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追求的是什么就是不断追求没得到的,永远这样不断追求下去这样的过程?

肖伯纳: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肖伯纳: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周国平: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题目自拟;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记叙文1(《手边的阳光》):
赋分情况:
最高分58分,最低分42分。6位老师打分在50分至52分之间。6位老师打分在42至45分之间。建议赋分:42—45分。
简评选粹:
这篇记叙文,对于材料主旨的解读不够到位,注意到结果的“幸福”,没能展现追求过程的幸福。且故事平淡,对话太多冲淡了人物形象。写人叙事能力一般。(高妙霞)
①主旨不明确,描写重点不突出。如果是结尾句“寻求幸福莫不如珍惜幸福”,那么行文的重点应该在“如何珍惜幸福”上。②行文乱,文笔也较贫乏,过多无谓的对话描写削弱文章表现力。(姚铁意)
主题应该是珍惜手边的幸福,那么是如何表达的呢?文章强调了开店阿姨对叔叔的情感,又一再叙说阿姨对开店的执着,那么两者又有怎样的关联呢?什么是幸福,又如何珍惜的呢?没有表达清晰。文章细节处理很不成熟,生硬。倒数第四节妈妈的话不符合人物身份与对话场景。阿姨接话太突然,既然是戳戳妈妈,那就应该是悄声说的,阿姨怎么就接上话了?详略不当。文章开头的叙述有相当的文字可以略去。这是一篇不成熟的记叙文,构思意图太明显,缺少动人的细节。(范红梅、王峰)
专家点评:
这种字我实在看不清,文章也无法流畅地读下去,几次想读完,但都因无法识别这种字而作罢。但从这种不连贯的碎片中,似乎感觉到,文章已经偏离了材料的主旨。好像主题集中在题目和最后一句话上。这样判断下来,已经与题意有严重偏离。从文章功夫来说,因为无法流畅阅读,我也无法断定。只觉得,说了很多,似乎都无法向材料提供的立意方向聚焦过去。(蔡明)
此文立意为最后一句,“珍惜手边的幸福”。没有着眼于材料整体,最多算“基本符合题意”。再从文中事件与立意的角度分析,前文叙述拖沓冗长,重心不突出,缺乏结构安排意识。(徐飞)
记叙文2(《身边的爱》):
赋分情况:
最高分60分,最低分41分。8位老师打分在50分至56分之间。11位老师打分在41至45分之间。建议赋分:42分上下。
简评选粹:
本文审题立意:从与材料的相似性来看,抓住追求过程。作者要写的是追求过程背后的“无奈(悲?)”可以说是世俗的人生写照,有生活气息。但作者围绕这点的写作意识不足,剪裁欠当。有以“亲情”包打作文,而形成的套作倾向。2013年江苏高考记叙文的阅卷,有点作踊,因此2014年高考作文,将会小流行套作问题。要引起我们早一点的关注。(邵统亮)
这一篇可能是套写的有关亲情的文章,因为有些内容,曾经见过,比如父亲超市睡着那一情节。主旨是“奋斗向前时,不要忘了身后的爱”,与面对得与未得的态度无关,应视为偏题。结构上有一定的匠心。视为偏题中最高分。(胡溢芙)
专家点评:
从立意上来看,有什么理由否定别人对理想和事业的追求呢?因为“心爱的东西”永远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身后的爱”这种表达,还能属于“得到的心爱的东西”么?再从故事本身来说,也太平常了!最后一点是,虽然本文不断地议论,但文章的发力点依然在“情”而不在“理”。(蔡明)
此文立意为“为自己没得到的心爱之物奋斗之时,不要忘了已得到的爱”,这是从周国平的话引申出来的观点,只能算基本符合题意。再从文章本身而言,情节多有不合理处。如果责怪写父亲为事业打拼而忽视亲情,但文中体现的却是对父亲的理解。“我”发现父亲的疲惫应该是全文的转折,但上下文并没有转折的意味。前文“我”已跟父亲聊过回老家看奶奶,所以末句“这周我一定回来看您,带上爸爸!”就显得苍白而矫情。(徐飞)
议论文1(《悲喜全在一念间》):
赋分情况:
最高分57分,最低分40分。4位老师打分在51分至53分之间。11位老师打分在42至46分之间。建议赋分:不超过46。
简评选粹:
此文站在两则材料之外来思考,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考材料的角度。切入分略高,一是题目比较明确鲜亮,二是结尾两段文字扣题分析较为精彩。但开头引用原材料较长,登月材料叙例与议例也欠简明。(邵统亮)
通篇都是引述别人的话,加上一点自己的点滴感悟,整篇文章没有结构上的思考。(王呈伟)
文章有论述,有分析,但题目是“悲喜全在一念间”,后面又说换个角度,前后不统一,观点转换较僵硬。如果立意换位“悲喜全在一念间,关键是看待问题的角度
”就可以增色不少。(张富玉)
开头叙述材料过长,说明没有理清文章思路就开始写了,主体部分的素材经过用心收集,但缺乏有效的逻辑整合,缺乏有效论证。(宋建州、白坤峰)
专家点评:
题目亮眼,但成败也系“一念间”。“一念”能有多大的承载空间,“一念”能有多少可以深掘的意蕴。掮得起来,是一篇佳作;擎不起,那就落入庸常。文章能从佛家参禅的维度去思考,这应该是可取的。可惜重点偏了,不在“一念间”而在“悲与喜”,在进与退,在得与失,这就偏离了材料主旨。材料是在讨论“得到和没有得到”而不是“得与失”;加上开头几乎原封不动抄材料,又是多么犯忌的事儿。不只是可惜,实在是这样的文章一般学生很能hlod得住。(蔡明)
能从整体考虑,是很可贵的品质。但本文作者思维粗疏,把重心落在“一念间”,又落进了片面立论的怪圈中。如果能结合“得与未得”来辩证地阐述,就较为切题。(徐飞)
议论文2(《找寻生命的无限》):
赋分情况:
最高分68分,最低分55分。1位老师打分57,其余均在60分及其以上。建议赋分:64。
简评选粹:
此文具有浓郁的哲学思辨色彩,无论援引的事例还是名言或是说理都体现大家风范。不陷在材料之中拔不出,劈头从生命的无限写起,其实扣合周国平的材料。说理一层深入一层,论述段落之间承转逻辑严密。语言还稍嫌稚嫩。(邵统亮)
立意准确,且有自己深刻的理解。最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能把读书所得化为材料,且分析很到位,结构也很清晰,前后段落逻辑联系也很紧密,但在层次向纵深发展方面略显不足。(罗宽海)
这篇文章的立意看来颇为宏大高远,但细究起来就会发现,其论点的表达和论述并不明确清晰,原因有二:论据和其首段确立的论点并不完全一致;末段里的“弱者”“强者”用语曲解了两段作文材料的内涵。书写很好,读书较多,语言畅达。(郭居祥)
本文认识深刻,非一般同学可比,自不赘述。个人认为,本文还是有缺陷的。首先,论述平面化,未向纵深发展。第二,开篇立意立足于“未得的悲伤被巧妙地转化为追寻的快乐”,是切题的,而且很巧妙。但后文的论述重点则在于探讨追求无限的意义,因“未得”而突破有限,并指出这就是生命的意义;而“快乐”一词,在后文论述不够充分,特别是“培根”段。篇末点题亦未点“快乐”。结尾是不是可以这样点:“弱者安于所得,而强者乐于未得,从而找寻生命的无限,让卑微的生命铸成永恒的雕像”?(胡溢芙)
议论文3(《命若琴弦》):
赋分情况:
最高分55分,最低分40分。4位老师打分在50分至53分之间。9位老师打分在41至45分之间。建议赋分:45分上下。
简评选粹:
本文以史铁生一篇小说为由头,立意也准确,构思也较严密,分析上有长处。但在由头的叙述、议论方面,叙述冗余,分析不足。开头与下面的段落之间存在脱节情况,同时对“命若琴弦”这一词语的含义也没有认真辨析。暴露的问题就是由头式作文应该如何写的问题。(罗宽海)
文章开头较为新颖,以《命若琴弦》老瞎子的故事作为开头,彰显了小作者的阅读积淀,但后来我们再次回顾了《命若琴弦》文本,老瞎子早已得知那只是个美好的希望而已,用那种方式激励自己的徒弟,让他在追求光明过程中满怀快乐,小作者引述情节有误,是个硬伤;文章论点为“在希望中,在追求终于一路向前”,但下面的仕途失意者“杜甫”的论述不甚切题。(邹艳红)
本文关于“命若琴弦”的情节引述有误。那张药方是老瞎子关爱小瞎子的独特方式。据老瞎子的这种生存大智慧,文章同样可以立意为:人生的乐趣在于追求希望的过程。后面的论述中,小作者未能完全扣住论点,比如“杜甫”段,成功者、失意者与被铭记与否,与中心无关。(胡溢芙)
专家点评:
除一个故事,其余文字基本不着调。如果就以故事为抓手,分析出多种可能性来,扣上主旨,或许会别开生面。(蔡明)
第四段写所谓的成功者得到了心爱的东西却很快被后人遗忘,而所谓的失败者,如杜甫,虽然穷困潦倒,却名垂千古。这一段有些莫名其妙,首先段落内部逻辑混乱,成功者得到了心爱的东西与失败者的穷困潦倒并不能构成对比关系,谁说失败者在穷困潦倒中就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心爱的东西?再者,即便忽视这一缺陷,承认这一对比成立,而对比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难道说得到了就不幸,没有得到反而是一种幸运?这显然将“得到”与“得不到”的对人生的影响无限放大。
再看下一段。论述人生的快乐与悲剧,不在于是否得到想要的东西,而在于以何种态度去看待他。这跟上段明显脱节。作者其实想表达的是,人生并不由结果所决定,而取决于过程中的态度。
此外,这篇文章的题目也明显不妥,缺乏议论性文章题目的特征。但是,这篇文章的实际得分55!
原因何在?
这里面存在着扫读与细读的区别。即便是高考阅卷现场,一份作文试卷也就是匆匆几十秒时间,有的甚至还不到三十秒。题目与开头的首因效应不容忽视,这篇文章就是因为开头不俗,让阅卷老师在一大堆平庸无奇的作文中亮起了眼眸,兴奋之下,给出了超过实际得分的分数。这也给我们一些启示:如何让我们的学生作文不再平庸乏味?
但是,这篇文章的分数毕竟来得侥幸。如果我们能以《命若琴弦》为由头,精心构思一篇“由头式”议论文,倒完全可以获得高分。
修改意见如下——
拉紧生命的琴弦
《命若琴弦》中,在老瞎子的琴槽里,他的师父为他封着一张药方,在弹断一千根琴弦之时,就可以取出药方,抓药治病,眼睛复明。然而,当老瞎子终于弹断了一千根琴弦后,那张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药方,居然只是一张无字白纸。但老瞎子没有把真相告诉小瞎子,他郑重地把那张无字白纸封进了小瞎子的琴槽,对他说:“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
♫老瞎子经过五十年的修炼,天眼洞开,或许他早已发现,人生的本质就是一场虚无。肖伯纳也是人生的智者,他同样看出了人生的虚无与荒诞。无论得还是未得,前方永远是迷茫。
♫有一些人因为看清人生的悲剧实质,而让自己的生命过早地从这世上消逝。生命的真正消亡,从精神支住的倒塌开始。(举例)
♫而真正的英雄,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人。老瞎子早已知晓药方的虚幻,但依然快乐地活在琴声的世界里,并用这药方去鼓舞年轻的生命。(扣周国平句)
♫命若琴弦是一场宿命,也是宣言:“只能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张无字的白纸。”只管按自己的信念去活,活出充实的过程,而不必在乎最终的“得”抑或“未得”。
议论文4(《怀揣着热忱之心》)
赋分:44分左右。
专家点评:
这篇文章最大的问题是思想偏颇缺少深刻。面对“真理玩笑两相宜”的肖伯纳的深刻表达,怎么能如此简单地认为是“悲观”的态度呢?提供一个故事就会明白肖伯纳的价值取向和审美眼光了。一位朋友来到肖伯纳的工作室,环顾了一番房内的陈设,慨叹道:“我一向以为你是爱花的,没想到你房间里只摆着几只作为装饰品的花瓶,连一朵花儿也找不到。”肖伯纳稍一思索,解释道:“我也喜欢儿童,但是,我总不能把他们的头割下来供养在瓶子里呀!”朋友连连点头:“有道理,有道理。”儿童和花毕竟有别,但肖伯纳通过这一超乎常情的类比所说明的道理却是深刻的。“爱”和“得到”并不是一回事,爱一个人或爱一种事物就更要尊重他(它)的独立性,珍惜他(它)的“生命”,因“爱”之反“伤”之,那就不是真爱,而是一种自私了。这种得到了心爱的东西的结果,也就是更大的悲剧了。这和芸芸众生的悲观人生态度能同日而语吗?(蔡明)
我的看法:
本文立意“怀揣着热忱之心,爱我所爱”,属基本符合题意。文中第一段简单思维,片面立论,肖伯纳仅仅是揭示了人生悲剧实质,但并不说明他是悲剧人生观。因此,全文立论的基石不稳。而且全文有多处绝对化的论述,实属写作议论文的硬伤。(徐飞)
蔡明老师指出本次作文题有较大难度。也挑出当前高三作文的突出问题:
(1)读题能力太差。题吃不准,写起来就左右摇摆。一不小心就“溜车”
(2)学生面对一道题目,即使能读懂材料,也不知道这篇文章的发力点在哪里?
手边的阳光
骑着车在碎石路上颠簸绝不是什么美好的经历。我低头看着那些故意做成棱角分明的碎石想,也许在周日的阳光下,一路听着路边拟石音响传来的评弹,倒也不错。
周日早上,一拉开窗帘就洒进了大片阳光。我妈一边给我递牛奶一边说着,今天要去看她的高中同学,于是我就只能一边腹诽这条古典的小路,一遍又猜着。这不是去她家的路啊。
老妈的同学我最熟悉的就是她。她家里人前几年得了癌症,老妈一直去帮忙,送东西或是陪陪她,顺带捎上我。
正想着,老妈把车停在一家小店的檐下,抬头往里头笑:
“店面正经不错啊。”
我就见那老式的雕花木门一开,她探头出来,也是笑:
“快进来,茶在泡!”
我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她拉进了门。桌上一盘茶具,一壶热水。她招呼我们坐下。把门窗开足,屋子里瞬时亮堂了起来,她坐下沏起了茶。
“被你如愿了歪。没想到而她还真成了。”
老妈还在打量四周,眼里尽是笑。拎起大壶热水淋在茶具盘里的小个儿紫砂壶上,白雾腾在她脸上,慢慢弥漫,到一边的吊兰丛边。
“那时候在厂里就想着什么时候能有家自己的小店,我自己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呢,嘿”她自己说着说着也不住的笑。她手边的一道阳光下,细小的尘埃不断浮起落下,一派安详。那手上尽是老茧,手背上一道淡淡的浅色疤在阳光下特别清晰。
对于大人们的谈话,我完全不懂其因果,坐在那儿捧着茶听着。她起身去后面再烧些水,我戳戳老妈,让她给解释解释。
“那个叔叔的病暂时是没事了,”老妈看着一旁架子上的手织衫:“我年轻时候跟她一个厂,那时候她就想开家小店,一直找店面,托人,进货什么的,一直到她老公查出来病了,她全部时间都用来照顾他。现在她老公差不多已经好了,她就盘下了这间老房子的店面,我还当她不念着了。”
“哪里不想?”她端着杯子过来,“只不过后来就觉得,我要的就是这样好好的日子么,这次只是机会到了,赶巧了遂了愿。”
我接过添满了的茶杯,看见撒了满室的明媚阳光,觉得无比温暖。
说是要寻找幸福。莫不如,好好珍惜手边的幸福。
“什么时候回家来看看,好久没回来了。”电话那头的奶奶静静的等着我的答复。多年前父亲为了他的事业来到苏州打拼,已是多年不曾去看望那个老人。我也忙碌于学习生活中,周末总有那样这样上不完的补习课。
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没得到的心爱之物奋斗之时,却忘了身后已得到的爱。
记得多年前,父亲的事业并不理想,满是失落丧气的他带着一家三口回到了老家。整日陪伴着我们的奶奶似乎总是有着使不完的力气,为我们做这做那。虽是满布皱纹的脸上总洋溢着化不去的笑容。如今想来,那笑容竟像甜食一般留在了我的心间。可是,这样惬意的日子并未过多久,父亲便在接了一通电话后带我们回到了那个繁华的城市。临走之时,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缓缓说:“去吧,你们走了后便又只剩下我这个老婆子了。”年少的我并不理解奶奶眼中转瞬即逝的伤感。直到上次与母亲谈起我想考北方的大学时,在母亲眼中再次看到那样的神情,我才懂得,母亲与奶奶一样都渴望着亲情却要放开我们的手让我们飞翔。
在我们身后有着这样深厚的爱,我们却极容易忽视,我想这也是人生的一大悲剧吧。
上个星期,忙于事业的父亲难得来学校接我。回家的路上,我们聊着何时回老家看看那位年迈的老人。父亲的眼中满是疲惫,想来是没有回去看望她的打算了。我一时语塞,望向窗外,看着川流不息的人们奔赴下一个目的地。为了缓解车内的尴尬,父亲领着我去购物。结账时,我发现少拿了一件东西,就让父亲坐在一旁等我。回来之时,你便已经睡着,微侧着头,轻声打着鼾。我来回拿东西的时间不过三分钟,您便已经睡着,可想而知您有多么的疲惫。此时此刻,我轻轻的走到您的身边,注视着您,不愿打搅。十八年来,我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的看您。原本英俊的面容被沧桑代替。父亲,我的成长建立在您的衰老之上,是您让我茁壮成长,为我遮风挡雨。我又有什么权利责怪你的无奈呢?与你相比,我仿佛更是不孝。你虽是早出晚归,我们却也有相处的时间,而我却从不曾向您表达出我的爱。
大千世界,人们往往只注意到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事业,奔波于下一个目的地,却忘了身后唾手可得的爱。转过身去,拥抱你身后的爱吧。
奶奶,这周我一定回来看你,带上爸爸!
找寻生命的无限
帕斯卡尔对人有这样一种认识:人既伟大又悲惨。人认识到了自己所能取得的有限,不会诸事顺遂己愿,却仍渴望着无限,因生命中未得的残缺而不断追求。
正因如此,未得的悲伤被巧妙地转化为追寻的快乐,这一份对无限的渴望使人清醒地定位自己,付出无悔的努力。遥想当年《法国大革命史》这部巨著的形成过程,是著者卡莱尔在失去原稿,不复可得的悲惨遭遇中,重新鼓起勇气,再次完成,并更为精益求精的第二部成书。这部书是卡莱尔的梦想,是在一直渴望取得的顶峰。倘若就因一次失去的悲惨,认定此生无法企及,那卡莱尔何尝能在找寻未得,找寻无限的过程中重拾作为一个史学家的欣慰和喜悦呢?
所以,对生命无限的渴望,对未知的那种期盼,恰是人们创作的不竭源泉。纪伯伦曾指出:“一个人不在于他成就了什么,而在于他企求成就的东西。”在找寻生命的无限中,人们练就了坚持不懈的品格,他们品尝了人世的悲欢,终于在找寻无限,追求未得中暂且放下了不圆满的缺憾,努力形成别具一格的伟大。
的确,就算人在知、情、意方面总会有个限度,可这也提供了一个未得的契机,使自己突破已往的极限。正如当年的培根,为了润色自己的随笔与人生箴言,时刻将笔记本放在身边,不断修改。或许在旁人眼中,那已经是足够完善的作品了,但培根认为他的文字还远未达到满意的标准。这也就激发他去不断超越自我,近于完美。
而今,当人们读着《培根随笔》时,是否品味出了那因“未得”而更上一层的语言?又是否体会到找寻未得,渴望无限所给予的活力和热忱?它确实融进了人的生命,让他们的议论文章都有了热度,让他们的智慧汇聚为文明的长河。
从中,我们可以知悉人的伟大和悲惨了。没有得到心爱的东西,是有可悲之处,那是人终将走往的限度。可当我们知晓了无限,进而追求和创造,在这一过程中,方显出生命的本色,达到更高的境界。
其实,生命的意义也便是这样。从二律背反中清醒过来的人们,在得和未得间感慨不已,弱者安于所得,但强者找寻生命的无限,让卑微的生命铸成一座永恒的雕像。
高三(2)&谢丽芳
想起史铁生的一篇小说《命若琴弦》,他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老瞎子与小瞎子奔波在一个又一个山头,以为拉二胡维持生计,老瞎子一直卖力地拉着二胡,因为他的师傅告诉他,只要拉断了一千根弦,他就能重新获得光明。但是,当年老的老瞎子终于拉断了一千根琴弦而找人去看师傅所留下的秘方时,才得知那仅仅只是一张白纸。在期待与追求中度过了几十年的岁月,得知真相后,老瞎子的希望全都破灭。最终,在告知小瞎子原来要拉断一千二百根琴弦才能治好眼睛后,老瞎子在无尽的绝望中走了。
人生,永远在追求中一路向前走着。我们总是怀抱期望,去追求我们心爱的东西,有些人得到了,但他们却并不快乐,因为在得到后,他们便失去了人生的追求,一个没有追求的人生是残缺的,甚至是痛苦的。因为你将不知道除了无所事事,你什么也做不了,这种轻松,是生命所难以承受的。
正如一些所谓的成功者,回首历史,每个朝代的榜眼探花无数。的确,在当时,他们可能的确获得了他们所心爱的东西——名和利,也达到了所谓的成功,但是能被后人所记得名垂千古的又是几个?但是那些仕途失意,都真正拥有自己的思想,才情洋溢的“失败者”却深深的留在了世人的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杜甫,即使穷困潦倒,仍然为学子们着想,这是那些早已得到权位的高官们远远不及的。
人生的快乐与悲剧,其实并不在于我们是否真正得到了我们所想要的东西,而在于我们以何种态度去看待它。
在老瞎子没有拉断一千根琴弦而去看那张秘方之前,他是快乐的,他虽没有得到秘方,但他还是怀抱着希望并不断追求。但当他得到了,悲剧也随之而来。同样仍旧是失明,但是心境却早已截然不同。
倒不如抱着乐观的心态,快乐的追求。追求而最终无所得?那又何妨。它本就不属于我们,而我们在追求它的过程中又不曾失去了什么,反而在追求中获得了努力之后的快乐,那我们又有什么好悲伤的呢?不如简简单单,当一个成功的失败者,一蓑烟雨任平生。
史铁生似乎在告诫我们,人的命运如琴弦,人们应看重拉琴的过程,追求过程中的快乐,而不是所谓的结果。因为结果,其实都是一样的,等待人们都是悲剧,不可逃避的悲剧。
超脱悲剧人生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打碎给人看。”对于萧伯纳而言,得到心爱之物却发现并非为当初自己所想,爱慕之心被打碎,何其悲剧;没有得到自己心爱的东西,心中那份渴望不断骚动却最终被扼杀,亦是何其悲剧!然而扪心自问,生命不就是在得到与失去之中度过的吗?如果二者皆是悲剧,那整个人生岂不就是一出悲剧?这样的人生,难道不痛苦而煎熬吗?
周国平的另一种解读也正映衬了他自己的人生。幼女出生不到一个月即被诊断出恶性眼底肿瘤,治疗也无法挽回这条注定逝去的生命。周国平在悲痛之中书写了“一个父亲的札记”。他说:“人生中不可挽回的事太多,既然活着,还得朝前走。经历过巨大苦难的人有权利证明,创造幸福和承受苦难属于同一种能力。没有被苦难压倒,这不是耻辱,而是光荣。”若是如萧伯纳所言,好不容易得到的心爱之人却又最终失去,岂不是人间至悲至悲剧!然而周国平用自己的态度化解了悲伤,将妞妞的死认为是天使回到了天堂,并在不久之后重又拥有了一个粉雕玉琢的女孩儿。悲喜之间,人生终于还是向快乐走去。
这也许便解释了面对同一件事,有些人肝肠寸断从此一蹶不振,有些人坦然面对开始崭新人生。归根到底的缘由便是心态的不同和承受力的不同。
卢浮宫收藏的第一幅墨西哥人画作来自一个身高仅五英尺的女人——弗里达。六岁她便因小儿麻痹症失掉一条腿,十八岁又因一场车祸全身植入上百根钉子用于固定。一个花季少女,失去了自由行动的权力,若是常人,早已沉郁崩溃。但弗里达的坚强异于常人。还被裹在厚厚石膏中时她便用唯一可以活动的手在包裹自己的石膏上画满了蝴蝶。她想飞!但她不能。她甚至连靠自己的力量坐起来都做不到。于是她开始画画,在画布上放飞自己的灵魂。
人生的悲剧不在于失去心爱的东西,好像弗里达失掉她的腿。悲剧的是失掉那颗追求,创造,渴望的心!悲剧的是你因为过于悲痛而忘记了去品味和体验自己仍旧拥有的心爱之物!
正如女权主义作家伍尔芙所言:“生命不应该是插在花瓶里供人欣赏的静物,而应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生命的意义不在保留,而是追求!”仅仅改变自己对于不可控事实的态度不足以支撑你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反而会让你成为阿Q的“战友”。若想真正摆脱生命悲剧的枷锁,超脱悲剧人生,必要坚持生命的意义是追求,是创造,是不言弃!像莫泊桑所说的那样,“咬着牙走路”,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走了很远,很远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人的精神追求
  人与人、人与宇宙万物是否有精神联系的问题,只要我们回想一下前面提到过的人用意念控制仪器的现象,回想一下前面提到过的人与其亲人、与其宠物的超时空、超感觉的精神联系或精神共鸣现象,回想一下前面论述过的直觉和灵感问题,回想一下前面论述过的一见钟情问题、审美问题,回想一下前面提到过的人与量子世界的精神共轭现象,那么,只要具备一般的心智能力的人,就不难发现它是一种不容置疑的事实。这样一种事实以及人的纯精神本质的事实,还可以得到人类普遍存在的纯精神生活现象的证明。
  人类可以有两种生活:一种是完全受欲望控制的生活,一种就是纯粹精神的生活。这“完全受欲望控制的生活”,就是人的精神谋求物质世界的支持和持续与物质世界结合的生活。如凭借自己的蛮力和计谋,向大自然和他人、社会中攫取财富,不断地以膏粱鱼肉供奉口腹,搜尽天下奇材构筑华屋,以贵重衣饰招摇于世,频频与美女相约而共暖枕席,用一切可用之材点燃自己,享受欲望燃烧时的亢奋与刺激。当然,因追逐财富与权力而追逐出境界的人,也是有的,如那些试图以金钱买一个与自己没有任何对立与差异的世界,用权力来支配一个完全顺从自己意愿的世界的人们。可是,这些人的一生至多也是功过参半。因为,他们既可以给世界带来秩序,也同时会给他人带来奴役和强制。正因为历史上这样的人太多了,所以到头来受害的不仅仅是人类,同时也是整个大自然,整个生物圈。而那“纯粹精神的生活”,就是指人类总是寻求并沉浸在与他人及整个世界精神上处于一体性的关系之中的生活。
  对于那“完全受欲望控制的生活”──纯粹显型的生活,由于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做过了和正在做着诸多的描述和研究,所以我们在这儿只能专注于被人们普遍忽略而同时对于人类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极端重要的“纯粹精神的生活”。而这纯精神的生活,在我们看来,表现为两种相辅相成的精神生活:向内的精神生活和向外的精神生活。
  (一)向外的精神生活追求
  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在某些方面具有形式的一致性。譬如,当人们以欲火烧红的双眼搜求外界,当用长满老茧的颤抖的手搜刮外界时,其目的则是为了来自肉体的某些方面的内在的需要。同样的,人类为了其内在的灵魂感到自由和美,就必须与他人、与宇宙万物建立起精神上的一体性关系,或者说通过将自己的精神与宇宙之精神相融为一的方式来获得自由、美和福乐。
  当然,我们所说的寻求“与他人、与宇宙万物建立起精神上的一体性关系”而获得自由与美的活动,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整个地指“向外的精神生活”。因为,我们既可以认为寻求“与他人、与宇宙万物建立起精神上的一体性关系”本身就是人的本性,人的与生俱来的目的,而自由与美的感受则是这种目的达到后的喜悦,也可以说寻求“与他人、与宇宙万物建立起精神上的一体性关系”的活动是手段,而获得自由与美则是人的有智慧的精神的目的。──到底哪一种看法正确,更加合乎事实,这已经超出了人类理性的理解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而既然寻求“与他人、与宇宙万物建立起精神上的一体性关系”而获得自由与美的活动,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整个地指“向外的精神生活”,那么,我们所谓“向内的精神生活”则必然地或只能是另有他意。
  培根在《论友谊》中说得好,“友谊的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是极其普遍的、人人都能感受到的事实。而且如果概括得更全面一点的话,可以这样说:人们在把自己的无穷无尽的奇妙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向别人诉说的过程中,获得着心灵的轻松和平静,而在倾听他人向他倾诉他人的无穷无尽的奇妙的感受、体验和思考的过程中,获得着精神的充实与慰藉。正因为如此,所以《淮南子.泰族训》中才有这样的说法:“凡人之所以生者,衣与食也。今囚之冥室之中,虽养之以刍豢,衣之以绮绣,不能乐也:以目之无见,耳之无闻。穿隙穴,见雨零,则快然而叹之,况开户发牖,从冥冥见昭昭乎?从冥冥见昭昭,犹尚肆然而喜,又况出室坐堂,见日月光乎?见日月光,旷然而乐,又况登泰山,履石封,以望八荒,视天都若盖,江河若带,又况万物在其间者乎?其为乐岂不大哉!”这也就是说,虽然一个人诉不诉说自己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聆不聆听他人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并不能直接地及伤他的肉体的存在,并不是他的肉体的直接需要,但却直接伤及心灵和精神。这就是说,以琐屑的诉说和无关宏旨的聆听为表现形式的人际交流,是人类的一种纯粹的精神需求。这样一种纯精神的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首先就会破坏一个人的健康的心境,接着就会毁灭一个的肉体和生命。
《圣经》中说:“我拿我的烦恼向谁去诉说”。契诃夫则以《圣经》中的这句话为题记写过这样一篇短篇小说,题目叫《苦恼》,写的是一位名叫姚纳的老马车夫不能对人诉说他的悲苦给他带来的苦恼。他“儿子死了快满一个星期了,他却至今还没跟别人好好的谈过这件事……应当有条有理、有声有色地讲一讲……应当讲一讲他儿子怎样得的病,怎样痛苦,临死以前说过些什么话,怎样去世的……他要描摹一下儿子怎样下葬,后来他怎样上医院里去取死人的衣服。他还有个女儿阿尼霞住在乡下……他也想谈一谈她……听讲的人应该哀伤,叹息,惋惜……”但始终没有什么人愿意听他讲话,那么,他可不可以自己想自己的心事,自己跟自己自言自语呢?不行,他可以“想到燕麦,想到干草,想到天气”,可是,“他孤单一个人的时候”,唯独“不敢想儿子”,因为整整毁了他人生的希望和生存的意义的是他儿子的死亡。所以他“对别人谈一谈儿子倒还可以,至于想他,描出他的模样,那是会可怕得叫人受不了的”。因此,这死了儿子的打击和不能尽情倾诉其悲痛的苦恼,使得他每一次落得孤单时,寂静就会每一次地向他侵袭过来,于是,因为与他人轻浅的生意上的交往而“苦恼刚淡忘了不久”,每一次落单时“又回来了,更为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于是,每一次他都“眼睛焦灼而痛苦地打量大街两边川流不息的人群”,心里想:“难道在那成千上万的人当中,连一个愿意听他讲话的人都找不到吗?”事实的确是,“人群匆匆地来去,没有人理会他和他的苦恼……”契诃夫写到:“那苦恼是浩大的,无边无际。要是姚纳的胸腔裂开,苦恼滚滚地流出来的话,那苦恼仿佛会淹没全世界似的,可是……那苦恼却偏偏没人看见。”相对于这种心灵的悲痛和不能诉说的苦恼,那么,尽管俄罗斯的冬天非常寒冷,尽管在这严寒的冬天里从午饭等到“暮色晦暗”而等不到一趟生意更会令人从心灵到身体冷得彻骨,尽管在这样寂寞而寒冷的等待中那“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致使他“周身白色,象个幽灵”,但这种辛苦和苦苦的期盼跟他的苦恼相比,反而更接近于诗情画意,甚至他与人进行交流的渴望到了这种程度,他从那些下流的客人的随意殴打、侮辱和脏话谩骂里能够感到慰藉和快意:“他听着骂他的话,看着这几个人,孤单的感觉渐渐从他的胸中消散了。”然而,始终没有人肯听他的倾诉,于是最后他只好向他的瘦骨嶙峋的小母马诉说了他的衷肠。
  人生不如意事总是十之八九,还难免要遭受悲剧性打击,而这一切如果还不能倾诉的话,那么,真正是情何以堪!
  维吾尔族的一则民间故事中说:古代有一位国王非常残暴,凡给他理过发的理发师都要被杀掉。这种厄运轮到了一位聪明、智慧的青年理发师的头上。这位理发师前往给国王去理发时,特意从家里带了一个精心制作的囊饼。在国王命他为国王理发时,他便提出了一个条件:要他给国王理发,国王则必须把那只烤囊吃完,国王无奈,只好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于是,他就给国王理发。这时他才发现:原来国王长着一对金角!这时他才明白:原来国王之所以杀掉替他理发的所有理发师,原因在于怕自己头上长角的丑闻败露。因此,等他给国王理完发后,国王照例命卫士杀掉他。这时,这位青年理发师就说:“你不能杀我!”国王问:“为什么呢?”他回答说:“因为,你已经吃了掺和着我母亲的奶的烤囊。──而这也就是说,我们两个已经是同吃一母之乳的兄弟。而按照我们民族自古传下来的规矩,任何人是不得杀害自己的兄弟的。”国王无奈,便要求这们青年理发师发重誓绝不说出自己头上长角的事。青年理发师就爽然应承,并发了毒誓。他离开王宫后,的确没有给任何一个人讲过国王头上长角的事。然而,心中藏着这样一个天大的秘密,又不能给任何人说,使他感到非常之闷憋和痛苦,尤其随着岁月的流逝,他越来越觉得不堪其负累,他简直要崩溃了。他实在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于是跑进深山,便对着一眼清澈的泉水大喊道:“国王的头上长着一对金角!国王的头上长着一对金角!……”他大喊了几声以后,觉得闷憋的气息从胸中消失了,觉得卸下了重负,于是,轻松愉快地回家了。过了一段时间,便在这泉边长出了一棵竹子,长得非常壮硕而匀称。牧童发现了,便伐下做成了一管笛子。奇异的是,无论怎么吹这根笛子,他发出的声音永远是“国王的头上长着一对金角!国王的头上长着一对金角!……”牧童非常好奇,于是吹个不休。这样,很快地,国民都知道了他们国王的头上长着一对不祥的金角,加之他长期以来的残暴和不仁,于是,大家起来推翻了这位国王①。这则故事很像是一则寓言,意思是说:不存在永不泄露的秘密。近似于汉语成语“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或俗语“雪地里埋死人,雪消了开窟窿”。但对我们来说,它则包含着另外一种蕴涵:秘密是心灵的重负,且随着岁月的累积而越来越沉重,因此,如果不作倾诉,就会将人压垮。而这另一方面也恰好说明,倾诉是卸去心灵重量而获得精神健康和享受轻松愉快的心情的唯一法门。
  对于人类这种与生俱来的精神特性和“向外的精神生活追求”,比利时法语诗人、散文家和剧作家莫里斯. 梅特林克的一段论述里表述得非常感性而具体。他写道:从戏剧中“我渴望能让我看见生活的某些场面,找到其中的联系,并且把它们的渊源和隐秘之处探索出来。……上剧场,我总是希望把我那卑微的日复一日的存在所包含的美、崇高和真挚显示给我,那怕仅仅是一刹那也好;希望能让我看见那些我所不认识的存在、力量或上帝与我同处于斗室之中。我期待某种更高的生活以奇异的刹那在我尚未觉察的情况下忽然掠过我最惨淡的时刻。”梅特林克在这里所表达的渴望,正是对于精神交流的渴望或对于倾诉与聆听的渴望。具体来说,所谓“我总是希望把我那卑微的日复一日的存在所包含的美、崇高和真挚显示给我”,这是希望戏剧或演员代替他把他“那卑微的日复一日的存在所包含的美、崇高和真挚”表现出来;而所谓“希望能让我看见那些我所不认识的存在、力量或上帝与我同处于斗室之中。我期待某种更高的生活以奇异的刹那在我尚未觉察的情况下忽然掠过我最惨淡的时刻”,则相当我们在前面所说的聆听,即希望聆听到或观赏到自己不曾经历过而他人经历过的生活中奇异而微妙的事件,从而通过他获得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特殊而奇妙的感受、体验和在此基础上的思考。那么,通过戏剧或演员把一个人自己的“那卑微的日复一日的存在所包含的美、崇高和真挚”表现出来是可能的吗?这不仅是可能,而且是普遍存在的事实或一切欣赏活动中必然存在的事实,是一切欣赏活动的前提和实质。而就认识来说,这可以说是一种常识,如我们看电影、看小说,总是会自居为其中的主人公及其他人物,并在这种自居作用中把对象的苦感受为自己的苦,把对象的乐感受为自己的乐的;对方的愁绪得以排遣时,我们的愁绪也得到了排遣,对方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我们自己也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等等。
  梅特林克所渴望的,其实就是一种无欲无求的心灵的宁静和慰藉,就是人们努力寻求自己的精神与宇宙的精神之间的联系的活动,在这种联系中因自己与世界的对立而感受最深刻的心灵苦难,因自己与世界的和谐及一体性关系的建立而享受自由、幸福与纯精神的愉悦,而这正是唯独人类才可有的向外的精神生活追求。梅特林克说:“一位老年人,当他坐在自己椅子里耐心等待的时候,身旁有一盏灯,他下意识地谛听着所有那些君临他的房屋的永恒法则;他不理解,他仍旧在设法对那门窗的静谧和光线颤动的声音作出一种解释;他低下头来把自己交付给他那在场的灵魂和自己的命运。”梅特林克在这里所希望看到和所描写的生活,就是人与非人的对象之间进行纯精神的倾诉和聆听之交流活动的生活。他相信,像这样的生活,“像这样的人,他纵然没有动作,但是,和那些扼死情妇的情人、打赢了战争的将领或‘维护了自己荣誉的丈夫’相比,他确实经历着一种更加深邃、更加富于人性和更具有普遍性的生活。”因此,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当“兴趣单一地完全地集中于个人,他和宇宙面面相觑地对视着”时,他才“不再是野人了,也不是那种认为好象仅仅只有初级状态的情欲才值得注意,并且又以这种情欲折磨着自己了”,只有这时,“我们面前出现的不再是生活的一个狂暴和特殊的时刻而是生活本身,这里有成千上万的法则,他们比那些情欲的法则更有力量,更值得尊敬,但是它们静默,谨慎,移动得很慢,仅仅是在黄昏时分,在生活的那些安静的瞬时,当沉思迤逦而来的时候,它们才能被看到和听见”,但它更深邃、更真实、更普遍、更合乎人性。“我”只有在这样的时刻,才能真正地感受到“我的存在,我的灵魂的态度,我的未来和过去,我心中新生的东西和死寂的东西,一种秘密的思想,称赞我的那些星宿,我的命运,那些包围着我和荡漾在你心头的千丝万缕的神秘”。那么,为什么呢?原因在于“那些扼死情妇的情人、打赢了战争的将领或‘维护了自己荣誉的丈夫’”行为和生活,正是我们在本节一开始就谈起过的“完全受欲望控制的生活”,即:“人的精神谋求物质世界的支持和持续与物质世界结合的生活。如凭借自己的蛮力和计谋,向大自然和他人、社会中攫取财富,不断地以膏粱鱼肉供奉口腹,搜尽天下奇材构筑华屋,以贵重衣饰招摇于世,频频与美女相约而共暖枕席,用一切可用之材点燃自己,享受欲望燃烧时的亢奋与刺激”等等之类的生活。所谓“那些扼死情妇的情人、打赢了战争的将领或‘维护了自己荣誉的丈夫’”的行为和生活,只不过是指我所说的这种物质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而言的。从而也就等于说“那些扼死情妇的情人、打赢了战争的将领或‘维护了自己荣誉的丈夫’”行为与生活,与人们向外的纯精神的追求无关。因此,梅特林克在这里所强调的就是纯精神的生活的可贵。
梅特林克所强调的这种向外的精神追求,其实就是人们探索自由、感受自由的行为。如海德格尔在《论真理的本质》一文中说:真理的本质就是自由;而自由就是敞开的状态或“去蔽”的--因此而就是“无蔽”的状态;而追求自由的过程也就是努力“解蔽”的过程。那么,这种“敞开的状态”或“无蔽的状态”是怎样一种状态呢?这是海德格尔这样一位既不愿迈进形而上学王国,也不愿探求除了物质的存在以外再有没有另外一种性质的存在的哲学家是无法回答的。从而只能“存在”、“此在”地搪塞一番。其实,这所谓的“敞开的状态”或“无蔽的状态”,就是作为一种隐性的存在的人之精神与对象之精神相互激发而共同显露的状态,因显露而精神完整而充分的赤裸状态,就是知音之间坦露胸襟、心心相印的状态,是在审美中人与一定的对象之间在精神上实现交流和沟通、发生契合和共鸣的状态。然而,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欲望的驱遣和外物的引诱,人们全神贯注于自己的肉体与所欲对象的物质关系,而忽略了自己精神的向往、追求和需要,忽略了人与对象世界的精神关系,所以人们自己的本质、自己的精神需求和宇宙精神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总是处在物质和自己欲望的“遮蔽”之中。可是,就人自己的精神性本质而言,唯有使自己的精神与宇宙精神处于一体化状态之中时,才能“解蔽”、“去蔽”,才能真正充分地感受自己的本质及其饱足而愉快的状态,才能感受自己与宇宙一样的无限与永恒,因此才能感受到真正的自由、幸福和美乐。
当然,就一般情况而言,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们在这种诉说与聆听中所获得的只是激动情绪的纾解,满怀忧愁的排遣,以及心灵的轻松、宁静和慰藉,从而与真正的自由和美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因为美和自由只是指人与一定的人和物在精神上完全地进入一体化的状态,从中既不加杂任何的欲念,也不掺和丝毫的因欲念和生存活动受挫而造成的心理的感伤与痛苦。甚至在诉说与聆听中还包含着生存经验的交流和交流中对于生活知识的不断的积累。譬如,所有的感受、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思考都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与特定的事物打交道时产生的,而这些感受和体验就其性质而言,无外乎两种性质的情感:不是令人喜悦、愉快的,就是令人痛苦、悲伤的,或令人焦虑、忧愁、愤怒、仇恨的,总是暗含着成功、获益和失败、受挫的成分。这从中暗含着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因为什么原因而成功、获益和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因为什么原因而失败、受挫的事实,就是聆听者直接可以从中获取的生存经验和生活知识,因此,人们之间正是在诉说与聆听的不断交流中,积累和丰富着人们的生存经验和生活知识。之所以在单纯的以精神交流为目的诉说与聆听中,人们可以获得生存经验和生活知识的积累与丰富,原因在于,精神交流虽然就声音、表情、语气、神态而言是直接的,但要使聆听者感同身受,产生跟诉说者一样或相近的情绪体验,那么,诉说者必须把产生他的特殊的感受、体验、感情的特殊的环境、条件、经过、事件进行具体细致的描述,必须和盘托出。也就是说,人们要把那些特殊的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特殊而绵密、微妙的感受、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思考完整、成功地诉说出来时,不能采取直接的方式的,如“我痛苦”、“我忧愁”、“我喜悦”等等,这是很难达到诉说的目的的,或者说根本达不到诉说的目的的,因为这样直接诉说时,诉说的只是他的特殊的感受、体验的概念,而不是这些活生生的特殊的感受、体验本身。也就是说,正如任何人无论借助什么样的仪器都无法看到一个人正在思维的过程和具体的思维内容那样,谁也不能把自己的特殊、鲜活、微妙、具体、感性的感受和体验双手捧出来,摆到人们的面前,更不能象篮球运动员投篮那样把自己的特殊、鲜活、微妙、具体、感性的感受和体验投放到他人的心灵之中。诉说、倾吐那些特殊的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特殊而绵密、微妙的感受、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思考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生动、具体地把产生这种特殊而微妙的感受、体验的特殊的环境、条件、氛围及过程、遭遇描述出来,使聆听诉说的人在与诉说者心理上遭受过相同的环境、条件氛围及过程、遭遇时“感同身受”而产生同样的特殊而微妙的感受、体验来,从而达到精神交流的目的。而生存经验和生活知识,正是包含在这“环境、条件、氛围及过程、遭遇”之中的,是诉说的目的、交流的手段和方法的副产品。
  因此,一个人能否诉说得让聆听者感同身受,这也就是一个艺术性的问题了。因此,所谓的艺术性,也就是指通过生动、具体地描述一个人得以产生特殊而微妙的感受、体验的特殊的环境、条件、氛围及过程、遭遇而把自己的特殊而微妙的感受、体验及在此基础上的思考完整、整体地表现出来、以致得以感染聆听者的情绪感染性。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说:“一个遇见狼而受过惊吓的男孩子把遇狼的事叙述出来,他为了要在其他人心里引起他所体验过的那种感情,于是描写他自己、他在遇见狼之前的情况、所处的环境、森林、他的轻松愉快的心情,然后描写狼的形象、狼的动作、他和狼之间的距离等等。所有这一切--如果男孩子叙述时再度体验到他所体验过的一切--这就是艺术。”当然,完整的艺术创作离不开补充一些想象场景、情节和事件,所以即使这位“男孩子并没有看见过狼,但时常怕狼,他想要在别人心里引起他的那种恐惧的感情,就假造出遇狼的事,把它描写得那样生动,以致在听众心里也引起了想象自己遇狼时所体验的那种感情,那末,这也是艺术。”
  (二)向内的精神生活追求
  对于我们所说的“完全受欲望控制的生活”和“纯粹精神的生活”,有人甚至作了对比性很强的论述。比如倭铿说:“自古以来就总存在着那种伦理的与审美的两种生活方式的对比:一种以活动占优势,另一种则以对现实取沉思的态度占优势”。──这所谓“伦理的……生活方式”,就是我们所谓“完全受欲望控制的生活”方式,而所谓“审美的……生活方式”就是我们所谓“纯粹精神的生活”方式。他接着说:
  “强调人的活动,导致一种讲究实用的职业文化的现代生活系统的社会结构。而另一种审美的、沉思的运思模式,则可以完全有理由感到它自身较之那种职业文化远为优越。与那种只注重实用性相反,它只追求美;与那种职业文化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沉闷与厌倦相反,它只希望得到一种轻松与愉快;与那种努力与匆忙且不停地永远奋进相反,它希望有一种独立的自我意识与心灵的宁静。但由于那种运动有利于艺术与有利于主体相搅和着,因此它就陷于一条狭窄的轨道并表现出一种有特色的性质。在此,艺术对客体的了解要远比予以主体的触动少得多;艺术在内容和深层意义等方面所用的力气,要远少于在抒情的韵调与表现种种变化不测的情绪方面所下的功夫。艺术被予以一种仅能大致地加以解决的困难任务--要求表达某些根本无法表达的东西,并抵制一切企图将固定模式强加于它的做法。但这种艺术却承担了这样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且要发挥其最大的力量,去将灵魂改造得纯净优美并且表情丰富深厚。它能使人把握并懂得一件重要的事情:没有艺术,生活就会像一个飞逝的影子。它使灵魂中最细微的颤动得到观察,并将光亮射入那本不可及的深处。
  “这样一种有特色的生活类型是由文学艺术这一方面构成的,它全然超临于种种世间俗务与职业文化所带来的各种困难之上。从而使生命的中心转向自我意识的内在结构。随着这种自我意识的发展,生命似乎完全被置于其自身的娱乐之中,并仅仅趋向其自身。虽然各种条件和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但生命仍不为之所动,而显出其全部无限性,并意识到自身是至大无边的。一切外在的现象,作为一种仍未充分展开的自身存在,对生命来说都是有价值的;生命从不体验各种事物本身,而只在各种事物中体验自身--即生命的受动的意识状态。
“……必须加强生命的自我纯化以及它的活力与微妙性,使生命从一切存在的重压之下获得自由,而那些存在于此的力量的自由运动,就会将存在整体改变为某种轻柔的静谧。当我们转向艺术时,我们会看到情况特别如此,它欣赏力的美,或更确切地说,它通过在美之中的具体化而强化其生命本身。”②
  所谓审美的、沉思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与那种只注重实用性相反,它只追求美;与那种职业文化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沉闷与厌倦相反,它只希望得到一种轻松与愉快;与那种努力与匆忙且不停地永远奋进相反,它希望有一种独立的自我意识与心灵的宁静”,就是在强调我们所说的“完全受欲望控制的生活”和“纯粹精神的生活”之间的区别,其中所谓的“美”,只能是指我们所谓的人与宇宙万物之间进入精神上一体化的状态而使人深感“与万化冥合”的状态,由于在这种状态中使人觉得“心凝形释”──只有“独立的自我意识与心灵的宁静”──只是保留着自己的意识与智慧而遗忘了肉体的存在,从而使人感到“轻松与愉快”。因为,生存的沉重与苦恼和无价值、意义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沉闷与厌倦”,不是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就是因为纯粹的精神及其追求被欲望所囚禁、所困扰。而无论是通过诉说与聆听的交流,还是通过直觉的审美,则往往会使人进入超越欲望、超越世界的精神领域之中,进入与宇宙精神的相融为一的境界之中,所以纯粹的精神追求及其目的的实现才具有使人自由和自我解放的性质。可以看出:倭铿所谓对于“美”、“轻松与愉快”、“独立的自我意识与心灵的宁静”的追求,虽然表述得笼统而模糊,但第一是指我们所谓的对于“纯精神生活的追求”,第二则是更加地接近于我们所谓的“向内的精神生活追求”。因为,倭铿正是把艺术放在“只注重实用性”与“只追求美”、“努力与匆忙且不停地永远奋进”与只是“希望有一种独立的自我意识与心灵的宁静”之间的东西。譬如,所谓“由于那种运动有利于艺术与有利于主体相搅和着,因此它就陷于一条狭窄的轨道并表现出一种有特色的性质”,就相当于说:人们的受欲望控制的物质生活追求,一方面有利于主体,另一方面则同时也有利于艺术──无生存斗争就无法产生那样丰富的“特殊的环境条件下的特殊的感受、体验和思考”,从而艺术也就失去了丰富的表现内容,同时,艺术又与审美的、沉思的生活方式离不开,所以说“它(即艺术)就陷于一条狭窄的轨道并表现出一种有特色的性质”。
  因此,艺术的“有特色的性质”也就表现在:第一,与人们满足生存欲望的实践活动相比,“艺术对客体的了解要远比予以主体的触动少得多”;第二,与人们向内的纯精神的生活追求相比,“艺术在内容和深层意义等方面所用的力气,要远少于在抒情的韵调与表现种种变化不测的情绪方面所下的功夫”。这也就是说,艺术的追求是一种处于受欲望控制的物质生活追求与向内的精神生活追求之间的东西,相当于我们前面所论述的“向外的精神生活追求”,即从老庄哲学来说,艺术既跟“道”与“一”分不开,又跟表现为“杂”和“多”的色相世界分不开。
  所以说,“艺术被予以一种仅能大致地加以解决的困难任务--要求表达某些根本无法表达的东西,并抵制一切企图将固定模式强加于它的做法。”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艺术只能是天国门前的徘徊!因为,一方面艺术不能停留于家长里短的无聊和琐屑,必须要触及到人自身和宇宙的精神性本质,另一方面它又不能像哲学那样对于世界作本质上的抽象;也就是说,一方面艺术家必须思考、必须对于人自身和宇宙万物作本质上的了解,以此来提高艺术家自身的精神境界;另一方面在创作中他的所有的思想又不能脱离开具体、特殊的环境条件,即艺术家必须通过具体地描述使他产生思想的环境、条件、事物、遭遇的方式来传达他的思想本身,所以他的思想、他的感悟只能永远地躲在五彩缤纷的具体事物的后面,受这些具体事物的障蔽和扰乱,甚至虽然他的眼界和精神境界──因此而同时也是他的作品的境界需要作抽象的思想和推理,但作为抽象和推理结果的思想是不适宜于进行艺术的表现的。也就是说,通过直觉、感悟、灵感的基础而进行进一步的推理和抽象所产生的思想,是不适于艺术的表现的。这也就是说,艺术永远所表现出来的是具体、特殊的思想或思想的碎片,而不可能是思想的整体。这使得艺术总是处于两难的处境:一方面艺术承担着表现世界的本质──那个“一”的使命,另一方面它又必须通过具体、特殊的环境、条件、事物和事件──“杂多”来进行表现,──否则就无法达到具体、鲜活、生动、感性、感人的效果,而当用杂多来表现同一时,表现出来的同一也就不再是同一,而是杂多了。所以说,那纯一、那宇宙的本质、那宇宙精神是艺术既必须表达同时又“根本无法表达的东西”,因为艺术的手段永远是具体、特殊的表现材料,这样的表现材料是“抵制一切……固定模式”的,因此,可以说艺术本身是“抵制一切企图将固定模式强加于它的做法。”──可是,对于绝对的纯一、对那宇宙精神、宇宙的本质的表达则总是需要有一种万变不离其宗的“固定模式”。
  因此,哲学因为抽象,因为其抽象的表达方式远离了人们具体、感性的生活而使人们不易理解和把握,而艺术则因为只能通过一系列的具体、特殊的杂多来表现那绝对的纯一、宇宙的精神和本质,以致既不能完全地表现、又不能避免被表现得支离破碎,所以一方面人们要求艺术通过展示和张扬那纯一、那宇宙的精神和本质来“发挥其最大的力量,去将灵魂改造得纯净优美并且表情丰富深厚”,但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然而,虽然哲学有哲学的局限,艺术有艺术的局限,但因为一切真正的艺术,真正出自那些大手笔、那些境界崇高的艺术家之手的作品,毕竟还是天国门前的徘徊,所以可以说:如果没有真正的、高境界的、优秀的“艺术,生活就会像一个飞逝的影子。”因为,毕竟真正的艺术能“使灵魂中最细微的颤动得到观察,并将光亮射入那本不可及的深处。”
  由于真正的艺术的崇高目标是揭示、敞亮为色相所障蔽的光焰万丈、充满无边的幸福、温馨和祥和及安逸的精神世界,所以真正的艺术“全然超临于种种世间俗务与职业文化所带来的各种困难之上”,因为它可以“使生命的中心转向自我意识的内在结构。”而这样的“自我意识的内在结构”,实际上是指人自身的精神本质和精神的海洋──那个有智慧的、被人们称为无意识的世界。而人们如果在自身的精神之海洋中沉潜得越深──越“趋向其自身”,越会发现自己与宇宙的同一性,越会“显出其全部无限性”,越会“意识到自身是至大无边的”,所以在这种沉潜中由于解除了肉体对于精神的长期囚禁而只能感觉到“生命……被置于其自身的娱乐之中”。这种情况下,“虽然各种条件和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但生命仍不为之所动”。因为,生命在这种向着自身的精神性海洋的沉潜中获得了丰厚的营养而变得厚重、坚实,已经成了世界的中心,所以再也不能像那轻飘的影子,像那随风纷飞的叶片,像那江河里的草屑一样,被外在的变化主宰沉浮。
  所以必须追求向内的精神生活,“必须加强生命的自我纯化以及它的活力与微妙性,使生命从一切存在的重压之下获得自由”,只有这样,才能随着向自身精神海洋之深处和核心的沉潜,随着一步步与宇宙精神走向同一,随着一步步地走近世界的中心,随着这样的“自由运动,就会将存在整体改变为某种轻柔的静谧。”真正的艺术的确具有将人引向向内的精神生活的力量,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在美之中的具体化而强化其生命本身。”
  倭铿就这样,思路虽然并不十分清楚,但还是感觉到内在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并作了力所能及的强调。这样的观点尽管不太鲜明,表述虽然模糊,但对于一个难免要受到基督教和物质主义的毒害的西方学者来说,已属难能可贵。当然,如果人在本质上是精神的人,肉体仅仅是浮在精神之海洋上的一叶木筏,是掺杂在精神之江河中的一些随江水涌流的杂质,──如果这一切是事实,那么,一切敏锐的心灵发现这一切,是必然的,理所当然的。倭铿说:“在人的心境中,他的自我灵魂是极不稳定和缺少砥柱的,因为那纷繁复杂的各种环境,物理的与心理的,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大的与小的,影响并强迫着它。”虽然如此,但对于这“自我灵魂”或我们形容为精神之海洋的事实,是逃不过那些锐敏的心灵的。如威廉.巴特勒.叶芝说:“艺术之长期凋零还不是因为渐渐不相信一个看不见的现实吗?”③这一人们“渐渐不相信”的“一个看不见的现实”不就是人的精神之源、精神之海洋吗!而罗曼.罗兰说:“人们总是把一生中发生的事写成故事。其实不然。真正的生活是内心生活。”④显然,这作为“真正的生活”的“内心生活”,就是叶芝所说的人们“渐渐不相信”的那个“一个看不见的现实”的生活,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精神本源和根本主宰。
  其实,对于这内在的精神生活,中外的酷爱自由的真正的哲人们都是非常注重的,从古到今,尤其是那些才智卓越的哲学家们总是致力于向内的精神生活的追求的。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里的所谓“无为”,就是指合乎人的自由意志本质的自然的存在状态,也就是与道为一或与世界在精神上相统一而进入的自由状态。所以,老子为了排除杂多的干扰而达到与道为一的自由状态,非常崇尚向内的精神生活,他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也就是说只有在一种淡泊、宁静的心理条件下不断地沉浸到自身存在的深渊里面,进行不断的感悟和沉思,就可以发现自己与宇宙的统一,就可以得道、得自由;与之相反,“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南辕北辙,与道背离。所以他主张“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主张“绝形去智”,即是认为,只有斩断人们粗鄙的感觉器官与外在色相世界之间的交往,使心灵进入无意志、无纷扰的宁静统一而与周围世界处于毫无分立和差别的状态,那么人们就会达到“玄同”或与道“同一”的境界了。同样,庄子也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也是在说,只有摒退一切感官刺激而在宁静、淡泊、浑圆如一的心态下--只有在一种无欲无求的宁静、向内的精神生活追求中才能悟道和得道。而在道家思想中得道与得逍遥或得自由是同一个意思。
  由于真理是关于自由的真理,真理可以引导人们获得自由,而获得自由时也就会领悟关于自由的真理,所以获得自由的同时也就是获得真理,获得真理的同时也就是获得自由。而自由是人的本质所朝思暮想的,所以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说:“所有愉快中最高级的愉快,存在于对真理的沉思。……每一愉快都在于减轻痛苦。因此,真理的沉思也减轻痛苦和忧伤;一个人越是成功地达到真理的沉思,愈是成为一个智慧的热爱者。”(《神学大全》)而在庄子那里,与道为一而得到逍遥、自由的人不仅无忧无虑,而且被称作“神人”,他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吹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柏拉图在《斐多篇》中也说:“当心灵聚集于自身而没有……外物干扰她--既没有声音,也没有光线,既没有痛苦,也没有欢乐时;当她离开肉体,尽量少跟肉体打交道时;当她没有肉体的感觉或欲求,只有对真实存在的渴望时,这时的思维”是“最好的”,“哲学家才鄙视肉体,他的灵魂摆脱其肉体,欲求处于一种孤独的状态并回到自身中来”。可以肯定,这种内省式的、深入自身存在的本质之中的沉思的生活,是一种真正属人的、高尚的生活;没有这种内省式的、乐于感悟和沉思存在本质的生活很难说是单单属于人的生活。
  可以这样说,这种向内的精神生活追求,是将来自感觉、直觉活动中的各种经验、感受的提炼、提纯活动,是对于具体、丰富、特殊的各种感觉经验、直觉经验的消化、吸收活动。即是说,正如我们进食的东西与我们的身体真正需要的东西之间是有差异的,所以我们的肉体存在和生命运动的过程,就是将食物中的那些身体所不需要的、多余的东西扬弃而只吸取身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通过这样的方式去粗取精、补充生存活动中所消耗的能量和在代谢活动中排除掉的物质那样,我们的灵魂、我们的作为我们本质和源泉的精神也是需要营养的,可是,来自感觉经验、直觉经验的东西,总是与相互之间充满差异的表象相伴随的,这作为表象的东西、这因为表象而各种经验自身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差别,对于我们的精神生活来说,就是一种杂质。所以向内的精神生活追求就是要将这些作为杂质的、表象及其特点去除掉,只吸取其中的纯一的精神内容。所以,向内的精神生活追求或这种内省式的、深入存在之中的沉思和努力,只能是人对于其具体、丰富的大千世界的感受、体验的超越,只能是这种具体、丰富的对于大千世界的感受、体验基础之上的生活,而不能说这种具体、丰富的对于大千世界的感受、体验不重要、毫无意义。也就是说,在“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或“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以前,必须有过一种“开其兑,敞其门,葆其锐,存其纷,散其光,绝其尘”、勤奋、聪明、善知善觉的生活,即必须有过一个洞开各种感觉通路、十分敏锐地观察五光十色的现象世界而勤奋刻苦地获取丰富、复杂的感性知识的阶段,否则一个完全空白的心灵是无法悟道味精的,从而也就无法进入玄同、“同于大通”的。悟道味精的沉思只能是对于丰富复杂的感性经验的超越,必须在这种不断地超越具体丰富的感性经验的过程中完成,而不能起于虚无之乡。一个天聋地哑的弱智和植物人,是与真理无缘的。
  可以这样说,向外的精神生活是向内的精神生活的前提和基础,而向内的精神生活则是向外的精神生活的纯化和提高;向内的精神生活追求使人的心灵世界不断得到纯净和博大,使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得到提升,从而使人的直觉能力更发达,感觉能力更敏锐,心灵的包容性更宽广,从而使向外的精神生活不断得到扩展和深化,而不断得到扩展和深化的向外的精神生活则使向内的精神生活不断到更纯粹、更丰富的精神食粮。如果没有作为人与世界的一种纯精神的交往形式之一的人的向外的精神生活追求,就不会有纯个人性的、神秘、内在而具体、丰富的感受、体验和思考本身,因此,人生就得不到丰富,灵魂得不到滋养,人只能成为缺乏感性和活力的、死板和“抽象”的人,因为,“鸟啼花落,皆与神通”者,正是在这种纯个人性的、神秘、内在而具体、丰富的感受、体验和思考中,人才将他自己感受为充满生趣的真实的独立存在和独立的真实存在的,与享受到自由一样才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而那向内的精神生活追求,既使人们自己完全地占有自己的本质而沉浸在自由的喜乐里面,也使人们在独处的沉思中去清理自己与世间万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宇宙万物自身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清理和认识、掌握中拥有这一切,并因为整理了自己纷乱的思绪而使自己的心灵世界晴空万里,不染纤尘,透露出宁静的甜蜜和澄澈的温馨。而这本身就是所谓“心灵的净化”也者。所谓“净化”,本来就包括经过条理化而使自己的心灵深处透露出自己本质的光芒。
  而这两个方面的精神生活的追求,可以使人越来越成为有着宇宙一样的丰富内涵的存在,越来越感受到自己飘逸的凝重和喷薄的静止,越来越成为世界的中心而揖别昔日那随波逐流的心意烦乱和颠沛流离的精神流浪生涯。从此,再也不会把自己的存在感受为身不由己的被动和把对象世界感受为不可解脱的纠缠,再也不会处在焦虑、恐惧,失落、狂喜以及无可奈何的旁观、提心吊胆的担心、心急如焚的等待和委屈求全的忍耐当中,因为,这时已不再是世界的一个网点、不再是人际关系中的一个螺丝而浮于生活或自身存在的表面,遭受那五马分尸似的撕扯与苦痛。
  (三)生存的艰难与个性的幽闭使人类成为精神上孤弱而痛苦的存在
  人的纯精神本质永恒地渴望着与他人、与整个宇宙万物进入一体性的──或因精神上“大通”而实现没有区别与分立的“大同”的世界,而在这样的世界里享受无限的自由与美乐。然而,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而人类的这种本质性的渴望只能逐一地落空,从而只能永恒地生活在精神上孤弱与痛苦的境地中。
  其一,生存的越来越艰难,使得人们为了生存、为了口腹的享乐而疲于奔命,以致其生存完全地被物质欲望所控制而“纯粹精神的生活”则成了次要的可有可无。
  我们长期以来一直愚蠢地被西方的那种进化论、发展观和文明进步观念所蒙骗,认为古人的生活只能是一种噩梦,而只有今人的生活才算幸福,而且将来的人们的生活将随着科技、经济、生产的进步和发展,随着社会的逐渐文明进步,会更加幸福和美满。然而,这不是事实。文化人类学的发现表明:最幸福的生活是过着衣食无愁的渔猎采集业的生活的人们。因为,之所以只过渔猎采集业的生活,说明有可直接渔猎、采集的对象;而之所以有可直接渔猎、采集的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资料,说明大自然的衣食资源非常丰厚、充沛;之所以大自然的衣食资源非常丰厚、充沛,说明大自然或生态平衡没有受到破坏;之所以生态平衡没有受到破坏,说明人类的数量与大自然所提供的生活资源相比,是比较少的或相适宜的。试想:如果人类所需要的动物性资源到处都是,人们哪来的养殖业方面的操劳和辛苦!如果人类所必需的植物性资源比比皆是,谁还会多事地去“汗流满面地躬亲力耕”!如果各种资源应有尽有,衣食无虞,还要绞尽脑汁地研究、发展和使用那些复杂的科技干什么!如果各种资源应有尽有,衣食无虞,可以从大自然中随需随取,那么,还要仓廪和库房干什么!囤积聚奇干什么!谁还会去玩命地占有和死命地防护!如果各种资源应有尽有,衣食无虞,可以从大自然中随需随取,那么,何来现代社会围绕物质利益而展开的错综复杂而惨烈的纷争与流血!而我们这样言说时,并不是在做抽象的推论和凭空的想象,而是有着一定的事实根据的。譬如,至今生活在非洲卡拉哈里沙漠北部边缘多比地区的多比 .昆人等依然从事渔猎、采集业的人类群体,由于他们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长,与大自然始终处于生态平衡之中,从而即使生活在自然条件很差、没有人愿意与之争夺的沙漠边缘地带,也过活得十分轻松、自如:“一个男人5~6天打猎,然后休息1~2周,走亲访友,或安排昆人每周2~3次的通宵舞会”,“一名妇女一天采集的食物就足够她的全家吃三天,……剩下大量的时间休息、走访或招待”,而如果在相互之间发生了什么争执与不和,也不会引起什么较为严重的后果。因为,昆人的社会结构非常松散(──用不着农业人、畜牧人、工业人等“文明人”那样为了经济利益而动辄结成生死同盟,需要什么患难与共、同生共死),更没有多么纠缠不清的财产联系,因此,可以随意地组合、随意地解体、分离,所以一旦闹不和,那么,相互分开而与他人去组合就行了。那么,他们的营养状况又怎么样呢?据普洛洛说,接近于美国运动员的水准⑤。──这就是《圣经》中描绘的伊甸园的生活!
  然而,人类是一切生灵中最有智慧的,因为这种智慧而最为关爱和最有能力维护自身与自己的子女和亲人的生命存在和机体安康的;因为这种智慧和关爱而可以摸索出医疗、保健技术的,老弱病残幼孤在人类群体中是可以得到精心的保护的。因此,除非像现在的很多被西方人称作“原始部落”的人类群体那样有意识地、刻意地通过溺女婴等方式控制人口,否则人口的增加则是必然之势。而人口的增加还得到了因为智慧而积累起来的渔猎、采集方面的知识、技术及相应的工具──初期的科技方面的鼓励、支持和保障,从而人口的增加和膨胀不仅合乎人类的意愿,而且因此而成为完全的可能。
那么,人口的增加和不断膨胀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直接可以猎取、采食的自然资源的相对减少。直接可猎取、采食的自然资源的相对减少的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失去生态平衡,大自然不再可以供养人类了,人类不能再过直接的渔猎、采集的生活了。然而,人类是“最为关爱和最有能力维护自身与自己的子女和亲人的生命存在和机体安康的”,人类不可能因为大自然不再能够直接地养活他而任凭被饿死,而是要千方百计地生活下去,于是就有了从园艺农业、畜牧业到精耕农业、工业的一步步的应对策略。而这样一些策略,我们今天盲目地迷信进化论、发展观的同时也明白,这样的策略是一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饮鸩止渴式的策略,是破坏大自然、毁灭全球生态系统的策略,是让地球一步步走向沙漠,使大气成为毒气,江河成为污浊的毒水,使臭氧层开洞,使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灵一步步走向灭绝的策略。是一种自杀式的策略!当然,从今天来说,这已不再是未付诸行动的计谋和策略,而是一种普遍地呈现着的现实了。
  从渔猎、采集业到工业的进程中,人类的生存是否越来越艰难、越辛苦,对此把昆人几乎一劳永逸式的生活状况与现代人中的现代型“佼佼者”们一天要身兼几职、奔波忙碌的生活状况比较一下,结论不难得出。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现代人都是在为简单的生存而操劳、辛苦,其中有一部分人之所以操劳、忙碌得艰辛万分,并不是因为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而是因为恐慌和贪婪。现代人一方面当面对日益贫瘠、满目疮痍的大自然和意识到生活资料及其他财富随着人口的不断膨胀而将越来越有限时,当看到人们为了生活资料和财富,一只手辛勤劳动,一只手拼命地紧抓着自己已获得的财富不放,又期盼、渴望着生出第三只手来攫取别人的财富时,心中就产生紧张和恐慌,觉得自己如果不伸出比别人更多的手来努力拚搏,终有一天会横死街头;而当看到那些在惨烈的生存竞争、生存斗争中大获全胜的幸运儿们纸醉金迷、酒池肉林、纵情声色、呼风唤雨、招摇过市、横行乡里的八面威风时,又心生羡慕和妒嫉,从而对于财富产生无限的贪婪,从而也就只能暗下决心:要为财死、要为食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为达目的,要不择手段!加倍地要比别人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加艰辛的劳动。──这里所说的虽然只是一个人的心理遭遇和生存境况,而且还是一个现代人,但事实上可以代表走出了伊甸园──与大自然保持生态上的平衡的生存条件以后的所有的亚当、夏娃的子孙及其心理和生存处境。
  诸如此类,现代人的生活完全地被物质欲望所控制了,对于纯精神的生活的追求也就只能降格为无足轻重的可有可无。──尽管由于对于自己精神性本质的背离而永远地遭受着那无边无际的空虚、无聊、焦虑、抑郁、痛苦无情的折磨和打击。甚至这种意义上的无边无际的空虚、无聊、焦虑、抑郁、痛苦与贪欲不能得到满足而引起的焦虑、忧愁、劳累、哀伤相混淆而把这一切折磨与打击归结于物质追求方面的不得志,从而越是觉得空虚、无聊、焦虑、抑郁、痛苦,就越忽视精神的需要而越加堕落为物欲的困顿而疲惫的工具。
  其二,狐狸吃不着葡萄时,干脆就说葡萄是酸的。无疑,这样的应对方式是非常机智而聪明的:由于它成功地掩盖了狐狸自己吃不着葡萄的无能和局限,从而避免了他人嘲弄和讥笑的可能。然而,可悲的是:狐狸如果永远吃不着“葡萄”,或吃“葡萄”过于艰难,那么,它们可以说服自己、使自己相信:葡萄的的确确是酸的,的的确确是极其难吃的,甚至会否认世界上存在着名叫葡萄的一种果实:你如果问它:“你吃过葡萄吗?”它会回答说:“瞎说!哪儿有什么葡萄存在!那只是你的一种幻觉。”
  人类对于纯精神的生活正是采用了这种狐狸策略:不是否定纯精神的生活的重要性,就是干脆说精神──可以独立于物质、支配着物质的精神不存在,从而不存在纯精神的生活。事实上,正如狐狸说葡萄是酸的时,原因在于吃不上葡萄;之所以吃不上葡萄,原因在于自己够不着。同样的,人类之所以否认精神是一种独立的存在,之所以否认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原因在于随着人口的膨胀、生存压力的不断增加,随着生存资源的相对减少和绝对减少,并因为这种减少而对于物质财富的宝爱心理的日益增强以及对于物质财富血腥拼抢和争夺,因此而刺激起来的贪欲的日益泛滥等等,使人们越来越无暇及纯精神的需求和纯精神的生活。从而,人们越来越低俗、平庸、卑琐得像一只苍蝇,从而只好说独立于物质的精神是不存在的,精神生活在根本上依然是物质生活,是物质基础上的生活,因此,财富便是一切,便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共同依赖的。
  从万物有灵信仰到图腾崇拜、自然崇拜,从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到一神教信仰,从一神教信仰到“上帝死了”的呼声和人类对前景、对自我的彻底绝望及“主体死了”的哀叹等一系列越来越灰暗、悲哀的心灵历程,正是人类一步步地远离纯精神的生活的具体表现。因为,宗教和信仰不是别的,永远是那敏锐的、未受物欲过于濡染的心灵对于直觉到的超物质的精神存在或宇宙精神的信仰和崇拜。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膨胀和生存压力的不断加大,人类的生存越来越艰难,物欲越来越强烈,从而心灵越来越被物质的尘垢所掩埋,越来越被炽烈的物欲和艰难的生境灼伤、戮刺得伤痕累累,从而也就越来越感受不到那纯洁、神秘、微妙的精神的独立存在了,直至因为不能拥有它、维护它而否定它的存在。法国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说:“小说的危机是形而上学的。……许多人不再信仰上帝,但并不是不相信这种信仰所阐明的价值。善不是恶,恶也不是善。小说的崩溃是因为这种基本观念给摧毁了:即对善与恶的认识。由于对道德良心的这种攻击,语言本身已经贬值,并失去了其意思。”⑥如前所引,英国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则说:“艺术之长期凋零还不是因为渐渐不相信一个看不见的现实吗?”⑦不信仰上帝的意思直接在于,不再相信灵魂的存在,不再相信精神是一种独立的存在,其结果,仅从艺术领域里来说,就导致了“小说的危机”和“艺术之凋零”。那么,这是否同时可以说是人自身的危机和人自身的衰落与凋零呢!
  当人否定了自己的精神本体以后,人成了什么?在根本上就成了一张张贪婪的嘴巴和一具具渴望刺激与亢奋的硕大的生殖器。而嘴巴和生殖器的本性追求就是占有,因此,当人们作为单纯的占有者时,人与人之间由于财富的有限和都想据为己有,只能是相为敌害,相互处处提防、警惕,随时准备拼杀、决斗,甚至动辄给对方以致命的痛击和暗算,这种情况下人与人之间还可以有敞开胸怀的纯精神的诉说与聆听式的交流吗!还可以因为刹那的一体性关系而永远地守信重诺、心仪对方、忠诚对方吗!
  其三,正如每个人的指纹、面孔特征所表征的,每个人在其遗传基因方面都是独一无二、互不重复的,而且每个人──这每个独一无二的遗传基因的人生经历和生活遭遇也是互不重复的,即使就基因相近的孪生兄弟来说,其人生经历和生活遭遇也是如此,也是互不相同。而每个人是每个人自己的历史,譬如,当我们今天面对晴天白日准确地说“灿烂的阳光普照大地”时,其准确性来自于我们昨天的相似的经历和判断,在昨天我们就知道了什么是“灿烂”、什么是“阳光”、什么是“普照大地”。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感觉、知觉、想象、联想、判断、推理等心理活动,是昨天的心理活动的延续,今天的判断是根据昨天的经验和知识做出的,每个人每时每刻的感受、体验、判断、推理都是每个人根据每个人自己的历史作出的。而我们已经说过,无论是每个人昨天的经历,还是每个人的遗传基因都是互不相同的,因此,当人们面对同一个世界,共处同一个环境时,人们的感受、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思考和结论也只能是互不相同的,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所有的不同,概而言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特殊的、独特的、有个性的存在。
  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有人甚至作了极端的强调,如1778年英国文艺批评家J.G.赫尔德在《论认识及人类心灵之情感》一文中写道:“我们存在的最深基础在于个体性,个体的情感,个体的思想……一切动物种类也许都不如一个人有别于其他人那样各自不同。”⑧而且,正如俗语所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事实上不仅人是有个性的,人与人之间是充满差异性的,世间万物之间、同一种类事物的不同个体之间都是充满差异性的,可以说任一具体的事物都是特殊的,特殊性是宇宙间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具体的存在方式。因此,人的现实存在总是表现为:特殊的、有个性的人面对着种种特殊、互不相同的事物。因此,从审美或精神交流的角度来说,有着不同个性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能否相互适应的问题。相互适应者就能达到精神上对等完满的交流和沟通、契合和共鸣,不适应者就会在情感上产生对立和矛盾,不能相容,相显为丑。致使同为爱竹之人,文与可喜爱肥厚色重、葱茏茂盛之竹,而郑板桥则喜欢精瘦、峭拔、孤傲异常之竹;同是写山与水,李太白笔下之山水,总是显得意境壮阔、气势宏伟,而“泽望之为诗文,高厉遐清。其于山,则铁壁鬼谷也;其在于水,则瀑布乱礁也;其在于声,则猿吟而鹳鹤咳且笑也;其在平原旷野,则蓬断草枯之战场、狐鸣鸱啸之荒城荒殿也;其在于乐,则变徵而绝弦也。盖其为人,劲直而不能屈己,清刚而不能善世,介特寡徒,古之所谓隘人也。隘则胸不容物,并不能自容。其以孤愤绝人,彷徨痛哭于山颠水 筮之际,此耿耿者不能下,至于鼓胀而卒,宜矣!”(黄宗羲《缩斋文集序》)
  可以这样说,宇宙万物在精神上是根本的同一,人们在灵魂深处也是根本的同一。正为这种同一性,所以美总是指人与一定对象之间在精神上的一体性状态,美感永远是指人由于与对象在精神上进入了一体性的关系状态而走出了自我禁锢、获得了自我解放,从而觉得轻松、自由、飘逸。然而,这同一的宇宙精神与同一的人之精神,被充满差异性的种种事物所分割,所障蔽,所隔离。人之精神与宇宙精神要相互融汇、贯通,必须通过个性上相互适应、一致的事物之间发生精神上的交流和沟通、契合和共鸣,否则就不能“神遇而迹化”、完成精神上的“大通”。可以,作这样的比喻:宇宙精神是一种没有涯际的极乐世界或天堂,物质世界就构成了圈定它的围墙,虽然上面开着无数的门,但由于每个具体的事物都是特殊的事物,因此每扇门都是用不同的锁锁着的,而每个人则只有一把独一无二的钥匙──个性。因此,一个人要想进入这宏大无边的精神的世界,就只能找着适合自己的、只能用自己的钥匙──个性才能打开的那扇门。因此,审美直觉的发生,就是指我们的特殊之钥打开了对象事物的特殊之锁,从而洞见了、并融入到那作为纯粹之自由、美和幸福的光辉灿烂、温馨宜人、磅礴无涯的精神之本体、精神之世界。
  但是,由于一把独一无二的钥匙只能打开一把能与之相适应的独一无二的锁,因此,我们的精神总是被我们的个性所幽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生的追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