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 audio sc203305可以作中置吗

EVEAUDIOSC3053分频双5寸专业有源监听音箱单只可试听
名称监听音箱
联系第七元素1981&&&&
百度新首页
阿里旺旺:第七元素1981店长推荐正品行货Dynaudio,丹拿BMCompactMKIIIMK3监听音箱单只价折扣价:4499,0全新行货Dynaudio,丹拿BM5MKIIIMK3监听音箱2015新款折扣价:4999,0正品行货德国EVEAudioSC307双7寸三分频专业监听音箱可试听折扣价:11980,0全新行货ICONSX,8A,ICONSX8A8寸有源监听音箱现货供应折扣价:3000,0正品行货艾肯ICONPX,T6A2,iconpx,t6a26寸有源监听音箱折扣价:1490,0德国EVEAudioSC407三分频四功放专业监听有源音箱单只可试听折扣价:23980,0
EVE,AUDIOSC3053分频专业有源监听音箱专业评测转载自叉烧网EVEAudio的全球评测之旅刚刚展开,各家首测的型号都不同,《SoundonSound拿的是SC208,《FutureMusic拿的是SC204,《MusicTech拿的是SC205,叉烧网第一对拿的是SC207,因为6,5寸是市场上最主流的型号。不过我最感兴趣的是今天评测这对SC305,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ADAM没有的产品。我们在评测ADAMA77x的时候讲过这种“双低音制式”(或者叫“MTM”)的优势:大尺寸的下潜、和小尺寸的速度,硬度,也就是解决了“6寸不开,8寸不快”的问题。这样还有其他问题,我在 S3X,H的评测中也讲过,主要是两个:一是体积太大,二是价格昂贵。因此,我前年评测ADAM时就在想,ADAM为啥不出一对“A55X”这样它能有5寸的速度,硬度、主流6寸的下潜,同时体积不会太吓人、价格又不用到两万,完美,结果等了两年无果,正准备放弃时,就听到了这对来自“亚当肋骨”的SC305,这正是我所期待的(也许ADAM本有此计划,结果人走了,),也是市面上我见到的唯一“双五寸”监听音箱,评测马上开始。外观篇从箱子里面拿出SC305的时候,我X比我摸过的所有双低音(包括ADAM、M,Audio和Focal)都小一整圈太小了很可爱原来就想过应该不大,但是见到实物时还是吓了一跳,与13寸的MacbookAir刚好搭配不过重量达到8,8kg,只,高于一般的6寸音箱(上次评测的SC207是8,1kg)。PS:长得很像环绕声的中置音箱,但无法作为中置,因为SC305是三分频,一边是低音,一边是中音,如果作为中置,你得把它竖起来技能篇之前SC207时我们详细讲过EVEAudio的单元与DSP技术,这里就不多说了,SC305在背后采用了双倒相孔,而且多了一个开关选项:WooferSel。目前MTM制式分双分频与三分频两种,例如M,Audio的MTM音箱和以前的ADAMS3A都是双分频,但最新的MTM音箱都是三分频,例如我们评测过的 FocalTwin6 和ADAM自家的A77X。有些三分频的MTM是通过型号划分左右的,例如A77X、FocalSM9,都分为左型号和右型号,但 Twin6Be中你可以选择中频的位置。SC305跟Twin6Be一样:三分频而且可以选择低音的位置,低音朝外或超里都可以自己选(官方推荐朝外,我推荐你们在小房间的环境下可以试试朝里)。单元方面,注意,虽然表面看起来SC305与SC207的单元只是大小的差别,但单元并不一样,EveAudio的高端系列(3XX与4XX)采用的AMT RS3 单元,但2XX系列是AMT RS2单元,有可分辨的不同低音单元也并不一样,SC207中我们可以看到低音单元的蜂窝网格并不明显,但SC305就很明显低音单元也不是一样的最后是拆解,电路基本一样,AD芯片与运放都一样,只是电容更大。但SC305采用了分腔设计高低音腔体不同(分别对应各自的倒相孔),因此SC305在多个方面都比SC207要有提升(三分频、单元升级、分腔设计)。音质篇如果你看叉烧网评测比较多,会发现我们N年来只评测过两对5寸,我说过“6寸不开”,5寸就更不用说了,听过两对万元级的五寸,都没写,因为低频的缺失严重影响了画面感,音量大时,由于无法同时顾及低频与中频的表现,双分频的五寸会选择牺牲低频保中频,这个问题会更加突出。SC305是五寸中的奇葩(当然,它是双五寸,),由于是三分频,一只低音负责下潜,一只负责中频,因此在音量比较大时低频依然不减,下潜已经达到一般六寸的水准,尽管官方标注下潜是50Hz,它并不比很多标注40Hz的六寸要差,但速度就远远胜出。当然,它不会比六寸更出色,黑豹《错觉中狗血的36Hz根音你只能听到“有”,表现完美需要8寸以上单元。EVEAudio目前已经听过两对,低频都偏多一点,SC207中我和Onlycan一致观点是低频衰减1,5dB(在我的房间中,你的房间不一定),SC305其实比SC207更平,但我顾忌到下潜能力,衰减为2dB(4格),调得偏少一点,这样听40Hz以下更加平滑,由于是DSP纯数字EQ(跟你用软件差不多),比模拟平滑很多,幅度大时不影响其他频率(之前的评测因为频段之间相互有影响,我通常的调整都是1格,但EVEAudio可以放心调)。中频是比较突出的一点,Twin6与A77X虽然也是三分频,但中频是用6,5寸与7寸单元来表现,这就没有5寸那种速度和硬度(当然,用4寸做中频还要好一点,)。因此SC305的中频(350Hz,2800Hz)的表现可以说是目前万元级最好的。高频也有点惊喜,SC207上用的AMTRS2并不是EVEAudio最好的高音头,3XX系列与4XX系列它们用的是RS3,虽然跳跃幅度没有ADAM从AX到SX的高音头那么大,但还是能明显感觉到RS3确实要比RS2出色,高音细节表现更好。这个高音没有AX系列这么干,也没有SX那么刺激,是一种,很“平直”的表现,我想这是用DSP调到绝对平直的效果。选购篇SC305是市面上目前唯一一对“双五寸”监听音箱,体积小巧但技术含量不低,带给你的体验也是完全颠覆性的:迷你的体积、三分频的声音细节、分腔箱体、5寸的速度与硬度、6寸的下潜、绝对精确的DSP技术、D类放大,这么一对奇葩级的音箱,价位定位在960欧元,只,这又打破了A77X(1100欧)的“最低价MTM三分频”记录,成为目前价格低的MTM三分频音箱,在中频与高频上SC305更出色,但A77X的低频与超低频更加出色(A77X也是低频偏多,),怎么选就看大家了,虽然不同尺寸不能这样直接比较,还是给大家列个表格对比一下。综合评价选购篇 得分: 5,00SC305是市面上目前唯一一对“双五寸”监听音箱,体积小巧但技术含量不低,带给你的体验也是完全颠覆性的:迷你的体积、三分频的声音细节、分腔箱体、5寸的速度与硬度、6寸的下潜、绝对精确的DSP技术、D类放大,神马:1、德国设计,ADAM的“肋骨”2、目前监听圈唯一一对“双五寸”制式监听3、精致的迷你尺寸箱体采用分腔设计4、采用RS3气动高音头(SC207是RS2)5、SilverCone蜂窝式玻璃纤维低音单元6、三分频背面板可调超低音左右位置7、Burr,BrownAD技术,精准DSP声学调教8、可以单独屏蔽掉音量与EQ,防止意外改动9、前面板多功能旋钮,所有参数一键可调整10、双后置倒相孔,下潜与低音表现出众11、待机模式功耗仅1W,不用关音箱,浮云:1、下潜只能达到六寸的水准
台湾 AudioNet 网站评测 EVE Audio
人人都来玩音乐原文地址: audionet,tw,a,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94身為創業之作,SC系列走出了它廠從未想過的路,首創內建DSP與Burr,Brown A,D轉換器,輸入訊號在類比轉數位後,經由DSP以全數位形式進行音量、相位及高低音增益調整,接著再直入PWM功率模組放大,在理論上能把訊號的衰減可能減至最小,保留最純淨的聲底。加上簡潔取向的功能與細緻介面,可說是市面極少數具有 操作樂趣 的鑑聽器材。把五支喇叭以最短邊進行堆疊,高度也才150公分左右,可見本套喇叭並非怪獸級的組合,由於本組喇叭的面板與背板長相其實大同小異,我以最小的SC205來作為開箱範例。紙箱上左側印著EVE很據設計感的品牌LOGO,同時標示著錄音室用主動喇叭、研發技術出自德國,光是這兩行字就足以打動不少錄音師的心讓口袋裡的小朋友集體出走了。送來的是全新的喇叭,內容物很簡潔,只有:說明書、電源線、以及用磁鐵吸附的高音網罩。箱內所有的東西都在這裡:喇叭本體、高音金屬網罩、橡膠腳墊、電源線、說明書。SC205的個頭不大,擺在King Size啤酒旁邊可以看出其體積。SC系列採用了大家都很熟悉的海爾高音,也就是玩家俗稱的氣動式高音。在器材剛送到社內開箱的那天,本刊幾位編輯就開玩笑說:好像只要是德國品牌,都非得做個海爾高音,才代表自己來自德國的正宗身份,也同時這樣才算是有一定的技術高度。 以上當然純屬玩笑話,因為氣動式高音原理說來簡單,但實際生產不易。值得注意的是這次SC系列搭載的是自家的RS系列氣動高音,並非十分強調高頻延伸數字,其規格只標到21kHz,但在實際聽感上,卻是很柔順耐聽。SC系列上採用的中低,低音振膜原廠稱之為SilverCone,顧名思義,振膜表面塗佈的玻璃纖維層閃耀著銀色光芒,而在下方可以看到蜂巢式強化結構的複合材質錐盆振膜。可惜的是,跟氣動高音同樣,或許是為了保密起見,原廠並未公開SilverCone的詳細材質,可想見對專業廠商來說,各項採用的材料科技都是極其寶貴的商業機密,更是廠家長久Know,How的累積,本就不該輕易公諸於世。這個面板調整旋鈕還有以DSP進行數位形式的高低頻增益與衰減(,5,3)的作用,除了可以採取三種預先規範不同的濾波形式:High、Desk、Low,針對高、低、以及錄音中控台的反射環境為基準進行調整,也可以選擇裝上原廠附贈的蜂巢式遮罩,以物理方式進行高頻衰減。同時還可在LED選項選擇將燈號開啟或關閉,經過試用,關閉燈號確實對聲音純淨度有向上提升的功效。背板走的是簡潔路線,除了單端RCA與平衡XLR端子,就只設有三個功能拉桿。第一個是音量、第二個是濾波器、第三個not used適合於很有經驗,而且不喜歡使用音量與等化調整的影音發燒友,這可以盡可能避免訊號的損失。在這三個選項中,調成Fixed檔可避免不小心更改設定(建議調好音量與等化後再開啟)。本套組合只有在尺寸最小的SC205背板上,可以看到預留了兩個壁掛用的螺絲孔位,提供另種更有效的運用空間條件的架設方式。原廠之所以不建議直接壁掛,而是用這樣的方式限制用家,非得經由離牆一段距離安裝喇叭,主要是避免背板低音反射孔的氣流被牆面阻擋,因為氣流擾動而影響到低頻純淨度。另外,位在箱體底部的腳架孔位也提供了以腳架固定傳統安裝形式的可能。對於專業錄音師、後製混音人員而言,SC系列多種彈性的調整選項,能讓喇叭靈活適應各種場地的需求。但是,對於不明所以的一般用家來說,請務必先行詳閱說明書,搞清楚喇叭的特性才能充分發揮其潛力,在充分把握其特質的前提下,這會是一套能夠完全勝任家用多聲道重播的組合。說明書後方的備忘錄是不是設計得很有趣不像一般只有格子般的一板一眼。說明書中也詳細規範了擺位方式,當然還有放在錄音室中控台上該怎麼調整。中央聲道是本套系統中唯一採用三音路設計的喇叭,操作介面也如出一轍。據我猜想,外表斯文的Roland Stenz肯定是個完美主義者,否則不會捨傳統簡單的圓形低音反射孔不用,特地為SC系列量身訂做這樣像是抽屜格子般,由上下開口的低音反射孔,因為光是箱體生產的成本,就比傳統形式要高上好大一截。根據原廠資料表示這樣做不只是為了美觀起見,除了不想讓用家從正面就看到一個大洞之外,也能有效增加低音反射孔的有效容積。五聲道都以平衡訊號線進行連接,為什麼捨常見單端RCA訊號線不用,非得大費周章採用平衡線其實,在長距離傳輸的專業用途,平衡線可以說是必需品,而這次環繞喇叭也用到了5米的長度,一般單端訊號線很少做到那麼長的。也因為本次試用的是鑑聽器材,以這樣搭配自然比較有參考價值。除此之外,最實際的好處就是能以XLR架構的共模效應,盡可能的抵銷雜訊,在雜訊減少之後,音質當然也會相對應提高。在低噪訊的前提下,動態同時隨之提高(,6dB,比單端線材高了兩倍音量),當然要採用更好的平衡線也是可以,不過在實用層面來說,就不必花費這麼多預算來購置講究純度或冶金技術的天價線材了。此外,喇叭用的電源線則都採用原廠附贈黑色線身的標準線,確保沒有哪個聲道吃得特別飽,影響音色的一致性。喇叭才開聲,就聽得出強調高頻的傾向,但是氣動式高音在提供足夠量感之餘,表現出來並不是很有火氣的聲音,也就是 不會讓人聽了煩躁 ,但確實比較缺乏水分,由於該組喇叭是未拆封的全新品,因此聲音生澀是難免的。我拿出那片XLO Test , Reference BurningCD,並把擴大機開啟至Multi CH Stereo讓每支喇叭發聲,煲了 五分鐘 高頻寬鬆度就跑出來了。此時高頻如實表現出其直接取向的音色,低頻則是順暢有力直潛到底,原本緊繃的聲底,表面泛出了一層光澤, 根據本刊技術主編的形容: 原先就像是低號數的布砂紙,Run 開以後就是2000號左右的水砂紙。再多煲一陣子SC系列很有機會呈現鏡面拋光的高光澤音色,此時以Pure Direct模式來聆聽,尤其能表現鑑聽喇叭純水派清澈通透的聲底。最後補充一下資料:身為新進品牌,EVE Audio可不是從零開始,老闆Roland Stenz(以下簡稱Roland)除了擁有德國名校的電子領域相關碩士學位,同時更投入長時間的熱情在做出好聲的音響產品上,其個人經歷在音響產業上著墨甚深,分別擔任過RFZ以及ADAM兩間公司的研發部門,此外,Roland還在ADAM擔任了多年研發總監的職位,以上看來他可說是徹頭徹尾的技術人,但在離開這幾年在專業領域火紅的ADAM之後,Roland竟然投入學習商業經營並找來ADAM前銷售總監Kerstin Mischke一同成立了EVE Audio這間公司。圖中左為Kerstin Mischke,右為Roland Stenz。End,Of,Item,Desc,;
品牌EVE Audio
名称监听音箱
类别监听音箱
联系第七元素1981
VIP推荐信息
咨询主题 发货与交货商品参数其它
* 咨询详情
@ 京ICP证100626充满传奇的音箱EVE SC305
|原作者: shazi2000
充满传奇的音箱EVE SC305
这是一个充满传奇的音箱,说他传奇是他的性能和他的出身都很传奇。
1、首先EVE公司由ADAM前CEO(Roland Stenz)与ADAM前销售总监(Kerstin Mischke)创办。
2、它是由前Adam Audio的工程师设计制造的。
3、他的出现是好像是针对ADAM 的A7和A7X,经过试听以后确认,可能是针对他的高端音箱Tensor的声音调校的。
4、它是最小的3分频音箱,中低音都是5寸的,这么小的3分频的音箱,好像只有KEF的201,201也是3分频的音箱,不过是无源的!喇叭是6.5寸的,要推出好声来那是很麻烦的,还有一个箱子是他的n倍价格,就是Barefoot
Sound MM27,也是3分频有源的小音箱。
5、305他能横放也能竖着放,这样的音箱市场上的很少有的。
6、305的中音和他它高端系列像408、的中音是一样的都是5寸的,这就说明了305的中音是很不错的。
7、发烧友对于音箱的评价,一般都是能听什么音乐好?用什么推好?SC305基本上什么都能听,他的高音和中音扩散的非常好,人声和弦乐的声音尤其漂亮,但不是像3/5那样甜兮兮的,如果加了超低音音箱以后可以和比他贵n倍的音箱PK,而且用什么推都会出好声,就看你的需要了?
8、你如果用它和同价位的比,会感觉他的声都不是很像,又很像某个声,但是你要和比他贵几十倍的比,你会发现和他们的音声都很像。
最近听说EVE已经换了生产厂家了,这次听的就是换了厂家的305,原厂的我没听过,听说声音不一样?
用的器材如下:
1、 前级: & 欧博的Linear1 - 电子管 、DIY的前级
2、转盘: & &欧博小水滴转盘
3、解码器: &华韵DAC-1
4、线材: & 电源线和信号线都是我自己DIY的线。
试听之前先进行一下需要对音箱调整,这个调整是大多数人不太注意的问题?首先先调整喇叭螺丝,把固定喇叭的螺丝都按照一定的扭力调成一致,这个调整很麻烦,全部调好一个扭力,就试听一下,声音不行再从新调,一直到满意为止,喇叭的螺丝调好以后,再调后面板的螺丝,后面板对于声音的影响不比喇叭的螺丝小,有人说老厂的箱子和新厂的箱子声音略有不同,我想可能是这个原因,螺丝紧固的标准不一样了!下一步再换保险丝别看保险丝这么小,他对于声音的影响是巨大的,可能有人会不信,不信也没办法,这是事实存在的,我曾经用很多线调一对音箱,怎么调都不行最后换了保险丝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这个过程还证明了一个问题,就是线材不是越贵越好,而是适应你的器材就好,试音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万元的线在一个特定的系统中,还没有一条2000左右的好,当时有人就说了一句话:“声音没有价格差的那么大”这句话成了名言了,所以我说线的作用有时没有保险丝大,为了防止广告效应,试听所有的线都是我自己DIY的,保险丝也是我DIY的,这些调好以后音箱的声音提高很多。
下面还有一个问题,要试听就会有一个摆位的问题,对于SC305的摆位好,可能会对另一个音箱不好,这样就需要找一个都认可的方法,于是决定用近场监听的标准试听,这样音箱间误差最小,摆位的问题解决了,剩下就是听什么音乐,既然是监听音箱大家用他是挑毛病的,所以我选:
1、黑教堂 11(谱纸掉下的时候往哪个地方飘过去了)
2、春江花月夜(这个低音是非常低的一般的音箱)
3、流浪者之歌(穆特 小提琴)
4、月光小夜曲(蔡琴 数蛤蟆)
5、B&W 的试音碟《Colour of the moon》(中的撞钟声延续)
6、天青色 第一首 苏曼的偶遇 &(右侧吉他的串把声)
7、王月明的《紫禁城》开始的大锣
8、Enigma 英格玛 -《The Cross of Changes》(在大动态的情况下的人声)
9、 金嗓子试音 《对决》(打击乐)
10、平湖秋月(大提琴的表现力)
11、Yesterday (这里有一个开门声猜测解析力)
12、神香 《圣典》 (滚滚而来的低音)
13、SUER DELUXE SOUND l(这个录音很有意思调整螺丝的时候很好用)
第一次试听,是305和A7签名版?由于305是5寸的音箱,和A7签名版是6.5寸的比低音有些吃亏,可是比下来305并不比另外A7差,差的是虽然都是喷射高音,但是305多了一个5寸的中音所以中音密度要好于A7很多,解析力都差不多,所听的东西两只音箱都听到了,而且没听出305会比A7少什么,喷射高音的好处是高音扩散的好,细听没有球顶的柔,
这次我用三极管直热胆机能改善一些,胆机特有的声音使两只音箱都播放的淋漓尽致,直热三极管的胆前,声音那是相当的甜美,喷射高音虽然没有老式球顶的味道好,但是解析力和飘逸的高音这是这两个音箱的的强项,低音这2个音箱都差不多!听着305的低音有些不够,但实际上用测低音的软件听着没什么问题,我感觉好像中高音太好了显得低音有点弱,在这个摆位的状态下a7的低音很不错,很真是不愧是签名版,中高音305会比a7松弛一点,305可以说介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一种音箱,试听过程中还发现一个怪事305高音的指标比A7的低,但是听着305比A7声音亮,A7声音略暗,SC305是想听高解析力的,又要有传统的音乐感,外观现代的音箱SC305是一个很好选择。
第2次试听是EVE SC305和ADAM Tensor Beta。用的器材是
1、音源:emm Labs SACD
2、前级: Audionet PRE G2(MK3)
3、线材:都是DIY的(防止广告)
SC305是一个小音箱要和一个落地的大音箱比谁听了都是笑话,为了和ADAM Tensor
Beta差不多,我们给SC305加了一个ADAM的超低音这样就和Beta差不多了,SC305一开声我们都惊呆了和Beta的声音太像了,不仔细听简直以为是同样一对音箱,这是我们太惊讶了!这个可是1万左右的音箱呀?Beta是30多万的音箱,真是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过去老是听别人说,EVE
SC305介于什么音箱和什么音箱之间,或很像什么音箱等等,这次试听使我们了解到了,EVESC305的校声可能是真对ADAM
Tensor系列的声音调校的,SC305是可以和ADAM的Tensor相比的,而不是和Tensor以下的音箱比,这是可能是EVE的制作策略,我一般的音箱就能和你的顶级的比,何况他的更高级的音箱了。
这次试听的音乐都是很有试音风格的音乐,所有的音乐听下来两只音箱几乎没什么区别,尤其是神香和春江花月夜的低音,两只音箱显得都很不错,春江花月夜的低音很低能量感很强,但是响度不过,不像有的音箱这个地方低音不够低,声音却很响或声音很小,神香的低音真是滚滚而来而且低音分几层,这两只音箱都表现的都很到位,声场和定位都很准,SC305能出这个声,ADAM的超低音功不可没,几个曲子听下来两只音箱基本上区别不大,只是Yesterday这首音乐20多秒有一个开门声,SC305很容易听出来,
Beta的开门声时有、有时无不知到什么原因,这段音乐很有意思,有兴趣的烧友可以找来听听,当时录音的时候可能没听出来,出版以后被不知道那个烧友听出来了,于是就作为试音的音乐了!
这次试听很有意思,小音箱和大音箱的对决,结论却是出乎意料,两只音箱无论是音色、声场、声音密度和声音的能量表现都相差不大,只是在很近的时候听Beta中音密度会比SC305的密度大一些,但是听着SC305中音扩散的会比
Beta好一些,这可能是5寸中音的原因,这也是EVE的中音基本上都是5寸的?5寸的中音表现最好,这可能是他们实验的结果吧?还有就是EVE305听着有些轻飘飘的,ADAM听着很稳重,这个可能是箱体结构的问题,ADAM
Beta的箱体那是太重了,调整摆位的时候很费力,SC305可以说一个手就拿动了,可见箱体重量相差很大,这可能是他的价格这么便宜的原因之一。
这次试听反映出很多问题:
1、线不是越贵越好,合适就好,现在有些人钱太多了,认为钱不花到声就不到,
2、小音箱是可以和大音箱比的,就看你怎么用。
3、保险丝的作用和线一样大,但是又出现了一个问题:什么线用什么保险的问题。
4、音箱的摆位固然重要,音响的环境也很重要,就看你的要求了!柜子、门、窗帘对于声音都有影响。
5、音箱的固定螺丝,对于声音的音响是严重的,但是你也轻易不要拧!
6、SC305箱体轻是个问题,有条件的可以用一个大夹子夹住,这样可以减少箱体谐振,在箱子上面放一个重物解决箱体轻的问题,不过这个重物压在什么地方需要试验!
上一篇:下一篇:
XTZ MH800 DSP 桌面系统音箱拆解走向英国声————一个关于书架从黑胶唱盘, 谈唱臂的安装, 及PC绝对可以HIFI---KEF-X300A桌面美国Head-Fi网站评测:旷世音响Q查看: 26208|回复: 58
从一千到八万,监听音箱初烧折腾小记
首先声明:我是个初烧小白,下文只是对近四个月的折腾作一个小小的回顾,观点必定有许多谬误,希望能得到烧友们一些指点。当然如果能给刚刚开始折腾的朋友带来一点启发也是乐事一桩。
-------------长贴高能预警---------------
故事从一只AKG K701开始。
一直以来对音箱耳机没什么追求,买过最贵的音箱也就麦博一个5.1声道的电脑音箱。去年年底某天在某东上闲逛,看到K701卖999块钱,脑子一热就拍了,怕推不好又买了个创新E5耳放。可惜收货后发现一只耳低频有异响,E5耳放也不行,和iPhone6SPlus直推没啥区别,遂双双退货(二手东退货是真心麻利)。
不过K701质量再次推得再差也是曾经的旗舰,那种清晰悦耳的声音已经打动了我,由此种下了对好声音的草,折腾就此开始了……
想好声,又想手机放歌方便,那就入对蓝牙音箱吧!
正好JBL新出了一个CM102,看网上的介绍觉得不错,买来一听,解析力比之前的麦博好很多,一千出头的价格还是有诚意的,但是低频太单薄了。
然后看上了劲浪的中鸟,据说是退烧利器,淘宝买了一套,初听比CM102强多了,但很遗憾没快乐几天自带的Klee无线适配器居然烧了…而且低音炮控制力很差,音量稍微开大些就糊作一团。Bird系列毕竟停产,不知道我遇到的是否个案,卖家售后很到位,要换要退皆可,考虑到库存产品来源复杂,不敢再碰。
接着是魔朋T20,这是个很特殊的小落地蓝牙音箱,每只箱子有两个4.5寸喇叭,做工精致(遥控器尤其赞),声音也不错,接口众多,个人觉得是很适合放在电视机两旁的。本来故事到此也就结束了,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听了两天箱子的电源居然坏了…经销商和总代服务非常到位,也是退换皆可。考虑到魔朋本身小众品牌,刚用两天就出故障,想想还是算了(假如保修期能有3年估计就换一台听着了,也省去了后面更多的折腾)
-------------主动监听的分割线-------------
蓝牙音箱已经买到七八千的价位,以我之前5K内的预算已经有点烧了。在几个论坛潜水狂看帖子,受影响最深的是“为什么电脑/硬盘做音源,比CD好”和“送给买不起大力功放的烧友 有源监听影院打造攻略”等几篇帖子。我并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风格的声音,既然刚刚入门,希望先从中性无染的声音听起,以后慢慢发现自己的偏好。而且身居三线城市HiFi店几乎没有,根本没条件接触各种器材,要是都在网上买了卖卖了买钱包也烧不起呀!于是决定走上了“PC-HIFI+有源监听”这条路。(后续经历证明还是没逃脱买买卖的魔咒……)
看了大量枪文毒贴之后,箱子先在北京某知名监听经销商处入了EVE Audio SC205+TS107低音炮,解码器是Soul Note SD300。先把SC205开箱——wow!一耳朵的惊艳,比之前的那些箱子明显好(或者是更对味吧),更高的解析力,悠扬的高音,结实有力的低频,比之前听过的所有箱子都棒!TS107感觉不必开箱了,反正我很少听摇滚,损失运费原封寄回。不过解码器遇到了点问题,这台SD300在Windows下每个声音发出的开始和结束机体内都会发出嗒嗒的声音,类似继电器那种开关声。我是要在windows下当声卡用的啊……每次qq一响就会听到嗒嗒声,这样如何忍受~虽然多半是驱动不完善,可谁知道驱动什么时候才能完善呢,只得退货了…
然后是马兰士的NA8005。这是一台网络数播,拥有网络电台、DLNA网络播放等丰富的功能。声音是可以接受的,但作为一台网络数播,这机器的App实在算不上易用,还时常卡死。它对我最大的意义是让我认识到“歌曲文件存储在NAS里,不开电脑用iPhone控制播放”这种玩法是非常适合我的。
于是声韵的白羊座进入了我的视线。
根据之前的学习,拥有高精度时钟的解码器是对音质强有力的保证,且有源监听最适合搭配XLR平衡输入,同是声韵出的织女星正好符合这两点。而播放器对音质的影响比解码器要小,只要将数字信号传给解码器就可以了,我依照这思路没上白羊座顶配,甚至没上白羊座LE,而是白羊座mini。
就这样,声韵Aries Mini + Vega的组合到家。
小白羊带来了极大的惊喜。Lightning DS这个App不愧是重金打造,使用起来逻辑清晰十分人性化,在提供强大功能的同时还易于操作,这是十分难得的。自带的解码也不错,我觉得听听口水歌完全够用不必上Vega。总之这小玩意儿性价比超高啊!
对于Vega来说搭配的SC205音箱可能已经成为整套系统的短板了,即使开启了Exact高精度模式,和小白羊自带解码相比明显提升也只是声音更干净而已。并不是说其他方面没提升,只是不算很明显。——当然这可能是我的耳朵不够敏感,也可能是经验不足还不懂欣赏鉴别。
听sc205的这段时间里渐渐喜欢接触了交响,越发觉得低频还是有待加强。虽然之前一耳朵听着觉得它的低频已经很好,但是人果然还是想要更多的……索性入了更大尺寸的TS108。出声的瞬间就被震撼到,更低的下潜让许多曲子顿时变得更为丰满!用TS108自带的遥控器即时切换2.0直通与开炮两种模式一对比,更是觉得再也回不去了。不是只有听摇滚才需要加炮,我之前的观念是错误的!
低频得到了满足,又开始对高音横挑鼻子竖挑眼了。sc205的高音是RS1气动高音,本身素质应该是不错的,但在Eve公司的产品中RS1属于入门级,上面还有RS2、3和6。从低音炮得到的经验是,一分投入一分收获。更好的高音会是什么感受呢?这念头一出来不禁又让人开始不安分。sc305貌似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双5寸加RS3高音,基于现有系统可能是最具性价比的升级。但是万一升级了还不满意呢?已经折腾这么多了,花费从一千上到了三四万,索性一步到位上sc407吧!再往上的408什么的估计也不适合我的房间了。于是下订sc407。
------------耳机耳塞的分割线------------
407还没到手,对好声音的需求又开始扩张,下载了那么多无损音乐,却只在家里听听,家里有时也不适合开很大声听音乐,还是有必要弄个耳机的。经历了音箱这通盲人摸象,不想再买来卖去了,直接去实体店挑吧,少交点学费。本地依然没有大的耳机店,趁着某天去上海,跑了几家耳机实体店。体验总体都还不错(为避免广告嫌疑店名均用拼音缩写代替)。
ZYT是第一站,因为高铁下车它离得最近…由于装修搬迁,地方不算好找,进去之后第一印象一般,但某人的服务很赞,各种试听各种交流都不会不耐烦,也不会使劲兜售,而是根据我的听音取向推荐。试听了一圈下来,觉得总体上拜亚动力、AKG是我喜欢的风格,声名远播的森海的HD600/650一般,而样式最中意的天龙则是我怎么都喜欢不起来的。几家的旗舰确实有它们优秀的地方,不过和音箱比起来耳机依然有着先天的不足,之前YY中的森海HD800超越sc205+ts108这样的箱子应该是妥妥的,实际整体感受反倒不如。耳机没听到合适的,但已经待了几个小时,不买点什么总觉得对不住人家的好服务,最后听了几副塞子,拿了条威士顿um pro 30走人。
第二站去了YSD,店面不大,坐了几位烧友,由于在ZYT已经试听了许多耳机,而我关注的随身耳放Chord Hugo没有试听机,没有多作停留,简短聊了几句,试听了一下宝华的P5(P7是我之前关注的出街大耳首选),不喜其风格,估计P7应该是风格类似只是素质更高些吧,不再期待(纯推测,欢迎P7用家提供意见)。
转奔附近的JB(呃……这个缩写),摆的耳机我关注的基本上之前在ZYT都听过了,而我的出街二选森海大馒头二代蓝牙版没货,更别说试听了,作罢。店里的MM服务还是不错的,小伙则像是做技术的不像销售。
第四站去了AR,店比我想象中小,销售MM的服务很好,说话挺实在不浮夸,试听了一下Hifiman HE560和歌德SR325e,hifiman是无法出街的,325e风格独具,但我不喜欢太冲的声音,抛开材质谈做工的话的确像众人说的那般差,10块钱不能再多了,哈哈!看来随身大耳只能等拜亚T5P二代出来后和T1二代对比一下再做决定了,如果和T1二代素质接近的话可以考虑入一只。
本想再去北边的ZQZ的,跟掌柜都约好了,可惜由于之前跑的几家时间超出了计划,只能抱憾回家。
--------------半路杀出个劲浪SM9----------------
回到家之后过了几天,偶然看到有烧友出劲浪SM9和SPL Phonitor 2耳放,Phonitor2据说很中性无染,我是本就想收作前级的,甚至都先订了它的原厂扩展组件,可以将它的XLR平衡输出由一组扩展为四组,通过机器上的旋钮直接切换输出,这样试听对比箱子就很迅速了。加上输入还有2组XLR和1组RCA,还能对比解码器,简直是折腾器材的利器。而SM9算是四五万价位里口碑很好的箱子(另外一个我感兴趣的是ADAM S3X-H)。于是谈好价格,直接开车再赴上海。卖家的箱子才听了三个月,保管得很好,听了几首他存的歌之后,虽然没觉得惊艳,但箱子本身应该是没问题的,果断和Phonitor2一起拉走!
回到家连上vega,播自己熟悉的音乐,一开声就被震撼到了!和SC205+TS108相比果然是实力碾压!声音更宽松,声场、结相、下潜等等均有明显提升,要知道我这初烧耳朵还不算灵敏的……感动到泪奔啊~
同价位的sc407会是什么感受呢?万分期待!
同价位的S3X-H又会是什么味道呢?哪位adam用家要出箱子,或是有意互换箱子试听,请PM我。
受某国外牛人的几十只监听箱在同等环境下的录音对比的启发,我也准备入个索尼D100用来做EVE audio SC205+T108、Focal SM9以及SC407的对比录音,哪位有带票在保无修无摩的D100请PM我(我只是最近穷烧,不是土豪,古董价的免开尊口)。
另,收的phonitor 2 音量调节旋钮有半个多刻度的旷量(旋钮转动大概3毫米音量调节才会真正动起来),不知道是不是普遍现象,请phonitor2用家解答,谢谢!
折腾还未结束,to be continued…
(135 KB, 下载次数: 22)
21:07 上传
(93 KB, 下载次数: 8)
21:07 上传
(114 KB, 下载次数: 6)
21:07 上传
(92 KB, 下载次数: 3)
21:07 上传
(143 KB, 下载次数: 6)
21:07 上传
楼主厉害!流口水!
楼主既然烧了这么多了,现在最有性价比的就是花个几千元把房间做一下吸引处理,否则好箱子有些可惜了!
是的,下一步要对房间做一下声学的测试和改进。
LZ说笑了,三分频旗舰大箱跟5寸二分频加炮比 [s:5]
引用第4楼windfury于 11:50发表的 :
LZ说笑了,三分频旗舰大箱跟5寸二分频加炮比 [s:5]兄台见笑了,哈哈!这样比确实是不公平的,sc205适合1米距离近场,目前2米的听音距离205明显单薄缺气势。等我的sc407到了对比起来会更有意义些。
引用第5楼shadow-03-13 14:06发表的 :
兄台见笑了,哈哈!这样比确实是不公平的,sc205适合1米距离近场,目前2米的听音距离205明显单薄缺气势。等我的sc407到了对比起来会更有意义些。是的,单独205没气势,开大声有点声嘶力竭,准备加炮或者换6.5寸的三分频
以我折腾的经历来说,加炮肯定是有改善的,这样的准三分频玩法分频点细心调整会是很有声价比的方案。预算不紧当然还是直接三分频箱子简单好声。
phonitor2扩展到了,实现XLR四出,可以同时接四对监听音箱即时切换,试箱子再也不用插拔线材啦![s:2]
(95 KB, 下载次数: 10)
17:40 上传
(99 KB, 下载次数: 7)
17:40 上传
这几天这在找SC203搭TS107的软文,楼主这篇心得新鲜出炉正当其时呀。4个月时间,楼主成长真快,转眼成老烧了!我觉得喇叭到SM9已经可以打住了,再往上就要几十万才有质变,接下来折腾房间声学、摆位。。过忙一阵了。我条件所限,是不可能像您这样折腾,因此就是想搞一对桌面小箱子就行,书房不大,也就12平米,小箱子足够了。目前考虑的是SC203+TS107的方案,因为SC203自带DAC,直连电脑就行。我也有一台网播,松下的N50,RCA输出正好SC203也只有RCA输入。这个方案花费也就8000来块,桌面聆听是足够了吧。同时我也对KS Digital C5长草,但苦于无法试听,所以特别佩服楼主想干就干能干的折腾精神!
刚才有朋友私信问是否一步到位更好,我在帖子里说的一步到位的其实只是指价位。。同一公司的产品风格不会差很多,价位更高的基本上可以确定素质会是更好。而声音上初烧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时间和金钱去摸索,烧的过程就不断了解自身和器材的过程。至少我的体会是这样的。
引用第9楼iceyheart于 23:34发表的 :
这几天这在找SC203搭TS107的软文,楼主这篇心得新鲜出炉正当其时呀。4个月时间,楼主成长真快,转眼成老烧了!我觉得喇叭到SM9已经可以打住了,再往上就要几十万才有质变,接下来折腾房间声学、摆位。。过忙一阵了。我条件所限,是不可能像您这样折腾,因此就是想搞一对桌面小箱子就行,书房不大,也就12平米,小箱子足够了。目前考虑的是SC203+TS107的方案,因为SC203自带DAC,直连电脑就行。我也有一台网播,松下的N50,RCA输出正好SC203也只有RCA输入。这个方案花费也就8000来块,桌面聆听是足够了吧。同时我也对KS Digital C5长草,但苦于无法试听,所以特别佩服楼主想干就干能干的折腾精神!
sc203放在桌面近场欣赏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不过看帖只能是作为参考,玩音箱真的是眼见为虚耳听为实。桌面音箱我之前曾考虑过KEF Egg,也能连接低音炮,如果有条件可以试听一下,我因为没条件试听后来没买。祝淘得好箱。
另外,老烧是真不敢当,烧路漫漫其修远兮!斗胆发帖是想做个记录,得些老烧们的指点,顺带着才是给新烧一点参考,少走我曾走过的弯路。
引用第11楼shadow-03-13 23:43发表的 :
sc203放在桌面近场欣赏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不过看帖只能是作为参考,玩音箱真的是眼见为虚耳听为实。桌面音箱我之前曾考虑过KEF Egg,也能连接低音炮,如果有条件可以试听一下,我因为没条件试听后来没买。祝淘得好箱。
另外,老烧是真不敢当,烧路漫漫其修远兮!斗胆发帖是想做个记录,得些老烧们的指点,顺带着才是给新烧一点参考,少走我曾走过的弯路。
感谢指点。厦门小地方,似乎就没有卖有源音箱的,没地方试听。廖廖的几个音响铺都是些传统HIFI。这些做音响的主要靠土豪发财。
引用第12楼iceyheart于 00:04发表的 :
感谢指点。厦门小地方,似乎就没有卖有源音箱的,没地方试听。廖廖的几个音响铺都是些传统HIFI。这些做音响的主要靠土豪发财。做有源音箱的确实少,毕竟主要是专业用途的,客户少很难经营…
二分频音箱+低音炮,中低的分频怎么搞?
引用第14楼qdfls于 21:36发表的 :
二分频音箱+低音炮,中低的分频怎么搞?
厂商推荐的匹配型号,低切80HZ
楼主这是要烧的灰飞烟灭的节奏啊,不过挺有参考价值的。
我本来要去上海这位烧友这试听sm9的,没想到,还没来得及试听,就被你收走了!sm9对大编制古典变现怎么样?和mm27相比,有升级的必要吗
引用第17楼markice于 20:03发表的 :
我本来要去上海这位烧友这试听sm9的,没想到,还没来得及试听,就被你收走了!sm9对大编制古典变现怎么样?和mm27相比,有升级的必要吗哈哈,比你下手快了点,我等Eve SC407到货对比看看喜欢哪个留哪个,假如出sm9你还需要的话可以再考虑。大编制古典的表现我觉得够精彩了,定位准确,声场宽阔,有一定气势,但mm27没听过,没法给你建议。
穷人看不懂楼主玩什么,羡慕有钱,有时间,有方向,折腾,
可怜我的耳朵基本就只能到8k水平,,,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ve sc208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