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中最出名的当属史记和二十四史三国志,没有

“二十四史”中的书、史、记、志
我的图书馆
“二十四史”中的书、史、记、志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最著名的就是“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是对所谓“正史”的一个概称,虽然都是“正史”,但它们的名称却有“书、史、记、志”的区别。一.“二十四史”的产生和得名所谓“二十四史”,指的是得到官方认定的“正史”。按《四库全书》的规定,正史类“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盖正史体尊,义与经配,非悬诸令典,莫敢私增”,即未经皇帝批准,不得列入正史。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国志》面市后,与《史记》《汉书》《后汉书》被称作“前四史”。这四种史书是“二十四史”最早的,写作质量比较高,是“二十四史”中的精华。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的《二十二史札记》就是据此命名的。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旧五代史》佚失后,在《四库全书》编撰过程中,馆臣邵晋涵等自《永乐大典》中辑出五代史料,用数十种典籍作为考异附注,大体按原书篇目编排而成《旧五代史》。重新编完的《旧五代史》虽然还是150卷,但已被清朝史官篡改,肯定不是《旧五代史》的原貌。不过,经乾隆皇帝钦定,列为正史,于是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二十四史”总共3249卷,约有42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明史》记叙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系统、完整地记录清以前各个朝代的历史,堪称为清代以前中华文明史的全记录。“二十四史”有不同的版本。现在声誉比较高的是张元济先生编订的“百衲本”。通行的是中华书局调集全国百余文史专家投入巨资进行整理的289册排印本。吉林摄影出版社在2010年出版了大16开全12卷的《二十四史》。出版社宣称这是“仿皮封面,豪华精装”的“高档礼品”,适宜于“品位收藏”。这个可以不论。但是这家出版社为描述“二十四史”,有一段广告宣传词确实写得好:朝代更替的血腥记录,保存完整的帝王家谱,宫廷政争的详尽实录,军事争斗的悲壮画卷,经济发展的原始资料,典章制度的系统整编,社会面貌的真实写照,经籍文献的完整目录,艺文创作的生动总汇,科技发明的可靠记载,民族关系的翔实档案,中外交往的珍贵信史。二.“二十四史”中的“书”和“史”如果我们把“二十四史”全部摆在一起,会发现一个关于“二十四史”书名的有趣现象,即在《旧五代史》之前的17部史书,除了《史记》、《三国志》和唐朝时才撰写的《北史》、《南史》外,所有史书的名称都是“书”,而从《旧五代史》开始,所有史书的名称都是“史”。什么是“书”?《说文解字》说:“书:著也。”“著:饭技也。”“书”是古代载记的通称,司马贞在《史记索引》中说:“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即是说,古代的所谓“书”,是非常珍贵的,这不仅在于它所记载的内容是传播思想、知识和积累文化的重要手段,更在于当时“写书”的过程是很艰难的。在唐代以前,所有的“书”都是由人工书写;春秋到两汉时,能够作为书写材料的还只能是简和帛,东汉以后才逐渐为纸张所代替;唐宋以后,由于印刷术的兴起,书籍才逐渐由手抄改为刻版刷引再到活字印刷,书籍才开始普及和广泛传播。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写的《新唐书》是“二十四史”最后一本称为“书”的“正史”,当时印刷术已经普及,《新唐书》之所以还称“书”,是因为它是在五代后晋时官修的《唐书》的基础上完成的,故只能加“新”字以示区别。什么是“史”?《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凡史之属于皆从史。”即是说,所谓“史”,就是记载过去事迹的书。“二十四史”中第一本被称为“史”的是《旧五代史》,它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因为当时印刷术普及了,此书不再由人工抄写,发行的数量必然远甚于过去的“正史”书籍三.“二十四史”中唯一的“记”在“二十四史”中,只有《史记》和《三国志》很例外,一个称为“记”,一个称为“志”。其实,这是有原因的。所谓“记”,《说文解字》说:&“记:疏也。”“疏:通也。”“记”在古代本是一种公文,如“奏记”、“牍记”,表示分条陈述;“记”的本意是记录、记载,《汉书?艺文志》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即是说,古代史官对君主的言论和发生的事件这些与“历史”有关的东西所作的记录、记载就是被称为“史记”的。被称为司马迁所作的《史记》,其实面时的时候并不叫《史记》。司马迁和他的父亲司马谈都是西汉时的史官“太史公”。在司马迁之前,司马谈已经着手写作了部分章节。公元前110年司马谈去世,遗命司马迁完成自己的心愿。前104年,司马迁继承父志,开始续写《太史公书》。前98年,李陵败降匈奴,司马迁因替他说情而遭受宫刑。此后忍辱负重,继续写作。约于前91年完成130卷的后来被称为《史记》的这本书。《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历史学方面的极其宝贵的贡献,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的这本书创造了“纪传体”的史书体例,它以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构成一个完整的叙事网络。其中的本纪、世家、列传记录不同阶层人物的生平,最具文学价值。当时的人们都将这本书称为《太史公书》、《太史公记》和简称“太史公”。由于这本书在面世后比较广泛地传播流行,大约是在东汉中期以后即有人以“史记”作为司马迁著作的专称。据现知材料考证,最早称司马迁这部史著为《史记》的,是东汉桓帝时写的《东海庙碑》。但客观地说,《史记》这个名称还说不上广泛流行,因为当时还有许多人在使用“史记”指称别的书。例如,班固和其父班彪虽然也曾称司马迁之书为“史记”,但在班氏父子的辞典中,“史记”却是作为一个比较通用的名词而非专称出现的。在《汉书?艺文志》中就有“与左丘明观其‘史记’,据行事,仍人道”;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有“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在这两段话中出现的“史记”显然不是指的司马迁之书。这说明,“史记”一名在班氏父子那里还是个通称。又如初唐人释玄应所撰的《一切经音义》卷八十一:“‘史记’云:‘籀者,周时史官教国子学童之书……’。”这里的“史记”指的是《汉书》(详见《汉书?艺文志》)。再如敦煌写本《贞男》称:“颜叔子,鲁人也……周时人,出‘史记’。”这里面的“史记”指的是《后汉书》的一条注。把司马迁这本书正式定名为《史记》并赋予其官方权威色彩的是唐代的名相长孙无忌。长孙无忌与魏征、于志宁、李淳风等人联合撰成《隋书》,书成时间为公元656年,在记古今图书存佚及其源流的《隋书?经籍志》上有这样一段话:“《史记》一百三十卷,目录一卷,汉中书令司马迁撰……《汉书》一百一十五卷,汉护军班固撰。”将《史记》与《汉书》并列,在官修史书中出现,正式确立了《史记》的名称。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7世纪,相隔了将近一千年之后,司马迁才为自己的呕心沥血之作“争”来了一个正式的名称。客观说,将过去用作记载历史专称的“史记”这个词作为司马迁这本书的专门称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一是可以从中窥见史学前辈司马迁进行史学创作时所经历的万苦千辛;二是司马迁这本书毕竟不同于当时都是断代史的史书。《史记》记载的是长达三千年的历史,这在“二十四史”中是独一无二的。四.“二十四史”中唯一的“志”在“二十四史”中,《三国志》是唯一一个书名被称为“志”的“正史”。所谓“志”,应该是“誌”。《说文解字》说:“志:记志也。”它指的是记事的书和文章。《三国志》是陈寿撰写的,但是这本书的原名并不是叫《三国志》。陈寿撰写三国时期的历史,采用的是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所开创的纪传体。所谓纪传体,就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书体裁。表面上,陈寿是以曹魏政权的历史为正统的,在《三国志》的三“书”中,他只在《魏书》中安排了曹魏政权的武帝(曹操)、文帝(曹丕)、明帝(曹叡)、三少帝(曹芳、曹髦、曹奂)这四个“本纪”来提挈这一时期历史的大事,全书其他的都是“传”。但是在实际上,他将三国历史是分别撰写的,三个国家的历史是独自成书的,这在客观上就表述了是三个国家在这一时期相互鼎立的历史事实。陈寿采用三国历史并叙的方法,而且书名并列分署为《魏书》、《蜀书》、《吴书》(这也非常符合在《旧五代史》之前的所有“正史”书的名称都是“书”的惯例),这就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当时三足鼎立的形势。《魏书》、《蜀书》、《吴书》这三本书写出后,从西晋时期一直到北宋初期这七百年间,都是分别、独立地刊行面世的,是北宋那个写《资治通鉴》的御史中丞司马光,他首先把三部书合在一起,并且取名为《三国志》的。可是,《三国志》这个名称,既不与传统的“书”、“史”相吻合,而且就《三国志》本身而言,偏偏没有史书应备的礼乐刑法、天文地理、食货艺文等属于“志”的内容。那么,司马光为什么偏要取这个名字呢?其原因,从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来看,很可能是来自他对三国难以以谁为正统的看法。也许在他看来,三国这个特殊的年代,很难说清楚究竟谁才是正统,既然不好定位,那就只有在定论的“书”、“史”之外增加一个“誌”,以示区别。当然,从司马光的思想倾向看,他更偏向于以曹魏为正统。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六九《魏纪一?文帝黄初二年》中“论正闰”时认为:“昭烈(刘备)之于汉,虽云中山靖王胜之后,而族属疏远,不能纪其世数名位,亦犹宋高祖称楚元王后,南唐烈祖称吴王恪之后,是非难辨,故不敢以光武及晋元帝为比,使绍汉氏之遗统也。”据刘羲仲《&通鉴&问疑》(该书由刘恕口述,其子刘羲仲笔录而成)所记:司马光的这种说法,当时就引起了不少文人的质疑,连为司马光撰写这段历史的刘恕也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刘恕还与司马光直接辩论说:“然汉昭烈窜巴蜀,似晋元。吴大帝兴起于江表,似后魏。若谓中国有主,蜀不得绍汉为魏,则东晋非中国也。”司马光的这种立场在后世引起的攻击,恐怕是他做梦也不曾想象到的。在明代,就有人直指司马光为晋司马氏后人,所以偏向曹魏和司马氏。如许自俊《研潜堂文集》卷三八附《&资治通鉴补&序》就写道:“余少时尝作《&通鉴&三大失论》,一为依陈寿《三国史》,帝魏寇蜀,则失之乱;一为晋魏禅代,不直书司马懿父子篡弑,自以晋裔而为尊者讳,则失之诬。”特别有趣的是,据《宋文鉴》(下册),苏轼在司马光去世后为其所写的《司马温公行状》中称:“其先河内(今河南温县)人,晋安平献王孚之后。”而查《晋书?安平献王孚传》,可以知道,这位司马孚,正是司马懿的三弟。苏轼确实将司马光抓了个正着。但是,司马光及其《资治通鉴》的影响毕竟太大了,而且将《魏书》、《蜀书》、《吴书》合为一部书,以魏为正统,也并没有“违背”陈寿的“本意”,所以,《三国志》这个书名还是被大家所接受并且流传了下来。&&
馆藏&25631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不定时涨价] 【精装典藏版】正版包邮 二十四史精华国学经典文库 二十四史全集精华版全套全译本 24史史记 后汉书三国志明史文白对照
原价:477.27
购买后返利
淘宝账户登录购买确认收货后,返利将直接打到支付宝
销量 :59件
店铺动态评分描述
服务态度:453
发货速度:431
销量:20754
商品数:3582
相关商品推荐
购买后返利
购买后返利
购买后返利
购买后返利
购买后返利
购买后返利
同类商品推荐
//关于色差//
因显示器不同有可能造成色差,所以产品颜色以实物为准,图片仅供参考。此款产品面料精致,请您勿用指甲等尖锐物品剐蹭
//尺码问题//
每款产品都有尺码信息,因测量用具的不同,误差在2-3CM属正常范围,尺码均为平铺测量,本店客服也会根据您的身高体重帮您提供参考建议,因衣物的弹性差异及谷人穿一习l喷不同,建议买家测量自己平时的衣物尺寸进行对比选择。
//退换货说明//
1.单换尺码:运费是买卖双方各自承担一半。相互承担自己寄出的邮费。如进行第二次换货,来回邮费者嘎由买家自行承担。2、退货:运费由买家自行承担。
//相关标签//
购买后返利
购买后返利
购买后返利
购买后返利
购买后返利
购买后返利
购买后返利
购买后返利
热门品牌特卖
100品牌正品保障
超高性价比
独享超高比例返利
7天无理由退货
放心购物无忧
专业买手精挑细选
最新商品推荐
//热门排行榜推荐//
copyright&201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server3读史明智,书中自有黄金屋,漫谈二十四史
读史明智,书中自有黄金屋,漫谈二十四史
我喜欢历史,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个历史学家,读书时期,历史也是学的最认真的一门课程,我乐于沉醉在历史文学中,不可自拔。虽然说后来没有实现这个梦想,但是工作后,业余时间我都在专注的研究了一些关于历史的知识。读史的好处就是通过前人的成败来看自己的人生,读史的过程很多时候仿佛是在与古人面对面地交流、交谈,对古人的说过的话、过去发生的事、史书的记载,字字句句,都入心入脑,用心思考,从而有感而发,感悟自己人生。今天先说说二十四史以及清史稿。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二十四史。系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二十四史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它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人生智慧。后在二十四史的基础上将清史稿列入,称为二十五史。曾国藩也爱读史书,他一生讲究节俭,而且还给他儿子写下“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淫逸,未有不败”这则家书,可见他清廉品行之高,但是曾国藩参加两次科举考试落榜之后,想通过这次坐船回家的机会,来一个江南一游,尽管省吃俭用,在京的时候都已经连回家的经费都不够,在船到江苏境内的时候,因为不够钱花了,所以想起了有个知县,姓易的老乡,那老乡看出他一定会前途无量,所以直接借了一百两银子给他,不想,爱书如痴的他,在经过一家书店时,看中了一套精刻的二十三史,把全身家当加一起才够买,犹豫了半天,斟酌再三,还是买了。回到家里,他的父亲没有骂他,反而鼓励他:“你典衣买书不是坏事,只要你细心研读,就是值得。”因为父亲的教诲,曾国藩发誓一定要精读。史记是五帝开始记载,记载了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夏殷周秦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接下来鉴赏下史记的千古名言: 1.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4.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5.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6.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汉书,又名《前汉书》,中国古代历史著作。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上自汉高祖六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历史。中国纪史方式自《汉书》以后,都仿照其体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汉书名句鉴赏: 1.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2. 仁不异远,义不辞难.3.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4.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5. 夫众煦漂山,聚蚊成雷。 。6.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7.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南朝刘宋时的范晔(398年-445年)所著,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记载了从王莽(6年)起至汉献帝(189年)的183年历史。名句鉴赏:1.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2. 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3. 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4. 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5. 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后汉书三国志,《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这些并不妨碍《三国志》史学巨著中的地位,更是被认为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可读性极高。名句鉴赏:1. 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2. 不以人所短弃其所长。3. 人各有志,出处异趣。4. 知人善察,难眩以伪。5.宁我负人,毋人负我。7. 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8.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9. 志正则众邪不生。10. 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三国志晋书,唐房玄龄等人合著。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唐朝时期编写,晚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宋书》等。名言鉴赏:1. 芝草蒲陶还相继,棠棣融融载其华。2. 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3. 兵者诡道,善因事变。4. 不 忘故乡,仁也;不恋本土,达也。5. 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6. 高词迥映,如朗月之悬光;叠意回舒,若重岩之积秀。7.正其末者端其本,善本后者慎其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阅读,行走,探索奇妙世界.
作者最新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二十四史正文
作者/编辑:佚名
二十四史二十四史(二十四史)二十四史,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1921年,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目录简介发展版本内容 收缩展开简介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 二十四史 序号 书名 作者 今本卷数 1
西汉?司马迁 130 2 汉书 东汉?班固 100 3 后汉书 南朝?范晔 120 4 三国志 西晋?陈寿 65 5 晋书 唐?房玄龄等 130 6 宋书 梁?沈约 100 7 南齐书 梁?萧子显 59 8 梁书 唐?姚思廉 56 9 陈书 唐?姚思廉 36 10 魏书 北齐?魏收 114 11 北齐书 唐?李百药 50 12 周书 唐?令狐德钡 50 13 隋书 唐?魏徵等 85 14 南史 唐?李延寿 80 15 北史 唐?李延寿 100 16 旧唐书 后晋?刘d等 200 17 新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 225 18 旧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50 19 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 74 20 宋史 元?脱脱等 496 21 辽史 元?脱脱等 116 22 金史 元?脱脱等 135 23 元史 明?宋濂等 210 24 明史 清?张廷玉等 332 相关 东观汉记 东汉?刘珍等 22 相关 八家后汉书 现代?周天游 24 相关 九家旧晋书 清?汤球 42 相关 新元史 民国?柯劭等 257 相关 清史稿 民国?赵尔巽等 529 中华书局1982年版史记扉页 “正史”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正史”一称即专指“二十四史”。按《四库全书》的规定,正史类“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盖正史体尊,义与经配,非悬诸令典,莫敢私增”,即未经皇帝批准,不得列入正史。 二十四史总共3249卷,约有4000万字。它记叙的,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发展三国时期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1920年,柯劭撰《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版本明南京国子监刻“二十一史”(南监本) 明万历国子监刻“二十一史”(北监本) 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刻“十七史” 清乾隆武英殿刻“清乾隆武英殿本二十四史” 清同治光绪间五省官书局合刻“二十四史” 民国印书馆印张元济辑“百衲本二十四史” 中华书局排印“点校本二十四史”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内容史记汉?司马迁著,130卷。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大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 司马迁的司马谈在汉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司马谈编写一部通史,没有实现就死去了。临死的时候,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跟着董仲舒、孔安国学过《公羊春秋》、《古文尚书》。汉武帝元朔三年,司马迁二十岁,满怀求知的欲望,游遍了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西汉建国前后的史实的实地,司马迁开阔了胸襟,增长了知识,为后来编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向司马迁询问对李陵的看法,于是,司马迁说,李陵投降,是因为众寡不敌,又没有救兵,不全在李陵身上。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庇护开脱,贬责汉武帝的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把司马迁投进监狱,处以腐刑。三年后他被赦出狱,更加发奋《史记》。大约在征和二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司马迁死后许多年,他的外孙杨恽才把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公诸于世。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史记》序中写道,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数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是确凿无疑的。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和,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汉书东汉?班固著,100卷。 继司马迁撰写《史记》之后,班固撰写了《汉书》。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父亲班彪是一个史学家,曾作《后传》六十五篇来续补《史记》。《汉书》就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随从车骑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参预谋议。后因事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那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叫班固的班昭补作,马续协助班昭作了《天文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这一部分,《汉书》常常移用《史记》。但由于作者境界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易。 《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刑法志》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食货志》是由《平准书》演变来的,但内容更加丰富了。它有上下两卷,上卷谈“食”,即农业经济状况;下卷论“货”,即和货币的,是当时的经济专篇。 《汉书》八表中有一篇《古今人表》,从太昊帝记到吴广,有“古”而无“今”,因此引起了后人的讥责。后人非常推崇《汉书》的《百官公卿表》,这篇表首先讲述了秦汉分官设职的情况,各种官职的权限和俸禄的数量,然后用分为十四级、三十四官格的简表,记录汉代公卿大臣的升降迁免,详细的展现了当时的官僚制度和官僚的变迁。 从思想内容来看,《汉书》不如《史记》。班固曾司马迁“论是非颇谬于圣人”。这集中反映了两人的思想分歧。所谓“圣人”,就是孔子。司马迁不完全以孔子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正是值得肯定的。而班固的见识却不及司马迁。从司马迁到班固的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汉时期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已在史学领域立稳了脚根。后汉书南朝宋?范晔著,120卷。 《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字蔚宗,顺阳人。出身于一个世族家庭。他的祖父范宁曾任晋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书。《十三经注疏》中的《谷梁传注疏》就是以《谷梁集解》为基础写成的。他的父亲范泰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是宋武帝刘裕的得力助手。他博览群书、潜心著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所以范晔有很深的家学渊源,一直以名门之后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节,仕宦不甘居人后,著述也不甘居人后。以此成名,也以此丧身。 元嘉九年,范晔在为彭城太妃治丧期间,行为失检得罪了司徒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范晔郁郁不得志,就借助修史来寄托他的志向,开始写作《后汉书》。元嘉二十二年,当他完成了本纪、列传的写作,同时又和谢俨共同完成《礼乐志》、《舆服志》、《五行志》、《天文志》、《州郡志》等五志的时候,有人告发他参与了刘义康的篡位阴谋,因此下狱而死。谢俨怕受牵连,毁掉了手中的志稿,使《后汉书》只有纪传部分流传了下来。 在范晔《后汉书》之前,已问世的有关东汉历史的重要著作不下十部,范晔以《东观汉记》为基本史料依据,以华峤书为主要蓝本,吸取其他各家书的长处,删繁补缺,整齐,超越众家,后来居上。所以到了唐代,范晔《后汉书》取代《东观汉记》,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盛行于世。而诸家《后汉书》,除袁宏《后汉纪》外,都相继散亡。于是范晔《后汉书》成为我们现在研究东汉历史的最基本的依据。范晔《后汉书》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三国志西晋?陈寿著,65卷。 《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时期的历史。作者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南充)人,生于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一年(233年),死于晋惠帝元康七年(297年)。他在蜀汉做过官,三十岁时,蜀汉政权灭亡,入晋后做过晋平令、著作郎。陈寿写《三国志》以前,已出现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的《魏书》,鱼豢(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主要取材于这些史书。蜀政权没有设置史官,无专人负责搜集材料,编写蜀史。《蜀书》的材料是由陈寿采集和编次的。陈寿写书的时代靠近三国,可资利用的他人成果并不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没有条件获得大量的文献档案。我们阅读《三国志》时,就会发现陈寿有史料不足的困难,内容显得不够充实。陈寿没有编写志。我们要了解三国时代的典章制度,只好借助于《晋书》。《三国志》善于,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认为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就毁弃了自己的著作。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寿可以同《史记》、《汉书》相媲美,可惜的就是内容太少。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一直流传到今。晋书唐?房玄龄等著,130卷。 《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唐太宗是一位有所作为的君主,他非常重视史书的撰修工作,而在唐太宗以前,有关晋代的史料,没有一家令人满意的。唐太宗在修晋书诏中对各家史著逐一进行了批评。撰写一部系统、完整、旨趣较高的晋史,是唐太宗的一大。贞观他下诏让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担任监修,组织编写《晋书》。 众人撰写《晋书》,从受命到成书,仅历时两三年。成书时间之所以较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晋书》由于有政府作后盾,人力、物力、财力和图书档案都有保证,这些条件,是私人修史无法比拟的。二是有多种晋史著述可供参考。由于有蓝本作为依据,成书较为容易。 《晋书》在取材方面,不十分注意史料的甄别取舍,喜欢采用小说里的奇闻轶事,《搜神录》、《幽明录》中一些荒诞不经之谈也加以收录,有损于它的史料价值。另外,书中有记事前后矛盾和疏漏遗脱的地方。《晋书》的执笔人,大多数擅长文赋,撰史过程中,有片面追求词藻华丽的倾向。因此,后人批评它“竞为绮艳,不求笃实”。这也是《晋书》的缺点之一。宋书南朝梁?沈约著,100卷。 《宋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记述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基至刘准首尾六十年的史实,为沈约所撰。全书一百卷,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作者根据何承天、徐爱等所著宋史旧本,旁采注纪,撰续成书。 纪传部分成于南齐永明六年,诸志当成于隆昌元年之后。全书以资料繁富而著称于史林,为研究刘宋一代历史的基本史料。 各志工程巨大,内容详备,篇幅几占全书之半。志前有《志序》,详述前代修志情况,并上溯各志所记制度源流,可为考补前史缺志之助。《州郡志》记三国以来地理沿革并及东晋以来侨州郡县情况,有补于史事考证。《律历志》全载景初、元嘉、大明三历文字,为历法学的珍贵资料。 《乐志》记叙汉魏及两晋乐府情况,乐府诗章有分类开录,并保存有汉魏以来大量乐府诗篇及乐舞文辞,其中“古辞”多为汉代遗篇,是研究乐府及诗史的重要文献。纪传叙事详密,列目入载二百三十余人。纪传中收录的大量诏令、奏疏、书札及,虽冗长,但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 《宋书》的作者沈约,是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声律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人。父沈璞,刘宋时为淮南太守,元嘉末年于皇族争权夺位之乱中被害,沈约时年十三岁。少年时代,沈约横遭家难,潜窜流寓,家境孤贫。他笃志好学,昼夜不倦,遂博通群籍,善属诗文。天监十二年卒,年七十三岁,谥曰“隐”,后世亦称“隐侯”。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著,59卷。 《南齐书》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原名《齐书》,至宋代为区别于李百药所著《北齐书》,改称为《南齐书》,撰著者为萧子显。 萧子显,字景阳,南朝历史学家、文学家。出身皇族,萧子显博学多识,长于写作,又是自齐入梁的贵族,对南齐许多史事、王室情况是熟悉的或是亲自过的,加之梁朝取代南齐,未经重大战乱,许多图书文籍得以保存,都为萧子显撰著史书提供了有利条件。 《南齐书》现存五十九卷,其中帝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所缺一卷为《自序》。梁书唐?姚思廉著,56卷。 《梁书》记载自梁武帝萧衍建国至梁敬帝萧方智亡国共五十六年间的历史,是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辛勤撰写完成的。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南朝历史学家。历经梁、陈、隋三朝,于陈朝任秘书监、领大著作、吏部尚书等职,于隋朝任秘书丞。入隋后于文帝开皇九年又受命编撰梁、陈两代历史,未竟而卒。临终时遗命,嘱其子姚思廉继续完成撰史工作。 姚思廉,字简之,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旧稿。自贞观三年至贞观十年,历时七年最终完成了《梁书》与《陈书》的撰写工作。 姚察及姚思廉父子虽为史学家,但都有较深厚的文字素养,于史文撰著方面,文字简洁朴素,力戒追求辞藻的华丽与浮泛,继承了司马迁及班固的文风与笔法,在南朝诸史中是难能可贵的。陈书唐?姚思廉著,36卷。 《陈书》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了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被隋文帝灭国首尾三十三年间的史事,由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撰写的。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姚思廉,字简之,陈亡后,迁家关中,为万安人。两人事迹已于本书《梁书》前言中作了,可以参阅。 《陈书》中的帝纪六卷,列传三十卷,共三十六卷,无表志。 陈朝封建政权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特别的建树,或许与此有关。《陈书》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魏书北齐?魏收著,130卷。 《魏书》,一百二十四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因有些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实共一百三十卷。北齐魏收撰。 鲜卑族是我国古代东北大兴安岭东麓一个古老的民族。公元一世纪末,随着匈奴帝国的解体,鲜卑族逐渐向西迁徙,成为大漠一个强大的民族集团,公元三世纪初,鲜卑拓跋部首领猗卢在塞北建立了代国,公元376年,代政权被氐族建立的前秦消灭。公元386年,拓跋鲜卑各部复拥拓跋为代王,重建政权。拓跋解散了拓跋鲜卑原有的部落组织,定居农耕,迁都平城,于公元398年改称魏,史称北魏。由于吸收的汉族文化,北魏国力日益强盛,终于在公元439年统一中国北方,结束了十六国时期的动荡局面。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改姓元氏,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到宣武帝元恪时,北魏达到鼎盛时期,在西边夺取汉中,进窥巴蜀,在东边巩固了洛阳周边的防御,并与梁朝争夺淮南,但不久就由于政治腐败和人民的反抗而崩溃,分为东魏和西魏两个对峙的政权。《魏书》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 拓跋时就曾命令邓渊撰《代记》十卷,按年月编次本朝史事。太武帝拓跋焘神嘉二年,诏撰《国记》,由崔浩定为编年体,成书三十卷。 《魏书》在流传过程中亡佚甚多,本纪缺二卷,列传缺二十二卷,此外又有三卷残缺不全,分别由后人取其它史书补足。 魏收,北齐钜鹿下曲阳人,字伯起,小字佛助。他机警能文,与温子升、邢子才号称三才子,但生性轻薄,人称“惊蛱蝶”。他奉命著《魏书》时曾声称:“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北齐书唐?李百药著,50卷。 北魏末年,北方六镇发生声势浩大的反叛浪潮,后出身于怀朔镇低级武官的高欢获得了对二十余万鲜卑人的权,控制了北魏朝政。公元534年,高欢所立的孝武帝元修被逼西奔长安,高欢于是另立孝静帝元善见,迁都邺城,史称东魏。公元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孝静帝自立,建立北齐。东魏、北齐统治区域南至长江,与梁、陈两朝先后对峙,西边在今、、,与西魏、北周分界。公元577年,北齐被北周吞并。 《北齐书》本名《齐书》,宋时才加一“北”字而成今名。它虽以记载北齐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 李百药(公元565--648年),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安平)人,出身仕宦之家。李百药从小好学,博览经史著作,隋初曾任太子舍人,袭父爵为安平公。贞观二十二年卒,享年八十四岁。 北齐政权中,皇族内部叔侄、兄弟相互残杀,使这个二十年的短命王朝换了六个皇帝。《北齐书》对封建统治者之间的权势争夺有较多的叙述。《北齐书》在流传过程中残缺严重,现在只有十七卷保持原貌,其他都是后人用《北史》等著作增补,这使《北齐书》的价值大大降低。周书唐?令狐德钡戎50卷。 《周书》,五十三卷,其中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唐令孤德主编,参加编写的有岑文本和崔仁师。 北魏末年,政治动荡,乱事遍起。出身于北魏北方六镇中武川镇的宇文泰,率领一批以武川镇人为主的鲜卑族军队,联合关陇地区的汉人豪族武装,建立起西魏政权。后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觉在公元557年代魏建周,史称北周。西魏、北周这两个前后相续的政权,统治区域大致包括今天、、和四川的大部,山西西南部、湖北西部及河南西部。与东边的东魏、北齐和江南的梁、陈成鼎足之势。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公元581年,杨坚代周,建立隋朝。 《周书》虽以“周”题名,但实际上记述了从公元534年东、西魏分裂到杨坚代周为止四十八年的西魏、北周的历史。 《周书》由于根据的资料贫乏,再加上它所记载的人物多是本朝显官的祖先,因而显得单薄而不尽合事实。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宇文政权的建立,建立后三个封建政权之间的,以及宇文政权上层集团内部斗争的情况,是研究和了解西魏、北周历史最基本、最原始的一部史书。隋书唐?魏征等著,85卷。 《隋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本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提出修梁、陈、北齐、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但数年过后,仍未成书。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征“总知其务”,并主编《隋书》。《隋书》的作者都是饱学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平。 《隋书》是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也是《二十五史》中修史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 首先,它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下令修隋史的唐太宗亲历了灭隋的战争,在执政之后,他经常谈论隋朝灭亡的教训,明确提出“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的看法。汲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就成了修隋史的指导思想。其次,《隋书》弘扬秉笔直书的优良史学传统,品评人物较少阿附隐讳。主编魏征刚正不阿,他编写的纪传,较少曲笔,不为尊者讳。如隋文帝之“刻薄”专断,“不悦诗书”,“暗于大道”,隋炀帝矫情饰貌,“锄诛骨肉,屠剿忠良”等情况,都照实写来,了无隐讳。再次,《隋书》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资料。其中十志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汉魏。南史唐?李延寿著,80卷。 《南史》是合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为一编的纪传体史著,记事起自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于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公元589年),记述南朝四代一百七十年的历史。《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李大师(公元570--628年),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南朝末期由隋入唐的历史学家。他认为南北朝时期各朝的断代史,彼此孤立,记事重复,又缺乏联系,打算采用编年体,撰写《南史》与《北史》,使南朝与北国各代的历史,分别统编于这两部史著之中。隋末,李大师曾参加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建立的夏政权,任尚书礼部侍郎。因此,在唐初流放到西会州(今甘肃境内),后遇赦放回,死于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所撰《南史》与《北史》未能成书。此后,由李延寿继续撰成,合称为《南北史》。 李延寿,字遐龄,生卒年代已不可确知,大约卒于唐高宗仪凤年间(公元676--679年),唐初历史学家,曾任崇贤馆学士,官至符玺郎。唐太宗时,李延寿曾参加《隋书》纪、传、志和《晋书》的编写,又参预唐朝国史的编纂工作。但他主要成就在于承接其父未竟的事业,完成《南史》与《北史》的写作。 《南史》以《宋书》、《南齐书》、《梁书》及《陈书》为本,删繁就简,重新编纂,成为史林新著,成书于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南史》有本纪和列传,无表、志。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共八十卷。其编撰按朝代顺序、帝王在位先后,排列各朝帝王、宗室、诸王、大臣等纪传。 本纪中有《宋本纪》三卷,《齐本纪》二卷,《梁本纪》三卷,《陈本纪》二卷。列传中除专传外,列“类传”九种。 《南史》文字简明,事增文省,在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不足处在于作者突出门阀士族地位,过多采用家传形式。例如将不同朝代的一族一姓人物不分年代,集中于一篇中叙述,实际成为大族族谱。《南史》《北史》中,某些传文亦有重复现象。北史唐?李延寿著,100卷。 《北史》一百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八卷。记述北朝从公元386年到618年,魏、齐(包括东魏)、周(包括西魏)、隋四个封建政权共二百三十三年的历史。作者李延寿,唐初相州(今河南安阳)人,曾任史官,参与修撰《隋书》、《晋书》,并另外著有《南史》。 《北史》主要在魏、齐、周、隋四书基础上删订改编而成,但也参考了当时所见各种杂史,增补了不少材料。 总的来看,《北史》虽有内容偶呈芜杂之弊,但毕竟体例完整、材料充实、文字简练,在后代颇受重视,以致魏、齐、周三书唐以后皆残缺不完,后人又多取《北史》加以补足。作为研究北朝历史的资料,《北史》与魏、齐、周、隋四书有互相补充的作用,不可偏废。旧唐书后晋?刘d等著,200卷。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它原名《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写的《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旧唐书》共二百卷,包括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公元941年),石敬瑭命修唐史,由当时的宰相赵莹负责监修。赵莹立即组成修纂班子,到出帝开运二年(公元945年),全书修成,历时仅四年多。 《旧唐书》的作者去唐不远,有条件接触到大量的唐代史料,所以能在短短的四年多时间里修成这样一部二百卷的大书。 但是,由于肃宗以后的国史尚未编出,宣宗以后的实录也未修成,所以《旧唐书》的作者在修《旧唐书》时,唐代晚期的史料相当缺乏。虽然作者曾做过不少搜集史料的工作,但由于成书仓促,所以对于唐代晚期史事的记述,仍显得粗糙,在材料的占有与剪裁、体例的完整、文字的简洁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缺点。 《新唐书》行世后,《旧唐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被人们废弃。等到明朝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闻人诠等重新刊印后,才又广泛流传开来。《旧唐书》传布过程中的兴衰,既反映了它的缺点,也说明它有自己的长处,非《新唐书》所能取而代之。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著,225卷。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宋仁宗认为的《唐书》浅陋,下诏重修。前后参预其事的有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王畴、宋敏求、刘羲叟等人。其中列传主要由宋祁负责,本纪、志、表主要由欧阳修负责,所以《新唐书》署“欧阳修、宋祁撰”。宋祁有文名,曾任知制诰、翰林学士等职。他历时十余年完成列传,于嘉v三年(公元1058年)交齐全部列传的稿子。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擅长古文,他因参加推行“庆历新政”的,被贬为地方官,至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才调到朝廷任翰林学士,主持修史工作,等到他写定本纪、志、表,已是嘉v五年(公元1060年)的事了。列传与本纪、志、表合在一起时,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整齐划一。 《新唐书》比起《旧唐书》来,确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和优点。首先,《新唐书》的作者对志下了一番功夫,增加了以前各史所没有的《仪卫志》、《兵志》。其他几个志也各增补了新资料,质量多在《旧唐书》之上。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著,150卷。 《旧五代史》全书一百五十卷,包括本纪六十一卷,列传七十七卷,志十二卷,另有目录两卷。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后人为区别于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便习称《旧五代史》。 这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公元912--981年)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李、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经始于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四月,至次年闰十月甲子日完竣呈上,前后只用了一年半左右时间。成书如此迅速,主要在于宋太祖十分重视,组织的撰修班子规格高、阵容强;同时也因为去古未远,可资参考的史料相当齐备。五代各朝均有实录,范质又在此基础上整理出实录简编――《建隆五代通录》,从而为修史提供了极大便利。 在我国历史上,唐朝和宋朝之间曾有过封建社会中最后一次的大规模分裂割据时期。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的五十三年间,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新五代史宋?欧阳修著,74卷。 《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记》,是唐代设馆修史以后唯一的私修正史。撰者欧阳修(公元年),大约于景v三年(公元1036年)至皇v五年(公元1053年)的十八年间编成此书。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居士,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著名的史学家,奉命和宋祁领衔编撰《新唐书》。崇儒复古是他的政治主张,也是他修史的指导思想。他意禀承孔子的《春秋》笔法、“褒贬”义例,对《旧五代史》改编重修。在编排体例上,推翻《旧五代史》一朝一史的基本格局,取法《南史》、《北史》,打破朝代界线,把五朝的人事综合统编在一起,按时间顺序排列。 《新五代史》全书七十四卷,包括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世家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四卷。其中的列传,最有特色。它采用类传的形式,设立《家人传》、《臣传》、《死节传》、《死事传》、《一行传》、《唐六臣传》、《义儿传》、《伶官传》、《宦者传》、《杂传》等名目。每类传目,内寓特定涵义,用以贯彻作者的“褒贬”义例。臂如将相大臣,凡专事一朝的在《臣传》,历事几朝的则列《杂传》。又如根据死者忠的不同程度,分为两等,头等的进《死节传》,次等的入《死事传》。 一般史书的“志”,《新五代史》称作“考”,仅有《司天考》、《职方考》,分别相当于《旧五代史》的《天文志》、《郡县志》。作者认为五代是个名分纲常颠倒的乱世,其典章制度一无可取,所以将《旧五代史》的“志”删除。这也是为了体现以“礼”修史的原则。 本书的世家及世家年谱,大致相当于《旧五代史》的《世袭列传》和《僭伪列传》,明确将中原以外的割据政权分为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楚、吴越、闽、南平、东汉等十国。各小国的划分编排,条理清晰,首尾完具,显然胜于旧史。《四夷附录》相当于旧史的《外国列传》。 就整体而论,《新五代史》的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这是欧阳修在删繁就简时,将不少具体资料也一同削去所造成的。至于他对旧“志”部分的大事砍削,人为造成史料空白,更是不足为训。但《新五代史》后出,采用了实录以外的笔记、小说等多种材料,在删削的同时也新增了一些史料,尤其对十国部分的补充。由于《旧五代史》已非原帙,残缺不全,《新五代史》特有的价值就更不应低估。再从其它角度来着眼,欧阳修撰史,浑然一体,结构严谨,选材讲究,文字凝炼;思想上不像旧史那样大肆渲染“天命”而注重人事;创《职方考》,独树一帜,提纲挈领,眉清目秀,颇受称道,都是它的长处。平心而论,两部《五代史》各有短长,可以互为补充,不应偏废。 《新五代史》问世后,即有徐无党注。但徐注旨在解释《春秋》笔法、阐述微言大意,对读者并无多少裨益。宋史元?脱脱等著,496卷。 《宋史》撰修于元朝末年,全书有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计四百九十六卷,约五百万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早在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因体例未定而未能成书。元朝末年,丞相脱脱主张分别撰修宋、辽、金三史,各自独立,这一意见得到元顺帝的同意,于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三月开局,三史同时修撰。 经过二年半时间,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十月,《宋史》匆匆成书。 《宋史》是在原宋《国史》的基础上删削而成的。两宋时期,史官组织完备,雕版印刷术广泛应用,书籍流传和保存都较为便利,积累了大量史料。这就为元修《宋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宋史》修撰者匆匆急就,在史料的裁剪、史实的考订、文字的修饰、全书体例等方面存在不少缺点,如一人两传,无传而说有传,一事数见,有目无文,纪与传,传与传,表与传,传文与传论之间互相抵牾等,这使它在二十五史中有繁芜杂乱之称。尽管《宋史》存在不少缺点,但是它卷帙浩繁,仅《列传》就有二千多人,比《旧唐书?列传》多出一倍;叙事详尽,就史料的学术价值而言详胜于略。同时《宋史》的主要材料是宋代的国史、实录、日历等书,而《宋史》是保存宋代官方和私家史料最有系统的一部书。辽史元?脱脱等著,116卷。 《辽史》撰成于元代,全书一百一十六卷,包括本纪三十卷,志三十二卷,表八卷,列传四十五卷,国语解一卷。本书较系统地记载了我国古代契丹族建立的辽朝二百多年的历史,并兼载辽立国以前契丹的状况,以及辽灭亡后耶律大石所建西辽的概况,是研究辽和契丹、西辽的重要史籍。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之初,依仿汉人制度,设立监修国史官,并且仿照中原的做法,撰修《起居注》、《日历》、《实录》等。辽代曾先后四次撰修实录。 金朝建立后,很注意前朝的兴衰得失,着力修撰《辽史》,前后撰成两部《辽史》。第一次是熙宗皇统年间(公元年),耶律固主持修纂,最后由萧永祺完成,此《辽史》有纪三十卷,志五卷,传四十卷,但未曾刊行。 第二次撰修《辽史》,由廉惠山海牙、王沂、陈绎曾分撰,从至正三年四月开始撰写,四年三月即告脱稿,仅仅用了十一个月的时间。这是因为前人所撰《辽史》和实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一般人认为,元修《辽史》失之简略,但不应否定它特有的长处。《辽史》的志、表多有特色,其中一些志、表是其它正史所没有的。金史元?脱脱等著,135卷。 《金史》撰成于元代,全书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 《金史》是元修三史之一,最早议修于元世祖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以后在至元元年、十六年,以及仁宗朝、文宗朝都分别议论过修史的事,都因义例难定未付诸实行,直到元顺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才决定“各与正统”,《辽》、《金》、《宋》三史分别撰修。翌年十一月,《金史》告成,前后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修三史的都总裁官是右丞相脱脱,参加修《金史》的有铁木尔塔识、张起岩、欧阳玄、王沂、杨宗瑞等,其中欧阳玄的贡献最为突出,他制订《金史》撰修的发凡举例,书中的论、赞、表、奏皆他属笔。元史明?宋濂等著,210卷。 《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成书于明朝初年。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朱元璋下令编修《元史》。洪武二年,以宋濂、王为裁、汪克宽等十六人为纂修,开史局于南京天界寺,进行编写。从洪武二年二月到八月,用一百八十八天的时间,修成顺帝以前各朝的历史,共一百五十九卷。接着,明朝政府派欧阳佑持等十二人到全国各地征集顺帝一朝的资料。洪武三年二月重开史局,仍由宋濂、王任总裁,但纂修人员作了大幅度的调整,这一次纂修共十五人,只有赵埙曾参与第一次工作,其余都是新人。八月书成,共五十三卷,历时一百四十三天。前后两次修成的文稿经过统一加工,共二百一十卷,内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两次开局共历时三百三十一天。 朱元璋在建国之初,立即着手组织《元史》的编纂,而且在很短的期间成书,主要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他的意图是以此来说明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兴起都出于“天命”,而他自己则是“奉天承运”的真命天子。 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说:“古今史成之速,未有如《元史》者;而文之陋劣,亦无如《元史》者。”《元史》问世后,很多学者对它表示了不满,钱大昕则是不满者中持激烈否定态度的一个。对于《元史》的批评,主要认为它的编纂工作过于草率,没有认真的融合贯通,基本上都是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略加删削修改而成。但是,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元史》仍是我们今天了解、研究元代历史的极其珍贵的文献。它是最早的全面、系统记述元代历史的著作。明史清?张廷玉等著,332卷。 《明史》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明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清朝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设立明史馆,纂修明史,因国家初创,诸事丛杂,未能全面开展。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重开明史馆,因纂修《清世祖实录》而停止。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以徐元文为监修,开始纂修明史。于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最后定稿,进呈刊刻。从第一次开馆至最后定稿刊刻,前后经过九十多年,是官修史书历时最长的一部。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以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是一部水平较高的史书。这反映出编者对史料的考订、史料的运用、对史事的贯通、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都达到较高的水平。 白寿彝教授指出《明史》受时代特点所限,《明史》已无法像前四史那样去体现史家的思想,也无法像其余诸史那样相对少有避讳。史家们的艰难是在史德与现实中找寻出。尽管如此,《明史》仍不失为一部历史巨著,它的完善是突出的,它的避讳难言是突出的,它反映出的史家们的艰难也是突出的。这也是清初史学的特点。
二十四史2    〖预览〗蒙蔽计:如何在竞争对抗的关系中占上风蒙蔽术的要义所在是将自己的目的和意图深藏起来,使对方无法发现而麻痹大意;或者用假幌子使对方无从辩认,信以为真。然后,我们便有了条件和时机,从容完成原定计划。蒙蔽对于对手来说就是蒙住他的眼睛,或搅乱、误导其视线。主要的办法有:①鱼目混珠:将假靶子树得一本正经,让敌人信以为真,尔后我方声东击西。②障眼法:做很多动作让敌方难分真假,疲于猜疑与应付,或者熟视无睹而放松警惕。另外,掩饰我方弱点也是蒙蔽的功用。(孙子兵法)中的十二项战术总结了主要的蒙蔽方法,按原则可分为三大类:一、在外表上伪装己方的实力,以欺瞒敌人;二、误导敌人,使其陷入混乱;三、面对强敌,避实就虚,以计图之。应当特别强调的是:蒙蔽有善意恶意之分,意图良好而使用刀无可厚非之事。同时,懂得蒙蔽术之后方可识破、对付奸诈行骗者,不可因其多被贬斥而不屑一顾。1.声东击西,深藏不露曾国藩练兵时,每天午饭后总是邀幕僚们下围棋。一天,忽然有一个人向他告密,说某统领要叛变了。告密人就是这个统领的部下。曾国藩大怒,立即命令手下将告密者杀了示众。一会儿,被告密要叛变的统领前来给曾国藩谢恩。曾国藩脸色一变,阴沉脸,命令左右马上将统领斯首。幕僚们都不知为什么,曾国藩笑着说:“这就不是你们所能明白的了。”说罢,命令把统领斩首了。他又对幕僚们说:“告密者说……【】二十四史3    〖预览〗攀缠计:如何以“软磨硬泡”达到目的攀缠术的形式表现为软磨硬泡,有些死皮赖脸的味道。然而,究其实质,它与沾边耍赖、无理取闹有着根本不同。它立足于韧性与耐心,着眼于感化对方,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厚着脸皮而克服害羞和自卑,在交际处世中主动出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拿出耐心,妙示诚意。结果必须是胜利与感化对方同时而至,否则便会导致战争升级,双方反脸,事与愿违。笑脸相向、幽默开道,或者调动眼泪、苦苦哀求,正是从上面的意义上来说,是泡蘑菇最为有力的技巧。取得对方的认可、同情甚至赞赏才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如果不分对象、不顾自身条件一味纠缠,定会落个无赖之名,甚至惹祸上身。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与陌生人,尤其是异性打“第一回交道”,是值得潜心研习的艺术。和人家一点交情也没有,何谈去“泡”得他心软呢?人情,永远是关系学的核心所在。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1946年4月,土光敏夫被推举为石心岛芝浦透平公司总经理。当时,日本大战新财,百姓生计窘迫,企业的发展更是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筹措资金。即令是那些著名的大企业,资金也相当紧,更何况艺浦透平这种没有什么背景的小公司,就更没有哪家银行肯痛快地借钱给它了。土光担任总经理不久,生产资金的来源就搁浅了。为了筹措资金,上光不得不每天去走访银行。一天,上光端着盒饭来到第一银行总行,与……【】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所属栏目:〖 尚无数据〗
  “二十四史”相关:
  〖〗链接地址:
  全科知识提供的二十四史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二十四史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谢谢!
上一个文摘: 下一个文摘:
二十四史相关文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史记 三国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