做一个盲测,三个手机都是系统默认色温,最大亮度。均为Amoled屏幕,你觉得哪个颜色比较讨好你的眼球?可能不是很能分辨出来,我们再来4张图三款手机分别是最上方的一加3,左下魅族PRO5,右下三星C5。对比之前我一直认为一加应该是更偏红偏暖一点,结果在默认屏幕下反而是PRO6更暖一点。通过放大同区域像素一加屏幕发出了更多的蓝色像素光,所以在观感上一加是会比RPO5和C5都更白蓝。这就解释了在色彩还原里为什么一加显示的为什么图片更蓝更白一些。四:续航一加手机3采用的是DASH极速快充技术,采用低压高电流的方案,支持5V4A的快速充电。从原理上看和OPPO的VOOC闪充相同,一加官方解释是“DASH快充技术是OPPO VOOC提供授权的,但是从品牌认知上来,二者没有直接关联。”我们可以理解为DASH快充和VOOC闪充没有区别。很多人包括我在内一开始以为既然已经用了高通820,应该会打包把QC3.0加进去,一方面技术成熟,打包价格对于成本增加应该不多,二一个是兼容性强,特别是很多HUB设备都支持到了QC高速充电,结果直接用了OPPO的方案。想想也对,一加是OPPO的子公司,采用VOOC技术一方面是技术上低电压方案确实对于充电发热控制有所帮助,另一方面也加强了VOOC的推广,如果VOOC技术能更广的为人所知,形成更大的规模,那么在未来的手机市场上自己就多掌握了一个筹码。说回充电效率,DASH闪充确实展现了极强的战斗力,充电效率高,并且手机自身仅仅有温热感,考虑到这代一加3电池容量为3000毫安,属于一般容量水平。日常使用,我的测试方法是随用随充。室温在27度左右,36分钟冲入64%,一加3使用的低电压高电流快充技术,充电电压维持在5V不变,充电电流达到4A,充电电压不同于高通或三星把高压转换成低压造成的功率损失变成热量。所以一加3能够不区分使用场景,无论是熄屏还是边玩边充,都能保证接近5V4A的充电速度,而且在充电过程中手机不会发烫仅有温热,充电头会发热一些。并且充电时就算亮屏玩游戏、看视频,手机温度都保持在可接受范围内,重要的是速度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官方这次提供的数据确实符合实际表现。测试关机充电,开始时间是早上8:07分,历时69分钟充电至100%状态唯一尴尬的是本来想通过USB检测设备看看具体电流情况,结果因为不兼容快充规格只能测试到5V2A的情况,一图带过耗电如何?清空后台,飞行模式,8小时待机,消耗1%的电力白天不玩游戏,不看视频,WIFI和移动上网常开随时切换,从上午8点开始使用,逛逛张大妈、闲鱼逛两趟,知乎刷了10分钟,微信不定时打开,QQ一直在后台,接打电话20分钟左右,到下午3点半剩余电量35%。这个时候距下班还有2个小时,如果不充电的话估计在回家的路上电量可能就GG了。屏幕加系统耗电25%,可见耗电的主要问题来自于系统的优化,包括现在氢OS都还没有应用相互唤醒切断功能,所以如果是手机重度使用者一天两充是不可避免了,好在快充确实给力,随手冲一下就看到电量蹭蹭蹭的上涨,还是考虑随身带一套快充吧。未来如果系统能持续优化耗电这一块的话,挖掘的潜力还是蛮大的。说到这里不禁想试试DASH充电兼容性如何?VOOC快充套装只需要一个TYPE-C转换接头就可以支持一加3快充DASH充电头加普通TYPE-C接口数据线——无法快充DASH充电头加mirco数据线转TYPE-C——无法快充结论:必须要DASH配套充电头和专用数据线,官网售价159元,或者收一套VOOC的充电套装加个转换头100元左右,当然如果是工作地点比较固定的话扔一套普通的充电器直接冲手机也不是不可以(比如我)五、拍照先上结论,系统表现拖后腿,整体成像效果优异这代一加3用的是索尼的IMX298Sensor,支持光学防抖和相位对焦,取消了过渡技术激光对焦,防抖加相位也是今年国产旗舰手机的标准搭配,再配合这次和高通专门设计的680DSP处理器提高照片处理速度。具体表现在HDR在开启状态下,按下快门几乎没有等待照片合成时间,加上宣传的“像素精选”也就是HQ模式,一加3的成像在本次评测中成绩表现优异。后腿表现主要在自动对焦上,经常在移动镜头后无法自动对焦,特别是合焦有时候不出提示,画面来回伸缩一下你以为对上了结果是虚的。为了保证成功,不得不选择每次对焦点进行一次点击确认。白天的样张展示不多,主要考虑现如今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两千元这个级别的手机成像差异不大,基本就是白平衡算法的问题。今年几款国产旗舰都身边都有朋友买,我也试过几款,觉得白天成像差别真心不大。所以我更多的是进行低照明情况下的测试。普通模式关闭所有加成,普通JPEG直出。▼ISO160 &快门1/50S 光圈F2.0▼ISO200 &快门1/120S 光圈F2.0▼ISO800 &快门1/17S 光圈F2.0▼ISO100 &快门1/285S 光圈F2.0特别观察了一下一加对高光的抑制比较好,高光下的紫边控制水平也是一流梯队。▼ISO400 &快门1/25S 光圈F2.0▼ISO100 &快门1/348S 光圈F2.0▼屏摄显示器,左为一加3,右为原图,色彩还原到位,饱和度略有增加弱光环境下的成像▼ISO640 &快门1/125S 光圈F2.0▼ISO320 &快门1/200S 光圈F2.0▼ISO160 &快门1/50S 光圈F2.0▼ISO1600 &快门1/200S 光圈F2.0HQ模式HQ模式不同于HDR通过多张曝光合成形成一组宽容度更高的照片,我理解的一加的HQ模式是通过多张相同照片合成进行智能锐化。实际样张来看在低光环境下画面纯净度和清晰度有了大幅度提升,无论是截取中央区域画质还是边缘画质,都明显强于一般成像效果。同样在正常光照下依然能看出差异,图片中央区域在放大200%后依然可见墙面枯萎的青苔青苔和绿叶,HQ关闭的情况下放大后就变得模糊不可辨别。HDR模式得益于680DSP的处理加成,相片对于合成处理速度非常快,可以做为常用功能一直打开,在打开HDR后暗部亮度提升,天空的高光部分可以看到更多云层细节。夜间成像对比魅族PRO5 VS 一加3均为自动模式关闭所有处理,右边为一加3。小米5尊享版 VS 一加3均为开启HDR自动模式,右边为一加3。小米尊享配置与一加极其相近,并且是同款摄像头,同款SOC。这张是隔着一扇玻璃拍摄,放大300%后看远处招牌,一加成像锐利度依然占据上风。后面发现一加比小米的焦距更短,也就是说同样距离一加的拍摄范围更加广一些。从两款手机的成像风格来看一加手机白平衡比小米多一些发蓝,白墙在黄光下又稍微偏红了一点,观感上来说我个人觉得互有胜负。从对比样张中可以明显看出一加3在这代国产旗舰机中展现了出色的拍照的能力,无论是白平衡控制,画面的纯净度加上HQ模式变态的解析度都可以说一加3确实有这个实力站在国产旗舰的第一梯队。六、系统及其他前面三个关注点测完楼主表示已经虚脱&剩下的就打包讲一下。人无完人,机无完机一加3作为参数旗舰是实至名归的,这次评测中楼主甚至都没准备贴跑分图,无论是娱乐测试还是专业读写测试,一加三绝大部分项目得分都超过在售国产量产机型包括三星机皇S7E在内,所以个人认为一加三可能后面需要考虑的更多应该是“一加”手机距离体验旗舰还有多远?比起友商进度而言如何赶上市场主流进度甚至展示出更有前瞻性和用户粘性的功能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将来。氢系统现在才更新的1.4版,小米已经走到了第八版,魅族也到了第五版。虽然氢OS宣传轻且简单,但是作为用惯了IOS系统或者越来越向IOS靠拢的定制系统的更为广大的消费人群来讲,氢系统的学习成本无疑是要高一些的。一加现在有两套系统,国内是氢,国外是氧,“氧”算是原汁原味的GOOGLE系统,包括所有GOOGLE自带服务一个不落,“氢”则是面对国内销售的手机版本,它的设计遵循安卓最新的Material Design的设计语言,给人操作、特别是动画过渡和反馈很有次序的感觉,这种感觉很难描述。就是比如说自带的“信息”和“电话”两个图标,如果有未读信息,两个小球在屏幕切换的时候会小小的一个碰撞动画。如果有未接来定时,电话会有一个挂断的动画。而自带的天气在雨天时根据手机的重力摆动可以改变落雨的角度。后台任务的切换也是卡片式左右关闭,长按锁定程序不被清理。设置里面的内容也不复杂,双卡可指定任意卡作为4G流量卡,并且切换不用重启手机,还可指定两个SIM卡使用不同的铃声区别来电。指纹不可按压,0.2S急速解锁,支持微信和支付宝支付。对于习惯了虚拟三大金刚的人来说完全无痛苦过渡。辅助功能里双击电源键启动相机,息屏打开电筒都是非常好用的功能。通过这段时间使用,我越来越喜欢和习惯氢OS带来这种纯粹和简单的感觉。当然~简单有时候也可以说简陋为什么上拉快捷菜单里WIFI信号永远都差一截,为什么除了旋转屏幕其他按键都是明暗表示开关但旋转又是常亮显示,简直逼死了强迫症&很多平时常用功能比如说状态栏网速监控,暂时无法切断的相互唤醒,NFC连接门禁卡还需要ROOT后破解单独写入信息,后台进程限制最好还是去修改一个系统文件,官方云服务也暂时,之前有提出的边缘误触和解锁有时失灵的情况已经通过更新解决,所以现在官方论坛里能看的关于一加手机的硬伤问题并不多,更多的还是在氢OS这个内伤部分。但也可以预见未来的一加可以成长和发展的地方太多太多,这些都需要我们等待,只是希望这个时间不会太长。回顾近半个月的日常使用,个人认为这个系统是可以打及格分数线上的,起码在这期间我忍着不去解锁ROOT刷包,把它当一个普通手机来使用,大概有2个小时的学习期过了后一直用到提交报告这一刻我认为一加3确实是值得尝试的一部手机。最后~聊完系统我们聊聊这代的刘大哥说科技需要换壳&虽然这次一加只是提供了,不过材料依然和上代一样,除了砂岩黑99元外,其他的手机壳均是149元。一加2我记得手机壳换上后对散热还有一定的影响,据说竹质后盖可以降低手机发热2°~~这次我不担心散热只在乎手感。论坛看了半天好多人都说纤维那款手感最棒,而且官方商城还缺货了几天,不管了,买来试试。打开里面就这么一个壳···上机效果手机顶部和底部还不包边我让同事感受了一下所谓芳纶纤维的手感,一致表示手感还不错,我说149元,他们的表情是这样的&就我个人而言,上下不包边是败笔中的败笔,手指划过底部边角有一定的膈手的感觉,除开这点,对于接触的手感我给99分。所以建议价格统一个99吧,149确实性价比低了一点,如果全包我愿意买单,半包的还是算了。七、总结及购买建议优点:1.顶级配置,良心售价,快充给力2.拍照强大,指纹解锁方便易用3.体验原生GOOGLE的最佳机型4.开启SRGB图像模式后屏幕色准优秀不足:1.3000mhA无法满足重度手机用户一天使用2.A屏通病略偏红3.氢系统需要持续优化总体来说个人认为一加3是目前为止最值得购买的,顶级的配置,给力快充,指纹识别和拍照水准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能接受一加3的Amoled屏幕,并且有换机打算,那么这款手机在今年下半年这个时间点真的是让人无法拒绝。我甚至都在想,如果一加下一款手机,带着同时期的同样高配置,再稍微增加一点机身厚度增大电池容量,相应的就减少了镜头的突出,有了一加3的屏幕调教经验和第二版或者第三版成熟的氢OS,那么下一代的一加手机想想就觉得可以值得期待。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爱玩手机,并不嫌麻烦喜欢刷来刷去,体验旗舰配置的手机用户,一加或许正合你的胃口。最后的最后,本次评测还是有很多遗憾,最大的遗憾是因为篇幅的原因加上其他测试结果没有突出的优缺点,省略了诸如音频,外放,WIFI,NFC测试这些环节,这部分我将在个人原创中进行补完。能看到这里的值友,感谢您们的耐心,也要感谢张大妈和一加,让我有机会试用这么棒的产品。谢谢观赏&
已有128人赞过
的其他测评
本文评测的商品
【抢先首发众测】一加手机 3(颜色随机)
作者其他评测
热门众测活动
暴风AI电视7 55英寸 AI全面屏
申领:20积分
浦科特 PLEXTOR M9PeG 512GB M.2 NVMe固态硬盘
申领:20积分
Apple iPad 2018年新款9.7英寸+Apple Pencil套装
申领:20积分
锤子科技 坚果3 智能手机
申领:20积分
ISKN Slate2+ 手绘板
申领:20积分
铜师傅安格尔 黑胡桃原木 1.4米餐桌椅套装
申领:20积分
JumpPower蹦堡 儿童秋千护网室内外蹦蹦床
申领:20积分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魔趣 z17s 前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