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换三这个战术换弹真的有必要吗

|  
|  
|  
|  
|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84|回复: 7
17球队球权修改经验,战术执行力真比16好太多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0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6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0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6 积分
本帖最后由 花根 于
16:17 编辑
& && & 画面党请略过。。。。。
& && &过去一年被16搞得精疲力尽&&总觉得对阵的电脑球队打不出现实中的感觉&&不管再怎么修改球队的进攻计划和战术体系&&电脑打起来出手分配总是做不到真实&&一场比赛下来&&电脑除了挡拆还是挡拆&&难道2K真觉得勇士的战术体系能代表全联盟了???那么那些崇尚单打独斗的经典球队呢&&公牛也是全场挡拆???乔丹一场出手10次???太扯蛋了&&
可以举个例子&&挑国王队吧&&表妹作为当家球星&&理应获得大量球权&&我试验了一下&&将国王队战术手册中的其余战术全部删除&&只保留低位单打和高位单打&&然后将这些战术赋予表妹&&其余球员一概没有战术(纯做试验)&&将国王队的进攻侧重改为“明星带动进攻”& &战术执行率改为100& &&&改好后&&在快速比赛中用骑士去打国王&&第一节&&表妹没球权&&球权拥有者是没有任何战术的盖伊&&第二节和第三节&&国王全队挡拆进攻& &路人甲乙丙丁全部获得大量球权&&第四节&&终于执行了几次表妹的战术& &比赛结束& &表妹出手8次(不算补篮) 盖伊16次&&路人甲乙丙丁基本5次以上&&。。。。。 这是在我修改了国王队战术手册之后& &如果没修改的话& &估计表妹出手更少& &所以在16里&&一个球队的战术手册的修改与球员出手数没有关系&&除了本队的战术手册& &球队还会随机跑其他的战术体系& & 尤其是挡拆战术&&基本每个球队的挡拆战术都多的叠起& &而且无法删除& &真是索然无味
& && &17下好后& &我又按照这些在前几代得出的球权分配经验进行了修改& &依旧用国王&&试验结果完全不一样了& &16中该死的随机出现的大量挡拆不见了& &除了我方投篮不进后国王队发起的快攻之外& &阵地战基本全是围绕表妹在跑战术& &17是能够做到使战术分配和球权分配匹配起来的& &接下来& &可以选择不同战术类型分配给其他球员& &尤其是球队的二当家、得分手等等& &那些酱油球员基本就可以不用给战术&&17电脑出空位太多了& &酱油球员们空位投投篮也就差不多了& &这样一来的话& &赛后的球员出手数看上去会真实一些& & 不会出现角色球员的出手数超过明星球员这样的傻逼现象
& && & 在MC中&&你只要在自定义名单中根据自己所打的位置编辑好本队的战术(尽量加入这个位置的战术&&战术类型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将其余球员的战术减少)& &在MC中调入自定义名单& &那全队的战术都会围绕着你执行&&当然&&你得记得这些战术的路线& && &
<p id="rate_37626"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鼓励分享!&金元 + 2
" class="mtn mbn">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9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 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9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 积分
哦,原来自定义名单还可以做这个用。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2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 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2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 积分
楼主能说下怎么修改就更好了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精英, 积分 37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261 积分
游戏精英, 积分 37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261 积分
太累!!!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2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2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楼主对战术有研究吗,侧翼挡拆是什么意思,手递手传球呢,还有战术设置,比如给四号位的高位战术,但是中锋也装了高位战术,那么触发概率是否一样?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0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6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0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6 积分
& && &各位可以去编辑名单中看看球队战术那块&&里面基本有几个战术类型&&单打、挡拆、背身单打、中投、三分等等& &可以选中一个战术然后看旁边的路线示意图& &看每个战术的他米内塔是哪个位置 只要看战术名后面的数字就可以知道他米内塔&&比方说战术名后面的数字为12&&就说明这个战术是控卫传球给分位&&分位做他米内塔(1为控卫&&2为分位)&&2K中只要把战术赋予球员&&就算位置不同他也会跑这个战术& &比方把中投战术赋予中锋&&就算战术名后面的数字不是5(5代表中锋)& &这个中锋也能跑这个中投战术了& &
& && &关于触发概率&&我做过实验& &跟球员属性、球队打法及上场时间都有关系& &16中编辑名单里有球队进攻侧重选项& &17里没有了&&但17可以修改主教练及陪教的球队风格&&可以修改为适合自己的进攻方式&&不过这些起到的作用都是很微小的& &主要在于你是不是大当家或者属性值高不高以及上场时间长不长&&时间越长& &轮到的战术越多& && && && &&&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玩家, 积分 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 积分
初级玩家, 积分 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 积分
各位可以去编辑名单中看看球队战术那块&&里面基本有几个战术类型&&单打、挡拆、背身单打、中投、三分 ...
找了好久2k17的战术帖子,还是你的这篇比较靠谱,感谢大大!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0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3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0 积分
确实比16要好的多了,仍然会跑战术板外没有设定的战术,但是几率大大减小了。需要自己调整全队的倾向和战术类型来打磨。
教练风格好多搞不明白他的影响,不知道影响大不大。
Powered by中国女排排球战术里面两点换三点是什么意思啊??麻烦具体回答_百度知道
中国女排排球战术里面两点换三点是什么意思啊??麻烦具体回答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两点换三点就是在“五一”配备的球队所采用的度过两点攻弱轮的一种战术换人手段。在“五一”配备的球队中,由于只有一个二传手,每当二传轮转到前排2、3、4号位时,前排就只有两个人可以参加进攻。因此,“五一”配备的球队存在三个三点攻强轮和三个两点攻弱轮。一旦被对手在某个两点攻弱轮次抓住了机会,就容易出现“卡轮”失分。两点换三点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设计的。也就是当二传轮转到前排时(两点攻弱轮),由替补接应二传换下前排二传手,由替补二传手换下后排对角的接应,这样一来,前排就有了第一主攻、第一副攻、接应二传三个进攻点,二传手再由后排插上传球。但是由于受到换人名额所限,这种战术一局一般只能采用一次。“四二配备”的球队由于有两个二传手,每轮都是三点进攻,不存在强弱轮,也就不涉及这种战术。
当二传在前排的时候。(攻击力较弱) 两点换三点就是把前排的两个攻击点换成三个攻击点,一般都是弱轮次,就只有前排2个攻击点(主攻和副攻)这样的话。 一般是把后排的一个人换上一个二传, 即是 前排的二传换成接应,把前排的二传换上一个扣球手。这样,此时的二传就在后排,前排就能保证三点攻。一般互换的都是接应和二传点是攻击点的意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中国女排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转】《论斜击的原理及应用》战术阵型运用
&一般认为最早是埃帕米农达在卢克特拉战役(371BC)中,利用斜线阵形战术击败强大的斯巴达军队而首开战争中战术的应用。正是因为在战争中使用了战术,战争才成为了一门艺术,从而使物质力量在人类战争史上再也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条件。战争的胜负将由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同时来决定。
在没有阵形以前,人类群体间的战争都是一拥而上,然后士兵们和敌人一般进行着散乱的无序的格斗,最后胜利一般取决于哪一方的士兵更多,更擅长格斗技能[因为冷兵器时代武器的精良程度往往也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尽管也有相当的作用-但是总体并不存在巨大的技术差别]。
古希腊人发明了步兵密集阵,使战斗成为集体的战斗,被团结在一起的步兵不再是自由战斗的个体[不再是散乱与无序],而是相互配合与支持的集体作战。这样的方阵在希波战争中体现了价值。即使是同样数量的士兵,在密集方阵的严密组织下[纪律来源于训练与士气]被证明了相对于各自散漫战斗的士兵能发挥更大的力量。这种扼杀士兵们的个性而强调协调作战的改革是军事上的一大进步。
希腊人自己也是互相争斗,都是采用同样的组织形式:
图1 [希腊密集阵]
&传统希腊密集阵讲究阵线平推进攻,两军接阵后就成为互相冲击的混战,只要一方因为精疲力竭而阵形瓦解就会导致失败。这种战斗纯粹是力量的较量,从数量,体能,武器,格斗技巧的差异来决定战争胜负。指挥官在此起到的作用仅仅是士气的支柱与激励。
但是这种情况被埃帕米农达改变了,在卢克特拉战役中,他率领的底比斯军队有8千5百人;斯巴达国王克里翁布罗托率领的军队有1万2千人。底比斯军队不但在兵力处于劣势,而且士气不高,因为斯巴达重装步兵的强悍在希腊是首屈一指的[斯巴达人在格斗能力上无疑是优于底比斯]。
图2 [红色为斯巴达,白色为底比斯,绿色为方向图示,橙色为线示图
&面对这样不利的形势,埃帕米农达对希腊密集阵改进了运用方法。面对斯巴达军队摆出传统的密集阵即平分兵力于一线,纵深较浅,这种战法的重点在于进攻中保持完整的队形突击敌军的正面而一举冲垮敌阵。
埃帕米农达采用加强左翼,削弱中央和右翼。把主力部队都集中在左翼,排成纵深五十行的纵队,右翼和中央的兵力则排成纵深八行的横队。左翼方向上的兵力具有绝对优势。其目的是集中力量先击破敌人的一翼[斯巴达军的右翼]再扩张战果
图3 [依次出动攻击形成斜线]
战斯巴达军队首先发起进攻,整个阵线稳步前进,经过河道向坡上的底比斯阵线逼近,在看到敌军已经前进到距离200米的地方,埃帕米农达下令出击。两侧的骑兵先冲下坡去同斯巴达骑兵激战,很快将其击溃;左翼50行纵深的方阵率先前进,然后右面的3个方阵依次出发,形成一条相对于敌人阵线的斜线。
图4 [加强的左翼最先接敌人]
这样当左翼方阵接敌的时候,其他方阵还拖在后面[稍迟接敌-有意识的行为]。据色诺芬记载,底比斯左翼50行纵深的加强方阵借助地势冲进斯巴达国王克里翁布罗托亲率的右翼方阵,如同一艘战舰拦腰撞击敌舰,斯巴达方阵顿时瓦解,克里翁布罗托力战而死。此时斯巴达阵线其它方阵正等待对面底比斯步兵的进攻,只能坐视右翼方阵的覆灭,传统希腊密集阵笨拙僵硬的弱点在此暴露无遗。消灭斯巴达右翼方阵以后,底比斯的左翼加强方阵士兵全部右转,开始攻击斯巴达阵线暴露的侧翼,而其他底比斯方阵此时也陆续接敌,会同左翼方阵两面夹击,一个接一个地击溃斯巴达阵线的各个方阵。
图5 [斜线队形依次接敌]
此战埃帕米农达运用了在局部集中优势兵力的战术原则,梯次配置兵力,创造了两面夹击敌人的机会。这是希腊密集阵战术300年来出现的最革M性的创新。这种战术为后来有名的马其顿方阵的创立打下了基础,也为以后的战略战术奠定了基础。
埃帕米农达所创立的局部集中优势兵力的战术原则,在以后的两千多年的战争中,显示出普遍的指导意义。“第一个创立了直到今天仍然解决几乎一切决战的伟大的战术原则:不要沿正面平分兵力,而把兵力集中在决定性地段进行主攻。”
顺便解释常识性的原理问题。图5中可以看到一个方形和一个圆形。我们知道外面的比内面的图形的周长更长。战争中力量的使用正是取决于这个周长,代表能展开和投入一线战斗中的力量更大。所以包围和夹击是有利的战斗局面。根据双兵力总数只能得出可以运用的兵力,而结果靠的是运用而不是兵力本身,那些没有及时投入战斗的部队往往不存在任何意义,象滑铁卢的格鲁希的部队,象坦南贝格的伦南坎普夫的部队都因为这个原因而没有发挥对战局有影响的作用。
战争中双方指挥官都力图在战场上的某个地方形成对敌人的兵力优势,准确说也是指兵力展开优势,不能展开加入战斗就不能发挥作用。我们常常看到兵力优势未必赢得战争,而兵力展开优势则经常赢得战争,原因也在于此。
埃帕米农达首先意识到总数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可以集中兵力于局部方向上形成优势。而加强的一翼首先接敌,被削弱的一翼故意拖延接敌的时间。在加强的一翼取得战果的时候才会同夹击。斜线因此而产生。当然无论是斜线还是弧线,这种有意识的加强一翼去争取决定性战果,用被削弱的一翼牵制敌人的战术,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斜击[广义的]。
我们初步得出如下要点:
1,斜击是一种手段,它的直接目的是对敌人形成包围,夹击和侧击的有利局面。
2,斜击对传统的平均分布力量的敌人最为有效。通常都可以突破一翼而形成夹击。
3,被加强的一翼必须对敌人的一翼具备有决定的优势并尽快消灭他们。
4,被削弱的一翼必须牵制对面的敌人迫使其无法进行支援或机动
此后崛起的马其顿在统一希腊的凯罗尼亚战役(338BC)就借鉴了埃帕米农达的斜线战术,但推陈出新,步骑协同进攻一举击败雅典、底比斯联军。
菲利普15岁时在底比斯曾经跟埃帕米农达学习战术,他后来缔造的马其顿密集阵基本就是照搬埃帕米农达首创的斜线战术。
图6 [红色为雅典联军,白色为马其顿]
凯罗尼亚战役参战的雅典联军兵力一共3万5千人,包括大约3千骑兵,马其顿军队不足3万人,其中包括近卫骑兵2千人,特萨利重骑兵1千人。雅典联军安装惯例排出8行纵深的密集阵,骑兵在两翼保护,雅典军队组成左翼,底比斯军队在右翼,左右各有一道山脊和一条河流保护侧翼,占据的地形相当有利[此有利的地方对进攻方马其顿是极为不利的]。马其顿阵线中央由64个营的密集方阵组成,菲利普率领近卫骑兵和近卫步兵组成右翼,18岁的亚力山大率领1千特萨利重骑兵和数千游击步兵组成左翼。
图7 [马其顿斜线接敌]
菲利普带领近卫骑兵率先发起进攻,稳步向雅典军团前进,他们左边的12个营的近卫步兵方阵一个接一个地跟随前进,形成一条阶梯形的斜线。近卫步兵全部出动以后,马其顿的密集方阵右翼也跟着次第出动,加入这条越来越长的斜线阵形,但密集阵左翼和亚力山大的部队按兵不动。雅典军团等到马其顿的右翼逼近以后立刻发起冲锋,雅典步兵同马其顿近卫步兵接战,雅典骑兵则同马其顿近卫骑兵捉对撕杀。这时菲利普率部开始且战且退[有意识行为-诱敌],雅典军团见敌退却,信心倍增,紧追不放。
图8 [右翼并不占优势,所以后退]
马其顿右翼一直退却了200米,退到自己阵线的后面,而近卫步兵方阵依然是梯次后退,保持密集阵和骑兵方阵的联系。雅典军团越来越多的部队被退却的马其顿右翼调动,加入追击,最后整条阵线都开始前进。此时右翼的底比斯军团就面临一个选择,是跟随雅典阵线前进,还是原地不动,静观其变。由于不明白马其顿军队的意图,底比斯军团决定按兵不动,这样雅典联军的阵线就出现脱节,雅典军团右翼完全暴露,菲利普等待的战机终于出现。[底比斯的正面仍然有未投入战斗的马其顿部队,故此未动]
图9 [左翼高机动力的骑兵进攻]
在一片号角声中,亚力山大率领特萨利骑兵以菱形突入雅典方阵的右侧,而游击步兵向底比斯军团发起进攻,阻止他们援助雅典军团[发起了进攻,故牵制]。与此同时,菲利普的右翼和马其顿密集方阵也向雅典军团正面发起攻击,雅典阵营在两面夹击下很快崩溃。然后亚力山大的骑兵绕到底比斯军团后面,向压阵的底比斯精英部队“圣军”(Sacred
Band)发动进攻,将这300人全部歼灭。至此雅典联军全线溃退。
凯罗尼亚战役开局,雅典联军战线两侧有自然屏障保护,可谓毫无破绽。菲利普的战术机动有效调动了敌军,制.造了一个先前并不存在的暴露侧翼,然后亚力山大的骑兵抓住机会完成致命一击。此战菲利普并没有照搬埃帕米农达,而是充分利用重骑兵的突击能力,步骑协同两面夹击。凯罗尼亚战役体现出的战术思想,亚力山大将在征服波斯的三大战役中反复运用,写下西方军事史最为辉煌的篇章。
此战役中马其顿并没有刻意的去加强一翼而削弱另外一翼,而是利用具备高度机动力的骑兵,2次出现斜线,第一次斜线接敌并诱敌出动,第二次斜线则迅速夹击了敌人的左翼部队,从而达到了各个击破,集中兵力于局部方向的目的。
我们补充如下要点:
1,机动力的优势[骑兵]使在战场上具备了更多了主动权,也更加容易实现斜击的目的。
2,斜击可以反复使用,不局限于单纯的侧翼突破方式。其灵活性可以变化。
下面我们来看更加复杂和充满风险的斜击的第三种形式的代表:
虽然很多军事家刻意的去划分各类战术,但是我们很容易发现其原理是共同的,我们把这些具备共同原理的战争的艺术分为一类,著名的坎尼会战便是双斜击的经典之作。
双方各有多少兵力今天已无从确知,古书上也众说纷纭。现在我们清楚的是罗马军在人数上占有巨大优势,其列入战阵的兵员组成大约为步兵六万六千人,骑兵七千人。留守营地的罗马军约有一万人。汉尼拔可能有大约三万二千步兵与一万骑兵,余下大概有五千人守卫大营。
汉尼拔显然为这场战役作了好几天准备,制订了一项旨在抵销罗马军巨大数量优势的作战计划。在他的战线前列,他部署了他的巴利阿里籍投石手与轻长矛手,以他们为散兵。在其主战线的左翼是由其胞弟哈司德鲁巴尔率领的伊比利亚与高卢骑兵。他们旁边是半数的非洲重步兵,现在已用前几场战役中缴获的罗马武器武装起来。再旁边,在战线中央,交替排列着穿紫边白麻布短军服的伊比利亚步兵与惯于几乎裸体作战的高卢步兵单位(我们虽无确证,但是此时汉尼拔显然已经吸取了罗马棋盘式方格阵形的若干特点)。他们旁边是另一半非洲步兵,处在右翼的是努米底亚骑兵。布好战阵以后,汉尼拔命令中路的伊比利亚与高卢步兵向前挺进,致使其战线中段呈弓形前突。汉尼拔的指挥位置在其部队中央。
瓦罗的军团还是采取罗马人惯用的三线战斗编队,罗马骑兵在右,其盟国的骑兵居左。轻武装部队也按常规部署在主战线前方。但当瓦罗发现迦太基军利用河湾地形至少使其左侧面得到保护,他也开始改变自已军团的队形,使其战线缩短,以此与汉尼拔的战线相匹敌,他把各中队的正面收拢以加长其纵深,并使行列之间的距离缩小。经过这些改变,罗马军各中队实施机动的余地大大减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变得过于狭窄。这使罗马军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利地位,因为他们是以一种完全生疏的新队形进入战斗的。
汉尼拔布阵后命令中央的步兵前进,以两端为起点,形成两条斜线[实际上类似弓形]。罗马人接受挑战,全军进攻。战斗于是开始。当罗马军团快要冲到迦太基主阵地时,两军散兵从战线的空隙中后撤。双方骑兵遂开始冲锋。在迦太基军左翼,哈司德鲁巴尔率领的西班牙与高卢骑兵很快就压倒了冲向前来的罗马骑兵。罗马骑兵大部被杀,其残部沿河道受到追歼。
在迦太基战线右翼,数量居于劣势的努米底亚骑兵勇敌罗马军左翼骑兵,双方的战斗不分胜负。战线中段,集结起来的罗马军向较为薄弱的伊比利亚、高卢步兵战斗线推进。高卢兵与伊比利亚兵缓慢后退。他们的凸形战线先恢复平直,然后又变成凹形。
随着迦太基战线的后撤,越来越多的罗马士兵向中心涌入。这正是汉尼拔所希望的。罗马军挤作一团,连挥动武器都有困难。就在此时,他们发现左右两侧的重武装非洲步兵突然包围他们的两翼并向中央压迫。
在此同时,哈司德鲁巴尔及其凯旋的骑兵显然已绕过罗马全军,从背后攻击与努米底亚部队相对的罗马左翼骑兵。罗马骑兵落荒而逃,努米底亚骑兵策马追击。哈司德鲁巴尔则急急赶去从后面攻击落入圈套的罗马军团,切断其退路。罗马人虽然勇气不减、奋战不息。结果还是成千上万地遭到杀戮。
坎尼会战汉尼拔付出八千人的代价使罗马军当场战死四万步兵四千骑兵并俘虏了罗马留守营地的一万的,八万多人的罗马人仅仅逃脱了一万五千人左右。
坎尼会战的成功运用向我们证明机动力的优势为战术运用提供更好的基础。斜击从单线成为双线的变化成为今后多次使用的又一个范例,虽然我们经常看到的钳形合围战例似乎已经脱离原来斜击的范畴,但是这一战术正是从斜击扩展而来。只是双重斜击的风险更大。
因为,普通斜击一般都会留下未交战的相当部分的部队,即使一翼失败后,仍然有挽回的余地。但是双重斜击几乎是全线投入了战斗,不仅仅指挥官难以完全去控制,也可能在意外的情况下因为缺乏可以使用的预备队而导致全盘皆输。因此这是一种大胆的行为,但凡杰出的军事人物都是喜欢大胆的行动的。
我们从上面三个古代战例中发现,斜击的成功运用是数量上的劣势由人类智慧来弥补,战术的出现和灵活使用,使精神力量超越了物质力量而成为战争中的决定性因素。而只有在精神力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物质力量才对战争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以上我们只说明了斜击战术运用成功的情况,难道就不可能失败么?当然不是,我们知道斜击的成功取决于三个要素:
1,加强的部分对敌人能形成决定性的优势。而削弱的部分又不能被敌人迅速消灭。
2,能较快的突破或达到包围,夹击,侧击的目的从而获得向心优势。
3,部队必须能较快速度的进行机动。[注:机动力取决于,部队的自然机动力,指挥,训练,士气,地形,天气等等,不要误解为单纯的部队的自然机动力。复杂地形上,可能骑兵的机动力并不强于步兵。以后凡指机动力均不是自然机动力,比如地形险恶的山区,坦克的机动力并不超过山地步兵。。。]
斜击也会失败,比如加强的部分仍然实力不够,或者削弱的部分被吃掉的太快。或已方统帅缺乏勇气以及不够果断,或对方统帅采用了相对的手段。
一,相对斜击。我们考虑到双方同时使用斜击的情况。如果双方都加强一翼并处于相对的方向上,就战术范畴而言是旗鼓相当的。那便是硬碰硬的战斗,一般出现在情况不明,或时间制约上,这样的情况是不受欢迎的。所能供统帅发挥的余地也很小。
二,旋转斜击。同上,是双方都用加强的一翼去对付对方较弱的部分,从而形成类似于旋转的形式。这样的情况,胜负取决于谁最先消灭对方较弱的一翼,然后对敌人主力形成夹击。[施利芬计划与法国17号计划的呼应就是这样一种旋转的斜击,形象的称为旋转的大门。]
以上2种情况基本概括了所有对斜击的有效针对。基本是重对重或重对轻。一种是相同的方式,一种是相反的方式。当然平均用力的作战方式基本已经过时,人类在今后的历史中再也没有一个杰出的战例是因为采用了这样过时的手段而赢得的。
后来,虽然火器的出现使战争的战斗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战争的原则却不曾动摇,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建立在原则基础上的不断变化的应用。
近代斜击的经典之作通常被认为是:
图14洛伊滕战役
从上图我们看到,菲特烈在右翼对奥军左翼发起攻击,整个部队呈斜线快速的运动并卓有成效的打击了奥军的左翼并迫使他们重新变换正面,洛伊滕之战,奥军伤亡约1万人,2.1万人被俘,116门大炮被缴。普军共伤亡6250人,其中阵亡1141人。有关战役的叙述因为很多见所以就不说明了。
菲特烈对斜线战斗队形作了如下解释:“你面对敌人缩回一翼,并增强准备进攻的另一翼。利用后者的兵力,尽量对敌军的一翼进行侧翼攻击。十万人的大军,如果在侧翼只受到三万人的攻击,也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击溃。这种部署的优点可以概括如下:(一)一支规模较小的部队可以与较强大的敌人作战,(二)它在一个决定点上攻击敌军,(三)如果你被击败了,那只是你兵力的一部分,你还有四分之三的完整兵力,可以掩护你撤退。”
威廉·西摩曾说:在洛伊滕战役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无疑是对“斜击”战术的出色运用。弗里德里希设计的这种战术有两个目标:首先是集中压倒优势的兵力,打击敌人脆弱的翼侧或后方,这样就使他那支相对弱小的军队在局部取得优势;其次要能够尽最大可能控制整个作战行动。在18世纪的战争中,后者是不易达到的。由于展开成斜形攻击队形,一旦部队投入战斗,统帅就会失去对进攻部队的直接控制。但是“被放弃的”一翼的骑兵(缺乏机动力的步兵是另一回事)却能够在必要时对命令的任何变化作出反应。
由于总是比敌人弱小,能展开的正面也较小,普鲁士军队易受翼侧攻击,并难以对敌实施翼侧攻击。“斜击”战术旨在克服这个弱点。为了使这种战法取得成功,必须以夜行军或精心的欺骗,或通过隐蔽的途径,掩盖作战企图,然后依靠气势和速度实现意图,否则,敌人就有时间去增援受威胁的一翼,整个作战行动就可能归于失败。
为了对攻击点施加最大的压力,加强进攻一翼(在洛伊滕战役中为右翼)是必要的。然而,另一翼会遇到困难,因为开始时它是“被放弃的”一翼,它希望得到成梯形展开的进攻一翼的支援。这一翼通常展开成一条长而浅的作战线,主要任务是把敌人吸引在固定的阵地上。假如这一翼在战斗中不起作用,敌人就能够把兵力转移到受威胁的一翼。但是另一方面,如果这一翼打得过狠,战役的总目标也无法实现。
因为我们已经从前面了解到了斜击的原理,在上面的应用我们当然也能很清楚的明白其要点。为了更加方便的阐述,我们用施利芬计划来做例子。
法国所制订的第17号计划是以直接的正面进攻为基础的,主张集中所有的兵力,一直攻入德国的心脏地区。然而,计划的制定者在预期实行正面进攻的时候,只是简单地把敌我双方兵力相等来作为依据的,他们没有想到敌人将会依赖自己边界地区内的筑垒工事,同时也没有考虑,由于自己向前进攻,必将失去本国边界要塞的掩护。
法国最后确定的这个计划对于德国来说正中下怀。他们早已觉察到,法国边界地区的那些筑垒工事是进攻的极大障碍,因此,应力求绕过这些筑垒工事,这样,就需要选择假道比利时的迂回路线。施利芬曾试图用一场扩大化的坎尼式的会战来解决西线的战争,但是德国的兵力不足,无法实现双重斜击,于是退求其次采用单纯的斜击思想,即集中兵力于右翼放弃左翼从而快速的深入到法国腹地进行主力决战。其左翼是牵制性的,甚至还带有诱敌深入的任务,毫无疑问,这是标准的斜击,只是规模比前面的的例子要大的多。令人奇怪的是,甚至当德军已经进入了比利时之后,法军总司令部还在那里猜度,认为德国人的进攻将局限于马斯河以东那个狭窄的地段。
图15施利芬计划
施利芬计划高明之处,实际上并不在于地理上的迂回,而在于兵力的使用,加强和削弱不同的两翼。战争一开始,德国方面要把基干军和预备军集中加以使用,进行集中突击,因而保证达到进攻的突然性。在他们当时拥有的72个师中,被编入突击集团的有53个师,配置在中央地段用以对付凡尔登之敌的,是10个师,而组成全军左翼并沿着法国边境加以配置的,只有9个师。由此可以看出,德国人的意图,是要尽量把左翼的兵力减到最弱的程度,以便使右翼的兵力达到最大的强度。这样,即使法军进攻洛林,甚至把德军的左翼压退到莱茵河上,但它并不能阻扰德军穿越比利时的进攻。而且,法军的东进愈是深远,则要阻扰德军的进攻就愈是困难。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情景:好象是一个旋转式的大门,如果重重地向前推着这一扇门板,那么另一扇门板将会紧紧地从背后转过来;这时,向前推门用的力量愈大,则随后而来的冲击力量也愈大。
法国的计划正中施利芬计划的圈套,似乎不需要刻意的在左翼诱敌,法国人就自然的中计,或许这可能成为斜击最大规模和最经典的一次行动,但是失败了,原因我们能非常清楚,即真正的执行者违背斜击的基本原则,不仅仅没有进一步加强右翼,反而对左翼加强,使本来担负后退诱敌任务的左翼采用了进攻姿态,右翼的力量不足不能完成对敌人侧翼的包抄,反而被敌人得以从他们的右翼抽调了力量攻击了出现空隙的侧翼。
施利芬计划成功的基础建立在:
1,法国对阿,洛地区耿耿于怀,战争开始时必然会努力夺会2个地区[事实也是如此],从而使德军的左翼可以牵制相当的法军,而保证了右翼的兵力优势。
2,比,荷2国没有英法联军,对中立国的进攻可以绕过重兵防御的法德边境而进至不易防守的法国平原中,集中的右翼可以迅速的对巴黎进行攻击,而法国难以来得及增援足够的兵力,因为他们的相当一部分都在法德边境上,右翼能对敌人占有优势。
3,一个巨大的旋转绕向巴黎的后方,对法军不仅仅有精神上压力,同时有着向心作战的优势,前面已经说明了向心作战的优势原理。
基于当时的法国具体情况,施利芬计划是极有可能成功的,但是,一个违背基础战争原则的实行过程,我们认为在一战中执行的计划已缺乏了施利芬计划的精神,它恰恰证明了忽视原则的必然结果和统帅在战争中起的重大的作用。
在二战中,由于坦克的出现使这种战术获得了新生,因为装甲部队的机动能力远远大于步兵部队,所以即使同时出发,在相同时间内,装甲部队总能够前进的更远。
在闪电战中,德军常常在中间正面使用步兵进攻,而装甲部队突破防御较薄弱的敌人侧翼并对敌人实行包围或夹击[很多时候虽然步兵与装甲部队是同时出发,但是由于装甲部队的速度更快,就在某种情况不需要刻意推迟牵制部队的出发时间]。事实上都是双重斜击的再现,只是由于战争中机动力的不断提高和火力的不断增强,胜利的基础通常都建立在完全包围之上,从而获得了更加辉煌的战果。
经过千年的锤炼,军事原则也不断经受着考验,从而赋予战争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面貌,使人们对战争的了解不仅仅局限在荣誉和残酷之上,而多出了艺术的角度去欣赏,使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再是单纯的物质和财富,而取决于人类的智慧,这种智慧曾经消灭多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并不断向人们证明着看似弱小的集体能战胜或征服强大的巨人也是可能的。
正如克劳塞维茨写下的:它与其说是思想的产物,不如说是感觉的产物。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换家战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