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建立问题清单多极世界

查韦斯强调需要建立一个多极世界
-,-北方网-新闻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最新新闻排行
查韦斯强调需要建立一个多极世界
http://www.enorth.com.cn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13日在莫斯科为他举行的欢迎仪式后说,"委内瑞拉和俄国有共同的立场、路线和国际观点,都需要建立一个多极的世界"。
查韦斯从13日开始对俄国进行正式访问。他说,"这次访问对我国的国际政策十分重要",他对能够访问这个世界大国感到高兴。他强调两国将签署的协议和协定包括政治。经济、贸易、技术、民事和军事等领域,关于天然气的协议对两国的经济都很重要,两国对签署能源协议都很有兴趣。
委内瑞拉外交部长达维拉、计划和发展部长希奥尔达尼和科技部长赫纳蒂奥斯等陪同查韦斯总统访问。(管彦忠)
超级管理员
 精彩热图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无标题文档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您的位置:>>>正文
崔子都:期待一个公平正义的多极世界来临
  克里米亚公投,脱乌入俄成为定局;对于国际政治,这不亚于一场七级地震。今后,中、美、俄、欧在国际间的地位,以及相互间的关系,会发生变化。有幸的是,这个局面对有利。中国也要把握时机,通权达变,因势利导,创造一个和平崛起有利的国际环境。
  当今,一家独大,中国的综合国力,经过三十余年的快速发展,跃居世界第二。《易经》认为,这个位置不好,属多惧多险之地。现实也的确如此,美国凭借其超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能力,操纵当今的国际体系,在亚洲它拉拢、和等,拼凑亚洲版的小。此外,它还鼓励同中国有领土领海纠纷的国家,得寸进尺,同中国闹。中国的发展,带给许多国家经济利益,奇怪的是,不少国家同中国贸易额占第一,但在政治上却明显投靠美国。他们不是擦嘴忘恩,唯利是图,而是美国得罪不起。目前,美国还在悄悄地进行欧美之间和TPP的贸易谈判,要把未来的中国经济装进这些笼子里。美国围堵中国,因为后者是当今唯一有潜力挑战其霸权的国家。
  单极世界对于构建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也弊多利少。苏联解体后,美国和西方便歪曲国际法,主张人权和选举高于主权,动辄跨国干预,搞政权替换,轰炸前南斯拉夫、,入侵,连中国的大使馆也难以幸免。今年3月21号,它们同莫斯科签署了关于的和解协议,第二天就不认账,默认和鼓励流氓闹事,逼迫亲俄的总统雅卢克维奇流亡,并且换上了亲自己的政权。单极世界还会造成国格分裂,败坏国际风气。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犯下滔天罪行,其首相安倍不仅不洗心革面,进来反而变本加厉,推翻中日有关钓鱼岛所达成的共识,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和平宪法,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整军扩武。不仅侵占中国岛礁,还不断挑战中国的底线。没有美国撑腰,它们谁都不敢这么做。
  单极世界孽生霸权。霸权的生命系于条约和利益,利益来自盟约造成内外差别。多极世界彰显国家民族的存在,国别意识和利益的增长会削弱盟约利益,而盟约也会失去基础。国际秩序会逐渐回归常理。是以《易&乾&用九》辞曰:&群龙无首,吉。&说的就是公平正义的多极世界。
  建立多极世界事观中国的传统价值。儒学认为,&道&即规律,其小无内,其大无外,充满整个世界。&道&生万物,实为万物皆受&道&&的制约。体现于不同事物中的&道&就是理。&中庸&不是走中间道路,而是要大中至正,事事讲道理。严格按照规律办事,才会有公平正义。经济建设搞市场规律,反贪污腐败要正、直、彻底。建立世界秩序,则要建则要催生自然界那种千差万别,和谐共生,各正性命的多极世界。
  克里米亚的归属,同克索沃的命运一样,成了过去式。美国西欧也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同莫斯科死磕,终究会忍气吞声。现在中国要走的不全是模糊立场,中间道路,而是要采用最合适的手段,促进建立多极世界。具体讲有以下三点:
  第一,针对过去二十多年来,美国和西方国家以人权践踏主权,随意跨国干预,歪曲国际条约义务的事例,展开国际讨论,从而弄清人权、主权、和和平共处原则的正确涵义。任何一个国家,只要不负担另一个国家人民的医疗费用、退休金、教育和发展费用等,就不能对别国的内政指手画脚,更不能用武力或阴谋推翻别国政府。
  第二,对在国际间盲目推行西式选举,特别是无政府民主的做法,进行批判和清算。美国和西方的民主制度,有其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根源,其本身存在许多理论缺陷,也不适合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国情。近年来,不少发展中国家选择发展道路,美国和西方国家便强推西式选举模式,结果选一国,乱一国,许多国家相继坠入&民主&陷阱。前车既覆,后车可鉴。关于发展模式的讨论会避免更多的国家坠入深渊。
  第三,在处理好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同时,特别注重发展通俄国的友好关系。俄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总统普京又是精明成熟的政治家,强悍而不蛮干。俄国是天生的大国坯子,建立多极世界,没有的参与,会是空谈。于此同时,中国还要鼓励和支持的快速发展。
  让我们以脚踏实地的努力,满腔的热情地期待一个公平正义的多极世界的来临。(作者是旅美评论人士)
免责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Huanqiu.com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任编辑:王京涛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
环球时报系产品(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7次下载&&|&&总72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30积分
5人评价2页
2人评价39页
2人评价1页
1人评价18页
2人评价19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价格:30积分VIP价:24积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文章来源 莲山课件 w w w.5 Y Kj.Co M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课标要求:掌握欧洲共同体的形成、了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的主题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在美苏对峙之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整个世界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形势,区域合作组织发展起来,发展中国家逐步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走向复兴的西欧,联合自强,建立欧洲共同体;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产生;第三世界开始兴起。到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格局明显表现出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走向。本课在整个单元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前一课是它的大背景,后一课是它的延续。本课的核心问题是两极格局下,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通过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走向,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培养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和掌握历史规律的能力。
1.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多极化趋势和对世界的影响、欧盟的形成和扩展、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和原因、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综合探究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相关资料的补充,理解法德关系的改善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初步掌握从国际政治格局、国家利益、大国关系等方面分析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方法。
(2)概括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原因,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难点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方法:讲述法、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入新课】
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与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二战后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出现若干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即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设问:50年前的欧洲是一片废墟,但是50年后的欧洲不仅可以跟日本媲美,而且还可以跟美国大哥抗衡!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欧洲的联合
【师生互动】:欧洲的联合的原因是什么?
(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如果我们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否则,欧洲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阿登纳回忆录》
(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维克多?雨果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2、联合过程:
【问题探究】:(1)西欧国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联合的?(2)欧洲一体化有什么特点?
(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欧洲共同体成立:
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特点:成员国不断增加;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
【师生互动】:
材料一& 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GDP总额的比重
国家或组织
说明:欧共体以1974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
材料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与欧共体的出口方面对比
国家或组织
年出口增长率
1972年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所占比重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学生分析以上材料,阅读教材相关的内容回答问题:
师: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生:随着欧洲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以惊人的速度东山再起。
师:材料三反映了欧共体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竞争,在外交上逐渐做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师:这种变化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生: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有力地冲击了美苏的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教师归纳:欧共体的影响:
(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阅读教材P123历史纵横
(3)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4)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小结:由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必要性和实现过程,可以看到欧洲结束对抗实现和平、合作的历史启迪;由欧洲走向合作后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可以看到建立区域性国际组织,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启示;由欧共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看出今天世界经济发展的多极化趋势。
过渡:现在我们分析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其中一极新的政治力量,那么接着我们来学习另一极新的力量――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日本。我们知道二战中日本受到原子弹的杀伤,二战后国家一片寥寂,人民生活困难,经济受到严重破坏。那他们是如何摆脱这种困境的?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原因: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的作用
(1)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 (阅读归纳)
①二战后,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这就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首先是一再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井将已拆迁的工业设备全部发还日本。同时,美国还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
③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通过提供商品和劳务得到大量的“特需”收入。
④日本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⑤日本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
⑥日奉还提出“贸易立国一出口第一”的口号
【问题探究】:战后美国为什么要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当时世界形势的特点是冷战形成与加剧,美国出于遏制苏联和中国的战略考虑,改变对日占领政策,开始扶植日本。
(2)结果:&#年―1972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000年度国内生产总值535万亿日元,相当于世界第三位的德国的2。5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美国,约达35600美元至2000年底,对外纯资产(纯债权)133万亿日元(约合11000多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和国际收支盈余国。
外汇储备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已经达到了4038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6个主要发达国家外汇储备总和的约1。5倍。
②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美日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③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
2、史实: 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阅读P124学思之窗,联系近年来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谈谈你如何认识中曾根康弘的这句话。
近年来,日本积极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3、影响:⑴不再受制于美国,在国际中与美国既有联盟亦有摩擦。
⑵在资本主义世界,与美、西欧三足鼎立。
⑶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
⑷促使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
【知识归纳】1:试述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
(1)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2)这种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2: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
(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过渡:现在我们已经分析了导致多极化出现的两个政治力量,而这两个政治力量都是资本主义国家,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一下,除资本主义国家之外的其他政治力量的变化。回到我们本节课的线索,我们关注一下第三股新的政治力量――第三世界国家,现在同学们阅读书本124页,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形成、内容及影响。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含义:不结盟运动是由铁托、尼赫鲁、纳赛尔等人倡议成立的;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只是不和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裁军。
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原因:
①政治基础: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
②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
&#年亚非会议召开,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
(2)标志: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举行(时间、地点、倡议国、斗争目标等)
提出: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
正式形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政策: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重要任务和行动纲领(政治:反对美苏霸权主义。经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3)意义:
①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同时,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③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四、中国的振兴: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问题探究】:本课内容叙述了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过程: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世界多极化的加强。世界格局为什么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同学们在学习本内容时,能产生怎样的历史感悟呢?
原因:思路引领:此题全面考查有关多极化的基础知识和整体历史观,要求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答题时应从西欧、日本、中国和第三世界的迅速壮大以及苏美实力的衰落两条线索回答,最后归结到新兴力量对两极世界构成巨大冲击,得出多极化趋势出现的结论。
答案提示:
(1)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在外交上逐渐做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2)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经济上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展开“经援外交”,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3)不结盟运动,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通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中国开始振兴。同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渐重要。
(5)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
总之,两极格局因为美苏的衰落和日本、西欧、中国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逐渐经受越来越大的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正向多极化方向前进。
感悟:(1)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结底是由一个国家的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决定的。
(2)大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和利益关系,对国际关系格局的推移演变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外交背后是实力和利益的较量。
(3)国际正义和进步力量的团结合作将有力地牵制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扩张,在国际事务中将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问题探究】:简述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的关系
(1)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这些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2)多极化趋势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
(3)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击,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的、基本的特征,因而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4)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虽然瓦解,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也没有最终形成,直到今天,仍处于向多极化演变的过程中。
【本课小结】
二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宰天下,形成两极格局。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联合,实力大增,提出了“欧洲人的欧洲”;日本崛起谋求政治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振兴,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同学们,今天的多极化趋势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今天的发展来源于昨天的历史。总之,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或区域集团之间力量对比此消彼涨,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近年来,日本在国际舞台上非常活跃,与中国、韩国屡有外交纷争;对外派遣联合国维和部队,力图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对内加强军事防卫,与美国签订军事防卫条约;中曾根康弘这句话表明了自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后,正在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以扫除自二战以来日本“经济巨人,政治矮子”的国际形象。
思路引领:此题全面考查有关多极化的基础知识和整体历史观,要求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答题时应从西欧、日本、中国和第三世界的迅速壮大以及苏美实力的衰落两条线索回答,最后归结到新兴力量对两极世界构成巨大冲击,得出多极化趋势出现的结论。
答案提示:
(1)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在外交上逐渐做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2)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经济上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展开“经援外交”,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3)不结盟运动,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通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中国开始振兴。同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渐重要。
(5)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
总之,两极格局因为美苏的衰落和日本、西欧、中国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逐渐经受越来越大的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正向多极化方向前进。
思路引领:此题考查综合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学生应结合所学的基础知识,回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和世界的综合情况,以此为背景理解尼克松的言论,整理作答。
答案提示:尼克松的这段话比较准确地反映了美国和世界局势的变化。
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是世界第一强国,尤其是在核武器的垄断时期,这种地位牢不可破。但是因为在越南战争的泥潭越陷越深以及与苏联的军备竞赛,再加上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增势趋缓,美国的综合实力相对衰落了。
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日本经济迅速崛起,这两个以前美国的盟友因自身利益的需要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另外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不结盟运动关系紧密,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两极之一的苏联当然还是传统的强国。
尼克松是用发展的眼光,从经济角度分析世界局势的发展趋势,得到世界将向多极化发展的结论,为其任期内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提供了依据。
文章来源 莲山课件 w w w.5 Y Kj.Co M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立问题解决机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