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年轻人想去儒侠金庸群侠传3太极拳学金庸群侠传3太极拳拳可以吗?

中国古代士兵全是太极兵吗?裤腿那么肥跑的动吗?-中外历史-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 -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32|回复: 14
中国古代士兵全是太极兵吗?裤腿那么肥跑的动吗?
更多精彩专业军事内容,期待你的加入!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帖最后由 whykkk 于
17:56 编辑
_12299b5ffd_o.jpg (499.33 KB, 下载次数: 1)
17:52 上传
_d15f14434f_o.jpg (673.74 KB, 下载次数: 1)
17:53 上传
全是虾几八cosplay,还是兵马俑的军阵靠谱些
_5bf7c064de_o.jpg (607.78 KB, 下载次数: 1)
17:50 上传
_7e05ea0ac3_o.jpg (494.94 KB, 下载次数: 1)
17:51 上传
_5bf7c064de_o.jpg (124.51 KB, 下载次数: 1)
17:55 上传
_7e05ea0ac3_o.jpg (136.29 KB, 下载次数: 1)
17:56 上传
, , , , , ,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这是在干吗呢?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战车,弯刀,匈奴?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这些人就是胡扯,稍微考证一下,也不会有那销魂的大镰刀。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一马拉的战车。呵呵,如果真是古代,这马也忒辛苦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那把大“镰刀”还真考究呢,那是上古时代形制,由斧变刀的中间形态,商代出土的刀有不少是这个形态的。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我看过,在深圳的民俗村内容是“萨尔浒之战”。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里面极度丑化明军的形象,把女真演的跟神仙似的,看过以后很气愤!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拍电影??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叫大型马战表演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叫大型马战表演
铁甲战舰 发表于
& & 太。。。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这是不是在什么什么影视城?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感觉更想是军迷自娱自乐。
不过那刀确实销魂啊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还不如宋城的好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正宗太极拳大寻觅——我学太极拳的经历和体会(好文章!)
《正宗太极拳大寻觅》转载自“天涯论坛”,一位太极拳爱好者的学拳经历和体会,绝对精彩好文章!
  也许是有缘,也许是偶然,我今生有幸学习到了真正的太极拳。
  一切还是从头说起,与大家讲讲我学拳的经历、分享一点儿心得体会。
  写此文,并无其他目的,我的目的仅仅是希望广大武术爱好者,少走弯路,少浪费一点时间和金钱,早日找到正确方向,找到真正的功夫架,学到真正的太极拳!
  《第一章 与太极拳结缘》
  本人今年已35岁,这几年我感觉身体状况是一年不如一年。去年年初,为了锻炼身体,我在我家附近的健身房练了一年,虽然肚子上的赘肉练下去不少,但感觉精气神,内在的还是不行,空虚乏力,感觉整个身体系统各方面都有问题。曾去中医院诊断过,但也没诊出个所以然。
  有一天我与一个同学聊天,谈起我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差,压力又大,心里经常很烦。我那同学是北京大学“易学”专业的博士,易经等相关学问,当然在他研究之列。他问了我的生活习惯等相关情况,然后,他提到了人的身体就是个阴阳系统,比如中午12点之时,是阳气最盛、阴气最弱之时,然后开始阳气逐渐变弱,阴气逐渐上升,到半夜12点之时,是阴气最盛、阳气最弱之时,若想调节养生,应该注意……后来我买了本《易经》,想从易经之中找到调节生理心理以及健康养生的智慧。结果看来看去,感觉很难懂,我搞不明白,一片茫然!
  有时茫然,有时苦恼,郁闷之余,有天我突然想起,有一种健身的拳术――太极拳。这太极不就是讲究阴阳吗,太极拳不就是依据易经之理创造的吗?好多老年人,为了健身,不经常去打太极拳吗?我看什么易经?我为何不直接去学太极拳?
  于是,我与太极拳开始结下不解之缘。
  刚开始我媳妇说,学什么太极拳啊,那是老头儿老太太学的,你现在还年轻,怎么能学这个啊。我不信这个。她看说不动我,就说,你直接到附近公园里找个老头儿学吧。
  我这人有个怪癖,如果想学东西,就想学到最真的、最好的东西。
  于是我开始了解太极拳当今传人,到底谁的功夫最正宗,谁的太极拳最健身。《第二章 寻访名师》
  这是去年年底的事了,最开始我跟朋友打听了北京教太极拳的情况,有一个朋友给我推荐了一个在北航教太极拳的,我打电话过去,结果发现他们什么拳都教。这样,我估计什么都不是。“样样通,样样松!”不行的,我要找最正宗的太极拳!
  怎样才能找到真正的正宗太极拳?
  我反复思考,我觉得了解太极拳的途径有五个,一是上网搜索、看各种专题文章及相关介绍,各个流派的表演视频、教学视频,还要看一些相关的书籍等;二是看论坛的拳友讨论留言,看看各方的评论及说法;三是加好多太极拳友QQ群,亲自与他们网聊;四是给各个拳馆以及教拳的拳师打电话,问各种问题,了解真实情况;五是到教拳现场,比如公园练拳现场去看真人打太极拳的情况。
  略一了解,即可知道,太极拳,有五大流派,陈氏,杨氏,武氏,吴氏,孙氏。另外还有和氏等等。我查了一番,发现其他流派基本都是源于陈氏,我觉得还是学最传统最古老的吧,我这人喜欢追本溯源。
  我最先想起的是陈小旺,因为以前曾看过央视他的一个专题报道,称他为陈氏太极拳掌门人,我觉得他是正宗的吧。多方打听,拳友都说他在国外发展,没在国内教拳,并且他加入了澳州国籍,他偶尔回国,也不来北京教拳。当然,我在了解陈小旺的过程中,我也知道了四大金刚。结果一查,这四大金刚,没有一个直接在北京教拳的。当然我也知道了陈照奎,知道陈照奎教拳的一些情况,几个弟子,像张志俊,马虹等等。张志俊在河南郑州教拳,马虹在河北。
  因为我本人在北京工作,我想就近学,这样方便。后来多方打听,郑州有个拳馆把陈正雷一个弟子孔先生的电话给我了,说他在北京教拳,说孔先生太极功夫练的很不错。我了解了陈正雷的情况,觉得他是四大金刚之一,还可以啊!于是给他那弟子孔先生打了电话,他正好在江苏教拳,如果回京,在三元桥教拳。不错,离我家很近!但需要等待,他过几周才回京。其间我还买了陈正雷的书,陈照奎、马虹编著的书,还有其他几本书,像陈鑫的太极拳图说,顾留馨的陈式太极拳等。
  也许我与陈正雷这边无缘,在孔先生没回京之前,我的思想就发生了变化。
  后来我见网上有拳友说,四大金刚谁的功夫好,业内人士了解,有的说陈小旺功夫最好,有的说陈正雷最好。于是我开始对比,了解他们谁的更正宗,谁的功夫最好。结果发现,他们都是师出同门,都是跟陈照丕、陈照奎学的,他们谁的功夫好,我怎么可能知道,只是看网上论坛说的。
  真相到底如何?我不断到处询问,哪个流派最正宗,谁的功夫最好?结果遭到不少拳友的质问,反问我:什么叫正宗?什么叫真功夫?你找老师是找名师,还是明师?
  有的拳友直言:学拳,最重要的是找明师!有些人既是名师,但不一定是明师;有些人是明师但不一定是名师。极个别人既是名师,又是明师!
  哦?还有明师?什么样的老师为明师?明师与名师有什么区别?谁是明师? 《第三章 寻访明师》
  谁的功夫最好?他们谁是掌门人?他们肯定是名师!但,他们是明师不?后来听不少拳友说,陈氏太极拳里没有掌门人之说。明师也有多种解释。
  有拳友分享:明师就是有真功夫,深通拳理拳法,又能讲明白的人。
  原来如此?!
  要找明师?我该怎么找?
  继续访察!
  当我还没搞清楚什么明师、四大金刚谁的功夫最好之时。一个更大的问题跳出来!
  一天我在QQ群里到处喊着陈氏太极拳最正宗传人是谁、谁的功夫最高之时,突然有拳友说:“你不要学陈氏太极拳。学陈氏太极拳,最后身体都得完蛋!不是膝盖坏掉,就是腰疼,胸闷,或头痛…”他还说他有不少朋友都是练陈氏太极拳,最后膝盖都练坏了,他练陈氏太极拳,练了一段时间,膝盖疼的不得了!他准备改练杨氏太极拳了,说杨氏不伤膝盖……
  啊?!
  这个说法,吓我一大跳!
  如果练了陈氏太极拳,身体会练坏?膝盖也坏掉?那我还练什么太极拳啊,我练了太极拳不仅没得到健康,反而越练越伤!那我不如不练了!
  我感觉很苦恼!郁闷之极!
  苍天啊,大地啊,这世道还怎么活啊!我们喝的牛奶是三聚青胺,吃的米面里面有农药,吃的动物肉,里面打的有激素,农副产品是转基因,病了吃的药都不放心……现在突然发现,连太极拳,都不靠谱了!
  我决定深入了解,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在网上到处询问,练陈氏太极拳,伤膝盖是怎么回事,伤身体是怎么回事。是因为练太极拳的原因吗?不少拳友说,那是因为老师不行,有不少老师是名师,但不是明师,有的老师不是名师,但人家是明师。你一定要找明师,一定要找到好老师!又告诉我,什么是明师,比如,有功夫,懂拳理,知拳法,明白人体运动原理,知道如何教人,因材施教等等。
  哦,膝盖练坏,原来是怨个别老师教的不行啊,不是怨陈氏太极拳啊!那我就更要找太极拳高手了,更要找陈氏最正宗的传人了,更要找明师了!
  听拳友说,陈发科当年是高手。我查到了陈发科,看了他的相关介绍及相关传人。得知CZK是陈发科的儿子,四大金刚都是陈照丕、CZK教出来的。后来有拳友说,陈照奎的儿子陈瑜在北京教拳,推荐我在北京不如直接找陈瑜学拳,还有人热情地帮忙联系。
  后来我查了一下陈瑜的资料,结果发现在网上有拳友说,陈照奎去世之时,陈瑜才19岁,听有人说,陈瑜小时候爱玩,没好好学拳。我又看了网上以前的有关他的专访,陈瑜自己都说,他父亲去世之后,他没跟别人学过拳。无意中我还查到了一件事,他以前和张志俊打过官司。当然了,陈瑜的功夫有多深,我不知道。我上网看了看他的照片和视频,我感觉自己与他无学拳的缘份,这可能就是缘份啊。有时我都在想,学拳找老师,就跟找对象一样,如果彼此不来电,那是学不好拳的。
  我还是再找找其他人吧。
  陈发科功夫那么高,还是找找陈发科的其他弟子吧,像冯志强,洪均生,雷慕尼,田秀臣,李经梧等。我对陈发科的这几个弟子,逐一进行了了解。我先找冯志强,一打听冯志强年事已高,八十多岁了,早不收徒弟了。想找冯志强的弟子,但没查到他有什么出名的弟子,很奇怪啊,有拳友告诉我冯的一两个弟子的名字,结果我根本查不到他的联系方式及相关信息。我又查了李经梧,他也没在北京,传人很多,但太杂乱,也搞不清哪一个是得到系统真传的。洪均生在山东,并且改成了洪式架了。雷慕尼,田秀臣都在北京,但雷慕尼,没查到他有什么出色的弟子。我对田秀臣倒是进行了深入了解,不少资料都说当年陈发科在世时,曾托田秀臣在东单教过拳。既然这样,田的功夫肯定不错啊,要不然,陈发科不会让他代教拳啊。查到,田秀臣有三个侄子,有人称田氏三兄弟个个都是高手。有不少资料都介绍说田秋信是明师。这是别人所说,不过,依据逻辑推理,田秋信三兄弟是田秀臣的亲侄子,如果田秀臣有什么功夫,肯定不会对他侄子保守了。有什么功夫,他三个侄子肯定能学到了。
  看了田秋信的网上照片和视频,一看,我觉得田老师还不错。就找田秋信吧。他是国家武术七段,现在70岁了,自幼即开始练太极拳,口碑不错。从多方打听,田老师膝盖没坏,跟他学,膝盖练不坏。那太好了!
  哈哈,终于找到明师了!我激动不已!
  可是,上哪儿找到他的电话啊,问不少拳友,都没找到他电话。由于本人爱玩新浪微博,我就搜索他的微博,居然他也注册有新浪微博,呵呵,微博真是个好东西!后来我加了田老师的微博,总算找到了,给他发私信,很快他就回复了我,他把他的手机号告诉了我。我激动不已!
  后来我打电话联系他,并约了他,约那个周末去找他,那个周六上午一早我高高兴兴去元大都遗址公园找他,但遗憾的是,我找了将近两个小时,都没找到他。他说他在成吉思汗雕像之前。我反复找,打了几次电话,找好久都没找到。后来才发现,那里不止一个地方有成吉思汗雕像。当我发现我找错地方之时,已经晚了。再找田老师,已经过去了将近两个小时,他正好有事,他就离开元大都遗址公园了。累的我半死,也没见到他!我只能遗憾地电话联系他,改天再联系找他了。
  也许老天安排,就在这一天,一切再次发生了重大变化!意外发现啊!
《第四章 意外发现――陈氏太极拳小架》
  算日子,从我开始想学太极拳,我寻找老师,至此我已经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了。
  这一天,真是老天安排,本来我要找田老师学拳的,可惜那天我无缘见到他。刚开始就有拳友告诉我,学拳找老师,也是有缘份的,看来我与田老师缘份可能真的不够啊。
  那天上午我回到家,没事,又上网了解太极拳相关知识。
  我突然看到一个拳友说:“我练了30年太极拳,今天才明白过来啥叫真功夫......大架是做表演的,小架是练功的......我一直是在弯路上走......” 
  啊?我晕菜!陈氏太极拳还分大架小架啊。原来我知道有老架新架之分,怎么还有大架小架之分啊,那么谁是大架的,谁是小架的?到底是大架好,还是小架好?
  我先上网查询了关于陈氏太极拳小架的相关介绍。看了大小架的相关历史。知道了当今陈氏太极拳小架的代表人物,比如陈伯祥等。并对几个代表人物分别进行了查询,进行了初步了解。
  我为意外知道陈氏小架太极拳而惊喜,同时,新的困惑也开始让我犹豫不定。我也有了新的痛苦,在困顿中迷茫,在迷茫中探寻……《第五章 学大架,学小架?还是学其他架?到底学哪个?》
  为了搞清楚到底是大架好,还是小架好,还是哪个架子好。我在网上到处查询,我上网又加了几十个太极拳QQ群,不管是大架的群,还是小架的群,不论是陈氏的,还是吴氏的,不管是孙氏的,还是杨氏的,我都到处询问,并到各个网站以及论坛上,看看各方的说法。
  刚开始我简单的问拳友,是大架好,还是小架好,各方说法不一。于是我换了一个具体的问法:“跟大家讨论两个话题:一是,从健身健康的角度来讲,陈氏大架太极拳,陈氏小架太极拳,到底哪个更好?哪个更有利于健康?二是,从技击实战角度,大架,小架,练哪个更好?”
有人说,如果从健身的角度来说,大小架都一样,如果从实战技击角度来讲,小架更强。还有人说,只要好好练,大小架都能出功夫。说法不一。
  下面我选一些拳友回复资料,大家参考一下:
  有拳友回复:“说真话,陈氏小架拳对健身是最有好处的,对拳艺的进步,她是最好的,陈氏小架拳是太极拳之母,是所有太极拳之中的精华!”
  我马上说:“呵呵,你是学陈氏小架的吧,这么夸小架。”
  他说:“你可以自己去看,去感受,去比较,但是有一点要说明,小架不如其他太极拳的外形那么优美,但是你要是悟进去了,那小架拳是最美的东西,另外,相对而言,小架拳是比较难学的。”
  上海一拳友说:“练小架就像吃的姜一样,越老越辣!功夫练到身上就一直在身上,不像有些拳是吃年轻饭的。”
  不少拳友都说,不管从技击性,还是从健身效果上来说,小架都更好一些。
  我说:“既然小架这么好,为什么人们认知度这么低,我接触太极拳三个月了,直到这两天我才听说小架?”
  拳友:“小架拳还是很保守的”“小架过于保守” “或许是因为小架比较难练吧?”“难的东西自然坚持的就少!” ……
  “小架不出门,大架不出村” “好东西谁想教给外人啊,都是偷着在自己家里练啊!”
  “过去小架是,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传子不传侄啊”!“小架是看家拳,以前是看家护院用的”,“他们老陈家,是不愿意把宝贝拿出来示人的”!
  我问:“听说大架练了会伤膝盖,真的吗?小架伤膝盖不?”
  一吉林拳友回复,“大架的,不便评论,小架拳不会伤膝盖!”
  有拳友直接说:“不管练什么拳术,都可能练伤身体,关键是看什么老师教你,你自己悟性如何,练的方法对不对。”
  有拳友直接否定大架:“大架就是不行!身体重心该放的地方,他不放,身体该转的地方他不转,他却在那儿拼命转膝盖,膝盖能不坏吗?”
  也有的拳友,似乎更为理性:“不管是大架,还是小架,如果老师找的不对,都有可能练坏身体。如果学小架,你找的老师不对,可能你身体更容易练坏!”
  哦?我马上问:“练小架,弄不好,更容易伤身体?是因为小架要求更多,要求更高,要求更细,如果做不到位,更容易伤身体?”
  此拳友回复:“差不多是这样的,不像大架,简单易学,要求少,出错机率低!如果真是练大架,你什么也别想,就想着做操呢,也没事的。”
  “哦?!”
  有一拳友看到这样的讨论,言辞激烈,上来就说:“拉倒吧,现在的人啊,都是炒作!一个二个,看看谁会喷,看看谁的尿喷的高!看看谁的膝盖都坏了?别瞎扯淡了!谁伤谁知道!”
  有拳友说:“你理解人家啊,时代氛围嘛,整个大的社会环境都这样了,一切向钱看嘛,人家要有吃饭的职业啊!”看来太极拳界并不平静,江湖的水深着呢!
  我暂停网聊。既然对小架有兴趣,我何不打电话问问。我把几个小架流派的电话列在一张A4纸上分别打电话询问。
  我先给陈沛J在郑州的小架研修院打电话,对方一先生接的电话,对方很热情,我问了几个相关情况,我问:“我35岁了,学太极拳小架,晚不晚?”他说“不晚。”我问对方在北京有没有分馆,对方称在北京没有分馆。我遗憾地挂了电话。我想了一会儿,又打电话过去,对方一年轻女士接的电话,问对方有没有教练经常来北京教小架的,对方也很热情,对方称没有,说北京有一个学员,我可以先和那个学员交流一下。并且留了电话,也留了她的QQ号,以便交流。
  我把电话打给西安陈立Q的拳馆,有两个手机号,一个没接,另一个是一先生接的电话。我上来就问他:“你们教小架,在北京有没有分馆?”他说没有。
  我还直接问:“是小架好,还是大架好?”
  他回答:“这怎么说呢,大架,小架都好。这要看你学武的目的了。”
  我说:“我学武的目的,首要的是健身,其次是爱好,想学点功夫。”
  他回答:“哦,这样啊。如果你想健身,其实大小架无所谓了。北京那边的教大架的有陈Y,就是陈发科的孙子,他与我们很熟,跟他学大架也可以。当然了,如果你想成为武术家,那你就要好好考虑考虑了。关于大小架的区别,你上网浏览一下网页,有很多相关介绍。我们老家的人早就有说法‘小架不出门,大架不出村’‘小架是书房架,大架是马棚架’,过去旧时代,小架是传内不传外,甚至是传子不传侄,小架是专门用于留着看家护院用的。这些我不多介绍,网上有很多介绍,你可以自己先看看。其实学大架也不错,大架舒展大方,自然美观。我看你还挺细心、挺认真的!”
  我说:“我学武不为表演,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就是为了健身、个人爱好。那你们在北京也没分馆,我学着也不方便,我这样做,你看行不行?我先学大架,等将来你们来北京开分馆了我再学小架。或者我平时一边学大架,假期时去找你们学小架,行不行?”
  他马上回答:“这样是不行的。大小架,是两个不同的练法,虽然说大架是走大圈,最后也要把圈子练小;小架走小圈,小架也要求刚开始练习时把圈子放大,有‘大架不大,小架不小’之说,但这两个拳架的区别还是很大的,这两个是不同的两个系统。你如果都练,最后搞的什么都不是。如果你先学一种拳架,将来再改一个拳架,改拳架是很难很难的。有些人练武术,什么武术都练,什么派别的拳都学,结果到最后,每个拳术,他都不能达到很高的层次,结果最后他还只是普通的练武者,不能成为大武术家。”
  我:“哦,这样啊,谢谢您的指点和分享!”
  后来,我把电话打给上海一家教陈氏小架的联系人,对方姓陈,我说“陈老师,您好!知道你在上海教小架,我现在北京工作,你们在北京教不教小架。”他答:“在北京不教。”
  我问:“北京没有教小架的,那我先学大架,等你将来在北京教小架了,我再学小架,行不行?”他也马上说不行。他说:“我老家是河南陈家沟的,我那地方有一个练了多年大架的人,后来改学小架,一个动作,他都改了8个月啊!你可以想想,改拳架,有多难!也不是改不了,你改拳架会非常难。即使改了,也会有大架的影子,学了小架,你打的也是不纯正的。”
  我说:“哦,看来改拳架还是很难的。那大小架有什么区别啊”他说:“其他的,我不多说,单说大小架的步法吧,就有区别。大架的,步法上,可以走八字,而小架的不能走八字步,不能正八字,也不能倒八字,或者丁字步……”
  听到这里,我不懂,没再深入问。礼貌地结束了电话。
  我把电话又打给了河南陈家沟的“陈伯祥拳术研究会”,在网上搜索的几个手机号,打了没有人接,又打另一个号,又没人接。呵呵,网上拳友对陈伯祥这支的评价都很高啊!打电话怎么没人接呢。过了一会儿,反复打几次。终于有人接了,是一个先生接的,我先问他,在北京有没有分会,他说没有。我又问,有没有教练或者他们的骨干在北京教小架的,他说也没有。我叹了一口气。我说:“怎么你们也没在北京教啊!对了,跟你请教一个问题,听好多人都说,练大架,容易把膝盖练坏,是这样的吗?”他回答:“也不能这么说,我们陈家沟,好多练大架的,膝盖就没坏。”
哦?!这是来自陈家沟小架拳的说法。
  为了找陈伯祥这支学小架,我在网上又搜索了陈伯祥二十多个弟子的手机号,然后,我挨个打电话问,问他们是否来北京教拳,结果全都说没在北京教。我甚是失望!唉!我失望!我惆怅!可爱又可恨的陈氏太极拳小架!我想学吧,你们却不在北京教。
  要不,我还学大架吧!我心里充满着犹豫和矛盾。我媳妇也说我,你真是的,就学大架吧,我看那老头挺好的,就跟那老头学吧。她说的那老头就是田老师。她知道我联系过田老师。
  我反复思考,决定还是再了解了解再说。有人建议我不一定死盯着陈氏的,也可以考虑其他流派的,杨氏、吴氏、武氏、孙氏、赵堡架,都要了解对比一下。
  好吧!
  我查了一下杨氏的,结果发现后来杨氏也分大小架了,还有中架,还分了高中低三个架。好乱!追踪研究了一番,决定放弃。觉得还不如学陈氏的呢。
  吴氏的,一查,居然还分再北两派,研究一下,觉得不好。我搞不明白吴氏太极拳的优势在哪里,于是放弃。
  孙氏太极拳,我了解了一下,觉得孙氏太极拳的创始人孙禄堂还是很值得一提的。他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三者精华与一身,是个大武术家。就是因为了解孙禄堂,搞的我,还想以后有机会学习形意拳,八卦掌呢。我了解孙氏太极拳之后,觉得孙氏太极拳自孙禄堂之后,传承的不是很好。没有哪个人能得到系统真传的。虽说弟子众多,但没有哪个人学到位,学得完全的。即使是他的女儿孙JY,也一样。因为孙JY出生时,孙禄堂都年纪大了,他后来去世的时候,孙JY的功夫还没练成呢,现在孙JY已经去世好几年了,她的传人是孙YT。我查了孙YT的介绍,他是一个汽车销售公司的董事长,像他这样专心于企业,想着经营企业,能有多少功夫自己练太极拳啊,能有多少时间来教你练拳啊,估计太极拳也是他的业余爱好了。不行啊,本来我就是业余的,我不能再找个业余的老师吧。所以,后来我还是决定不学这个孙氏太极拳。
  赵堡架,了解了一下,我发现这个派系居然也分了好几派。分这么多派的一个关键人物是陈清平,此人很了不起。几个弟子都创立了自己的拳架,和氏架,忽雷架,腾挪架,领落架等。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居然赵堡架后来也分了大小架,比陈氏流传的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过,我了解其他太极拳流派,我发现了一件事。杨氏,武氏,赵堡,孙氏,吴氏都是源于陈氏太极拳,甚至是依据陈氏小架创编的。(此观点,后面将再专门讲述。)
  了解之后,我想我还是学陈氏小架吧。我这人喜欢学最真的,我喜欢原汁原味的、我喜欢追本溯源!
  我还没这么简单就做决定。
  我此时心里很矛盾,很犹豫。
  到底是学大架,还是学小架?我仍然犹豫不定。
  我心中痛苦,痛苦源于比较之中!比较来比较去,总感觉陈氏小架更好!
  但北京没教小架的,或者说北京没教正宗小架的。如果我想学正宗陈氏小架,只能跑到外地。但我是上班族,我不能丢掉工作专门去学拳啊。如果仅靠一年那两三次的假期,怎么能学得会啊。再者说,往外地跑,车费路费住宿等都会大大提高我学拳的成本。北京这边,教大架的,虽然有收学费高的。但我觉得还是有明师的。像田秋信老师就不错,功夫好,人品也不错,口碑不错,学费也低。如果跟田老师学,他也在北京,可以随时找他,方便啊。但是田老师也是大架的。(不仅他是练大架的,陈发科的其他传人,包括陈照P、陈ZK、F大金刚等人传的全是陈氏大架的。)
  我是跑到外地学小架,还是跟田老师学大架?
  我痛苦,我犹豫,我彷徨!有人建议我到各个公园看一看练拳的情况。
  我周末抽空到我家附近的公园,看有老头老太太练太极拳的,看他们打的很慢,问了两个,他们都说是练杨氏太极。后来又跑了天坛公园、地坛公园,有不同地方练拳的,有的还拉着红色的横条幅“**老师太极拳辅导站,免费辅导”等字样,也有的只打“**陈氏太极拳辅导站”。也有老头练剑的,还有练太极扇的。还有练枪的。现场和人番谈是不太容易的,我总不能直接问,你这个拳好不好。只能以学习的心态请教。有的很热情,一边讲拳理,一边比划,还问我学不学。
  后来我想了想,这么到现场调查,太累。那么多地方呢,再者说,现场又不能问哪个拳好。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我不如在网上看看各方面的资料。我又多次上网查询了解。其中有一些资料供大家参考一下:
  第一篇参考资料:《关于陈氏太极拳大架与小架》(来自网络)
  陈氏太极拳目前分为两支,大架和小架;大架又分为新架、老架。针对大架、小架哪个是陈王庭之原创的传统拳,不仅在陈家沟,乃至整个陈氏太极拳界争得不亦乐乎。陈家沟三百年的良好传拳风气早昨日黄花,门派成见严重阻碍了太极拳的全面传承,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啥要争?利益所在!
  小架和大架先后的考证。现在出版的太极拳书籍中,有不少人云亦云的说法:小架是陈有本创编的,大架是陈家沟的传统拳,还有的说大架是陈长兴在祖传套路的基础上将太极拳套路由博归约、精炼归纳,创造性地发展成为现在的陈氏太极拳一路、二路
(又名炮捶),后人称为太极拳大架。
  西安有不少抗战和抗战后逃难去的陈家沟村人,按照他们的说法:小架最接近陈王廷的原创拳。其中有说服力的证据是,曾跟陈发科学拳多年的陈西照大师回忆说,当年发科公曾对他讲小架在先,大架在后。当年陈立清为求证此事,亲自拜访杨露禅后裔杨振铎,问当初杨露禅跟陈长兴学的是大架还是小架,杨振铎答:小圈拳(小架)。杨氏的最高功夫都是练小架产生的。如果不信,各位看看杨氏太极拳是接近于陈氏大架,还是陈氏小架?另外,杨氏太极,现在有大架,中架,还有小架,还有杨氏老六路等。陈王廷原创拳可是有五路拳,五路炮锤的。如果杨氏不是源于陈氏小架,杨氏的那么多拳架和套路,难道都是杨露禅通过陈长兴那一路拳创出来的吗?这事好像没听说过!
  解放之前,陈沟大部分人练的还是小架,仅耕耘公一门习练大架。文革时期,陈式太极被列为“四旧”,传承人成为批斗对象,尤其小架传承人们大都成份不好,被游斗抄家,被整得噤若寒蝉,朝不保夕,谈何练拳教拳?!大架代表陈照丕顶着被上纲上线批斗的压力,毅然培养了一大批包括四大金刚在内的大架人才。  
  陈家沟目前流行的大架,主要是由陈照丕传下来的老拳架。陈发科的新拳架经陈照奎回陈家沟有所传授。洪均生和冯志强等陈发科弟子的拳架与也与陈家沟的大架差别很大。从走劲行架的特点上看,杨、孙、武、吴、赵堡等更相似于陈氏小架(包括大架的洪均生)。没有陈照丕,就没有陈氏太极拳老架今天的繁盛,在此诸位练老架的务必诚心感谢。但是,陈照丕一不该将陈有本所著的《太极拳十大要论》《打手要言》等篡改为陈长兴所著(仍有陈有本原作为证),以致后人以讹传讹;二不该丢失陈鑫的《太极拳图画讲义》原著手稿。其实真正得到陈发科真传的就2人,一是陈小旺的父亲陈照旭,还有一个陈茂森,但他们都没传人。
  现实是一个玩笑:当代一些大架太极拳代表们都一致著书说明大架先于小架,陈氏祠堂也这么铭记,包括里面的先世塑像的位置主次都弄颠倒了,所绘的太极拳图也主次颠倒,有关小架的传承内容用的笔墨更是吝啬。  
  小架(即陈氏传统的拳架),历经300年来的锤炼,理论完整,技术臻善,虽经“破四旧”“文革”浩劫,依然得到稳当的保存和传承,陈鑫的《图说》理明法备,成为所有门派太极拳的学习宝典。大架作为中途一分支,尚无形成文字的理技体系,尤其至陈照丕晚年回村教拳时期,老架的高层技术几乎堙没。文革后之所以选择推广大架而不是小架,其一是由于陈照丕前期在村内的推广,当时的年轻人大部分跟他学大架;其二是小架的几个代表都还是诚惶诚恐,不敢出头,不敢与大架的代表们抗争。但是,陈沟人们心里都还是最清楚不过了。文革的时候又是谁白天在批斗小架的宗师,晚上却又逼人家教拳?又是谁逼的陈照丕跳井自杀?(陈照丕自杀未成,却落下腿伤残疾,但后来又被逼的不得不教拳。)
  到陈照丕时期,老架出现了断代。就连陈照P本人,村子里有“他不会推手”之说。所以F大金刚后来求学于陈照奎,他们学到了多少东西暂且不表,但看与陈瑜的拳架相比,功夫层次相差不少。这是他们不愿意说的事。后来就转向学习小架,这也是F大金刚开始拉开距离的转折点。他们谁也不声张各寻拳师,悄悄学习,收获各异。小架成了争抢的宝贝,有人为了获得小架“真经”,甚至政治和武力并用,批斗和抄家手段都用上了,结果还是徒劳。直到现在,老架的技术层次还是残缺的、粗糙的,广泛的技术问题有:象“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屈膝松胯”等基本的要领都练错了;练拳多年不知何为内功;出现膝盖疼、腰腿疼、胸肋闷等负作用。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这30年,大架(老架和新架)在全国遍地开花,极为盛行。人们一提到陈氏太极拳,就等于是大架,认识小架的寥寥无几。而外面人学的拳架也越来越偏离“功夫和技击”的主题了,流行于娱乐和表演。所以,大部分人学到的,都是身子乱舞,作势作态,外行人看得眼花缭乱,实际是毫无内涵,腹中空空。包括马云、郭广昌、吴京等,他们练的拳架,表演娱乐还是可以的,他们是否能达到“理明法备”、修身养性的层次值得怀疑。
  小架是陈氏家族真正的传统拳还有一个更有说服力的证据:陈家沟有“五层功夫五套拳”的传统拳法,目前仍然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小架拳家庭内部严格传承,小架拳到现在还是5路拳,我们在网上能看到4路。而大架自陈耕耘以来一直就是两套拳:一路拳和二路(炮捶)。
  因为小架精细,要求静有形、动有法,一招一式必有理有法,讲究内在的、无形的心法,而你练太极拳不正是要学习这些东西吗?你若掌握不到这些核心要领,又谈何功夫?谈何悟道?大架粗糙,浅显外漏,陈家沟村人称其为“马房架”,小架理法高深,村人称其为“书房架”,不是没道理的。
  各种武术套路、拳架,本无优劣之分。但看其中有无内涵,拳架之层次高下就立见分明,习拳者有无收获、有多大的收获不问即知。小架所传的“注阴不注阳,注后不注前,宁进不退,下在上先”等很基本的入门要领,许多练大架的闻所未闻,很多年仍然不会功夫,甚至练出一些病症,就是直接证明。有人曾说,陈发科的功夫造诣名震京师,晚年时回到陈家沟,看到陈克忠练的小架拳后,大为叹服,震动很大,说自己“走了大半辈子弯路”。大架传承至今,因为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撑,以及历史时政的影响,传承人出现断层,技术丢失严重,甚至后来发生了陈氏家族邀请外姓人冯志强来陈家沟传授大架太极拳的荒唐事。
  现在练大架的代表传人,即使有人想练小架,遗憾的是,时代不同了,当今商业化时代,小架的传人们抱着葫芦不开瓢。毕竟,在陈家沟,族内的大架和小架无言的利益冲突已经积淤成鸿沟。
  另外,练拳打拳,习惯对人的影响与制约力也很强大。打个比方,长期喝惯假茅台酒的人,你突然有一天给他喝真茅台酒,他会说是假的,太极拳亦复如是。小架的外形朴实无华,干净简洁,毫无娱乐性成分,所以,习惯于大架的拳友,初看小架,常常不以为然,甚至排斥。因为他们看的是外形是否漂亮,也有人出于利益,诋毁小架,误导拳友。
  在当今非尚武时代,大部分人练太极拳的目的是保健养生、修身养性。都知道太极拳保健养生效果好,能懂其理习其法者,寥寥无几。所以,练拳,要练个明白,要掌握其内涵,一静一动,皆有法度,皆有妙境,非明师无以成学,非勤练无以顿悟。第二篇参考资料:《陈氏太极拳内部的策略之争》(来自网络)
  对于太极拳的"架式",陈氏族人容易达成共识的说法是:陈王廷创拳后的很长时间里,陈氏太极拳只有一种架式。陈氏十六世陈鑫编著的《陈氏太极拳图说》,被誉为武林圣典,览遍全书并没有陈氏太极拳大、小架之说,但其中的拳谱皆为"小架"拳谱。当年杀"大头王"的陈仲甡、陈季甡是陈有本的侄子,陈鑫是陈仲甡的三子,他们都是小架传人,所以笔者推测《陈氏太极拳图说》记载的太极拳架,应该是最接近于陈王廷所创拳术的原貌。陈氏太极拳的训练讲究以大圈收至小圈,小圈收至无圈为登峰造极。历史上可能陈氏太极拳并无大、小架之分,而是在训练方法上,对于初学者,师傅为了使徒弟尽快入门,把走型放大,让徒弟先从大圈、外圈入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徒弟掌握了陈氏太极拳划圈走圆的运动规律之后,再逐步由大圈过渡到小圈、外圈过渡到内圈,而形成劲路沿躯干和四肢变化、传递的螺旋缠丝劲,达到外形上不见圈的高级境界。如今的陈氏太极拳大架、小架除了动作形式不同外,其技术理论基础是一样的。大架拳手也讲求将圈逐渐收小,小架训练开始也讲求将圈放大,两者的训练过程基本相同,因此有"大架不大,小架不小"之说。
  陈氏族人公认对大、小架的分化起着划时代作用的关键人物是陈有本,根据《陈氏家乘》记载,陈有本的父亲陈公兆"学术纯正,名士多出其门",陈有本及胞兄陈有恒"均庠生,习太极拳。有本尤得骊珠,子侄之艺皆其所成就,丰度谦冲,常若有所不及,当时精太极拳者率出其门……有本门人陈清平、陈有纶、陈奉章、陈三德、陈廷栋均有所得,陈耕耘亦师事焉。清平传赵堡镇和兆元、张开、张罩山。有纶传李景延、张大洪"。由以上文字可以看出,陈公兆、陈有本父子皆武学造诣深厚,弟子名家辈出,有本之艺显然是得到父亲真传,并且在陈有本之前小架已经存在。小架因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严格有序的训练方法,被陈家沟人誉为"功夫架"、"看家拳",因为传承者多有文化,因此又叫"书房架"。
  陈氏十五世陈耕耘为了随父走镖谋生,因其父陈长兴终年护镖在外,并无时间教导他练拳,耕耘遂求教于族叔陈有本。为了使陈耕耘早日功夫上身,陈有本除保留头套十三式的精髓外,突出了爆发力,将拳的架型给予放大,有本亲自辅导,耕耘苦练,二人共同商讨、钻研,创编了一种新的架型,陈耕耘苦练一年有余,终其所成,形成了一种走大圈的新的太极拳之架型,从此为了和头套十三式以及传统小圈的练法打法有所区别,就产生了小圈架、大圈架的说法。陈耕耘将这种架型在其家族中传授,传到其孙陈发科,1928年发科被聘到北京授拳,遂将此架型公布于世,后人为了加以区别,将以此走大圈的练法打法之架型叫“大架”,将走小圈的传统练法打法称为“小架”。
  值得注意的是"小架"传人有不少人也会"大架",并坚持认为陈氏太极拳只有一套,并无"小架"和"大架"
之分,只是练法不同。而"大架"传人则宣扬"十四世陈有本在原有套路的基础上,又有些改动,逐渐舍弃了某些难度和发劲动作,架式与老架一样宽大,称为新架(现在称小架)",这一观点写在了在陈氏宗庙内的太极拳起源说明中,因此流传很广。然而有趣的是,在修建宗庙过程中产生的宗族事务理事会中倾向小架的力量占大多数,虽然对此心中十分不认同,却无可奈何,显示了当代"大架"传人在陈家沟、在官方与日俱增的影响力,和较为强势的话语权。
  不过"小架"
传人隐忍的态度是值得推敲的,据说刚开始办武术学校时,官方的体育管理部门也了解到陈家沟太极拳存在两种架式,曾征求意见,究竟教哪一种。对于这个问题家族内部也有争论,当时陈伯先(大、小架均练)提出
"大架在朝,小架在野"的建议,于是太极拳学校对外只教授"大架"。在一次家族内部论拳的小聚会上,陈伯先意外发现陈鑫的徒弟陈克忠"手高"(在此之前陈克忠从来没有在众人面前展示过自己的功夫),他喜出望外,为了使陈家沟小架后继有人,他就极力动员陈克忠出来教拳,并推荐了陈伯祥等年轻人随他练拳,他当时白天在学校负责理论教学和教务工作,晚上到陈克忠家里张罗,自己也积极学习小架,那时在村中形成了"小架"和"大架"共同发展的局面,可是好景不长,陈克忠因为富农的成份屡遭批斗,这一次教拳更是罪加一等,1966年刚刚58岁的陈克忠因为传授太极拳而死于这场政治运动之中。同时期教练大架的陈照丕也被批斗,以至于差点儿投井自杀。
  由此可以看出当太极拳成为一种可以市场化的文化资本时,宗族精英内部的博弈便脱离了原先技术互动的范畴,尽管他们曾经共同经历过灾难。但"大架""小架"双方都存在戒心,有时候甚至发展成敌意,尤其是处于相对强势的"大架"一方不仅故意回避"小架"的存在,还通过官方的途径,强化所谓"掌门人"概念,由于最后出现多个"掌门人"的局面,因此各自前面又加了"正宗"两字,据说还有官方颁发的确认证书。以"小架"居多的家族理事会对此虽不满又无奈,他们认为陈氏宗族历史上只有依据辈分推举的族长,从来没有掌门人之说,所谓"正宗掌门人更是无稽之谈。虽然多数"小架"的习练者坚持"不卖拳"的传统观念,可是站在陈氏族人的立场上他们又对开拓"市场"表示了某种程度的理解,这或许也可以看作太极拳市场化中对传统关系和信念的一种消解。像上述类似关于大小架的论述、评论,我看了不少,也增长了我的见识。
  另外在网上曾看到有人提到这么一段话:“有个拳师打了个比喻,如果按现在学历分类与当代陈太极传人的功夫理论综合水准作对应,陈伯祥(技术)、陈沛菊(理论)是本科,陈AA、陈BB、陈CC、陈DD、陈YY等是大专,陈XX、陈ZZ是中专,王XA、朱TT、陈XX等是高中,陈QQ、陈B、王ZJ等是初中.......”
  当我把上面这段话,发到几十个拳友QQ群,讨论请教之时。众人的反应是非常大的。因为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比喻。很多人都反感这个。因为我更加关注的是陈氏小架拳,下面提一下有的拳友对陈伯祥、陈沛菊这比喻的反应。
  有的拳友说:“乍一看,这个比喻有道理。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第一,这么比喻,可能某些人别有用心。第二,有个问题要思考一下,理论,与实战功夫是两码事。因为人的特点是很奇怪的,也是很现实的,仅知道理论,但不一定能把动作做出来,或者说做到位。而一个人,如果连基本的理论打法都不知道,他怎么可能有实战的技术、实战的功夫?毫无疑问,有实战功夫实战技术的人,理论方面他肯定是先要很明白的。只是他在教人之时可能口头表达方式不一样,有些人能听得懂,有的人可能听不明白。所以,这个问题,值得思考。”也有的拳友,根本不认识这可比喻,“怎么能把陈沛J和陈伯祥放在一起对比呢,一方面,他们不在一个辈份,一个传承代次上,另一方面,陈沛J的更偏重于学院派,陈伯祥是实战打出来的。当然了,陈沛J是上过大学、是本科毕业。”
  像众拳友对这个比喻的看法,我不再一一引用。后来,我就对比了陈沛J与陈伯祥的视频,后来我觉得伯祥的打法,从运拳轨迹,发力整合劲方面,感觉伯祥的功力深厚许多,陈沛J的打法似乎更曼妙,更符合常人的审美观,感觉更好看一些。
  除了对比他们的视频,我也把大架传人的视频与小架传人的视频进行了反复比较。
  不过对比视频,我问众拳友,也有拳友提示我:“所有网络流传视频均为表演架子,想看到他的功夫架子,摸摸老师晚上一个人练功在哪里,偷偷看,小架传人都是躲旮旯角落一个人练的……”
  这样我通过视频是有点搞不清楚了,但我想视频即使不完全是真的,但多少能反映一些情况。他的发力方式,运行轨迹改不了吧,动作外形改不了吧,拳架型你改不了吧。
  最后我还是难以决定,到底是学大架还是学小架。我犹豫的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我没学过太极拳,我怎么能仅仅通过视频就看出来各个拳派的优劣呢。另一方面,我在北京,我想学小架,但在北京没教正宗小架的,在北京传承陈氏太极拳的,全是教大架的。(北京并非无教小架的,我是了解到无正宗陈氏小架)。如果我想学小架,只能跑到外地,比如跑到陈家沟。如果跑到外地,一年去不了几次,这样与老师相处的时间短、接触的机率低,我怕我这样学不会。
  我跟一些拳友又聊了我当时的情况。有的拳友说,“学大架吧,反正是为了健身。只要你别找错了老师就行。”当时我还说他:“你是学陈伯祥小架的,你怎么建议我学大架啊。”他回复:“不能因为我是学小架的,就建议你也一定要学小架,只要你喜欢,学哪个拳架都可以。主要是要找对老师就行。”
  其中山东一个拳友的话,我记忆犹新,他说:“我当年跟陈立清学拳学了八年,她老人家说过一句话‘大架小架都好,不过,小架更弥久,更珍贵’,我不直说了,你自己想一想,到底是大架好,还是小架好?”我似有所思。
  有位拳友介绍说:“哥们,你可能还不知道大架是怎么来的吧?等你学了小架之后就知道大架是怎么回事了,我原先也是练大架的,两年前我有机缘学到小架,我不敢说是正宗的,我不是听谁说什么,而是我自己感觉到,大架在小架基础上改动的痕迹,小架的规矩在大架中没有体现,而这些规矩恰恰就是太极拳的精华,大架为了追求动作的外在表现而丢掉了内涵。”
  另一拳友也帮我分析:“不管是大架,小架,关键是找到好老师,不要找个只爱骗钱的老师,还有,就是小架更保险些,毕竟在外边骗钱的多是D架的,因为这几十年政府重点推广了D架,D架在外面流传广,有些D架的,没学到位,就开始开馆赚钱,那后果可想而知了。当然我不是说D架不行,还是那句话,不管是D架还是小架,都好,关键是你要找到好老师。”
  其中,有一个问题我还曾问过众拳友:“我统计对比了一下,练大架的人,拿的比赛冠军,奖牌并不比练小架的人少,这是为什么?”
  有拳友回复:“兄弟,你一定要注意,比赛规则是怎么定的,裁判都是些什么人。当然,你学拳,一定要搞清楚你学拳的目的是什么,你是想上台比赛,是为了表演,是为了健身,还是为了学到真功夫,提高实战水平……”
  每个拳友给的建议都不一样。在了解陈氏大小架,对比分析大架小架的过程中,有一些事还是值得一提的,共供大家参考的。
  有天一位练陈氏大架太极拳的拳友,向我推荐,建议我有空可以看看他学拳的日志,我后来浏览看了一下,他在博客中曾推荐给拳友一本书,说这本书,有好几位太极拳老前辈都觉得很不错,还给学员推荐过。这本书,就是《逝去的武林》(李仲轩口述),这本书我在网上买了之后,回来抽空看了看。
  觉得其中不少内容还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李仲轩在书中曾提到一个观点,“十年太极不出门,一年形意打死人”!讲的就是,练形意拳练的不对的话,练了一年,不是具备了打死别人的能力,而是把自己的身体练坏了,把自己练死了。我又想到了太极拳,有些假大师,吹着什么正宗,实际上他自身就没搞明白太极拳是怎么回事,如果你拜他为老师,身体也是练坏,所以我很谨慎,深怕练坏了膝盖,练坏了身体。
  李仲轩在该书还曾提到一个观点,跺脚,容易伤脑,过度的话,会减少寿命。尤其是猛力震动脚后跟,对脑子的伤害更大。我看到这个观点,就想起了,陈氏大架,在打的过程中,有震脚,跺脚的情况。每当我看到大架的人震脚,我就会想起李仲轩的这个观点,觉得震动脚后跟,觉得这不好,甚至想起来赵本山的小品,“没事儿走两步……跺脚…跺…你跺它也麻!”
  呵呵,没事儿去打拳,晃膝盖,晃……你晃它也伤!发力!跺脚,跺……你跺命也短!(开个玩笑)
  另外,李仲轩在书中还提到,练武术,有道艺、武艺之别。道艺是指练精气神,练身法,而武艺则不然。这两者不在一个层面上。
  关于道艺,武艺,我不太了解。但我知道以道御术的道理。道处于一个更高的境界,统帅的位置,而术处于一个支节、相对具体细微的局部。
  这样让我更加倾向于陈氏小架了。《第六章 决定学陈氏太极拳小架》
  我又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对比分析,我决定学陈氏小架。这是个痛苦的抉择,也是个快乐的抉择。
  最终我决定学陈氏小架,原因是多方面的。略加总结,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我感觉小架历史更悠久,更古老,更珍贵。从整个太极拳传承的历史过程看,小架传承的更好,并且有系统的理论。小架以前在传承过程中很保守,主要在陈氏内部自己族人传递,“大架不出村,小架不出门”,小架一直被陈氏族人作为看家拳,视为珍宝,不愿示于外人。因其一直坚守“传内不传外”、甚至“传子不传侄”,没有向外界广泛传授,所以被人改动的机率更低、出错率也更低。虽然保守,但小架的精华在陈氏家族内依然得到了稳定系统地传承。不像其他有的拳架,流传太广,不少人还没学到位呢,就开始在外面传授,结果造成谬种流传。比如,有的拳架,在传承上出现断层现象,当年在陈家沟没有传人,甚至从北京、从外地人、请外姓人来教拳。这件事,很多陈氏人觉得这是个荒唐事。
  另外,陈氏小架有陈鑫的《太极拳图说》做为理论依据,图说写的已经很系统很全面了。当年陈鑫著书时,就曾提到怕后代分派,他在图说的自序中即言"愚今者,年逾七旬,衰惫日甚,既恐时序迁流,迫不及待;又恐分门别户,失兹真传.
不得已,于课读馀暇,急力显微阐幽,以明先人教授.精粗悉陈,不敢自秘.自光绪戊申,至民国庚申,十有三年,后书始成,又强振精神,急书于简,虽六月盛暑,不敢懈也"。而D架在传承历史上却缺乏系统的理论总结,没有权威的拳谱。传承技术丢失、理论缺乏系统总结,太极拳关键要领遗失很严重。
  第二点:相比而言,我感觉小架内容更多、更全面,套路更多,可以钻研的时间更久一些。我了解小架以前有五路拳,另外还有二路炮锤。目前传世的小架仍有四路拳,还有一路炮捶,两者加一起一共有五路。而大架只有第一路,另加一路炮捶,总共才两路,自从诞生大架一直只有这两路拳。据说陈王延创太极拳之时,共有五套拳,还有五套炮捶,但目前失传了很多。从传世的套路数量来讲,小架传承下来的套路数量更多。
  第三点:从各个太极拳流派情况来看,陈氏小架是各个流派太极拳之源,甚至可称为太极拳之母拳,是太极拳的精华拳架。
  杨式太极拳,是杨露禅当年跟陈长兴学习了十多年,而陈长兴和陈有本是同一个时代。当时,太极拳并没有大小架之分,都是一个拳架,都是按传统走小圈练习的架子,套路都是陈王廷创的套路以及练法打法。拳术走大圈架,是从陈耕耘开始出现的。如果说陈有本,陈长兴都是按走小圈的打法,那么,杨氏学到的精华也是小圈拳架。此事,前辈都进行过考证,比如陈立清即到处考证过,杨氏后代自己都说杨氏太极学的是陈氏小架。所以说,杨氏太极拳应该也是源于陈氏小圈架。试想一下,如果杨氏太极拳是来源于陈氏大架,那后来杨氏太极也分了小架中架以及大架,如果说杨氏拳是根据陈氏大架创的,那杨氏的小架是从何而来呢?杨露禅学了十套拳,而大架一直以来只有两路,杨的十套拳从哪儿学来的呢?我们再看看今天杨氏太极拳是跟陈氏大架相似,还是和杨氏小架接近?陈氏大架一直才两路拳。你也看看杨氏太极拳最早有几路拳?(也可以查一下杨氏太极拳杨露禅的拳谱,核对一下即知)。
  吴式太极拳是在杨式小架拳式基础上逐步修订的。
  武式太极拳是在陈氏太极拳小架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即武禹襄即陈清萍学习后创立的,陈清萍练习的是小架。
  孙式太极拳又是在武式太极拳基础上创编的。
  赵堡太极拳,后来的流派,主要是当年陈清萍教授分化出来的。他的弟子,分别创出了和式、忽雷架,领落架,腾挪架、提腿架,而陈清萍的拳,就是跟陈有本学的陈氏小架。所以说,赵堡的各个流派也都是在陈氏小架基础上创编产生的。
  所以,从太极拳各流派的产生发展来看,可以说陈氏小架拳是太极拳的本源拳架,也可称为太极拳之母拳。
  第四点:我更喜欢陈氏小架的这种打法。这是我长期反复对比各个太极拳流派视频的结果。在考察陈氏大架,小架,还有其他太极拳派之时。我不仅在网上和很多拳友交流,看一些相关介绍文章、太极拳书籍。我还对比了各个流派的视频,长期反复进行对比。最终我选定了陈氏小架,尤其是陈伯祥这支小架的打法。给我的感觉其更像功夫架、技击架。
  言至于此,我不得不提一下,刚开始我对比各个视频时,我最初的感觉是这样的,觉得陈伯祥这支小架,打的极其难看,觉得陈伯祥打的根本不是太极拳。看他一个人在那儿别别扭扭,扭来扭去的,最开始觉得他不敢伸手、也不敢伸脚,畏首畏尾。而大架的打法,舒展大方,大开大合、潇洒流畅,美观飘逸,如行云流水。我当时把这个对比的感觉和众拳友说了之后,有位拳友很坦率,他说:“小架打的是不好看,甚至说难看。但你要知道有一句话‘中看的可能不中用,中用的常常不中看’
!”还有的拳友,直接训我:“你没学拳,你懂个屁啊,在这儿瞎扯淡!陈氏小架不讲是否好看,只讲是否有用,是否符合拳理拳法,是否符合人体运动原理、是否有功力,是否技击有效……”
  那几个星期,我每天晚上都反复对比太极拳各个流派的视频,大架的,杨氏的,吴氏的,小架的,尤其是陈伯祥的视频。后来对比一段时间,有一天晚上我突然发现,小架拳的打法,不是不敢伸手、也不是不敢伸脚,他们是出手出脚之时,腰裆在动、身体也在动,并且伸手时不会把胳膊伸的很直。当时我发现了如下的区别:
  小架里面学问更大。在整体协调方面,动作连贯上更棒。小架发力方式也不一样,发力是整个身体带动手脚发出来的力量。
  大架的,经常出现单独的手法动作,在身体不动的情况下单独的手划来划去的。而小架的,基本没有单独手上的划来划去的。而是以腰胯裆带动肩、胳膊,进而带动手,似乎以腰胯身体为轴心带动双手、双脚发出连贯的动作。
  大架的,还有“跺脚”动作。小架没有猛力“跺脚”动作。
  另外,小架步法上,两脚似乎一直保持平行向前,既不外八字,也不内八字。而大架的似乎步子经常出现外八字。
  当时我感觉小架更像是把人的整个身体作为一个大圆,一个立体圆,以腰胯裆为圆心,带动整个身体在旋转,不断发出各种动作。把整个身体当作一个太极,阴阳鱼不断地在转换。
  我感觉大架就不是这样,经常是局部在划圈,比如经常出现手单独划来划去的,划的倒挺美观,但整体不够协调,给人感觉松散。
  从这一点上来讲,我感觉小架像是真正的太极。
  从发力上来讲,我看视频上,小架似乎一直在把人的全身整体力量凝聚到一个圆球上,随时可以在身上任何某一点上发出来,我感觉肯定小架的实战性,技击性应该更强。
  而我感觉大架经常有局部对外发力,整个身体的发合力的打法似乎少很多。虽然大架也讲究身体力量的整合,但从他们打法来看,整合的实在一般。
  而小架,是整个身体带动手,或者带动脚,发出来力量。力量整合的顺畅合理。这样的话,小架发出来的攻击力,肯定是更强了。爆发力肯定更强了。因为小架是整合了全身的力,通过身体的某一个点发出来,瞬间发出来,瞬间又收回到转动的立体太极圆之中。
  当我把这些新的感受,发到一些QQ群里,和一些拳友交流之时,有的拳友说我对比的很细腻,有点儿眼力。
  其实,我以前没学过任何拳术,当时也没学过太极拳。我刚开始看各个视频,看不出来任何区别,那是正常的。那一段为了提高我的辨别能力,判断能力,上网看了大量的关于太极拳的知识,包括大小架,还有其他流派的理论讲解,视频讲解。除了网上看相关文章,我还看了买的好几本太极拳经典书籍。另外,我在四十多个拳友QQ群里,跟众多拳友交流,跟他们学习,了解太极拳的历史、现状,太极拳理论知识,不同的打法,拳理等等,以便提高我的辨别能力,判断能力。
  通过对比各个流派的视频,我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这也是我学习小架的一个原因,让我直观感受到了陈氏小架太极拳的魅力,尤其是陈伯祥的小架打法。《第七章 初访陈家沟》
  为了进一步确认我选择陈氏小架的正确性,“五一”三天有假期,我决定亲自去一趟陈家沟,了解一下陈家沟的实际情况。
  坐上长途大巴,奔到了河南温县,车一进入温县,没走多远,就看到大的横条幅标语,“欢迎进入太极拳发源地”!让人强烈感觉到了太极拳的气氛。
  打辆车奔到了陈家沟。先找个小旅店住下。一切安排妥当,我往外出去转了转,见旁边一个太极商品,老远就看见他们屋里卖的有太极服装,还有兵器。我心生好奇,就进去了。
  卖东西的是个中年女士。和她打招呼,她一听,我不是当地口音,就和我番谈起来。
  “你是来陈家沟旅游,还是学拳?”
  我答:“我是想来学拳,可是还没找好老师。”
  她马上来了兴致:“想学拳啊,我这儿就有学校教,陈家沟的正宗太极拳!我也教。”
  我跟进问了一句:“你这儿学费怎么收?”
  她说:“十天五千元,一个月一万五。
  我惊讶:“啊?你这学费不便宜,你是跟谁学的?”
  她回答:“我跟陈**学的,我学二十多年了”(为了避嫌,隐去她老师的名字。)
  我说:“我知道你老师,陈**大师,太极拳掌门人,国际大师。他是教大架的。可是我更倾向于小架。”
  她一听,马上说,“你还知道大小架啊。我有点不太明白,你为什么想学小架呢?”
  我说:“听说练大架的,弄不好,容易伤膝盖。”
  她一听不高兴了:“谁说的啊?!这话我不爱听。”
  我觉得有点失言,我怕局面不好看,马上跟了这么一句:“哎,我也是听网上有的拳友说的,我也不清楚,我还没学呢。我还听说,不管是大小架,如果教的不对,练的不对,都伤身体呢。”
  她面色缓和:“我觉得这话还中听一点儿。”
  我说,“不过,你这学费真不便宜,我还是更想学小架,我听说小架的,都不怎么收费呢。”
  她说:“我这学费定这么高,肯定教你的东西值这么多钱。我这学费还不算高呢。小架的,收费少,甚至不收学费,那是他们刚对外传授,不一样的。”
  我晕!我心里不爽,马上转身离开了,心里说:你以为我不知道你老师腿上夹着钢板呢,你以为我不知道你老师膝盖已经坏掉了呢。真黑,学费收这么高!北京到处教大架的,并且都是陈发科的传人在教,都没收这么高的学费。你在陈家沟这么玩,你去玩别人吧!反正我不学你这大架,即使学大架,我也在北京学。
  第一次就遇到这情况,我心里大为不爽。我决定到别的地方转转。我就到马路边问问,看看陈氏太极拳宗庙在哪儿,那卖水果的妇女指了指东北远处,我来到了“太极拳祖祠”。
  花40元钱,买了门票,进入参观。首先看到的是陈王廷的雕像。然后在那里逛了一下午。在里面观看的收获,不再细言。你看了你知道。
  第二天,我向别人打听了一下,问问陈伯祥家在哪儿,后来,有人告诉了我大概的位置,我几经周折。到了陈伯祥老师的家门前。敲门,出来一个中年人开门,我问陈伯祥大师是否在家,此人回答在家。我说我是北京的,来访。运气真好,来了碰上了!
  老伯祥听有人找他,出了屋,一脸的慈祥笑容,我马上说明来意,他很客气地把我让进了屋。简单含暄几句,我就问他关于大小架的事:“大架,小架你觉得哪个好,这两个有什么区别?”他说:“大架小架都好,看你喜欢学哪个。不能因为我是练小架的,说小架好。就说大架有什么不好,都是太极拳,都好。”老人家很谦虚,称自己是业余的。
  我直接问老人家,“听人说,小架比较难练?”他说:“小架要求比较细,如果你用心,也能学会,不能就说难练。重要的是,你得坚持,练拳,你坚持练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可能都能做到。但是,如果让你坚持练几十年,就难了。”
  为了确认我之前听一些网上拳友说的一些事。我当时就直接问他:“听说,陈沛菊跟您学过小架,您也教过她?”他直接回答:“没有。”
  我又问他:“听说,陈小旺也跟您学过一年多的小架?”伯祥直接回答:“没有。”
  刚和他聊没几句,外面又有人来找他,有事。我只能快速结束了谈话,礼貌告辞,由于我听很多拳友说,他现在不收弟子了,所以我当场也没好意思直接问他是否还收弟子。
  在陈家沟的见闻还是蛮多的。比如,在一个商店里,碰到一个小伙子跟外来的两个拳友,演示大架,小架的区别。说明这两者不是一个打法,不是一个系统。但可惜的是,那两个年轻人,对小架并不了解,也并不接受。
  那天晚上八多点时候,我在太极拳学校附近一个饭店吃饭,刚吃完饭之后,我想歇会,拿着手机准备玩QQ,此时从里屋走出来一个头发全白的老人,还留着一把花白的胡须,仙风道骨。这个老人,立即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马上站起身,与老人打招呼:“老大爷,您好。这是你家的店吗?”
  老人微笑回答:“不是我开的,是我家外孙开的。”
  我说:“哦,大爷,你多大年纪啊,看您精神很好啊!”
  他回答:“我快八十了啊。老了啊,不中了!” 
  (为了形象化,后面我称他为白头翁。)
  我想他这年纪,对陈家沟太极拳的发展,一定了解很多。我马上来了兴致,就问他各种问题。
  “大爷,你也学过太极拳吧?”
  白头翁:“学过!以前学的时间还不短呢,现在锻炼的少了。”
  “您跟谁学的啊?”
  白头翁:“跟王延学的,跟陈宝旭也学过!”
  (这两个人我还真没听说过,后来我上网查询才知道,是叫王雁,陈宝璩。)
  当时我又问:“您这是大架,还是小架啊?”
  他说:“大架啊,他们两个,都是跟陈延熙学的大架。”
  我就问起了相关往事。白头翁跟我讲了,王雁,陈宝璩,陈发科年轻时的一段往事。他们三人经常在一起到外面玩。说刚开始,他们三人都跟陈延熙学拳,他们经常在一起对练,陈发科还打不过王雁,也打不过陈宝璩。后来有一天,陈延熙发现这个事了,觉得不太好。每天晚上就把陈发科关在家里了,不让他出去玩了,让他天天晚上在家练拳。刚开始王雁,陈宝璩晚上又来找陈发科玩,陈发科家里的人说,已经出去了,或者说去走亲戚了。找各种说法,不让陈发科和他们两个人去玩。刚开始一段时间,王雁,陈宝璩没在意。后来时间长了,他们觉得不对劲。晚上再找之时,他们偷偷在门外面隔着门缝往里面看,他们这才知道陈延熙在教陈发科练拳。他们两人顿时泄气了。
  王雁、陈宝璩他们二人开始颓废了。王雁再也没心思好好练拳了,觉得他不是老陈家的人,人家陈发科在学家传宝拳呢。陈宝璩,也不好好练了,并且学会了抽大烟。后来陈宝璩的父亲找到了陈延熙,说了一通。后来陈延熙又严训严教了陈宝璩,后来陈宝璩的功夫还是很了不起。曾去给国民党当特工,在重庆,未遇敌手……
  只是王雁放弃了。后来陈发科来北京教拳,过了几年,陈茂森曾来北京跟陈发科学拳,后来陈发科问起王雁的情况。说王雁在家种地。后来陈发科让陈茂森回陈家沟之时,告诉王雁,是否愿意来继续练习,以后教拳。那天王雁在地里犁地,听陈茂森转述陈发科的意思,王雁仍然很失望:“你们老陈家可把我坑苦了,我不学了,可惜我不姓陈啊!”
  当然后来王雁老年之时也曾后悔此事。不过即使如此,王雁的功夫还是可以的。
  (聊到这里,我当时心中顿生感慨,王雁啊王雁,人生太短暂,人家陈发科当年给你机会,你没抓住啊。人生易老,天难老。天生汝才汝不用,生命耗尽欲收收不回!)
  我听了白头翁讲的这个故事,说:“看来大架也很不错啊。以前他们个个功夫都不错。”
  白头翁:“当然了。以前我们陈家沟,没有大小架的说法,只说大圈架、小圈架。解放以前,我们陈家沟,一直是大多人以练小圈架为主,只是后来解放后,历史多种原因,推广了大架,大架外界学的多了,同时,为了简化,慢慢有了大架小架之说。只是大架的,从陈ZP、陈ZK那时开始不行的。现在搞的更不成样子了!唉!”言至此,白头翁一脸的惆怅和失望,也有点伤心。我说:“大架看来还是不错的。只是因为历史原因,才导致现在这情况。不过,小架的在文革中受打击也很大啊。听说,文革刚开始,陈克忠就被斗死了。”
  “文革,大架,小架的,受的打击都大。在文革中,陈照丕,刚开始投井自杀,没死了。后来他不还是在文革中死了吗?”白头翁有点愤怒。
  我又问:“刚才您说大架是自陈ZP、陈ZK开始不行的。这是怎么回事啊?”
  白头翁说:“你不知道!他们两个功夫练的比陈发科差远了。陈ZK虽然是跟他父亲陈发K学的拳,但后来陈茂森去北京两三年,把陈ZK也带坏了,也没好好练,后来陈发K知道这事,把陈茂森都撵回了陈家沟。另外,还有一件事,听说后来陈ZK在陈家沟教四大金刚之时,因为那WXX残害过陈克忠,也迫害过陈照丕,陈茂森就给陈ZK出主意,教人之时‘只教上、不教下’,这倒好嘛,这不仅报复了那一两个家伙,也害了一代人,现在外面有多少人练坏了身体,练坏了膝盖啊!这害人啊,也损害了老陈家太极拳的名声!”
  闻听此言,我大吃一惊!“只教上,不教下!”难道只教手上的动作,不把脚上的、下半身的动作教到位?我马上说:“也不对吧,跟陈ZK学大架拳的,也有老陈家的人啊,像CXW,也姓陈啊。”
  白头翁无奈地说:“哎,你不知道,他们跟陈ZK那一门的,关系搞得也不多好。不过,只教上不教下的事,只是听说,我也不能确认真假。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把太极拳关键性的东西学到手,即使真心教也白教。大架的,陈延熙、陈发科等人,功夫不都是很好吗?其实早期太极拳都一样,没有大小架之分,只是后来有了走大圈、走小圈的不同打法,你看看现在都成什么样子了!”
  我马上说:“大爷,你也练过大架好多年了吧,您跟陈延熙的弟子学的,你也练了好几十年了,你现在咋不出来教大架呢?”
  白头翁连连摇头:“我年轻时学的时间短,后来一直没下功夫好好练,所以我的功夫也不行。我怎能去误人子弟啊!”
  聊至此,我不再问大架的事了,老人看我听的很有兴趣,就问我:“你现在学拳没,听你说话,也不像我们陈家沟的,你来陈家沟找老师吗?”
  我说:“我没武术基础,没学过拳,现在我更想学小架,从北京来这儿先了解一下情况。对了,陈克忠,是打小架的,当年他的功夫如何啊?”
  白头翁马上点头说:“陈克忠的功夫非常好!他打小架,架子打的很低,能低到,屁股离地才一拳头多高。得到了小架真传,就是可惜文革一开始就被人害死了。”
  我又问:“陈克忠也教了好几个徒弟,他几个徒弟,谁的功夫最高啊?是陈伯祥吗?”
  白头翁说:“那肯定是陈伯祥了。当年陈克忠教拳时,经常给陈伯祥开小灶呢,专门教了陈伯祥。经常陈伯祥晚上都和陈克忠睡一个床铺上呢。听说,早晨陈伯祥学拳时,学完练完一通了,其他弟子才来陈克忠家里。此时陈伯祥已经学完拳、练完拳回屋里睡觉了,其他弟子还以为陈伯祥没起来,懒呢。他们哪里知道啊。”
  我听到这里,开了个玩笑:“弟子有入室弟子,记名弟子,还有关门弟子。这陈伯祥是陈克忠的同床弟子了!”白头翁哈哈大笑!白胡须乱颤!
  稍平静之后,白头翁说:“当然,陈克忠的弟子,有的即使下了功夫练,功夫也不行,比如陈QL,他跟陈克忠学了之后,他私自去教了W**,后来陈克忠知道这件事了,陈QL学到的东西就少了。有好多年陈QL都不知道这情况,他老练,功夫就是上不来,还以为自己功夫没下到呢,到一九八几年,他听别人议论,他才知道真相。”
  我:“哦,我说呢,我听有人说,陈伯祥学的东西最多,还有一个事,当年陈克忠的儿子没学到他的功夫,为了将来他的后代能学到小架功夫,陈克忠让陈伯祥跪着发誓,将来一定要把学到的东西传给他陈克忠的后代,这样陈伯祥才学到了陈克忠的全部武功,有这事吗?”
  白头翁说:“这事,我不是很了解。不过,陈克忠的儿子陈清林一直在当兵,没在家学拳,抗美援朝,都去了,当了好多年的兵。后来陈清林的儿子,就是陈克忠的孙子,小架拳,像陈天惠弟兄几个人,都是陈伯祥教的。当然了,陈伯祥肯定也把功夫都教给他们了。”“哦,我还听说一件事,陈鑫那么多徒弟,就陈克忠功夫最好,有一个原因,是陈垚教过陈克忠,是偷偷教的,因为陈克忠是陈鑫的徒弟,陈垚若教陈克忠,只能偷偷教,是这样的吗?”我又问了一件,别的拳友说的事。
  白头翁说:“这也有可能,不过,这是好多年前的事了,不好说了。反正陈克忠功夫非常好,他去世之前的那几年,冬天时,我们村里人还经常看到他拿胳膊在大树上练拳呢。”
  “哦,好厉害!也是啊。人家跟陈垚学没学过,又没跟您汇报,呵呵!”聊至此,我又想起一件事,又问了白头翁:“我听说一九八几年之时,冯志强,来陈家沟教拳,有人曾和他交过手,说冯志强连发三招,都被这个人迅速轻松化解,这个人是谁啊,听说有好几个人都能打得过冯志强,都谁啊?”
  白头翁略加沉思,然后说:“据我所知,和冯志强搭过手的,就只有陈伯祥那一次,当时我还在场。情况是这样的,当年陈伯祥去安徽教拳之时,曾遇到冯志强的一个弟子,当时冯志强那弟子好战,提出和陈伯祥切磋一下,结果一下子就被陈伯祥打的退出好远,坐在了地上。后来这个弟子就把这事告诉了冯志强,当时冯志强正好在陈家沟教拳,那弟子给冯志强写了一封信,说陈家沟有个叫陈伯祥的,功夫很高,如何如何等等。冯志强看了信之后,心生诧异,这谁是陈伯祥啊。就在那天他教完拳,在教拳场所外面我们那天正好有好几个人在一起聊天,冯志强就问‘你们谁认识陈伯祥?’当时伯祥正好在场,伯祥马上站起身说‘我就是陈伯祥。’冯志强就说,‘请你来一下呗’。陈伯祥就和他一起进了里面一个大厅,我们几个后来也跟了过去。冯志强说‘听说你功夫很好,想跟你切磋学习一下’,伯祥推辞不过,只好搭手,两人即开始推手,伯祥让冯志强先主动发动出击的。冯志强连用了好几招最难化解的推手之法,结果被陈伯祥瞬间轻松化解。冯志强当时兴奋地称赞‘化得好,化得好!’”
  听至此,我忍不住马上问了白头翁一句:“当时陈伯祥没反推冯志强吗?”
  白头翁略摇摇头说:“伯祥没反推他,主要是冯志强那人不错啊。如果反推他,把他推败了,多难看啊!再者说,人家是俺陈家沟请来教拳的,伯祥不会做那事的。当时他们也是点到为止。结束后,冯志强连连称赞伯祥,‘老弟好样的,功夫真棒!’”
  我心中对陈伯祥顿生崇敬之意。陈伯祥老师不仅功夫好,武德也很不错!
  白头翁略停顿之后,又说:“不过,请冯志强一个外姓外地人来陈家沟教太极拳,我们陈家沟也挺丢人的,自己的功夫都丢了,还请别人来教拳。”
  我说:“无所谓了,反正都是老陈家的东西。人家冯志强也不错啊,反哺陈家沟。”
  我接着转移了话题,问他关于三三六拳谱的事:“听说三三六拳谱,已经丢了,失传了,是吗?”
  他叹息一声说:“唉,当年陈鑫给陈克忠的那本三三六拳谱,后来陈克忠给放到他家红薯窖里,他怕受潮了,他还用油纸包着,因为那书的纸是用白棉纸写的。但后来还是进水了,烂掉了,不仅三三六拳谱烂掉了。连他的其他武功书籍也都烂掉了。像刀枪谱,都烂掉了。”
  我听到这里,说:“真可惜,那么宝贵的东西,就那么丢了!不过,也无所谓吧,反正里面的功夫陈克忠都会。再者,现在时代不同了,学那些武功有什么用啊,现在又不是靠武力打天下的时代了。”
  聊到这里,时间已经不短了,看看表,都快十点了,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还没问,我赶紧问了他:“听说陈伯祥现在也不收徒弟了,那他弟子中谁的功夫最高啊,您看,我是想学小架的,如果找他们,您觉得找谁合适啊?”
  白头翁说:“这个事啊,不太好说。不过,像陈春生,陈天惠,陈绍杰,都很不错。你找他们哪个都可以。还有其他人,我就不一一细说了。伯祥的儿子陈琦功夫也不错,不过他在西安,一般不收徒弟不教拳的,他有自己的工作。”
  我马上接着说:“陈春生,是陈伯祥拳术研究会的会长,这肯定不用说了,功夫、人品都应该不错的,要不然,他也当不了会长吧。陈天惠,我听说过,他是陈克忠的孙子,是陈伯祥从小调教的,那功夫人品肯定也没得说。”
  白头翁说:“你分析的也没错。他们两人都是好人,功夫和人品都没得说,年轻有为!现在伯祥基本不收弟子了,有一些外地来的,找到他家想学拳,他一般给领到陈春生家里了,让陈春生教了。你可能还不知道,陈春生是陈王廷的直系后代呢。”
  我回答:“这个听说过。不过,最主要的是他功夫和人品都过硬吧,要不然,陈伯祥,以及陈伯祥其他徒弟也不会推举他来当会长。”
  此时他这饭店里吃饭的人也走的差不多了。他说,他也要回家休息了,也有点累了。我表示感谢,感谢他告诉我一些有关太极拳的事情。
  经过在陈家沟的探访,我该学什么拳架,该找谁学,我心里彻底有了底。《第八章 决定学陈伯祥的小架》
  我经过半年多的调研,多方的打听,去陈家沟的探访。我决定学习陈伯祥的小架拳。
  这半年多,我做的功课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可不是一星期才上网查一两次,或者打两个电话那么简单的,我是每天都花了大量的时间,投放了大量的精力进行调研,进行了解,反复对比的。做足了事前的工作,才做出学习陈伯祥小架的决定。
  做出这个决定,很不容易!全国那么多太极拳流派,光北京这边就很多。各个流派的,北京都有。即使是小架的,全国也有好几个流派。郑州的有陈**小架研修院,西安有陈**创立的萃H武术馆,西安还有陈金*的传人***,陈子*后人陈**等等。
  怎样辨别?如何选择?
  前面我提到了我到处打听,我还去了陈家沟探访等等。
  另外,对我的决定起很大作用的,就是天天对比各家流派的视频。
  我对比视频时,刚开始,我没感觉,后来我自己逐渐有了一个判断拳架的标准,那就是:如果哪个拳架有了一分单独的手脚动作,没有身法的配合,只是手在那儿划来划去的,我就认为这个拳架离“操”近了一步,离功夫架远了一步。如果哪个拳架打法,为了追求美观,为了表演好看,而失去了劲力的整合,在那儿刻意摆的看起来很美观,我就认为这拳架离“舞”近了一步,离功夫架远了一步。如果哪个拳架,在那儿使蛮力、比力量大小、局部猛发力,这样的情况,我就认为这拳架离内家拳远了一步,离外家拳近了一步。如果哪个拳架,打法违反了人的身体运动规律与极限,我就认为这个拳架离“七伤拳”近了一步,离养生健康拳远了一步!
  毕竟小架拳不止陈伯祥这一支打法。我挨个对比了他们各个支脉的视频,我感觉,从发力方式,行功运劲上,整合劲力实战技术上,我还是更欣赏陈伯祥的小架打法,虽然陈伯祥小架打的看起来比较难看,甚至感觉不顺眼、很别扭。当然我也听有的拳友提到有的小架打法,感觉像是大架,有的拳友戏称其为大小架。当然了,他们有的打法可能比陈伯祥的打法更美观、更漂亮、更养眼,但那不是我追求的目的,表演不是我的目的,我的目的不是为了在台上获得掌声,我的目的也不是在那些所谓的比赛规则之下在台上比赛,获得什么奖牌。我的目的是健身,是想学点真功夫,必要性也能防身。
  反复对比,我觉得陈伯祥的拳架打法,简洁明快,干净利落,没有花哨动作。感觉里面有很多的讲究与内涵。他没有过度的大开大合,也没有过度的极限动作,时时让自己保持在一个可进可退,可攻可守,收发自如的境地,随时可以整合调动整个全身的力量,在自己身体任何一个点击打出来,也可以随时放松。做到这个境地是很了不起的。
  这也是我觉得陈伯祥小架是功夫含量最大的功夫架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什么我会选择学陈伯祥的这个拳架?
  总结一下,具体有以下几个理由支撑我的选择:
  第一、陈伯祥的功夫在陈氏正宗小架里面得到了系统的真传。前面被人窜改的机率极低。这样他的拳架,错误率也就极低。看看他的传承情况:陈王廷→陈所乐→陈正如→陈节→陈公兆→陈有本→陈仲甡→陈鑫→陈克忠→陈伯祥。在他之前,小架一直是传内不传外,没有到处泛滥地传授过,一直在内部得到了秘密地稳定地系统传承。并且陈伯祥他是陈克忠长期专门调教、专门“打造”了的,陈克忠没去世之时,小架功夫,陈伯祥都已经上身了。并且陈伯祥只练了陈克忠的小架,没有学过其他拳架,这样他的功夫就很纯正。
  第二、陈伯祥是有真功夫在身的。功夫很深。和人交手,实战胜利的案例,众所周知,不胜枚举。(当然,这绝不意谓着他无敌手。)
  第三、陈伯祥的很多弟子,跟他学拳之前,好多都是学其他太极拳架,或者是学其他拳术的,后来改学了陈伯祥的小架,学了他的拳架,一直在研习。像他的弟子陈吉、石磊、徐爱国、黄晓秀、周科、陈立州、只建军、张秀山、张倩、张承志、吴成忠、王树成等等,有好多好多人,我不再一一列举,网络一查便知,如果不信,挨个打电话一问便知。这说明什么问题?试想一下,如果陈伯祥的拳架没有足够的魅力,谁会来学他的拳架呢?如果伯祥的拳架没有足够的功夫含量,有几个人能够放弃以前所爱,来学他的拳架呢?如果伯祥的人品不够高尚,有几个人会放弃以前的拳架、以前的老师,过来跟着他一直学下去呢?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下面引用一点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当年陈吉早期是练习陈氏大架拳的,学了好多年,后来陈ZK回陈家沟教拳,他跟陈ZK学了一套擒拿之术,他学了之后,有一天他到陈伯祥家里去玩,在陈伯祥几个弟子面前吹嘘自己的擒拿之术如何如何厉害。刚开始陈伯祥没在意,后来看陈吉吹的实在厉害,老在那儿炫耀显摆,伯祥就说:“你这擒拿功夫有那么神奇吗?这样吧,你把你学的擒拿之术,在我身上试一试。我只用我一只胳膊,我身体的其他部位我都不用。看看你的擒拿灵不灵。你尽管把你学的最厉害的擒拿招数都用上。”陈吉说:“那不行,我伤着你,怎么办?”陈伯祥说:“你不用担心,如果伤着我,医疗费不用你花一分钱,我完全自付。尽管把你学的都使出来吧!”陈吉看陈伯祥这样说,就开始尝试进攻,并施展他的擒拿之术,陈伯祥却站在那儿脚步未动,也未使什么招数,只使用一只右手和右胳膊,结果陈吉上来,不仅没打着陈伯祥,也擒拿不住伯祥,伯祥的肘仅一弹抖,陈吉反被陈伯祥弹出老远。再试,又被弹出老远。再试,结果被弹出后撞到了墙上……反复好几次,陈吉再也不敢试了。撞在墙上、撞得他身上疼。后来第二天,陈吉找到陈伯祥,说想跟他学小架。由于陈吉是先跟陈ZK学的大架,为了不引起误会和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伯祥没答应教他小架。不过后来,过了一段时间,陈吉还是想办法拜了陈伯祥为师,开始学习陈氏小架,一直至今……
  陈伯祥的盛名,慢慢传开了,但他的拳技,却有很多人不服。
  有一年,他受朋友邀请,来到江苏淮阴教拳。刚到淮阴,就有一个练外家拳的人找上门。来人叫徐爱国,练硬气功多年,尤其是一手铁砂掌,练得炉火纯青,随手撂起十几块砖,他能一掌下去劈开。来者不善,陈伯祥笑笑说:“来的都是客,请多指点!”
  徐爱国根本就没把太极拳放在眼里,也不客气,但为了慎重起见,就问:“我不懂太极拳推手,如何比?”
  “那我给你一只手,随便你来捉!”徐爱国一听,一只手就握过来。果然是铁砂掌,手握之处,骨头生疼生疼。但陈伯祥只一个肘靠,对方还没有愣过神来,就觉得身子飞起来,然后重重跌在几米外的地上。
  徐爱国捂着发疼的肩胛,半天没有说出话来。更要命的是,这一掌,使他身后的脊背处,整整疼了半个月。
  后来徐爱国又找到了陈伯祥。这一次,他态度诚恳地要拜师,无论如何让陈伯祥收下这个徒弟。
  陈伯祥笑笑答应了。从此,徐爱国放弃了一切外家拳,专心学起陈氏小架,一学就是十几年,成了陈伯祥的得意门生。
  这种挑战之后变成师徒的故事,陈伯祥遇见的太多太多。第四、我通过好几个星期的太极拳各个流派打法之视频的对比,我感觉陈伯祥拳架的功夫含量是最深的。从他拳架打法的劲路,发力方式、运行轨迹来看,是整合全身的力量来打的。虽然所有的太极拳流派都讲究整合劲,要懂劲,但我看有的流派打法,整合的实在一般,只能达到局部力量的整合,不能达到整体力量的整合。有的甚至经常出现身体不动,单独手在那儿划来划去的,或者单独的脚来回乱摆,这种习惯性的练法,固化了,怎么可能练出功夫啊?
  当时我虽然不懂太极拳,但我知道当年国民党为什么败给了共产党。共产党以毛泽东为首的领导人,一直在玩“集中优势兵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各个击破,逐个歼灭敌人”。而国民党则是各个派系之争很严重,一盘散沙。共产党玩的是游击战中的运动战,以游击战为主,阵地战为辅,从农村包围城市,又转变为由城市领导农村,无非也是太极阴阳思想在更广阔更大范围的运用。
  如果拿拳架来打比方,陈伯祥拳架从思想含量来看,更像当年毛泽东思想的打法。而有的拳架,要么流于表演,要么在自伤自残。
  第五、陈伯祥这支队伍,整体打法统一,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学校训练场地,但他们弟子打法都是统一的打法,都是与陈伯祥的打法一样。每个人的劲路轨迹都一样,只是每个人的功夫含量不一样,个别细节打的不太一样。我估计也可能是个别弟子学的还不到位吧。不像有些流派,虽然都是一个拳架,但打法各异,还自称什么创新,还说什么拳理拳法都一样,只是招式不一样。这样就容易出错误。都这么搞,都这么创新,能不错误?因为真理只有一个,而荒谬却有千千万万!再者说,拳术还是冷兵器时代创的更好,毕竟那个时代是靠拳术打天下的,是在实战中不断反复总结出来的。当今这个时代,凭空想像的搞什么创新,怎么可能赶得上古人啊。
  第六、陈伯祥不仅功夫好,人品也很正直、武德很高尚。不仅他本人淡泊名利,并且对他这批弟子也要求很严,多次教导,绝不能拿拳去蒙人钱财。讲究武德、人品第一位。
  第七、我学武术的目的是健身,也是为了满足个人爱好,想有长点儿功夫,必要性能防身。我不是为了上台表演,也不是为了什么名气。而陈伯祥的拳架,正好符合我的追求目的。陈伯祥拳架,打出来的表现形式可能不是最美观的,但他的健身功效,功夫含量是最高的,这是不容质疑的,在我看来,也可以说是最好的陈氏太极拳功夫架。
  第八、我从外地大老远跑到河南陈家沟,是要多花不少路费以及住宿费,会加大我学拳的成本与代价,但与学到了一个真正的太极拳功夫架相比,多花这点儿费用还是非常值得的。在本地学,是很方便,但学到是功夫含量低的太极拳,或者学到的是太极操、甚至是太极舞,那又有什么意思呢?万一再弄不好,学了一个“自伤拳”,岂不惨乎?试想一下,如果我在当地能学到与他这一样的拳架,我还跑那么大老远,我岂不是疯了吗,岂不是神经病吗?这些我都思考的很透彻。
  选择学陈伯祥拳架,有很多原因,上面算是几个主要的原因。
  当然,每个人学武的目的不一样,想法不一样,看法也不一样。没有绝对的正确,只有相对的合理。
  让我们还是彼此都尊重各自的选择吧!《第九章 拜师学陈伯祥小架》
  经过半年多调查,实地探访,我决定学习陈伯祥的小架拳。我打定主意找他的弟子……
  学拳者在到处找好老师,好老师也在留意找好徒弟。这位明师能否愿意教我?我没见老师之前,曾多次担心。
  经过努力,他终于答应教我了,于是我开始了陈氏太极拳小架的学拳历程……
  (因笔者发本文,未经我老师的审核许可。此处省略一万个字。)
  在陈家沟跟老师学习陈氏太极拳小架,我被小架的魅力深深吸引。
  小架要求规范严格,打的过程,或柔或刚,或松或合,或阴或阳,或驰或张,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始,阴极反阳;阴阳不偏成妙手,唯有五阴并五阳……
  我深感陈氏小架太极拳的博大内涵,也许,学会陈氏小架太极拳,精通易经易理,举一反三,推而应之,将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由此用之,可以健身,可以御人,可以抗敌,可以安家,可以护国,可以平天下!《第十章 学习陈伯祥小架的体会》
  我之所以说,我学拳的经历特殊,是因为,我学拳从一开始就与很多人不一样。我从一开始,就没轻易去拜师。我是事先经过了大量的、长期的、充分的调研之后,我才做的决定。
  其他人呢?很多人,是略加询问,即开始学拳了。当他发现花了冤枉钱、走了弯路之后,才知道后悔!当他发现练错了,身体练伤了,是因为老师水平不行,才知道重新找好老师。
  但如果那样,再找其他老师学,其他很多派别的老师是不敢收的、也不敢教的。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优秀源于比较之中,低劣也源于比较之中!
  显得张三的功夫高、人品更好,那常常会显得李四的功夫和人品就不那么好。事情往往是相对的,相比较而言的,人家水平高了,你之前选的老师,就显得水平不那么高了。
  得罪人,到处树敌?明师不喜欢这样。
  拳行天下义当先,江湖人缘是饭碗!
  尤其是那些明师,他们更为低调,不愿意与他人争名争利。正所谓,有名气的不一定有功夫,没名气的不一定没功夫。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浪得虚名,屡见不鲜!世外高人,隐士明师,也能发现!
  如果你之前是与非明师、或者与所谓的名师学了好多年之后,你后悔了,你想改换门庭,再找明师,谈何容易?明师不收你、不教你,也是很正常的了!
  不要抱怨人家有门户之见,不要抱怨人家保守,也不要抱怨人家,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轻人打太极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