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ulus上ign评分最高的游戏国产VR游戏是怎样的

三大平台的国产VR游戏大盘点:太空科幻和动作类更受欢迎_VR_砍柴网
三大平台的国产VR游戏大盘点:太空科幻和动作类更受欢迎
目前,国际上的 VR 游戏平台,除去还没有发布的 PSVR 平台,就要数Steam、Oculus Home 和 Gear VR 了。VR 游戏开发团队要想将自己的游戏发布到这些平台上,需要经过不同的...
&目前,国际上的
平台,除去还没有发布的&PSVR 平台,就要数Steam、Oculus Home 和 Gear VR 了。VR 游戏开发团队要想将自己的游戏发布到这些平台上,需要经过不同的审核,最终才能成功登陆平台,并创造游戏应该有的价值。
就 Steam 来讲,魔多君是比较了解的,一方面 VR 游戏开发团队可以先进入 Steam 的游戏孵化社区&青睐之光&,在获得足够多的 Steam 用户支持后,就能够在 Steam 上正式发布了。&青睐之光&也是目前国产 VR 游戏常用的选择。
另一方面,像是游戏大厂和专业团队制作的 VR 游戏,就可以直接联系 Steam 工作人员,获取内部通道。当然,这通道不是你想去,想去就能去的。开发能力和游戏都需要得到 Valve 的认可才行。
Oculus 更是如此。首先 Oculus 是第一次搭建 VR 游戏平台,所以他们的审核严苛且复杂,时间跨多还不短,所以这个给国内 VR 开发团队造成了一些困扰。常常遇到提交了很久的 VR 游戏作品没有得到回应。
而且,Oculus 死守 Oculus Rift 无眩晕低延迟,稳定 90 帧刷新率的关隘,一旦有不合格的地方,就会被刷掉。Gear VR 平台也是由 Oculus 来审核,所以要求就变成了无眩晕低延迟,稳定 60 帧刷新率。这些要求,也考验着 VR 开发团队的开发能力。
当然,再难的高峰也会有人攀登!我们国内就有一些 VR 游戏成功登上了三大平台。接下来,魔多君就为大家盘点这几款成功的国产 VR 游戏,并为大家分析这些游戏的成功之处!
《Eclipse --- Defending the motherland》
今年5月正式登陆的 Steam 的国产 VR 游戏,并免费提供玩家体验。开发团队是杭州 NezhaGames。
《Eclipse --- Defending the motherland》是一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在游戏当中,玩家需要面对为数众多的外来入侵者,并使用先进的武器击退他们。该游戏射击体验不错,且画面效果也相当逼真。
但是,它在 Steam 上的评价一般,并没有收到意料之中的效果。不过,《Eclipse --- Defending the motherland》的上线是一次非常不错尝试。
《Zero-G VR》
今年6月由上海灵炽工作室开发的《Zero-G VR》先从 Steam 青睐之光成功脱颖而出,并火速上线发布。之后又成功登陆了 Oculus Home,并成为第一款上线 Oculus Home 的国产 VR 游戏。算是国产 VR 游戏一个里程碑式的产品。
《Zero-G VR》是一款模拟竞速游戏,以太空作为游戏的大背景。与目前国产 VR 游戏打僵尸、VR 竞技的开发方向不同。在这款游戏中,玩家扮演使用推进器飞行的宇航员,在太空中各种困难的情况下与时间赛跑,并最终回到自己的太空船。配合游戏劲爆的背景音乐,可以说是让玩家在太空中爽了一把。
根据 Steamspy 的统计数据和来自开发团队的收到的体验反馈,魔多君保守估计,目前《Zero-G》在国内外拥有近万名游戏体验者,这些数据虽然在游戏行业并不大,但是就 VR 游戏而言,已经非常不错的了。
星空《Stars》
近日刚发布在 Steam 平台的 VR 游戏《Stars》,让 Steam 的国产 VR 游戏又多了一款。《Stars》由北京掌游移动开发,也是一款从&青睐之光&中走出来的优秀作品。
开发者从小时候的看星星的梦想入手,为玩家们打造了一款漫游星际、观测各大星座和星球的 VR 体验。逼真的星球模型,详细的星座介绍。并进如此,游戏运行顺畅,体验轻松和谐,延迟低且尽量避免眩晕。可以说,喜欢星星喜欢天文的玩家们,都可以去体验一下。
根据掌游移动的开发人员透露,《Stars》在之后,还将会登陆到 Oculus Home,甚至还会上线 Gear VR。魔多君希望他们的产品之后能越做越好。
《幻境寻宝(Totems in Dreamland)》
2015年9月发布,是最早登陆 Gear VR 平台的国产免费 VR 游戏。制作团队则是武汉山骁有限公司。
《幻境寻宝》是一款第三人称动作策略类游戏,同时又带有博弈游戏(Casual game)的元素。这表示玩家在游戏的某些关卡当中,可能需要依赖于某种几率才能够过关。整个游戏围绕着一名叫做小山的小男孩,从梦中跌落到神秘幻境,为寻找失落的宝藏不断克服困难,最终完成冒险的故事。
尽管,对于第三人称游戏来讲,这球体游戏世界的设计可以说是开发团队一次非常不错的尝试,但是大幅度的头部运动和身体移动,再加上头显本身也带有一定的重量,这款游戏很容易造成颈部疲劳,进而影响用户体验。
《FindingVR》
2015年11月登陆 Gear VR,由北京 TVR 团队制作。也是上线较早,走在国内其他团队前面的 Gear VR 游戏!
《FindingVR》一款动作冒险游戏,完成任务就能体验宏大的 BOSS 战场景。至于游戏背景,介绍上面没有过多的描述,就是让玩家们去寻找问题的根源。这款游戏支持触摸板和蓝牙手柄,据说 Oculus 的评价是:目前 Gear VR 触摸板操作最具挑战性的游戏。
总体来说,《FindingVR》给玩家们带来了不小的惊喜,想象玩过着看游戏的玩家一定也对它印象深刻吧。
《太空远征计划(Long March Space project)》
武汉山骁科技的第二款 Gear V人游戏,于今年1月上线。《太空远征计划》作为移动端的 VR 体验,承袭了现代像素游戏的风格,游戏色彩鲜明,加入了夸张、搞怪的模型,让玩家对于这款游戏眼缘非常不错。
《太空远征计划》的游戏剧情相当简单,玩家身处未来世界,开着飞船,带着各种高科技武器去干掉破坏星球环境的怪物、收集能量并且净化星球的环境。在游戏操作方式上面,几乎使用头部移动就能完成所有的操作。
尽管,《太空远征计划》这款游戏并不一定是完美的,它在一些小细节上仍然存在着问题。但是作为一款休闲游戏对于玩家来说已经足够了,它的玩法以及沉浸式体验都能够被玩家认可。
《宇宙特工队(Space Agent)》
于今年3月登陆 Gear VR,开发团队是上海星为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宇宙特工队》将背景设置在了遥远的未来,玩家们扮演宇宙特工,为了完成秘密任务而在各大星球之间穿梭。玩家通过头部追踪来控制飞船的飞行轨迹来躲避障碍物或者是收集宝石。
并且这款游戏是第三人称飞行跑酷游戏,这种游戏视角的 VR 游戏可以让玩家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配合鲜艳的色彩,明晰的质感,让人在游戏环境当中能够感到身心放松。
国产VR游戏登录三大平台的成功之道
从目前已经登上三大游戏平台的这七款 VR 游戏来看,我们能看出,这些游戏之中小型游戏占多数,且据魔多君收到的消息,还是一些国产 VR 游戏正处于审核期。而这些正处于审核期的国产 VR 游戏也大多数是小游戏类型。在 Oculus 平台上,《EVE:Gunjack》就是最卖座的,严格说它并非大制作,属于小游戏类型,但是却使用了虚幻4引擎打造。
纵观这些已经上线的国产 VR 游戏,表现出了国内开发团队对于 VR 游戏的尝试和探索,无论是从游戏类型、游戏玩法还是降低眩晕的游戏设计来讲,其实都能够给其他开发团队带来很不错的经验。
但是,我们仍旧没有大作 VR 游戏登上三大平台。当然,魔多君知道,有一些大作还在开发的路上,这让我们有机会能够玩上国产的 3A 级 VR 大作。不过,国产 VR 游戏仍旧有很长一段路要走。Steam 平台上《画廊:星种召唤》算是其中一款 3A 级大作!
回头来看,这些游戏之所以能够上线国际 VR 游戏平台,还是因为游戏本身具有较高制作水准和一定的而游戏可玩性等优点,下面魔多君为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太空科幻背景显然更受 VR 玩家欢迎。这七款 VR 游戏中,除去《FindingVR》是奇幻冒险游戏,其他均带有太空或是科幻游戏背景,它吸引着玩家对于游戏的好奇心,毕竟 VR 能够给人们带来沉浸式的游戏体验,而太空科幻等背景则是玩家的首选体验。当然,奇幻背景这类玩家平时生活中没有的东西,在 VR 游戏中受欢迎程度也很高。
其次,动作类和能够体现 VR 交互性的游戏也是能够吸引玩家的。同样,我们把看星星,提供太空漫游的《Stars》放在一边,我们就能发现,剩下的游戏都是动作、射击、冒险解谜等类型。玩家在游戏中有众多的交互,而且在做交互的同时,游戏的沉浸感也非常强烈。
最后,适当的游戏剧情可以增加玩家对于 VR 游戏的期待值。这样玩家在进行游戏体验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大致的方向,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知道接下来该如何推动游戏剧情的发展。所以,游戏剧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 VR 游戏的好坏。
至于 VR 游戏的帧数、延迟、如何减少眩晕,这种老生常谈的问题魔多君就不再过多表述了。你的游戏想要登陆这三大游戏平台,这些基本问题都要解决好才行哦。
当然,如果有魔多君没有盘点到的 VR 游戏,或者是没有分析到点,也欢迎大家补充,我们共同学习进步!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通过E-mail将您的想法和建议发给我们
稿件投诉:
版权建议:
砍柴网热线:400-
官方客服QQ:
微信公众号:ikanchai当前位置:
五种方法评判一款Oculus VR游戏的好坏 新手也能看懂
虚拟现实元年的到来,虚拟现实的发展脚步越来越快。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接触 VR 的频率会越来越高。
  虚拟现实元年的到来,虚拟现实的发展脚步越来越快。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接触的频率会越来越高。甚至,有的人已经预售了OcusluRift,或者将目标瞄准了HTCvive。关于VR的内容也会越来越来。也因为各种发布会、体验展,普通玩家能比以往更多的接触到VR游戏。那当你感叹虚拟现实的魅力时,是否有想过你所体验到的内容真的是不是一款好的内容。目前的三大主流头显,我们该如何去判断支持这些游戏的好坏呢?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首先抛开Sony的虚拟现实头显PlayStationVR,目前这款头显普通玩家只能在有Sony参与的展会上才能体验,在开发者手中有一些PlayStationVR,但是因为保密协议,我们不能接触到这款头显。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SonyPlayStationVR的开发门槛有两个重要的条件,分别是60帧刷新率和1080P的画面。要在主机上达到这两个要求,开发者需要付出很多,所以单纯从这两个条件来看,PlayStationVR至少体验不会太差。  另外要说的是,HTCvive头显,这款传闻价格会破万的虚拟现实穿戴设备,这次也不再我们的分析范围之内。因为HTCvive需要配合SteamVR一起运行,HTCvive上的游戏目前都要接受V社严格把关:空间位置追踪、90帧刷新率、2K显示效果。所以,目前HTCvive的游戏,从体验效果来看还是非常不错的。  那么,现在我们就剩下最后一款主流头显Rift了。这个平台上的游戏真是好的不好的都有,同时OculusRift的开放程度高,OculusRift的SDK开发者们能够在Oculus官网上轻易下载到,所以它也是我们平时能够体验的最多的虚拟现实设备了。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五个方法用来判断OculusVR游戏的好坏与否。这些方法适用于新手、普通玩家、业内人士以及投资者。  NO.1从游戏的宣传片、海报、截图、游戏包大小入手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一款VR游戏,大家第一时间接触的并不是游戏本身,而是这款游戏的宣传片、海报、截图或者是游戏下载包。这些东西能够帮助我们对游戏建立起一个直观的印象,我们可以凭借这些外部条件来初步判断这款游戏是否值得体验。常规的开发者都会为自己的得意作品附上精美的宣传片、海报或者截图,如果一个款游戏连这些都没有,那可以考虑放弃体验了。  另外是游戏下载包,一个游戏的下载包大小能够说明很多问题:游戏的时长、游戏的优化、游戏的内容。我们都知道一款制作优秀的游戏,它的游戏包绝对不好小到哪里去。当然,我们也不能说游戏下载包小,这款游戏就不好。但是,一款完整的VR游戏需要开发者加入的内容有很多,所以说,如果一款VR游戏的下载包太小,那么至少说明这款游戏不能给大家带来太长的游戏体验。
本文由入驻OFweek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OFweek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邮箱/用户名: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广东省/深圳市
四川省/成都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北京市/海淀区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惠州市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这款国产VR头盔说它的像素是Oculus的三倍|虚拟现实|VR眼镜_新浪科技_新浪网
这款国产VR头盔说它的像素是Oculus的三倍
  我知道你心中的国产VR大概是个什么样子 —— 一批做工粗糙的产品,一系列在Cardboard上面进行适度修改的设计,加一些简短的电影片段和一些同样没什么玩头的小游戏。
  长久以来,由于移动端VR产品的低门槛,导致一大批的创业者都选择了这个领域进行突破,因此我们经常听到的国产VR产品大多也在这一个层次。在抢占更大众化的移动端市场同时,也避免了和Oculus 、 HTC Vive这样的重量级VR设备硬碰硬的风险,尽管后者在性能上的优势是前者永远难以望其项背的。更何况,VR头盔往往比移动端VR研发投入更高,失败风险更大。据说,在2014年中国曾经有200多家做VR头盔的团队,但是两年后,现在存活着的已经寥寥无几。
  尽管大势如此,有一些国产的VR团队,仍然选择了这条要求高、风险大的路。昨天,小派科技正式发布了小派4K PC VR头显。在发布会一开始,小派科技就明确的指出了它们的目标:解决市场VR产品“视觉颗粒感强、眩晕严重,音质差,佩戴较重且成本相对较高的问题” ,也就是消费者所说的“晕到吐,痛到哭,贵到卖肾”。
  具体而言,小派科技希望通过分辨率提升,解决颗粒感问题;通过配置双陀螺仪和将延迟率控制在18ms 以内来解决眩晕感强的问题;通过设计控制,把小派头盔的重量限制在了220g以内(这个重量要大大轻于 Oculus)。最后在沉浸感方面,小派科技的视场角达到110°,更配备了直径达到53mm大口径双非球面镜片,再次提升了用户的沉浸感。
  在所有指标中,小派科技最强调的,是它的清晰度。该次发布会的主题就是 “从未如此清晰,π*”,后面的数字正是小派4K的分辨率。据小派科技创始人翁志彬称,小派的 “ 总像素点是829万,这是全球第一的,同时我们的总像素点是Oculus CV1的320%,当然也是HTC Vive的320%,我们也是Sony PS VR的400%。” 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在后面的测试与交流中,我确实发现此言非虚,它的清晰度虽然不及较此前我试过的 HTC Vive ,但明显要比其它所有国产VR设备都要更高。不过,小派4K的价格为1699元,比HTC Vive近7000人民币的售价要便宜很多。
  总体上说,小派的产品是一个称得上有诚意的产品。但是真正能否获得市场认可,则殊为难料。相对于移动端 VR 的低廉价格,选择一个价格上千的 VR 头盔恐怕会让许多浅度用户思虑再三。而如果是真正的死忠用户,对于黑马的小派能够有多少认可度或许也是一个未知数。 但从市场上来看,国产VR头盔最佳的窗口期,恐怕就是现在了——Oculus和HTC的宣传让许多人已经对VR心生向往,但是由于出货地点、内容限制等因素,中国用到这两款产品的人并不多。、Google的产品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进入市场。如果你真的希望马上有一个不错的VR体验,而又不想用太昂贵的代价,或许你可以考虑小派 —— 一个并不山寨的国产VR产品。(fengshangyue)
如果做不到特立独行,就顺应趋势。对于华为来说,去掉硬伤比盲目...
显而易见,丝绸之路有其独门秘诀。而这个秘诀,是初创公司们都可...
一个领域被VC/PE和媒体集中关注才能形成所谓的“风口”,天使投资...
美国的P2P网贷似乎根本没有“卷款跑路”这一说,虽然没国内火爆,但是一直平稳发展。
战略新兴板流产带来的尴尬让李彦宏和龚宇每天面临亏损,据估算,二人每天亏损达577万元。你的位置: >
> 2016年做一款百万美元级的VR游戏 你需要想明白这9个问题
 近期行业内VR/AR活动持续不断,投资界、创业者正处于黎明前的极度亢奋状态之中,可以说各路人马都在摩拳擦掌,备战即将于2016年揭幕的VR游戏元年。乐观地预计,2016年内全球范围内就将产生收入达到100万美元的VR游戏产品,这个机会眼下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竞争的。为什么明年即可能产生100万美元收入VR游戏?如何做才能实现突破?
为何明年VR游戏有机会达到百万美元收入
  硬件层面:
  1)VR硬件的领军企业Oculus,在今年6月的E3展上即宣布将于2016年一季度正式发售Oculus Rift的消费者版,以目前Oculus在媒体上、玩家中独领风骚的态势,只要Oculus产能不出现意外,Oculus Rift在明年年内的销量突破100万套问题真的不是很大,更何况Oculus的母公司是Facebook,以Facebook 10亿用户的存量来做广告,一年将Oculus销量拉升到这个数量级,可能更多问题是Oculus的产能是否能顶得住。
  2)Oculus与三星合作的手机盒Gear VR大幅降价,Gear VR前代产品售价是199美元,而在上个月正是发售的新版Gear VR的售价仅99美元,就记者来看,三星通过差不多3代的Gear VR的迭代,已做好了自己大规模发售Gear VR的准备,包括最近刚刚制作了第一支Gear VR的电视广告,而Gear VR基于Oculus的技术方案,在内容上可以说Oculus保持了相对一致性,Gear VR手机盒可以计入Oculus系硬件销量。Oculus Rift + Gear VR明年的整体爆发已给基于Oculus平台的VR游戏提供了一个用户规模百万级的游戏平台。
  3)Valve与HTC合作的HTC Vive头盔已在路上,有着Steam平台的支持,这为游戏厂商提供了一个可销售游戏产品的平台,但目前来看,Valve与Oculus关系微妙,不过Oculus已表态,支持Oculus平台上的内容移植到其他平台上,Steam现有的几千万游戏用户明年是VR游戏可能影响到的用户群。
  4)主机游戏纷纷动手VR,这里包括PS4、XBOX等都已在动手VR,现有主机平台是最快速为VR游戏产生收益的通道,目前确实已经有主机游戏厂商公布了大量VR游戏发布计划。
  5)国内各种VR眼镜创业公司,提供VR游戏一个兼容市场,虽然问题也很突出,设备碎片化严重,但相信总会有厂商会去搞定&破解、兼容&这一环。
  游戏内容层面:
  1)相对明年设备的爆发增长,目前VR游戏产品数量稀少,机会较大
  从目前Oculus的现有VR商店上的内容情况来看,总体上处于full game状态的游戏目前有100款。而所有内容产品,已发布的有差不多500个。游戏数量是非常匮乏的,而对应明年Oculus可能出现的百万级出货量,VR视频、VR游戏是一个有技术积累、资金准备的创业者可采取的突破口。
  2)游戏下载量、销量上升空间很大:明年或放大100倍
  记者实际检查了Oculus商店的游戏产品现有下载量情况,多半在1万下载量左右,最高下载量的VR游戏累计下载量在3万-4万之间,伴随着2016年Oculus Rift、以及手机盒Gear VR的销量提升,单款游戏的下载量很有可能突破100万大关。
  以目前欧美地区游戏普遍定价在9.9、19.9美金的定价来看,明年高人气的VR游戏突破100万美元收入难度不是很高,即使定价接近手游平台,比如典型的0.99美元、4.99美元,100万美元收入也是有可能性的。
  如何突破VR游戏?
  问题1:市场区域选择,海外市场
  目前很明确一定是全球市场,而不是中国,无论是Oculus Rift、还是Gear VR眼下第一步主要针对的是海外市场,这跟当年iphone、android崛起初期的状态是非常相似的,用户主要来自欧美、日韩地区。那么对开发者来说,在立项阶段一定要以海外为主要突破口,因此游戏类型选择上要侧重欧美玩家的偏好。
  问题2:支付问题如何解决,facebook来解决
  从支付问题上,可以很明确的讲,Oculus能收上来钱的一定是facebook支付能覆盖到的市场,中国不在其内,因此更是需要大家聚焦于海外市场。
  问题3:设备聚焦于哪种?Oculus方案,有精力再去做兼容移植
  VR游戏上手,一定要聚焦,东一抢、西一抢,并不有利于平台对你开发的游戏的支持,比如初期需要让平台独占,这样平台才更有动力来推荐你的游戏。因此选择一个主要VR平台为突破口是非常重要的,记者的建议是Oculus为核心的Oculus Rift、和Gear VR,要突破成功一定要在Oculus的平台上借助Oculus本身在全球的良好品牌效应将你的游戏也做成品牌游戏,在Oculus有一定成绩更有说服力,无论是对资本、还是媒体、还是玩家吹牛B都点实际的谈资,在主流平台上成为顶尖游戏是非常重要。
  可能有人会问,是否适合去做PS4、XBOX的VR游戏,你可以掂量下自己的技术能力,如果能跟主机游戏厂商同台竞技,可以这么选,如果能力有限还是以Oculus为主吧,至少Oculus上大厂少竞争门槛没那么高,更何况在PS4、XBOX上发布游戏需要跟主机平台前期进行一系列的洽谈,不是你想上就能上,Oculus是一个发布门槛更低的市场,更像大家熟悉的appstore、google play。
  问题4:游戏类型选择,要做类型第一为目标
  从记者目前看到的Oculus商店游戏下载量分布上,这几个类型是明显下载量更高的。
  赛车类:目前Live for speed S2的下载量是2.9万,Motorbike下载量是1.7万,BlazeRush下载量是1.5万,iRacing下载量是1.5万
  FPS类:Half Life2下载量是2.1万,其他FPS游戏下载量较低,可能跟上架时间晚有关。
  VR模拟类:I expect you to die这是一个模拟汽车的下载量在2.4万,The Matrix VR下载量是1.4万。
  记者认为,要获得好的下载量、收入、以及好的品牌口碑效应,最好的方式就是选一个用户量相对足够的细分类型以第一为目标为突破口。而从上面的下载量来看,赛车类是一个竞争很激烈的类型,如果选这种可能面对很多开发者的竞争,当然玩家人气也比较高。FPS开发门槛高。模拟类比较常见但必须游戏中交互设计要很多样化。而类似minecraft的沙盒类,开发时间太长,同时Mojang已在做VR了,必须考虑这些大厂进入之后的局面。像解密类是记者推荐的一个偏门,估计尝试的人少,但实际VR体验没准还不错。
  问题5:提升下载量收入的借力点,买个IP
  可以预见Oculus上将出现大量的屌丝开发商,如何迅速获得平台的推荐,最简单办法在游戏质量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去买一个成熟的欧美地区IP来做游戏,以目前VR游戏这么早期的状态,IP报价高不到哪里去,这样可以迅速超越中小开发者,同时可以更快获得下载量、收入。把国内玩IP的这套搬到海外去,老外短时间是反应不过来的。
  问题6:游戏变现手段,以付费下载为主、兼具道具收费
  VR游戏短期起步,可以说所有平台的收费方式都会倾向于付费下载模式,当然也会出现免费榜,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内容稀缺的情况下,付费是可行的,当内容过剩免费下载就将更为流行。
  记者提醒大家的是,在付费下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设置道具收费点,但一定不要付费太重,虽然VR游戏是一片光明,但根据目前使用眼镜的用户实际感受来看,很难做到长时间使用,而很多国产的眼镜盒,多半玩家买来玩个几天就甩一边了,主要是眼睛疼、晕、内容质量未达到高预期,这说明了玩家对游戏的好奇感就在刚刚进入游戏那一刻,千万不要认为的去设想玩家将长时间在线、或者会有很高的留存率,这会误导各位做第一款游戏的方式。
  问题7:画面怎么做,3D大场面、重气氛
  要在VR设备上玩的游戏,一定要发挥VR游戏的优势,切记不要做成PC游戏哪种感受,VR要给玩家的是身临其境的感受,像宇宙、战场、丛林、海底、飞行,这些玩家现实中难以真正体验到的大场景、大场面才是首选,如果做了小场面的场景,那么游戏的气氛、灯光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否则玩家真没必要玩VR。
  问题8:操控,手柄是唯一选择
  手柄是目前唯一的VR游戏选择项,Oculus提供的是XBOX手柄,稍值得注意的是Oculus有一套在研发的新型手柄,而三星Gear VR也有自己的游戏手柄,做Oculus平台的VR,最好还是要买到实物来针对性调整。
  问题9:系统是轻度、还是重度?轻度先起步
  由轻往重了改,我们可以迭代更新。但由重往轻了改,游戏就面目全非了。因此,在用户行为情况不明的状态下,建议大家不要轻易增加玩家的养成、成长系统,你可能做了很多,但玩家可能根本不喜欢,或者玩家根本没有那么多游戏时间体验到。在游戏的关卡、系统设计上,记者更建议开发者多学习盘局制的系统、或者单机一样的章节式的关卡,单次游戏时间可控,内容又可无限延伸,做后即收费、做PVP都相对容易。
  问题10:还应注意什么?游戏用户舒适度
  根据Oculus CEO对外的说法,Oculus上提交的VR游戏过审,除了游戏如appstore类似的审核标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唯独是舒适度评分,这是跟手机游戏、PC游戏有很大不同的,因此如何将游戏调整到最佳的用户舒适感,比如游戏画面移动速度、眩晕感这些都是需要认真调整的。
爱盈利洋洋推荐相关文章:
转载请注明: &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新手入门】如何用小派4KVR玩Oculus SDK开发的游戏
精华热门加亮
& & & &我们了解到目前大家能够在网上下载到较多基于Oculus SDK开发的游戏,但是可能并不是很清楚如何用小派4K VR去玩这些游戏,下面我们就介绍下如何用小派4K VR去玩Oculus SDK开发的游戏。
& & & &有斯基反馈目前网络上比较流行的是基于OC0.6、OC0.8、OChome(1.3以上) SDK开发的游戏,那么我们就针对基于这3种SDK的游戏进行介绍。
& & & &注意:基于不同版本SDK开发的游戏需要不同的驱动才能玩,OC0.6与OC0.8与OChome三者之间是互不兼容的,最简单的理解:玩各版本的游戏需要不同的驱动(不同的模式)才行。所以很多玩家可能会遇到,我这个模式怎么打不开这个游戏,不用担心只需要小派玩家模式,都能玩转这些游戏。
玩基于OC0.4、0.5、0.6 SDK开发的游戏 &
& & & &1.玩家下载基于OC0.4、0.5、0.6 SDK开发的游戏至本地
& & & &2.玩家把Piplay切换为小派玩家模式
& & & &3.Piplay首页打开本地内容直接运行这个游戏的exe文件运行游戏即可
& & & &缺点:OC 0.4-0.6的游戏是VR早期时候的游戏,而且大多游戏为以前扩展模式,由于之前的引擎开发接口没有明确的统一,目前也鲜有基于这些SDK开发的新游戏,所以目前能支持60%左右的这些老游戏。并且部分游戏无法在桌面显示游戏画面,可以带上头盔后进行体验。
玩基于OC0.7、0.8 SDK开发的游戏
& & & &1.玩家下载基于OC0.7、0.8 SDK的游戏至本地
& & & &2.玩家把piplay切换为小派玩家模式
& & & &3.3.Piplay首页打开本地内容直接运行这个游戏的exe文件运行游戏即可
& &缺点:OC 0.7-0.8的游戏是VR前期时候的游戏,由于之前的引擎开发接口没有明确的统一,目前也鲜有基于这些SDK开发的新游戏,所以目前能支持80%左右的这些游戏
玩基于OChome SDK开发的游戏
& & & &1.玩家下载基于OChome SDK(OC1.3以上的SDK)的游戏并且本地安装OC home平台
& & & &2.玩家把Piplay切换为小派玩家模式
& & & &3.重启Oc服务
& & & &4.Piplay会自动读取OC home已下载的游戏,直接运行即可
& & & &5.如果不是Oc home平台的游戏,Piplay首页打开本地内容直接运行这个游戏的exe文件运行游戏即可
& & & &缺点:OChome平台安装下载游戏需要连接VPN,下载繁琐,显卡要求高。
要评论请先&或者&
沙发。。。。。。。
我的电脑是GTX960显卡,问题1. 不能设置为直连模式。问题2. 运行oculus SDK开发的游戏,画面是整体的,不是分屏的,不能玩
嗯 & 意思说ochome需要联网才行?
不附加链接地址么
饿死的个人他一个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gn评分最高的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