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笨的人张天义真有很笨的人吗

世界上没有最笨的人,只有最懒的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世界上没有最笨的人,只有最懒的人
云教互动是隶属于优越集团的独立教育品牌,...|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世上有笨的人吗?_百度知道
世上有笨的人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没有人不笨,再聪明的人也有笨的一面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如果有人说你笨,那你就真的笨吗
国学大师钱穆说:“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这并不是说天资不重要,而是心态、坚持太重要,踏实、坚持、低调、谦和,才是通用法则。而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我们所处的周边环境,似乎都与下笨功夫背到而行,可是,长远来看,静下心,把所学都吃透才是正经路数。
聪明之人,钟爱笨功夫
李嘉诚有个著名的时间表,每晚睡觉之前一定要看书,12点必须睡觉,早上5:59准时起床,决不拖沓,差不多坚持半个世纪之久。单是这份毅力和自律,如果你也可以做到,不一定能成为第二个李嘉诚,但一定不会太差。国学大师钱穆说:“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
胡适也说:“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
有人问美国“篮球天才”科比为何如此成功,他却反问道:“你知道洛杉矶每天早上4点钟是什么样子吗?”
村上春树到了28岁,突发奇想要尝试写作,于是辞去了酒吧的工作,每天早起写作4-5小时,然后去锻炼身体,坚持跑步长大八年之久,中午则听听音乐、看看书,晚上推掉应酬,坚持早睡。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她的整个青年时期,几乎都用在写作上。即使是在香港战乱的时期,在不确定明天是否还能活着的情况下,仍在坚持看小说,所以她年少成名,闻名海外。
笨功夫让曾国藩成为极“精明”之人
曾国藩秘书赵烈文的日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
曾国荃攻打南京不下之际,朝廷令李鸿章协助进攻。李鸿章一方面不想夺了曾家兄弟的首功,向曾家邀功买好;另一方面又想把抗旨之责推给曾氏,因此私下到处解释,做了很多小动作。而曾国藩的对策则是回复给皇帝一道辞气卑约的奏折,坚决请派李鸿章前来,不望有功,但求无过,言语恳挚,不温不火。相形之下,李氏的小算盘一目了然。赵烈文评价说,曾国藩的手段,平直无奇,却实高于李数倍。
仅此就可看出,曾氏的“精明”已至最高层次,实非常人可比。正是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了曾国藩非同一般的精明和高明。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很独特,那就是尚“拙”。他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能够打通科举这条路,靠的完全是“笨劲”,而且这种笨功夫在他小时候就养成了。曾氏一族的天资并不出色,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一生考了十七次秀才,一直到四十三岁,才勉强过关。曾国藩小时候读书,父亲要求他,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任务,绝不睡觉。
他不懂技巧、捷径,只知道一条路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正是这种“笨拙”的学习方式,让他培养出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踏实精神。
积苦力学的经历给了曾国藩独特的启示,他发现笨拙有笨拙的好处。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击打能力很强。
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下“困勉之功”,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打得不牢固。所以,“拙”看起来是慢,其实却是最快,因为打下了扎扎实实的基础,不留遗弊。
虽然曾国藩考了九年才考中秀才,但是自此之后,他的发展就很顺利,中秀才的第二年,他就中了举人,又四年,高中进士。他总结说,这得益于自己基础打得好,所以“读书立志,须以困勉之功”。
正是坚持不断地下笨功夫让曾国藩成为极“精明”之人。曾国藩打仗靠的也是笨拙精神。其一生善打愚战、笨战,不善巧战。他打仗不贪小利,不求奇谋,踏踏实实,稳扎稳打。他说:“打仗要打个稳字。”他一生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战前,他会花费很多精力去研究敌我双方情况、战斗的部署、后勤供应、出现不利情况如何救援等等,每个环节都算到了、算透了,才能下定打仗的决心。
此外,曾国藩一生待人接物更是以诚为本,以拙为用。他一生要求自己“不说大话,不求虚名”,做事“情愿人占我的便益(宜)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宜)”。别人以巧似伪欺骗他,他却仍然以诚相待。
左宗棠一生不服曾国藩,始则挖苦打击,终则以怨报德,曾国藩却终生未还一手。
李鸿章作为他的弟子,也时常和他耍心眼、逞私心。曾国藩却因为爱李之才,始终不改对李鸿章的关心、爱护、包容、提携。李鸿章因此终生感激涕零,到晚年更是开口不离“我老师”三个字。
笨拙的思维方式,避免“中国式思维”的局限
曾国藩最有意义的“笨拙”,还是他的思维方式,正是“扎实彻底”的思维方式,使曾国藩避免了几千年来“中国式思维”的局限和弱点。
中国式思维尚直觉,重体悟,善类比,却轻逻辑。那些才子、文人的思绪常如天马行空,不循规矩,任意跳跃,因此很容易跳过真理与谬误之间那一步小小的距离。
而西方思维的最大特点是重视实证、重视逻辑、重视差别。西方人从量化分析事物间的不同之处入手,沿着“现象—差别—差别的扩大—精确量化—创新”的思维路径前进,因此能发展出卓越的理性思维,建立起严密的学术体系。
曾国藩的思维方式与西方式思维不谋而合。曾国藩的思维方式因为其“笨拙踏实”,在中国人中达到了少有的严密程度。
每遇到一件事,从正反两方面去看,是曾国藩式思维的秘诀。而“正”“反”这两个方面,他也要进行细分,把“正”面再分两面,分析它的正反。同理,“负”面也自有其正反。
他把这件事中包含的每一个因素都研究到位,不使其有一点含混不清之处。这样分析下去,会观察得分外透彻。
曾国藩说,自己“天分不甚高明,专赖学问以求精明”。曾国藩一生经历千难万险,处理过无数大事,大体都很得当。其过人之处就是不怕费心费力,对事物进行不留死角得深入分析。
在对事物进行透彻分析的基础上,再找出要害,把握关键。每次处理完之后,还要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作参考。
曾国藩的精明,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笨拙之上。确实,“笨”到极致就是“聪明”,“拙”到极点就成了“巧”。
踏实、坚持、低调、谦和,才是通用法则
聪明人总是生活在外界的赞誉中,受到表扬追捧,光环加持,所以,聪明人往往会被自负、傲慢不知不觉地陷害。
所以,聪明人要成功,需要加倍努力,更要下笨功夫,稍有不慎,就可能步仲永的后尘。踏实、坚持、低调、谦和,才是通用法则。
这并不是说天资不重要,而是心态、坚持太重要。笨办法并不是说是笨人用的方法,而是普通人的方法,这些方法太不起眼,不容易让人夸奖,可是,却是最务实的方法。
所以,世界上最可怕的事,不是比你聪明的人比你努力,而是比你聪明的人,都在偷偷地下着“笨功夫”。
还请大胆地下笨功夫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全世界最笨的人竟然证得阿罗汉果_凤凰佛教
全世界最笨的人竟然证得阿罗汉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愚路是佛陀时代笨得不能再笨的人,四句偈颂,三个月背前忘后,大家都对他不报希望,他的修行路在哪里呢?
证悟之路(图片来源:资料图)
在佛陀时代,印度舍罗伐城的地方,有一位婆罗门种族的居士,他的太太虽然为他生了好多孩子,但是每次生下不久,就死亡了,这使他烦恼非常。 有一次,他的太太又怀孕了,并且快要临盆了,这又使他焦急起来,他想他是命中注定绝子绝孙的了,这回生下的孩子,谁能担保不跟已往所生的孩子一样呢? 当他正在忧愁痛苦的时候,他家邻居的一位太太来向他建议:&你太太临盆的时候,可以来唤我一声,我希望能够帮助你,试试你的好运气。& 不久,孩子生下了,是一个又白又胖的男孩子。那位邻居的老太太,替孩子洗干净了,也包裹好了,又在孩子的嘴里喂了最好的生酥,然后交给了一个婢女,教她抱著孩子,放在大路的十字街口,如果看到出家人经过之时,不管是佛教的出家人,或是外道的出家人,都要向他们恭敬虔诚地说:&圣者慈悲,接受这个小儿礼圣者之足。&直到日暮时分,如果小儿不死,你就把他抱回来。 那个婢女,照著所吩咐的话,一一做了。那天,街上来往的出家人特别多,有的是佛教的,也有好多是外道的,其中当然有著好多是得了道证了果的出家人。那些出家人,听说&小儿礼圣者之足&,他们便会停下脚来为小儿祝愿:&愿令你这个小孩子无病长寿,天神拥护,父母所愿,悉令圆满。& 最难得的,那天上午,佛陀也出来托钵行化,经过该处。那个婢女见到佛陀的威仪和相好,不禁五体投地,顶礼佛陀,并且指著小儿说:&世尊慈悲,接受这个小儿礼世尊之足。&佛陀听了,非常欢喜,所以也为这个小儿,作了同样的祝愿。 这样一来,一直到晚上,孩子还是好好地活著。那位居士见婢女仍旧抱著活的孩子回家,真是高兴得不得了。继续过了好几天,孩子渐渐地大起来,他家便大会亲友,大请客,大庆祝,并且为这孩子取名字。大家都说:&这个孩子既然是放在大路边上才能活的,就应该叫大路。& 大路是非常聪明的,渐渐长大了之后,也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技能和学问。当时印度外道最高的学问是四种吠陀经,也被大路通通学会了。因为他有学问和大智慧,好多人家的孩子,都送到大路那里去做学生,后来他的学生,竟有五百个之多了。 同时,当大路生了不多几年,大路的父母,又为大路生了一个弟弟,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婢女抱著放在大路上的十字街口。但是婢女偷懒,只在小路边上坐了一天,幸而佛陀在那天的上午,也在那条小路上经过了一次,并且也为小儿作了与过去同样的祝愿。因此,在庆祝会上为之取名的时候,大家又说:&这个孩子既然是放在小路边上才能活的,就应该叫做小路。& 可是,小路的头脑,恰恰与他的哥哥相反,愚笨的程度,简直难以形容。他的父亲也请了最有名的老师教他读书,但他还是没有办法:老师教他两个字,他记住了第二个字,便忘了第一个字;再学第一个字,又忘了第二个字;学这样不成,换学那样也不成。最后,逼得他的老师无法可想,只好向他的父亲辞职,并说:&我是没有办法再教令郎了,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因此,愚笨的小路,渐渐出名了,他已笨得不能再笨,大家就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做愚路;这个愚路的外号,后来一直被人家喊了好久好久。 渐渐地,他们的父母年老了;父母对于大路是能够放心的,至于愚路的低能,却使父母担心。所以当其父亲临终之际,特别叮嘱大路,要好好地照顾弟弟。 当他们的父亲死了不久,舍罗伐城里来了很多佛教的出家人,全城的人,听说这些出家人是由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带著来的,所以都到城门口去迎接,因此也引起了大路的好奇心,他也杂在人群里去凑热闹,致使他听了二位尊者以佛法的开示,他发了一些疑问,也求得了满意的解答,这使他敬佩得无以复加。于是,大路发心出家了,出家之后,如法修持观想,不久以后便证了阿罗汉果,这是小乘出家人修道最高的果位了。 大路出家之后,愚路无依无靠,既没有治家理财的本领,也没有自谋生活的能力,他只好去做乞丐了。 有一天大路出外行化,在路上遇见了愚路,大路问了弟弟一些生活的近况,心里就想:我的这个愚笨的弟弟,如果也能出家,那该多好?但是不知道他有没有出家学佛的善根?阿罗汉多数是有神通的,他便入定,用神通观察,知道愚路是可以出家的。于是,便收愚路出了家,也给他授了比丘戒,成为一个真正的僧宝之一。 出家人不是吃饱了饭坐著玩的;出家的目的,是在如法的修行;但要修行,首先要懂得修行的方法,这就是出家人为什么要诵经和看经的理由了。 大路尊者,为了要使他的弟弟,现在又是他的弟子愚路,能够如法修行,便教了他一个偈子: 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知欲境空,无有之苦当远离。 愚路是世界上最笨的笨人,小时候老师教他两个字,他都没有办法记得住,现在教他这样深奥的四句话,当然是更加没有办法了。但他并不灰心,他天天读诵著这四句话,时时刻刻地读诵著四句话,在寺内读诵,到寺外也读诵,一连读诵了三个月,在附近放牛牧羊的人,都因听了他的读诵而能朗朗上口,默默地记住了,愚路还是不得要领,甚至反而去向放牛牧羊的人求教。 像这样的情形,使得大路尊者,也觉得束手无策,所幸大路尊者是一位有了神通的圣者,他便入定观察愚路的根机,看他究竟应用什么方法才能化开他那愚笨的业障。大路尊者用神通观察之后,始知应该采用呵责的方法来激励愚路,他便把愚路叫到跟前,故意问他所学的功课如何了?见愚路无话可对时,便将他一把推出门外,并厉声呵责他:&你是至愚极愚,至钝极钝的人,像你这样的笨人,佛教里要你做什么?& 这使愚路太伤心了,他站在大路尊者的门外,思前想后,怨恨自己的愚笨,他想:我现在算是什么呢?我已出家了,所以不再是俗人,但我已被佛教赶出来了,所以也不是出家人了!于是越想越伤心,他伤心地哭泣起来,哭得像个迷失了路途,既哭得伤心,又不知该如何是好。 好在佛陀是无所不知无时不觉的大慈悲父,此时正好经过大路尊者的门口,看到愚路在悲伤地哭泣,佛陀便走近去亲切地问他:&你有什么困难,要我帮助吗?& 愚路见了世尊,先是吃了一惊,但当他发现佛陀的态度是那么慈祥亲切时,他才定下心来,诉说他的苦衷:&世尊啊!因为我太愚钝了,三个月诵不会一个偈子,所以被我的亲教师大路尊者赶出来,不要我出家了,现在我真不知应该如何是好!我又无处请求申告,所以我很伤心。& &这是不要紧的,佛法不是你的亲教师一个人的,佛法是由我经过三大无数劫的无量千百苦行而得来奉献给一切众生的。&佛陀又接著问愚路道:&既然如此,你愿意让我来教你吗?& 佛陀的慈悲,使愚路感觉太意外了,他还不敢相信,佛陀真会亲自教他,所以他以怀疑的口吻说:&世尊啊!我是世界上至愚极愚,至钝极钝的人啊,怎可接受世尊的亲自教导呢?& 于是,佛陀向他和蔼而恳切地说了一个偈子: 愚人自说愚,此名为智者;愚者妄称智,此谓真愚疑。 因此,愚路便随著佛陀走了。佛陀教他两句法语:&我拂尘,我除垢。&然而,笨人终究还是笨人,即使佛陀亲自教他,他还是记忆不住。 佛陀知道愚路的业障太重了,要等业障消除之后,才会好转起来,于是叫他为大众比丘擦拭鞋履上的尘垢。大众比丘们先还不肯让他擦拭,唯恐他笨手笨脚,呆头呆脑地把大众的鞋履反而弄脏了,擦破了。为了这是佛陀的意思,大众比丘们才没有坚决反对。 佛陀的指示,当然是不会错的,因擦拭鞋履的尘垢,与他所诵的&我拂尘,我除垢&,是能相应的,他天天诵著这两句法语,天天擦拭鞋履的尘垢,一边诵,一边擦,经过一段时日之后,他的业障果然消除了,他能将这两句法语牢牢地记住了,他的心境也开朗了,他的智慧也显现了,他对尘垢的意思,也豁然开悟了。 有一天夜里,他突然能向自己自问自答了,他想:世尊教我读诵的两句法语&我拂尘,我除垢&,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噢!我知道了,尘垢有内外两种的分别,那么世尊教我的尘垢,究竟是内心烦恼的尘垢呢?还是外在大地的尘垢呢?这是不可用言语表达的绝对真理呢,还是可用言语表达的相对真理呢?噢!我又知道了: 此尘是人的贪欲,而不是大地的尘土。 此尘是人的嗔恚,而不是大地的尘土。 此尘是人的邪见,而不是大地的尘土。 有大智慧的人,应离贪欲、嗔恚与邪见。 噢!我知道了,只有离了贪欲、镇恚与邪见的人,才是真正能够拂尘除垢的人。 就在这自问自答的过程中,他便断除了一切烦恼,达到了&所作已办,不受后有&的境界,证得了阿罗汉的圣果圣位。 现在是愚路尊者了,他已是佛陀座下的圣弟子与大比丘了。但他证道之后,仍然坐著不动,直到第二天大路尊者经过他的面前,还以为他是坐在那儿瞎用工夫哩,所以走过去,拉起他的手臂,并且对他说:&你赶紧起来学习读诵吧!学会了读诵再去打坐思惟吧!& 大路尊者的好意关切,愚路尊者是能了解的,所以他任由大路尊者拉他的手臂。此刻的愚路尊者已经有神通了,大路尊者拉著他的手臂走了好长一段路,他只是把手臂无限地延伸出去,身体却依旧坐在原位不动,当大路尊者觉得不对回头看他时,才露出欣慰的微笑,知道他已证得圣果圣位了。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奇迹,愚路尊者是众所周知的大笨人,像这样的大笨人,竟然也能在佛教中出家,也能证得阿罗汉果,这在一般的凡夫看来,实在很难相信。尤其是其他的外道,不唯不信真有此事,甚至利用这一机会来破坏佛教和毁谤佛陀,他们说:&大家看呀!佛教有什么了不起崇高伟大的呢?佛教的圣果圣位,连一个笨得不能再笨的笨伯也能证得到,那有什么稀奇?& 殊不知,佛教的崇高伟大也正在于此。佛法是平等的,只要有人肯学习,有信心,依教奉行,工夫到了,不论何人,都能证到圣果圣位的。佛陀为了用事实来证明表现给大家看,便教阿难陀尊者,差愚路尊者去教诫比丘尼。 这一个由愚路尊者教诫比丘尼的消息,在先一天传出之后,比丘尼之中有十二个年轻而顽皮的人,便猜测著说:&这是瞧不起我们女性出家人的举动嘛!长老比丘之中,有那么多智慧,能说能辩的大德比丘,为什么不来教诫我们,偏要派愚路来,愚路在三个月中诵不会一偈,他能教诫我们什么名堂?& 有的则说:&既然如此,我们也可以给他一点颜色看看,叫他能上台而不能下台。& 她们如此这般地计议了一番,便去分头工作。一半人员布置讲堂讲台与讲座,布置得特别庄严华丽,法座摆设得特别高大,好让听众们,大家都能清楚地看到说法的人;另一半人员则分头上城里去大肆宣传,不论大街小巷,都去一家一户地宣传著说:&明天我们寺里有一位大法师来说法,来教诫我们,那位法师是最最有智慧,最最有辩才,最最会说法的上座比丘,凡是听他说法之后的人,人人都能见道得道,不再轮回生死,而得涅槃清净。所以劝请大家不要错过了这个大好的机会。& 因此,到了第二天,愚路尊者尚未到达,全城的善男信女,已在比丘尼寺内,挤得水泄不通了。大家都在等待著大法师的光临,而那十二个年轻顽皮的比丘尼,却偷偷地躲在一旁,吃吃地发笑,她们以为这一下子可叫愚路尊者难堪定了。 终于,愚路尊者,带著一个伴从的比丘光临了,大家见了,都很怀疑,这两个比丘之中,究竟那一个才是大法师?如果说是愚路尊者嘛,那简直是不能想像的事,如果说另外一个比丘嘛,显然那个比丘的年纪太轻,不可能是上座大法师。 大家正在怀疑猜测之际,愚路尊者已经走进了讲堂,踏上了讲台,他以神通观察知道那个高大的法座,不是为了恭敬,而是为了取笑,所以伸手一按,那高大的法座竟像棉花堆似地,缩了下去。但是当他安详地坐上法座之时,年老证果的比丘们,固然相信愚路尊者会有大法供养的,一般的凡夫们,却觉得大大地失望了,甚至觉得他们是被愚弄了,因此,大家议论纷纷地吵闹著。 愚路尊者,胸有成竹,他知道,在这种情形下,用嘴说法是不中用的。于是,坐下之后,随即入定,表现神通,从座上忽隐身不见,飞在空中,由东边出向西边入,由西边出向东边入,由南边出向北边入,由北边出向南边入;空中坐,空中卧,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上出火身下出水;履水如平地,入地如虚空。一共作了十八种神通变化以后,还复坐于原座。 凡夫见到了神通变化,无有不起恭敬心的,无有不作稀有想的,无有不去五体投地而如大树倒的。这样一来,大家恭恭敬敬地静止下来了。当静得鸦雀无声的时候,愚路尊者开始为比丘尼们说法了: &诸位姊妹,你们都知道我在三个月中,诵不会一个偈子;但是我要告诉你们,即使用七日七夜的时间,也无法说尽其中的任何一个字。所以我想,今天只能约略讲说其中的一句。& &你们听著:佛说不令一切有情众生,造作种种的恶业;所谓恶业,又不外乎身、口、意的三大类别:我们的身体,可以造作杀生、偷盗、邪淫的三种恶业;我们的口舌,可以造作妄语、离间语、恶人语、绮杂无意味语的四种恶业;我们的心意,可以造作贪欲、嗔恚、邪见的三种恶业,合起来说,就是身口意的十恶业。佛说这些恶业,都是由心为主宰,如果大家不去随著恶心而作恶业,大家便能离苦得乐&&& 当愚路尊者说到此处,还想继续向下说去,但是听众之中,已有一万二千人,都因此而见道、得道了,从小乘的贤位乃至无上的菩提之心,都有人得到了。 这是一次最最成功的度化;这次的成功,使得愚路尊者的名号,永远留在佛弟子们的心中,也永远留在佛经之中。也给愚笨的人们带来了学佛的勇气,也为平等的佛法创造了无上的光荣。 愚路尊者是什么人呢?他就是《弥陀经》中的周利盘陀伽,《根本律》中译为朱荼半托迦,意思是小路。 此篇取材于《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三十一改编而成 附记:在《增一阿含经》卷11《善知识品》之12,记朱利盘特的出家学法,愚笨而证无尽的事:佛初教他念扫帚两字,记住扫忘了帚,记住帚又忘了扫;但他却由去尘除垢的意思,思惟而证了阿罗汉果。
[责任编辑:闫秀勇 PFO004]
责任编辑:闫秀勇 PFO004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最笨的人是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