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答玩失踪,是早有预谋还是真的玩游戏显卡不行怎么办了

分答玩失踪,是早有预谋还是真的不行了? - 联盟推荐_【北京联盟】
分答玩失踪,是早有预谋还是真的不行了?
/ 作者:小易
北京联盟摘要:
分答玩失踪,是早有预谋还是真的不行了?,上一篇:
下一篇: 。比特网
新科技/新商业/舆论高地/商务IT 这两天,小编的朋友圈被宝强哥的事情给刷屏了。然而还没等小编回过神,分答又出事了:分答“静悄悄”地“消失”了。 想当初分答刚出来的时候,小编就是第一批用户。凭着小编的聪明才智,一个星期就赚了
比特网 新&/&新商业&/&舆论高地&/&商务IT这两天,小编的朋友圈被宝强哥的事情给刷屏了。然而还没等小编回过神,分答又出事了:分答“静悄悄”地“消失”了。想当初分答刚出来的时候,小编就是第一批用户。凭着小编的聪明才智,一个星期就赚了一千多,并且杀进了全国职场版前十名。当小编以为自己要杀进全国职场版前三名时,分答竟然失踪了!!!这款2016横空出世的现象级产品,上线仅42天就获得了1亿美金的估值,收获50万个语音回答,有100多万用户付费,订单金额1800万元,并请来了王思聪、刘慈欣、马伯庸、蒋方舟等KOL为其坐镇,分答一度被认为是知识经济勃兴的一个标杆。小编也一度认为知识付费的大好时代来临了。如今,分答悄无声息地封闭了所有的数据,它消失了,就好像他从没有出现过。真的很可疑……时间回到两个多月前。“请问作为亚洲首富的儿子,您的人生还有什么买不起的?”“你啪啪啪喜欢什么姿势?”关于王思聪的几个问题,直接让分答的各项数据冲上了最高峰。没有疑问,起初分答是由大V们点爆的。分答早期的厉害之处在于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断运营出新的话题点,只不过消费的对象从王思聪转移到佟大为、木子美等网红身上。基于明星效益和粉丝经济,6月份初期,分答更像是会发展成为一个提供轻轻社交的问答社区,以社交为主,知识回答为辅。毕竟相比较漫长而纠结的知识变现,社交和娱乐领域更具有爆发力。但在6月底的发布会上,姬十三的态度坚决,称仍做知识变现,只是“分答要做的是知识经济+上粉丝经济,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做知识经济,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要去拥有粉丝,这完全不矛盾。”在7月份的某个公开活动上,他的态度更为清晰,“分答的核心是,各个领域里的专业人士在给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助和建议。”这也回答了其爆红之时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除了这种好玩、新奇的形式与产品机制之外,分答能向偷听者们提供的可持续、稳定的价值预期是什么。知识变现的路使得分答不得不面临两个问题:在粉丝门槛、专业知识门槛下,普通用户如何参与答题;听者是否会为60秒钟的知识/经验(而非娱乐隐私)买单?这两个问题导致分答拉新之后,难以做用户留存。在收听端,分答在一直坚持的付费模式上做了些许妥协。7月份多个免费功能上线,比如免费追问,好友6小时免费听,问答APP首屏问题限时免费听。在参与门槛上,分答停服前的最后一次升级中增加了“讨论”功能,这一功能直接踏平了门槛,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讨论。分答的“讨论”就是用户们围绕一个大话题发表自己见解和看法,这有点像知乎,只是从文字版变成了语音版。三节课在其题为《爆红之后何去何从?分答的“后招”终于显现?》的文章中,将讨论功能形容为分答给用户慢慢提供“稳定价值预期”的地方。其对分答之所以这么重要的原因有三:在“讨论”中,不再是大V们才能回答和生产内容,而是所有用户都能回答讨论问题。在讨论板块下,用户们听大咖的回答是“免费”的。加上所有人都能回答的功能逻辑,也会产生对比见解的可能性,用户也就有足够的理由留在产品之中。从这个功能开始,分答的运营可能会从“以人为中心”转变为“以话题为中心”,从“消费大咖”到“消费话题”。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明星不一定可以持续被消费,但话题却总可以更新。用户对于明星的消费热情可能会消退,但用户对于新鲜话题的渴望永不消逝。并且,相比起明星大咖们,“话题”对于分答官方而言显然会更加可控。不过,从7月1日开始的测试来看,“讨论”表现并不稳定。在共进行过的27期讨论中,大部分参与人数在200以下,在7月20日产生过一款爆款,题目为:“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后60秒,你想对这个世界说些什么?”回答者有8380人,听过的有179796。姬十三对此似乎并不在意,在7月中旬的一次公开活动中他说:“分答才刚开始,今天大家看到的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雏形。”言下之意,分答还会有大变动。那么之后分答会向哪个方向演变?姬十三曾提过三大原则:以人为核心,做交易,实现知识变现。长按二维码关注比特网 公众号,获取更多时事科技!
分答玩失踪,是早有预谋还是真的不行了?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除注明来源“北京联盟”外的文章均来自网络和网友投稿,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北京联盟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转型]偏执董明珠与囚徒董小姐 - 联盟推荐_【北京联盟】
[转型]偏执董明珠与囚徒董小姐
/ 作者:小易
北京联盟摘要:
[转型]偏执董明珠与囚徒董小姐,上一篇:
下一篇: 。屋外,38度。打开屋里的空调,想起当年那个“卖空调”的董明珠,也就是而今这个在电视里鼓噪“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爱摔手机的董小姐。 在百度新闻里搜索“董明珠”,弹出一溜儿的关于董小姐摔格力手机的各色报道,有捧有贬,贬多捧少。似乎,消费者和媒体都
屋外,38度。打开屋里的空调,想起当年那个“卖空调”的董明珠,也就是而今这个在电视里鼓噪“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爱摔的董小姐。在百度里搜索“董明珠”,弹出一溜儿的关于董小姐摔格力手机的各色报道,有捧有贬,贬多捧少。似乎,消费者和媒体都不太喜欢把自己照片做开机画面的自恋董。从和雷布斯立了10亿赌约,又毁了赌约,再到后来格力自造手机PK小米,董明珠得空就和雷军“公然撕逼”。放佛在后者的“拐带”之下,董小姐正在由一个商业领袖逐渐向著名表演艺术家转变。格力造了手机,又要造车,董明珠依旧和做空调时一样的拼,只不过现在是拼命的秀。但问题是,无论专注空调主业还是多元化发展,声言要扛起中国造大旗的格力,自身究竟要如何实现转型升级?我不知道这是新闻越来越像的缘故,还是格力营销公关的套路使然,除了摔手机、斗雷军外,鲜见媒体对董明珠关于格力的战略规划、行业的趋势研判、制造业转型的格局路径等问题,有任何深入的报道。翻了几屏之后,竟翻出了七八年前我带团队对时任格力集团总裁的董明珠进行专访的一篇报道:《格力的偏执化生存》。彼时,是刚刚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日子,也是中国家电制造业结束了风光发展,陷入寒冬苦局的日子。在那样一个犹如冬天开着空调冷气的大环境下,与董明珠静心长谈格力的工业精神与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转型,显得格外有意义。谈做产品的匠心、谈坊间传言的高库存危机、谈与国美苏宁的渠道争端战、谈同业的多元与格力的专注、谈耐得住寂寞的工业精神……董明珠强势而自我,但与其对谈并不费力,抛给她任何犀利或敏感的问题,她都率直回答,毫不遮掩。那次面对面的两小时对话,董明珠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强硬而偏执,于是就有了《格力的偏执化生存》这个标题。我突发奇想,如果今天的董小姐能与7年前的董明珠进行一场对话,她的内心将会涌上怎样的一番滋味?尽管这是雷军们的时代,但我还是要为董明珠鼓掌加油,因为62岁的董小姐仍然是个斗士。放眼中国的家电制造行业,“40后”的何享健、张瑞敏已淡出了江湖,递出了权杖;比董明珠大一岁,1953年的陶建幸和春兰品牌一同隐匿于人们的记忆当中;57年生的周厚健早就定下65岁退休的计划,同为57年生的李东升锐气不复当年;而1959年出生的顾雏军,经历七年牢狱后,难盼东山再起。早就可以安守功名的董明珠甚至比“60后”的郑坚江、方洪波更活跃,对于争强好胜她也更偏执。偏执到网友无情的嘲讽与媒体八卦的丑化也阻挡不了董小姐与小她15岁的雷军较个高下,一如刚入行时玩命追讨货款的那个董明珠。“蒙上眼睛,通过气流和声音,我就能感觉到哪台是格力的空调。”七年前,董明珠告诉我,她会用最原始的方式——走访,来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她有超过一半的时间都是在走访市场,面见经销商;她会站在自己阳台上观察邻居家安装的空调是否会因海风侵袭而锈蚀。这些行为都源自董明珠将格力的核心竞争力寄托在了产品品质上。“一个企业如果对产品品质高要求,那么所有的困难都是暂时的”,董明珠甚至不相信广告推广的作用,在她眼中产品才是最好的广告。七年之后,她依然笃信这一点。就在两周前的“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董明珠为证明格力手机“品质世界第一”而惊人一摔,并拿出她的走访“绝活”——出差日本,特意把格力手机拿给日本专业销售手机的人检测,引用一位长期卖手机的导购评估的话:“格力手机在日本至少要卖4800元人民币”。在手机怕摔才显贵的今天,我们尽可以嘲笑董明珠用手机石器时代的行销方式来证明格力手机的产品品质,但我们是否也该稍稍思考一下,她难道就不自知互联网时代手机已不再是仅仅用以通话和砸核桃的物件?董小姐显然是急了!受累空调行业的整体大滑坡,空调主业占比总营收超过95%的格力集团,2015年格力营收仅1005亿元,较2014年(1400亿元)下降了28%,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下降11.46%;而格力的最大对手美的集团2015年营收1384亿元,虽微降2个百分点,但其127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1%,在几项关键的财务指标上,美的盖过了格力。连续20年盘踞中国空调业老大的宝座,在杀进全球500强(2015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中排名第385位)之后,董明珠需要用更多、更新的方式来证明格力成为全球家用电器榜单魁首(2015年福布斯分类榜单)的当之无愧。尽管定调2015年是格力电器调整转型的关键年,通过内部管理、严控成本费用等手段,董明珠也算保持了公司盈利能力,但显然这些不足以让格力继续领先下去,如何扭转空调主业“一支独大”的结构,恐怕是格力转型的突破口。七年前,在那次对话当中,董明珠也曾谈及格力不排斥也不否定多元化,她说如果格力多元化,就必须有一个不可动摇的前提:要能掌控,要有主宰权。渠道如此,技术如此,市场更是如此。专注空调主业的专业化发展,是董明珠的前任朱江洪把格力带到了行业老大的制胜法宝。而董明珠则说格力选择专业化就是选择了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逼得格力只能往前走,只能做得更好。过去七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即便是做了手机,格力也并没有明确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但在董明珠的内心深处,恐怕一直在坚守与改变中苦苦徘徊。就算做手机、造,格力没有任何长人之技,我们也不应该去嘲笑董小姐的困顿,因为这亦是中国制造面临的囚徒困境,任何一个制造企业也都是这个困境中的囚徒。如果说格力造手机还只是在多元化的路上欲语还羞,那么董明珠铁心造车则真正宣告了格力多元发展的确立。今年2月间,格力电器(000651.SZ)公告重大资产重组后停牌,至今尚未复牌交易。不过,在7月19日的公告中,格力电器拟向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全体股东发行股份收购其持有的银隆新能源合计100%股权一事浮出水面。随后的几天,董小姐确认此桩并购是为格力造车。七年前的那次访谈,董明珠抛出“我觉得并购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的言论,格力也确实一直未有大的并购动作。如今在转型压力和增长乏力的双重挤兑之下,董小姐还是按捺不住,要把格力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了。此次格力电器收购的银隆新能源是新能源客车领域的领头企业之一,根据工信部今年6月纯电动客车的产量排名,单月产量734辆的银隆跻身行业前三。银隆新能源董事长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称:公司从产值到利润,年终进入行业前三是有可能的。这桩还在等最终确认的收购,能否成为格力多元化发展乃至调整转型的关键一跃,也远未到能下定论的时候。不过,对于董小姐描述的开着格力电动车的美好时代,外界的评论并不那么美好。也确实,做空调的企业造车,简直就是个魔咒!年,空调企业就曾集体掀起过造车热潮。彼时,空调企业已经初步完成了资本积累,随着行业利润趋薄,都将目光投向其他领域,而造车成了他们共同的目力之处。2003年7月,奥克斯4000万元收购沈阳农机集团双马汽车95%的股权,获得SUV和皮卡等车种的生产许可之后,宣布“投入80亿元资金进入汽车业”。但仅仅折腾了一年多后,2005年3月奥克斯便抽刀断水,转身而去。同样是2003年,顾雏军掌控的格林柯尔收购扬州亚星客车60.67%的股份,高调进军汽车制造行业,经历短暂辉煌和顾雏军的入狱之后,亚星客车便陷入低潮,直至2011年被潍柴集团收入囊中。一年之后,顾雏军才结束了他牢狱。&&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美的集团也曾进入汽车制造领域。2005年6月,媒体集团投资近亿元成立的云南美的汽车产业控股有限公司,举行了一期工程主体厂房竣工仪式,但仅仅三年半的时间,美的汽车项目就全线停摆。在造车方面最接近成功的是20年之前空调行业的领军者——春兰集团。从1997年底,7.2亿元收购东风南京汽车、组建春兰汽车有限公司算起,经历了其间在中重型卡车的风光与拮据之后,春兰重卡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品牌,最终在2008年7月被徐工集团并购。这一次,轮到从未出手的格力要出手了。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领域,格力能打破空调企业造车的魔咒吗?造车能破解董小姐身负的囚徒困境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后记:专业化和多元化,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在于企业的选择。对于格力造手机、造新能源汽车,我一直保有一个疑问:格力在空调领域里积累那么多年的经验与技术、制造能力,有多少能共享给手机或者汽车?从专业化迈向多元化,企业是否也应该利用好之前的技术优势、生产能力等等要素,进行有限多元,从而避免产业跨度太大带来的风险。另外,格力即便坚定的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也不能放弃在专业化方面的升级。我查阅资料时看到,截至2015年底,格力累计销售7000万台空调。假如,这7000万台空调加上未来新增的销量,能够成为格力进入千家万户的一个个端口,进而成为万户千家的智能家居的管理平台,那将会是个怎样的美好景象?那将会让格力变成怎样的一个企业?但除了浅描淡写的几句“格力将在智能家电领域进一步探索”之类的话外,很难找到更多的讯息。真心希望“让世界爱上中国造”不仅是董小姐在电视里发出的一句广告词。
[转型]偏执董明珠与囚徒董小姐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除注明来源“北京联盟”外的文章均来自网络和网友投稿,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北京联盟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分答“失踪”:42天估值过亿,不到俩月“憋大招”
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创办的分答,从上线到现在, 发展轨迹和过山车运行颇为相似。
8月10日下午,分答毫无征兆地关闭了,只留下“尊敬的分大用户,分答君正在玩命憋大招,神秘功能,敬请期待。”
突如起来的消失让人十分惊愕,毕竟它曾凭借王思聪等网红大V获得了大批用户、火遍朋友圈;上线仅42天,估值过亿元;而从估值过亿到突然消失,不到两个月。
迄今,分答团队不曾向用户表示歉意。
▲分答创始人姬十三。
分答莫名其妙地消失惹恼了部分用户,也让外界众说纷纭。此前,分答到底遭遇了什么让它不得不关停?不憋大招,分答是否已经站在“断崖式下跌”的边缘?或者它已经经历了“断崖式下跌”?
1. 毫无征兆地消失
8月10日下午14:00,一位用户登录分答时发现分答突然消失了。微信、客户端和网页,都无法登录;讨论、收听、找人还是其他的功能,全都处于空白。登录界面只留下一个全身缠满绷带、对着电脑的程序员,加上一句“尊敬的分大用户,分答君正在玩命憋大招,神秘功能,敬请期待。”
分答消失得悄无声息:它不曾在客户端、微信、或其他任何平台发布关停公告;当天上午10:56,分答团队还在借着奥运的风,请来里约奥运段子手白岩松吸引用户。
▲分答的用户界面上显示还在“憋大招”。
8月15日晚21:49,分答微信发来一则消息——“很多朋友都在问,分答怎么没了?大招憋出来了没有?我们的技术升级还没完成,实在抱歉。”那则消息还试图与公众分享分答团队的业余活动,与关注者聊蝎子乐队的音乐;“没错,我们才刚开始呢,好戏在后头。等我们给你一个更好的分答。”分答团队在该消息的结尾说。
8月17日,分答已经消失一周了;它的登录界面换成了一张白纸,上书黑色大字——“一切美好都值得等待”,纸张上压着一支黑色的碳素笔,似乎分答团队刚用它写完那几个字。至于分答何时归来,依然没透露。
▲7月21日姬十三在自己的微博上做分答的推荐。
分答的消失和它的爆红一样,来得十分突然。5月17日14:42,果壳网CEO姬十三发布了一条推广分答的微博,简单介绍了分答的原理,他说:“作为一个答者,昨晚我下班前答了一个8块问题,到家就把打车钱给挣了。”
将分答比作“知识聚宝盆”和“全民奇葩说”,他说用60s语音展现才华非常刺激。随后,随着王思聪等网红名人纷纷进驻,分答火速蹿红,一度火遍朋友圈。
轰轰烈烈地来,毫无预兆地走,留下用户的牢骚和大众的猜测。有用户在分答微博下评论:“不关心你请了几个官员,作为用户,只想知道什么时候能恢复,好开展下一步计划,这样的问题都不能回复,开100场沙龙,研讨会也就是自己关起门自己嗨一嗨吧!”
▲对于分答的“消失”,一位用户在微博的留言。
分答为什么消失?有人说分答被微信封了,有人说分答偷税漏税,有人说分答遭遇了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也有人说分答断崖式下跌……分答是否真的经历了断崖式下跌?最近分答的热度如何?它是否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2. 知识变现?知识还不够!
“长期致力于推动知识传播及知识获取模式的革命”,是百度百科对果壳网CEO——分答创始人姬十三的评价,姬十三将分答定位为“知识零售版在行”,称之为“知识聚宝盆”。
上海交通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教师、知名博客ItTalks创始人魏武挥是分答的第一批答主,在分答刚推出的时候他就接受在行联合创始人曾进的邀请入驻分答。
他从不提问,只回答与媒体相关的问题;每天可能收到个把问题,他只在收到问题的时候才会打开。对于他来说,分答的价值在于好玩,“钱是好东西,不偷不抢能赚到,本身就是一件好玩的事” ,虽然他觉得一分钟时间难以说明白问题。
他不记得自己回答了多少问题,只知道通过回答问题获得的收入只有几百块。收到问题后花至少半个小时梳理文字是分答答主艾斯一直坚持的习惯。
6月份,他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开通了分答,点进去发现很多行业大牛都在,所以他也加入了分答。他不提问、也不偷听,只回答问题,“我都是在收到问题的时候才打开,使用频率不高。它只是个知识变现的渠道,没有它的话我会考虑别的渠道。”一分钟语音,他觉得讲不清楚问题,“只能说精华”。
提问者付费向回答者提问,偷听者付一块钱给提问者和答主,答主通过提问者和偷听者获得收益。答主大多将分答视为知识变现的渠道,因为好玩、可以增加曝光度等因素使用分答,决定分答是否活跃的是那些提问者和偷听用户。
▲分答生态图。图片来源:爱范儿。
分答上线之初,打着知识变现的旗号,吸引了很多用户提问或偷听,但有不少用户已经选择不再打开它了。 “一段语音能讲明白什么问题?听了一些关于‘新媒体大咖’的问答,真的讲得很泛。” 一位曾经的分答用户说,“单单一次问答讲不清真正关心的问题。”这位用户从事新媒体运营工作,对新媒体相关的专业知识很感兴趣。
虽然为知识买单的用户习惯还没培养起来,但愿意为知识买单的人并非不存在。一位在知乎live上花了五百多块钱的用户告诉《无冕财经》:“我比较喜欢知乎live或者在行,我花几百块钱可以得到线上或线下一对一交流。”尽管她愿意为知识付费,却不愿意为分答花钱,“听了几次感觉没什么价值,一分钟能说个毛线……能够获取的信息太少了。”
“那阵子很火的时候,我也注册分答。花钱问一些sb问题,又花钱去听,侮辱了钱也侮辱了智商,感觉没啥意思。”另一位抛弃分答的用户这样看待他使用分答的经历。
一位旁观者评价分答时说,“最初可能是要做知识变现,现实还是娱乐居多吧,满足好奇心而已。”热衷于推动知识传播的姬十三,一开始确实想推动知识变现,所以用“分答-值得付费的语音问答”作为口号,后来变成了“上分答——听他亲口说”,姬十三应该也发现了分答已经偏离他的初衷、走上了娱乐路线。天生能勾起人们好奇心的娱乐八卦,能弥补分答知识属性的欠缺吗?
2. 好玩?已经不好玩!
“分答最勤奋的史航老师。20多天,两千回答,收入十万。老师这是把生活做成了碎片化。”“扫码,来分答向@王思聪 提问。朋友圈多人听完后已路转粉。”这是姬十三的两条微博,像这样的微博,他还发了很多。通过邀请王思聪、史航等网红或大V入驻,将他们的粉丝快速转化为分答的提问或偷听用户,并获得曝光和知名度。
一位用户这样评价分答的崛起,“它和微博一样,都是用大咖吸粉,前期开放给有粉丝基础的明星或知识型大咖,利用用户的窥私欲迅速火爆。”
结果,娱乐性盖过了实用性,八卦淹没了知识,分答沦为与知识无关的八卦论坛。一位长期研究互联网领域的投资人告诉《无冕财经》:“分答有这么大的轰动效应,是因为娱乐性。目前用户花费最多与间接付费(偷听)的都是八卦新闻。”
▲分答的百度指数持续走低。
在艾斯看来,即使分答平台内容以八卦为主,也不会对分答的活跃性有较大影响,“人是有猎奇心理的,(他们的兴趣点)会跟着社会热点走,现在如果王宝强老婆在分答开一个专栏估计也是要爆炸。”
然而喜欢在分答偷听的用户却说:“如果一直以八卦居多,我觉得分答不长久。”“见过比较脑残的问题,有人花3999元问王思聪一个问题,思聪就回答了两个字,结果还有几千人话1块钱去听,没啥意思。”
前述研究互联网的投资人认可大众的娱乐需求,但是他觉得分答上面八卦答案全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娱乐方面)分答不好的地方在于,如果你问的问题名人刚好不想回答,他就会敷衍你。你付过钱,只得到一个敷衍的答案,用户体验就会很差,也就是娱乐性也没得到满足。”
著名媒体人郭全中因为分答的互动性、知识性和娱乐性而成为分答的第一批答主之一,开始的时候他一天会花大概30分钟时间玩分答,一天打开十多次。但后来,他觉得没那么好玩了,玩的频率也就越来越低了。像他一样觉得分答不好玩的人越来越多,百度指数显示从6月开始分答的热度持续走低。
在业内人士看来,分答能否起死回生,取决于姬十三如何修正分答的模式。截至本文完稿,分答还没归来;分答能憋出怎样的大招?能否挽救分答的颓势?暂时无人知晓。再次看到分答登录页面的那句话——“一切美好都值得等待”,分答回归真的会带来美好的体验吗?
作者:寒江雪@广州
版权声明:本文由无冕财经原创,版权归无冕财经所有转载时,请注明:转载自无冕财经(ID:xiaomian0504),作者:寒江雪@广州。如有其它需求,请联系我们(微信号:EudoraTian)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无冕财经,九段财经媒体人创办的新媒体,奉守新闻专业主义,为优质商业阅读而生!
独家派出资深记者探访海外、国内近20个经济热点城市,全网覆盖超过200万商务人群。
今日搜狐热点分答玩失踪,是早有预谋还是真的不行了?
新科技 / 新商业 / 舆论高地 /商务IT
这两天,小编的朋友圈被宝强哥的事情给刷屏了。然而还没等小编回过神,分答又出事了:分答“静悄悄”地“消失”了。
想当初分答刚出来的时候,小编就是第一批用户。凭着小编的聪明才智,一个星期就赚了一千多,并且杀进了全国职场版前十名。
当小编以为自己要杀进全国职场版前三名时,分答竟然失踪了!!!
距离分答玩儿失踪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星期了。
这款2016横空出世的现象级产品,上线仅42天就获得了1亿美金的估值,收获50万个语音回答,有100多万用户付费,订单金额1800万元,并请来了王思聪、刘慈欣、马伯庸、蒋方舟等KOL为其坐镇,分答一度被认为是知识经济勃兴的一个标杆。小编也一度认为知识付费的大好时代来临了。
如今,分答悄无声息地封闭了所有的数据,它消失了,就好像他从没有出现过。
真的很可疑……
症结:兴也“大V”,跌也“大V”
时间回到两个多月前。“请问作为亚洲首富的儿子,您的人生还有什么买不起的?”“你啪啪啪喜欢什么姿势?”关于王思聪的几个问题,直接让分答的各项数据冲上了历史最高峰。没有疑问,起初分答是由大V们点爆的。
分答早期的厉害之处在于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断运营出新的话题点,只不过消费的对象从王思聪转移到佟大为、木子美等明星网红身上。
基于明星效益和粉丝经济,6月份初期,分答更像是会发展成为一个提供轻娱乐轻社交的问答社区,以社交为主,知识回答为辅。毕竟相比较漫长而纠结的知识变现,社交和娱乐领域更具有爆发力。
但在6月底的发布会上,姬十三的态度坚决,称仍做知识变现,只是“分答要做的是知识经济+上粉丝经济,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做知识经济,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要去拥有粉丝,这完全不矛盾。”
在7月份的某个公开活动上,他的态度更为清晰, “分答的核心是,各个领域里的专业人士在给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助和建议。”这也回答了其爆红之时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除了这种好玩、新奇的形式与产品机制之外,分答能向偷听者们提供的可持续、稳定的价值预期是什么。
知识变现的路使得分答不得不面临两个问题:在粉丝门槛、专业知识门槛下,普通用户如何参与答题;听者是否会为60秒钟的知识/经验(而非娱乐隐私八卦)买单?
这两个问题导致分答拉新之后,难以做用户留存。
用户流失后,分答做了两个措施
在收听端,分答在一直坚持的付费模式上做了些许妥协。7月份多个免费功能上线,比如免费追问,好友6小时免费听,问答APP首屏问题限时免费听。
在参与门槛上,分答停服前的最后一次升级中增加了“讨论”功能,这一功能直接踏平了门槛,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讨论。
分答的“讨论”就是用户们围绕一个大话题发表自己见解和看法,这有点像知乎,只是从文字版变成了语音版。三节课在其题为《爆红之后何去何从?分答的“后招”终于显现?》的文章中,将讨论功能形容为分答给用户慢慢提供“稳定价值预期”的地方。其对分答之所以这么重要的原因有三:
在“讨论”中,不再是大V们才能回答和生产内容,而是所有用户都能回答讨论问题。
在讨论板块下,用户们听大咖的回答是“免费”的。
加上所有人都能回答的功能逻辑,也会产生对比见解的可能性,用户也就有足够的理由留在产品之中。
从这个功能开始,分答的运营可能会从“以人为中心”转变为“以话题为中心”,从“消费大咖”到“消费话题”。
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明星不一定可以持续被消费,但话题却总可以更新。用户对于明星的消费热情可能会消退,但用户对于新鲜话题的渴望永不消逝。
并且,相比起明星大咖们,“话题”对于分答官方而言显然会更加可控。
不过,从7月1日开始的测试来看,“讨论”表现并不稳定。
在共进行过的27期讨论中,大部分参与人数在200以下,在7月20日产生过一款爆款,题目为:“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后60秒,你想对这个世界说些什么?”回答者有8380人,听过的有179796。
姬十三对此似乎并不在意,在7月中旬的一次公开活动中他说:“分答才刚开始,今天大家看到的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雏形。”言下之意,分答还会有大变动。
那么之后分答会向哪个方向演变?姬十三曾提过三大原则: 以人为核心,做交易,实现知识变现。
或许分答失踪疑云仅仅又是一次媒体人敏感度过高的集中体现罢了,但值得思虑的是,分答闭关数日憋出的“大招”,或许真的让用户眼前一亮,再次引发人们对分答新玩法的关注,但在“玩腻了”之后,是否还会有其他核心竞争力能够留住并不断激发回答者、提问者和“偷听者”的参与,都会面临不小的挑战。
长按二维码关注比特网 公众号,
获取更多时事科技资讯!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马玩微信发送键不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