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是地震帮成吉思汗灭了多少国家西夏吗

地震帮成吉思汗灭了西夏
我的图书馆
地震帮成吉思汗灭了西夏
地震帮成吉思汗灭了西夏
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的西北部,有一个与宋、辽(金)三足鼎立的少数民族王国——大夏封建王朝,史称“西夏”,都城为兴庆府(今为宁夏银川市),其统治范围大致在今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界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幅员辽阔。西夏王朝存在了189年,共有十主,即:元昊、谅祚、秉常、乾顺、仁孝、纯、安全、遵顼、德旺和末主,期间经历了重武尚勇、安民求和、崇文虔佛、国道中落、族灭国亡的曲折过程,最终灭亡于成吉思汗之手。
13世纪初,蒙古部乞颜酋长铁木真(也就是后来的成吉思汗),以杰出的军事才能,击败了西起阿尔泰山东至兴安岭,南起阴山北麓,北至贝加尔湖的漠北草原各游牧部落,于1206年创建了蒙古汗国,结束了漠北数百年的分裂历史。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蒙古漠北地区无法获得生活亟需的农产品及其他更多的物资,为了满足经济上的需要,代表草原游牧贵族利益的成吉思汗,向四邻地区发动了一系列掠夺战争。最初,成吉思汗的主要目标是女真族建立的金国,目的是反抗、摆脱金国的统治。但是,作为战略家的成吉思汗,“深沉有大略”、“未敢轻动”,审时度势,没有首先把矛头指向当时尚能击败南宋的金国,而是选择了在辽、北宋及金、南宋两大势力斗争夹缝中求生存的西夏为突破口。
成吉思汗曾6次攻打西夏,从第一次进攻西夏的1205年算起,到1227年蒙古军第六次出征彻底征服了西夏,前后经历22年,时间延续如此之久,并非蒙古军无力征服西夏,而是在此期间,他征服和统一了境外诸部落,无暇顾及西夏之事,更无全力进攻西夏的可能。另一方面,西夏始终不甘心臣服于蒙古汗国,每当蒙古军出兵攻打时,在力不能支的情况下,则无奈求和归降,一旦势力有所恢复,形势对自己有利和有机可乘时,就“礼意渐疏,消极纳贡”,“阴结外援,蓄异图”。在23年的战争中,西夏毁约反叛多次,因而蒙古也用兵多次,由于西夏的伪降,使情况更加复杂化,形成了一打就降、一撤就叛的局面。加之蒙古军远征欧、亚的广大地区,无法尽早地解决西夏问题,这就是成吉思汗征灭西夏的战争为何用时较长的根本原因。
1205年,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军第一次向夏国发动进攻。这年三月,铁木真借口西夏收纳了蒙古逃人亦刺哈桑昆,率兵攻入河西,破西夏力吉里寨。并纵兵至瓜、沙诸州进行掳掠。四月,蒙古军在退兵时经过落思城,又大掠人口、牲畜而去。昏庸的夏桓宗纯祐对蒙古军的突然进攻束手无策,只得任其蹂躏。待蒙古大军撤退后,纯祐庆幸危机已过,于是下令大赦。修复经过战争被毁坏的城堡,改都城兴庆府为中兴府,表示夏国经过大难之后,必将中兴。同年十一月,纯祐听到蒙古军进攻金国,与金将河东监军完颜天骥相持不下,即领兵也进入金境,行数日一无所获,后得报金兵被蒙古军击败,遂遣兵救援,知力不胜撤兵而还。  
天庆十三年(1206年)正月二十日,长久以来图谋篡位的镇夷郡王安全与纯祐的生母罗太后合谋,发动宫廷政变,废黜了纯祐,安全自立为帝,改元应天元年。三月,纯祐暴卒于宫中,死因不明,终年30 岁。
为扫除征讨西夏障碍,使西夏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进攻西夏之前,成吉思汗已将西夏邻邦盟友——乃蛮部、蔑乞儿部、乌梁海部各个击破。同时在此次征讨西夏时成吉思汗还特别注重研究攻城中的心理战法。在万事俱备、志在必得的情况下,1207年8月,成吉思汗再次进兵西夏,攻克兀剌海城,兀剌海城就是今天的乌拉特中旗新忽热古城,这是成吉思汗从漠北南下、6次征伐西夏时第一个攻克的城池。新忽热古城北依阴山、南控河套平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兵家必争之地。这次征讨,蒙古兵在西夏境内掳掠数月,最后因作战线过长导致粮草不济而退兵。
1209年3月,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再攻西夏。在贺兰山中段的克夷门遭到西夏军重创,蒙古军伤亡惨重。相持两个月以后,蒙古大军还是包围了中兴府。西夏国主亲自上城督战,守城将士拼死防御。两个月后,蒙军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趁天降大雨、河水暴涨之机,引水淹城。中兴府被围困达一月之久,城中居民淹死者无数。后来,城墙坍塌,决堤的河水四溢,蒙古军队也受到洪水的淹溺,在万般无奈之时,借夏主纳女求和之机,顺水推舟,同意退兵议和。
1218年12月与1224年9月,成吉思汗又分别两次调集兵力征伐西夏,西夏两位圜主遵顼、德旺虽调兵遣将拼死抵抗,皆因军事实力过于悬殊而屡战屡败,以请降遣人质作为条件,换取蒙古军退兵。此间,西夏军队广大将士誓死保卫自己的疆土,打过不少胜仗,给蒙军以沉重打击,一度极大地鼓舞了西夏军民的斗志。但是,就蒙夏之间整个战局而言,还是以西夏王国尽失西域的河、瓜、甘、肃、凉诸州而告终。
公元1226年2月,成吉思汗又借口西夏迟迟不纳人质,以65岁高龄统兵十万第六次攻打西夏。虽然西夏的各处守将忠心竭力,守城御敌,但最终抵挡不住蒙占铁骑,被—一攻破。同年11月,成吉思汗大军直扑中兴府的北方重镇灵州城。守城的将领是西夏名将嵬名令公,他在灵州城西黄河沿岸层层设防。然而天助成吉思汗,干里黄河,朔风成冰,蒙古铁骑冲过黄河杀将前来。嵬名令公率军迎战,西夏将士倒下一批,又冲上一批,以死相拼。终于阻住了蒙古军如潮的攻势,蒙古军开始拨马往回逃了。成吉思汗见了逃兵,不禁大怒,挥刀砍死几个逃兵,重整旗鼓,再次猛攻,这才歼灭了西夏守军。这场战争非常惨烈,是蒙古军队东征西讨所遇到的最顽强的抵抗。因而激怒了成吉思汗,他发誓要荡平西夏,于是就挥师包围了中兴府,同时派军队把外地的西夏守军各个击破。并于12月命令蒙古军队攻克盐州(西魏置,治所于五原,即今陕西定边,后入西夏,蒙古废之),派兵四处烧杀抢掠,西夏民众“免者百无一二,白骨蔽野”。  1227年1月,成吉思汗留一部分兵力继续围攻中兴府,自己带领大部分军队渡黄河进攻积石州,以彻底卡断夏军后路。夏军日夜在都城坚守、抵抗。多次打退蒙军的进攻。5月,成吉思汗回师隆德,因天气炎热,在六盘山避暑休整,派人前往中兴府谕降。
6月,西夏京畿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房屋倒塌,瘟疫流行。史载:“地大震,宫室多坏,王城夜哭。”被蒙古军队围困达半年之久的中兴府,粮尽援绝,军民多患病,已失去了抵抗能力。西夏末主走投无路,只得派遣使节告谕成吉思汗,请求宽限一个月献城投降。
根据中国地震区划表,西夏王朝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地震区,地跨宁夏—龙门山和祁连山两大地震区,包括天水、西海固、民勤、银川以及河西走廊等地震带,其中民勤、银川、河西走廊三大地震带基本上位于西夏王朝的国土内,西海固地震带则处于西夏王朝的边缘地带,天水地震带对西夏王朝的影响不大。此外,陕北、陇东地区也时有地震发生。由此可见,西夏王朝处于地震多发区域。
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清理西夏三号凌西北碑亭基址的过程中,发现在圆形的台基面上,出现有无规则的裂缝,且分布甚广,并延伸贯穿于圆形基址外,裂缝宽1至4厘米不等,深可通底,初步认定为地震所致。虽然有关西夏地震资料并不多见,但从仅有的资料中可以看出地震对于西夏社会的深重影响。西夏建国后较早的一次地震发生宋哲宗元佑七年。西夏天佑民安三年(公元1092年),这年河西武威地区发生了地震,致使西夏佛教圣地护国寺佛塔受损。西夏梁太后和皇帝祟宗李乾顺下诏动用大量人才、物力和财力于天佑民安四年(公元1093年)6月动工重修护国寺,次年正月十五工程完毕后金碧辉煌、焕然一新,遂立碑刻铭,以示纪念和庆祝,而这座碑铭,就是中华奇宝——《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铭》,但这次地震的强度并不大。公元1143年,西夏境内又发生强烈地震。震后,仁宗李仁孝立赈济法,下令按受灾的不同情况,减免租税。
1227年是夏乾定四年,这年6月发生的地震,将西夏推向了万劫不复的结局。7月,成吉思汗在六盘山区的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江得重病,病中立下遗嘱:死后暂秘不发丧,待夏主献城投降时,将他与中兴府内所有兵民统统杀掉。成吉思汗太熟悉西夏的一贯作风,20多年的交手使他再也不会相信西夏的“改邪归正”。不久,末主投降蒙古,蒙军带着末主及几位夏将行至萨里川时,成吉思汗病亡。为了防止夏主生变,蒙古军队遵照成吉思汗的遗嘱,将夏末主等杀死,并一举荡平中兴府。至此,建国189年的西夏王朝终被成吉思汗灭亡。
元灭西夏后,以旧地设西夏行省,不久改宁夏行省,治所为宁夏路。宁夏者,夏地安宁也!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馆藏&1146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清代奇闻:富豪与妻尴尬相逢于青楼_奇闻轶事
清代奇闻:富豪与妻尴尬相逢于青楼
栏目:时间:
【导语】:婉如清扬
以前曾经写过邓攸,流离南方后竟娶了自己的外甥女做小妾,深感剧情狗血。而今再看到类似的事情,只能深感无奈与造化弄人。
原有陕西三元县严某人(方便叙述,取名严赦),眼看读书无用,就开始做起了...
婉如清扬以前曾经写过邓攸,流离南方后竟娶了自己的外甥女做小妾,深感剧情狗血。而今再看到类似的事情,只能深感无奈与造化弄人。原有陕西三元县严某人(方便叙述,取名严赦),眼看读书无用,就开始做起了皮货买卖。严赦是个头脑活络的人,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当地皮货不少,严赦就想,干脆趁价格低得要命时,贩些到京城去卖,赚它一笔。赚得第一桶金后,严赦就开始做起了长期打算。他坐镇京城,由手下的伙计们打点,他负责列出进货清单,而自己就在京城当起了老板。京城豪富人家挺多,对于皮货,也都十分看重。严赦负责自行设计皮草的样式,他设计的样式别致,风格也很雅致,所以十分畅销,无论是包包还是衣服,靴子,帽子等,只要一出手,许多人哄抢。行内人也只有眼红的份,谁叫自己没有人严赦会炒作呢?他生意也好,京城又繁华,风华绝代的女子很多,严赦手上有了几个小钱之后就再也不想回家。这一待就是七年。七年里,严赦积累了泼天大富,他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喜欢美女。美女谁不爱呢?但是他还是有品的,良家妇女一般不碰,他找的都是青楼女子。只要看对眼的,管她要价多少,直接就追去了。人听说严赦大老板既有富又有情趣,都争着给他暗送秋波,频抛媚眼。就这样,灯红酒绿,留下的都是严赦与美女的欢声笑语。几年下来,京城稍有名气的大小美女,全都有交情了。严赦没有把家眷带上,始终单着,在京城人看来,他就是典型的钻石王老五。日子总在青楼里过去了&&。有一天,傍晚时,严赦照例去找老相好,人气很旺,降低要求,也有许多不错的可以下手。严赦靠着栏杆,暗观风月。在拥挤的人群中,他看到有两个女人穿着十分光鲜亮丽,走路风摆杨柳,似乎从未见过有如此美貌的女子。严赦双眼发亮,立马叫来妈妈桑(这个名字很现代哟),指名要这二人陪酒。对不起,您要访问的页面暂时没有找到,您可以:成吉思汗灭西夏
被毛主席称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史称元太祖,善骑射,志武功,&深沉有大略,用兵如有神。&&成吉思汗&,蒙语意为&强有力的至高无上的君主&。他当国后,弯弓舞剑,骑掠征伐,扫荡中亚,蹂躏欧洲,建立起横跨欧亚、震撼世界的游牧大帝国。这时,与蒙古汗国接壤的西夏自然就成为成吉思汗攻伐侵掠的目标。
公元1205年,铁木真登上蒙古汗国的统治宝座,尊号成吉思汗。当年就以西夏接纳他的仇人亦剌合未向蒙古通报为借口,亲自率兵征讨。这是一次试探性进攻。他们攻破吉里寨(今中卫县),并纵兵对瓜州、沙州大肆虏掠一番就退兵了。西夏桓宗陷入了盲目之中,以为这是西夏力量强大的表现,便在这一年大赦天下,把首都兴庆府改为&中兴府&,意取大夏国从此中兴。可是,刚过了一年,桓宗纯佑就被镇夷王安全发动的宫廷政变推翻了。安全自立为帝,是为襄宗。
公元1207年,成吉思汗借口西夏安全废黜纯佑没有向他通报,又第二次发兵对西夏征讨。安全急忙调集右厢各路兵马,进行抵抗。蒙古军由于战线过长,粮草供应不能及时,只在兀刺海(亦作斡罗孩城,在今内蒙潮格旗南)逗留数月,不敢贸进,于第二年春天引兵而还。
公元1209年,经过一年的积极准备,成吉思汗亲率大军第三次征讨西夏。这次军出黑水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破兀剌海、克夷门(今贺兰山三关口),直向中兴府扑来。克夷门是西夏的军事要地、中兴府的门户,&两山对峙,中通一径,悬绝不可登。&西夏在此有7万驻军。蒙古军来,安全又急派大将嵬名令公率5万大军驰援。蒙古兵硬攻不下,设计诱擒守将嵬名令公,才攻破了克夷门。西夏失去了贺兰山天堑,蒙古兵临城下。安全亲督将士登城守御。九月,中兴府一带天降大雨,黄河水瀑涨。成吉思汗派兵引黄河水灌城。西夏兵民淹死无数。安全派使者到金国求救,金国的不少大臣都说:&西夏要是亡了,蒙古必定要来加害于我。我们不如与西夏联合起来,首尾夹攻&&&但金国国主却说:&让敌人相攻,是我们的福气。有什么可怕的!&便不出兵。到了十二月,黄河堤决口子,黄水倒灌进蒙古兵营,难以驻脚。成吉思汗眼看不能继续呆下去了,便改硬攻为诱降,派兀刺海战俘西夏将领西壁讹答,进入中兴府招谕。安全登上城头,与成吉思汗隔水相见,同意与蒙古和好,并把西夏公主察合嫁给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这才罢兵而还,并释放了嵬名令公。这次围城,使西夏元气大丧。
公元1212年,西夏又一次发生了宫廷政变,齐国忠武王彦宗的儿子遵顼废黜了安全,自立为帝,是为神宗。遵顼采取了更加依附蒙古汗国的政策,不断对金国用兵,弄得两败俱伤,从而为成吉思汗灭金灭夏创造了条件。成吉思汗充分利用金、夏两国矛盾,每次对金国伐战,都要夏国应征出兵,结果弄得夏国&田野荒芜,民生涂炭&、&耕织无时,财用并乏&。西夏实在承受不了,便有意拒绝蒙古汗国的征调。这下可惹恼了成吉思汗。公元1217年,成吉思汗第四次发兵征讨西夏。这次是派木华黎带队。木华梨的骑兵渡过黄河,长驱直入,再次围攻中兴府。西夏神宗遵顼无力抵抗,便留太子德任在首都据守,而自己却逃亡西凉。西凉就是灵州,即今吴忠。西夏时设兴庆府、西平府(灵州)为东西二京,西京即西平府,又称西凉。西夏再次向蒙古请降,蒙古这才罢兵。
面对蒙古汗国的大肆侵掠,太子德任以及大臣高良惠、苏寅孙、梁德懿等分析认为:蒙古汗国是最主要、最危险的敌人,应该联金抗蒙。但遵顼坚决反对,仍然命令德任带兵进攻金国。德任不愿看到夏国走上自我灭亡的道路,便乞求辞去太子位,出家为僧。遵顼一怒之下便废了太子,并下令将他囚禁在灵州(今吴忠)。
虽然遵顼一味讨好蒙古汗国,可成吉思汗对西夏国主遵顼越来越不满意。公元1223年,他又指责遵顼不安于位,并令其引退。遵顼被逼无奈,只得禅位于次子德旺。德旺继位,是为献宗。他决心改变安全、遵顼所执行的附蒙侵金的国策,一方面采纳丞相高良惠的建议,和金国重新修好;另一方面秘密派人联络漠北蒙古各部,共同抗击成吉思汗。可惜事情败泄,从而引发了又一次蒙夏战争。
公元1224年,成吉思汗派人第五次征讨西夏。首先攻打银州(今陕西米脂县西北),夏兵战死数万。这时成吉思汗从西域胜利班师,途经沙州,对西夏形成包围之势。西夏在濒临危亡中再一次向金国求援,但金国已是自顾不暇,更无力派出援兵。德旺只好再次向成吉思汗请降。答应派太子作人质,并愿出兵帮蒙古兵向西征讨。成吉思汗这才挥师返回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西南)。
公元年,成吉思汗以西夏不履行协议为由,第六次发兵征讨西夏。这一次,成吉思汗不顾年老,也不顾长途远征的疲劳,从后妃中挑选也遂妃伴驾亲征。他的两个儿子窝阔台、拖雷也随行。只把另一个儿子察合台留下作为后援。成吉思汗分东西两路对西夏形成钳形攻势。西路从西域向东进,东路则由成吉思汗亲自率领,从漠北南下,攻黑水、兀刺海,直达贺兰山。这时西夏国内大旱,民不聊生。成吉思汗军队长驱直入,没遇到什么有力的抵抗。而西夏太上皇遵顼和献宗德旺又惊又忧,先后而亡。德旺的侄儿睍继位。可是,连年号还未来得及更改,成吉思汗就对他展开了猛烈的攻势。睍只好派老将嵬名令公领兵出击。嵬名令公率50万大军与成吉思汗军队在哈刺木----黄河平原上展开决战。当时,黄河河面己经结冰,西夏军队从冰上向过冲。成吉思汗站在冰上,命令蒙古士兵用箭射西夏人的脚,不让他们从冰上过来。西夏兵众应弦而倒。作战时双方互相杀死了许多人。西夏兵死亡的人数是蒙古兵的10倍。这次决战,西夏主力全军覆没。接着成吉思汗又开始围攻灵州(今吴忠)。当时,被遵顼囚禁在灵州的德任以国家为重,亲自率领灵州军民奋力守城,但终因众寡悬殊,又无后援,兵败被杀。蒙古兵攻破灵州后,对全城军民进行了血腥屠杀。灵州居民为了躲避蒙古军的屠杀,就挖土掘石藏身,但能免祸的一百个里面没有一二。当时的灵州城内和郊野,尸骨遍地,血流成河!接着,蒙古军再次包围了中兴府。中兴府被围日久,眼看不能支撑,夏国主李睍(xian)便再次乞降。他携带着黄金佛像、金银器皿,童男童女、弓、骆驼及其他礼品各为九数(&九&是蒙古人所尊崇的数字),亲自求见。但成吉思汗闭门不出,只从门缝里朝外暗中一瞥。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只留下一部分兵力围困中兴府,他自己带领大队人马进攻积石州(今青海贵德县)。六月,因天气炎热,成吉思汗移驻隆德,在六盘山避暑。但已身患重病。临终前,他留下遗言:秘不发丧;要&灭绝西夏人之父母,以至子子孙孙&。蒙古军遵循成吉思汗的遗嘱,把西夏前来归降的君臣全部杀掉。蒙古军攻入中兴府后,放火烧杀。《蒙古秘史》说:除了极少数工匠外,他们把西夏的百姓&像尘土似的消灭了&,中兴府城&全部居民遭屠杀&,&将西夏的百姓斩草除根地都杀戮了&。加上当年中兴府一带发生大地震,整个宁夏平原变成了&片废墟。西夏国不但从历史上消失了,而且连他的人民、他的文化,也在一夜之间突然全部消失了。这就在中国历史上造成了一个千古之谜:西夏的遗民、西夏的文化典籍都到哪里去了?
阅读(...) 评论()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地震帮成吉思汗灭了西夏
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的西北部,有一个与宋、辽(金)三足鼎立的少数民族王国——大夏封建王朝,史称“西夏”,都城为兴庆府(今为宁夏银川市),其统治范围大致在今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界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幅员辽阔。西夏王朝存在了189年,共有十主,即:元昊、谅祚、秉常、乾顺、仁孝、纯、安全、遵顼、德旺和末主,期间经历了重武尚勇、安民求和、崇文虔佛、国道中落、族灭国亡的曲折过程,最终灭亡于成吉思汗之手。鲜为人知的是,地震帮了成吉思汗的忙,使西夏很悲催。
13世纪初,蒙古部乞颜酋长铁木真(也就是后来的成吉思汗),以杰出的军事才能,击败了西起阿尔泰山东至兴安岭,南起阴山北麓,北至贝加尔湖的漠北草原各游牧部落,于1206年创建了蒙古汗国,结束了漠北数百年的分裂历史。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蒙古漠北地区无法获得生活亟需的农产品及其他更多的物资,为了满足经济上的需要,代表草原游牧贵族利益的成吉思汗,向四邻地区发动了一系列掠夺战争。最初,成吉思汗的主要目标是女真族建立的金国,目的是反抗、摆脱金国的统治。但是,作为战略家的成吉思汗,“深沉有大略”、“未敢轻动”,审时度势,没有首先把矛头指向当时尚能击败南宋的金国,而是选择了在辽、北宋及金、南宋两大势力斗争夹缝中求生存的西夏为突破口。
成吉思汗曾6次攻打西夏,从第一次进攻西夏的1205年算起,到1227年蒙古军第六次出征彻底征服了西夏,前后经历22年,时间延续如此之久,并非蒙古军无力征服西夏,而是在此期间,他征服和统一了境外诸部落,无暇顾及西夏之事,更无全力进攻西夏的可能。另一方面,西夏始终不甘心臣服于蒙古汗国,每当蒙古军出兵攻打时,在力不能支的情况下,则无奈求和归降,一旦势力有所恢复,形势对自己有利和有机可乘时,就“礼意渐疏,消极纳贡”,“阴结外援,蓄异图”。在23年的战争中,西夏毁约反叛多次,因而蒙古也用兵多次,由于西夏的伪降,使情况更加复杂化,形成了一打就降、一撤就叛的局面。加之蒙古军远征欧、亚的广大地区,无法尽早地解决西夏问题,这就是成吉思汗征灭西夏的战争为何用时较长的根本原因。
1205年,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军第一次向夏国发动进攻。这年三月,铁木真借口西夏收纳了蒙古逃人亦刺哈桑昆,率兵攻入河西,破西夏力吉里寨。并纵兵至瓜、沙诸州进行掳掠。四月,蒙古军在退兵时经过落思城,又大掠人口、牲畜而去。昏庸的夏桓宗纯祐对蒙古军的突然进攻束手无策,只得任其蹂躏。待蒙古大军撤退后,纯祐庆幸危机已过,于是下令大赦。修复经过战争被毁坏的城堡,改都城兴庆府为中兴府,表示夏国经过大难之后,必将中兴。同年十一月,纯祐听到蒙古军进攻金国,与金将河东监军完颜天骥相持不下,即领兵也进入金境,行数日一无所获,后得报金兵被蒙古军击败,遂遣兵救援,知力不胜撤兵而还。
天庆十三年(1206年)正月二十日,长久以来图谋篡位的镇夷郡王安全与纯祐的生母罗太后合谋,发动宫廷政变,废黜了纯祐,安全自立为帝,改元应天元年。三月,纯祐暴卒于宫中,死因不明,终年30
为扫除征讨西夏障碍,使西夏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进攻西夏之前,成吉思汗已将西夏邻邦盟友——乃蛮部、蔑乞儿部、乌梁海部各个击破。同时在此次征讨西夏时成吉思汗还特别注重研究攻城中的心理战法。在万事俱备、志在必得的情况下,1207年8月,成吉思汗再次进兵西夏,攻克兀剌海城,兀剌海城就是今天的乌拉特中旗新忽热古城,这是成吉思汗从漠北南下、6次征伐西夏时第一个攻克的城池。新忽热古城北依阴山、南控河套平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兵家必争之地。这次征讨,蒙古兵在西夏境内掳掠数月,最后因作战线过长导致粮草不济而退兵。
1209年3月,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再攻西夏。在贺兰山中段的克夷门遭到西夏军重创,蒙古军伤亡惨重。相持两个月以后,蒙古大军还是包围了中兴府。西夏国主亲自上城督战,守城将士拼死防御。两个月后,蒙军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趁天降大雨、河水暴涨之机,引水淹城。中兴府被围困达一月之久,城中居民淹死者无数。后来,城墙坍塌,决堤的河水四溢,蒙古军队也受到洪水的淹溺,在万般无奈之时,借夏主纳女求和之机,顺水推舟,同意退兵议和。
1218年12月与1224年9月,成吉思汗又分别两次调集兵力征伐西夏,西夏两位圜主遵顼、德旺虽调兵遣将拼死抵抗,皆因军事实力过于悬殊而屡战屡败,以请降遣人质作为条件,换取蒙古军退兵。此间,西夏军队广大将士誓死保卫自己的疆土,打过不少胜仗,给蒙军以沉重打击,一度极大地鼓舞了西夏军民的斗志。但是,就蒙夏之间整个战局而言,还是以西夏王国尽失西域的河、瓜、甘、肃、凉诸州而告终。
公元1226年2月,成吉思汗又借口西夏迟迟不纳人质,以65岁高龄统兵十万第六次攻打西夏。虽然西夏的各处守将忠心竭力,守城御敌,但最终抵挡不住蒙占铁骑,被—一攻破。同年11月,成吉思汗大军直扑中兴府的北方重镇灵州城。守城的将领是西夏名将嵬名令公,他在灵州城西黄河沿岸层层设防。然而天助成吉思汗,干里黄河,朔风成冰,蒙古铁骑冲过黄河杀将前来。嵬名令公率军迎战,西夏将士倒下一批,又冲上一批,以死相拼。终于阻住了蒙古军如潮的攻势,蒙古军开始拨马往回逃了。成吉思汗见了逃兵,不禁大怒,挥刀砍死几个逃兵,重整旗鼓,再次猛攻,这才歼灭了西夏守军。这场战争非常惨烈,是蒙古军队东征西讨所遇到的最顽强的抵抗。因而激怒了成吉思汗,他发誓要荡平西夏,于是就挥师包围了中兴府,同时派军队把外地的西夏守军各个击破。并于12月命令蒙古军队攻克盐州(西魏置,治所于五原,即今陕西定边,后入西夏,蒙古废之),派兵四处烧杀抢掠,西夏民众“免者百无一二,白骨蔽野”。
1227年1月,成吉思汗留一部分兵力继续围攻中兴府,自己带领大部分军队渡黄河进攻积石州,以彻底卡断夏军后路。夏军日夜在都城坚守、抵抗。多次打退蒙军的进攻。5月,成吉思汗回师隆德,因天气炎热,在六盘山避暑休整,派人前往中兴府谕降。
6月,西夏京畿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房屋倒塌,瘟疫流行。史载:“地大震,宫室多坏,王城夜哭。”被蒙古军队围困达半年之久的中兴府,粮尽援绝,军民多患病,已失去了抵抗能力。西夏末主走投无路,只得派遣使节告谕成吉思汗,请求宽限一个月献城投降。
根据中国地震区划表,西夏王朝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地震区,地跨宁夏—龙门山和祁连山两大地震区,包括天水、西海固、民勤、银川以及河西走廊等地震带,其中民勤、银川、河西走廊三大地震带基本上位于西夏王朝的国土内,西海固地震带则处于西夏王朝的边缘地带,天水地震带对西夏王朝的影响不大。此外,陕北、陇东地区也时有地震发生。由此可见,西夏王朝处于地震多发区域。
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清理西夏三号凌西北碑亭基址的过程中,发现在圆形的台基面上,出现有无规则的裂缝,且分布甚广,并延伸贯穿于圆形基址外,裂缝宽1至4厘米不等,深可通底,初步认定为地震所致。虽然有关西夏地震资料并不多见,但从仅有的资料中可以看出地震对于西夏社会的深重影响。西夏建国后较早的一次地震发生宋哲宗元佑七年。西夏天佑民安三年(公元1092年),这年河西武威地区发生了地震,致使西夏佛教圣地护国寺佛塔受损。西夏梁太后和皇帝祟宗李乾顺下诏动用大量人才、物力和财力于天佑民安四年(公元1093年)6月动工重修护国寺,次年正月十五工程完毕后金碧辉煌、焕然一新,遂立碑刻铭,以示纪念和庆祝,而这座碑铭,就是中华奇宝——《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铭》,但这次地震的强度并不大。公元1143年,西夏境内又发生强烈地震。震后,仁宗李仁孝立赈济法,下令按受灾的不同情况,减免租税。
1227年是夏乾定四年,这年6月发生的地震,将西夏推向了万劫不复的结局。7月,成吉思汗在六盘山区的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江得重病,病中立下遗嘱:死后暂秘不发丧,待夏主献城投降时,将他与中兴府内所有兵民统统杀掉。成吉思汗太熟悉西夏的一贯作风,20多年的交手使他再也不会相信西夏的“改邪归正”。不久,末主投降蒙古,蒙军带着末主及几位夏将行至萨里川时,成吉思汗病亡。为了防止夏主生变,蒙古军队遵照成吉思汗的遗嘱,将夏末主等杀死,并一举荡平中兴府。至此,建国189年的西夏王朝终被成吉思汗灭亡。
元灭西夏后,以旧地设西夏行省,不久改宁夏行省,治所为宁夏路。宁夏者,夏地安宁也!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刘继兴)
刘继兴之毛泽东系列:&&&&
刘继兴文化文章:&&&&&
&&&&&&&&&&
刘继兴精品文章之历史牛人系列:&&&&&
&&&&&&&&&&&&
&&&&&&&&&&&&
&&&&&&&&&&
&&&&&&&&&&&&&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