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装甲师重装机兵战车装备备怎么进行配置比较好 重装机兵战车装备备配置

1500辆战车枕戈待旦,最高级戒备,2天就能扫平美国盟友|集团军|装甲师|战车_新浪网
1500辆战车枕戈待旦,最高级戒备,2天就能扫平美国盟友
1500辆战车枕戈待旦,最高级戒备,2天就能扫平美国盟友
在现代化的战争中,制空权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就有人认为过去钢铁洪流般的装甲突击已经过时了,但事实并不是如此。对于国土狭窄、纵深浅的国家来说,钢铁洪流依然极具威胁性,并且在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钢铁洪流如虎添翼,战斗力更上一层楼。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现如今世界上仍然非常强大的几大陆军重装部队。第三位:美国第一装甲师美国第一装甲师下辖1个机械化步兵旅和2个装甲旅,人数17000人,装备有各种装甲车辆1100余辆,包括M1主战坦克、M2步兵战车、装甲运输车等等,另外配备了110余架武装或通用直升机,另有多门火箭炮和榴弹炮,火力强大,凭借装甲部队的高机动性,能够胜任纵深突击、防线突破等任务。但重型装备也多少有些制约了其战斗力的发挥,其中一个最明显的弱点就是,该装甲师无法通过空运进行大规模部署,只能走陆路和海路,而且燃料的消耗量巨大,对后勤补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而且防空力量较为薄弱。不过该师曾在海湾战争中表现优秀,在战斗状态下,一昼夜的攻击纵深就能达到200多公里。第二位:中国第38重型装甲机械化集团军中国第38军素有万岁军称号,是中国军队王牌中的王牌,全军甲类中甲类,这不仅体现在全军时刻保持满员战训状态,还体现在中国的所有新式的武器就会优先装备第38集团军。仅仅在90年代,第38集团军装备的装甲战车数量已经超过了整个成都军区,共1300余辆,配合火炮700门,火箭炮近200们,战术导弹若干,能够对近、中、远不同距离的敌人发起远程打击。第38重型装甲机械化集团军最核心的战备任务就是直接切入核心位置,彻底瓦解防守,该装甲集团军的建设目标是要能够与美国的2个重型装甲师一较高下(美军第一重型装甲师这样的),该军在火力投射和防空上面做的要好,一次弹药投射就能达到30吨,缺点是陆航直升机装备的数量严重不足,制约了其战斗力的发挥。第一位:俄罗斯第1近卫坦克集团军俄罗斯第1近卫坦克集团军历史悠久,参战无数,是俄罗斯最精锐的部队之一,被称为苏俄军史中的传奇,1999年被裁撤,直至2014年恢复,各种装甲车辆达到1500多辆,另配备火炮和航空兵力量,集群化突击能力非常强大,是俄罗斯的重要战备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战车武器搭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战车武器搭配
&&重装机兵3
你可能喜欢注册七果账号
获取验证码
注册领首充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
您获得了6元首充代金卷
下载七果,在[我的-代金卷]中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当前位置:>详情页
第7装甲师破解版 装甲反恐第一线
来源:&&& 作者:SilvaReta &&时间:
第7装甲师破解版下载~《第7装甲师》内所有坦克均采用全高精建模打造,并参照现代坦克的真实参数还原各项属性,精致细腻、还原度高,为广大玩家呈现了一场身临其境的陆战视觉盛宴。
第7装甲师破解版下载!
《第7装甲师》是一款考验玩家的制游戏,3D展现近代战车以及载具,协同技能,阵营组合多种追求,反恐特训,维和多样玩法。面向军迷,真实还原载具,尊重实事,打造军事游戏品牌。各位军事迷熟知的坦克如&美系M1A2、欧系豹-ⅡA6坦克、中系PHZ89自行火箭炮、俄系阿玛塔坦克&等等都会在游戏中登场,游戏中不仅收录了众多型号坦克、装备供玩家选择,玩家还可以从这款游戏中体验到电影里才有的剧情。是目前国内一款顶尖3D坦克手游。
震撼陆战 视觉盛宴
协同合击 威力震撼
超强福利 畅爽体验
逼真模型 超强带入
第7装甲师 游戏特色
《第7装甲师》采用了最经典的回合制游戏模式,玩家派出自己的战队来对抗恐怖势力,一切靠实力说话!随着副本的推进,难度也不断加大。其中包括敌军的数值以及过关条件的限制,所以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战力,才能完美过关哦。
《第7装甲师》破解版有战役系统。在每个章节中都有普通副本和精英副本以及BOSS副本。普通副本掉落经验、钞票、初级经验模块;精英副本掉落经验、钞票、初级经验模块、战车碎片、突破模组;BOSS副本掉落经验、钞票、初级经验模块、战车碎片、突破模组、装备碎片等。
恐怖势力现已蔓延至全球各个角落,联合国火速组建&反恐联盟&,第7装甲师以坦克为装甲武装力量、以打击、肃清恐怖势力为战斗理念,以&第7装甲师&为王牌部队,开启了一场恢弘大气的反恐战争。
关于第7装甲师
《第7装甲师》破解版下载!《第7装甲师》是由爱乐游自主研发的一款3D坦克反恐手游,以坦克为武装力量,在世界舞台展开了一场恢弘大气的反恐战争。《第7装甲师》以策略为玩法基础,通过将创新的反恐题材、精细的3D建模、战略乐趣十足的合击玩法以及颠覆传统卡牌游戏的福利体系进行融合,打造出了一款革新形态的军武战略手游。
七匣子声明:七匣子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大小:16.55M
七果游戏APP是一款手机游戏自动充值平台,为各手游提供最为优惠的手游充值折扣、免费手游首充号、自助手游续充、代充等,玩手游首钱神器,就用七果游戏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游戏
去吧皮卡丘
小冰冰传奇
小冰冰传奇
梦幻西游手游&p&因为炸药并不能用一根引线就引爆&/p&&p&常用的军用炸药和民用炸药比如TNT、硝铵在正常环境下安定性很好,直接用火点不会爆炸,要引爆就需要起爆工具,雷管就是起爆工具。&/p&&p&雷管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火雷管&/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b9f79c5a33dfdd6b8058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86& data-rawheight=&1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b9f79c5a33dfdd6b80585_r.jpg&&&/figure&&p&外壳为铜或者铝制,一头密封,一头开口,开口端有一小段是空的用来插导火索,里面是加强帽和绸布做的垫子,再往里是敏感度很高的雷汞起爆药。起爆药后面是扩爆用的黑索金。&/p&&p&火雷管起爆需要用导火索,把导火索的一头插入雷管开口处,用雷管钳将雷管开口处夹扁固定导火索,然后将雷管插在炸药当中,点燃导火索。当导火索燃烧尽点燃雷汞起爆药后,雷汞爆炸的火焰和冲击引爆后面的高级炸药也就是黑索金,把爆炸威力扩大,引爆整个炸药块或者炸药柱。&/p&&p&还有一种是电雷管&/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01147afb2d11b33a868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66& data-rawheight=&1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01147afb2d11b33a868c_r.jpg&&&/figure&&p&电雷管的炸药部分和火雷管类似,但是它有一个带引火药的电热丝,以及延伸出来的导线。把电雷管插入炸药中,连接好导线,转动起爆器旋钮,产生的电流通过电热丝产生热量,就会点燃引火药,继而引爆雷管。&/p&&p&&b&————————————————&/b&&/p&&p&&b&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彩云的机械整备间&/b&&/p&&p&&b&微信公众号以图文科普为主,你的关注就是最大的支持。&/b&&/p&&p&&/p&
因为炸药并不能用一根引线就引爆常用的军用炸药和民用炸药比如TNT、硝铵在正常环境下安定性很好,直接用火点不会爆炸,要引爆就需要起爆工具,雷管就是起爆工具。雷管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火雷管外壳为铜或者铝制,一头密封,一头开口,开口端有一小段是空…
&p&捆得像被子的叫集团装药,是用散装的粉末状炸药摊在布、纸中间,像包包裹一样包起来,再用绳子横横竖竖捆扎。集团装药用来爆破单个的掩体、建筑物。&/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b54cc4c9aba7ff0dac82c61c199de5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28& data-rawheight=&20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8&&&/figure&&p&除了集团装药,还有直列装药,用竹竿或者长条木板支撑,把炸药捆扎在长条的竹竿或者木板上。&/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2fa4e61eb6fc0c5bf0c0c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87& data-rawheight=&1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fa4e61eb6fc0c5bf0c0cd_r.jpg&&&/figure&&p&直列装药用来爆破铁丝网和障碍物,在障碍物中开辟道路,以及用来扫雷。其实爆破筒就是制式化的直列装药。&/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309df17a63d5b912df4ae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50& data-rawheight=&6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309df17a63d5b912df4ae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a94a05cdd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50& data-rawheight=&6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a94a05cdd1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bdf404ad7d018aa531d364bd334489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50& data-rawheight=&6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bdf404ad7d018aa531d364bd334489b_r.jpg&&&/figure&&p&上面的照片中,解放军就是用长凳来捆扎直列装药。&/p&&p&还有一种是锥形装药,类似破甲弹,用来在坚硬的地面上开坑。&/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5fdc343cea1bf40b9c56afc4fd0cb1b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83& data-rawheight=&3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3&&&/figure&&p&它是利用门罗效应,将爆炸的爆轰波定向输出,在硬地上炸出坑洞。&/p&&p&&b&————————————————&/b&&/p&&p&&b&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彩云的机械整备间&/b&&/p&&p&&b&微信公众号以图文科普为主,你的关注就是最大的支持。&/b&&/p&
捆得像被子的叫集团装药,是用散装的粉末状炸药摊在布、纸中间,像包包裹一样包起来,再用绳子横横竖竖捆扎。集团装药用来爆破单个的掩体、建筑物。除了集团装药,还有直列装药,用竹竿或者长条木板支撑,把炸药捆扎在长条的竹竿或者木板上。直列装药用来爆…
&p&首先,旧日本陆军历史上并没有正式的“甲乙丙丁”等级师团编制。&/p&&p&&br&&/p&&p&发动侵华战争之前,日本共有近卫师团+番号1-20(内缺4个之前被裁撤掉的)共计17个“常设师团(常設師団 じょうせつしだん)”,开战后陆续设立了若干“特设师团”,随着在远东地区军事的不断深入,38和39年两度和苏俄冲突,40年又入侵印度支那(中南半岛的法属地区)。到41年底和美英彻底开战前,日本陆军共有51个师团又39个混成旅团的编制,陆军地面部队总人数已达202.5万人(据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当时并没有独立的战车师团(装甲师)编成,但有若干支战车部队,可用的中轻型坦克约千余辆。&/p&&p&&br&&/p&&p&除去混成旅团主要用于守备、反游击作战(伺候土八路和国军游击部队)外,当时日本陆军的平均装备水平无疑达到了其历史上的一个巅峰期。如果要把这一时间点的日本陆军51个成建制师团分等级的话,那么:&/p&&p&&br&&/p&&p&第一等,参与关特演、装备得以强化的6个挽马(平原作战型)师团,包括第1.8.10.12.14.24师团,4个驮马(山地作战型)师团,包括第9.11.25.28师团,以及机械化的第23师团,同年底参与对亚太地区攻击的近卫、第5和第48师团等。&/p&&p&&br&&/p&&p&第二等,番号1-20以内的其他师团。资格老,大多数是原常设师团,或者是明治时代就组建、但在1925年“&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AE%%259E%25A3%25E8%25A3%%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宇垣裁军&/a&”时被解散,后来在38年重新被恢复建制,大多数已经在中国关内鏖战多年,装备、兵员战斗力均较为可观。&/p&&p&&br&&/p&&p&第三等,番号51-57的七个师团,1940年7月以“新常设师团”的名义于1940年组建,但联队(步兵团)的支援火力比前两个等级的部队有所下降(按:昭和十六年动员令)。以及番号在21-29之间、上述未提及的剩余几个师团,具体装备水平不是完全清楚,姑且也划归这一级别。&/p&&p&&br&&/p&&p&第四等,番号32-41的十个“治安师团”,以及尚存的特设第104师团等剩余师团,这些师团的步炮兵火力普遍较为低下。&/p&&p&&br&&/p&&p&以第一等中的关特演挽马型师团为例:&/p&&blockquote&&b&&i&3联队制关东军挽马师团编制表:(1941关特演时)&/i&&/b& &br&&br&&i&&b&第1~3步兵联队:&/b&&/i& &br&&i&&b&每联队3个步兵大队&/b&&/i& &i&&b&每步兵大队4个步兵中队 1个机关枪中队 1个大队炮小队&/b&&/i& &br&&b&&i&每联队直辖:&/i&&/b& &b&&i&1个联队炮大队(含1个联队炮中队 1个速射炮中队) 通信中队&/i&&/b& &br&&br&&b&&i&师团战车队:2个轻战车中队
&/i&&/b& &br&&br&&b&&i&搜索联队:1个乘马中队 1个步兵中队(乘车) 1个轻装甲车中队 1个卡车中队&/i&&/b& &br&&br&&i&&b&野炮兵联队:4个大队 野炮48门&/b&&/i& &br&&br&&i&&b&师团工兵队:3个工兵中队 1个器材小队&/b&&/i& &br&&br&&i&&b&师团辎重队:2个大队 (含辎重兵中队3(挽马) 辎重兵中队3(卡车))&/b&&/i& &br&&br&&i&&b&其他辅助部队&/b&&/i& &br&&br&&b&&i&注:此种编制包括参加关特演的番号为:第1 第8 第10 第12 第14 第24师团, 其中第10 第14 第24师团没有编入师团战车队.&/i&&/b& &br&&br&&b&&i&师团主要武器包括:&/i&&/b& &b&&i&步枪约9000 轻机360 重机110 89式掷弹筒324 10年式掷弹筒14 92式步兵炮18 41式山炮12 94式速射炮24 97式自动炮18 轻战车30 轻装甲车7 95式75野炮24门 91式105野炮12门 4年式150野炮12 人员2万以上&/i&&/b&&/blockquote&&p&&br&&/p&&p&这样的编制放到欧洲战场么,虐一虐波兰、希腊甚至意大利等国的一般步兵师,其实全无鸭梨。&/p&&p&关于列强中的谐星意呆利的陆军水平请参照本人另一回答:&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知乎用户:假如把二战时日本和意大利的地理位置互换一下,二战会是什么走势?&/a&&/p&&p&&br&&/p&&p&&i&&b&但是要对付法国陆军……呃,恐怕就要出点问题了。&/b&&/i&&/p&&p&&br&&/p&&p&1940年被德国闪击前的典型法国正规步兵师编制包括:&/p&&p&五百名军官、一万七千名士兵,共一万七千五百人。&/p&&p&- 重炮:12门105毫米榴弹炮、12门155毫米榴弹炮、36门75毫米M1897/17野战炮;&/p&&p&- 反坦克炮:43门25毫米口径、6门47毫米口径&/p&&p&- 迫击炮:27门轻迫击炮、24门重迫击炮&/p&&p&- 机枪:168挺重机枪、346挺轻机枪&/p&&p&&br&&/p&&p&&b&&i&在单兵自动火力(冲锋枪和自动步枪)的普及方面,法意日三国可算难兄难弟&/i&&/b&,重工业产能相差不大的法国和日本一样,在二战初期都开发了制式冲锋枪(MAS-38和百式冲锋枪),但MAS-38的产量仅2000多,丢到法国的两百多万陆军中跟没有一样。&/p&&p&&br&&/p&&p&&i&&b&步兵团级(日本称“步兵联队”)以下火力双方各有千秋:&/b&&/i&日军有75mm级别的团级步兵炮(步兵用四一式山炮)而法军没有,法军重机枪较多而较缺乏近距离曲射支援火力(一个步兵营3门60mm轻迫击炮尽管具有一定的射程优势,但在数量上难以对抗日军一个步兵大队配发到步兵班的36具重掷弹筒),当时日本的47mm一式战防炮尚未配发部队,故法军的47mm和25mm反坦克炮威力胜于日军的37mm九四式战防炮和20mm九七式自动炮(反坦克枪),但编制上法军的47mm属于炮兵编制,数量只有日军一般师团37mm反坦克炮的一半,比关特演型师团差更远,等等,总之,双方步兵对步兵地打,法国占不到明显的便宜&i&&b&。&/b&&/i&&/p&&p&&br&&/p&&p&&b&&i&然而,师属炮兵火力上日本就吃亏不少了,&/i&&/b&关特演的挽马师团是少数当时编有150mm队属火炮的单位,即便是这一等级的师团也只有48门队属火炮,而法军则是每步兵师两个炮兵团,60门75mm-155mm压制火炮,而一般的日本陆军师团只有一个编有36门75mm-105mm火炮的炮兵联队(炮兵团),150mm以上压制火炮主要依靠所属方面军所辖的独立野战重炮兵部队,数量较为有限。&/p&&p&&br&&/p&&p&&b&&i&装甲部队方面,日军对欧洲一流列强如法、德、英、苏等国更是全面吃亏的,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i&&/b&。法国40年拥有3300辆以上的坦克,尽管还有FT-17这样的老古董,然而像雷诺R-35,索玛S-35,以及B1等就能在开阔地形虐得日本不要不要的了。&/p&&p&&br&&/p&&p&——更何况队属炮兵已经淘汰75mm火炮的德军炮兵团和火炮数量更多的英军炮兵团呢?还有闪击战打得具有装备优势的法国装甲部队都七荤八素的德军装甲部队呢?&/p&&p&&br&&/p&&p&所以,二战时期日本的第一流师团大概就是上述水平吧。&/p&&p&&br&&/p&&p&&b&&i&步兵注重对步兵作战和杀伤,&/i&&/b&射程达700公尺以上的八九式曲射重掷弹筒与机枪配合是任何自动火力不能显著超越日军的敌方(所以这招对于后期自动火力逆天的米帝和苏修就不那么有效了)的噩梦,再配上大队所属的九二式步兵炮和九七式曲射步兵炮,步兵联队所属的四一式山炮、九四式炮,即便在欧洲战场还是很有威胁的。&/p&&p&&br&&/p&&p&&b&&i&但是,炮兵火力仅有欧洲二流水平(以意大利为参照),坦克装备和战斗力始终落后于欧洲主流水准,反坦克火力亦然&/i&&/b&,且随着战事的推进日本的装甲部队升级几近停滞,差距越拉越大。而二战期间欧洲地区陆战的决定力量是炮兵和装甲兵,所以决定了日本陆军的综合战斗力是无法和提问知友所说的美、德军队相提并论的。&/p&&p&&br&&/p&&p&但是要说他去了欧洲打仗,场面是不是就没眼看呢?我觉得也不至于,上面说了,日本的陆军装备比意大利不差,人意大利都咬着牙丢了四年人,鬼子有什么丢不起的呢?两眼一闭的事儿……&/p&&p&&br&&/p&&p&而日本的海上和空中力量则大大优于意大利的海空军(其中空中力量主要是在数量方面,技术算持平,海军么,连航母和海航都没有的意大利就只能洗洗睡了),1940年的日本陆海军航空兵作战飞机总数甚至比法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都具有相当的数量优势,假如拿日本换意大利去欧洲跟着元首混的话,海陆空力量配合着在地中海战场转悠着打,陆军马鹿能拿出诺门罕顶着苏军火炮和装甲兵洗地的火力优势死磕的气概,还是够把盟军磕个头破血流的。&/p&&p&&br&&/p&&p&当然,美国爸爸来了之后,结局不会有什么区别~&/p&&p&====================================&/p&&p&&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e065ccd09& data-hash=&e065ccd09& data-hovercard=&p$b$e065ccd09&&@御风&/a& &/p&&p&对某些见解持保留意见:&/p&&p&&br&&/p&&p&1、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主力机枪其实是九六式/九九式,大概是十一年式歪把子太受诟病的缘故,所以仿佛名气盖过了前两者。但是歪把子总产量不过29,000,而且到1941年就完全停产了。盖因其性能不可靠,而且所需工艺成本还高于九六式和九九式。九六式从1936年就开始量产,九九式是1939年,总产量分别是41,000和53,000,高出歪把子甚多。很多在亚太地区作战的美英军队没见过歪把子是很正常的事情。&/p&&p&&br&&/p&&p&2、掷弹筒。&/p&&p&本人不止一次在回答日军战术的时候提到掷弹筒了,对它的评价是压制各国的50mm轻迫,日本人自己也是这么评价的。&/p&&p&&br&&/p&&p&如果真的说八九式重掷弹筒的可用射程不过150m+,那么一个连3门射程1km+的60迫+rifleman普遍装备枪榴弹+自动半自动火力逆天的美军步兵怎可能这么怵日军的掷弹筒并给予较高的评价?反过来一个连才3门500m射程的轻迫击炮的德军又怎么觉得自己能比美军更不怵掷弹筒?&/p&&p&&br&&/p&&p&89式掷弹筒的最大射程远达700m左右,这是说步兵凭借经验把掷弹筒摆成最佳弹道角度打出来的么?显然不是:&/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9e44b2a070dfa6c339a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72& data-rawheight=&5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9e44b2a070dfa6c339aa_r.jpg&&&/figure&&p&&b&&i&掷弹筒射手的标准教范是:在发射点把掷弹筒摆成45°标准倾角并用底座稳定好,然后通过估测打击目标距离、调整炮管下的整度器来决定射程,可用的标尺射程是120-650m,而很多不知就里的网络资料,甚至维基词条都普遍将这个120m的最低标尺射程当做“effective firing range”,以至于很多人严重低估了掷弹筒的运用能力。试想真是百米级别有效射程的东西,美军步兵用枪榴弹就足以压制它,何至于惧怕和对它印象深刻呢?&/i&&/b&&/p&&p&&br&&/p&&p&而八九式掷弹筒是车了膛线的,这就使得它具有一定的准头,当然,缺乏更良好的瞄准、测距系统也导致日军内部吐槽“使用掷弹筒需要极其精巧的手艺”,然而训练有素的日本轻步兵,你懂得。所以战争中前期训练有保证的日本士兵普遍能在300m距离实现较为有效的打击,后期新兵训练和使用技巧不足,才导致实战射程大幅缩水。&/p&&p&&br&&/p&&p&日本人自己的评价是可用距离和威力都在美军枪榴弹两倍以上:&/p&&p&&br&&/p&&p&&b&第二次世界大戦のアメリカ軍が使用した&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ja.wikipedia.org/wiki/M7%25E3%%25E3%2583%25AC%25E3%E3%2583%25BC%25E3%E3%%25E3%%25E3%E3%%25E3%2583%25B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7ライフルグレネード&/a&が有効射程150m程度で手榴弾と同程度の威力だったのと比較すると射程威力とも二倍は高性能であり、カタログスペックの比較ではソビエトの&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ja.wikipedia.org/wiki/50mm%25E8%25BB%25BD%25E8%25BF%25AB%25E6%E7%25A0%25B2RM-3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50mm迫撃砲&/a&などと同等の性能を持っていながら重量は半分以下という利便性の高さを誇っていた。当時の連合国軍に最も恐れられた日本軍の兵器の一つであり、小隊用軽迫撃砲として見れば他国と射程威力命中率では互角を誇りながら重量は半分以下という高性能だった。日本軍から鹵獲した&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ja.wikipedia.org/wiki/%25E5%2585%25AB%25E8%25B7%25AF%25E8%25BB%258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八路軍&/a&においては、水平撃ちを多用してライフルグレネードのように用いた。&/b&&/p&&p&&br&&/p&&p&日本人自己的运用评价是势均力敌于(意、德、波兰等国的)50mm超轻型迫击炮,现代对二战各国装备盘点的时候,鉴于其射程和装药量、破片威力(论装药量,89式掷弹筒弹的装药为145gTNT。苏德的50迫装药量都在75~90g之间,美60迫杀伤弹弹丸重1.13kg,装药量是0.25磅/113g ——这个摘自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9bcb173c4ae& data-hash=&9bcb173c4ae& data-hovercard=&p$b$9bcb173c4ae&&@kgb1059&/a& 朋友的技术资料),也将其归入轻迫击炮。&/p&&p&&br&&/p&&p&而德、意的50mm/45mm轻迫最大射程也不过500m,实战往往也不过在400多米距离展开运用,并无多少射程优势可言。&/p&&p&&br&&/p&&p&日军使用掷弹筒距离普遍在300m以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它没有专门的编制单位,一个小队底下编2-4具,4.7kg的重量能非常迅速地移动到最佳的发射位置,同小队的机、步枪诱引出对方的火力点暴露后马上就能打过去摧毁,而这一点重量大得多的德、意轻迫是远远做不到的。实战中,日军一个甲/乙等中队对德军一个步兵连的话,9-12具 type89 vs 3 门 LeGrW36,很大概率是跟随步兵机动的掷弹筒稍作迫近移动进入最佳射程,途中被德军机枪和轻迫攻击时即便损失一两具,剩下的还是能用数量和炮弹威力的显著优势压制德军轻迫。&/p&&p&&br&&/p&&p&3、我实在不知道日军联队里编九二步炮的瞎话是谁传出来的?我的印象中哪怕独立混成旅团的大队也是编有四一式山炮的吧?&/p&&p&&br&&/p&&p&你说联队的四一式和九四式/一式速射炮不够了拿九二步炮来充数吧?有可能。&/p&&p&问题是四一式和九四式/一式的产量比九二步炮只多不少啊?&/p&&p&&br&&/p&&p&四一式产量约3800门,41年以后就很少当作队属火炮用了,基本都装了防盾淘汰下来当团级步兵炮;&/p&&p&九四式3400门,一式出现的较晚但也生产了2300门;&/p&&p&而九二式才不过3000门啊——你说我就要九二步炮,日军后勤兵器部还不见得有呢。&/p&&p&&br&&/p&&p&哦,再加一句:40年代以后日军普遍列装了九七式曲射步兵炮(81mm级迫击炮),有的甚至是在九二步炮之外再加装同等数量甚至更多的九七,一个大队2-4门。关特演的时候我记得山地(驮马)师团就是每大队4门九七曲射。&/p&
首先,旧日本陆军历史上并没有正式的“甲乙丙丁”等级师团编制。 发动侵华战争之前,日本共有近卫师团+番号1-20(内缺4个之前被裁撤掉的)共计17个“常设师团(常設師団 じょうせつしだん)”,开战后陆续设立了若干“特设师团”,随着在远东地区军事的不断…
&p&感谢 jayliu的指正。&/p&&p&----------&/p&&p&谢邀。&/p&&p&结论其实大家都能想到:日军甲等师团&德国步兵师&&美国步兵师。&/p&&p&&br&&/p&&p&考虑到时间上的相关性和类比上的可行性,我们不妨以“关特演”时期昭和十五年軍令陸甲第五五号「昭和十六年度陸軍動員計画令」规定的日军常设师团(甲)同“巴巴罗萨”时期德国步兵师作对比。由于所谓的“甲等师团”其实也不是什么固定编制,我们以配备了野战炮兵联队(其二)的野炮兵师团(例如后来在冲绳扬名的24师团)为例,同德国前几个波次的步兵师进行比较。&/p&&p&&br&&/p&&p&一个二战步兵师,考量要素无非三点:兵力、火力、机动力。&/p&&p&1.兵力上讲,自然是日军师团全面占优。常设师团(甲二)各联队编制的兵力达4487人,远大于德军一个团3000人左右的规模,全师团兵力达2.3万以上,也大大超越了德军步兵师的16860人。当然,将过多的人员塞在一个师属单位下,多少也是火力缺乏下的无奈之举。&/p&&p&&br&&/p&&p&2.火力方面,我们不妨来进行一下逐级比较:&/p&&ul&&li&分队/班级火力&/li&&/ul&&p&日德步兵班的火力轴心均为机枪。但1941制的德军标准十人制步兵班,配属有1挺MG34通用机枪及1挺MP-38/40冲锋枪,步枪手的标准武器当然是98k步枪。而日军分队尽管多达12人,却仅列装了1挺轻机枪(此处应为九九式轻机枪),其余皆为配装三八式步枪。&/p&&p&很显然,远距离上面对高射速的MG34,日军轻机枪难以取得火力优势;而日本步兵赖以闻名的拼刺技术在近战中面对德军冲锋枪也难有发挥的余地。&/p&&p&&br&&/p&&ul&&li&连排/中队小队级火力&/li&&/ul&&p&(讨论之后这一部分还是重写比较好,我真是给wiki部分带跑偏了)&/p&&p&日军中队级单位编制颇具日军特色,每个小队配属了3门八九式掷弹筒,每个中队有多达9门八九式掷弹筒。而德军在排级配属了1门5 cm Granatwerfer 36,50mm轻迫击炮。尽管单门炮火力有所逊色,但由于数量较多,应该说日军在连级支援火力上具有一定优势。&/p&&p&实际上在诺门罕的日方记述中,就提到了苏军步兵对掷弹筒的畏惧。美军同样也对这种武器颇为忌惮。&/p&&p&&br&&/p&&ul&&li&营/大队级火力&/li&&/ul&&p&两军的营级火力支援都依赖于机枪连/中队。日军机枪中队列装了12挺重机枪(九二式)外,还包括了一个步兵炮小队(2门步兵炮)。而德军的机枪连同样列装了12挺重机枪(sMG08)以及6门 81mm迫击炮。&/p&&p&以九二步兵炮和德军的8 cm Granatwerfer 34对比,其实也反应了日军作为一支一战水平军队的问题。九二步炮尽管具有高平两用功能,且但其重量超过200公斤,分散携带仍嫌太重。最关键的是步兵炮在复杂地形下作战中由于仰角受限,在山地战中多有不便之处。德军81迫的最大射程与日军步兵炮差不多(2.4km v 2.8km),但重量却仅有后者的三分之一,仰角更大。所以整体上看德军营级火力具有一定优势。&/p&&p&&br&&/p&&ul&&li&团/联队级火力&/li&&/ul&&p&“关特演”时期动员的日军师团是为了对付苏军专门编制的。尽管如此,联队仍然仅有一个步兵炮大队,下辖4门联队步兵炮(四一式山炮)和4门速射炮。而德军在曲射火力方面拥有6门性能完胜九二步炮的7.5 cm leIG 18步兵炮,更有2门15 cm sIG 33这样的重步兵炮。当然,日军的四一式联队炮理论上的最大射程高达6.4公里,但实战中受高低射界的影响要大打折扣,对德国人的步兵炮并无太大优势,火力投送量更是远远不如。&/p&&p&而12门37mm反坦克炮让德军团的反坦克、反碉堡能力远超日军联队。总体而言,到这个级别上,毫无疑问就是德军的全面碾压了。&/p&&ul&&li&师级火力&/li&&/ul&&p&尽管仅仅配属了六个师团的野砲兵聯隊(甲) 其二是日军最好的师属炮兵编制,但也仅有12门九五式75mm野炮+24门九一式105榴+12门四年式十五榴,面对德军的36门lefh 105榴和12门sfh 18 150榴从口径上看已然落了下风。更不用提日军四年式十五榴要以不足9km的最大射程面对sfh 18的13.3公里。不难想象,两军炮战的结果必然是诺门罕炮战的复现——拥有射程优势的德军将可以肆无忌惮地“欺压”日军。这里更不用说德军还额外有一个配备了36门反坦克炮的反坦克营了。&/p&&p&至于弹药水平供应二者差距则更加巨大。日军野战第3炮兵联队在消耗空前巨大的淞沪会战的40天(8.23-10.2)中,也不过打出了450多吨野炮弹和榴炮弹(以第3大队炮弹消耗量和日军“打完一个会战份”报告给出的估测值),而德军一个第5步兵师的师属炮团仅在东线作战的15天(-8.22)内就打出了770多吨轻重榴炮弹。两者差距达3-4倍之多。&/p&&p&总体而言,营以下火力两军差异较小,师/团级火力则日军落后巨大。&/p&&p&3.机动力&/p&&p&&b&二者的机动力没有实质性区别&/b&,两军的部队行李、弹药仍然主要依靠数以千计的马匹搭载,辅以部分汽车。但一个德国步兵师配属的536辆卡车、390辆汽车大大多于日军的200辆左右的机动车辆。也正因如此,德军师仍然能拥有全摩托化的反坦克营以及部分摩托化的师属侦查营。所以德军步兵师仍然占有一定优势。不过日军有一个特殊的优势——他们的师搜索联队配置了7辆轻装甲车,而德军侦查营仅有3辆。&/p&&hr&&p&日军 vs 美军&/p&&p&人力方面同样是米军占优,一个1943制的美军步兵师不过14253人,同日军更是无法相提并论。&/p&&p&一个1943制的美军步兵师,五级火力如下:&/p&&p&班:一挺BAR与步枪手的M1加兰德混编&/p&&p&连:3门60mm迫击炮,2挺轻机枪&/p&&p&营:9~10挺重机枪,6门81mm迫击炮,3门57mm反坦克炮&/p&&p&团:6门M3 105mm榴弹炮+9门57mm反坦克炮&/p&&p&师:36门M2 105mm榴弹炮+12门 M1 155mm榴弹炮&/p&&p&&br&&/p&&p&与日军对比其实和德军的结论差不多,营以下火力日军或可勉强一战,团/师级火力则被彻底碾压。尤其美军在团级部署的105榴弹炮让日军更是只有被屠杀的命运。裆燃啦,美军步兵班的BAR+加兰德的配置在实战中与传统机枪班的高下一直是个争议性话题。&/p&&p&&br&&/p&&p&最重要的差别其实是在机动力上——美军步兵师是全摩托化单位,一个米军步兵师仅师属卡车就多达1402辆,无论是火炮拖曳、弹药运输、行李携带、后勤物资调配都完全依赖卡车,如此机动力就大大加强了。&/p&&p&另外,还需指出,实际上大部分美军步兵师作战时都会得到大量的加强单位,特别是独立坦克歼营/坦克营以及骑兵侦查营。实战中美军步兵师拥有的战车数往往多于德军的装甲掷弹兵师,甚至多于德军装甲师(1944年许多德军装甲师只有一个坦克营和一个突击炮/坦歼营),比起日军更是强到无可比拟的程度了。&/p&
感谢 jayliu的指正。----------谢邀。结论其实大家都能想到:日军甲等师团&德国步兵师&&美国步兵师。 考虑到时间上的相关性和类比上的可行性,我们不妨以“关特演”时期昭和十五年軍令陸甲第五五号「昭和十六年度陸軍動員計画令」规定的日军常设师团(甲)…
高炮打击的是运动目标,而且目标速度基本在100m/s以上,现代战争中典型目标速度更是高达200-300m/s,炮弹到达目标的飞行时间约10-15s,此时间内目标运动的距离高达数公里,所以高炮并不是直接瞄准目标,而是瞄向前置点,此点是根据目标运动的假说来预先确定。所以高炮系统中有个很重要的设备叫做指挥仪,炮随指挥仪给出的射击诸元进行运动,根据其特点,坦克稳相火控也称之为指挥仪式火控。&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50d13d9fd5fa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7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50d13d9fd5fa_r.jpg&&&/figure&&br&由于飞机目标速度快,机动性强,炮弹从发射到遭遇目标时间又长,瞄准的前置点很难精确计算,所以单门高炮很难对其产生威胁,所以在高炮的使用上,通常布置为高炮群,利用弹幕组织火力网,即使是组火力网也是一种概率射击,是否能命中跟指挥员射击时机的判断有很大关系,当然还要看运气。&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3d124dd1f0d9a018d3dbe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1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3d124dd1f0d9a018d3dbe_r.jpg&&&/figure&&br&高炮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数据,有效射高/有效斜距/战斗射速,在缺乏防空导弹的年代,有效射高决定了你是否能够得着敌机,战斗射速决定了火力密度,中口径高炮在那个年代还是很吃香的,因为兼顾了有效射高和战斗射速,是一个全能型的选手,所以59式57毫米高炮(仿苏C-60牵引车57毫米高炮)在我军装备至今,在世界范围内也有大量应用,影响深远。&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bdcaa8f48e63ad8e51f20eb2c5704359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bdcaa8f48e63ad8e51f20eb2c5704359_r.jpg&&&/figure&&br&但是在新时期,随着部队机械化,固定的高炮很难伴随机械化的部队并提供掩护,高炮也必须机械化,这一时期苏联设计了著名的ZSU-57-2自行高炮。&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6dfb12ca113f2349ddff1f78e717ad6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6dfb12ca113f2349ddff1f78e717ad6_r.jpg&&&/figure&&br&这时57高炮炮体和弹药体积过大的缺点就越来越明显,由于车内空间有限,ZSU-57-2的炮车仅配备光学向量瞄准具,无法在机动中应用雷达自动化指挥系统进行整体防空作战,仅能在良好天气下作战,无全天候战斗能力,在固定阵地作战能力上甚至不还如C-60牵引式57毫米高炮,因为后者拥有完善雷达目指和瞄准系统,拥有先进的指挥仪,可以进行连齐射。二是其方向瞄准速度只有30°/秒,目标跟踪能力差,不足以应付高速喷气式战机的低空掠袭,1967年埃及军队在西奈半岛的战斗结果表明,该炮的角速度跟踪能力极差,面对法制幻影ⅢC战斗轰炸机低空侵袭时,火炮反应严重滞后,埃及军队提出只有方向瞄准速度达到50~100°/秒,配备自动化雷达火控设备的高炮才可能有效应对这种喷气式攻击机的威胁;三是火力密度低下,该炮射速极低,双管战斗射速只有70发/分钟,备弹仅248发,火力持续能力不足。&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aba4a7dd47f6c2a0adeac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3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aba4a7dd47f6c2a0adeac_r.jpg&&&/figure&&br&我军于80年代从埃及获得ZSU-57-2,并逆向仿制成功,由于性能不能满足我军要求,仅获得外贸定型,用于外贸出口,实际也没收到什么订单。&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9eae423e299fdb55793c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5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9eae423e299fdb55793c_r.jpg&&&/figure&&br&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中口径防空高炮进入了生命期尾声,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用防空导弹取代了中口径高炮。&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71b8dcf65e78654e6bde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2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71b8dcf65e78654e6bde_r.jpg&&&/figure&&br&57高炮在我军也大量退役,或转入预备役,现役的57高炮也加强了“不务正业”的平射训练。&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6eedd0feebcee73e7c08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6eedd0feebcee73e7c08_r.jpg&&&/figure&&br&至于毛子新款57炮塔,仅仅是步战车用高平两用自动炮,并不是高射炮,也没有对空射击指挥仪。&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344cbbb54bbb410bcf819eeeb8ccf93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344cbbb54bbb410bcf819eeeb8ccf93_r.jpg&&&/figure&&br&至于76高炮也是个很尴尬的东西,海军的76舰炮主业是平射,兼顾高射,主要是因为船的空间大,火炮对于重量和体积并不敏感,一般而言舰炮结构复杂,射速高,火力持续能力,可以满足一定的点防空需求,但也不是防空主力。&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1a6c0b26c0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4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1a6c0b26c0_r.jpg&&&/figure&&br&舰炮一旦装车,问题就又来了,受重量、尺寸/空间、后坐力等原因的限制,火控、精度、射速、备弹量都会受到影响,综合作战效能并不高。这玩意就是找中东土豪骗钱的货,我军是不会看上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8d7dffae5f_b.jpg& data-rawwidth=&448&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8d7dffae5f_r.jpg&&&/figure&&br&国产SA-2车载炮,舰炮装车,这玩意其实还是平射好用。&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93ffd05a52a87aa534a9ca_b.jpg& data-rawwidth=&773& data-rawheight=&4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93ffd05a52a87aa534a9ca_r.jpg&&&/figure&&br&另一个把舰炮装上车骗钱的是意大利人,OTO Melara 76舰炮集成度很高,火控系统也集成在炮塔内,天生紧凑型就很好。&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6ca263e0bbb50c66f378a15_b.jpg& data-rawwidth=&1535&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6ca263e0bbb50c66f378a15_r.jpg&&&/figure&&br&甲板下的供弹机构也非常紧凑。&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51a3f3ce2eb8e33c5ac3b6e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4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51a3f3ce2eb8e33c5ac3b6e_r.jpg&&&/figure&&br&在此基础上设计的OTOMATIC自行高炮,其实就是OTO Melara 76舰炮装车,连抛壳口都跟舰炮一摸一样,开炮时千万别站它前面。&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f17a77c62baee_b.jpg& data-rawwidth=&594& data-rawheight=&4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f17a77c62baee_r.jpg&&&/figure&&br&OTOMATIC并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可,骄傲的意大利人并不死心,重新设计了轮式底盘的DRACO自行高炮。很多人肯定要问了,为什么意大利人那么钟情于76自行高炮?那是因为意大利的76舰炮卖的太好了,所以总是想着趁热打铁,舰炮上岸,多卖点钱。实际该炮上岸后对空射击能力并不理想,意大利人也认识到了这点,所以研制了配套的对空制导弹药,那问题又来了,为何不直接买防空导弹?&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64bdbb44a56ddcb57d599eb973ff302_b.jpg& data-rawwidth=&1047& data-rawheight=&9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64bdbb44a56ddcb57d599eb973ff302_r.jpg&&&/figure&&br&现在防空武器的发展思路是两个极端,防空导弹追求更高的单发杀伤概率,小口径速射炮搭配AHEAD弹药,追求更高的火力密度,都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杀伤概率。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口径高炮则由当年的万金油沦落到如今的两不靠。自行高炮理想口径为35-40毫米,兼顾性能、射速、备弹。&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808dda6c1e2c8c10cc1bcfe5aca67f6_b.jpg& data-rawwidth=&674& data-rawheight=&4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4808dda6c1e2c8c10cc1bcfe5aca67f6_r.jpg&&&/figure&&br&中东土豪只是富,但并不傻,76自行高炮能否骗到钱,我们拭目以待。&br&&br&感谢阅读。&br&-end-
高炮打击的是运动目标,而且目标速度基本在100m/s以上,现代战争中典型目标速度更是高达200-300m/s,炮弹到达目标的飞行时间约10-15s,此时间内目标运动的距离高达数公里,所以高炮并不是直接瞄准目标,而是瞄向前置点,此点是根据目标运动的假说来预先确定…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089c13426e70fcd9bffeee7beaed8e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089c13426e70fcd9bffeee7beaed8e1_r.jpg&&&/figure&&p&谢邀&/p&&p&M1卡宾枪和.30英寸卡宾枪弹都带有很强的应急色彩,项目标准一开始就订得不高,只是让二线战斗人员拥有比手枪打得远、打得准,比步枪冲锋枪轻的一支自卫武器。所以M1卡宾枪和.30卡宾枪弹都是利用美国发达的民用枪械弹药市场,拿现成的半自动轻便猎枪和小型猎枪弹当底子设计的。.30卡宾枪弹的原型其实是一种小威力的猎枪弹——&b&温彻斯特.32半自动步枪弹(.32SL)&/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9877acfc3a83a270ba902a2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9877acfc3a83a270ba902a2_r.jpg&&&figcaption&.32 Winchester Self Loading cartridge&/figcaption&&/figure&&p&这种步枪弹的特点是圆头或者平头、直筒、半底缘、中心发火,初速较低后坐力柔和。该弹是配合温彻斯特公司的&b&Model 1905半自动步枪&/b&推向市场的。除了.32SL这个口径,还有.35SL这个口径可以选择。SL就是self-loading,自动装填的缩写。&/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47865c2cee70a14cb58f_b.jpg& data-rawwidth=&2683& data-rawheight=&8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8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47865c2cee70a14cb58f_r.jpg&&&figcaption&温彻斯特Model 1905半自动步枪&/figcaption&&/figure&&p&这就是温彻斯特Model 1905半自动步枪,这是一支简单的、使用自由枪机原理的自动装填步枪,枪机原理决定了它也不适合发射大威力步枪弹。这种枪搭配.32SL、.35SL步枪弹,可以射杀狐狸、郊狼等小型动物。&/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e847c109ddad_b.jpg& data-rawwidth=&748&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e847c109ddad_r.jpg&&&figcaption&35SL、.351SL和.401SL三种温彻斯特圆头步枪弹&/figcaption&&/figure&&p&上图是温彻斯特.32SL、.351SL和.401SL三种枪弹的对比,都是直筒药筒、圆弹头的小威力步枪弹。注意中间这个.351SL不是上文提到的.35SL,它要比.35SL长,威力更大一些,用于温彻斯特公司Model 1907半自动步枪,是Model 1905的升级款,为了区分不同的弹药,故将新弹命名为.351SL,多一个1。&/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0da1ecfad13a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0da1ecfad13a_r.jpg&&&figcaption&.35SL、.351SL步枪弹和.45ACP手枪弹&/figcaption&&/figure&&p&待1940年,当美国陆军当局急迫地要求尽快拿出一个半自动轻型步枪装备给炮手、驾驶员、无线电员等二线岗位人员时,温彻斯特就把.32SL步枪弹的165格令(11g)弹头换成更轻的110格令(7g)弹头提高初速,药筒从半底缘改为无底缘,并且更新了发射药,弹头初速和枪口动能从原.32SL的424m/s,960J提高到606m/s,1311J,这就是.30卡宾枪弹,并且设计了采用更可靠的导气式工作原理的M1卡宾枪发射这种子弹。&/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be1e6a44d6e81a179341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be1e6a44d6e81a179341_r.jpg&&&figcaption&装在10发桥夹上的.30卡宾枪弹&/figcaption&&/figure&&p&至于M1卡宾枪有没有“大量被一线战斗人员使用”,应该说没有。这里提供一个美国陆军1944年步兵连武器编制表:&/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6ad1dfe13edec4efee56b1bc1659e39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35& data-rawheight=&4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6ad1dfe13edec4efee56b1bc1659e39_r.jpg&&&/figure&&p&这个表中,一个陆军步兵连拥有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143支,而M1卡宾枪只有28支,而且主要集中在连部(Company Headquarters)和武器排(Weapons Platoon),是连部人员和迫击炮手的自卫武器,三个步兵排里只有排长装备1支卡宾枪,步兵排其余人员都装备BAR和M1加兰德。很明显,M1卡宾枪是指挥人员、司机、重武器操作手的自卫武器,不是一线战斗人员的武器。&/p&&p&还值得注意的是美军的冲锋枪没有列装到班,步兵班里只有BAR和M1加兰德步枪,步兵连仅有的6支冲锋枪都集中在连部,是供取用的备用武器,在需要的时候(比如巷战)再发给步兵班,替换步枪。所以美军步兵班和苏、德、英不同,不存在正副班长用冲锋枪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大量装备半自动步枪后步兵班火力已经很旺盛,不需要另外配备冲锋枪。&/p&&p&除了6支冲锋枪,连部还有6支BAR备用,所以必要时一线接敌的6个步兵班(考虑后三角队形,两个排接敌、一个排担任预备队)各自还能再增加1支BAR,火力更加旺盛。&/p&&p&至于,“能不能将.30卡宾枪弹改成尖头提高威力”,从原理上来说当然能。圆头的.30卡宾枪弹初速600m/s多,枪口动能接近1200J,比当时在用的所有军用手枪弹都高出好多,作为一支单兵自卫武器要比手枪、冲锋枪出色得多,但是它继承自民用枪弹的圆弹头在超音速阶段会产生很大的激波阻力,速度降很大,弹头降速太快,限制了性能发挥。如果,如果改用尖头弹的话,弹头降速会小很多,远距离上的存速会比圆头弹好很多,所以从原理上来说,完全可行。当然受制于.30卡宾枪弹的基础,要把它改到苏联M1943步枪弹的水平是不可能的,只能说是有较大提高。&/p&&p&但是美军对此没有兴趣。一来,刚才说了,M1卡宾枪是一支给二线人员的自卫武器,设计之初要得很急,需要尽快投产,美军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其做大的改动。开始投产后再改枪弹,又会严重影响生产,这在战时也是不可能的。二来,美军在步枪半自动化上面先行一步,成为二战主要参战国中唯一一个全面装备半自动步枪的国家,步兵分队火力密度以及不同火器射程的衔接在当时独步天下,先发优势很容易导致固步自封,使美军缺乏改革的动力,对中间威力步枪弹这样的超前概念缺乏追求,在战后北约标准枪弹选型上依旧坚持全威力步枪弹,成功地带歪整个北约将7.62x51mm大威力步枪弹作为北约标准步枪弹。在战后步枪选型上,美国也选择了对M1加兰德步枪继承性最大的M14半自动步枪,整个枪-弹系统都过分保守。在这种片面迷信大威力步枪弹的气氛下,美国自然也不可能有兴趣去改进M1卡宾枪弹药。等美军在越南战场上吃了亏,认识到中间威力自动武器的价值之后,又直接一步跨进小口径自动步枪的门槛,列装M16步枪和5.56毫米小口径步枪弹,也没有必要再改M1卡宾枪和.30卡宾枪弹了。&/p&&p&————————————————&/p&&p&&b&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彩云的机械整备间&/b&&/p&&p&&b&微信公众号以图文科普为主,你的关注就是最大的支持。&/b&&/p&
谢邀M1卡宾枪和.30英寸卡宾枪弹都带有很强的应急色彩,项目标准一开始就订得不高,只是让二线战斗人员拥有比手枪打得远、打得准,比步枪冲锋枪轻的一支自卫武器。所以M1卡宾枪和.30卡宾枪弹都是利用美国发达的民用枪械弹药市场,拿现成的半自动轻便猎枪和小…
&p&抖个机灵让大家乐一乐吧,既然要奇葩,索性奇葩到底,分享一些伟大卫国战争时期苏联民间的脑洞设计。&/p&&p&任何时代都不缺乏幼稚而真诚的科技爱好者。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前夕和战争时期,一些“自学成才”的苏联基层官兵和群众真诚地认为自己的脑洞能变成强大的武器战胜侵略者,他们纷纷把自己的脑洞设计递交给党和政府。到今天有一部分设计原稿还保留了下来,让我们能一睹当年这些脑洞设想。&/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74d06deb01dd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28& data-rawheight=&6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174d06deb01dd_r.jpg&&&/figure&&p&这是1940年12月有人提交的一个“装甲摩托车”设计方案,在摩托车上装一个活动的弧形装甲盖。&/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407aeedaccdc8329c1bd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28& data-rawheight=&6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0407aeedaccdc8329c1bd_r.jpg&&&/figure&&p&日,一位名叫G.F.巴拉舍娃的红军战士在受伤住院期间向医院政治委员同志提交的一个坦克设计方案:这位战士天真地把永备工事地堡的概念移植到坦克上,设计了一个移动的装甲堡垒,坦克装甲有600毫米厚,装备大口径炮、小口径炮、平射机枪和高射机枪……方案有八页之多,其中六页都是草图。&/p&&p&战士得到了总部技术部门耐心的回复:这样的设计方案过去也有过,坦克设计要考虑全重和通过性,您的方案缺乏实际操作性。&/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dd7502270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28& data-rawheight=&4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dd7502270e_r.jpg&&&/figure&&p&有些方案无意中带有相当的超前性,反映出设计者笨拙中灵光一现的直觉。这是日,伟大卫国战争爆发的第二天苏联元帅伏罗希洛夫收到的一个设计稿,这位设计者是列宁格勒布尔什维克党的一名普通党员格列奇科。他观看年苏芬战争的新闻电影产生了灵感,设计了一辆带弧形装甲的步兵运输车,可以搭载24名全副武装的步兵。这个想法和后世的装甲输送车不谋而合。&/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873b0fb8c3c550e07e3f310dbe16cdc6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28& data-rawheight=&6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873b0fb8c3c550e07e3f310dbe16cdc6_r.jpg&&&/figure&&p&这个有点跑题,不符合题主的主题,因为它不是坦克装甲车辆。这是1945年,解放后的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州群众设计的,有运输、犁地多种功能的人力拖拉机。设计者认为可以通过多级链条传动,获得更大的传动比,有比普通自行车大5倍的牵引力,能拉犁耕地。&/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44b5c506d658b0ce661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28& data-rawheight=&5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44b5c506d658b0ce661f_r.jpg&&&/figure&&p&这是日,中尉 Б.К. Григоренко提交的一个两栖坦克装甲车辆行走机构方案。这位中尉在参军之前就是为机械修理工,参军后在坦克部队任修械所技工,后又在一个骑兵团担任汽车维修员。在战争时期他看多了泥泞的道路,所以提出用螺旋杆代替车轮和履带推进坦克前进。应当说这个方案带有极大的超前性,多年后类似的车辆真的在苏联出现了,那就是SHN-1全地形车。&/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2ae619ae7e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2ae619ae7e1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50c3eaab288ad77b6d383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28& data-rawheight=&6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e50c3eaab288ad77b6d383_r.jpg&&&/figure&&p&这是1943年8月,坦波夫地区一所不完全中学的女教师递交给人民委员会的超级坦克设计方案:能在陆地和海上行驶,有战舰舰桥一样的多层炮塔,有平射炮、高射炮、8挺机枪和多个射击孔,供几十个乘员在里面战斗。为了防止航空炸弹和反坦克手榴弹、燃烧瓶的袭击,全车外面还罩着一个带倾角的金属阻拦网。&/p&&p&当然,红军总部还是耐心地回复这位女教师:您的设计缺乏可行性。&/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444e7e32935ab61fcfe3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28& data-rawheight=&7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444e7e32935ab61fcfe3c_r.jpg&&&/figure&&p&这是一个现在已经姓名不可考的设计者的作品,于年期间递交给红军。这是一辆轮式超轻型空降战车。该设计最大的亮点就是考虑用大型降落伞空投这种轻型战车,这和后来的BMD系列伞兵战车不谋而合。他为这种轻型战车设计装备45毫米坦克炮1门、DT坦克机枪1挺,发动机为一台5缸M-11航空气冷发动机,这种发动机也用在U-2通信联络飞机上。装甲防护方面,这种轻型战车正面为30毫米、侧面和顶部为20毫米、车体后部25毫米、底部10毫米。应当说这位设计者有一定的军事技术知识,知道合理分布坦克装甲车辆不同部位的装甲,还知道考虑用成熟的武器和发动机,很可能是一位从事装备设计和修理的技术人员。比起前面那些脑洞大开的狂想,明显更加合理。&/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a0df205d1e52d93aa4ee2d6f17ab4e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28& data-rawheight=&4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a0df205d1e52d93aa4ee2d6f17ab4e1_r.jpg&&&/figure&&p&这是一个有强烈魔幻色彩的战斗载具“卡拉尔”。&/p&&p&“卡拉尔”总高度约为3米,乘员1人,既是驾驶员又是炮手,行走部分为6条带弹簧的腿,由炮塔底部的发动机控制。它的行走方式是跳跃,用马达压缩弹簧,驱动支撑腿收缩、释放,每次跳跃能前进5-20米。“卡拉尔”的战斗室为直径1.25米的球形,按照设计者的想法,战斗室用合金装甲钢板制成,可以旋转,武器为4支固定安装的PPsh41冲锋枪。为了对付坦克,“卡拉尔”还考虑后续安装反坦克枪,工兵用的火焰喷射器也在考虑之列。&/p&&p&最后红军装甲和汽车总局给出的结论是:高度太高、地面承载压强太大、跳跃前进给乘员带来的过载太大、不可能将人员、武器和动力装置装在直径1.25米的一个球体中。&/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68fb258d2ec6b7ed5b8dd0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28& data-rawheight=&6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68fb258d2ec6b7ed5b8dd0f_r.jpg&&&/figure&&p&1943年1月,一位工程师提出了一个叫做“ТИЛ”的坦克设计方案。这是一种双炮塔坦克方案,后炮塔可以以2米/秒的速度升降,最大高度可达到10米,升降动力来自液压杆,送弹机构、人员进出通道都藏在手风琴气囊式的软管里。设计师认为这种升降炮塔可以在树林中升起,隐蔽观察远处目标;还能在城市战当中射击高楼目标;还能在楼房起火时靠近建筑物,让楼房的人通过升降炮塔撤离到地面。&/p&&p&该项目于1943年2月送审,结论是升降机构无法承载火炮射击的后坐力,而且对坦克来说增加了不必要的死重。&/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e348fd672d0b55b09e00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28& data-rawheight=&6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e348fd672d0b55b09e00_r.jpg&&&/figure&&p&这是1942年7月由太平洋舰队航空兵服役的三级军事工程师Н.М.马达托夫和高级技术员D.N. 卢特考斯基中尉提交的设计方案“PT喷气坦克”。它使用固体火箭发动机作为动力,行走部分为车轮,冬季可更换为滑雪橇,乘员2人,分别为驾驶员和炮手,俯卧在低矮的装甲乘员舱内。&/p&&p&武器系统为6具RS-82火箭弹,分为左右2个发射架,两个发射架中间为1挺ShKAS航空机枪。&/p&&p&“PT喷气坦克”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其实直接移植了RS-132火箭弹发动机,采用电发火。设计者认为,这种喷气坦克轮廓低矮,最高时速可达到100km/h又很难被敌人击中。在战斗中,喷气坦克可以集中突然使用,RS-82火箭可以射击敌坦克,机枪可以消灭步兵,加上其呼啸的火箭发动机可以给敌军极大的心理震撼。&/p&&p&日该项目被提交给红军汽车坦克装甲兵总部,反馈结论是用火箭发动机当动力不现实、乘员俯卧姿势操作极容易疲劳、RS-82火箭弹对抗装甲目标无力。&/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46fb3aa56eb4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28&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46fb3aa56eb41_r.jpg&&&/figure&&p&一个叫马什提塞夫的人提出了一个“高速坦克”,他为坦克堆砌了很多武器:3门152毫米榴弹炮、8挺机枪、4支反坦克步枪和1对双联装高射机枪,尺寸为9×4×2米,坦克重量估计为50吨。乘员为10人。装甲防护上正面厚度40-50毫米、侧面和尾部40毫米、顶部和底部20毫米。这位设计者还考虑到了“三防”,他为火炮和机枪安装了半球形的旋转射击口。&/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adf3e3f6d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28& data-rawheight=&4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adf3e3f6d_r.jpg&&&/figure&&p&这是托木斯克轴承厂的副总工程师С.В. Пинегин 和他的同事 Н.М. Федосеев设计的轮履两用 П-Ф-1装甲摩托车,设计师认为这种摩托车可用于侦察,也能用于战斗。&/p&&p&П-Ф-1的武器是一门90毫米火箭发射器,备弹4发;旋转炮塔上有一支PPsh41冲锋枪,最大仰角12°。设计者的初衷是让这种摩托车像海战中的摩托鱼雷艇一样高速接近目标发射“鱼雷”(火箭弹),然后高速脱离。&/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ddf533bd72ecb19d4e8f82f13e4a01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28& data-rawheight=&5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ddf533bd72ecb19d4e8f82f13e4a015_r.jpg&&&/figure&&p&这是1944年3月一名中尉军衔的后备军官设想的的重型战斗坦克。他为坦克两侧履带设计了可收放的侧装甲挡板,战斗中可以放下遮挡履带和负重轮侧面,思路接近现代坦克上的侧裙板;还在坦克前方设计了一对大型滚轮,用传动链条和履带行走系统连接,可一起转动,作用是遮挡坦克履带正面防止被正面来袭的炮弹击毁,这和今天扫雷坦克的扫雷滚也很相似。&/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72c71b1fb596aa3f1d409d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28& data-rawheight=&6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72c71b1fb596aa3f1d409d_r.jpg&&&/figure&&p&中尉同志还提出要加强火力,要为坦克安装一门大口径自动火炮。不过他好像没提这门火炮的具体结构。&/p&&p&虽然中尉同志的方案在战时不可能投产,但是他的一些思路还是正确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b04e671e54c249b69dd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28& data-rawheight=&5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b04e671e54c249b69dda_r.jpg&&&/figure&&p&这是一个四履带设计方案,为坦克增加两条履带,提高在极端恶劣地形上的通过能力。但是因为这会增重5-6吨,并且底部暴露的链条传动很容易卡入石块泥土导致故障而被否定了。但是四履带的设计并没有从此消失,因为还有我们熟悉的核战坦克279工程。&/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769a7dc9e13f9810046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769a7dc9e13f9810046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ad4ac892108dbb114a3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928& data-rawheight=&3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ad4ac892108dbb114a3a_r.jpg&&&/figure&&p&最后这个是伏龙芝军事学院的一名教官设计的坦克。这位教官是苏俄内战退伍军人,他不但给坦克设计了普通的坦克炮和机枪,还设计了一种惊世骇俗的武器——钢水喷射器。他在车体内设置了一个钢水发生器——用氧化铁粉和铝粉组成铝热剂,喷射前点燃铝热剂发生强烈燃烧,氧化铁还原成熔融状态的铁水,再喷射出去毁伤目标。当然这种脑洞大开的设想根本无法实现。&/p&&p&&br&&/p&&p&最后还是广告&/p&&p&——————————————&/p&&p&&b&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彩云的机械整备间。&/b&&/p&&p&&b&微信公众号以较短的图文科普为主,你的关注就是最大的支持。&/b&&/p&&p&&b&如果二维码的链接有错误,可以直接在微信搜索“彩云的机械整备间”关注。&/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8ce9c63c6d8cb29ccd21feb01a1d65fd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258& data-rawheight=&25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8&&&/figure&&p&&/p&
抖个机灵让大家乐一乐吧,既然要奇葩,索性奇葩到底,分享一些伟大卫国战争时期苏联民间的脑洞设计。任何时代都不缺乏幼稚而真诚的科技爱好者。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前夕和战争时期,一些“自学成才”的苏联基层官兵和群众真诚地认为自己的脑洞能变成强大的武器…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7e1f923dd5dce422a1dd6f47efce3b0e_b.jpg& data-rawwidth=&671&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7e1f923dd5dce422a1dd6f47efce3b0e_r.jpg&&&/figure&据我判断,早期用的MR600和MR700,虽然探测距离相当,但在刷新速率和后台处理上有区别,而到最新改进后的光荣级乌斯季洛夫元帅号换装了MR750,波段变了,探测距离降低,但精度得到了提升,而后桅杆则改用了平板三坐标远程预警雷达&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8c0d631b68df41b7f928be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8c0d631b68df41b7f928be_r.jpg&&&/figure&&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aefbc4f0318eb5_b.jpg& data-rawwidth=&942& data-rawheight=&7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aefbc4f0318eb5_r.jpg&&&/figure&MR600 顶帆&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3ee69d8d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8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ee69d8d_r.jpg&&&/figure&MR800顶对&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dbf5a6021d5ece4d965f22_b.jpg& data-rawwidth=&630& data-rawheight=&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dbf5a6021d5ece4d965f22_r.jpg&&&/figure&MR700顶舵&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aed5b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7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aed5b_r.jpg&&&/figure&MR710板舵&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30b9c48c6b84fb8a440e9a06d53d24fd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0b9c48c6b84fb8a440e9a06d53d24fd_r.jpg&&&/figure&MR750 顶板
据我判断,早期用的MR600和MR700,虽然探测距离相当,但在刷新速率和后台处理上有区别,而到最新改进后的光荣级乌斯季洛夫元帅号换装了MR750,波段变了,探测距离降低,但精度得到了提升,而后桅杆则改用了平板三坐标远程预警雷达 ————————————…
&p&&b&大多数杀伤手榴弹都是延期引信,但是也有少数型号是碰炸引信&/b&&/p&&p&先看这个67式木柄手榴弹的拉火引信&/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9b3f7ca64c498d13ce7c6e55f794eb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9b3f7ca64c498d13ce7c6e55f794eb5_r.jpg&&&/figure&&p&这是国产67式木柄手榴弹的剖面图&/p&&p&手榴弹的弹体部分是铸铁,内装TNT炸药,炸药需要雷管引爆。手榴弹的木柄是中空的,端部有保护盖。使用时,拧开保护盖、戳破保护盖下面的保险纸,把拉环套在手指上,将手榴弹用力投出。&/p&&p&拉环拴着拉火绳,拉火绳的另一端拴着图中的“铅管”也叫拉发火管。它的结构大致如下:&/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39af037c1490bbeded4a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33& data-rawheight=&1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39af037c1490bbeded4ae_r.jpg&&&/figure&&p&左边的圆环,连接着拉火绳,当手榴弹投出瞬间,拉火绳被往外拉,拽动图中的零件3,一根拉毛的铜丝。这根铜丝被拉出的时候和发火药(2)摩擦,点燃发火药产生火焰,引燃导火索(4)。经过几秒钟的延期时间,导火索点燃拉火管另一端的雷管,雷管引爆炸药,手榴弹爆炸。&/p&&hr&&p&无柄手榴弹绝大多数使用翻版击针引信&/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946d6a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38& data-rawheight=&7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946d6ab_r.jpg&&&/figure&&p&这是美国MKII杀伤手榴弹的示意图。使用时握住握片,拔掉保险销后投出。手榴弹离手后击针在弹簧作用下回转,把握片甩掉,回转的击针打击火帽点燃延期药,数秒钟后手榴弹爆炸。&/p&&p&苏联F1防御手榴弹印信是这样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eeeaafb7a3fc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47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p&平时击针尾部被握片头部的Y型叉口卡住,击针簧被压缩。击针侧面又被一根保险销固定。&/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5a7e5bf4ddd0b7d0acfeb5a13e0db462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272& data-rawheight=&58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2&&&/figure&&p&使用时握住握片,拔掉保险销投出,此时击针因为没有保险销固定,在弹簧力量下往下弹,甩掉握片,击针头部击打火帽点燃延期药管。&b&有一种说法说F1手榴弹的延期时间是可调的,能在0-10秒能调节,这种说法不正确。F1防御手榴弹、FG42进攻手榴弹和战后的RDG-5进攻手榴弹都使用这种通用发火件,延期时间固定,上面也没有任何可以调整延期时间的装置。&/b&&/p&&hr&&p&今天来更新,说下碰炸手榴弹&/p&&p&延期手榴弹对垂直目标、上坡、运动目标投掷很可能弹回来滚回来,有局限性,于是就有了碰炸引信手榴弹。和炮弹、航空炸弹、火箭弹不同,普通的炮弹、火箭弹、导弹、航空炸弹要么是旋转稳定,要么是尾翼稳定,所以弹着时的姿态是相对稳定的,都是头部先撞击,引爆引信只需要考虑径向的力。但是手榴弹这样的弹药是人力投掷的,弹体在飞行中是任意滚动的,落地的姿态也是不可控的,所以碰炸手榴弹需要使用万向碰炸引信。&/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5c7be26f2dde6da8f8324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12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5c7be26f2dde6da8f8324_r.jpg&&&/figure&&p&这是英国在二战中使用的一种杀伤手榴弹,弹体是塑料做的,没有金属破片,属于进攻手榴弹。它就使用了一个万向碰炸引信:&/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143c39ade89f6fae1421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83& data-rawheight=&5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43c39ade89f6fae1421f_r.jpg&&&/figure&&p&这个引信外面有一个塑料的保护帽,使用前拧掉,然后投出手榴弹。出手后手榴弹引信上绕着的一条布带就被甩出去,把保险销也带走了,此时引信保险就解脱了。万向碰炸结构的核心就是那个金属重球,这个金属重球是装在锥形空间里的,四周都是斜面。如果手榴弹直着落地,重球就直接挤压下面的击针击发火帽;如果手榴弹是斜着歪着滚动着落地的,落地时重球向旁边运动,因为旁边都是斜面,一样会把击针朝下挤击发火帽。&/p&&hr&&p&下面介绍一种比较先进的碰炸手榴弹,&b&苏联RGO/RGN手榴弹&/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6fdbfe1b5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4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6fdbfe1b5_r.jpg&&&figcaption&RGO(左)防御手榴弹和RGN(右)进攻手榴弹,外观上两者的区别在于RGN进攻手榴弹外表光滑,而RGO防御手榴弹弹体下半球有小方格预制破片刻槽。未装引信时,手榴弹上的引信装配孔用尼龙旋盖密封。&/figcaption&&/figure&&p&这是苏联在70年代研制的一种手榴弹,分进攻型和防御型两种。这种手榴弹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了一种碰炸-延期两用引信。正常使用时为碰炸功能,当碰炸机构故障瞎火时,又能自动转为延期功能,在出手3.3-4.3秒后自毁,安全冗余度很高。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功能如此完善的引信使用的是纯机械结构,所有功能都靠传统的火帽、延期药、弹簧、击针、雷管来实现,没有使用任何电子机构。&/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e9b74e1c8b8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11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e9b74e1c8b8_r.jpg&&&figcaption&UDZ引信内部结构图:1重球 2翻板击针 3运输保险销 4保险握片 5发火火帽 6保险销火药柱 7保险销 8延期药管 9火帽 10火帽座 11雷管 12锥形击针座&/figcaption&&/figure&&p&引信主体材质为聚乙烯塑料,外观为白色,内部主要由发火装置、隔火装置、万向碰炸装置、延期自毁装置和起爆装置五大系统组成。发火装置是一个传统的翻板击针机构,所不同的是发火火帽不在引信顶端,而是在侧面,翻板击针在解脱后不是向上翻而是向下翻。在平时,击针被保险握片压在上方位置,保险握片又被运输保险销固定。隔火装置由两个带火药柱的保险销、保险簧、火帽座和火帽座簧组成。在平时,两个保险销被火药柱向内顶出,把火帽座卡在引信一侧,火帽座上的火帽和万向碰炸装置的击针错开,起到隔火作用。只有当两个保险销后的火药柱烧完,保险销才会被弹簧向外推,放开火帽座使火帽座弹回,万向碰炸装置的击针才能对正火帽。万向碰炸装置的核心是一个重球和一个锥形的击针座,可以让手榴弹在任意角度落地时都能引爆。延期自毁装置是一个延期药管,和隔火装置的两个保险销并列,在出手的时候一起点燃,如果碰炸装置失灵,它能在燃烧完毕后点燃火帽座上的火帽引爆手榴弹。起爆装置当然就是火帽座下的雷管,当火帽被万向碰炸装置的击针戳燃或者被延期自毁装置的延期药管点燃后,产生的火焰能够引爆雷管,继而引爆手榴弹。&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9e43a2c4b876c8a6873ec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11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9e43a2c4b876c8a6873ec_r.jpg&&&figcaption&引信动作过程:拔出运输保险销用力投出手榴弹,翻板击针开始向下转动,将保险握片往外弹(左上);保险握片飞出,翻板击针向下打击引信侧面的发火火帽(左中);发火火帽点燃后,并列的两个保险销后面的火药柱以及延期药管的火药柱开始燃烧(左下);两个保险销的火药柱烧尽后,在保险销簧作用下,两个保险销向外推出,松开火帽座,火帽座在一个扭簧的作用下弹回引信中央,火帽与万向碰炸装置的击针对正(右下);落地时,在击针座锥面和引信室顶部弧面作用下,重球推压击针座,击针戳刺火帽引爆雷管。&/figcaption&&/figure&&p&当投掷者握住手榴弹,拔掉运输保险销将手榴弹用力投出后,在出手的瞬间保险握片被弹出,翻板击针向下翻,打击引信侧面的发火火帽。发火火帽点燃后,同时点燃隔火装置两个保险销后面的火药柱,以及延期自毁装置的延期药管。隔火装置的两个保险销原本因为火药柱占据了后退的空间,是向内顶的,把火帽座档在引信一侧。随着火药柱烧尽让出空间,两个保险销被保险销簧向外推出,松开火帽座,火帽座便在弹簧作用下弹回引信中间,火帽与万向碰炸装置的击针对正,手榴弹进入待发状态。&/p&&p&当手榴弹垂直落地时,在惯性作用下万向碰炸装置中的重球向下推挤锥形的击针座,刺戳火帽座上的火帽发火,点燃雷管引爆手榴弹。当手榴弹倾斜落地时,重球与锥形击针座的圆锥面、以及引信室顶部的弧形面配合产生纵向分力,仍能推挤锥形击针座向下刺戳火帽引爆手榴弹。如果碰炸机构因为故障没有起作用,那么出手瞬间随两个保险销火药柱一起点燃的延期药管在3.3-4.3秒后,仍能够点燃火帽引爆手榴弹。&/p&&p&&br&&br&&/p&&p&&b&————————————————&/b&&/p&&p&&b&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彩云的机械整备间&/b&&/p&&p&&b&微信公众号以图文科普为主,你的关注就是最大的支持。&/b&&/p&
大多数杀伤手榴弹都是延期引信,但是也有少数型号是碰炸引信先看这个67式木柄手榴弹的拉火引信这是国产67式木柄手榴弹的剖面图手榴弹的弹体部分是铸铁,内装TNT炸药,炸药需要雷管引爆。手榴弹的木柄是中空的,端部有保护盖。使用时,拧开保护盖、戳破保护…
1978年,F-16A战斗机服役。为了避免与F-15争夺空优战斗机的地位,空军选择让其承担多用途任务,其中便包括近距离空中支援。虽然早期F-16A受限于雷达、火控等因素只能投掷无制导的普通炸弹,但是其作为一款高机动精确打击平台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随着F-16的火控系统潜力被逐渐开发,“精确打击”派发现这便是他们一直寻思的一款能够接替A-7D的优秀CAS机(由于该派人数占优,再加上美国空军也需要一款攻击机作为F-111的补充进行战场遮断任务,因此80年代USAF在西欧一样保留了大量A-7D),因此他们开始鼓吹F-16执行CAS任务的价值:首先它拥有先进的火控雷达和导航系统,能够被精确地引导到目标上空并实施打击;F-16的高速度和高机动性在他们看来可以规避苏军的防空火力。在这个派别来看,A-10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落后产物(即使是GAU-8,在他们看来一样能通过F-16挂载吊舱实现,虽然最终证明这个想法不切实际),是一种技术上的退步,并认为A-10就是在拿飞行员的生命开玩笑。&br&
作为A-10力挺者的传统攻击机派肯定不同意这种在他们看来完全是胡言乱语的观点:首先没有任何一个例子能证明飞机就能通过高速和高机动规避防空火力,而重装甲带来的效果却有大量例子可以证明;其次精良的火控系统会大幅增加飞机的成本,降低生产性,最终使得易补充战损这个优点不复存在;第三便是过高的速度带来的低滞空时间和高引导难度问题,一位越战时期曾经担任空中支援引导员的读者就向某杂志投稿过文章,声称那时候他最不想在要求CAS时看到一架F-4在向他们飞来。F-16派宣称的高载弹量在A-10派看来简直扯淡,他们对于这种言论仅仅是淡淡地回了一句“他还能飞得起来吗?”。&br&
尽管1976年,在美国本土进行的一项模拟对拥有强大野战防空体系(主要由M163和小槲树、霍克来模拟)的苏军装甲部队的打击演习中,A-10已经证明了自己足以胜任该任务,但是F-16派的一些观点也不是没有可信度的。这也是为何这两派的撕逼几乎贯穿了整个冷战后期,甚至能够闹到在国会山互相公开叫板的局面的原因。而一项新战略的提出,又改变了双方态势。&br&
随着北约新一任指挥官上任,北约对苏联的政策也开始转变。进入1982年后,原本要求全线抵御华约进攻的“积极防御”政策发生了重大改变:新的战略要求北约部队在华约部队开始进攻的同时,主动向华约第一梯队发起进攻!北约战术空军的任务便是切断华约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之间的联系,并且注重于消灭华约第二梯队(第一梯队则交给北约地面部队消灭)。这便是著名的“空地一体战”战略,在该战略背景下,西欧的地面态势将不会是线性状态,而会是一个个分散的方块,每一个方块内都是一支北约部队和一支华约部队的激烈交火过程。基于这个思想,北约新一代战术支援飞机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首先是要求尽可能精确的打击(因为敌我双方犬牙交错,稍有不慎非常容易造成误击),其次要求战术支援飞机尽快抵达战场(毕竟每一个地区都在战斗,每一个部队都需要支援),最后就是由于战术空军如今要独自面对华约第二梯队,所以对于他们的生存性提出了更大的要求。综合这些因素,F-16显然相比A-10具有更多优势,即使A-10派经过再多争论,美国空军还是逐步启动了使用F-16替换A-10的计划,到了1989年,除了驻英国的几支联队(A-10的大本营事实上在英国,只有开战时才会投入最危急的方向,平时也多有从英国基地转场到西德前线机场的训练),只有空中国民警备队(ANG)拥有大量的A-10,很多A-10飞行员被调去开F-16,并且据说反响还算不错。&br&
说了那么多,大家肯定会好奇,隐身打击派又在哪里呢?他们推崇的那个计划虽然一开始得到了支持,但是其中却发生了很多变化:70年代末期西方逐渐发现了苏联三代机的一些蛛丝马迹,根据美国军方的判断,苏联三代机将对现役的F-15造成严重威胁,同时新一代的隐身CAS机在面对苏联三代机(还有苏联新一代雷达和防空系统)时是否还能保持高生存性也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时候隐身打击派便希望这款CAS机能够具备一定程度甚至很强的空战能力,从}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