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史诗奥德赛电影史诗,荷兰史诗,

荷马史诗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和《》的统称,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荷马史诗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荷马史诗》以扬抑格六音步写成,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西方学者将其作为史料去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和。《荷马史诗》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荷马史诗》被视作海洋文学的滥觞与海洋文明的象征,但实际上《荷马史诗》中有相当篇幅描写了早期希腊文化中的草原文化因素。荷马时代希腊人的社会生活中仍有相当的游牧遗风。这部经典的民族史诗之所以含有大量游牧文化因素,是因为创造了希腊灿烂文明的阿开奥斯人与多利亚人都曾是从北向南进入希腊的游牧民族,荷马时代的希腊人无论是在物质还是精神层面都留下了鲜明的游牧文化烙印。
荷马史诗内容简介
荷马史诗总述
《荷马史诗》以扬抑格六音部写成,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它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和《奥德赛》处理的主题分别是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基琉斯与阿伽门农间的争端,以及特洛伊沦陷后,奥德修斯返回绮色佳岛上的王国,与妻子珀涅罗团聚的故事。
《荷马史诗》是两部长篇史诗《》和《》的统称。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共有15693行,《》共有12110行。《》和《》处理的主题分别是在中,阿基琉斯与间的争端,以及沦陷后,返回伊萨卡岛上的王国,与妻子团聚的故事。《荷马史诗》是早期英雄时代的大幅全景,也是艺术上的绝妙之作,它以整个希腊及其四周的汪洋大海为主要情节的背景,充分展现了自由主义的情景,并为日后希腊人的(进而为整个西方社会的道德观念),立下了。继此而来的,首先是一种追求成就,自我实现的人文伦理观,其次 是一种人神同性的自由神学,剥除了精神世界中的神秘恐惧。 《荷马史诗》 于是成了“希腊的圣经”。[1]
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从过渡到奴隶制时期的一部社会史、风俗史,具有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的很高价值。这部史诗也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肯定了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这是人类童年时代的艺术创作,在思想上、艺术上不免带有局限性。
有关的神话故事与传说在古希腊各地广为传诵。许许多多游荡于希腊世界的说唱艺人、吟游诗人都乐此不疲,从而使之代代相传,古希腊伟大诗人荷马的两部光辉诗篇《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便取材于此。
《荷马史诗》
由这两部史诗组成的荷马史诗,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严谨,是西方第一部重要文学作品,荷马也被称为欧洲四大史诗诗人之一或之首(另外三人为、、),在《》(William Shakespeare)一文中写道:“世界诞生,荷马高歌。他是迎来这曙光的鸟。(Le monde na&t, Homère chante. C'est l'oiseau cette aurore). 荷马史诗不但文学价值极高,也是古希腊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九世纪的唯一文字史料,反映了,所以这一时期也被称为“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
荷马史诗分述
荷马史诗包括《》和《》(也作《》或《奥德修纪》)两部分。由这两部史诗组成的荷马史诗,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严密,是古代世界一部著名的杰作。
《伊利亚特》
《伊利亚特》叙述阿开亚人的联军围攻的城市(Troy)的
故事,因特洛伊城又名(Ilium),故名《伊利亚特》。史诗以联军统帅和勇将阿基琉斯的争吵为楔入点,集中地描写了战争最后几十天发生的事件。联军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一直未能攻克,军中的矛盾逐渐激化,阿基琉斯愤恨统帅阿伽门农夺其女俘,拒绝再为联军出战,后来他的好友兼爱人(表兄弟与他的爱人,根据某些)战死,为了替他报仇才重新出战。特洛伊王子赫克托尔与阿基琉斯决斗,英勇战死。特洛伊国王哀求讨回赫克托尔的尸体,举行葬礼,《伊利亚特》的故事至此结束。
《奥德赛》
《奥德赛》叙述(Ithaca)国王在攻陷特洛伊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它集中描写的只是这十年中最后一年零几十天的事情。奥德修斯因得罪了海神,受神祇捉弄,在海上漂流了十年,到处遭难,最后受诸神怜悯始得归家。当奥德修斯流落异域时,伊萨卡及邻国的权贵们欺其妻弱子幼。向其妻(Penelope)求婚,迫她改嫁,珀涅罗珀用尽了各种方法拖延。最后奥德修斯扮成乞丐归家,与其子杀尽求婚者,恢复了他在的权力。
荷马史诗梗概
荷马史诗的内容非常丰富,无论从艺术技巧或者从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探讨的东西。它在西方古典文学中一直享有最高的地位。从公元前 8、7世纪起,就已经有许多希腊诗人摹仿它,公认它是文学的楷模。两千多年来,西方人一直认为它是古代最伟大的史诗。
《》和《》的故事梗概大致如下:从前,在西部沿海有一座特洛伊人的王都名叫,特洛伊人是东方许多部族的霸主。当时在希腊地方的强大部族总称为阿开亚人,有时
在史诗中也称为阿尔戈斯人或达那亚人;阿开亚人以迈锡尼王阿伽门农为首。伊利昂的二王子帕里斯乘船到希腊,受到王墨涅拉奥斯的款待,但他和墨涅拉奥斯美貌的妻子一见钟情,两人私奔逃回。阿开亚人非常气愤,便由墨涅拉奥斯之兄——迈锡尼王阿伽门农倡议,召集各部族的首领,共同讨伐特洛伊人。他们调集一千多艘船只,渡过去攻打伊利昂城,历时9年都没有把这座王都攻下来。到了第10年,和阿开亚部族中最勇猛的阿基琉斯因为争夺一个女子,而爆发了矛盾,阿基琉斯愤而退出战斗。《伊利亚特》以阿基琉斯的愤怒为开端,集中描写战争第10年最后的51天的事情。由于阿开亚人失去最勇猛的将领,他们无法战胜特洛伊人,一直退到海岸边,抵挡不住伊利昂大王子赫克托尔的凌厉攻势。阿伽门农希望同阿基琉斯和解,请他参加战斗,但遭到拒绝。阿基琉斯的密友及爱人帕特罗克洛斯看到阿开亚人将要全军覆灭,便借了阿基琉斯的盔甲去战斗,打退了特洛伊人的进攻,但自己却被赫克托尔所杀。阿基琉斯感到十分悲痛,决心出战,为复仇。他终于杀死赫克托尔,并把赫克托尔的尸首带走。伊利昂的老王到阿基琉斯的营帐去赎取赫克托尔的尸首,暂时休战,为他举行盛大的。《伊利亚特》这部围绕伊利昂城的战斗的史诗,便在这里结束。
《》只写到赫克托尔的死为止,可是据《奥德赛》和古代希腊的其他作品的描写,围绕城的战争还继续打了很久。后来阿基琉斯被帕里斯用箭射死,之中最勇猛的首领和最有智谋的首领争夺阿基琉斯的盔甲。然而,埃阿斯被酒神狄俄尼索斯附身,失去理智,奥德修斯取得了胜利。前者清醒后觉得羞辱而自杀。最后奥德修斯献计造了一只大木马,内藏伏兵,特洛伊人把木马拖进城,结果阿凯亚人里应外合,攻下了伊利昂城,结束了这场历时十余年的战争。史称。离开本国很久的阿开亚首领们纷纷回国,奥德修斯也带着他的伙伴,乘船向他的故乡伊塔克出发。从这里就开始了以奥德修斯在海上的历险为中心的另一部史诗《》的故事。
回乡的旅程很不顺利,在海上又漂泊了10年。史诗采取中途倒叙的方法,先讲天神们在奥德修斯已经在海上漂游了10年之后,决定让他返回故乡伊塔克。这时奥德修斯在家中的儿子忒勒马科斯已经长大成人,出去打听他的长期失踪的父亲的消息。伊塔克的许多人都认为他10年不归,一定已经死去。当地的许多贵族都在追求他的妻子,珀涅罗珀百般设法拒绝他们,同时还在盼望他能生还。他回家的途中,似乎就注定一路坎坷,奥德修斯在这10年间经历了许多:独目巨人吃掉了他的同伴,神女喀尔刻把他的同伴用巫术变成猪,又要把他留在海岛上;他又到了环绕大地的瀛海边缘,看到许多过去的鬼魂;躲过女妖的迷惑人的歌声,逃过怪物卡律布狄斯和斯库拉,最后女神卡吕普索在留了奥德修斯好几年之后,同意让他回去。他到了菲埃克斯人的国土,向国王阿尔基诺斯重述了过去9年间的海上历险,阿尔基诺斯派船送他回故乡。那些追求他的妻子的求婚人还占据着他的王宫,大吃大喝。奥德修斯装作乞丐,进入王宫,设法同儿子一起杀死所有的求婚人,和妻子重新团聚。[1]
荷马史诗创作背景
与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上古时代的历史也都是以传说的方式保留在古代先民的记忆之中的,稍后又以史诗的形式在人们中间口耳相传。这种传说和史诗虽然不是真正的史学著作,但是它们保留了许多古代社会的历史事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因此可以说它们已经具备了史学的某些功能和性质。它们直接孕育了古代希腊史学。
《荷马史诗》其实并非一时一人之作,而是保留在全体希腊人记忆中的历史。特洛伊战争结束以后,一些希腊城邦的民间歌手和民间艺人就将希腊人在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和胜利的经过编成歌词、在公众集会的场合吟唱。这些故事由民间歌手口耳相传,历经几个世纪、经过不断的增益和修改,到了荷马手里被删定为两大部分,成为定型作品。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当皮西特拉图(Pisistratus,约公元前605年~527年)在雅典执政时,它才被最后用文字固定了下来。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荷马史诗》,是公元前3至2世纪由亚力山大里亚的学者们编订过的作品。1795年,德国学者沿着这一思路对史诗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从而断言,史诗的每一部分都曾作为独立的诗歌由歌手们演唱,后经多次整理加工,它才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后来,沃尔夫的同胞更为明确地阐述了他的观点,从而形成了“短歌说”。
荷马史诗写的是公元前12世纪希腊攻打特洛伊城以及战后的故事。史诗的形成和记录,几乎经历了奴隶制形成的全过程。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在一带就有许多歌颂战争英雄的短歌流传,这些短歌的流传过程中,又同神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增强了这次战争英雄人物的神话色彩。经过荷马的整理,至公元前八世纪和七世纪,逐渐定型成为一部宏大的战争传说,在公元前六世纪的时候才正式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到公元前三世纪和二世纪,又经亚里山大里亚学者编订,各部为24卷。这部书的形成,经历了几个世纪,掺杂了各个时代的历史因素,可以看成是古代希腊人的全民性创作。
荷马史诗创作依据
荷马史诗民间文学
英雄史诗中的内容描写都充满了神话传奇色彩。《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不是具有神的血统,就是具有神所赋予的力量他们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往往就能够决定历史的变化方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英雄史诗所宣扬的是一种英雄史观。只不过英雄史诗中表现出来的英雄史观与后来西方社会中的英雄史观是不同质的。
《荷马史诗》一方面是在民间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原始材料是许多世纪里积累起来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保存了远古文化的真实、自然的特色。同时表明在远古东部早期这个古代文化中心,它的文学曾达到相当高度的繁荣。史诗开始用文字流传下来之后,又经过许多世纪的加工润色,才成为现在的定本。这种特殊优越条件是与古代文明以及后日和亚历山大里亚时代几百年间奴隶制文化的繁荣分不开的。它既是古老的民间流传的史诗,又是达到高度艺术水平的文学作品。
神圣的荷马
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文学巨著,它反映了古希腊的生活面貌,是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它那独特精湛的艺术特色,对后世欧洲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搜集、整理而成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其内容来源于古代歌谣、神话故事和英雄史诗等,而特洛亚战争的和神话故事则是这部史诗的主要来源。《伊利亚特》描写特洛亚战争的故事,《奥德塞》则描写俄底修斯在特洛亚战争后还乡途中的惊险故事。因此,两部史诗在内容上是各自独立和互有关联的。
荷马史诗历史事实
英雄史诗都是以一定的历史事实为基础的。《荷马史诗》就向我们展示了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时希腊人的社会状况、以及希腊人从进入奴隶制社会的过渡形态。从《荷马史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在从氏族公社向国家转变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暴力干扰;古希腊的国家组织纯粹是通过私有财产的产生和阶级分化、直接从氏族公社中产生出来的。
荷马史诗以一定的历史事实为依据,结合神话传说,广泛地反映出当时希腊社会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希腊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历史上常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并且主要根据史诗提供的材料来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比如经济上,土地归公社所有,但私有制正在形成,人们生活在“民族胞族——部落”的父系民族组织中,阿客琉斯、俄底修斯等都是拥有私有财产的部落首领。铁器的使用已经开始,人们运用铁制的农具和兵器生产劳动和战斗。史诗中有关于匠神和锻工场所的描写,显示出当时金属制作工艺的技术水平。政治生活上,实行的是军事民主制,由民众大会讨论决定重大问题,但这种“民主”已经逐渐流于形式,阶级分化已较明显,部落首领的权力越来越大,出现了奴隶的占有和买卖。在其它社会风俗和文化生活的各方面,史诗中也有比较广泛的反映。
荷马史诗作品鉴赏
荷马史诗作品主题
史诗的主题思想是歌颂的英雄,因而只要代表氏族理想的英雄,不管属于战争的哪一方,都在歌颂之列。《伊利亚特》的基调是把战争看成正当、合理、伟大的事业,但同时又描写了战争的残酷、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人民的厌战反战情绪,并通过英雄们的凄惨结局,隐约地表达了对战争的谴责。《奥德赛》是歌颂英雄们在与大自然和社会作斗争中,表现出的勇敢机智和坚强乐观的精神。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从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制时期的一部社会史、风俗史,具有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的很高价值。这部史诗也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肯定了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这是人类童年时代的艺术创作,在思想上、艺术上不免带有局限性。荷马,生于公元前八世纪后半期的爱奥尼亚,是古希腊最著名和最伟大的诗人。他是《荷马史诗》(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的作者。
英雄史诗用神奇的笔调描写英雄的形象、突出英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目的并不是贬低大众,而恰恰是为了抬高作为那些英雄的子孙们的希腊人,是为了抬高那些创作和传播英雄业绩的人们本身。因为一个有着英雄祖先的民族是值得自豪的。英雄史诗之所以能够长期而广泛地流传,并不仅仅在于它能娱人耳目,更重要的是它能启发人们的心智、鼓舞人们的斗志、引导人们缅怀祖先的英雄业绩、继承和发扬祖先的荣光、象英雄的祖先那样去进行生存斗争。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当时希腊的各个城邦都竞相把《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人物尊为自己的祖先,甚至连荷马本人也成了各城邦争夺和崇拜的对象。
另外,更重要的是:在《荷马史诗》中,已经出现了古希腊人关于“历史”的最初概念,而且在一些篇章中还出现了表示“历史”概念的词语。尽管这个词语在史诗中使用时的含义并不确定,但是它至少已经包括了这样的意思,即:通过对提供的证词进行调查、从而获得。后来希腊语中的“历史”一词,就是直接从这个含义上演变而来。
《荷马史诗》是早期英雄时代的大幅全景,也是艺术上的绝妙之作,它以整个希腊及四周的汪洋大海为主要情节的背景,展现了自由主义的自由情景,并为日后希腊人的道德观念(进而为整个西方社会的道德观念),立下了典范。继此而来的,首先是一种追求成就,自我实现的人文伦理观,其次是一种人神同性的自由神学,剥除了精神世界中的神秘恐惧。《荷马史诗》于是成了“希腊的圣经”。
在史诗中,我们还可看到以人为本思想的反映,赞美人的智慧,嘲笑神的邪恶,赞美、歌颂人间,蔑视上天,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又常常是同歌颂民族贵族英雄主义相结合的。曾经指出,全部《伊利亚特》是以阿客琉斯和阿伽门农争夺一个的纠纷为中心的。掠夺光荣,敢于才是英雄,这种思想倾向显然适合当时奴隶主贵族的胃口。
荷马史诗艺术手法
《伊利亚特》古卷基本采用古老的伊俄尼亚方言,亦包含许多伊奥尼亚方言的用语,变化及语法特征,有些甚至可以追溯到古老的慕凯奈时代。此外,——塞浦路斯方言也留下了它的足迹。很明显,这场战争处于远古。
Iliad,即《伊利亚特》意为“关于伊利昂的故事”或“伊利昂纪”,作为诗名,最早见于的著作,《伊利亚特》因荷马的整理而显示出在古语言方面珍贵的研究型。
荷马是一位功底深厚、想象丰富、善于创新的语言大师。《伊利亚特》词章华丽,妙语迭出,精彩、生动的用词和比喻俯拾皆是。荷马知用暗喻(如“战斗的屏障”喻善战的壮勇。“羊群的母亲”喻山地),但却更为熟悉,也更善使用明喻。
《伊利亚特》中的明喻分两类,一类为简单型,另一类则是从简单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复杂型。简单型明喻的结构特征是A像B。埃阿斯的战盾“像一堵墙”,兵勇们像狼或狮子似地战斗。阿波罗从俄林波斯上下来,“像黑夜一般”;塞提丝从海里出来,“像一层薄雾”此类明喻,荷马用来得心应手,熨贴自如,其技巧可谓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
另一类明喻,即复杂型明喻,在其他民族早期的史诗中绝少出现,但在荷马史诗中却是个用例众多、趋于普通的语言现象。此类明喻的结构特征是在A像B之后附加一整段完整的内容,其修饰或解说对象不是接受喻示的A,而是作为喻象物的B。例如:
倒死在光荣的赫克托耳手下。我从未见过如此出类拔萃的人物,如同一位迈俄尼亚或卡里亚妇女!
如同一位迈俄尼亚或卡里亚妇女,用鲜红的颜料
涂漆象牙,制作驭马的颊片,尽管许多驭手
为之欲滴,它却静静地躺在
里屋,作为王者的佳宝,受到双重的
对生命的挚爱,没有使英雄成为生命的奴仆!
珍爱,既是马的饰物,又能为驭者增添荣光
就像这样,墨奈劳斯,鲜血浸染了你强健的
大腿,你的小腿和线条分明的踝骨。
通常,诗人以“就像这样……”结束明喻,继续故事的进程:
一般说来,史诗属叙事诗的范畴。《伊利亚特》中的叙述分两种,一种是诗人以讲叙者的身份所作的叙述,另一种是诗人以人物的身份所进行的表述、表白和对话。亚里斯多德称第一种形式为“描述”,称第二种形式为“表演”。《伊利亚特》中,约占一半左右,而直接引语即为人物的叙述(包括复述),近似于(dramafis personae)的话白。毫无疑问,此类语言形式为表演式叙述提供了现成的材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伊利亚特》是介于纯粹的叙事诗(即诗人完全或基本上以讲述者的身份叙述)和戏剧(诗)之间的一种诗歌形式。柏拉图认为,荷马史诗属于悲剧的范畴,而荷马是“第一个悲剧诗人”。
荷马史诗史诗特色
荷马史诗采用六音步诗行,不用尾韵,但节奏感很强。这种诗体显然是为朗诵或歌吟而创造出来的,在歌吟时,大概还弹着琴来加强其节奏效果。由于这种叙事是由艺人说
唱,因此常常重复不少惯用的词句,甚至整段重复,一字不改。有时有些形容词的重复使用,只是为了音节上的需要,并不一定对本文意思有多少加强。而许多重复词句的一再出现,象交响乐里一再出现的旋律,又能给人一种更深的美的感受。这大概是由于古代的某些艺术手法虽然比较简陋,但有经验的说故事的诗人运用技巧非常纯熟,所以才能产生这种成功的效果。使用比喻来加强气氛,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也是荷马史诗里一个突出的艺术手法。此外荷马史诗还善于用简洁的手法描写,用寥寥数语,表达出很深的感情。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每部都长达万行以上;《伊利亚特》共有15,693行,《奥德赛》共有12,110行,两部都分成24卷。这两部史诗开始时只是根据古代传说编的口头文学,靠着乐师的背诵流传下来的零散篇章,荷马如有其人,大概就是最后把这两部史诗初步定型的职业乐师。在公元前 6世纪以前,这两部史诗还没有写下来的定本。根据罗马著名散文家所说,公元前 6世纪中叶在当时雅典执政者庇士特拉妥的领导下,学者们曾编订过荷马史诗;古代也有其他学者认为这是他的儿子希帕尔科斯执政时的事。而从公元前5世纪起,每逢雅典4年庆祝一次的重要节日,都有朗诵荷马史诗的文艺节目。从这制度实行之后,史诗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是基本上固定下来了。只是当时朗诵史诗的艺人,或根据自己的“”,或凭记忆,有时在文字上和行数上可能有些变动。在这种情况下,当时史诗的若干抄本在某些地方有些繁简不同是可以理解的。关于荷马究竟有无其人,两部史诗是否都是同一位诗人的作品,近两百年来一直是西方研究荷马的学者热烈争论的问题。有人认为两部史诗在内容描写上有些不同,好像不是同一时代的人的作品,也有人认为两部史诗文字风格上相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现在多数西方学者认为这两部史诗是荷马的作品,荷马还是确有其人。当然,荷马也是根据口头流传的篇章整理而成的;如果没有长期的传说积累,荷马也创作不出这样两部伟大的古代史诗。
在史诗的创作艺术方面,首先要提到的,是史诗中已经出现的和浪漫主义这两种最基本的创作方法。史诗中描写的战争,描写的人物,既有古代神话传说的因素,但又是希腊社会生活的写照。史诗中塑造的英雄群像,如阿客琉斯、赫克托耳、阿伽门农、俄底修斯等,无一不是现实的,同时又是浪漫的;既具有传奇性,又充满写实性;既有民族英雄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把人物置于重大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他们的语言行动来描写,例如阿客琉斯和阿伽门农的矛盾冲突,阿客琉斯和赫克托耳的矛盾斗争等。其次是史诗的高度艺术概括力和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的结合。特洛亚十年大战,头绪纷繁,人事众多,作者却能去粗取精,以小见大,以卓越的艺术概括才能,截取战争结束后的几个片断来写,紧凑集中,性格鲜明。同时这种有高度艺术概括力的历史史实,又是通过实际现实中的人和事的具体细致的描写来体现的,有惊险、悲壮、催人感奋的,也有生离死别、使人泪下的爱情描写。广泛深刻的历史内容通过细致入微的人物活动表现出来,使史诗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再次,史诗创造的完美的文学形式(如“英雄格”的诗行),明显的特征(如“荷马式的比喻”),以个人遭遇为主要内容的传记式体裁(如《奥德塞》)等,也都是史诗在艺术上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因素,并使之成为后代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典范。
荷马史诗就是以如此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精湛的艺术特色成其为的杰出丰碑,它犹如百科全书,古希腊人民从中吸取了关于天文、地理、历史、社会、哲学、艺术和神话的一切知识,后代欧洲及其它许多地区和国家的作家艺术家从中汲取了无限丰富的养料。就是现在,它仍然是我们研究古代社会的珍贵文献,仍然能够以其永久的魅力给我们高贵的艺术享受。
荷马史诗版本特色
今天所能看到的荷马史诗的旧抄本,最早约在公元10世纪左右。两部史诗都保存了不少手抄本,但是内容都相同,它们所根据的都是公元前3、2世纪间亚历山大城的几位学者的校订本。史诗手抄本还有不少残缺不全的片段,其年代有的早到公元前1世纪,内容也是完全相同。这就是说,在公元前3、2世纪间亚历山大城几位学者校订之后,史诗已经有了最后定本,此后它的内容就没有任何改动了。那时最后校订荷马史诗的学者,最著名的有三人,一是(公元前 285年左右),据说他对的文字作过不少加工,内容上也凭自己的判断有所增减;现在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就是泽诺多托斯编定的。这表明他对原诗的结构作过一些重大增删,原来这两部史诗的长短大概没有这样整齐。第二个校订荷马史诗的著名学者是阿里斯托芬(公元前 195年左右),他校订史诗比较慎重,更尊重旧抄本,没有作很多主观的增删。第三个著名学者是阿里斯托芬的弟子阿里斯塔科斯(公元前160年左右),他也很尊重旧抄本,认为一切改动都要有所依据。这三位学者都是当时希腊学术中心亚历山大城著名的图书馆的主管人,有机会看到很多藏书,有很好的条件来进行校订工作。由此可见,在他们那个时代,这两部史诗还存在繁简不同的抄本,文字上也有出入。现代西方学者曾辑录了古代著作里的荷马史诗引文,共有 480多行片段,都是公元前5、4世纪的。这些引文有的与现在定本完全相同,有的大致相同,有的不见于今本。一般来说,不同的约占到一小半。古希腊许多作家,如希波克拉忒斯、、、、、阿里斯托芬和柏拉图都引用过荷马史诗,那些引文往往与今本不完全相同。如亚里士多德引了《奥德赛》卷 9的一段关于独目巨人的描写,文字与今本一样,但是他说那段是出自《伊利亚特》卷10,是描写一只野猪的。还有他说在《奥德赛》卷23奥德修斯对佩涅洛佩的一段话有60行,但是从现在的本子看来,这段只有33行。这些变动和内容繁简不同,说明在公元前5、4世纪通行的史诗抄本同今本还有不少差异。
荷马史诗名家评价
正如在其他方面胜过别人一样,在编制整一的情节这一点上——不知是得力于技巧还是凭借天赋——荷马似乎也有他的真知灼见。——(古希腊)
在英雄时代所有崇高的诗人中,无论就价值还是实践来看,荷马都享有首屈一指的特权。 ——(意大利)维柯
一部杰作已经成立,便会。第一位诗人成功了,也就达到了成功的顶峰。你跟随着他攀登而上,即便达到了同样的高度,也绝不会比他更高。哦,你的名字就叫好了,而他的名字却叫荷马。 ——(法)雨果
在荷马的作品里,每一个英雄都是许多性格特征充满生气的总和,荷马借不同的情景,把这种多方面的性格都揭示出来了。 ——(德)黑格尔
那些不在乎阅读古人著作的人,永远也不会知道拉辛从荷马那里得到了多大的教益。 ——(法)
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德)恩格斯[2]
荷马史诗作品考据
古代曾有过不少重要文化中心,从公元前2500年或更早,到公元前1000年初,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一带曾有过一个繁盛的早期奴隶制文化,由于亚洲西部和埃及一带很早就有了繁盛的早期奴隶制文化,以爱琴海为中心的早期文化与古代西亚和埃及文化也有不少联系。关于史诗《》所说阿凯亚人攻打伊利昂城的传说是有一些历史根据的。从过去一世纪间西方考古学家的发现看来,荷马史诗中许多描写并不完全是诗人的想象。在19世纪末,德国学者曾在西岸的希萨里克发掘一座古城的遗址,这个古城就是古代人的都城伊利昂。它曾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间至少被焚毁过9次,其中第 7次被毁可能就是攻打伊利昂城依据。有些学者曾提出一种比较可信的假设,即根据当时的航海条件和地理位置看来,这个地区控制了古代通向的通商路径,而黑海又是古代西方通向东方的必经之地;为了获得东方的粮食和财富,地中海东部人民不惜一次又一次冒险去攻下这个要塞。著名的寻找金羊毛的希腊神话,也反映了古代人在黑海一带航海的历史事实。
在希腊的迈锡尼地方,考古学家也曾发现古代巨大陵墓和巨石建筑的
城址和石狮,陵墓里还发现死者所穿戴的华丽的服装和金银首饰,以及装在死者面上的和精美的青铜兵器。这些发现证明有关古代的霸主的传说也是有历史根据的。20世纪初,英国学者又在发现了重要的古代文化遗址,说明这里有较迈锡尼更早且更繁荣的文化。他发现了两座规模巨大的古代王宫,以及工场、库房、陵墓等,还有很多涂有精美图案的陶器、青铜雕刻和兵器,反映舞蹈和战争、狩猎等场面的彩色壁画,以及一种类似象形文字的古代文字。这里比迈锡尼更早的青铜器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年到公元前 1000多年之间。到了公元前1450年左右,在克里特岛以北发生了强烈地震,以为中心的文化,在遭受这次巨大的自然灾害后一蹶不振;很可能地震使得当地的强大舰队全部毁灭。此后爱琴海的海上霸权由克里特岛一带转移到迈锡尼等地。近年来,西方考古学家还在发掘克里特岛的古文化遗址,不断有新的发现。看来,克里特岛一带曾有过灿烂的古代文化,比希腊本土为早。这里的领袖曾是地中海东部的霸主。古代希腊传说也说克里特岛曾有一个强大的君主弥诺斯,他曾建造巨大的迷宫,并使雅典等地向他纳贡;另一著名的传说认为古代海上曾有一个强盛的国家,名叫阿特兰提斯,后来因违反天意,全部沉入海底。这大概也是指古代克里特岛一带遭受强大地震的历史事实。继克里特文化之后的迈锡尼文化看来也曾成为地中海东部的霸主,但到公元前1150年左右,由于一些北方部族的南移和入侵,也开始衰亡。
在《荷马史诗》里,许多事物的描写同克里特-迈锡尼文化的实物相符,如《》里所说的墨涅拉奥斯的宫殿和菲埃克斯人的王阿尔基诺斯的宫殿,有各种青铜和金银装饰,美好的花园和葡萄园,宫里充满粮食、美酒和果实,随同酒宴还有各种竞技娱乐和舞蹈等,这些都可以说明史诗的内容是以一些古代的历史传说为依据的。同时,有些描写又与克里特-迈锡尼时代的实物不同,例如从考古发现的壁画来看,古代克里特人都是短发,而且头发是黑色,而史诗里描写的阿凯亚人都是长发,而且头发是黄色;克里特人战斗时用的盾牌是长形,史诗里的盾牌却是圆形;克里特人穿的盔甲也与史诗所描写的不同。这些说明荷马是生在好几百年后的诗人,当时克里特-迈锡尼文化早已灭亡,所以当他描绘过去文化的繁荣景象时,也不免利用后日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他并不是当时生活的目击者。有些西方学者还曾考证史诗里许多英雄如阿基琉斯、赫克托尔等都是北方部族传说里的英雄,不一定与攻打伊利昂城的史实有关。
荷马史诗历史价值
《荷马史诗》一方面是在民间的口头文学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原始材料是许多世纪里积累起来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保存了远古文化的真实、自然的特色。同时表明在远古地中海东部早期这个古代文化中心,它的文学曾达到相当高度的繁荣。史诗开始用文字流传下来之后,又经过许多世纪的加工润色,才成为现在的定本。这种特殊优越条件是与古代爱琴海文明以及后日雅典和亚历山大里亚时代几百年间奴隶制文化的繁荣分不开的。它既是古老的民间流传的史诗,又是达到高度艺术水平的文学作品。
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文学巨著,它反映了古希腊史前时代的生活面貌,是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它那独特精湛的艺术特色,对后世欧洲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搜集、整理而成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其内容来源于古代歌谣、神话故事和英雄史诗等,而特洛亚战争的英雄传说和神话故事则是这部史诗的主要来源。《伊利亚特》描写特洛亚战争的故事,《奥德塞》则描写希腊英雄俄底修斯在特洛亚战争后还乡途中的惊险故事。因此,两部史诗在内容上是各自独立和互有关联的。
荷马史诗以一定的历史事实为依据,结合神话传说,广泛地反映出当时希腊社会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希腊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历史上常把这一时期称之为“荷马时代”,并且主要根据史诗提供的材料来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比如经济上,土地归公社所有,但私有制正在形成,人们生活在“民族胞族——部落”的父系民族组织中,阿客琉斯、俄底修斯等都是拥有私有财产的部落首领。铁器的使用已经开始,人们运用铁制的农具和兵器生产劳动和战斗。史诗中有关于匠神和锻工场所的描写,显示出当时金属制作工艺的技术水平。政治生活上,实行的是军事民主制,由民众大会讨论决定重大问题,但这种“民主”已经逐渐流于形式,阶级分化已较明显,部落首领的权力越来越大,出现了奴隶的占有和买卖。在其它社会风俗和文化生活的各方面,史诗中也有比较广泛的反映。
在史诗中,我们还可看到以人为本思想的反映,赞美人的智慧,嘲笑神的邪恶,赞美、歌颂人间,蔑视上天,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又常常是同歌颂民族贵族英雄主义相结合的。恩格斯曾经指出,全部《伊利亚特》是以阿客琉斯和阿伽门农争夺一个女奴的纠纷为中心的。掠夺光荣,敢于掠夺者才是英雄,这种思想倾向显然适合当时奴隶主贵族的胃口。
在史诗的创作艺术方面,首先要提到的,是史诗中已经出现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最基本的创作方法。史诗中描写的战争,描写的人物,既有古代神话传说的因素,但又是希腊社会生活的写照。史诗中塑造的英雄群像,如阿客琉斯、赫克托耳、阿伽门农、俄底修斯等,无一不是现实的,同时又是浪漫的;既具有传奇性,又充满写实性;既有民族英雄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把人物置于重大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他们的语言行动来描写,例如阿客琉斯和阿伽门农的矛盾冲突,阿客琉斯和赫克托耳的矛盾斗争等。其次是史诗的高度艺术概括力和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的结合。特洛亚十年大战,头绪纷繁,人事众多,作者却能去粗取精,以小见大,以卓越的艺术概括才能,截取战争结束后的几个片断来写,紧凑集中,性格鲜明。同时这种有高度艺术概括力的历史史实,又是通过实际现实中的人和事的具体细致的描写来体现的,有惊险、悲壮、催人感奋的场面描写,也有生离死别、使人泪下的爱情描写。广泛深刻的历史内容通过细致入微的人物活动表现出来,使史诗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再次,史诗创造的完美的文学形式(如“英雄格”的诗行),明显的口头文学特征(如“荷马式的比喻”),以个人遭遇为主要内容的传记式体裁(如《奥德塞》)等,也都是史诗在艺术上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因素,并使之成为后代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典范。
荷马史诗就是以如此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精湛的艺术特色成其为古希腊文化的杰出丰碑,它犹如百科全书,古希腊人民从中吸取了关于天文、地理、历史、社会、哲学、艺术和神话的一切知识,后代欧洲及其它许多地区和国家的作家艺术家从中汲取了无限丰富的养料。就是现在,它仍然是我们研究古代社会的珍贵文献,仍然能够以其永久的魅力给我们高贵的艺术享受。
荷马史诗作者简介
荷马,古希腊盲诗人。生平和生卒年月不可考。相传古希腊长篇叙事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即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据此,他生活的年代,当在公元前10~前8
世纪之间。目前没有确切证据证明荷马的存在或不存在,所以也有人认为他是传说中被构造出来的人物。而关于《荷马史诗》,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当时经过几个世纪口头流传的诗作的结晶。
荷马史诗写的是公元前12世纪希腊攻打以及战后的故事。史诗的形成和记录,几乎经历了奴隶制形成的全过程。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在小亚细亚一带就有许多歌颂战争英雄的短歌流传,这些短歌的流传过程中,又同神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增强了这次战争英雄人物的神话色彩。经过荷马的整理,至公元前8世纪和7世纪,逐渐定型成为一部宏大的,在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才正式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到公元前3世纪和2世纪,又经亚里山大里亚学者编订,各部为24卷。这部书的形成经历了几个世纪,掺杂了各个时代的历史因素,可以看成是古代希腊人的全民性创作。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人民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版第4卷23页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荷马史诗奥德赛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