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皇家建筑艺术学院农场

来自Cn.18dao.net
& 丹麦农业
【中文题名】:丹麦农业
【外文提名】:Agriculture
【分类号】:K953.4
【关键词】:农业
【相关人物】:
【相关事件】:
【内容提要】:  
     丹麦地处北欧南端,扼波罗的海出入要道。面积为4.3万平方公里。夏季平均气温摄氏16.4度,冬季二月份最冷平均摄氏0度,年降雨量664毫米,年降雨量分布比较均衡,气候湿润。可耕地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3%,约270万公顷。适宜的气候和广阔的可耕土地为丹麦的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丹麦也是传统的农业国家,以作物种植、家畜饲养为主。其中60%的耕地种植谷物,以小麦和大麦为主。其它还种植油菜、甜菜、土豆、豌豆、草籽和其它各类特殊作物。农作物主要用作饲料。丹麦的气候特别适宜培育农作物种子,丹麦种子的产量位居世界前三名。家畜饲养以猪、牛、禽、裘皮动物为主。
     
     但丹麦的农业内涵与我们中国人概念中的农业大相径庭。它是集农、工、商一体化,种植、饲养、加工、销售、科研、检疫一条龙,各个环节相互关联、互为依存、互相发展,而且是农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政府在宏观政策、国际事务、卫生安全等发挥作用外,基本不参与农民的农业生产事务。
     
     丹麦是出口导向型国家,国民经济严重依赖出口。农产品也不例外,其产出的三分之二出口到国际市场,主要是欧盟成员国家。1999年,丹麦出口总额达3393.3亿丹麦克朗,其中农产品出口额达457.6亿丹麦克朗,占出口总额的15.29%。农产品中,猪肉出口额为212亿丹麦克朗,占总出口额的6.25%,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46.3%。{ds statistics 1999}。农业劳动力只占丹麦总人口约4%,约20万人,其中一半还是农产品下游产品的加工业从业人员。1998年丹麦农业总产值达900亿丹麦克朗,其中从欧盟获得的农业补贴为90亿克朗。因此,丹麦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丹麦是一个人口少、国土小、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但农业的重要性如此重要,其成功的因素可分为以下几类:
     
     农业管理体制小政府、大社会。纵观世界各国,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和管理不言而喻,绝大多数国家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了层层管理机构和部门。而丹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只有中央机构,没有地方机构,或称为单级管理制。由于人口、面积等不同国情因素,丹麦实行土地私有化后,政府将适用于农业的资金直接用于贴补农民的生产,鼓励农民自己发展自己,不依靠政府,因此,政府免去了设立层层管理的机构需要,减少了中间环节和各种制约因素。农民为了自身经济利益和技术支持的需求,逐渐形成了不同形式的互助协作体,由最初的家庭合作逐渐合并、发展成为全国行业性质的合作社,如养猪及猪肉行业、养牛及乳制品行业、养貂及裘皮行业等,都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行业合作社。
     
     丹麦食品、农业、渔业部是国家的农业主管部门,部内设置不同的管理和科研机构,并在全国设置了11个卫生检疫监督中心,总共人数约5400人。负责制定政策和宏观管理,为开辟农产品国际市场服务。丹麦农业部还在主要农业国家和新兴市场都安排了农业顾问,这些顾问以丹麦在国外的外交机构为基础,同所在国家进行农业和农产品贸易方面的业务合作。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丹麦的出口商寻求新出口机会,并且当所在国的农业部门中出现可能影响贸易的各类因素时,随时将情况通报给丹麦的农业团体。政府对农业的直接扶持主要体现在对科研开发的支持,协调双边、多边关系。而主要的行业管理、农业服务、技术推广、科研开发、市场营销等全部由农民自己组成的机构合作社负责。
     
     农民组织合作社
     
     丹麦的传统农业以谷物种植为主。19世纪中后期,廉价的北美和俄罗斯谷物大量涌入欧洲,严重地冲击了欧洲的谷物种植业。在此背景下,丹麦逐渐发展家畜饲养业,养猪、养牛等开始取代低廉收入的谷物种植。随着家畜饲养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农民开始寻找技术支持和更好的市场出路,以期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几户农民开始建立协作体,聘请技术顾问。合作社的雏形开始形成,再进而合并,规模越来越大。今天的合作社已经是集政、农、工、商、学、技、研为一体的农民经济、政治利益的代表。
     
     丹麦的农民组织在形式上有合作社、协会、联合会等,但都是合作社性质的。每个农民都是上述一个或多个单位的成员,其层层机构的管理人员都是农民的会员大会推选出来,为农民利益服务的,实际上是农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合作社实行一员一票的平均制,无论农场规模大小,权力一律平等。
     
     最高机构为“丹麦农业理事会”,农业理事会不是政府组织,而是一个民间机构,是农民政治、经济利益的代言人,其目标是为农民创造最佳的经济环境,使农民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主要体现在参与政府制定与农业相关的政策、立法、对外谈判,参与欧盟的有关政策和对策事务,制定农产品和食品出口战略。展拓国内外市场,真正代表农民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在政府、议会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丹麦的农业合作化是农民出于自身利益和竞争的需要,自愿组成农民组织、咨询机构或农工商相结合的协作体,以家庭农场为单位的生产机制一直未变。1805年建立了“农民联合会”,1896年建立了“家庭农场联合会”。以上两个组织设有100多个地方分会,其性质、内容相同,由于历史的原因而同时存在,直接为其会员提供各方面的服务。
     
     合作社起源于农业生产,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体经济利益的互为依赖越来越强烈,合作社的领域逐渐由农业生产领域延伸到饲养业、商业和零售业、保险、制造、加工等行业。
     
     丹麦的合作社和各类协会可以归结为五大类:农业生产合作型、经济合作型、农业技术服务型、商业经营型和工业设备生产型。协会类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丹麦农民协会和丹麦家庭农场联合会,合作社的代表企业为丹麦养猪和屠宰联合会,这三大组织也是农业理事会的支柱机构。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各个团体组织不同的侧重点,有些内容基本相同,但互为依存、互相协助,而且,合作社服务范畴广泛,如养猪农户参加的合作社,其所包含的范畴不仅是饲养、饲料、治病防疫,还包括育种、屠宰、猪舍建设、财务管理、销售、农药、种子、农机。经济类合作社又有自己所属的商业贸易公司,从事合作社企业和农民生产产品的销售。农民协会组织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的技术服务和指导、传递有关技术信息、检疫防疫服务等。农民外出休假时节,农协还负责雇佣人员照看农场。
     
     丹麦农业咨询服务中心:该机构是独立于政府和丹麦农理会的机构,由丹麦农民联合会(三分之二)和丹麦家庭农场联合会(三分之一)共同所有。它分为两级服务体系总部和分支机构,共有1500多名农技人员,在全国下设75个分支机构。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其经济来源主要靠为农民计时服务收费、承担科研项目和新产品开发。
     
     主要业务是承担政府或行业的农业科研项目,并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
     
     1、专业技术服务:是服务内容的中心,如播种谷物品种的选择、饲料生产、化肥和杀虫剂的使用,家畜疾病的预防、动物营养、农场管理,农业技术的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分析,有关税收等国家政策,等等。
     
     2、传播新技能:开发的新生产技能要以最快的方式传输并应用到生产中去。中心通过电话、网络、出版物、集训等多种方式,对基层的技术员进行培训,并通过他们传授给农民。
     
     3、开发:主要是农场管理现代化方法的提高。
     
     4、试验研究:由中心和基层的技术人员合作进行新的品种开发和试验,如新的作物品种、植保、土壤与肥料的成分配比等,新的家畜饲养辅助技术等,建立示范农场等。通过一系列活动,建立数据库为农民服务。
     
     5、教育和在职培训:中心出版种类繁多的教科书和学习材料,对农民进行专业培训和知识更新,还通过不同渠道对青少年和儿童传输农业知识。组织农民召开研讨会、参观学习、交流经验等。
     
     农业教育:丹麦的农民都是知识型农民。只有经过5年大学学习、取得“绿色毕业证书”(证书封面为绿色)的人,才有资格购买土地,成为农场主。
     
     丹麦对农业教育极为重视。丹麦皇家兽医和农业大学是唯一培养农业和与农业相关的食品、兽医等高等教育人才的学校。毕业生中又60%以上的人从事农业咨询和教育。农民和农场经营管理人员、食品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等通过普通农业学院培训,而且是学习、生产相结合,虽然要求5年的大学学习,但一半以上时间是在农场边干边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丹麦这样的农业学校有28所,全部是寄宿学校,而且一般每个学校都有一个实习农场。丹麦每年有1500名完成9年义务教育的毕业生学习农业,半数以上的学生非农家子女。农学院为教育部的注册学校,经费由教育部按照在校学生数拨发。但学院仍然是独立的机构,管理人员来自农民联合会等合作社机构、学生组织、贸易团体及工业集团。学生免收学费,但由于是寄宿学校,学生必须交纳膳食和住宿费。课程由学院根据法律和教育部规定范围自行设计,理论部分包括自然科学、农场管理、食品质量、生态学、环境学、相关法律等。农场实践主要是在与农学院有协议的农场进行,农场主从行业基金会领取一定资金,用于支付学员工资。农学院的学习分为四个阶段,只有完成全部学习的学员才可以获得绿色毕业证书,购买30公顷以上的农场。最主要的农学院之一是“达鲁姆农学院”,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该校有北欧唯一的乳品生产技术培训基地,北欧国家所有的乳品生产技术人员都在这里接受培训,而且还接收外国学生学习。
     
     丹麦为了充分体现本国农业特色,尊重农业就是农业的基本理念,农场法规定,农场单位面积最大为150公顷、最多三个,且之间距离不超过10公里。农民必须住在自己农场上,农场不得出租,但可以自由买卖。其目的是限制农场的商业化经营,避免形成垄断。基于农场主资格的要求,农场不能继承,所以即使是父子关系,也是通过市场买卖农场,而不继承。
     
     农业科技:丹麦是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因此,为了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丹麦大量投资农业科研和新产品的开发。养猪及猪肉产品、养牛及乳品、裘皮、有机食品、草种科研和生产、农业环保是几项值得一提的强项。农业部和行业部门每年都设立数百个科研课题,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独立的研究机构。例如养猪业,就有一个肉制品研究和开发机构。丹麦国立乳品研究所是乳制品产业的主要研究机构。概括起来,丹麦从事农业科研的专业技术力量达万人以上。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丹麦农场的种植或饲养越来越专业化。20年前的家庭农场基本上都是猪、牛、鸡等家禽家畜混养,作物种植也是小而全,而今天的农场已基本上专一化,养猪的不养牛、鸡,而且饲养设施也越来越现代化,相应的农场种植也随之调整,基本是以满足饲养家畜为主,养猪的农民多是种植小麦等谷物类,产的粮食直接加工成家畜饲料,养牛的农户则是以牧草和种子种植为主。而这些农业专一化的前提都有大批科技力量做后盾。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因为有12亿人口的消费市场,而丹麦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出口国,因为她有强大的科研和技术力量支持,能生产出符合国际上大多数消费者口味和高卫生标准的猪肉产品,据了解,只有丹麦的鲜猪肉可以直接出口到美国、日本这样的高卫生标准市场。
     
     丹麦的农业生产和农民收益
     
     丹麦的农业生产以谷物种植和家畜饲养为主,谷物种植包括大麦、燕麦、小麦、甜菜、草种、油菜等,家畜饲养主要有猪、牛、裘皮动物。由于丹麦加入欧盟和对东欧市场以及土耳其、以色列市场的开放,丹麦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已逐部退化,目前市场供应基本上依靠进口。据统计,丹麦目前有农场57,600个,平均面积46公顷。农业及其相关产业从业总人口达203,000人。、1997年的农业纯收入保持在70亿丹麦克朗。1998年由于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农民收入减少,就全日制农民而言,谷物种植者平均年纯收入为179,000丹麦克朗,养牛和乳品生产者为209,000,而养猪农户收入为497,000亿丹麦克朗。
     
     专业农场主以农业为生,其收入平均77%来自畜牧业,23%来自农作物。80%以上的农场主不需雇帮工,只以家庭成员劳作。若雇一个帮工的农场,一般一年能够养60头奶牛,或养135头种猪、出栏2,500头生猪。
     
     农业环保:
     
     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丹麦在环保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丹麦几乎是四周环海,陆地自然资源匮乏,因此,加强环境保护对丹麦国家的生存和可持续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农业环保就为重中之重。其首要一条就是,农场冬季植被面积不得少于其农场面积的65%,以减少氮的流失。路边地头纵然是杂草丛生,也任其自然,因此,丹麦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绿色国度。
     
     农场面积和养殖数量:丹麦法律对农场面积和饲养家畜的数量做出规定,即根据农场土地面积所能吸纳肥料的量和家畜所生产肥料量的比例,计算出家畜单位,不得超比例生产家畜肥料。规定每个农场拥有的家畜数量不能超过500个单位。每个单位相当于1头奶牛、或3头种猪和30头生猪,或是2,500只肉鸡。
     
     丹麦的淡水资源完全是地下水,几乎没有地表水可以利用。家畜肥料必须经过发酵处理才能施入田间,其目的是防止家畜肥料污染土地和地下水。所以,保护地下水资源是保证丹麦人生存的关键。出于同样的目的和原因,丹麦政府对化肥、农药喷施的时间、种类和量都有规定。农家肥喷施在春秋两季,化肥的使用种类和数量由政府部门提出参考标准,农户只能低于标准,绝不允许超标准,而且,每户农民对自己喷施家畜肥、化肥的数量和时间,均要通过电脑网络向丹麦农业部报告,因为每户农场主都是在政府主管部门注册登记的,都有自己的注册号和相关材料。
     
     丹麦政府限制地膜使用,避免对土地造成污染;耕地也保持了自然形成的基本地貌和地形,防止造成人为的生态破坏。丹麦政府还鼓励农民使用风力发电,农民安装风力发电设施,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
     
     丹麦虽然是一个农业发达的国家,但仍然能享受到欧盟的农业补贴,1999年达到了90亿丹麦克朗。
     
     食品加工及设备和农机等相关产业
     
     丹麦农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大型成套食品加工及设备和农机、饲养及农业产品处理设备的生产,且技术含量很高,在世界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具体可以分为食品加工设备、肉制品加工设备、乳制品加工设备、各种家禽家畜饲养和屠宰设备、农田耕作机械、牧草耕作和收割设备、裘皮动物饲养和剥皮、加工设备。简言之,从生产设备方面而言,丹麦的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业的生存和发展,其生产设备不需要依赖国际市场进口就能满足需要,而且还大量出口国际市场。
     
     附件:丹麦农业相关机构:
     
     丹麦农业理事会下属分支机构:
     
     丹麦农民联合会丹麦养猪和屠宰联合会
     
     丹麦家庭农场联合会丹麦乳品委员会
     
     丹麦合作社联合会丹麦家禽委员会
     
     丹麦商业农民协会丹麦家畜和肉类协会
     
     丹麦青年农民联合会丹麦裘皮动物饲养协会
     
     丹麦农业学会丹麦畜牧生产者协会
     
     丹麦种子委员会丹麦甜菜种植者联合会
     
     丹麦食品、农业、渔业部
     
     Ministry of Food,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of Denmark
     
     holbergsgade 2, DK1057 Copenhagen K
     
     http:// www.fvm.dk
     
     丹麦农业理事会:
     
     The Agriculture Council of Denmark
     Axelborg, Axeltorv 3
     
     DK1609 Copenhagen V
     
     
     
     丹麦养猪和屠宰联合会
     
     The federation of Danish Pig Producers and Slaugterhouses
     
     (Danish Bacon and Meat Council)
     
     Axelborg, Axeltorv 3,
     
     1609 Copenhagen V
     
     
     
     丹麦乳品委员会
     
     Danish Dairy Board
     
     Frederiks Alle 22
     
     DK8000 Aarhus C, Denmark
     
     
     
     丹麦农业技术咨询中心
     
     The Danish Agricultural Advisory Centre
     Udkaersvej 15, Skejby
     DK8200 Aarhus N
     Denmark
     Email: klh@lr.dk
     http:// www.lr.dk
     
     
     
      
     
     
     
     
【序号】:7893
相关栏目:,
关于“出国指南/丹麦农业”的留言:
目前暂无留言
v1.18 a-j-e-12015年张君胜赴丹麦学习总结
2015年张君胜赴丹麦学习总结
发布时间:     访问次数:
2015年8月15日-2015年8月30日,根据学院安排,本人参加了中国畜牧业协会组织的&从农场到餐桌&丹麦养猪业考察学习。本次学习由中国畜牧业协会组织,在丹麦布康农学院安排下参观学习了丹麦养猪业生产,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丹麦养猪场的设计、丹麦养猪的饲料加工、丹麦养猪场的饲养管理技术、丹麦养猪业生物安全、丹麦皇冠生猪屠宰和猪肉的营销、丹麦养猪废弃物处理技术等。下面对本次学习的心得进行总结汇报。
一、丹麦养猪场机械化管理水平高
 养猪业设施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丹麦猪场设计除了全程采用风机通风,电热板、红外线保暖等机械设备,在饲料投喂、屠宰作业方面也高度自动化。猪饲料的输送全部实现自动化。猪每天的进食量由计算机控制,根据不同生长期定时、定量喂养。饲养一千头生猪,仅需0.3个劳动力。由于采用科学的饲养方法,丹麦猪的体重、身长、身高、瘦肉率基本相同,所以能在标准的自动生产线上进行屠宰。丹麦生猪饲养出栏天数约160天。
丹麦养猪场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猪的动物福利、疾病预防、疾病诊治、综合防疫、环境污染、废弃物处理等等方面,猪场设计先进机械化水平高。我们参观的一个商品猪场在2000年建场就考虑到了动物福利,该场拥有1900头母猪,年生产6万头(8公斤)小猪的中等企业。养殖场由两栋全封闭厂房(约7000平方米)和一个八十平米上下两层办公生活楼组成,员工加老板在内4人,工作时间:7.00-15.00,下班后员工都可以回家,上班中间可以休息两次,每次休息半小时,休息期间可以喝咖啡吃甜点,但不能接打电话,也不能谈论和工作相关的事情。4个人把猪场管理井井有条,地板采用漏缝式水泡粪,很少清扫。猪舍保持温度20~25度,有自动喷淋装置,自动加水加料,因为动物福利的问题,栏舍增加了公共活动面积,漏缝也要降低宽度等。另外我们参观的一个年养殖4万头保育猪、2万头育肥猪的猪场,该猪场采用最新的全自然通风建设,跨度70米,没有风机全靠设计自然通风节约能源,同时该场废弃全部采用高塔净化处理排放,改场仅有一人饲养管理。丹麦还是动物福利的积极倡导国之一。丹麦1999年起,农场主养猪就开始实施室内圈养或野外圈养的开放式方法,保证动物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只要标有符合动物福利规定的符号,就会受到消费者的积极青睐。
二、丹麦养猪提供充足的营养和科学的饲养标准
丹麦的猪饲料以谷物为主,主要是大麦、小麦、黑麦、豌豆、豆粉等。另外,加少量油饼、动物脂肪、肉骨粉、蛋白等添加剂。丹麦法律严格禁止饲料中使用催长剂、荷尔蒙等生长激素。猪的饲养以科学的配方为指导,以提高饲料转换率。丹麦养猪的料肉转换率在2.3以上,平均日增重900克以上。充足的营养和科学的饲养体系,具体表现为:丹麦生猪饲喂的配方由专门的机构&&丹麦农业和食品委员会下属的生猪生产部和哥本哈根大学、奥古斯大学根据丹麦猪的特点制定,保证了生猪获得充足的营养。丹麦养猪和屠宰联合会的生猪生产部,承担猪饲料营养的综合研究。通过混合饲料和对饲料成份的检测分析,为养猪的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以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取得最好经济效益。
学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丹麦最大的预混料厂之一Vilomix,则是丹麦最新、最大的单体饲料厂Danish Agro。在两个工厂现代化、机械化的生产过程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提高生产力,尤其是在Danish Agro,每天生产200余吨近20个配方饲料仅有2名员工生产操作。丹麦猪场大多都有自己的饲料加工间,加工原料主要为农场自产的大麦、小麦、燕麦等原料和预混料,每一个农场都有自己的配方,根据不同猪的生长阶段和原料的成分进行设计加工适合本场的饲料。
在药物使用上,丹麦禁止饲料中添加生长激素或激素类药物,限制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对允许使用的药物也严格规定停药期。疫苗品种少,丹麦的商品猪仅用一种疫苗。
三、丹麦养猪重视种猪培育和良种繁殖体系建设
重视种猪培育和良种繁殖体系建设,确保种猪生产性能高。丹麦重视猪种的培育和不断改良,坚持不懈地进行优良品种的研究开发,从而使丹麦始终拥有世界一流的猪种,则是最根本的一条经验。
虽然丹麦培育的丹育大白、长白(Landrace)和杜洛克(Duroc)等三个优良品种早已以瘦肉率高等指标闻名于世,但为了持续保持其产业竞争力,丹麦仍在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控方面做出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新成就。
丹麦国家猪生产委员会NCPP(Th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Pig Production)组织实施了丹麦种猪育种计划(Danish Pig Breeding Program), 简称&丹育&。其目的是继续改良上述三大品种种猪的性能。为了完成这项工程,NCPP和皇家农业和奥古斯大学、丹麦农业研究所等单位协作,并联合了42家种猪场,共约有72个种猪群。以上述三个纯种体系为基础,第一代为核心群(GREAT GRAND PARENTS),共有6,534头纯种母猪。核心群的选育是根据生产性能、繁殖力和胴体性状的测定结果确定的。在此基础上,培育出第二代(GRAND PARENTS),即种猪繁殖群。以此为基础再繁育出第三代生猪生产群(PARENTS),目前约有100万头。再在第三代的基础上,根据品种的不同特点,用不同品种的母猪和公猪交叉繁育,生产屠宰商品猪。
丹麦还采用无特定病源菌法(SPF) 进行种猪育种,以提高种猪的质量。采用该方法繁育种猪,是在具有高度卫生条件的猪场进行的,由专业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养猪场实行隔离封闭式管理。这些猪场没有特定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猪痢疾、支原体肺炎、萎缩性鼻炎、虱和疥癣等。该类种猪交易都是通过SPF组织进行的,种猪的运输也是使用带有密封空气过滤器通风设备的专用车运输,其目的是避免转运过程中的交叉感染。丹麦还十分重视提高母猪产仔率,主要通过提高受孕率、减小胎中猪仔体积,达到一胎多产仔猪的目的,目前超级育种计划产5日龄活仔数已达到15头以上。
丹麦政府重点支持畜禽基因育种技术发展,并在此领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从未来着眼,实施家猪基因组测序,力求通过基因分析获得有关猪品种改良的新信息和新方法。
经过以上坚持不懈的努力,丹麦上述四种猪种的主要性能指标,主要包括日增重、料肉转换比、胴体瘦肉率、繁殖力(窝产5日龄活仔数)、肌肉内脂肪含量等,都进一步地得到了优化。他们未来将进一步调整选育方向,根据每头母猪带奶14头仔猪、猪的合群性、公猪的膻味、使用寿命等指标进行选育优质种猪。
四、丹麦养猪具有健全完善的兽医管理制度和兽医卫生措施
健全的兽医管理制度和完善的兽医卫生措施。丹麦兽医管理体制健全,主要有三个表现:一体化管理,职能配置合理,避免职能交叉和管理空白;决策、执行、评估分离,提高决策水平;职业兽医和政府兽医实行不同的运作芳式。丹麦的兽医卫生措施也较为完善,有着严格而完善的兽医卫生检疫和防疫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报告制度、应急计划、疑似病例、演习、监测芳案、严格的消毒措施等。
丹麦采用无特定病源菌法(SPF) 进行猪养殖,养猪场实行隔离封闭式管理。这些猪场没有特定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猪痢疾、支原体肺炎、萎缩性鼻炎、虱和疥癣等。SPF中心每年对每个猪场进行12次疾病检查,只要检测有疑似疾病就立刻开展全面检查,及时隔离处理。猪的运输也是使用带有密封空气过滤器通风设备的专用车运输,其目的是避免转运过程中的交叉感染,所有的运输车都采用严格的清洗消毒制度,每一次运输前都要进行病原体检查,一旦检查到病原或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超标均对卡车进行重新处理并对司机进行教育。每次运猪卡车司机不得和猪场人员接触,卡车司机在进入转猪舍时穿洁净的特定服装。
屠宰场根据农户的通知,定期到农户家拉运生猪,所用运输车辆是专用车,而且每次运输后要清洗、消毒,避免批次之间的交叉感染。屠宰场一线生产工人,根据生产工序的技术要求,均经过定期的技术培训,具备较高的生产技能。
通过多年的努力,丹麦基本消灭了各种危害猪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如口蹄疫、典型非洲猪瘟、猪水泡病、伪狂犬病、病毒性脑炎、脊髓灰质炎、结核病和旋毛虫病等,保证了猪群的健康。丹麦国家食品和兽医管理局每月公布各类动物的&I、II&类疫情。养猪行业也非常重视检疫和防疫工作,极力消灭各种危害性疾病和容易传染给人类的病毒。目前面临的主要是沙门氏菌,超过100头猪的,都要定期进行检查,当前猪肉的沙门氏菌检出率为1%,世界上只有丹麦和瑞典能达到这一水平。相关的产业部门和政府部门仍在不断努力,希望能消灭该病菌的存在。
五、丹麦养猪重视食品安全
保持食品的安全卫生是当今食品工业成功与否的关键,丹麦的猪肉生产行业实行了一系列肉制品加工的质量保证措施,达到世界上最高的卫生标准。在屡次欧洲各地的食品卫生事件中,均未波及丹麦。其关键在于丹麦拥有健全的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制和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丹麦对食品生产建立了完整、可靠的可追溯链条系统,即&家谱&。 就猪而言,其基因历史可以追溯至少四代祖宗。从食品生产来讲,国家制定了严格的食品卫生标准和管理制度,企业食品生产所使用的原料都有原始来源记录、使用记录和流向记录,制成品的各个储藏、运输、销售环节都有连续记录,今日生产的肉制品,明天就在市场上销售。倘若消费者在食用过程中发现卫生或质量问题,可以追根求源,找出出现问题的环节。而这一切都可通过计算机迅速解决。
丹麦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任务是:提升和提高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性和可跟踪性;根据食品法开展控制与检查工作;依据有关动物健康、福利、传染病法,开展控制与检查工作;批准农场、农用牲畜注册和牲畜业经营资格;为消费者、企业及从业者提供信息和建议。
每个屠宰场都有国家兽医部门派驻的卫生检疫人员和实验室,每条屠宰生产线上都有卫生检疫人员对屠宰的猪逐个进行检查,这些公职人员的收入由国家政府部门支付,不受屠宰场的约束,独立行使监督检查职能,具有绝对的业务权威。一旦发现问题,检疫人员立即会建议采取及时的改进措施,情况严重的,可要求关闭工厂。
我们参观的丹麦皇冠屠宰厂是丹麦最大的单体屠宰厂,每年屠宰1500万(每周五天,每天18小时),有26000员工,8000人为丹麦人,全世界有136个市场,屠宰场占地82000/㎡,3秒杀一头猪,传送带有28公里,参观通道长2公里,还可以根据养猪户要求反馈屠宰质量报告。宰场生产线的现代化程度相当高,活猪输入,末端即可生产出餐桌上的食品。生产线的前期工序如退毛、开膛、切头、腿、尾、身体大块切割等都是计算机控制自动完成操作任务,不同生产过程和产品流向都通过安装在生产线上的自动系统输入控制中心。对猪肉市场的消费需求,可谓分析透彻、用心良苦。他们了解到不同的消费群体对猪肉的品质有不同的要求,猪肉出口就按身体部位销往不同的市场,以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例如,日本人喜欢里脊肉,美国人喜欢猪排,瑞典是后臀的主要市场,母猪肉受德国人的欢迎,而猪蹄、耳朵、尾巴则是中国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六、丹麦养猪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丹麦政府对养猪业不追求数量而讲究质量和效益,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丹麦政府规定农场主拥有猪的数量和土地的数量要成一定比例,农场主必须住在农场内,农场主去世后农场只能够拍卖,买家必须是农业大学的毕业生且具有经营农场的资格证书和经验,这样的规定把养猪业从业者水平控制在了较高的位置,而且农场分散有利于控制疾病传播。丹麦猪所用的饲料主要原料为丹麦本地的大麦、小麦,而不是北美养猪模式的玉米和大豆。这些饲料含氮量低,并且丹麦严格控制化肥的用量,农场主需要畜禽粪便中的氮施肥,因此丹麦加大对环境无害饲养技术的开发力度。目前主要研究的课题有通过改进饲料减少粪便中氨的蒸发量、减少母猪饲料中磷含量、饲料钙含量与磷消化吸收关系、制定新的粪便标准和动物单位标准等,以努力将各种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我们参观的多数猪场都采用了热泵回收系统回收猪粪尿的热量用来加热厂房和保育舍。这样既充分利用了热能节约能源,又降低了猪舍粪尿的温度,减少了氨气的挥发,保留了粪尿肥力,保护大气洁净,非常有效。
丹麦的屠宰厂对生产线上的废水及废弃物实行净化处理后循环利用。丹麦所有病死猪及猪屠宰后不用于食用的部分均由废弃物处理厂统一处理。首先进行高温处理杀死病原微生物,然后根据分类将固体物分别制成宠物饲料和液体生物柴油,液体进行沼气发酵处理净化,净化后水达到食用水标准排放。
法律对农场的面积和农场主可拥有家畜的数量进行限定,规定了农场土地面积与施肥量的比例。每个农场饲养家畜的数量不超过500个单位,一个单位相当于三头种猪或30头生猪。但一般农场在达到250个单位时,相关部门和机构就要对其环境效应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再决定是否同意其扩大规模。
本次学习人员包括中国畜牧业系会张晓峰主任、丹育国际杨磊商务官、江苏农牧科技学院陈章言张君胜以及天康生物等共10家单位19名成员。通过2周的学习我们充分参观学习了丹麦养猪从设计到餐桌的过程,学习末我们进行了总结,上交了结业报告和布康农学院及丹育公司相关的负责人进行了交流,最后获得了结业证书。在短短的2周的学习中,我们和一起参与学习的公司老总及学校教师进行了深刻的交流,收获颇多。学习期间我们受到了丹麦布康农学院阿纳斯专员及丹麦众多养殖业从业者的热情接待,再次表示真切的感谢。并再次感谢学院领导给我们这次去丹麦学习的机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丹麦农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