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游英雄杀过关斩将斩将被一儿子杀了,我真是他爹没错,这杂种这麼反骨

袁崇焕其人,首见于金庸《碧血剑》一书,后来通读《袁崇焕评传》,对他颇有好感,更伤其不亡于敌而亡于已的惨事,只是一直奇怪得很,这样一位大英雄,大豪杰,怎会冤死的时候还会被愤怒的百姓生啖其肉?  
事实是历史上对袁崇焕评价最高的,不是别人,正是满清最高统帅努尔哈赤,是他一再对袁崇焕表示赞赏,康熙更是下令为其建祠供奉,清史稿中对他也是诸多煲扬之词。  
翻了翻《袁崇焕评传》,读完后不禁掩卷长叹。袁崇焕该杀!他死得一点也不冤,死得真正冤的,是被他擅杀的毛文龙!  
晚明辽东方向的三大支柱分别是: 袁崇焕的关宁军,毛文龙的东江镇,朝鲜军。在袁崇焕的一手操作下,变成了一根。我可以肯定,毛文龙不死,后金入关的时间,起码要晚上五十年。可惜的是,这样一位有才有略,眼光深远,不拘于物的统帅,却遇上一位嫉才妒能,专断独行的袁崇焕,被他用卑鄙手段暗杀,将大明北边防线毁于一旦!  
许多人认为袁崇焕被剐时北京市民的表现是明显的愚民反应,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以魏忠贤屈杀左光斗,魏大中等人时的残酷压迫形势下,仍多有市民为其鸣冤叫屈,同样被冤杀的大将熊廷弼也受到百姓歌颂赞扬,偏偏袁崇焕死时却被人生啖其肉,其中必有原因。  
毛文龙(1579年-1629年),字镇南,中国明朝武将。浙江仁和人(今浙江省杭州)。文龙年轻时穷困潦倒,学麻衣相术,替人测字看相谋生,后浪迹江湖,来到山海关外边塞,度过二十多年行伍生涯。1605年武科及第。后以朝鲜为根据地与清军对抗,保障了与明朝的水路交通,同时在清朝后方出击,牵制其西进犯明,最终导致了清朝对朝鲜出兵。文龙率部撤往鸭绿江口近海的皮岛,随后升为总兵。崇祯二年死于督师袁崇焕的尚方宝剑之下.  
确实,毛文龙在明末的历史舞台上犹如跑龙套般地一闪而过,没有给人留下甚么印象,彷佛辽东上空滑过的一颗流星,迅即消逝。不过他本人倒并非一个跑龙套的小角色,而是明朝止式任命的驻守鸭绿江口战略要地的东江总兵,在明朝和后金(清)、朝鲜的边界地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令人遗憾的是,崇祯二年他死在督师袁崇焕的尚方宝剑之下,由于袁崇焕的赫赫威名与耀眼光环的笼罩,毛文龙黯然失色,甚至模糊了原来的本真面目。到了历史学家笔下,毛文龙的功过是非到底应该怎样评说,似乎成了一个问题。  
最早研究毛文龙的李光涛先生,早在20世界40年代就撰写长篇论文《毛文龙酿乱东江本末》(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九本),筚路蓝缕,从漫无头绪的史料中探幽索微,清理了毛文龙史迹,为后人研究这一段历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他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历史的抑或是现实的?)把毛文龙作为东江总兵的作用全盘否定,把他说得一无是处,甚至对袁崇焕杀毛文龙人加赞扬:&袁崇焕斩所当斩,毛文龙死且有余辜。&这种过于偏激的态度实在难以令人心悦诚服,历史学家需要客观的心态和冷静的眼光,感情用事或许是那个特殊年代的时代局限,人们能够理解。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20世界80年代以来,研究袁崇焕成就卓著的阎崇年先生也有类似的观点。他出于对袁崇焕的崇敬与偏爱,从评价袁崇焕为民族英雄的立场上,为其杀毛文龙百般辩解,极力证明袁崇焕杀毛文龙&一无错处&(参看阎崇年《论袁崇焕》及《袁崇焕&斩帅&辨》,均收于阎著《燕步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用心颇为良苦,结论却过于绝对,与四十多年前李光涛先生遥相呼应,一个说毛文龙一无是处,一个说袁崇焕杀毛文龙一无错处。人们不禁要问:历史上真有&一无是处&或&一无错处&的人和事吗?具体而言,毛文龙真的一无是处,袁崇焕杀毛文龙真的一无错处吗?  
皮岛也称东江,东西十五里,南北十里,与鸭绿江口的獐子岛、鹿岛构成三足鼎立之势,地理位置居于辽东、朝鲜、山东登莱二州之间。朝廷认为:&毛文龙灭奴虽不足,牵奴则有余&。然毛文龙部有贪功,冒饷、不肯受节制,难以调遣等问题;崇焕患之,与内阁辅臣钱龙锡谈到平辽事宜,认为文龙&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杀之&,主张&先从东江做起&,集中精力对付毛文龙。  
早在广宁失陷以前的1621年,正在练兵的游击毛文龙就受王化贞、熊廷弼派遣深入敌后,联络辽民,以牵制和分散后金的兵力,当时他仅率家丁、军士二百余人,按照许多网友的说法真比李云龙还不如,可后来毛文龙就是用这个班底在敌后策动了声势浩大、风起云涌的反抗运动,被后金视作心腹大患,他所创建的东江镇巍然屹立于敌后,成了牵制后金远途作战的一颗钉子,长期制约着后金南侵的步伐。
天启二年(1622年)八月,毛文龙攻克樱桃涡、涡站。  
天启二年(1622年)九月,毛文龙的部队攻克满浦、昌城。  
天启二年(1622年)十月,毛文龙部攻克永宁等堡。  
天启二年(1622年)十月,毛文龙与后金军在凉马佃大战,双方都付出了重大伤亡。  
天启三年(1623年)春,后金反攻旅顺毛文龙部被击溃。  
天启三年(1623年)毛文龙不断派人深入后金,进行&煽惑&,致使大批辽民&叛去&,投向明朝。后金的许多贝勒大臣都认为:&毛文龙之患,当速灭耳!文龙一日不灭,则奸叛一日不息,良民一日不宁。&  
天启四年(1624年)四月,毛文龙沿鸭绿江秘密北上,进入长白山区,在高岭、沙松牌大战中大败后金,后金仅军官就有16人被俘。  
天启四年(1624年)七月,毛文龙又于把骨寨、骨皮宏、分水岭三场大战,三战三胜。  
天启五年(1625年),海州(辽宁海城)所属张屯的汉人秘密联络明将毛文龙派兵,袭击本屯的满人(《清武皇帝实录》,卷4,8页),同时在这一年,镇江、凤城、岫岩、长岛、双山、平顶山、海州、鞍山、首山、彰义等十余处掀起了反抗后金的武装斗争。  
天启六年(1626年)努尔哈赤攻宁远时毛文龙袭击永宁,后金被迫回师。  
天启六年(1626年)宁远之战后努儿哈赤于四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毛文龙随即抄袭后方,因后方吃紧努尔哈赤被迫回师。  
天启七年(1627年)正月至四月,后金以空虚沈阳为代价精锐尽出,以重兵对毛文龙的东江镇和朝鲜发动了&丁卯之役&,毛文龙奋起反抗在铁山、瓶山、昌城、鸭绿江取得的&五战而五胜&,但终因袁大人两次抗命、拒绝策应、最终敷衍了事而贻误了抄袭沈阳的战机,致使关宁军在四个月的时间里未能有效策应朝鲜和东江镇,导致朝鲜和后金结为&兄弟之盟&,毛帅被朝鲜驱逐而退守皮岛。  
天启七年(1627年)六月,皇太极攻&宁、锦&时毛文龙袭击昌城、辽阳,迫使了后金再次回师。袁大人在&宁锦大战&以后还特为毛帅请功:&孰知毛文龙径袭辽阳,旋兵相应,使非毛帅捣虚,锦宁又受敌矣!毛帅虽被创兵折,然数年牵制之功,此为最烈!& (《三朝辽事实录》卷十八,天启七年八月,辽东巡抚袁崇焕奏言;《两朝从信录》卷三十一,天启七年八月,辽东巡抚袁崇焕上言。)  
先是崇桢七年,努尔哈赤率大军征讨朝鲜,毛文龙和朝鲜先后向关宁求援。袁崇焕倒也没置之不理,派了九千兵进至三岔河,准备牵制清兵。然而等他的人马到了,朝鲜已经被打得投降了,速度之慢,难以想象。袁崇焕竟然也不趁清军主力在朝期间,趁机进攻,也不帮助朝鲜反攻(当时朝鲜各地抵抗一直未断),竟然就此撤军。三大支柱失其一。  
进而袁崇焕借口毛文龙不听指挥,就地将他斩杀。三大支柱缺其二。努尔哈赤及后来的清朝皇帝无不对袁崇焕青眼有加,并非只是看中他的愚忠(比他忠的多得多了),更非看中他的将才(熊廷弼那班人比他只强不差),而是感激他一手毁掉了明朝赖以生存的三个支柱,努尔哈赤才得以绕行千里,奇袭京师,进而灭掉了整个明朝。  
崇祯二年(西元一六二九)袁崇焕以阅兵为名,乘舟至双岛,祭出尚方宝剑,宣布毛文龙十二条当斩之罪:一,九年以来兵马钱粮不受经略巡抚管核;二,全无战功,却报首功;三,刚愎撒泼,无人臣礼;四,侵盗边海钱粮;五,自开马市,私通外夷;六,亵朝廷名器,树自己爪牙;七,劫赃无算,躬为盗贼;八,好色诲淫;九,拘锢难民,草菅民命;十,交结近侍;十一,掩败为功;十二,开镇八年,不能复辽东寸土。袁崇焕说完十二条罪状后,面向京城方向请命:&缚文龙,去冠裳&,斩毛文龙于帐前。史载&帝骤闻,意殊骇&。崇祯皇帝对于袁崇焕擅杀毛文龙,是非常不满的,但&念既死,且方倚崇焕,乃优旨褒答。俄传谕暴文龙罪,以安崇焕心&。虽然如此,这也种下日后袁崇焕惨死的远因。  
毛文龙象一颗钉子死死的牵制住后金的尾巴,致使其不能远距离、长时间的在外作战,后金数次想根除毛文龙都没有成功,但他却死在了袁大人的手里,让后金能远征林丹汗以及绕道千里长期袭扰关内。以前,每次后金主力出动毛文龙都会率领东江镇乘势出击捣其后方,一旦没有了东江镇这个牵制,后金则可长途奔袭,进行远距离长期的在外作战。所以,皇太极在毛帅于崇祯二年(1629年)六月五日于双岛被杀的七天以后,即可宣布&整旅西征&,并且让蓟门外的蒙古部落马上赶造船只,准备用其在老哈河转运粮食随大军沿河入塞,这个部署在六月之前还没有,而这即是将入塞的地点确定为蓟门的标志
袁崇焕斩毛文龙后,可说是为大清长驱南下解除了后顾之忧,三个月后就发生了清军兵临京都城下的&己巳之变&--后金约十万精兵绕道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迫明都;11月18日,满清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戒严,中央急调各路勤王军保卫京师。当时的明朝官员看到了袁崇焕杀毛文龙与&己巳之变&之间的关连,候补科阮震亨得知毛文龙的旧部有背叛迹象时,表示不胜忧虑;刘宗周上疏,以为&己巳之变,坐误国者,袁崇焕一人。小人竞修门户之怨,异己者概坐以崇焕党&。之后清军曾先后五度入塞。天聪七年(1633年),毛文龙的部将孔有德、耿仲明人等在登州兵变,明朝派兵四万,围攻山东重镇登莱二州。不久,孔有德、耿仲明率部投降皇太极,成为日后清军强大的武装部队。这可说是袁崇焕杀毛文龙始料未及的后果。毛文龙被杀,既是毛文龙悲剧的结束,也是袁崇焕悲剧的开始。  
夏允彝《幸存录》的评论还是比较客观公止的:&(毛)文龙当辽事破坏;之后,从岛中收召辽人,牵制金、复、海、盖(按:指辽东半岛金州、复州;海州、盖州四卫之地),时时袭东,有所斩获,颇有功。但渐骄恣,所上事多浮夸,索饷又过多,朝论多疑而厌之者,以其握重兵,又居海岛中,莫能难也。&袁崇焕杀毛文龙反映了朝论的这种倾向。但是从全局看,毛文龙作为平辽将军的存在,毫无疑问对后金(清)是一大威慑力量,是他们南-卜进关骚扰的后顾主忧,有着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对此,袁崇焕也不否认:&东江一镇,乃牵制之必资也。&  
《明清史料》所收的两个题本最能说明问题。负责监察兵部的兵科都给事中张鹏云说:毛文龙所控制的旅顺附近的金复海盖四州,实为要地,与宁远可以呼吸相通,倘驻兵于此,平时可以壮声势,战时可以探虎穴。兵科给事中宋呜梧也说:兵法讲究犄角以牵制,多方以误之,当后金全师出击时,如能分疲其势,就能使其攻捣徒劳。如能掌控复州盖州以及东江一带,以窥辽沈,尤为全策。都旁敲侧击地肯定了毛文龙及其辖地在牵制后金(清)军队方面的战略作用。  
正因为如此,后金(清)方面早就把毛文龙视力眼中钉,对他软硬兼施,但征讨与招降都没有收到什么效果。皇太极无法做到的事,袁崇焕帮他做到了,岂不令亲者痛仇者快吗?毛文龙被杀的直接后果,便是几个月后发生的&己巳之变&--后金军队突破长城边关兵临北京城下。这一事件从反面证明,毛文龙的牵制作用一旦解除,后金(清)就可以肆尢忌惮地长驱南-卜,足以令人深省。  
当时的一些官员已经看到了袁崇焕杀乏文龙与&己巳之变&之间的联系。候补科阮震亨在传闻毛文龙部将有背叛迹象时,表示不胜惊忧:弹丸海岛一旦落入敌人之手,足以为明朝大患,扬帆上下,可以无所不攻。兵科给事中陶崇道也以岛兵告变,指责袁崇焕假公济私,毛文龙无罪就戮,为今之计,应当尽快把在京师的毛文龙之子派去安抚。但为时已晚,毛文龙的部将孔有德、耿仲明等在登州哗变,几乎所向披靡,酿成山东大乱。它以一种令人遗憾的方式向人们表明,毛文龙的军队并不像袁崇焕所说只会冒饷不会宁丁仗。不久,孔、耿率部投降皇太极,成为南下攻伐的一支相当有杀伤力的武装。当然,孔、耿的叛变责由自负,但袁崇焕杀毛文龙起到了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作用,则是不可否认的。  
孔有德本为毛文龙部曲,袁崇焕诛杀毛文龙后,孔有德率部降清,曾从征朝鲜,又从龙入关。孔有德刚勇剽悍,以平南大将军之职充当清军前驱,横扫大江南北,立下赫赫战功,受封定南王,为清初著名的(四王) 部将之一尚可如此纵横天下,主将毛文龙又是何等英雄,却死于自己人之手,岂不可惜。明不是亡于清,而是亡于不受监督的权力。从中可知,儒家的史书过于溢美袁崇焕了,清兵是十分感谢袁崇焕,袁崇焕阻击过清兵,但是清朝后来却为袁崇焕翻案,可见清兵是对袁爱多恨少,而宣扬毛文龙的《辽海丹忠录》,却一直为清朝的禁书,对于打败过清人祖先的岳飞也一直为清朝所恨,敌人的态度是最好的说明,袁崇焕根本没有儒家历史上所宣扬的那么英雄,而毛文龙才是真正使清兵吃过大亏之人。所以《辽海丹忠录》上记载的毛文龙英雄事迹可能是更接近于真实。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袁崇焕此人略精战术,不通战略,实际上并不是那么了不起。众所周知,袁上台前,明朝虽屡败于满清之手,但在战略上仍处于优势,对满清保持三个方向上的巨大压力。在西面,有明朝收买的林丹汗等蒙古部落,不断骚扰满清控制的辽中平原,使其疲惫;在南面,是明朝苦心经营的辽西走廊诸要塞和关宁铁骑,起正面进攻和抵抗的作用;在东面,是毛文龙的东江镇和亲明的朝鲜国,不断偷袭满清后方,起到重要牵制所用。而袁主持对满清防务,最终却使这三个方面的力量全部崩溃,让人实在难以对其认同。   
1、西面的崩溃:袁对招安一直保有幻想,趁努尔哈赤病死(大炮打死纯属演义,因为宁远战后,老奴还亲征蒙古和东江镇,活蹦乱跳了好几个月)与满清积极接触,商议议和。结果中了皇太极缓兵之计,皇太极提出议和条件让袁崇焕停止了对蒙古部落的赏金(蒙古人杀了满人可以拿首级到明朝报销),同时皇太极还将议和之事大肆宣扬给蒙古人知道,使蒙古对明朝极为不满(找小弟来助拳,出血流汗的,结果正主却突然说不打了,小弟能高兴吗),从此蒙古各部不但不去打满清,反而出兵进攻明朝(蒙古一向物资短缺,以前还可以杀满人换钱和东西,现在赏钱没了只好去抢明朝)。    
2、东面的崩溃:袁先是坐视满清全师进攻朝鲜而不救,使朝鲜最终降清,后又杀毛文龙,东江镇崩溃,东江精锐水军大半降清,从此满清不但后顾无忧,而且转守为攻,多次入侵山东半岛,抢掠人口数十万,造成难民数百万,明朝后方失控,天下大乱。    
3、南面的崩溃:东面失守使满清再不用担心后方,长年防御毛文龙的两个旗可以抽调出来机动,朝鲜进贡的大米更使满清再不用担心军粮;西面门户大开使满清根本不用去打袁崇焕重兵防御的辽西走廊,公元1629年,皇太极绕过辽西,从蒙古地界杀入长城,包围北京,天下震动。崇祯皇帝此时已对袁崇焕非常不满(吹牛五年平辽,结果反而把战略优势丧失殆尽,首都都被围困,是谁都要怒啊),皇太极的反间计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此战,明军完全被皇太极牵住鼻子打(首都被围,不敢不救啊,结果被各个击破),最后,虽然保住了北京,但关宁军老兵战死无算(古代打仗老兵极为重要,没有老兵镇定壮胆,新兵一触即溃),名将满桂,赵率教等多人阵亡,实力大损,从此与满清主要野战再无胜迹,变成缩头乌龟,处处被动挨打。    
老实说,袁崇焕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至少辽西关宁军被他训练的颇为强悍,但他只知道重视眼前辽西一地,没有全面的战略眼光,充其量也就是个将才。面对满清不世出的帅才皇太极,最终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  
  平台召对后,袁崇焕在离开京城前,当时的内阁首辅东林党人钱龙锡和袁崇焕长谈一夜。在那个黑漆漆的夜里,一个密谋诞生了。   
该密谋指向的就是名震朝野、也有一把尚方宝剑的毛文龙。此人曾在辽东巡抚王化贞手下担任过都司。天启元年(1621年)五月,他率领二百名士兵,涉海三千里,直入虎穴,于镇江活捉了叛将佟养真,一举收复了辽东半岛数百里。   
这件事在明帝国的影响力并不次于袁崇焕后来的宁远大捷,因为在毛文龙收复辽东半岛之前,明军无一胜,后金无一负,而毛文龙却只用了二百人就改变了这种局面。自此,毛文龙开始了他的皮岛复兴事业。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十月到崇祯元年(1628年)十月,毛文龙用了八年时间与满洲人进行了无数次不同程度的交锋,并胜多败少。明帝国大喜,令其驻镇皮岛,任务很简单,牵制满洲。   
袁崇焕出关后,宁远、锦州立刻发生兵变。他赶紧抽出两个月时间来,才把兵变平息,收拾停当完关宁兵马后,满洲人又没有来进攻,他开始实施他的阴谋。   
他当时大概并没有想杀毛文龙,因为当初,他和朝中大臣讲过,他会慢慢收拾毛文龙的。朝中大臣们很高兴。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毛文龙这个家伙很不会为人处世,有关他的记述中,也的确能证明这一点,此人是个很可爱的武夫,让他杀人放火可以,但让他对朝中那些只凭嘴巴工作的人礼貌有加,他绝对办不到。而且,让朝臣们最不能容忍的是,毛文龙总刻意地给他们一种感觉:我独霸一方,我只听皇上的。   
这种感觉当然是毛文龙刻意做出来的,这就让许多大臣,尤其是在辽东的大将们很不舒服。钱龙锡后来问袁崇焕:&一旦这个家伙不听你的,你该怎么办。&袁崇焕说:&他的地盘在我管辖之内,如果他不老实,就干了他。&   
这话出自一个书生之口,很让人惊讶。但一想想袁崇焕正以书生的身份在跟满洲人拼命,我们暂且原谅他。袁崇焕之所以想要干掉毛文龙,主要还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因素在里面。袁崇焕督师五镇,每一镇的总指挥虽然打仗不怎么样,但不受同僚管束的本事可不小,毛文龙正是这几个人中最棘手的一个,袁崇焕肯定要先对他下手。   
另外,毛文龙抢了他一个风头,此恨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不可消除的。当初,说努尔哈赤在宁远城下狼狈逃走,并没有死。过不久,一条消息传进北京城,说努尔哈赤死了。京城一片叫好声,他们把这个满洲人的死归功于袁崇焕,即使不是大炮震死的,也是被大炮吓死的。可又过了不久,毛文龙上报朝廷,说努尔哈赤在宁远大败后就跑到了威宁堡狗儿岭泡汤泉了。在这个时候,他之所以有此闲情,是因为背后恶疮发作。毛文龙说,是自己派了一些士兵拿着火枪在山顶上放枪,努尔哈赤本来打了败仗就生气,又加上他们骚扰,以为明军大部队来了,心慌意乱,就在回沈阳的路上归西了。   
毛文龙的意思是说,是我把他吓死的。这种意思谁都能明白,袁崇焕自然也明白。那么,在这之前传言的努尔哈赤被袁崇焕用大炮轰死或吓死的话也就不攻自破了。   
其实,功劳并不分大小,要看在什么时候建的功劳。如果大家都在建功,你建的功劳再大,自然也不能脱颖而出。但是,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建功的时候,此功劳无论大小,都是大功一件。   
袁崇焕所面对的情况大概就是这样,所以,他很恨毛文龙。这种恨又加上毛文龙不给他面子,就造成了他把&慢慢收拾&变成了&杀之&了。   
毛文龙不给他面子的事发生在天启年间。当时,袁崇焕镇守宁远。毛文龙手下一员将领,因过不惯岛上的日子,就领着一群同样过不惯的士兵跑去宁远。毛文龙知道后大怒,频频上疏请求皇上严处叛将。   
当时,这些人正在宁远城下,朝廷让袁崇焕把这些人收押起来的圣旨也到了宁远城。袁崇焕却做了个决定,以守城之名收下了这些人。   
毛文龙更是大怒,袁崇焕却认为这是小事,大家都在为明朝皇帝打工,你的人自然就是我的人。便写信跟他解释,可毛文龙却把信撕了。袁崇焕知道后,恨得咬牙切齿。   
当袁崇焕平息了宁远、锦州的兵变后,准备对毛文龙下手前,派了一名使者去皮岛视察工作,实际上是探一下虚实。此使者大概是个对饮食很讲究的人,到了毛文龙部后,发现毛文龙请他吃的不是咸菜就是土豆。事实上,在宁远城,他也吃不到什么好东西,但总归是有点肉丝的。况且,来者是客,你毛文龙就是在屁股上割下一块肉来,也是回事啊。吃了几天后,他觉得毛文龙是故意的。当然,毛文龙的脾气他早有耳闻,对任何人都不放在心上,用他的话来讲就是傲慢无礼。   
当他一确定这种傲慢无礼真的就是指向他的时候,他大怒。我们说,小人的怒气是很凶,但他自己永远也不能为自己出气。于是,他就把袁崇焕搬了出来。毛文龙自然不理会这套,在毛大帅看来,皇帝老儿来了也是这个,皮岛就是这么穷。这个使者跑回了宁远,把自己所受到的羞辱嫁接给了袁崇焕,说毛文龙无礼藐视督师。   
袁崇焕几乎气疯,换作任何人,自己的狗被人欺负了,自己如果不做点什么,还叫人吗?袁崇焕自然也不例外。毛文龙的厄运就在这个时候开始了。   
我们说,私人的成见和狭隘的报复心态使得袁崇焕做出了一件对他对大明极为不利的事情,从中可以看出,个人的力量往往影响甚至偶尔可能决定着历史的进程。   
袁崇焕,曾经被英雄的光环笼罩了几百年。这种光环太耀眼了,把他后来做的一件事几乎遮盖得一丝光亮都没有透出来。袁崇焕毕竟是一书生,但也正因为读过数年书,所以对阴谋之研究有很深的造诣。他觉得如果把毛文龙招来宁远杀掉,皮岛的那群士兵很可能会造反。所以,他决定亲自到毛文龙家门口把他干掉。他并非是想证明自己勇敢,而是想让毛文龙的士兵知道,他们的主帅该杀。   
袁崇焕在崇祯二年(1629年)五月二十九日抵达毛文龙的管辖区之双岛,但他并没有上岸,而是在舟中住了下来。离此岛只有半天路程的毛文龙第二天赶到迎接袁崇焕,并呈上一些好吃的,以表欢迎之意。两人像多年未见的好朋友,来到陆地毛文龙的军帐中开始讲话。   
袁崇焕吹牛的本性在第一句话就暴露出来,他说,当今天下,辽东一地,陆路在我,水路有你,可谓珠联璧合。   
毛文龙惶恐得直哆嗦,他虽然平时骄横跋扈,但绝对不妄自尊大。他立即回道:&我在海外已经八年,以海水为牛奶乃家常便饭。虽然也想为朝廷出力,无奈粮草兵器难以供应,所以,很是惭愧。&   
袁崇焕见毛文龙的话语倒是很恭敬,就站了起来,说:&明天我准备请你吃饭,但我在船上吃饭就晕,希望能借你帐房一用。&   
毛文龙回答:&没有问题。&   
六月三日,袁崇焕在毛文龙率领的皮岛官兵列队欢迎中走上岸来,进了毛文龙的帐房。两个人开始一面吃,一面谈心,谈着谈着,袁崇焕就把目的说出来了:&杭州那个地方很不错,适合养老。不知你有兴趣否?&   
毛文龙真想跳起来给袁崇焕一刀,你他妈的这是想让我滚蛋啊,这不可能啊,&杭州地方是不错,可在这个地方也只有我能牵制住东夷&。   
袁崇焕忽然发现面前这位也是大话王,&朝廷自会派人来接替你。&   
毛文龙冷冷一笑,很自负地说道:&是吗?谁?&  
 袁崇焕接不上来了,他本想说是自己,但太直接了,反应灵敏的他立即说道:&我准备给你的士兵每人一两银子,你把花名册给我。&   
毛文龙道:&还用什么花名册,在双岛的只有三千五百名。明天我就先替他们领了。&   
两个人的谈话并不顺利,六月五日,袁崇焕犒赏完官兵,就让毛文龙把将领们叫进了帐篷。袁崇焕一一问其姓名,这些人虽名不同,但都姓毛。   
毛文龙解释说:&这都是我的子孙们的亲戚。&   
袁崇焕立即说道:&我宁远的官有许多薪水,兵有许多粮,还天天吵着饿。你们在海外,每月却只得这么一点东西,真是让我很难过。请受我一拜。&   
毛文龙正要说点什么,大概是想替兄弟们谢谢这位督师,想不到袁督师突然一声喝:&拿下!&   
毛文龙还没有回过神来,袁崇焕的几名手下已经将其拿下,袁崇焕请出尚方宝剑,面向京城方向(在这个时候,他还能辨别东南西北,可见其聪明)道:&绑了,脱掉官服!&  
 然后就是宣布毛文龙的十二大罪状,欲通敌谋反、贪污、不遵守朝廷纪律这些肯定是在其中的了,为了凑足十二条,连毛文龙娶下属的小妾这一事都成了罪状。这些罪状毛文龙一条都不承认。有的纯粹是袁崇焕胡说出来的,有的则是当时辽东将领的普遍现象。毛文龙为什么要认?他不认不要紧,要紧的是,他和他的手下已经被袁崇焕制服。   
袁崇焕又开始说大话,&你以为我是个书生就好欺负吗?我告诉你,我乃朝廷一个首将。今日我杀了你,如果我不能在五年之内恢复全辽以还朝廷,我就用砍你的这把尚方宝剑砍了自己!&   
这个时候的毛文龙对袁崇焕的大话早就不感兴趣了,他想知道的是,袁崇焕杀他到底是袁崇焕的意思还是皇上的意思。可袁崇焕就是不告诉他,跪在地上向着京城方向请旨:&我今天诛毛文龙,只因他独霸一方,不听朝廷命,以肃军政,各镇守将中如果再有如毛文龙者,照杀!&又吹牛:&臣五年不能平奴,求皇上亦以诛毛文龙者诛臣。&   
说完这些,就命令旗牌官将毛文龙推出帐外,像杀猪一样杀掉了。   
几天后,毛文龙被杀的消息传到京城,崇祯皇帝听了这个消息后,下巴差点没掉了。其实,崇祯开始时对毛文龙的了解并不是很深,因为毛文龙的发迹是天启年间的事情。崇祯刚登基时还听到了对毛文龙不利的消息,比如此人是魏忠贤一伙的,曾经给魏忠贤建过生祠。但两年后,他对这位海外大将就不这样看了。这位年轻的皇帝在这个时候看重的不是个人品德问题,而是这个人对他的希望所付出的多少的问题。不用任何人讲给他听,当他知道毛文龙所控制的皮岛和看了地形图后,他就明白,大明帝国可以没有任何一员大将,但绝对不能没有毛文龙。   
毛文龙没有死之前,后金在与明朝的对峙中,尤其是占据辽东后,面临的是两线作战的局面。西线是宁远、锦州的明军,南线就是皮岛统帅毛文龙和明属国朝鲜。天启四年(1624年)五月到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毛文龙曾五次兵袭后金,给满洲人造成了一定的军事压力。也就是说,有毛文龙在,后金方面就不得不随时提防他的偷袭,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就有毛文龙的士兵钻出来,给清军来一下子。毛文龙在暗处,而满洲人却在明处;毛文龙可以随时主动地挑选骚扰攻击满洲人的地点时间,而满洲人是明知毛文龙就在那个皮岛上,却因为没有水军而无可奈何。   
另外,毛文龙还起着联络朝鲜共同抗击清军的作用。从另一方面来讲,只要毛文龙在,朝鲜就敢于抗击后金。毛文龙一死,朝鲜立即投降了后金,后金没有了后顾之忧。   
崇祯终于忍下了,这种忍完全是因为袁崇焕说的那句&五年复辽&的大话。如果不是这句话,袁崇焕有一百个脑袋都不够崇祯砍。   
他原谅了袁崇焕,但是,原谅并不代表理解。这原本就是一件让人根本不可能理解的事情,如何能叫人理解呢?   
直到三个月后,才有人理解了袁崇焕,这个人就是崇祯。   
  楼主也理解了袁崇焕
  金庸这个混蛋老儿的袁崇焕评传流毒很大。楼主的文章应该大力推广才是。
  事实是历史上对袁崇焕评价最高的,不是别人,正是满清最高统帅努尔哈赤,是他一再对袁崇焕表示赞赏,康熙更是下令为其建祠供奉,清史稿中对他也是诸多煲扬之词。  -------    楼主说这些话可有证据么?
    袁崇焕在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的任上,被崇祯帝下诏逮捕并处死,诏书罪名为“谕以袁崇焕付托不效专事欺隐 以市米则资盗 以谋款则斩帅 纵敌长驱顿兵不战 援军四集尽行遣散 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共计六条,但没有“谋叛”“通敌”等字样,可见大明朝廷对袁崇焕的定性并非是汉奸,而是误国。    那袁崇焕又怎么成了英雄呢?原来是清朝给他翻的案。清朝编《明史》,说当初后金(清朝的前身)如何如何拿袁崇焕没办法,故意搞反间计,让两个成了俘虏的明朝太监听到袁跟后金私通的机密,然后又让这两个太监回了北京,终于让崇祯帝中计杀了袁崇焕,自毁长城。中国人的历史从来都有正史、野史之分。《明史》归入二十五史,属正史,所以最终结论:袁崇焕是大英雄,明朝误杀功臣。    后世之人就奇怪了,这《明史》完成于乾隆年间,但实际引用史料为《太宗实录》,也是康熙三十年的作品了,离袁崇焕的死隔有六十年之久,这中间无论什么野史正史,都没有“反间计”这个说法,怎么突然就冒出明朝中反间计误杀英雄的结论了呢?又有人遍查各种记录,看有没有被俘太监回北京的记载,发现此事还在袁崇焕被处死之后,从时间上看也无法构成反间计。所以,清朝写的这个《明史》让人满腹疑窦。    历朝历代编史书,官方名义承认的廿四史、廿五史,基本事实还是为后世所认可的。毕竟历代王朝编前朝史料,其目的是考察成败兴衰的因由,作为自家坐江山的镜子,所以总体上是力求准确的。但是清朝编《明史》,非议比较多。原因主要是清王朝得天下,很大程度上是拣了个现成便宜。    清或后金跟明王朝的作战,最大的胜仗是萨尔浒之战。明军分兵四路劳师远征,被内线作战的八旗军各个击破,从而改变了东北的战略形势。尽管后金赢得很精彩,但那毕竟是发生在东北,不动摇大明朝廷的国本。就算东北全境被后金所夺,只要一名总兵级别的悍将,率数万精兵扼守长城一线,总数不过十万的八旗军也不见得能打进关来。历史上吴三桂就守住了山海关,跟吴三桂同级别的将军,明朝并不缺。    明朝之亡,在于内乱。整个明朝后期的国家管理机构非常腐败,经济不景气,老百姓过得不好,临到十七岁的崇祯皇帝接过这个烂摊子,又偏遇上袁崇焕这个大忽悠,把整个国家的钱都骗去了辽东。这袁大忽悠庸才误国的故事咱放后面再说,先把明亡的事情交代完。总之国库已经超级透支的情况下,还非得年复一年征“辽饷”,只能不停向老百姓加税,闹得全国百姓都活不下去只能造反。不光老百姓“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连派去平叛的官军,很多也因为长期欠饷而反戈,最后整个国家都垮在全民造反里。    八旗入关,拣了个现成江山。但是明朝遗民不服气的很多,假托“朱三太子”名义要闹反清复明的人可不少。于是,清王朝就炮制这么一个反间计的说法出来。看看,明朝多昏庸啊,袁崇焕这样的大英雄居然被当作汉奸给杀了。你们反清复明想推翻康熙这样的贤君,复那个昏庸的明廷?宣传舆论的力量是很强大的,自康熙年间平反了袁崇焕之后,“朱三太子”的事情就淡下去了。    
   袁崇焕为什么要杀毛文龙???  
平心而论,袁崇焕能力有限,然则在天启年间,也算恪守本分,功大于过。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转变成了国贼。我想必须把时间倒退到崇祯元年。众所周知,崇祯继位之后剪除魏忠贤一党,启用东林系统。袁崇焕属于鸡蛋上跳舞的人物,两边讨好,因此也在此时被重新启用。是年月,平台问答,袁崇焕一时兴起,大嘴一张说出了五年平辽的大话。崇祯帝年少,图大有为,因而听信了袁崇焕的鬼话,命其督办辽事,钱粮一律绿灯放行。袁崇焕心知祸从口出,犯下欺君之罪,追悔莫及。     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得袁崇焕并不如何怕死,但他怕背着欺君的罪名去死,这对于整个家族的负面影响之大,现代人难以想象。倘是天启年间,抑或嘉靖年间,总有宦官或者权臣在朝,只要送上银子,有人说话,尚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偏偏不巧的是崇祯帝刚刚扳倒了魏阉,有谁敢于出头组织派阀,当那个带头大哥呢。因此袁崇焕面临着朝内无人敢言的窘迫局面。     故此,脱困的方法,不外乎制造一些人力不可抗的借口,为自己五年后不能平辽开脱。现在看来,他是多方撒网,一方面狮子大开口,大肆索取钱粮,希望皇帝知难而退,不再提五年平辽;另一方面又试图逼反毛文龙,借此搅乱辽东战局,为自己脱罪。他首先是对东江镇实施贸易禁运,克扣驻军粮饷。毛文龙报东江镇有兵二十万,经东林党人姜曰广上岛核对,确认为十六万,并报朝廷备案。而袁崇焕却一口咬定只有两万八千人,并按此发饷。袁崇焕希望借此迫使东江镇官兵闹饷,哗变,反水,这样自己五年不能平辽,就有了充足的借口。     但是他小看了东江镇的军人,大部分都是小野猪皮自新宾县公投之后大肆屠杀的幸存者,得毛帅营救,不仅留得性命,还可以深入建州杀贼复仇。他们怎么会因为区区粮草不足就叛向敌国呢。袁崇焕的小算盘显然是打错了。     与此同时,袁崇焕又一厢情愿的想出钱赎买一点沦陷区的土地,万一的情况下,也可以勉强交差。清国人借机讹诈,漫天要价。上文所指,袁崇焕及其热心的给清国筹办粮食,有可能就是赎买条件之一的缘故。当然,另外一条,也许就是随后发生在双岛的血案。除非袁崇焕患有间歇性精神病,恰巧发作,否则根本不能解释一个神志清醒地二品大员居然会以结交魏忠贤这样的理由来杀死一个一品武将,须知袁崇焕自己就是给魏忠贤立过生祠的人。也许合乎逻辑的解释就是黄泰姬开出了这个加码,而急昏了头的袁崇焕恶向胆边生,悍然矫诏发动了斩帅事变。只求早早了事,换得一点土地交差。     也许,这就是天启年间尚算忠直的袁崇焕,在崇祯年间迅速蜕变成国贼的原因。只可惜了毛文龙,赤胆忠心,却遭毒手。只可惜了赵率教,一心为国,又哪知那道着他在遵化决死突击的命令包藏祸心。更可惜的是我汉家河山不久将沾染腥臊,千万黎民沉沦地狱。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剃发易服,神州陆沉。汉土西看白日昏,伤心胡虏据中原……       另:“建虏以扼其背,甚忌之。阴通款崇焕,求杀文龙。而崇焕中其计不觉也,惜哉。”     ——《国榷·卷九十》     “五月庚戌,袁崇焕至双岛,毛文龙进谒,慰劳甚至。戊午,矫制杀文龙。崇焕自出都门至宁远,专主款;於宁远捷后,即令番僧往清军中唁问,意欲议和。会罢归,未就。迨再出,陛见日,许上五年复辽;既而惧上责效,欲复修款议。恶文龙扰之,乃决计斩文龙……”     ——《崇祯实录·卷二》     “先是降将李永芳,献策於大清主曰:兵入中国,恐文龙截后,须通书崇焕,使杀文龙,佯许还辽。大清主从之。崇焕答书密允,复以告病回籍,乃寝。至是,再任,思杀文龙,则辽可得。”     ——《明季北略·卷四》
  逻辑分析下袁崇焕杀毛文龙的原因
     首先分析下袁崇焕有没有权力直接杀毛文龙?答案是没有,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并赐尚方宝剑。而尚方宝剑只是对三品以下的官员先斩后奏,而毛文龙毛文龙官拜左都督、总兵,在三品以上,为一品,同时也持有尚方宝剑。(关于毛文龙的尚方宝剑《明熹宗悊实录》卷之三十一有以下记载:“赐平辽总兵官毛文龙尚方剑,加指挥佥事毛云龙锦衣卫衔。”)故袁崇焕没有权力杀毛文龙,杀毛必须有朝廷的诏令。       而袁崇焕能节制毛文龙吗?也不行。第一、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兵部尚书只为虚衔),管辖范围没有包括东江镇。第二、袁崇焕任命时并赐尚方宝剑,而同时崇祯收回了满桂和王之臣的尚方宝剑。但却没有收回毛文龙的那把,这就表明他不想袁崇焕干涉东江。做为一个皇帝要会搞权力平衡,不应该让一头独大,崇祯恐怕也有这么意思。第三、袁崇焕杀毛文龙时举的毛文龙罪证关于军队方面只有“尔专制一方,军马钱粮不受核”,这是说毛文龙军马钱粮不受核对,很专制,没有毛文龙不受节制这一条。倒是什么“剽掠商船,自为盗贼,当斩”“强取民间子女,不知纪极”“拜魏忠贤为父,塑冕旒像于岛中(这点只有袁崇焕这么说毛文龙,别人没有说过)”“人臣无将,将则必诛。尔奏有牧马登州取南京如反掌语,大逆不道”这类的造谣、文字狱、毫无根据理由一大堆。不能想象如果真受袁崇焕节制而不听使唤的话,怎么会没这个罪名呢?其他时史书也没有说毛文龙不受节制这个罪名。       袁崇焕要杀掉毛文龙这个对他来说的麻烦人物,为什么并不采用其他的方法,而是采用这种极端、不合理、令人瞠目结舌的方法来解决毛呢?袁崇焕要杀毛文龙,正常的程序应该是上奏本立事实请朝廷来解决。如果毛有死罪,如果毛文龙是“悬师海上,开镇有年,动以牵制为名,案验全无事实,剿降献捷,欺诳朝廷,器甲刍粮蠹耗军国。近乃部署夷汉多兵,泛舟进登声言索饷,雄行跋扈,显著逆行”的话,那么依当时崇祯对袁崇焕的信任,只要袁崇焕上表,那肯定崇祯会帮袁崇焕解决毛文龙。袁崇焕是个聪明的人,他明白这点的。而这个办法袁崇焕没有采取,为什么?因为他认为上表解决不了毛文龙。那我们分析下原因,是不是以下几种可能:1、朝廷不会处理,因为毛的牵制作用很重要;2、朝廷处理不了毛文龙,因为毛割据在外,不听朝廷的话;3、袁崇焕没有毛有死罪的实据。       第一种可能就不用说了,说明袁崇焕就根本不应该杀毛文龙,说明袁崇焕是自毁长城。       假如袁崇焕不上表是因为第二点原因的话,他还可以用另一个办法来处理毛文龙,那就是在双岛抓住毛文龙后,把他押送到京城去。假如毛有这事实,或袁有这方面的证据。那只要押解毛文龙上京就可以解决了毛文龙。事实上是他也没有采取第二种。那是不是能说明毛文龙不受节制、形同军阀割据是不存在的,没有一个中央朝廷能容忍割据而不受节制的地方军队的存在。       那就只能是第三种情况了,袁崇焕没有毛文龙有死罪的实据。袁崇焕曾给崇祯皇帝的上疏中说过这样的话“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还有“驭边臣与廷臣异,军中可惊可疑者殊多,但当论成败之大局,不必摘一言一行之微瑕。事任既重,为怨实多,诸有利于封疆者,皆不利于此身者也。况图敌之急,敌亦从而间之,是以为边臣甚难。陛下爱臣知臣,臣何必过疑惧,但中有所危,不敢不告。”袁崇焕说这些话是要求崇祯信任自己,不要为流言所动,不要中了敌人的反间计。说明他知道身为边臣的困难,那么为什么他自己却在没有证据下杀了毛文龙呢?我想有以下几种可能:1)袁崇焕想完全控制东江岛,前面已经分析过了,袁崇焕不能节制毛文龙。所以他通过杀毛来夺权,采取先上车,再补票的办法;2)怕毛影响了他跟后金的和谈,《国榷》有如下记载“崇焕于宁远捷后,即令番僧往唁奴虏,意议和。”“……虑毛文龙泄其计,遂身入岛诱文龙至。”“……将军执意不回,非冒饷欺君而。命执下。文龙欲抗辩,崇焕怀以尚方宝剑斩之。”3)杀毛文龙是议和的条件,《明史纪事本末》有记载:“天启间,崇焕抚辽东,遣喇嘛僧镏南木座往建州主款,会罢归末就。至是再出,无以塞五年平辽之命,乃复为讲款计。建州曰:‘果尔,其以文龙头来’。崇焕信之,且恐文龙泄其款计”,“身入岛诱杀之”。张岱《石匮书后集》卷十“毛文龙传”也有提到:“督师袁崇焕事,适当女直主(努尔哈赤)病死,崇焕差番僧喇嘛镏南木座往吊,谋以岁币议和。女直许之,乃曰:‘无以为信,其函毛文龙首来。”      
  毛文龙还什么五战五胜,还什么截击阿敏主力,请问战果多大?  对辽民五战五胜吧
  本来几千页的《大明熹宗实录》我也没精力去翻,只是百度袁崇焕吧有一个叫&玄一无相&的满遗,从亲满学者陈生玺教授的文章中,找出一段伪造的污蔑毛帅的文字,硬说是《熹宗实录》上的,以此来污蔑毛帅,我回家仔细阅读《熹宗实录》,并没有找到那段文字,却找到了一些满遗们不希望看到的东西。     《大明熹宗实录》 卷三十八天启七年四月 第4022页上,记载著&毛镇援丽截奴,三战三捷,已困奴与银杏江矣&,并对毛文龙作出了很高的评价,是&力遏狂锋之毛文龙&,这是对毛文龙在丁卯之役表现的评价。     丁卯战役的历史背景:当时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岳托、硕托等多位旗主、贝勒率八万满军大举侵朝,一度占领铁山,杀害了毛文龙100多口族人,毛文龙不顾满军势大,毅然率军反攻,五战连捷,粉碎了满军占领朝鲜的计划,收复铁山、瓶山、昌城、宣州等大片领土,史称&瓶山大捷&,《熹宗实录》第4022页的记载,就是关于此战的,当时战役还没结束,所以称&三战三捷,困奴与银杏江&。     同时在这一页上,还有一则有趣的记载是关于袁崇焕的,当毛文龙在前线与满军浴血奋战的时候,袁崇焕在做什么呢?原来是&巡抚袁崇焕疏颂魏忠贤功德请与宁远建祠&,哈哈,这可是白纸黑字,赖不掉的。     丁卯之役,满军派出八万大军,可见其对东江镇的重视程度。当时朝廷严令袁崇焕支援,袁崇焕都找各种借口不去,派9000人到三岔河做了做样子。若非毛帅浴血奋战,朝鲜已非为大明所属,而袁崇焕这时候忙着写文章歌颂魏忠贤并申请在宁远给魏修生祠堂,这种对比实在是太鲜明了。     值得一提的是,袁崇焕后来杀毛文龙的十二大罪状,其中有两条:     一是所谓&铁山之败,丧军无算,掩败为功&,铁山之役,也就是丁卯之役;二是所谓&拜魏忠贤为父,塑冕旒像于岛中&,对照大明信史《熹宗实录》本页的记载,这两大莫须有的&罪名&还真值得讽刺阿。     毛帅和袁崇焕,很巧合的出现在一页史书上,留下了荣耀和无耻两种不同的记录,在阎崇年等人不断篡改历史,吹捧袁崇焕的今天,读到这些记录,实在是百感交集,感慨万千啊。
  假太后在天之灵也要感谢楼主了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20世界80年代以来,研究袁崇焕成就卓著的阎崇年先生也有类似的观点。他出于对袁崇焕的崇敬与偏爱,从评价袁崇焕为民族英雄的立场上,为其杀毛文龙百般辩解,极力证明袁崇焕杀毛文龙&一无错处&(参看阎崇年《论袁崇焕》及《袁崇焕&斩帅&辨》,均收于阎著《燕步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  =======================================  阎崇年就一满遗,居然还是个汉人。    想起阎应元的抗清事迹,阎家怎么会出这么个不肖子孙。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十七朝人物;   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我很奇怪,现在翻案风越演越烈,混淆视听,更离谱的是说岳飞是大奸臣,秦大人反而成为大大的忠臣了.很多人为了吸引读书注意,语不惊人死不休,压根就没有历史的严肃性.  我不是史学界的,也懒的去翻那些古籍去和作者争一时之长短,看了楼主的文章,估计也是楼主一家之言,希望楼主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去考证这事,而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吸引他人眼球而故意标新立意.  众网友可以辩驳,但如果只是漫骂则显得自己没有底气,没有素质,学术在否定之否定才会有进步.  鉴定完毕.
  阎崇年并不是出于对袁崇焕的崇敬与偏爱  他的立场也不是袁崇焕为民族英雄    他是出于其他的目的:  把袁崇焕捧得越高,死得越冤  就越能体现明朝的腐败无能黑暗,就越能体现清朝的伟大光明正确  就越说明满族入关是多么的应该,多么的救民于水火    
从标题就已标出,以上所发文章均为转载,并非哗众取宠,供大家认识讨论而已。  
众所周知,因为政治,思想观念,个人好恶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历史事件被人为篡改的面目模糊,让人辨识不清。这就需要我们后人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严谨科学的态度,去探索发现历史的真相。如果人云亦云的话,那还需要那么多历史研究者干什么呢?  
很多被篡改的历史事件当然并非全是假话,有的七分真三分假,有的九分真一分假,这样才更加的能迷惑人。我们对这些历史事件,当然也不能全盘否定,因为其中大量史料确实是真的。  
所以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突然又到另一个极端,比如说以前都说袁崇焕是大英雄,所作的事情都是对的,包括杀毛文龙,但现在很多人证明杀毛文龙是错的,然后大家又都说袁崇焕一无是处,甚至是个大汉奸。这样就不对了,袁崇焕也确实做了很多好事,毛文龙也并非一点错都没有。  
人总是复杂的,由人组成的历史更加复杂,以前我们就吃过把历史过于简单化的亏,现在又怎么能继续这么干呢。  
  这文章要顶,猿狗是TMD的祸国大贼,他是满人的英雄,与我们大汉是大敌!!!!!!1111
  ban wu chu li jian
  作者:lisizhe16 回复日期: 11:00:22 
     从标题就已标出,以上所发文章均为转载,并非哗众取宠,供大家认识讨论而已。    -------    拜托楼主认真点,胡编乱造的东西也转载过来?  文章里几乎每一段都是硬伤,如果一一指出的话,楼主打算来接招么?
  国家支持毛文龙如果有支持袁崇焕那么不遗余力的话,建奴早就一边凉快去了。
  明末的民族英雄何其多也。袁崇焕这个“民族英雄”的“典范”,真有那么的“伟光正”吗?
  袁崇焕斩杀毛文龙虽然有貌似定论的史学观点,但近年来反驳之声越来越大,未尝不是对主流舆论宣传中亲满倾向的一个反击。    引发极大争议的架空历史小说“窃明”,作者灰熊猫就是个坚定的挺毛反袁派,他是很罕见的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不遗余力论证、鼓吹、推广倒袁观点的网络写手。窃明在海峡两岸引发的争论风潮恰好说明了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拜托楼主认真点,胡编乱造的东西也转载过来?    文章里几乎每一段都是硬伤,如果一一指出的话,楼主打算来接招么?  ——————————————————————  
正是因为知道转载的文章中错漏不少,所以才帖出来让大家讨论啊,大家摆事实讲道理嘛,已经定论的话还讨论什么呢?  
众所周知,因为政治,思想观念,个人好恶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历史事件被人为篡改的面目模糊,让人辨识不清。这就需要我们后人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严谨科学的态度,去探索发现历史的真相。如果人云亦云的话,那还需要那么多历史研究者干什么呢?  
  作者:lisizhe16 回复日期: 17:37:48 
      拜托楼主认真点,胡编乱造的东西也转载过来?      文章里几乎每一段都是硬伤,如果一一指出的话,楼主打算来接招么?    ——————————————————————     正是因为知道转载的文章中错漏不少,所以才帖出来让大家讨论啊,大家摆事实讲道理嘛,已经定论的话还讨论什么呢?     众所周知,因为政治,思想观念,个人好恶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历史事件被人为篡改的面目模糊,让人辨识不清。这就需要我们后人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严谨科学的态度,去探索发现历史的真相。如果人云亦云的话,那还需要那么多历史研究者干什么呢?  -------    1)事实是历史上对袁崇焕评价最高的,不是别人,正是满清最高统帅努尔哈赤,是他一再对袁崇焕表示赞赏,  2)康熙更是下令为其建祠供奉,  3)清史稿中对他也是诸多煲扬之词。    随便转一段,里面三件事情哪件是事实?希望楼主能给出证据!
  作者:嗷嗷伤心 回复日期: 15:57:08 
    ban wu chu li jian  ==============================================  guo ran ru ci
  《东江客问》明·吴国华著
   简介:《东江客问》是曾任兵科给事中的明朝人吴国华所著,反映了明朝一般士大夫阶层对袁毛公案的看法和认识,因为明朝人比我们更了解当时的情况,又没有接受满清伪史《明史》的洗脑,也没有金庸、阎崇年这样的包衣奴才去对他们胡说八道,因此他们对袁毛公案的看法和今人是不一样的。
  《东江客问》     小引     《东江客问》余纪毛帅及袁崇焕事,尘之敞簏久矣。客偶有贻余《矾声》、《漩声》二书,盖程更生左袒崇焕之言也。余受读而笑曰:“《客问》亦可刻乎?”余曩不敢刻诗,见刻之诗有鄙俚之句,乃敢刻诗;不敢刻文,见刻之文有芜陋之辞,乃敢刻文。今见《矾声》、《漩声》,而《客问》不免杀青矣。且毛帅见刺于崇焕,崇焕伏法于司败,孰是耶?孰非耶?余饮毛香名,未窥半面;程则师事焕,受其多金,孰公耶?轨私耶?遂投梓人。     崇祯癸酋长至前日梦来居士英自题。
  东江客问
    庚午 雍凉吴惟英国华著     奴发难,客折忠肃于祠,得签中吉,有“争道杭州出状元”之句,乃决意请缨,不知为毛帅谶也。逮壬戊以来,复镇江矣,俘佟养真矣,据铁山矣,收辽民矣,坚守诸岛矣,保障朝鲜矣,朝野之人,无不壮之,牵制之名,于是乎著。奴屠一城归,战一胜归,终不敢窥关一步,谓非毛之功不可。     当宁授之节钺,假以便宜,威权日重,忌功者遂睥睨尾其后,辄揄试其端,然亦莫袁崇焕甚。牵制者,战之事也。焕阳图恢复,阴求和好,战与和不互用,毛与袁不相能。势分枘凿,迹别熏莸,无怪其然者。     客过予而问曰:“袁之欲和有据乎?”曰:“丁卯岁,予从程一麟参戎知之。焕招程入幕,毕露肺肝;程乌得为焕讳。余送程之诗,勉程‘急斩陈汤虏,休和魏绛戎’,盖指此。已巳夏六月,焕果刺毛于东江,京师汹汹如沸,至有垂涕者。朝绅中有谓杀一文龙,而崇焕之局更宜早结;诛一文龙,而崇焕之任益重大者。有谓双岛非云梦之乡,而先为伪游;崇焕无救赵之举,而先椎晋鄙者,皆惜毛无显过,而遽遭毒手,遐迩之言,不啻若自一口出。”     客复过予,诘曰:“焕若此专杀,恐有密旨。不然,抑可欺罔耶?”予曰:“焕之罪,正坐欺罔耳。当刺毛时,一则曰请旨,再则曰西向请旨。奈何迢迢双岛,取旨如寄?旨也者,焕能自出之乎?意者谓焕既召对,旨之有无,难以窥测。予以为不然,焕果诬毛有罪矣,上亦不过颔之。况既杀之后,旨可不密,何竞杳然无闻乎?朝廷用焕专者,以灭奴也,非以刺毛也。焕胡昧专任之意,肆专杀之权哉!”     客俯首久之,突曰:“子言固矣。然则焕与毛有仇否?”予曰:“不独专杀毛者,毛之仇;即手刃毛者,亦毛之仇;继毛任者亦毛之仇。徐主政尔一,曾荐毛弹焕。勤恳剀切,义正词严,无惑乎焕之衔(通‘衔’字,怀恨的意思)毛,此专杀毛者,毛之仇也。焕所用旗鼓徐敷奏,乃毛戏下逋将,几欲斩之不得,遂藉焕为护身符,以甘心焉。焕缚字甫出声,而敷奏已碎其两臂,执尚方剑俟矣,此手刃毛者,毛之仇也。焕广布私人,代毛任使,分其部而四。闻东江残卒,业已歼之,乃匿不以报。若辈盖日傍毛于焕侧,焕遂误堕彀中,此继毛任者毛之仇也。”     客遂曰:“杀之仓卒,实似有隙。子言得之。”予不觉胸中欲吐者,勃勃流出,因抚客之背曰:“焕以毛怀反侧也。乃谓告文龙者甚夥;谓杀文龙,众将皆唯唯。是毛已众叛亲离,孑然一身矣!系之槛车,归之田下,明正其罪,未为不可。胡乃鬼域百出,动称有旨。即诸将为毛雪冤,天高听远,亦无如焕何?称文龙拮据四载有功者,亦可概见。且焕言文龙跪而请死,正见其从容就义,所畏者国家三尺。如蒙二心,不第目无焕,抑且目无朝廷,死生大矣,宁肯长跪以服上刑?况毛亦有赐剑,将亦曰有旨,崇焕将何以自保?幸毛之自持一片忠赤,不以白刃而稍有动摇。即一把火便了东夷一语,诚痛绝千古。有如是立心之人,敢云取南京如反掌乎?以小人度君子,何患无辞。最可切齿者,藉哲皇(指天启皇帝)恩遇之隆,作毛罪案。哲皇恩毛以功,不似恩魏珰以悻也。哲皇之恩,没世不忘,而尧舜之君,宁忍背之,抑岂以哲皇恩纶,遂锻练之哉!毛立功之日,在忠贤窃柄之先,加以阴气所承,相借而相成者,荒废愈甚。至于建祠岛中,用冕旒,益无稽矣!焕何不曰附登莱官绅立祠登莱,何不曰附宁锦官绅立祠宁锦?而直曰岛中也。人烟难到之地,谁为核实?‘莫须有’三字,‘意欲’二字,足服天下后世乎?”     客难予曰:“倘有人自宁远来,谓毛可杀,子将何以对?”曰:“即双岛之人,曰可杀,吾不信也。何也?畏专杀者杀之也。此殆上之福气,崇焕幸耳!若双岛之人曰不可杀,宁远之人皆曰不可杀,则焕死无噍类矣!封疆事,忍言哉!大抵焕不死虏,必死法。子请鹄立俟之。”客首肯而去。   
  七月奴雏(指皇太极)渡河。十一月陷范阳(蓟州古称),掠渔阳(通州古称),载越数日,直抵都下。予奉命坐守南新仓,日夜巡缉,客匆遽策蹇驴来向予曰:“子曩之言然,子曩之言然。”因扣焕将来作何究竞?予曰:“不日逮矣。”客讶然曰:“上召见焕,慰劳赐予倍极厚,倚之方殷,宁有是理?”予曰:“闻其贤则进之,及知其不肖则戮之。武侯之于马谡尚然,子何独疑于英明之主耶?刻印销印,正足为汉高美德。子请毋疑。”     居无何,若军若民为之谣曰:“拿了袁崇焕,大家吃太平宴。”语稍稍播大内。上迹崇焕不法状,命缇骑系之,不动声色,而跋扈之臣,竞投犴狴。与处魏珰,后先相似。即舜去四凶,不是过。会予仓中获奸细张思栋,自称崇焕部卒。予同事罗侍御万爵讳言之,遂致左谪。崇焕之心,真险于太行远矣。     客时同予住行署屡日,意恐崇焕所拥之兵叛。予笑曰:“经略专杀一无辜之总镇,总镇之众不叛,天子特诛一有罪之经略,经略之众敢叛耶?若焕御之厚,必为渠杀贼,安肯退缩不前?若焕恐其杀贼,自败和局,是焕为退缩作俑,无复望诸军效力矣,即任其去留可耳!”兵果飏去。     嗟,嗟!崇焕生平方略,如斯而已。因夜与客酌而详其概,曰:“《语》云:‘师克在和’,故和于阵,始可以战。而子舆氏直谓天时、地利不如人和矣。焕不和于同朝,而欲和于敌国,不和于同事,而欲和于仇雠;内分冰炭,外投水乳。卒至枉刺毛帅,百折不回,遂败牵制之□,身受横辱。盖焕阴险性成,一副精神,惟供闪烁,不意反为奴所乘。焕妄意求和,而和乃丧其驱。自古谋定后战,岂有漫无成见,辄去我之所恃,剪敌之所畏,草草了此大任哉!穰苴斩庄贾,燕赵披靡;韩信斩殷盖,秦师席卷。未闻杀一便宜拥节钺之大帅,高坐成和局者。和矣,焕未必不身试法,何虑不出此?     矧毛帅一时之疑人也,独少千古名耳。崛起行间,洊至都护,足起宿将之疑;远据海岛,多请水衡,足启缙绅之疑;朝鲜疑侵其疆;奴酋疑袭其后。得崇焕一刺之,而宿将变疑为唏嘘,缙绅亦化疑为阳雪。疑侵疆者释,疑袭后者破,宜使千古之下,不惟牵制不牵制,未可知也,即灭奴不灭奴,亦末可知也,是又存一疑案矣。假使焕能和于毛,戮力岩疆,共图实际,结西虏为声援,连朝鲜为犄角,何事不可?仅听奴扬扬自得,赚崇焕曰和,曰和,是所谓无约而请者矣,非谋而何?崇焕愚也哉!予暇时得其欲和之状十事,可称诛心之论,试为子毕其说。     老奴毙命,此天心厌乱,通国称快时也。焕瓣香束帛,吊死唁生,一。     向大廷入对,天威不违咫尺,辄敢浪谈五年平奴,出语人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武侯不足效。’武侯何尝以灭魏自许哉?侯所不敢行之庸主者,焕行之英主,二。     焕与奴往来书札,悉抄白张之辕门,意欲诸将有起而言和者,了不可得。且每称奴‘大金国汗’。汗者,华言帝也。堂堂衣冠,而帝外夷耶?抑以帝字羁縻之耶?三。     焕若以修战为事,则当选某宜大帅,某偏禆,某宜冲锋,某固守,胡日与郑秀才促膝,夜与白喇嘛抵掌也,四。     密属其党,设五问之说以问之,大抵谓辽复必不可守,然则两河版图,终沦腥膻,不拯斯民水火,五。     戊已之交,奴田荒食乏,有机可乘,焕则市米西虏,是与市奴一间耳,诚所谓赍盗粮,六。     奴雏之内掠也,焕与有谋,始而渡河,焕已知之,既而由蓟躝入,焕不奉檄,踉跄来矣!奴之西,而焕之东;奴之东,而焕之西,卒无一相遇,七。     奴驻毳幕近畿,人方恨援师之不集,焕力拒满、侯二帅,不使当奴,谓我辽兵尽足用矣,遂令两帅之军,涣散奔逸,不可收拾,八。     奴薄城下,焕亦在城下,不以一矢相加遗,挟虏以为重,欲要城下之盟,畏上不敢启齿,复恐奴子背约,固请入城,岂辽兵平原旷野,不能对垒,而能门斗巷战也哉?九。     后复召问机宜,焕向诸大老,止言奴骁悍难敌,而对上则曰三日退虏,是五年平奴之故智也。退奴者,则非斩将■旗之谓矣,殆不明言和,而强名之曰退,十。”     客曰:“有心哉,子也。崇焕之罪,可胜诛哉?然毛帅得子,亦足不朽。且子勋裔,毛武臣,不涉护局之嫌。子殆从国家起见也,较之彭越被醢,栾布为之不平;武穆就戮,蕲王为之解体,益有见矣。”予谢不敏。久之,客欲罢去,从旁一人曰:“当日毛之由皮岛航海赴宁远也,亦失策。毛不附皮,龙复去海,足为死数。”客知为谑,相与一噱而散。     明年,碟焕于市,民间得其肉生■之,一脔直十数钱。斯时毛之骸骨,早在西泠南屏间矣。予因述其颠未,以备史遗,亦非有意扬毛抑焕,特于此见天王明圣云尔。
    挽毛大将军诗附:     昨夜营星色黯然,讣音忽向路人传。
  但嗟韩信成擒日,不见蒙恬御敌年。
  功业已沉沙碛雨,精灵犹锁海门烟。
  好收战骨鸱夷里,归葬西湖岳墓边。
  1、袁崇焕掌兵之前,局势危急(毛文龙尚在),努尔哈赤眼看入关。2、袁到后扭转局势,清兵损兵折将难以攻下,边防 牢固兵力壮大。3、数年后清军难以入关,绕道由喜峰口攻入,袁及时回援,击溃清军。4、皇太极无奈施反间计,袁被冤杀。5、因袁打造的防线及部将还在,清军亦难入关。6、后明朝被李自成灭,清军还被阻关外。7、后袁崇焕旧部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清军才入关。----------毛文龙真的那么重要吗?袁崇焕真的无能该杀吗?
  1、不知局势危急(毛文龙尚在),努尔哈赤眼看入关之言是怎么来的,努尔哈赤出兵辽西走廊根本不是为了攻打山海关,而是为了抢掠补给物资,事实上,因为努尔哈赤后期的一系列政策失误,大杀汉人、功臣,造成人口锐减,粮食不足,内部动荡,外部孤立,看似威风八面,实际已属回光反照,努尔哈赤之所以才攻打了宁远两天就退兵,正是因为毛龙文部已兵逼沈阳城下,再不走老巢都被端了。    2、袁到后扭转局势,清兵损兵折将难以攻下,边防 牢固兵力壮大这话也对也不对,袁崇焕确实对辽西防务贡献很大,但他没有战略眼光,只知道重视辽西一地,与满清和谈,使蒙古背弃;坐视满清全师攻朝鲜而不救,使朝鲜降清;杀毛文龙,使东江镇崩溃,满清再无后顾之忧。    3、数年后清军难以入关,绕道由喜峰口攻入,袁及时回援,击溃清军这话完全是颠倒黑白。皇太极之所以能绕道从喜峰口入关,就是因为袁失信于蒙古,蒙古借道,杀毛龙文,使其无后顾之忧的原因,北京之战,明军完全被清兵牵住鼻子打,没办法,首都被围,不敢不救啊,结果被个个击破,死伤无数,满清自始至终保持战役的主动权,后来退兵也是因为抢够了,急着回去消化而已。    4、皇太极无奈施反间计,袁被冤杀的记载存疑甚多,因为这事儿的最早记载是在康熙三十年的实录上,那时据袁崇焕被杀已六十年了,期间完全没有任何相应记载。当时假托&朱三太子&名义要闹反清复明的人不少。怀疑清王朝就炮制这么一个反间计的说法出来。看看,明朝多昏庸啊,袁崇焕这样的大英雄居然被当作汉奸给杀了。你们反清复明想推翻康熙这样的贤君,复那个昏庸的明廷?宣传舆论的力量是很强大的,自康熙年间平反了袁崇焕之后,&朱三太子&的事情就淡下去了。    5、因袁打造的防线及部将还在,清军亦难入关这话也有问题。当时虽然拼命保住了北京,但关宁军老兵战死无算(古代打仗老兵极为重要,没有老兵镇定壮胆,新兵一触即溃),名将满桂,赵率教等多人阵亡,实力大损,从此与满清主要野战再无胜迹,而且战术死板,只知道据城而守,最后变成缩头乌龟,处处被动挨打,这也是战略优势丧失的后果。    6、后明朝被李自成灭,清军还被阻关外这是事实,但主要不是明朝关宁军强大的原因,而是皇太极不像努尔哈赤那样迷信武力,连年征战,处处树敌,而是比较注重修养生息,聚集国力,皇太极发动的外战都是为了促进他的内政,促进他的战略优势来发动的。事实上,清军包围北京那一次只是第一次入关,在明朝被李自成灭亡之前,已前后从蒙古,山东入关五次之多,每次都抢掠人口数十万,皇太极得到这些人力财力,积极开发满清之地,不但完全克服努尔哈赤后期内政衰败,孤立无援的境地,而且实力大涨,蒙古、朝鲜都已臣服,满清八旗动员能力也增强不止一倍以上(努尔哈赤进攻宁远不过五万人,而到多尔衮进关已达十余万之多,装备也更加精良)。反之,这些年间,满清数次入关造成难民数百万,再加上政治腐败,土地集中,天灾频繁,政策失误等原因,明朝每况愈下。    7、后袁崇焕旧部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清军才入关也是事实,但先前已说过,清军已五次入关走的都不是山海关,多尔衮本来也打算绕道走蒙古地界进入长城,大家试想一下,即使吴三桂不投降满清,北京城就守得住吗?李自成在北京已丧尽人心,一旦被满清突然从蒙古入关包围北京,李自成里无粮草,外无救兵,内部再乱,只能被全歼于北京城内,下场恐怕更惨。    
综合所有事实可以看出,明朝对满清战略优势丧失的转折点就在袁崇焕杀毛龙文之时,从那以后,明朝战略优势逐步丧失,对满清主要战役也再无胜迹。袁崇焕老实说也还颇有能力,有他在至少在辽西走廊正面满清占不了什么便宜,崇祯杀他太过了。但他能力也有限,尤其是战略眼光太浅,只知用正,不懂用奇,被皇太极轻松取得战略优势以后就只能被动挨打了。
  楼上,这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事实,还有一种东西叫证据.可惜您的贴子里两样都没有出现.    1)板有什么证据证明是毛文龙出兵让奴尔哈赤退兵的?绝华岛是怎么回事情?  2)袁卖粮给蒙古,怎么变成使蒙古背弃?丁卯之战就在毛的眼前打的怎么毛不救?袁在时,从未撤过东江,反而增加军饷,怎么也变他使东江镇崩溃?  3)袁失信于蒙古的传奇故事是哪里听来的?失什么信了?  4)还是一句话,证据呢?  5)满桂,赵率教的故事拜托看看熟悉再说话.明军除去袁领导的宁锦之战,哪曾野战赢过满清?  6)皇太极为什么放山海关近路不走要绕道?  7)吴三桂是袁旧部?袁死的时候吴三桂还念初中呢!为什么基本常识都搞错?    &综合所有事实可以看出& -- 您那一句是事实?
  1、请多看看书,老奴到达宁远之时,毛文龙已大败负责防御他的两红旗,前锋到达沈阳城下。  2、袁停止了对蒙古的赏金,还不算背弃,早已丧失信誉的人想补救已经晚了。(蒙古人杀满人可以拿首级找明朝报销)。丁卯之战满清八万大军齐出主要就是为对付毛龙文,毛文龙怎么救自己?袁杀了毛文龙以后为了安抚才增加军饷好不好,多看看书,东江镇饿的人人菜色是谁干的?  3、前面已经说过了。  4、不明白有些人为什么就只信满清的,不信明朝人记载的历史。  5、满桂,赵率教就是死于援救北京之战。毛文龙没野战赢过满清,能建立偌大的东江镇?  6、皇太极为什么放山海关近路不走要绕道?正说明袁崇焕战略眼光低下,丢了蒙古和朝鲜、毛龙文,使皇太极无后顾之忧,能够绕道出兵。  7、吴三桂祖祖辈辈本来就属于辽东军户,怎么不算袁的部属?别说上初中,上小学都是。
老实说,我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满清说袁崇焕是个大英雄的证据是从哪找来的,满清又为什么要销毁明朝审判袁崇焕的证据?
大同总兵满桂将军闻满清攻向北京之后,于十一月丁亥日(公元日)即赶到京师,只花了十天(还要扣去消息传到山西的时间),比就在山海关附近的袁崇焕部早了10天赶到京师,成为第一个到达北京的将领。  
北京城下之战,满桂于清兵最正面的德胜门迎战皇太极主力,袁崇焕部祖大寿,王承胤合计超过15000人的部队,加上部分京师官兵于广渠门对阵清兵2000白旗军(一说为5000)牵制部队。很可惜的是在北京军民的众目睽睽之下,袁部的表现很让北京军民失望,一与清兵接阵,袁部王承胤部就全军溃散,反而杀敌1000,自伤数百的是很少打仗的京师官兵。  
而满桂与清兵20余战后,寡不敌众,退向袁营,袁部不仅没救,还乱箭射向了满桂部,就连将军满桂都被袁部射成了刺猬,身中8箭,士兵伤亡怠尽,满桂不得不只身逃进京城,带着累累箭伤在朝廷之上指责袁崇焕。  
赵率教(),字希龙,号明善,朝廷封率教为太子少傅,世袭锦衣千户。崇祯元年(1628)八月,率教移师驻守永平,兼辖蓟镇,统领八路兵马。九月,奉命再守山海关,授平辽将军。二年,清兵自大安口南下,率教统兵四千驰援,十一月,与清兵战于遵化,寡不敌众,中流矢以身殉国,享年六十,率教所部全军阵亡。帝闻痛悼,赠太子太师,立祠奉祭。率教为将廉勇,待士有恩,勤身奉公,劳而不懈,与满桂并称良将。    
  天启七年(1627年)正月阿敏以八万之众侵略朝鲜,史称“丁卯之役”。阿敏兵分两路,一路由济尔哈朗率军五万攻铁山,自带三万余骑兵攻义州,两地被同时攻克,东江镇当时在铁山仅有屯田军一万,多是老弱和家属,后金重兵围攻之下很快失陷,东江镇屯田军伤亡惨重,毛文龙家属三百七十余口被屠杀。此时毛文龙的主力尚在皮岛,虽然铁山失陷但损失不大,毛文龙不顾后金的重兵压境、精锐尽出,军力明显超过自己许多而毅然反攻,先集中兵力在各地搜杀后金军,又出击辽东半岛取得了瓶山大捷,一度收复铁山、昌城,后又在鸭绿江实施水陆并进截杀返回沈阳的阿敏主力取得一些胜利。
  杀了你还有错了。反对民族融合的都要杀!
毛文龙长期在后金后方给予袭扰和打击,让后金时常坐卧不安,就在努尔哈赤去世前三个月,毛文龙还曾派兵袭击距沈阳仅一百八九十里的鞍山驿(鞍山西南旧堡),这使努尔哈赤十分慌张,连夜赶回沈阳,诸王忙率兵向鞍山进发。数日后,毛文龙又派兵袭击萨尔浒城,此地距沈阳也只有百余里。后金的都城沈阳周围都遭受毛文龙的威胁,连努尔哈赤都要连夜躲避,这是什么样一种威慑?若后金大举出征,那后方还不被毛文龙翻了天了?有这种敌手“慑于后”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有心思远征吗?
   值得一提的是,毛文龙从天启元年(1621年)到敌后开创东江镇就没有一点军饷粮饷,在天启五年(1625年)前总共才领了内帑银子5万两作军饷,而袁大人一出关就有480万辽饷、米180万,另发内帑120万、铠甲40万具,红夷大炮10门,其他弓箭军械无数……这能比吗?崇祯元年1628年袁大人出镇山海关,直至次年六月不封锁后金,而用军粮接济已经蓟门外投靠了后金的蒙古部落,为后金南侵准备军粮,同时不准登、莱片凡下海,封锁东江镇的给养来源,把东江镇饿得“人皆菜色”,以这种方式“配合”后金蚕食东江镇在辽南的堡垒,最终以“开镇八年,不能复寸土,观望养敌,十二当斩”杀了毛帅。皇太极在毛被杀的七天以后立刻宣布“整旅西征”,并从袁大人接济的蓟门外的蒙古部落地盘入塞。
  后金从觉华岛上20万石粮食中拿走了十余万,剩下&八万二千&带不走的就焚毁了,这说明后金已经拿不了那么些了,所以他们对宁远就更没有兴趣了,这也是撤军的主因之一,因为粮食已经到手,不过后金还是非常想打下宁远的,只不过毛帅在后面干了一下子,努尔哈赤不放心后方,于是马上回师,所以才有遗憾。
  支撑袁崇焕为“民族英雄”的史籍主要有哪些?如果袁是所谓的“民族英雄”,那毛文龙岂不更加是民族的英雄了?  英雄杀英雄……很好,很强大!  
  嗯,貌似很有些斯大林肃反的感觉啊。
  宁远大战时建奴的首都在辽阳,沈阳的防御并不算严密,毛文龙打到沈阳算不了什么。
  作者:lisizhe16 回复日期: 8:58:50 
    1、请多看看书,老奴到达宁远之时,毛文龙已大败负责防御他的两红旗,前锋到达沈阳城下。    2、袁停止了对蒙古的赏金,还不算背弃,早已丧失信誉的人想补救已经晚了。(蒙古人杀满人可以拿首级找明朝报销)。丁卯之战满清八万大军齐出主要就是为对付毛龙文,毛文龙怎么救自己?袁杀了毛文龙以后为了安抚才增加军饷好不好,多看看书,东江镇饿的人人菜色是谁干的?    3、前面已经说过了。    4、不明白有些人为什么就只信满清的,不信明朝人记载的历史。    5、满桂,赵率教就是死于援救北京之战。毛文龙没野战赢过满清,能建立偌大的东江镇?    6、皇太极为什么放山海关近路不走要绕道?正说明袁崇焕战略眼光低下,丢了蒙古和朝鲜、毛龙文,使皇太极无后顾之忧,能够绕道出兵。    7、吴三桂祖祖辈辈本来就属于辽东军户,怎么不算袁的部属?别说上初中,上小学都是。  -------  1) 哪本书?  2) 袁停止了对蒙古的赏金? 证据呢?  4) 明朝反毛的资料怎么说?朝鲜人的资料信不信?  5) 还是那句话,证据!!!!!  6) 皇太极走的蓟门是刘策负责的地方,而袁根本管不到他.请尊重事实!  7) 吴三桂祖辈跟吴三桂本人是一回事情?    请给出证据!
  作者:lisizhe16 回复日期: 9:23:11 
     毛文龙长期在后金后方给予袭扰和打击,让后金时常坐卧不安,就在努尔哈赤去世前三个月,毛文龙还曾派兵袭击距沈阳仅一百八九十里的鞍山驿(鞍山西南旧堡),这使努尔哈赤十分慌张,连夜赶回沈阳,诸王忙率兵向鞍山进发。数日后,毛文龙又派兵袭击萨尔浒城,此地距沈阳也只有百余里。后金的都城沈阳周围都遭受毛文龙的威胁,连努尔哈赤都要连夜躲避,这是什么样一种威慑?若后金大举出征,那后方还不被毛文龙翻了天了?有这种敌手“慑于后”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有心思远征吗?       作者:lisizhe16 回复日期: 9:25:16 
     值得一提的是,毛文龙从天启元年(1621年)到敌后开创东江镇就没有一点军饷粮饷,在天启五年(1625年)前总共才领了内帑银子5万两作军饷,而袁大人一出关就有480万辽饷、米180万,另发内帑120万、铠甲40万具,红夷大炮10门,其他弓箭军械无数……这能比吗?崇祯元年1628年袁大人出镇山海关,直至次年六月不封锁后金,而用军粮接济已经蓟门外投靠了后金的蒙古部落,为后金南侵准备军粮,同时不准登、莱片凡下海,封锁东江镇的给养来源,把东江镇饿得“人皆菜色”,以这种方式“配合”后金蚕食东江镇在辽南的堡垒,最终以“开镇八年,不能复寸土,观望养敌,十二当斩”杀了毛帅。皇太极在毛被杀的七天以后立刻宣布“整旅西征”,并从袁大人接济的蓟门外的蒙古部落地盘入塞。       作者:lisizhe16 回复日期: 9:32:34 
    后金从觉华岛上20万石粮食中拿走了十余万,剩下&八万二千&带不走的就焚毁了,这说明后金已经拿不了那么些了,所以他们对宁远就更没有兴趣了,这也是撤军的主因之一,因为粮食已经到手,不过后金还是非常想打下宁远的,只不过毛帅在后面干了一下子,努尔哈赤不放心后方,于是马上回师,所以才有遗憾。  -------    拿~出~证~据~来~~~
  吴三桂祖辈跟吴三桂本人是一回事情?  能问出这句话的人水平可想而知了,你以为明朝军队和现在一样啊,明朝军户都是得祖祖辈辈要当兵的,一生下来就是军户,所做的一切就得为军队服务,比方说辽东镇军户一生下来就是辽东镇的兵,而且基本上一辈子不能去干别的事儿了(比如迁徙,考秀才,做买卖之类的)。这个政策好处是可以减轻国家负担,但坏处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最终造成明军战斗力极其低下。  其他的问题更可笑,劝你多看看书,别问些让人笑掉大牙的问题。
  连明朝国家和军队最基本的制度都不懂,还谈什么明朝历史啊。
  顶楼主,袁贼就是一个毫无战略眼光,只会大话的典型中国油子官僚,这样的人害人不浅啊。
  “请拿出证据来!”,一句顶万句。……很好,很强大!  
  先拿出证据来驳掉俺转载的《东江客问》,再扯其它也不迟嘛。
  作者:ssdgmdg 回复日期: 10:11:07 
    先拿出证据来驳掉俺转载的《东江客问》,再扯其它也不迟嘛。    -------  随便拿出一条:&奴雏之内掠也,焕与有谋,始而渡河,焕已知之,既而由蓟躝入,焕不奉檄,踉跄来矣!奴之西,而焕之东;奴之东,而焕之西,卒无一相遇,七。 &    凭空捏造,哪里有证据?  
  作者:lisizhe16 回复日期: 13:21:16 
    吴三桂祖辈跟吴三桂本人是一回事情?    能问出这句话的人水平可想而知了,你以为明朝军队和现在一样啊,明朝军户都是得祖祖辈辈要当兵的,一生下来就是军户,所做的一切就得为军队服务,比方说辽东镇军户一生下来就是辽东镇的兵,而且基本上一辈子不能去干别的事儿了(比如迁徙,考秀才,做买卖之类的)。这个政策好处是可以减轻国家负担,但坏处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最终造成明军战斗力极其低下。    其他的问题更可笑,劝你多看看书,别问些让人笑掉大牙的问题。  ------    袁任职时,吴三桂是小孩子.根本不是一个时期的人.说吴三桂是袁下属纯属扯淡.军籍制度和这有什么关系?起码你应该知道明朝有&将不专兵&的制度,关宁又不是袁的私军,凭什么说吴三桂将来会当兵所以就也算袁的部属?袁前有高第,王在晋,后有孙承宗,为什么不说吴三桂是他们的部属呢?
  楼主,不管大家在这分析来分析去。有一条是肯定的:明末皇帝没有战略家的雄才大略。如果有,他可以不那么倚赖袁,如果不那么倚赖,就没有那么多大家在这讨论来讨论去的问题。    好像明朝被灭是袁一个人干的?!——这一条是绝对让人不服的。    你们在这讨论来讨论去就是什么时候的什么战役——你们也没有战略眼光。是什么导致了这些战役的成败?刘邦被项羽打败了多少次,然而刘邦还是最后胜利了。有一些东西,不是靠一两个将帅之间的故事就能解释的。    你说为什么大家信清人写的史,不信明人写的史。那我反问,为什么我们信明人写的,不信清人写的。——我的意思并不是我信清人写的史,而是告诉你,你也不能偏信。你要找证据,足以让每个人信服的证据。你还是看人家的东西多,证据少。    你自己也说了,如果毛还在,满清取胜要晚50年(当然这只是你自己的讲法)。换句话说,毛还在,明也是必亡的!多谈谈这个,感觉更有意义。    不要去猜度什么“清为了平息朱三太子”的心思,人家的心思,你在这猜,还叫什么历史。你都可以拍电视剧了。    最后还是强调一个,明灭亡有偶然性(比如你认为是袁杀毛),但偶然性也是依据必然的原因起作用。这很重要,你研究研究必然性对大家更有好处,讲那些不确定的东西,不能说明问题。
好像明朝被灭是袁一个人干的?我从没说过,不过早几百年康熙、乾隆就这么说了。  
袁崇焕之所以现在被很多人质疑,就是应为满清把他抬的太高了,高瞻远瞩,战无不胜,算无遗策,好像明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杀了他一样。  
历史是人创造的历史,你研究人的历史不去猜夺人心可以吗,探索历史就好像侦探探案一样,没有点想象力,你以为福尔摩斯就是那么好当的。当然探索历史和探案一样也是要讲证据的,要讲逻辑的,所以要大胆想象,充分求证。我之所以信明朝人的史,就是因为明朝的史证据更多一些,更有逻辑性一些,满清史说崇祯中反间计杀袁的事情,以前60年从来没有人记载过,怎么一下子冒出来的,满清的证据在哪里?  
什么是偶然性,什么是必然性啊?袁杀毛是偶然性,张西安事变兵谏蒋也是偶然性把,可以不研究吗?正是因为偶然性也是依据必然的原因起作用,所以才要通过研究偶然性找出它背后的必然来!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一方面是说要注意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也是要人能够分辨历史的正误,不要把错误的经验吸收了,这才是真正的明智。  
希望能通过讨论,还原出历史上真正的袁崇焕,袁崇焕确实做了很多有益于国家的事,这些都有记载,但做错的我们也不用忌讳。不要总是那么极端,一会儿治世能臣,一会又成误国汉奸。  
众所周知,因为政治,思想观念,个人好恶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历史事件被人为篡改的面目模糊,让人辨识不清。这就需要我们后人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严谨科学的态度,去探索发现历史的真相。     很多被篡改的历史事件当然并非全是假话,有的七分真三分假,有的九分真一分假,这样才更加的能迷惑人。我们对这些历史事件,当然也不能全盘否定,因为其中大量史料确实是真的。  
希望能通过讨论,还原出历史上真正的袁崇焕,袁崇焕确实做了很多有益于国家的事,这些都有记载,但做错的我们也不用忌讳。不要总是那么极端,一会儿治世能臣,一会又成误国汉奸。  
众所周知,因为政治,思想观念,个人好恶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历史事件被人为篡改的面目模糊,让人辨识不清。这就需要我们后人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严谨科学的态度,去探索发现历史的真相。     很多被篡改的历史事件当然并非全是假话,有的七分真三分假,有的九分真一分假,这样才更加的能迷惑人。我们对这些历史事件,当然也不能全盘否定,因为其中大量史料确实是真的。  
  作者:lisizhe16 回复日期: 20:53:18 
     好像明朝被灭是袁一个人干的?我从没说过,不过早几百年康熙、乾隆就这么说了。     袁崇焕之所以现在被很多人质疑,就是应为满清把他抬的太高了,高瞻远瞩,战无不胜,算无遗策,好像明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杀了他一样。  -------    既然你声称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严谨科学的态度,去探索发现历史的真相&,那能不能告诉我们&满清把他抬的太高了,高瞻远瞩,战无不胜,算无遗策&的实事在哪里?
  对某些连所讨论的历史基本情况都不了解的人来说,任何证据放在他眼前,他也会说看不到。
  作者:lisizhe16 回复日期: 1:13:50 
    对某些连所讨论的历史基本情况都不了解的人来说,任何证据放在他眼前,他也会说看不到。  -------    请不要喊口号,能不能拿出&满清把他抬的太高了,高瞻远瞩,战无不胜,算无遗策&的证据先呢?
  六月二十七日明毛文龙三百兵夜入耀州南蕎麦衝至官屯方欲越墙时屯中未及准备有青加努妻先执刀与纳岱迈图二人妻內竖车辕为首登墙截杀其兵敌人遂坠墙惊走有守耀州总兵扬古利领兵尽追杀之 帝闻而奇之乃宣至赐青加努纳岱二人妻备御之职迈图妻千总之职以金帛牛马列等重赏之其名自此播扬於国中     --- 满洲实录卷八    转载点史料供楼上的诸位消化!
  袁确实没有战略眼光  杀毛,让朝鲜投降清朝让满清没了后顾之忧,断了左臂    再遇上个自以为是的崇祯,把袁凌迟了,右臂也没了....  辽东战事一发不可收拾    再最后放弃安内,调来洪承畸PK皇太极,可惜又犯了心急老毛病  逼洪出战,结果松山溃败,从此辽东已无任何回退余地了    崇祯一错再错,最终亡国.....    话说回来,当年蒋委员长只用了三年就被打去宝岛了  不也是想不到嘛                
       作者:polywh 回复日期: 15:13:35 
    袁确实没有战略眼光    杀毛,让朝鲜投降清朝让满清没了后顾之忧,断了左臂  -------    拜托找个资料看看,毛什么时候成满清的后顾之忧?
  作者:牛二 回复日期: 21:09:31 
             作者:polywh 回复日期: 15:13:35        袁确实没有战略眼光      杀毛,让朝鲜投降清朝让满清没了后顾之忧,断了左臂    -------        拜托找个资料看看,毛什么时候成满清的后顾之忧?    ————————————————————————————  牛二就是不要脸,毛没被袁崇焕杀时,哪次不是毛在后方搞得后金心神不宁不敢倾巢全出的?连袁崇焕本人都说过,你牛二还当睁眼瞎。  毛一死,后金绕过袁崇焕花明朝重大财力修建的马其诺防线,直捣北京!
  作者:美驸马 回复日期: 13:17:04 
    作者:牛二 回复日期: 21:09:31                     作者:polywh 回复日期: 15:13:35          袁确实没有战略眼光        杀毛,让朝鲜投降清朝让满清没了后顾之忧,断了左臂      -------            拜托找个资料看看,毛什么时候成满清的后顾之忧?        ————————————————————————————    牛二就是不要脸,毛没被袁崇焕杀时,哪次不是毛在后方搞得后金心神不宁不敢倾巢全出的?连袁崇焕本人都说过,你牛二还当睁眼瞎。    毛一死,后金绕过袁崇焕花明朝重大财力修建的马其诺防线,直捣北京!  -------    拜托拿点史实出来,看看毛文龙对满清战绩到底如何!如果排除毛文龙自己吹嘘的塘报,你能找到毛的几场胜仗?满清的文档里都是毛文龙被打败的事迹,甚至有毛三百部队偷袭满清,被三个满州妇女吓跑的故事.  在朝鲜的档案里也同样找不到毛的好话.袁崇焕替毛说好话不过是当时还希望拉拢毛而已.  丁卯战役,满清的部队就是在毛文龙眼皮底下征服朝鲜,还顺便打下了毛的铁山.什么时候心神不宁了?宁锦大战,皇太极亲自出马,哪里把毛放在眼里了?  
  某一天牛二穿越到明朝成了崇祯,一心重用袁崇焕,把所有的边事都委托给他,结果不到五年就迁都南京(现代人至少知道跑),把袁崇焕的后人杀个精光,大骂乾隆、阎崇年:你们他妈骗得我好苦啊!!!
  咳!大明灭亡,始于袁!袁之志大才疏,罪莫大焉!    可其下场也很凄惨,咳!巨大的悲剧阿!
  大明灭亡,始于袁
  O(∩_∩)O~,你们都穿越一回就好了,那个牛二就去做崇祯,lisizhe16去做毛文龙,反正你这次应该不会被袁崇焕那么容易杀了吧
  牛二就是个牛2b,证据?你要证据,不会百度搜搜,不会去买几本书看看,你tmd爱贫嘴,我tmd还不爱搭理你呢,你那一出就跟我儿子天天在我后屁股问这问那真tam烦人,无知不是错,但是你好歹他吗的看看书,再来反驳人啊。总要即把毛证据?有病啊。
  袁崇焕打仗用的是文人的办法,毛文龙用的是军人的办法。明朝的儒生,向来喜欢搞个宗派斗争,而且没事还高谈阔论。毛文龙作为一个职业军人,当然是什么办法都用。巴顿将军在二战的时候还抢盟友的给养呢,这要给袁崇焕非得都杀了。两军杀得眼红,管你主义还是真理,赢了才是一切。袁崇焕貌似就是金庸歌颂的最厉害,我以前看《碧血剑》也被他骗了。不过,后来我知道,金庸才不是什么好东西:1967年的时候,港九大暴动,中央准备提前收复香港,香港有钱人除了霍英东其他人全部投向港英政府,大肆谴责大陆。霍英东因此也受到港英政府的打击,在香港的生意一落千丈,商界老大的地位不保,而后转战内地。而金庸、李嘉诚之流小辈乘机瓜分霍英东老先生的生意。金庸这个反骨仔也在晚年《鹿鼎记》中努力刻画韦小宝,变相为自己得意的发迹树碑立传。
  毛文龙对于后金的牵制作用和其在抗金斗争中的贡献应该说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他终究是个狂妄重利的家伙。谁的面子都不想给,俨然土皇帝雄霸一方、野心昭昭还在其次,在辽东前线军饷最紧缺的时候囤积物资发战争财,这才更恨人。而毛文龙和皇太极的议和与袁崇焕的假议和性质也完全不同,前者是利字当头为求自保真假自知,后者是为了巩固战线拖延时间。  毛文龙堪称一代枭雄,但绝对不是什么气节高尚的真英雄,他过于重利且野心勃勃,这样的人控制不好,岂不是国家大患?  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袁崇焕这才有了“毛文龙可用就用,不可用就杀了他”的杀毛之心
  @玄空九星
13:25:44  毛文龙对于后金的牵制作用和其在抗金斗争中的贡献应该说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他终究是个狂妄重利的家伙。谁的面子都不想给,俨然土皇帝雄霸一方、野心昭昭还在其次,在辽东前线军饷最紧缺的时候囤积物资发战争财,这才更恨人。而毛文龙和皇太极的议和与袁崇焕的假议和性质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雄杀过关斩将位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