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配后传转世做普通人,身体内部对于邪魔外道的防御是否高于普通众生

Access denied |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3a771bc990e86bd4-ua98).&&① 阅读小说时,可使用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回车键返回列表。 &&② 在爱上中文阅读重生绿袍没有弹窗广告。 &&③ 如果您发现小说重生绿袍最新章节,而爱上中文又没有更新,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您的热心是对爱上中文最大的支持!如何实修普贤行愿品--学佛网
&如何实修普贤行愿品
发布:清净乃空&[ &]&& 日期: 10:21:00&&
如何实修普贤行愿品
华严经是世尊释迦牟尼佛初成道时,上升天界为大菩萨们所讲,或加持大菩萨们自说,讲的主要是不可思议的佛境界,以及如何成佛的途径。关于如何成佛,里面有大量篇幅是关于修菩萨道行菩萨行方面的,因为要能大觉大行,做到觉行圆满,才可究竟成佛。古德将华严判为“根本法轮”,就因为它讲的是根本的佛境界和根本的菩萨行,也可以说是究竟的佛境界和究竟的菩萨行。这与佛在“摄末归本法轮”的法华会上所郑重教诲的了义一乘佛法是一致的,只不过华严经中将菩萨行讲得更精细更深邃更完整。
菩萨行方面,楞严经中也有提到,但讲得比较简略。楞严经主要讲的是心性和实修证悟如来藏的方法,还包括了修证中的注意事项,即五十阴魔等。真正讲佛境界讲大乘菩萨行比较多的,还是法华、涅和华严等经。古人云“开悟楞严,成佛法华”,是有道理的,因为成佛的通途是自悟和悟他(度他),即证悟佛性和行菩萨行,只有自己开悟是不够的。
众所周知的普贤行愿品出自华严经,里面有普贤十大愿,诵的人很多。
但是,如果只是念诵而不能实修的话,那功德就不会太大,修行的进步也不会很快。对于佛法,我们在了解、学习和熟知以后,一定要能在实际的修持中、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实践它。否则,这些我们辛苦学来的佛法并不能很快起作用,从时间和精力上来讲,应该算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同时也辜负了诸佛、先贤和师长。
人身难得啊,时光也如电!了解到的就一定要去实践,这样才算是真修行。
按照达摩祖师“二入四行观”的修法,修普贤大愿应属于“行入”中的“称法行”。
普贤十大愿,是行菩萨道不可或缺的行愿,离此是无法成就菩提的,它可以说是诸佛菩萨行愿的概括精华,通一切大乘经教。
观心悟性及其他观音、地藏、净、密等种种法门,与普贤大愿应并重等持,应互相融入。这是难行道,但也是速捷道。
在修法时依普贤行愿品的原理和方法观修(当然,一般情况下难以同时具备十项,符合几项就修几项),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中也如此观修,久久之后就会变得纯熟,就会熟能生巧,就会自然而然。
比如在喝水之前,先观想这杯水(茶)变化千千万万,充满虚空,上供诸佛、菩萨、声闻、缘觉四圣众,下供六道一切众生。四圣六凡合起来就是十法界。很快地观想供养,然后自己喝下。或观想自己化身无数,持水供养十法界。行善之时,也观想所有十法界同行此善。睡觉时也观想一切众生睡眠安稳,精力充沛。礼佛之时,也观想无数的自己在礼十方三世一切佛,所有六道众生也一起礼佛。供香之时,观想所供之香变化无穷,遍满虚空,一一皆如妙高(须弥山)聚,一一供养诸如来,所有众生也同作此供养。读经念佛持咒时,遍满虚空的自己和六道众生一起诵经念佛和持咒。穿衣时,愿所有众生皆衣食无忧,寒暑不侵。服药时,愿一切众生身心安康,无有病痛。出门时,愿所有众生出入平安。等等等等,以一心而作无穷的菩提善巧应用。
平常在诵行愿品时,也一定要边诵边观(即随文入观),这其实就是在修法。千万不要图快,不要只着眼于文字本身,不能有口无心。
观想方面,修法或独处的时候可以观得细一点,平时与别人在一起就可以观得快一点,不要显得过于异样。观想、供养或祝愿完后,就放下来,不用一直惦记着,那就成为执着了。但是,如果要修定而专注于所观境,或观想时心无旁骛忽然定住者除外。(此指具体细节)
在实际“观修”时,还要有空观心,如同“金刚经”中所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舍弃种种的形相和功德执着。也如同水面作画,随画随消,随用随了,此心常空、常清、常净、常明、常照。此心安行菩提道,但又了无所得,了无牵缠,“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这是大智与大行的结合,是理与行的合一,也是在悲智双运。这就是不住空有、即空即有的中道慧!(此指整体观念)
另外要记得做回向,如不能事事做,可以晚上做一天的总会向。
只有如此以菩提心观修,才能真正舍弃我们身上的利己、自私、自我、嗔恚、愚痴、骄慢、懈怠等种种习性,也就是六道习性。只有在舍弃了这些习性后,才能真正得到无我智,才能使自性智慧大放光明,才能证得不生不灭、常乐我净的大涅境界。这是不二的法门!
南师讲的普贤行愿品非常好,显密通用,附在后面供大家研读。南师的讲解结合了准提法门,但如果我们修的是其他法门,也根本无妨,同样可以借鉴,因为道理是一致的,我们要能举一而反三。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
南师怀瑾先生讲述
一九八五年元月于十方禅林寒假共修会
你们目前这几天用功修持准提法,一开始还算精进、专一,但是连续的几个七期,是否能坚此一念,贯彻始终,甚至法会圆满后,仍然能将自己全部身心投注于准提佛母无尽无边的深妙法海中,那就要看各人所发成就无上菩提的愿心,是否真切而定了。修持密法,或者显教的各种法门,所为何来?讲究的还不是经过如法的修习,得到圆满成就。成就的时候自然解脱,自然成佛。千万不要有世俗作生意的投机心理,心存利害关系,计较取舍,那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微不足道。功名富贵是过眼云烟,成佛成魔也是过眼云烟。真正成佛解脱者,是连佛也不成。无所谓佛,也无所谓魔,当下成就,一切解脱。你们有的在这里听课、修行了那么久,虽然有点效果,但是一切众生的根本大病--我相、见思二惑,以至贪_痴等等,仍去不掉,修行还没有真正得力。为什么呢?大家以为自己已经在用功修行,其实往往只是坐在那里贪图自己那点清净的感受而已,这不是道啊!修行得不到佛经上所说的那些根本变化身心气质的受用,原因在于没有发起恳切求法求道之心,身口意三业没有虔敬专一地投入普贤菩萨广大深密的行愿海中,谈不上对释迦牟尼佛苦口婆心所说的教法,身体力行去「信受奉行」,你们有吗?所以,有许多人学佛学了一辈子,到底所为何来?「因地不真,果遭迂曲」,迷迷糊糊钻了大半生,世法出世法搞得两头空,何苦啊?! 再慎重地告诉大家,修密法没有秘密,密在各人心中。而准提法是密法中的别法,特别殊胜的法门,它包括了止观,包括了参禅,同时包括了净土,并且又能完全依仗诸佛菩萨的加被。因此你们要将自己的身心澈澈底底地投进去,投到哪里去啊?!还不是投到本身原来圆满具足的自性海中,毫不保留,毫不怀疑,这就对了。现在大家这么多人在一起共修,所拟定的这一套修持与法器敲打的规矩,对于你们将来个人住茅篷专修也好,集合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参共修也好,都是一个很好的榜样。要知道,整个团体就是一个人,修法时的结手印、散手印,利用木鱼、盘、鼓来引导一致,那是必需的。再者一个人也就是团体,将来各位自己独自专修时,千万不要忘记,修行是与法界一切众生一起共修,要有这等广大的心量,修行才能迅速成就,也才是真正在学佛修道。有关修持准提法的基本观念、念诵要诀、仪轨程序、观想方法,乃至其它许多相关事项,我大致都跟你们讲了。以前我也曾经在寒假禅修讲「般若正观」法门时,首先提到修学一切佛法的基础--普贤行愿品的修法。这是学佛学道最关键性的信念所在,我们的心量要以普贤菩萨广赅无尽三千大千世界虚空般的行愿力为榜样,方是真修行人,才是真佛子。像你们现在于坛场里修法观想时,若一边念咒,而一边还在打妄想的话,那便是在造恶业,与修习准提法何干?!真修之人,全心全意地修,念念孜孜地修,随着旁边法器的节奏,有如一条利鞭密集的抽打下来,不知减少了大家多少乱造恶业的机会,想说说闲话,或者对于人生怨东怨西,也都没时间了。如此消极地少造了许多恶业,累积起来,变成积极地在造善业。大家现在虽然所念的是咒子,其实也等于实行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礼赞诸佛」的愿行,如果真能澈澈底底从心中热切地生起普贤菩萨大行大愿的情操来,便能突破我们多生累劫来的罪障恶业,那么迅速成就菩提道果,夫复何疑?!学佛修任何一法,都必须在根本上衔接这生发一切无量功德的总电源--普贤行愿品。
现在我们开灯,翻开「华严经」中的这一章节中的重颂,重新温习一下。 有关普贤行愿品偈子的唱诵法,你们暂时可用平时在晚课唱诵「忏悔偈」的方法来唱,现在你们先唱重颂开端的前四句:「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同学们如法唱诵) 诵咒观想修准提法,一开始念时,意一观想,心中不论观想明点或是月轮,乃至准提佛母,口中念着咒子,虽然不必再念普贤菩萨这四句偈,但意念上要作到「所有十方世界,三世诸佛」尽在心中遍礼无余。不只是准提佛母,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的佛,人师子--人中之大导师、天人师,也就是佛,都要包括在观想里面。你说我观想不起来,不是要你幻想,而是你念头这样一带就晓得了,比如现在我在念咒子,同时「我以清净身语意」这一念已经含摄在修法里面了。身业现在安坐坛场中修法,语业念着咒子,意业正修观想,观想十方三世一切佛,一一佛前都有一个我在顶礼,「一切遍礼尽无余」,所有三千大千世界国土都到了,一切都在这一念,这就是密宗的观想。你说我还是观不起来,那就作个比方,从你开始学佛至今,一定到过不少寺庙,在这一念中,曾到过的寺庙大殿上都有一个我在那里拜佛,这样应观想得起来吧?观想就这么容易啊!只要念头上轻轻带一下,x那间意念上就修到了嘛!每天要如此修,这并不难啊!要是一时做不到,也要恳恳切切地将这四句偈好好念一遍,如此而修,以后一半工程就晓得怎么用功了。一念到经文时,心中同时观想到,口到,意即到。
再来: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x尘身,一一遍礼x尘佛。」 (同学们如法唱诵) 现在观想功夫又进一步了!功夫的训练就是修啊!就是修持自己心行,在一念中成就无量礼佛功德。刚才教你们观想,譬如现在修持准提法,正念时,所有十方世界一切准提佛母之前,一切如来之前,都有我在恭敬顶礼,你说这样作得到吗?应该要深信不疑,这是普贤如来的行愿力,那一位是普贤如来呢?就是你--自性的普贤。其实我们人一说到那里,心就已经自然而然现到那里。你们想想你们的家,现在讲你的家,门口或家中的东西,一想就起来,这就是普贤。念头一到就现出来了,这是同时的啊!怎么会说观不起来呢?而现在我们修行是想佛境界,不想世俗境界,观想十方三世一切佛,一一佛前有我虔诚礼敬,这就是普贤行愿的大威神力,也是你自性普贤如来的大威神力。所以在观佛的时候,要你观十方三世一切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一如来前都有一个专诚礼敬的我。「普贤」即是「普现」,凭借普贤如来的威神力加被你,你一念真诚清净便到了。一一佛菩萨前面都有我,你坐在这里,眼闭着也可以,你另一念的身体出去礼拜,有无量百千万亿的化身,一念之间就出去了。「一身复现x尘身」,坐在这里,心一想,到处都是我在礼拜,这一想,作得到吗?(同学们回答:作得到)是真的?不要骗自己。(同学中有些没作答)有人没答话,是作不到吗?如果作不到,就要忏悔。因这观想道理,没有真懂进去,所以作不到。这个并不是什么功夫,只要理到了,事就到。作不到是理不到,是智能不够,就该夜里自己起来恳切拜佛忏悔。你说这个道理。我懂了。好,我们现在来试试看。我现在说:诸位我们现在先修第一观想--礼敬诸佛。十方三世一切世界中,一切佛菩萨前都有我在顶礼膜拜,这作到了吗?(同学们答:作到了)岂止如此,你那出去的身体,那个身体也是你念头所变的,念头所观想的。这观想并不需那么用力,这个身体本有千百万亿的化身,而这个世界是重重无尽的。x是x土,像现在这一层楼就是一个佛x,这个地球也是一个x土。这x土上有无数微尘,一尘代表一x土,一x土中又有无数微尘,所谓帝网交织,重重无尽,绵绵密密,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是我,无处不是佛,一一佛前都有我,如此一一礼拜下去。像这样「一身复现x尘身」这似乎就比较难些了。要是作到了,一切就很轻松。故修密宗最基本先要拜满十万次佛,这四大所成之肉身,要真礼佛,而且还要观想千百万亿化身出去礼拜。现代一般的密宗,有什么喇嘛活佛来了,去灌个顶,念个咒子,就自以为是在修密,但是这个最基础的礼拜功德作到了吗?礼拜是基本学佛的第一步,像我们进小学开始上课时,还要先向老师行个礼呢!你跟佛学,可真真切切磕过头了吗?所以,你须依此所说,礼满十万以上。「一一遍礼x尘佛」,有无量无边的我,我的前面都是佛,虔诚恭敬地礼拜,一切都是我的--本师。像这样修,念念都是这样,岂有不成就的?所以我把普贤行愿品印成那么精致的经本,要你们以此修行,你们做到了么?这四句偈再唱一遍,唱时要懂进去,全心全意投人这个境界。(同学们又唱了一遍)到此还在普贤行愿第一条的「礼敬请佛」。告诉过你们,我学佛,开始就走这个路线,所以进展的快!
再唱诵下面四句: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同学们如法唱诵) 这是与刚才相关的功夫境界,即是说那么多x尘佛前面,都有我在顶礼。"于一尘中尘数佛”,一个地球是由无量数尘所构成,一尘代表一个世界,一个世界又有无数众生,每一个众生身上也有无数尘,每一无数尘中又有无量众生无量佛,重重无尽。人间世是个灰尘的世界,是泥土构成的,像现在这个房子也是泥土构成的,一尘中有尘数佛,一尘中有无数尘,尘也数不清,佛也数不清,不但佛数不清,菩萨也数不清,而菩萨在那里呢?就在人间,就在这物理世界,到处都有,因都是尘啊!不论天堂地狱无所不在。而每位佛前都有菩萨,菩萨也是无尽,「各处菩萨众会中」,所以于一切处、一切时都要绝对的恭敬,不垢不净。「无尽法界尘亦然」这个宇宙法界本是无量、无边、无尽,所以不要把自己的心量弄得那么窄小。这无尽的法界中有不可计、不可数的尘世界,因此,这一拜时,一一佛、菩萨、善知识前都有我,只是你功力还不到,所以一时不能化身千百亿,也因此更要「深信诸佛皆充满」,到处都有佛,到处都有我在顶礼。这点搞清楚了吧!所以,修准提法时,就以这个心境去修。
现在下面四句大家接下去唱诵一遍: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同学们如法唱诵)再来进一步是称赞如来,在无量佛前都有我在拜佛,拜佛同时还要赞佛。"各以一切音声海」,六道各类群灵语言各各不同,每一种类、国土,乃至国土中的地方语言,皆有差异,六道一切众生,皆以自己的语言来赞佛功德。现在念准提咒,也是赞佛,赞颂准提佛母的巍巍功德,「普出无尽妙言辞」,对佛一切好处尽情地赞叹。像你们这样的又唱又念,也是在赞叹如来的庄严圣德。「尽于未来一切劫」,以一切美妙的言词、音声,永远欢欢喜喜地赞叹下去!「赞佛甚深功德海」,这些要点大家首先都要懂得,否则只是光坐在这里,一天到晚反复的诵念准提咒,想想不是很好笑吗?你如果懂了这个,身口意三业随时就在这个境界中,即得入普贤如来大定。你看看这显教的经文不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大修法吗?而你们看不懂经文,把经典当作一般文字在玩,看是看了,但未真懂,而它却是一步一步带领你修行,深入诸佛甚深法味。你们的身口意三业依法作到了吗?现在讲了一点让你们略尝,这不是把诸佛的法宝都给摆在你们眼前了吗?你们还在攀求个什么呢?一定要神秘兮兮给你们一个秘密的法门才是吗?然后就喜欢高兴的不得了,笨啊!那是诱惑你的,真的秘密就在这里,无显而不密啊!作到吗?观想到吗?今天讲了,一定要作到,从明天起,要将普贤行愿开始之礼佛、赞佛,观想好,不要走样。你们平时也常常诵经、读经,这么讲解过后,有没有觉得以前平常虽然念过经,但好象没有念过一样?看过经以后,往往经是经,我是我,可以说没啥受用,一切法皆是佛法,显教的经典上都传给你了,都给你说明了。我看了你们的日记,有些同学已经懂进去了一点。昨天讲到礼佛,说明在意识上观想礼佛的方法。礼佛后是赞佛,譬如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赞佛,皈依无量光佛、无量寿佛,就如念准提本咒一样,口念「南无阿弥陀佛」,意念上要观想礼敬阿弥陀佛及十方三世一切佛.以此回向净土,一切众生皆同声念佛,要有这个意境才行。这个意境属于一种想象,却是自我能作主的,如果作不了主的意境则是魔境,即使是佛给你作主的,严格而言,也是魔境,要搞清楚,这点非常重要。现在接下去讲供养,一面礼佛,一面供养。你们学佛对于礼佛、供养的规矩都要学过,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要学会这些规矩才行。
大家先唱诵下面四句偈: 「以诸最胜妙华N,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同学们如法唱诵) 唱念在文学上叫赞颂,佛经上有时名之为赞叹,叹不是叹气,拉长声的谓之叹,赞叹不是悲伤的长声短音,文字上要明白。叹也不是哭一场,而是文学上所谓「曼咏」,像唱戏拉长声的唱,拉长声代表感情之至切。像唱诵这四句偈时,象征自己心意识恭敬之情升华到了极点。要注意,这段与前面的礼敬赞叹是连着下来的,在意识上的观想,念头这样一动,十方三世,尽虚空、遍法界,每一处都有佛,每一佛前都有我在礼拜、赞叹,并且供养。佛教供养普通讲十供:香、花、衣、珠宝、抹、涂、烧香、盖幢、伎乐、合掌。「以请最胜妙华N」,这里提到了最美最好的「华N」,世界上最名贵的妙华,各种颜色的花朵编织成串、成环来供养佛。如花圈,可带在身上,也可挽在头发上。「伎乐涂香及伞盖」,伎乐,「乐」字念yue,伎是跳舞,跳舞跳得好也可以供养佛,像前几天有人要我跳舞,我不会跳,逼得没办法,只好来个「心经」舞,把「心经」的内涵用舞蹈表现出来。戏曼歌舞都属伎,打拳也是伎,拳打得好,也可以供养。乐是音乐,各种音乐都可供养,像西洋有些音乐,听得也能使人宁静安祥。另外,涂香就是擦在身上的香料,如真珠膏、真珠粉,这些也都可以供养,又如冬天擦来保养皮肤的润肤油,以及平常吃的维他命,要用要吃以前也都可以先供佛。檀香水也属涂香。伞盖,挡风雨、遮太阳的用具都是。中国古代皇帝、大官等等,出门都有搭伞,印度也如此,而「盖」就包括很多很多了,像露营的帐篷也是。「如是最胜庄严具」,这些最好--世界上最庄严的物品都可供养佛,连房子都可以供养佛。「我以供养诸如来」,我这些宝贵的东西,一切佛都供养,这不是口中念念,讲讲便得,意念上要真切诚恳,站在佛前或打坐,不一定要注重形式,上座修观以前,在这一念上先修普贤十大行愿,然后万缘放下,一念清净,如此没有不成功的。
好,再念一遍,然后唱诵下文四句偈: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同学们如法唱诵)这偈句比较简单些。十供养外,也有讲四供养的,即是饮食、衣服、汤药、卧具。现在讲衣、香的供养。新衣服要穿以前可先供佛,那要供多久呢?心到了,就到了,时间无定。末香--粉末状的香。烧香--中国人喜欢用烧香,檀香也用烧的。灯--油灯、各种灯。烛--蜡烛。以上诸物等等一一皆供养佛。你们唱到「一一皆如妙高聚」时「一一」的唱法,并不是唱本音,唱本音便唱不出来,如唱京戏,大王的大就唱「待」音,如果用「大」音就唱不出来了。唱念佛经,遇到「一一」,唱本音「一」,也不容易发音,喉咙声音会像哑了似的,如果改唱「样样」的发音,大家唱唱看,是不是唱得比较舒服?其实一一的意思就是样样,如果唱「一一」到第二个「一」很难再唱「一」的音,硬唱会使喉咙出毛病的,这个道理大家要明白。修菩萨道要学习五明,大大小小的事物,样样都要了解。如果作诗填词的人,在这里的音韵就要另外选用,他绝不肯用两个「一」字的。因为诗词歌赋是要给人朗朗上口,唱诵出来,这才符合好诗的条件。像苏东坡的诗,就音韵而言,有时候有些问题,我们这位大诗人有时候很任性,唱不出来他还是硬用,所以他的诗词要打鼓唱,因打鼓唱,粗犷一点没有关系,而歌赋就不能这样打鼓,气势汹汹的唱。佛教唱诵更是不行,因它大都是安详柔顺的曼咏,因此你就要换字了。再说「妙高聚」,妙高是须弥山,在佛教用以代表世界的中心,翻译中文是妙高山。譬如佛前供的曼达拉,四环是代表四大部洲。平常我们供佛,不要认为用这么少的米就要供养十方三世请佛,不是的,它是一种象征,作供养时,心量的意境上就要扩大,要尽量观想成妙高山那么大。并不是买了两根香蕉供养佛,又想快快供毕,带回家给儿子、孙子们吃,这不叫供佛的。因此,供养时,心量要达忘我之境,心量有如无边无际的虚空,以我的全部都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如来。
再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同学们如法唱诵) 那么,也许你会问,如上面所说的这样观想,不都是幻想吗?修行就是幻想吗?是的,修行就是幻想,幻想修成功了,就有神通妙用,因为神通妙用也是幻想。所以这个时候你要了解,妄想并非错误,妄想也可以是对的。「我以广大胜解心」,这心性之体本来就是广大无比的,当理通了时,这个幻想就不是幻想,而是功德。教理不通,没有悟道,修得最好,也是魔道。教理通了,修一切道都是正道。「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为什么我的观想是一种事实,不只是理想、幻想呢?因为我们现在修这普贤行愿的观想,是依普贤菩萨的行愿之力,使之成为事实,而普贤(现)是无所不在的。「普遍供养诸如来」,这地方也要明了,这个观想的意念境界是不是独影境?是不是带质境?它是好?是坏?就如观明点,先看这油灯的灯光,借之观想,这是带质境,但它是坏的东西吗?不是的,它不坏也不好。像现在你讲话,每个思想念头都是独影及带质境,就如今天早晨你们吃的稀饭是什么呢?(同学答:地瓜稀饭)好吃不好吃呢?(同学们答:好吃)当下一面讲,一面意境就有影像,这是带质境,它们并不坏,你修得成功,妄即是真,真即是妄,就怕你妄也修不成,空也空不了。所以修一切法,有,一切皆有,当我们观想供养时,一切都是真的。修学普贤行愿是学佛的第一步,像我开始学佛,首先就是普贤行愿品及准提法这样一路上来,循此求证菩提,可以迅速成办,没什么稀奇。现在我把这二大殊胜的法门告诉你们,它包括显密一切法,我一向不大传密,这就是大密。接下来你作到了礼拜、赞叹、供养后,再要你忏悔。
下面四句偈,好好唱吧!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_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同学们如法唱诵) 讲到忏悔,必须彻底。像现在,你们修准提法,大家将身语意三业全部都投进去,全部把它转过来,即是真忏侮,忏者切断过去的错误,悔是以后不再犯错。不二过,不再犯了,颜回的不二过就是悔。另外,六祖解释忏悔,解释得最好,大家暇时还要把「坛经」请出来好好参究。
忏悔后便是: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同学们如法唱诵) 学佛的人同时也要作到「随喜功德」,不只是对佛菩萨要随喜功德,十方一切诸众生的功德也都要随喜。这世界上各个不同的社会,有很多人并不学佛,也不修道,也不信宗教,但他们是菩萨,所做的事是对的,这也都要随喜。不要认为你们出了家,念佛拜菩萨,学禅修密才是对的,如果你们自己认为自己才是对,那你所修学的则是魔道。现代社会上很多众生都是佛菩萨转生来的,一切众生的所有善行就是佛的善行,所有十方三世一切众生的善行功德,我们都要随喜。有利益他人,能替人解决烦恼、麻烦,这就是行菩萨道,都要随喜。此外,「二乘」是指声闻、缘觉。「有学」则指尚未证果、还在学习的,“无学”则是证果的阿罗汉。这些等等小乘境界,有一点功德善行,我也都随喜、赞叹!所以有些人只管自己,不管他人,虽有不足,只要真实修行,我都随喜,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大大小小的功德也都随喜。那么,什么叫功德呢?作事有贡献,有成果的都谓之功,有效果的累积起来谓之德,功是功,德是德。如污染之地,你把它洗净了,这也是功德。无功不叫德。不是要人出一点钱,就是功德无量,出钱者是有功德的,你受的人有功德吗?真要修得有功德,则要三轮体空,不为自己。所有一切功德,我皆随喜,如举手之劳,也都包括在内。但别人约你一同作坏事,则不能随喜。像照顾大家安全的,注重众人每个小问题的,这也是随喜功德,每个人都应学习去作,不要说那不是我的工作,各人自扫门前雪,不去管它。
接下去: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同学们如法唱诵) 再来讲请佛转法轮。世间灯象征为人天众生眼目,给人智能光明的善知识、明师,他们明澈的心灯,照亮了世间的黑暗。良师益友就是世间灯,所以一个有智能、有成就的人,可以传佛法的心灯,不使灭绝。能够为一切众生指点明路的十方所有大善知识,我都劝请,祈求他不要涅盘,保持身体健康,活得长久,多多利益众生,多多住世救度世人。世间灯不一定是传佛法的,只要能救世救人的有用的学问都是。「最初成就菩提者」,即是佛。他在菩提树下悟道成就正觉。此处所指最初的就是最后的。佛在「金刚经」上有言,他多生累劫以前,在燃灯佛那里授菩提记的,最初这一悟,与这一生菩提树下所证的这一悟是同一个东西。所以「华严经」上告诉我们:「初发心即成正等正觉」,故最初成就菩提者是成了佛,悟了道的人,这所有「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劝请他们不要入涅盘,不要离开人道,多留在世间,多教化众生。因为善知识是随顺众生的需求的,有时遇到太过痴笨顽冥的众生,并不好受,众生不愿被教化,那么善知识也会想走的。所以菩萨要拼命劝请诸佛、善知识们,长久住世转法轮。
紧接着: 「诸佛若欲示涅盘,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x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同学们如法唱诵) 如此劝请即是普贤行者,修普贤行的人都是如此,所以佛、善知识教化上厌烦而想入涅盘,都跪在他们前面至诚劝请,「唯愿久住x尘劫」,希望他永远住在六道中,因为这肉体一丢掉了,再来是很麻烦的,尽力要求佛住世「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同学们如法唱诵) 修普贤行的人,由礼敬、赞叹,供养等等,乃至劝请如来住世转法轮的功德,以及随喜、忏悔等等所修善根的功德,都要回向给大家,回向一切众生都成佛道,这是真正的修行人。像刚才大家这么四句四句地唱念来,清净不清净?(同学们答:清净)不要以为唱念没有什么,认为它是小小法门、软修法门而已,今天你如果有烦恼,心中有痛苦,到佛前一站或一跪,将四句偈子虔敬赞叹的一唱,要掉泪要哭,你就哭着唱,所有心中的粗气、业气,全部都把它唱出来,也等于练气功的吐故纳新,很容易清净就现前。现在我们所讲普贤行愿品属重颂部分,原经的长行里其实已有很详细的说明,这些非精读不可。学佛修行要正思维,不要一天到晚只有空想、妄想、痴想一些世间俗事。现在再讲「常随佛学」,这一项大家唱颂一遍,唱颂经文时,一字一句所表达佛所说的意思,全部身心都要投进去,老老实实的下到阿赖耶识种子里去,至诚专一,这是我一再强调的。
「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供养过去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 (同学们如法唱诵) 这四句偈看看文字都懂了吧!?怎样才是修习普贤圆满行呢?嘴里念过就算了吗?尤其既然辞亲出家修道,所为何来?正是要随时随地修习普贤广大圆满行,从身口意三业起修,真能作到了,大小乘的戒、定、慧都在其中。大家随时随地要记到这十大学佛要点,融人自己的内心,化成自己的行为,切实奉行,何患不能速成无上正等正觉?!现在要讲常随佛学,你们不是出家学佛吗?学佛不是皈了依、受了戒、吃了素,就算数了。像我学佛的法缘,第一步就遇到明师,给我一本「普贤行愿品」,嘱咐我回去好好念,我依教奉行,早晚念诵,当时年纪虽小,却很快便溶入普贤菩萨那种无比伟大的心境里,现在我也给你们一本,也要你们细读,但你们大都把文字随便念过就算了,没有好学深思,没有恳切发心,真正的忏悔作到了吗?普贤菩萨广大行愿为基础的菩提种子真种下了吗?别以为在禅堂作作功夫,修修气脉,说说几句口头禅,有时得到一点感应就对了。身为一个修行人,身心行为没有合乎普贤行愿的标准,有用吗?那么,怎样才叫作学佛呢?「我随一切如来学」,释迦牟尼佛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普贤菩萨等愿行,乃至药师佛的十二大愿、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等等诸佛菩萨的伟大行愿,从自己的身心上切实奉行,第六识的意根,随时随地挂念着这些佛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将它慢慢深植在自己的意根里,最后溶人整个阿赖耶识中,如此,八识田中的业识种子就转化了。最近讲「楞严经」,提到观世音菩萨以一切身度化六道群灵的愿行,不就是最值得大家全心全意效法的吗?大家学佛一开始就该「修习普贤圆满行」,开始圆满,最后一定圆满,开始的道路正,最后的目的也一定正,普贤行愿品前面几段曾讲到供养诸佛,现在又再次强调「供养过去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开始先说了供养,现在又回转过来说供养,「维摩诘经」上也说,所有供养中,法供养为最。但若以为那我就法供养以外,其它的全免了,这也不行的,除了物质四事供养以外,还有身口意三业供养,譬如修准提法,昼夜专精修行,至诚恭敬,在修法念诵中不动任何妄念,这就是法供养,真供养。现在大家还是再把这一偈念一次,注意,不要马虎的念过去,身口意三业专一的念,如果马虎随便,那一点功德都没有的。功德是要下「功」夫才有所得(德)。
现在唱下一个偈子: 「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同学们如法唱诵) 本来这些偈子是一篇连到,整体一气呵成,我们为了唱诵方便,乃把它每四句分为一节。这里提到:「未来一切天人师」的「天人师」就是佛。注意!学佛不要迷信,佛者是行师道,教化一切众生。教主是我们尊崇他的,佛的本身无所谓这些,千万不要因此而搞成封闭式的宗教,现在宗教都有排外性,搞宗派法脉等错误观念。我们皈依佛是皈依正知见的佛,不是结党营私,像搞政治派系一样。一般人信宗教都没有像佛那么伟大的胸襟,要知道佛是天人师,胸襟恢宏,不可限量。若以神而言,神的度量都比人大多了,「聪明正直,死而为神」。往往人的度量反而最窄了,有时鬼的度量都比人的度量大。量大,福才大。没有量则没有福气,所以成佛是要何等的度量啊!佛不仅是人中之师,还是天人之师。我们平常讲天人师,如何是天人师的精神呢?这一定要好好弄清楚。佛是天人之师,可为帝王之师,也可为玉皇大帝之师、大自在天主之师,所以三界天主都来皈依,赞拜不已。这些一方之主都不是因为命令而来的,乃是本乎至诚的恭敬前来受教。是你的德性到了、智能够了,则可为天人之师,我们要学这个精神。常随佛学要如此依法而学,不要自以为修行有了一点门道,做了一点好事,或者一出家便我是比丘!我是比丘尼!自大x慢,目空一切,那就糟了。如果你智能功德真修到了,能包罗万象,作到菩萨的四摄行,自然能为众生福田,当然可成佛,成天人之师,最近你们都有点进步,至少少病少恼,这是修法得益的现象。所以大家无时无刻要随佛学,随天人师学,学他的精神,修一切供养,戒、定、慧三学一切依教奉行,六度万行、三藏十二部的一切行门都在学习之列。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如此等将来诸位出去宏法时,一上座就忘我,身心全投进去,自然说法无碍,得到他力不可思议的加被。再说「一切意乐皆圆满」,这「一切意乐」包括了大家自己本身及佛、善知识两方面的意乐。众生若能于日常生活依教奉行,则佛、善知识自然意乐。佛与善知识最大的愿望是一切众生皆成佛,离苦得乐。比如密宗的事师法五十颂及其它经典都提到,要使善知识高兴--意乐,只要认真修行,依教奉行,如法而修,他就心满意足,如果你不堪受教,整天做孺子不可教也的事,自认为对,我行我素,迷迷糊糊堕落下去。那善知识也只好感慨地等你慢慢再来,等你真忏悔了以后,再来帮忙翻身。所以,这意乐是双方面,只要你修行成佛了,智能、功德圆满,意乐也必圆满。佛与众生无二无别,一片和谐。这段文字是上下连贯的,现在跟你们讲了,你们懂了,就要照着去做。因此下面就跟着说「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大家快快的大彻大悟、成佛吧!
请再唱下面文字: 「所有十方一切x,广大清净妙庄严,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 (同学们如法唱诵) 关于现在我们所知释迦牟尼佛的一生,是依我们这个婆婆世界众生所见而言,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在此成佛,大多都以这个模式示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前有六年苦行,这说法为南北传大小乘佛教学者所共认,但出家成道的年岁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尤其悟后佛之说法的内容更是大有争论,南传佛教肯定佛先说小乘法门,即《四阿含》等经,这种论调,在十七世纪欧洲一些学者,及日本学者,都称之为原始佛教、真正的佛教,而对其它一切大乘经典一概否认,说它们是后来的人,假托上的。他们以佛出家在菩提树下悟道后说四谛、十二因缘等法为佛法中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为修行旨要,并以证得大阿罗汉的涅盘为究竟,以为涅盘后就不再来,没有菩萨道这回事。而大乘道之显教、密教都说:佛在菩提树下成道后,先说《华严经》,不过不是为这个世界上众生说的。在菩提树下初成正等正觉,升天宫说法,为天人开启华严大教,在人道中,则先说四谛法门。原来,佛在悟后,首先示现并不准备说法,而是马上要入涅盘,因感动了帝释天人来请法,求佛不要入涅盘,因佛多生累劫的大愿大行在于利众度生,现在成道了,何不大大竖法幢,普利人天呢?而佛则有:「止!止!我法妙难思」之叹,这个世界上的众生智能不够啊!后来佛慈悲答应帝释天人的请法,乃开示了许多方便门,以一乘法敷演三乘、五乘等教法,说法四十九年。现在我们讲要跟佛学,供养十方三世一切佛,那么在这娑婆世界上,佛是已经示现了涅盘,但真涅盘了吗?没有。「华严经」的赞颂中就有:「一切十方无边佛」、「湛然不动无往返」等句,佛是无去亦无来,没有涅盘的,他的三身在十方一切x土里,一切世界里都在。 真正讲起来,释迦牟尼佛一生的教化,也只不过是佛在这世界上一位化身的示范而已,所以华严境界与大乘戒之「梵网经」上说:释迦牟尼佛乃千佛中化身之一,其报身为卢舍那佛,法身就是毗卢遮那佛。因此,以前大陆上的寺庙,大殿上大都塑了三尊一样的佛像,即是代表佛之法、报、化三身。后来道家也仿造,名之为「三清」--上清、玉清、太清。而所谓的「三门」是一、二、三的三,不是山门,代表戒定慧三门。在大乘佛教而言,佛具三身,并没有入涅盘,法报化佛身遍满一切x土,他还在说法,永远在度生,释迹牟尼佛并没有离开这个世界,以不来相而来,以不去相而去,无去亦无来。十方所有一切x土中,皆是佛「广大清净妙庄严」的不思议道场。庄严清净就是佛境界,所以你心中的庄严清净也就是佛境界。我们跟着佛学,成佛以后,亦无来去,众生有尽,我愿无穷,每位佛都没有涅盘,都是再来人。「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在十方一切清净庄严x上,清净妙庄严之佛境界,每位佛与释迦佛一样的说法,一样的「众会围绕诸如来」,佛在说法,其它佛也派代表来听法,「悉在菩提树王下」。我们现在跟随佛学,对于佛的教化、佛的愿力行为都要懂得,而为何要这样做呢?答案即在下文,我们还是再把它念一遍。
再唱下一节: 「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 (同学们如法唱诵) 前面提过,你们出家学佛是为了证得菩提,悟道成佛,不是为了混饭吃,也不是为了吃素、念念经而已。这是要发狠心,突破根深蒂固的贪、_、痴恶习,开启本具的智能光明,济世利生。所以说修行人学佛悟道成就时,事情反而更忙。佛是为众生担负一切烦恼苦难的,成佛后,乃是利益众生更进一步的开始。佛是世界上的大忙人,是无事忙的忙人,爱管闲事的忙人。老实说,众生的苦恼与佛何干呢?只是佛大慈大悲之故,他偏要救,这就是佛的精神。修行人要如此,才是真学佛。 然而你们学佛是这样的吗?若以为到山里去住茅蓬就好了,这是学自私,是偷懒、是造业,难免贪图供养之嫌,一粒米、一滴水都是别人供养你的,你不劳而获,那里是学佛的精神呢?学佛的精神就在这里,注意啊!学佛要修福德智能,济度众生,会更忙。更辛苦,不是逃避现实。看看现在好些人悄悄的跑开,说是找个茅蓬清修去,当然闭关清修在学佛的过程中,于某个时候某种情况是有其必要性,然而动不动就要避世隐遁,是否另有隐情呢?至于真正的清修是什么,一个人怎么清修,都还是个问题。学佛仍是要供养一切众生,那有反受众生平日的供养呢?你有这功德受人供养吗?无德无能则不足为众生之福田,除非有「佛陀」这种普利人天的精神,才能接受供养。我们请佛住世说法弘法目的何在?「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不只人才有痛苦,一个生命的存在就可以说是痛苦。我们如果从佛法「苦谛」的角度来下个哲学定义:什么是生命的存在呢?痛苦的延续、烦恼无尽的纠缠就叫生命。十方世界所有生命都在忧患痛苦烦恼中,但众生都看不清现实,不知也不愿离开忧患痛苦--离苦得乐。我也常说:世界上讲哲学都有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要人离苦得乐平安快乐而活。而世界上是求不到平安快乐的,只有证得菩提才能解脱这些苦恼。生命真正的安乐是要「获得甚深正法利」,正法就是佛法,佛法包括一切法。千万不要说到佛法就只直接想到大殿上的佛像之佛,认为除此以外,其它都不是。世间上一切法皆是佛法,证得般若悟了菩提,则一切法无邪也无正,未证则说正法也是邪法。难道你说你的正,我的就歪了吗?这是甚深般若的道理,一般众生难以理解。要获得甚深之正法利,才能「灭除烦恼尽无余」,证得无余依涅盘。涅盘有两种:一者有余依涅盘--罗汉境界,一者无余依涅盘--大乘佛道。无余依涅盘若以唯识法相而言,包含三种涵意:虚空无为,择灭无为与非择灭无为(非功用之用)。所谓无为即是无余,无为只是法相宗以中国古有名词翻译的另一种用法。学佛要真正达到涅盘,才能真正灭除烦恼。未证得菩提、涅盘之前,烦恼的纠缠终是难免,就是菩萨也有烦恼,除非圆满成就佛果。大小乘佛法,都讲苦、集、灭、道,要灭除一切烦恼,除非得道。集是苦的因,苦是集的果,道是灭的因,灭是道的果。只要得了道,烦恼自然灭除。那么成了道的佛,为何又那么辛苦的说法呢?像本师释迦牟尼佛,自己证得涅盘以后,四十九年东西奔波,来来往往的说法,不辞劳苦,就是为了要度众生离苦得乐。这种毫无保留的利他精神,我们应该学习。所以,学佛不是逃避现实,不是独善其身。像你们平常只愿自己打坐清静,为了点小事便与人大闹意见,给人眼色看,说别人的是非,这是学佛人的本色吗?凡是使众生起烦恼,陷众生于忧患痛苦,就是在造恶业,甚至造的是地狱种子的业。所以了解普贤行的人,应常使一切众生生欢喜心,离苦得乐,这才是学佛的精神,也才合乎常随佛学的道理。这些文字你们看来都懂,但由于缺少好学深思,故懂是懂,始终无法细腻深切地体会经中的奥义。学人要深入经藏,非得切实发求证心仔细参究,并将所读经文彻底回归于自己内心不可。一切经论到头来都超越他人的批注。要直接阅读原典,以完完全全恳切朴实之心,彻底投人,才可亲尝法味,获益无穷。
现在再唱下一偈: 「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 (同学们如法唱诵) 佛陀身为太子,他以储君的身份出家,抛开令人羡慕的宫廷富贵,最为殊胜难得。他是真能放得下贪欲等诸烦恼的伟大圣者。「我为菩提修行时」,譬如大家不论出家、在家修行,所为就在求得菩提。可是这一生能否证得菩提,还是个未知数。希望你们这一生便能成就。而这一生证得菩提,也还不算成佛,即使大彻大悟,乃至三身成就也不算圆满成佛,真正完全成佛则同释迦牟尼佛与未来的弥勒佛一样,在无穷的劫数中,要登上教主的宝座。其实也没有什么宝座不宝座,它意味着在一期的法运中,出世教化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宣扬正法于久远劫,成一代宗师,圆满无量功德。要这样才是修行最究竟果位的完成。所以,我们现在还只是在这修行的道路过程中而已,为了证得无上菩提而努力,发愿与释迦牟尼佛修行时一样,生生世世在六道轮回中上求下化,这就是"一切趣中成宿命」。如果在六道轮回中来来往往时,不敢作牛、作马,你还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乘行者吗?何况说不定来生你便要变猪、变狗啊!千万要如此学佛发愿,「一切趣中」,六道五趣包括天人、阿修罗等一切趣中,都有佛菩萨转生示现的教化。佛菩萨所济度的不只我们人而已,所以我们要赶快发愿修菩萨行,转到「一切趣中成宿命」,这样最后才能圆满佛果。谈到宿命,宿命之根和种子,是不会掉失的,就像你们起初学佛,不管是真是假,生生世世下来,最后总是会发心出家精进修行的。这就是阿赖耶藏识中,有这学佛的宿命种子存在,没有这种宿命的善根,你要他信佛,他是死也不干的,不可能走上这条成佛之路。那么学佛又为何要在六趣中轮转呢?因为在六道中轮转、精进,能够面对种种苦难,磨炼菩萨百忍不隳的心态,长养解脱烦恼的智能,或就重重济世利生的殊胜功德,转得愈深,堕得愈深,福德智能的成就愈大。但这种堕落是菩萨的堕落,乃秉承普贤大行的慈悲愿力而来,与一般凡夫贪求五欲,作业造罪的堕落不可同等而喻。所以所谓「一切趣中成宿命」,是就我们发无上菩提心,在无余趣中修道行道而言。学佛要修到在六道任何一道中,都晓得出家修持净戒。出家不一定当和尚,和尚只对人道的出家而说,一切趣中都有发心出家的有情。狗道也有狗出家的,像一位同学家中,有条狗生了一场大病,他求大悲咒水治好了它,病愈后,便不再吃荤,这也是一种出家,是心出家,企求跳离畜牲道之苦的初步发心。这就是「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净戒」。那么,既然出家讲求的是心,为何我们又要有身的形式出家呢?这是为了在某个修道过程,免除情爱欲的拖累,专心进修;同时也为了佛的正法,需要有人示现正式的名份角色来住持传续。出家修持净戒,包括了比丘、比丘尼、菩萨、三昧耶等显密戒律,而其终极的核心是「菩提心戒」。我们现在讲的「普贤行愿品」正可以作为它的具体表征,行得普贤行便能做到「无垢、无破、无穿漏」的境界,心中没有一个垢秽的念头,并且一切心行「无破、无穿漏」。譬如烦恼生起,就是有破漏,有所遗憾。孔子的门生子夏说:「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这是子夏论为人处事的方便谈法,还是有渗漏之处。「大德不逾闲」,根本性的伦理道德不要越轨超过范围,至于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就原谅一点没关系,一般人道中的标准也只能如此。其实要做到「大德不逾闲」也颇不容易。而「无垢、无破、无穿漏」的漏尽通境界,在生命修养的层次而言,乃是臻于没有一点空隙,极严密庄严的地步,一点小小的戒行都自然而然合于本份,没有丝毫不如法的差错。以此标准而言,要修得了无漏果,才能算是真正守戒,也才算是真正出家。我们若能随时安住佛制的道德净戒中,则可真实体会出寒山诗「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那种心行如明月般无垢、无破、无穿漏,昼夜恒常清净无瑕的现量境界。如现在你们修准提法,心观月轮上字,二六时中,xx那那毫不丢失,在绵密的观照中,一点念头来就化开,任何杂想无隙可乘。月轮上字之观想,如果有一时不在,便属渗漏,如果掉了半天,才再想到提起观回,这便早就漏光了!问问你们自己,像现在修法,一天漏了多少呢?好象是随时都在漏丹中,对不对?唉!要努力啊!要真正「无垢、无破、无穿漏」,才是常随佛学的出家行。
再把这一偈全心全意念一道,下面再唱下一偈: 「天龙夜叉鸠盘荼,乃至人与非人等,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同学们如法唱诵) 上面一偈讲出家行,现在则讲入世行。「天龙夜叉鸠盘荼」,天是忉利以上欲界、色界、无色界诸天,龙是指龙神,夜叉则属修罗道之一,介于天道与人道之间,勉强可说是一种勇健怒目能飞腾空中的大力鬼,但并非鬼道众生,另外,鸠盘荼为一种啖人精气之鬼,以上四者加上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总称天龙八部,这些佛学的普通常识大家应该晓得,在此不赘。那么谈到入世行,则三界六道中,各类众生的语言都要通达。这是最初步,而我们呢?人道中各国语言都学不好,怎么还谈得上其它,更谈不到为了宣扬佛道而「悉以诸音而说法」了。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并非不可能,只要大家能把「陀罗尼」学好、修好,就能通达一切众生的语言。比如「佛祖历代通载」,或「高僧传」中,印度有好几位高僧大德来到中国,他们原不懂得中国文字,为了翻译经典,就那么一入定,一发愿,或念个咒子,马上便能写出中国字来,虽是不可思议,若修行能到相当的证量,不难了解其中奥秘。你们做不到,即是信心、念力、定力、行愿等等的修持不够。「悉以诸音而说法」,当然也包括在魔道中说法,有时是在定中说法。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等都要与他们作朋友,这包括在修学菩萨道的「四摄法」--布施、爱语、同事、利行--四事之中。要度众生先得与众生交往,透过他们的语言,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以推心置腹之心,或作种种布施,或予关怀安慰,乃至同心协力共事,以种种方便帮助对方,如此方好度化。并且不只是以各类众生的音声言语而说佛法,像我要你们多读英文圣经,并且请人开多少世间法的课程,都对佛法的弘布有相当帮助的作用。如果你们将来要到欧美弘法,便要学会英语等外语,而且人家的圣经文化也要懂。对欧美人士讲说佛法,光用我们这一套佛学名词,行不通的。布教师一开口便是般若菩提,不深入了解他们的文化内涵与思想观念,从中因势利导,则说也差不多等于白说,印度佛法初传我国的那一段宝贵经验足供大家仔细回味参考。至于说,讲法有人帮着翻译即可,然而翻译工作不只是懂得外文便行,如果讲者的中文译者也没真听懂,这岂不成了以盲引盲吗?所以你们至少也要赶紧学好「人」的语言,否则这些年的米饭钱是十方的供养,来之不易,将来这个帐怎么还呢?「佛门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千真万确,能不谨慎惕励? 现在大家继续唱诵接下来的偈子,唱诵时要以我前几次所提示「心气合一」的方式,则功效必大,唱吧!
「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同学们如法唱诵) 刚才要大家好好修学,为什么呢?因为你们没有「勤修清净波罗蜜」,你们外表确是规规矩矩坐在禅堂里持咒,而内心离精诚专一尚有一段距离。你们心不清净,所以影响到声音不够清越空灵,精神的透发力不足,根本的问题出在菩提心的发起不是很真切。那么什么是菩提心呢?简单的说就是求道这一念心,普度一切众生这一念心。只要有这么一念心,精神就来了。菩提心包括很多,大悲心也是,求证宇宙生命本源的心也是,此心要恳切真诚,恒不忘失,随时随地「善护念」,有一点不如法,自己就要起惭愧心、忏悔心,因为即使暂时或忘,些许懈怠,都是很严重的。假如真能昼夜二六时中道心不忘,则是「勤修清净波罗蜜」。清净波罗蜜是括尽一切到彼岸的法门,只要是能使大家达到清净境界的就是。这种向道济世的大菩提心一起,念兹在兹,即是清净波罗蜜,所谓「初发心即成正等正觉」,自度度他,何患不迅速成办。我观察你们,七七四十九天的专修,刚开始那两天真是好精进,大家问问自己,那时候一堂修毕下座,钟鼓咒声是不是都还在?(同学答:是),现在还有没有呢?(同学们答:没有)。为何没有再这样的感应呢?这要惭愧啊!然而你们更不知道另外的感应还是有的,只是非你们的境界所能懂得罢了。「初发心即成正等正觉」,只要保持刚开始那种心境来修,一路下来,绝不白搞的,自然能够「灭除障垢无有余」。无有余是一切业障都没了,罪业一切消除净尽,不再有任何的阻碍,如此「一切妙行皆成就」,夫复何难?!像你们连这念诵法的窍门都没有把握好,其它百千万亿之妙行,不可胜数,何时才成就啊?!--驴年吗?现在修准提法,念念要在这里头祈求,在这中间用心,身心全部都投进去。
大家把这一偈再念一道,并唱下一偈子,这段还在十大愿的常随佛学中。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同学们如法唱诵) 照上面的理论与实际跟佛陀学,随着普贤菩萨的广大愿行学又如何呢?所谓愿是心愿,真是这么想,便这么作,可以消灾除垢,转识成智,生起无量大乘妙行,而「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惑业即见思二惑,乃三界烦恼的通称,凡夫生死流转之因,包括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妄执及贪_痴慢疑等迷情。这些烦恼乃至魔境其实也没什么不对,没有什么好怕的,只要你能当下解脱,不为所转便是。不转时是凡夫、魔道,一转则是佛、菩萨。而佛法就在世间,你说要到那里去找呢?一定要到山中才能求清净吗?山中本来就很清净,何必再求清净呢?就在不清净的地方你能清净,才是佛道。所以这段特别点出「世间道中得解脱」,在万法纷坛中成就大自在,一切不离世间道,做为一个人,如果不出家,只要他规规矩矩谋生,为人处事合乎人道,一样也可以解脱。我们学佛学道者,往往为了去掉见思惑业的纠葛及魔境阻难,反而将自己弄得焦头烂额,神经兮兮的。要知道诸法无常,见思二惑无常,魔境也无常,无常连佛都不能转,魔能够吗?并且我们修行人容易有个毛病,所谓「出了一个家,又入了一个家」,抛开世间法的得失,却计较起出世法的种种来,将世俗贪_痴那一套带入佛门,处处分别谁高谁低,谁是谁非,反而扯出一大堆烦恼祸根,实在可笑。净土宗莲池大师悟道偈云:「焚香掷戟浑闲事,魔佛空争是与非。」到了最后魔佛都是一样。佛法的精神在于莲华出于污泥而不染,烦恼中能现菩提,恶境中能得清净,「犹如莲华不着水」,却生于泥水。下一个比喻更好,「亦如日月不住空」,看太阳月亮天天上升,天天下沉,今天接着明天,明天接看后天,活活泼泼自然轮转不已,不住于一个固定的空间。而我们修行人若守住一个空,以为空的境界才是道,那已错了,等于着了魔,学佛若执一法为是,那着的是人天魔、罗汉魔,乃至佛魔。真空无所住,洒脱自在,活泼自然,不但如日月不住空,也如飞鸟翩翩掠过,空中不留丝毫痕迹,这是无着解脱。佛法讲空,其实就是讲妙有,你们修准提法念到专一的时候,心心都在佛境界,一字一声的念,念念‘犹如莲华不着水」,是有莲华,不着水而已!是清清净净的有,非呆板死寂的无;念念「亦如日月不住空」,并不是没有日月,不固持某一个位置而已,念念即空即有,即有即空,以此理解的心情开开心心修去,怎么不成?
再唱下面四句: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如是经于x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 (同学们如法唱诵) 这常随佛学的重点结论就是「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这也是佛法的真精神所在。大家学佛气派要大一点,不要那么小里小气,小里小气者,小乘路都不能走,何况大乘?而佛之所以能够成佛,这是关键,大乘道是入世的,"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烦恼即菩提,处处无家处处家,即空即有,中观之道,最须求证。不是道理说得好便了不得,那只是思想而已,思想不等于佛法,若以为是,那佛法也变成了魔法。学佛是要将所有的身心都投进普贤行愿海中去求证体会,如此则能成佛而「悉除一切恶道苦」。换句话说,不但不受下三道之苦,却能享受天人境界之乐。天人境界之乐粗分为三:乐--欲界之乐,明--色界之乐,无念--无色界之乐。于此三者佛能受用而不住,「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然后方能「等与一切群生乐」,等与是平等的施与,平等的给与大家快乐。话说回来,如何是普贤如来的境界呢?「等与一切群生乐,如是经于x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自利利他的这种功德成就,不管经历多少劫数,十方三世一切众生都要给它离苦得乐才行。没有听说那一位佛的愿满了的,或事情做完了的,佛菩萨永远有做不完的事,「虚空有尽,我愿无穷」,众生苦难的时候,正是他再来的时候。「十方利益恒无尽」,想尽办法要给十方三世一切众生都离苦得乐,这是佛菩萨们的真实行履处,你们真有心要亦步亦趋,追随不悔吗?再来轮到「恒顺众生」这一项。大家不是光用耳朵听,要用脑筋,用心听。学佛修菩萨道的要常常追随顺着众生的愿望而修。恒是常的意思,随是追随。
现在要讲的八句,表面文意比较容易,大家至诚恭敬地以赞叹心来唱诵,也是一种宝贵的供养,合于赞佛功德的道理: 「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同学们如法唱诵) 恒顺众生,这一点最难。学佛的愿力并不是每一种都难,恒顺众生这一项我们反省看看自己学佛以来,做到了没?父母也是众生之一,你有没有恒顺父母的意思呀?父母许多合情合理的要求和教导,你们都遵行了吗?(部分同学答:没有)这岂非不孝;兄弟姊妹等等亲人也是众生,你也时常满其所愿吗?--没有。所以尽管大家天天念「往昔所造诸恶业,一切我今皆忏悔」,真忏悔了吗?如此学佛又有何用?!所以我常说:「本欲度众生」,结果「反被众生度」,都是众生来度我们,是不是?(同学们答:是)那么我们还有资格学佛修菩萨行吗?菩萨行是「常为众生不请之友」,如「维摩诘经」上所说,是顺他利他,非依我从我。如果一位教育家、宗教家作到了恒顺众生,不成就也成就了。为什么我们不能恒顺众生呢?(同学答:我见。我执),对的!我见、我执,所以达不到无我的境界,岂能作到恒顺众生呢?天天说大乘,却只会为自己的利益而大自己的乘,一点也不肯奉献,有一点牺牲便自觉了不得,说什么大乘来着?这里许多人只要一听到了冬天有打七,就拼命钻回来,因这个地方恒顺他呀!而平常一有事情就赶快溜掉,哈哈!这是学佛的吗?连作一个凡夫都不够格,其它又何足道哉?像现在大家共处一堂修准提法,便要生起这恒顺众生的情境,日后切实作到行到,并且「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既然有缘一起在这准提海会中精进,便应同心同德,共此普贤愿力与准提菩萨之大悲心,合于「六和敬」的精神,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地修去。再来,「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所有利益我的善知识,比如这里的老师们各有专长,指导你们不同范畴的学科,让你们有所受用,这便是善知识,他们的行为也就是一种普贤行,别人能够利益我们,这种表现就等于一种普贤行的榜样,我们怎能不以自己所能去利益别人呢?多少年来我一直强调普贤愿行的重要,不学佛则罢,一学佛如果没有发起这个愿心,那一切免谈,自欺欺人而已。因此我连早课都要你们念诵熏习普贤行,平常做人处事也这么提醒。想想我们每天生活之所需,从小至老那一样不得靠别人,这都是别人在为我们示现普贤行啊!仔细反省反省吧!再说,如果有人反对修学普贤行,那便是恶知识,不懂佛法。你们今天「佛法难闻今已闻,中国难生今已生,人身难得今已得,善知识难遇今已遇」,就该好好努力,祈求善知识「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常能与善知识共学,并使善知识常生欢喜心,这便是依法修行,这一偈讲祈愿,希望生生世世能遇善知识,并且对我常生欢喜心,我也对他生欢喜心,何以能做到呢?要自己真修普贤行。
这一偈唱一下,并接唱下一偈: 「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于彼皆兴广大供,尽未来劫无疲厌。」(同学们如法唱诵) 「愿常面见诸如来」,我们作得到吗?(同学们默然)我们现在真见到佛吗?一切众生皆是佛,十方三世皆有佛,但见到了没?没有。见到是要见道之人方才称得上。故禅宗祖师告诉我们一句话:「日面佛,月面佛」,你们有没有日面佛、月面佛呀?又日面佛、月面佛应该怎么解释呢?(同学们答:随时随地都面对佛)每天每时,随时随地都面对着佛,与佛同在。至于说一切众生皆是佛,这还是理上的事,要证到才行。因此要你们先在意境上观想,早晚熏修,也算是时刻在面对佛。譬如现在修准提法,专诚念咒观想准提佛母就在前面,一心无其它旁骛面对着他,这意境上,先要把它观起来,千万不要认为意境是幻想,要知即假即真,即真即假,别因观不起来而说它是假的,不须要观。等你真观起来再说我不观,才是本事。就如吃素一事,没有荤菜吃,所以吹牛说我不吃,这是自欺欺人,满桌山珍海味摆在面前,香气四溢,而你饥肠辘辘,却能不吃不动心,这才谈得上真吃素。「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我们心境每天都要安住在这个境界上,修准提法念诵时,俨然如实身处准提海会,准提佛母庄严德相就在面前,我与一切众生、一切行者一心顶礼皈依,身心与佛母合一,无二无别。不要口念心却没有这个观想的境界,口到意识境界亦到,就这么一合掌,一礼佛,诸佛菩萨及诸佛子众围绕之景历历在日,纵然观不起来,意境上也要带到,假如你真能这样观想起来,修行就有点入门啦!再来,「于彼皆兴广大供,尽未来劫无疲厌」,试试看,作得到吗?假如点一柱香供佛,这柱香其实也不只供前面这尊佛面已,而是供养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尊者,他们前面都有我虔诚以香供养,这观想要有才行,一念之间全就出现啦!甚至更要在这观想境上定住不动。还有这供养是要「尽未来劫无疲厌」,近事一切善知识、一切佛,而永远没有疲累厌倦之退心。你们修准提法供养佛,有时有没有疲厌感?(同学们答:有)。答得倒是很诚实,疲得很吧!我不上来的时候,大家念得有气无力,我一进门,大家有神通似的,便念得很卖力。你们学佛到底为谁呢?倦怠感升起时,意境上佛母在吗?修行要"尽未来劫无疲厌」,假如你观想起来后能随时止住,那就有希望啦!所以禅宗祖师给你画一个圆圈中间加一点,成一⊙相,圆空中有这么一点,你一念定在此佛境界就对了啊!这就是止观。像有些同学,前几天一面念咒,身体一面摇晃,自己还以为有功夫,摇得很好,我也让他们去摇,那是初步气机发动,暂时可以的,然而永远这样下去就不对了,应知时知量停住。摇的时候,你思想观念跟着受蕴走,被气脉的感觉牵引,这里难受,那里不对劲,此时就要有气魄,当下一念解脱了嘛!应该想到我觉得这里难受,就是心意识困在这里,为什么要别别扭扭地受困呢?大丈夫要求解脱,充其量就此死掉,一念放下,看它还动不动、痛不痛?所以看你在那儿摇,便知你心月轮这一念的观想并没有得止,真得止不会摇的。如果你说它要摇,我作不了主,那你又何必修行呢?修行人应作得了主才是,境界一观好止住,那还有什么受蕴之感呢?受蕴没有啦!即止即观,即观即定。
再讲下一偈: 「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究竞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 (同学们如法唱诵) 这是学佛行者必然要遵行之愿,不管在家出家都应该「愿修」并「保持」诸佛的一切微妙法门。这个「持」字,一方面包括自己修持,一方面包括为佛法作住持,使不会断绝,常住世间。所以你们要好好修持,修这个法门,则一切法门都包含在内,如法奉行,成就不可限量,而有了成就方能真正为这个世界住持这个法门,利益芸芸众生。基本数九十万遍真念到的话,修行必然得利。现在我们七七四十九天,统计下来也只不过十一、二万,要念满一百万遍,则需像我们现在每天昼夜勤诵的方式专修一年。现在世界修学佛法的,以密宗为例,许多人说他灌过顶,但问他咒语念满十万遍了吗?四加行的每一项切实做到了吗?答案恐怕不太乐观。所以目前你们能这样修,我倒是还感到高兴,如此修去,并发愿将来住持佛陀微妙之法,利益众生,那么便能「光显一切善提行」,使菩提种遍洒一切国土,佛陀正法永远发扬光大。现在佛教是衰败了,我希望你们真能为佛教、为佛法发心。如何发心?必须自利利他,自己修成功了,才能「光显一切菩提行,究竟清净普贤道」。普贤者,一切处一切地,无时无刻不呈现,无处不在眼前,一切佛法没有那一点不做到的。行到了「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此愿绝不疲厌,绝不中断,十方三世永恒遵行不渝,这是菩萨道的真精神。这次开始准提法专修以来,在你们日记上,发起普贤愿心的人还蛮多,这是可喜的现象,真替你们高兴。
现在续讲下一偈: 「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 (同学们如法唱诵) 现在仍属恒顺众生的范围,是牺牲自我成就别人。什么叫修行呢?你以为离开父母、家庭,跑到山里去剃了头,说我出了家要成佛,这就是了吗?不是说出家不对,出家绝对是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做的是恒顺众生另一面的事,绝非遁世弃俗,一般众生是难解其中深义的。佛法不离世间,你结了婚,你的家眷就是众生,为什么还要惹他们烦恼呢?恒顺众生至少有两道意义,第一:包括善巧方便的教育方法,如「维摩诘经」及其它经典上所说的:「先以欲钩牵,后令人佛智」;第二:一切诸佛菩萨的功德是从众生身上培养成就的,没有众生,便没有佛菩萨的功德;没有众生,你成佛干什么?并且也根本成不了佛。「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学佛要于一切法中绝不漏失一沙一v修习福德智能的机会,亦即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身口意三业任何小地方都要注意修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修持就在诸有中修,佛对众生说法有三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等归类。一切有道,代表一切生命,六道一切众生皆有,即欲有、色有、无色有。学佛恒顺众生,需在一切世间法、六道诸趣中广修福德、智能,由此成就。所以诸佛菩萨都化身再来六道诸有中,绝不逃避现实。现实虽是苦恼,真修行人、真成就者,就在大苦恼中精进解脱。有众生才有佛,有烦恼才有菩提,有家所以你们才出家,如果没有家,则出家从何而出?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成就了,终要再回来度家人,不是又入家呢?「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一切定、一切慧、一切度众生的方便波罗蜜及解脱之道,皆在一切三有六道中修,自然能圆满功德,成就无上菩提。那么,为什么要修定慧呢?因为三有中容易散乱,故入世须有定力,因为众生界中无智愚痴充满迷惑,故和光同尘需具慧力。修行人能入世而超然物外,此非定慧莫办,并且经由定慧也才能大启方便之门,济度众生。赞美是方便,凶你骂你也是方便,有时不凶压不住你们,因此我凶。这个世界大家喜欢当好人,难道我不懂而跟自己过不去吗?所以我一上来,你们就又卖力又诚敬地念诵;不上来,你们就有气无力的念,这样我如没有凶的方便,行吗?故骂呀、凶呀,捏拿得准也是一种方便波罗蜜呢!佛菩萨乘愿再来,他们的嘻笑怒骂皆是方便,种种正反面的教育法也是方便,而我们修行人一切方便波罗蜜也要在诸有中修,方能历练摸索出来。方便波罗蜜是十波罗蜜「施、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方便、愿、力、智」中的第七波罗蜜。大彻大悟获得般若以后,不一定能够教人,还须入三有中,进修方便波罗蜜。「法门无量誓愿学」,世出世间一切学问,佛道、魔道皆要懂得。只要是在诸有中便须方便,而西方极乐世界则不须方便,因阿弥陀佛的净土方便波罗蜜已经成就了,上至阿弥陀佛下至树林、山河大地,都自自然然在念佛、念法、念僧,用不着再方便啦!再讲「解脱」,先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解脱?三有中是苦海,好受不好受?(同学答:不好受),因此要求解脱,而佛法的究竟在于解脱,不但自己解脱,一切众生也要解脱。在何处、何时解脱?就在烦恼中当下解脱。在出世法上佛法讲「解脱」,在世间法福德方面则讲「成就」,能解脱一切苦厄,便是成就不思议功德。「定慧方便及解脱」是在恒顺众生中修的,说的恒顺众生,将就众生,其实还是将就自己。「大丈夫论」云:「菩萨于乞求者生难遭想,所以者何?若无乞者,檀波罗蜜则不满足,无上菩提则不可得。」由此以观,说是你在帮助众生,其实是众生在帮助你啊!你布施财物给乞丐,可以去除贪心,你还要向乞丐顶礼膜拜感激不尽呢!所以我常说的「本欲度众生,反被众生度」,虽有前面所谈要转化别人反被别人转化的意思,也有现在这一层的意义。你看一句话,就如临济祖师讲禅宗「一语中具三玄门,一玄门中具三要义」。文字般若就有如此难。
再来: 「一尘中有尘数x,一一x有难思佛,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 (同学们如法唱诵) 佛的国土在那里呢?就在这个世界里。出世即是入世,佛菩萨成就后,都在三界中任运往来--「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其实三界也不坏,欲界一转念,化欲为乐,色界一转念,化乐为明,无色界一转念,化明为无念,这都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呢?!但是如果执着了无念,守个空,就落在无色界中,没有解脱;执着了光明,以为光明就是道,则落在色界中,也没有解脱,欲界天之乐亦然。因此能在三界中自由往来,才是真正自在解脱,自在解脱就是佛道。再者,「一尘中有尘数x」,尘代表很多的意思,比如我们生理上的细胞、物理上的原子核,或者物质世界一粒砂都是尘。一颗灰尘里包藏有无数的佛x土,这即是「芥子纳须弥」的道理。拿医学来说,人的身上一颗卵子、一个精虫,其染色体结合后,在母体中可分化出婴儿各部分精粗的器官,诞生后更日月成长为人,再结婚生子,又生下一大堆孩子,这便是「芥子纳须弥」,「一身中有无数身」,生生不已。 以此我们或可理解「一尘中有尘数x,一一x有难思佛」。佛就在这个尘世中,到处都有佛,佛并没有涅盘,上至天堂,下至地狱,佛无处不在。我们这个世界的佛是这般形相,在其它x土中则不一定如此,也许变成魔的样子,不是我们凡夫所能测度、所能想象。有些众生你好好规劝,他硬是不听,如果拿起一把刀要杀他,他就听了。所以「信则得救,不信就杀」,这也是一种菩萨因应众生的教育方法,因地区的不同、民族的不同、时代的不同,他的方法就有所差别。然而千万注意菩萨之种种不思议教化方便,是以大智、大慈、大悲、大愿为基础,没有这等修养,乱学菩萨们的作法,或以善巧方便为借口来整人,那罪过可就大啦! 「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在这无量无边的诸佛中,每一佛前又有很多佛弟子,形成各种因缘关系的法会,重重无尽。每一法会中的大众,各各都在以各种法门学佛修道,孜孜于菩提道上精进勤修。我们不要看不起众生世界,他们都在行佛道啊!一切众生皆是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有众生皆以他们独特的方法在唱演佛法,我们有法眼看得出来吗?六祖告诉我们:"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寻兔角」,懂吗?悟道要在世间,离开世间,悟个什么?
现在紧接着下一偈,大家以无比的信心、诚心全部投入诵念一道: 「普尽十方诸x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 (同学们如法唱诵) 前一句明显表示佛就在这无量无边、重重叠叠的现实世界里,每个地方都有佛,真理到处存在,这点前面许多偈句中已不时地再三强调,我们的心量应能随之大方开展才是。第二句谈的是空间与时间。过去、现在、未来的十方三千大千世界有无量无边的x海,海代表大,比喻普贤愿行如同大海那么广无边际,并且不只一个「海」,这宇宙间有无数的佛世界,即是无尽的「佛海及与国土海」。这无数佛世界包含了无尽的时间、空间。以时间为例,时间是没有固定的,「一一毛端三世海」,一个极微之物如细砂。水滴等等便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一个小空间便含摄了绵延不断三世的时间,而一x那的时间也含摄了无量无边的空间。地球的一天或一年,在有些星球只不过是它们的一弹指顷或一天而已;而我们的一天,对一些几分钟生命的众生,又觉得是好几千万年了。像猪、猫、狗、老鼠……等等都有他们的x土,x土中有他们的菩萨、导师以种种方便度化他们。他们的生命虽然大多比人类短暂,往往活个几年或十几年便很了不起,但依其生理构造、新陈代谢机能与意识状态,几年或十几年乃至朝生暮死,对他们来说,却也是一段漫长的光阴啊! 时间是相对的,空间亦复如是。一只蚂蚁爬行一百公尺,以他们的身躯与消耗的能量,相对而言,大概也等于一个人上百公里的行程了吧!这是一个观念上粗略的比喻而已,实际上修行能做到过去、现在、未来三心不可得的境界,才能如实了解时空的奥妙,而现代科学对于时空锲而不舍的探索,有许多实验与理论很值得我们学佛者拿来作为理观的参考。「佛海及与国土海」,国土是指物质的世间,中国、美国、日本……等等都属于国土海;地球、太阳、土星……等等,全都是诸佛x海里。「我遍修行经劫海」,这个‘经’不是念经的经,是经过的经;是说我愿生生世世投生于一切众生中来度化他们,努力修习普贤行,在最困难、最恶浊的地方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利益众生,如此经过无数劫,不管如何艰难,都不后悔,永不退转。 接下来八句一齐连着讲。这一段与现在修持的准提法颇有关连,你们修准提法目前还在「生起次第」中,基础没打稳,次数未满一百万遍。从「事相」言,修行持咒可真难啊!有人发心出了家,背会了楞严咒,以为这就真能转魔障?修楞严咒,起码天天持念,也要花上好几年的功夫,坛场如法布置,昼夜不断持诵,才能有所成就。修大悲咒的法门也是一样,不是说你会了这个咒子,随便念念效果就会很大。咒语的效果很大是不错的,但它融化到你身心上来了吗?不要认为皈了依,常常跑跑寺庙这样就行啦!然后学学念念咒子,恍恍惚惚,就想要有效果,不要胡涂了!所以大家要特别注意这一段。现在把它唱一遍,唱时还是那一句话,身心意识都要抛投进去,意思懂进去,终而忘我地念诵下去。
「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三世一切诸如来,于彼无尽语言海,恒转理趣妙法轮,我深智力普能入。」(同学们如法唱诵) 这一段包括恒顺众生与跟随佛学。前面讲过,无众生则无佛,一切佛与所有众生,佛性平等不二。现在来看佛之所以为佛,「一切如来语清净」,语又与身意二者相关,故众生学佛,第一要清净身口意三业。像修准提法,口念咒、意观想、身跏趺坐、手结印,便是净三业的极好修法。而三业中造业最厉害虽属意业,但形之于外,最易在懵懂中动辄得咎的是语业。我们一天到晚不断的在造口业。"谁人背后无人说,那个人前不说人」,口之为祸大矣!有些人怕受批评,其实啊!在背后何尝不说别人的是非呢?有人当着面在恭维你,转过身来背后可以骂你;高兴时赞美你,不对劲时更可随意损你。然而这一切都是空的,了无实际,偏偏不上此当者几稀。要修到口业真的纯善--「一切如来语清净」,是不容易的。语清净在禅宗祖师有这样的说法:「悟道与否,听声即知」。你语业有无功德,听你出声便分晓。相学上,声音属内五行,是很重要的一环。有人相貌各部位都很好,但声音沙哑撕袭就破相了。不过有一种火行人,声音沙哑却是好的,因火烧起来,与沙沙声相应,应许富贵。水行人声音则以清亮为入格,至于木行人身材高长,若声音沙哑,等于木逢火烧,成了木炭,不能大用。这些并不是题外话,只是在简单说明一个人的身心状况,完完全全显露在他的五官身段及言谈行为举止上,根本瞒不过明眼人的。声音好即是一种功德的表现,也透露了口业的清净与否。口业有四种:恶口--恶言相向,讥骂别人;妄语--无中生有,扭曲真相;两舌--挑拨是非,使人烦恼;绮语--甜言蜜语,迷惑他人。这些都是要不得的恶业,一个修行人多生累劫语业修得清净,话说出来,自然具大威力,无形中、不知不觉中,众望所归。相反地,语业不清净,凡有言说,少有实义,语调韵味也缺乏魅力,他人如何信服?甚至更糟的是,别人根本听不懂你在说些什么,或者一见你开口就厌烦,如果这样,当事人自己便应该好好反省自己日常的言行。比如唱念一项,喉咙音量美好的人,偈颂一唱,清越祥和,自然能使大众心平气和,法喜充满。喉咙不好的,连唱也唱不出来,这是语业功德微妙之处。像我常说自己五音不全,个子又小,当年在大广场上,上千百人集合,那时物质缺乏,没有扩音器,要演讲训话,能令每个人都听见不是容易的事。比如我现在在课堂中这样讲,可能有时后面听不清楚,这就要靠演说的技巧了,有些话讲起来等于在唱念一样,字音要缓,略加拖长,音声才能传得远、传得清。这都是学问,都需智能,也是方便波罗蜜。讲演者一上台,一开口,看看听众的反应,自己马上就晓得应该怎么办。这就是智能。智能的发生就在当下的事物上,不须别人来耳提面命,但是经常看到你们,做错了事,提醒了你,还是转不过来,这不是太迷糊了吗?有些歌星,很受欢迎,这也有他的前生因缘,至少这一生声音好,前生也是像你们这样唱念赞佛的功德或是其它善缘得来的。「一切如来语清净」,凡是佛的语音一定清净,经言佛之说法是迦陵频伽之音,庄严动人,大家听了都生喜欢,一闻便得甚深正法利。「一言具众音声海」,佛证得法、报、化三身圆满,一念具足无量三千大千世界的体相用,他常住在宇宙根本究竟处,一言一行皆能含摄全体法界,所以一言出自能与一切众生各种不同的言语相契,这是一音具足一切音,「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的道理之一。谈到音声,在佛法上一般人很容易想到咒语,咒语又叫真言,佛因其口业已彻底清净,了断所有言谈所可能犯的过错,不妄语、不两舌,也无恶口与绮语,凡有言谈,皆本实在,以实在故,能够自然在现象界中成为事实,所以佛言名为真言。道家得了道的神仙叫真人,也有这层次的意涵。佛法所有咒语的元音为「、阿、恕谷鲆簦窕献帜敢彩峭坏览恚蜃舻墓叵担灰艨勺銎健⑸稀Hァ⑷胨囊簦涫低蛔忠艨勺龅囊羰翟诓簧佟J澜缟现谏挠镅愿镜览硎窍嗤模牍洌蛴肭蛑洌酥亮乐腥擞胄笊洌砻嫔嫌镅源笥胁畋穑薹ㄖ苯庸低ǎ率的兀看蠹胰舸臃鹞虻靡磺杏钪嫔谋驹匆皇掠胨猩舻幕痉⑸峁怪腥ナ∷继教郑嗌倩岬玫叫┢羰尽?酌诺茏庸背ぞ投裼铮蠹仪虿灰萋实匾韵缫捌嫣返难酃馐又懔恕T傺灾缫晃徊欢泄暗娜耍颐墙不埃且桓鲆羯颐遣欢庥铮贤饨不埃彩且桓鲆羯H死嗟挠镅砸羯笾戮褪悄羌父鲎右粼舻淖楹献桓鲆舨煌厍拿褡迦酥钟胁煌暮濉7垂矗痪溆镆庀嗤幕埃扛鋈私渤龅囊羯锏饔侄几髯圆煌煌褡宓挠镅越财鹄锤胁畋穑饩褪恰敢灰艟咦阋磺幸澹灰迥钌阋磺幸簟梗纱舜蠹一蚩陕砸蕴寤帷敢谎跃咧谝羯!拐饩浠傲恕O衲忝峭钭继嶂洌扛鋈说囊羯疾灰唬谡饫镆惶阒滥忝堑纳硇淖纯觥:我阅芄荒兀恐灰胙杂锶林凶匀涣肆朔置鳎吮闶钦嫜裕嗉词恰敢谎跃咧谝羯!沟牡览怼K阅忝呛煤媚钜桓鲋渥樱扔谀钊朗街罘穑绕涫亲继嶂洌磺芯≡谄渲校患匆磺校磺屑匆弧QХ鸬娜耍鹧б磺性感校比灰惨Х鸬那寰挥铩V溆锸且恢智寰挥铮蘖恳庖澹薹ǚ胪耆O褚郧按粤掷锍跻弧⑹迥钇这肿媸λ闹渥樱艽蟆F这肿媸κ悄纤问庇型恋钠腥蛄说篮螅党銎这种洌馐且说匾陨系钠腥拍茏龅玫剑扔谒浅闪⒘烁鲎庞胫谏ㄑ兜牡缣ǎ杂墒辗⒀断9凼酪羰侵谒灾钠腥阅隳钏闹渥印⑺氖ズ牛遣豢伤家椤⑽拊陡ソ斓耐ㄑ兜缣ū厝皇盏剑匀欢杌乩。庵帜芰醋杂镆登寰坏墓Φ隆!杆嬷钪谏饫忠簟梗谏囊饫植煌盗Σ煌O裼行┤讼不渡舸写判裕扛龈栊嵌加凶约旱奶冢行┤讼不侗鹑说娜鼋可舛际侵谏饫植煌庖挡煌R羯R簿筒煌R虼撕闼持谏荒芩滴也幌不墩馍簦鸵吮鸾舱庋纳簦幌不兑惨腋Щ岜鹑讼不兜囊羯捣ā!敢灰涣鞣鸨绮藕!梗绮盼薨负稳菀祝浚≡诜鸾讨械钠腥镉幸晃弧肝邮俊乖谡夥矫孀钗怀觯矶啻笃腥⒋蟀⒙藓憾寄淹湎畋扯尢静灰选1绮盼薨皇亲彀妥崽Ц埽侵悄艿某删汀N蛄说溃闪朔穑邓裕趺幢扔鳎匀欢既缋砣绶ǎ蝗宋实玫顾晃示臀实沽四恪U馐嵌嗌劢傩蘅谝怠⑿拗悄艿纳乒M桓鲂敖渤隼矗崴涤氩换崴档模鹑颂蟮姆从Υ笠炱淙ぁ4蠹易ㄐ拮继岱ㄕ饧父隼癜堇矗暇茨钏兄溆铮矫嫔僭炝瞬簧倏谝担厝葱蘖讼嗟钡挠镆登寰还Φ拢悄忝堑敝心畹煤茫砺终嬲耆蚩模镆粽嬲寰坏模姑蝗俗龅健S镆粽媲寰缓砺肿匀豢硕卤舜嘶ノ蚬刀狄弧4蠹乙唤飧鎏吵。灰褡ㄒ唬瞎Ь矗牢宜拘钠弦坏姆绞侥钏校镆舯隳茏髑寰唬俗献栽诘母惺堋O褡蛲碛幸惶眯薜煤芎茫镆粢坏镁换杏β砩暇屠矗鹌腥稚砹偬常恍橥!敢灰涣鞣鸨绮藕!梗饣挂ㄐ哪钪洳判校灰胛飨耄衣撬资隆O衷谀钏胁皇遣位巴罚灰ㄐ囊恢卤愕谩!感纳埂感钠购弦唬嫜灾渥幽畹郊遥悄芸耍牟拧⒖诓哦寄艽蠼思础溉酪磺兄钊缋矗诒宋蘧∮镅院#阕砣っ罘郑疑钪橇ζ漳苋恕埂N撕闼持谏ù镆磺杏镅裕腥迕鳎蛎鳌⑸鳌⒛诿鳌⒁椒矫鳌⒐で擅鳎酥料肺韪杳《家āU庠谛〕私洹⒈惹鸾渌涫遣蛔迹ピ秸诮洳唬腥洳环福踔裂细穸圆谎Щ褂泄肌P姓呷绾斡诖硕轮渖谱约鹪瘢郧暗慕惭葜幸言傅剑蠹胰粲幸晌剩Ω米邢覆尉浚心莶萘肆恕K愿娣鹧В私狻溉酪磺兄钊缋矗诒宋蘧∮镅院!梗灰艨伤等厥康姆牛恢址趴梢杂弥种治蘧〉囊羯创铮负阕砣っ罘帧梗纱苏瓜滞贫钪嫔恼胬恚贾谏敕鸱ǖ恼QХ鸬娜耍鸵⒄飧鲈福衿障推腥谎杂谇笆龇鹬镅怨Φ拢肝疑钪橇ζ漳苋恕埂
大家自己发愿,在音声海中,不管念经专修也好,日常作事也好,随时培养自己般若智慧的成就,开发自性无可限量的潜力,深人佛法重重迭迭圆满无碍的华严境界。现在这些道理你们或许懂,但身心没有证到那个境界,所以讲出的理论没人信服,等你真悟了,智慧透发,再加上口业清净,你说出的话,人们就易信服。真会演讲的人,我几十年看下来很少,只见过一两位。演讲高明的人,别人听了他的话,不但思想观念受到影响,进而甚至愿以全部的身心性命追随他,像国父孙中山先生就是一例。西藏有位大喇嘛,我曾问他,「孙总理是什么人来的呢?」他说:「大自在天天人」,所以,他有那么大的辩才与智慧。我们一般世人,有些只能从商,有些只能任教,有些挑葱卖菜,有些从军打仗,林林总总,个性、气质、能力、志向皆有差别,这是各人业报功德不同之故。这一点你们应该了解,所以有些事我找他来作,有些事找你来作,因为我很清楚其中之缘如此。比如初学者需要辅导,给他找对人,缘配得好则圆满,否则搭错线反而增长该人学佛的障碍,「我深智力普能人」,这点非常重要。
现在唱下面八句:「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同学们如法唱诵)唱念是八万四千法门中一种很柔软、温和的修练方法,这软修法门修得好,一字音中即能「一方具众音声海」。在烦恼痛苦的时候,放开一唱,所有烦恼都没有了,进人空幻三昧的境界里去。尤其在高山顶上,无所顾忌与挂虑,开怀唱之,天地人我皆空,才知道音声海确是既微密又美妙的解脱法门,「楞严经」观世音菩萨的观音法门正是现成宝贵的一例。现在科学对光的研究颇有进展,而音声方面则较落后,像银河系中的巨大声音,现在科学家所知极少,只晓得银河系统有很多声音,但搞不清楚它的位置。来源和性质。有时我们听到什么声音,一下又没有了,那有些是非人所发出的。其实声音愈大,我们愈听不见,人类这耳朵、耳根听的能力很有限,然而我们这个自性的观音之功能是无限的,你修持到了,自然晓得。所以念诵的修持,念啊念啊的,到了夜里睡着了,还听到念诵的声音,这不稀奇,也不要害怕,知道原理,何怕入魔,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行愿品现在接着告诉你:「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这就是音声海法门的延展,现代科学还不太容易解释。此处亦属常随佛学愿行之一。我发愿未来一切劫的事,一念之间都能知道。一切劫只是一念,依显教的说法,须修三大阿僧祗劫才能成佛,但如真懂了,悟了道,在普贤行愿品中这都给你点出来了,一切劫也不过在一念之间而已。一念顿悟,即超三大阿僧祗劫,这与修普贤行愿关系莫大。「李长者」云:「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x境自他不隔于毫端」,这是时间与空间融化在定慧的境界中、音声海的境界中,只此心之一念就可以转化时空,诸佛菩萨有这样大的神通功德并不稀奇,因一切众生自性本具此项功能。这一段讲佛境界,也就是修行人的目标,这么一念与大行普贤菩萨同等之心,便能「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一念之间超越了这个地球成。住、坏、空的历史,一弹指顷,便自我了知前生是谁?来生何往?在这一片准提咒的无边扩展中,时间空间嘎然消融,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自然就到了。这是由音声转念的修法,音声即是念,念动声动。「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要见佛其实很容易,佛就在你的心中,你一念佛,当下即见佛,所以念佛、念咒,一念至诚,十三世诸佛全体皆现。「所有一切人师子」,师子指老师、善知识,是暗路的明灯、智慧的指导者,这些只要你真诚意念他们,没有不满你愿的。「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其实有时候你修得好,就已是佛的境界,只是自己不知道,信心不够罢了。提得起、放得下,就是佛境界。大家在日常生活起居中,有很多事举手投足、吃饭饮水,都那么随心应手自然成办,这不是佛境界吗?只是另外却有些事情太过在意,计较得失,因而提不起、放不下,又困扰自己而已。今天修准提法,要念它七日七夜不下座,行不行呢?不是不行,问题在于你是否真的有这个心?真这么想、这么要,一下便能进入这音声海三昧中,定了。说要放下,万缘便放下,身心皆空,一切如幻。「有」如幻,「空」也如幻,动、静、空。有皆同幻,不要错认以为一切有与动是幻,空与静才是真实,那又糟了,甚至如果说「中道」有的话,中道也是幻啊!「如幻解脱及威力」,这世间一切如梦如幻,了了常知,即真得解脱,在真空的境界中,能起无限威力,能作无量事业。所以你只要能在妄念较少之时念一个咒语,「」一开始,那力量就不小了。「、阿、恕故瞧障腿缋吹母局洌ㄒ磺兄洹F障腿缋从腥缁萌恋男薹ǎ缁媒馔眩磺腥缑稳缁茫缏度绲纾奕魏瘟G碍,空灵自在,具大威力。六道中每一道的各式色相和诸法的生生灭灭,都是幻现,都是「真空」中无尽生生不息的变现,庄严美妙,全在你那儿,随你怎么去加减乘除罢了。现在准提法会已快近尾声,「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希望诸位还是保持刚开始的至诚专一,分秒不可丝毫懈怠,念诵方法方面,这里再次强调要点有三--心气合一、声气合一、身心合一。这三项如果做到,音声自然不同,尤其身体内部的气脉、海底轮、脐轮、喉轮、心轮、顶轮等等都会震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天仙配之七仙女正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