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则怎样uuzy09却揭示牧搜不到下一页面,弹出的揭示牧wwWuuzy09com框里

4399小提示:此游戏文件较大(12.51 MB),加载的时间可能较长,前期可能会一阵白屏,不要急.因为正在下载,请耐心等候...
如果觉得4399小游戏好玩,请把www.4399.com告诉你的朋友!更好玩的游戏等着你!小提示→ 【】
植物大战僵尸的无敌版出来了,来尝试一下吧,游戏地址:
更详细的介绍请进入: 请注意,低版本的flash player 播放器需更新至flash player 10 才能正常玩此游戏。
开始点击最下边CLICK TO START开始游戏,然后选择墓碑上的标题进入游戏,点击屏幕左上角的植物种在地图上。先按照提示种向日葵,并注意搜集游戏中的太阳,向日葵
是挣钱的,你有了足够的钱就可以种炮花,它可以发射炮弹阻止僵尸,过关后会有更多的植物可以种,其功能也各有不同喔~
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极富策略性的小游戏.可怕的僵尸即将入侵你的家庭,你唯一的防御方式就是您栽种的植物。一款新奇的游戏即将登陆PC平台,名称为《植物大战僵尸
('Plants vs. Zombies' )》。武装您的49种植物,切换他们不同的功能,诸如樱桃炸弹或强悍的食人花,更加快速有效的将僵尸阻挡在入侵的道路上。
栽种各种植物阻挡僵尸进入你家
01-2101-0701-0201-0201-0112-3112-3112-3012-2412-23
文网进字[号&p&第一次做前世回溯是2014年在泰国,那一次我看到了自己是大概20世纪初,中国北方一户家庭的10岁的小女孩,我的父亲过世,我和母亲十分伤心的在哭泣。那一幕我看得很清楚,看到外面下着雪(今世我是南方人几乎没见过雪)。那段时间我胸口一直有一种隐隐的痛,在催眠当中我又一次感觉到了那个痛楚,正是我跪在地上对着父亲十分痛苦的哭泣的感觉。很神奇的是,做完那次催眠,我胸口的那个隐隐的痛就再也没有了。但是丧父的心痛仍然在我心里很清晰地感受到,以至于我之后的两三天都一直沉浸在痛苦中,独自哭了很多次,因为后来我想起那世的一些片段,那个父亲十分疼爱我,我和他有很深的感情(不像今世,我和父亲的感情很淡薄),以至于回想起前世的父亲,我深深地怀念那种被父亲疼爱的感觉(这是我今世没有感受到了)。相信我如果你真的看到了你的前世以及当时发生的重大事故,你会完全身临其境,完全感受到当时的感受,这种感觉不是假的。&/p&&p&后来我就独自对着Youtube上布莱恩魏斯的催眠视频,自己做了几十次催眠。只要插上耳机,躺下,照着上面说的去做就可以了,那个视频会带你进入潜意识状态,也会带你回来的 :D 。网址是&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youtube.com/watch%3Fv%3DxTnAqDPBsoY&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youtube.com/watch?&/span&&span class=&invisible&&v=xTnAqDPBsoY&/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国内要翻墙才能看youtube了。这个是英文的。中文的我听过廖阅鹏的催眠音频,效果也是一样的 (可以百度”廖阅鹏 前世今生&,微盘或者喜马拉雅什么的好多地方有这个音频)。&/p&&p&下面再说说我看到的其他的前世吧。基本上我并不是漫无目的地去寻找前世,而是带着今世的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疑问去寻找答案的。幸运的是,大部分的答案我都找到了。 我举几个我本人感受十分震撼的例子 :&br&&/p&&p&第一个是我前不久分手的男友。我们之间有一种很亲密很熟悉的连结,从我们第一次见面就很明显的感受到了。不过我们最后还是分手了。这不是我第一次恋爱更不是第一次分手,但是跟他分手却是难以言喻地痛苦,我哭了一次又一次,哭的好像是家里走了人一样。也是为了缓解自己的伤痛,我又回去看了几次前世。看过跟他好几次:一次是我们是18世纪西班牙农村的一对夫妇,在野外的树林里,我穿着那种欧洲古代的衣服,我是一个孕妇,他是我丈夫,我眼看着他被一群人抓走了,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了,过了几天我要生产了,在野外,没有人接生,就躺在树林了生产,难产死了。看到那一幕的时候我已经哭了,因为我深深地为他的离开而伤心。第二次是在中国的宋朝,他是我相公,我是妻子,他是一个地方官,我躺着床上,得了重病,咳血,后来死了。我死的时候他趴在床上,紧紧地抓着我的手,他也十分痛苦。所以大概我今世跟他分手的痛苦,大部分是来自于前世几次跟他分离的痛苦的”再一次发作“。后来我是怎样让自己慢慢地从今世跟他的分手的痛苦中走出来的,就是靠这样一次一次去清理前世没有解开的心结,那些沉淀在记忆里的最痛苦的回忆。 如果理性地看我跟他今生的相遇,其实也就像普通的一对情侣那样,但是我们之间分手的时候我所经历的巨大的痛苦,完全不像是一次普通的恋爱分手那样,而是感觉整个世界都塌下来了。而我如何解脱这种痛苦,就是靠一次次的理清前世的业障。btw,我(今世)这个男朋友是德国人,这可能是为什么我跟他有几次是在欧洲吧&/p&&p&(补记: 2017/10, 西班牙那次我们住在马德里东南方向300公里的小村庄,我依着地图找到了Albacete这个城市,google看到城市森林公园的照片,照片上的树跟我在前世场景看到的树,一模一样, 是矮矮的叶子椭圆形的落叶林,本人从小在南方长大,只见过常绿树和北方的高大的落叶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还真的是第一次见) &/p&&p&还有一个是我工作的一个同事。我跟他特别容易吵架,我对他很不爽,一些小事就让我很不爽。后来我也看了跟他的前世,我们前世一次是兄弟,我弟弟,他哥哥,合作做生意,后来他背叛了我,卷走了我所有的财富,那一世我对他有十分大的怨念,总是在埋怨他“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 我今世跟他吵架,基本上就是埋怨他”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你怎么可以这样做“,之类的(虽然现实中的事情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感觉是前世的怨念会带到今世,尤其是一些类似的情形发生后,会触发那些未解的怨念。&/p&&p&除此之外我还看到了其他很多次,大概总共看了2,30次吧,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性别。我感觉今世很多激起我们强烈痛苦/憎恨/ 自责/伤心等等负面的事情,大多根源都来自于前世的一些重大事件。跟大部分的心理医师一样,最初我尝试从小时候的事件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但是即使我对成长时期经历的人和事都释怀了,我仍然感到有许多情绪困扰,直到我一次又一次地追溯前世的事件,才得到真正的解脱。我感觉那些负面的情绪和心结,可能是我们轮回一直带着的,而小时候经历的一些家庭事件,只是又一次唤醒了过去的伤痛。 &/p&&p&另外分享一些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猜想: &br&我看过好几次自己前世在国外,在美国好几次,在西班牙几次。我从小英语就学得很好,我不知道那些天生外语好的人,是不是前世曾经在国外过。10年前我接触了一些南美西班牙的朋友,那时起我就很喜欢西班牙语,三年前又开始学西班牙语,单纯是为了兴趣,好像自己很想学一样,而且学的很快。几个月前第一次看到自己有前世在西班牙。或许这是为什么我一直都西班牙语有很强的亲切感。 &/p&&p&回答一些大家很容易想到关于前世的问题:&br&1.为什么那是前世而不是我脑子里的想象? 如果你自己经历过,就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那些场景是一下子浮现在你眼前的,你不需要思考,而当事人当时的感受,你深深地感受着,身临其境,你知道那个就是你。你会跟他哭感受着他的痛苦,而想象的话很难这样切身体会到。&br&2. 我如何证实那是真的呢?我的前世回溯基本上是带着问题去看一些特定的场景,而且我睡的不深(我比较难进入深度催眠),所以我没有看到具体年代,姓名,地点。但是回去这些场景解开当时未解的心结,确实让我在今世放下了很多原本放不下的重大的痛苦,它们是很有效的。这一点建议大家读布莱恩魏斯的书。他是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心理学教授,做了30多年的前世催眠治疗,这方面的权威。布莱恩魏斯的书中有很多案例是当事人去实地求证考察的,我最近看的那本《奇迹正在发生》里面讲到一个美国女人做前世回溯看到自己是英国一个女人有五个子女,后来这个人真的去英国跟她的五个90几岁的子女团聚。她讲的关于死者生前家庭里的故事,完全跟那五个子女对上。被证实的案例很多,探索频道和国家地理都有专门的报道。&br&探索频道纪录片 前世今生: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youtu.be/ahW8BPJK_m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xWlsCgLoCw/&/a&&br&-----------------&/p&&p&补充: &br&2016年3月 &br&我大学有一个很要好的男生朋友。 我们互相喜欢过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就没有在一起。过去的7,8年里断断续续我都一直不能放下他。想起来还会半夜哭的很伤心的。终于前一段时间我再回去看我和他的前世。我看到大概是1000多年前,我是一个侠客,骑着马穿着盔甲,带着长刀的,他是我的女人,没有结婚,相爱的两个人,她是一个美丽秀气的女子,她被人杀了,在一片很多竹子的树林里,她死在我怀里,我超级超级伤心的,因为我没能救她。 第二次,他是我爸爸,我是他女儿,他在我11岁的时候死去,那时候我已经没有妈妈了,我看到自己在他坟前哭的好伤心,觉得他为什么丢下我一个人不管了,为什么他要离开我,没有他的日子要怎么过。后来我被一家好心人家领养了,但是那一辈子一直都很想念他,毕竟他是我唯一的亲人。人家说父亲是前世的情人,反过来今世的情人或许也是前世的父亲吧。第三次是蒸汽火车时代的英国,我们是一对情侣,被我爸爸强行分开,我坐在火车上,他骑着马追我,然后马突然磕到了然后他整个人从马上摔下来死了。这次是我最伤心的一次。我对他的恋恋不忘大概是来自于前世失去他时候的伤痛的延续,还有对失去他未来生活的无助和担忧使得我今世一直不敢也不能放下他。这个人,我跟他有超级强烈的心灵感应。我们几十上百个人校友聚会时候,只要他在场,即使我没有见到他,我都能感觉到他。我相信这种人,真的是跟你有缘的人。即使你们最后没有在一起,他们也是你生命中很特别的一群人 (真的不是每个人都能跟你走很长,我相信布莱恩魏斯的书里面说,很多你的灵魂伴侣,他们来到你的人生中,有过一段时间的交汇,你们为了完成一些夙愿,完成一些生命中的命题,当你们完成了以后,就会互相分道扬镳,然后等到来世的再一次相遇) &/p&&p&补充:&br&2016年6月&br&跟上面这个大学同学的前世,原来还没有完。从小我爸爸很爱说“再不乖就不要你”这样的话,说了好多次,然后加上一句:把你送给亲戚,连亲戚都不要你!”,这种“被不要的感觉“简直是我童年的噩梦,每次我爸爸这样说,我就超级伤心,大哭。我到现在想到这些话,心里都很难受。可以说这种害怕被抛弃,被不要的恐惧长大后一直跟着我,以至于我恋爱的时候超级没有安全感,如果男生不回我信了,不跟我好了,我就会担心他”是不是不要我了“,搞得自己每天心神不灵的。后来我已经也奔三了,有一次心情郁闷想起爸爸说的话就很难过,然后我就想怎么会这么严重,一辈子的阴影!然后我又跑回去看了前世。还是看到了我和上面那位大学同学做我爸爸的那世,他死了我哭的好伤心,觉得爸妈都不要我了,我被抛弃了 T_T。 那一世过得很艰难,一个女孩子孤零零的。 &/p&&p&(Tips: 如果你看到前世,你想要解脱那个情境之下的痛苦感觉,一定要让自己进入那个情绪,努力让自己很清晰地看到自己当时的表情,当时的眼神,你会跟那时的心产生联结,然后很神奇的,那团情绪会渐渐淡化和消失。这是我从克里希那穆提得到的启发,他说” You must watch it, watch through it, until it disolves and disappears. (你必须一直观察它,直到你看穿它,然后它就消失了)。还有另一个是说, You cannot drive away the darkness, you can only bring light to the dark. You cannot solve the unconsciousness, you can only bring the consciousness to the uncounsicousness (你无法驱逐黑暗,你只能带去光明,黑暗就消失了;你无法消除“无意识的混沌“,你只能把意识带去,无意识的混沌就消失了)这个技巧很管用,屡试不爽的,一定要带入自己进去那个情绪,重新再体验一次,然后它就消失了,永远解脱了。&/p&&p&说回这个跟大学同学的前世。我就用这个情绪带入的方法,然后慢慢让自己情绪平静下来(情绪带入的时候有时候会哭的,真的身临其境的)。然后我回头再想我爸爸说的那些话,居然就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了,好像好了似的,也不难过了。我想大概我带着前世丧父丧母的伤到来,然后今世每次我爸爸说“不要我”这种话,时时勾起了我伤心的回忆,我的情绪反应就特别大!(2017年补记:这些个月来真的完全没有那种害怕被抛弃的感觉了) &/p&&p&然后说回这个大学同学,他是一个很特别的人,大学的时候他好疼爱我的。我们同班,上课坐前后桌,我就喜欢调皮,我会转头把他桌上的笔袋,铅笔,书本丢到地上去,然后他就一样一样捡起来,我又丢下去,和他玩。他从来都不生气,跟我说:小孩子,别闹了别闹了。那段时间我们很要好。他喜欢叫我小孩子,宠我。我也好喜欢被他宠!后来我看到我跟他前世的父女关系,想起我跟他大学很特别的一种相处方式(叫我小孩子,宠我),突然觉得这一切十分Make sense! (合理)。大概人在潜意识里一直都用前世模式在和对方相处,只是自己毫无察觉。&/p&&p&&br&&/p&&p&更新:16/06/04 前两个礼拜去了西班牙的赛维亚和葡萄牙玩,也是我第一次踏上伊比亚半岛。我现在总共去过30多个国家,不管在哪个国家旅行,我都觉得自己是游客,我喜欢找景点到处看,但是这些地方无论多好,对我来说他们都是别人的地方,没有“归属感”的。西班牙真的很美,奇怪的是我没有兴奋,而是平淡。什么皇宫啊,教堂啊,我完全没有兴趣看,说不上为什么,只喜欢在老城区里穿街走巷,像平常人一样生活。这种感觉大家可以想象,如果你是离家漂泊的人,回家看到自己长大的地方,即使老家是什么名城,有很多著名的景点,但是我们从来不会在意那些景点,更不会去参观那些景点,感觉“这一切就是那么稀疏平常” --- 这就是我在西班牙的感觉!!!还有一个很神奇的是,我学西班牙语好快!在酒吧里我就跟当地人聊天,当是练习口语,聊着聊着有一瞬间脑子突然开窍了一样,以前学过的好多词汇,好像一下子都浮现出来,很多东西都可以脱口而出!我看很多学习西班牙语的书,常常过目不忘。我想你喜欢哪门语言,学会哪门语言,有一种缘分在那里,或许就是前世的记忆,让你喜欢某种语言,也会学的很快。&/p&&p&&br&&/p&&p&另外,我现在不需要躺下听音频给自己催眠来看到前世了,只需要闭上眼睛让自己安静下来就能看到画面。我猜想是因为,当你清理掉很多尘世的尘埃的时候(那些尘世的情绪),你会跟自己的本源(Source)更加连结,而你的本源,也是你的阿卡西記錄(Akashic records)储存的地方。阿卡西記錄(Akashic records)是记录你生生世世的“账簿”。&/p&&p&2017年1月更新:&br&这段时间以来不断收到很多读者的来信和评论,很高兴可以和各位进一步分享我的心得。很多人问道为什么这么多世都厄运连连?其实不是的,人经历几千年几百次的轮回,我现在带着今世的情绪问题去寻找前世的因,只会看到那些曾经遭遇的厄运给我留下的负面情绪,因为只有悲惨遭遇才会留下负面的情绪,愉快的遭遇或者平淡的一生并不会留在什么负面的印记,所以我只是去解决问题而已,因此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我也看到过自己是当年菲律宾华人首富的千金小姐,或者父亲是京城的大官等等,不过这些都不是我要解决问题的关键,也不值得为自己前世当过什么公主皇帝而沾沾自喜。每一个灵魂都会经历好的和不好的人世,通过这样的过程来进化自己,这是为什么基督教总是在说”人人平等&,从世俗的角度来讲人明显不平等,有贫穷有富裕有好人有恶人,然而如果你把时间放长,看几千年每一个灵魂经历的好的不好的轮回来看,就明白了每一个灵魂都是平等的,每个灵魂都会经历好的不好的人世,这是为什么富人没有理由歧视穷人,因为富人自己前世也曾经是穷人,正常人也没有理由歧视残疾人,正常人前世也曾经是残疾人。&/p&&p&这段时间我也仍然在一步步地提高修炼自己。生命是美好的!我慢慢地领会了基督教里常说的一句话“神爱世人”。以前我十分不理解为什么神爱世人,神又无所不能,却要让人遭受各种苦难灾祸,难道不能免除灾祸吗?我在《与神对话》三部曲的书里找到了答案,它说,苦难和快乐只是人对于我们所生活的二元世界做出的评判,然而在神的眼里,神所在的那个一元世界,只有爱,和平,喜悦(就是天堂),二元世界是一个对立的世界,就如道德经所说: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所有的评判是基于其对立面而存在的。只有经历了苦难,才懂得快乐,经历了厄运,才懂得平安,经历了黑暗,才懂得光明。所以人世间的苦难都是灵魂成长的必经步骤。并且因为灵魂永生,即使经历了苦难遭遇了肉体上的死亡,灵魂也不会受到任何损伤,只是进入到下一个轮回,重新来过。所以在神看来,不管人间发生了什么劫难,他的子民(也就是我们)都会好好的,因此那些人为定义的”劫难“,并不是劫难,只是过程而已。所以如果你正在阅读这段文字,你或者你的家人正在遭遇苦难,希望你可以放宽心,这些都是暂时的,这些都不是真实的,就像做梦的时候我们都感觉那么真实那么入戏,醒来告诉自己,哦,不过是场梦;就像演员扮演武侠电视剧一样,这部戏你演这个角色,下一部戏你换一个角色演,剧本不断改变,不变的是那个永恒的你。&/p&&p&愿平安、喜乐与你同在!&/p&&p&&br&&/p&&p&=================&/p&&p&2017年2月更新&/p&&p&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再做前世回溯了。回想起这段历程对我人生的影响非常大。大约是两年多前我有轻度抑郁症,好几个月人都很消沉,开心不起来,直到有一次被我考催眠证书的朋友做实验开始了探索前世之旅,这个过程持续了大概2年多的时间。这两年把前世许多重大的事件都挖出来,让自己一点点地摆脱那些潜意识深处情绪的困扰,有一些记录在上面的分享里了,还有许多零零碎碎的。现在我的情绪长时间都非常稳定,很难有人能惹我生气,或者会为什么感到悲伤,或者一些自怜,自责,厌恶自己,厌恶别人,等等,这些都没有了。生命变得很轻,很愉快,每天醒来都对新的一天充满期待。我转行了,进了一个十分高薪的行业,做我很喜欢的工作,涨薪涨了两三倍,工作表现也很好,老板喜欢,跟父母家人朋友的关系变得很融洽也很简单。我再也不受那些情绪的困扰了,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最重要的事情当中,生命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一切都变得很顺利,这些都是我之前完全不敢想象的。&/p&&p&许多人在后台问到自己常常没有办法进入状态的问题。这件事情急不得,顺其自然,让自己放松,也不要勉强这一次一定成功,就当是一次身心放松之旅。前世回溯是潜意识的活动,不受大脑控制的,大脑越想要达成,越是构成阻碍,要让大脑停下来休息更好,一切会浮现出来。&/p&&p&如果你今天也在挣扎中探寻前世的旅程,我想这不是偶然,是你的生命到了一定阶段,要在这里开启新的突破。走过了这段旅程,前面有美好的风景在等着你。&/p&&p&&br&&/p&&p&2017年5月更新&/p&&p&最近真的发生了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最早我刚刚开始尝试前世催眠的时候,看到过一次前世是在民国时期中国北方,我有一个很爱我的爸爸,在我6岁的时候过世了。他经常陪我玩,教我看书写字,他有一辆老式的自行车,把我放在前面的横杠上载着我。前面提过我和我今世的爸爸并不亲近,记忆里也从来没有感受过“父爱”是什么感觉,后来做那次回溯的时候深深地体会到那个爸爸对我的爱,之后的两三天里都很恍惚,很想念他,也为他的离去而十分伤心。&/p&&p&这件事我后来已经遗忘了很久了。那是2014年看到的前世。&/p&&p&半年前我换工作加入了一个新公司。有一个长辈不知道为什么他给我一种很熟悉很亲切的感觉,我就经常找他说话,他也特别喜欢我经常照顾我。我有点怀疑我和他一定是前世的缘分,所以才会这么一见如故。然后有一天我游泳的时候在那里想啊想,我突然记起最初看到的这段民国时期父亲的前世,才发现他就是那个爸爸。 那天在游泳池,在洗澡的时候,晚上睡觉的时候,我都哭的稀里哗啦的。他过世给我的打击非常大,那一世我的妈妈不爱我,她重男轻女,只喜欢我弟弟,爸爸走了之后我觉得自己就是孤零零一个人在世上,特别想念爸爸。我一直都没有从失去爸爸的痛苦中走出来,过去的这一两个月我每每想起这件事就会哗啦啦地流眼泪。&/p&&p&本来我一点也不想告诉这位长辈这件前世的事情。因为毕竟是同事,而且也不知道对方对这种事情是否能接受。前段时间有一天下午,她的6岁的女儿到公司来找他,(我们公司很小,所以互相都坐的很近),我眼看着他把女儿抱起来,看到他看他女儿那样充满爱的眼神,我的眼泪突然哗啦啦流地下来,止也止不住,我整个人都呆住了,只是在那里无声地流泪。他抱着他女儿的样子,他看着他女儿的表情,他的一举一动完全跟我前世的爸爸一模一样。即使他是另外一个人了,然而他的动作神态和口吻一点都没有变。那一瞬间就是&deja vu&,我仿佛到了前世,感受着我爸爸在我身边,全身散发着爱。她女儿扎着两个马尾辫,比我那时候高很多,也是6岁,然而就是这么大的时候他已经离开我了!我真的完全控制不住自己,冲到卫生间里忍不住嚎啕大哭。我真的不能再忍了,我已经忍了很久了,那个场景直接勾起了我的回忆,挡也挡不住。他站在那里,抱着他的女儿,跟她说话。他完全就是我爸爸啊,他也是那么爱我,他就像抱着他女儿那样抱着我,动作都是一模一样的,然而我爸爸已经不是我的爸爸了,他也不认得我了,我只是他的同事。想到这我整个心都碎了,我在厕所里哭啊哭,觉得爸爸你怎么这么早就走了,我还不想你走啊!&/p&&p&那天下班在路上,到家里我都一直在哭,停不下来。真的很难过。回忆是那么真实,那么清晰。我差一点就给他发消息告诉他这件事了,最后一秒钟又删了,觉得要面对面说才好。 今天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想跟他说,可是他一整天都好忙,也没有去打搅他。不管他会做出什么反应,我都想对他对自己有一个交代。&/p&&p&虽然经历了这么多内心的挣扎,流了好多好多眼泪,然而我很感恩上天让我和我早逝的父亲重逢,相隔了快100年!“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p&&p&&br&&/p&&p&-----------------&/p&&p& &/p&&p&这几天心情不佳,看了这几天好多评论和私信,看到好多人有共鸣的,很欣慰。决定继续更新最近状态。&/p&&p&那次他女儿来办公室对我的冲击特别大。在接下来的两周,我的情绪都非常低落非常郁闷。而跟那个爸爸的回忆每天都在我脑子里转,一个人的时候就默默落泪,有时大哭,有时小哭,即使在国外度假也不能专心。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直接发短信跟他说了,然后他表示了兴趣,说等我回去公司见面说。然而那天我在公司,也没有跟他说。因为我鼓不起勇气。那天没有说,回家的路上说服自己不要告诉他了,告诉他又能怎样呢,而办公场合,人家觉得我脑子有病。我就这么想的,内心难过的慌,吃饭又哗啦啦地哭了。然后我就忍不住又跟他说了我周一要跟他谈话。他说“你要告诉我啊”。这让我有了很大的信心,至少这是他想知道的。说出去了那一刻我心里舒服了好多。我叫他周末去搜搜布莱恩维斯的信息,这样他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东西,他答应了。朋友教我一样东西,当你做决定的时候,听从你的感觉,如果有一个决定让你感觉很好,那基本上是正确的决定,如果有一个决定让你感觉很差(甚至觉得好像生病一样浑身不舒服)那个决定就是错的,要避免。那天我就是这样,每次想到不跟他说,浑身就难受。我想这是天意吧,也许老天要我把这个信息带给他吧。 &/p&&p&这个前世大概是这样的:30年代的天津,他是报社的编辑,我有他和我妈妈和一个弟弟,我妈妈是乡下妇女,只爱我弟弟。爸爸跟我很亲,我一天到晚都粘着他,我家有一张大的漆成黑色的大木桌,我经常坐在爸爸腿上,桌前,爸爸教我读书认字。他有一辆老式自行车(我去百度了“民国时期自行车”,还认得爸爸骑的那款后面没座椅前面有横杆的那款),经常载着我。有一天爸爸出去了,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他的躯体躺在地上,我趴在他身上哭了好久,他们要把他拖走,我哇哇哇地又气又闹大声喊叫,然而没有用,爸爸还是走了。后来的一天我整天坐在床沿在那哭,那是1932年,我6岁。爸爸死后我过的好孤单,再也没有人陪我疼我了,跟妈妈很疏远。爸爸去世几年后,妈妈带我们投奔了上海的亲戚。我们住在弄堂里,记忆里有一幕是妈妈诅咒我说是我克死了爸爸,我好伤心在那哭,好想念我爸爸。虽然那一世后面真的没有被妈妈好好对待,然而因为爸爸给我好多爱,我从小就懂得爱自己,觉得自己是好人,值得人爱,长大了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那时我好高,1米7,穿旗袍,后来嫁给了一个国民党的官员,也是一个很爱我的人。(后面是之后分几次前世催眠看到的,后来才想起来它们是连贯的一世的记忆)。&/p&&p&然后周一我就在会议室里跟他单独聊然后跟他说了。他说他周末看了很多布莱恩维斯的视频,说他还挺信这个事情的。我跟他说了我怎样开始探索这个东西,又给我带来了什么帮助和变化,也是上面分享过了。然后我开始诉说前世的一些信息, 一开始我还在说着故事,然而当我要开始说到他死去的那段,还没说,光脑子想起,已经哭得泣不成声,完全缓不过神来,身上都在抖。你可以想象吗,我跟我前世的父亲诉说他死去的当天,我趴在他身上哭,只有6岁,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只知道我爸爸醒不过来了,叫也叫不醒 (写到这里眼泪还是哗哗哗地流)。他就坐在旁边看着我,我看到他拿下了眼镜擦眼泪。我整个人哭得天崩地裂,好像回到了爸爸死去那天。你明白吗,灵魂的重逢,我真的体会了。 我不管什么科学依据,我不能相信他不是我爸爸,因为他真的是啊!!!我说:我好想念你!好想念你 。后来他明白了,我说的是那一世我特别想念他。我这个同事真的是非常好的人,像天使一样,他就那样默默地听着,给我安慰说没事没事都过去了。 他挺信这回事的。然而作为一个活在人世的人听到这样的故事,真的没有什么“代入感”,就好像别人给你讲一个故事一样,听了就算了。而真的进入过前世的人,回忆是鲜活,是你亲身经历过的,不会忘记也不会磨灭。所以翻起前世的记忆,那些情绪只能自己担当,没有人可以帮你分担,好孤独。最后我说,我很感恩可以遇见你,至少你还好好的。我好高兴遇见你。他说我也是。出了门他还打趣说,我不要那么早死,我这次要好好活着。算是一次愉快的谈话吧。&/p&&p&我跟他算是说完了。心里也轻松了很多。那天晚上我真的还挺难受的,因为发现这个同事没有给我半点来自我爸爸的反应和安慰啊,感觉是一个人在那里痛苦,有点失望。半夜爬起来,决定给我死去的那个爸爸写一封信。我提起笔,写“Dear father in heaven, How are you? ”(天上的爸爸,你好吗) 写到这里我突然写不下去了,我停在那里,我联结不到他,我完全无法感觉到他 (我以前曾经给过世的人写信,写的时候我可以感觉到他的,就像我过世的爷爷),笔停在那里,只有身边一片无声的寂静。我突然明白了,我爸爸已经不在了,他已经幻灭融入了这个茫茫宇宙,我身边感受到的无声的寂静,那就是他在回应我。他已经不是他了,他已经融入了神,成了宇宙的一部分。有很多书说到,我们和宇宙是合一的,上帝(或者神、佛祖)就是宇宙万物,灵魂是上帝的一小部分,就像大海里的水滴一样(这也是圣经说的,上帝用自己的形象创造了我们,我们是上帝的子民,这里普遍的误解是把“我们”理解成了“人身”,然后觉得上帝不是肉身啊,这话自相矛盾,其实“我们”应该是我们不灭的灵魂),那一刻我真的体会到了,我爸爸已经融入宇宙万物了。我后来又想到了一样东西。我们是“灵 Soul” &人身 body” &意识 mind& 三体合一
,这也是圣经说的三位一体, (mind就是我们平常思考的大脑,soul就是我们的心灵),所以我的同事,虽然是我爸爸的同一个灵,然而他的肉身是新的了,他的大脑意识也是今生才获得的,所以他一部分是我爸爸,但也不完全是我爸爸了。我一部分是当年的我,那个丧父的小女孩,但是我也不完全是那个我的。我突然豁然了,为什么我从那个同事身上得不到慰藉,因为他并不是完全是我爸爸,尤其是我们在世上过了这么久,我们“入戏太深”,把地球上人世上这一切都当真的,所以我也无法唤起他前世的感情,甚至一丝的感觉。而我也不要把自己对父亲的感情投射到他身上,因为他已经不是了!&/p&&p&&br&&/p&&p&这封信第二天又写了几句&/p&&p&“ Where are you?
&/p&&p&I miss you so much! &/p&&p&Would you show me the way?& (你在哪里?我好想念你!请给我指路吧)&/p&&p&I love you so much! & (我很爱你) & 。&/p&&p&&br&&/p&&p&后来觉得father已经不在heaven了,又重新写了一段&/p&&p&“Dear father in the universe (宇宙中我的亲爱的父亲):&/p&&p&Thank you for giving birth of me! (谢谢你把我带到这世上)&/p&&p&Thank you for giving so much of love to me( 谢谢你这么爱我!)&/p&&p&I met your physical manifestation on earth and experienced you. (我遇到了你今世轮回的人,我感受到了你 (我知道是你))&/p&&p&It is a completion to our past life encounter.
(这是我们前世相遇的完结).&/p&&p&I love you! (我爱你!)&/p&&p&当然我也是流着泪写下这些的。写完我自己觉得这件事已经结束了。我可以放下了.知道我爸爸已经真的不在了,谢谢他这么爱过我。我永远也不可能知道他为什么那么早离开我(这是我想起他哭的时候心里最大的疑问。我一点也没有责怪他,因为他那么疼爱我,我只是不懂为什么他要走,只是惋惜我只和他在一起短短的几年最美好的时光,却用剩下的所有人生来怀念他!)只能借由一些书籍上说的“灵魂有自己的安排,早逝也是事先计划的”这样的说法来安慰自己。愿我们来世有缘再做父女!而今世我已经很感恩遇到了这个同事,至少我们是我和前世父亲缘分的另一种延续,而前世留下的伤痛也可以慢慢随着时间愈合,全心投入今世的生活中。&/p&&p&最后这件事算是过去了。我觉得整个人轻松了好多,好像豁然开朗又恍然大悟的感觉。嗯,我真的相信亲人的离世不是真的分别,我们都会再遇见,只是再遇见可能互相转换了角色,互相不认得对方了,像我和这个同事,或者我前男友那样,一见如故,一眼万年,再续前缘。&/p&&p&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p&&p&Only Love is Real. 唯爱是真,穿越时空,永恒不变。&/p&&p&你我是爱,你我是光,亘古不灭。 &/p&&p&---------------------------- &/p&&p&2017.9. &/p&&p&这段时间又收到了很多留言和私信,谢谢大家。 的确现在国内能够做正统的催眠的渠道几乎没有,我打算明年找一个时间去美国纽约参加布莱恩魏斯的催眠师培训,等自己掌握好这项技能之后给有兴趣的人催眠和解决人生的难题。我现在人在海外,偶尔会去国内的大城市出差,如果有兴趣见面的朋友可以私信我你们的城市和联系方式,这样等我去的时候就和你们联系,可以喝个咖啡聊聊人生话题。虽然我还不是催眠师,但是在灵修方面已经实践了许多年,希望可以和有缘人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给大家带来心灵上的解答。&/p&&p&另外我想很认真地向各位推荐一位灵性导师Anita Moorjani, 这段时间我重新读了她的那本书《死过一次才会爱》(Dying to be me),这或许是我读过给我启示最大的一本书了,读了三遍。她是一位在香港长大的印度人,44岁也是2006年的时候淋巴癌末期在养和医院陷入重度昏迷,医生诊断她已经没有救了,然而她在昏迷之中经历的”濒死体验“,她的身体躺在床上,眼睛闭着,然而她的意识是完全清醒的,她在昏迷36小时中去到了灵界,与她过世十年的父亲的灵相遇,还有她两年前过世的最好的朋友,在那里她忽然对人生有了重大的醒悟,后来清醒过来,两个星期后癌症自动痊愈,完全恢复健康,现在她在全世界做培训,告诉人们她从另一边带回来的信息,关于爱和人生的意义,还有关于癌症的话题。真人真事。下面这个是优酷上的中文视频。如果你可以上youtube,上面有许多她的演讲和分享。她的这本书是台湾出版,据我所知国内还没有,不过美国亚马逊网站有英文的,香港诚品书店有中文版的&/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v.youku.com/v_show/id_XNzI5NzMyMzA0.html%3Fspm%3Da2h0j.8191423.module_basic_relation.5%7E5%212%7E5%7E5%213%7E5%7E5%7E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nita Moorjani 《死过一次才学会爱》作者谈濒死经历的启示_标清&/a&&/p&&p&祝福你!&/p&&p&&br&&/p&&p&----------------------------------
&/p&&p&国内现在有很多这方面的书籍出版,在此整理一个列表供有心之人阅读参考: &/p&&p&&b&入门级&/b&:&/p&&p&推荐布莱恩魏斯的所有书籍。布莱恩魏斯是耶鲁大学医学博士,从70年代开始从事心理治疗。80年代出版了轰动世界的&Many Lives, Many Masters&,由于他来自正统的著名常春藤学校,在当时他对前世回溯的研究和著作在学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也受到传统心理学的批评和抨击。由于他长期不懈地坚持自己的研究和实践,让接下来的30多年,前世回溯催眠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至今他已经累计给2,3万人做前世催眠治疗,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案例,一部分写在了他后来的十几本书里。 &/p&&p&Many Lives Many Masters: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amazon.cn/%25E5%E4%25B8%%25BB%258A%25E7%F-%25E7%E5%2591%25BD%25E8%25BD%25AE%25E5%259B%259E%25E7%259A%%2590%25AF%25E7%25A4%25BA-%25E5%25B8%%258E%25B1%25E6%%25E2%%25E9%25AD%258F%25E6%2596%25AF/dp/B01ASOU3VI/ref%3Dsr_1_1%3Fs%3Dbooks%26ie%3DUTF8%26qid%3D%26sr%3D1-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前世今生:生命轮回的启示(25周年珍藏版)》 布莱恩o魏斯, 谭智华 书评 简介 电子书下载 Kindle电子书&/a&
这本书是世界上关于前世催眠影响最广泛最深刻的书,销售达百万级别,1986年出版&/p&&p&Same Soul Many Bodies 这也是我本人十分喜爱的一本,很温暖很治愈,讲了几个独立的故事。&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amazon.cn/%25E8%25BD%25AE%25E5%259B%259E-%25E5%E4%25B8%%25BB%258A%25E7%E6%259D%25A5%25E7%E7%25BC%%25B8%%258E%25B1%25E6%%25E2%%25E9%25AD%258F%25E6%2596%25AF/dp/B005CTF6VC/ref%3Dsr_1_5%3Fs%3Dbooks%26ie%3DUTF8%26qid%3D%26sr%3D1-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轮回:前世今生来生缘》 布莱恩o魏斯, 施诺【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a&&/p&&p&Only Love is Real. 这本书讲的是两个他的病人,一男一女,在回溯中看到了同样的事件,原来他俩前世曾经是父女,在一场灾难中分离。布莱恩魏斯博士特意安排他俩在诊疗室里打照面。第二次两个人在机场偶遇,相识,相爱,结为夫妇,再续前缘。一开始读起来有点冗长,到最后非常感动。这本书里另一个印象很深的细节是,布莱恩魏斯曾经和戴安娜王妃有一个回溯的安排,就在那之后戴安娜王妃车祸香消玉殒,遗憾没能接受博士的催眠治疗。&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amazon.cn/%25E7%%25E6%2598%25AF%25E5%2594%25AF%25E4%25B8%%259A%%259C%259F%25E7%259B%25B8-%25E6%2589%25BE%25E5%25AF%25BB%25E5%E4%25B8%%25BB%258A%25E7%E7%259A%%%25E9%25AD%%25BC%25B4%25E4%25BE%25A3-%25E7%25BE%258E-%25E5%25B8%%258E%25B1%25E6%%25C2%25B7%25E9%25AD%258F%25E6%2596%25AF/dp/B06ZYW8SVC/ref%3Dsr_1_9%3Fs%3Dbooks%26ie%3DUTF8%26qid%3D%26sr%3D1-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爱是唯一的真相:找寻前世今生的灵魂伴侣》 [美] 布莱恩·魏斯【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a& &/p&&p&布莱恩魏斯的书都是个体的案例记录,读得多了大概会明白前世今生因果报应的基本模式,比如今世他伤害了你,可能你前世是对他做了同样的事情,两人互换角色互相体验对方的感受(以此能提高我们的同理心),如你今世十分憎恨某一种人(穷人,某宗教,某种族)来世你很可能转世做那种人,去站在他们的角度体验人生,等等。&/p&&p&&br&&/p&&p&&b&进阶级: &/b&迈克尔纽顿 《灵魂之旅1,2 》Journey of Souls, Destiny of Souls. (台湾翻译作灵魂的旅程,灵魂的归宿)。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amazon.cn/%25E7%%25E9%25AD%%25B9%258B%25E6%-%25E6%25B5%25AE%25E7%E5%25BD%%25AE%25BF-%25E8%25BF%%E5%25B0%%%25E7%25BA%25BD%25E9%25A1%25BF/dp/B008BZG86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灵魂之旅2:浮生归宿》 迈克尔o纽顿, 夏芒【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a&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amazon.cn/%25E7%%25E9%25AD%%25B9%258B%25E6%-%25E8%25BF%%E5%25B0%%%25E7%25BA%25BD%25E9%25A1%25BF/dp/B006O4B73U/ref%3Dsr_1_1%3Fs%3Dbooks%26ie%3DUTF8%26qid%3D%26sr%3D1-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灵魂之旅》 迈克尔o纽顿, 夏芒【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a&
讲述的是灵魂在死后和投胎之前在灵界经历的事,包括有指导灵来帮助你总结,反思,还会经历一个修复的过程(尤其是那些今世受过太多伤的受伤的灵魂),计划未来的人生 (今世人生中所有的重大事件其实都已经事先安排好,并且是双方已经同意了的。如果你正经历失去亲人的痛苦,要知道这件事是你们事先商量好的,是一次让你的成长和升级的机会)。把他放在前世回溯的书籍里是因为迈克尔纽顿讲述的内容都是通过个体前世催眠中间和灵界的某些灵直接沟通收到的信息。在布莱恩魏斯的书《前世今世》里头,也有一个来自另一边的灵,一直透过他的病人卡瑟琳在和布莱恩魏斯沟通,讲述了很多道理。&/p&&p&相比较起来布莱恩魏斯的书比较有趣,迈克尔纽顿的书比较沉闷&&_&& &/p&&p&&br&&/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amazon.cn/s/ref%3Ddp_byline_sr_book_1%3Fie%3DUTF8%26field-author%3D%25E6%259C%25B5%25E6%25B4%259B%25E8%258E%%25B5%25B2%25C2%25B7%25E4%25BE%%258D%28Dolores%2BCannon%2529%26search-alias%3Dbook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朵洛莉絲·侃南 (Dolores Cannon)&/a&
老太太前两年刚去世,也是70年代开始就在美国做前世回溯。她的回溯更多地是接通另一边的灵,去询问很多地球人未知的真相,包括亚特兰蒂斯文明 (Atlantis),外星人,地球上灵魂的进化进程等等,写了十几本书,不过找了一下中文好像只有两本:&/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amazon.cn/%25E5%259B%25BE%25E4%25B9%25A6/dp//ref%3Dsr_1_1%3Fs%3Dbooks%26ie%3DUTF8%26qid%3D%26sr%3D1-1%26keywords%3D%25E6%259C%25B5%25E6%25B4%259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地球守護者:地球實驗的阿卡西紀錄》 朵洛莉絲·侃南 (Dolores Cannon)【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amazon.cn/%25E5%259B%25BE%25E4%25B9%25A6/dp//ref%3Dsr_1_2%3Fs%3Dbooks%26ie%3DUTF8%26qid%3D%26sr%3D1-2%26keywords%3D%25E6%259C%25B5%25E6%25B4%259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三波志願者與新地球》 朵洛莉絲·侃南 (Dolores Cannon)【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a& &/p&&p&当时在油管上看了很多她的视频,是我有史以来最震撼最脑洞大开的一次!她对一些概念的解释让人印象很深:多元平行空间的存在,当你脑子里产生一个念头的时候,已经有按照这个念头造出的一个平行空间产生,这跟佛家讲的“一念一世界”是一致的!为什么会有同性恋?她说首先灵魂在不断的转世中会分别扮演男女,以此保持本性的阴阳平衡,然而如果有一个灵长期扮演了女性的角色,在他来世突然转换成为男性的时候,这个灵不能一下子适应男性的思维、自我认知,他的内心仍然有很强烈的女性气质,而他的身体已经是男性的身体,因此造成了同性恋 “内在”和“身体”性别不合。这是我目前看到对同性恋最合理的一种解释。她还说梦境并不是科学家说的大脑的一堆无序随机的活动,梦境是灵魂跑出去玩了,经常是去了另一个平行时空。这是为什么婴儿需要大量的睡眠,因为灵魂刚刚进入到身体不久,非常不适应这个“牢笼”,所以常常 需要通过睡眠让自己跑出去,老年人由于他们灵魂已经十分适应身体这个环境了,所以需要的睡眠越来越少。&/p&&p&和迈克尔纽顿一样,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amazon.cn/s/ref%3Ddp_byline_sr_book_1%3Fie%3DUTF8%26field-author%3D%25E6%259C%25B5%25E6%25B4%259B%25E8%258E%%25B5%25B2%25C2%25B7%25E4%25BE%%258D%28Dolores%2BCannon%2529%26search-alias%3Dbook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朵洛莉絲·侃南&/a&的这些理论也是来自于催眠后接通了另一边的灵而收到的消息,可以一起读读。 &/p&&p&&br&&/p&&p&&b&高阶版:&/b&&/p&&p&&b&《与神对话》三部曲
&/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amazon.cn/%25E4%25B8%258E%25E7%25A5%259E%25E5%25AF%25B9%25E8%25AF%259D-%25E5%25B0%25BC%25E5%25B0%%%25E5%E7%25BA%25B3%25E5%25BE%25B7%25E2%%25E6%25B2%%25B0%%25BB%2580/dp/B013QUUAUK/ref%3Dsr_1_1%3Fs%3Dbooks%26ie%3DUTF8%26qid%3D%26sr%3D1-1%26keywords%3D%25E4%25B8%258E%25E7%25A5%259E%25E5%25AF%25B9%25E8%25AF%259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与神对话(套装共3册)(两种封面随机发货)》 尼尔o唐纳德o沃尔什, 李继宏【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a&&/p&&p&90年代在美国出版,费时三年写成。这部书可以说是西方灵性书籍里最全面最完整的一部,就好像你这儿看看那儿读读,搜集了很多知识的碎片,然而还是有很多没理解,这本书是那个把你所有的拼图一片片最终完整拼起来的东西,豁然开朗。这本书与宗教无关,他讲的是那个超越所有宗教也囊括所有宗教的那个神,无论你赋予它什么名字:上帝也好,佛祖也好,阿拉也好,湿婆神也好,他们的指向都是一样的。本书的作者也是因通灵而著,在人生跌到低谷,妻离子散,本人失业又疾病缠身的期间,作者奋笔疾书向上帝发出了愤怒的控诉,没想到突然耳边有一个声音开始和他说话,他用文字记录了耳边上帝的回答,一边问一边答,就这样写了3年三本。书很长,不过值得一读再读,字字箴言。我自己看了三遍了,好受启发。&/p&&hr&
第一次做前世回溯是2014年在泰国,那一次我看到了自己是大概20世纪初,中国北方一户家庭的10岁的小女孩,我的父亲过世,我和母亲十分伤心的在哭泣。那一幕我看得很清楚,看到外面下着雪(今世我是南方人几乎没见过雪)。那段时间我胸口一直有一种隐隐的痛,…
&p&附文章:&/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学诚法师:共同构建人类未来的新文明|&/a&&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于&/a&&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国际和平会议上的致词&/a&&/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ac846a62b78b7ac754e4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ac846a62b78b7ac754e4_r.jpg&&&/figure&&p&——————————————————————————阿弥陀佛。感恩您。&/p&&p&&b&迷信(而不起正信的)一切科学、宗教,如同没有戒定慧,没有正定一般,皆是害人。&/b&&/p&&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南怀瑾:何谓佛教?即宗教非宗教,即哲学非哲学,即科学非科学&/a&&/p&&p&&b&所谓成佛就是智慧的成就,智慧的成就——即不要迷信,要起正信,八正道里就有正信。&/b&&/p&&p&&b&一切宗派,都可真正成佛成道的。什么成道?智慧的成就,不是功夫。&/b&什么叫迷信呢?一般人都随便说人迷信。凡是宗教,知识分子就说是迷信。还有社会的一般人,碰到算命啊!看相啊!卜卦啊!就说是迷信。打坐哇!迷信!我说你懂不懂这些玩意?他说不懂,我说你才迷信,怎么迷信?你不懂还以为自己懂,这是大迷信。……一个东西、一件事情,你没有经验过,没有亲自摸过,没有看过,就随便下个肯定的结论,都是迷信。&/p&&p&&br&&/p&&h2&【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h2&&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Koalaz:中国教科书上为什么要反对形而上学?&/a&&/p&&p&&b&人一般都形而下的认为科学,就只是科学家,而科学家包括科学本身&/b&与科学方法本身,(主观上)&b&科学家便是上帝。&/b&&/p&&p&&b&科学,它是科,还是学? 还是二者都是?
还是两者即是也不是?&/b&&/p&&p&如所说的科,是科学哲学,是科技。学,若为学者,即科学家。若为方法,即是观察等等。这些如果都只有或只占一点,如观察,这都是片面的,主观的————&b&即形而下的。&/b&&/p&&p&科学,分科而学的意思。后亦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p&&h2&如著名科学哲学家&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aike.baidu.com/item/%25E5%258D%25A1%25E5%25B0%%25B7%25E6%25B3%25A2%25E6%2599%25AE%25E5%25B0%259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卡尔·波普尔&/a&的在著作《&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aike.baidu.com/item/%25E7%258C%259C%25E6%%25E4%25B8%258E%25E5%258F%258D%25E9%25A9%25B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猜想与反驳&/a&》中提出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aike.baidu.com/item/%25E5%258F%25AF%25E8%25AF%%25BC%25AA%25E6%/Ffr%3Daladdi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可证伪性&/a&:“所有科学命题都要有可证伪性,不可证伪的理论不能成为科学理论。”(&b&科学是不能被迷信的)&/b&&/h2&&p&&b&如同佛法,&/b&南怀瑾老师说:&b&成佛啊!是智慧的成就。这不是迷信,释迦牟尼佛也叫你不要迷信,要起正信,八正道里就有正信。&/b&&/p&&p&&br&&/p&&p&“科学”一词变得越来越与科学方法本身相关联。&/p&&p&&br&&/p&&p&&b&&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印光大师在《宗教不宜混滥论》中说道:”&/a&中说道:“&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宗教二门,原是一法。从无可分,亦无可合。随机得益,随益立名|&/a&&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印光大师&/a&在&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印光大师在宗教不宜混滥论》&/a&。&/b&&/p&&p&所说宗教科学,&b&佛之宗教为宗门教下,科学意为分科而学。&/b&&/p&&p&&b&宗门教下如分科而学因起正信。&/b&&/p&&p&&br&&/p&&p&到底&b&科学,它是科,还是学? 还是二者都是?
还是两者即是也不是?&/b&&/p&&p&&b&(人一般都形而下的认为科学,就只是科学家,而科学家包括科学本身&/b&与科学方法本身,主观上&b&科学家便是上帝。&/b&&/p&&p&如所说的科,是科学哲学,是科技。学,若为学者,即科学家。若为方法,即是观察等等。这些如果都只有或只占一点,如观察,这都是片面的,主观的————&b&即形而下的。)&/b&&/p&&p&如许多答案里,一般人以及所谓佛教徒常说“用科学解释佛法是不妥当的”。&/p&&blockquote&如&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edd833f12a068b3fe9b89fac23c0ff3e& data-hash=&edd833f12a068b3fe9b89fac23c0ff3e& data-hovercard=&p$b$edd833f12a068b3fe9b89fac23c0ff3e&&@秋沛&/a& 答案中“科学有一个明确的东西就是任何原理都有他适用的范围。”等等。&/blockquote&&p&&br&&/p&&blockquote&如&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e4a04638fcac7300bfdc205ae16aac6a& data-hash=&e4a04638fcac7300bfdc205ae16aac6a& data-hovercard=&p$b$e4a04638fcac7300bfdc205ae16aac6a&&@葛俊洋&/a& 我真是看不下去了,&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92f004cfa1b9ca788e96942& class=&internal&&@释演胜&/a&这位大哥长篇大论引用了不少东。但是呢,他的这个回答其实&b&漏洞百出,逻辑错误&/b&,真的是很无语。我就反驳反驳一下这位吧&br&这位大哥扯什么物质是震动的能量,呵呵了,这是连最基础的知识都不懂&br&给大家&b&科普下,关于物质和能量绝大多人只是熟知,而不是真知,仅仅是知道这两个词罢了。&/b&这位大哥反正我什么是,什么是能量,我知道,你知不知道?&br&在他的回答中,&b&大量的偷换概念,振动是运动,但是,运动不是振动。谬误。&/b& &b&换个词就是积极性与消极性,跟能量能扯上什么关系?&/b&大众口语上的东西,能往这上面扯?&br&我滴个乖乖呦。&br&&b&吐槽点太多了,再说一句,你这是灵学还是佛学啊?&/b&&/blockquote&&p&&br&&/p&&blockquote&&b&如&/b&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243b3cc767df8a82c05fe230f1069ba0& data-hash=&243b3cc767df8a82c05fe230f1069ba0& data-hovercard=&p$b$243b3cc767df8a82c05fe230f1069ba0&&@Wang&/a&
一个佛弟子,把科学与佛教相提并论是一种极不自信的做法,因为从佛教本身的修证体系里得不到答案,所以需要由科学来应证。&br&但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也只是一种不自信,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科学与佛法完全不同,比如工具方法就不同,佛教的工具是人内在的戒定慧,科学的工具是人创造的各类仪器设备,所以得出的结果怎么会一样?&br&&br&目的也是完全不同,大多数科学研究的前提是,假设一个东西或有或无,然后再去研究验证它,总的来说是建立一个凡夫世界。佛法则是打破凡夫的认知,指出有无这一切都是不存在。所以,又怎么会一样?&/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8f48e1dd56c6a1aa222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65& data-rawheight=&7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8f48e1dd56c6a1aa222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7b1ed1f267eede69bf1327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65& data-rawheight=&6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7b1ed1f267eede69bf1327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9b4c1eb27c2539d3fae7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58& data-rawheight=&3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9b4c1eb27c2539d3fae7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042bd0ad0f6f88681f8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55& data-rawheight=&1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042bd0ad0f6f88681f8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57ac9ad3d7b5d33c859e89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62& data-rawheight=&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57ac9ad3d7b5d33c859e89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f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77& data-rawheight=&6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f5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b52d054af416a4c330ca1c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77& data-rawheight=&7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b52d054af416a4c330ca1ca_r.jpg&&&/figure&&p&&br&&/p&&p&&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null& data-hash=&null& data-hovercard=&p$b$null&&@葛俊洋&/a& &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物质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吗?&/a&随着科学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不断深入,大量的科学实验促进了人们对微观领域的认识。&b&您却是以大明小&/b&。&/p&&p&&b&数学的命题中充分必要条件,只能以小推出大,而不能以大推小&/b&。&/p&&h2&古人知微见著&/h2&&p&从现在看古代,如古人&b&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大寒;以近论远。——刘安《淮南子·说山训》&/b&。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p&&blockquote&《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br&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德序外传》:“故圣人&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aike.baidu.com/item/%25E8%25A7%%25BE%25AE%25E7%259F%25A5%25E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见微知著&/a&,&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aike.baidu.com/item/%25E7%259D%25B9%25E5%25A7%258B%25E7%259F%25A5%25E7%25BB%258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睹始知终&/a&。”&br&宋·苏洵《辨奸论》: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blockquote&&p&&br&&/p&&p&&b&人若还要以大明小。我们这样的情况、这样的学识。&/b&&/p&&h2&&b&杨绛先生说:“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i&想太多&/i&”&/b&&/h2&&p&&b&如数学的命题中充分必要条件,只能以小推出大,而不能以大推小&/b&。&/p&&p&&br&&/p&&p&&b&人一般都形而下的认为科学,就只是科学家,而科学家包括科学本身&/b&与科学方法本身,(主观上)&b&科学家便是上帝。&/b&&/p&&p&&br&&/p&&p&科学,分科而学的意思。后亦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p&&p&“科学”一词变得越来越与科学方法本身相关联。&/p&&p&&b&&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印光大师在《宗教不宜混滥论》中说道:”&/a&中说道:“&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宗教二门,原是一法。从无可分,亦无可合。随机得益,随益立名|&/a&&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印光大师&/a&在&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印光大师在宗教不宜混滥论》&/a&。&/b&所说宗教科学,&b&佛之宗教为宗门教下,科学意为分科而学。&/b&&/p&&p&&br&&/p&&p&&b&宗门教下如分科而学因起正信。&/b&&/p&&p&&br&&/p&&p&宋·朱熹《朱子语类》第十六卷:“又有一种人思虑向里去,又嫌眼前道理粗,于事物上都不理会。此乃谈玄说妙之病。”可借于此阅尽全文。&/p&&p&&br&&/p&&p&上面的话如果不看,便不须往下,以下也可不当真。&/p&&p&&br&&/p&&p&&b&&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jia-ming-zi-34& class=&internal&&贾明子&/a&:&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未竟稿之三:实在性、定域性、以及自由意志&/a&(转载)&/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c5abcb7f5ab72cfe1a9e2b26df39eb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14& data-rawheight=&8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c5abcb7f5ab72cfe1a9e2b26df39ebf_r.jpg&&&/figure&&p&&br&&/p&&h2&对于&b&&i&大卫.霍金斯的论述及观点,想看的看,不想看可以的不看。&/i&&/b&&/h2&&h2&&i&大卫.霍金斯说: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能量层次 善恶也有频率(即精神变化的频率低高可以分为善恶)&/i&&/h2&&p&量子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微观物理世界。描写微观物理世界的物理理论是量子力学。&/p&&p&量子一词来自拉丁语quantus,意为“有多少”,代表“相当数量的某物质”。&/p&&p&&br&&/p&&p&量子化现象说明能量表现出这种不连续的分离化性质,其他物理量诸如角动量、自旋、电荷等也都表现出这种不连续的量子化现象。这同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有根本的区别。量子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微观物理世界。描写微观物理世界的物理理论是量子力学。&/p&&p&&br&&/p&&p&&b&普朗克量子常数&/b& &/p&&p&  爱因斯坦的老师、量子理论之父——普朗克博士,19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感叹道:我对原子的研究最后的结论是——&b&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物质是由快速振动的量子组成&/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3eb17f2dffbf35dc66c6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234&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4&&&/figure&&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知乎用户:人类储存记忆的机制是什么?&/a&(&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coolbrain& class=&internal&&酷炫脑&/a&)
耶鲁大学 精神医学博士后&/p&&p&外界的信息进入大脑变成记忆的过程很有意思。&/p&&p&记忆在大脑中的编码是以波的形式实现的。不同时间地点发生的事情,是通过不同的频率、振幅、相位来编码,然后储存在不同的神经元中,互相之间以复杂的网络相连。&/p&&p&而记忆“波”的微观储存,是特定蛋白的不同的三维折叠形式,同样折叠形式的蛋白像叠罗汉一样叠加在一起,叠得越多,这个记忆的强度越强。&/p&&p&一般来说,时间上跨度比较短(比如六小时)的两件事,负责储存这两段记忆的神经元通常有重叠。而如果两件事发生的时间间隔超过了24小时,这两件事就会储存在完全不同的两簇神经元里了。&/p&&p&在对果蝇大脑的研究中,发现有种蛋白似乎和果蝇的记忆密切相关,叫做Orb2蛋白。这种蛋白表现出了类似朊蛋白的特质,他们可以随着不同的情境改变形状,和聚集在一起。如果抑制Orb2蛋白,就会使果蝇暂时”失忆“,Orb2蛋白聚集得越快,记忆形成的速度也越快,而这个蛋白的聚集,可以增强长时记忆。人脑中也有和果蝇的这个记忆蛋白相对应的蛋白,叫做CPEB蛋白。CPEB蛋白和Orb2蛋白作用类似,也可能是我们储存记忆的标签。&/p&&p&参考文献:&/p&&p&Eric R. Kandel, Yadin Dudai, Mark R. Mayford. The Molecular and Systems Biology of Memory. Cell . Volume 157, Issue 1, 27 March 2014, Pages 163–186&/p&&p&Krystyna Keleman, Sebastian Krüttner, Mattias Alenius & Barry J Dickson, Function of the Drosophila CPEB protein Orb2 in long-term courtship memory. Nature Neuroscience 10, 1587 - 1593, 28 October 2007 | doi:10.1038/nn1996&/p&&p&L. Li et al. A putative biochemical engram of long-term memory. Current Biology.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3, 2016. doi: 10.1016/j.cub..&/p&&p&有形无形皆是不断振动的能量,两者的分别在于振动频率不同,因而产生不同意识或形式的不同物质。&b&振动频率高的成为无形的物质&/b&,&/p&&h2&如人的思想、感觉(可被觉得偷换概念,所得此敏感易错)和意识;&/h2&&p&&b&振动频率低的成为有形物质&/b&,如看得到的桌子、椅子、人体等等。用“顶天立地”来形容人类的处境是最恰当不过了。人同时存在于两种不同的世界,头上顶着高层次的&b&灵性世界(或称精神世界)&/b&,脚下踏着物质化的&b&实体世界(或称客观世界)&/b&,人既有身体也是感觉或称精神或称灵觉或称
所谓的灵体
。&/p&&p&乍听之下&b&感(灵、精神)觉&/b&与身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观念,但&b&灵觉和身体&/b&并非毫不相干,因为物质即能量,有形无形皆是不断振动的能量,两者的分别在于振动频率不同,因而产生不同意识或形式的不同物质。&/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9a0d4b632aa1c203ab9f7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30& data-rawheight=&4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9a0d4b632aa1c203ab9f71_r.jpg&&&/figure&&p& 量子化现象在理论化学的一个分支学为量子化学,是应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化学问题的一门基础科学。&br&量子化学中的三大量子数表征原子、分子、原子核或亚原子粒子状态和性质的数.通常取整数或半整数分立值.量子数是这些粒子系统内部一定相互作用下存在某些守恒量的反映,与这些守恒量相联系的量子数又称为好量子数,它们可表征粒子系统的状态和性质.在原子物理学中,对于单电子原子(包括碱金属原子)处于一定的状态,有一定的能量、轨道角动量、自旋角动量和总角动量。&/p&&p&在分子物理学中,分子内部还有振动和转动,表征分子状态除了有电子态的量子数外,还有振动量子数和转动量子数.在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中,表征核和亚原子粒子的状态和性质有电荷、角动量、宇称、轻子数、重子数、同位旋及其第三分量、超荷、G宇称,等等.&br&&/p&&p& 振动频率高的成为无形的物质,如人的思想、感觉和意识;振动频率低的成为有形物质,如看得到的桌子、椅子、人体等等。关于物质即能量(energy,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气”或是物理学上的“振动”),源自古埃及和希腊的“秘传哲理”谈到宇宙七个原理的“振动原理”(principle of vibration)就明白指出:“&b&没有任何东西是静止的,一切都在动,一切都在振动&/b&。”&/p&&p&&br&&/p&&p&  而东方圣贤曾说过,宇宙间的所有事物,都是由振动(即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组成,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即一切万法都是无常的,刹那生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p&&p&近代的科学提出能量和物质间的关系,最有名的就是&b&爱因斯坦&/b&的E=mc2(E是能量,m是质量,c是光速)。&/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59cd1529e0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59cd1529e0_r.jpg&&&/figure&&p&  然而,因人类受限于感官所能触及的三维空间及线性的时间观念(片面,绝对),误把实体的、有边界的物质,与连续的、波动的能量场(如相对论)视为两种不同的东西,前者以牛顿的古典动力学(classical dynamics)为代表,而后者以马克斯威尔(James C. Maxwell)的古典电动力学(classical electrodynamics)为代表,两者成为19世纪末古典物理学达到巅峰的两大支柱。&/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3beb1a237e715fb3e6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03& data-rawheight=&21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3&&&/figure&&p&  可是,当科学家再往最微细的次原子领域探索,或向最广阔的宇宙苍穹深究时,却发现在人类感官经验所不及的境地,物质与能量的本质其实是合而为一的。20世纪初的量子力学及相对论,也彻底颠覆了古典物理机械式的时空观。最著名的就是德国量子物理学家&b&普朗克&/b&的E=hv(E是能量,h是一个量子常数,v是振动的频率),当一个事物常数不变的情况下,振动频率越高,它的能量越强。&/p&&h2&&b&能量转化守恒定律 提出 能量“既不能创生,也不会消灭”。&/b&&/h2&&h2&&b&能量守恒定律&/b&&/h2&&p&我们已经知道的能量形式 机械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动能) 风能、电能、光能、内能、核能、 生物能、化学能、太阳能 等等&/p&&p&各种形式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食物具有化 学能,我们的身 体把这种化学能 转化成为维持生 命所必须的内能 和机械能。 &/p&&p&各种形式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风能转化为电能 各种形式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重力势能转化 为电能 各种形式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电能转化为内能 各种形式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各种形式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p&&p&另外,当木材、煤、石油和天然 气等物质燃烧时,它们的化学能就会转 化为内能和光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 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各种能都能够做功,做功的 过程就是&b&能量转化&/b&的过程。 &/p&&p&做功的过程即&b&能量转化&/b&的过程———下面中有关能量&b&守恒定律&/b&建立的过程: &/p&&h2&1、导致能量&b&守恒定律&/b&最后确立的两类重要事 实是什么?&/h2&&p&确立了永动机的不可能性和发现了各种自 然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转化. 历史上有很多人&b&不相信能量守恒定律&/b&的人,挖空 心思想发明一种不消耗能量,却能不断对外做功 的机器——永动机,你认为它一旦转动起来就能 永远转动起来吗?&/p&&p&17~18世纪许多机械专家就已经论证了永动机是不 可能的 法国科学院在1775年就正式决定,不再研究和试验 任何永动机 &/p&&h2&2、能量&b&守恒定律&/b&是一个人发现的吗?&/h2&&p&能量&b&守恒定律&/b&不是一个人发现的,到&b&了&/b&19世纪40年代前后。科学界 已经形成一种思想氛围,即用联系的观点去观察自然,各种不同能 量可以相互转化,这预示着,到了把分立环节连成一体的时候了, 也就是到了建立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时候了,不同国家、不同领 域的十几位科学家,以不同的方式,各自独立提出了能量守恒定律 的内容:&b&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b&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 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 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p&&p&对能量&b&守恒定律&/b&贡献比较大的科学家有:德国物理学家和 医生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德国物理和生理学家女姆 霍兹等人. 能量&b&守恒定律&/b&的建立过程,是人类认识自然的 一次重大的飞跃,是哲学和自然科学长期发展和进 步的结果.它是最普遍、最重要、最可靠的自然规 律之一,而且是大自然普遍和谐性的一种表现形 式.和谐美是科学的魅力所在.&/p&&p&&br&&/p&&p&&b&恩格斯&/b&曾经把&b&能量转化&/b&和&b&守恒定律&/b&称为&b&&i&“伟大 的运动基本规律”&/i&&/b&,认为它的发现是19世纪自然 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p&&p&(另两个发现是细胞学说,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通过学习能量&b&守恒定律&/b&,你受到&b&了&/b&什么启示? 自然规律之一 中微子的发现 20世纪30年代,人们发现在某些 原子核反应中能量似乎不守恒,当时有 人提出能量守恒并不是普遍规律的观点。 &/p&&p&1993年,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 (W.Pauli,1900——1958)猜想,之 所以观察到能量“不守恒”,可能因为 存在着一种极其微小的未知粒子,是它 带走了一小部分能量。意大利物理学家 费米(E.Fermi,1901——1954)把这 种未知的粒子叫做中微子。从此,人们 一直在努力寻找中微子。直到1956, 人们才在实验室找到了中微子。 &/p&&p&因此,可以说是能量的转化与&b&守恒定律&/b&直接导致了中微子的发现 费米思考与讨论 &b&既然&/b&能量是守恒的,不可能消灭。热量一旦释放出去, 它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它 又通过灯泡转化成内能和光能,热和光 被其他物质吸收后变为周围环境的内能.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耗散.&/p&&h2&能量的耗散&/h2&&p&有关能量和能量耗散的内容 可以看出,由于取 暖和使用电器,室 内温度比室外高。 热量散失到室外后, 不能回收重新利用。 一座房屋的红外线照片 红外照片是不能分辨颜色的,右图中的颜色 是为区分不同的温度而在照片处理时加上的 能量耗散与能量守恒是否矛盾, 该怎样理解? 能量耗散和能量守恒并不矛盾,能量耗散表明, 在能源利用的过程中,即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 能量在数量上并没有减少.但是可利用的品质上 降低了,从便于利用变为不便于利用了。这说明能量的耗散从&b&能量转化&/b&的角度 这说明能量的耗散从&b&能量转化&/b&的角度 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 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 内能总是自发地从高温 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 而不会自发的由低温物 体向高温物体转移 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 而内能不可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热机的效率不可能100 通过发动机散热系统排除,37 变为发动机输出的机械能 能量的耗散从&b&能量转化&/b&的角度反 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 正是因为&b&能量转化&/b&的方向性,能 量的利用受这种方向性的制约,所 以能量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 代价的.&/p&&p&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 &/p&&h2&一、能量&b&守恒定律&/b&&/h2&&p&1.内容:&b&能量既&/b&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 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 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 2.建立过程. &/p&&h2&二、能量耗散 &/h2&&p&1.内容:&b&能量转化&/b&具有方向性&/p&&h2&* &b&大卫·霍金斯的“能量层别论”(转载)&/b&&/h2&&p&  我们之所以认为“&b&物质和能量”或“肉体和灵体&/b&”截然不同,是因为我们人类有着二元(两极)化思考模式。我们所知道的事物,几乎都是来自知识和逻辑,而知识和逻辑形成了思想,思想就成为语言的基础,这种模式使得人类变成二元化的产物,有着二元化的思考方式。因此,在人的世界里有“善”就有“恶”,有“对”自然有“错”,有“好”更是有“坏”,有“快乐”当然也有“痛苦”,一切皆有对立面。&/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5657330fdd6c0ec97f7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5657330fdd6c0ec97f7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bd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23& data-rawheight=&5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bd_r.jpg&&&/figure&&p&  美国著名的精神科医师大卫·霍金斯(Dr. David R.Hawkins)的“&b&能量级别论&/b&”研究告诉我们,善的能量级别高,恶的能量级别就低。如下表:&/p&&p&1. 开悟正觉:700~1000 &/p&&p&2. 安详平和:600&/p&&p&3. 寧静喜悦:540&/p&&p&4. 爱与崇敬:500&/p&&p&5. 理性明智:400&/p&&p&6. 宽容原谅:350&/p&&p&7. 希望乐观:310&/p&&p&8. 淡定信赖:250&/p&&p&9. 勇气肯定:200&/p&&p&10. 骄傲轻蔑:175&/p&&p&11. 愤怒仇恨:150&/p&&p&12. 渴望欲望:125&/p&&p&13. 恐惧焦虑:100&/p&&p&14. 忧伤懊悔: 75&/p&&p&15. 冷漠绝望: 50&/p&&p&16. 罪恶谴责: 30&/p&&p&17. 羞愧耻辱: 20&/p&&p&低于10的人,亚健康、慢性病或者病重&/p&&p&接近0级的人,频临死亡。&/p&&p&  所以,古人云“生命在于运动” ,这句话无论在“&b&内静外动&/b&(体育)”还是“&b&外静内动&/b&(禅定)”,都是正确的。&/p&&p&  因此,&b&人的感觉(灵觉)(所谓灵体)和身体&/b&是同一件事,同属一渐层连续体的两端,正如是与非、善与恶、快乐与痛苦本质并无不同,分别只在于能量振动有所差异。&/p&&p&  如果以灵学和疗愈学来说,能量振动频率高而且精细的能量,是属于高层次的自性本体;当振动频率降低时,产生的物质就愈粗重(比如身体),&b&肉体在人类的四个次元中是频率最低的。&/b&&/p&&b&&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12e07ad5954cee185549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5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12e07ad5954cee185549b_r.jpg&&&/figure&&/b&&b&&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77f1c78ab4bc9f80a0adf615e9d3e83d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5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77f1c78ab4bc9f80a0adf615e9d3e83d_r.jpg&&&/figure&&/b&&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2dbe40bfa1f231b505b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5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2dbe40bfa1f231b505b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293f85dfa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5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293f85dfa5_r.jpg&&&/figure&&p&(即精神世界为什么不能变成客客观的物质世界)* &b&为什么肉眼(即在客观的物质世界里)看不见 (即精神不能通过视觉神经变成物质)人的所谓的灵体?(精神世界)&/b&&/p&&p&&b&如佛陀,菩萨们,开悟的觉者,会与我们普通人客观上到精神上(或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们找不到而且不知道开悟的人(可指代问题,物质世界上找精神世界就是修行,方便说为找智慧的过程)?&/b&&/p&&p&&b&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b&&/p&&p&  为什么,既然&b&感觉&/b&存在&b&(灵觉)(灵体)(精神世界)&/b&,为什么肉眼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 一般而言,人类生存&b&(宏观)的世界&/b&是一个客观物质世界,位于前面所谈的连续体的末端。&b&(神经)精神世界(微观)(所谓灵觉&/b&)相较,这个物质世界比重大、振动低,&b&(即生物体内的微观变化 (量)与外界的宏观变化(量)&/b&因此&b&肉体的察觉力&/b&非常有限。&/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1f1e740a1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1f1e740a1f_r.jpg&&&/figure&&p&  人类经由眼、耳、鼻、舌、身来感觉。每一种感官,都可以察觉到高高低低不同的频率。&/p&&p&  例如人的耳朵可听到的频率范围,最高可达到每秒20000赫兹、最低可听到每秒16赫兹。人的眼睛,可以看到某一个范围内的频率,例如当振动频率在500~536兆赫之间时,眼睛就会看到黄色。人的肉眼可以分辨红橙黄绿蓝靛紫,紫色是人类肉眼可以看到颜色的极限。其实,在紫色之上还有振动频率更高的紫外线,在红色之下也有振动频率更低的红外线,但因为振动频率过高或过低,超过人类肉眼可以看到的范围,所以我们看不见。电磁波频谱从交流电的几十赫兹到伽马射线的大于3×1019赫兹,范围非常之大,而人眼可见的光波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段。&/p&&p& 因察觉不到的事物,难道就表示它不存在吗?事实上它一直都存在,而且一直存在我们的四周。上面所谈的紫外线或红外线,它不但存在,而且还渗透到人类的肉体之中。在肉体或物质世界之外,存在着&b&(微观)&/b&振动频率更高的广大世界。如果我们调整&b&(即宏观到微观)&/b&自己的能量振动频率,就可以突破限制,接受到广大世界中的信息,而不再只是限制在肉体或物质世界的层次中。&/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827500faabebc70ba249f73b1b6980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79& data-rawheight=&3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827500faabebc70ba249f73b1b69801_r.jpg&&&/figure&&p&  世上所有的东西,不论是固体、气体或是液体,不论是有形或无形,都是一种能量的表现。而能量是不灭的,既不能被创造也无法被销毁,这也是经过科学家如爱因斯坦等人所印证过的事实。&/p&&p& 然而,科学家还印证了另一事实,那就是“能量是可以转换的”,可以从振频低的一极转换成连续体上振频高的另一极,这一事实对人类来说可是个大好消息,这表示我们是可以经由一些方法来调高我们自己的能量。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粗糙笨重、密度大的能量,升华成精细轻快、密度小的能量。&/p&&p&* &b&共振能使低频变高频(即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b&&/p&&p&  为了说明能量是如何从低振频转换到高振频,必须提到1665年荷兰科学家贺金斯(Christian Huygens)所发现的“共振原理”(entrainment):当两种有着不同周期的物质能量相遇时,振动韵律强大的物质会使较弱的一方以同样的速率振动,而形成同步共振现象。也就是说,强大韵律的振动投射到另一有相对应频率的物体上,而此振动韵律弱的物体由于受到相对应频率之周期性的刺激,因而与较强的物体产生共鸣而振动。&/p&&p&  贺金斯曾在房间里的墙上并排放置不同速率的老爷钟,然后走出房间,第二天再回来时发现老爷钟的钟锤皆以同速率同步摆动,其后许多人相继重复此&b&钟锤实验&/b&,屡试不爽。事实上,“共振”可以说是一种共鸣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比如琴弦,未振动的琴弦会受强烈振动琴弦的影响而一起共振;再举个女高音震破玻璃杯的例子,女高音高频的歌声(无形)能提高玻璃杯(有形)的振动速率,当振动高到某一程度,玻璃杯无法再维持玻璃的形状因而破碎。&/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ffacde5b3d5b9aeecad2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99&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9&&&/figure&&p&  此话可看可不看(当你和人谈话很投机产生共鸣时,或课堂上老师的谈话很吸引你而你猛点头时,你的脑波可能正在共振;有时与人相处,彼此虽无言语却灵犀相通,也是共振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愿意花钱买机票,千里迢迢去参加某法师或牧师主持的法会或布道大会,你若坐在他们的振频范围之内,你的能量也会随之提高。)&/p&&h2&&b&&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jia-ming-zi-34& class=&internal&&贾明子&/a&:&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未竟稿之三:实在性、定域性、以及自由意志&/a&(转载)&/b&&/h2&&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c5abcb7f5ab72cfe1a9e2b26df39eb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14& data-rawheight=&8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c5abcb7f5ab72cfe1a9e2b26df39eb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77dc56aedaf8bb70131aa3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290& data-rawheight=&9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9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77dc56aedaf8bb70131aa3_r.jpg&&&/figure&&p&  你可能会问,能量的“高”和“低”是怎么定的?到底能量“高”或“低”意所何指?我们常听人用“能量”来形容人、物或地理环境,“此人很有能量”或“这地方能量很强,风水不错”。可惜的是,目前为止,科学界还没有任何“绝对”的科学标准或仪器能精确测量世上所有的能量(即精神世界不能通过视觉等其他转换成物质世界)。&/p&&p&  因此,在禅修上或疗愈自身心时,要测量能量的高或低,传统上都是靠测量者的&b&超感能力&/b&(超视觉、超听觉、超嗅觉、超味觉、超触觉或动觉)。由于每一种能量皆有特定的脉动(亦即其振动频率),可以用超感官去测量,举个用超触觉或肌肉动觉测能量的例子:如到市场买水果,我伸手去感觉来自两个不同农场的苹果,A苹果感觉上脉动慢些,B苹果感觉上脉动快些、振动的“质”也精细些,我当然会选择能量较“高”的B苹果。&/p&&p&  除了感知能力靠外,各文化也有特定的方法测量能量,如西方用占卜杖或占卜枝来测地下水或矿脉,这古老的方法即使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仍被广泛使用。安慈的大哥10多年前退休后想离世独居,在加州的天使营山区买下20多英亩的地,这大片荒地当时没路、没电、没水,要在其上建屋子居住,当务之急自然是找水源凿井,他请的便是当地的“导者”(Dowser)为他找水。安慈的养父生前在加州的莫得斯朵(Modesto)拥有大片农场,农场上10多幢房子是安慈小时候跟着他合建的,他告诉我,他找水源从不假他人,也是用柳枝占卜找水源。本书在“气轮”一章所谈的摆锤测量也是相同的原理。&/p&&p&  近代一位法国物理学家宝维斯(Antoine Bovis)用钟锤原理发展出“&b&宝维斯尺度&/b&”(Bovis Scale),有系统地用数据来测量并记录物质的能量,任何东西都可测量出用数字代表的值。对生物体来说,6500单位以下是负值,对健康有害;6500为中性,不好不坏,若是对健康有益,必须至少在8000以上。比如说,如果将之用来测量地理,所得之值若是低于6500则不适合人居住,可能是地下水脉流经之处或正好是地球辐射线较强之处。另外,教堂钟声为11000,宗教庙宇为14000。&/p&&p&  若用“宝维斯尺度”来测量人体,在细胞层次上,癌细胞都低于6500,正常细胞的DNA 高于6500,至于全身的能量,有病的人测出的数字低于6500,感觉疲倦的正常人为6500,身体健康的人为7500,精力充沛的人为8500,有能力疗愈别人的人至少是8500,有灵媒能力之人少9000,不少长期修行者所测出的能量值远超过10000。&/p&&p&* 禅坐等可称(&b&疗愈密码),把低频能量提升成高频能量&/b&&/}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揭示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