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山海经神仙排名5,上古神仙赤松子有何传奇经历

石全:揭秘山海经(5)
我的图书馆
石全:揭秘山海经(5)
  揭秘《山海经》【37】云台山前说昆吾(三)       一、什么是《老子》     《山海经·海内经》载:“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传统的解释是帝颛顼的父亲韩流的相貌十分奇特,有着长脖子,小耳朵,猪嘴巴,麒麟躯干,两腿勾连,猪蹄子,一副猪模样。郭璞引《竹书》云:“'昌意降居若水,产帝乾荒’。乾荒即韩流也,生帝颛顼。“毕沅云:“韩、乾声相近,流即流(去水)字之误也。”我倒认为,“乾荒”、“韩流”与“老童”、“卷章”一类,都是字形近似所误,是画面线条转化成文字笔画之初,笔画对于画面线条的两种摹写。郭璞云:“擢首,长咽;谨耳,未闻。”郝懿行云:“《说文》云:'擢,引也。’方言云:'擢,拔也。’拔引之则长,故郭训擢为长。”郭璞云:“渠,车辋,言跰脚也。大传曰:'大如車渠。’”郝懿行云:「跰当为胼,依字当为骿,见《说文》。尚书大传云:“取大贝如大车之渠。”郑康成注云:'渠,车罔也。’是郭注所本。”把颛顼的父亲韩流说成是猪还不算,还要把颛顼也说成是有着猪的遗传基因。郝懿行云:“《说文》云:'颛,头颛颛谨貌;顼,头顼顼谨貌。’即谨耳之义。然则颛顼命名,岂以头似其父故欤?”颛顼的长相和他父亲差不多,也有点猪头猪脑的猪模样。我们的文化传统,实在是恶搞。     “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这是原始图书《山海经》中的又一幅画面,这幅画面转化为文字,是一个“遁”字的繁体写法“遯”字。《易经》中有一篇《遁卦》,讲的就是颛顼的父亲韩流的故事。为了方便,我们在下面的爻辞中特意使用“遁”字的繁体写法“遯”字。     《兑易》第58卦:遯,天山遯。乾上艮下。      初六:遯尾厉,勿用有攸往。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   九三:系遯,有疾厉,畜臣妾吉。   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   九五:嘉遯,贞吉。   上九:肥遯,无不利。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讲“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又讲“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又讲“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又讲“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又讲“老子,隐君子也”。司马迁反复讲老子是一位隐士。”,《文言》载:“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宋代程颐注:“龙德之潜隐,乃圣贤之在侧陋也。守其道,不随世而变;晦其行,不求知于时;自信自乐,见可而动,知难而避,其守坚不可夺,潜龙之德也。”《序卦传》载:“遁者,退也。”又载:“天地闭,贤人隐,遁世无闷。”《易经》中真正讲隐士文化的,是《遯卦》,不是《乾卦》。《遯卦》甚至阐述隐士的退避方法:要选择好的时机,要带足资粮,还要带一些臣妾美女,还要锣鼓喧天地去欢送,不要被逼无奈地去隐遁,被逼无奈的隐遁方式,不是远行之道。有这样的隐遁场面,当然是高昂着头颅的擢首,对世事无所听闻的谨耳。“人面、豕喙”是出土文物“玉猪龙”文化的出处,隐藏有一个民族文化的秘密。“麟身、渠股、豚止”,当然不是一头猪迷途在山路上。“麟身”为“遯”字中的“月”字;“渠股”为“豕”字,与“豕喙”相连环,因此被郭璞解释为圆形的车辋;“豚止”为“之”字。“遯”字画面,表达的是韩流对于“猪嘴”文化密码、更准确地讲是中国龙文化中龙具有的“猪鼻子”文化密码的发现;画面表达韩流隐遁之地是在一座叫作“猪首峰”的地方,这座山是河南云台山风景区百家岩后面的一座山峰。     隐遁,是黄帝文化中一大显著特色。黄帝本人晚年踏遍名山访道问道。《山海经·海内经》载:“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郭璞云:“柏子高,仙者也。”庄子《天地篇》载:“尧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为诸侯,禹时伯成子高辞为诸侯而耕。”《史记·封禅书》说神仙之属有羨门子高。《管子·地数篇》有黄帝问于伯高。黄帝求道柏子高,求道广成子。黄帝第一代后人昌意未称王,第二代后人韩流未称王,直接做了隐士,第三代后人颛顼为王,第四代后人即《尚书》中记载的尧让天下于舜。在黄帝文化中,天下不重要,政治不重要,权力不重要,道重要,隐遁求道重要,人民需要的不是统治者,而是发现道的真义、得道、传播道的人。韩流要为求道牺牲个人利益,包括登上王位的无上权力,因此才有《易经·遯卦》中韩流隐遁时具有的场景。韩流是中国隐士之祖。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颛顼生老童,老童生伯偁而有偁国。如果有一部偁国国书《偁书》,《偁书》所讲的,就是黄帝部落隐遁求道的文化内容,即后世所看到的被误称为“老聃”实际上应该被称作“老偁”的《道德经》。老子所开创的道家学说,又被称作“黄老之学”,实在大有深意。      河南焦作云台山风景区内有一座子房湖水库,水库名字出自张良字子房,张良被称为隐士,“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为报家仇国恨而刺杀秦始皇未果,改名换姓逃到云台山隐居下来,后遇黄石公授《太公兵法》,为刘邦建立汉朝大业作出巨大贡献而封侯。这不叫隐士,或者叫做伪隐士,茅庐中的诸葛亮属于伪隐士,隐逸江浦时的刘伯韫属于伪隐士。黄帝的子孙们是丢开天下为求道去隐居,张良、诸葛亮、刘伯韫皆是为夺天下而隐,这是世事的颠倒,更是对于道的本末颠倒。后世隐逸人物,都是隐逸而求明主,都是审时避世的人生策略,韬光养晦的作为手段,其人生观根源来自孔子对《易经》中隐遁内容的“天下有道则见,天下无道则隐”曲解。     魏晋时期有过一个隐士文化高潮,焦作云台山百家岩一度成为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隐士集散基地。在同一座山上,“竹林七贤”百家岩隐居,与韩流猪首峰隐居,性质大为不同。
  二、“回”字的第七种写法     在鲁迅笔下,有一位与大名鼎鼎的阿Q齐名的人物孔乙己。在鲁镇乡下,孔乙己当年曾经当面这样教育鲁迅:“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那年头鲁迅还小,整年病病歪歪的,又不爱学习,哪里知道“回”字的四种写法,只好羞愧地钻到了鲁镇酒馆的柜台底下,多少年不敢出来。     不曾想后来鲁迅从海上溜出去,回来时已经带了礼貌,留了东洋胡须,发表了小说,混成了一位文化精英,有了在报刊杂志上任意发表作品的资格,便将当年孔乙己羞辱自己不知道“回”字四种写法的事情,编成一篇小说,讥讽孔乙己一类混迹于“短衣帮”之间的穿长衫的社会最底层知识分子,连生计都无法维持,还要维持研究文化的身份。     孔乙己的文化身份,离在刊物上发表作品的距离还远得很,对于鲁迅当年颠倒是非、有辱师道的行为,毫无还手之力,之后竟然再无面目到鲁镇的咸亨酒馆买酒,这一隐忍,长得半个多世纪。直到如今,有了网络,精英与民间文人,渐渐混成了一个面目,孔乙己便也溜达进网吧,要再次教育一下那个鲁迅。     “回”字实际上有七种写法。我当年看你年纪小,少说了两三种,是不愿过多地为难你,谁知到你后来做到了文化专家的身份,混上了大学讲坛,领了薪水,终于研究出了四个“回”字,便以为有了底气,古人有一字之师的说法,何况我教了你四个“回”字,你不顾我当年对你的培育之恩,反而把我在群氓场合讲文化的事情,说成是我的迂腐,说成是中国的文化在民间不会有出路。     鲁迅,你真的就以为自己有了文化吗?我告诉你,在孔乙己看来,你鲁迅还根本不知道文化为何物。像你那种宣布要医治民众愚昧病的人,要么是自己有愚昧病,要么是自己有愚昧病还自以为自己是没有病的人。     “回”字有七种写法。《现代汉语辞典》上,“回”字有4种异体字,加上这个“回”字本身,则有5种写法,竟比我这个“回”字专家孔乙己还要多出一两种。即:1、回;2、囘;3、囬;4、迴;5、廻。这多出的一两种,不就是你鲁迅胜利影响下的产物吗?然而,到底哪4种才是我孔乙己当年口中的“四样写法”?在传统认识上,“回”字的写法仅有三种,惟有第四种少为人知。这恐怕你鲁迅是与你的章太炎老先生一起探究过的,你不是亲耳听过章太炎讲解《说文解字》吗,他大约会告诉你,在《康熙字典》和《康熙字典》“备考”中,有着“回”字的四种写法:1、回,大口内加上小口;2、囬,大口中两横加上两竖;3、囘,同字框里一个“巳”字;4、《康熙字典》“备考”中“回”的写法,“口”中一个“目”字。
  鲁迅没文化,章太炎没文化。因为,以上关于“回”字的6种写法,还只是属于知识的范围。知识属于文化,属于文化中的准备阶段,文化的高级阶段,是在知识准备基础上对真理的思考与践行。我孔乙己没考出个秀才,堕落在民间,也因此一生求索不止,也因此最终懂得了文化的真谛在乡野,而不在书斋,更不在庙堂。介于学者与民众之间的民间文人,才是承载与整合民族文化的坚强力量。     “回”字的第七种写法,我们讲过,汉字寻根,需要追溯到上古的图画时代,要看一个汉字是怎样从图画画面形式转化成笔画文字形式。只有把汉字复原为图画,才能够真正知道一个汉字的本来意义。比如这个“回”字,就是一幅以实物为对象的图画,这个实物对象,是一只坛子或者一只陶罐。我们今天看这个文字形式的“回”字,是内外结果,当作为实物或图画时,它是上下结构,小口是陶罐上部的罐口,大口是陶罐下部的大肚子。繁体字“囬”字里面的上下不封口的“目”字,是一只带有卷边的陶罐的罐口。由此我们就知道了这个“回”字的本义,是指陶罐或坛子一类,指向上古时期陶器的制作与使用,指向火的使用,指向缔造中华民族文明的黄帝部落诸多先祖祝融重、黎、吴回,更准确地是指向吴回的“回”字,并由此可以准确地确认陶器发明者是吴回。     半个多世纪之后,网络话语权力平等的形成,使得孔乙己终于有了颠覆鲁迅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精英的话语霸权的可能。而这或许是中国文化新的曙光。     以上谈“回”字,把鲁迅扯进来,鲁迅无足轻重。重要的是我们要追寻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史记·楚世家》载:“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帝喾)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隶释·楚相孙叔敖碑》载:吴回“其忧国忘私,乘马三年,不别牝牡,继高阳、重蔾、五举、子文之统。”“乘马三年,不别牝牡”,是说吴回的工作精神,专注于火的应用与陶器制作,连自己骑了3年的一匹马是公马还是母马都不知道。云台山下九里山一带,有很多带“马”字的村庄名称,如上马村、中马村、下马村、亮马村、演马村等,后人把这些村民的来历说到武王伐纣身上,结合这一带村庄同时自古是陶器制作场所,我更愿意把它说到吴回身上。     《晋书·帝纪》载:“宣皇帝讳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姓司马氏。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及周,以夏官为司马。其后程柏休父,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锡以官族,因而为氏。”章炳麟《答铁铮》:“中国重黎司火,於火教本有因缘,郊之为祭,大报天而主日,此明以火为最上之神。”司马氏家族是焦作人,晋朝是司马氏家族建立的王朝,其追寻先祖追寻到黄帝部落中的祝融重、黎、吴回一脉,是不是早已经认识到云台山下焦作一带,在上古时期是重、黎、吴回等民族先祖的活动场所。  回:从实物图画到文字笔画的转化&&&&&  揭秘《山海经》【38】云台山前说昆吾(四)     一、绝地通天 重黎受诛     祝融是一种职务,又称作火正,是上古时期主管火的应用、保障火种不息的一种巫祝身份,工作是祈祷一年四季人类火的事业火光融融。章炳麟《答铁铮》载:“中国重黎司火,於火教本有因缘,郊之为祭,大报天而主日,此明以火为最上之神。”火的郊祭位于南方,火来自太阳,因此有主火、主日之说。现代以来,人们又往往把上古时期人类对于火的祝祷与祭祀说成是太阳崇拜。“中国重黎司火”,重与黎都是颛顼氏后人,都被后世称作高辛氏火正。《山海经·大荒西经》载:“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史记·楚世家》载:“高阳生偁,偁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又载:“(帝喾)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在前期,帝高阳颛顼之后,重、黎做了继位的帝喾高辛时期的火正,并且做得“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到了后来,帝喾为什么又诛杀重、黎?这就与上古时期著名的绝地天通事件有关。     《国语·楚语下》载:“昭王问于观射父,曰:‘《周书》所谓重、黎实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对曰:‘非此之谓也。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敏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是使制神之处位次主,而为之牲器时服,而后使先圣之后之有光烈,而能知山川之号、高祖之主、宗庙之事、昭穆之世、齐敬之勤、礼节之宜、威仪之则、容貌之崇、忠信之质、禋洁之服,而敬恭明神者,以为之祝。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时之生、牺牲之物、玉帛之类、采服之仪、彝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摄之位、坛场之所、上下之神、氏姓之出,而心率旧典者为之宗。于是乎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祸灾不至,求用不匮。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烝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尚书·吕刑》载:“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孔传:“重即羲,黎即和。尧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绝地天通。言天神无有降地,地祇不至於天,明不相干。”春秋战国时期的观射父,讲什么叫作绝地天通,基本上讲得很清楚。到了汉代孔安国为《尚书》作传,就已经把上古时期黄帝部落对于道的追求,说成了是“言天神无有降地,地祇不至於天”的鬼神说法。《国语·楚语》中所讲的绝地天通事件以及《尚书·吕刑》中所讲的绝地天通事件,都出自《山海经》。《山海经·大荒西经》载:“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就是让重负责管理求道的人们,让黎负责管理普通百姓。     我们讲过,黄帝本是神农部落中的人,在神农部落中有着神位,属于后世政教合一性质的神农部落中的统治阶层。在神农氏末期,是黄帝第一个走下神的行列,在民众之间开设神坛、开放祭祀,把原来神农部落中只有统治者即高高在上的神才可以有的祭祀礼仪向民众公开传播。黄帝一生求道问道,到了玄嚣,成就了能够继承太昊伏羲事业的少昊功勋。太昊、少昊,即后世对于文化做出过奠基性质的人所尊称的圣人、亚圣。中华民族早期,圣人是伏羲,亚圣是玄嚣。玄嚣之后,颛顼做了黄帝部落之王,颛顼之后,帝喾做了黄帝部落之王。颛顼与帝喾时期,国家逐渐正规化。颛顼时期和帝喾前期,重与黎在自己的火正职位上,表现得“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到了后期,重、黎的工作积极性为什么会发生极大转变?正是因为黄帝本人的影响所致。黄帝在经历炎黄大战,统一天下后,对于成千上万诸侯国的管理,正是我们考证出的黄帝后裔古偁国国书《道德经》中所记载的小国寡民、放任自然的管理方式,认为天下的事情、国家的事情,都有其自身发展规律,都受到道的自然约束。作为统治者的任务,在于把最先进的文化给予人民,把真道给予人民。因此黄帝的后半生,访遍名山,求道问道。这种求道问道传统,深刻影响了黄帝的一些后人,一代一代都有勇敢者走上了对道的探索之路。作为火正的重和黎,也因此敢于放弃自己的火正业务,遯迹山林。造成的后果是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烝享无度。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男觋女巫,可以自由地上下于昆仑山,出入于民间。神农部落后裔蚩尤,趁机会复辟神农政治,殃及生民,使得人间强者凌弱,众者暴寡,酷刑泛滥,杀戮不止。在这种混乱局面下,帝喾“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意谓使求道者与民众分清界限,建立一种固定的纲纪秩序。重带领一些人专职地去研究道,黎负责民众日常生存方面的事情。也就是说,神归重管,老百姓归黎管——黎民百姓一词,即由此而来。颛顼、帝喾对社会宗教秩序的大整顿,被后世理解成是把天地神人之间的联系通道给断绝了,甚至理解为拆除了人们本来可以自由升天的昆仑山的天梯。不是这样。颛顼、帝喾的作为,是把原来“夫人作享,家为巫史”的现象给以禁绝,提高巫师与宗教人员的门槛,由帝王独自垄断祭祀权,建立氏族贵族在天地神人之间的正统信使地位,剥夺平民百姓的祭祀权。这可能是人类史上最早的一次国家统治权与宗教力量的冲突。在这次冲突中,重、黎为固执地维护黄帝时期人人拥有问道、求道、得道的自由而献出生命。  揭秘《山海经》【38】云台山前说昆吾(四)     一、绝地通天 重黎受诛     祝融是一种职务,又称作火正,是上古时期主管火的应用、保障火种不息的一种巫祝身份,工作是祈祷一年四季人类火的事业火光融融。章炳麟《答铁铮》载:“中国重黎司火,於火教本有因缘,郊之为祭,大报天而主日,此明以火为最上之神。”火的郊祭位于南方,火来自太阳,因此有主火、主日之说。现代以来,人们又往往把上古时期人类对于火的祝祷与祭祀说成是太阳崇拜。“中国重黎司火”,重与黎都是颛顼氏后人,都被后世称作高辛氏火正。《山海经·大荒西经》载:“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史记·楚世家》载:“高阳生偁,偁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又载:“(帝喾)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在前期,帝高阳颛顼之后,重、黎做了继位的帝喾高辛时期的火正,并且做得“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到了后来,帝喾为什么又诛杀重、黎?这就与上古时期著名的绝地天通事件有关。     《国语·楚语下》载:“昭王问于观射父,曰:‘《周书》所谓重、黎实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对曰:‘非此之谓也。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敏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是使制神之处位次主,而为之牲器时服,而后使先圣之后之有光烈,而能知山川之号、高祖之主、宗庙之事、昭穆之世、齐敬之勤、礼节之宜、威仪之则、容貌之崇、忠信之质、禋洁之服,而敬恭明神者,以为之祝。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时之生、牺牲之物、玉帛之类、采服之仪、彝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摄之位、坛场之所、上下之神、氏姓之出,而心率旧典者为之宗。于是乎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祸灾不至,求用不匮。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烝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尚书·吕刑》载:“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孔传:“重即羲,黎即和。尧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绝地天通。言天神无有降地,地祇不至於天,明不相干。”春秋战国时期的观射父,讲什么叫作绝地天通,基本上讲得很清楚。到了汉代孔安国为《尚书》作传,就已经把上古时期黄帝部落对于道的追求,说成了是“言天神无有降地,地祇不至於天”的鬼神说法。《国语·楚语》中所讲的绝地天通事件以及《尚书·吕刑》中所讲的绝地天通事件,都出自《山海经》。《山海经·大荒西经》载:“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就是让重负责管理求道的人们,让黎负责管理普通百姓。     我们讲过,黄帝本是神农部落中的人,在神农部落中有着神位,属于后世政教合一性质的神农部落中的统治阶层。在神农氏末期,是黄帝第一个走下神的行列,在民众之间开设神坛、开放祭祀,把原来神农部落中只有统治者即高高在上的神才可以有的祭祀礼仪向民众公开传播。黄帝一生求道问道,到了玄嚣,成就了能够继承太昊伏羲事业的少昊功勋。太昊、少昊,即后世对于文化做出过奠基性质的人所尊称的圣人、亚圣。中华民族早期,圣人是伏羲,亚圣是玄嚣。玄嚣之后,颛顼做了黄帝部落之王,颛顼之后,帝喾做了黄帝部落之王。颛顼与帝喾时期,国家逐渐正规化。颛顼时期和帝喾前期,重与黎在自己的火正职位上,表现得“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到了后期,重、黎的工作积极性为什么会发生极大转变?正是因为黄帝本人的影响所致。黄帝在经历炎黄大战,统一天下后,对于成千上万诸侯国的管理,正是我们考证出的黄帝后裔古偁国国书《道德经》中所记载的小国寡民、放任自然的管理方式,认为天下的事情、国家的事情,都有其自身发展规律,都受到道的自然约束。作为统治者的任务,在于把最先进的文化给予人民,把真道给予人民。因此黄帝的后半生,访遍名山,求道问道。这种求道问道传统,深刻影响了黄帝的一些后人,一代一代都有勇敢者走上了对道的探索之路。作为火正的重和黎,也因此敢于放弃自己的火正业务,遯迹山林。造成的后果是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烝享无度。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男觋女巫,可以自由地上下于昆仑山,出入于民间。神农部落后裔蚩尤,趁机会复辟神农政治,殃及生民,使得人间强者凌弱,众者暴寡,酷刑泛滥,杀戮不止。在这种混乱局面下,帝喾“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意谓使求道者与民众分清界限,建立一种固定的纲纪秩序。重带领一些人专职地去研究道,黎负责民众日常生存方面的事情。也就是说,神归重管,老百姓归黎管——黎民百姓一词,即由此而来。颛顼、帝喾对社会宗教秩序的大整顿,被后世理解成是把天地神人之间的联系通道给断绝了,甚至理解为拆除了人们本来可以自由升天的昆仑山的天梯。不是这样。颛顼、帝喾的作为,是把原来“夫人作享,家为巫史”的现象给以禁绝,提高巫师与宗教人员的门槛,由帝王独自垄断祭祀权,建立氏族贵族在天地神人之间的正统信使地位,剥夺平民百姓的祭祀权。这可能是人类史上最早的一次国家统治权与宗教力量的冲突。在这次冲突中,重、黎为固执地维护黄帝时期人人拥有问道、求道、得道的自由而献出生命。  二、吴回、宁封子是不是同一人     《隶释·楚相孙叔敖碑》载:吴回“其忧国忘私,乘马三年,不别牝牡,继高阳、重蔾、五举、子文之统。”华夏子孙,对于大禹治水的故事耳熟能详。帝尧时期,令大禹的父亲鲧负责治水,鲧不经批准挖掉了黄帝直系部落的息壤,堵塞洪水失败后被帝舜杀死,又指令其子大禹继续负责治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水功成,划定九州,功绩彪炳后世。人们所熟悉的是治水上的父亲受诛、儿子代之的感人故事,所不熟悉的是关于火的类似故事,发生于治水之前。作为火正的重、黎没有负责好火的应运而被诛杀后,帝喾又指令重、黎的弟弟吴回继续做火正,管理火的事业,吴回“忧国忘私,乘马三年,不别牝牡”,最后死于火中,被后世尊称为火神。     吴回死为火官之神。云台山所在的修武县,古称宁城,陶神宁封子的神话传说在这一方乡土上世代相传。在民间,宁封子为古代仙人。在道教中被尊称为“龙跷真人”。《列仙传》记载他原为黄帝陶正。神人赤松子过其处,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后授黄帝以《龙跷经》,被封为五岳真人。其神像为头戴盖天冠,身着朱紫袍,腰佩三庭印,总司五岳。后宁封子积火自焚,其形随烟上下,视其灰烬,犹存其骨,时人将其葬于宁北山中。修武古称宁,宁北山,即指宁地北部山区。其传说始见于《列仙传》,后亦为《搜神记》、《拾遗记》、《广黄帝本行记》、《仙苑编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诸书所载。归纳其内容,其一,宁封子修炼成仙。《列仙传》云:“赤松子者,黄帝时人也,世传为黄帝陶正。有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封子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烬,犹有其骨。时人共葬于宁北山中,故谓之宁封子焉。”“视其灰烬,犹有其骨”,这实在是人类史上最早的关于舍利子的记载。没有“乘马三年,不别牝牡”的大忘与专注,不会“积火自烧”而其肌体能够“随烟气上下”,不会烧出舍利子。东晋王嘉《拾遗记》载:“洹流如沙尘,足践则陷,其深难测。大风吹沙如雾,中多神农鱼鳖,皆能飞翔。有石蕖青色,坚而甚轻,从风靡靡,复其波上,一茎百叶,千年一花。其地一名沙澜,言沙涌起而成波澜也。仙人宁封食飞鱼而死,二百年更生。故宁先生游沙海七言颂云:‘青蕖灼烁千载舒,百龄暂死饵飞鱼。’则此花此鱼也。”其二,黄帝向宁封子问“驭龙飞行”之术。相传,宁封子升仙后,黄帝曾往见问以“龙跷飞行”之道。《储福定命真君传记》载:“姓宁,名封,与黄帝同时。帝从之问龙跷飞行之道。因以《龙跷经》授黄帝。黄帝受之,能乘云龙以游八极。乃筑坛其上,拜宁君为五岳真人。黄帝封宁君主五岳,上司岳神,以水报刻漏于此,是谓六时水。阴时即飘然而洒,阳时即无。”     中国文化原典中,无任何关于宁封子的记载。所载都是后世道教中的著作。但修武县古称宁,已经见于殷墟甲骨文字。宁封子的陶正身份、蹈火自焚而为陶神,与吴回的陶正身份,传说死为火官之神,是不是同一件事情、同一个人?&  三、确认泞水     《水经注》载:“清水又东南流,吴泽陂水注之,水上承吴陂于修武县故城西北……大陆即吴泽矣。《魏土地记》曰:‘修武城西北二十里有吴泽水。陂南北二十许里,东西三十里。西则长明沟入焉……又东经修武县之吴亭北,东入吴陂。次北有苟泉水入焉……山阳县东北二十五里有陆真阜,南有皇母、马鸣二泉。东南合注于吴陂也。次陆真阜之东北,得覆釜堆,堆南有三泉,相去四五里,参差次合,南注于陂。’”《魏土地记》成书年代不详,至迟应在郦道元(?~527)之前的北魏时期。焦作古称覃怀,北依太行,南接黄河,地处太行山脉南端,自焦作市城区北部起,山麓面自西北向东南方缓缓倾斜,在古代,这里沿山一带,多有泉陂出露,自山脉发源南流出山后又东注的河流密布。在中国,这种地带自古以来就被开垦为农耕地。云台山下的九里山周围,曾发掘出数处古代遗址,其中有不少是从新石器时代龙山期到汉代的居住遗址,由此可以确认早在农耕文化最初阶段,这里已经成为先民的居住地。     晋代太康年间(280~290)束皙在一封奏折中对云台山前吴泽陂一带有过这样的论述:“又如汲郡之吴泽(晋代修武县属汲郡。见《晋书》地理志),良田数千顷,泞水停洿,人不垦植。闻其国人,皆谓通泄之功不足为难,舄卤成原,其利甚重。而豪强大族,惜其鱼捕之饶,构说官长,终於不破。”“泞”或“宁”在商代甲骨文中是一个频繁出现的地名。“泞水停洿”,修武古称宁,或许因一条叫作泞河的河流而名,只是在如今的焦作地理上,已经辨认不出哪一条河流曾经叫作泞河。吴泽陂位于修武城西北20里,是一片南北约10公里、东西约15公里的沼泽。从苟泉、皇母泉、马鸣泉以及发源于覆釜堆南侧的三眼泉水等汇入沼泽的同时,吴泽水主要是由泞河停洿汇集而成。按照吴泽所在的位置,我们可以这样描述出吴泽的情景:泞河自吴泽西部汇入吴泽,在吴泽东部,便有“清水又东南流,吴泽陂水注之”的吴泽水出口。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确认位于吴泽西端的焦作市马村区东边俗称大石河的河流即古泞河?笔者对此曾经几番考查,结果是:1、焦作市北部凤凰山后的金陵坡村的“金陵”名称,既不应该是“金陵”二字,也不应该是当地民间传说的与附近洞湾村的金牛洞有关的金牛从洞中跑出来,牛铃铛被寄放在了这里的“寄铃(坡)”,而应该是“脊岭(坡)”二字。从修武县境最北部的村庄东岭后村西隆起一座大山,形成一条起伏的山岭,过茶棚、金陵坡,一直绵延到虎路峪与凤凰山相接,形成一道类似屋脊的分水岭。这道脊岭以东,水向东流,包括云台山四面的河流,最终全部汇入修武县与辉县交界处的峪河。脊岭以西,水向西流,包括青龙峡大峡谷两岸的水流,全部汇入双槽口,即今山门河口涌出山外,形成大石河。2、大石河最为奇特的地方在于河流出山不久,到了焦作市马村区白庄村东部,河床几乎是突然间全部消失,形成河水四散而以东注为主的态势,大石河水不汇入任何河流,突然停住,完全符合“泞水停洿”状态。由此,我们或许可以确认双槽口以外俗称大石河的这段河道,即是束皙所记载的泞水,也即殷墟甲骨文中所记载的泞地、宁地或泞水,也即修武古称宁的出处。“宁封子”也就不是一个人的姓名,而应该指的是:封国在宁地的一位先生。吴泽与泞水之间有着这样一种特征:吴泽大,泞水短。这使得吴泽与泞水完全一体。封国在宁与封国在吴,也就可能是一处封国的两种称名,由此也证明陶神宁封子——封国在宁地的一位先生即是吴回。我们讲过吴回的“回”字指的是陶罐,按照《山海经》中为人物命名的方法,“吴回”的意思,就是吴地制作陶器的人。吴回不仅为火正,也为负责制作陶器的陶正,火神吴回,也即陶神吴回。吴泽的陶神吴回与泞水的陶神宁封子,也应完全一体。  揭秘《山海经》【39】云台山前说昆吾(五)     一、吴回的吴泽陂     《山海经·南山经》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枢也。吴女巨天门,日月所入。有神,人面无臂,两足反属于头山,名曰嘘。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有人反臂,名曰天虞。”     《大戴礼记》载:“颛顼娶滕奔氏之女,谓之女娽,是生老童。生伯偁、卷章、季禺三人。卷章生黎及回。黎为祝融,卒。帝喾以回代之。回食于吴,是曰吴回。”     苏洵《苏氏族谱》载:“苏氏之先,出於高阳,高阳之子曰偁,偁之子曰老童,老童之子生重黎及吴回,重黎为帝喾火正,曰祝融,以罪诛,其后为司马氏。而其弟吴回复为火正。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长曰樊,为昆吾;次曰惠连,为岑胡;次曰籛,为彭祖;次曰莱言,为郐人;次曰安,为曹姓;次曰季连,为华姓。六人者,皆有后……昆吾始已氏,其后为苏、顾、温、董。当夏之时,昆吾为诸侯伯,历商而昆吾之后无闻。至周有忿生为司寇,能平刑以教百姓,周公称之,盖书所谓避司寇苏公是也。司寇苏公与檀伯达皆封於河,世世仕周,家於其封,故河南、河内皆有苏氏。”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帝王世纪》载:“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轩辕”,《说文》段注载:“曲(车轴)藩车为之轩,大车谓之辕,“轩辕”指有篷顶的大车。《史记》载:黄帝“置左右太监,监于万国”。黄帝史官仓颉作书,伶伦作律、容成造历,黄帝考定星历,采铜铸鼎,以玉为兵,刳木为舟,作宫室以避寒暑等。黄帝夫人嫘祖发明养蚕、织锦等。黄帝时代,形成中华民族历史上伏羲、女娲之后的第二次文化高峰。     黄帝娶西陵氏嫘祖,生青阳、昌意。昌意降处若水,娶浊山氏昌仆为妻,生颛顼。颛顼是黄帝部落中的著名人物,位居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首。《论衡》载:“颛顼戴干。”《淮南子》载:“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黄帝部落与神农后裔共工发生激烈征战,在史书中成为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颛顼在军事上大有作为,同时他的功绩在于对宗教礼仪的整顿上。《世本·帝系篇》载:“颛顼八子。”颛顼娶邹屠氏之女生苍舒、陨鼓、祷戴、大林、龙降、廷坚、仲容、叔达8个儿子。颛顼又娶滕奔氏之女女娽,女娽生偁,偁生老童。老童生重、黎、吴回。重、黎中黎的后裔逐渐衍变为“九黎”。吴回即《山海经·南山经》所载“有人反臂,名曰天虞”中的天虞,也称吴虞。吴回生陆终。吴回、陆终父子与洪荒时期的鲧、大禹父子同时。焦作市马村区孔庄一带是古偁国,是颛顼之子偁的活动区域,地理位置在吴泽陂南岸,帝尧时期命鲧与大禹父子先后治水,偁所在的吴泽陂南岸地势较低,当被洪水淹没,因此到了吴回时期,便沿着吴泽岸周边迁徙,也才有了吴回之子陆终在吴泽陂北岸陆终山(陆真山。即九里山)上居住下来。云台山下九里山前的吴泽陂周边,即“回食于吴”的地方,是吴回当年活动过的主要区域。其子陆终也不曾离开这一带,任然活动在九里山上。     陆终生六子:樊,是为昆吾;惠连,是为参胡;籛,是为彭祖;莱言,是为郐人;安,是为曹姓;季连,是为羋姓。其中陆终的长子樊,没有离开陆终的活动区域,继续生活在九里山上。樊封于昆吾,又称昆吾氏。即《苏氏族谱》中的“昆吾公”。《国语》、《史记》记载昆吾为“夏伯”。“昆吾”字义,《夏小正》解释为:“昆,小虫。”又称,“昆者,众也;小虫,动也。”《说文通训定声》认为,昆吾为众虫之意,吾即音的尾语。当今学者也认为昆吾源自陆终,二者都有“众虫”之意。这些古今解释都是错的。《吕氏春秋》载:“昆吾作陶。”《说文》载:“昆吾者,壶之别名。”又载:“昆吾,圜器也。”“昆吾”二字的真正意义,是指手工制作陶器时手捂圆形陶胚器的动作。昆吾正是在吴泽地方制作陶器的吴回的继承者。《修武县志》中记载古代修武有樊城,即昆吾城,我们在下一章具体讨论。  陆终六子中的安,即曹姓,也没有离开父亲陆终的生活区域,在九里山后创建了安阳城。     曹国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姬姓,是周文王之子曹叔振铎后裔,建都陶丘,辖地为现在的山东定陶附近。曹国弱小,公元前487年被宋国所灭。前826年曹幽伯被弟弟曹戴伯所杀。进入东周后,前761年,姬武杀死兄长曹伯石甫自立。前637年,晋文公重耳落难时经过曹国,受到曹共公无礼对待。前631年晋楚城濮之战时,晋国伐曹、卫救宋,把曹共公俘虏。楚国失利后,曹国亲近并听命于晋国。后来曹国与宋国交恶,曹悼公于前515年遭宋景公禁锢至死,继任国君的曹声公和曹隐公先后被杀,曹伯阳继位,背叛晋国,结果宋景公伐曹,晋国没有派兵拯救。前487年,宋景公擒杀曹伯阳,曹国灭亡。山东定陶附近的曹国,是周代商之后依据古国名新封的曹国,原始曹国,由陆终之子安即曹姓创建于九里山后安阳城。       《水经注》载:“修武亦曰南阳。”《通鉴地理通释》载:“南阳有二,修武,即魏之南阳也;南阳郡,今邓州也。”《集解》徐广曰:河内修武,古曰南阳,据修武县志地志沿革考,安阳城即古修武所在地。历史上称北修武。根据史书记载可知,修武县城址在历史上曾几经变迁,现获嘉县境内有一故城,是修武县城旧址,历史上称“小修武”,现在的修武县城,历史上称“西修武”也称“南修武”。史载“汉时析置修武、山阳二县,其后修武有南北之分,山阳有郡县之别。”。从以上记载可知:古时修武、南阳常指的是同一个地方,安阳城即南阳城,曾一度是修武县的城址。据《修武县志》载,修武之名始于西周初年。殷商以前称修武为“宁邑”,周朝初年更名修武,其原因是:“武王伐纣至於邢丘,桥折为三,天雨三日不休,欲洒吾兵也。乃修武勒兵于宁,更名邢丘曰怀,宁曰修武。”又载:“修武幅员不及二百里,然为魏之古南阳,西略秦、韩,北达燕、赵,兵车冲为之区也,七雄争疆,魏以南阳一城塞秦、韩之喉,生民之祸酷矣。”安阳城即古之南阳城。也是修武县之故城,是以“晋山之南,大河之北”之意。“晋地自朝歌以北至中山为东阳;朝歌以南至轵为南阳”。《地理志》载:“晋始启南阳,今南阳城是也。”《修武县志》载:“春秋南阳城在县北三十里,又名安阳城。后属晋,为南阳邑。战国属魏。”     如今的安阳城,是一个普通村庄。村东、南两面紧靠九里山,北距太行山约四公里。关于“安阳城”的来历,当地民间有这样的传说:一说是周武王伐纣时,行到这里,大雨连下数天不止,无法继续行进,就在此安营扎寨,等待天气转阳,取安营待阳之意,故名安阳城。一说是秦始皇时实行郡县制,准备在这里安扎郡县城址,把教场地、营盘地都选好了,就是嫌龙地离这里太远,故没有扎成郡县,现在村北还遗传有地名“教场地、营盘地、将军地、大观地、马场”等地名。     “安”这个字,通“宁”字。修武古称宁,也可以说修武古称安,这一地名,缘自黄帝直系后裔陆终之子安。安的活动区域,在今安阳城村西至山门河即双槽口,即我们所论证的泞河东岸。有意味的是前826年曹幽伯被弟弟曹戴伯所杀,前761年姬武杀死兄长曹伯石甫自立的故事,在安阳城的安时期,其后裔中就早已经有过先例,山门河双槽口分槽祭祀场遗迹,或许可为证明。  二、吴泽陂的消失     《水经注》载:“清水又东南流,吴泽陂水注之,水上承吴陂于修武县故城西北……大陆即吴泽矣。《魏土地记》曰:‘修武城西北二十里有吴泽水。陂南北二十许里,东西三十里。西则长明沟入焉……又东经修武县之吴亭北,东入吴陂。次北有苟泉水入焉……山阳县东北二十五里有陆真阜,南有皇母、马鸣二泉。东南合注于吴陂也。次陆真阜之东北,得覆釜堆,堆南有三泉,相去四五里,参差次合,南注于陂。’”《水经注》又载:“大陆即吴泽。”道光《修武县志》卷三舆地志里甲条有“大陆村十八里,西板桥西北。城寨,二十三里,韩蒋西北。”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怀德府修武县载雍城项载:“攒城在(修武)县西北二十里。周襄王赐晋文公攒茅之田,即此。旁有吴泽,亦曰大陆,今名大陆村。”《春秋左氏传》定公元年载:“(传)魏献子属役于韩简子及原寿过,而田于大陆焚焉。(杜注)《禹贡》:大陆在巨鹿北,嫌绝远,疑此田在汲郡吴泽荒芜之地,火田并见烧也。”晋代太康年间(280~290)束皙奏折载:“又如汲郡之吴泽(晋代修武县属汲郡。见《晋书》地理志),良田数千顷,泞水停洿,人不垦植。闻其国人,皆谓通泄之功不足为难,舄卤成原,其利甚重。而豪强大族,惜其鱼捕之饶,构说官长,终於不破。”     吴泽陂的沼泽地渐次耕地化,在唐代已有记载。《太平广记》卷三六二《怀州民》载:开元二十八年春二月,怀州武德、武陟、修武三县发生饥荒,米价腾贵,民众以至于食土活命。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一带的泥土,特别是水渠两旁的泥土,居然可以食用,而且芳香味美。“渠东西五里,南北十余步,土并尽”,水渠旁芳香的泥土居然被人食尽。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唐代中叶,怀州修武县有水渠存在。《新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三河北道怀州修武县条载:“修武县西北二十里有新河。自六真山下合黄丹泉水南流入吴泽陂。大中年,令杜某开。”大中年间(847~860),修武县令杜君主持开辟了以黄丹泉等泉水为水源、流入吴泽陂的水渠,名叫新河。这里所说的黄丹泉,与《水经注》中列举诸泉时提及的皇母泉是同一泉水。     乾隆五十四年序刊本《怀庆府志》卷二九艺文志、道光《修武县志》卷二舆地志山川条记载,清代有一位名叫杨双李的人士,曾根据《水经注》的记载进行实地勘查,确认了诸泉源及其分派,并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作《修武泉源考》,文中写到:“沼河垄亩,至今村民称陂地”。道光《修武县志》卷二舆地志载:吴泽陂“在县北十里,城寨西南,浊鹿城南。东过陂桥与获嘉县接。县境泉水皆会于此。蟹舍、渔庄、藕池、稻田相连数十里。”  台湾出版陆耀遹编著的《金石续编》卷五中,著录有修武县《周村十八家造像塔记》碑文,此碑前半部刻有“惟大唐麟德元年岁次甲子六月丁丑朔五日辛巳,怀州修武县兹仁乡无为里周村一十八家敬造尊像一塔”等文字,后半部按家族列记参与此事人名,其中一条是“周定,妻郭、妻茢;男大陆吴泽二府校尉仁悊,妻向;孙义安;玄孙务俭。”“大陆吴泽二府校尉”是官衔。这里为后世记载的一条信息是:唐代麟德元年,修武县曾经设有大陆府、吴泽府。吴泽府之名,当源于吴泽陂。《新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三怀州条载:“有府二,曰丹水、吴泽。”唐代石刻资料中也可见吴泽府之名。五代后梁时曾在此地设置吴泽镇遏使。道光《修武县志》卷十金石志后梁条载:“保安寺石幢。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军事押衙充东北面巡检都指挥诸寨兼充吴泽镇遏使何宗寿释迦牟尼佛赞,开平五年(911)岁次辛未二月乙酉朔八日壬辰毕工。在陆真山前保安寺殿内。寺当后梁时为延昌寺。”金大定十七年(1177)所刻《张陆重修功德记》载:“修武之北二十余里,六真山之东。俯临古城,名曰隤城,号曰吴泽镇。”又载:“张陆村重修功德记。陆真散人赵宗义制。修武之北二十余里,六真山之东。俯临古城,名曰城,号曰吴泽镇。昔日精蓝一所。屡遭兵火,迄今圣迹存者,唯石像而已……大定十七年岁次丁酉辛亥月辛未日。在今隤城寨梳风永嘉寺莲座石柱上。”     晋代还有吴泽陂,唐代以后逐渐消失。与吴泽陂一起消失的是:中华民族先祖吴回与这片土地的血脉联系。     焦作一带,古称覃怀。《覃怀志》载:“大抵吾怀,当山河初分之界,太行为中原项脊,黄河乃坤舆肠腑。”又载:“太行天下之脊,首起河阳。黄河自塞外来,历龙门、抵柱,东下孟津,始得有游波宽缓,则吾郡者,非河山之会欤?”又载:“自宋熙丰间,河流入徐,陆走山东、江南,仅绕冀州西南之半,无复禹迹覃怀之旧。襟抱亏踈,风气宣泄,形势稍稍减于昔,而民俗也因之贫弱矣。”《禹贡》载:“覃怀底绩。”《覃怀志》作者按:“此怀之名所由始也。”这是从地理形势上解释山水环抱为“覃怀”。了解吴回的封国史实之后,我们或许应该将“覃怀”称作“覃回”。“怀”、“回”古音相同,“覃”是深的意思,“回”指小口大腹陶器,“覃回”的意义,是指深底陶罐。称“覃回”,使得云台山下这片神圣的土地,具有更为久远的人文意义。而作自然地理形势上的“覃怀”解释时,“覃”字颇为费解。     楚国是吴回的后代,屈原是吴回的后代,他的职位是祖传巫史,屈原写《天问》,也就有这资格;写《招魂》,也就是份内职责。楚怀王客死秦地,屈原写魂兮归来,我也想写一篇“招魂”,为了我们忘却的吴回。《春秋左传》载:“卫侯梦于北宫,见人登昆吾之观,被发北面而噪曰:‘登此昆吾之虚,绵绵生之瓜。余为浑良夫,叫天无辜。’”昆吾的灵魂未曾安息,陆终的灵魂未曾安息,吴回的灵魂未曾安息!
馆藏&42020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轩辕传奇山海经任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