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2天国王朝兵种 为什么圣殿骑士团的弩兵不能升级

聂建松:圣殿骑士团的建立至覆灭 | 这不科学_大家_传送门
聂建松:圣殿骑士团的建立至覆灭 | 这不科学
这不科学宗教与科学的相爱相杀文 | 聂建松上回书说到犹太人参与到了基督教帝国建设之中,此时犹太人中出现了很多有趣而且神奇的思想。而这一回书,我将讲述共济会传说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圣殿骑士团。圣殿骑士团这个团体,可能是各种小说影视文艺作品的最爱,它总被描写成一个神秘的团体,掌握无穷的财富和极大的权力。近些年,出现了一部非常火热的电子游戏《刺客信条》,甚至将整个世界历史解读为一个刺客组织与圣殿骑士团之间的较量。不过,历史中的真实的圣殿骑士团是怎样的呢?废话少说,书归正传▲
圣殿骑士团的徽章,著名的双人骑单马图像▍一、从“远寺”至“红宫”在七世纪,一个新的宗教在阿拉伯半岛上出现了,此时尊“以色列的上帝”为崇拜对象的三股最著名的宗教终于都登上了历史舞台——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他们都承认亚伯拉罕(Abraham)为自己的祖先,因此也被称为“亚伯拉罕宗教”。虽然在亚伯拉罕三教之中,伊斯兰教出现的最晚,但是他们却认为自己是“亚伯拉罕的长子”一脉——易司马仪(Ishmael,《圣经》中的“以实玛利”)是阿拉伯人的祖先。创教不久之后,伊斯兰教边迅速统一了阿拉伯半岛,穆斯林们占领了耶路撒冷——亚伯拉罕三教心目中共同的“圣城”(而日后这里也会成为争夺的焦点)。很快,他们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版本的“所罗门圣殿”——阿克萨清真寺(Al-Aqsa Mosque)。阿克萨一词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极远”,因此也被称为“远寺”。这座著名的清真寺就座落在希律王的“第二圣殿”所在地——犹太人认为这里也是所罗门王的“第一圣殿”所在处。而在这个清真寺之外,就是犹太人的“哭墙”,也正是第二圣殿唯一留下的遗址。(广义上的“阿克萨清真寺”指的是一组建筑,其中包括了两座最为重要的清真寺——金顶清真寺和银顶清真寺。)要知道,此处清真寺建造的选址并非是随意的,这是因为所罗门的圣殿恰好是“亚伯拉罕三教”在宗教象征上的相通之处。在《古兰经》中,相较于《圣经》中的所罗门,“苏莱曼”(也就是所罗门)的形象更加神奇。他懂得各种生物的语言,也能够驱使精灵为他服务——这或许让我们回想起前文所提到的所罗门王驱使恶魔建造圣殿的那个传说。苏莱曼的大军——由精灵、人类、鸟类组成的——被召集到他面前,他们是部署整齐的。等到他们来到了蚁谷的时候,一个母蚁说:“蚂蚁们啊!快进自己的住处去,以免被素莱曼和他的大军不知不觉地践踏。” 苏莱曼为她的话而诧异地微笑了……他们(精灵)为他修建他所欲修建的宫殿、雕像、水池般的大盘、固定的大锅。总而言之,这位“苏莱曼”在伊斯兰教中也备受尊崇,穆斯林把他当作一位国王、一位先知。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伊斯兰教传统中认为,先知穆罕默德“夜行”至此,在天使哲卜依勒(加百列)带领下,“登霄”而上进入到了“七重天”——这个故事也很容易让人想到中提到的以诺的故事。他(神)在一夜之间,使他的仆人(穆罕默德),从禁寺行到远寺。因此,重建这座所罗门的圣殿也是很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工匠的梦想。那么,他们的最好的学习对象是谁?正如犹太教工匠能够参与到基督教教堂建设之中一样,他们也参与到了清真寺和哈里发帝国的建设当中。在阿拉伯工匠热忱地从犹太工匠那里吸收他们的建筑技艺的时候,也吸收了其宗教象征,甚至可能包含了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神圣密码Gematria也流入到了穆斯林中——阿拉伯语与希伯来语同属于闪族语,语言之间的门槛其实更容易越过。随着伊斯兰教的迅速扩张,其势力将地中海变成了“内陆海”,而在其沿岸处的西班牙、意大利南部和小亚细亚地区,“三教”虽然彼此之间有斗争,但是同时也有大量的交流,这造就了一种奇妙的宗教融合状态。而在此,我们不得不提到的一座著名的建筑,即位于西班牙格拉纳达(Granada)的“红宫”,因在落日下会发出金红色光辉而得名,又因为宫殿在阿兰布拉山上,又称阿兰布拉宫(Palacio de la Alhambra)。▲
阿兰布拉宫这是一座占地17公顷的巨型“迷宫”,很容易让人想起希腊神话中克里特王建造的“米诺斯迷宫”——当然,从考古发现上来看,那其实也是一座宫殿。最初这里的建筑梦想并非来自穆斯林,却是源自于一位犹太人,名曰撒母耳·伊本·纳格里拉(Samuel Ibn Naghrillah)——他因为协助国王次子上位有功,本人做到了国王的枢密秘书(Vizier)。他本人是一位思想非常开放的人,他懂得阿拉伯语,还热爱希腊智慧——除了犹太教之外,他也了解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思想。他的建筑理念当然并非是一座享乐之城,而是倾注了他的宗教热情和哲学思考——他梦想打造一座“天上的所罗门圣殿”——在这座建筑中,充满了“战车”(Merkabah)和天宫(Hekhalot)的象征,而他本人也正是一位《创世之书》(Sefer Yetzirah)的爱好者。(至于何谓“战车、天宫和《创世之书》”,还请读者移步。)为此,撒母耳的子孙们从中东和北非地区聘请回了很多犹太工匠前来建造这座城堡,而这一举动也在无意中为后世埋下了伏笔。▍二、圣殿骑士团与犹太人之间的“秘密”伊斯兰教的兴起,牢牢地把握住了欧洲和亚洲之间的交通,使得欧洲很长时间无法获得想要的奢侈品和香料。而且,穆斯林从各个方向向着欧洲紧逼过来,这令基督教世界颇为不安。如果双方不能和平共处,一场大战总是无可避免。1099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攻破了耶路撒冷,同时建立了第一个耶路撒冷王国(The Frist Kingdom of Jerusalem)。如果有人看过《天国王朝》(Kingdom of Heaven)这部电影,就会知道这段历史——耶路撒冷最终被伟大的穆斯林将领萨拉丁(An-Nasir Salahad-Din Yusuf ibn Ayyub)夺回。▲
《天国王朝》电影剧照而就在耶路撒冷王国成立之后,一部分军队并没有返回原籍,而是留在了当地。他们除了要保卫这个新兴王国,同时还要肩负起保护朝圣者和商队的任务。在这些战士中,一些人颇有宗教热忱,他们倒颇有点儿像保过唐王的少林棍僧——一边战斗;一边修道。在1120年初,这样的九位“棍僧”来到王国境内的纳布卢斯(Nablus),他们此行的目的正是希望他们的团体能够得到批准,因为在此地正在举行耶路撒冷王国的全体神职人员代表大会。他们的要求得到通过,并且当时的国王鲍德温二世(Baldwin II)将阿克萨清真寺的一部分,即“所罗门圣殿”,交给他们作为活动场所——他们也因此得名。骑士团的全称实际上是“基督和所罗门圣殿的贫穷兄弟战团”(Pauperes commilitones Christi Templique Salomonici)。我们所熟知的“圣殿骑士团”(Ordre du Temple)只是一个简称。自此之后,圣殿骑士团也将重现所罗门圣殿的辉煌当作自己的理想,或者说,圣殿骑士团的领袖甚至将自己视为“再世的所罗门王”。而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们接触了一些犹太人团体,并且与他们关系日渐密切起来。当圣殿骑士团来到西班牙与穆斯林作战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位犹太人亚伯拉罕·巴哈·海以亚(Abraham bar Hiyya),人称撒瓦索赫达(Savasorda,意为“卫队长”)——此君在代数和几何上非常有成就,他可能是最早将一元二次方程解引入欧洲的人。更有意思的是,他恰好受到了我们前文提到的撒母耳·伊本·纳格里拉门人的影响——在撒母耳旗下,聚集了很多神秘主义思想者。他与圣殿骑士团一起在西班牙参与了很多建筑活动,然而他对圣殿骑士团的影响,可能不止如此——很多犹太家族通过他与圣殿骑士团产生了联系,而且他将一种当时十分盛行的犹太教神秘主义思想引入了圣殿骑士团,这便是卡巴拉(Kabbalah)。那么,何谓卡巴拉呢?让我们再度转回到《旧约》的故事中。▲
圣殿骑士团最早的总部,耶路撒冷圣殿山的阿克萨清真寺▍三、所罗门王的知识在《旧约》的《出埃及记》中,摩西引领着希伯来人走出了埃及,并在上帝的指引下,渡过红海,进入到旷野之中,来到了一座山下。这座山名曰西奈(Sinai),又名何烈(Horeb)。上帝告诉摩西,他要降临在这座圣山之上。到了第三天早晨,在山上有雷轰、闪电,和密云,并且角声甚大,营中的百姓尽都发颤。 摩西率领百姓出营迎接神,都站在山下。西奈全山冒烟,因为耶和华在火中降于山上。山的烟气上腾,如烧窑一般,遍山大大地震动。角声渐渐地高而又高,摩西就说话,神有声音答应他。耶和华降临在西奈山顶上,耶和华召摩西上山顶,摩西就上去……摩西对耶和华说:“百姓不能上西奈山,因为你已经嘱咐我们说:‘要在山的四围定界限,叫山成圣。’” 耶和华对他说:“下去吧,你要和亚伦一同上来;只是祭司和百姓不可闯过来上到我面前,恐怕我忽然出来击杀他们。” ……于是百姓远远地站立;摩西就挨近神所在的幽暗之中。那么,上帝和摩西在乌云笼罩的“小黑屋”里都说了什么呢?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上山到我这里来,住在这里,我要将石版并我所写的律法和诫命赐给你,使你可以教训百姓。” ……摩西进入云中上山,在山上四十昼夜。不过摩西在山上的时候,以色列人心里没底,便求亚伦铸造了一只金牛,开始礼拜它。于是上帝让摩西下山制止这件事情,不过摩西下山前上帝给了他两块石版。摩西转身下山,手里拿着两块法版。这版是两面写的,这面那面都有字。是神的工作,字是神写的,刻在版上……摩西挨近营前就看见牛犊,又看见人跳舞,便发烈怒,把两块版扔在山下摔碎了……随后,上帝又让摩西重新弄了两块石版,在上面重新写字。耶和华吩咐摩西说:“你要凿出两块石版,和先前你摔碎的那版一样;其上的字我要写在这版上。那么这个故事与卡巴拉有什么关系呢?在《圣经》中,我们看到的相关经文其实很短,小小的石版上又能写下多少内容?上帝难道会为了这么几句话给摩西上四十天课么?因此,在犹太人看来,上帝必然还对摩西说了更多的话,只不过摩西没把这些话写下来,而是用口头的方式告诉了别人。在犹太人的《塔木德》(Talmud,犹太人的口传律法集)中,记载了这个传承:摩西传给约书亚,约书亚再传给众位长老,再传给众位士师,再传给众位先知,再传给编篡《塔木德》的众位“拉比”——在这个传承的环节当中,我们其实可以再度看到所罗门王的身影,因为他即可以被看作国王,也可以被看作先知。那么,上帝究竟给摩西讲了什么课呢?简而言之,就是一个词,“妥拉”(Torah)。这个词一般是用来指代《旧约》的前五卷书——《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以及《申命记》。不过,“妥拉”一词在此指的范围则要大的多,不仅包括了经文,还包括了犹太法律(Halakh)、释经内容(Midrash)等等。这个口头传统既可以被称为“传授”(Masoret),也被称为“接受”(Kabbalah),而后者的音译名字更为人熟知,这便是“卡巴拉”(Kabblah)——摩西在西奈山“接受”的上帝启示。不知道还有几个读者记得我在前两篇文章中谈到的内容:神圣的密码(Gematria)、《创世之书》(Sefer Yetzirah)、战车(Merkabah)和天宫(Hekhalot)的宗教象征,以及Sefirot这样来源不明的词语,在中世纪之时,都统统被归到了“卡巴拉”名下。这种“卡巴拉”也并非随便一个犹太人都能习得的知识,只有一部分人才有资格获得这种神秘的“传授”,并成为一名“卡巴拉学者”(Kabbalist)——他们也被称为“YoDeeY HeN”(知晓秘密智慧之人)。巧合的是,这些内容恰好就通过与圣殿骑士团合作的犹太高层人士,进入到了圣殿骑士团内部,并成为了圣殿骑士团的“内部学习材料”。然而,这却也为圣殿骑士团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卡巴拉生命树▍四、圣殿骑士团、犹太人以及工科生们的命运在《天国王朝》这部电影的结尾,也就是1187年,萨拉丁与主人公达成了和约,基督徒可以带着武器安全地撤离耶路撒冷——“圣殿骑士团”也随之离开了“所罗门的圣殿”(阿克萨清真寺),而且再也没有回到这里。此后,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过程中,第二耶路撒冷王国(the Second Kingdom of Jerusalem)成立,定都阿卡(Acre)。不过,这个王国最后也被埃及的“马穆鲁克”们(Mamluk)所击败。自此,圣殿骑士团永久地失去了自己的根据地,只好回到了欧洲——跟很多人的想象不同,圣殿骑士团的成员其实早就跟耶路撒冷当地人士打成一片,他们其中很多人的观念和生活习惯,与欧洲地区的基督徒并不相同——譬如,很多圣殿骑士团成员会留起跟犹太人类似的胡子。不仅如此,在当年与圣殿骑士团一同撤离的人员中,还有一些犹太人。他们虽然不是骑士团的成员,可是他们甚为赞同“重建圣殿”的理想。可想而知,这样的一群人回到欧洲之后,很容易被看成是“外人”。▲
《天国王朝》电影剧照另外一件事也与圣殿骑士团的覆灭多少有些关系,这便是“阿维农教廷”的建立——因为这段时间约等于巴比伦王囚禁犹太人的时间,所以又被称为教会的“巴比伦之囚”。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法王腓力四世(Philippe Ⅳ)为了应付各种战争支出,而计划向境内的教会征税。然而,当时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Bonifatius VIII)坚持教会的免税特权,并且声明教皇对所有教会财产拥有最高主权——若没有教皇的许可,国王既不得向教会征税,教会也不得向国王交税,违者将被绝罚(Excommunication,即开除出教会)。随即,腓力四世开始反击。他通令全国,未经国王允许,臣民不得把各种货币和重要物资流出国境——这等于是切断罗马教皇在法国的收入。教皇不得不妥协,允许神职人员自愿缴税。紧接着双方又因为司法权问题展开了斗争,就在教皇准备再次祭出“绝罚”这个法宝之时,法王没有采取拐弯抹角,而是直接派兵冲到了罗马的梵蒂冈。在士兵左右开弓给了教皇一顿大嘴巴之后,法军准备把教皇押回巴黎接受法王的审判。幸亏在当地老百姓和支持教皇的贵族阻拦下,教皇得已释放,但终究还是一气之下,送了性命。接任卜尼法斯八世的克莱芒五世(Clemens V)则根本谈不上抵抗,因为他本人就是法国波尔多地区的大主教。在他即位之时,腓力四世干脆直接派兵把整个罗马教廷劫到了法国南部的一座小城阿维农(Avignon),这样教廷就完完全全处在法王的掌握之下了。那么,这与圣殿骑士团的覆灭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就是这位教皇克莱芒五世,他下令解散并审判圣殿骑士团的。▲
克莱芒五世半身像可是,圣殿骑士团又是与法王怎样结仇的呢?首先,圣殿骑士团不怎么关心欧洲大陆上的事情,他们一直希望的是再组织一次十字军,重回圣城。为此,最后一任的骑士团领袖雅克·德·莫雷(Jacque de Molay)拜访过卜尼法斯八世,他要求在塞浦路斯获得与耶路撒冷一样的特权(包括“免税”),而教皇批准了这个请求。此外,他在欧洲各处为骑士团争取“免税”的特权。可是我们刚刚才说,法王最需要的是什么?正是税金。其次,圣殿骑士团在欧洲境内一直是一个独立的组织,而且其总部就在巴黎。世俗国王的心理往往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的“唯我独尊”之态,而圣殿骑士团方面则是政治敏感度不够,因为他们的心思一直在远方的耶路撒冷。另外,如我们前文所言,圣殿骑士团在各方面都与中东的犹太人交往过密。他们在文化一直都没有融入到欧洲之中。他们一直保持着那种“好高骛远”的“圣地”心态,以及圣地的生活习俗,然而他们却没法再回到那里……因此,圣殿骑士团的覆灭多少还是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倒霉的不止是圣殿骑士团,还有另外两个团体也被“连坐”进来——犹太人和建筑工匠。如果说,犹太人是因为与圣殿骑士团交往过密,那么为什么建筑工匠也被牵扯进来呢?这其中又有什么不可说的秘密呢?中世纪的人们识字率不高,那时候的普通人无法通过阅读来学习,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口传和看图:前者是听神职人员布道;后者则是观看教堂里的各种宗教图案。然而,圣殿骑士团当初为了重建所罗门圣殿,在手中聚集了大批从中东回来的建筑人员。不仅如此,这些人的往往都是受到犹太神秘主义思想影响十分深的一群人!要知道,圣殿骑士团的一个罪名正是“犹太化”以及由此持有了“异端神学观点”。不管怎样,圣殿骑士团、犹太人和工科生们就这样“连坐”在一起——法王逮捕了圣殿骑士团,驱逐了犹太人,同时关闭了很多建筑工会。一股血腥味在法国大地上弥漫开来……那么,圣殿骑士团就这样消失了么?就没有幸存者了?肯定是有的,而且根据共济会传说,圣殿骑士团的幸存者以及他们的工匠们跑到了苏格兰地区,并且帮助那里的人民赢得了独立,而至今仍有共济会使用的是“苏格兰礼仪”(Scottish Rite)。▲
两个圣殿骑士团成员被处以火刑,15世纪法国手绘图【作者简介】 聂建松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北京大学宗教学博士。【精华推荐】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大家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12月20日 1:16
大家 最新头条文章
大家 热门头条文章15被浏览6,169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弩骑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