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能看环太平洋2 雷霆再起雷霆再起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点对了科技树,但还是不好看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点对了科技树,但还是不好看
影院的灯光终于亮起,演职员表开始随着音乐快速滚动,笔者意兴阑珊的望向同来的小伙伴们,大家面面相觑,偶尔露出几个尴尬的笑脸,显然之前对电影的那些信心、期待乃至于幻想,在此刻都显得非常幼稚可笑,说实话《环太平洋:雷霆再起》能烂成这样,也算是“惊喜”了。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
2013年的《环太平洋》给笔者留下了十分震撼的回忆,乃至于多年后入了XboxOne X后,还专门收了一盘4K UHD盘来享用,如今为了搞清楚《雷霆再起》到底差了哪股劲儿,昨晚笔者还专门又重温了一遍《环太平洋》。
很不巧,导演点对了科技树
在笔者看来《环太平洋》有一点很难得,那就是导演根本不想跟你多说话,一言不合就是干,机甲怒艹怪兽的戏码从头演到了尾,剧情、逻辑全都去TM的,拍的跟小电影一样嗨,当时笔者就十分佩服这位导演,他真的很清楚观众想在这部电影中看到什么,不想看到什么……如今“陀螺”已凭着《水形物语》拿到了奥斯卡奖,真是可喜可贺。
《环太平洋》初代
平胸而论,《雷霆再起》的导演也清楚观众想要什么,在续作中实现了大家的“期待”,前作3P看的不够爽?那么这次我们就7P大乱斗!更多的机甲,更多的怪兽,更大的Boss!这样简单粗暴又实在到不行的进化,按理说粉丝该买账的,但现实却恰恰相反……就像《变形金刚》系列一样,机甲场面越来越花哨了,但观众口碑却走向了灾难,很难想象《雷霆再起》只是系列第二部作品,它的战斗场面就已经让笔者严重审美疲劳了,多次有在看《变形金刚》的错觉。
在《雷霆再起》中,场面绝对更热闹了
《环太平洋》在战斗上很有自己的风格,至少和《变形金刚》有着本质的差别,非常的“笨重”,与其说赛博朋克,不如说更像是蒸汽朋克,有一种重型柴油拖拉机式的机械之美,其中俄罗斯的“切尔诺阿尔法”号机甲更是将之升级到了暴力美学的高度。
切尔诺阿尔法
而重看《环太平洋》笔者才注意到,整个电影的战斗部分其实非常之“慢”,无论敌我,每一拳、每一脚都是“轰隆隆”的慢动作,且极少有战斗的全景、远景,通常你只能窥探到机甲或怪兽身体的一部分,即便如此,观众并不会觉得战斗节奏或视野有任何问题,紧张激烈之外,更能很深切的感受到这些庞然大物那难以想象的力量,这样的质感是本作最吸引笔者的,也是笔者把其和《变形金刚》区别对待的关键。
《环太平洋》
反观《雷霆再起》中,由于科技的大幅进步,机甲从造型到能力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的机甲苗条了许多,清一色男模身材,单从造型已经比较难区分,只能靠武器来凸显个性,单刀、双刀、大铁锤以及鞭子,好吧,也挺有想象力的……
《雷霆再起》
机甲们的动作变得非常灵活,尽管有数十层楼那么高,辗转腾挪、挥拳踢腿的效率却同常人无异,偶尔还能搞出些跃起飞踢、空中360度转体三周半等前作里难以想象的高科技动作,镜头上也大量出现全景、远景,观众可以更直观的看到高楼、怪兽、机甲的同框画面。
《雷霆再起》
最终《雷霆再起》确实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场场华丽、喧闹的战斗,代价则是质感和气势都远远不如《环太平洋》。你很难再感受到这些机甲的高大厚重,它们浑身充斥着后《变形金刚》时代那浓浓的儿戏感;所有的动作都没了排山倒海的气势,倒像是穿着皮套的奥特曼在和小怪兽们扭打;尽管设定上这些都是几十层楼的巨型机甲,可一开打就分分钟钟串戏到体型只有卡车那么大的《变形金刚》那边,而且还只能说是中低配版。
《雷霆再起》中的这个武器很亮眼
另外,最后决战时的场面也真太乱了,虽然武器各不相同,打起来就都成了王八拳,差异并没有达到预期,倒不至于像《变形金刚》那样连敌我都分不清,可仍经常会陷入“这是哪个机甲在和哪个怪兽干呢?”式的疑问。
以上这种变化,可以用科技大发展了,机甲就应该更像人、更灵活的逻辑来解释,但讲道理,看《环太平洋》谁跟你讲逻辑啊,如果科技发展的结果竟然是这样,那还不如不要再点科技树……
未成年人又来拯救世界了!
“看爆米花电影,不用太在乎剧情。”这个道理笔者是明白的,可以说《环太平洋》在这方面做的已经很极端了,剧情简单到跟没有差不多,没什么扎眼的地方,也没任何亮点,存在感微弱,仅仅完成了最基本的交代、串联以及撑片长的功能,这也是本片当年最为人诟病的地方之一。
《环太平洋》中的芦田爱菜
《雷霆再起》显然不甘于在剧情上继续平庸下去,加入了许多的阴谋、阳谋、伏笔等,成功的勾引起了观众的兴趣,而后一转身,就拍拍屁股,把这些设定全吃了……笔者可以接受爆米花片剧情薄弱,甚至有点烂,但烂到逻辑激凸,难以忽视,就有点过分了啊。
《环太平洋》中每一位机甲驾驶员都可谓万里挑一的真实猛男(女),还要和队友长期磨合,破除心魔才能勉强驾驶,到了《雷霆再起》里,笔者可以接受科技高度发展,机甲已经变成傻瓜操作,人尽可骑的这种设定,但真有必要搞一帮乳臭未干的小屁孩来拯救世界吗?片中几乎没有铺垫说明,为什么放着一大帮老兵不用,非要可着劲儿推这几个娃娃兵,甚至连修个机甲,都要靠一个14岁的天才小姑娘?!唯一的价值似乎是这更符合“少年热血漫画”的设定,也使得本作将《环太平洋》中的那份本就有限的“严肃感”“末日感”彻底消磨殆尽,只剩下纯纯的中二气质,儿戏的可笑——别管为什么,这次拯救世界的必须是未成年人!最好还是萝莉!
《雷霆再起》中的救世少年
《雷霆再起》在整体故事上那份“爆米花の野望”也是一件颇为令人尴尬的事。如果说《环太平洋》是约等于没有故事,那么《雷霆再起》就是很努力的讲了一大坨故事,对于爆米花来说这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作为辅料一旦不精彩,那就只能成为耽误主菜时间的罪人。
再次凭胸而论,《雷霆再起》里的几个反转还是OJBK的,景甜短时间由大Boss洗白成“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而博士回到家中的那次神展开也非常不错,很cult;最后干死Boss的如来神拳虽然非常之扯蛋,也称不上精彩,但不得不说很有创意,手焊火箭到处乱窜的场面堪称本片最有气势、最蒸汽朋克的段落。
但私以为这些亮点远不足弥补故事的残缺不全,很多情节的存在都很迷、很无谓,菊地凛子死前发送的基地里到底藏着什么大咪咪?萝莉适配机甲时面对着巨大的心魔,到底什么时候默默克服了?女主和毛妹从敌视到认可的强行团结,对后来的作战有什么影响吗?怪兽合体后居然有三个大脑耶!但知道这个到底有什么用呢?种种引人期待的线索和随之而来的草草收场,实在是对智商的莫大羞辱——总之在这种电影里,如果一个情节又老套无聊,又不能帮助人兽之战更基情,那么这些情节到底有什么用呢?或许还不如像《环太平洋》一样干脆就不说那么多废话了。
菊地凛子死前到底发现了什么?!!
更无奈的是,尽管文戏大增,连配角驾驶员们也有了更多台词,谋杀了大量战斗时间,但笔者实在不认为《雷霆再起》就有了更多能让人记住的角色,大部分人物依然毫无魅力,甚至存在感稀缺,以至于印度小哥的牺牲显得毫无意义,远不如前作中的黑人大叔感染力强,纵观全片,恐怕真正能被观众长久记住的就只有萌系机甲“拳击手”和自带出戏光环的景甜了——是的,人们总是很难忽视,一部电影里有景甜这件事。
拳击手瞩目
最后,《雷霆再起》对中国市场的极度讨好,还是有种马屁打在马腿上的感觉,让笔者有些出戏且略微不适,当景甜对着老外怒喊“你要好好学中文”时,我是应该深刻感受景甜小姐的霸气测漏,还是应该心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呢?臣妾很为难啊……
以上只是笔者个人对《雷霆再起》的一点评价感想,算是勉强值回了票价,还不至于血亏,但作为《环太平洋》系列的续集,则就算是失望头顶了,才第二部就已经跌到这个水平,对这个系列的未来实在没啥信心了。微信扫一扫下载手机版
暂无观看记录
环太平洋2:雷霆再起
国家/地区:美国
年代:2018
简介: 故事发生在距前作十年之后的2035年,人类世界归于重建,巨型机甲也拥有更加强大的功能与战斗力,成为全球最强大的防御力量。当进化后的怪兽再度来袭,年轻一代的机甲驾驶员们也将操纵巨型机甲以雷霆之势归来,肩负起拯救全人类命运的重任。
本片主要演员
同类型电影推荐
热门电影标签
电影排行榜
最新电影专题
114啦帐号登录
115二维码登录
邮箱/手机号
下次自动登录
还没有114啦帐号?
您还可以用以下帐号登录:寄望于中国的《环太平洋》能否雷霆再起?|环太平洋|电影|中国票房_新浪娱乐_新浪网
寄望于中国的《环太平洋》能否雷霆再起?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北美陶哎哎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Pacific Rim: Uprising”,这部在澳大利亚和中国取景拍摄的电影,本周末将在至少&60&个国家上映,中国同步上映。
  这部电影里演员阵容的多元化,体现在&“星球大战&Star Wars”&中的男演员&John Boyega,和中国女演员景甜。
  犹记得,2013&年&“环太平洋&Pacific Rim”&初登场。遗憾的是,在那个夏天的美国市场,这部带着导演光环的电影幻化成了一个失望。
  那位导演,正是凭借&“水形物语&The Shape of Water”&一举摘得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项的&Guillermo del Toro。
  当年,&del Toro导演驾驭着满屏特效,让人类驾驶机甲,对抗外星怪兽。他拯救了世界,却没能拯救北美票房。
  在美国和加拿大,“环太平洋&Pacific Rim”&&以&3700万美元票房开篇,以1亿美元美国国内票房终结。对这种大制作高成本的影片而言,这个票房成绩是黯淡无光的。
  但是,这部电影在北美的失利,并未妨碍它在中国和其它国家收获巨大成功。
  由华纳兄弟发行的第一部&“环太平洋”&,在国际市场斩获了超过3亿美元票房。其中,中国市场贡献了&1.12亿美元的票房。
  从&“环太平洋”&的全球表现来看,75%的票售来自于美国和加拿大以外的市场。
  第一部上映结束后,这部大预算的科幻片到底要不要拍续集,当时一切都在待定中。
  接下来的几年,中国观影市场的飞速成长,让续集有了实现的空间。
  根据电影行业咨询公司&Artisan Gateway&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增长至近85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了13%。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观影市场,并且还在持续上升发展中。
  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中国市场,这个续集基本上不会存在。
  现在的好莱坞,决定一部电影是否要筹拍续集,已经不再把北美观众的热情作为标准了。单单只看国际市场的回响,就可以判断这个片子有没有续集的命运。
  传奇影业和环球影业,最终以&1.55亿美元的成本,携手推出了续集&“环太平洋:雷霆再起”。
  Steven S。 DeKnight&担纲导演,他在美国以执导电视剧闻名,比如&“斯巴达克斯&Spartacus”&、以及&Netflix的&“超胆侠&Daredevil”。第一部&“环太平洋”&的导演Del Toro,担任了这次续集的制片人之一。
  影片通过传奇影业的亚洲分支&“传奇东方”,在中国发行。传奇影业在2016年已被大连万达以&35亿美元收购。
  中国市场的日趋成长,令&“环太平洋:雷霆再起”&等好莱坞电影的全球票房分布,更加倾斜于中国。
  太平洋另一岸,“雷霆再起”&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的票房成绩,恐步第一部后尘,表现温吞,不冷不热。
  根据针对北美提前观影观众的调查分析,本周五到周日的美国和加拿大票房,预测会在&2500万到&3000万美元之间。
  但&“雷霆再起”&依然有潜力,可能把漫威影业的英雄大片&“黑豹&BlackPanther”&从票房榜上的第一名挤下去。
  迪士尼发行的&“黑豹”&,全球票房已达12亿美元,连续五个星期独占北美票房冠军位置。这么出色的战绩是自&2009年詹姆斯·卡梅隆&James&Cameron&编剧和导演的&“阿凡达&Avatar”&后无人企及的。
  “雷霆再起”&在本周末北美市场的另一竞争对手,同样来自一部影片续集,“夏洛克·糯尔摩斯&Sherlock Gnomes”&&。这部由派拉蒙影业和米高梅MGM发行的电脑动画片,是&2011年迪士尼发行的动画片&“&吉诺密欧与朱丽叶&Gnomeoand Juliet ”&的续集。
  “夏洛克·糯尔摩斯&Sherlock&Gnomes”&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的首映票房预计1500万美元,远低于第一部刚刚上映时的2500万美元。但是影片的目标观众是小孩子们,而不是年轻男性。影片出品方,在期待着更多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在美国春假期间走进电影院。这部电影在中国没有同步上映,所以不会对&“雷霆再起”&在中国市场构成威胁。
  而&“雷霆再起”&的全球票房收入将如何,是否足够让影片盈利,甚至续写电影5年前在北美以外市场上的辉煌战绩,那就要看中国观众的反应了。
  北美陶哎哎,电影制片人,电台主持人,专栏作家。坐标洛杉矶。公众号:北美陶哎哎(ID:peach0990)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目前只有这一篇哦~Access denied | www.yingshidaquan.cc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www.yingshidaquan.cc)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db99b5-ua9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太平洋 雷霆再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