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能指导一下,练习太极拳怎么样才能做到骨骼对称吗

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openresty/1.9.3.1太极拳视频教程 练习太极拳调理五脏强壮骨骼
责编:马瑞
发表时间: 12:01
  是非常多的,而且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练习,适当的对我们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练习的方法也是比较简单易学的。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来看看吧!
  练习太极拳调理五脏强壮骨骼
  1.肩周炎和头痛的治疗
  生活中适当的练习太极拳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治疗疾病的作用,对于肩周炎和头痛患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食欲旺盛,步履轻捷;睡眠时间减少但并不感到疲劳;动作灵敏,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信心,富于创造性;情绪稳定、性情温和,做事有主见,等等。
  2.对肌肉的作用
  消除僵劲,能使所有肌群和关节参加活动,因而各肌肉单位的负担就减轻了。
  另外,还能使支配肌肉的神经紧张性减小,使血液循环更为良好,并且可以保证我们的肌肉的营养和氧的供应更为充分。
  因此有助于防止病态肥胖,防止肌纤维减少和萎缩,保持肌肉的弹性。
  3.对骨髂的作用
  坚持练&基本的摆动&和套路,可使脊柱和各关节强韧和灵活,矫正它们的姿态。
  因此有助于防治颈椎病、关节炎、脊柱异常、神经痛等病,还能给骨髂施加适度的物理刺激,使骨髂逐渐增强。
  太极拳养生作用
  改善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作用是调节全身各器官功能活动、保持人体内部的完整统一,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需要。
  太极拳用意念和呼吸动作相结合,促进大脑神经细胞功能更完善,保持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协调。
  通过练习打太极拳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放松身心,坚持练习太极拳还具有很好的治病功效,希望大家坚持练习哦。
  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循环系统,扩大肺活量
  心脏病是世界第一号杀手,目前西医对这种疾病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练习太极拳能预防心脏病,这是因为太极拳不同于其他运动,它动作舒展缓慢,全身肌肉放松,使心脏得到充足供血,但又不会加快心律,加重心脏的负担。
  太极拳通过缓慢、细长、均匀的腹式呼吸,使人体肺部的氧气充足,肠胃得到蠕动锻炼,增强消化和排泄机能,所以经常锻炼太极拳,对心脏病、肺病、胃病、便秘、痔疮等有防治作用。
  提高人的平衡能力,防止骨质疏松
  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事故之一是失去平衡摔倒而导致股骨颈骨折,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呢?这是因为老年人的骨骼钙质减少,骨质疏松而致。太极拳运动中,有一部分动作专门练习平衡能力的,练习者的平衡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练习太极拳时,常常一条腿支撑了全身的重量,腿部受力增加,骨质的含钙量也会增加,骨骼就变得很坚固了。所以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人不容易会摔跤和骨折。
延伸阅读:
相关阅读推荐:
西洋参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西洋参泡水喝的禁忌有哪些...
大麦茶是中国、日本、韩国等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清...
金桔从个头上算有大、小之分,从口味上有咸、冰糖之分...
铁皮枫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材,它的口味清香,富含...
大家对于花椒应该都比较熟悉,因为它是生活中经常用到...
大家对于花椒应该都比较熟悉,因为它是生活中经常用到...
太极拳精选
说到太极拳流派,我们不得不提到陈氏太极拳,陈氏太...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的瑰宝,练习太极拳要掌握一定...
太极拳的特点是用意不用力,而意、气、神是打太极拳...
众所周知,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但是您了解八极...
太极拳与未来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练太极拳的好处是强...
推荐太极拳
太极加油站极力推荐练习太极拳要找到骨升肉降(骨肉分离)放松的感觉
作为“太极之友”的学习交流园地,太极 (taiji0109)公众号为大家收集提供太极实用知识,供参考学习。特别说明:本公众号收集的信息,大部分从网络上采集,有作者的将注明作者,仅供参考,每个领域皆有百家争鸣之境况,因此,信息中存在不同建议和看法,请自行辨别。有明显不正确的情况的,请提醒主编修改。谢谢。老朋友: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分享到你的“朋友圈”。新朋友:点击标题下的【太极】关注我,从此健康快乐太极号(taiji0109)开通关键字查询,输入关键字查询相关内容。关键字在每期信息下半部分。主编的微信号为yufukun0109,欢迎联系,注明“太极之友”。使用“太极”方法:1、第一种方法。进入微信,点击“通信录”,再点击“公众号”,再点击屏幕右上角“+”,输入“taiji0109”检索出来后,点击检索出来的“太极”,然后点击“关注”。然后退出,进入微信,点击“通讯录”,点击“公众号”,就能找到“太极”,点开“太极”,用“查看历史信息”就能查看发布的信息。2、第二种方法,在收到别人转发来的太极发布的信息时,打开信息,点击主标题下面的小蓝字,然后点击“关注”即可。3、关于关键字查询。每期微信的下半部分都有关键字目录(数字为关键字)。打开“太极”公众号,输入关键字,发送后,就能查询到相应的信息。骨升肉降(骨肉分离)放松法。一般来讲.我们所说的松沉是指肌肉来说的.骨骼是不可能松沉的。放松对肌肉的要求是肌肉松沉。骨骼方面的要求是关节要拉开。骨升肉降(骨肉分离)放松法就是在立身中正的情况下,意想前胸后背的肌肉从上到下像流水一样流到脚下涌泉穴:同时.骨骼有向上升的意识。这样,骨骼向上升.肌肉向下松沉.好像骨肉分离一样。长期练习.就会产生骨肉分离的松沉感觉。肌肉松沉后.肢体非常柔顺而内部又非常坚刚.这就是积柔成刚的练习方法。所以.练太极拳时.要求意向上升.气向下沉。“骨升肉降”是指习练者骨架挺拔上撑的同时肉体松柔下坠的感觉。人属于地球生物,肉体自然会受地球引力而下沉,人之所以能够站立,全靠骨骼向上的支撑,所
以说“骨升肉降”是人类克服地球引力进行运动的必然。然而在练拳中是否能具有“骨升肉降”的感觉却是另外一回事,只有当你的身心真正放松下来后才能体会这
种感觉。“骨升肉降”还揭示了行拳时骨与肉之间的关系:骨肉分离。“骨肉分离”是行拳时骨升、肉降、关节松的感觉,如同脱骨扒鸡,将鸡骨架提起来一抖,鸡
肉就会离骨脱落。拥有这种感觉,说明你的肌肉没有紧裹在骨骼上,已经处于放松态。肉体的下沉标志着“松”,骨架的挺拔标志着“刚”,找到“骨升肉降”的感
觉,就为开启太极拳“刚柔相济”的大门找到了金钥匙。在行拳中,我们还要做到“三松三竖”:松肩竖颈,松胯竖脊,松踝竖腿,借以使“骨升肉降”的感觉保持
贯穿套路始终。关注“太极”后,发送以下关键字(每行前面的数字)到“太极”查询更多内容:140101
太极哲学、太极阴阳之说、太极拳阴阳之变140102
太极调和万物、阴阳四象八卦、140103
太极拳的愉悦境界、太极拳之融感、太极拳的八触动感140104
太极拳保健、太极拳与心脏血管系统、太极拳与呼吸系统、太极拳与骨胳肌肉系统、太极拳与神经精神系统140105
太极拳的意境140106
运拳与禅定的契合140107
禅定的境界140108
太极拳的意气兼修140109
太极拳及养生保健140110
太极拳的奥秘--松沉劲140111
太极拳的身法要领、太极拳常用动作术语和要求、二十四式太极拳拳谱140112
太极拳呼吸方式及机理、人生之要: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140113
太极拳之十要140114
太极拳之放松、入静和意守、阴虚生内热,阳虚则生寒(肾保养)、黄芪泡水喝的功效140115
太极八法-棚捋挤按、采挒肘靠140116
腹式呼吸法及图解、人体穴位图及穴位功能主治说明140117
内在感觉关乎到能否练好太极拳、王宗岳太极拳论140118
太极拳之野马分鬃要领与技击目的、鼻炎按摩穴位图140119
太极拳之白鹤亮翅的动作要领和技击目的140120
小周天的经络修炼,对身体好处多多!、打通小周天有妙法、太极拳行气要求,对修炼太极拳有帮助140121
太极拳之搂膝拗步的练习和技击用法140122
太极拳之提手上式的练习要点和技击用法140124
太极拳之单鞭的练习要点和技击用法140125
太极拳揽雀尾技击用法140126
太极拳之单鞭的技击用法图解140127
太极拳之提手上式的技击用法图解140128
太极拳之搂膝拗步的技击用法图解140201
太极拳之抱虎归山的技击用法图解140202
太极拳之十字手的技击用法图解140203
太极拳之左顾右盼的技击用法图解、任督二脉及打通方法140204
太极拳之斜飞势的技击用法图解、禅修必知,丢却妄想,走向愉悦!140205
太极拳之扇通背的技击用法图解、太极拳讲究的动与静探讨140206
太极拳之撇身捶的技击用法图解、练习太极拳与打通小周天养生功效,好文章,收藏140207
太极拳之进步栽捶的技击用法图解、太极拳与静坐140208
太极拳之打虎式的技击用法图解、心静才能练好太极拳140209
太极拳之二起脚的技击用法图解140209
太极拳以静为本。能静,则能成大气,自有大进步140214
太极拳之指裆捶的技击用法图解 140215
太极拳之玉女穿梭的技击用法图解 140215
太极拳的静、净、敬(杜德平) 140216
太极拳之下势的技击用法图解 140216
太极拳动作与心静和呼吸相配合对老年人的健身作用(作者:王广田 张文莲) 140217
太极拳之退步跨虎的技击用法图解 140218
太极拳之转身摆莲的技击用法图解 140219
揽雀尾之掤捋挤按的技击用法 140221
郝月如先生对太极拳身法的论述 140222
练习太极拳的基本动作要领 140223
太极拳架的锻炼方式 140225
何为“内三合,外三合” 140301
养生的最高境界 140307
静是太极的基础 140309
练习太极拳要注意的几点 140310
太极拳与丹田气修炼 140311
太极基础视频之一:太极身体姿态、拳、掌、勾、冲拳、单推掌、捧 140312
太极基础视频之二:捋、挤、按;弓步、虚步、仆步 140313
太极基础视频之三:上步、退步、侧行步、碾步 140314
杨氏85式太极拳基本动作规格:手型、手法、步法、身法等 140315
杨氏85式太极拳第一段(视频)
杨氏85式太极拳第二段(视频) 140317
杨氏85式太极拳第三段之一(视频) 140318
杨氏85式太极拳第三段之二完(视频) 140319
杨氏太极拳85式用法(1-5式) 140324
杨氏太极拳85式用法(6-14式) 140326
杨氏太极拳85式用法(15-22式) 140329
杨氏太极拳85式用法(23-34式) 140401
杨氏太极拳85式用法(35-43式) 140405
杨氏太极拳85式用法(44-72式) 140408
杨氏太极拳85式用法(73-85式完) 140420
太极拳的“三松三竖” 140421
什么是丹田? 140423
太极拳赋予女人神秘的魅力 140424
太极拳经 140425
太极基本姿势、练拳、身体部位要领 140426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要点 140428
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说明和图解(1-7式 140429
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说明和图解(8-11式 140430
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说明和图解(12-20式) 140502
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说明和图解(21-24式) 140503
太极推手视频教程(第一集:基本功法) 140504
太极推手视频教程(第二集:平圆单推手单人练习) 140505
太极推手视频教程(第三集:平圆单推手双人练习)140511
太极推手视频教程(第四集:立圆单推手单人练习)140512
太极推手视频教程(第五集:立圆单推手双人练习)140513
太极推手视频教程(第六集:折叠单推手单人练习)140514
太极推手视频教程(第七集:折叠单推手双人练习)140515
太极推手视频教程(第八集:3种太极单推手完整练习)140518
太极推手视频教程(第九集:平圆双推手双人练习)140519
太极推手视频教程(第十集:立圆双推手双人练习)140520
太极推手视频教程(第十一集:折叠双推手双人练习)140521
太极推手视频教程(第十二集:平立折双推手双人完整练习)140522
太极推手视频教程(第十三集:合步四正手双人练习)140523
太极推手视频教程(第十四集:顺步四正手双人练习)140524
太极推手视频教程(第十五集:合顺步四正手双人完整练习)140601
陈式56式太极拳--马畅示范表演140602
论谈陈式太极拳的练法140604
陈式太极拳缠丝劲视频和相关知识140607
陈式太极拳名家冯志强谈太极拳的松和沉140610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140613
美丽女孩的陈式56式太极拳,太棒了!140615
马畅陈式56式太极拳分解教学1-5式140618
马畅陈式56式太极拳分解教学6-10式140620
马畅陈式56式太极拳分解教学11-15式140626
马畅陈式56式太极拳分解教学16-21式140627
马畅陈式56式太极拳分解教学22-27式140628
马畅陈式56式太极拳分解教学28-33式140702
马畅陈式56式太极拳分解教学34-37式140712
马畅陈式56式太极拳分解教学38-43式140713
马畅陈式56式太极拳分解教学44-49式140719
马畅陈式56式太极拳分解教学50-56式140726
如何认识和练好太极拳的“內三合”140805
太极拳的意念与形架之相辅相成140815
如何发挥好太极站桩功作用?140818
以意念引导松柔,以松柔产生内气140902
陈式太极拳的呼吸与大小周天(陈正雷)140910
秋季练太极拳应注意的事项140921
四十二式太极拳基本动作规格视频(建议WIFI)140927
24式简化太极拳带口令套路视频(建议WIFI)140928
太极拳的31条不传之秘,有缘即研!140929
42式太极拳带口令并讲解套路视频(建议WIFI)140930
74式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陈正雷口令版建议wifi141008
神意气形的放松与沉劲的训练141026
好好阅读体会本文,练好太极步141028
练拳不懂养,百练功不长141029
14经络动态图-太极与禅的内气路线(珍藏)141030
太极拳运气--气不本于身则虚而不实141031
太极拳的“川字步”与五弓合一141101
太极拳12矛盾:阳与阴;动与静;正与偏;稳健与轻灵;柔与刚;开与合;虚与实;沉与提; 吸与呼;蓄与发;断与连。141103
太极13字诀,可谓精髓,细细琢磨,定当进步。141104
太极拳之五大健身特点141105
太极拳主要名词释义141109
傅能斌老架一路演练和新架一路演练视频(建议WIFI)141110
张东武老师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慢动作教学141114
太极拳“上盘、中盘、下盘”三盘的修炼141116
丹田运作与太极运功141117
太极之友神采满堂-太极养生141121
太极拳应注重神阙穴的锻炼,启动先天真息,轻身延年141123
太极拳之呼吸--学会神阙穴之胎吸养生141128
初学太极拳首先应从“正”、“松”二字入手141129
太极步前进、后退和横走三种基本步法的练法与要领141203
练习太极拳,如何做到外形和顺141206
太极拳实战打法视频 (63分钟,建议WIFI)141219
太极拳“松沉劲”的锻炼方法141225
太极拳的九松十要一虚150104
太极密码-破解太极劲力150124
张东武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19期视频全集,可分期学习150130
太极拳提升治病强身效果的诀窍(推荐大家认真学习体会)150201
真气运行法150225
24式简化太极拳口令文本及音乐和宗维洁全套表演150311
太极拳在呼吸、气血、汗腺、对称、敏感、体能、韧带、心境八个方面功效(推荐阅读)150403
太极拳16项术语解释,请在闲暇之余仔细学习体会150408
如何掌握太极拳上中下盘相关基础要领150420
太极拳乃绝佳养生运动150428
男女混合太极拳表演,飘逸潇洒,值得欣赏150429
简化24式太极拳动作要领讲解(适合初学者)150518
太极拳内功心法150619
太极之韵--“连绵不断,行云流水”150623
太极拳之--&上悬下沉,中节舒松&150726
陈式56式视频(慢动作口令教学)建议WIFI150913
极力推荐练习太极拳要找到骨升肉降(骨肉分离)放松的感觉
亚太会计学校最新文章
微信号:cx3639595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交流学习平台
Copyright2017.杨邱自媒体资讯站,让大家及时掌握各行各业第一手资讯新闻!练习高式太极拳----感悟,太极拳要领技巧,爱教练私教网
全国高级私人教练培训信息查询发布网站
练习高式太极拳----感悟
发布人:&阅读:4838次
& & & &练高式太极拳---感悟
& & & & 依 & 琳
一、在高式太极拳中----感受二律背反,无中生有
& & & 昨天师傅看了我写的博文:太极拳悖论:用心打拳就是不能用心打拳,师傅对我打拳中感觉到的悖论用了三句话来概括:“心不想,脑不思、身体不用力”,以前师傅也说了,只是我在练拳中没能感受到,听完以后记忆不深刻,现在练拳中感受到了,再听,终于明白了。师傅说当你做到了这三无时,自己完全空了,没有了自我,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到对方是怎么想的,才能出手打对方的意念,这一点和小李推手时我可是领教到了,只要我的“心”出来了,她马上能感觉到,怪不得她出手总是比我快,让我无法招架。同时,做到这三无,才能放弃狭隘的小我,那个大我,那个道才能从无中生出来,这才是最强大的,真正太极的东西。
& & & 二律背反指规律中的矛盾,在相互联系的两种力量的运动规律之间存在的相互排斥现象。自然界存在的两种运动力量之间呈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相背相反的作用。这段时间推手中,我就一直在感受这种不用力状态下,一种强大力量的二律背反。这种强大的力量自己感觉不明显,和师傅推手时,他给我们喂劲,当我做得对,也就是全身放松下“心”都不能用而随意一出时,他自己啪一下就出去了,他就是用这种整体性,告诉我这种劲很大很强,每当这时,我总是怀疑自己这样不用力推手难道真的可以产生这么大力量,而我们的功力也就在这种让人矛盾的训练中不断地长起来了。
& & & 刚才看了女作家王英琦谈太极奥义一文,有一种被摄住灵魂的强烈震撼感,因为自己在打拳中感觉到了一些,有一种在同一频率上的共鸣感,文中说到太极拳“打的就是矛盾劲、转化劲、对称劲。就是要在矛盾转换的瞬间,找到两种劲力转折的临界点、突变点、相变点”,现在师傅正在教我们全身一点也不用力的状态下,把二个点转化为一个点的推手。这时会有一种能撼动地球的感觉,他用这种方法推我,感觉师傅出手特别快,感觉不到他身体的存在,只感觉到接触点上的力,很强势、很霸道,打到我的身体上,有一种穿透感,身体被打断、折断成二截的感觉,让你丝毫没有招架还手之力,感觉师傅训练我们的这一个点,应该就是文中说的临界点。
& & & 那天和张工推手时,我就用到了才学的一个点,他说感觉我的力度很霸道,有一种不可抗拒感,他一直在找机会推我,但找不到我的力点重心,没办法下手,我听了很兴奋,因为他不知道我现在正练一个点的推手,看来我还真入门了。同时也可以感觉到张工的进步,特别是他的心态好,他找不到我的点,是不会用蛮力发我的,张工被我推出去几次,也一点没有着急,完全用太极的东西推我,他可是学过武术散打的,要推我那是易如反掌,要我可不会有他的心态这么好,有时被别人推的到处跑时,忍不住就想用蛮力。
& 所以王英琦在太极奥义中说“太极拳的活,简直就是除了上帝老人家,是人都玩不转的特技绝活,是‘神性的拳种’”,这也是我在太极拳中找到的人生真谛,让你“终生都必须在不可能的完美中,追求完美;在达不到极限中,追求极限”,感觉在太极拳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在太极拳中接近真理,接近道。
二、高式太极拳悖论:用心打拳就是不能用心打
& & & &悖论指在逻辑上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的结论,但表面上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这两天我在打拳中可是真正体会到了这种悖论。打拳时要用“心”,指的是用“心”去感觉对方的劲,随时调整自己,做到接触点上的沾连粘随,不丢不顶,舍己存人,也就是做到空,如果你一直能做到这样去打拳,你的拳应该是对的。但同时太极拳的悖论也出现了,即用“心”打拳就是不能用“心”打。不能用“心”打,即推手时不能有一点自己的私心和想法,不能我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而是听对方的劲,摸对方的劲打拳,做到全身放松,拳架保持中正,这样在地球的引力下骨骼因为有重量就会自然往下沉,这时最关键的是肌肉不能用一点力,肌肉完全放松,就会随着骨骼往下沉,这时就会产生很强大的力量,如果肌肉不能放松,会影响骨骼下沉,这样慢的会影响快的,会影响了身体的中正,也会影响出手时拳的速度及力度。
& & & 我打拳时最容易犯的错就是小李说的“心”出来了,也就是自己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她让我描述我“心”出来时自己是什么感觉,我回忆当时的感觉,用“心”打拳更多的是感性的东西,心里怎么想的,打出来的拳就是它了,所以“心”出来时,拳里就带着那种贪心,收发时容易过,身体也就容易失去中正,而用脑去思考时更多的是理性的东西,这些道理我们明明知道,想这样去做,但打拳时不一定能完全体现在你的拳中。就算你有一次做对了,但不能保证你总是做对。所以当我的“心”出来时,我的拳就一定有问题了。我问小李是怎么感觉到我的“心”出来了,我开始以为她是从我的拳中感觉到的,但她说,是“心”先感觉到的,她这一说,我想起来了,我俩推手时,小李说你的右肩膀没有松,我马上能感觉到右肩膀有些累,她说你的心出来了,然后她一放我,我马上站不稳了,看来她真是“心”先感觉到的,然后我的拳中才表现出来,这也是她现在让我心服口服的原因,我现在在她面前这么听话,也就是这几个月的时间,之前我可是没少和她争吵。现在想想,我对她的心服口服也是对真理的服从,同时内心深处对师傅的崇敬更加深了一层,是师傅把我们领进了太极之门,是师傅独创的这套拳架,让我们这么快就真切体会到真正太极的东西。
三、立木顶千斤 横掌抗巨力
& & & 这三个多月,一直是自己静静地练套路,没有推手走劲,前两天和拳友小李背靠背用松沉劲按摩时,一下感觉到她给我的劲不舒服,我晃动身体放松想化掉对方的力,可是越化越不舒服,最后感觉腹部整个僵硬了起来,我告诉小李这种感受,她帮我按摩了一会,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才消失了。
& & & 问她为什么会这样,她自己也不知道,她就是放松,一点也没有用劲,但她自己练拳中也感觉这两天和以前不一样了,是长东西了,用她的话说就是松沉劲,轻灵劲,从脚底直顶头顶的反作用力,练拳中她先感觉到腿重得抬不起来,然后感觉大腿根部像长了一个很粗的弹簧,走的时候一弹一弹的,有了轻灵劲。这种松沉劲和轻灵劲反复滚动的运行,最后产生了一种从脚底直达头顶的反作用力,顶的她头盖都发麻。
& & & 然后她用手轻轻地推我,让我感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劲,原来她推我时,我借着她推我的劲往下松沉,身体保持整体性,感觉是被连根拔起后然后被推出去了,虽然被推出去了,但因为有整体劲在,自己感觉是沉沉的被推出去了,而且我知道,还是我自己松沉的不够,被断根了,所以出去了。现在的感觉不同了,她一推我,我还是像以前一样往下松沉,但感觉我身体的整体性被破坏了,没有那种被连根拔起后沉沉地被推出去的感觉,而是散架后人家一推轻飘飘不由自主地就出去了。
& & & 我还有点不服气,她就用手掌推我的肩膀,让我再感觉一下她新长出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因为怕伤着我,她用的劲不大,我用松沉劲一接,感觉我的劲全被挡了回来,我再换点化她的劲,她总是比我化的快,我越用劲,她手上的劲越大,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她把我的劲完全吃上然后还给了我,我不用劲,她那里就什么也没有了。她练拳中从脚底直达头顶的反作用力,由于我的功力比她差一大截,感觉到她这种传递已经是零距离了,所以我有距离的传递总是比她慢很多,就没有办法处理她的劲。在与她的推手中她处处占主动,实现了随心所欲的点发。
& & &&推手打拳中,我注意看她的拳架,每一个动作,都给人一种很松沉舒服的感觉,节节贯穿,不丢不顶。与小李的推手中让我真切地感觉到师傅常说的古语:立木顶千斤,横掌抗巨力,说的就是脚下有根,推不倒,撞不开,这里的“顶”可不是顶牛的硬顶,这里的立木也不是僵直的立木,而是灵活多变的。
& & & 我们在练师傅独创的高式太极拳中,常常会有不同的感受,用我们的话说就是长东西了,小李用她的方式来描述这是一种什么东西,然后我在和她推手中边感受边用语言来描述,在这样的推手切磋中,我们的功力都在不同程度地增长。当然我们也不忘相互提醒,不能总留恋那些新长出来的东西,因为师傅教的拳让我们真切感觉到太极拳是有生命的,就如有生命的树木,所以练拳中感受到的那些东西只是枝叶,长出来知道有就行了,不能留恋,有些长出来的枝叶还得修剪掉,我们最终追求的是主干的粗壮,根深才能叶茂。
四、在能量的流动中体会“一羽不能加,蚊蝇不能落。”
& & & 这阶段练太极拳架时手上有发麻发胀的感觉,以前也有过,初练的阶段是时有时无,断断续续,去年是可以连上了,有一种能量流动的感觉,但不细密,现在感觉细致了,手上始终有一个圆球在滚动,一种持续的能量在手中随着拳架而流动,就是不打拳,站在那儿都有,现在这种能量流动的感觉有了方向性,随着手指的方向有一种外扩的感觉,一个人静静打拳时,脑子就空了,一直在感觉那种微麻微胀的东西,很神奇,一种很真切的客观存在的东西。
& & & 以前不理解练拳中拳架的重要性,总是想推手,或者是用松沉劲靠在与对方接触点上休息,现在想一个人静静地练师傅教的套路,静静体会在运动中保持中正,也就是保持拳架的平衡,不管是与对方推手还是练套路时,一动原来的拳架就要随时调整,不然就会散架。就是在这种运动中的细微的不断调整中,体会那种流动的一种客观存在的能量,身体会感觉特别舒服,对练拳也越来越上瘾,这种上瘾是身体的需要。所以我们练拳根本不用什么要刻苦,毅力,坚持的一些词来给自己打气,身体就带着你来了,有时心里想着,今天上班累,早上就睡个懒觉,可身体不答应了,心自然就妥协了,带着身体就往广场跑了。
& & & 和小孙推手时,感觉最明显的就是知道如何随时调整自己保持平衡,保持拳架的平衡,中正了。他是练陈式拳的,特别喜欢进一步上来用肩靠你,我当时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只是感觉他的脚一上来,我就有一种不安全感,马上全身每一个细胞配合脚调整,在松沉中保持拳架的中正,就如一个磨盘一样,随着对方接触点的力度转、化,直到调整到自己感觉舒服安全的程度,小孙一看没有机会下手,肩就自动收回去了。
& & &&古人说太极拳的高层功夫是:“一羽不能加,蚊蝇不能落。”我现在能感觉到的就是对拳架而言,推手中只要感觉到不能保持拳架的中正,有点散架了,那结果就只有一个——被对方推出去,所以当我一感觉到快散架了,马上借对方的力整体往后跳出去,师傅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整体性,推不过对方就全身而退,我们练拳最初入门时就是练的整体劲,刚练上整体劲时感觉自己就变成了一个大力士,好像没有东西是自己抱不起来的,所以小陈抱不动29寸大肚子电视时还纳闷自己怎么会抱不动呢?而我刚练上整体劲时,就喜欢背人,女的不在话下就想试着背男的,在家里就追着75公斤的老公要背他,你别说,第一次就能很轻松地背上他到处跑了,可见整体性训练的重要性。和小孙推手中,他的身体特别柔软,有时推到他身上,他来不及调整,感觉他的拳架完全都散了的情况下,他的腰一摆一扭就化掉了,我觉得他这一招太厉害了,但我知道师傅是不让学这一招的。
& & & 如果在练拳中感觉不到那种细微的能量的流动,:“一羽不能加,蚊蝇不能落。”这种高难度的要求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现在我们虽然也做不到这一点,但能够理解它的原理和可能性了。
五、如何给对方的力找出路
& & & 和小李推手,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她现在可以实发、空发处处随人了,可我不明白为什么空发她也不累,按理说我没给劲,她就借不到我的力呀。后来我才知道她为什么不累了。用她的话说是被她拿住了,我虽然没有发力,但她可以摸到我的力点在哪里,接触点上的力被她拿住了,然后她让我感受那种拿住我的力,力真的很大,一种不可抗拒的感觉。然后她开始教我怎样拿住对方,对方给多少力就拿多少,不能多也不能少,全身的每一处都要配合,往下松沉的同时,双脚如磨盘转动一样,一动周身都动,当然这个动是很小的,有时不仔细体会是看不出的,时刻保持自己的中正,静静地感受对方来力的倾斜方向,然后给这个力找出路,找出路不是用大力推对方,甚至连推人之心都不能有,只需顺其自然轻轻一带,也就是感觉接触点上一紧一顿(对方走不走和我没有关系),对方就走了。
& & & &这样几次后,我发现她喜欢往右边用力,这样一想麻烦了,一搭手还没有摸到她的劲在哪里,一上来就想把她住右蹩,自己以为先下手为强占便宜了,结果小李纹丝不动,没蹩上。她马上说不对,你的心出来了,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自己的那个贪心呀,然后就老实交待自己刚才的想法,小李表扬我反省的及时,那还用说嘛,自己心里怎么想的自己最清楚呀。后面做得对不对,一出手自己就知道了,只要用力了,有推人之心了,一搭手往回缩了,那肯定就不对了,心里什么也不想,就静静地感受对方的劲,顺其自然一顿一带,肯定是对的,对方也就出去了。
& & & &当我做得对时,我感觉一点也没有用劲,她说力很大,一会她也感觉有些累了。太极的东西就是这么神奇,你做得对,自己感觉不到用力了,但对方可以感觉到很大的力度。今天推手中,明白了武禹襄在《打手要言》中说得这几句话:一动无有不动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静如山岳,动若江河 ;收即是放,连而不断。
六、真切感受到逢丢必打、太极至善
& & & 这个冬天我和小李一直坚持推手,大多在室外,天寒地冻的,我俩常常推的身上热呼呼的,因为我的功力和她比差一大截,所以也不知功力到底长了多少,但可以肯定是长了。这两天,天暖了,大家都出窝了,和师傅、小付、小孔、小孙一推,他们都说我的功力明显长了,我自己打拳时也感觉身体就像小草树木一样,积蓄了一个冬天的能量,到春天有一种发芽的感觉,一伸手,一顿足,劲就住外窜。
& & & 和师傅一搭手,就和以前有明显的不同,可以感觉到师傅身上的弹簧劲,细密、结实,绵里裹着粗弹簧,那是因为我身上也有弹簧劲了,才会有这种感觉,很真切、很神奇。特别喜欢双方推手时的感觉,让我着魔上瘾的应该就是这种松沉状态中发出的太极劲了,如果哪天不推手,浑身就会不舒服。
& & & 和小李推手时,因为我们俩的身高体重差不多,身体靠在一起碰撞时,感觉弹簧碰弹簧。但是我这个弹簧密度没有她的高,昨天推手时因为推不过她,一着急我用了一点蛮劲,没有卡住她的手,滑落的一瞬间,她的手指一下弹在了我的脸上,嘣嘣两下,我“哎呦”一下忍不住叫了起来,被弹上的地方很疼,一会疼痛的点在扩散,那种感觉又很舒服了,又过了会儿,小李发现我嘴角被弹上的地方渗出了血,可是我自己一点也感觉不到疼了。这就是师傅告诫我们的,推手时,一定要用松沉劲粘上对方,做到不丢不顶,不然就会逢丢必打,而那种被打不是对方刻意的打你,而是弹簧劲弹出来的。当双方完全用太极劲推手时,就是这样,不管是被对方推出去,还是这样被打上,那种感觉都是舒服的,太极的东西是至善的,如果在推手中你感觉到对方给你的劲不舒服了,如果对方没有问题,那问题就在你身上了,应该是你自己用了蛮劲,对方完全还给了你,这一点我们在推手中感觉很真切。
& & & 难怪理学集大成者南宋的朱熹会把至善称为太极,而至善对人来说是永远达不到的,但我们在跟随师傅练太极的过程中,感觉在逐渐地接近它,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感觉生命的意义就在其中了,我和小李常常感叹,不知以前没有太极拳时自己是怎么生活的。
七、 一丝不挂练太极
& & &&这两天总是感觉身体发沉,见到拳友就想赖在人家的身上,说是每天去打拳,真正推手并不多,就是两个人靠在一起互相蹭,就在这样不知不觉中,功力也很快地长起来了。
& 今天又赖洋洋地靠在小李身上,我们把这种劲叫赖劲。她说我身上还是用力了,要一丝不挂练太极,即身体上不能留一点力,可我自己明明没有用力啊,为什么做不好?有两次小李说这是对的,自己也不知道对于不对的劲之间有什么区别,她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对,为什么不对,但是她可以感觉出来。这样反复几次后,她让我仔细想想当时的感受,当她说我做得对时我是怎么做的,与不对的区别是什么?我仔细一想,感觉到了区别,当她说对时,我感觉自己的身体像沙漏漏沙一样靠在对方的身上,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如细沙一样往下沉,对方虽然感觉劲道很大,但没有一种强硬的压迫感,她说不对时,我脚底一撑,身体如一块石板一样一下靠在她的身上,这样虽然有很强的整体感,但身体很死板,给对方一种很强的压迫感,用小李的话说,是我的心又出来了。
& & & &这样一描述后,以后我的动作都对了,劲都从脚下走了,身上没有用力了。再以这样的感觉推手,我推小李一下觉得很轻松就把她推走了,而自己也没有怎么用力。
& & & &我仔细感觉和以前推手,发现了明显的不一样,以前推手时,对方一推,我马上迎上去顶上推她,对方正好把我的力借上,豪不费力地就把我推上走了;现在对方一推,双方一接触,我身体每个细胞如沙漏一样马上往下沉,对方一给力,我就吃上往下送,这样不仅对方推不动我了,而且明显自己在推手时处于主动了。
& & & 太极拳技击,说道底,是给对方的来力找出路,你来我去硬顶,那是太极拳的大忌,根本还在于“顺其来势”。太极拳推手的特性是不去主动攻击对方,技击理念是以静制动,如果想着进攻对方,主导思想就有悖太极真理,在功力增长的同时,自己也悟到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八、太极拳是有生命的
& & & 跟师傅练太极拳,就感觉师傅把一颗生命的种子种下去了,身体就像一颗树,开始长了,就是几天不练,它都在长呢。其实,我们哪天又不在练呢?走路放松,做饭站得累了放松,躺在床上放松,有时都可以听到骨节松沉时发出的嘎嘎的响声,活面时也用太极劲,那个面呀,拉出的拉条子来是又滑又劲道,蒸出来的馍镆可有嚼劲了。
& & & &有时可以明显感觉到身体的这颗树长出新东西了,那种喜悦呀,真是无与言表。当然这种东西是刻意求不来的,长出来了,就有了,长不出来,你光凭想像去练,是练不出来的。
& & & 有一段时间,我的拳好长时间都没有长进,我就急了,开始查资料翻书,看到一代宗师王宗岳说打太极拳:“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钟文渊大师在《虚实论》中也说“让重量在两脚涌泉中自然变换流动”,我最喜欢看香港太极学院院长吴汝华的文章,她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太极拳的说法:水体》,书中也说太极拳就是水,慢如细水抽丝,快似浪头澎湃。我打拳时就开始刻意找那种水流动的感觉,可是一直没有找到,说给小李听,她就训我,说放着这么好的师傅的现成的东西不学,在网上乱查资料乱翻书,怕我会走偏,我也就没有再找了,开始老老实实地练师傅的套路。
& & & 过了一段时间,和小李推手时,我两手抓着她的胳膊,一推,她的胳膊像吃上了我的劲,马上长出来一截,再一推,她又长一截,让你无法抗拒,我的手一松,她的手上竟然一点力也没有。怪不得她开始和师傅推手时,一个劲地喊吃吃吃,看来还真能吃上呀!接着她教我怎样吃对方的劲,就是对方给多少接多少,不能多接也不能少拿,不给就什么也没有了。
& & & 一天早晨,我一个人静静地练拳,慢慢找和师傅小李推手时的那种感觉,练着练着,练到上通下达时,分明感觉到了波浪一样的东西一阵阵地涌来了,前一天师傅说这个上通下达要改成波浪,我还反对,说这个拳是双手从下往上甩,而波浪是水平流动,不如上通下达更形像些,师傅就没说什么了。现在分明有了波浪般涌动的感觉,再一想,这种感觉应该是一种能量,从脚底出来的,一下到手,就像提起一桶水,从高往下倒。仔细体会,以前也有这种感觉,不过以前只是一点点,断断续续的连不上,就是这种东西让我这个干什么都没有长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能坚持天天练拳,因为身体感受到了这种需要,有时上班很累,心里想着不去练了,身体却不答应了,就是这种东西让我的身体上瘾。现在它连上了,持续不断,就有一种流动感,这不正是我想找的流水的感觉吗?给小李讲时,她说我以前想得太小了,波浪的涌动不一定非要是左右,可以是上下的。
& & & 其实长出来的东西有了就行了,如何描述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种感觉。而师傅说,这种长出来的东西,你不能刻意地抓住它不放,长出来了,还要去掉,不然又容易走偏了。我开始还有点不理解,好不容易长出来的好东西,别人练都练不上的,为什么要去掉。后来,发现一段时间后,又会有新的东西从身体里长出来,这样长上又去掉的过程中,感觉自己这颗树是越来越粗壮了。然后也就明白了师傅说的去掉的意思,就是为了保证主干的粗壮,而这种去掉,又哪里是硬生生地砍掉呢,你想用时,自然就有了,不用时,它就是无的状态。而小李还有一种说法,因为师傅的东西是很大的,不丢就拿不到更大的,要时刻把自己这个容器清空,准备接纳更多更大的东西。
& & & &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反省自身,不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功力在长的同时心态也在不断调整变化,你会发现,每个人内在蕴含着无限的潜能,这种潜能会让你的事业又上到一个新的台阶,夫妻之间也越来越和睦幸福,感觉做什么事都顺畅多了,真是一通百通啊。
& & &&这是我自己在练拳的过程中真切体会到的,有时把它说给同事听,他们总觉得我说得也太玄乎了,不太相信。仔细想想,其实还是太极拳精髓的东西在起作用,即松、沉、空,就如一粒生命的种子,你先要把它种下去,我们的身体就好比是土壤,假如你的身体硬帮帮的,那是一块板结的土地,它可生不了根发不了芽,只有身体松透了,种子才有了生存的空间,才可能长出来。
& & & 太极拳让我的生命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对生活,对事业,对一切都充满活力,感觉每天都生活在希望中!
九、身是拳来心是道,拳中有道道是拳
& & & 今天在公园打拳,旁边一位在拉二胡。我打着打着,感觉到自己身体里一种能量与音乐的融合,好像是能量在音符中跳动,听到有些悲情的曲子,自己禁不住泪流满面,记得高老师说过,情绪不能受外在东西的控制,马上又回归平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脑子放空,身体放松。现实生活中,是不是应该一直保持这种太极状态,让自己回归本真,感受太极至善的最高境界。
& & & 师傅常说:推手不是目的,它只是用来验证你太极拳练得对不对的一种方法,这种验证说白了就是时时刻刻检查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是不是用力了。想在推手中真正做到不用力,那就得松、沉、空,这一松,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它自然是往下沉的,同时,脑子是空的,是一种无我的状态,全部的注意力都得集中在听对方的劲上,由于全身放松,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感知对方力的变化并及时调整自己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这样就可以做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同时这个过程也是让每一个细胞放松的过程,一松就活了,一松就快了(松活松快可能就是这样来的),这样一松一活一快,可防可攻,游刃有余,主动权就完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相反,没有松活,就容易僵硬,这样就给对方制造机会了,师傅说在与高手的较量中,一点点僵硬就马上会被对方推出去。
& & & &今天和张工推手时,他左推右拉,我站得很稳,他前晃后拽,我还是站稳了,他说感觉我的胳膊一下长长了,其实我一直在放松,达到了松活。我推他时,他说我的拳里有了小李那样霸道的力度,很强势,我能做的依然是在放松,做到了松快,一感觉到他推我的力,接上马上就发了,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他想推我时,说找不到我的重心,没有办法下手了,我一听,很是兴奋,因为这些天师傅教我们的就是身体完全变成一个点,这样你能发人,别人想发你找不到你出力的点,就没办法下手了,看来我还是真练到了。同时说明张工的功夫也长了,一个冬天没有和他推手了,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出,很中正,而且我的一点进步他马上就感觉到了。
& & & &我们练套路时,就是练放松,那个打拳的样子可是不好看,人家打太极拳是越打越精神,我们则又傻又呆又憨不说,有时进入到状态,打着打着,就东倒西歪了,不是像喝醉了酒的酒鬼,就是如瞌睡虫缠身般想倒下去马上就睡的懒汉。难怪旁边打太极拳的那帮老头老太太们常常背地里指指点点:那是打得什么呀,拳不像拳,舞不像舞的。我们自己相视一看,可不真是这样嘛,然后就像傻瓜一样哈哈大笑起来。
& & & &跟着师傅练拳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了练太极拳就是悟道的过程,把从太极推手中亲身体验到的拳理用来不断反省自己,真切地感受到了做人做事如何接近道,拳在进步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地成熟,日益接近本真,简直有一种脱胎换骨,一种一通百通的感觉。这正应了师傅的那句话:身是拳来心是道,拳中有道道是拳。
十、在高式太极推手中顿悟老庄智慧
& & & 刚和师傅练太极散推手时,感触最深的就是推手时,无处不体现着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刚入门时,才学到师傅的一些皮毛,就感觉自己的力气很大,和人推手时特喜欢用蛮劲,结果师傅轻轻一带,我就东倒西歪的。后来基本中正了,和拳友小李推手时,她再突然一松手,我也能站得很稳了。师傅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一点不能用自己的本力外,还要做到心不出,不能有意念,因为高手较量中,你的意念一出,人家就打你的意念。我那时还真有点想不通,这也太玄乎了吧,意念在脑子里,怎么能打着。和小李练时,她动不动就说我的心又出来了,我还不服气,当她一松手时,我发现虽然自己能站的稳,但她一松手的刹那,我的心还是一阵紧缩,证明她说得对,心还是出了。从练拳中,我才悟到人的那个贪心啊,真是太强了,一想到要推人家,那颗推人的心首先就出来了,要真正做到不贪心,连意念都不出,真是太难了。
& & & 前两天和师傅推手,他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整个身体要合为一个点,推手时一点都不让用劲。我一发,师傅就说这个劲不对,是从身体上出来的,这个也不对,是从胳膊上出来的,弄得我真是无所适从了,师傅就让我放松,身体放松后,一出手,师傅就说这是对的,力量很大,我也可以看出来,师傅高大的身体啪一下就被我推出去了(师傅的整体感很好,我们做的对不对,从他被推出去的感觉中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他是在给我们喂劲,那么高大的身体一出一退,他自己是很累的)。我马上就想当时自己是怎么做的,这一想,就很奇怪,感觉自己没有用力呀,还有点走神,什么也没有想,脚上身上一点也没有用力,老师说,对呀,就是要这样。当我做的对的时候,往往是自己不经心不用心不刻意去做的时候。
& & &&在网上看《冬吴相对论》:在阿凡达中读懂庄子,其中吴伯凡的这段话打动了我:“实际上一个人达到最好的状态的时候,一定是忘我的状态,你发现你的整个身体的细胞,你的整个神经系统它自己就活跃起来了,一忘我,那个小我就退位了,另外一个力量更大的大我开始在你的身体里头起来了,这个时候你的状态就会非常地好”。看来我们一些固有的做人做事的理念与老子的思想正相反,太多的时候,我们总是刻意地去做一些事,带着太多人的贪心和功利色彩,结果事与愿违。难怪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会说:人类从古至今从没有停止过去做自己所能做的愚蠢的事情,
& & & 其实道家思想就是用来疏通人近乎固化的思维,利用浅显而具有实际意义的道理,来释放人思维中堵塞的脉络,进而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而忘我的状态也就是无为而回归道的状态,有了道,在它的引领下,就可以做到无不为。师傅的太极拳推手,从开始的两个点,到合为一个点,最后是没有点,那不是到了庄子的逍遥游的境界了吗!在跟师傅练拳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老庄的智慧,从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到庄子的逍遥游。以前听人说过,道家的智慧如果懂了,是可以拿来直接用的,还真是这样呀!
& &如果没有太极拳推手的验证,感觉不到道家智慧的实用性,
& &如果没有信仰的引领,不会这么快地找到人生正确的方向,
& &如果没有师傅领进门,我可能还在真理的大门外苦苦徘徊求索。
& & & &接触太极拳已经有三年的历史了,跟师傅练太极推手也快二年了,记得第一年练拳时,主要是为了健身,和一些老头老太太们混在一起练,老公还嘲笑我提前过上了退休的生活。
一次我们几个拳友一起吃饭,席间大家谈到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运动空间》专题片《太极拳秘境》,说这部专题片就是要追寻太极拳的本源,让大家明白练太极拳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一位老师说真正目的应该是太极拳的武术性,即技击性。当时就想,自己只想健健身,至于太极拳的武术技击性又有几个人是真能练到呢?可能对我们大多数的人来,更看重的是过程。
就是在不求结果只求过程中,刚接触一些皮毛的我已经切身感受到其博大精深了,我从高式太极拳的拳理中,感受到一些做人做事的正确心态,这些心态我们以前也是知道的,但真正事到临头,就不一定能用正确的心态去对待了,现在通过习拳体现出来,与你融为一体,让你产生内在的一种共鸣。真理总是相通的,它并不是空泛的东西,它就蕴含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通过习拳,你能真切地感觉到它,当你真正感受到它时,那种身心的愉悦可以每时每刻让你体会到一种快感,你会感到阳光照脸上是这么温暖,走在大街脚步是那么轻快,你整个人充满一种青春的活力。
感谢师傅!
联 系 人:高德华
联系地址: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
联系电话:(长期有效)
& & Q &Q: &
Copyright (C) 2012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市万正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