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沙盒技术原理游戏应用哪些技术

参加军事丛林生存训练后 他开发一款沙盒游戏
参加军事丛林生存训练后 他开发一款沙盒游戏
最近,多人沙盒网游《绝地求生:大逃杀》大热,在Twitch上,有超过3600名主播直播这款游戏。
同类游戏中,之前的《H1Z1》也随着一篇&爆款&文而在国内蹿红,国区销量猛增,相关的百度指数居高不下,甚至成为了一种亚文化现象。
不过少有人知道,这类型游戏的鼻祖是2012年的一款名为《DayZ》的《武装突袭2》Mod。今天我们来聊聊《DayZ》诞生的故事。
如果没有那次丛林生存训练,新西兰人迪恩&霍尔(Dean Hall)可能仍默默无名。他或许会在退伍后按部就班的进入一家游戏公司,去做一名程序员。
2010年12月的那次训练,险些让他命丧丛林,但也让其做出了《DayZ》,一款超过百万用户,营收过亿美元的沙盒生存游戏。
霍尔生于1981年,第一次接触游戏是念初中时,父母为他买了一台Amiga电脑,从那时开始,他就开始制作自己的游戏,因为&玩过的那些游戏都不是自己喜欢的。&
16岁那年,霍尔加入了新西兰皇家空军,在服役期间他获得奖学金并读完了大学。退伍后,他担任过政府部门的技术顾问,也在游戏公司做过几款游戏,在27岁那年,他重新入伍并担任军官。
由于同属英联邦国家,新西兰和新加坡在一些领域有军事合作。2010年,霍尔被选中作为新西兰代表,去新加坡参加军官训练计划,而从林生存训练,正是那个计划的一部分。
2010年12月的一天,霍尔独自一人被空投到了文莱的一片丛林当中,他只有2天的干粮,却需要在这片丛林中生存20天。这片丛林当中还有散落在各处的其他国家的受训学员,学员们不但需要自己寻找食物和住处,还要提防其他学员抢夺。
起初,霍尔白天从水中捕鱼,并就着自己找来的蕨类野菜生吃,晚上就睡在自己用树枝搭成的床上。
他本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荣誉感的人,但到了后来,食物不够吃,为了生存,他开始去他人营地掠夺食物。
一天,霍尔刚走近另一个学员的营地就被发现了。那人扔给他半包已经变质了的面条,他顾不了那么多,匆忙回到自己营地生火烧水,把面条煮了,狼吞虎咽地吃完了。
到了晚上,水漫上了霍尔的床,变质的面条在他胃中翻滚。他开始发高烧,思维也渐渐不受自己控制。这时他忽然感觉在玩《武装突袭2》,一款由捷克波西米亚工作室开发的军事模拟游戏,自从2009年入伍以来,他经常每天花4个小时在这个游戏上面。
霍尔开始出现幻觉,在幻觉中,《武装突袭2》变成了一款沙盒生存游戏,在游戏中你没有任务,没有目标,也不能简单重生,你所要做的,只是生存下去,如果你死了,那就Game Over。
热读 | 推荐
精彩 | 炫图这样的仙侠沙盒游戏技术上能不能做出来?成本大不大啊?
昨天看见有人说了个武侠世界观的沙盒单机,那我也来幻想一波仙侠类的世界观的沙盒单机。主角从奈何桥开始选人,愿入六道轮回,为:阿修罗道,畜牲道,人道,天道,恶鬼道,地狱道。分别是三善道,三恶道。为了节约成本,游戏不一定非得3D,可以选择2D平面。为了避免内存占用过大,三界之间应该强调基本不可互通,如果要进另一界,只能重新读取另一个存档,并且限制携带的物品,如果技术支持的话,尽量模拟些时间流速的游戏性出来,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首次游戏只能被动接受入人道诞生,后续的善恶因果会影响主角下一世的人物诞生种族,比如一个人如果残暴嗜杀,见谁都砍,有可能下一世只能进畜牲道,做一只猪,不过就算是猪,也能修行妖道,以后成妖仙。主角会慢慢的长大,直到筑基初成,容颜定格,寿命渐涨,才不会慢慢老死,当然,如果你的境界一直停留在筑基期,那迟早有一天也会慢慢的老死。游戏中的寿命和时间是“生存的核心要素”,如果你不选择消费寿命去进行一些游戏的话,就无法突破,无法稳定境界等等,无法回复真气,无法恢复伤势等等,而花多了寿命,又加速了自己的老去,所以怎样和时间赛跑,是游戏策略性上的关键,因为如果不好好经营,你会发现越来越杯水车薪,自己逐渐老去,含恨仙途。主角可以选择可开始操作年龄,可选择3岁到20岁。相对应的难度和奖励都不同,越早可操控机缘越高,难度刚开始越大,对自己的灵根提升越容易。越晚可操控机缘越低,初期难度越低,对自己的灵根提升越难。机缘分很多种,比如前者的话越可能初期就遇到天材地宝,但相对来说越艰难,人太小,小胳膊小腿,干啥都不方便。或者有老仙人觉得你有慧根要收你做弟子。或者越早的发现自己的特殊天赋(如妙手空空,寻宝,知天命,顺风耳,千里眼等等)和属性(金木水火土之一)。然后讲讲天劫,如果主角踏上修真之后,筑基成功,就会不定时的诞生天劫,以小怪和小BOSS,或解谜,或迷宫,的情况发生随机出现在主角周围。一但逃避的话则判定主角自动散功,降低境界。自己只能隐约感应还有多久会有小天劫,大天劫是固定出现的,只不过大天劫增加了五行,威力更强,更难应对。所以需要主角更加充分的准备。可以找自己的师傅,师叔护法,可以用天材地宝请其他NPC护法等等。人界分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对应的怪和对应季节的各种好处坏处。水系修真者可习得唤雨之术,顷刻间暴雨如注,产生各种影响。木系修真者可习得撒豆成兵之术,一点木头便可召唤一群“天兵天将”。这些相当于主角的职业,技能里还有更多。游戏里小到兔子鸡鸭,大到房屋建筑,敌军友军都可以杀。主角可以是善良的,也可以是邪恶的,当然,为了能过衙门的审,度上面也得好好考虑考虑。主角可以自建门派,门派的选址可以自己考虑,是靠近灵脉好一点,还是靠近爆材料多的怪近一点好,虽然消耗更大,而且还要培养NPC弟子,更加难度大,但门派会提供诸多方便的地方,比如修理,比如传送,比如门派守护兽,门派阵法(保护门派不受入侵),比如打坐加速灵气获得等等,门派的研究方向可以是丹药,可以是阵法,也可以是五行术法,或者是咒符,更或者是灵兽。反正代表了大寿命消耗和大收益。(再讲讲阵法,现在很多游戏的阵法系统只是简单的属性加成,我感觉火影中鸣人和佐助初期被血继界限那个小姐姐,关在四面八方都是镜子里那场战斗可以借鉴,阵法应该是这样的没错,而不是简单的属性加成。)暂时就说这么些,不知道这种2D平面及时战斗的沙盒,技术上讲的话能不能做出来?成本大不大啊?最关键的是你们感觉好不好玩呀?
有本小说叫高手寂寞…感觉有点像
虽然自由度上有些许不同,不过把你的很多系统换成氪金要素的话,似乎和国产网游,倩女幽魂,梦幻诛仙,天龙八部没什么区别啊直观感觉一点都不好玩。
说句不好听的,国内是做不出来的,有实力的不想做,没实力的也不想做
休闲玩家周一建个号,周末上去已经老的快挂啦?……
太复杂,这游戏如果出来起码也要2、300页的说明书才能讲清楚吧
想得太多,氪得太少
3D比2D简单省成本不懂游戏开发技术就别扯淡脑洞
2D要做精不是成本更高嘛。。。而且更吃美术资源。。
[b]Reply to [pid=]Reply[/pid] Post by [uid=]汉娜西亚[/uid] ( 09:50)[/b]愿闻其详啊~[s:ac:反对]
[b]Reply to [pid=]Reply[/pid] Post by [uid=]汉娜西亚[/uid] ( 09:50)[/b]我去,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游戏动不动几个G的3D游戏,制作起来比只有几百M的2D游戏简单。长见识了。
感谢大佬。
[b]Reply to [pid=]Reply[/pid] Post by [uid=]汉娜西亚[/uid] ( 09:50)[/b]各种小制作的独立游戏,2D居多,看来他们都是傻啊。
这游戏十几年前就有了江湖MUD
沙比总裁已经做了啊365个金手指随你选
2d是贴图 动画一帧一帧画 特别是装备 3d是建模 可以让动作更加流畅比如像kof 3d就比2d剩成本 因为动作帧数特别多 但是国产很多2d的 走路就那么2 3张图 打怪就那么4 5个动作 所以你觉得2d省成本so 2d 3d取决于你想做的到底是什么样的 其实哪个都不省
仙侠类 - 缺乏世界观基础,傻逼老外基本不会主动来理解仙侠世界观,国际化困难单机 - 盈利困难,团队基本上不会首选这种类型
[quote][pid=]Reply[/pid] [b]Post by [uid=]次枣药丸[/uid] ( 10:01):[/b][b]Reply to [pid=]Reply[/pid] Post by [uid=]汉娜西亚[/uid] ( 09:50)[/b]各种小制作的独立游戏,2D居多,看来他们都是傻啊。[/quote]因为从成本角度来看,3d买模型 && 2d画图 & 3d建模。而国内的单机基本都在买模型的阶段,另外独立游戏的2d画图也是靠艺术风格取胜,其实没有那么精细。至于各种3a大作的自建模型成本有多高根本不用举例子了
无人深空武侠版。[s:a2:doge]
网络小说都不会这么写,太复杂,根本没人愿意玩,现在是快餐的时代
沙盒简单的很啊每天打打妖兽挖挖素材,炼制装备,打打pvp抢夺天材地宝呸,这游戏你要玩?许多游戏都号称沙盒游戏或者沙河玩法,但却很少有真材实料。世嘉表示绝对要开发一款纯正沙盒游戏给你看!
&许多游戏都号称游戏或者沙河玩法,但却很少有真材实料。世嘉表示绝对要开发一款纯正沙盒游戏给你看!
这还真实沙盒呢,简直无法反驳!据报道,这是一款街机游戏,里面装的是真沙子。不过,这些沙子可不是普通的沙子,据体验过的玩家透露,这种沙子非常柔软、容易塑形,还不粘手,根据实时投影的蓝图,可以做出许多酷炫的东西。
目前,该游戏还在研发中,世嘉正进行游戏内容的完善。
更多精彩尽在 专题:史上最难 首款为程序员开发的沙盒网游明日发售_全球新网游_新浪游戏_新浪网
史上最难 首款为程序员开发的沙盒网游明日发售
11:31:36& &来源: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新浪游戏翻译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自国外媒体的消息,被称为“世界上首款为程序员开发的战术沙盒”《Screeps》将于本周结束游戏测试,并于8月12日正式发售。
  据了解,《Screeps》上一款开放世界的MMORTS沙盒网游,在游戏中,玩家通过使用“脚本语言(Javascript)”进行编程来控制游戏中殖民地内的各种单位。
  这些单位会根据脚本语言中的指令行动,无论玩家是否在线,这些命令都会得到执行。
  游戏红保护各种单位、基地、矿产自由、领土控制、经济、生产、运输等内容,这些元素真正组成了一款即时战略游戏所需求的元素。而玩家的游戏表现完全基于其编程能力,程序越加漂亮,游戏就越有意思,过程越精彩。在玩家的命令执行下,受命单位会进行挖矿、建造、防御、战争等,甚至还会定时工作,睡觉乃至为玩家遛狗。
  根据官方介绍,即便玩家不是很懂脚本,也可以进行游戏,通过更多次数的游戏对战来获得成长和提高。要是玩家懂得如何编程,那么便会爱上这款游戏。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国人制作团队幻羽科技开发的虚幻沙盒新作《幻》参展了前不久结束的Chinajoy展会。《幻》将于9月16日举行发布会,现在一段预告片曝...
来自:电视游戏-新闻
关于更宏观的前景的频繁讨论意味着,各位会在内容完全成熟前就对其有所了解——因此也会对某些细节上的删减和改动有一定的心理准...
来自:专区正文页
在今年3月的 GDC 大会上,由一名独立游戏开发者成立的 Last Life Games 公布了自己的最新作品——一款融合了横版卷轴动作与 2D 沙...
来自:新闻
《时空裂痕》研发商Trion Worlds制作的最新在线沙盒游戏《Trove》9日在Steam平台上市。研发团队表示,玩家可以在游戏中建造物品,...
来自:全球新网游
XboxOne独占游戏《除暴战警3》正式在本届科隆游戏展上公开了演示视频,展示了游戏特色。能够看到沙盒版的城市里,主角一行的火爆...
来自:电视游戏-新闻
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China Game Weight Rank)是由新浪游戏推出的目前国内最全面、最专业、最公正的最新网络游戏评测排行榜,涵盖2010至今内所有新游戏,力图为中国游戏玩家打造最值得信赖的新网游推荐平台。
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是以由新浪游戏专业评测员组成的评测团队为核心,以游戏的画质、类型、风格、题材等游戏特性为依据,对中国(大陆港澳台)、欧美、日韩等地区正在进行测试或正式运营的新网游产品进行评测并打分后产生的权威游戏排行榜。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将网络游戏从六大项、二十八个小分项与同类游戏进行横向比较,再将该游戏与自身的不同版本进行纵向对比后,由评测中心根据加权平均数得出最后的游戏分数,并以游戏测试及上线时间点为分组,根据每款游戏的CGWS分数在每个季度发布排行榜榜单,实现了排行榜的透明化和实时化,帮助玩家准确、迅速地找到心目中的理想游戏。
评天下游戏、测产品深浅—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CGWR! 
本周进行测试的游戏共有14款,其中《无主之地OL》周三内测,新游《足球经理OL》及《风雷传奇》开启首测。
游戏圈女神多娇又爱玩 来看一周游戏美女汇总!
游戏展将在8月5-9日召开,微软、SE等游戏大厂都将公布海量游戏新作。
《大话西游2》将以中国风交响乐的形式重新演绎大话2经典。
重口东方玄幻神鬼MMORPG《天律狂想》萌妹试玩解说。
雪藏归来《上古世纪》受追捧,WOW资料片军团再临被调侃。
《星际战甲》二测独家试玩解说,零重力太空飞行战斗玩法首体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微信朋友圈从一个本该死掉的游戏讲起,游戏开发到底有多难?
满宏刚,游戏设计师
游戏为什么难开发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人在知乎上回答过这个问题,大家出发的角度大多数从项目管理角度出发,偶尔也有从技术角度出发的,我这里正好有一份资料,展示了 Bioshock 开发的全貌。
我第一次拿到这个份文档的时候,是
当时 2K China 的设计老大通过内部邮件发给我的(当时是钟文的翻译,这个版本我没有联系上钟文,只好自己重新再翻一遍,好处是补充了一些其他我知道的资料),当时对游戏开发的理解还非常肤浅,看看也就过去了。时过境迁,2015 年的时候 Chris Kline 吧这份视频发到了 Youtube 上,令人遗憾的是,前后两个版本的视频观看人数相加都不到 1000 份,我是翻阅资料想给 Bioshock 十周年写点东西的时候才想起来我看过(记性好的好处),这份资料比较清晰的从内部的视野展示出了 Bioshock 的整个开发过程,中间吐槽内容妙语连珠,结合这些年的开发经验来看,感慨良多。
我觉得这份资料的另一个好处是把好的作品和好的开发流程区分开来,我觉得国内有一些开发者认为好的作品就有好的开发流程,或者好的开发流程能就一定能带来好的作品,这些都不完全对(主要还是要天命不要过低,否则团队叛乱:-5.00)。Bioshock 的开发过程历经波折,希望这份资料能从设计方面理解为什么游戏开发艰难,对游戏的设计迭代有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尤其是站在开发者角度。
演讲的名字叫做“Saying Yes to the player, The Evolution of Bioshock”
Bioshock 总共开发了 5 年。但其中有两年是处于停滞状态,Bioshock 实际上是 IG(Irrational Games)最早期的几个项目之一,因为种种原因被冻结了项目。中间去做了 SWAT4 和 Tribes:Vengeance,Freedom Force vs. The Third Reich,中间找到了发行商 Take Two ,把人数从 25 人扩张到了 120 人以上,涉及到的工作室遍布全球,主要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中国。
重新启动 Bioshock 的原因是,IG 的上一个 PS2 的项目 The Lost 并没有得到发行,虽然这次选择势必要谨慎,但两个创始人 Ken Levine 和 Jon Chey 意识到,游戏市场已经变了,虽然 IG 游戏向来口碑不错,但如果不从这种中小型的 Title 中跳到一个比较大的 Title 上,工作室就完蛋了。
Bioshock 的开发一共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演讲实际超过 4 个部分)
Phase 1: Sci-Fi Demo
前面说道 The Lost 没有成功发行,2002 年,IG 需要一个作品重新提振自己的士气,IG 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复制 SS2 的成功,当然他们没有 SS 系列的版权,他们使用了 The lost 的引擎和代码库做了一个原型。
原型非常像 SS2,里面包含了一个水下实验室和一些 eel man 没有腿的怪物。这个和最终的版本相似度不大,除了都是在水下之外,没什么相似的地方。
Phase 2: More "pen and paper"
重新思考设计,这个阶段大部分人主要是去做了 swat 4 和 T:V, 只留了非常少的人在做 bioshock 的工作:主要包括
Robb waters 负责美术部分
Dorian hart 和 Ken Levine 负责游戏设计部分
Chris Kline 负责 AI 部分
这个时候都是些非常高层次上的讨论,这部分只维持了一到两个月,因为 SWAT 的需求的人手逐步增加。这个阶段最主要的工作是关于故事的讨论,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候并没有一丁点关于理性客观主义和安 兰德的内容,
用 CK 的话来形容,就是:
There wasn’t any notion of Ayn Rand or Objectivism at this time, but this was when we came up with the ideals that those characters would eventually represent.Such as the ideas of GENETIC EXPERIMENTATION, POST-WAR POLITICS, and “GETTING AWAY FROM GOVERNMENT”.
没有理性客观主义,也没有安 兰德
作为一个不算太大的工作室,如何让自己的作品从其他 aaa 游戏里面脱颖而出,Ken 认为 AI 部分是 Bioshock 区别于其他游戏的主要卖点(画面啊,爆炸啊, 这些都拼不了),Ken 对 AI 有种执着,如果看过专栏早一点的内容的话有关于这个的讨论
AI 部分的主要灵感来源于当时发售不久的 GTA 系列,他们试图做一个"Living World",自成生态系统的游戏会让整个游戏世界比他本身看起来更大,而且这种浮现式的 Gameplay 让游戏整个的 Gameplay 价值都得以提高。
他们想出了一个方案,有三个种类的 AI,分别是
Drones (后来改成了 gatherers,后来又变成了 little sisters)
Cops (cops 这个概念也借用自 gta,后来改成了 protectors,再后来又变成了 big daddies)
Aggressors(后来变成了 splicers)
这个设计是从头到尾都没有变过的。强有力的 Cops 保护无助的 drones,而 aggressors 则一直想获得 drones 的资源。 玩家更多的扮演的是旁观者,他如何和其他 AI 的交互,导致了整个游戏的走向。
The long winter
这段时间完全是没有 Bioshock 的开发的,主要是在开发前面说的是那个三个游戏。这段时间 IG 的两个工作室(澳大利亚和美国)因为都在使用 unreal 制作 fps 游戏,他们进行了不错的技术共享,关系也近了不少,为以后联合开发 Bioshock 打下了基础。
Phase 3 Selling Bioshock
04 年的时候 IG 完成了 T:V 和 SWAT4 的开发,这时候 IG 发现自己在 6 个月内发售了三款 AAA 级别的游戏,重新拾取了信心。他们得着手找一个发行商来给自己点钱,然后继续制作 Bioshock.
当时对 Bioshock 最大的问题是,Bioshock 是 SS2 的精神续作,而 SS2 是一款虽然口碑不错,但商业上失败的作品,IG 很难说服冷血的资本主义发行商来给一款商业失败的作品扔钱做续作。
他们用两天时间做了一个只有 30 秒的 DEMO,拿了一份 Pitch 给发行商去看,这个 Demo 仅有一个房间类似于一个废弃的纳粹实验室,不带任何介绍,没有 ai,也没有动画,甚至没有 Gameplay,展示的只有气氛和感觉(具体可以看视频,虽然质量很渣,CK 的总结非常到位,全体笑场),Ken 赵本山附体,忽悠了很多人。
同时为了让发型商相信自己的游戏能够买的好,他们采取了一个“曲线救国”的策略,其背后的逻辑是:
发行商不喜欢把冒风险,他们更喜欢把钱扔到已有的用户群的游戏里面
如果我们能让公众喜欢上 System Shock 2,那么发行商会认为 Shock-style 的游戏会有巨大的潜在用户。
如果我们正在制作一款 Shock-style 的游戏,那么发行商会轻易的看到 Bioshock 的市场前景。
同年 10 月 IG 联系,Gamespot 做了一次独家报道,Ken 坐下来宣传了一波 SS2 的理念和 Bioshock 的一些愿景,报道在群众中引起了激烈的反响,曲线策略成功了,很多发行商找到了 IG。
CK 对此的总结是:
if you are trying to pitch a game, find a way to make it seem successful.
最终 IG 选择了 T2 作为自己的发行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T2 对于 Emergent games 有过发行经验
T2 在 IP(intellectual property)上进行赌博式的投资经验都还比较成功,最典型的就是 GTA 系列
T2 正在组织自己全新的牌子 2K Games, 如果投到门下,会获得比较多的资源支持。
Phase 4: Pre-production 预制作
2005 年 7 月开始整个项目进入预制作阶段,有了发行商和资金的支持,制作组终于可以做一些事情了。但实际情况是,现在大家除了之前的一些点子之外,其他的什么都还不知道,甚至连一份游戏设计文档都没有。
新的时间表是这样的:
发售日期定在 2007 年的 6 月 1 号
7 个月时间用来预制作
14 个月的全力开发
处于上次失败的经验,首发只考虑在 Xbox 360 上面,PC 的计划延迟到 6 个月之后。
预制作的前三个月主要集中在三个部分的设计工作
气氛,节奏和机制
环境和生物美术设计 / 概念设计
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从 SS2 出发,保留原来比较好的设计,剔除掉没用的设计(很实用主义的主意)。
Dorian Hart 在一次内部讨论中定义了“什么是 Bioshock”:
Bioshock 是一个保持了 SS2 那种紧张而恐怖的的 FPS 游戏,不像传统纯 FPS 游戏那样肾上腺素飙升的快速和激烈。整个游戏中稀少的资源和音画的恐怖共同营造了游戏的紧张气氛。
决定从 SS 保留的内容,主要是让游戏紧张和恐怖的部分还有有限的资源控制。
Ken 认为 SS2 游戏失败的地方在于前期所有的玩法一拥而上,让玩家不知所措,而且 UI 十分难用,最致命的点在于画面非常平庸,玩家虽然害怕,但并不是害怕里面的怪物设计,而是被画面太差吓到了。
另一个设计点是,所有游戏中的 AI 都是会进化的。美术负责完成气氛和 AI 的设计工作,而程序做着手开始制作新的引擎 VE2 (Vengeance Engine 2), 程序组决定专门抽调一组人手来负责游戏核心之外的部分,比如如何移植到主机上等等。
技术团队十分想做一个世界级的主机游戏引擎,但他们不确定应该用什么来达成这个目标,自己得 VE1 肯定是不行,Unreal 3 又处于相对初期的阶段,对项目来说肯定是等不到 Unreal 本身成熟才行,但团队又确实想用 Unreal 的技术,因为看起来很 Coooooool.
所以他们做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决定,做一个“弗兰肯斯坦”引擎,把 VE1 和 UE2,UE2.5,UE3 拼在一起;他们首先买了所以版本的 UE 版权,然后偷取里面所有的自己觉得好用的技术组成了 VE2, 这也是为什么虽然说 Bioshock 是用 UE3 做的,但却不那么像用 UE3 做出的游戏的主要原因。这种拼接也给后面的移植工作挖了大坑,主要受害人是
VE2 中主要的技术包括
新的渲染程序(为了配合 Bioshock 特有的美术风格)
新的音效系统(主要基于 FMOD)
新的动画系统(主要基于 Havok)
新的 Flash UI
Console 的 Baking 和 Deployment 系统
缩减了内存消耗
3 个月的设计工作结束后,剩下的工作是要做一个 Vison Demo, 主要工作是验证整个项目的可行性,也就是常说的 Vertical Slice.
Vison Demo 的效果可以看视频,这个时候的 Little Sister 还不是一个小女孩,而是一条条虫子……
Vison demo 总结下来是
游戏系统还可以
Living world 的 AI 还算能用
Ui 虽然丑陋,但还可以,形式也一直保持到了游戏的最后。
Big dady 的设计很成功
其他的方面可以说是完全失败了
完全凭运气才在 360 上运转成功过。
Gameplay 完全不行,没什么代入感
艺术方向乏味,不恐怖也没有什么新鲜感。完全感觉不到像是一个水下都市,玩家更像是被困在一个山洞里。
AI 的表现对玩家来说毫无意义,玩家不能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打起来看起来是完全随机的,玩家根本不想保护 drones(little sister), 更想一脚把她踩死。emergance gameplay 这条算是失败了。
版本的 post-mortem 十分痛苦,因为整个来说是失败的,总结的教训是,团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制作已经熟悉的东西上面,比如物品栏系统,多子弹类型系统,属性系统等等。理应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研究不熟悉的东西,比如艺术方向,rapture 的塑造,AI 系统作为游戏的核心,也没有得到更多的检视。
Ken 坚持一个想法,就是先把一个房间做对,然后再以这个为模版扩充出去。这个想法最终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艺术团队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并作了一套新的美术资源。
之前 AI 方面的想法是角色都做成之前是正常人,是被基因修正过之后才变为现在这个样子的。这个想法被证明是失败和不切实际的。
既要实现功能,又要造型显得不蠢,这个不太容易做到。角色都显得很幻想化,而且不吓人。严重变异后的生物会对动画造成很大的困难。还有就是严重变异的角色不太能通过换衣服和身上的附件作换装,节省资源。
这个角色没有脖子,导致他作转向动画很难表现。
这个角色没有脖子,而且只有一只手,还要拿个霰弹枪,动画做完看起来不蠢很困难。
最糟糕的当属 little sister 的设计。本来采集者这种生物设计成海虫意图是让玩家产生某种道德上的选择冲突,玩家如果消灭这种无助的生物体,应该是感到非常不安的。然而设计成这种软体虫样式的采集者,玩家看上去第一反应就是踩死它而且毫无道德上的负罪感。
改进环境设计的办法是,设计师在场景中放一些粉色的方块,让艺术家来改进,效果也并不理想,设计师和艺术家总会发生争执,这些争执让艺术家们很难做出有说服力的场景。
AI 也必须得改进,改成以玩家为中心,攻击者不再攻击采集者,攻击者也不能再互相攻击,或者无理由的攻击保卫者,更重要的是动画上的改进,动画一直是 ig 的短板。还有就是重新传达采集者和保护者的关系,这个就是后来著名的 Big Daddy - Little Sister 体系。
实际上 Little sister 的候选方案极多,从猴子到青蛙都有,据说猴子还是个比较受欢迎的选项。以下列出的是候选方案的图片:
最后当然还是小女孩这个选项获胜了,大家还是不大能够对小女孩下手。Little sister 的这张脸实际上是照着女演员 Christina Ricci 的脸来做的。
动画组设计了一系列的动画,来表现 little sister 的动画。
Phase 5 全力制作 full production 阶段
2005 年九月开始进入全力开发阶段。前面说到 vision demo 基本上可以说是失败了。但对于 ig 来说,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做第二次了,前面所有的失败要在制作阶段补回来。
这个阶段新加入了一位艺术总监,Scott Sinclair 给美术组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程序组目标是完成长达 280 页设计文档中的所有内容,整个进展虽然不错,但后期由于设计的大幅修改,程序组不得不不断跟进和实现那些新增的功能。设计组虽然有一个设计文档,但还是在寻求正确的设计,很多设计都十分不清晰,ck 称这个阶段为“pretend full production”。
看起来好像都没什么问题,大家都在按部就班的做。而最大的问题反而就是没有问题,没有人关注整体的情况。有的功能开发出来之后发现设计早已经改了,或者这些功能已经在设计上删除了,由于技术先行于设计太多,设计师甚至忘了自己曾经要求过某些功能;前面这些如果都能接受的话,那么开发中的功能接到设计的通知停止制作,这就是逼程序员造反了。美术部门的问题也很大,美术部门创造出来的关卡完全没有游戏性,也没有考虑故事性和关卡之间的连续性,而这也不能完全怪美术组本身,这时候故事还没有完全定稿,rapture 非常特殊,他的关卡的连续性需要故事来承载。很多美术组一开始创建的场景最后都不得不做非常大的修改;这些工作极大的消耗了团队的时间和精力。
团队都知道是有问题的,但管中窥豹的工作模式让每个人都看不到问题的具体所在。
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来自外部,就是在公众面前丢人的威胁(one way to fix this which is the threat of public humiliation, 笑)。
2006 年的 E3 如期而至,搞砸了就在 E3 上丢大人了,这让团队重新团结了起来。必须集中所有的能力所有的点子让 E3 的版本变的好玩,Bioshock 的每个部分都挺怪异的,故事设定,美术风格,AI 系统这些东西,必须要让这些怪异的系统在玩家眼里看起来是好玩的,有意思的,但如何向玩家证明这些系统是好玩的呢?甚至,如何向自己证明这些是好玩的呢?
设计组开始转换了思路,要停止考虑玩家在游戏中能“做”什么,而是换成玩家在游戏中“感受”到了什么。要展示给玩家 emergent experences 是多 cool, 还有 within over-arching narrative context .
之前的游戏系统的游戏体验是非常随机的,但玩家是习惯于线性的游戏体验和叙事体验的,如何能够适应玩家或者说让玩家觉得这个东西不错呢?
这个 demo 完成之后,团队中的成员终于意识到自己做的是个什么样的游戏了。
Demo 是一个限行的 demo,但里面的事件是预先写好的,实际游戏中它们应该随机发生。录制 demo 的时候,尽管已经有了脚本,但 ai 还是会露馅,操作 demo 的人只能一出现这种情况就把自己的视线移开。
虽然粗糙,但这个 demo 是成功的,他启发了团队,Bioshock 的结构就应该是强大的线性叙述元素,加上短期的非线性 gameplay。
E3 点 Demo 非常成功,IG 一直不大引人注意,这次有点受宠若惊,但团队很快就冷静下来了。大众的反应没有媒体那么好,ig 定制了一个媒体的用户调查的服务(Gamespy Gamespot 还是 IGN 的),结果显示大众兴趣并不是那么大,他们必须得找出到底哪出了毛病。
结果就是,大众很困惑,这到底是个什么定位的游戏呢?是个 RPG 还是个 FPS 呢?还是个什么其他的类型?这次的方法是 IG 改变了自己的市场策略,IG 直接的告诉玩家,这就是一个 FPS 游戏,告诉玩家这个游戏是一个新的概念:"Shooter 2.0", 你玩过最有深度的设计游戏。
2K 也从这个 Demo 看到了巨大的潜力,虽然要更多的钱,更多的人和更多的时间,但 2k 觉得值,放开了资源让 IG 去做,2K 增加了 Bioshock 的预算,而且加了 5 个月的开发时间,2K 谈成了和微软的独占协议,这意味着微软的相关资源会在市场上起到很大的帮助。
MICOSOFT X06 event
微软邀请 IG 参加这次 X 06 的发布会,并准备把 Bioshock 作为主打对象,并且给了一个“大屏幕”的机会,虽然机会千载难逢,但微软的时间压力也很大,只有三周时间。
这时候虽然技术和美术的问题都基本解决,但 gameplay 还是没那么稳定,Gameplay 太像 SS2 了,节奏太慢,操作麻烦,IG 开始担心这根本抓不住玩家的心,IG 的目标是推销这个 shooter 2.0 的概念,而且不仅要让记者媒体们叫好,还要让玩家们叫好。Ken 举行了一个被下属称为“come to jesus”的会,列出了到底游戏中哪些东西是 cool 的:
和多个机器人战斗
刺客型的 ai, 比如 houdini splicers
新强化过的 “Rosie”型的 protectors
隔空取物功能
这些东西确实很 Cool,但是如何把这些东西传达给玩家呢?这些系统如何组织起来增强玩家能力的?玩家如何利用环境,Plasmid 或者其他 AI 来完成自己的目标呢?更主要的是,如何向玩家展示自己是一个快速的射击游戏,而不是一个需要动脑的其他游戏呢?
设计师 Bill Gardner 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将这个 Demo 变成一个“Gameplay Story”,即把 Demo 组织成故事,告诉玩家最后的目标,然后展示给玩家看在 Bioshock 里是如何达到这些目标的。Demo 内容是玩家需要获得 little sister 的 Adam, 而 Little sister 则被 Big Daddy 保护着,直接打到 Big Daddy 是十分困难的;然后 Demo 中就展示了如何利用这些环境来达到这个十分困难的目标, 利用警卫机器人,利用地上的油,利用火焰和隔空取物能力,等等。
Demo 很成功,或许对团队本身来说更成功,大家终于找到了一个令人激动的方向。当然坏的东西也有,就这样一个小小的 demo,已经把引擎的性能压榨到了极限,而雪上加霜的是,ken 这时候跑过来说,我觉得整个游戏都应该是这个样子的(CK 的反应是感觉跌入了深渊)……
The Final Push
这是整个游戏开发最关键的部分,最后这十个月成为了游戏成功的关键,也是在这个阶段,整个游戏的变动最大。可以说最终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 focus test。 Focus test 的主要目标是弄明白玩家为什么不懂开发者的设计或者初衷。X 06 之前团队主要的测试方法还是亲友之间的测试,虽然有很多正向的反馈,但大多数是处于友情的友好说辞,即使有不好的反馈,反馈的方向也不对,往往是我想要 xx 系统在这个游戏里等等这种主观意向很强的意见。IG 这时候真正想知道的反馈是:
可被执行的
而更重要的是,你会买这个游戏吗?如果你不想买,为什么?
IG 找了一个专业的 focus testing 的团队,CK 说相信微软和 bungie 也有这样的测试团队,其实不止微软,很多公司也会自己专门组织 focus testing 的团队。测试团队的人员从不会玩游戏的到特别硬核的玩家。团队通过单面镜观察测试人员的反应,游戏只给了简单的一份介绍,然后就开发给玩家去玩,团队不提供任何帮助,即使他们被卡住的时候也不提供帮助,仅仅是观察(有个玩家甚至为了过一扇门卡住了三个小时),然后记录他们卡住的地方,这给 IG 团队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团队发现不是系统或者什么有问题,而是这些东西如何展现给玩家有问题。比如第一关涌入了太多的东西,玩家很快就懵了,根本没有融入到游戏中。玩家获得了新的能力也不会用或者说不在乎,就只会使用原先的武器枪械,然后武器枪械没有能力的配合也变弱了,于是玩家就非常失望。玩家不会和 Big daddy 互动,因此就不能获得 adam 当然也就不能提升他们的属性,游戏也就越玩越差。另一点是 bioshock 是一个对话很多的游戏,但对话太多了,介绍了太多的背景和相关知识,玩家根本注意不到关键信息。而这些东西恰恰是 bioshock 与别人不同的地方,或者说优于别人的地方,而由于展示的关系,这些优秀的东西都被玩家错过了。
测试的结果让团队醒了过来,他们开发了太久的游戏,他们自己已经不是目标用户了,他们自己陷得太深了。团队决定,所有没有经过 focus testing 的东西不能加进游戏。设计团队回到黑板前,把整个游戏流程打散重新组合,教学内容重做,把所有内容一点一点的教给玩家,有些地图被重新设计,原来沙盒漫游式的风格被完全抛弃,变成了找钥匙,玩家必须掌握一些关键的 plasmid 技巧才能继续前进。
Focus test 的效果显著,在测试之前,大部分玩家玩完之后都比较沮丧;而测试之后,bioshock 的 demo 是 xbox live 上最成功的 Demo 之一。
团队花了两个月来改进这些内容,目标非常简单,不添加任何新的东西,只是把玩家不懂的东西改好,并确保体验一直是好的。
这时候团队内部还是有一些人保持着我们应该做的更 rpg 向一些,经过激烈的争执,rpg 的想法被从游戏中剔除,bioshock 明确的方向就是 fps 游戏,这个阶段虽然痛苦,但是是必须的。
剔除 rpg 的结果之一就是将角色成长中的属性概念剥离,角色的成长只与 plasmid 关联,而 plasmid 会技能进化。
游戏中本来 adam 起到货币作用(动作游戏的魂差不多),但最终还是将 adam 和货币分离了,因为玩家搞不懂为什么拿一个基因物品当货币。
另外一点是,以前版本里获得新能力是不能直接生效的,玩家必须横跨半个关卡找到机器才能将 plasmid 装在自己身上并使用,这一条在 focus test 中让测试者很难使用到新的技能,于是制作团队制作了新的界面,让玩家获得新的能力的时候立刻就能装备这个能力,而且获得新技能的场景直接就有能够应用这些新技能的场景,让玩家感受到技能的强大之处。还有一点是,之前的版本里有很多被动的 plasmid 像缓慢恢复生命这些,另外一些是主动的 Plasmid 比如电击这些,这些东西都叫 plasmid 让玩家太迷惑了,于是团队引入了一个 tonic 的概念,实际上什么都没改,只是为了让玩家分清楚主动给技能和被动技能的分别。还有就是让 Plasmid 更具回报感。
在这个阶段,Little sister 大多数情况下不是被玩家击杀的,而是一些 NPC 冲突的流弹之类的杀死,玩家打着打着就发现 Little Sister 被炸飞出屏幕了。这大大降低了玩家的道德选择成本,Little sister 和 Big daddy 的联系也不是那么紧密,玩家可以轻松的把 Big daddy 引走,然后趁机收割 Little sister。但 x 06 demo 显示的是,如果 Big daddy 足够强力,整个战斗会非常的 cool, so let's make it happen all the time!. 玩家想要 Little sister, 那必须要跨过 Big daddy 的尸体才行。为了提高玩家的道德选择的感觉,还特意加入了收割的画面。
Ken 经常讲一个关于 ss2 的笑话:当他和 John 完成 ss2 的时候,确实不知道公众如何认知 SS2, 我们想要做个不可跳过的片头来告诉玩家我们这个游戏多好玩,我们可不想在 bioshock 里面加入这个。
另一个重要的人物是 2K 的 VP Greg Gobbi,他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在 Bioshock 上,按分钟的分析游戏的每一个环节并提出意见,他的理念非常清晰“游戏的前 20 分钟必须能牢牢的抓住玩家”如果抓不住,那你就完蛋了。
Greg 在波士顿工作了一段时间,帮助重新设计游戏的第一关,Greg 的另一个口号是“say yes to the player”这也是 CK 的演讲主题,这极大的帮助了整个团队。Greg 会拿一个板子问团队为什么我不能做这?为什么我不能做那?答案很简单就是:设计团队根本没做相应的设计。
类似的问题比如:
为什么我能隔空抓取物品,但是不能隔空抓取尸体?
为什么我能冻住敌人,但冻不住机器?
为什么我把敌人都点燃,他还没什么反应?
为什么打破了液氮瓶,却灭不了火?
为什么燃烧技能不能融化冰块?
Greg 不断的 push 团队去改进这些内容,虽然技术部门为此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但带来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游戏世界变的更加可信和统一,如果玩家想到了某些战术,这些战术大部分是可用的。
最令 CK 抓狂的是 Greg 问:"我为什么不能把酒瓶子点燃做一个莫洛托夫燃烧瓶,然后我用超能力把他扔出去爆炸?"最 CK 乎是重写了整个系统的代码来实现这个功能,就是为了让 Greg 闭嘴。
另外一个向玩家说“yes”的功能是 adptive training 系统,也就是检测玩家如果卡住了,那么会跳出一些提示,提示玩家该怎么做,团队测试了很久,写了很多提示内容。
还有一些比如倾斜身体的设计被删除了,为了玩家更好的双持,一手超能力,一手枪械更方便的去玩游戏。另外一些删除的东西是一些意义不明的小型 plasmid,比如放火和火球对玩家来说这明明就是一个技能,为什么做成两个?整合这些小型的 plasmid 让玩家玩起来感觉更好,而且也节省了代码的维护工作。
这时候大家终于意识到剩下的就是排好时间表改进这些东西。
这个时候故事还没有完成,整个故事重写了四次左右,最终版本直到一月份左右才完成,这给配音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然而 altas 这个主要角色在 focus test 中效果非常不好,玩家非常讨厌他,于是两个月之后又把他这部分重写了一遍。
离游戏发售还有五个月左右的时候,大家还在专注 Gameplay 的调整,但运行速度和稳定性都很差,核心技术组停下所有新东西的制作,全力投入到优化的工作中,最后关头还是做了很多非常吓人的工作,像是发售前三个月重写物理系统等等,虽然是必须做的,但也产生了不少的 bug。
最后一部分是自动化测试
直到发售前三个月,游戏的稳定性还是拿不准的,所以最后阶段每个人都参与了测试,每个晚上都在跑自动测试,自动测试记录了很多信息,比如存档功能,内存泄漏等等,如果开始项目的话,推荐使用自动化测试。
一些题外话
今年是 Bioshock 发售十周年。他让 IG 从一个中等规模的工作室变成了一个能够挥舞一亿美元预算,几百人协同工作的庞然大物,又让他在巅峰之后解散。
回头看过来 Bioshock 第一代的开发历程非常波折,里面充斥着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如果 2K 没有相信 System Shock 具有市场潜力,如果 06 年的 Demo 没有做成功,如果 Little Sister 最后真的是按照原始意愿做成一个虫子,如果 Greg 没有倾注全力的提意见……这些都是如果,每一个如果后面都是全军覆没风险。
AAA 游戏开新 IP 的难度非常高,创新度太高,用户会接受不了,很多 Immersive Sims 的游戏都有叫好不叫座的前科,创新度太低品牌 IP 又无法确立。2K 后面的赌博式投资总体来说失败大于成功,比如 The Bureau: XCOM Declassified, Battleborn, 还有 Evolve 和等等。
十年时间,Bioshock 的很多开发设计经验已经不太具备参考价值了,更多的东西变成了默认的行业标准,比如前文说的在新技能的发现地直接配给可以使用的场景等等。但从这份经历里,能看到的东西是每个开发者在开发中都会经历的内容:开发太久导致自己对自己游戏的疲惫和麻木,自己反而变成了非目标用户;很多不切实际的开发想法,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摩擦,发行商的利益驱动和投机心态反过来让开发者也想方设法的通过引导用户来引导发行商的注意力,前两天 System Shock 1 代也发布了要用 UE4 制作一个新的高清版……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最令 Bioshock 引以为豪的故事部分,其实反而是最后才完成的,中间所有的开发重点都是围绕着让游戏的 Gameplay 更加好玩,还有就是务实的开发态度,直接问哪些是 Cool 的东西,并没有像传言中的那样搞一些很玄幻的东西加到游戏中,让人觉得设定如何牛逼,故事如何如何厉害;然后就可以躺在上面沾沾自喜。
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的 Focus testing 部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有多少开发者能找到符合这样三条标准的意见呢?
可被执行的
我自己也开发游戏,也会参与公司组织和自己组织的反馈观察中,也会陷入到建议的泥沼中,深知其苦,但真的开发者又有多少人能分清泥沼中的东西
另一个方面是显示了,欧美游戏开发服务的发达和环境的优异,其实国内的开发能力很多大的公司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但相应的服务却跟不上,且不论 CK 演讲中提到的游戏媒体服务(IGN 的用户分析和游戏调研),Focus Testing 这个比较常用的服务,开发者中(我指有钱的哪些)也还没那么普及。
MGS4 的 Focus Testing 章鱼迷彩玩家用不到,让开发组也很头疼。
还有一个是管理层,这个见仁见智,文章里 Greg 作为 VP 级别的人物参与游戏设计和开发,本身事件挺讨厌的事情,但恰好他懂,而且欧美管理层懂游戏设计的人还真不在少数,国内管理层插手设计的也不在少数,而我亲身经历过一个管理层说出:“我这辈子玩电子游戏没超过 30 分钟”。请你们想象下我当时的心情。
团队合作,塑造英雄和团队合作历来是两大主题,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众多开发者,视频里其实还漏掉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师 Paul Hellquist,他也是 Bioshock 的设计师之一,不过他更为让人熟知的 title 是 Borderlands 系列的创意总监,他在项目中也起到了很多作用,这些人都是项目开发中的英雄。
我觉得作为开发者不应该像观众一样乱捧所谓“神作”而去穷极模仿,应该脚踏实地的琢磨玩家喜欢什么样的游戏。Bioshock 在游戏一开头说“No God or kings, only man”
对游戏开发也是“没有神作,只有人作”, 开发者也会有自己的问题,没有作品人会顺风顺水的开发出来,都经历了自己的磨难。真正行业内的人都知道,观众假“神作”之手做的恶,不比开发者少,且不论线下的争执和讨论,多少人假神作之名让发行商把开发者套死,做出一个又一个的续作搞到开发组智穷力竭,人才散尽,一幕一幕的历史从未停止重复上演。
这篇太长了,我估计没几个人能看完,在最后放一个小彩蛋,08 年的时候 Bioshock 由中电博亚,也就是杉果的母公司引入到中国,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游戏中的尸体导致游戏不能过审,这时候这个修改的工作就落到了 2K China 的身上,修改工作很挠头,负责的程序员完全想不出什么别的办法,只能把尸体都替换成游戏中的工具箱,没想到居然过审了!本以为此事影响到此为止,后来 09 年的时候,我打开了一款名叫盒子世界的游戏……不知道二者之间有没有联系,逃。
参考资料:
客官,这篇文章有意思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沙盒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