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怎么绝地求生快速瞄准教学到170级,3天半了,很多人都170

新手教学170级快速升级心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新手教学170级快速升级心得
逗游网――中国领先的游戏门户网站,也是国...|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157cm穿出170cm既视感,艾玛罗伯茨教你哈比人怎么穿才能显高
今天来说说好几次被我写错名字的艾玛小姐--艾玛罗(Emma
Roberts)。当年知道她的官方身高只有157cm时,我是拒绝相信的。因为她的照片看起来都很高,我从来没有把她和“小个子”联系在一起。所以说,会穿,真的很重要。
千万不要说什么“哈比人怎么穿都还是矮”的这样的丧气话,小个子界的超模艾玛罗第一个不答应。
她的官方身高是<font COLOR="#FFcm(也有说158cm的)。可人家无时不刻不致力于演绎“哈比人怎么穿才能显高”这个课题。所以你看她的这些街拍图,简直身高170cm有没有。&#9660;
就算穿平底鞋,没有170cm,至少也有160 吧~&#9660;
不过,再显高的哈比人一合影就现出原形了。和我一样不相信她是哈比人的同学们,看看她和别人的合影,感受一下。&#9660;
当然啦,和Olivia站一起,穿上高一点的鞋子,看起来好像还比她高出了一丢丢呢~Olivia的官方身高162cm。&#9660;
虽然我一直觉得,作为哈比族,我的每一篇穿搭专题都在实力讲述哈比人显高法则,但还是不断有同族要求我专门写写。今天就来向哈比界的超模Emma
Roberts学习一下显高大法吧。
去年冬天写过,夏天就看Emma的吧。就算不是哈比人,她的穿搭也很值得借鉴,因为她走的都是简约清爽风,而且并不像很多明星那样周身都是大牌,而是擅长平价和大牌混搭。一起来看看——
上衣就要短短短
障眼法第一招,多穿短上衣,显得腿长比例好。上衣短一点,显高不止一点点。&#9660;
下面这件上衣是约72元的American Apparel&,裙子来自约1180的Rag
& Bone。艾玛很擅长用平价来搭配大牌。&#9660;
吊带荷叶边很俏皮,搭配裤装穿会没那么小女生,来自Thakoon。&#9660;
这种绑带的短上衣很特别~&#9660;
之前介绍(戳蓝色字温习),说到金小妹和Gigi很喜欢穿露胃装,很多人说不实用穿不出去。其实,只要搭配各种高腰的下装就没问题了,既能护住暖暖的胃,还有“增高”效果。艾玛罗就很爱这么穿,只露一点点腰,不上班的时候穿,还是很好看的。
这种小肚兜也只有小身板穿才好看吧~来自约90元的Topshop,她有很多上衣都还蛮便宜的。小红包来自House Of
Holland。&#9660;
短短的小背心,搭配裙子穿。你会发现她用高领一点的搭配了短裙,低领一点的搭配了迷笛裙,露与遮之间平衡得刚刚好。左裙子是我们之前介绍过的。&#9660;
当然,并不是提倡大家都穿露胃装,上衣长的话,扎进裤子里就好了。&#9660;
无袖短裙搭配多露脚面的简洁款尖头高跟鞋,这身也蛮美。不过,这套其实是她自己配的两件式,上衣Sandro,裙子Maje。&#9660;
这件条纹衫来自平价品牌American Eagle,牛仔裤来自Citizens of
Humanity,参考价:1561元。这两件单品她都不止穿过一次。&#9660;
下装就要高高高
这件American Eagle条纹背心,她在参加活动时搭配长裙穿过,裙子也是这个牌子的。因为这条高腰裙,照片上谁能看得出她是哈比人?&#9660;
无论短裤长裤还是裙子,艾玛罗几乎都选择了中高腰款。
夏天来了,艾玛和我们一样爱穿牛仔短裤,但人家爱的基本都是中高腰款。&#9660;
高腰的裤子更考验臀型,这样看艾玛的屁屁还挺翘的,一定有好好健身。&#9660;
高腰直筒短裤穿去参加活动也是时髦的。&#9660;
这件Citizens of Humanity的高腰破洞牛仔裤她穿过很多次。&#9660;
换成低腰一点的裤子,上宽下紧,还是好看的,但比例看起来就没有高腰那么好了。&#9660;
喇叭裤也是显高单品,中高腰的穿起来腿长就更不得了了。左裤子AG
Jeans x Alexa Chung;右裤子J Brand。&#9660;
艾玛最近很爱穿我们很久以前介绍过、现在果然火的一塌糊涂的短一截喇叭裤。
这件Mother的裤子她特别喜欢穿,搭配的这双红鞋最近也很受宠,来自Tabitha Simmons&。&#9660;
裙子也要高腰,买半身裙的时候最好是买腰围小一点的才不会老是往下掉。下面两件分别是Cushnie Et Ochs&和
H&M Conscious Collection。&#9660;
连衣裙最好有腰有腿
艾玛夏天很爱穿各种短短的one-piece连衣裙,大都是突出腰线、膝盖以上的款式。因为这种款也是哈比人福音。&#9660;
这张蓝裙子配红鞋子,很惊艳。&#9660;
夏天怎么能少得了各种小白裙。白裙配白鞋,简约又清爽~&#9660;
这件小白裙搭配的鞋子是Chanel的,前面也出现过。这身搭配不如上一套显得修长,毕竟尖头鞋的显高效果也是比圆头强太多。&#9660;
如果裙长不够短,那腰线就要稍微高一点了。&#9660;
艾玛日常穿衣服少女感会更强一点,小粉裙、小碎花裙,都很适合她。&#9660;
没有腰身的裙子虽然看起来娇俏可爱,但在显高这件事上就没有那么有优势了。&#9660;
哈比人请拒绝这种鱼尾短裙,会显得重心靠下,露肩高腰高跟鞋都救不了。&#9660;
小个子也不用拒绝长裙
不要以为只有高妹才能Hold住长裙,小个子穿也可以很美,而且看上去一点都不哈比人。
首先,裙长到小腿中部位置的裙子,只要突出腰线,反而会显高。&#9660;
之前说过,小个子的头发不宜留得太长,对比一下,还是觉得上面的短Lob头比长卷发更适合她&#9660;
迷笛半裙搭配短上衣或者把上衣束进裙子里,整体也会很修长。&#9660;
选择这种透视裙摆,等于双重保险。&#9660;
长度再长的话,就要慎重了。艾玛偶尔也穿穿长裙。她穿的长裙很多都有很清晰的腰线。&#9660;
如果腰线不清晰,就自己再加一条腰带。这条麂皮的腰带来自Ralph Lauren&。其实她的腰并不太细。&#9660;
她的很多长裙都选了开叉款~这也是哈比人穿长裙的心机术。&#9660;
艾玛的红毯造型很多都是长礼服,看她的单人图,气场和身高都不输人。&#9660;
哈比人穿长裙的时候还是搭配高跟鞋吧,不要任性。否则重心太靠下了,多少都会显矮的。对比一下。这件条纹长裙来自Polo Ralph
Lauren。&#9660;
多露肤也会更显高
夏天虽热,但也是哈比人的福音。因为多露肤,也会显高。
艾玛很喜欢穿各种小背心和无袖的裙子,露胳膊显修长。
下面这件其实是一件连体衣,来自Bardot约145元,穿上去会更服帖。一片式红鞋子来自Stuart
Weitzman。&高腰牛仔喇叭裤来自Joe's。&#9660;
如果在更需要拼搏的场合,艾玛会穿抹胸装,露出锁骨和肩膀,搭配我们刚刚说的显高的迷笛群,绝对是小个子里的超模。&#9660;
抹胸式连体衣是我很喜欢的显高神器,增高效果很显著。&#9660;
身材火爆的人穿露肩短裙会有点Over,但小个子平胸届则没有这个烦恼。&#9660;
不喜欢抹胸的,可以选稍微保守点的吊带款式,同样要有腰。&#9660;
在小个子中,如果头小会显得个子高一些,头大则不容易显高,艾玛罗的头不小,所以她还会更注意平衡。比如这件黑色短上衣,因为大圆领露出了脖子和胸前的肌肤,所以整体上也会看起来更修长。
除了多露上半身,也可以选择在下半身做文章。穿短裙和短裤是我们哈比人最常用的办法,艾玛也爱。&#9660;
如果上半身露肤不多,她会把头发盘起来,显得比较清爽。这一身都是Valentino的。&#9660;
另外也可以在鞋子的选择上更机智点,尽量选择多露脚面的鞋子,比如我们以前说过的芭蕾舞鞋。&#9660;
夏天穿凉鞋,也会更显高的,还很清凉。这双麂皮粗跟来自Louise Et Cie Genna。外长内短也是之前说过的显高心机法之一~&#9660;
无袖裙 露脚面凉鞋增高效果明显高于短袖裙 短靴。顺便对比一下长发短发的不同效果。&#9660;
拒绝全身松松垮垮
除非像奥尔森姐妹注重自己的风格多于care自己看起来高不高,否则一个小个子的自我修养之一就是,拒绝全身松垮垮。
如果穿宽松上衣,裤子最好是穿紧身的,黑色紧身裤搭配黑色鞋子,腿长接近天际。&#9660;
艾玛偶尔也会穿宽松一点的牛仔裤,看起来就没那么高了。BF牛仔裤高个子穿都会显矮,何况是哈比人,对比一下。&#9660;
如果是下身宽松,上身则选择紧身一点的衣服。&#9660;
完全无腰身的娃娃裙,虽然已经这么短了,但整个人看起来还是很小巧。这两件都是来自Elkin,是她自己代言的一个牌子,艾玛很多少女风的衣服都是它家的。&#9660;
这才是我们哈比届超模嘛。&#9660;
看完这些,是不是发现,其实显高也并不是那么难的一件事,很多法则我们之前也曾经讲过。最重要的是,道理懂了,但穿的时候是不是真的运用起来了?
我猜很多人会说,人家虽然矮,但是肤白貌美又瘦身材比例又好啊~话是没错啊,我们都已经是哈比人,难道还要放任自己皮肤糟糕又胖又邋遢吗?!再说了,比例好的都这么注重用穿搭来修饰自己,比例不好地就更得好好学习穿搭增高术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12人评价)
6023人阅读
评价文档:
相关文档推荐
小学数学审核员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一、时、分、秒
1 课时 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
【教材分析】
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
会看整时和快到几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是在二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
时几分,知道
1 时=60 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
本小节学习秒的认识和应用,体会
秒有多久,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总结。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钟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在这之前,
学生已经知道了“整时”“半时”“不到几时”几种认识时刻的说法。
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
60,而不是以前所学的十进制关系,学生往往感到不习惯,这可能给时
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带来了一定困难。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头脑
1 秒的概念,知道
2.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初步培养观察、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
【教学重难点】
重点: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
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
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钟表、家用小闹钟。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
探究新知→认识“秒”,知道1分=60秒
  ↓        ↓
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看——
课件出示:新年到,鞭炮声声,小孩子欢天喜地,午夜将要到来,春节联欢会上新年钟声敲响前全体
倒计时的情景,镜头定格在运动的钟面上。
学生情不自禁地高声跟着数:10、9、8、7、6、5、……
(新年的钟声敲响)
师:跟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又倾听了一次新年的钟声。那么,谁能说说,10、9、8、7、6、5、4、
应该用什么时间单位?
引导学生明确是以秒为单位的倒计时。(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探究新知】
1.认识秒针和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哪些?
学生回答:时、分。
师:钟面上的这位新朋友,它叫什么名字呢?谁来描述一下它的特征。(秒针又细又长,跑得最快)秒针
是怎样计时的呢?请同学们仔细听,认真看,钟面上的秒针是怎么走的?(播放课件)
师:秒针走
1 小格是多少时间呢?
生:秒针走
1 小格的时间就是一秒。
(板书:秒针走
教师放映课件(钟面上秒针一动,同时滴答一响)来验证秒针走一小格就是一秒。
1 秒的长短。
秒到底有多长呢?我们仔细听一听,钟表发出“嘀嗒”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一秒。(钟面演示
1 秒)你感受到了吗?想一个办法在心里记一记
1 秒有多长。
说一说:你是怎么记的?(拍一下手,跺一下脚,点一下头)你感受
1 秒怎么样?(学生发表意见)
秒的确很短,但用处却很大。你知道
1 秒能干些什么吗?飞机
250 米,小汽车
20 米,卫星
7900 米,现代化工厂的流水线上
1 秒钟可以生产成千上万个零件,电脑
1 秒钟可以完成
3 万亿次运算。
看了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受?
所以同学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
1 秒钟呀,尽管它很短,但好好利用它,可以做许多事情。
3.认识几秒。
师:还有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家都在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所以一起兴奋的数着新年钟声敲响前的最
后几秒。刚才新年钟声敲响前的倒计时是几秒完成的呢?(重复播放刚才倒计时的情境图)
10 秒。因为秒针从
10 个小格就是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老师再考考你们,我写一个“秒”字的时候,秒针从
2,经过了几个小
格,就是几秒?谁能像老师一样出题考考同学们?你做了一件什么事,秒针从钟面上的几走到了几?
学生回答秒针从
1 走到 2 经过了
5 个小格,就是
5 秒。然后学生相互问答,拿出钟表来考问同桌。
1 分=60 秒。
(1)师:“嘀嗒,嘀嗒”(课件演示)秒针又要走了。又轮到老师出题了,老师出的题是:我们知道
=60 分,因为分针转动一圈的同时时针转动一个大格,所以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是
60,秒是一个比分小的单
位,它和分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用你手中的学具钟表转一转,或者观察一下你手中的小闹钟,然后把结
果跟小组成员汇报讨论一下,看看是不是一致的。
学生活动并汇报。(秒针转一圈,分针走一个小格。它们之间的进率是
60。秒针走一圈是
60 个小格,
是 60 秒,分针走一个小格,是
1 分钟,所以
课件出示:钟表的秒针转动一周,分针移动一个小格。
(2)电子表上的
1 分钟:请看电子表是怎样计时的?
看来只要满
60 秒,时间就会增加
1 分的长短。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
1 分钟到底有多长呢?你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
1 分钟有多长,当你觉得
1 分钟到了,就请你从座位上轻轻地站起来。(课件
出示钟面走
1 分钟,有秒针走动的声音)
分钟能做些什么?
1 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分小组活动:做口算、写字、画画、拼图、转呼拉圈等。
小组汇报活动结果。
【巩固应用】
4 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说一说,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板书设计】
2 课时 时间的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本小节重点是知道
分以及有关时间的计算。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
观念。由于学生还未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所以只出现数目较小的、能够用加法计算的把较大单位变
换成较小单位的题目。
【学情分析】
学习这部分知识,将为今后学习年、月、日打下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
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学习时,应加强对钟表的观察,特别是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多少,以便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学习计算经过的
时间时,可借助情境图,多举一些实例,让学生了解计算经过的时间是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感受数
学就在身边,在具体计算时,应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算法,反馈时,可以借助钟表的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究,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利用贴近生活实际的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初中活动,进一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3.经历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时间计算的过程,体会方法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
难点:求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教学准备】自拍的录像、钟表。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
探究新知→知道1时=60分,掌握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        ↓
巩固应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小导游,她要带大家一起去游览一下我们美丽的故宫,你们想认
(播放视频,出现一位漂亮的小导游。)
导游:同学们,你们好!我是光明小学的学生,很高兴认识大家!我想采访大家一下,星期天你们都
做些什么呢?你们想和我过一个快乐的星期天吗?
出示:快乐的星期天
【探究新知】
1.时间的换算。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1)导游:瞧,我已经游览两个小时了,你知道
2 小时等于多少分吗?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2 个 60,是
(2)师:你们真聪明!下面我出了一些题要考考你们,敢挑战一下吗?
3 时=(  )分    3
分=(  )秒
240 分=(  )时
1 时=(  )分
2 分=(  )秒
180 秒=(  )分
3 分,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汇报,教师纠正。
2.时间的计算。
(1)情境教学。
师:同学们,这几天正上演迪斯尼动画片《海底总动员》呢,很好看,现在是
10:30 分,电影
45 分开始,我再过多长时间才能看上电影呢?
出示钟面。
(2)讨论算法。
师:大家这么快就知道是
15 分,你是怎样想的?请把你的好方法讲给组里的小朋友听。
(小组讨论)
师:谁愿意介绍你的好方法?
汇报:①数钟面上的大格,有
3 个大格就是
②数小格,15
③45-30=15(分)
师:你说的真好,用计算的方法时,在同一个小时内,我们只要用分钟相减来求经过的时间。
师:小朋友,你们真棒!这么多算法里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大家认为用算式计算比较方便,以后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出示教学例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观看情境图上钟面显示,小明去上学离开家的时候是
7:30,到达
学校的时候是
7:45,分钟走了几大格,前面学过一大格是多少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师:你是怎样算的?和同桌讲一讲。
(同桌交流算法)
(4)小结:可以直接数一数从
7:30 到 7:45
分针走了多少分。而且因为都是
7 时多,我们可以直接用
45-30 算出用了
【巩固应用】
5 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时间的计算
2 时=120 分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7:30——7:45
离家  到校
,                   
二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 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内容】
9~10 页例
【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就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两种情况的组合,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
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巩固和提高。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对于相同数位的数相加时进位、退位等思想和技
巧已经基本掌握。两年来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加减法,能提出并
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的要求,今后要加强辅导。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较灵活、熟练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探索计算方法,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与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口算。
难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情境图等。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
探究新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        ↓
巩固应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光明小学的同学们进行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今天要去园博园参观啦!
老师出示教材第
9 页主题图。
师: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汇报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一下这两个问题。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大屏幕出示)
(1)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师:看到这两个问题,你能列出两个正确的算式吗?
(生说算式,师板书:35+34=  39+44=)
师明确学习内容: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
【探究新知】
师:大家看这两个算式,你能口算吗?先独立思考做一做,再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看看应该怎样
做,把你的想法说给组内的同学听。
学生独立口算,再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方法。
师:请研究完的小组来汇报吧!35+34=这道题,你怎么想?
1:我们先算
35+30=65,再算
65+4=69。
34+30=64,再算
65+4=69。
教师根据学生的口述,在算式上标出学生的思考过程(见教材第
1(1)下的思路图)。
师:39+44=这道题你们又是怎么想的?
44 可以分成
40 和 4,39+40=79,再算
79+4=83。
2:还可以将
30 和 9,44+30=74,74+9=83。
3:39 可以看作比
40 少 1,44+40=84,再从
84 里减去多加的
4:30+40=70,4+9=13,70+13=83。
师:我们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1:可以把其中一个数拆成整十和一位数,另一个数先加整十数,再用得数加一位数,口算出最后
2:也可以先把它们中十位数字相加,再把个位数字相加两次的和相加就是最后的结果。
教师给予肯定并总结:真聪明!看来,口算时不论怎样拆数,都要想办法用整十数和另外的数相加,
这样口算起来会容易很多。
【巩固应用】
10 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说一说,今天学习了哪些知识?通过学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
2 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是把减数看作是整十数和一位数的组合,先减去整十数,再减去一位数。教材
没有给出具体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教材中结合有关学习内容,设计了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在进行这些内容的学习时,应留给学生充
裕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地探索、讨论和交流。注意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
的基础上。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灵活、熟练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己探索计算方法,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
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难点: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应用。
【教学准备】
课件、情境图等。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
探究新知→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        ↓
巩固应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不是很想去“世博会”吗?上一节课,大家已经同心协力扫除了一个个障碍,今天如果
能再扫除一个障碍,去“世博会”的车就可以出发了。
【探究新知】
2,创设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
11 页情景图后,说一说已经掌握了哪些数学信息,还有哪些问题要解决?
(2)学生提问题。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乘坐世博会专线大巴最便宜,票价是
48 元;普通快客的票价是
65 元,动车的票价是
①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
②世博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2.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65-50=15,再算
65-40=25,再算
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和同学说一说。
3.探究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究。
(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巡视。
(3)各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选择性的板书)
4.小组讨论喜欢的方法。
【巩固应用】
11 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说一说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
3 课时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以及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
习的,为后面进一步学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做准备。
【学情分析】
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拓展,它们的算理完全相同。教学时,要给学生留
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教学目标】
1.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算法,能正确计算有关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退位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情境图等。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
探究新知→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
  ↓        ↓
巩固应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到世博园的商品店去看看,藏着什么数学问题呢?
出示教材第
14 页例题:世博园里的一个纪念品商店,上午卖出
380 个“海宝”,下午卖出
550 个“海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你想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生汇报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一下这几个问题:
(大屏幕出示)
(1)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
(2)下午比上午多卖多少个“海宝”?
师:你能根据这两个问题列出两个正确的算式吗?
(生说算式,师板书:380+550= 550-380=)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师:看看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几百几十)
师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几百几十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探究新知】
1.探究“380+550=”的计算方法。
(1)师:380+550=这道题,你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来解决?自己先想一想然后与同桌交流再汇报。
38 个十,550
55 个十,来进行口算,得到
93 个十,也就是
2:我是列竖式计算的。
师:为什么百位上不是
生:因为十位
8+5=13,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百位
3+5=8,8+1=9,所以百位上不是
(2)教师小结:笔算时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师:在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列竖式时,你有什么想提醒其他同学的?点出重点并板书:满十进一。
(3)师:同学们会用笔算的方法计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了吗,那好我们来做几道题。
360+540    310+280
170+280    190+120
2.探究“550-380=”的计算方法。
(1)师:同学们真不错!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了这个问题。根据刚才找到的数学信息,你还提出了什么
1:我们还提出了“下午比上午多卖多少个?”这个问题。
550-380=
师:550-380
等于多少,该怎样算呢?你能自己想办法算出结果吗?自己独立试一试,再在小组里跟
同学交流一下。
(2)反馈计算方法。
师:谁来汇报呀?
1:我们还是把
550、380 这些几百几十的数看成几十几个十,然后进行口算得出
2:我们是列竖式计算的。
师:对于这道笔算减法还有什么疑问?
生可能问:为什么百位是
师强调:以前个位不够从十位退一当
10,现在十位上
5 减 8 不够减,就从百位退一当
10 和十位上的
5 合起来是
15。最后算百位上是
5 减 1 等于
1。现在我们知道了下午比上午多卖
170 个,反
过来也可以说上午比下午少卖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点出重点——并板书:退一加十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几道题,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课件出示:460-320   630-510
240-170   360-280
学生进行笔算并在实物投影上展示,集体订正。
师:只要我们记住这些,计算的时候认真仔细些,相信你们一定会做得又对又快。下面就让我们来试
【巩固应用】
14 页做一做。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相同数位对齐  十位不够减向百位借一
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第
4 课时 估 算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计算往往是与应用紧密结合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学习中应注意从实际问题中引出计算,并通
过计算去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在学习计算之前提供了相应的生活实例和情境,教师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习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在前几册的学习中,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估算的意识,能估算百以内的数量。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经历用
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估算的必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问题,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估算的意识,并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恰当
的方法进行简单的估算。
2.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别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估算。
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教学准备】
课件、情境图等。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        ↓
探究新知→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        ↓
巩固应用→巩固知识,强化训练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1.说说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395   289   698   702   611   599   806   801   997
200+500=    800-600=
700+100=    =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
15 页例 4 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1:巨幕影院有
441 个座位。
2:一到三年级来了
221 人,四到六年级来了
3: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影院坐得下吗?
师:请同学们细心读题,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哪些信息?你先自己想办法解决,再和组内同学进行
交流汇报。
1:我们组用笔算的方法,算出
221+239=460(人),441<460,所以巨幕影院坐不下。
2:221 接近
200,239 接近
200,200+200=400(人),221+239
的结果大约是
400,441>400,所
以我们觉得巨幕影院坐得下。
3:221 接近
220,239 接近
240,220+240=460,所以结果大约是
460,441<460,巨幕影院坐不
师:你们对三种方法进行一下评论吧。
1:第一种好,算出准确得数能得到准确的答案。
2:第二种好,把两个加数都看作它们的整百数,加起来简单。
3:第三种好,结果更接近正确的数。
师:哪种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1:第一、三种方法能解决问题。
2:我喜欢估算,都是几百几十的数,算起来更简便。
3:虽然第二种方法好算,但
221 大于 200,239
200,221+239
400,但还是不能
确定是否大于
441,误差太大,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师总结:估算要用到前面学过的“近似数”的知识,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合
理都可以采用。需要注意的是估算的策略不同,结果也会略有差异。
2.写估算算式时应注意什么。
1:要找对近似数。
2:同一个数可能有不同的近似数。
师:这里需不需要我们计算出精确结果?
生:不需要。
揭示课题:当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结果时,可以只计算一个近似的结果,这就是“估算”。
板书课题:估算
师生共同归纳估算的方法和作用。
师:进行三位数加减法估算的时候,先找到两个数的整百或几百几十的近似数,再用口算算出它们的
和或差,就得到了原题的估算结果。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结果的时候,可以使用估算确定结果的大致范围;
也可以通过估算检验计算的结果是否合理。
【巩固应用】
17 页练习三第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一到三年级有
221 人,四到六年级有
239 人。把
220+240=460,441<460,坐不下。
5 课时 整理和复习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整理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的需要,复习则是针对学习的遗忘规律而设计的。教材让学生通过
讨论和交流,比较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与两位数加、减法计算的异同,进一步梳理计算方法,
为教学三位数加、减法作准备。
【学情分析】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讨论、启发,共同探索,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
还给了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以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
题,从而培养学生开放性、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以及估算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
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本单元所学知识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加强估算意识。
2.通过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正确、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选择恰当方法进行
难点:灵活运用本单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情境图等。
【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通过谈话引入课题
  ↓        ↓
整理知识→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
  ↓        ↓
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巩固知识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谈话导入】
师:昨天老师布置了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对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今天我们比
比看,看谁整理得又全面又清晰,还突出了重点。
【整理知识】
1.师:现在给大家一点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我们小组整理出本单元有这些内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2:还有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3:我们小组还知道笔算加法分为进位的和不进位的两种情况,笔算减法又分为退位的和不退位
4:这个单元还包括估算的知识,可以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给予肯定。
师: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得也非常好,看一看课件上我们的知识网络图,无形之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中我们把这个单元的知识点给整理好了。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口算来进行复习。
【巩固应用】
师:首先我们进行口算,比试比试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出示教材第
19 页第 1 题。
学生口答,让学生说出前两道题是怎样算的。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复习了上周学过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谁能分别编几道几百几十加几百
几十不进位和进位的,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不退位和退位的题目?
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教师板书:
如:120+350=    120+390=
360-210=    360-290=
让学生把编出的题目进行计算并进行投影展示订正。
订正时提问。
师: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时应注意什么?减法呢?
师:接下来我们就做一组题目,教材第
2 题,做对一道,就可以得到一个小笑脸。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然后课件演示,集体订正。
3.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
书柜上层有
320 本书,中层有
250 本书,下层有
190 本书,你能提出问题吗?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课件出示:
900 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
330 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多孵出
180 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下午孵出了多少只小鸡?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330+180=510(只)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这一天共孵出了多少只小鸡?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330+510=840(只)
师:谁还有其他的问题?
生:还剩下多少鸡蛋没孵出?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900-840=60(个)
(3)完成教材第
学生独立完成再口答订正。
1:632-441,我把
440,630-440=190,所以约等于
400,600-400=200,所以
632-441 约等于
师:我们可以用所学的估算方法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120+350=   120+390=
360-210=   360-290=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                       
三 测 量)(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三、测 量
1 课时 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21~22 页例
【教材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而且对于即将学习的长度单位毫米,许多学生在
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是比较丰富的,教材编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将它作为
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一个重要依据。
【学情分析】
“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讲有厘米的认识作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
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因此在教学时,注意将所学的概念设计在学生熟悉或有趣的情境中,
让学生去发现、探究、体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估计、测量、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
1 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
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活动,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估测能
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会进行毫米和厘米的换算。
难点:帮助学生建立
1 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尺子等。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
探究新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进行毫米和厘米间的换算
  ↓        ↓
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1.提问:请同学们拿出米尺,找找上面有哪些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厘米)同桌互相用手比比看。
我们在表示什么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用厘米呢?为什么?
1 分硬币,它的正面是什么形状?(圆形)请你来量量这个圆形最宽的地方大约是几厘米?谁来
指指它的厚度是哪?够不够
3.引出课题,看来光有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还不够用,我们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或需要量得比较精
确时还需要一个更小的单位,谁知道是什么?(可能有学生能回答出毫米)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 情境图,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
人小组合作,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的“估计”一栏中。
③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①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②交流测量的结果,引出毫米。
2.感知毫米。
(1)生拿出准备好的直尺。
师:谁来说说
1 毫米有多长?
学生发言。师总结:在刻度尺上,每个
1 厘米之间有许多小格,这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
1 毫米。大家
用手比一下
1 毫米有多长。
(2)师:我们知道刻度尺上的
1 小格就是
1 毫米,那
2 毫米是多少呢?哪位小朋友上来指一指。3
毫米呢?13
毫米呢?同桌间指一指。
小结:尺上
1 小格就是
1 毫米,几小格就是几毫米。
3.学习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1)师:小朋友,你们猜一猜毫米这个长度单位大,还是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大?
(2)师:那它们有什么关系呢,仔细观察自己的刻度尺,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在刚才的观察和交流中,你发现了什么或得出一个什么规律?出示
1 厘米=10
【巩固应用】
1.完成课本第
22 页“做一做”。
2.画一条比
5 毫米的线段。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2(  )      桌子高
从家到学校
6 层楼房高
【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1 厘米=10
10 毫米=1
2 课时 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估、测、议等活动,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识。教学“分米的认识”
时,不再安排学生去测量课桌有多长,而是直接向学生介绍
1 分米,然后通过操作并借助生活中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
1 分米的实际长度。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经对厘米有了充分的认识,所以很容易建立对分米的表象,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注意交流思考过程,培养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估计、测量、讨论交流等活动,明确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知道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
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通过借助直尺的长度,感受并建立
1 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分米,建立
1 分米的长度概念。
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课件、尺子。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
探究新知→认识分米,知道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        ↓
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1.现在认识的长度单位一共有哪些?你能给这些单位按照大小排排队吗?请同学们用语言描述或手势
毫米的长度。
2.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一只蚂蚁长约
一只长颈鹿高约
一只小花猫高约
40(   )
一头大灰狼长约
生:一头大灰狼长约
8(   ),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8
厘米太短了。
师:当一个长度比
1 米小而又比
10 厘米大时,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
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课题:分米的认识)
【探究新知】
1.学习分米产生的意义。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先估计一下你们课桌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然后四人一小组来测量课桌
(2)说一说在测量过程中采用的是什么方法,老师找一至三名学生回答它们的测量方法及结果。老师根
据学生口述的方法进行评价。如用尺子的最大刻度连续量,量的次数少,但计算比较麻烦,也可以用
米为一份连续量,量的次数多,但计算起来较简单。
(3)10 厘米的这一份可以用比厘米大的单位来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10
厘米这一份的长度就是
2.学习分米与米、厘米间的关系。
(1)通过刚才的操作,再请同学们看看分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发现的。(观察尺子,1
10 个 1 厘米)板书:1
厘米,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手对准尺子来比划出
1 分米的长度是多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2)你们还能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学的长度单位有什么关系吗?(1
分米)你是怎样想到的?
3.帮助学生建立
1 分米的长度观念。
(1)在数学书上比划出
1 分米的长度,同桌用尺来量一量看看你的比划是否准确。
(2)举出生活中长或宽或高大约是
1 分米的物品。
【巩固应用】
完成教材练习五第
【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分米的认识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 分米=(10)厘米   1
10 厘米=(1)分米   10
第 3 课时 千米的认识(1)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结合学生熟悉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将
1 千米与学生的经验建立联系,说明
1 千米有多长,并用已经
掌握的长度单位“米”推算出新的长度单位“千米”,自然地引出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接着通过量一量、
走一走、估一估的活动,增强学生对
1 千米直线距离的感受,掌握估计的标准和方法。
【学情分析】
千米不像前面所学的其他单位长度可以看得见,比划得出来,需要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亲身体会,
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
1 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千米=1000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
1 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难点:千米概念的建立。
【教学准备】
课件、情境图等。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
探究新知→认识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
  ↓        ↓
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2.谁能比划一下
1 米的长度?一起比划一下
毫米的长度。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3.师:如果要测量武汉到北京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
师:武汉到北京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
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1))
【探究新知】
1.认识千米。
课件出示例
4 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提出下面的问题:
图中场景同学们肯定不会陌生,但是你从图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呢?
师: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的时候,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也可以用“km”表示。
1 千米的长度概念。
(1)师:那么
1 千米的路程有多远呢?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有什么关系呢?
(课件出示学校操场的图片)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
400 米(注:仅以
400 米为例说明大体教学思路),算
一算,跑几圈就是
1000 米?(2 圈半正好是
米就可以用较大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就是千米。
千米(公里)=1000
米。全班齐读。
1000 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我们在语文课上朗读要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
米和米区分开,使人一听就明白?
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2)师:老师手里拿的米尺是
1 米长,用这把米尺连续量几次是
1000 米?(1000 次)
(3)现在你的脑子里有
1 千米的长度了吗?闭上眼睛,想象
1 千米的长度。
1 千米的长度,形成正确的表象。
教师带学生到操场上去,先确定起点,并选定一条直线,用米尺(或其他测量工具)量出
100 米,在
50 米及终点处各设立一个明显标志。看看
50 米的直线距离,再看一看
100 的直线距离,想象
2 个 100 米,
3 个 100 米有多远……10
个 100 米有多远,然后用平时走路的步数走完
100 米,确定走的步数和走时所需
的时间,最后推算出
1 千米的步数及所需的时间,推想
1 千米大约有多远。
4.现在我们知道了
1 千米的实际长度,那么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
(1)公路边的里程碑   (2)指路标志
(3)限速标志
(4)摩托车的速度表
【巩固应用】
26 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1)
1千米=1000米
第 4 课时 千米的认识(2)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5 教学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通过“想”引导学生运用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用口算直接推算出结
6 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估测家到学校大约多远,积累估测活动经验,掌握估测的方法,体会解
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测量”这部分内容的实践性比较强,需要学生在操作中充分感知,并
逐步达到完善。因此,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应该建立在操作的基础之上。对于大的长度单位,可将实际感受
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对千米的认识,知道长度单位在实际中的应用。学会根据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正确地进
行单位换算。
2.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难点:熟练地进行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
探究新知→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估计千米的长度
  ↓        ↓
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1.讲故事。
同学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兔子输给了乌龟,心里不服气,总是想跟乌龟再比一次。一天,兔
子在路上遇到了乌龟,就拉着乌龟要比赛,可乌龟说:“今天我有事要做,不能和你比赛,要不我们比比
今天谁走得远些吧。”兔子同意了。乌龟说:“我今天走了
3000 米,你呢?”兔子说:“我走了
我走的路程比你长,我赢了!”可乌龟听了,不服气地说:“我走的路程是
3000,而你才走了
是你赢呢?”
2.提出问题。
同学们能帮他们评评理吗?(他们用的单位不一样)那么我们要怎么帮他们比较呢?(把他们的单位统一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知道了
1 千米=1000
米,那么根据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你能正确换算吗?
【探究新知】
3 千米=(   )米。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说说想法。
汇报结果,师总结:3
千米=3000
1 千米=1000
3 个 1 千米,就是
3 个 1000 米,
3 千米=3000
5000 米=(   )千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口答,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师总结:5000
千米,因为
1000 米=1
千米,5000
5 个 1000 米,就是
5 个 1 千米,所以
5000 米=5 千米。
(3)归纳长度单位。
师:经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把长度单位全部学完了。你可以先用手比划一下各长度单位(千米
除外)的长度。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它们排排位?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生: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共有五个,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师: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相同吗?不同在哪里?
生:基本的进率关系式有四个,分别是:
1 千米=1000
米    1
1 分米=10
1 厘米=10
师:估计一下,咱们教室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先小组讨论,估计教室的长和宽,互说自己估算的方法,全班交流汇报后找出更好的估计方法,
再测量验证。
课下练习: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巩固应用】
教材练习六第
4、6、8、11
【课堂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2)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3 千米=(3000)米
5000 米=(5)千米
5 课时 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
31~32 页例
【教材分析】
7 认识质量单位吨,明确吨与千克的关系,通过讨论
1 吨有多重,建立
1 吨的质量观念。例
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根据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进行推理,锻炼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教材在认识吨时,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教学素材,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体会
1 吨的含义。
【学情分析】
吨这个质量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而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触,不易
直接感受,因此要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
【教学目标】
1 吨=1000 千克,能进行吨和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
3.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
1 吨的质量观念,培养初步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和估计重量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
1 吨的质量观念。知道
1 吨=1000
千克,会对吨、千克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难点:建立
1 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
探究新知→认识吨,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        ↓
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一起做游戏,找些同学做相互抱一抱、背一背的游戏,猜猜对方有多重。比比谁猜得准。
【探究新知】
1.直观感受
1 吨的重量。
学生的体重有
23 千克、30
25 千克的学生站上讲台,其他学生排队陆续抱一抱、背一背他,感受
25 千克的重量。
师:想象一下,同时抱
4 个这样的人,你会有什么感受?
生:太重了,抱不起来。
25 千克,4
个这样的人重多少千克?
生:25×4=100(千克)。
40 个学生站立,相互观望,感受
40 名学生的群体。
生:25×40=1000(千克)。
1000 千克就是
40 个 25 千克的学生同时抱起来,会是什么感觉?(1
小结: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通常会用到“吨”作单位。常见的有汽车、火车的载质量、用水
2.联系生活,强化对“吨”的认识。
(1)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重量用“吨”作单位。已知下面这些物体的重量,你能用吨说一句话吗?(课件
生:一头牛重
500 千克,2
1000 千克,也就是
一袋水泥重
50 千克,20
1000 千克,也就是
200 千克,5
1000 千克,也就是
100 千克,10
1000 千克,也就是
(2)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用吨来作单位?
3.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单位换算。(注意让学生说出推理过程)
(1)常见的拖拉机载重
2 吨,也就是(   )千克。
1 吨=1000 千克,2
2 个 1 吨,也就是
2 个 1000 千克,所以
2 吨=2000
(2)“t”是“吨”的国际单位制符号。有段路路口有一个限载重
5t 的标志,这个路口最多能让一辆载重(   )千
克的车通过。
1 吨=1000 千克,5
5 个 1 吨,也就是
5 个 1000 千克,所以
5 吨=5000
(3)当年曹冲称得大象是
6000 千克,也就是(   )吨。
1000 千克=1
千克里面有
6 个 1000 千克,也就是
6 个 1 吨,所以
6000 千克=6
【巩固应用】
32 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1 吨=1000
1000 千克=1
6 课时 合理分配方案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9 是解决与吨有关的实际问题,介绍用列表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把符合要求的方案一
一列举出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策略,使学生感受列表法的有序性和解决问题的完整性。
【学情分析】
用列表法解决问题,学生在一、二年级就有接触,但学生在列举时可能会有遗漏。应指导学生有序思
考,让学生有条理地说说思考过程,体会“不重复、不遗漏”在列举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列表格的方式,能够进行有序、合理的分配,以解决实际问题。
2.在对比观察中,能进行简单、有序的思考,体会有序才能不重不漏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有序选择合理的分配方案。
难点:列表格时有序、合理分配,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
探究新知→掌握列表法,有序选择合理的方案
  ↓        ↓
巩固应用→会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出示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
2 吨,货车
3 吨,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么安排能恰好运完
重点词批画:恰好运完。引导学生理解。
【探究新知】
1.出示探究要求:独立填表,小组交流。
师:在学习单的表格中填一填,怎样派车恰好能运完。
学生先独立探究填表,后小组合作交流。
学情预设: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2.对比分析,概括方法。
师:你更欣赏哪种写法?对比这几种写法,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呢?
对比“情况
1”和“情况
1 只写出了装满
8 吨的情况,书写简洁,但不知道是否有遗漏,同
时有碰运气的成分。情况
2 把所有情况都写出来,在其中找到满足条件的,不容易重复和遗漏。
对比“情况
2”和“情况
3 看上去更有规律,列举的方案更清晰,能够保证不重不漏。
3.检验正误。
师:检验一下,情况
3 中的方案
1 和 4 是否正好运完
1)2×4+3×0=8(吨)
4)2×1+3×2=8(吨)
小结:在选择合理方案时,首先要有序思考。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安排方案。选择符合要
求的方案形式。
【巩固应用】
33 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对于本节课的知识或学习方法,你们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合理分配方案
合理分配  有序思考,不重不漏
,                   
四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 课时 三位数的加法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1 节加法中例
1 是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的加法,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
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注意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例
2 是三位数加两位数、三位数
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主要解决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的问题,在这里学生要弄清向
百位进一、向千位进一的算理。
【学情分析】
由于有了两位数加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基础,例
2 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自主探索
计算方法并不困难。在创设了情境之后,放手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方
法,最后交流汇报。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进位算理,掌握万以内数加
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万以内数的不进位、进位加法算理,能够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法。
难点:理解万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算理。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
探究新知→掌握三位数不进位、进位加法算理
  ↓        ↓
巩固应用→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师:出示例题:光明小学一年级有学生
243 人,二年级有学生
315 人,三年级有学生
282 人。请同学
们看大屏幕,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知道了什么?
师:你能提出一个你想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吗?
1:一、二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243+315
2:二、三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315+282
3:一、三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243+282
师:这三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学过的是两位数加法,今天学习的是三位数加法。
师:三位数的加法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位数的加法。
【探究新知】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加法算式
243+315,先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后进行汇报。
1:从个位加起进行口算。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2:百位加百位,十位加十位,个位加个位,再把三个结果加在一起。
3:列竖式计算。
学生汇报不同的方法都要给予肯定,对于竖式的方法进行重点汇报指导。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三位数加法呢?(生说)为什么喜欢列竖式计算?列
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生:比较简便、清楚,应该注意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师:太了不起了,这就是计算三位数加法的方法,你们觉得这个方法熟悉吗?
生:熟悉,和两位数的加法相同。
师:谁再来说一说三位数加法应该怎样计算呢?
点名汇报方法。
小结方法:三位数加三位数,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师:方法大家已经会了,请在练习纸上计算第二个算式。
315+282。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和结果。
师:我们再来看看第三个问题和算式
243+282。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结果。
师:十位上的数字相加满十了怎么办?
生:向百位进一。
师:尝试计算
271+903=,百位相加满十了怎么办?
生:向千位进一。
师生共同小结三位数加法计算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三位数加三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
【巩固应用】
37 页“做一做”。
2.学校商店上午卖出
243 根冰棒,下午卖出
392 根冰棒。一天一共卖出多少根冰棒?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万以内三位数的加法的方法是什么?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三位数的加法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第
2 课时 加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3 教学内容是连续进位加法和验算,验算知识学生容易掌握,连续进位加法过程比较复杂,学生容
易出现错误,如:忘记进位、忘加进位一,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法的重点,也是难点,学习时要有针对性
【学情分析】
本节课注重学生的知识迁移,通过前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
自主探索计算方法,总结规律,解决问题,使学生较轻松地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形成一定的
计算能力。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
2.通过自主探究、知识迁移、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小组合作的意识,培养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会进行加法验算。
难点:理解“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
探究新知→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和验算
  ↓        ↓
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3 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道题,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野生植物
445 种、野生动物
师:问题是什么?你们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谁来说一说怎样列式?
生:445+298。
师: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解决?
生:要求野生植物和动物一共有多少种,所以用加法。
【探究新知】
1.渗透估算。
师:谁来估一估“445+298”大约是多少?并且说一说你估算的方法。
300,445+300=745,所以
445+298 大约是
450,298 估成
300,450+300=750,所以
师:同学们有很多种估算方法,如何估算还要和具体的实际情况结合,根据我们的估算结果最大值也
750,所以这两个数的结果肯定小于
2.自主探究笔算方法。
师:那么这个算式的结果到底是多少呢?你能用什么方法笔算出来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再
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算法。
学生尝试计算。
师:有谁愿意展示一下你计算的方法?
1: 445+298
=445+300-2
师:这位同学计算的方法真巧妙,先把
745 减去多看的
其他的计算方法吗?
2:竖式计算。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师:请你给同学们讲一讲你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认真听。
2:我是这样做的,5+8=13,满十向十位进一,4+9+1=14,再向百位进一,4+2+1=7,所以
师:他讲完了,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他吗?
1 要进在百位呢?
2 回答:因为它是十位上满十,就是
10 个十了,10
个十是一百,所以进在百位上。
师:还有其他问题吗?
生:没有。
教师板演竖式,学生写一遍。然后再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生:在计算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师:百位的一和十位的一有什么不同?
生:百位的一表示一个百,十位的一表示一个十。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竖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竖式有什么区别?
生:今天是两次进位,以前学过的是一次进位。
师:我们把这样连着进位的加法叫做连续进位加法。
师:同学们掌握了计算方法,那我们到底做得对不对,该怎样验证啊?
1:可以把加数调换位置看看结果一样不。
2:我们还可以用减法验算加法。
3:通过计算器检查。
师:看来同学们的方法还真多,用减法验算加法是我们后面要学的知识,请你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在
练习本上写一写验算方法,然后同桌互相检查。
【巩固应用】
38 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在计算中我们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加法的验算  
哪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K
3 课时 三位数的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减法中的例
1 是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法,例
2 是三位数减两位数(不连续退位),学生已有两位数减
两位数的基础,学起来比较简单,本小节重点是解决退位减法,让学生理解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充分发
挥知识的迁移效力。但学生较难理解“哪一位上不够,就从前一位借一当十再减”这个算理,要给学生充
分的思考空间。
【教学目标】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地
进行计算。
2.通过自主思考和交流等活动,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
力及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进行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
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
探究新知→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        ↓
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1.观察教材
41 页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提出问题:
(1)2011 年比 2009 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2)2005 年比 2011 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2.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与前面有所不同的减法。(板书课题:三位数的减法)
【探究新知】
2011 年生产
435 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9
322 部国产电视动画片。
从上面你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1)出示统计表
(2)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看看这个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出示问题:
“2011 年比
2009 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3)教学估算:
①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大家能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吗?
②生汇报交流,师板书。
人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两种估算的方法,你同意哪一种呢?
(4)教学笔算:
①独立列式计算(要求用竖式计算),探究
计算方法。
②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③教师板书:
(5)师总结:计算不退位的减法,要注意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6)试一试:594-243=   456-321=
下面,请同学们继续看屏幕(课本第
41 页图),看看这个统计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提问:2005
年生产动画片
86 部,2011
435 部,那么
2005 年比 2011 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列式:435-86=)
(2)组织学生讨论“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这时该怎么办”这个问题。
(3)讲解计算法则:先算个位,5
6 不够减,向十位借一,15
9,十位借走一后变
成 2,2 减
8 不够减向百位借一,12
8 等于 4,十位写
4,百位借走一变成
435-86=349
(4)学生讨论交流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5)归纳: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
就要从前一位退一。
【巩固应用】
41 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三位数的减法
435-322=113     435-86=349
       
4 课时 减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3 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被减数中间有
0 的连续退位减法及验算,这是连续退位减法中的难点,这里关
键是让学生理解从十位上退一,十位上是
0 怎么办。在这里,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十位上是
就从百位上退一作十,再从这个退下的十中退一到个位作十,这时十位上是
9,学生如果还有困难,可以
借助计算器或多媒体演示作必要的讲解和归纳,验算比较简单,学生自主探究就可以。
【学情分析】
学生已能够利用已学的知识列出竖式,掌握了三位数减三位数基本的计算方法。但学生在计算被减数
0 的连续退位减法时,对理解“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结果十位是
0,可以先从百位退
再从这个退下的
10 中退 1 到个位作
10,这时十位上是
9”有困难,且学生计算错误率相对较高,验算尤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十位是
0)的计算方法,并初步学会减法的验算。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迁移、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当十”的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被减数中间有
0 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被减数中间有
0 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        ↓
探究新知→掌握三位数连续退位(十位是0)减法的计算方法
  ↓        ↓
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3 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道题,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年计划生产
158 部动画片,2005
年计划生产
403 部动画片。
师:问题是什么?你们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谁来说一说怎样列式?
1:问题是:2005
2004 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2:求谁比谁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3:403-158。
【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对比分析。
师:观察这道题和咱们刚才做的题有什么不同。
出示:413-158   403-158
生:被减数
413 变成 403。
2.尝试计算、汇报交流。
师:403-158
怎样笔算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
学生笔算,教师巡视。
师:想一想和刚才我们做的题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生:从十位上退一时,十位上是
师:从十位上退一,十位上是
0 怎么办呢?
小组讨论、汇报。
生:因为十位是
0,直接从百位上退一当十,这样十位上就是
10,个位不够减就可以从十里面退一,
3 结合就是
13,之后的十位就变成
3 减 1,等于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谁听明白了?(指生再回答)
生:从十位上退一时,十位上是
0,就要从百位上退一当十,再从退下的十中退一到个位当十,这时
十位上就是
师:计算的结果对不对呢?前一段时间我们研究了加法的验算,那你们能想一想减法可以怎样验算吗?
1:再算一遍。
2:用差加减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3: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减数。
师:看来同学们的方法还真多,请选择一种方法验算,验算完之后和小组内的同学们交流一下你的想
生验算互查,师板书结果。
4.总结提升。
师: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与前面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生:被减数中间有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师:这样的减法我们应该怎样笔算?
生:笔算被减数中间有
0 的,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一当
十,然后再减。
师:十位上的
0 如何处理?
生:十位上的
0 要先向百位借一当十,再从十里面去掉一给个位,最后十位上变成
师:看来今天学的内容同学们掌握得不错,我来考考大家,看这道题怎么做?
出示:500-268。
生列竖式,举手汇报。
生:老师这道题和我们今天的例题不一样,被减数有两个
0。我是这样做的,因为十位是
0,直接从百
位借一当十,再从十里面借一给个位当
10 减 8 等于
9 减 6 等于 3,百位
走 1,再减
师小结:在笔算被减数中间或中间和末尾都有
0 的三位数退位减法时,我们都要从个位减起,哪一位
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借一当十,然后再减。
【巩固应用】
42 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在计算中我们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减法的验算
403-158=245
  验算:  
5 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4 侧重于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让学生体会面对不同的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策略。修订后的教
材将估算内容从计算中移出来,改为解决问题教学的内容之一。将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教学,体
现了估算的最主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只需要估算,没有必要精算。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体会估算与精算
的区别和适用范围,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
1.经历针对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比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思维的灵活性。
2.结合生活情境,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选择精算或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
探究新知→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        ↓
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家人去超市买过东西吗?和同桌互相说说你们在超市买东西时付钱的经过。
同桌互相交流。
师:谁能向全班同学讲一讲?
点名发言,集体评讲。
【探究新知】
出示情境图。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道题,说说信息有哪些,问题是什么。
558 元,学习机
225 元,护眼灯
2:购买三种商品收银员要收多少钱?小红的爸爸应该准备多少钱?
师:如何解答这两个问题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1:收银员阿姨收的钱就是这三样商品的价钱,所以就应该把三样商品的价钱加在一起。
558+225+166=949(元)。
2:爸爸带的钱不一定是买商品正好需要的钱,可能要多一些,所以我们应该把三样商品的价钱估
算一下。558
560,225 估成
230,166 估成
170,560+230+170=960(元)。
师:解决应准备多少钱的问题,估算的时候能否估小?
生:不可以,那样就会不够了,只能估大。
师: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再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师小结:通过这道题,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认真读题,理解题中所给信息和所要解决的问
题,其次要分析和解答,最后还要回顾与反思,也就是要检验。
【巩固应用】
46 页练习九第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1)558+225+166=949(元)
(2)560+230+170=960(元)
6 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教材围绕重点和难点精选题目作为整理和复习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二是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学情分析】
单元的复习除了系统整理、查漏补缺的功能外,还应适当进行拓展和延伸,提升学生思维。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2.提高计算能力,养成认真计算、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
整理知识→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
  ↓        ↓
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学完第四单元,课前请同学们结合老师出的复习提纲,整理每个例题都学
习了什么,现在请你们拿出整理的内容和你们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整理知识】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我们一共学习了
7 个例题,三个有关加法的,三个有关减法的,还有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内
1 讲的是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例
2 讲的是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例
3 讲的是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以及加法验算,这都属于笔算加法。
3:我们小组整理了笔算减法。其中减法里面的例
1 讲的是不退位减法,例
2 讲的是退位减法,
例 3 讲的是连续退位减法和验算,例
4 解决实际问题。
师:同学们根据老师给的复习提纲,整理得非常细致,那么在这些例题中,你们认为在做题时哪里是
难点?哪里我们容易做错?谁来说一说,或提醒一下大家。
1:在进位加法时,我们容易忘记加进位
2:我提醒大家,验算的方法多种多样,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验算。
3:在退位减法中,我们应注意被减数中间有
0 的连续退位减法。十位上是
0,就从百位上退一作十,
再从这个退下的十中退一到个位作十,这时十位上是
师:同学们说的可真详细,你们不仅能够正确梳理知识,还能够针对本单元的难点给出针对性的意见,
那么我们就带着这些意见来进行复习。
【巩固应用】
1.对比加法和减法。
师:出示教材第
47 页整理和复习的第
1、2 题,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算式中各位相加不需要进位?
哪些算式都要进位?哪些算式不需要退位?哪些算式中个位、十位相减都需要退位?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生:计算时注意相同数位对齐,进位时不要忘记加进位一,退位时别忘了退位数字减一。
师:笔算加法和减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生:相同点: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不同点:加法满十进一;减法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
2.熟练计算。
师:同学们,我们能够找到加法和减法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我相信你们对于计算没有问题,我们
来完成几道练习题,看看谁做得准确无误。
出示:教材第
47 页 3 题(1)。学生练习。
3.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
47 页 3 题(3),根据提出的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拓展题:教材第
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道题,并尝试着自己填一填。
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不连续进位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验算)
三位数减三位数{十位是0的连续退位)
相同点: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不同点:加法:满十进一;减法:哪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
,                      
五 倍的认识)(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五、倍的认识
1 课时 倍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乘、除法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先利用“几个几”引出倍的含义后,
再从除法的角度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倍的本质。倍的概念涉及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十分抽
象,因此教材安排了多个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在不断比较和在抽象的过程中建立倍的概念。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是通过差来比较的,这种比较方法建立在一一对应的基础上,得
出的结论是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几、小几或多几、少几;而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则是通过商来比较的,这种
比较方法建立在“每份数”和“份数”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另一个数是这
个数的几分之几。相比前一种比较方法,学生生活经验中较少有关于“倍”的体验,故而对“倍”的理解
要困难一些。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
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难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        ↓
探究新知→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
  ↓        ↓
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情境导入】
导入:小兔子们数萝卜,怎么数也数不清,请你们来帮帮忙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
50 页情境图)
师:原来这里有不同种类的萝卜,你们认识它们吗?
生:胡萝卜(2
根)、红萝卜(6
根)和白萝卜(10
师:请你比较胡萝卜和红萝卜的数量,发现了什么?
1:胡萝卜比红萝卜少
2:红萝卜比胡萝卜多
师:怎么摆就能让我们一眼看出红萝卜比胡萝卜多
学生到黑板上摆。
师提示:摆时要注意什么呢?(一一对应)
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红萝卜的数量多,胡萝卜的数量少,在比较中,我们除了知道多和少以外,
还能知道什么呢?
预设一:红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
师:真好!你都会用倍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了。
如果学生没有答出:“红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
3 倍”,教师可借助其他例子,如小鸡与公鸡的数量
之间存在的关系,就是倍数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倍”的知识。
【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倍”。
胡萝卜和红萝卜相比,胡萝卜有
2 根(板书:2
根),红萝卜有几个
师:怎么摆就能明显地看出有
3 个 2 根?
反馈:谁愿意到黑板上摆一摆。为什么中间要空开?大家一起数数是
3 个 2 吗?
学生数,师板书。
师:胡萝卜和红萝卜相比,我们就以数量少的胡萝卜为标准,把
2 根胡萝卜看成
1 份(边说边圈出
胡萝卜),红萝卜有
3 个 2 根(手点数),也就是有这样的
3 份,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
书:红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
2.进一步理解“倍”。
师:找一找,图中还有谁和谁之间有这样的倍数关系呢?
要求:独立圈一圈、画一画,再小组交流。
根胡萝卜为一份,白萝卜有这样的
5 个 2 根,所以说白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
中国现代教育网
www.30edu.com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
(板书:白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
小结:倍的认识,是两个量通过比较得来的,我们要分清谁是谁的几倍,就要看清谁和谁比,比的标
准不同了,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巩固应用】
50 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红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
白萝卜的数量是胡萝卜的
2 课时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2 是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教材提供了“画示意图”和“列除法算式”这两
种解决方法,体现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明确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可以
用除法,同时意识到画图策略是帮助弄清题意、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学情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三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绝地求生玩到一半蓝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