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喜欢玩游戏戏是怎样的体验

使用 PlayStation VR 玩游戏是怎样一种体验?(多图)
使用 PlayStation VR 玩游戏是怎样一种体验?
公众号:SophieinTokyo 欢迎关注这只猫嘴小超人~
上周终于约到了银座索尼 store 的体验,分享一下感受和体验后的购买决定。
银座 store 外面的看板。里面有所有索尼商品,因为没时间没来得及细看。喜欢大法的去银座可以看看,很值得。
银座主要提供两种游戏,一个是宣传视频里多人玩的那个(一个人戴 VR 其他人手柄)。另一个就是深海旅行 Deep。体验与其说是游戏不如说是一个视频吧。
到了 store 里给工作人员看预约邮件,号码对上就可以了。
PlayStation VR 是这样的。后脑那个环和眼镜都有可以调节的部分。因为要紧贴眼睛所以得适应各种头部。
眼镜部分是软皮。接触皮肤挺舒服的。
戴眼镜没问题。
不过这个头盔这里有一个坑:我带上以后发现并不能贴合脸部,所以眼睛下面会漏光。工作人员说女生或者头比较小的人会发生这种情况……
更重要的是!如果位置固定不正,映像会重影(就是不戴眼镜看 3d 电影那样子),严重影响观看。所以强烈建议去试过再买。
另外我颈椎不好,戴上会觉得略沉,稍有压力。不过幸好戴这个玩的时候脖子会一直动。要不时间久了估计会得颈椎病。
带上以后就这样。其实带完头机还需要另戴耳机。但耳机是在套装内的不需要另买。
(所以为何不干脆做个头盔)
那个电视估计是给别人看的。实际上不需要电视。自己玩的话有 PS4 主机和一个 camera 捕捉装置就行了。我觉得这个说不定会改变未来客厅的格局。
就是电视上面立着的那个。
然后就是实际体验:
视觉效果非常赞。确实像其他知友说的,是全新的感受。分辨率我觉得大概像你视力 0.8 的时候看世界的感受。不是高清但并无问题。而且我其实很讨厌高清和超清那种多过的细节和被锐化之后照片一样的棱角感。所以画质对我来说并无问题。
很沉浸。周围的东西会不由自主想去摸。
Deep 这个游戏是深海探险,所以会有惊险的体验。是真的会紧张,很吓人。微微出了一身冷汗,心跳加速。
看到有加速度却没身体感觉的时候会有一些违和感。我觉得结合 Max 4D 的加速度装置应该会非常给力。
没有晕的感觉。我严重晕车,不过没有晕 3D 的经验。
整个体验大概十多分钟,很好玩。会一直四处看。因为信息不只是一个屏幕,而是 360 度环绕了。你完全不知道什么东西会从哪儿出来。我觉得以后宅男将会是身体灵活性最棒的人。
然后是大家关心的,花多少钱可以玩到?
首先我预想错误的是, PlayStation VR 是不带主机的。也就是说,要想玩这个,除了买一台 VR,还必须买一台 PS4(3 及以下版本是不行的)和一台专用 Camera。VR 就只是一个头机套装而已。
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任何主机。需要花 =84960 日元。其实和 iPhone 什么的比也不贵,毕竟 PS4 单独还能玩许多东西。
如果你有 PS4,就最好了,配合 camera 和 VR 头机就行了。不算贵。
另外问了工作人员一些问题:
1. 发售时会有多少游戏可以玩?
我想这个很多同学一定都和我一样关心。看过视频就会想会不会最开始只有那几款。不过工作人员说最开始会有 15 款左右的 VR 专用游戏,包括最终幻想(!!),生化危机(我警告你们这个真的会吓尿)和一些大作。
2. 是否支持两个人一起戴 VR 玩?
很遗憾,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游戏。只有一个人戴 VR 其他人用手柄的游戏。
(这一点直接让我做出了暂时不购买的决定。因为我主要想和朋友一起玩)
最终结论:
目前 PlayStation VR 最适合有 PS4 的资深玩家 + 单身人士。(估计你也不想自己一天到晚 high 在 VR 里让另一半郁闷吧。)有家庭游戏需要和想和朋友玩的可以再等等,或者看看发售后有多少可以多人玩的游戏。
总体来说,还是非常期待今后的发展的。人类的娱乐生活会改变不少。想想网络游戏,多人游戏的可能性!如果你还没买房子,记得买个客厅大点的。
对了,顺便带上对游戏场地的要求,先量好再买哦。
野生的游戏爱好者
平时是个游戏爱好者,索粉一只。6 月 19 日,刚在索尼淮海路直营店体验了下 PSVR,总的体验时间有一小时,本来对 PSVR 买不买的问题还比较犹豫,体验完决定妥妥的要买一个~
更加让我没想到的是现场居然还碰到了添田武人……真是激动 hhh
(牛仔裤蓝衬衫就是五仁叔啦,汉语说的是真的 6,合影我就不放出来啦~)
其实 VR 这类东西的性质就决定了它的实际体验挺难用文字描述出来,看很多人家的评论不如自己亲自一试。
关于佩戴方面,其他回答也说了很多,容我再赘述几句……
首先,佩戴非常舒服,戴在头上不会觉得重,或者转头时候甩来甩去的感觉。现场也有人戴着眼镜使用,完全没有影响。密封性也不错,除了鼻子部分有那么一点点轻微漏光之外都是完全封闭的(可能是我戴得不够紧)。但是有那么个小问题……前后为了佩戴舒适性都是软垫,接触着额头后脑,所以玩久了有可能会有那么点闷热~现场人员也是在每个人试玩结束以后很体贴的递餐巾纸 + 擦拭机器本体。
其次,画面表现上。由于 VR 的原理限制,PSVR 还不可能达到让人看不出颗粒锯齿的水平,但是在游玩过程中并不影响体验,画质还是过得去的。戴上以后两边可以隐约看到黑边,但是同样不影响游戏体验,在游戏过程中基本不会注意到这一点黑边。帧率上完全没问题,非常跟头~~~总体来说画面是过得去的。
至于游戏内容,我看其他回答提到的比较少,也介绍下吧。
现场提供的试玩游戏有 Rigs、The Deep、Ace Banana、Code 12、Playroom VR。
Rigs 是我第一个试玩的游戏,感觉已经非常成熟,而且趣味性很高。这是一个关于机器人竞技场的游戏,(不知道具体有多少模式,就讲讲我玩的那个吧)3v3 对抗,目标是破坏对方机甲或者收集能量块来积攒能量,能量满了以后大约有 40 秒钟进入过载模式,在过载模式时跳进场地中间的圈即得一分。机器人有三种模式,跑得快模式、治疗模式、进攻模式,过载时同时开启三个模式。之前在网上看到的纯靠转头来瞄准和转向,现在已经改成使用手柄转向了,舒服了很多。机器人部署跳下去的时候因为一开始不习惯有种眩晕感,感觉很刺激哦……玩到一局的下半场就有些上手了,上手以后真是觉得特别有趣,感觉已经喜欢上这游戏了。
然后玩的是 Code 12(大概是这个名字吧,就是其他回答中也提到的那个僵尸游戏)还在开发阶段的游戏,只有一关。配合 PS Move 玩,一手拿手电筒一手拿枪,甩手换子弹。画质比起 Rigs 略差一些,而且只能向前向后走和向前跑,转向要靠头……但是气氛还是不错的,大致可以代表一下 VR 上的恐怖游戏体验。不过试玩里面怪物种类单调而且相较于恐怖更偏射击类一点,所以就连我这种怂得一 pi 的也不觉得害怕嘿嘿嘿。
还有一个家庭娱乐向的,Playroom VR。这个有趣的地方在于可以不止一个人玩儿,戴着 VR 的人扮演怪兽,其他玩家可以用手柄扮演小人在屏幕上游玩。这张图是扮演小人的玩家的屏幕视角。
第一阶段,VR 玩家扮演怪兽从海底钻出,破坏城市,用头顶飞机,建筑物来砸小人(真的得顶空气,好羞耻 hhh)。小人则要避免被各种物体砸到。
第二阶段,小人变身,在一个平台上搬起各种杂物投向怪兽,VR 玩家则要左右闪躲避开攻击(特羞耻哈哈哈)最后小人用能量炮把怪兽轰上天,轰出地球。上天那一段是真真挺晕的,真的有一点点失重那样的眩晕感。如果本来就晕 3D 或者恐高比较严重的话……
很可惜没玩到 Summer Lesson 啊!我可是为了这游戏才特期待 PSVR 的啊嘿嘿嘿(痴汉笑)
总的来说,这次试玩一下子让我爱上 PSVR 啊。本来对 VR 设备可能有的问题有那么点顾虑,经过这次体验彻底打消了我的犹豫,发售以后果断买买买!
相比 Oculus 和 Vive,个人认为 PS VR 性价比比较高,游戏娱乐内容也相对丰富。当然,没有体验过另外两家 VR,也不好妄下定论。仅仅只评论 PS VR 的话~真的是很赞!
您将要订阅:
知乎每日精选
一个人大脑中从未分享过的知识、经验、见解和判断力,总是另一群人非常想知道的东西。知乎的使命是把人们大脑里的知识、经验、见解搬上互联网,让彼此更好的连接。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朋友圈241被浏览52,687分享邀请回答542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0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爱聊不聊:在游戏行业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_爱玩网
欢迎来到大型互动瞎吹逼的吹水栏目,每周五我们都会与你一起聊聊有关游戏的那些事儿~
爱聊不聊:在游戏行业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爱玩每周五,pp陪你一起撸:人们常说,干一行,爱一行,所以在漫画公司的工作就是看漫画,小说公司的工作就是读小说,游戏公司的工作就是玩游戏咯?(误)
爱玩网独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在游戏行业上班或许是所有玩家梦寐以求的工作了。想象一下,在平时的工作日中,你可以肆无忌惮地和同事聊最新的游戏资讯;休息时间还可以和大家玩到最新的游戏试玩;每天早晨打招呼不是早上好而是xx游戏公司又公布了xx消息了,彼此间说着只有玩家才懂的梗然后相视一笑。即使是在公司的闲聊群里,同事也会时不时基于游戏展开激烈的讨论,然后心满意足地继续埋头工作。偶尔大家也会在闲暇时间一起玩玩游戏以上就是pp在爱玩工作之后获得的一点小体验,结束加班之后作为玩家的同事们就玩开了:后面爱买小编SEED在向大家介绍又有什么性价比高的游戏/外设值得买了;远处的圆桌三五编辑在索尼65寸大电视前围观四人VS《马车8》,有时候则是一群人尬舞《舞力全开》;洛洛咯在招呼大家一一试玩直播时要玩的游戏,看谁的天赋更高;剩下的编辑们则是在各自的电脑上玩着他们最爱的游戏……大家在圆桌前面愉快地玩着《马里奥赛车8》小编们在圆桌前尬舞当然啦,在游戏行业工作的确能碰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同事,彼此间有着共同的话题与爱好,工作起来也比较愉快,然而这些都只是表面!究竟在游戏行业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我们还是看看其他人是怎么说的吧~本次pp主要采访了刚加入游戏行业一周左右的萌新、做了一年的游戏运营人员、两年里经常加班到深夜的编辑妹子以及在游戏行业做了八年的资深宅迷,看看这些处于不同阶段的人会带给我们哪些不同的感悟与体验吧~ps:文章很长,但是看完之后相信对渴望加入游戏行业的你会有所帮助。即使是游戏公司的工作,那也是工作——来自一个刚加入某游戏媒体的萌新。最大的感受就是体会到了游戏行业的不易吧。无论是开发者还是媒体,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玩家提供乐趣,然而这个创造作品的过程其实并没有作品本身那么有趣。就像周星驰的电影一样,每部电影都能戳中无数人的笑点,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在拍摄过程中的痛苦与偏执。游戏行业也是一个道理,一项工作不管它和游戏的联系有多么紧密但他首先是个工作,而不是游戏,因此辛苦的奉献与付出都是必不可少的。最后,希望大家以后在玩游戏或者阅读游戏资讯时,能够体会到工作人员的辛苦。当然,让玩家和读者们开心也是十分重要的!即使是在喜欢的游戏公司工作,也时常会碰到恼人的事情。至少在这里,你永远都有机会遇到和你有着共同爱好的人——来自一个热爱游戏的游戏运营人员。其实游戏行业里并不都是热爱游戏的人,在不长的职业经历中,这一点无疑最令我感到无奈与失望。因为当你与热爱游戏的人一起谈论游戏时,你们双方都是开心且充满希望的。这一点,你完全能够通过双方眼神里那份热切来确认。然而当我写下这些文字时,职业经历中那些令我哑口无言的场景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你很难以用你的热情去对抗一个冷冰冰的态度。所以,请不要片面的认为游戏行业的人全都是热爱游戏的。幸运的是,我接触到了不少真实的玩家。他们谈起业务时头头是道、高瞻远瞩,而在握起手柄玩自己的心爱游戏时又像极了一个孩子。游戏行业最大的魅力或许就在这里,你永远都有机会遇到一群和你有着共同目标、爱好的人。这条路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好伙伴,我真的对此感到很幸运。热爱无法支撑你一直努力工作,唯有不服输的精神才能让你无所畏惧——来自一个经常加班到深夜的编辑妹子。怀揣着对游戏的热爱与憧憬,两年前我毅然决然地投入到了游戏行业中,我天真的以为,凭借着这样一份兴趣爱好能让我的工作做得更快乐。然而不是的。一开始我还挺自信,觉得自己在女玩家之中算是高手了,直到接触了业务之后才发现,我那点游戏知识储备量根本连塞牙缝都不够。特别是我做的职位,是需要对所有游戏都有一定了解的。之后的一年里我开始恶补游戏知识,老游戏要了解,新游戏更要了解。除了排得满满的日常工作以外,还要了解游戏背后的故事以及熟悉各大游戏的玩法,当时真的是崩溃到常常回家哭泣。不过付出总有回报,渐渐的,我开始对游戏有了多方面的了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可以和大佬们对上话了,也可以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慢慢的开始得心应手了。对我来说,我依然爱着游戏,但是更多的时候把它看做是工作。热爱是支撑不了你继续走下去的,试问有多少热爱是可以忘乎所以的坚定不移呢?只有负责任、不服输的精神才能让你无畏无惧!我坚信,努力一定会有回报。这个行业真的很辛苦,但也真的很有趣——来自一个在游戏行业做了八年的资深宅迷。在游戏行业里做了这么多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坚持和爱好吧。虽然很多人梦想能玩游戏并在游戏这个行业工作,但把兴趣爱好当工作之后可能就享受不到这么多乐趣了。我最早入行是加入了一家小的网页游戏开发公司,那个时候做的东西很有意思,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一年之后加入了某媒体作为一名星际2编辑,用到最多的还是英语能力。当我工作起来,感觉全世界都是我的而现在我在一家自己最喜欢的游戏公司做一名资深编辑,事实是很多时候你真的需要耐得住性子去慢慢熬。加班通宵不规律什么的,都是必然的结果。即便遇到感情问题依旧会以工作为优先的我,也慢慢成长为了一名社畜,大概感觉就是社会如此冷漠和残酷,唯独游戏还能有几分温暖。现在想到的在游戏这个行业里,哪怕只是一个媒体的记者和编辑,依旧是有一份坚持在里面。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我喜欢游戏,而且我喜欢自由,我不希望被家族束缚住。正是因为游戏还能带给我不小的快乐和希望,所以依旧选择在这行里,继续观察并传达我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如果你打算入职这一行,那么我的建议是请做好觉悟,并随时准备好将你对游戏的爱和热情倾注到工作上。这个行业很辛苦,但也很有意思。兴趣爱好或许不能被所有人理解,但它是我们前进的动力。鸡汤灌完了,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是不是又燃起了斗志了呢?最后再补一个比较接地气的体验吧:目前在乙方公司,做游戏市场营销策划。每天在舔甲方和喷甲方之间来回切换,有好的客户爸爸,当然也有奇葩的对接人。在这个行业工作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刷了不少游戏的成就,最多的时候手机里有100个游戏。排除工作因素,个人更喜欢独立游戏或者一次性买断的游戏,最近沉迷Switch中。还有就是每个在游戏行业工作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诶,你有XX游戏的激活码或者周边吗?”“没有!”“你们日常工作就是玩游戏吧?”“不是!”看完了本期【爱聊不聊】嘉宾们的真诚回答之后,不知道屏幕前的你对游戏行业又有着怎样一番理解呢?当然啦,以上的几位只是广大游戏从业者里的冰山一角,接下来才是你们的主场。如果你恰好也是游戏行业的一份子,欢迎你在评论区说说属于你的那份体验~如果你想要加入游戏行业,也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那份憧憬~如果你也有想要表达的言语,对游戏有着特殊的一份感情,想要记录下来并传达出去,我们诚挚的邀请你来参与爱玩网的百万稿费活动~()。投稿邮箱:otaku@vip.163.com。
你可能感兴趣:
48小时评论排行
爱玩每周五,pp陪你一起撸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执行主编:王欣_NG166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当一名国产网游的游戏测试员是种怎样的体验?
忙了一个下午的晨曦觉得有点头昏脑胀,靠在椅子上伸了个懒腰后直接变成了葛优躺。哪知下一秒,邻桌的胖子就靠了过来&小晨啊,忙完了吗?忙完了来帮我下啊,这个BUG测起来好麻烦。&晨曦无奈的看看这个努力笑成一朵花的胖同事,也不好意思拒绝。一 作为一个刚进入项目组不久的新成员,晨曦和周围的同事交流不多。因为所有的同事看起来都是日理万机的忙,皱着眉盯着显示器一动不动就是一天。除了测试组老大礼貌性的问候和叮嘱,晨曦加入这个团队后很少有和同事之间直接的交流。晨曦倒并没有感到不习惯,他的身份和大多数同事不同,是一名项目组的外包员工。看似人畜无害,像个大学刚毕业的萌新一样的晨曦,其实作为一个游戏软件测试的雇佣军已经是身经百战。像这样被公司临时外派往一个人员紧缺的项目组进行补强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所以晨曦对于人员关系看得不是很重,外包工期一结束就要一拍两散,何况自己也不是那种和人自来熟的性格。不过眼前这位胖同事却是典型的自来熟性格,从晨曦第一天坐到工位上起,胖同事便像是对待一位相处老朋友似的对待晨曦:要么是给晨曦讲解各种组内八卦,比如谁谁是哪个大学毕业的高材生面试的时候各种刁难面试官,谁谁曾经呆过很多项目组只是这些项目组无一例外全都黄了&你看这人一脸晦气你以后少跟他接触&;要么就是利用自己的工位靠近零食贩卖机,经常偷偷溜过去买各种零食硬塞给晨曦,顺便还盯着每个来买零食的同事碎碎念,什么&这个人很坏,最后一包大力丸(麦丽素)被他买走了,我下午的功力下降了三成&,什么&我夜观天象,这个人买的佳得乐肯定是橙子味的&;不是对晨曦的工作指指点点,就是让晨曦对自己的工作指指点点...一开始晨曦对胖同事的鼓噪很是感到不适应,不过也随着时间慢慢习惯了。毕竟有这么一个活宝在身边,不愁没零食吃。这次胖同事遇到的问题是一个游戏机制的问题。晨曦所在的项目正在制作一个以各大世界神话传说为背景的动作类型游戏,游戏中的玩家们需要从北欧奥丁砍到希腊宙斯,期间混杂着各种东拼西凑的怪物形象,什么奥特曼,变形金刚都成为了参考元素。晨曦一招游戏第一关出现的怪物形象暗地里给这个游戏取了个名字《兰斯洛特大战擎天柱》,胖同事听了哈哈大笑。游戏本来是没有引入仇恨机制,但是经过测试后发现没有明确的仇恨机制场面太过混乱,坦克角色形同虚设,远程法师又要跑又要输出几乎包揽所有工作。职业定位十分尴尬,于是只好临时加上了仇恨机制。但是胖同事却发现这个仇恨机制有些矫枉过正,只要角色使用了某个仇恨技能,怪物天涯海角都会追着这个角色跑,无论背后法师盗贼角色多么疯狂的输出,都不会再回头。于是为了测试整个仇恨系统,晨曦和胖同事不得不将每个角色的技能重新测试一遍,将每个技能的仇恨值量化成数值。等到把测试结果递给负责设计功能的策划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消瘦而又疲惫的策划在看过结果后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哦,这个功能做的时候就是有问题的,回头我做好了再说吧。&晨曦和胖同事只能略微尴尬相视一笑。这个策划也是胖同事经常对晨曦调侃的对象,胖同事对他的评价就是&典型的学院派,搞的功能全都是老掉牙,土的掉渣的&,&工作上就是个牛脾气,意见不合见谁顶谁,领导也照样顶&,&下了班就换了个人似的,会跟我们打DOTA2,只会用钢背兽,被打了就跑。所以大家都叫他钢背兽,他听了也不生气&。临走的时候,晨曦看到这位策划正盯着屏幕在观看游戏的开场演算场景,巨大的人形怪物配上魁梧的主角,晨曦驻足看了一会,总感觉这场景似曾相识。&这个是模仿战神的吧。&晨曦不自禁的脱口而出,奎爷威武的身姿和众神庞大的体型顿时浮现在晨曦脑海里。&战神是什么?&&钢背兽&听到这句话,回头用冷漠而不解的看着晨曦。二 会议室剑拔弩张的气氛略微有点让晨曦感到不适。&我觉得你们程序和策划那边还是要按照流程走,&说话的是晨曦的顶头上司,项目组的QA负责人&测试这边现在人手不够,你们的标准总是改来改去,测试这边的工作肯定做不好。&&韩哥,项目赶进度你知道,大家都很辛苦,不是只有你们测试辛苦啊。&程序组的负责人抱怨道。&你别扯开话题,之前按照流程,有新的功能要上,你至少要和测试这边先通个气,让测试规划下工作量。你现在倒好,谁都不商量,什么功能自己想加就加,加完了再丢给我们DEBUG,程序那边你自己管我不清楚,测试这边我跟你说实话,到时候工作量太大,功能拒绝通过你只能怪自己。&听了这一席话,坐在上司旁边的晨曦很意外地看了看这位年轻干练的上司,没想到当着全组几十号人他能这么强势。说实在的,晨曦对这个上司并不熟悉,因为据说他同时监管着几个项目组的测试进程,日理万机,寻常人要找他都很难,平时几乎很难在项目组看到他。不过这次会议前却是他主动找到了晨曦,询问晨曦最近在工作上遇到的问题。晨曦有点诧异上司会找到自己,但是转念一想,可能是因为自己作为一个外包员工在问反映问题方面会比较没有倾向和顾虑。这次事件的导火索是长达两个月时间的无差别加班。晨曦现在的项目正在制作的是一款回合制手游,说是回合制,其实就是抄袭市面上火爆的&XX西游&的换皮游戏。只是项目已经开发了一年多,进展并不顺利,原项目负责人总是喜欢在抄袭之余实验下新的功能,不过基本所有实验都已失败告终,项目进度惨不忍睹。于是在更换了一个据说是海归的高学历负责人后,整个项目快马加鞭地开始赶进度。所有之前&无用的&的功能全部砍掉,所有XX西游有的功能全部都要加上,一个不能少,一个也不能多。有程序提到个别功能能不能修改下会比较符合自己游戏的风格,负责人甩了一句&你们加功能不是因为有没有用,而是要看XX西游有没有,有就加,没有就不加,就这么简单。&于是漫长的加班开始,每天将近10小时甚至12小时的工作量,双休也改成单休,整个项目组慢慢陷入一种压抑的状态。一直到负责人又在未和任何人沟通的情况下增加了一个XX西游也有的PVP竞技场功能后,几个不堪重负的程序和测试彻底爆发,大闹了一场,于是便有了今天的会议。这次会议整整持续了三个小时,最终项目负责人在面对各种不满和指责时表示会听取建议虚心接受。然而三天之后,晨曦依然不停的接到程序新功能的测试单,看着在会议上慷慨激昂表示不满如今在座位上疲惫不堪垂头丧气的几位程序,晨曦也只能苦笑着继续开始加班生活。三 晨曦的办公室刚刚接到了其他部门的投诉,理由是上周五工作时间喧哗。上周五只是个很普通的周五,和往常一样,晨曦和同事们需要对部门几个项目的周版本进行阶段性的测试。自从调换到新的岗位后,这样的工作晨曦早已驾轻就熟,整个部门大大小小的项目都会经由晨曦所在的测试部经手,或是进行DEBUG或是兼容性测试,然后反馈给各个项目则的测试人员。只是上周在测试一个3V3多人篮球对战游戏的时候,晨曦发现了好玩的事情。这款公司花了大心血制作的篮球游戏为了模仿市面上流行的几款篮球游戏,又是请了韩国来的外援亲自负责技术指导,又是公司内部大规模测试折腾了许久,但是游戏的内容在测过好多次的晨曦看来依然浅薄,作为一款篮球游戏和竞品相比毫无创新;人物动作,物理碰撞效果这些篮球游戏最核心的技术都离可以正式上线还有些距离。这周的改版过后,游戏又多了很多啼笑皆非的BUG,比如游戏中篮球场上的球员在被对手抢断丢球后便会卡在原地无法动弹,而且传球按钮也由于BUG无法使用。于是晨曦和同事发现3V3的篮球比赛变成了一场十分刺激的球员对决:每位拿到球的球员只有投篮和被抢断后卡在原地两个结果,对手做的也只有一件事就是抢断对方的球。结果就是这样一个充满BUG的游戏,晨曦和几个同事却玩的不亦乐乎。原本的篮球游戏规则完全被抛诸脑后,持球的人大呼小叫的躲避着各种扑面而来的对手,队友在一旁看似无能为力其实更想帮个倒忙;抢球的人简单粗暴不留情面,只要能抢到球对面就少一位能动的队员,简直粗暴而刺激;一旦被抢断只能捶胸顿足接下来十几秒都成了植物人。欢声笑语和歇斯底里少见的充斥了整个办公室,这么多年来,晨曦还很少纯粹因为一个这么犯二的游戏笑得这么开心。作为游戏测试员,晨曦的工作在不明所以的外人看来就是打打游戏就能领到工资的咸鱼工作。晨曦小就是个游戏爱好者,从街机厅到网吧,从掌机到电脑,只要跟游戏相关的事物晨曦无一不感兴趣。但是这份游戏测试的工作,对于晨曦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和坚持,如何在枯燥重复的工作内容中保持清醒和专注,如何在面对压力和阻力保持平和的心境是晨曦这几年工作得到的最大收获。今天玩到的充满BUG的篮球游戏在晨曦看来真是莫大的讽刺:原本作为一个篮球游戏和市面上的竞品相比毫无特色,在这个偶然因为BUG引起的变种篮球机制作用下反而显得比循规蹈矩的篮球游戏有意思的多。游戏的最终出发点不就是带给人乐趣吗?只是可惜这些BUG毫无疑问很快就会被修复,这款游戏依然会成为一款很无趣的,毫无特色的产品,这些&有趣&的BUG也很快会被制作人当作耻辱一样遗忘。回到被刚被投诉的办公室,同事们似乎比往常更麻木的工作着,他们中有今年刚生了小孩,有的已经定了明年的婚期,有的刚过了实习期。稳定而不被投诉的工作才是他们需求的,不久前的欢声笑语也放佛不曾存在过。四 晨曦烦躁的来回点着装备切换界面,心中烦躁而无聊。来到新的项目组已经是第三个月了,项目组的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然了,有条不紊就意味着像今天这样国庆的休假日晨曦还得加班,所以感到有点烦躁也不能怪晨曦。这次晨曦手头上的是一个武侠回合制游戏,游戏的创意点是招式系统。在回合制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招式间搭配和成长,来达到击败对手的目的。游戏已经进入了内部测试的阶段,系统和玩法基本都已经定型。在游戏测试岗位上混迹多年的晨曦看来,眼前这个游戏属于那种有略微创意但是还是被传统思维束缚了的游戏。作为一个以武侠招式为核心的回合制游戏,策划在设计游戏的思路上还是屈服于过往成功游戏的经验,依旧以传统的MMORPG为基础,为游戏设计了一整套和市面上无数游戏一样的成长体系:角色全身七八件属性装备,又是宝石强化又是属性锻造,角色等级招式等级一个不能少。这些属性提升的系统对于以招式为核心玩法的游戏来说,除了完全赤裸裸的增加充值点外毫无意义。拥有了高等级的装备,完全可以无视招式的存在完全碾压对手,所以游戏的玩法到底是玩策略比拼招式还是比谁身上的装备等级高宝石镶的贵?而核心的玩法招式系统也做的差强人意:招数的种类和数量比较有限,招式之间基本的配合十分稀少,招式的强弱差距又过于明显,普通招式和最高阶的橙色招式基本没有可比性,直接导致回合制游戏中最重要的策略性基本没有,拥有几个强力的橙色招式基本就可以一招吃遍鲜。一款号称策略类的回合制游戏最终又变成了拼成长和数值的臭裹脚布。晨曦曾经不止一次遇到过这样的项目。游戏在玩法上稍有突破,但是迫于市场的压力,还是没有办法突破国内传统游戏的概念,角色扮演游戏必定带上一套形形色色的数值成长系统,美其名曰延长游戏生命力,在晨曦看来不过是设计者没有能力设计出成熟系统来完善游戏内容,照抄一套数值成长系统可比开发一套炉石卡牌系统要简单多的多了。然而晨曦明白,纵使自己有千般想法,也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测试员。平时虽然和许多制作组在一个聊天群里,但是几乎很少能和他们对上频道。这些大公司编制下的游戏制作人,聊天的内容基本都是房子,车子,妹子,每天吃什么这类话题,有时候晨曦也会努力想说一些关于游戏的话题,比如最近新出什么游戏,哪个游戏的系统怎么怎么有创意,但是不出几分钟群里便迅速冷场无人接话。次数多了晨曦也就习惯于在群里当一个透明人了。&小晨,开会啦。&同事的呼唤把小晨从胡思乱想中惊醒,没想到加班日还开会。这次主持例会的是整个部门的领导之一,据说拥有多年海外游戏开发经验,只不过在回国后的项目几乎很少有成功的。领导在看过了项目的阶段性汇报后,照例说了一些鼓舞士气再接再厉的官话,但是之后领导对于游戏内容的建议让晨曦好生意外,游戏内容臃肿,前10分钟的体验不够吸引人,招式系统扩展性不够的问题都和晨曦的想法不谋而合。然而在国庆后项目就面临着第一次内测,内容上的调整意味整个项目的进程都会面临考验。。。会议室原本因为加班而有些压抑气氛,这次几乎陷入了冰点。五黄昏的园区人头攒动,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匆匆寻找着自己的方向。一栋办公楼的天台上,两个靠在围栏上的身影似乎正兴致勃勃地观赏着人们的忙碌。老王递过一支烟给晨曦,晨曦摆摆手。老王只好笑笑自顾自点上了烟,意味深长的看看晨曦。&小晨啊,你干这行时间也不短了吧。&&是啊,有些年头了。&&有想过要转型么?&晨曦疑惑的摇摇头&转型,也不知道转什么啊。&&迟早要走这一步的,你也该早点为自己打算打算。&老王拍拍晨曦的肩,语重心长的说道&我老实跟你讲,我已经递交辞职了,估计这个月干就走了。&&你也要走?这么快?那我们组不就。。。&&你慌啥,自然会有人来顶我,不会让你一个人白干。&&不是,老王,你这不干好好的,干嘛这么急着走?&老王缓缓地吐个烟圈,没有马上回答,看着一脸迷茫的晨曦笑笑:&我们这个行业啊,太年轻了,容不下我这种上了年纪的人了。你看看,你看看&老王指着楼下办公园区来来往往的人群&全都是年轻人,一色的名牌大学毕业生,不是硕士就是博士。你要不说这是我们公司,别人还以为进了哪所大学。在看公司像我这样年纪的,要么升职当管理,要么转行卖红薯。继续混在第一线的啊,要多尴尬有多尴尬,就像等着别人来赶你走。&看着有点沮丧的老王,晨曦一时也无言以对,自己再过几年也该到了老王的年纪,只是完全没有老王这样的危机感。看到晨曦默不作声,老王继续说道:&小晨啊,这个行业在国内就是这样的,只能吃青春饭。想你我这样没有顶尖技术的,公司找两个实习生带几年就可以代替我们了。你说你经验丰富,别人根本不看重。年轻人犯了错,经验不足可以原谅;你我要是犯了错,哎,小磊你认识吧,以前你们一个组的,上礼拜犯了点事儿,第二天就卷铺盖走人。&老王说的小磊,就是当初晨曦邻桌的胖同事,晨曦当然再熟悉不过。作为同在一个项目组的三个测试之一,上个月小磊在游戏版本更新测试的时候,疏忽了一个很明显的错误,导致上线后的版本出现了BUG。项目组上报给上层领导后,小磊直接被劝退,第二天就搬了东西离开了公司。在走之前,很久没联系的小磊还找过晨曦,两人寒暄些许,晨曦便目送着小磊缓慢沉重的背影默默的离开了大楼。&你说我也算是游戏行业的牺牲品吧&向来没皮没脸的老王笑着自嘲,这个漂流千里来到南方打工的东北汉子耿直而又絮叨,在领导面前总是直来直去,在同事面前却总是仗着自己年纪爱给人讲大道理。也只有晨曦觉得老王心不坏还能跟他聊几句,别的同事都对他絮叨都是敷衍了事,&等到自己热量耗尽,就到了该走了的时候,把机会都留给年轻人。就是不知道等他们年纪大了,会不会还像我这样。&晨曦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我们行业发展的这么快,事情总会越来越好的吧。&&我们这个行业还是不太成熟,你看这么多年轻人,好吗?是好,全是985,211毕业的高材生啊。&见晨曦没有不理他,老王算是又来了点劲道,&但是问题我们不是搞学术研究,我们是搞艺术创作,我们是做游戏的,对不对?这些平时的三好学生,高材生有几个真心来做游戏,有几个真的懂游戏啊?不都是冲着我们公司那点待遇来的,组里刚进来那个实习生,私底下人家直说了从来不玩游戏,你说他们能做的出好游戏,那才怪。&老王越说越激动&你再说,这个行业环境,到了我这个年纪就得从一线退下来,不退就相当是在混吃等死了,换一个新生上去,什么经验都没有了,又要从零开始。所以你看,这几年国内游戏发展,除了技术硬件上去了,其他方面基本没一点长进。可不就是嘛,一点积累都没有,你发展个啥。人家国外就不这样搞,3,40岁的开发人员才是中坚力量,一个人在一线上干一辈子都行,这样才能有积累嘛,你说是不是小晨?&老王这才发现晨曦早已走神,呆呆望着远处耸立的漫天大楼发着愣。天暗了下来,整栋整栋的灯光却亮了起来。尾声 坐在我面前的晨曦看起来有点腼腆和疲惫,他的行李堆放在脚下,一副旅人的打扮。上个月离职申请提交后,不顾几位同事和领导的挽留,晨曦很快交接了所有的工作,去意已决。&以后还会做这行吗?&晨曦不自觉的笑了笑&也许吧,我也不知道。&&怎么就这么突然想走了?&短暂的沉默后,还是晨曦开了口:&可能是在这行干了7,8年了,最近突然觉得自己失去了热情。原来以为只是自己有点累,可是我仔细想了想,可能并不是这样。&晨曦的口气听上去充满了无奈,&我很爱玩游戏,原本我觉得我能把做游戏当作自己的工作是很了不起。但是时间久了,我发现...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在一个垃圾堆里,你懂吗?每日每夜经手的那些游戏,都是些什么啊,换皮山寨,一心坑钱,看不到一点创新变化。动作游戏做了几年手感还像弹棉花,策略游戏充完钱闭着眼随便点就过了,RPG恨不得一个角色给你穿几百样装备好让你升级打宝石洗属性。一个制作组都找不出几个真正懂游戏玩过好游戏的人,做游戏对他们来说跟街头卖蛋饼没什么区别,只不过他们拿的是博士学位。你都不爱游戏,怎么能做的出好游戏?&晨曦深吸了口气,看着周围来来往往的人群:&太痛苦了,天天面对着一堆毫无意义的东西,还要强颜欢笑。有时候我觉得我都不是我自己了。&&国内的环境就是如此,你也没必要太执着。&我试图安慰下他。&我懂,我怎么会不懂,又不是三岁小孩还闹脾气。&晨曦笑笑,&只是我觉得人还是得遵循自己的本性,天天带着面具勉强自己好比是种对自己的冷暴力。&车站广播提示着下一辆离开这座城市的车快发车了,晨曦麻利的扛起行李。&之后有什么打算吗?&晨曦沉默了一回,用他标志的笑容对着我说了一句:&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吧。&随后便消失在匆忙过往的人群里,再也瞧他不见了。
24小时内最火资讯
三日内热门评论文章
热门IT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突然不喜欢玩游戏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